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学设计 定稿1
《分类》教案(优秀8篇)
《分类》教案(优秀8篇)《分类》教案(优秀8篇)《分类》教案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分类》教案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分类》教案(优秀8篇)】,供你选择借鉴。
《分类》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习按物品的两个特征分类。
2.尝试自己制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大的和小的红、黄、蓝、绿色圆形卡片、三角形卡片及正方形卡片若干块。
2.小篮子。
3.分类提示标志。
活动过程:1.出示形状卡片,请幼儿描述它们的颜色、大小和形状。
2.老师先将两个分类提示标志贴在一个小篮子上,请幼儿按照标志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卡片放入篮子。
3.将其他的分类标志两两贴在每个小篮子上,请幼儿按照形状、颜色、大小其中的两个标准进行分类。
4.请幼儿尝试自己制定包含两个特征的分类标准,并把相应的分类提示标志贴在小篮子上,对卡片进行分类。
活动评价:1.能按物品的两个特征来分类。
2.能按自己制定的两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反思: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分类》教案篇2活动由来三个话题的畅聊结束后,整理了孩子的语言,发现他们对于垃圾分类这个抽象概念还不十分理解,家长还不能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关注生活中垃圾分类的现象。
孩子们也较少关注小区中垃圾驿站的垃圾桶,家中的垃圾多数情况下都是家长去处理的,孩子参与较少生活体验不丰富。
但他们知道要用一定的容器才能作为垃圾桶,有初步的环保制作构思,但对于具体的垃圾桶标识、具体制作步骤等等还缺乏经验。
垃圾分类实践经验中,对于餐厨垃圾比较熟悉,知道剩饭剩菜,果皮等食物残渣是厨余垃圾。
对于垃圾分类的其他类别没有更多的经验。
《分类》教学设计
《分类》教学设计《分类》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2、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过程与方法:1、调查当地废品回收情况。
2、进行垃圾的分类分装,参与回收利用的活动。
3、开展做堆肥的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强烈的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2、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并学会分类、分装的有效回收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材料,正确处理有毒垃圾。
【教材处理】将教材中的调查活动安排在课前来完成,并只安排小部分同学去做,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如果学生在课上对这部分内容已经有比较多的认识,会削减课后再去实践调查的积极性;二是课上将课文的这部分知识内容让孩子们身边自己的伙伴来讲,比老师的说教要生动,也更具说服力。
三是社会调查这样的实践活动需要走出校门,在行动和安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只安排了小部分同学去做;四、这样的活动确实很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能在班级中起到很好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教学准备】1、有回收标志的不同品种的塑料瓶,如聚醋塑料饮料瓶、高密度聚乙烯塑料酱油瓶其他可回收的不同材料的物品。
2、回收垃圾的有关图片。
3、教师在校园一角选定安放堆肥箱的场地,并放置好空堆肥箱。
【课前活动】1、开展一次小范围的调查活动:布置一小队同学(4~6人)调查附近的的废品回收站或询问废品回收工作者,他们回收些什么?这些物品回收后有什么用处?指导时应注意:要求调查组同学调查前设计好采访的问题(除了教材中提到的两个问题之外,还可自行设计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并要求在采访时做好记录,为在班级汇报做准备,最好老师也能和调查组同学一起参与调查活动,有条件的情况下拍几张调查现场的照片或摄一段采访的录像。
这样能确实汇报活动更生动,更具说服力。
《分类》大班数学教案
《分类》大班数学教案《分类》大班数学教案「篇一」一、活动目标:1、教幼儿认识红,绿两种颜色,并能按物体的红、绿颜色分类。
2、培养幼儿初步的归类能力。
二、活动准备:1、红、绿颜色的毛巾各一块。
2、每人红色或绿色玩具一件。
3、每个幼儿一盘木珠(装红、绿颜色各三颗)。
4、在活动室墙角处画好红、绿颜色房子各一座。
三、活动过程:1、认识红、绿颜色。
教师分别出示红、绿色毛巾,要求幼儿说出毛巾是什么颜色的。
2、运用红、绿玩具巩固对红、绿色的认识,并学习分类。
(1)、分给每个幼儿一件红色或绿色玩具,请他们观察是什么颜色的。
(2)、游戏:”看谁站得又对又快”。
教师说:拿红色玩具的小朋友快快快、快站到老师身边来,拿红色玩具的小朋友便立刻拿着玩具跑到老师身边来,然后说:我拿的是红色玩具,我来了。
同样的方法请手拿绿颜色的小朋友站上来。
玩完此游戏后,幼儿回座位把玩具放回桌上。
3、串木珠,区别红、绿颜色,练习分类。
请小朋友把自己桌上盘里的红颜色(绿颜色)木珠分别串成一串。
4、游戏“找家”。
(1)、请每个幼儿随意拿一件桌上的玩具,观察颜色。
(2)教师说:请拿绿色玩具的小朋友站起来(拿绿色玩具的小朋友即举玩具起立)。
用同样方法进行红色归类。
(3)、教师说:这些红色和绿色的玩具和我们小朋友玩了这么久的游戏,它们累了,要回家休息了,我们送他它们回家吧,我们把红色的玩具送回红色的房子里,绿色的玩具送回绿色的房子里――幼儿分别将红、绿色的玩具送回活动室墙角处事先画好的红、绿色房子里。
然后教师讲评,活动结束。
《分类》大班数学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按颜色的标记分类。
2.能用语言表述分类的结果。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重难点:会按颜色的标记来分类。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在美工活动及日常工作中已经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第六单元《分类》(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第六单元《分类》(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分类的意义及分类的基本方法,能够按一定规则进行分类;2.能够观察物品的性质和特征,掌握按照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分类的方法;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分类的内涵及分类的基本方法;2.掌握按一定规则进行分类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观察物品的性质和特征,并从中进行有效分类;2.培养学生分类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物品,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发现分类是将同类物品归为一类,不同类物品归为不同的类别。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分类的规则。
