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从教学案例中-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案例教学中选择案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9年精选文档

案例教学中选择案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9年精选文档

案例教学中选择案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教材,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以及小组讨论和争辩,从而提高认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的教学过程。

因此,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作用于实践的载体,它既是案例分析的出发点,又是案例分析的归宿。

如果案例选择得不恰当,相关因素处理得不好,就会降低案例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整体效果。

笔者在长期应用案例教学法从事教学活动的实践中有一些切身体会,为有效开展案例教学,特提出案例选择的标准和案例选择的对策,与同行分享并探讨。

一、案例选择存在的问题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案例选择不恰当,就会削弱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达不到案例教学的目的和效果。

案例选择不恰当主要表现在西化、虚化、老化、杂化和数量不充足五方面。

1.案例的“西化”。

即引用西方国家现成案例。

案例是联系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和纽带,所以案例教学中运用的案例应和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密切相关。

但是由于我国的案例教学是由西方教学理念引进而来,目前恰当的案例还不够丰富,已出版的案例书籍中所选用的案例有不少来源于西方国家早期的案例,也有的是直接引进原版教材上的案例翻译过来,由于国情、文化、法律及制度的不同,无论是和我国的国情,还是和教学内容,都很难紧密相关,所以在课堂上开展案例教学选择这些案例很难把案例所反映的实务与我国相应的国情和学科理论联系起来,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案例的“虚化”。

即引用大型、长篇幅案例,不符合学生的具体情况。

由于案例教学的对象,大都是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他们在接触课程之前,可以说对相关理论和实践一无所知,教学中所选案例应当由易到难,让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认识的过程。

但不少现成案例甚至部分教材中选用的案例并没有考虑这种情况,往往给出的是一些经典的综合案例,学生刚开始根本无法理出这些案例的头绪,更不用说参与分析讨论了。

2019-仁爱英语教学案例分析-推荐word版 (7页)

2019-仁爱英语教学案例分析-推荐word版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仁爱英语教学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运用系统方法,发现教育问题,结合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解决问题,作出评价,并不断的进行完善的过程。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仁爱英语教学案例分析,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仁爱英语教学案例分析一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总结,善于应用,才能不断的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熟悉教学内容,能够做到承上启下,准确授课。

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为准确制定目标奠定基础。

该“会运用……”,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或提高要求。

让学生在上课时就明确学习目标,使其学习有方向,激发其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教学案例(一):单词的教学在单词教学中如何变单一为多样,变死板为生动?我在教授单词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单词的使用语境,如在教授cook和cooker这两个单词的时候,我分别出示了几张图片(一些橱具和两位橱师),让学生通过对图片的直观感知,从第一印象开始就对他们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认识,从而避免了对这两个词汇的混淆。

然后再通过"He is a good cook, he has a lot of cookers。

"这样的例句加深学生对他们的理解和运用。

在教学invent单词时,让学生连带掌握相关单词,通过举例句:The great inventor invented lots of inventions。

知识浓缩后易于学生理解记忆。

教学反思:仁爱版的教材词汇量大,单词长,生僻词较多,自然也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但我们又必须让学生掌握,否则难以适应新教材的要求。

那么我们该采取什么方式来教学单词呢?美国学者埃克斯雷指出:"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实践证明,拼图法,数字游戏,单词接龙游戏,小歌诀,顺口溜等传统教学方法并不过时,教师再辅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借助图片,幻灯片,动漫等手段,真正达到重情景,重趣味,重运用,使单词具有语言的意义,使其在特定的语境中被引出,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印象也深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019-小学数学“除法运算”教学课例分析与研究-精选word文档 (1页)

2019-小学数学“除法运算”教学课例分析与研究-精选word文档 (1页)

2019-小学数学“除法运算”教学课例分析与研究-精选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小学数学“除法运算”教学课例分析与研究一、选题“除法运算”是小学数学算法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数学教材编排中,关于“除法运算”的内容,基本划分成3个知识组块,它们分别是“除数是一位数的整数除法”、“除数是两、三位数的整数除法”、“小数除法”,且分布在不同的年级段学习。

然而,无论是哪个年级段的“除法运算”学习内容,相对于同年级段的其它的算法学习内容来说,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据相关调查统计显示,小学生学习这一内容时,一般存在以下困难:(1)难以理解和讲清算理。

