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问的精神》 启凡 原文全文
发问的精神
身是菩提树, 心为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无为而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意境?
•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
忍大师,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
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
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
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
答:举出了①牛顿创立“万有引力”说;②瓦特发明蒸 汽机;③释迦牟尼创立佛教;④孔子“不耻下问”— —入太庙每事问,又向老子问礼。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用典型的人物事例作 为说明论点的证据,是很有力量的。写文章时举出了 这样的例子,易为人所理解和接受,对阐明文章要谈 的道理大有好处。
苹果落地,是多么平常的事情,牛顿 看见了,却要问出个所以然来,结果创 立了“万有引力”说,支配了人类思想。
文章结构
引出论题(第1--3段)
发问的精神
(讲道理、 设比喻)
正面论证(第4---9段)发问精神的可贵
提出正面论点: 论点:“发问是思想的初步,
(第4段)
研究的动机。”
列举事例证明论 牛顿、瓦特、释迦牟尼、孔子 点:(第5-8段)
(举例论证) 归纳小结(第9段)
反面论证(第10---14段)“何必多问”说法不正确
答:反面论点: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 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 住就成了,何必多问?
从三方面反驳:第一方面,墨守旧说、不 能发问,就不能研究,文明就不能进步;第二 方面,一味吸取,不去审问,会把错的、伪的 当作对的、真的;第三方面,发现的问题越多, 才能对实际事物看得越清楚,对所学才更有把 握。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发问的精神》学习要点[整理][特约]
北京四中撰稿:王广惠编审:徐冬杰责编:陈为华《发问的精神》学习要点〔一〕300多年前的一天,有个青年漫步在果树园中。
突然,一个苹果掉在他的身上,这个青年对这常见的现象不是笑笑而已,而是凝视着地上的苹果,提出问题:“为什么苹果向地上落而不往天上飞呢?”以后这个青年对这一并不起眼的自然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终于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这个青年是谁?(牛顿)巴尔扎克曾经说过,“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学科的钥匙。
”上面的小故事不正验证了这句话吗?是的,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议论文《发问的精神》。
关于作者:启凡(1913-1986),是覃必陶的笔名,湖南省宁乡人。
与叶圣陶、郭绍虞等合编《开明新编国文读本》。
30年代前后,常有文章在《中学生》杂志等刊物发表,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
学习本文1、快速浏览课文,标出自然段,为加红字注音景仰滚沸钥匙释迦牟尼典籍2、划分文章层次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3、思考:(1)本文的论题是什么,是怎样引出的?明确:本文的论题是“发问的精神”,是从日常事物中很多道理谈起和设比喻的方法引出论题。
(2)课文举了古今中外哪些事例来论证?列举的事例是怎样与上下文紧密联系的?明确:论点,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
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
列举了牛顿、瓦特、释迦牟尼、孔子因好问而终于取得伟成就的事例来论证论点。
在列举事例以前,作者用“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来开启下文,列举事例之后,作者用“举出这几个人物,无非是要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这一句呼应论点,做到了论据与论点一致,上下文衔接自然。
(3)课文第九自然段在语言表达上,为什么要写成“大科学家、大思想家”,而不写成“大思想家、大科学家”或“大文学家、大科学家”?明确:这关系到列举的四位名人的顺序。
前面两位牛顿、瓦特是大“科学家”,后两位释迦牟尼、孔子是大“思想家”,所以第九段归纳上文顺序写成了“大科学家”、“大思想家”,这样写体现课文语言表达上非常严谨、周密。
《发问的精神》启凡原文全文
