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中国文化不能产生逻辑策略分析

合集下载

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和对策共20页文档

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和对策共20页文档
谢谢!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和对 策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中国文化里到底有没有逻辑

中国文化里到底有没有逻辑

中国文化里到底有没有逻辑道德绑架,诈骗横行,谣言泛滥,思维混乱,保健保险推销,为何我们的社会会有这么多缺乏逻辑的乱象出现?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不符合日常思维逻辑的乱象,这些都揭示出一个事实,朝向着一个方向:那就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人缺乏基本的逻辑思维和逻辑判断能力。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很早就有人批判过,认为中国不仅缺少科学,更缺少逻辑,为此我们从清朝开始就付出了远远被近代西方拉开将近200年的发展历程的惨痛代价。

不少学者也认为,国人不懂得逻辑,尤其是在生活中,太多人不讲逻辑,不重视事实和推理。

那么,真的如此吗?逻辑在我们生活中,是不是确实很缺乏呢?请看一位学者放出的8句狠话,句句切国人的要害。

1,国人不讲也不喜欢讲逻辑。

在中国讲逻辑,就像过年过节空着手去亲戚家一样可笑与“无知”。

2,国人在面对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不是逻辑推理,想到的不是这个事情是否符合常理。

而是会经常朝向三个方面:看态度,不看事实;看动机,不看是非;看亲疏关系,不看是否符合道理。

3,在我们这个人情社会,逻辑让位给了情感,让位给了道德。

关系决定了一切。

4,什么是缺乏逻辑?国人最常做的就是:你跟他说现实,他给你扯历史;你和他论是非,他却要和稀泥;你与他讲道理,他让你选边站。

5,理论上讲,逻辑是一种理性推导能力。

可悲的是生活中我们几乎不用这种能力,而是把它闲置一边,生锈发霉,甚至还打击这种能力,认为是啰嗦或呆笨的表现。

6,中国传统哲学语境中,充满了关系、心物、体验等讲究个体领悟的语汇,其目的是要达到“万物皆备于我”“浑然与物同体”“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幽微莫测,难以言喻。

虽很玄妙,但却远离了逻辑的本质,远离了从概念到判断、假设,再到推理、论证的逻辑链条。

7,宋儒和程朱虽然建立了理学,但是并没有真正像西方那样把数学和逻辑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而为人的理性和逻辑服务,更别谈深入逻辑运算这块现代数学的重地了。

这些理学看似可操作,但与逻辑无关,其实质还是一套修身方法,顺着这个路径走下去,最终又回到了最初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一节:中国文化存在的问题在传统与现代相互碰撞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其中主要包括价值观念淡漠、大众审美功利化、流行文化国际同质化以及乡土文化衰退等。

一、价值观念淡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核心价值观的多元冲击,越来越多人对于传统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产生怀疑。

部分人追求名利至上,导致道德缺失与伦理沦丧,如腐败现象普遍存在、盗版泛滥等,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

二、大众审美功利化近年来,随着消费主义思潮的兴起,大众对于审美已逐渐转变为功利性需求。

不少人只是为了追求表面华丽而超过实用功能的商品,并盲目崇尚外国品牌和奢侈品。

这种个体主义和功利观念使得大量本土特色产品受到冷落,并倾向于接纳无差异同质化审美标准。

三、流行文化国际同质化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流行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但也带来了文化同质化的问题。

尤其是西方流行文化对中国影响日益深入,许多年轻人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艺术形式等,导致本土创造力的衰退和自我认同的缺失。

四、乡土文化衰退城市化进程加速使得中国传统乡村生活逐渐被农业现代化替代,乡村经济空心化令大量青壮年迁徙至城市工作。

这不仅导致了传统农耕文明面临断层,还使得与之相伴的民俗传统和地域特色逐渐消亡。

乡土文化衰退不仅割裂了中国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连续性,也削弱了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第二节:应对中国文化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并推动中国文化走向繁荣,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是必要的。

一、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普及,通过教育、媒体等渠道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同时,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大对道德缺失现象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二、促进多元审美应鼓励和支持多样性的审美标准,在教育和文化产业中注重培养观众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同时,鼓励并保护本土特色产品和艺术形式,提升其竞争力,并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三、加强文化自信与创造力政府应该推动自我认同与外部影响之间的平衡发展,重视本土创造与传统文化再生。

中国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国文化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单一价值观念的压制在当今社会,很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这种单一价值观念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年轻一代对于自己国家的传统价值观知之甚少。

更严重的是,部分人甚至崇尚外来文化,看不起自己国家的文化。

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推广中华传统节日等活动来增强年轻人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注重培养青年人的审美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不断引导他们理解并珍视自己国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审美标准。

3.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

通过法律手段加强对古建筑、文物等重要遗产的保护,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二、商业化对于文化产业的冲击随着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产业在中国也取得了快速增长。

然而,商业化导致了一部分从事文化创作和传播行业者只为金钱考虑,缺乏创新和艺术追求。

这不仅降低了整体创作水平,也削弱了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竞争力。

应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鼓励原创性作品。

政府要提供更多优惠政策支持原创文化产品,并评选出具有独特性和影响力的优秀作品进行重点推广。

2. 提供专业培训和教育机会。

为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和相关知识学习机会,提高他们的艺术技巧与服务质量。

3. 建立版权保护制度。

实施严格版权保护制度,打击盗版侵权行为,给从业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保护。

三、文化消费观念的转变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人在文化消费上有了更多选择。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许多人追求时尚和潮流,忽视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艺术品鉴能力。