(2)学生算法掌握基本停留在记忆各种算法程序上,优化意识、估算意识不强,计算灵活性也较差。

(3)学生对算法学习的认识存在思维偏差——算法课的学习通常就是实现教师给出的方法。

主动探究算法的经验较少,能力较弱。

对于算法教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经历抽象出数的过程,积累数感;在从实际情境提出计算的过程中,积累四则运算的感性认识;通过尝试,探究计算方法。

……,在学习四则运算的过程中,提高计算正确率,培养自觉选择合理算法和估算的意识,逐步发展计算的灵活性。

”那么,关于“除法运算”的算法教学,如何帮助学生摆脱现有学习困境,达到理想化的教学目标,就有必要对其做深入地分析研究和实践探索。

于是,我们选定五年级有关小数除法教学内容为研究的突破口,确立研究主题,并就小学生如何建构算法的心理活动过程开展实践、对比分析与研究,以期能在实践探究中发现和为一线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段。

二、计划1、组织研究成员为了能有效开展研究,我们组织了部分区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中心组成员和青年骨干教师形成一个研究小组。

2、确立行动研究模式本次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3、拟定行动步骤本次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成员独立备课——代表执教上课——课后诊断分析——成员修正方案——代表再次实践——对比分析研究——再次修正方案——代表再次实践——教学案例制作——区域推广实践经验。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案例分析-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案例分析-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案例分析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学生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教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综合人才,不仅仅要有知识、有文化、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体育课程在发展学生体质,强健学生体魄上具有关键的作用,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性与必要性。

本文将对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合理设置xx目标以乒乓球教学为案例,合理设置德育教学目标,逐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发展他们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该节课的学习中,笔者认为应该设置以下三个方面的德育目标:一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球的荣誉感,二是发展学生坚定的、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发展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三是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认识态度。

教学步骤:1.教学准备环节。

引导学生围绕乒乓球桌进行慢跑,进行徒手模仿练习,进行热身,以便达到更好地学习状态。

2.教学过程。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推挡球练习,从易到难,一点点纠正学生的动作,巩固推挡球技术。

然后,引导学生练习正手平击发球,并且与推挡球进行综合练习。

整个练习过程是比较艰苦,一些学生可能难以坚持下来,学生之间个性比较鲜明,有自己的想法,也会产生分歧与矛盾。

教师这个时候就要进行指导,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采取小组竞赛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小组内部成员的团结意识逐渐提升,一点点沉淀下来锻炼,逐渐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

3.拓展训练。

选择那些体育技能强,身体素质好的学生,进行快速滑步的?O钛盗罚?这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的,在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于挑战的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

4.结束部分。

在课程接近尾声的时候,让学生回到教室,为学生播放奥运会、世锦赛等大赛中乒乓球运动员的表现,展现运动员的艰苦与努力,让学生感受乒乓球为国家带来的荣誉,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国球背后的意蕴,让学生具有自觉维护国球的意识,一点点的热爱乒乓球,发展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案例范文

教学案例范文

教学案例范文教学案例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下面我们以一个实际的教学案例为例,来介绍教学案例的设计和应用。

教学案例名称,《如何设计一个科学实验》。

案例背景,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中需要进行实验,但是他们对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流程不够清楚,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

案例目标,通过本案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科学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操作流程,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案例内容:1.引入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科学实验?为什么需要进行科学实验?通过引入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通过一个具体的科学实验案例,分析实验的目的、材料、步骤和预期结果。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设计的关键因素。

3.案例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中的实验设计进行讨论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实践,学生根据案例中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际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通过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设计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5.案例总结,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讨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深化对实验设计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

案例应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科学实验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案例,进行课堂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结语,通过教学案例的设计和应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设计教学案例时,应该注意案例的选择和设计,确保案例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目标相符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学习。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案例的引导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本案例能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操作流程。

新诗写作教学案例:意象的选择-2019年文档

新诗写作教学案例:意象的选择-2019年文档
唤起学生对诗歌美的回味后,及时对他们给予充分肯定:朱光潜先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人手”,你们都能欣赏这些新诗,很好!但同学们,如果我们也能写出这么美的诗歌,那我们的人生该增色多少啊!有一位著名的诗人曾经说过,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去写诗,他便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自我,尝试写诗,把握美好的时光?在教师的鼓动下同学们心有所动,可如何下手呢,他们有些迷茫。
爱情逻辑张梅
爱情
橡皮筋
橡皮筋
两端
恋人
当彼此
越走越远
橡皮筋
越容易
崩断
这时
一个人
放手



