明代以降六百年间中国的人口流动——评《中国移民史》明清近代分卷
高考历史题型演练提升——人口迁移、文化交融与认同
训练3人口迁移、文化交融与认同一、选择题1.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动,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
《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
材料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是()A.由北向南迁徙B.迁徙涉及阶层广和规模大C.加速南方开发D.政府组织和被动迁徙并存答案 A解析材料中的人口流动,无论是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的流动,还是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外迁(即中原人口南迁),其方向基本上都是由北向南,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所涉及的阶层与规模,故B项错误;材料只强调人口的流动,没有体现出人口流动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政府组织的人口迁移方式,故D项错误。
2.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南方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
更有趣的是,北人在吃笼饼、蒸饼的时候习惯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地风尘比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
材料表明北人南迁() A.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B.导致南北风俗习惯趋同C.导致经济重心南移D.促进南北文化交融答案 D解析材料介绍了北人南迁对南人风俗习惯的影响,表明北人南迁促进南北文化交融,故D 正确。
B说法错误,A、C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均排除。
3.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C.美洲原住民纷纷逃离海外D.欧洲人移民到美洲分布越来越广答案 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A、C都是1500—1800年间美洲人口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的原因是欧洲长期征服美洲的结果,故B正确。
试评六卷本《中国移民史》 ——兼谈学术批评的规范问题
《移民史》共六卷,由三位作者合作,分三部分完成。其中主编葛剑雄负责第一卷导论、第二卷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吴松弟负责第三卷隋唐五代时期与第四卷辽宋金元时期;曹树基负责第五卷明时期与第六卷清民国时期。另有附于第一卷的大事年表,由三位作者共同完成。
不同历史时期移民史资料多寡不一,三位作者学术兴趣各异,三部分内容自然各有特点,不可能完全一致。概括说来,除导论外,葛剑雄负责的第二卷,其先秦部分由于资料的限制,还只是一个概括性的简介。这一卷的重点是汉代与晋永嘉之乱后北方向南方的移民问题。前者,有作者旧著《西汉人口地理》的基础(注:人民出版社,1986年。);后者,前人的学术积累也比较丰厚,因此作者主要的工作是从移民史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一段历史,其学术贡献也主要体现在这一方面。对于秦汉时期,作者着重厘清了人口迁徙与移民之间的异同关系,从而给出了这一历史时期移民史的基本轮廓;对于晋永嘉之乱后史事,作者一方面描绘了当时北方人口既有南迁,也有西迁、东迁,甚至北迁;而南迁后的人口,既有继续南迁,也有重新北迁的复杂情形,又深入分析了北方人口南迁这一移民的主流,论说颇见新意。总的说来,由于作者本人以及他人前期研究比较深入,相比于后面几卷,第二卷的工作略显顺利。
学术继承应该备具学术批判的精神,但学术批判必须是理性的与客观的,第五、六两卷在这两方面的工作也都有可圈点之处。例如关于江西各县客家移民数量的研究,曹树基表示了对万芳珍《江西客家入迁原由与分布》一文的不同意见,指出万氏的研究以全面统计为基础,却明清时代不分,可能是造成她的研究结果不可靠的原因,但十分谨慎地只将这种理性的批判标识为作者本人的见解与万氏研究结果显著的差异,为今后的研究工作留下了充分的余地,并指出:从学术的观点看,(万氏)通过各种途径力图求解客家移民人口的本身就是值得赞赏的。(卷5,653页)
专题五人口迁移与文化认同高考历史考题版二轮复习
专题五人口迁移与文化认同「核心知识」一、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1.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轨迹⑴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迁移。
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