通过举办展览和音乐会等活动,引导公众对于不同艺术形式的理解与欣赏,并教育他们如何正确评价艺术品质量。

辩论辩题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辩论辩题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辩论辩题与传统文化的冲突正方辩手:辩题,传统文化的冲突。

首先,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凸显。

传统文化的一些观念和价值观可能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相抵触,这就造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

首先,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观念和价值观可能与现代社会的人权和平等观念相悖。

比如,在传统文化中,可能存在着对妇女和少数族裔的歧视,这与现代社会倡导的平等和包容是相矛盾的。

此外,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礼仪和规矩也可能与现代社会的自由和个性追求相冲突,导致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传统文化也面临着被边缘化和淡化的风险。

一些年轻人可能更倾向于接受现代文化,而忽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这就导致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被逐渐忽视和淡化。

因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积极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之道,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反方辩手:辩题,传统文化的冲突。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是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然而,传统文化并不与现代社会发展和进步相冲突,而是可以相互融合和共生的。

首先,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和观念并不一定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抵触。

比如,传统文化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尊重长辈和传统礼仪,这些价值观与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和智慧也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借鉴和启示,比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孝道,对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和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另外,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

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和使命。

中国文化的内在逻辑

中国文化的内在逻辑

中国文化的内在逻辑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其文化内涵深厚,历经千年仍然保持着独特的魅力。

中国文化的内在逻辑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阐述中国文化的内在逻辑。

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它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内在逻辑。

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和谐关系。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因此,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天人合一的关系。

这种思想在中国文化中深深扎根,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二、尊重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内在逻辑还包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认为传统文化是他们的精神家园,是他们的文化根源。

因此,中国人非常尊重传统文化,努力传承和发扬它。

在中国,传统文化被视为一种精神财富,被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

三、崇尚和平与和谐中国文化的内在逻辑还包括崇尚和平与和谐。

中国人认为和平与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历史上,和平与和谐一直是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人们努力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宁,反对暴力和战争。

在当今世界,中国人仍然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推动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四、重视人际关系中国文化的内在逻辑还包括重视人际关系。

在中国文化中,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人们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这种关系的建立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在中国,人们注重家庭、朋友、同事等人际关系,认为这些关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之一。

五、注重道德与礼仪中国文化的内在逻辑还包括注重道德与礼仪。

在中国,道德和礼仪是人们行为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认为道德和礼仪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中国,人们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注重与人交往时的礼仪,认为这是一个人素质和修养的体现。

中外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策略分析

中外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策略分析

中外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策略分析一、本文概述1、1在全球化日益盛行的今天,国际商务谈判已经成为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途径。

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对谈判方式、谈判风格和谈判结果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中外文化差异作为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内涵广泛而深远。

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和谐、尊重权威和长幼有序,而西方文化则更侧重于个人主义、竞争和效率。

这种文化差异在谈判中表现为沟通方式、决策过程、时间观念、礼仪习俗等多个方面的不同。

因此,深入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对于提高国际商务谈判的效率和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2、2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中外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容忽视。

这些差异在谈判风格、沟通方式、决策过程以及协议执行等多个方面都有所体现。

谈判风格方面,中国文化往往强调和谐与共识,倾向于采用间接、委婉的表达方式,而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直接、坦率的交流。

这种风格差异可能导致信息传递的误解或延迟,影响谈判效率。

沟通方式方面,中国文化重视非言语沟通,如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而西方文化则更依赖于言语和书面材料。

若不了解这些差异,可能导致沟通障碍,甚至产生误解。

决策过程方面,中国文化倾向于集体决策,注重团队意见的统一,而西方文化则更强调个人能力和权威。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谈判双方在决策速度和方式上产生分歧。

协议执行方面,中国文化重视关系的维护,倾向于通过长期合作建立信任,而西方文化则更注重合同的法律效力。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在协议执行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期望和行为模式。

中外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谈判者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灵活应对各种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3、3文化差异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差异不仅影响谈判者的沟通方式、决策过程,还深刻影响谈判结果。

在中国文化中,重视集体主义和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使得在谈判中,中国人往往更倾向于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寻求双赢的结果。

而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谈判者往往更加注重个人主义和竞争,他们可能更加直接、坦率地表达观点,追求短期利益。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思考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思考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思考关于文化,有广义、狭义两种解释。

其广义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切精神和物质文明的总和。

其狭义解释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我们所论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的解释。

任何文化都具有民族性,任何民族文化都是由多重类文化媾合而成的。

但是由多重类文化凝结而成的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如此的强力结构性,以致子两千多年来,我国虽经翻天覆地的巨大变革,我国传统文化经受了三番五次的巨大冲击,尽管今天所见到的现代文化与两千年前的古文化有了根本区别,但是与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与兴盛时期相比,其质与核却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这是为什么呢?认识这一问题,首先应该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沿革与流变。