《发问的精神》启凡原文全文我们日常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物裏,有很多的道理.大家因为时常见到了,听到了,接触到了,都觉得那些事物平淡无奇,不足介意.其实这是一种损失.事物裏的道理,不比课本的文字,教师的讲解,看了听了,就可懂得.这种道理犹如封锁在秘库石柜裏的珍奇,需要我们用一把钥匙去开启.这把钥匙就是发问的精神.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而开其端.勇於发问,勤於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盈,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别人不肯动脑筋的地方,他偏会想出惊人的见解;别人以为平常的事物,他偏会看出不平常的道理.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苹果落地,是多麼平常的事情.牛顿看见了,却要问出个所以然来,结果创立了「万有引力」说,支配了好几个世纪的人类思想.壶水开沸,谁不常常见到却只有瓦特把它当作问题研究,因而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至今蒙受其利.生,老,病,死,都是极普遍的人生现象.释迦牟尼偏偏要寻根究柢,求个解答.他因此抛弃王位和家庭,独自去潜修静想,终於创立了佛教.我们中国的孔子,也是个好问的人.他说过「不耻下问」的话.他到太庙裏去的时候,看见每样事物都要问.他向老子问礼,也是大家熟知的故事.他能够成为百代景仰的圣人,难道真是天生成的够了,够了,不必多举了.举出这些人物来,无非要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我们虽然不一定人人能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但是我们不能不求知识,不能不明道理.要求知识,要明道理,处处都可以碰到问题.不肯勤於发问,或不能勇於发问的人,是多麼可惜啊!有人也许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本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说这话的人大概「自以为是」.可是让我们仔细想想,就会看出他的话有很多漏洞.第一,书本的记载,老师的讲解,大都是前人思想和研究的结果.可是世界是天天在那裏变动,在那裏进步的.变动和进步又不断地给我们带来许多新问题.这些新问题裏有新道理和新知识,往往不是前人留下的知识和道理所能包含的,有时甚至彼此冲突.牛顿的万有引力,现在正有人提出修正;孔子的学说,也已经有人不愿意拥护了.这些就是例子.假使大家都墨守旧说,不肯发问,那麼,请问新道理和新知识怎麼产生得出来文明怎麼能进步其次,知识和道理,无论其为新为旧,都是各个人或少数人研究出来的.各个人或少数人的见解有限,不免要弄出错误来.而各种知识和道理,经过了传播,往往会有歪曲和失实的地方.我们若是一味吸取,不去审问,岂不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使那些对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见再说,即使我们所吸取的都是真的,对的,经过反复的审问,真的自会益见其真,对的自会益见其对.这麼一来,我们可以得到切实和透彻的了解,岂不更好更进一步说,求知识明道理,不光是懂得了,记住了就算完事.更其要紧的,是把知识和道理融化到生活和习惯裏去.必须这样,知识和道理才能让我们终身受用,才不会失去学习的价值.怎样融化到生活习惯裏去呢第一步就要把书本上看到的,从教师听到的,拿来和实际生活上的事物互相参照,互相比较.在参照和比较中,发问是最重要的.发觉的问题越多,对於实际的事物也一定看得越清楚;同时对於自己的所学也一定更有把握,知道怎样把它安排到生活裏去.你忍心让你的智慧之门永闭麼你愿意永远盲目地让别人带你走麼你愿意永远只做个两脚书柜麼假如你的答覆是否定的,那麼,你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你得勤於发问,勇於发问.。
发问的精神
发问的精神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教学目标(1)认识提倡“发问”精神对自己学习的指导意义;(2)学习运用反问句来加强语言的表现力的方法;(3)领会作者怎样既从正面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正确,又从反面论证了相反的观点不正确,这一正面和反面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教学建议反问的修辞手法文中多次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
反问是通过语气的强化,来强调观点,强调感情,并造成文章的波澜。
课文中的反问句运用有两个特点:一是变化着使用标志反问的词语。
例如:①我们若是一味吸取,不去审问,岂不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使那些对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见?②也许有人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二是几个反问句并列使用,关联上下文,增强气势。
例如:你忍心让你的智慧之门永闭吗?你愿意永远盲目地让别人带着你走吗?你愿意永远只做两脚书柜吗?连用了三个反问句,语势强烈,有力地强调了所要表达的意思。
过渡文中在举例前,先指出名人的共同特点,并用“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来开启下文。
在列举事例之后,文中第九段用“够了,够了,不必多举了”作为过渡,紧接着用“举出这几个人物,无非是要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这一句话归结到中心论点上。
这样,上下文过渡自然,论点与论据配合紧密,事例论证层次清晰。
论证方法本文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
作者认为,发问就是善于动脑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求知识、明道理的途径,也是新发明、新创造的开端。
为了证明这个正确的论点,作者列举了外国的牛顿创立了“万有引力”说,瓦特发明蒸汽机,释加牟尼创立佛教;中国的孔子每事问的事例,从正面加以论证。
接着,作者针对“也许有人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的糊涂见解,又举了几个例子,从反面加以论证。