2. 分类的方法(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按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分类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这些方法的规则。
以颜色为例,让学生把同颜色的水果放在一起;以形状为例,让学生把同形状的玩具放在一起。
3. 观察和分类训练(25分钟)教师把准备好的各种物品分发给学生,学生观察物品的性质和特征,根据分类规则分类。
教师引导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新的分类方法和规律。
4. 小组活动(2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每组提供一个物品,其他组员根据分类的规则,将物品放入对应的类别中。
最后各组介绍自己的分类规则,分享自己的分类方法和经验。
5.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和归纳本课所学的内容,再次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观察和分类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1.观察学生在观察和分类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发现物品的特征和规律,是否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2.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是否能够合作进行有效分类,是否能够总结出自己的分类方法和规律;3.掌握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评价标准1.学生能够有效地观察物品的特征和规律;2.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3.学生能够在小组活动中合作进行有效分类;4.学生能够总结出自己的分类方法和规律。
小学一年级语文《分类》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分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类的概念,学会进行简单的物品分类。
2.理解分类的重要性,培养分类意识。
3.能够使用分类方法将物品归类,并且能够说出归类的依据。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分类的概念的讲解与分类方法的培养。
2.教学难点:分类依据的解释和分类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方式:教师与学生一起玩分类游戏。
内容:首先老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知识——分类,然后老师拿出几个有特色的小物品(如:铅笔、橡皮、印章、钥匙等)并把它们放在桌子上,然后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这些物品的共同特征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物品的特征将它们进行分类。
教师提示:1.分类前需要列出分类依据。
2.学生分类时每个类别要有明确的名称。
2. 梳理新知识方式:通过图片和短篇故事来解释分类的概念与分类的依据。
内容:教师通过图片和短篇故事(如:猫狗分类)向学生解释分类的概念和分类的依据。
教师提示:1.解释时加强分类的依据解释。
2.提醒学生要观察周围的事物,寻找分类依据。
3. 讲解分类方法方式:通过示范和练习的方式教授分类方法。
内容:教师示范将一些小玩具进行分类,然后进行分类依据的解释,再让学生根据相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分类依据将物品分类。
教师提示:1.让学生独立进行分类,鼓励创新。
2.提醒学生要仔细观察,找到合适的分类依据。
4. 拓展应用方式:通过布置作业来拓展应用。
任务:1.让学生回家,观察家中的事物进行分类。
2.学生需要用一张A4纸把物品分类依据和归类结果进行记录。
3.第二天课堂上交作业,并让学生与同桌分享。
四、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表现、作业及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估。
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考察学生在分类中的表现:如能否准确地对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判断分类是否合理。
2.对学生题外话进行半开放式评价,提醒并引导学生尽量集中注意力。
3.观察学生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表现,看学生能否较为清除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和理解。
《分类》优秀教案(精选5篇)
《分类》优秀教案《分类》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类》优秀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分类》优秀教案1教材分析:学生在四年级之前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里是零散的。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这些学过的图形进行整理归纳,把这些图形练习在一起,建构初步的图形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
同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并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三角形稳定性和四边形不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分类活动,整理图形,认识不同类别图形的特征。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目标:在图形的认识的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提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技能目标:能根据图形的特征,将图形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教学重点: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图形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体会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和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准备:由硬纸片做成的各种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模型。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展示课件,提问:我们以前已经学过哪些图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画出或找出相应的图形模型。
