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14)1933年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课时同步训练33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6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带解析)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1. 1933年美国政府为遵守《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企业或公司颁发的蓝鹰徽章(如下图),这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措施之一。
下列对蓝鹰运动的评价错误的是A、确立了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B、起到了扩大工业生产的作用C、调节了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D、保障了劳工和消费者的权利2. 罗斯福认为:“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照顾即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
”罗斯福新政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措施是A、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一定补贴B、实行社会保障,增加就业机会C、规定工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D、恢复银行信用,保护储户利益3. 1933年5月,罗斯福政府颁布了《农业经济调整法》,该法令在农村被称为“犁棉苗法令”。
根据该法令,政府缩减了数千万英亩耕地。
美国政府采取减耕减产这一措施的目的是A、优化农村环境B、给农民提供补贴C、提供就业机会D、提高农产品价格4. 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
美国政府建立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在于A、拉动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B、发展农业以摆脱经济危机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5. 罗斯福新政时期能够得到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A、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C、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6.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某一重大改革中的宣传画(图中文字为:Work Pays America)。
它反映了政府A、大规模直接救济B、确保企业的公平竞争C、减耕减产补贴农业D、兴办基础公共工程7. 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民国某年1月至8月,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17.8万元上升至1108.8万元。
高一历史罗斯福新政试题
高一历史罗斯福新政试题1.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
这表明罗斯福希望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以工代赈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C.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复兴经济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工程振兴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很显然工程振兴局就是罗斯福新政的一个重要思路:以工代赈,就是给你提供就业机会,来代替赈灾,避免不劳而获。
所以本题答案是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以工代赈。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提供就业机会2. 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兴建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它吸纳了众多的失业人口就业。
这一工程与罗斯福新政的哪项内容有关?A.整顿银行与金融业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C.调整农业结构D.兴办(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答案】D【解析】兴建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属于罗斯福新政时期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通过此类兴办公共工程,一方面能够解决失业问题,同时又可以刺激消费和生产,而且还可以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故选D。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内容3.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
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
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
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
”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37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2018年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含解析
考点37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爆发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3)其他原因贫富差距过大,市场相对狭小;股票投机过度,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过度的信贷消费导致市场虚假繁荣.2.导火线1929年10月下旬,纽约华尔街股市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
3.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农产品价格猛跌,大量产品被销毁.4.特点(1)持续时间长1929—1933年,前后长达5年,危机结束以后,经济“持续萧条”。
(2)波及范围广从部门上看,席卷金融、生产(工业、农业)、流通等各个部门;从地域上看,包括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殖民地和附属国。
(3)破坏性特别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下降1/3,外贸额下降2/3.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1)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美国的经济.(2)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解决危机.(3)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2.主要内容(1)救济-—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2)复兴——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正常。
(3)改革——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
3.具体措施(1)金融体系方面-—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管制证券业。