【优质】《发问的精神》阅读附答案-word范文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发问的精神》阅读附答案阅读《发问的精神》片段,回答1—3题。
①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
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
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别人不肯动脑筋的地方,他偏会想出惊人的见解;别人以为平常的事物,他偏会看出不平常的道理。
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
②苹果落地,是多么平常的事情,牛顿看见了,却要问出个所以然来,结果创立了“万有引力,支配了人类思想。
”③壶水滚沸,谁不常常见到?只有瓦特把它当作问题研究,因而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至今蒙受其利。
④生、老、病、死,都是极普遍的人生现象,释迦牟尼偏偏要寻根究底,求个解答。
他因此抛弃尊位和家庭,独自去潜修静想,终于创立了佛教。
⑤我们中国的孔子,也是个好问的人。
他到太庙里去,看见每样事物都要问。
他知道老子熟悉典籍,就去向老子问理。
他能够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难道真是天生的?⑥够了,够了,不必多举了。
举出这几个人物,无非要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
我们虽然不一定人人能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但是不能不求知识,不能不明道理。
要求知识,明道理,处处都会碰到问题。
不能勤于发问,是多么可惜啊!1.选段论证的论点是[ ]A.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
B.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
C.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
D.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
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
2.选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道理论证B.举例论证C.对比论证D.比喻论证3.下面有关选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②—⑤段依次举了牛顿、瓦特、释迦牟尼、孔子的事例,用来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
B.第①段画线句子的作用是为了引起下文。
最新7 发问的精神(词语)
【解释】 ②(形)表示否认的;反面的(跟 ‘肯定’相对)。
否定判断
【近】 否认
【反】 肯定
要善败,在自我否定中完成自我超越,没有
失实(动)shīshí
【解释】跟事实不符。
传闻失实|报道失实
【反】真实 荒谬 荒诞
虚幻 虚假 虚伪
他对会议作了失实的报道。
新闻界对环境问题报道失实吗?
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近义】反对 【反义】附和 赞同 赞成 称赞 支持
参照(动) cānzhào
参考,仿照(方法、经验等)。 参照物|参照群体|参照执行 这个句子必须参照上下文来译。 我们参照原文作了修改。 这个经验值得参照。
见解(名)jiànjiě
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 见解正确|独特见解 他对中医理论有独到的见解。 他对这个问题很有见解。 【近义】见地 看法 观点 主张
如何制订切实有效的学习计划呢?
受用(动)shòuyòng
(动)享受;得到好处。 受用不尽 有钱大家一起受用。 学得一门手艺,终身受用不尽。 (形)身心舒服(多用于否定句)。 听了这番话,他心里很不受用。
开启(动)kāiqǐ
①打开。 开启民智ㄧ开启闸门 这种灭火器的开关能自动开启。 ②开创。 开启一代新风 【近义】打开 开放 【反义】关闭 封闭
【近义】成绩 成就 成效 效果
在最近的综合活动中,同学们互相展示 了自己的学习成果。
转基因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科技成果。
钥匙(名)yào·shi
【解释】开锁或上锁的器具。比喻解决问 题的方法、门径。
金钥匙(比喻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窍门; 特指能够打开人们心扉的教育方法。 )
开心钥匙(开通心窍的钥匙。比喻用来解 开思想疙瘩的言语或方法 。)
发问的精神 启凡阅读答案
发问的精神启凡①我们日常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物里,有很多的道理。
大家因为时常见到听到接触到,都觉得那些事物平淡无奇,不足介意。
其实这是一种损失。
②事物里的道理,不比课本的文字,教师的讲解,看了听了就懂。
这种道理犹如封锁在密库石室里的珍奇,我们要用一把钥匙去开启。
③这把钥匙就是发问的精神。
④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
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
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别人不肯动脑筋的地方,他偏会想出惊人的见解;别人以为平常的事物,他偏会看出不平常的道理。
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