想一想:你能不能根据各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呢?教师板书课题:图形分类(一)分一分:让学生独立尝试分类,采用标号的方式进行。
(也可以画出图形来分类)。
并与同桌交流分类的方法。
汇报与交流:分小组汇报分几类及分的理由。
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1)立体图形;(2)平面图形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线段围成的)。
师:刚才我们分出的平面图形还能再分类吗?试一试。
《分类》数学教案设计
《分类》數學教案設計《分类》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分类的基本概念,了解分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分类的基本概念,掌握分类的方法。
难点:如何根据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正确分类。
三、教学准备:教具:实物卡片(如水果、动物、玩具等)、白板、磁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家里是怎么整理自己的玩具的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从而引出“分类”的主题。
2. 新课讲解:(1) 教师展示实物卡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这些卡片上的物品有什么共同点。
(2) 教师解释分类的概念: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放在一起就叫做分类。
(3) 教师示范如何根据卡片上的物品特征进行分类,并让学生模仿练习。
3. 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组实物卡片。
(2) 每组学生讨论并尝试根据卡片上物品的特征进行分类。
(3) 每组选派代表展示分类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4. 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类的重要性。
(2) 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五、作业布置:请学生回家后,找一件可以分类的物品,尝试进行分类,并写下分类的理由。
六、教学反思:通过对分类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还可以在生活中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物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小班数学《分类》教案
小班数学《分类》教案小班数学《分类》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数学《分类》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数学《分类》教案1活动目标:1.会找玩具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能将具有相同特点的玩具摆放在一起。
2.有参与活动的兴趣,并愿意用语言讲述。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1.玩具柜1-2个。
2.玩具若干(长毛绒玩具、汽车玩具、娃娃、积木等)或幼儿自带的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一)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展示玩具,认识玩具。
教师:园长老师知道我们班小朋友特别喜欢玩玩具,今天给我们送来了许多玩具,看看有些什么玩具?(请幼儿说出玩具名称)2.玩玩具,体验快乐。
教师鼓励幼儿分组自选玩具,自由地和玩耍或和同伴一起友好地玩。
(二)引导讨论,尝试摆放玩具——将同样的'玩具放在一起。
1.观察摆放的玩具。
2.讨论怎样摆放玩具。
3.探索将同样的玩具放在一起。
(1)请幼儿自主尝试将同样的玩具放在同一层玩具柜上(或玩具篓)。
(2)让幼儿边摆放玩具边学说:我把“××”和“××”放在一起。
4.分享共同摆放玩具的快乐。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整齐的玩具柜,分享一起摆放玩具的乐趣。
活动延伸:区域活动: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引导幼儿将这些物品分类摆放。
活动反思:《我会放玩具》是一个数学活动,此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其一,玩具是幼儿熟悉和喜爱,对于自己的玩具幼儿是非常熟悉的,他们一定会有许多话可说。
包括玩具名称、玩法、玩具的由来等等。
活动材料是他们平时最喜欢接触的东西,应该活动起来没什么难度。
其二,在生活中,幼儿有摆放玩具的生活经验,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习玩具归类等。
小班数学《分类》教案2活动目标1.促进幼儿比较、辨别能力的发展。
《分类》活动优秀教案(通用15篇)
《分类》活动优秀教案《分类》活动优秀教案(通用15篇)《分类》活动优秀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垃圾与人类的关系,知道我们可以变废为宝。
2、学习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懂得垃圾分类的常识3、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4、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5、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明确五官的重要性。
二、活动准备:电脑课件、不同色的塑料桶或唐瓷桶四个(红、绿、蓝、白)、分类标签(金属、玻璃、塑料,有机物)、一袋准备扔掉的垃圾(纸盒、玻璃瓶、塑料袋、果皮果壳、易拉罐等物)。
图书、照片等。
三、活动过程:1、出示垃圾筒,引导幼儿讨论:这是什么?什么是垃圾?垃圾有没有用?如果我们的周围都是垃圾,生活会变得怎么样?那我们该怎么办?垃圾分类很重要,可以把有用的垃圾回收,还可以减轻垃圾场工作人员的劳动量,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垃圾分类吧。
2、出示一袋垃圾,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分类。
(1)请小朋友按自己的想法把这袋垃圾里的物品进行分类,说说分类的理由。
教师根据其分类情况给予肯有或建议。
引导孩子们发现其中哪些是易燃的?(纸、果、壳、塑料)哪些是不易燃的?(玻璃瓶、易拉罐)易燃物中哪些是对土地无危害的?(纸、果壳)哪些是有危害的?(塑料),最后分出四种情况:有机物、金属、玻璃、塑料。
(2)请幼儿把这些垃圾和分类标签对位。
(3)请幼儿议论哪些颜色的桶适合放哪类东西?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下面的对应关系:绿色--有机物;白色--塑料;蓝色--玻璃;红色--金属。
然后将分类签贴于桶上。
3、检查幼儿对分类知识的掌握。
教师提供若干物品,请幼儿说出应扔到哪里。
大家做判断。
4、把垃圾分类桶放置固定角,提示幼儿这样去做延伸活动在生活中尝试进行垃圾分类。