(2)工业方面-—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3)农业方面——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
(4)社会福利方面——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加强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5)社会立法方面——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
4.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5.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的局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高一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高一历史重点知识点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经济大危机:(见前面)(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危机爆发后,当时美国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1933年,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新一任美国总统,他上台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让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
2、主要内容:(见前面)3、意义:(1)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广大中下层民众也得到了一定的好处。
(2)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3)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三)凯恩斯主义:1、主要内容:这一经济理论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2、评价:(1)积极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主义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局限性:但是这一经济理论并不能够消除经济危机。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逐渐陷入“滞胀”状态:失业率与物价同时上涨,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并存。
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被其他学派所取代。
学好高中历史的方法兴趣历史这种东西就像听故事一样,就像爸爸妈妈给我们将以前他们小时候的事,晓得时候相信大家都是想听的,如果是以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来讲,同学们历史应该都会很好,平常的那些历史教学方法太枯燥了,这是我认为的。
重点然后考试的时候往往最需要记住的是,这个事件的地点时间主人公,所以也是要抓住重点的。
多看除此之外呢,还要多看其他关于历史方面的书籍,历史故事、人物传记、事件介绍。
如果你想学好中国古代史,必需学好古文,牢记实词、虚词的用法,这对于以后想学中国古代史的你相当有用!平时多看历史有关的书,最好是贯穿时段较长、涉及面较广的通史,有利于建立知识网络和兴趣。
Happy暑假我的作业君(版)高一历史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专题9 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一、罗斯福新政1.背景:(1)经济危机,大萧条(2)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无力解决(3)1933罗斯福就任总统,以“新政"为口号2.首要任务:尽快让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根本目的是维护资义统治)3.措施:(1)整顿财政金融:重建信心(2)调整工业生产:①《全国工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②保障劳动者权利。
(3)调节农业生产:减少产量,提高价格(4)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①《社会保障法》②公共工程,扩大就业.4.评价:(1)核心: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求矛盾,缓和社会矛盾。
(2)实质:对资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维护资义的.(3)局限:没有改变自已制度,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义的经济危机(4)意义:①经济: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社会生产力恢复②政治:广大民众从新政中获得了好处,缓和社会矛盾,巩固了资统③模式: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④世界:资义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活力,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二、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1.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1)背景:①二战后急需恢复经济②1930S凯恩斯主义③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2)措施: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西欧突出)(单一私有变为混合经济)②制定经济计划(日本突出)③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美国)(3)评价:①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②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2.企业经营的调整(1)人民资本主义①背景:生产力发展.企业规模扩大,股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②含义:股票分散化,普通职工拥有企业的股票③评价积极:股票分散化起到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局限: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的手里(2)经营者革命①背景: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生产过程日益复杂,要求经营者具备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②含义:企业所有者推出了经营一线,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③评价: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经营管理人员不断增加,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三、重点知识阐释1.不同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1.如何正确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2.二战之后发达国家为什么会从单纯依靠“看不见的手”转为兼用“看得见的手”?练一练1.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这种思考和议论主要是基于A. 经济危机造成的巨大影响B。
高一历史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第六单元: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其次课: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历史回眸面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胡佛总统照旧奉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因而无力扭转经济颓势,引起人民剧烈不满。
1933年3月,罗斯福出任美国总统,他逐步推出“新政”来摆脱经济危机。