紧抓不放的人
师生共同点评。生1:表现爱情的传统意象往往是“燕”“鸳鸯”等,但张梅的诗创造性地以“橡皮筋”来阐述爱情逻辑,形象有趣,耐人寻味。生2:诗人独具匠心,通过象征性的意象“橡皮筋”,将“爱情”的虚体,实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特别是最后一节“这时/一个人/放手/痛/是/那/紧抓不放的人”,可以唤起读者的真实体验,引发读者深思,从而获得审美愉悦。生3:该诗以象征的形象暗喻人生哲理,但太注重表现意象与主体之间的联系,诗歌的厚度不够。生4:这首诗注意到了诗歌的建筑美,很好。
却依旧是这大地上的巨人
你的皱纹
是那绵延到天边
最伟大的垄
师生共同点评。生1:程菲同学想象奇特,选用了“纤夫”这个比喻意象,非常形象地表现了父亲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的伟大品质。生2:更值得一提的是,父亲经过一生的艰辛劳作,背弯了、脸皱了,但仍然是“巨人”,因为“你的皱纹/是那绵延到天边/最伟大的垄”,“垄”的意象非常新颖,给人一种深深的震撼。生3:这首诗对父亲情感的表达含而不露,可以感觉得到她已把主观情思寄寓在“纤夫”“巨人”“垄”等意象中。生4:用“绵延到天边最伟大的垄”这一意象,刻画终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亲的形象,非常恰当。

《角的度量》教学案例及反思

《角的度量》教学案例及反思

2019-2019第二学期《角的度量》教学案例及反思◆您现在正在阅读的2019-2019第二学期《角的度量》教学案例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2019-2019第二学期《角的度量》教学案例及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量角器,正确使用量角器,并能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短没有关系,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角的度量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正确理解什么情况下读内圈或外圈的刻度。

教学工具:白板课件、白板内的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复习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回忆一下什么叫做角?生: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追问,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顶点)这两条射线就是这个角的什么?(边)(二)、白板出示两个角。

师:请同学们猜猜这两个角哪个角大?生:2比1大.生:1比2大。

师:刚才同学们的猜测只是凭眼睛看,能不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呢?生:利用活动角比一比。

生:可以把两个角重合比一比。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下面我们就用两个角重合比一比。

(强调,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其中一条边也重合,观察,哪个角大?)生:两个角的顶点重合,其中一条边也重合,2的另一条边在1的外部,所以,2比1的大。

师:2比1大多少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引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

(板书:角的度量)为了准确测量出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

而度量工具就是量角器,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

[设计意图:利用白板的功能,拖动1与2重合,一目了然比较出2大。

思起于疑,在导入环节,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2比1大多少呢?抛给学生,由于无法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这个问题,一下激起了学生的疑问,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师说》优秀教学案例-文档资料

《师说》优秀教学案例-文档资料

《师说》优秀教学案例【教材分析】《师说》是一篇抨击时弊,宣扬师道的著名论文。

是韩愈议论文中的典范作品。

文章批评了当时不重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以娴熟的艺术技巧,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有力地揭示出士大夫阶层的愚顽与可笑。

灵活自然的叙述和议论,将“从师之道”的几个重要原则问题阐述得极为深刻,令人信服。

其缜密的逻辑,严谨的结构,规范的语言对学生的阅读写作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

但文章的观点从现在看来,却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如何发挥这篇文章的资源优势,引发学生积极展开求异思维,培养他们“动口说”“动手写”等能力,是值得语文教学工作者探究的一个议题。

【学情分析】224班是个文科班,虽然文化课的基础并不是很扎实的,但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加上我平时也常把“诱其趣”、“导其疑”“倡其辨”“促其思”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只要诱导得法,学生会表现出空前的探究热情,分组讨论时,教室内会涌动着一种积极探索、主动进取的热烈气氛,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能成为参与者。

而因“参与”感受到的喜悦又会激发他们更深层次的探求愿望。

【教学理念】关于语文教学,叶老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学生只领会教材的质与文还不够”,“必于教学之际培养其自动性,终臻不待教师指导而能自领会之境。

”(《书简》)杨贤江先生也认为学习上应提倡“自动主义”:“教授之力,仅为诱导之具,而自动之力,实为成功之基。

”而张熊飞教授实践和倡导的“诱思探究教学论”也以“诱导学生思维”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并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

所以我组织本课教学时力求做到以引导学生感知、认识韩愈“论师”的主要观点为诱发点,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研究的欲望,围绕“师”这一永久话题设置了一系列疑问,并以此为作文契机,进而发动学生“动口说”“动手写”,大胆评论韩氏理论,提出自己关于“师”的见解和看法。