⑵北方人民南迁,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如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落江南。
(3)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
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去越族地区;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
⑷华人外流。
我国古代有很多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海外谋生、居住,形成华人外流。
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
⑸外族内流。
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皿。
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
2.人口迁移的原因⑴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
⑵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
⑶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
⑷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3.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⑴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交融,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⑵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发展。
(3)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4)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⑸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⑹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近代殖民活动与人口的跨地域转移1.美洲族群的变化⑴表现:①印第安人的锐减: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造成美洲印第安人大量死亡。
②非洲黑人增加:为弥补劳动力的不足,殖民者向美洲贩卖黑人奴隶, 为殖民者的种植园与矿山提供劳动力。
③欧洲人的增加:欧洲人移民进入美洲,使美洲白人数量增加。
人口学作业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摘要:主要介绍中国历史上四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人口迁移出现的原因以及影响。
关键词:人口迁移中国历史经济文化人口迁移是指跨社区改变居民点达到一定时间的人口,是一种改变居民地和行政管辖的一种流动,是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流动。
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
中国移民运动的发展波澜壮阔,历史上无数次的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对我国今天的人口分布有很大影响,并促进了我国各民族的融合及经济文化交流。
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经济、政治、军事、自然、宗教等因素造成的。
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情况颇为复杂。
国内人口迁移的流向、规模、距离、形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特征。
最早的人口迁移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公元前221年前,特别是在商周时,黄河中下游地区除活跃着以农业为主的华夏族外,还分布着以游牧,渔猎为主的戎狄和夷族。
商人建国前后,在这里曾进行过十几次迁移。
从成汤灭夏至盘庚迁殷,商朝前期有成汤前的八迁和成汤后的五迁,迁徙地都在黄河下游。
西周初期建立了七十一个属国,西周灭商后,很多分封之地存在着强大的敌对势力。
周王封地内,太公就国,起初颇为不顺,通过对东夷的不断兼并,齐国才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成为东方大国,可见,虽然那时候的迁移是一种低水平的,生存型的迁移,不可否认此时的人口迁移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春秋时期,各少数民族深入华夏族区域,而华夏族又散居到各少数民族区域,形成犬牙交错的杂居局面,打破了原来各族间的地域界限。