教学反思:“垃圾”是环保教育中首选的教育资源,教师抓住了垃圾的“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帮助幼儿体验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对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学前班数学《分类》教案三篇
学前班数学《分类》教案三篇教案一:《分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章《分类》。
该章节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分类的概念,学会根据不同的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1. 认识分类的概念,了解分类的意义;2. 学习使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如形状、颜色、大小等;3. 学会将物体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分类;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和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类的概念和分类方法的学习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运用不同的分类标准,以及如何将物体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分类卡片、贴纸学具:每人一套分类卡片、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各种不同的物品,如动物、水果、玩具等。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物品之间的不同之处,并尝试将这些物品进行分类。
2. 讲解分类概念(1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分类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分类的意义。
同时,展示不同的分类标准,如形状、颜色、大小等,并给出相应的例子。
3. 小组合作分类(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分类卡片。
要求学生根据卡片中的物品特征,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将这些物品进行分类。
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4. 展示成果,讲解评价(10分钟)5. 课堂练习(10分钟)发放随堂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内容包括:根据给定的物品,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判断给出的分类方法是否正确。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分类的概念、分类标准、分类方法等。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类的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给定的物品,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2)找出生活中的分类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分类》活动教案
《分类》活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类的概念,知道分类的方法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分类的概念和意义2. 分类的方法3. 分类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1. 分类的概念和意义2. 分类的方法四、教学难点1. 分类的方法2. 分类的实际应用五、教学准备1. 教具:分类卡片、实物等2. 学具:分类卡片、实物等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分类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分类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进行分类。
3. 课堂讲解:讲解分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分类。
4. 课堂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分类操作。
5.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巩固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理解分类的概念和方法。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和习惯。
3. 采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应用:观察学生在生活中的分类行为,评估分类能力的提高。
九、教学拓展1. 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进行分类?2. 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一个分类游戏,与同学分享。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和应用,以及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教学活动1.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垃圾分类、书桌整理等,让学生理解分类的实际应用。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分类的理解和分类方法。
3. 分类游戏:设计一些分类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分类,提高分类能力。
1. 讲授法:讲解分类的概念、方法和实际应用。
《分类》教学设计 (1)
第四单元分类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分为单一标准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两部分。
以不同事物之间共有的某一种属性作为标准,把他们归为一类,就叫单一标准分类。
根据同一事物的不同特点来分类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不同标准分类。
教材创设了“整理房间”“一起来分类”的生活情境,已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醋精了学生知识的内化。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能力目标: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的意义、作用及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情感目标:通过看一看、分一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生情况分析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