【教学流程】一、课前预习课前我首先组织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对照注解,把握重点字词语“惑、下、句读、遗、相若、盛、不齿、专攻、拘、嘉、贻、乃、则、于、所以”等和词类活用的几个例子(如“吾师道也”,吾从而师之,则耻师焉),并疏通文意,进而熟悉并背诵全文。

椭圆画法之“四心圆法”教学设计案例探讨-2019年教育文档

椭圆画法之“四心圆法”教学设计案例探讨-2019年教育文档

椭圆画法之“四心圆法”教学设计案例探讨《椭圆的画法》是中职《机械制图》(高教第三版)第二章第二节《基本作图方法》中第三个教学知识点,是数控专业中职一年级的重点和难点。

中职的学生多数中考失利,他们学习基础薄弱,对于学习缺乏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而且养成了没有压力不努力学习的心态。

针对以上情况需要做到如下几点:(1)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上届学生做出的椭圆实物以及生活实际应用及数控专业的专业要求等所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降低难度:知识点中的每一步继续拆分成更细化的具体步骤,以便于学生的操作;(3)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一些小的压力游戏等,促使学生学习。

【学习目标】1.理解椭圆长轴、短轴的含义。

?2.掌握基本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3.掌握基本作图的常用方法:垂直、平行、连接等。

4.理解“四心圆法”的含义。

5.最终通过“四心圆法”作出一个完整的椭圆。

6.培养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

【教学设计思路】1.实物引入:椭圆球。

2.课本阅读,动画演示。

`3.细化拆分,内容讲解。

4.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5.团队协作,上台展示。

6.强化练习。

7.归纳总结。

8.知识拓展。

【学习活动】一、情境引入|谈话导入:谁能举出椭圆在生活中使用的例子生1:橄榄球。

生2:跑道。

师:对,下面大家请看一个实物(拿出上届学生所做出的椭圆实物),这是你们的师兄在技能大赛中所做的工件“椭圆球”!生:(略)师: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个椭圆球是怎么做出来的引出本节内容。

(板书:椭圆的画法)【设计意图:学生对椭圆的认识来源于生活。

通过以上方式,使学生识认了椭圆的生成与用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材阅读师:好,请大家将书翻到第29页,先看看书中有关椭圆画法的步骤和方法。

学生阅读书本3分钟。

师:同学们,能看懂吗学生不说话,甚至有的学生低下头,生怕老师点到他回答。

师(微笑):不要紧,下面咱们大家一起努力,来完成一个椭圆!【设计意图:通过此方式,使学生对椭圆画法的步骤方法有一个粗略的认知,同时对于学生予以适当的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019年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精选word文档 (15页)

2019年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精选word文档 (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篇一:教学案例分析格式及案例分析范例教学案例分析格式及案例分析范例发表时间:201X-6-19 8:36:49 作者:jwch 点击 6974 次教学案例分析格式1、课题的主题与背景:介绍各案例内容在什么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

2、情景描述: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教学片段或者情景故事进行文学化的描写,一方面展示案例问题,另一方面增强可读性。

3、教学设想:包括对作业的说明、案例教学的注意事项、案例教学的具体要求和操作建议,以及一些必要的说明。

并且围绕案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讲座,这些问题不但阐述案例的主题,提示案例中存在的各种困惑,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激发学习者反思和讨论。

4、教学反思、研究:包括对课堂教学行为作技术分析、教师的课后反思、对教与学原则的引申等,有些案例研究的结论在此进行了展开。

附:案例分析范例--“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案例背景介绍本节教材是实施新的课程改革后初一的一堂课。

这节内容与老教材的内容基本一致。

选用这节课的原因是因为过去我曾选用这节课作为教学公开课,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当时的授课方式为普通的启发式教学。

本堂课是由我所上的一堂平常课,所采用的上课方式是组讨论式。

希望通过这节课同过去的课进行比较。

考虑到本堂课的情况,未安排学生进行预习。

情景描述像往常一样,经过精心的准备,我走进了教室:“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做一些简单的数据统计,要求完成以下内容:分组统计:(1)班上男女生人数;(2)全年级人数;(3)同学们用的数学课本的厚度;(4)中国人口数量;(5)圆周率。