由于军事、政治等因素,造成各民族频繁迁徙,同时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第二个阶段的人口迁移是从公元前221年到1376年,也就是秦至元末。
秦建国后,建都咸阳,同时开始了一系列的征伐和收复,收复河套地区后,为了巩固统治,先后移民三万户,垦田生产,开拓边疆。
这次大规模的移民,在经济上军事上均有重要意义。
后来又有不少匈奴人迁移到中原同其他各族人民一起生活。
西汉初年,为了实关中,刘邦向关中移民不下三十万人。
第五章历史时期人口的大迁徙与人口稠密地区的变化
第五章历史时期人口的大迁徙与人口稠密地区的变化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人口数量的增减变化很大,但从总的趋势来看还是不断增加的。
关于资料不足,已经不甚了了。
尽管晋代学者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一书中有从大禹到战国时期的人口数字,但也很难作为那时人口的依据。
因为汉代人对先秦时期的人口数字已经不大清楚,晚至晋代的皇甫谧当然就更不知晓了。
但是,皇甫谧所推论的西周已有1300多万人,和战国时的人口仍有1000余万,与范文澜先生所估计的战国时代全国人口有2000万的数字比较接近,应视作最早的人口记录。
范文澜先生根据战国七雄军队的多少,按5人出1兵计算,楚国当有人口500万,魏国当有人口3、400万,秦、赵两国当有人口5、600万,齐国当有人口3、400万,燕、韩两国当有人口300万,总计约计2000万,这样的估计是比较接近当时的实际的。
从秦汉起,各个王朝对人口的统计都十分重视,千方百计要弄清自己所控制的人口数量。
这是因为:○1劳动者是基本的社会生产力,能够创造物质财富,是统治者剥削的主要对象。
○2人多兵多,人多服劳役的人也多,统治者就不能不搜刮人口,以充实兵源和掌握更多的役使人口。
正因为如此,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资料十分丰富,这为研究历代人口变迁提供了方便。
这些人口就是官方所掌握的人口数字。
从另一方面讲:○1人口有税,还要服劳役,劳动人民就不能不隐满人口,以逃避压榨和剥削。
○2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迁徙无常,不入王朝版籍,户口多少就更无从知晓,因此,尽管各个王朝都有户口统计数字,但并不反映当时人口的真实情况,只能说是一个梗概。
尽管隐匿人口是普遍现象,但是,对各个王朝的人口统计数字进行比较,也能反映历代户口的增减和人口地区分布的一些特点。
历史时期影响人口数量的增减和地区分布的因素,除自然增殖、死亡和天灾外,主要就是动乱和战争。
每当改朝换代和进行大规模的战争的时候,往往造成人口锐减和人口分布地区急剧变化。
明代移民活动与汉语的地理扩散
明代移民活动与汉语的地理扩散作者:孙春颖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5年第02期摘要:明代是中国方言分布格局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而进行的移民活动贯穿始终,汉语汉字随着移民活动在域内、域外都获得扩散。
本文从明代移民活动出发,讨论了明代汉语地理扩散的流向、结果及类型。
关键词:明代;移民;汉语;地理扩散“人口的流动与扩散是形成语言地理扩散与分布的一种方式和制导原因。
”[1]明代是汉语方言格局发展及汉语向域外扩散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与明代始终不断的移民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明代移民活动概况(一)移民的目的及移民构成根据明代统治者的言论,他们移民的主要目的,一是“用夏变夷”,即试图以汉族融合少数民族,以巩固边防、防止周边各种势力侵扰;二是“惠远民”,即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送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不难发现,其根本目的还是巩固和加强统治。
明代移民主要有八类人:军户,流民,农户,手工业者,商人,官吏及其眷属,罪犯及贬谪之人,教师。
其中,军户和屯田民户是两个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军户集中在西南地区和辽东地区,是明初为防止蒙古势力南下和西南诸夷的滋扰明政府在边疆地区的驻军及其家属。
如云南地区,军户数量虽难于确定,但有可能达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2]再如湘南地区,宜章的53个氏族中51族是因军屯而来;辽东汉人中,有20%是明代发遣充军的“军户”。
[3]屯田农户则是明政府调入各地进行屯田、发展生产的民户。
洪武初年,明太祖就下令迁徙了大批民户到全国各地屯田;后来,辽东、云南、四川、西宁等处建立了卫所并不断扩大规模,为发展生产,明代统治者又有计划地从全国各地迁去许多汉族民户,主要任务就是屯田。
成祖迁都北京后,更是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移民活动。
除官方屯田移民(即民屯)外,还有商人招致屯垦的民户(即商屯)。
明代屯田民户的数量应不少于军户。
明代其他移民的数量远不及前两类移民。
(二)移民流向和来源明代移民主要有三个流向:(1)北京地区;(2)边疆地区;(3)海外。
揭秘明初人口大迁徙:强制性的山西移民活动
