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化学探究题(提高) 知识讲解含答案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探究题】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已知金属钻(Co)的活动性与铁相似,请预测氯化钻(CoCl 2)的化学性质,说明预测的依据,并设计实验验证。
经查阅资料,钻的化合物相关性质如下:限选试剂:CoCl 2溶液、(NH 4)2CO 3溶液、Na 2SO 4溶液、AgNO 3溶液、NaOH 溶液、稀硫酸、镁条、铜片。
【答案】加入少量AgNO 3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可溶性碱 CoCl 2溶液中含Co 2+,Co(OH)2难溶于水加入少量NaOH 溶液 有粉红色固体生成 含CO 32-的盐(或可溶性碳酸盐) CoCl 2溶液中含Co 2+,CoCO 3难溶于水 加入少量(NH 4)2CO 3溶液 有粉红色固体生成。
【解析】 【分析】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钴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钴沉淀,钴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碳酸故沉淀。
【详解】2CoCl 和3AgNO 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钴,2CoCl 和NaOH 反应生成氢氧化钴粉红色沉淀和氯化钠,2CoCl 和()432NH CO 反应生成碳酸钴粉红色沉淀和氯化铵。
则预测成立。
②能够与可溶性碱反应2CoCl溶液中含2+Co,()2Co OH难溶于水取少量2CoCl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如果观察到有粉红色固体生成,则预测成立。
③能够与含2-3CO的盐反应2CoCl溶液中含2+Co,3CoCO难溶于水取少量2CoCl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432NH CO溶液,如果观察到有粉红色固体生成,则预测成立。
金属钻(Co)的活动性与铁相似,则可利用生成沉淀和溶液元素变化验证钴。
2.学习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做了如下探究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信息:①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均为中性溶液②硫酸钡为白色沉淀③硫酸钡不与酸反应(1)将酚酞溶液滴入到碳酸钠溶液中,发现溶液变红,说明碳酸钠溶液显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探究题》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探究题》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纯碱的制备、性质及用途等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了解纯碱的制备一“侯氏制碱法”“侯氏制碱法”主要化学原理是利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两种气体,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NH4Cl),再加热碳酸氢钠即可制得纯碱。
(1)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的两种气体是______(填序号)。
A.Cl2B.NH3C.SO2D.CO2(2)副产品氯化铵可用作。
任务二探究纯碱的性质——Na2CO3溶液呈碱性(3)【查阅资料】①溶液呈碱性,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①Na2CO3在水中全部解离出Na+和23CO-。
①CaCl2溶液呈中性,Ca2+,Cl-对溶液的酸碱性没有影响。
【提出猜想】猜想一:H2O单独起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是碱性。
猜想二:Na+与H2O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
【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猜想一不成立(2)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不成立(3)①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①往①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CaCl2溶液至过量①溶液由无色变红色;① 。
猜想三成立【解释与结论】同学们和老师交流,得知23CO-和H2O作用,产生较多的OH-和另一种阴离子。
【拓展与延伸】结合任务二的所有信息和结论,运用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经过分析推理可得出:Na2CO3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2.实验室有一瓶存放很久的生石灰,小轩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设计如下实验:【实验1】: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发热。
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水组成的实验探究 水的净化 爱护水资源(提高) 知识讲解含答案
中考总复习:水组成的实验探究水的净化爱护水资源(提高)【考纲要求】1.掌握水的电解实验和水的组成;了解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操作和原理。
2.知道硬水的软化方法,学会区别硬水和软水;了解水污染及防治水污染的方法。
【知识网络】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1 组成化学方程式:2H2O2H2↑+O2↑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净化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分类用肥皂水区分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常见的饮用水:自来水、矿泉水、纯净水等自来水生产过程:取水---加絮凝剂---沉淀---活性炭吸附---消毒--自来水工业上:“三废”的任意排放水的污染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生活上:生活污水任意排放水污染防治措施工业“三废”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农业上化肥农药合理使用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考点梳理】考点一、水的电解实验1.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2.实验现象:电极上有气泡,一段时间后,试管2和试管1所收集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 :1。
3.检验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l中的气体,发现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试管2中的气体接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明是氢气。
4.实验结论:(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
2H2O2H2↑+O2↑(2)水是由氢(H)、氧(O)两种元素组成的,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
1.电解水时电极上出现的气体可巧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2.水的电解实验应注意:(1)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是分解反应,该反应发生的条件为“通电”,实验中所用电源为直流电。