在金融方面,他制定《紧急银行法》《银行法》等,对银行进行全面整顿,并以政府名义为银行担保,使银行信用得到复原。
在工业方面,政府为加强对工业的安排指导,颁布《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允经营规章,从而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纳入确定的有限制的轨道,削减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冲突;另外,新政还在确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人的利益,调整了劳资冲突。
在农业领域,新政实行了限制生产的措施。
对众多的失业工人和贫苦家庭,政府通过《社会保障法案》和《紧急救济拨款法》帮助极端贫困者。
政府对此更多地推行“以工代赈”,它不仅刺激了生产与消费,也缓和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冲突,稳定了社会秩序。
总之,罗斯福新政凭借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有效地遏制了美国的经济危机,缓和阶级冲突,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同时还为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模式。
但是,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它没有消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冲突,也就不行能从根本上消退经济危机。
面对危机,罗斯福政府所实行的一些应对措施,对于我们今日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合作探讨发觉问题1.结合20世纪30年头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以及当时的国际背景和美国国情,探讨美国为什么能胜利运用“新政”来克服本土的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何处?“新政”实施后影响如何?3.对罗斯福新政,不同的人观点不同。
有人认为“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和美国历史上都起了重要的主动作用;有的人则认为“新政”的意义不大;还有的人则对新政持中间看法,认为其主动、消极作用都较明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2019年高考历史历年真题之经济史考点精练(原卷版)
考点16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考点图解】【名师点拨】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深远影响(1)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一切矛盾空前激化,结束了20年代出现的相对稳定局面。
劳动人民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情绪高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掀起了反对转嫁危机的斗争,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内迅速蔓延。
(2)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的不断分化。
资源自给率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日、意逐渐相互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英、美、法也调节了三国之间的经济矛盾。
两种不同类型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分化对立和重新组合,为以后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铺垫了道路。
2.多元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1)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3)生态史观: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同时,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历年真题】知识点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4)表3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据表3可知,当时美国(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2.(2018·天津高考·8)1930年,美国通过了极端贸易保护主义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
高考历史一轮考点练习卷: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高考历史一轮考点练习卷: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1.1933—1939年美国联邦资金在全美各地域的分配中,美国西部17个州取得的资金在各州中首屈一指。
有人以为〝在促进密西西比河以西的经济开展中,公共资金正在取代公家资本,使一些西部人关注点从华尔街转向了华盛顿〞。
这说明了罗斯福政府A.扩展了在西部的影响力B.把西部开发作为新政的中心C.推进了西部的经济转型D.打击了公家垄断资本的扩张2.«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则:凡恪违法规的企业在其产品上贴〝蓝鹰〞标志,以示违法和致于复兴。
几周之内,250万雇主签署了这个法规,全国近90%的企业参与了〝蓝鹰〞运动。
〝蓝鹰〞运动A.消弭了企业间的自觉竞争B.有利于企业的合法规范运营C.是企业国有化的调整进程D.增强了社会保证体系3.罗斯福总统的幕僚塞缪尔•罗森曼多年后回想,事先国会满是总统的政敌,希图阻扰其复兴经济方案经过,但每当应用〝炉边说话〞经过收音机向民众停止广播后,这些国会议员都收到潮水普通的选民信件,敦促他们支持总统的方案,这成了总统的秘密武器。
这说明A.总统魅力决议新政成败B.言论导向有较大自觉性C.国会决议遭到传媒左右D.政府公关借力群众传媒4.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由于«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利违宪宣布该法有效;1937年,最高法院以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触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认了琼斯一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利的控诉。
这一变化反映出A.政治经济的开展招致司法解释的变化B.分权制衡机制削弱了新政的实践效果C.罗斯福新政紧张了中央与中央的矛盾D.联邦行政权利扩张影响司法公正判决5.1934年美国国会经过«互惠贸易法案»,规则:由行政部门实施关税减让谈判并与国外政府签署相关协议;以1930年关税法案规则的关税〔美国历史上最高关税税率〕为规范,总统有最高不超越50%的税率减让和让本国商品维持免税进入美国市场待遇的权益;实行无条件最惠国原那么。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滦平一中艺术部期末复习专用——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考点一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爆发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3、其他原因:贫富差距过大,市场相对狭小;股票投机活动加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过度的信贷消费导致市场虚假繁荣二、导火线:1929年10月,华尔街股市崩溃三、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农产品价格猛跌,大量产品被销毁四、特点:1、持续时间长2、波及范围广3、破环性强五、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1)、经济上:极大的破坏了生产、浪费社会资源,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2)、政治上: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使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
