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市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精选全文

(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精选全文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精选全文,可以编辑修改文字!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周灭商后,面对广大的土地和空间,摈弃了夏商时代的外服制统治方式,而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子弟和臣服的异姓诸侯,让他们去拓荒、保土和安民,推广周天子的一统政治。

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A.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B.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直接控制C.保证了统治秩序稳定D.推动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3.《荀子·君道》:“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

”可见,荀子旨在A.强调以法治国的必要性B.否认法治与权势的重要C.论证法治是人治的补充D.说明人治比法治更重要4.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器生产工具和铁农具”数据表铁器出土地点总件数生产工具件数生产工具所占百分比铁农具件数铁农具所占百分比(约)辽宁抚顺80余7796.2%6888.3%山西长治36余3186.1%2167.7%湖南长沙70余2130%1780.9%广西平乐181余17093%9153.3%此表反映了这一时期A.铁器工具在北方被广泛使用B.古代冶铁技术长期领先世界C.铁农具已出现并运用于生产D.铁制品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5.中国传统年画是一部风俗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时期鲜明的文化个性。

对下面年画《男耕女织》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图中生活以“井田制”为前提B.该场景最早出现于秦朝时期C.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经济模式D.反映了古代丰衣足食的生活6.孔子形象在历史典籍中有诸多介绍。

《庄子·外物》记载孔子“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汉代《春秋纬》颂:“孔子长十尺,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就之如昴”。

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60 分)1. 远古时期,人类主要以采集和渔猎为生。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从事农业生产。

世界上最早培植粟的是()A. 古埃及人B. 古印度人C. 古希腊人D. 中国人2. 夏、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主要有()①王位世袭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禅让制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其中,推动农业生产进步的因素有()①铁农具的使用②牛耕的推广③水利工程的修建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

下列措施中,属于文化方面的是()A. 统一文字B. 统一度量衡C. 修筑长城D. 设立郡县5.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①颁布“推恩令” ②设立中朝③实行察举制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6.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有()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③江南地区社会相对安定④统治者的重视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7.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大运河的中心是()A. 长安B. 洛阳C. 涿郡D. 余杭8.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A. “文景之治”B. “光武中兴”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9. 唐朝时期,陶瓷业生产水平很高。

其中,造型精美,色彩亮丽,闻名中外的是()A. 青瓷B. 白瓷C. 唐三彩D. 青花瓷10. 两宋时期,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主要表现为()①出现了早市和夜市②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③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1. 元朝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实行行省制度。

河北省高一历史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高一历史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填写班级、姓名、考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3.请将所有答案按照题号填涂或填写在答卷纸相应的答题处,否则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合计60分) ( )1. 《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记载: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注:周武王为姬姓)这表明: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同姓诸侯是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力量 ③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的统治 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A.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③④( )2.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

遵循周朝宗法制原则,以下诸皇子中,选项 姓名 性别 年龄 生母姓名及身份 在诸子中的特点A 刘肥 男 20 曹氏,刘邦反秦前在家乡的情妇 最年长且最贤能B 刘元 女 12 吕雉,刘邦结发之妻,现封为皇后人缘最好C 刘盈 男 10 吕雉,刘邦结发之妻,现封为皇后柔弱善良D 刘如意男 3 戚懿,刘邦最受宠的妃子 最受父亲宠爱( 是树兵也。

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为此他实行了A .分封制度B .三公九卿制C .郡县制度D .郡国并行制 ( )4.“在唐代,一切政令由宰相拟定,送皇帝画敕;在宋代,是宰相向皇帝上劄(zha )子,先得皇帝同意或批改,再正式拟旨;到了明代,则一切诏令,皆由皇帝亲旨,大学士只是皇帝秘书。

”这表明: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宰相在我国古代是不掌握实权的官职C.宋朝开始宰相已成为皇帝的秘书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 )5.“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

上述材料中的“我朝”是指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 )6.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记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历史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请将姓名、考试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位置。

3.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指定区域答题,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试卷Ⅰ: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新《老年法》规定“子女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这一消息引起社会热议。