揭秘明初人口大迁徙:强制性的山西移民活动中国古代的移民活动自史前时期起,就一直不断地进行着,其中既有自发的,也有被迫的;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军事方面的原因。
明朝初年的移民活动自明太祖朱元璋起,经建文帝、明成祖,历时五十余年,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史所罕见。
当时的移民可分为以经济为主的移民和以政治、军事为主的移民。
以政治、军事为宗旨的移民活动,主要指明朝初年朱元璋强迁苏、松、嘉、湖地区的富户于其龙兴之地濠州和龙居之地南京,以及明军攻克大都后,为加强该地的军事实力,将山西或山后地区大量的民户迁徙至居庸关以南和北平地区。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为尽快使新迁之都北平繁荣起来,又将江南地区大量的富户和工商业者强行迁至北平。
明朝初年,以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为宗旨的经济移民活动,则以山西的大槐树移民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计划性也最强。
这种移民活动,从洪武二年开始,一直持续到永乐末年,规模较大的移民活动前后共计十八次之多,移民总人口超过百万人,迁民地区涉及今天的十八个省市的五百余县市。
历史上次数众多、规模不等的移民活动,为后人留下了程度不同的文化遗产。
史前时期的民族大迁徙,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同宗共祖的民族认同感;西周初年的殖民性移民活动,有力地促进了西周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大量内迁,促进了当时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一环。
但综观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历次移民活动,没有任何一次能比明朝初年的那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留下的烙印更深刻。
那大槐树上的老鸹窝,成了现今一亿多华夏子孙心目中故乡的象征,成了他们萦回梦里的精神家园。
明朝强制性的山西移民活动开始后,每次移民的规模都很大,动辄数千民户,甚至万余户。
当时山西移民主要来源于太原、平阳二府和潞、泽、辽、沁、汾五州(见《明史·食货志一》),即以今天的太原、临汾、晋城、长治等地为移民的集散地,而位于交通要道、人口稠密的洪洞县自然就成了重要的移民集散中心之一。
明清时期移民资料
明清时期移民资料明清时期入宋以来到明初,女真灭宋、蒙古灭金、红巾起义、蒙古诸将内战、燕王夺帝,华北平原经数百年战乱,人口大量亡徙。
祸不单行,1350年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陷入一场空前的瘟疫(鼠疫)之中,华北平原人口进一步损失;金元时期,山西因有太行山为屏障,受战火破坏相对较少,经济文化一直延续北宋承平年间的发展势头,虽然比不上江南,但却是北方首屈一指的,如金朝全国共设10个考区,山西就占了3个。
1381年,河南土著人口是189.1万人,河北土著人口是189.3万人,而山西土著人口却达403.045万口。
朱元璋决定从山西移民填充华北平原,其中移民河南93万人,移民山东121万人,移民河北41万人。
据曹树基研究,河北省移民后的人口比例:永平府(治所今卢龙)的土著只占38.55%,河间府的土著占48.6%,广平府(治所今永年县)和大名府土著占48%。
据葛剑雄《中国移民史》,河南省移民后的人口比例:彰德府的土著占71.8%,卫辉府、怀庆府、开封府的土著占50%,河南府的土著占79.1%,南阳府的土著占44.6%,汝宁府(治所今汝南县,汝宁府比现在驻马店的管辖范围大)的土著占 76%。
据葛剑雄《中国移民史》,山东省移民后的人口比例:东昌府土著(今聊城)占18.5%,兖州西部土著占30.8%,兖州东部土著占85.8%,济南府的土著占67.5%(移民以山西、河北为主),青州南部土著占69.4%(移民以山西、江苏为主),青州北部土著占74.4%(移民以河北为主),莱州府土著占84%,登州府土著占71.2%。
北京城1368年有80万,徐达进北京时只剩下1.2万人,于是朱元璋将移民迁入北京,据曹树基研究,移民后北平府土著比例只占9.8%。
历时三年的靖难之役,又把华北推向战火之中。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从南京移民北京87.5万人,从山西移民顺天府39.5万人。
我们这里重点谈一下山西人,因为山西南部人是华北平原大部分汉人的祖先。
题目没有涉及到时间的人口迁移
题目没有涉及到时间的人口迁移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进程中,由于政治、战乱逃难和经济谋生等原因,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其中,西晋永嘉之乱、唐朝安史之乱、两宋末年和明初大移民是中国历史上六次重要的人口大迁移。
这几次迁移都对民族种族融合、调整人口分布、促进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改变了各地的人口结构和姓氏源流。
西晋永嘉之乱时期,由于中原水利失修、旱灾、蝗灾、疾疫连年不断,加上西方和北方五胡势力的冲击,引起了大规模的移民潮。