(2)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适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产物不变。
(3)若收集气体较少,当检验试管2中的气体时,可能只发出爆鸣声,而看不到蓝色火焰。
(4)实验中产生的氢气体积往往大于氧气体积的2倍,原因主要是:①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强。
中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探究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纯碱样品(只含有Na2CO3、NaCl)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取5g样品,往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变化如图,试计算:(1)其产生______g二氧化碳。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答案】(1)1.76;(2)84.8%;(3)10%【解析】(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产生的二氧化碳为1.76g;设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117 44X y 1.76g106/44=X/1.76g 117/44=y/1.76gX=4.24g y=4.68g(2)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4.24g/5g×100%=84.8%(3)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4.68g+(5g-4.24=5.44g溶液的质量为:51.16g+5g-1.76g=54.4g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44g/54.4g×100%=10%2.灰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验证)(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水生成。
(2)用涂有饱和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提出质疑: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是生成碳酸钙,还可能是饱和石灰水受热后__________,析出了氢氧化钙。
同学们又用右上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分钟后,提起锥形瓶,翻转后注入20mL饱和石灰水,加塞、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确定有二氧化碳生成。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探究题的综合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某白色固体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某兴趣小组同学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I.初步探究: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BaCl2溶液显中性。
(初步结论)(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
(2)M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一定没有BaCl2。
(交流讨论)小樱同学认为:无色溶液M变红色,说明溶液M中含有碱性物质,但不能由此推导出原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aOH.若要进一步确定,需对溶液M继续进行探究。
为此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Ⅱ.继续探究(提出问題)无色溶液M中的碱性物质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Na2CO3;猜想二:NaOH;猜想三:_____。
(探究与结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取少量无色溶液M置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_____BaCl2溶液,振荡,静置。
猜想一正确B.取少量实验A所得上层清液置于试管中,加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入_____。
步骤A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交流、讨论、实验,圆满完成了这次实验探究活动。
【答案】BaCl2、Na2CO3氯化钠 Na2CO3有白色沉淀产生无色酚酞检验并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钠【解析】【详解】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酚酞遇碱变红色,[初步结论](1)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泡,沉淀完全溶解,所以白色沉淀为碳酸钡,没有硫酸钡,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氯化钡和碳酸钠,一定不含硫酸钠;(2)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向无色溶液M中加入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即无色溶液M中至少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向无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无沉淀生成,说明无色溶液M中一定没有氯化钡,一定含有氯化钠;[猜想与假设]碳酸钠、氢氧化钠都能使酚酞变红色,所以猜想三是:Na2CO3;[探究与结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中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探究题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小明在做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为什么有刺激性气味?(查阅资料)(1)6H2SO4(浓)+2Fe Fe2(SO4)3+6 H2O +3SO2↑(2)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
(进行猜想)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中可能有二氧化硫。
(实验探究)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并将E中收集到的气体进行如图乙所示的爆鸣实验。
请帮助小明完成下表:A中硫酸浓度实验现象A中生成气体成分B中品红溶液D中品红溶液爆鸣实验实验一98%__________不褪色无爆鸣声只有SO2实验二45%稍有褪色不褪色有爆鸣声________实验三25%__________不褪色_________只有H2(实验结论)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可能不同,当硫酸浓度达到足够大时,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硫。
(交流反思)(1)写出实验三中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实验二中发生爆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中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小明又将A装置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改过。