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关系最紧密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2.《三字经》是弘扬国学的重要读本。

古人云:“读《三字经》,可知天下事”。

《三字经》中出现“周武王,始伐纣。

八百载,最长久”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A.郡县制 B.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内阁制3.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4.“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D.投作官吏幕僚5.在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步步惊心》中,女主人公若曦从现代穿越到了清朝的康熙年间,她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皇帝与宰相商议国家大事 B.政府张贴金榜公布科考结果C.军机大臣跪见皇上 D.地方大员密折奏事6.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我校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B.《简议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7.“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B.义和团反帝斗争C.甲午中日战争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8.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缴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2019届河北省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河北省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河北省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时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 .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A.韩非子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思想B.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C.西周的宗法制D.李贽提出“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2.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制度法令的统一C.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D.更有利于皇帝集权3. 下表为清朝军机处一天的办事程序.据此,不能得出4. 发折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军机处见面军机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述旨将皇帝旨意拟成圣谕旨交皇帝御览过朱皇帝朱笔改定奏折交法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开面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5. 下表为近代中国城市化比率(单位:%)统计表。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p6. 中国北部中国西部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东南沿海两广地区云贵地区整体 1843年 4 . 2 4 . 9 4 . 1 4 . 5 7 . 4 5 . 8 7 . 0 4 . 0 5 . 1 1893年 4 . 8 5 . 4 4 . 7 5 . 2 10 . 6 6 . 4 8 . 7 4 . 5 6 . 0 A.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整体上发展较快B.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市化比率最高C.城市化主因是通商口岸的商品经济发展D.手工工场的兴办吸纳了大量劳动力7. 在1939年至1940年的两年间,正面战场先后进行南昌会战.长沙会战.枣宜会战等7次大规模战役,每次战役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至10万人,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人以上。

在枣宜会战中国民党军队先后调集40万人,抗击日军10万余人的进攻,这接近战略防御阶段4次大会战的规模。

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50 分)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 炎帝、黄帝B. 尧、舜C. 禹、启D. 伏羲、女娲2.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A. 奖赏功臣B. 拱卫王室C. 发展经济D. 加强统治3.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其主要原因是()A.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B. 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C. 水利工程的大量兴修D.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4. 提出“兼爱”“非攻”思想的是()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5.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A. 刀币B. 布币C. 圆形方孔钱D. 贝币6. 西汉初期实行的“无为而治”政策,主要是基于()A. 法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儒家思想D. 墨家思想7.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①颁布“推恩令”②设立中朝③实行察举制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8.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夷陵之战D. 魏、蜀、吴三国建立9.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B.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C. 南方社会相对稳定D.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10.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①迁都洛阳②推行汉化政策③实行均田制④采用汉族官制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1.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A. 长安B. 洛阳C. 涿郡D. 余杭12. 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A.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B.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C.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D. 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13.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A. “文景之治”B. “光武中兴”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14.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A. 安史之乱B. 黄巢起义C. 藩镇割据D. 宦官专权15. 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A. 海河流域B. 淮河流域C. 长江流域D. 珠江流域16.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消除了地方割据实力物质基础的是()A. 杯酒释兵权B. 收精兵C. 削实权D. 制钱谷17. 元朝在地方实行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是()A. 郡县制B. 三省六部制C. 行省制度D. 分封制18. 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废除丞相②设立内阁③实行厂卫制度④八股取士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9. 清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中,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是()A. 设立军机处B. 大兴文字狱C. 实行密折制度D. 设立南书房20.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A. 唐朝中期B. 北宋时期C. 南宋时期D. 元朝时期2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航海活动有重大意义的是()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22. 明清时期,中国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 防范西方殖民入侵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C. 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D. 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2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A. 道家思想B. 法家思想C. 儒家思想D. 墨家思想24. 被称为“中国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 《天工开物》B. 《农政全书》C. 《本草纲目》D. 《齐民要术》25.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二、材料分析题(共30 分)2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新版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新版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把选择题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主观在答题卡上书写时要字迹工整,写在相应位子。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2.5分,共30题75分)1. 有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