这种沿革与流变曾五次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春秋战国时期。

诸侯国战争频仍,随着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军事、风俗的发展,加之我国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而各种哲学文化也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自从孔丘编诗经、理春秋、兴教肓,创立儒学以来,中国文化开始定位。

同时老庄哲学以及法、墨、名、阴阳等也熠熠生辉。

后经董仲舒整理改制,儒家兼容诸学,开始独家显荣。

两汉之际,印度佛教东渐。

魏晋时期佛教逐渐产生巨大影响,这是第一次外来文化的冲击。

佛教与其他宗教一样,在人们还不能完全掌握自己命运的情况,通过宗教虚构和诡辩,制造出“三世轮回”、“因果报应”、“神不灭”的相当严密的一系列宗教迷信说教和神学唯心主义哲学。

它把现实生活作为一切痛苦的根源,堆砌出一个极乐净土和悲难地狱的神秘世界,启渡人们以佛为最高境界,来超脱轮回,投身净土,进入天国。

这种神学唯心主义非常符合魏晋时期地主阶级和门阀制度的需要,这些在政治上腐败、生活上堕落、且不学无术的君臣们,为了解释和维持自己的利益,佛教的神不灭说、三世轮回和因果报应的理论恰恰成了他们寄生生活和政治特权合理性的借口。

他们现世所以荣华富贵,都是前世行善积德的结果。

而劳动人民受苦受难,也因前世不积德行善。

中国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一直致力于文化建设,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质量。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商业化导致价值扭曲商业化是当今社会全球性的趋势之一,它在提供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价值扭曲。

在中国,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利益和享乐主义,忽视了传统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

例如,在电视剧、电影等大众媒体中,“独立思考、家庭责任、道德观念”等真正的核心价值逐渐被商业营销所取代,这不利于培养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加强相关管理制度与规范。

政府可以通过引导市场规则和推行相关法律法规来限制商业营销对核心价值观念的侵蚀。

此外,媒体和文艺创作者也应当秉持社会责任感,将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融入作品中,塑造正确的人物形象和价值观。

二、文化多元性与传统保护之间的平衡中国拥有广泛而丰富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地方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例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许多古建筑被拆除或改建以适应现代需求,导致历史遗迹破坏和传统文化的流失。

此外,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对中国年轻一代产生了较大影响。

针对这个问题,需要在国家层面上制定相应政策来保护和传承地方传统文化。

政府可以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来鼓励私人企业或个人投资于地区特色文化项目。

同时,加强教育系统中对本土文化教育的重视,并将其纳入课程内容当中。

还可以通过旅游开发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地方特色文化的认知度。

三、互联网和新媒体带来新挑战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兴起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交流方式和文化体验,但也同时带来了一些问题。

网络的匿名性导致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各类不良信息泛滥成灾。

此外,虚假内容、低俗娱乐等现象屡见不鲜。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强化网络监管与教育引导。

政府应当严格规范互联网市场,并加大对违法信息和不良内容的打击力度。

中国逻辑的产生与文化的关系——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西方那样的逻辑

中国逻辑的产生与文化的关系——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西方那样的逻辑

2011年04月中国逻辑的产生与文化的关系——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西方那样的逻辑?文/梁俊杰摘 要:逻辑是关于推理的学问,是对思维的思维,它与思维科学相关。

从文化与逻辑的关系的角度分析中国逻辑的产生与西方逻辑的产生的差别,不难看出,二者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两种逻辑思想的大不相同。

关键词:逻辑;文化;哲学;制约中图分类号:B0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156-01商业文化逻辑是关于推理的学问,是对思维的思维,它与思维科学相关。

要弄清中国逻辑与西方逻辑的不同,首先要明确逻辑是什么。

逻辑,简而言之,就是研究推理形式有效性的科学。

逻辑只管形式,而不管内容。

但中国的逻辑与西方的逻辑不同,更多的是注重内容上的东西。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西方那样的逻辑?我们从文化与逻辑的关系的角度出发来看这些问题。

逻辑既体现着思维方式,又影响着思维方式。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孕育出不同的逻辑思想,形成不同的逻辑传统,而不同的逻辑思想和传统又会对文化产生影响。

一、文化背景的差异张东荪先生曾在《不同的逻辑与文化并论中国理学》一文中提出“逻辑与文化”的问题。

他说:“我作此文的目的在于表明逻辑是跟文化走的,即因文化上某一方面的需要逼使人们的思想不得不另有一种联结(connection)。

所以逻辑的联结是为其背后的文化与概念所左右。

而不是逻辑左右文化……所以我主张我们应得更换着眼点:即把逻辑当作文化的产物,用文化来解释逻辑,把逻辑的先在性,最高性,普遍性,必然性都取消了。

”中国逻辑与西方逻辑所依托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使二者在历史的演变与发展中呈现完全不同的趋势。

“由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宗法传统,使中国文化归于以‘求善’为目标的‘道德型’文化,同希腊以‘求真’为目标的‘科学型’文化大异其趣。

”科学型文化把宇宙论、认识论与道德论区分开来,探索道德问题是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进而征服自然服务的;作为道德型文化的中国文化,几乎很少脱离伦理学说,即便有关于宇宙论和认识论的探讨,也最终落脚于道德问题。

文化强国建设的中国逻辑

文化强国建设的中国逻辑

文化强国建设的中国逻辑近年来,中国在文化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逐渐成为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国家。