⑤苹果落地,是多么平常的事情,牛顿看见了,却要问出个所以然来,结果创立了“万有引力”说,支配了人类思想。
⑥壶水滚沸,谁不常常见到?只有瓦特把它当作问题研究,因而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至今蒙受其利。
⑦生、老、病、死,都是极普遍的人生现象,释迦牟尼偏偏要寻根究底,求个解答。
他因此抛弃尊位和家庭,独自去潜修静想,终于创立了佛教。
⑧我们中国的孔子,也是个好问的人。
他到太庙里去,看见每样事物都要问。
他知道老子熟悉典籍,就去向老子问礼。
他能够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难道真是天生的?⑨够了,够了,不必多举了。
举出这几个人物,无非要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
我们虽然不一定人人能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但是我们不能不求知识,不能不明道理。
要求知识,明道理,处处都会碰到问题。
不能勤于发问,是多么可惜啊!⑩有人也许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说这话,大概自以为是。
可是仔细想想,就会看出漏洞。
(11)第一,书本的记载,老师的讲解,大都是前人思想和研究的结果。
可是世界是天天在变动,在进步的。
变动和进步又不断地给我们带来许多新道理,新知识,新问题,往往不是前人留下的知识和道理所能包含的,有时甚至彼此冲突。
假使墨守旧说,不能发问,那怎样能研究,文明又怎样能进步呢?(12)其次,知识和道理,是各个人研究出来的。
《发问的精神》解读
貌 , 其 实 也 就 是 我 们 所 说 的 “ 论 背 景 ” 阐 明 或命 题 , 这 理 , 当且 仅 当 它 “ 用 ” 才 是 真 的 。 有 时
论点 与其 相融 的关 系 , 是一 种理论 “ 实 ” 这 事 。它 以上 笔者 分别 对符 合 说 、 融 说 、 用 说进 相 实 对 于增 强 论 点 的 “ 信 度 ” 非 常 有 益 的 。 在 此 行 了分 析 ,实 际 上 这 三 个 概 念 之 间 不 是 彼 此 孤 可 是 基 础 上 选 用 相 关 理 论 背 景 中具 有 代 表 性 的 理 论 立 、 互 封 闭 的 。这 三 者 之 间 是 一 个 相 互 补 充 、 相 甲 观 点 作 分 析 , 就 是 我 们 以 往 所 说 的 所 谓 “ 证 统 一 的有 机 系 统 。比如 从 实 用 说 的角 度 看 , 商 也 引 法 ” 做 到 “ ” “ ” 合 , 不 同方 面 不 同 强 度 提 出 投 机 取 巧 的 经 营 之 道 可 能 会 赚 大 钱 , 乙商 , 点 、面 结 从 加 以论 证 , 能 加 强 论 证 的 效 果 。 这 时 我 们 也 提 出 诚 信 经 营 之 道 也 可 能 会 赚 大 钱 ,他 们 的 经 更 在 许会 看 到 同传 统 “ 证 法 ” 样 的 “ 用 ”但 此 营理 念都 是 “ 用 的 ”也 可 能 都 有 自己 的理 论 引 一 引 , 实 ,
点 判 断 错 了 ,它 认 为 论 点 是 “ 问 是 思 想 的 初 步 , 究 的 动 机 ” 正 是 因 为 人 在 生 活 中 能 “ 发 研 。 发 步 , 究 的 动 机 。 一 切 知 识 的 获 得 , 都 从 发 问 问 ”, 以 才 能 有 后 来 “ 识 的 获 得 ”, 有 “ 发 研 大 所 知 才 新 而 来 ; 发 明 、 创 造 也 常 ,- 发 问 开 端 。 其 二 明 、 创 造 ” 这 两 者 虽 然 都 在 说 明 “ 问 ” 生 新 新 g由 ” 新 。 发 与 是后 边 的 论 证 方 法 也 判 断 错 了 ,它 认 为
发问的精神文
A、不问,文明不能进步 B、可得到切实透彻的了解 C、问题越多,越清楚,越有把握 小结:
道 理 论 证
引出论题(第1---3段) 正面论证(第4---9段) 初论 步点 ,, 研发 究问 的是 动思 机想 。的
——发问的精神
讲道理
设比喻
A、 牛顿爱问,终创“万有引力”说 B、瓦特问水沸腾现象,发明蒸汽机 C、孔子好问,最终成了圣人 小结: 举 例 论 证
提出正面论点
反面论证(第10---14段)
理论 点 , 引出反面论点 何 知 必识 多和 问道 ? ……
第一层次
• 提问:第2段用了一个比喻,把什么比作 封锁在秘库石室里的珍奇,把什么比作 钥匙?运用比喻来说理有什么好处? 答:事物的道理。发问的精神。形象生动 地说明了发问的精神对于明白事物的道 理的作用。 • 提问:第一层次在文中起什么使用? 答:引出了论题━━发问的精神。
第二层次
• 提问:为什么说“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 (问题讨论第三题) 答:研究由发问而引起,所以说“发问是研究的动机”。 • 提问:作者为了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举出了哪些人 物和事例?(预习第三题)你认为写文章时举出例子 有什么好处?(问题讨论第二题) 答:举出了①牛顿创立“万有引力”说;②瓦特发明蒸 汽机;③孔子“不耻下问”——入太庙每事问,又向 老子问礼。 用典型的人物事例作为说明论点的证据,是很有力 量的。写文章时举出了这样的例子,易为人所理解和 接受,对阐明文章要谈的道理大有好处。
第三层次
• 提问:第三部分怎么提出了什么反面论点的? 作者是怎样反驳的?你同意作者的理由吗? (问题讨论第四题) 答:反面论点: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 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 住就成了,何必多问? 从三方面反驳:第一方面,墨守旧说、不 能发问,就不能研究,文明就不能进步;第二 方面,一味吸取,不去审问,会把错的、伪的 当作对的、真的;第三方面,发现的问题越多, 才能对实际事物看得越清楚,对所学才更有把 握。