造成其“分散性、松散性”的制度因素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三公九卿制D. 郡县制【答案】A【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在统治形式上构筑了统一的形式,但由于诸侯拥有世袭特权,久而久之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这是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A项。

宗法制不会造成“分散性、松散性”,排除B项;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排除CD项。

点睛: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到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 自春秋以来,楚国率先突破诸侯公、侯、伯、子、男序列的局限,自称为王,跟原来的宗主周王齐列。

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先后都变成了王,而七雄中的强者也有了齐与秦并称东、西帝的提议。

上述现象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A. 诸侯地位日益平等B. 兼并战争促进社会进步C. 皇帝制度已经形成D. 分封制度体系趋向崩溃【答案】D【解析】西周时期分封制促使周王形成天下共主的地位,材料体现的是王室的衰微,诸侯势力的增强,周王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排除A;材料并未体现“兼并战争促进社会进步”,排除B;皇帝制度产生于秦朝时期,排除C;材料中“楚国率先突破诸侯公、侯、伯、子、男序列的局限,自称为王,跟原来的宗主周王齐列”“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先后都变成了王,而七雄中的强者也有了齐与秦并称东、西帝的提议”体现出宗法分封制的崩溃,D与题意相符。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楚国自称为王,跟原来的宗主周王齐列”、“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先后都变成了王”的分析理解。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 人教版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 人教版

2019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有研究者指出,在中国古代,血缘是政治权力与国家产生的根源,当至高无上的神权、政权产生后,又反过来剥离部分成员的血缘关系并减低其作用,促使社会阶层的分化。

这说明A.儒家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B.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的对立统一C.血缘关系是等级分化制度的基础D.家国一体政治架构的社会合理性2.有学者对《新唐书》列传中1443 名官员的来源进行分析,据此绘制下表。

这说明唐代A.文官政治的特色明显B.门阀政治彻底被科举政治取代C.选官具有一定开放性D.选官制度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3.《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

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

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

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

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

这主要反映出A. 历朝皇帝关注先帝的言行举止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C. 清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D. 记注官记载的史料有误不实4.刘建国先生在对中国古代政治总结时说,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但也留下了许多的无奈。

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可见中国古代所有制度设计都围铙的一个核心是A. 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B. 维护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C. 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专制统治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在封建时代,本来有很多家庭有他们世袭的特权,但从秦汉以后,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政府里便没有第二个职位,第二个家庭,可以照样承袭。

”这一历史现象表明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B.分封制度已退出历史舞台C.选官用官权力已收归到中央 D.宗法血缘制度的逐渐瓦解6.《清实录》中“国体”的涵义有此变迁:1840年以前,“国体”的涵义多为“国家体制”;1840年以后,其涵义多为“国家体面”。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3)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3)

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期中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把所选答案的序号抄写在答题卡的答题表格内。

)1. “三代”姓氏分而为二。

“姓”源于母系氏族,多带“女”旁。

“氏”主要源于各级贵族的分封。

秦汉以来,原来的“氏”大多转化为“姓”,姓氏合而为一。

此后“氏”通常指女子娘家姓,称为“某氏”,男子反而不称“氏”。

这一变化反映A. 传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崩溃B. 女权社会为男权社会所取代C. 民族大融合促进姓氏的发展D. 国家的统一使姓氏走向规范【答案】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氏’主要源于各级贵族的分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分封制与姓氏的关系,再据材料:秦汉以来,原来的“氏”大多转化为“姓”,结合秦汉时期的特征可以推断出传统的分封制的瓦解的答案。

2. 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考古发掘研究表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

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

材料反映出的西周最主要的特点是A. 贵族阶层生活腐化奢侈B. 西周社会的宗法色彩浓厚C. 西周社会阶级等级严格D. 西周统治集团内部等级严格【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贵族生活腐化是阶级社会的一般现象,并非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材料中规定的是棺椁礼制的等级序列,没有直接涉及宗法制,排除B项;从天子、诸侯到卿大夫、士都属于统治阶级,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统治集团内部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显著不同,但在政治理念方面却有相同之处。