实施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是中国对自身文化发展的高度重视和追求。

本文将从中国发展文化强国的逻辑出发,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现实意义。

文化强国建设是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而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导致传统文化逐渐衰败。

因此,弘扬传统文化、恢复民族自信,成为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础和前提。

通过加强文化建设,中国能够重塑自身文化形象,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为实现国家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文化强国建设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正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市场空间。

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可以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还能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同时,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也能够推动创新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第三,文化强国建设是促进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重要途径。

文化作为社会进步的基石和灵魂,对于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至关重要。

在文化强国建设中,中国致力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

同时,中国也大力推动文化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升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通过文化强国建设,中国能够让人民更好地享受到文化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幸福指数。

文化强国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中国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所在。

而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承载着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

加强文化建设,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辩论辩题的文化问题

辩论辩题的文化问题

辩论辩题的文化问题正方辩手:首先,文化问题对一个社会或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国家的精神支柱。

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可以凝聚国民的情感,增强国家凝聚力。

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等,这些文化传统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而当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受到侵蚀或者丧失时,国家的凝聚力也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其次,文化问题对国家的软实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可以展示国家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从而提升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例如,古希腊的文化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国的人们。

因此,保护和传承国家的文化传统对于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文化问题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修养可以影响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就像是一根没有根的树。

”这句话表明了文化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文化问题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国家的软实力以及个人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文化问题,保护和传承国家的文化传统,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

反方辩手:虽然文化问题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绝对的。

首先,文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文化传统可能对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着不同的意义。

例如,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与东方国家的文化传统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并不是所有国家都需要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其次,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全球化趋势使得文化交流和融合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趋势。

保守地固守传统文化可能会导致文化闭塞和文化冲突,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最后,文化问题并不是国家发展的唯一因素,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因素同样重要。

因此,过分强调文化问题可能会忽略其他重要的发展因素。

综上所述,虽然文化问题对国家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绝对的。

社会主义革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及解决策略

社会主义革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及解决策略

社会主义革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及解决策略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古老国度,在现代经济、科技,尤其是政治方面跨越了一个又一个的时代。

在国家发展的历程中,无论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中,都经历了不同阶段的矛盾与发展。

然而,社会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却一直以来被视为一个复杂而又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如何解决这种矛盾,使两者相互融合,实现社会进步,是一个需要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革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的表现形式1.社会主义的领袖、革命者与传统文化的大师的矛盾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诸如马克思主义等社会主义思想是从国外引进中国的。

然而,这些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及其他思想体系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因此,在当时,就有很多国内的文化人士对于这些外来思想持有不同意见,比如徐中约、郭沫若等等。

在文艺、教育和社会各方面,领袖与大师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

2.社会主义思想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矛盾社会主义思想中强调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的利益,同时也推崇民主、平等、公正等价值观。

然而,传统文化中则更加注重的是尊师守道、礼仪文化、孝道、忠诚、信义等传统价值观。

这种差异导致在社会上出现了许多矛盾,例如中华传统文化中对祖先、对家族的观念,与社会主义中强调的“一切为人民”的原则之间存在着矛盾。

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决,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顺利前进。

二、解决社会主义革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1. 继承传统文化的合理精华,以伟大的进步事业代替旧世界在中国国内,传统文化一直是人民们的信仰与精神寄托。

为了解决社会主义革命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提取出其合理的精华,剔除其不合时宜的传统习惯与思想。

在新的进步事业的推动下,新的思想、新的价值观将会更好地代替旧世界中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建设有序、顺利地进行。

2. 在规划文化建设中体现传统文化的契合点,锤炼出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文化为了在文化发展中达到更好的目的,我们应该在新文化的构建过程中,承续传统文化中的契合点。

辩论辩题和文化传统的冲突如何?

辩论辩题和文化传统的冲突如何?

辩论辩题和文化传统的冲突如何?正方,文化传统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对话和妥协来解决。

首先,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支柱,是历史的延续和传承。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冲突也变得日益频繁。

例如,美国的文化传统与移民群体的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分裂。

因此,我们必须正视文化传统的冲突,并寻求解决之道。

其次,对话和妥协是解决文化传统冲突的有效途径。

正如著名哲学家孔子所说,“和而不同”,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尊重、包容和理解。

例如,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都是重要的传统节日,通过对话和妥协,可以使这两种文化传统和谐共存,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最后,解决文化传统冲突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多元文化政策和法律来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社会可以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个人则可以通过尊重他人的文化传统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文化传统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对话和妥协来解决。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实现文化多样性的共存和发展。

反方,文化传统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往往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首先,文化传统的冲突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分裂。

例如,印度的种姓制度和巴基斯坦与印度之间的宗教冲突,都是由于文化传统的冲突而导致的社会问题。

这些冲突不仅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还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苦难。

其次,文化传统的冲突也可能导致人权的侵犯和歧视现象。

例如,女性在某些文化传统中被剥夺了平等的权利,少数民族在某些文化传统中被歧视和排斥。

这些现象不仅违反了人权的基本原则,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文化传统的冲突也可能导致文化的消失和丧失。

例如,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浪潮中逐渐消失,这不仅是对人类文明的损失,也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严重威胁。