(3)、世界局势: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局势紧张。
六、杯水车薪(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1)初期措施:A、胡佛奉行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否决国会的救济方案。
结果:胡佛的政策使美国经济掉入“沟底”。
(2)后期措施:A、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
B、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结果:这些措施对缓解经济危机只是杯水车薪。
【规律总结】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波及全世界的原因:(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联系密切(2)美国经济实力强大考点二罗斯福新政一、目的1、直接:通过国家干预来结束经济混乱状态,摆脱危机2、根本: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二、两个阶段(一)1933.3——1935初: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二)1935——1939年: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三、主要内容1、整顿银行(金融业)——开始内容:(1)下令所有银行停业整顿,国家担保大银行信用,关闭中小银行。
(2)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禁止兑换和出口黄金。
(3)授权联邦银行增发钞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1929--1933年资本 主义经济危机和 罗斯福新政
(注:本对话引自浙江省嘉兴市海宁教研室朱能老师课件。)
早在1933年初,凯恩斯就把 《通向繁荣的手段》的一套 文本送给了美国刚当选总统 罗斯福。1934年5月28日,凯 恩斯与罗斯福,一个革命的 理论家和一个革命的实践者, 进行了一个小时的会晤。双 方对这次见面都很满意。 “罗斯福新政”将美国从地 狱拉回人间,为美国在二战 后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罗斯福也因此成为自 林肯以来最受美国和世界公 众欢迎的总统而永载史册。
马:因为你啊。列宁跑来说,社会 主义大有希望啊。亚当· 斯密最近都 不来串门了。 罗:哈哈。 马:看了你的新政,起先我倒真 地心动过,后来开始心忧了,甚 至还有点心灰起来。
罗:哦?呵呵。虽然有些工人领袖认为看到 了美国从“USA”变为“USSA”的希望,虽 然有的人叫嚷着要实行法西斯,虽然最高法 院的确宣布很多新政法令违宪,但是,作为 一个国家,我们……
1929---1933
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
整顿银行 与金融业 复兴工业 调整农业 社会救济 公共工程
企业破产 年 经 济 危 农产品 机 价格猛跌 的 表 现 工人失业
摆 脱 困 境 复 兴 经 济 的 措 施
据统计,罗斯福每天收到群众来 信少则5000多封,多则8000多封。 胡佛仅用1名秘书来回答信件, 而罗斯福政府则用50名。他还经 常向他的夫人——埃莉诺打听有 关“补偿金远征军”营地、幼儿 园、青年游乐园及穷苦佃农的情 况。他上任之后,头一批命令里 就有这么一条:凡是因有困难打 电话向白宫求助的,一概不准挂 断,政府里必须有个人同对方谈 谈,这就使他的群众来信在美国 总统史上名列前茅。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人教版习题: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含解析)
第25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山东临沂模拟)“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
”这种享乐消费观()A.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原因之一B.有利于扩大需求,摆脱经济危机C.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D.是解决当前欧债危机的主要途径解析“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导致过度消费是造成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原因之一,故A项正确;材料中论述是经济危机原因,不是摆脱方式,故B项错误;凯恩斯主义理论主张有计划消费,不是盲目消费,故C项错误;享乐消费观只能导致危机加剧,不可能解决当前欧债危机,故D 项错误。
答案 A2.(2017·福建南平模拟)1932年,美国财政部长梅隆说:“我不相信我们没有什么秘诀或灵符来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
我不相信我们的制度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可见,梅隆()A.反对自行调节B.主张干预经济C.抨击经济改革D.相信自由经济解析注意时间“1932年”,正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时期。
材料“我不相信我们没有什么秘诀或灵符来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
我不相信我们的制度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体现了他仍相信自由经济,主张经济的自行调节,反对干预经济,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3.(2017·新疆乌鲁木齐调研)“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阿诺德·汤因比产生上述言论的原因是()A.国家对经济的宏观干预加强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失败C.苏联实力壮大威胁西方安全D.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答案 D4.(2017·广东韶关模拟)胡佛政府在1929~1933年任期内,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要求联邦储备银行为企业界借款提供方便,敦促国会增加对公共工程的拨款。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练习卷: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练习卷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练习卷1.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 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 从1920年到1929年, 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 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
该材料显示, 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 生产相对过剩严重C. 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D.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1930年2月17日, 日内瓦关税休战会议召开, 会议拟定的两个休战文件, 因各国利益冲突, 未能得到一致批准, 会议以失效告终。
这给世界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 世界贸易体系遭冲击B. 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C. 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D.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3.下图是1927—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的统计情况。