其相同之处体现在A. “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B. “天下一家”“大一统”C.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D. “天人合一”“敬德保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古代奴隶社会时期实行的分封制、宗法制以及封建社会时期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都倡导“天下一家”“家国一体”的统一理念,B项正确;A项主张实行分封制;C是皇帝制度的特点;D体现了“天人合一、以民为本”的思想。

河北省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

河北省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

河北省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

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中原”反映了()A . 废除了贵族特权B . 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C . 分封制遭到破坏D . 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2. (2分) (2019高一上·汕头月考) 春秋时期,郑国在泰山下有一块封地,叫作祊(beng)田,原为周王封给郑国作为祭祀泰山的费用;鲁国在许国有一块封地,叫许地(今河南许昌)。

公元前715年,郑鲁两国协商,本着就近原则将两块封地交换。

这反映出()A . 经济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化B . 诸侯国交往更注重现实利益C . 诸侯国封地所有权观念淡漠D . 礼法制度已失去普遍约束力3. (2分) (2019高一上·林芝期末) 如图是“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它形象地说明了秦朝政治体制的本质。

据此判断这一政治体制是()A . 中央集权制B . 郡县制C . 皇帝制度D . 三省六部制4. (2分) (2019高一上·杭州期中) 《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

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

”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A . 分封制B . 行省制C . 郡县制D . 郡国并行制5. (2分) (2019高二下·杭州期中)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较早地走向完备和成熟,如表所列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相关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 . ②③①④B . ②④③①C . ①②③④D . ④②①③6. (2分)唐太宗非常重视中书、门下两省在中枢政务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

他曾对群臣说:“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A . 替皇帝起草诏令B . 审核诏令内容C . 负责诏令的执行D . 负责监察百官7. (2分) (2017高一上·瓦房店月考) 历史学家钱穆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

河北省定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定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定州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1.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下列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是A. 统治者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B. 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C. 统治者借神权抬高自己权威D. 统治者借武力强化统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内容表明夏启、商汤、盘根、周武王都表明自己行为合“天义”,是代表上天的意志行事,借助上天来宣传自己合法性和权威,因此表明了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故C项正确,A项错误;B项中政权控制神权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故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武力强化统治,故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名师点睛】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特点:是指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其特点典型地体现在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周礼上。

这些制度与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度有很大的区别,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也有差异,在中闰古代政治制度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有以卜特点:①从内容上看,政治制度和社会关系融为一体,将“家”和“国”结合起来。

血缘关系既是家族内财产分配的依据,也是国家权力分配的标准,“立长不立贤”是其典型的特点,虽然有利于国家和家族的稳定,但是不利于调动家庭成员的积极性。

②嫡长子继承制是其最基本的原则。

这不仅体现在权力的分配上,也体现在社会关系卜。

嫡长子都具有较高的地位,体现出了原始社会父权思想的痕迹,也对我国以后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③分封制、宗法制和周礼相互配合,形成一套政治体系,体现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成熟。

分封制以宗法制为4本原则,宗法制维护了分封制,周礼的内容以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为日的,三者之间互为表里,互相配合,形成一个整体。

河北省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河北省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定州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1. 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下列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是A.统治者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 B.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C.统治者借神权抬高自己权威 D.统治者借武力强化统治2.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历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余年,鼎盛时有3000多人同吃一锅饭。

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赐“江南第一家”。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 封建国家的倡导B. 宗法制的影响C. 分封制的产物D. 君主专制的需要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B.开创皇帝制度C.建立三公九卿制 D.统一度量衡、货币4.国学大师钱穆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

”秦汉“化家为国”,主要得益于A.颁布挟书律 B.创立科举制C.海内为郡县 D.汉承秦制5. 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

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

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有①刺史②都察院③御史台④参知政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 唐朝在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又设立了政事堂。

