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探究性学习案例
物理教育中探究性学习的模式分类及案例研究
为切入 点 , 革学生 的学 习方式 , 变 建立 以学 生主体 活动 为 中心 的 多
自主探 究 为主的学 习方式 。它是 指学 生通过 类似科 学家 科学 探究 活动 的方式 去获得科 学知 识 , 在这个 过程 中 , 并 学会 科学 的 方法和
技能 、 科学 的思维 方式 、 成科学 的观 点和科 学的精 神 。 形
把学生 作 为活 动 的主体 。 立足于 学生 的学 , 以学生 的主体 活动 为 中
心 来展 开教 学过程 。在探 究性 学 习中 , 师只是作 为一个 组 织者 、 教 指导者 和参 与者 。 () 究 性。 探 究性 学 习是 学 生必 不可 少 的 学 习的最 基 本形 2探 式 。 生正是在 充 满对未知 世界 的好奇心 和探 究欲 的前提 下 , 不 学 在 断的探 索发现过程 中获 得发展 ,探 究性学 习正是 适应 了 学生个体
2 探 究性 学 习的特征 .
在 课 堂教 育 中 ,探 究 性 学 习的 过程 一 般 是 学 生 围绕 学 科 性
探 究 性学 习具有 主体 性 、 探究 性 、 实践 性 、 动性 、 程 性 、 互 过 超
问题 , 出假 设 , 计 探 究思 路 和程 序 ; 集 、 提 设 收 处理 、 释证 据 ; 解 验
探 究性学 习是 由英文 “ q i L enn ” 译而 来 的 , 人们 I u n  ̄ a ri 翻 g 是
在总结 发现式 学 习和有意 义学 习的经验 基础 上提 出的一 种 以学生
然 不适应 现代 社会对 创新 性人才 的需 求。 因此 , 以实施 探 究性学 习
元 化创 新学 习体 系 , 是全 面推进 创新教 育 的重点 。也正 因 为如此 , 探 究性 学 习在 课堂 教育 中显得 日趋重 要 。
物理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案例分析与实施
物理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案例分析与实施作者:李正德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3年第11期摘要:“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的出发点,也是“探究性学习”的归宿,因此能否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关键词:物理教学;探究性学习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057-002一、实验课中的“探究性学习”1.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能否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提出问题就等于问题解决了一半。
教师要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首先,“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次,在“探究性学习”中要注意选择适当的问题。
所谓适当的问题,就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的问题。
【案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出问题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照镜子,现在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镜子认真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你觉得镜中的像有什么特点?和你本人有什么关系?学生活动:观察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认为平面镜中的像与镜前的人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猜想与假设学生可能有以下猜想:猜想1:“我觉得我的像和我本人一样大,因为在家里照镜子时,要是贴着镜子站,感觉像和人一样大。
”猜想2:“我觉得像和我不一样,是左右颠倒的,我抬起左手时镜子中的人抬起的是右手。
”猜想3:“我觉得用小镜子的时候我的像就变小了,只能看到自己局部的像。
”猜想4:“我觉得当镜子离人远时像就变小,镜子离人近时像就变大。
”猜想5:“像好像实际是不存在的,因为我在镜子后面摸不到像,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猜想6: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
猜想7:我发现物体移动,像也移动。
像和人移动的方向相同,我向左,镜子中的像也向左。
猜想8:我发现人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我靠近,像也靠近;我远离,像也远离。
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
逐 步缩 小 课题 范 围 。 明晰课 题研 究 目的 , 后 确定课 题 内容 。 最 2 实验 的 设 计 和 操 作 。 . 探 究 活 动 的 课 题 确 定 好 了 , 需 要 实 施 操 作 , 一 环 节 需 就 这 要考虑 的因素很多 . 非常重要 , 纳起来 有以下几个 方面 : 也 归 ( ) 物 理 实 验 过 程 中 , 要 什 么 仪 器 ? ( ) 样 保 证 实 验 条 1某 需 2怎 件 ?3 哪些 因 素是 自变 量 ?4 怎 样 控 制 变量 和进 行 测 量 ? 5 () () () 用 什 么 仪 器 进 行 测 量 ? 6 使用 仪器 时需 要 注 意 哪 些 问 题 ? 7 () () 记 录 数 据 的 表 格 需 要 有 哪些 项 目?