黄河流域的人口迁徙到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的人口向更南的地方迁徙,形成中国古代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峰。
这次南迁人口约 90 万,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约有 100 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
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我国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达到均衡。
两宋末年时期,由于战乱和屠杀,山东、河南等地的汉人纷纷跟随着朝廷大批大批地迁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而到南宋末年,忽必烈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向珠江流域迁徙,主要迁入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明初大移民是朱元璋为了维护统治而发动的大规模移民运动。
据
《简明中国移民史》记载,明代初年,长江流域移民 700 万,华北
地区移民 490 万,西北、东北和西南边疆也有 150 万,合计 1340 万,几乎占到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两成。
这次移民规模之大,空前绝后。
四川泸州叙永县卫生健康局招考聘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编外人员模拟题(二)_1
四川泸州叙永县卫生健康局招考聘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编外人员模拟题(二)1、单选题中国长江以南的居民最初来自北方,周期性的天灾与持续不断的人口压力迫使汉族逐渐离开黄河流域,迁移到南方,如南宋时就有一次南迁高峰。
但是人口流动常常是不易察觉的,通过将地方志中提到的水利工程统计制表,历史学家现在能够说,早在3世纪就有相当数量的移民开始渡过长江,进入拥有季风气候、热带丛林的南方。
唐代移民迅速增长,13世纪晚期移民数量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直到1700年相对稳定。
此时,中国大半人口已住在长江以南。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_____。
A:描述长江以南的人口迁人史B:介绍人口研究方面的新成果C:分析中国古代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原因D:说明人口压力与人口流动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说明了中国古代人口大规模南迁的原因,紧接着又说明了根据地方志中提到的水利工程统计制表,历史学家所掌握的南迁具体情况——3世纪开始,唐代迅速增长,13世纪达到高峰,之后下降,直到1700年相对稳定。
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1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单选题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
A:2009~2013年期间全国出国留学人员中国家公派人数逐年增加B:2009-2013年期间全国出国留学人员中单位公派人数累计超过7万人C:2009-2013年期间全国留学回国人员中国家公派人数平均超过1万人D:2009-2013年期间全国出国留学人数与留学回国人数之差逐年减少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A项,由表格第三行可知,2010年全国出国留学人员中国家公派人数为1.3万人,2011年为1.28万人,2011年人数小于2010年,错误;B项,由表格第四行可知,所求为0.72+1.07+1.21+1.16+1.33<1+ 1.1+1.3+1.2+1.4=6万人,错误;C项,由表格倒数第三行可知,2009~2013年留学回国人员中,国家公派总人数为0.92+0.92+0.93+1.10+1.19=5-0.08-0.08-0.07+0.1 +0.19>5万人,则平均超过1万人,正确。
近代殖民和人口跨地域转移(一课一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班级 姓名 评价●学习目标:通过了解近代历史上世界各地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人口迁徙,认识人口迁徙对人类文化变迁的影响。
▲考点:近代世界人口迁移路线或方向及影响。
1.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
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B .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C .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D .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2.下列内容出自某历史论文的子目。