试分析增加的导管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导管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褪色有SO2和H2不褪色有爆鸣声 Fe+H2SO4=FeSO4+H2↑ 2H2+O2点燃2H2O 除去二氧化硫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平衡试管内外的压强,防止停止加热时液体倒吸【解析】【分析】【详解】实验一:根据资料,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生成二氧化硫,那么试管中的品红会褪色;实验二:根据现象“有爆鸣声,说明生成了氢气,品红褪色了,说明是了二氧化硫;实验三:只生成了氢气,没有生成二氧化硫,故试管中的品红不会褪色,生成了氢气,移近火焰会产生爆鸣声;[交流反思](1)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Fe+H2SO4=FeSO4+H2↑;把氢气靠近酒精灯火焰产生爆鸣声是由于氢气发生了燃烧:2H2+O2点燃2H2O;(2)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C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D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吸收完全;[拓展延伸]改进后的装置将生成的气体从试管侧边的导管导出,故导管伸入液体中的意义是防止生成的气体向外逸出;该导管的主要作用是平衡试管内外的压强,防止停止加热时液体倒吸。
中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探究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常见的盐的性质后,完成了如下实验。
该学习小组对废液杯上层清液的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含有什么溶质?(作出猜想)Ⅰ溶质仅为_____(填化学式);Ⅱ溶质为KCl和BaCl2Ⅲ溶质为KCl和_____(填化学式);Ⅳ溶质为KCI和K2CO3V溶质为KC1、K2SO4,和K2CO3(设计方案)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分装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先向甲试管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无明显现象猜想Ⅵ、Ⅴ均不正确再向乙试管中滴加____溶液。
(填化学式)_____猜想Ⅱ正确(交流反思)学习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实验过程中无须使用AgNO3溶液,其理由是_____(用文字表述)【答案】KC1 K2SO4 K2SO4有白色沉淀生成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上层清液中一定有氯化钾,无须再验证【解析】【分析】【详解】[作出猜想]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可能是硫酸钾过量,也可能是氯化钡过量,也可能是恰好反应;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可能是碳酸钾过量,也可能是氯化钡过量,也可能是恰好反应;所以作出猜想,Ⅰ溶质仅为KCl;Ⅱ溶质为KCl和BaCl2;Ⅲ溶质为KCl和K2SO4;Ⅳ溶质为KCI和K2CO3;V溶质为KC1、K2SO4和K2CO3;[设计方案]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分装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先向甲试管中滴加盐酸至过量,无明显现象,猜想Ⅵ、Ⅴ均不正确;因为盐酸可以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如果有碳酸钾会有气泡冒出;再向乙试管中滴加硫酸钾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钡,猜想Ⅱ正确;[交流反思]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上层清液中一定有氯化钾,所以无须使用AgNO3溶液验证;2.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备战中考化学探究题的综合复习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氢氧化钠是常见的碱,为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资料)氯化镁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1)A中溶液呈红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要测定它的酸碱度,可使用_____。
(2)B中没有明显的现象,该反应真的发生了吗?有同学提出,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某些物质,根据相应的现象来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有_____(填数字序号)①加入Na2CO3溶液,如果不产生气泡,能证明反应发生②加入CuSO4溶液,如果不产生蓝色沉淀,能证明反应发生。
③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如果溶液呈紫色,能证明反应发生。
(3)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该实验证明碱能与某些盐反应。
(4)实验结束后,将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静置,上层清液无色。
(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呢?(指示剂除外)(作出猜想)经过讨论,大家作出两种合理的猜想:①NaCl;②______(实验验证)将猜想②补充完整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溶_________猜想②正确液老师提醒同学们,实验结束后氢氧化钠溶液仍要密封保存,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pH试纸①②③ 2NaOH+MgCl2=Mg(OH)2↓+2NaCl NaCl和MgCl2氢氧化钠出现白色沉淀 CO2+2NaOH=Na2CO3+H2O【解析】【分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内能是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详解】(1)A 中溶液呈红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要测定它的酸碱度,可使用pH 试纸。
(2)B 中没有明显的现象,加入下列物质:①加入Na 2CO 3溶液,如果不产生气泡,能证明反应发生;②加入CuSO 4溶液,如果不产生蓝色沉淀,能证明反应发生;③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如果溶液呈紫色,能证明反应发生;故选①②③ 。
备战中考化学探究题的综合复习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中国首次海城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成为全球第一个稳定开采可燃冰的国家。
可燃冰开采困难重重,原因之一是可燃冰极不稳定易爆炸,大甲烷气体涌入大气层,会产生比二氧化碳更为严重的温室教应。
置换法是开采方法之一,将CO2液化后进入1500米以下的洋面,就会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沉入海底,因CO2较甲烷易于形成水合物,因而就问能将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分子置换出来。