要求每个小组迅速地分工、合作完成上述内容,并进行简单的记录。

” 话音刚落,同学们迅速地进行工作,不一会儿就结束了。

我注意到有个别同学把自己放在旁观者的位置。

“完成了?哪组先说?”立刻有学生站了起来:“我们班上男生有24人,女生20人;全年级人数约有380人;同学们用的数学课本的厚度为1厘米;中国人口数量约为12亿;圆周率约为3.14。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课程整合教学案例-2019年文档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课程整合教学案例-2019年文档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课程整合教学案例―、高中英语B5 Unit3 Life in the future课程分析该课大胆采用了新课标教学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性拓展与补充,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了一次实验和探究。

该课的中心话题是“谈未来”,内容主要涉及人类对未来生活的想象、猜测和思考。

该课旨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探讨未来的世界,达到使学生学会用英语交流、培养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这个班虽然英语基础较差,但是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活动、学习热情、表现欲望和合作精神还是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提高和培养的。

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可以采用与新课标要求相一致的新的教学方式,即活动式的教学法,这样面向全体学生便于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

三、学习目标1、展望未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2、学习使用有关预测和猜测和表达方式;3、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未来的生活状况,达到用英语交流、培养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目的;4、运用所学英语写出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短文。

四、设计理念“Life in the future”一课倡导英语新课标理念下的合作学习。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传统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即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学生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模式,由学生共同努力来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语言来完成任务,促进学生运用所学外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与人交流,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从而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五、教学流程1、导入教师开始上课,首先让学生分成四组,抢答“Whatwillitbe in the future”。

幼儿园教师依法从教行为案例记录

幼儿园教师依法从教行为案例记录

幼儿园教师依法从教行为案例记录一、案例背景在每个幼儿园里,都有一裙可爱的孩子,以及负责教育和培养他们的老师们。

然而,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教师依法从教行为不当的情况。

今天我们将记录一个幼儿园教师依法从教行为案例,来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正确的处理方式。

二、案例描述某市某幼儿园的教师小张长期以来对孩子们的管教方式存在一些问题。

他经常在孩子犯错时采取严厉的惩罚方式,如责骂、体罚等,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小张也存在一些违法违规的行为,比如未经家长允许就给孩子服用药物等。

三、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四、问题分析小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教育方式不当和违法行为。

1. 教育方式不当小张采取的严厉惩罚方式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这种管教方式不仅违反了教育法规,也与儿童保护法的宗旨相违背。

2. 违法行为小张未经家长允许就给孩子服用药物,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有可能触犯刑法中有关涉嫌虐待罪的规定。

五、合法追责针对小张存在的问题,幼儿园有责任对其进行合法追责。

1. 教育处罚幼儿园应该对小张的教育方式进行纠正和教育处罚。

通过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让其了解正确的教育方式,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2. 法律追责针对小张的违法行为,幼儿园应该及时报警并配合警方的调查。

一旦查明其存在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进行处理,确保孩子们的权益不受损害。

六、防范措施为了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幼儿园需要加强教师的法律法规教育和管理制度建设。

1. 法律法规教育幼儿园可以邀请相关法律专家或机构,开展教师法律法规的培训和宣传活动。

让教师们了解教育法规,明确自己的法律责任,提升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2. 管理制度建设幼儿园也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的日常监督和管理。

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教师的教育方式和行为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Myfriends》的教学案例分析-2019年文档

《Myfriends》的教学案例分析-2019年文档

《My frie nds》的教学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从事英语教学的十多年以来,总是出现学英语难,前面学后面忘的现象,以至于在六年级的出现厌学的情况。

身为教师的我一直想改变这悲伤的状况,当歌谣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给学生学习降低难度时,我欣喜,真心希望通过歌谣来有力地帮助孩子更好的习得语言。

教材分析:这是孩子们开始学习英语的第一年,应该特别重视激发和保护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培养他们说英语的自信心。

教授Unit3story time 部分的对话,要求能用“ He' s/She ' s …He' s/She ' smyfriepd;GjOO行bye流,听懂、会读、会说goodbye, myfriend , he' ,s she '能初步运用本课所学的词汇和日常交际用语与人告别,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朋友。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接触了goodbye,对文中设计的人物也已经认识。

对He' s/She' s…He' s/Sh^rieadrt很是陌生,在myfriend, he',s she'的语义与语音方面还需要进行学习,特别是friend 的发音,往往掌握不好。

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我研究的课题《用歌谣提高三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进行教学改进,利用歌谣解决本课的学习问题。

二、案例主题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读、会说goodbye,my friend,he',s she' s.2、能听懂、会读、会说日常交际用语Goodbye,…He' s/She ' s…He ' s/She ' my friend.3、能正确地理解并朗读对话内容,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尝试表演对话。