据图和史实分析, 经济危机A. 导致美国人对婚姻缺乏信心B. 降低了美国人口增长率C. 使美国的离婚率先增后减D. 强化了美国人的家庭观念A. 德国遭到的破坏最严重B. 世界各国经济普遍下降C. 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D.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5.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期间, 胡佛政府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 以扩大就业面;同时还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 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
这表明胡佛政府A. 企图借助道德力量来缓解危机B. 开始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 寄希望于“邻居互助计划”克服危机D. 认为扩大就业是其解决危机的唯一措施6.1930年12月, 胡佛总统说: “经济萧条不可能因立法或政府的声明而恢复经济创伤, 必须要依靠经济肌体本身细胞即生产者和消费者自己的活动治愈。
合作行动将加快恢复的进程, 萧条的破坏会减轻……政府最大的贡献在于鼓励社会中的这种自愿合作。
”材料说明胡佛总统对经济危机的认识是A. 合作共赢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B. 通过经济系统自我恢复的途径走出经济萧条C. 政府应该积极地参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D. 坚决反对罗斯福新政的政治经济措施7.1932年末, 胡佛在最后的一次竞选演中说: “我们的对手们……现在提出, 要进行变革和实行所谓的新政, 那将会摧毁美国制度的基础……你若将政府控制权扩及人们的日常生活, 那就不可能不在某些方面使它也成为人们的灵魂和思想的控制者。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14)1933年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
(14)1933年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1、下图漫画描述了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该特点应是( )A.持续的时间较长B.根源自金融领域C.波及的范围较广D.涉及领域较多2、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的订货;1931年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约50%为苏联所购买。
这客观上反映了()A.美国寻求商品销售市场的迫切希望B.美苏两国贸易关系相对稳定C.斯大林模式的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D.美国出现国家干预经济模式3、下图为1932—1942年美国失业人数变化情况示意图。
由此可以推知,这一时期美国()A.社会危机得到解决B.政府疏于救济工作C.工人政治地位提高D.新政取得较好效果4、美国作家赛珍珠在长篇小说《大地》中塑造了一系列勤劳朴实的中国农民形象,他们长年累月抗争着天灾人祸,表现出顽强的生存意志力。
小说1931年一问世,就在美国人内心产生了强烈共鸣,该书连续两年成为全美最畅销书。
这一现象()A.表明了美国人彻底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B.说明了浪漫主义文学得到了广泛的认可C.反映了美国人身陷危机积极应对的精神D.体现了对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深切同情5、在经济危机发生以前,苏联被排斥、孤立,很难得到西方国家贷款,1929年危机发生后,英国开始实行对苏出口的信用保证制度,1930年,意大利提供国家担保对苏2亿里拉的贷款,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大危机给苏联工业化提供了有利时机B.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C.西方国家由此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影响D.西方国家放弃了对苏联的敌视6、面对经济危机,时任美国总统认为,自由资本主义已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富裕的社会,而绝对尊重个人自由则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原因;如果经济危机是社会为了自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那么这并不是一个过于昂贵的代价。
为此,该总统采取的对策是( )A.实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B.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C.援助西欧以摆脱经济危机D.推行针对苏联的“冷战”战略7、罗斯福指出:1936年全国47%的家庭和个人的年均收入不足1000美元,而(1)5%的家庭的收入相当于这47%的家庭的总收入;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2暑期衔接复习卷: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专题六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根据1933年经济法,罗斯福……加强了预算局的领导作用。
1939年4月,国会通过了《新政机构改组法》,规定许多小机构合并为大机构。
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新政违背了三权分立原则B.以机构调整保障新政推行C.加强了对国家经济的干预D.总统行政权力得到加强答案 B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总统和国会对国家行政体制进行了局部调整,目的在于为新政提供行政保障,克服经济危机,故B项的说法最符合题意。
2.1934年1月10日,罗斯福总统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
当时美元贬值的直接因素是( )A.经济危机B.政府强制推行《全国工业复兴法》C.政治危机D.政府调整财政金融政策答案 D解析罗斯福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首先是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其内容之一是实行美元贬值。
3.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政府官员霍普金斯说:“我来华盛顿,就是要做到谁也不挨饿。
但给人吃饭不能让人吃闲饭。
”为此,罗斯福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整顿金融B.兴办公共工程C.发放救济金D.调整农业政策答案 B解析材料显示霍普金斯要让人们有工作干,有钱消费。
罗斯福政府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实现了上述目标。
4.1939年6月,美国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请公众指出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最大成就”以及“最差表现”,28%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大成就”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23%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差表现”也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
下列对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主要指实施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②新政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争议③争议源于不同阶层自身的利益和认知水平④新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使美国彻底摆脱了危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 A解析罗斯福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不能使美国彻底摆脱危机。
2018-2019学度高一历史苏版2暑假功课--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2018-2019学度高一历史苏版2暑假功课--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16〕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一】单项选择题1.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