综上所述,文化传统的冲突往往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包括社会的不稳定和分裂、人权的侵犯和歧视现象,以及文化的消失和丧失。

文化保护与文化交流的冲突辩论辩题

文化保护与文化交流的冲突辩论辩题

文化保护与文化交流的冲突辩论辩题正方,文化保护与文化交流并非必然冲突。

首先,文化保护是确保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得到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手段。

我们不能让外来文化的冲击摧毁我们的传统文化,否则我们将失去自己的文化根基。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

其次,文化交流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通过文化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和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比如,中国的丝绸之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不仅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也使得丝绸、茶叶等中国特产传播到世界各地。

因此,文化保护与文化交流并非必然冲突。

我们可以在保护自己文化的同时,积极参与文化交流,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实现文化的共生共荣。

反方,文化保护与文化交流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

首先,文化保护意味着对外来文化的限制和抵制,这必然会阻碍文化交流的发展。

如果我们过分强调文化保护,就会使得我们的文化变得封闭和僵化,失去了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和互动的机会。

其次,文化交流可能会导致文化的同质化和异化。

当外来文化大量涌入时,我们的传统文化可能会受到冲击,甚至被取代。

比如,全球化带来的西方文化对其他国家的冲击,导致了一些传统文化的消失和衰落。

因此,文化保护与文化交流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

我们需要在文化保护和文化交流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保护好自己的传统文化,又要积极参与文化交流,学习和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

名人名句及经典案例。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这是乌克兰作家谢甫琴科的名言,强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也凸显了文化保护的必要性。

另外,丝绸之路的故事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它既展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也凸显了文化保护的必要性。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统文化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吸收了来自其他国家的文化成果,实现了文化的共生共荣。

在这个辩题中,我们需要在文化保护和文化交流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保护好自己的传统文化,又要积极参与文化交流,学习和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起始点逻辑,没有客观,只有主观”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起始点逻辑,没有客观,只有主观”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起始点逻辑,没有客观,只有主观”中华文化的历史精神,历史逻辑是怎么样形成的呢?在老子、孔子之前的中华文化已经蔚为大观了,即使考古没有发现,只要从老子、孔子的思想就可以推断出前面文化的伟大。

我们已经知道,中华文化的发起人物就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召这些人文始祖,我们如何来通感这些历史人物,他们有什么样子的精神思想呢?首先,这些中华人文始祖都是政治领袖。

他们有自然恐惧,有肉体欲望,这是当然的,他们和普通人的不同在于他们要教化和领导部族,领导百姓去战胜自然恐惧,战胜同类中的敌对方,那么他们的责任和担当性必然充沛在他们的心胸之中。

他们心中,有天有地,有百姓。

作为领袖,文化由他们发出,他们思考问题总是群体性的,邓晓芒教授说,中国文化中缺乏个体生存动力,就是如此。

中国文化是一种群体观,这是由文化的人文始祖的意识决定的。

这些文化始祖作为部落领袖,思考问题的一个出发点就是带领群体去对抗,去发展,就需要牺牲部落个人的自由,实现整体部落的大自由。

这当然是中国文化一个起始点的限制,不追求个人的自由动力,追求整体的自由力量。

还有一个限制,就是内在性的限制。

作为部落首领,虽然来自天地自然的威胁存在,但那是普遍于人类的,作为领袖,主要考虑是内部的治理和教化,以应对同类的威胁。

这种向内看的传统也有别于西方向外看的传统,西方人向外看,看到了自然,研究客观世界,中国人向内看,看到了人生,研究生命的主观世界。

而且,作为部落领袖和圣人,他们的教化主要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完全以身作则来带动部落发展,其主观精神是“不言之教”,又形成了中华文化传播的一个习惯,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轻言重意,不求甚解,这是主观性文化的一个特点。

这就是中国文化在起始点的历史逻辑,没有客观的必然,只有主观的理由。

这种历史精神和逻辑一旦确定,就会成为一种文化习惯,形成文化传统,铸就一个民族的文化逻辑和文化精神。

中国人的文化惯性就是内在看待人生,所以中国人就主观性地发展起了关于生命的哲学。

驳中国文化不能产生逻辑学论

驳中国文化不能产生逻辑学论

驳中国文化不能产生逻辑学论摘要:程中棠教授文章所谓“中国文化不能产生逻辑学”,其论点不当之处,论述如下:1.希腊哲学是奴隶主的哲学,希腊逻辑产生于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的表现——“百家争鸣”。

2.一个国家把政治、道德放在第一位,并不排斥逻辑学的产生。

3.不同的阶级、派别有不同的政治要求和善恶观念,并不妨碍他们有共同的逻辑学。

4.《小取》是逻辑学,并非意识形态著作;墨子的“兼爱”与“杀盗”并非互相冲突的政治主张;《小取》“杀盗非杀人”的论证并非诡辩。

5.“程文”关于“逻辑思想”的解释是混淆概念。

6.“程文”为了论证中国古代无逻辑学不惜贬斥中国古代的逻辑思维和文化是不正确的。

关键词:逻辑学;中国古代文化;哲学;意识形态2007年笔者曾撰写《驳中国古代无逻辑学论——与程中棠教授商榷》一文(载《河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近来笔者阅读了程教授的《文化的终极关怀与逻辑学的命运——兼论中国文化不能产生逻辑学的根本原因》一文①(以下简称“程文”),认为有诸多不当之处。