4、能初步运用本课所学的词汇和日常交际用语与人告别,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朋友。

教学重点:1、能在情境中理解friend 一词的意义。

Office2019案例教程电子教案

Office2019案例教程电子教案

步骤02 将文档以“台风预警通知”为保存,然后在文档开始处输入“台风预警通知”,所输入的文字将依次显示在光标左侧。

步骤03 按【Enter】键开始一个新的段落(些时光标移至下一行行首),然后继续输入文本。

步骤04 按“Ctrl+空格”组合键切换至英文输入法,输入“Morakot”,如下图。

2.插入特殊符号⏹插入常用的特殊符号将插入点光标移动至需要的位置,选择【插入】>【特殊符号】命令,打开【插入特殊符号】对话框,如下图。

⏹利用符号栏插入各种符号。

3.插入日期和时间将插入点光标移动至需要的位置,然后选择【插入】>【日期和时间】命令,打开如图所示的【日期和时间】对话框。

4.增补与改写文本,如下图。

增补文本改写文本项目二编辑科技文档任务1 选择文本步骤01打开本书素材“素材与实例”>“第2章”>“探索人体极限”文档。

若要选取任意文本区域,可将鼠标指针移至要选取区域的起始位置,然后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动至选取区域的结束位置,释放鼠标左键即可,如下图。

拖动鼠标选择文本步骤02 若要选取一个词组,可将鼠标指针移动到词组中的任意位置,然后双击鼠标。

步骤03 若要选取一个句子,按住Ctrl键,并在这个句子任意地方单击鼠标左键,即可选中该句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一句子指的是句号、分号、冒号、感叹号等两者之间的文字,但不包括逗号、引号、顿号等。

步骤04 选取一行文本,将鼠标挪动到你要选择的该行的左侧,当鼠标变成斜向右上方的箭头后,单击一次鼠标左键。

步骤05 选择文档中的一段文字,将鼠标挪动到你要选择的段落的左侧,当鼠标变成斜向右上方的箭头后,双击鼠标左键。

步骤06 将鼠标挪动到文档左侧,当鼠标变成斜向右上方的箭头后,快速3击鼠标左键,或者用【ctrl+A】快捷键。

下面再为大家介绍一些选择文本的小技巧:用”工具栏上的【剪切】按钮,或者按【Ctrl+X】组合键,或选择【编辑】>【剪切】命令。

《孤独之旅》教学案例-2019年文档

《孤独之旅》教学案例-2019年文档

《孤独之旅》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进一步把握小说的三要素。

2.品味表现主人公成长过程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

3.审美欣赏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作用,领会优美的意境。

4.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塑造坚强的人生。

教学重点: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难点:品味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1.诵读法:小说的语言平白、朴实,没有过多的文采修饰,符合少年主人公单纯、简单的生活。

文中出色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起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课文内容。

2.点拨法:教学中通过设置疑点,引导学生质疑思索,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对文题“孤独”含义的深层领悟。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人生旅途并非一帆风顺,有人在欢乐幸福中成长,也有人在孤独艰辛中长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孤独的放鸭生活。

二、速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一位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去放鸭。

在无边无际的芦苇地里,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在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教师展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默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教师:刚才,我们已经对小说的故事情节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那么,通过刚才的速读,你认为杜小康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学生回答教师: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他有没有什么变化?他的这种变化又是通过哪种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表现出来的?明确:心理描写。

请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关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描写,找一找,随着故事情节,他的内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明确:出发时:茫然,恐惧到达芦苇荡时:害怕,胆怯安顿之后:感到孤独时间久了:不再忽然地恐慌那天雨后天晴:坚强。

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杜小康这样人物形象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不断丰满起来的。

看着这张心理历程发展图,我们对题目是不是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解题:“孤独之旅”既指主人公与父放鸭过程,又指他战胜孤独,历经风雨的成长成熟心理历程,可谓一语双关。

教学案例文档 一分钟有多长

教学案例文档 一分钟有多长

一分钟有多长教学案例游戏一:《木头人》(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动了就是小淘气。

)当老师说到动了就是小淘气时,只许做身体坐直的动作,而且,要停一分钟。

玩法:念完儿歌后,一分钟计时开始,幼儿保持一分钟不动。

教师提问:在扮演木头人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你们觉得一分钟的时间是长还是短?游戏二:一分钟说古诗教师提问:这一次的一分钟有什么不一样,你们感觉时间是长还是短?(3)总结:当我们扮演木头人,一动不动时,会觉得时间很长,很长。