据此判断,该论文的研究主题为A .拉美多元文化的发展B .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C .美国多源文化的表现D .美洲传统文化的消失.下表西方黑奴贸易废除情况表,由此可推知,黑奴贸易终结主要是因为1807年后 英美法先后宣布禁止黑奴贸易,但黑奴贸易禁而不止1861—1865年 美国南北战争使大西洋黑奴贸易的根基发生了彻底的动摇1890年 布鲁塞尔国际会议通过了反对奴隶贸易的总决议书,黑奴贸易最终划上了句号C .各国政府先后采取措施推动D .黑人奴隶不断进行反抗斗争4.1855年10月12日,美国苦力船威弗利号满载着450人的契约华工,从广东汕头驶向秘鲁卡亚俄港。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 .奴隶贸易受到限制B .美洲劳动力的缺失C .奴隶贸易完全禁绝D .美英等国欲壑难平5.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B .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C .美洲原住民纷纷逃离海外D .欧洲人移民到美洲分布越来越广6.16世纪以来,人口的迁徙也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仅美洲和大洋洲就约有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麻疹和白喉。
这一现象的出现A .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B .助力世界殖民体系迅速创建C .导致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平衡D .抑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7.据统计,在16-20世纪间,6 000多万欧洲移民在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殖民地。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论述题专练 高三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一轮复习
高三高考历史一轮课时练习: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论述题)1.华侨与中华文化侨批(闽南方言中称信为“批”)是海外华侨寄回家乡附带汇款的家书及回文。
侨批盛行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70年代,目前整理约有16万件。
侨批1:本日报竞载,谓小吕宋华侨自演戏至今,已捐助革命军十万,又到去九百余人矣,至下等之人亦捐五元,甚然赞叹。
中国人近来之爱国心大明也。
——1911年10月菲律宾华侨林书晏给黄开物的批信侨批2:今者,愚欲与卿相商一事最利便于卿,何也?放足是也!放足之益实有数层,行路免艰难也;出外舟车免畏怯也;操作得自由也。
有此三利而无一害,卿何妨而不为?——1914年菲律宾华侨黄开物给妻子林氏批信侨批3:迳复者,顷代收到抗日军政大学捐款国币贰佰元,当遵命转交该校当局。
先生等关怀祖国抗战人才之养成,爱国热忱殊堪钦敬!——1939年周恩来回复泰国华侨苏君谦捐款批信侨批4:近闻塘(唐)山春耕久旱,农田受阻,将来早稻绝望,以致米价如此突涨猛进,各处灾民叫苦连天,饥荒来临,实吾潮之不幸也……幸得俺乡侨,募国币120万元之左右,惟该项汇至汕头商号,然后领取更为妥善。
——1946年马来西亚华侨蔡得松给祖父母批信侨批5:家乡自解放后,在毛主席领导下,封建势力已告清除,资产阶级经被打倒,不论交通、水利等要旨,凡属国计民生者,莫不落力改建,海外华侨多阅报章,每得佳讯,除少数顽固分子外,莫不额手称庆,跃跃思归。
——1951年泰国华侨刘潮俊给父母的批信侨批6:祖国现在大搞四个现代化,我们旅美侨民更希望祖国昌盛和强大,我们海外侨胞有好靠山。
现自愿赠送日本国制汽车一部和录音机一部给华侨委员会。
——1979年旅美华侨邓奕豪写给家乡江门的批信——(上述6则侨批从潮汕侨批数据库中收集整理)以“侨批是华侨家国情怀的见证”为主题,从不同角度选择三个侨批文献并结合所学进行说明。
(要求:写清所选择材料的序号,能够多角度进行说明,总结要紧扣主题进行提升)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历史上的六次人口迁移,你可能不是本地人,你的祖先在哪里!
中国历史上的六次人口迁移,你可能不是本地人,你的祖先在哪里!中国史上共有六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而每一次迁移都对历史产生了的影响可以说是不可磨灭的,因为直至今日我们依旧在被影响,来带大家了解这六次迁移都涉及哪些地域,可能有你的故乡也不一定哦!眼镜看历史第一次永嘉之乱,因为黄河流域涝旱之灾频繁,而开发已久,早已有贫瘠之势,而长江流域土壤肥沃,气候极佳,连年烽烟不断,许多百姓为了能在战争中生存,成群结队的选择迁移到长江流域。
迁移人口数量有百万之多。
公元304年,外族犯我中原。
公元311年,也就是西晋永嘉五年,洛阳被匈奴攻陷,怀帝被作为人质掳走,北方陷入水深火热,胡人肆虐侵犯,百姓为求汉人风骨不失,集结南下避难。
史称为“永嘉之乱,衣冠南渡”。
依据史学家对诗书典册细致考证,当时迁移到南方的高达70万人。