〞这主要说明( )A.罗斯福准备实行专制独裁B.罗斯福崇尚计划经济C.美国受危机打击特别严重D.罗斯福反危机的思路是加强政府职能2. 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一次成功的调整,也是一次体制创新。
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主义,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其借鉴意义有( )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②正确处理好生产与消费、投资与需求的关系③利用国家政权,进行宏观调控④倡导企业建立诚信机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 1933年,美国完全失业人口达1700万,半失业者不计其数。
针对这一问题,罗斯福采取的社会保障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B.输出劳动力C.以工代赈D.调整工业生产4. 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以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
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B.调整农业结构C.复兴工业生产D.实行社会救济5罗斯福在四次总统竞选中,拥护他的多数是南部白人、城市工人、移民、农民、黑人等广大下层人民。
以下不属于罗斯福竞选总统得到支持的原因是( )A.改革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制定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C.制定«工业复兴法»恢复生产D.调整农业、以工代赈,建立社会福利保障6. 哈佛大学同学福莱尔写信给罗斯福总统:〝那些‘没事找事’的项目所造就的成群的受益人,他们拿着铁锹上班,干这些无用的活……〞福莱尔意在( )A.批评政府兴办公共工程B.建议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C.要求政府整顿银行系统D.推动政府重视高新技术产业7. 〝罗斯福上台后,短时间内就促使国会通过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立法。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第五天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五天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建议用时:45分钟)知识梳理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 原因: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
2. 表现: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破产,中国农产品日趋________。
3. 影响:刺激了中国________________,又使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 背景:中国________逐步瓦解,________利润刺激和________技术诱导。
2.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南沿海地区,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3. 代表:______________、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三、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1. 背景:________扫除发展障碍;群众性的______________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________对中国经济侵略。
2. 表现:1912—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3. 结局: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四、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 较快发展(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实现基本统一并开展“______________”。
2. 沉重打击(1937—1945年):沦陷区:被日军毁坏和________;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强化控制,使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萎缩。
3. 陷入绝境:美蒋签订《____________________》;官僚资本经济垄断;苛捐杂税、通货膨胀,导致民族工业陷入________。
基础演练一、单项选择题:每道题目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图为近代中国茶叶新式销售渠道示意图。
该流程图反映出( )A. 外销型农产品形成规模B. 外国商人在华合法设厂C. 茶叶出口数额远超内销D. 自然经济体系完全解体2. 阅读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造成该表所反映趋势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农民穷困,购买力低 B.鸦片走私泛滥,白银外流C.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低 D.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3. (2019·无锡中学期中)“自1869年至1894年,商办企业只有50多个,资本共有500余万元。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总结:罗斯福新政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总结:罗斯福新政【导语】进入到高一阶段,大家的学习压力都是呈直线上升的,因此平时的积存也显得尤为重要,作者高一频道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总结:罗斯福新政》期望大家能谨记呦!!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1.罗斯福新政(1933—1939年)(1)背景:世界经济大危机下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使美国经济不可救药。
资本主义制度面临崩溃的边沿酒囊饭袋。
(2)特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新政的“新”之处)(3)进程:两个阶段及阶段成果第一阶段: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直接稳固人心,摆脱危机;第二阶段: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获得的成绩。
(4)主要措施:整理银行、复原工业生产(中心措施)——《全国工业复兴法》)、调解农业生产——《农业调剂法》、举行救济和公共工程(作用: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复原生,稳固社会秩序。
)、保护劳工权益、建立社会保证体系。
(5)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剂。
(6)影响: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增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权势,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③从深远影响看,首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二战后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增进作用。
(7)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排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罗列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解机制形成中的作用★主要内容: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干预,使美国政府承当起保证经济稳固和发展的责任。