因此,特写此文,再次与程教授商榷,并以此就正于我国学术界诸同仁。

为了行文方便,本文不再列小标题,只是基本上按照“程文”的顺序就有关问题逐次进行论述。

1.“程文”说:“逻辑学与逻辑思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逻辑学指一门思维科学,逻辑思维指一种思维活动或思维方式……逻辑思维的形成到逻辑学的诞生,是从逻辑规律和逻辑推理被人们不自觉地运用,到它们的形式被人们自觉地研究并加以系统化的飞跃。

”②我们认为,“程文”这里所论逻辑思维与逻辑学的区分是正确的。

逻辑思维也就是合逻辑的思维,是人们对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运用,逻辑学是人们对逻辑思维的研究,是人们对逻辑思维中所运用的思维形式(概念、命题、推理等)及其规律的逻辑总结。

但是,使笔者不解的是,“程文”所引《大学》中的一段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近代以来我国逻辑教育的中国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近代以来我国逻辑教育的中国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收稿日期:2018-11-26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批判性思维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湖南高校为例”,项目编号:911-G31823;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面向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分枝量词逻辑研究”,项目编号:XSP18YBZ126;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资助项目“面向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博弈论语义学研究”,项目编号:16A077。

作者简介:颜中军(1982-),男,湖南衡阳人,哲学博士,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现代逻辑及其哲学问题。

吴智(1986-),男,湖南长沙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2017级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逻辑学。

2019年第2期第37卷(总第199期)NO.2,2019Vol.37General No.199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摘要:自近代以来,我国的逻辑教育基本上沿袭西方的体例与内容,主要传授演绎与归纳。

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助于学习西方逻辑知识,弥补国人思维之短板。

但是,这种拿来主义和全盘吸收的做法存在诸多弊端,对西方逻辑缺乏批判和反思,把西方逻辑当作唯一选择,忽视了逻辑的文化相对性以及逻辑自身多元化发展。

因此,应该树立正确的逻辑观念,结合中国文化来批判地吸收西方逻辑,并且将中国文化所蕴涵的主导推理类型纳入教学之中,促成其现代化转型与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逻辑教育;广义论证;逻辑的文化相对性;逻辑教育中国化中图分类号:B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39(2019)02-0050-05近代以来我国逻辑教育的中国化问题及对策研究颜中军,吴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201)一、逻辑教育的拿来主义及其问题整体而言,我国的逻辑教育大概是从近代开始的。

尽管中国与印度、古希腊并称为逻辑学的三大思想发源地,但由于受到“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限制,中国的传统教育基本上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

分析理性和中华文化的缺失

分析理性和中华文化的缺失

在中国的思想发展史上,出现过先秦 的墨家和名辩学派,这说明中华文化中存 在过一缕逻辑精神和分析理性的血脉。后 来它们都在被罢黜的百家之列。这种分析 理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延续和光大,不能不 说是一种悲哀。
中华文化中为什么没有衍生出形式逻辑? 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中华文化,以人为本,其目标是求人之 是,非求物之是。人之本质及其关系,是个 柔性的领域,是中有非,非中有是,需要的 正是辩证理性;而物之本质及其关系,是个 刚性的领域,是就是是,非就是非,需要的 恰是分析理性。求物之是讲精密,求人之是 尚和合。
作为一个哲学工作者,我有一个难以抹 去的怨恨:那个年代败坏了哲学的名声。哲 学被从高雅的书斋中解放出来,成为市场中 每个小贩都能擅长的吆喝。哲学被严重庸俗 化。充斥其中的伪方法、伪问题、伪命题、 思辩的滥用和诡辩等,并没有从科学方法论 的高度进行过认真的清理。
何谓之“伪”? “伪”自然是“假”,但并非“假”都 是“伪”。 “伪”,就是那种带了妖气的“假”。 不受分析理性的约束,辩证理性就会带 上妖气。
正当数学家们把证明数学系统一 致性的希望寄托在集合论身上…… ……
1901年,整整一个世纪前,罗素发现了 “集合论”悖论!
概括原则和外延原则 依据概括原则,罗素定义了这样一个集合S: S以所有不以自己为元素的集合作为自己的元素。问: S是否以自己为元素? 罗素悖论的俗本:理发师悖论 对素朴集合论的修补:公理集合论和罗素的 分支类型论。筑起围墙挡住了已发现的大灰狼,并 不意味着能保证围墙内不再会出现大灰狼!
中华民族缺乏逻辑思维的传统我们需要补历史的课我们正在补历史的课数学基础研究的哲学启示人们都知道数学家如何把数学从算术发展到微积分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数学家和逻辑学家一直在从事一件艰苦的工作这就是证明数学系统算术几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笔者曾撰写《驳中国古代无逻辑学论——与程中棠教授商榷》一文(载《河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近来笔者阅读了程教授的《文化的终极关怀与逻辑学的命运——兼论中国文化不能产生逻辑学的根本原因》一文① (以下简称“程文”),认为有诸多不当之处。