(1)甲烷属于______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甲烷燃烧是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_____,甲烷燃料电池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能。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开采可燃冰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密度比水小C.可燃冰比二氧化碳水合物稳定 D.可燃冰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4)可燃冰的微观构成为46个H2O分子形成8个笼,有6个笼中每个笼容纳了1个CH4分子,余下2个笼每个容纳1个H2O分子,则可燃冰中H2O与CH4的分子数之比是_______。
(5)一定条件下,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回收处理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产物都是常见双(两)原子分子,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答案】有机物 25% 热能电 D 48:6 CH4+CO22H2+2CO【解析】(1)甲烷是有机物;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00%⨯=25%;16(2)甲烷燃烧是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甲烷燃料电池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A、可燃冰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错误;B 、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密度比水大,故错误;C、二氧化碳的水合物比可燃冰稳定,故错误;D、可燃冰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正确。
故选D。
(4)由题可知,该可燃冰中有48个水分子,6个甲烷分子,故可燃冰中H2O与CH4的分子数之比是48:6=8:1(5)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CH4+CO22H2+2CO;2.实验室有一瓶标签受到腐蚀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这瓶无色溶液是放在存放盐溶液的柜子里。
中考化学 探究题 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铝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过程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铝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②铝片表面意出大量无色气体,放出大量的热③袋杯底部出现红色固体和白色沉淀(1)打磨铝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现象①③中的红色固体是同种物质,请写出现象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经经验,现象②中的无色气体为氢气。
甲同学猜测可能是氯化铜溶液显酸性,经pH 计检验,pH_______7,证实了甲的猜想。
(4)探究现象③中白色沉淀的化学成分。
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认为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亚铜(CuCl)。
(查阅资料)CuCl可与浓氨水反应生成无色的Cu(NH3)2+和Cl-,Cu(NH3)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①取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充分洗涤。
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②向白色沉淀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将无色溶液分为两份,进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I.用试管取其中一份溶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含有________液,滴加适量AgNO3溶液II.将另一份溶液置于空气__________________该溶液中含有Cu(NH3)2+中一段时间(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可以确定,该白色沉淀是CuCl。
(反思与评价)Al和CuCl2溶液反应为什么会出现CuCl呢。
I.丙同学猜测:可能是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
为了验证猜想,他取Cu与15%的CuCl2溶液混合,结果无白色沉淀产生。
他又分析了Al和CuCl2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再次将打磨过的Al片插入盛有15%的CuCl2溶液的试管,并将试管置于冰水中,发现白色沉淀明显减少。
于是他将Cu与15%的CuCl2溶液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从而证明了Cu与CuCl2溶液反应能生成CuCl,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中考化学(探究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答案解析(1)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氢化钙(CaH2)是种白色细颗粒状固体,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常用作登山运动员的能源提供剂。
某化学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氢化钙的性质,将一定量的CaH2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且溶液变浑浊。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
为进步确定滤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Na2CO3;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猜想四:NaOH、Na2CO3、Ca(OH)2经过分析,大家一致认为上述猜想_______不需要验证,肯定是错误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方案一: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往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明显实验现象。
方案二:取一定量的滤液于另一试管中,往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讨论交流)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
请解释方案一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探究)上述小组同学将5g氢化钙样品(所含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到50g碳酸钠溶液中,充分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测得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4g。
计算:(1)样品中CaH2的质量分数为____。
(2)原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CaCO3 NaOH、Ca(OH)2四 Na2CO3+Ca(OH)2=2NaOH+CaCO3↓二稀盐酸的量很少,先全部与氢氧化钠反应了 84% 10.6g 18.3%【解析】【详解】将一定量的CaH2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氢化钙先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然后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化学中考冲刺:化学探究题(提高)知识讲解及答案