大图模式第二次,安史之乱,河南,河北,陕西汉族向东南进入江淮流域,向西南进入川蜀之地,约达百万人口。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本来繁荣不可一世的大唐至此牵起了一场持续七载的战役,而带领叛乱的主人公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
七年的时间僵持也许对比很多战役都不值一提,但对当时的江山百姓带来的危害是无法想象的,国破山河在大抵如此,北方大地从此再未太平,直到五代十国被全部覆灭,宋朝建立,往日安定才慢慢恢复,可曾经盛唐时期的繁荣却再也没回归过了。
当时的四川以及日后的南唐成为热门的北方人民移居地。
唐末之后,已经有学者认为,南北已接近人口均衡。
第三次,靖康之难,所有迁移中最大的一次中原居民南迁,延伸至东南各省,主要集中在苏南浙江一带,远至沿海的福建广东,这次迁移人口数量超过五百万。
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金兵成功攻入宋都城汴京。
而北宋所建立维持的繁华与昌盛在此时烟消云散。
从这开始,南方正式变成了中国的经济中心。
宋朝统治者一起逃离南下建立在杭州重新建立了南宋政权,在汉族人口广泛迁居至南方后,这一次历时长最久,人口范围涉及最广的迁移被后人称为“建炎南渡”。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材料阅读与解答
国庆假期历史科目阅读资料[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分期及其特点](一)先秦时期(前221年前)人们地理知识有限,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对迁入地的要求低,可供选择的余地也少,他们大都随遇而安,迁移的距离不长,速度比较缓慢。
因为这一时期的人口总量少,在战国后期人口数量还不到3000万,人口压力基本不存在。
这一时期处在国家形成和制度的完善阶段,政治和行政的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开始出现,如西周迁商的遗民、分封诸侯国等。
(二)秦朝到元末(前221—1368年)这一时期有1580多年,经历了封建王朝的大部分时间。
这段时期有过几次长时期的分裂,也几度建立过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统一国家。
即使在分裂时期的割据政权,一般也实行集体统治,用行政或军事等强制手段推行的人口迁移始终不断,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方式。
迁入地往往是首都、边疆等政治、军事或者与统治者有着若干利益关联的地区。
这种迁移,数量一般很大,迁移时间也比较集中。
迁移方向有北方黄河流域向南迁往长江流域或者更远的地区,以及蒙古高原、东北、西北的牧业或半牧业民族不断进入黄河流域。
此时期经济、文化重心不断由北向南转移,人口比例也由初期的8:2强转化为后期的2:8弱,这一结果是由于南方经济文化发展,北方饱受战乱破坏所造成的,但北方人口的大批南迁无疑是更重要的原因(三)明初到鸦片战争(1368—1840年)在南方已成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后,由北向南的移民潮流不复出现,这一时期又出现新特点。
一是明初有政府采用行政手段强制实行大规模让人口迁移,但之后更多的是由政府倡导、组织或招募人口从相对稠密地区迁入人口稀疏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从此这类人口迁移基本取代了强制性迁移。
一是这一时期人口总数越来越多,增长速度也加快,明后期人口约2亿,18世纪又出现新高潮,人口总数高达4亿多。
在此状况下,不仅南方大部分地区人口已相当稠密,就是北方平原地区也是人满为患,因此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由平原地区向山地迁移成为主流。
中国历史上的六次大规模人口迁徙,看看您的家族源自哪里
中国历史上的六次大规模人口迁徙,看看您的家族源自哪里无论在一个地方定居多久,中国人总是想追溯自己的血脉来源。
在长江出海口的南通如皋,冒姓的血缘来自遥远的蒙古草原;在云南玉溪,很多张姓人的祖先居住在南京“高石坎柳树湾”;在安徽、湖北交界的大别山里,王家人供奉的牌位上写的是“太原王氏”。
如果从族谱上追溯,中国人的迁徙历史如同无数条交错的大河,从一处涌出、奔腾,然后在某一处汇聚、分叉,蔓延逶迤成支流、沟渠,乃至溪涧。
在气候、历史、土地、粮食、财富以及各种偶然命运的驱赶下,中国人远投荒野,然后让荒野成为故乡。
尽管存在大量附会、臆想和伪造,中国汉族各个姓氏的族谱,依然能够粗略勾勒出汉族人在历史中迁徙的路线。
汉族的祖先生活在中原,他们因为诸侯的封地而获得姓氏,然后迁移到四面八方。
按照一般的说法,中国古代到近代历史上,一共有过六次大规模人口迁徙浪潮。
第一次,被称为“衣冠南渡”。
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迁入内陆,与汉族混杂而居,到西晋末年北方大乱,北方的汉族先后南下,迁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
据史学家考证,当时迁居到南方的中原人有70多万;第二次,发生在公元8世纪的安史之乱时,大批北方居民南下逃避战乱;第三次,是公元12世纪,北宋末年到南宋时期,随着女真民族建立的金国占据中国大陆中北部,大批人口随着败退的统治者,迁居偏安江南。