我们玩游戏《说古诗》的时候,又觉得时间很短,很短。

那到底一分钟有多长,能做多少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一分钟能做什么?1、师:人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师上网查了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一分钟运动员大约能跑200米。

师:你们知道200米有多远吗?●一分钟,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大约可以播240个字。

●一分钟,大约可以包60个饺子。

●一分钟,银行点钞机可以点1500张人民币。

●第14届世界杯足球赛中,德国队在最后一分钟进了一球,从而赢得了冠军。

小结:看来一分钟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

我们不仅在一分钟内做很多事情,还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

2、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1)师:一分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现在老师就给小朋友一分钟的时间,看看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2)教师介绍操作内容,让幼儿知道每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3)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干些什么。

(4)幼儿操作。

(5)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A.请你数一下在一分钟里夹了几粒弹珠、穿了几粒珠子、涂了几个圆形、剥了几颗花生、穿了几个珠子、切了几个水果。

B.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组幼儿仔细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得最多。

(教师记录幼儿的报数。

)C.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结论: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数据的传输过程》教学案例-2019年精选文档

《数据的传输过程》教学案例-2019年精选文档

《数据的传输过程》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网络技术应用(选修)》第三章第二节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中的第一课“数据的传输过程”,内容包括网络协议、OSI层次模型、TCP/IP协议体系和网络中数据的传输,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通过实践操作或亲身体验来获取新知识,但却是网络的基础内容。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在理解网络数据传输过程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数据交换技术的作用,才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服务。

● 学情分析本课学习对象为江苏省无锡市太湖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与应用范围的扩大,因特网提供的各种功能学生已经比较熟练。

学生们喜欢网络游戏、QQ聊天,收发E-mail,但是真正能了解网络数据通信工作原理的学生却寥寥无几。

本课利用成语猜谜游戏、Flash动画、模拟操作等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抽象的知识变得有趣、有意义,便于理解和掌握。

●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OSI模型及TCP/IP协议的基本知识,理解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画演示与实践对比理解OSI参考模型及网络中数据的传输过程,通过实例操作体验互联网中TCP/IP协议收发E-mail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通信技术在网络互联中的核心价值,体验人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慧。

通过实例操作体验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OSI参考模型各功能层的功能;TCP/IP协议的核心内容及其特点。

难点:结合实例,分析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过程。

● 整体思路从教学内容来看本节课是一节纯理论的课程,而且内容比较抽象。

首先,在导入时让5位学生完成一个游戏:通过形体语言传输一个成语信息,最终得到一个错误数据。

借助此游戏来分析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出错的原因。

通过“游戏导入、问题设疑”的方式引出“约定”和“功能层”的功能,为后面讲解OSI的层次模型、TCP/IP协议的层次结构埋下伏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教学案例中 学习和掌握教学技能
曹军
一 、教师教学基本技能概述
(一)、概念
1、 技能:
一般指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 动方式,它是通过训练而获得的。 2、教学技能:
指教师在课堂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 经验等,使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受到思 想教育等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
3、遣词造句通俗易懂
4、逻辑严密条理清楚
5、感情充沛有趣味性、启发性
6、讲普通话字音正确
7、语调抑扬顿挫,舒缓适当
8、运用短句,防止语句冗长
9、简明扼要没有不必要的重复
10、没有口头语和多余语气助词
权重 0.10 0.13 0.10 0.13 0.10 0.10 0.08 0.08 0.10 0.08
《指数函数》
早在200年前,英国的马尔萨斯就提出了“人口增长模型”。 他指出,在100年内,如果人口按照指数函数的增长模型发展下 去,那么100年后地球上每个人的肩上还会站着一个人。人口按 指数增长会有那么快的变化吗?指数函数是怎样的函数?
《染色体变异》
大家听过猫叫综合征吗?婴儿面容特殊:眼距宽、耳位 偏低,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因哭声像猫叫而得名。这是 因为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而引起的遗传病。为什么染色体 部分缺失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呢?
有机物
能量转化过程:光能 储藏在有机物中
四、光合作用的意义
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六、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幻灯片 14
(2)词语式
(四)消化系统
1、组成
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肠、肛门
消化胰:唾液胰、胰腺、肝脏等
2、消化过程
食物口腔 咽 胃蠕动 小肠蠕动 盲肠 肛门
物理消化:牙齿咀嚼
评价标准
差中