因此,特写此文,再次与程教授商榷,并以此就正于我国学术界诸同仁。

为了行文方便,本文不再列小标题,只是基本上按照“程文”的顺序就有关问题逐次进行论述。

1.“程文”说:“逻辑学与逻辑思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逻辑学指一门思维科学,逻辑思维指一种思维活动或思维方式……逻辑思维的形成到逻辑学的诞生,是从逻辑规律和逻辑推理被人们不自觉地运用,到它们的形式被人们自觉地研究并加以系统化的飞跃。

”② 我们认为,“程文”这里所论逻辑思维与逻辑学的区分是正确的。

逻辑思维也就是合逻辑的思维,是人们对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运用,逻辑学是人们对逻辑思维的研究,是人们对逻辑思维中所运用的思维形式(概念、命题、推理等)及其规律的逻辑总结。

但是,使笔者不解的是,“程文”所引《大学》中的一段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③ 这段话显然应属于逻辑思维的范围,竟被“程文”称之为“逻辑关系研究”,并且是“对命题逻辑的基本关系即蕴涵与逆蕴涵也有准确的理解”④。

(这样它岂不是应属于逻辑学范围了?)而“程文”所引《墨经》对有关条件命题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的理论概括:“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大故,有之必然。

”本来属于逻辑学的范围(它是墨经逻辑学的一部分),竟被“程文”归属于“命题逻辑的运用”⑤!2.“程文”认为,文化有两个基本的构成部分: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包括道德观念、政治思想和宗教信仰。

众所周知,道德观念、政治思想和宗教信仰都属于意识形态,都是有阶级性的。

知识体系中有的内容没有阶级性(如自然科学),有的也是有阶级性的,如哲学(哲学也属于意识形态)。

这样看来,在阶级社会,文化的主要内容乃是属于意识形态的,是有阶级性的。

马克思说过:“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

”⑥ 因此可以说,在阶级社会,每一时代的文化思想的主流都必然是统治阶级思想的体现,它们的作用也首先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但是,“程文”却认为希腊文化并非如此。

“程文”说,“希腊哲学的主要取向,就是认知主义”⑦,希腊哲人满足于仅仅为了认知而生活。

难道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让我们看看关于这一问题的权威著作是怎样说的:古希腊的社会是奴隶制社会。

古希腊的哲学家同时是奴隶主。

“古希腊哲学是奴隶主的世界观,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论,作为理论两者是不同的,以至对立的。

但德谟克里特和柏拉图作为奴隶主的哲学家,他们的理论却都是为奴隶制度的合理性作辩护,为巩固奴隶制度服务的。

他们都认为这种制度是合乎自然的制度,奴隶按着本性,天生就是安分守己,从事沉重的体力劳动;奴隶主则按照本性,天生就是发号施令,从事政治、文化、军事活动。

奴隶制是永远不可改变的,改变了奴隶制就是违反了自然,悖逆了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本性。

”⑧3.“程文”所以要曲解古希腊哲学的根本性质,关键在于要论证希腊哲学的根本取向决定了希腊必然会产生逻辑学。

“程文”说:“希腊哲学的认知取向,代表了希腊文化的主流,反映了希腊文化的终极关怀。

”⑨ 而“希腊文化的终极关怀,对逻辑学的产生有决定性的影响。

”⑩ 难道希腊逻辑学的产生真的是由于希腊哲学的所谓认知主义取向决定的吗?不,如上所说,所谓希腊哲学的认知主义取向就是虚假的,而希腊逻辑学的产生是希腊哲学、文化的认知主义取向决定的说法,则更是荒谬的。

试看马玉珂主编《西方逻辑史》(高等学校哲学专业教材)对这一问题是如何论述的:由于经济的发展,在一些城邦国家里出现了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这种新兴的阶级代表进步的力量,同地主贵族奴隶主阶级进行各种政治斗争。

代表不同阶层的利益的思想家、哲学家的不同观点的争论,就是这种政治斗争的反映。

在古希腊,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斗争涉及政治、伦理、法律、宗教、哲学等各个方面。

‘百家争鸣’,论辩之风甚盛。

争鸣、论辩,不能停留在简单的说明或陈述上,需要有说服力的推理和论证,需要增强理性思维能力。

于是,作为说理论证的演说术、雄辩术便应运而生。

”(11) 在这些演说术和雄辩术的基础上,逻辑学也就逐渐形成了。

“由此可见,逻辑学的产生同论辩、证明直接有关。

”(12)可见,希腊逻辑学的产生不仅不是由于希腊哲学的所谓认知主义取向决定的,而恰恰是希腊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发展的表现——“百家争鸣”的产物。

“程文”为“希腊文化的终极关怀,对逻辑学的产生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一观点,提供了两条论据。

其实这两条论据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观点。

“程文”说:“首先,希腊文化的认知取向就使逻辑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对希腊人而言,无论是认识外在的自然,还是认识自身,都是要运用推理、进行论证的。

”(13) 然而,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百家争鸣”,不是更需要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吗?“程文”说:“其次,科学总是因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希腊文化的终极关怀也呼唤逻辑学,因为人们的认知活动十分需要逻辑的规范,借以澄清谬误和诡辩。