儿童分类能力的发展,表现有以下趋势,从根据事物的表面特征(如颜色、形状)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事物的功用(功能、用途等)进行分类,最后能够根据概念进行分类。
分类能力既是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又对促进幼儿逻辑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单元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按单一标准分类和按不同标准分类。
单元教学难点使学生能选择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分类。
教学方法教学时采用发现法进行教学,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使他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然后通过分一分,看一看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困生突破方法教学中要抓住“分类”生活性、操作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在看、议、分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
从生活中创设情境、提供学生身边生动有趣的素材,开展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时划分1、整理房间2、一起来分类课题整理房间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分类》教学设计
《分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类的意义和作用,认识到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
2、帮助学生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能够根据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
3、通过分类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对分类活动的兴趣,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分类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能够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
(2)如何让学生在分类过程中培养出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个杂乱无章的房间图片和一个整洁有序的房间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整洁的房间看起来更舒服?从而引出分类的概念,即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
2、知识讲解(1)介绍分类的定义和作用。
分类是将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或特征进行分组、归类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事物,方便查找和使用。
(2)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分类现象,如超市里的商品分类、图书馆里的书籍分类、垃圾分类等,让学生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分类方法和原则(1)分类方法:展示一些常见的分类方法,如按照颜色、形状、大小、用途等进行分类。
(2)分类原则:强调分类时要遵循一致性、互斥性和完整性的原则。
一致性是指同一类事物必须具有相同的特征;互斥性是指不同类的事物不能有交叉;完整性是指分类要涵盖所有的事物,不能有遗漏。
4、小组活动(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些不同的物品,如文具、玩具、水果等。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分类标准,并对物品进行分类。
(3)小组内交流讨论分类的结果和理由。
5、展示与评价(1)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分类的结果,并说明分类的标准和理由。
(2)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学生的创意和思考,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小学一年级语文《分类》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分类》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分类》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分类》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语文《分类》教案1活动目标:1.感知红、黄、绿三种物体的颜色,能按物体的颜色进行分类。
2.愿意参加小组操作活动,初步学会按每个小组活动的要求进行操作。
3、培养幼儿初步的归类能力。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1.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胸牌。
(一种颜色各占幼儿总数的三分之一)2.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木珠一筐;穿珠绳若干,每根绳头拴一个木珠(如红色木珠)作为分类的标记。
3.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雪花片一筐,瓶娃娃(瓶娃娃头上各系一种颜色的彩带做头发,作为分类的标记)。
4.纸盒做的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房子各一座,红、黄、蓝三色的小纸片若干。
活动重难点:指导幼儿尝试按物体的红、黄、绿三种颜色进行分类。
活动过程:1.游戏:颜色碰碰乐。
按顺序出示三种颜色的胸牌,让幼儿说出颜色。
每个幼儿选一个胸牌挂在脖子上,当老师说“颜色碰碰乐”时,同种颜色的小朋友相互间碰一碰。
游戏3—4次,同种颜色的小朋友还可以做做鬼脸等。
2.分组做分类练习。
玩“穿珠”游戏。
如:绳头拴红色木珠,这根绳上就穿红色的木珠。
玩“喂娃娃”游戏。
如:黄头发的瓶娃娃给他喂黄色的雪花片。
玩“片片回家”游戏。
如:蓝色的纸片回蓝家。
建议:1.分组活动时,幼儿可自由选择。
2.将本活动的材料放在益智区,供幼儿操作。
活动结束:1.能辨认红、黄、蓝三种颜色。
2.能根据颜色进行分类。
活动反思活动通过幼儿自己亲自操作、游戏等的一系列串联的活动,让幼儿掌握了如何按颜色分类,几个活动的目的虽都是让幼儿按颜色分类,但幼儿并不感到枯燥,而且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将本来单一的活动变得丰富起来,目标完成的很好。
分类教学设计(5篇范文)
分类教学设计(5篇范文)第一篇:分类教学设计《分类》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超市)实物的摆放,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对物品进行分类的方法,正确给物品分类。