九年级语文《发问的精神》《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人教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语文《发问的精神》《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发问的精神》《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二. 重难点分析:1. 学习本文在正面论证过程中列举事例,归纳出论点的方法。
2. 学习本文在反面论证过程中讲述道理,逐层递进的方法三. 教学步骤:(一)《发问的精神》1. 词语积累介意:在意或注意。
景仰:佩服尊敬;仰慕。
平淡无奇: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特点出色的地方。
奇,特殊的。
寻根究底:寻求根由,追究底细。
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
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是:对,正确。
潜修静想:形容专心研究,认真思考。
2. 简介作者:启凡(1913-1986),原名贾必陶。
湖南人,长期担任编辑工作。
30年代前后,常有文章在《中学生》杂志等刊物上发表。
《发问的精神》就是其中的一篇。
从课文有关语句可知本文是作者当年专门为中学生写的。
3. 文章结构分析:第一部分(1~3段):讲道理,设比喻,引出论题“发问的精神”。
第二部分(4~9段):从正面论证发问精神的可贵。
第一层(4段):提出正面论点“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
第二层(5~8段):正面列举四位名人的事例,论证了发问的精神的可贵。
第三层(9段):小结,强调人要求知识、明道理,不能不勤于发问。
第三部分(10~14段):从反面论证“何必多问”说法的不正确。
第一层(l0段):提出“何必多问”的反面论点。
第二层(11~13 段):从三个方面讲道理,逐层深入阐明了反面论点的不正确。
第三层(14段):小结,再次强调要能发问,勤发问。
4. 文章内容分析(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么提出来的?课文第1-3段,讲通俗的道理,设生动的比喻,引出论题“发问的精神”。
第4段提出正面论点,即中心论点: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
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
(2)课文前半部分从正面证明论点,举了哪些事例?列举这些事例的段落是怎样同上下文紧密联系的?依次列举了牛顿(第5段)、瓦特(第6段)、释迦牟尼(第7段)、孔子(第8段)的事例,来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
《发问的精神》启凡原文全文
《发问的精神》启凡原文全文我们日常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物里,有很多的道理.大家因为时常见到了,听到了,接触到了,都觉得那些事物平淡无奇,不足介意.其实这是一种损失.事物里的道理,不比课本的文字,教师的讲解,看了听了,就可懂得.这种道理犹如封锁在秘库石柜里的珍奇,需要我们用一把钥匙去开启.这把钥匙就是发问的精神.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而开其端.勇於发问,勤於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盈,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别人不肯动脑筋的地方,他偏会想出惊人的见解;别人以为平常的事物,他偏会看出不平常的道理.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苹果落地,是多麽平常的事情.牛顿看见了,却要问出个所以然来,结果创立了「万有引力」说,支配了好几个世纪的人类思想.壶水开沸,谁不常常见到却只有瓦特把它当作问题研究,因而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至今蒙受其利.生,老,病,死,都是极普遍的人生现象.释迦牟尼偏偏要寻根究柢,求个解答.他因此抛弃王位和家庭,独自去潜修静想,终於创立了佛教.我们中国的孔子,也是个好问的人.他说过「不耻下问」的话.他到太庙里去的时候,看见每样事物都要问.他向老子问礼,也是大家熟知的故事.他能够成为百代景仰的圣人,难道真是天生成的够了,够了,不必多举了.举出这些人物来,无非要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我们虽然不一定人人能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但是我们不能不求知识,不能不明道理.要求知识,要明道理,处处都可以碰到问题.不肯勤於发问,或不能勇於发问的人,是多麽可惜啊!有人也许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本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说这话的人大概「自以为是」.可是让我们仔细想想,就会看出他的话有很多漏洞.第一,书本的记载,老师的讲解,大都是前人思想和研究的结果.可是世界是天天在那里变动,在那里进步的.变动和进步又不断地给我们带来许多新问题.这些新问题里有新道理和新知识,往往不是前人留下的知识和道理所能包含的,有时甚至彼此冲突.牛顿的万有引力,现在正有人提出修正;孔子的学说,也已经有人不愿意拥护了.这些就是例子.假使大家都墨守旧说,不肯发问,那麽,请问新道理和新知识怎麽产生得出来文明怎麽能进步其次,知识和道理,无论其为新为旧,都是各个人或少数人研究出来的.各个人或少数人的见解有限,不免要弄出错误来.而各种知识和道理,经过了传播,往往会有歪曲和失实的地方.