在 每 年 的 科 技 月 我 们 都 设 计 一 些 趣 味 实 验 ,这 些 实 验 的 内 容有 些 移 植 于 课 外 书 . 些 是 从 各 种 实 践 活 动 中学 来 的 , 有 还 有 些 是 根据 所 学 知识 自己设 计 制 作 的 。比如 , 何 用 地 磁 场 获 如 得 感应 电 流 、 装 简 易 望 远 镜 、 装 万 花 筒 、 相 反 运 动 的球 、 组 组 做 组 装 简 易静 电 复 印机 、 作 “ 摆 ” 等等 。 制 魔 ,
2 以 寻找 仪 器 、 . 生活 用品 的 基 本 原 理 为 主 的探 究 活 动 。
个好 的课 题是 探 究性 学 习活 动 的 良好 开端 。学 生 提 出 的 课 题 , 少 是 模 糊 的 、 浅 的 , 太 宽泛 、 深奥 , 不 肤 或 太 涉及 的知 识 可 能 非 常广 、 常深 . 往 是他 们 用现 有 的知 识 难 以解 决 的 。此 时 非 往 教 师 需 要 从 课题 的意 义 、 作 方 法 、 及 内 容 等方 面 指 导 学生 , 操 涉
浅议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方法
一
、
理 论 联 系实 际 。 通 过 质疑 激 发 学 习兴 趣
在 物 理教 学 中 , 教 师 应 注 重 教材 联 系实 践 。 如 在 学 习 了物 态变 化 的 知识 后 , 做 人 工制 霜小 实 验 , 对 霜 的形 成有 了清 楚 的 认 识 : 霜 不 是 天上 下 的 , 而是 空 气
许 多物 理问题 的解决需 要利用 实验 来获取 结 论 。 因此 , 开放 的实 验 室 , 让 学 生 随 时 随地 能 进 行 各
种 实验 ,是 学 生 在探 究性 学 习 中 能 否 自己 走好 的 必 要 条件 。获 取 有 效 的结 论 是 学 生 开展 某 个 探 究 活 动
的最终 目的。 书中的学生实验大多都把实验器材 、 实
囝
教 海 探 索
浅 议 初 中 物 理 教 学 中 的 探 究 性 学 习 方 法
一 路 艳 芳 新课程倡导 自主 、 合作 、 探 究的学习方式 , 所谓
探 究 学 习 是指 在 物 理 实 验教 学 过 程 中 ,通 过 引导 学 蛋 沉人 了水 底 。 在玻 璃 杯 中加 入 食盐 搅 拌 均 匀 发 现
容 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 自己身边 , 物理与生产 、 生
活、 社会密切相关 , 在 一 定程 度 上 增 强 了 他们 关 心 自 然、 关心社会的情感 , 也 产 生 了发 白内心 的探 究 自然 物 理 的 内 在需 要 。
二、 开发校本实验 。 积 极 拓展 教 材 学 习空 间
讨论 , 既体验到思考 、 探索的心路历程 , 又获得 了猎
取真知的心智锻炼 ,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探究乐
趣 和 成 功 的 喜悦 , 同 时也 领 悟 到 了探 究后 的成 就感 . . 在 探 究 实验 过 程 中 , 教 师 不 能 墨守 成 规 , 而应 大 胆 地 摆 脱 常 规性 的 思 维 定 式 , 不 断尝 试 , 不 断创 新 . . 根 据 本 学科 的特 点 , 以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 兴趣 为基 本
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教案(通用3篇)
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教案(通用 3 篇)够智慧你就来'二、活动理念初中物理是一门启蒙教育的学科,让学生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实验是初中物理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当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探究性学习'的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而且,通过实验,可以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心与勇气。
趣味物理制作是一种我们努力寻找贴近学生的生活的点,以学生熟悉的现象为研究对象,用学生常见的物品和生活用品为实验器材,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让学习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并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一个适合初中所有学生参加的第二课堂,目的在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增加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物理知识实际应用能力。
三、活动准备活动前,同学们分好组(建议2-4 人一组),按照附录选择好小组要进行的趣味实验题目。
老师会在学生动手操作前,给学生做好知识指导,指导同学们做好材料的准备和知识准备!并且要求学生在给定时间内完成制作!四、活动人员学生小组成员,若干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活动,负责注意学生的人身安全)五、活动地点篮球场(物理实验室)六、活动时间初二下期中考试后(五月中旬)七、活动内容按照附录中所给制作选择一个,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取材和完成制作!最后进行集体表演!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教案篇3一、活动背景金秋时节,为了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xx 实验中学首届"悬臂梁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大赛也将拉开帷幕。
大赛选题背景:在露天的运动场上方要安装照明灯,由于条件限制,不允许在场地中间打桩,也不能用"门吊'的模式,在场地边已经打好了柱桩,设计和制作一个悬臂梁模型,在悬臂梁的伸出端挂灯具。
理工科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标题:理工科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引言:理工科课程的教学设计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够促使学生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增强实际应用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成功的理工科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灵感和启示。
一、物理学课程设计案例1. 实验室探究学习方法的设计该实验室探究设计案例旨在通过实验室探究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在该设计案例中,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物理理论知识,提高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2. 问题导向学习的设计该问题导向学习的设计案例主要通过学生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解决方案,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实际的物理问题,让学生进行调查和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创造力。
二、化学课程设计案例1. 探究性学习设计该化学课程设计案例注重探究性学习,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原理和应用。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实验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数据分析和理论推导来探究化学知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培养实验技巧和科学思维。
2. 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该化学课程设计案例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动画、模拟实验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地理解化学原理和实际应用。
通过视觉和听觉的辅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
三、工程课程设计案例1. 项目驱动学习设计该工程课程设计案例着重于项目驱动学习,以帮助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工程项目,让学生团队合作,从问题定义到解决方案的整个过程中学习和实践。
通过项目的实际操作,学生能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习和实践设计该工程课程设计案例注重实习和实践,以提供学生与实际工程环境接触的机会。
挖掘问题素材 开展探究活动——从一个案例谈物理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of Ph sc Te c ig y is a hn
( 2 2 0 . 7 S) . 0l 7 .
当我 刚想 给他 们 做个 自认 为公 正 的裁决 时 , 落 角 中冒出 甲同学 的声音 :老 师 , “ 我觉 得 U 一 U。 ” 。
!
L
I
.