中考冲刺:化学研究题(提升)【中考展望】研究性试题是在新情境中,将真切的实验事实作为研究的基础,需要学生以科学研究方式,利用已有的知识,经过猜想或假定,设计实验步骤和方案进行考证,最后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并能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的一类试题。
研究性试题表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突出了新课标、新教材的特色,代表了中考改革的方向,在近几年的中考取起到了必定的导向作用,所以,此类试题在中考取屡次出现,且分值相对较高,现已成为中考命题的热门和亮点。
估计此后的命题将更为着重学科知识与生活、生产本质以及现代科技等密切联合,以培育学生的科学素质、自主研究精神和创新思想能力。
【方法点拨】一、化学研究题的题型特色1.从试题构造看,试题主要由“情形设置”“研究过程”和“问题”三部分构成。
此中“问题”部分贯串于整个研究过程。
2.从情形内容来看,主要取材于实验情形、平时生活情形和社会问题情形等;命题方式主要有文字表达、图表数据、实验装置及实验报告等形式;研究内容是从“情形设置”中提出的拥有必定研究价值的小课题,比方物质的化学成分、构成、构造、性质、制备、用途、元素含量或数据办理、理论推测等。
3.从答题要求看,拥有“高起点,低沉点”的特色,即题目看起来新奇独到、要求高,但解决问题用到的知识却很基础。
4.从中考题型来看,研究题主要波及填空、简答、实验等,特别重视实验研究,一般不波及选择题。
二、化学研究题的解题方法和策略1.猜想与假定考证类研究题:要认真剖析题目,可从不一样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和假定。
提出的假定要严实、合理,有科学的理论依照。
2.实验方案设计类研究题:依据试题的要求、联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简单的化学研究性实验。
设计研究性实验是综合考察学生能力的题目,对学生的要求很高。
它不单要修业生对物质的性质、查验和制备很熟习,并且还要务实验方案简单易行,原料价钱便宜,无污染等。
关于该类问题同学们本质上只需依据题意搞清或确立实验的原理,而后牢牢抓住原理进行设计,难点也就化解了。
中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探究题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某学习小组对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1)分别在盛有少量碳酸钠(俗称_________)、碳酸氢钠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都剧烈反应且产生大量气泡。
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提出问题)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快慢是否相同?(设计与实验)(2)甲设计的实验如图1所示。
实验时。
两注射器中的稀盐酸应_________(填操作),观察到图2所示想象。
于是他得出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快的结论。
(3)乙对甲的实验提出了质疑:①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和稀盐酸反应都很剧烈,通过观察很难判断产生气体的快慢;②___________。
他认为,应取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若碳酸钠的质量仍为0.318g,应称取________ g碳酸氢钠。
(4)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图3所示的实验。
①连通管的作用是________②分别取等体积、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稀溶液(各2滴酚酞溶液),以及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
实验时,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如表1,广口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4所示。
滴入酚酞溶液滴入稀盐酸,溶液颜色变化碳酸钠溶液红色红色→浅红色→无色(实验结论)(5)分析图4所示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快,理由是__________(反思与应用)(6)小组同学分析表1实验现象和图4数据,得出另一种物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请用必要的文字和化学方程式说明)。
(7)通过以上探究与分析,小组同学设计了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实验。
【答案】纯碱或苏打 NaHCO3+HCl=NaCl+H2O+CO2↑全部同时注入试管中当盐酸足量时,等质量的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反应后,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更多 0.252 维持气压平衡,使稀盐酸顺利滴下碳酸氢钠压强越大,生成的二氧化碳越多,生成等质量的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所需时间短碳酸钠首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HCO3+NaCl,然后碳酸氢钠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 NaCl+H2O+CO2↑,所以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要慢一些如果立即产生气泡,则a为稀盐酸,b为碳酸钠溶液,如果刚开始无明显现象,后随着b溶液的滴入,产生较多气泡,则a是碳酸钠溶液,b为稀盐酸【解析】【分析】【详解】(1)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故填纯碱或苏打;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俗称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NaHCO3+HCl=NaCl+H2O+CO2↑。
备战中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探究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K I , K 2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及步骤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实验I:沿分液漏斗将一定量NaOH 客液注入A 中,关闭漏斗活塞。
实验II :打开K I ,观察到B 中部分溶液倒吸入A 中,待停止倒吸。
实验III :打开K 2, 观察到C 中溶液分别倒吸入A 、B 中,轻轻振荡,直到液面稳定。
[思考与交流] (1) B 中滴有酚酞的Ca (OH)2溶液呈红色,说明Ca (OH)2的溶液的pH___7. (填“<”“>"或“=”)(2)实验I 中在A 装置的锥形瓶内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I 和II____ (填 “能”或“不能”)证明CO 2和NaOH 溶液发生了反应。
(3)实验III , 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4)实验III , C 中溶液倒吸入A 装置的锥形瓶内,充分反应后溶液星无色。
经分析,瓶中混合物一定含有水、 氯化钠和酚酞,可能含有碳酸钙。
为进步确定溶液中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提出以下猜想: (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一: CaCl 2: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请完成猜想二。