具体措施以下:(1)整理银行与金融业:复原银行信誉,实行美元贬值,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权利,管制证券业。
(2)复兴工业〖核心内容〗: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置于国家监督之下。
避免盲陌生产引发过剩。
(3)调剂农业政策:政府成立农业调剂署,用行政手段调剂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受损农民提供补贴。
高中历史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01知识讲解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考点解读考点提示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知识经纬知识清单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年)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即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__①__之间的矛盾。
(2)直接原因:20年代银行信贷和分期付款造成市场虚假繁荣、股票投机过度、贫富差距拉大等原因造成的供需矛盾尖锐。
2、特点:__②__、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3、影响:(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__③__。
游行示威、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
(2)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列强争夺、侵略别国,德国、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
(3)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
(4)推动了国家干预经济思想的出现。
4、“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美国胡佛政府,固守“__④__”政策,结果未能克服危机。
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
(2)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断恶化。
(3)1933年3月,__⑤__就任美国总统。
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高清课堂: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414421实施“新政”】内容具体措施作用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整顿银行,恢复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恢复银行信用,刺激出口复兴工业(核心)通过《_____⑥_____》,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调整农业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社会福利加强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__⑦__”,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社会立法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等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3、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作用(1)特点: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1933年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1、下图漫画描述了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该特点应是( )A.持续的时间较长B.根源自金融领域C.波及的范围较广D.涉及领域较多2、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的订货;1931年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约50%为苏联所购买。
这客观上反映了( )A.美国寻求商品销售市场的迫切希望B.美苏两国贸易关系相对稳定C.斯大林模式的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D.美国出现国家干预经济模式3、下图为1932—1942年美国失业人数变化情况示意图。
由此可以推知,这一时期美国( )A.社会危机得到解决B.政府疏于救济工作C.工人政治地位提高D.新政取得较好效果4、美国作家赛珍珠在长篇小说《大地》中塑造了一系列勤劳朴实的中国农民形象,他们长年累月抗争着天灾人祸,表现出顽强的生存意志力。
小说1931年一问世,就在美国人内心产生了强烈共鸣,该书连续两年成为全美最畅销书。
这一现象()A.表明了美国人彻底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B.说明了浪漫主义文学得到了广泛的认可C.反映了美国人身陷危机积极应对的精神D.体现了对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深切同情5、在经济危机发生以前,苏联被排斥、孤立,很难得到西方国家贷款,1929年危机发生后,英国开始实行对苏出口的信用保证制度,1930年,意大利提供国家担保对苏2亿里拉的贷款,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大危机给苏联工业化提供了有利时机B.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C.西方国家由此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影响D.西方国家放弃了对苏联的敌视6、面对经济危机,时任美国总统认为,自由资本主义已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富裕的社会,而绝对尊重个人自由则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原因;如果经济危机是社会为了自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那么这并不是一个过于昂贵的代价。
为此,该总统采取的对策是( )A.实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B.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C.援助西欧以摆脱经济危机D.推行针对苏联的“冷战”战略7、罗斯福指出:1936年全国47%的家庭和个人的年均收入不足1000美元,而(1)5%的家庭的收入相当于这47%的家庭的总收入;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
这表明新政的目的在于( )A.完善社会福利制度B.防止贫富差距过大C.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D.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8、罗斯福新政中有关工业的法律法规(主要由《国家工业复兴法》《全国劳工关系法》以及《进一步刺激复兴法》等组成)只有一个主题:复兴工业,刺激工业生产。
为此,罗斯福修改禁酒令,放弃反垄断法,对工会作出让步以获取支持。
这些举措( )A.消除了经济危机的困扰B.恢复了自由主义的政策C.局部调整了生产关系D.照搬了计划经济的做法9、1933年6月,有人评价罗斯福:“当经济危机不断恶化的时候,尽管数百万人对他恨之切切,但更多的人对他热爱万分,将他视为救世主——天赐的弄潮儿。
”这是因为他( )A.实行改革增强了国民信心B.固守“自由放任”的政策C.改变了美国的社会性质D.解决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10、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历了从凯恩斯主义向新自由主义的演化,中国经历了由照搬苏联模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改革。