每当需要颁下诏敕的时候,就先由中书省和门下省会同其他必要人员在政事堂举行联席会议,来商议、决定政务。

由此可见,政事堂的设立A. 弱化了宰相权力B. 提高了行政效率C. 导致了冗官现象D. 加强了权力制衡7.赵宋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

河北省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省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省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1. 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下列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是A.统治者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 B.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C.统治者借神权抬高自己权威 D.统治者借武力强化统治2.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历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余年,鼎盛时有3000多人同吃一锅饭。

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赐“江南第一家”。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 封建国家的倡导B. 宗法制的影响C. 分封制的产物D. 君主专制的需要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B.开创皇帝制度C.建立三公九卿制 D.统一度量衡、货币4.国学大师钱穆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

”秦汉“化家为国”,主要得益于A.颁布挟书律 B.创立科举制C.海内为郡县 D.汉承秦制5. 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

河北省定州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河北省定州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6—2017 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题注意事项:考试时间90分钟,共100分。

试卷分为两部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部分。

请将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部分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30个小题,每个2分,共60分)1.家谱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

中国古代与此相关的制度是A.宗法制B.禅让制C.礼乐制D.郡县制2.《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这说明宗法制A.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3.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这一论述说明西周时期A.宗法制度开始遭到破坏B.分封制度以宗法关系为基础C.分封制度凸显中央集权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4.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

“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A.消灭六国B.制度创新C.修筑长城D.严刑峻法5.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在咸阳为他们建造了新的宫殿把他们置于中央政府的监视之下。

秦这样做从根本上是为了A.集中全国优势人才资源B.实现权力和社会财富均衡分配C.促进咸阳经济发展D.全面推行郡县制,巩固秦统治6.《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D.科举制7.钱穆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D.皇权不断加强8.我国当前实行的省制开端于A.元朝B.西汉C.唐朝D.秦朝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A.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D.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2.下图是一份公函,其中反映的历史信息符合史实的是当时()A.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B.中共开展土地革命C.国共两党合作抗日D.中共领导五四运动3.下面是新中国历届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示意图。

此图表明新中国A.政协制度形成经历了长期的过程 B.爱国统一战线力量逐步发展壮大C.联合—切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已经较为完善4.图中的政治制度是( )A.夏朝的王位世系制 B.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C.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D.商朝的宗法制和分封制5.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

这一观点可表明分封制A.有利于扩大西周的统治范围 B.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C.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 D.淡化了世袭血缘贵族的统治6.重庆谈判前蒋介石对国民党要员提出了与中共谈判的总体原则,即通过谈判对中共“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

”这表明蒋介石A.企图消灭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B.满足了中共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愿望C.以政治民主化换取中共交出军队D.借口中共军事威胁拖延民主进程7.唐代三省制实现了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通过文书的起草、审核和执行的运作流程来实现权力的分割与制约。

据此可知,唐代三省制A.成功实现了行政权力的分割B.完全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地位C.有效地制约了皇帝滥用权力D.实现了民主政治的最初创建8.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原因是()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确立了国民的权利与自由9.1919年,巴黎和会上欧美列强出卖中国权益,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这直接导致了()A.五四运动的爆发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C.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0.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题组题人:王颖辉注意事项:考试时间90分钟,共100分。

试卷分为两部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部分。

请将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部分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30个小题,每个2分,共60分)1.家谱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

中国古代与此相关的制度是A.宗法制B.禅让制C.礼乐制D.郡县制2.《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这说明宗法制A.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3.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这一论述说明西周时期A.宗法制度开始遭到破坏B.分封制度以宗法关系为基础C.分封制度凸显中央集权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4.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

“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A.消灭六国B.制度创新C.修筑长城D.严刑峻法5.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在咸阳为他们建造了新的宫殿把他们置于中央政府的监视之下。