权重
0.12
0.10
0.08
0.10
0.10
0.12
0.08
0.12
0.10
0.10
(三)、教学板书技能
1、板书的含义与作用 1)、含义:指为辅助课堂口语表达而书写在
黑板上的文字或其他符号。
主体板书
辅助板书
2)、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2、板书的要求
3 、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手势、姿态、表情来 传达教学信息的一种语言活动。
1)、面部语言 3)、姿态语言 5)、外表语言
2)、目光语言 4)、手势语言
体态语言(教态)的评价标准
教态评价内容
1、态度和蔼,创造和谐课堂气氛 2、站立姿势端正,自然优美大方 3、注意适当走动,快慢合适、停留得当 4、以手势助说话,没有多余动作 5、声调、节奏变化,增强语言情感 6、注意眼神交流,面向全体学生 7、恰当使用媒体,改变信息通道 8、交换教学形式,课堂生动活泼 9、适当运用停顿,引起学生注意 10、注意着装发式,身教言教并重
1)、计划性 3)、启发性
3、板书的种类
1)、提纲式 3)、表格式 5)、总分式 7)、板图式
2)、精要性 4)、美观性
2)、词语式 4)、线索式 6)、图示式
(1)提纲式
例:┅┅ 三、光和作用的实质
1、公式: 二氧化碳 +水
叶绿体

(原料) (条件)
淀粉+氧气 (产物)
2、实质: 物质转化过程:无机物
(二)教学语言技能
1、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1)、教育性 2)、规范性 3)、科学性 4)、启发性
5)、生动性 ( A、有形象 B、有感情 C、富幽默)
2、 教育语言的构成要素
1)、发音
2)、语调
3)、节奏
评价教学语言的标准
教学语言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差中

1、语言流畅,节奏适当
2、正确使用本学科名词术语
2、导入的要求
要像“春色满园”中的一枝红杏,对新课起着点睛显旨的作用; 要像一支乐曲的前奏,为整个乐章定下“基调”,悦耳动听、先声夺人。
3、新课导入案例点评
《杠杆的平衡条件》
大家都能耳熟能详,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 阿基米德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 地球。”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样的物理思想呢?带着这个话题,让 我们共同走进杠杆世界。
一、定义 月球的圆缺形态
《月相》
二、分类 1、新月(朔):初一 2、满月(望):初七、初八 3、上弦月:十五、十六 4、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


随血液循环
幼虫 (人体肠内)
蛔虫生活史板书
幻灯片 14
(5)总分式
青藏高原
{ 地高天寒
有世界“第三极”之称 平均海拔4500M,有“世界屋脊”之称

{ 地广人稀
㎞ 面积230万 2,占我国陆地表面积的24%
人口780万,人口密度3.5人/㎞2
3、板书案例点评
《 种子植物》 一、花的结构 雄蕊 雌蕊 花瓣 花萼 二、种子植物 1、定义:能够产生种子的植物 2、分类:被子植物、种子植物 ⑴被子植物 ⑵裸子植物 三、用途 1、提供药用 2、提供原料 3、提供观赏 4、提供食用
(二) 、分类
1、按教师技能分
口语技能、书写技能、写作技能 教学技能、研究技能、获取信息技能
2、按教学技能分
前期:把握大纲、钻研教材、编写教案 中期:导入、讲授、板书、训练、小结 后期:课后辅导、批改作业、复习备考
二 、从教学案例中学习和掌握教学技能
(一)、新课导入技能
1、概念
新课导入是教师运用与新课相关的内容或事物,通过精彩多变的口语表达 或过程操作演示,用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迅速进入新课状态的教学手段和教 学环节。
舌搅拌
微生物
消化
残渣 排除
化学消化:唾液湿润 酶消化
胃液消化:胆汁 胰液 肠液
幻灯片 14
(3)表格式
圆蛛 身体部分
眼 足 其它器官和 人的关系
棉红蜘蛛 蝎
蜈蚣
幻灯片 14
(4)线索式(流程式)
蛔虫成虫 (人体肠内)
上行到口腔再下到肠
幼虫 (肺)
受精卵 (随粪便排出)
阴湿多氧21-30°C 感染人类祖先发现野火开始,人类便打开了能量之门,如 今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那么,哪些能量 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呢?
⑵大家都知道中东地区战事不断,这里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石油资源的争夺。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3、导入的方法:
开门见山,揭示新课; 联系旧知,提示新知; 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动手操作,亲身体验; 利用游戏,创设情景; 故事引入,启发思考; 审题入手,提纲挈领; 直观演示,展示形象; 引经据典,唤起联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