我们若是一味吸取,不去审问,岂不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使那些对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见再说,即使我们所吸取的都是真的,对的,经过反复的审问,真的自会益见其真,对的自会益见其对.这麽一来,我们可以得到切实和透彻的了解,岂不更好更进一步说,求知识明道理,不光是懂得了,记住了就算完事.更其要紧的,是把知识和道理融化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必须这样,知识和道理才能让我们终身受用,才不会失去学习的价值.怎样融化到生活习惯里去呢第一步就要把书本上看到的,从教师听到的,拿来和实际生活上的事物互相参照,互相比较.在参照和比较中,发问是最重要的.发觉的问题越多,对於实际的事物也一定看得越清楚;同时对於自己的所学也一定更有把握,知道怎样把它安排到生活里去.你忍心让你的智慧之门永闭麽你愿意永远盲目地让别人带你走麽你愿意永远只做个两脚书柜麽假如你的答覆是否定的,那麽,你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你得勤於发问,勇於发问.。
发问的精神课文原文
发问的精神课文原文发问的精神课文原文发问的精神一文是为了向我们证明发问精神的重要。
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发问的精神课文原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发问的精神课文原文①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
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
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别人不肯动脑筋的地方,他偏会想出惊人的见解;别人以为平常的事物,他偏会看出不平常的道理。
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
②苹果落地,是多么平常的事情,牛顿看见了,却要问出个所以然来,结果创立了“万有引力,支配了人类思想。
”③壶水滚沸,谁不常常见到?只有瓦特把它当作问题研究,因而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至今蒙受其利。
④生、老、病、死,都是极普遍的人生现象,释迦牟尼偏偏要寻根究底,求个解答。
他因此抛弃尊位和家庭,独自去潜修静想,终于创立了佛教。
⑤我们中国的孔子,也是个好问的人。
他到太庙里去,看见每样事物都要问。
他知道老子熟悉典籍,就去向老子问理。
他能够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难道真是天生的?⑥够了,够了,不必多举了。
举出这几个人物,无非要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
我们虽然不一定人人能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但是不能不求知识,不能不明道理。
要求知识,明道理,处处都会碰到问题。
不能勤于发问,是多么可惜啊!发问的精神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懂得发问的意义,学会做一个乐于发问、善于发问、勤于发问的人。
2.学习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来论证论点的写法。
3.学习本文在正反论证过程中采用举例和讲道理论证的方法。
重点难点1.重点:学会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2.难点:如何紧扣论点选择典型论据。
学法引导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章中心论点,与上一课《怀疑与学问》尝试比较体会异同。
2.细读课文,理清结构层次,找出正面论证、反面论证的部分,并具体分析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论说道理的。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解释下列词语。
发问的精神
发问的精神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学目标(1)认识提倡“发问”精神对自己学习的指导意义;(2)学习运用反问句来加强语言的表现力的方法;(3)领会作者怎样既从正面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正确,又从反面论证了相反的观点不正确,这一正面和反面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教学建议反问的修辞手法文中多次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
反问是通过语气的强化,来强调观点,强调感情,并造成文章的波澜。
课文中的反问句运用有两个特点:一是变化着使用标志反问的词语。
例如:①我们若是一味吸取,不去审问,岂不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使那些对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见?②也许有人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二是几个反问句并列使用,关联上下文,增强气势。
例如:你忍心让你的智慧之门永闭吗?你愿意永远盲目地让别人带着你走吗?你愿意永远只做两脚书柜吗?连用了三个反问句,语势强烈,有力地强调了所要表达的意思。
过渡文中在举例前,先指出名人的共同特点,并用“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来开启下文。
在列举事例之后,文中第九段用“够了,够了,不必多举了”作为过渡,紧接着用“举出这几个人物,无非是要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这一句话归结到中心论点上。