②请你帮助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正确 (写出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答案】> B 装置中的液体倒吸进A 装置 不能 ()222C a OH +2HCl=CaCl +2H O 23CaCl CaCO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溶液,产生气泡,则说明含有碳酸钙【解析】 【分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稀盐酸和氢氧化钙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思考与交流] (1) B 中滴有酚酞的2Ca(OH)溶液呈红色,说明2Ca(OH)的溶液的pH>7。
中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探究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化学课堂上,老师做了如图一的实验(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1)随着不断加热,试管①里逐渐有红色固体产生,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
同时试管②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小明发现通入试管②里的气体有逸出液面的现象,怀疑试管①里还有其它气体生成,比如一氧化碳。
老师首先赞扬小明有科学的质疑精神,建议在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展开探究。
请你也参与其中,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还有一氧化碳生成吗?(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没有一氧化碳生成;猜想二:还有一氧化碳生成(设计方案)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设计出如图二实验。
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小明加大了反应物的用量。
老师提示:先将两个开关都打开,再加热,反复挤压气球一会儿。
老师这样提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先按老师的提示操作,加热一会儿后,关闭开关2。
待充分反应,关闭开关1,停止加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逸出液面的气体不是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逸出液面的气体是一氧化碳。
猜想二成立(交流与提高)同学们通过对以上实验的讨论与分析,认为一氧化碳的产生至少源自两个反应:一是试管内反应物直接反应生成;二是生成物又发生反应而生成。
请你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浓溶液吸收没有明显现象,同学们想进一步检验该反应的生成物,可选用的药品有________(填序号)。
①酚酞溶液②氢氧化钙溶液③稀盐酸④锌粒⑤氯化钙溶液(评价与反思)经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感到,正是因为小明具有___________ 精神,我们这次活动才有了更多、更新的收获。
中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探究题练习题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碳酸氢钠是小苏打的主要成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化学课上,同学们为了解碳酸氢钠的性质,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有气体逸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认为除一定含有硫酸钠外可能还含有其他成分,因此进行了猜想并做了如下实验:(实验用品)pH试纸、锌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成分。
猜想一:硫酸钠猜想二:硫酸钠、碳酸氢钠猜想三:硫酸钠、硫酸(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结论完成如表实验现象中的空格。
实验方案A B C D实验操作实验现象_____产生白色沉淀试纸变色,对照标准比色卡,pH<7_____实验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猜想三正确猜想三正确(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评价反思)(1)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一处明显的操作错误是_____。
(2)有同学对实验方案B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仅凭此现象不能得出猜想三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
(总结提高)依据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与上述实验不同的方案,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请你写出你的实验方案_____。
【答案】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无气泡产生有气泡产生 C实验中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氯化钡与硫酸钠也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取少量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反应后的溶液,若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则猜想三正确【解析】【分析】碳酸氢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详解】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实验探究]猜想二不正确,说明无碳酸氢钠,加入硫酸不会产生气体,猜想三正确,说明含有硫酸,测得的pH小于7,加入锌片则稀硫酸与锌反应产生氢气,故填:实验方案A B C D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无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试纸变色,对照标准比色卡,pH<7有气泡产生实验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猜想三正确猜想三正确[评价反思](1)根据图示可以看出,C实验中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故填:C实验中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