同学 们 都 非 常惊 讶 地 望 着他 , 我们 不 是 经 常 利 “
性学 习的一些 做法 。
1 探 究 问 题 的 提 出
; 一 £ j
图 3
某 日课 间学生提 出一个 问题 : 如图 1 所示 , 长直 导线 L和 U形导线 A D BC
在同一 平面 内且 相距不 远 , 导线 L 中通 有 如图 1
看 了他 的解法 后 , 认为这 是 值得 挖掘 的好 我 素材。 通过对该 素材 的探究 能 够 引导 学生从 一 个 普 通物理 问题 出发 , 层层 递 进 , 作探 究 ; 合 能够让 学 生在 “ 究过程”中, 探 更好地理解物理 知识 , 进而 提 高教 学效果 。 于是我便设计相 应 的教学设计 , 在
理 。
中 图 分类 号 : 3 . G6 37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3 6 4 (0 0 2 S 一 0 7 — 2 1o — 18 2 1 ) ( ) 06
教 P
h
《 普通 高 中物 理课 程 标 准 》强调 指 出, 中 高
物 理课 程应 促 进 学 生 自主学 习 , 学 生 积 极参 让
2 探 究教学 过程
首 先我将 此题写 上黑 板上让 同学们 求 解 , 果
然 有一 大 部 分 学 生 如 图 2所 示 构 成 闭 合 电路 ,
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探究性学习
为探 究 的 问题 可 以激起 全 体学 生 的参 与 意识 . 提 高学 生 的讨 论兴 趣 : 探 究性 学 习可 使不 同认 知层 次 、不 同 风格 的学 生 都 有 展 示 才华 的 机会 和空
间, 学 生 的个 性得 到张 扬 ; 探 究 的 问 题还 可 以培
中。 闭 合开 关后 突然 发现 , 灯 泡熄 灭 。
本 文 中“ 有效” 是 指学 生 在教 师 的指 导 下 , 生
逐渐 养成 良好 的学 习习惯 。 那么 在物 理教 学 中如
生 或 师生 合作 进行 探 究性 学 习过 程 中 提问 高质 、
方 法得 法 、 学得 开 心 、 成 效显 著 。 “ 探 究 性学 习 ” 是 指 学 生 在教 师 的指 导 下, 从 学 习和社 会 生 活 中选
问: 灯 泡 为什 么会熄 灭 ? 答 : 灯 泡 的灯 丝断 了 。 ( 这 是学 生 根据 实验 现
象 观察 到 了 , 排 除其 它 可能 )
问: 灯 泡 的灯 丝为 什 么断 了? 答 : 电路 中 的电流太 大 了。 问: 电路 中 的电流 为什 么大 了 ?
养 学生 从不 同角度 分 析 问题 的能 力 , 使 学生 逻辑 清晰、 思 维更 加 缜密 。
V0 1 . 3 1 N O. 45 4
例, 介 绍 了 中 学物 理 教 师在 教 学 中 有 效 进 行探 究 性 学 习的 一 些 方 法 , 希 望能 对 广 大 一 线 物 理教 师 的 教 学 有 所 启 发 。 关键词 : 新课程 ; 物 理教 学 ; 有 效; 探究性 学习 中图 分 类 号 : G 6 3 3 .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 6 1 4 8 ( 2 0 1 3 ) 4 ( s ) 一 0 0 3 1 — 3
三种宇宙速度 物理探究性学习
——课题: 三种宇宙速度的通俗理解一、课题名称:三种宇宙速度的通俗理解活动报告组长: 杨帆课题组成员:课题所属学科: 物理班级:高一十二班课题背景:随着物理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们对物理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现, 而对于天体运动的好奇从小陪盼着我们,看看天空就可以知道,太阳的周日运动,恒星的周日运动,四季星空的变化,月相的周期变化。
而这些已是儿时的记忆了,现在我们讨论更多的话题是“神舟”系列飞船的神武霸气,天体外表的好奇,宇宙尽头的追溯和如何飞出地球飞出太阳系!任务分工:杨帆责活动记录、资料保管、陈述报告。
负责上网及图书管查资料、实验、整理。
负责各部分协调、做好相关记录。
二、探究性学习活动报告内容1、什么是宇宙速度?宇宙速度是物体从地球出发,在天体的重力场中运动,四个较有代表性的初始速度的统称。
航天器按其任务的不同,需要达到这四个宇宙速度的其中一个。
人类航天活动,并不单单是一味地要逃离地球。
特别是应用航天器,需要绕地球飞行,即让航天器作圆周运动。
众所周知,必须始终有一个力作用在航天器上。
其大小等于该航天器运行线速度的平方乘以其质量再除以公转半径,即F=mv^2/R.在这里,正好可以利用地球的引力。
因为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正好与物体作曲线运动的离心力方向相反。
2、什么是第一宇宙速度?英文名称:first cosmic velocity定义:地球表面处的环绕速度,其值约为7.9km/s。
应用学科:天文学(一级学科);天体力学(二级学科)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两个别称:航天器最小发射速度、航天器最大运行速度。
在一些问题中说,当某航天器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则说明该航天器是沿着地球表面运行的。
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V1=7.9公里/秒。
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
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两个别称:航天器最小发射速度、航天器最大运行速度。
物理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运用
演示 手 提 空瓶 的实 验 : 手上 沾 些 洗 衣 粉 水 , 在 握 住瓶 颈部 分 ( 2中覆 盖 部 分 ) 上 提 , 不 起 来 ; 图 向 提 再 将瓶 子擦 干 净 , 毛 巾覆 盖 在 瓶 颈 部 分 , 用 手握 毛 巾 向 上提 瓶 , 瓶很 容 易提 起. 通过 两次 实验 对 比引入 新课 . 教 师不 用一 句 提 问便 引发 了学 生探 究 问题 的 思 维 , 学 生 自发 地 思 考 摩 擦 力 究 竟 与 哪 些 因素 有 关 , 使 以及 如何 去增 大 或减 小摩 擦 , 老师 只 需要 去 围绕 学 而 生们 的 主动思 维 而深 入理 论 知识 的探 究 , 体 现 了学 更 生 的主体 性 . 例题 三 : 中闭 合 电路 欧姆 定 律 的引课 如下 : 高 用两 个外 形 一 样 的一 号 电池 分 别 点 亮 同一 个 小 灯泡 , 果一 次很 亮 , 结 一次 微微 发红 , 是 为什 么 呢? 这 用 电压表 进一 步 测试 可 以知 道 , 个 电池 空载 的 两 时候 路端 电压相 差 不 多 , 见 , 个 电池 的 电动 势 相 可 两 同, 而接 上小灯 泡 后 , 一个 电池 路 端 电压 减 少很 少 , 结 果 灯泡 很 亮 , 另一 个 路 端 电压 减 少 较 多 , 以灯 泡 只 所 能 微微 发 红 , 见 电 源 向外 供 电 不 仅 跟 电 动 势 有 关 , 可 还 跟 电源 内部 情况 有关 , 而 引入 对 闭合 电路 的欧 姆 从 定 律 的研 究. 在 以上 几 个引 课实 验教 学 中, 教师 进 入 讲堂 虽 然 不 发一 言 , 紧 紧地 吸 引学 生 们 的 注 意力 , 们 好 奇 却 他 地、 执着 地 跟着 老 师 的动 作 、 音 而 进 入 丝 丝 人 扣 的 声
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探究性学习模式逐渐受到关注,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探究性学习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操作、观察分析等方式来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