这样,上下文过渡自然,论点与论据配合紧密,事例论证层次清晰。
论证方法本文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
作者认为,发问就是善于动脑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求知识、明道理的途径,也是新发明、新创造的开端。
为了证明这个正确的论点,作者列举了外国的牛顿创立了“万有引力”说,瓦特发明蒸汽机,释加牟尼创立佛教;中国的孔子每事问的事例,从正面加以论证。
接着,作者针对“也许有人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的糊涂见解,又举了几个例子,从反面加以论证。
这样,通过一反一正的对比论证,论点鲜明突出,大大增加了说服力。
第七课 发问的精神 词语
第七课发问的精神1.成果:1.成全,成立。
2.收获到的果实。
常用于指工作或事业方面的成就。
初次成果;第一次收成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理论是实践的开始,实践是理论的成果。
人生最大快乐,是自己的劳动得到了成果。
2.钥匙:1.开锁的器具。
2.喻指赖以管理事务者。
3.喻指打开门径的方法﹑手段。
勤奋是一把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书是一把打开人生大门的金钥匙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诚挚是架通心灵的桥梁。
3.见识:①接触事物,扩大见闻:到各处走走,~~也是好的。
②见闻;知识:长~ㄧ~广。
更多的见识。
见识深刻的人见识太少我们要以人为鉴,使自己增长见识,少犯错误。
3.动机: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念头:~好,方法不对头,也会把事办坏。
他的动机利益动机动机纯正的人强烈的动机做事的动机让每一个念头都服从于利益动机。
无数的例子让我深信,上帝终将拯救那些动机纯正的人4.记载:①把事情写下来:据实~ㄧ回忆录~了当年的战斗历程。
②记载事情的文章:我读过一篇当时写下的~。
您额上的皱纹记载着您的坎坷没有哪一本传记是如实记载个人情况的每个人的爱情故事都是一本圣经,记载世界的生成和未来。
5.修正:1.遵行正道。
2.指遵行正道的人。
3.治理。
4.改正,修改使正确。
以智慧时时修正偏差,以慈悲处处给人方便修正自己吧,不要企图修正别人6.无非:1.没有文饰﹑文采。
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吧人生最艰难的事,无非是不撒谎,同时又不相信自己所说的谎话。
7.忍心:内心残忍;硬心肠:忍心害人|忍心抛妻弃子。
见他手不释卷的刻苦样,我不忍心打搅他。
我不忍心看着光明被人埋葬。
8.答复:1.回答。
愿我真诚的服务换取您满意的答复,那是我莫大的幸福。
一个胆怯的问题总会得到一个自信的答复。
这件事我没有答复他。
他终于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9.否定:①否认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真实性(跟‘肯定’相对):全盘~ㄧ~一切。
②表示否认的;反面的(跟‘肯定’相对):~判断。
《发问的精神》综合能力训练
《发问的精神》综合能力训练一、阅读下文,回答1—7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有一句著名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
其实,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
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能不能发现它,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有没有敢于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就拿洗澡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
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
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题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球的台风也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
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
他的这种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无独有偶。
在60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
这是为什么?这个疑问,引起了当时正在研究大陆和海岸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
魏格纳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分成了两个洲。
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他看到儿子睡觉时,忽然眼珠子转动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问的精神》启凡原文全文
我们日常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物裏,有很多的道理.大
家因为时常见到了,听到了,接触到了,都觉得那些事物平淡无奇,不足介意.其实这是一种损失.