中考化学探究题的综合复习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的生石灰里可能会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假设久制的生石灰中不再含有其它成分).为了探究久置的生石灰的成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设计实验)取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放入烧杯中,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如图所示:(讨论与分析)(1)生石灰可以做干燥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向0.2g滤渣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久置的生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填写化学式).(3)②中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混合物C、D全部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1g滤渣E 和红色滤液F.向滤液F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F的溶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还可能含有________.(解释与结论)依据实验现象和测得的数据判断,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____________.【答案】CaO+H2O=Ca(OH)2 CaCO3溶液先变红色,然后逐渐变成无色 Na2CO3、NaCl;NaOH Ca(OH)2、CaCO3【解析】【分析】【详解】讨论与分析:(1)生石灰可以做干燥剂的原因是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向0.2g滤渣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久置的生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3)②中,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时,由于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因此反应过程中能够观察到溶液先变红色,然后逐渐变成无色;(4)向滤液F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F中含有Na2CO3,同时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的NaCl;还可能含有①中反应生成的NaOH;解释与结论:样品中含有0.2g碳酸钙,如果除去碳酸钙外全部是氢氧化钙,则氢氧化钙质量为:0.94g-0.2g=0.74g,氢氧化钙中的钙元素经过反应后全部转化到滤渣E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冲刺:化学探究题(提高)【中考展望】探究性试题是在新情境中,将真实的实验事实作为探究的基础,需要学生以科学探究方式,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步骤和方案进行验证,最终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并能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的一类试题。
探究性试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突出了新课标、新教材的特点,代表了中考改革的方向,在近几年的中考中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此类试题在中考中频频出现,且分值相对较高,现已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和亮点。
预计今后的命题将更加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以及现代科技等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方法点拨】一、化学探究题的题型特点1.从试题结构看,试题主要由“情景设置”“探究过程”和“问题”三部分组成。
其中“问题”部分贯穿于整个探究过程。
2.从情景内容来看,主要取材于实验情景、日常生活情景和社会问题情景等;命题方式主要有文字叙述、图表数据、实验装置及实验报告等形式;探究内容是从“情景设置”中提出的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小课题,比如物质的化学成分、组成、结构、性质、制备、用途、元素含量或数据处理、理论推测等。
3.从答题要求看,具有“高起点,低落点”的特点,即题目看起来新颖独特、要求高,但解决问题用到的知识却很基础。
4.从中考题型来看,探究题主要涉及填空、简答、实验等,尤其侧重实验探究,一般不涉及选择题。
二、化学探究题的解题方法和策略1.猜想与假设验证类探究题:要仔细分析题目,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和假设。
提出的假设要严密、合理,有科学的理论依据。
2.实验方案设计类探究题:根据试题的要求、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简单的化学探究性实验。
设计探究性实验是综合考查学生能力的题目,对学生的要求很高。
它不仅要求学生对物质的性质、检验和制备很熟悉,而且还要求实验方案简单易行,原料价格低廉,无污染等。
对于该类问题同学们实际上只要根据题意搞清或确定实验的原理,然后紧紧抓住原理进行设计,难点也就化解了。
3.收集证据解释类探究题:此类探究题是运用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解决问题的证据,并对所收集的证据和获得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与整理,通过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对结论作出正确的解释。
4.分析评价类探究题:要会对简单的化学实验探究方案的优劣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科学探究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创新,养成“勇于实践,敢于质疑”的科学品质。
而近几年中考探究性试题中设置的对探究性实验方案的评价内容,应该说是上述精神最好的体现。
对一个实验方案的评价,要注意从如下几个方面人手:①原理是否正确,即能否达到实验的目的;②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③是否节约药品,即原料的利用率是否高;④操作是否简单,即操作过程是否简捷优化;⑤是否对环境产生污染;⑥是否有实验误差;⑦方案是否有新创意;⑧安全性是否好等。
能达到上述八点要求的实验方案应该说是最优实验方案。
至于提出合理化建议,也就是基于上述几个方面,结合题意来提出符合要求的建议。
【典型例题】类型一、猜想与假设验证类探究题1.实验盒中有7种没有标签的溶液,老师让化学实验小组同学鉴别这些溶液。
(1)调查研究:①实验盒中记录单上登记的7种溶液是:KMnO4、Na2CO3、CuSO4、NaCl、Ca(OH)2、NaOH和稀盐酸,其中有颜色的是________溶液。
②查阅资料: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
③研究方式:从5种无色溶液中任意取出4种为一组进行鉴别。
这样的组合共有组。
(2)提出假设:同学们从5种无色溶液中取出4种,分别贴上A、B、C、D标签,并且假设这一组溶液可能是Na2CO3、NaCl、Ca(OH)2和稀盐酸。
(3)实验探究:同学们按以下步骤进行鉴别。
第一步: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A、B、C、D溶液,然后依次加入少量盐酸,实验现象记录如下:溶液 A B C D 加入盐酸后的现象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有气泡产生无明显变化第二步:依据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
从长颈漏斗加入盐酸,可以观察到C溶液中有气泡产生,A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B、D溶液均无明显变化。
实验解释:A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第三步:依据图装置进行2个实验。
取少量B溶液倒入蒸发皿,加热,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停止加热。
再取少量D溶液倒入另一蒸发皿,加热,有白色固体析出,停止加热。
实验结论:B是稀盐酸,D是NaCl溶液。
经过上述三步实验,同学们认为第5种无色溶液是NaOH溶液。
(4)实验反思:老师引导同学们讨论了上述实验探究过程,进行了全面反思。
①老师指出:实验结论仍有不确定性。
不能确定的是________溶液;其鉴别方法是________。
②老师提示:鉴别出C溶液后,不需外加试剂,就可以简便地鉴别出A、B溶液。