教具准备:商场实景拍摄,铅笔,橡皮,尺子,粉笔,书,本,卡片…… 学具准备:铅笔、花和水果的图片教学设计:从生活中引入分类,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师:你们去超市买过东西吗?你是怎样找到你要买的东西的?老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去逛逛超市好吗?(播放超市情景画面)你们发现了什么?生:一样的东西都放在一起。
师:对!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就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超市里的物品是一类一类摆放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分类。
(板书课题)请你说一说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分类!那么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呢?初步感知分类的方法师:老师工作特别忙讲台上的东西好几天没整理了,你愿意不愿意也像刚才超市那样帮老师把乱放的东西分类整理一下呢?生:愿意!师:可我们不能全班同学一起上来,那样就乱了。
我们分好组,一组负责一种,按组上来分。
分组:一组摆笔,二组摆本,三组摆书,四组摆卡片,五组摆粉笔,六组摆…… 生:按组上来分类。
小组活动,探究新知。
师:把你所有的铅笔拿出来,今天你来当小管家,观察他们的不同,给他们分类。
生:观察,分类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师:指导看书,说说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分的?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下面我们再来体会一下。
巩固练习,体验不同标准分类。
1、分花想想,你会怎样分?你为什么这样分?小结:这些花颜色,品种各不相同。
根据这些不同之处,我们找到了两种不同的分法。
2、分图片(意思和分花差不多)可根据不同颜色和形状进行不同的分类。
《分类》教学设计
分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类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掌握常见的分类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类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介绍分类的定义、作用以及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解释分类的基本原理,如相同属性归类、共性关系等。
2. 常见的分类方法•介绍常见的分类方法,如按颜色、形状、功能等分类。
•指导学生学习并掌握不同分类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3. 分类技巧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分类中的一些常见技巧,如找出相同之处、注意细节、灵活运用分类规则等。
4. 分类练习与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分类练习,如将一组物品按照指定的分类方法进行归类。
•引导学生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分类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几个具有明显共性的物品,引发学生对分类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
2. 知识讲解与示范•运用例子和图片等方式,给学生讲解分类的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常见的分类方法。
•结合实际例子进行示范,演示具体的分类方法和技巧。
3. 分组实践活动•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从教室中找一组物品进行分类,并记录归类的过程和结果。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分类方案,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和讨论。
4.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分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对自己的分类技巧进行反思和改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分类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对分类原理的理解、分类方法的运用以及合作与沟通能力等方面。
•记录学生的分类表现,评估其分类能力和技巧的提升程度。
2. 组织评价•将学生分组,组织小组间相互评价和讨论,评估彼此的分类方案和技巧。
•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的形式,评价学生对分类概念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3. 反思评价•学生个人和小组进行反思和自评,评价自己在分类过程中的表现和学习成果。
•通过讨论和反思,了解学生对分类教学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 分 类 》教学设计
分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学生能够理解“分类”这一概念,明确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分类原理和方法,对各类物品进行分类。
3.学生能够扩展思维,提高观察能力和判断力。
二、教学重点1.教学分类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教学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3.教学分类的应用和扩展。
三、教学内容1.分类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明确分类的概念和分类的基本原理,即根据共性将事物分为不同的类别。
2.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将物品依照特定的属性或特征进行分类,包括颜色、形状、用途、大小等等。
3.不同种类物品的分类。
如分类生活中的食物、衣物、娱乐用品、学习用品等等。
4.分类的应用和扩展。
将分类运用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如人体器官、城市、植物、动物等等。
四、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板书和PPT等形式将分类的知识传达给学生。
2.讨论教学:鼓励学生参与,通过对不同物品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3.互动教学: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五、教学评估1.课堂测验:对所学的分类知识进行测试,检测学生掌握的程度。
2.作业评估:将分类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分类作业,以此评估学生的分类能力。