事物裏的道理,不比课本的文字,教师的讲解,看了听了,就可懂得.这种道理犹如封锁在秘库石柜裏的珍奇,需要我们用一把钥匙去开启.
这把钥匙就是发问的精神.
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而开其端.勇於发问,勤於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盈,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别人不肯动脑筋的地方,他偏会想出惊人的见解;别人以为平常的事物,他偏会看出不平常的道理.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
苹果落地,是多麼平常的事情.牛顿看见了,却要问出个所以然来,结果创立了「万有引力」说,支配了好几个世纪的人类思想.
壶水开沸,谁不常常见到却只有瓦特把它当作问题研究,因而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至今蒙受其利.
生,老,病,死,都是极普遍的人生现象.释迦牟尼偏偏要寻根究柢,求个解答.他因此抛弃王位和家庭,独自去潜修静想,
终於创立了佛教.
我们中国的孔子,也是个好问的人.他说过「不耻下问」的话.他到太庙裏去的时候,看见每样事物都要问.他向老子问礼,也是大家熟知的故事.他能够成为百代景仰的圣人,难道真是天生成的
够了,够了,不必多举了.举出这些人物来,无非要证明
发问精神的可贵.我们虽然不一定人人能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但是我们不能不求知识,不能不明道理.要求知识,要明
道理,处处都可以
碰到问题.不肯勤於发问,或不能勇於发问的人,是多麼可惜啊!
有人也许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本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说
这话的人大概「自以为是」.可是让我们仔细想想,就会看出他的话有很多漏洞.
第一,书本的记载,老师的讲解,大都是前人思想和研究的结果.可是世界是天天在那裏变动,在那裏进步的.变动和进步又不断地给我们带来许多新问题.这些新问题裏有新道理
和新知识,往往不是前人留下的知识和道理所能包含的,有时甚至彼此冲突.牛顿的万有引力,现在正有人提出修正;孔子的学说,也已经有人不愿意拥护了.这些就是例子.假使大家都墨守旧说,不肯发问,那麼,请问新道理和新知识怎麼产生得出来
文明怎麼能进步
其次,知识和道理,无论其为新为旧,都是各个人或少数人研究出来的.各个人或少数人的见解有限,不免要弄出错误来.而各种知识和道理,经过了传播,往往会有歪曲和失实的地方.我们若是一味吸取,不去审问,岂不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使那些对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见再说,即使我们所吸取的都是真的,对的,经过反复的审问,真的自会益见其真,对的自会益见其对.这麼一来,我们可以得到切实和透彻的了解,岂不更好
更进一步说,求知识明道理,不光是懂得了,记住了就算完事.更其要紧的,是把知识和道理融化到生活和习惯裏去.必须这样,知识和道理才能让我们终身受用,才不会失去学习的价值.怎样融化到生活习惯裏去呢第一步就要把书本上看到的,从教师听到的,拿来和实际生活上的事物互相参照,互相比较.在参照和比较中,发问是最重要的.发觉的问题越多,对於实际的事物也一定看得越清楚;同时对於自己的所学也一定更有把握,知道怎样把它安排到生活裏去.
你忍心让你的智慧之门永闭麼你愿意永远盲目地让别人带你走麼你愿意永远只做个两脚书柜麼假如你的答覆是否定的,那
麼,你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你得勤於发问,勇於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