这种学习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探究性学习模式的特点1、问题导向探究性学习通常以一个具体的问题为起点,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和探究。
这个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
通过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学生能够逐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2、自主探究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需要自主地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未知领域。
3、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往往需要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任务。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探讨问题,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想法。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还能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4、开放性探究性学习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研究的方向和方法,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同时,探究的结果也不是唯一的,只要学生能够通过合理的方法和途径得出结论,并能够解释和论证自己的观点,都可以被认为是有效的探究成果。
二、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1、创设探究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通过播放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从而引出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内容。
高中物理课堂导入实例
高中物理课堂导入实例在高中物理课堂中,一个好的导入实例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高中物理课堂导入实例,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化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导入实例一:运动力学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在导入这一概念时,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实例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请学生们想象一个岩石从山上滚下来的情景。
让他们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岩石会滚下山坡?它滚下山坡的速度和时间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通过这个实例,学生可以形象地理解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并开始思考影响物体滚动速度和时间的因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提出假设,并通过后续实验和数据分析来验证他们的假设。
这种亲身体验和实践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运动力学的概念。
导入实例二: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高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电流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通过一个实例来导入这一概念。
请教师将一个金属环套在一个磁铁上,然后将一个灯泡接在金属环的两端。
让学生们猜测当灯泡亮起来时,金属环上是否有电流流过。
通过这个实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金属环上会有电流?是什么原理导致了电磁感应的现象?通过对这个实例的探究和实验,学生们可以逐渐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公式和定律。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扩展实例,让他们从生活中的常见场景中寻找更多电磁感应的实例,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导入实例三: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中的重要概念。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实例来导入。
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个小球放入一个透明的水杯中,然后用手指轻轻把水杯倒扣在桌子上,保持小球在水杯中。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们可以看到小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吗?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通过这个实例,学生可以观察到光线经过水杯和水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从而理解光的传播路径发生了改变。
大学物理探究性学习的一个案例设计——电磁感应现象
a n d妇 c 】 c 曲q h: md i de h b o r a  ̄ wi t ha珥出a 豳 h 血 I b碰m t h ez  ̄t i c
s 吣 j f l 妇 堍 e a c h a n d 扯 砌 妊
呔 t h e 缸h e r
O f 髓撕 0 n S 旺 & 撕。 n p l a r 】 e c 。 ∞ 0 n a n d 吐 1 e s 眦
关键 词 :新课程;探究性 学习;案例设计
开 关 闭合 时 ,迅 速移动 变阻 器 的滑 片
4分析 论证
有 电流产 生
Ab s t r a c t :n】 i S
s 瞰
d a b ( 艋 幢 d妇 p h y s i c a l s c h o o l
s t r i d e s c o n c e p  ̄ l f a e  ̄ o u g h t ’ 妊 i n d u c  ̄ m ' ’ s 吣
山西 青 年
教 学探 讨
大学物理探究性 学 习的一个案例设计
电磁 感应现 象
王
1 1 1 0 0 3
莉
辽宁 辽 阳