3.互动评估: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对学生的分类能力进行评估,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和提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讨论教学和互动教学进行,旨在提高学生的分类能力和思维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参与,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
对于教师而言,要注重引导学生,扩展思维和观察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分类方法,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幼儿园《分类》教案
幼儿园《分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品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
2.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物品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4.增强幼儿园团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分类物品和发现物品的相似之处。
2.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分类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方法。
三、教学准备1.物品分类贴纸。
2.不同种类的物品(如水果、玩具、文具等)。
四、教学过程步骤1:导入1.介绍今天要学习的主题——物品分类。
让幼儿了解「分类」这个概念和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要分类物品?答案可以涉及效率问题和发现相同之处的好处。
步骤2:分类实践1.通过下面的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活动一:分类贴纸将不同的物品(如玩具、文具、餐具等)散放在桌子上,给每个幼儿一张带有各种分类贴纸的纸,要求幼儿将物品分类,然后将贴纸贴在分类好的物品附近。
活动二:找相同随机取出一些物品,让幼儿寻找相同之处并将它们放在一起。
2.引导幼儿讲解他们的分类方法和标准。
步骤3:总结与扩展1.总结课程要点和幼儿的主要收获,例如物品分类的方法和分类标准。
2.提供扩展活动,如让幼儿在班级内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或者询问幼儿在家中都有哪些物品需要分类整理。
五、教学评价针对整个教学过程和幼儿学习情况,进行仪表法、观察法、对话法等多种方式的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适时进行教学补充和调整,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注意事项1.教师要注意幼儿的身体安全,保证幼儿在分类时不会触及到危险物品。
2.教师要根据幼儿具体情况调整活动难度和内容,确保幼儿可以顺利完成任务,取得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
《分类》教学设计1
执教者:湘潭县彭德怀希望小学文琳
知识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分类思想,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判断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
思想目标:培养学生分类的思想及有条有理地整理物品的好习惯
重点:学习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难点: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教学用具:CAI课件、图片、等
学习用具:图片、铅笔、
教学过程:
一、整理书包,导入板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看,谁来啦?(CAI:“大家好我是小丸子,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向大家招手的画面)你们喜欢他吗?让我们和小丸子一起度过快乐的一天吧。
瞧,早上他正准备背着书包来上学呢。
可书包都还没有整理好,(CAI:小丸子站在桌子旁边发愁桌上的书包里面乱糟糟的,另外还有零散的许多书本、彩笔等,时针指向7:00,窗外太阳刚刚升起。
)我知道我们班同学个个都很棒,能给小丸子做个示范吗?(生:能)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把自己桌上的书本和文具好好的整理一下,(做手势开始)(学生开始整理,老师巡视)。
师:动作可真快呀!请大家看这个小朋友摆的。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吗?(生:我把大书、小书分别放在一起,本子放在一堆)。
这种方法真不错。
师:还有谁愿意把你的摆法告诉大家呢?(生:我是把书、本子、笔、彩色分别放在一起)。
师:大家觉得他们这样摆好吗?(好)好在哪里?(生1:这样摆很漂亮、很整齐,生2:这样摆很容易找东西)。
师:说得真棒!请小朋们赶紧找出数学书,摆在桌子上,把自己其余的学习用品按顺序放进书包里,看谁的动作快。
师:这个小朋友真乖,整理好书包后马上就坐好啦!
师:你们真能干,都是小丸子的小老师。
像刚才这样:把物品按照一定的标准放在一起,就是分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类(板书、并读一遍)。
二、例题教学、探索新知
师:小丸子学习了你们的方法,把书包整理好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学校。
(CAI:小丸子进校门的画面,接着教室里小丸子一个人在课桌前摆弄图片)课余他是一个爱摆弄一些小图片的孩子,他还能给这些图片进行分类呢。
你敢向小丸子挑战吗?
师:现在请小组长拿出1号学具袋,请四个小朋友合作给图片分类,分得最快的一组,老师将请他们上台来展示。
开始。
(叫一组小朋友上台,老师指导完成板书。
)
师:分好的小组看黑板,看他们分的是不是与你们的一样。
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一组的小朋友是怎样分的。
谁来向大家介绍你们是根据什么想法来分的?
(生1:我们把蔬菜与蔬菜放在一起,水果与水果放在一起,玩具与玩具放在一起。
)
(生2:因为这是我们吃的蔬菜,这里是水果,这些都是玩具,所以就把他们分别放在一起。
)
师:他们分得好吗?(生:好)
师:他们小组非常团结,不但分得好,说得也好,现在老师要把智慧之星奖给他们。
大家真勇敢,向小丸子挑战成功啦。
老师祝贺你们!(鼓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继续努力!
师:下面请小组长把1号学具袋的图片收起来。
师:这一组小朋友坐得最好,腰杆挺得直直的,特精神。
三、巩固拓展
1、整理学具袋2
师:下午,学校举行“敬老”活动,小丸子将和我们一起到疗养院去慰问那里的三位老英雄
师:出发之前让我们先把准备好的礼物分类整理好。
师:大家看,我们准备的礼物有,(多媒体出示图片:3个苹果、3个橘子、3个桃子,分别处于三种不同的形状的立体透明包装里,书上39页的)不同的水果有着不同的包装,你会怎样将这些礼物分送给三位老英雄呢?有没有信心试一试?
师:请小组长拿出2号学具袋,四人小组,开始吧!(学生活动,老师指导)师:这一组小朋友真乖,分好以后马上就坐好啦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方法来与大家分享?/ /愿意把你们的方法与大家交流的小组请举手。
(一个小组四人上台展示)
师:给他们5秒钟时间,5、4、3、2、1。
师:谁来把你们的分法与大家说明一下,为什么这样分?