”(14) 然而,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百家争鸣”,不也同样需要逻辑的规范,借以澄清谬误和诡辩吗?4.“程文”之所以要曲解希腊文化的特点并进而曲解希腊逻辑学产生的原因,关键是为了论证中国文化的特点与希腊文化根本不同,因而决定了中国不可能产生逻辑学。

“程文”说:“中国文化以道德与政治的两位一体作为终极关怀。

”(15) 又说:“内圣外王之道,道尽了中国文化的终极关怀。

”(16)“在中国文化中,表面上至高无上的价值是道德,实际上至高无上的价值是政治。

”(17) 笔者认为,且不说“程文”对中国文化特点的概括是否片面化、简单化,我们只强调一点:正如上文所说,在阶级社会,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别显示出道德和政治的重要地位,这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必然的。

不仅中国如此,希腊也如此,只是“程文”未能正确认识希腊文化的特点而已。

“程文”为它的观点“中国文化的特点决定了中国不能产生逻辑学”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证,但这些论证都是不能成立的。

现择其要者反驳如下:“程文”说,中国文化中由道德与政治结成的价值体系,与逻辑学的价值中立的本性是不相容的。

它甚至引证牟宗三的话,说“是以知性中的成果,即逻辑、数学、科学,亦未出现。

这一层领域完全成了一片荒凉地,意识所未层贯注到的地方。

”(18) 又说:“儒家不反智,只是把智当作道德与政治的御用工具……但是,由于道德与政治所结成的价值体系主宰一切,独霸一切,价值中立的知识根本就没有地位可言。

”(19) 笔者认为,把政治、道德放在第一位,决不意味着就不要发展非阶级性的科学——逻辑、数学、科学。

因为,任何有头脑的统治者都会知道,发展逻辑、数学、科学,从而更好更快地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文化水平,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是维护国家政权的最根本、最好的方法;至于说中国文化价值观决定了逻辑、科学、数学从未出现,这完全与事实相背。

中国在近代以前,科技一直处于世界的先进行列,这已为中外众多的科学家所肯定,岂是可以由“程文”一笔抹杀的。

(20) 说把“智”(也就是指所谓价值中立的知识性科学:逻辑学、数学、科学等)当做政治的御用工具,这也就是它的地位,又说它根本没有地位可言,这完全是自相矛盾;并且,既然是“工具”,当然就有必要强化这种工具。

也就是说,即使在道德与政治的价值体系主宰一切的情况下,也必然会发展逻辑科学,又怎么会不可能产生出逻辑学呢?“程文”说:“先秦诸子就有不同的政治要求或善恶观念,例如,墨子主张‘兼爱’,杨朱主张‘为我’,已是互不相容,孟子更一概否定,斥之曰:‘杨氏为我,是无君也。

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那么,逻辑应该与谁的政治要求一致,为谁的善恶观念服务呢?难道不同的阶级或派别有不同的逻辑?”(21) 笔者认为,说逻辑学要成为政治道德服务的工具,是说不管墨子、杨朱、孟子的政治道德观念如何不同或对立,他们都需要同一的逻辑学工具,而决非是说必须创造出不同的阶级或派别的不同的逻辑学。

这正像不同的工匠制作不同的家具,所用的工具却完全可以是相同的一样。

“程文”说:“当《墨子·小取》提出‘辩’要为‘审治乱’‘处利害’服务之时,也就赋予‘辩’以意识形态的属性。

”(22) 笔者认为,第一,这种说法是片面性的,试看《小取》中关于“辩”的性质和作用的论述的原文:“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

焉(乃)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

”显然,《小取》并未把“辩”的作用归结为“审治乱”和“处利害”,而是指出它具有明同异之处等等作为认识和论说等工具的作用,而作为认识和论说的工具,当然也可用于“审治乱”和“处利害”。

因此,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小取》的说法是把“辩”归结为意识形态一类的。

第二,究竟“辩”是属于意识形态科学,还是属于工具性科学,决不能仅看《小取》有关“辩”的作用的几句论述,而是要看《小取》的全部具体内容。

限于篇幅,对于《小取》的具体内容这里无法展开解释(关于《小取》的具体内容在许多中国逻辑史著作中都有详述,读者可参看),但总体上看,《小取》的内容无非如《小取》所说,是“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亦即是关于“名”(概念)“辞”(命题)“说”(推理)等思维形式的论述,也就是逻辑学的有关理论。

“程文”说:“当墨家将为‘兼爱’和‘杀盗’两个互相冲突的政治主张进行辩护的意图强加于推理之时,就陷入‘杀盗非杀人’的诡辩,导致一系列矛盾……断送它的逻辑前途,因为一个包含矛盾的理论不可能成为逻辑学。

”(23) 笔者认为,第一,说墨家的“兼爱”和“杀盗”是两个互相冲突的政治主张是不正确的。

“兼爱”是要对广大的人民群众平等相爱,而“杀盗”则是要对破坏广大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的坏分子进行镇压。

正像我们现在要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对严重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刑事犯罪分子进行镇压一样,在当时要达到“兼爱”,也必须“杀盗”。

因此,“兼爱”和“杀盗”在墨家的思想体系内是完全一致的。

第二,“程文”把在一个形式化逻辑系统中包含有逻辑矛盾和一个非形式化系统中某一个局部(在一个举例中)包含有逻辑矛盾混淆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