沈 阳工 业 大学 辽 阳校 区
摘
要 :本 文阐述 了 在教 学 中如何去 实施探 究性学 习的各个环节 ,并
开关 闭合 时 ,滑动 变阻 器不动
无 电流产 生
把 大学物理 电磁感应》这 一内容设计为探 究性教 学,从操作 的层 面上 更进一步地去体套- 探究性学 习的内涵和实质 。
向右平 动 向左 平 动 向前 平 动
演示 实验 1 中 ,部 分 导体 切割 磁感 线 ,闭合 电 路所 围面 积发 生 变化 ( 磁场不 变化 ),有电流产 生 ;当导体 棒 前后 、上下 平动 时 , 闭合 电路 所 围面 积没 有发生 变化 ,无 电流产生 。 演 示实 验2 中 ,磁 体相 对线 圈 运动 。线 圈 内磁场 发 生 变化 ,变 强或者 变弱 ( 线 圈面积 不变 ),有 电流产 生 ;当磁体 在线 圈 中静 止 时 。线 圈内磁场 不变化 ,无 电流产 生。 演示实验3 中 ,通 、 断 电瞬 间 ,变 阻 器 滑 动 片快 速 移 动 过 程 中,线圈A中电流变化 ,导致线圈B 内磁场发生变化 ,变强或者变 弱( 线 圈面 积不 变 ),有 电 流产 生 ;当线 圈A 中 电流恒 定 时 ,线 圈 内磁 场不 变化 。无 电流 产生 。 通过 以上一 系列 问题 讨论 ,并 利用表格 ( 如下表 ),把三个 实 验产 生感 应 电流 的操 作过程 、实验现 象和初 步分析 进行 汇 总 。引导 学 生从个 性 中寻找共 性 ,比较有 感应 电流 和无 感应 电流的情 况 ,使 学 生 自行 发现 了感应 电流产 生的条 件。
探究性学习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Vo1 2 O ( u No 7 ) . 2 N .1 S m . 3
探究性学 习在 中学物理教学 中的运用
黄 黎 伟
( 桂林市第十四中学 物理组 。 广西 桂林 5 10 ) 40 1
[ 摘
要 ] 在 新 一轮 的课 程 改 革 中, 师们 在 理 解 和 实 施 探 究 性 学 习 中容 易 出现 两 方 面 的偏 差 , 教 一
精神 。
科学型 问题 以物体 、 有机体 和 自然 界 的事 件为 中
心 , 些 问题 能 引导学 习者 进行 实 证调 查研 究 , 这 通过 收 集和 利用数 据 来形 成 对 科学 现象 的解 释 。在课 堂 里 , 出对学 生有 意义 的有针 对性 的问题能够 丰 富学 提 生 的探 究活 动 , 是 它 们不 能是 深 不 可测 的 , 必 须 但 而 能够 通过 学 生 的观察 和 从 可靠 的 渠道 获得 的 科学 知
容 。3 E 1
实 验方 案 、 据 收集 , 析 和论 证 等都 要 由学 生 自主 证 分
发现 , 由学 生独 立完 成 , 师给 予 的提 示越 少 甚 至不 教
能给予 任何提 示的活 动过 程才 能称 为探 究 。] 两种 [这 2
观点都是 错误 的 , 正确 的进行 探究性学 习有 着不利 对
的因 素 , 杠杆 的平衡条 件等 等 。
[ 稿 日期 3 0 8 2 1 收 2 0 —0 — 8
[ 作者简介 ] 黄黎伟 (9 2 17 一 ) 男( , 壮族) 广西桂林市人 , , 物理学学士 , 桂林 市第十四中学教师, 主要从事物理学科的教学及其研究 。
1 2 4
维普资讯
签 , 一 个从 目的到 内容 再到 方 法 、 如 步骤 , 至连 表 甚
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初探
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初探摘要: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那么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如何开展好探究性学习呢?以学校的两个教学实践为例提出了在物理课堂中开展好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不管哪种类型的探究性学习,教师都应创设好探究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才能组织好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物理;探究性学习;问题情境物理科学作为由众多物理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物理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
新课程标准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式学习的过程做了解释,大致概括为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构造问题的答案、交流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五个基本阶段。
那么,我们完全可以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环节设计成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呢?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不管哪种类型的探究性学习,教师都应创设好探究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才能组织好探究。
中学物理课堂中导学——探究式教学尝试的几个案例:案例一(注:本案例是在介绍“力的合成”内容之前进行):探究的课题:研究力的合成遵循的规律。
探究设置的环境:教师先介绍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指出合力与分力对物体产生的效果相同,即具有等效性;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已知分力求合力,寻找力的合成应遵循的规律。
学生探究的顺序:先分析思考,然后提出方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理的方案,最后根据确定的方案设计实验并操作,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教师点拨:实验误差的处理及提醒学生注意减小实验误差。
较佳方案选登:1.用两只弹簧秤,一根带有标记的轻弹簧研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遵循的规律;2.用两只弹簧秤,一根带有细绳套的橡皮条,一个图钉,一个小黑板以及刻度尺研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的规律;3.归纳总结,得出最后的结论。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教案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极限折射定律的原理并能运用该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极限折射定律的探究,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分析。
2. 教学难点:理解极限折射定律的物理原理,运用该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激发学生兴趣(5分钟)
通过展示一系列光的折射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出问题(5分钟)
在展示完图片或视频后,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水中的鱼看起来变形了?