秦这样做从根本上是为了A.集中全国优势人才资源B.实现权力和社会财富均衡分配C.促进咸阳经济发展D.全面推行郡县制,巩固秦统治6.《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D.科举制7.钱穆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D.皇权不断加强8.我国当前实行的省制开端于A.元朝B.西汉C.唐朝D.秦朝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B.察举制C.行省制D.科举制10.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

既有相职,却无相权。

既无相权,却有相责”。

他指的制度应该是()A.汉代的内外朝官制 B.唐代的三省制C.明代的内阁制 D.清代的八旗制度11.在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中,社会等级关系往往就是家庭内部关系的延伸,“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由父子推及君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由个人、家庭扩大到国家和社会。

这表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统治集团内部等级秩序分明 B.政治权利依靠宗法制度维系C.政治制度与儒家伦理相结合 D.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相统一12.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

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3.清末某爱国人士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新约规定,天旋地转”。

因为这个条约不仅把“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而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

此信中的“新约”是指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4.美国企业家百森(1875—1967年)就中国近况谈到:“西方普遍认为这场起义取得的胜利是暂时的,我认为这不正确。

革命从一开始便进展顺利,起义军展现出了良好的战略判断力。

这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

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很好保护……事实上,各国一直在等待借口进行干涉,以此造成中国人最惧怕的事情,即瓜分中国。

”文中的“起义”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15.据记载,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杀无赦。

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洋语、及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重则致杀身之祸。

陈旭麓先生将其概括成“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

”这里的“某一时期”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C.义和团运动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16.1942年春,美国罗斯福总统说:“假如没有中国,……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印度,打败俄国。

”其主要意思是说A.美国要继续纵容日本侵略B.日本正在扩大侵略活动C.美国准备对日宣战D.中国抗战牵制了日本的侵略17.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

据图分析列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能让外国人到长江流域游历.经商和传教B.确保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航行C.使战争中获得部分权益能得以落实D.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18.钱穆针对太平天国运动指出:“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

”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A.定都天京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C.发动金田起义D.颁布《资政新篇》19.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猪尾巴”,视为封建余孽。

这说明A.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B.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入人心C.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D.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20.北京大学房德邻教授赞同以1912年划分近代史的主张。

他认为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的意义远远超过1919年五四运动,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支撑该观点成立的理由包括①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②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③建立了一个近代国家体制④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1.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A.总统B.议会C.内阁D.全体国民22.1947年底,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匪帮的车轮,使之走向颠覆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毛泽东作出该判断的背景是A.解放军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B.解放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C.东北全境获得解放D.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23.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依据所学判断,“新”表现在A.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B.革命性质:无产阶级革命C.革命领导力量:工人阶级D.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4.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的三大特色政治制度不包括()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一国两制”25.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改,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A.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B.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C.我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D.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26.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③海峡两岸实现直接“三通”④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D.①②④③27.下面是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据表。

“屋子”打扫干净了,但“客人”迟迟不来的理由是()A.外交政策受意识形态的束缚 B.中苏结盟严重威胁西方国家C.西方国家采取封锁包围政策 D.第三世界国家力量不够壮大28.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

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

符合材料该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济建设为中心D.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29.据《新快报》报道,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出现了一个“大熊猫、你好、茅台酒”的热潮。

在这一热潮中,横滨的中华街涌来了很多中外顾客。

引发这一“中国热”现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中美关系的改善C.中日邦交正常化D.美国与日本关系日益密切30.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③④D、①③④非选择题部分(共两个大题,31题22分,32题18分,共40分)31.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

……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材料三……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

……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8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

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

(10分)(3)材料三中“新的变化”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

(4分)32.辛亥革命深刻改变了中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年表 1911年1月中国首部专门刑法典颁布。

2月台湾发起首次断发大会。

3月上海商界成立武装商团。

4月广州起义,七十二烈士葬身黄花岗。

5月清廷成立皇族内阁。

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

7月宋教仁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国总会。

8月湖广当局下令查封,酿成《大江报》文字狱案。

10月武昌新军引发第一枪,辛亥革命爆发。

11月清廷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总理内阁大臣。

12月孙中山归国,经十七省代表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材料二 1942年,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