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思路点拨】(2)在4种溶液中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为Na2CO3,A溶液为Ca(OH)2,与CO2反应生成A色沉淀。
(4)没有实验来确定NaCl和NaOH,要鉴别两者可加入酚酞试液等。
【答案与解析】(1)①KMnO4和CuSO4③5 (3)Na2CO3CO2+Ca(OH)2==CaCO3↓+H2O(4)①NaCl和NaOH取1支试管,加入少量的D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D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第5种溶液为氯化钠溶液;若溶液无明显变化,则D溶液为氯化钠溶液,第5种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②【问题l】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查阅资料1】(1)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和Fe2O3两种(FeO极易被氧化为Fe2O3);(2)铁的氧化物能溶于酸的溶液。
【实验探究】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________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说明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含有铁。
【问题2】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Fe2O3呢?【查阅资料2】(1(22334【理论探讨】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________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Fe2O3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物是Fe3O4。
【拓展延伸】(1)实验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必须________;(2)Fe2O3高温时会分解成Fe3O4和一种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有些超市的食品密封包装盒的透明盖内放有黑色的FeO粉末,若粉末的颜色________,就说明包装盒破损进气,这样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思路点拨】1.铁的性质:Fe+2HCl==FeCl2+H2↑产生气泡Fe+CuSO4==FeSO4+Cu 产生红色固体确定铁的存在2.表中信息:①铁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高温1535℃~1538℃,为防止生成物炸裂瓶底,应在瓶中放大量水或铺一层细沙;②温度高于1400℃时,Fe2O3分解,生成物为Fe3O4和O23.FeO的性质:FeO与O2反应生成Fe2O3,根据粉末由黑色变红棕色判断包装盒是否破损漏气。
【答案】【实验探究】稀盐酸(硫酸铜等)冒气泡(出现红色固体等)【理论探讨】1535℃~1538℃【拓展延伸】(1)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或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2)6Fe2O3高温4Fe3O4+O2↑(3)由黑色变成红棕色类型二、实验方案设计类探究题2.以下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1)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④________。
(2)小李同学选择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已知他使用了仪器①③⑤⑥,那么他还需要使用图仪器中的________(填序号);该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________,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小张同学正在收集一瓶CO2,不知是否收集满了,其验满方法是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选用上述仪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锌粒反应完后,发现还有较多的灰黑色固体物质,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得到该灰黑色固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提出问题】灰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呢?【提出猜想】①可能含有单质碳;②可能含有单质铜;③可能还有其他物质【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用化学方法证明该灰黑色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单质碳和单质铜。
完成下表步骤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123【反思讨论】上述各步反应完全后,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收集到了少量剩余黑色固体物质,为了进一步探究剩余固体物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后,认为用初中化学知识无法解决,你对下一步的探究学习活动的合理建议是:首先________。
【思路点拨】(1)仪器④是长颈漏斗;(2)因为用到酒精灯,没有用长颈漏斗,故选用单孔橡皮塞,即选用⑧,而选用⑧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用⑨;检验气密性时,当导管El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进入导管形成液柱,说明气密性良好;(3)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立即熄灭,证明CO2已收集满,否则,没有收集满;(4)利用过滤可从反应后的溶液中得到灰黑色固体;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有单质碳的方法是将灰黑色固体灼烧,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有单质碳,否则灰黑色固体不含有单质碳;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有单质铜,可先将灰黑色固体灼烧,再加入稀硫酸,利用Cu与O2生成CuO,CuO与H2SO4反应得到CuSO4蓝色溶液,根据是否得到蓝色溶液,判断灰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单质铜;也可利用Cu与AgNO3溶液反应,出现银白色物质且溶液变成蓝色,证明单质铜的存在,答案合理即可。
对于反应剩余下的少量黑色固体物质可以询问老师或查阅资料或上网查询等,不可放弃。
【答案与解析】 (1)长颈漏斗 (2)⑧⑨ 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进入导管形成液柱 (3)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CO 2已收集满 (4)过滤【设计实验】步骤1 将灰黑色固体充分灼烧,再将生成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单质碳,否则不含单质碳步骤2 向灼烧后的固体中加稀硫酸溶液变蓝色,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单质铜,否则不含单质铜【反思讨论】询问老师或查阅资料或上网查询等【总结升华】解题的关键是:(1)熟练掌握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及用途、装置气密性的检验,CO 2气体的验满;(2)利用C 2O ∆−−→CO 22Ca(OH)−−−−→CaCO 3证明单质碳的存在;利用Cu 2O ∆−−→CuO 24H SO−−−→CuSO 4证明单质铜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