(生1:我们把苹果与苹果放在一起、梨子与梨子放在一起、桃子与桃子放在一起)
师:他们是把三种不同的水果分别放在一起,这是根据水果的(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种类来分的。
再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苹果都是红色的,梨子都是黄色的,桃子都是桃红色的,我们又可以说这是根据水果的(引导学生说出)颜色来分类的。
(边说边出示汇总卡片1展示)
师:与这种分法不同的小组请举手。
(指名另一组上台展示)
师:同样给他们5秒钟时间,5、4、3、2、1。
师:请小组长告诉大家你们是怎样分的?
(生2:我们把三棱柱包装的放在一起、把圆柱包装的放在一起、把正方体包装的放在一起。
)
师:这样分的目的是什么呢?(生:这样每个老英雄都能吃到每种水果。
CAI:三个老英雄每个人的前面都有一份一样的礼物)
师:你们发现啦别人没有发现的,观察真仔细发现了包装上的不同。
到底包装盒有那些地方不一样?(生:包装盒的颜色与形状不一样,)你们是按照包装的(引导学生说出)形状与颜色来分类的(边说边置换到电脑)原来同样的物品按照不同的标准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
现在请能干的小组长将2号学具袋的图片收好。
2、游戏、课休
爷爷奶奶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们的脸上乐开了花。
在这个快乐的时刻,让我们一起给爷爷奶奶们表演节目吧。
《数鸭子》(CAI:《数鸭子》,三个英雄脸上乐开了花)
3、分铅笔
师:你们的歌舞表演真是精彩极了,疗养院的爷爷奶奶也有礼物要送给大家哦,可在得到奖品之前他们想要考考我们。
有没有信心?(生:有)师:真的?请小组长拿出3号学具袋,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生:铅笔)(CAI:几个学生分铅笔的图片)都是铅笔呀,请大家按照你心中的标准,将这些铅笔分类。
有难度吧?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开始。
(学生活动,老师指导)师:123,快坐好!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方法与大家交流?
(交流汇报)
(可以按颜色、已经削好的与没削的、有橡皮头的与没有橡皮头的来进行分类)
(CAI随机出示三种不同的分法)
原来我们的方法都是正确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都得到了爷爷奶奶送给我们的礼物,你们的聪明才智真让老师吃惊。
我深信,只要你们继续努力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的。
4、整理房间
小朋友们,与小丸子一天的学习即将结束,让我们一起送小丸子回家吧,借此机会让我们来参观一下小丸子的房间。
看一看小丸子的房间里面都有些什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几件物品吗?(衣帽架、帽子、毛衣等等)(CAI:房间整理图片)
师:你觉得小丸子的房间怎样呢?(生:乱七八糟的、很乱、乱糟糟的)师:小丸子的房间的确是太乱了,该怎样整理呢?让我们帮帮小丸子吧。
师:先一个人静静的独立思考一分钟,然后再举手说出你的意见。
师:想好了没有?我们班会电脑小天才在哪?
(找1名学生上台操作电脑,并说明:用箭头指着要移动的物品,按住鼠标左键,直接将物品拖到他们所说的位置,就可以啦。
)
师:大家举手来说由他操作。
(学生发言整理房间)
师:团结就是力量,有了大家的合作,房间一下子就变得干净、整洁啦。
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文老师代表小丸子谢谢大家。
四、谈话拓展、总结下课。
我们与小丸子度过了愉快的一天,在共同的学习中,文老师觉得在座的每一个小朋友都很聪明、很可爱。
(停顿)谁来说说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呀?//你学到哪些知识?
生1:我学会了整理房间。
生2:我学会了要把东西摆得整整齐齐的。
生3:我学会了帮助他人。
生4:我学会了分类。
{师:请小朋友们运用今天所学的分类知识,把教室里的同学按照你想到的标准也来分一分。
生:高矮、性别、大人与小孩、老师与学生、年龄(5、6、7)、姓氏……(按现场气氛来定可以单独来对听课老师进行分类)}
师:你们真是爱动脑筋、聪明伶俐的好孩子,老师特别喜欢你们。
你们喜欢文老师吗?想对文老师说什么呢?
生1:……
生2:……
生3:……
文老师想对大家说:
分类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
小朋友们,今天回家后利用所学的分类知识整理好自己的衣柜、书桌、家里的冰箱、鞋柜等等。
我相信我们班的孩子个个都是爸爸妈妈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