3. 实验探究(30分钟)
安排学生组成小组,进行以下实验:
(1)用一个非常细长、透明的棱镜置于水平位置,让一束光从空气侧射入到水中,观察
光线的变化。
(2)记录实验结果,分析棱镜折射光线的路径。
4. 探究和总结(15分钟)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晶体折射光线时的规律,并引导他们总结出极限折射定律的原理。
5. 练习与应用(15分钟)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解决一道折射定律相关的题目,并对答案进行讨论。
6.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极限折射定律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个类似的探究问题进行拓展。
四、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深入了解了折射定律的原理,并学会了运用该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了学生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节课将继续围绕光学相关的探究性学习展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例谈高中物理新课程中如何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
二 、精 心设 计问题情 境 。制定 研究计划 在科学探究教学 中,要重视 问题情境的创设 ,
以便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激发学生 的学 习 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让学生便于猜想与假设 。教师 要 善 于 应 用 生 活 中 学 生 熟 悉 的 情 景 或 者 通 过 做 实 验 提 出实验情景,并作详细的描述或者展示 ,凸显 出 些问题解 决方式或答案的信息,使创设的情境对 学 生 的 猜 想 和假 设 具 有 一 定 的 启 发 和 暗 示 性 , 以便 学生能够对 解决 问题 的方式和 问题的答案提 出假 设、对物 理实验 的结果进行预测。例如 ,在探究弹 簧 弹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如果刚提 出弹力的概念 就 问学生弹簧弹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这样的 问题没 有任何 意义 ,即使学生可 以回答,也是照本宣科或 者 胡说 乱道 。但 如果做 一个实验,效果就不 同。可 以做这样 的实验 :首先,拿一根较 细的弹簧拉一个 物体 ,让物体缓慢运 动,请 同学观 察弹簧伸 长的长 度 。再用一根粗 的、同样材料 的弹簧拉 这个 物体 , 同样让物体缓慢运动 , 请 同学观察弹簧伸长 的长度 。 再提 出问题 ,学生就很容 易找 到两个情 景的区别 , 做 出弹簧弹力 的大小 与弹簧 的粗细有关 的猜 想。0 研 究计划是课题组各成 员进行研 究性 学习活动
第2 1 卷 第 2期 2 0 1 3年 0 6月 侧射 出的光线将
— —
技 术 物 理 教 学
T E C H NI C A L P H Y S I C S T E A C H I N G
V o 1 . 2 1 N o . 2
J u n . 2 0 1 3
( 选填
“ 不变 ” “ 会 聚”或 “ 发散 ”)。 从玻璃 凸透镜 的会 聚作用逆 向思维可 知空气凸透镜一发散作用 。采 取逆 向思维 法一方面 可以很好地解决 问题 ,另一方面又训练 了 逆 向思维能力 ,发展 了自己的创造性 思维。 总之 ,物 理研 究方法 的指导和 学习 ,是 比物理 原理更为重要 的知识 , 是一种 能力要 求的具体表 现。 《 学会生存 》一书中指 出:未来 的文盲 不是 目不识
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探究性学习
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探究性学习在物理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有这样的叙述: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在其中的物理规律。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物理知识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思维和创新能力有极大的好处,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有趣的物理现象,这样学生爱学、易懂,教师教得也轻松。
矿泉水瓶是我们生活中极易见到的东西,在初二物理《压强》这部分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利用矿泉水瓶等材料教学的:一、用矿泉水瓶、水和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在瓶中装入适量的水(至多装少半瓶),将瓶直立于海绵上,观察海绵形变的情况;然后将瓶中的水灌满,再将瓶直立在海绵上,观察海绵形变的情况;最后将灌满水的矿泉水瓶横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形变的情况。
当然,学生在做这几步实验的时候是要认真观察的,并要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海绵形变不同的情况。
由于这个实验在实际生活中学生有所接触并且这也是一个很容易做的实验,所以基本上每一个同学都能做出来,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的情况许多学生也能说出点所以然。
当然,要求学生用物理教材中压强的科学性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对学生来说可能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这时就需要动一番脑子。
教师要用激励性的语言适时地发挥点拨的作用,争取让各组的学生都能总结出有关压力作用效果的正确结论,并建立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
学习所有的知识都是为了应用,学生在建立了压强的概念及简单的运算之后,对于增大和减小压强有哪些方法,学生根据压强公式P=F/S来进行分析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教师可以举出几个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它们是通过什么方法达到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例如:飞镖的头为什么做得很尖?为什么压路机碾子的质量很大?房屋的地基为什么做得较大?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例子。
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核心应用林勇
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核心应用林勇发布时间:2021-06-10T15:05:20.937Z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6月作者:林勇[导读] 高中物理是一门揭示事物客观规律,与学生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规律性,学生理解起来相关比较困难。
为了让学生更高效的去学习高中物理知识,适当的结合当前教学特性,转变教学方式和方法是相当有必要的。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校林勇 644000摘要:高中物理是一门揭示事物客观规律,与学生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规律性,学生理解起来相关比较困难。
为了让学生更高效的去学习高中物理知识,适当的结合当前教学特性,转变教学方式和方法是相当有必要的。
探究式学习模式是一种立足物理客观教学属性,能更好的兼顾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问题变得更具体化、生动性,对于更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本文以高中物理教学为贴入点,针对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模式提出几点浅薄的意见,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探究性学习模式;应用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时代教育教学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教育阶段。