这表明( )A.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逐渐减少B.企业国有化是变革重要内容C.经济危机是推动体制变革的重要原因D.各国经济发展模式趋向一致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
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
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材料二开始的时候,工人往往责怪自己未能养活他们的家人。
但是,当他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朋友和工友也没有就北机会时,他们就清楚地看到了社会冲突的本质——资产阶级不仅被很好地保护起来,还拥有更多的利润,而大量的工人却被压迫到生存的边缘。
对于大企业和政府的巨大愤怒在增长。
从1930年起,已经有工人、农民和失业者开始进行抗议,以反对并非由他们所决定的命运。
几乎每一个大城市都有工会联盟和共产党组织的大游行和抗议,中西部农民也进行了有组织的罢工和示威。
(1)根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萧条时期美国的社会阶级矛盾状况,并说明罗斯福新政对美国政治的影响。
答案1、C解析:由漫画中“华尔街”“美国经济”“世界经济”可知,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整个世界经济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也即说明它的波及范围广,C项正确。
A、D两项不能体现,B项说法错误。
2、A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
根据“1929—1930年”“1931年”可知美国正处于经济危机时期,再根据“参与制造苏联的订货”“出口总量的约50%为苏联所购买”可知美国为了寻求商品销售市场,打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与苏联发展贸易关系,故A项正确。
3、D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
材料反映的是失业人数的变化,并不能说明社会危机的解决,故A项错误;罗斯福积极推行社会救济,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工人政治地位问题,故C项错误;失业人数的逐步减少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故D项正确。
4、C解析:1931年美国正处于经济大危机时期,《大地》中一系列勤劳朴实的中国农民形象“在美国人内心产生了强烈共鸣”,反映了美国人身陷危机积极应对的精神,这一作品对美国人战胜危机具有激励作用。
故答案为C项。
A项“彻底”说法绝对,材料也没有反映美国人对中国看法的改变,排除;B项中的“广泛的认可”说法绝对,材料没有反映,且人们对这一作品产生共鸣不是因为其风格,而是因为其主题,排除;《大地》没有涉及抗战,排除D项。
5、A解析:根据材料“在经济危机发生以前,苏联被排斥、孤立,很难得到西方国家贷款,1929年危机发生后,英国开始实行对苏出口的信用保证制度,1930年,意大利提供国家担保对苏2亿里拉的贷款”可知,经济大萧条之后,西方国家对苏联的经济制裁名存实亡,故A项正确;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在1928年前后就被取消,故B项错误;西方国家并没有因为扩大了对苏联的出口就摆脱经济危机,故C项错误;西方国家之所以扩大对苏联的出口,是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无奈之举而非对放弃对苏联的敌视,故D项错误。
6、B解析:本题考查美国解决经济危机方式的分歧。
该美国总统认为自由主义创造了最富裕的社会,现在的危机只是由此而带来的一点弊端,没有必要放弃自由主义,据此分析这应该是胡佛总统针对经济危机采取的自由放任解决方式,故选B项。
A项是罗斯福的经济政策。
C、D 两项是二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
7、C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
由材料信息“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可知,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维护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即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故C项正确;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是手段,不是目的,故A项错误;防止贫富差距过大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故B项错误;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也是手段,不是目的,故D项错误。
8、C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材料中的措施只能缓解经济危机,并非完全消除,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在于国家干预经济,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故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只是借鉴了计划经济中政府干预经济的某些做法,但本质仍然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且材料中的举措只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罗斯福想以此摆脱危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故C项正确,D项错误。
9、A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
根据所学可知,1933年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加强了国民信心,故A项正确;1933年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抛弃了传统“自由放任”的政策,排除B项;罗斯福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没有改变美国的社会性质,排除C项;罗斯福新政不能根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排除D项。
10、A解析:凯恩斯主义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新自由主义主张国家干预与市场自由调节相结合,苏联模式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主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均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减少的趋势,故A项正确。
企业国有化与此趋势相悖,B项错误;中国的转变并非源于经济危机的推动,C项错误;中国模式和西方模式有本质的不同,D 项错误。
11、(1)措施:强制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国家对农民损失给予补贴;用税收杠杆限制农产品生产。
目的: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从而缓解危机。
(2)状况:社会阶级矛盾逐渐激化,有组织的大规模工人罢工游行和农民示威斗争不断出现。
影响:缓和了潜在的激进工农运动,维护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
(1)根据材料一“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对农民损失给予补贴等方面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
再从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价格、缓解危机等方面说明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几乎每一个大城市都有工会联盟和共产党组织的大游行和抗议,中西部农民也进行了有组织的罢工和示威”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工人罢工游行和农民的示威斗争等方面指出大萧条时期美国的社会阶级矛盾状况。
再从缓和工农运动、维护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等方面说明罗斯福新政对美国政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