三次北人南迁使得江南地区取代中原,成为中国经济和文化最发达地区。
与此同时发生的,则是北方民族以归化者或者征服者的姿态,不断进入华北、华中,甚至江南。
而汉民族国家的统治者,则不断调动士兵、居民,迁移到值得开发的土地,或者需要守卫的边疆。
在中国的史籍中,移、发、迁、徙、实、屯,这些字不绝如缕,每出现一次,就意味着一次规模或大或小的、由官方发起的移民。
第四次,明初山西大移民。
官方历史的记载中,这次移民之前,由于连年战乱屠戮、北人南迁,北方的人口从全国户数的四成,降低到不足一成半,千里沃土化为废墟。
历史上六次人口大迁徙,都和战争有关,华人成为一些国家主体民族
历史上六次人口大迁徙,都和战争有关,华人成为一些国家主体民族人口迁徙,在现在看来是很常见的事。
毕竟现在交通便利,很多人由于各方面的需要会进行人口迁徙。
不过在古代人民居住的地方相对稳定,很少会迁徙。
毕竟我国古代以农业文明为主,这种经济结构会减少人口流动。
不过即使这样,我国古代仍有六次人口大迁徙,这五次都和战争有关。
通过这些人口迁徙,使得华人成了一些国家的主体民族。
古代经济是小农经济,男耕女织,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这种经济使得很多人不会有较远的流动,毕竟在很低的区域内就能满足生活需要,也没必要去其他地方。
古代的大规模人口迁徙,都是战争因素导致的。
如果没有战争,人民绝对不会有大规模的迁徙。
毕竟古代的交通不便利,大规模迁徙的可能性不打。
现在我们看一下古代五次大规模人口迁徙的大致状况。
第一次“衣冠南渡”。
这个名字看起来很有诗意,但实际上却很残忍。
衣冠南渡发生在西晋末年期间,前后进行了数十年。
这是我国古代人口第一次大迁徙,之所以如此,和当时的局势有很大关系。
西晋晋惠帝统治期间,爆发了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严重消耗了西晋国力,西晋境内及边境地区的很少少数民族趁机反对西晋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当时有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主要民族进攻西晋,占领了北方众多地区。
生活在北方的很多世家大族及百姓开始南迁,迁到相对稳定的南方去。
之所以叫衣冠南渡,这主要是代表和少数民族不同的文化。
衣冠文化是汉文化的一部分,这算是对汉文化的保留。
在南宋之前,北方一直是我国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
这是我国北方第一次受这么大规模的入侵,这次入侵对我国的影响非常大。
造成了我国人口第一次迁徙,当然,这是自主迁徙的,并不是官方主导的。
这次人口迁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发展。
从北方南迁的人民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文化、生产力以及众多的资金。
其实,这一次人口迁徙持续的时间非常长。
因为当时的北方一直被少数民族统治,而西晋灭亡后,汉人在南方建立了西晋、南宋、南齐、南梁、南陈四个政权。
中国移民的近现代历史阅读答案
中国移民的近现代历史阅读答案近现代中国移民历史和近现代中国历史是同一个社会历史进程的两个方面。
17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历史说明,在人口迅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大量的需要寻求新的谋生方式。
他们因此选择了作出改变和进展迁徙。
而为此进展的海外移民活动只是大趋势背景中一个很小的组成局部。
缺少耕地的农业家庭会选择新的生存方式。
例如,在市场上出售家庭手工制品和经济作物,或者出售劳动力(通常是男性劳动力),这些家庭将过剩的生产力输出到家乡之外更有利可图的地区。
不过,这种生存方式并没有导致整个家庭的迁徙,而是让作为劳力的男人离开家庭进展劳动——可能是去附近的农场、相邻的小镇或更远的地方。
在整个迁徙活动中,家庭一直是核心。
几个世纪以来,处在一个“空间共同体”和“时间共同体”之中。
“空间共同体”指的是“共同生活”,但并不意味着生活在同一个物理位置。
一个人对他的家庭的“归属”,不会因为他生活于千百英里乃至上万英里以外而受到影响。
相反,“分开生活”却可能是指一个家庭共同居住在同一个院落却过着各自独立的生活。
“时间共同体”通过家庭观念和生产活动将一个男人同他的父辈联系在一起。
他通过家庭观念,既向上联系着祖先,也同时向下联系着后代。
生产活动那么打造了代与代之间的经济联系,每一代人都有责任照顾现在和未来的家庭成员,以维持和提高家庭的生产力。
这两个共同体在中国表达得最为明显,在移民中更是如此。
相较于传统上认为人口压力是推动移民行为的重要因素,我们还应该考虑到晚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当时的中国,人潮涌动,商业繁荣,各种市场关系构建了一个宏大的舞台。
每个都会自然而然地尝试抓住各种机遇。
境内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可以视作是对商业化的适应性行为。
同时,选择留在农村家中的人,他们的生活仅仅是围绕在田地和灶台之间。
他们细心地照料祖坟,举行各种传统仪式,过着一种远离现实的生活。
尽管这些人的生活方式被官方思想家和保守卫道士们称颂,但也缺乏以减弱人们对改变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