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将目光锁定到教学质量和效果上。
因此,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已逐步不适用于当前教学形势,引入全新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在最新的学习模式中去快乐学习已然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一、强化学生的学习技巧,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学习方法良好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快速掌握学习要领的智慧背囊。
然而,在实际物理教学过程中,笔者却发现众多学生在思考相应的物理概念乃至一些基础习题的时候,经常存在“一条路走到黑”的思维定势。
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基础习题是学生掌握物理客观规律,通往更高阶物理殿堂的重要前提,所以,在实际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一些必备的技巧教授给学生,以便学生更轻松的掌握物理客观规律。
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摘要:探究性学习模式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现和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本文通过对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了该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应用该模式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探究性学习模式,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一、引言高中物理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研究如何应用探究性学习模式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定义及特点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现和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
它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实践和实验,来主动探索所学知识和问题解决方法。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主导,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主动探索的作用,教师则充当着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2. 自主发现,独立思考: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和实验,独立思考问题,自主发现和掌握知识。
3. 合作学习,互动交流: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三、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1. 建立问题意识:教师通过提问和启发,引导学生对物理问题进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 提供实践机会:教师通过设计实验和实践任务,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通过实践来发现和理解物理规律和原理。
3. 引导思考和讨论:教师在学生实践和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4. 鼓励合作学习:教师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互动交流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 提供反馈与评价:教师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错误,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四、探究性学习模式的效果评价与思考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探究性学习案例作者:李鸿来源:《中学物理·初中》2016年第09期1探究目标(1)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体验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设计的实验方案与实际材料相结合,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3)培养团队合作、协调配合的精神.(4)初步培养学生书写探究报告的能力.2课题分析鸡蛋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之一,古代人常用“鸡蛋碰石头”来比喻自不量力,鸡蛋的易碎性是显而易见.课题探究中要求鸡蛋能从2 m高地方落下而安然无恙,在没有进行实验探究前,这个问题对学生而言如同天方夜谭,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课题可以用来模拟飞行器在极端恶劣的情况下从高空中着陆、模拟在极端恶劣的情况下从高空中落下逃生等情景,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能够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3课题实施3.1准备阶段在正式比赛之前一周,将课题实验要求以公告的形式张贴出来,其内容如下:(1)使生鸡蛋从不低于2 m的高处落下,落到水磨石地面上,鸡蛋不能摔破.(2)根据所使用包装物的质量大小排定成绩,质量小的作品成绩优秀. 对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并公开展示.(3)对使用方法具有创新性、创意好的作品将特别提出表扬.(4)写出探究过程报告,对优秀的探究报告将在校内张贴.以物理教师为主,在学生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以学生个体和团队探究为主进行实验设计,再将设计方案以作品的形式制作出来,参加比赛.3.2正式比赛物理教师作裁判,在学校的水磨石篮球上进行正式比赛.然后收集学生的成功作品,测量其质量.有吕胜、杨芳等15名学生的作品(含鸡蛋)总质量不大于70 g.比赛结束后,我们及时张榜对学生进行表彰,对叶景、顾明等13名同学创新性、观赏性强的作品进行特别表扬,并发给各团队每一个成员一份获奖证书,鼓励个人探究和团队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收集学生探究报告,及时张贴学生的优秀探究报告作品.4实验成果4.1选择合适时间,重培养科学探究兴趣我们选择午后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进行比赛,吸引了大量的学生观看,优秀作品引起许多学生的赞叹,参赛的学生高兴的表情一露无遗.通过几天的观察发现,参与探究的学生,个个都沉浸在探究成功的喜悦中.比赛中,还有一些让我们物理教师感到高兴的小插曲:在布置课题之初,一些认为“摔不破鸡蛋”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的学生,不屑一顾去进行实验探究,看到率先表演的杨芳和叶景同学实验成功后,许多学生说:这太简单了.一些学生,就在学校周围现买鸡蛋和气球,现场制作出作品来进行比赛.有的学生通过观摩,还将作品进行改进.为了保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我们也让这些学生参加了比赛.可以想象,这些学生,去掉了科学探究的神秘外衣,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一定会越来越浓.4.2保护探究热情,让学生体验成功喜悦针对初中八、九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从保障学生的安全角度出发,我们降低实验难度,鸡蛋下落的高度只要求不低于2 m,只从包装材料质量来比较成绩,其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验探究中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活动中,学生自由上场比赛,三名学生同时进行表演,营造出一种激烈竞争的场面,观赏性非常强.学生参与的人数比我们预想的多很多.我们允许鸡蛋摔破的学生改进装置,再进行一次实验,这样参与探究的学生越来越多,参赛的学生越来越多,无论鸡蛋是否摔破,参赛学生都很高兴,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比赛结束几天后,还有学生还在进行类似的实验探究.很多学生要求提高鸡蛋下落的高度来进行比赛,让他们的作品最优秀的一面体现出来.4.3作品千姿百态,物理与生活紧紧拥抱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再一次让我们物理教师体会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学习生活之余,学生参与热情完全超出我们的预料,学生的创意远远超出我们实验之初的预想.探究活动中,学生充分理解了比赛的规则:比赛前提是鸡蛋不破,鸡蛋一旦破了,便会被淘汰.最重要的是要保证鸡蛋不破,再考虑如何使装置质量尽可能小,使装置稳定性尽可能提高.保证鸡蛋不破就要加强保护措施;质量尽可能小,就要选用密度小的材料,能省就尽量省.为了保证鸡蛋安全,学生在鸡蛋包装上下工夫,各有创意.学生设计的作品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气垫型:先让气球充气,将鸡蛋夹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气球中间,使鸡蛋四周都是气球和气体组成的垫子.学生比赛完后,从六楼上抛下装置,鸡蛋都没有摔破.八(1)班孙美玉同学的作品没花一分钱:将两个废弃的方形塑料袋内充入空气,用细线将袋口扎住;用胶带将鸡蛋固定在一个袋子中间,再盖上另一个充气袋;最后用细线将两个袋子捆绑在一起制成作品.工作过程①一开始我们想利用泡沫把鸡蛋包住,装置很轻盈,实验了几次,鸡蛋没有摔破,但我们认为这种装置的外观不漂亮,且方法不新颖.②然后我们想利用降落伞来帮助,利用浮力和空气的阻力来减小鸡蛋下落的速度,但鸡蛋很容易摔破,很不可靠.于是我们想到了氢气球.氢气球内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如果我们利用的好,我们可以使鸡蛋在氢气球的作用下,缓慢落到地上,鸡蛋不会摔破,也很美观.但我们考虑到,氢气球的价格高,担心如果氢气球没有利用好,鸡蛋随球上浮,不下落.③最后,我们想到利用普通气球.我们准备把气球吹大,把鸡蛋装进去,然后再把装有鸡蛋的气球外面贴上吹大的气球,这样有气球为鸡蛋挡着,使鸡蛋跟气球落地时,不与地面接触,鸡蛋就不容易破了.但是鸡蛋的个儿太大,气球口太小,不能装下去.我们还是利用气球,将鸡蛋贴在气球的外面,再用两个气球在鸡蛋的另外两边贴着,鸡蛋牢牢夹在三个气球的中间.在三个气球的尾部粘上透明胶带,使它们构成一个三角形,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使鸡蛋与气球落下时能平稳点,避免过多振动.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几次实验,实验结果很成功,这个装置既轻盈又美观.结论:在气球与鸡蛋下落的过程中,鸡蛋被三个气球包裹着,落地时,鸡蛋不与地面接触,因此没有摔破.反思:在实验过程中,要不断探究,反复实验.在失败中吸取经验,不断改进实验方法.要在探究过程中,勇于创新,善于思考,把实验做到尽善尽美.(2)不倒翁型:使整个装置重心尽可能降低,像不倒翁一样,使得装置下落时能保持稳定状态,确保始终让一个面着地.只需要在落地这一个面做好保护,从而节省材料.首先,学生考虑到的是鸡蛋的受力面积问题.第一次做的装置头部的海绵与鸡蛋接触的那一面是平面,改进实验后,将平面挖了一个与鸡蛋大头弧度大致相同的小坑.第二道防线是鸡蛋与纸筒的摩擦.有了这一防线,鸡蛋受到更好的缓冲作用.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样保证装置竖直下落.在装置尾部剪开了四个成“十”字形的口,分别将两块硬纸片插入相对的口中,这样便能保证装置竖直下落了.草图如图1所示.工作过程:①装置在尾翼的作用下,竖直下落.②装置与地面接触时,鸡蛋由于惯性从纸筒中滑下,同时受到纸筒的摩擦力,使鸡蛋下落速度缓慢减小.③鸡蛋下滑到与海绵接触时,海绵压缩,鸡蛋下落速度进一步缓慢减小,使鸡蛋与地面撞击时,受到的压强很小.④装置倾倒时,海绵不受约束,由于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海绵从纸筒中挤出.(3)多面体型:用骨架和线制作一个多面体,将鸡蛋悬空固定在多面体的中央.装置落地后,不论哪个面着地,鸡蛋都不会着地,鸡蛋就完好无损了.本装置受空气阻力较小,稳定性较好.八(9)班蔡奎同学在鸡蛋上用纸直接扎成多面体,用料极省,造型美观,鸡蛋能够从很高的地方掉下也不会摔破.(4)外包装型:借鉴生活中用各种填充材料保护贵重用品的方法,用泡沫、棉花、团成一团的废纸或海绵等密度极小的材料,将鸡蛋包裹起来,通过这些材料的缓冲减震作用,达到保护鸡蛋的目的.本次实验中采用这种方法的学生作品比较多:如先在一块泡沫塑料中间挖一个与鸡蛋完全相同的洞,在洞口封上泡沫塑料或海绵,用胶带扎好就制成作品.有的同学直接用海绵包扎鸡蛋,用胶带扎好就制成一个最简单的装置.(5)吸管组型:用几根吸管绑在一起做成吸管组,将鸡蛋夹在中间,用胶条固定,利用中空的吸管起到缓冲作用.方乙岚同学利用吸管制成吸引人的圣诞老人的外形,质量小,对鸡蛋的保护作用也很明显.(6)降落伞型:借鉴跳伞、宇宙飞船减速等实例,利用塑料袋、气球等制成降落伞,增大空气阻力,使鸡蛋连同整个装置以较小的速度平稳落地.九(5)班刘凯同学利用两个画有卡通图案的气球作降落伞,将包有海绵的鸡蛋用细线系在气球下.冉冉下落的气球,鸡蛋安全落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5意外收获实验设计之初,我们以去掉鸡蛋再测量整个装置的质量取成绩,但取下鸡蛋时,容易将很多作品损坏,无法展示,最后采用鸡蛋和包装材料一起测量的方案来计量成绩.这引起部分学生抗议:鸡蛋的质量有大小之分,对成绩影响较大.实验中学生还提出不同鸡蛋抗压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鸡蛋生或熟、用鸡蛋做实验好还是鸭蛋做实验好等问题.这一方面需要我们在今后实验中要设计的更完善,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采用控制变量法等科学方法来思考问题,也善于发现问题,这些正是我们在科学教育中最希望学生拥有的能力.实验探究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废物再利用,充分体现了学生已经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学生已经有初步的环境意识.在使用氢气球还是普通气球为材料时,已能用经济观念来判断,体现了学生具有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比赛中,学生已经懂得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我们为了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实验探究中来,准许现场模仿的学生参加比赛,受到先比赛学生的抗议,后来参加比赛的学生,有的只是单纯的模仿,但有的同学在模仿中并改进了实验装置,使成绩更好.学生在自己的探究报告中标出“版权所有,仿冒必究”,这一方面说明其作品是他们经过很多次探究而得出的,对他人的模仿存在天生的反感,也说明他们对自己作品的保护意识,这提醒我们在以后的实验探究中要善于处理创新与模仿的冲突,既要鼓励全体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也要恰当地保护各层次学生的创新和创造成果.实验探究活动中,学生经受失败打击的能力增强了.有的同学反映,实验中,为了找到合适的方法,摔破了六个鸡蛋,通过改进实验方法来进行实验,最终选取一个自己认为比较好的方案来进行比赛,取得了好成绩.失败是成功之母,经过实验挫折考验的学生,永不放弃的学生,相信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一定会更好地生存.鸡蛋撞地球,高空坠蛋而不破,通过怀疑、尝试,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探究活动中来,将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经过实验探究变成现实,能用科学的手段解决类似问题.活动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和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STS意识,进一步使学生明白:物理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学习物理,让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