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近年来,我国的初中历史教学在取得一定成绩的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
本文将从现状和改进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初中历史教学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现状分析1. 教学内容单一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学内容往往过于单一,重点放在了地域史和政治史上。
这种单一的教学内容大大限制了学生对历史的全面理解和认识,使他们无法真正领会历史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
2. 学生兴趣不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目前的历史教学模式较为陈旧,教师主导性较强,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对历史的热情和好奇心。
3.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和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和思考的机会。
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4. 教学资源不足初中历史教学,尤其是对于乡村地区的学校而言,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材质量不高,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较为突出。
这严重限制了历史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二、改进措施1. 多元化教学内容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的整体理解和认识,可以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一定的多元化。
对于历史教材的编写和选择,可以考虑增加一些文化史、经济史和社会史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内在联系。
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通过教学互动、游戏化教学和多媒体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
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来解说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多样化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应该推进历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应该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教学。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让学生了解过去的故事,认识古人的智慧,理解世界的发展。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匮乏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历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热爱历史,本文将从当前的教学现状出发,提出改进策略。
一、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1. 教学内容单一目前,初中历史教学更多地以书本知识为主,重点放在了教科书上的知识点,忽略了历史的广阔性和深度性。
学生们在课堂上往往只能接收到零散的知识点,而对历史的整体认识和理解能力较为薄弱。
2. 教学方法传统在课堂上,教师往往采用讲授、板书、背诵等传统教学方法,学生们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导致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不佳。
3. 教学资源匮乏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很多学校和教师缺乏专业的历史教学资源,无法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对历史缺乏兴趣。
以上种种问题表明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着诸多不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进策略。
1. 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适当添加一些与当下社会和学生生活相关的历史知识,让历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探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2.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积极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丰富的教学资源学校和教师应该在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上多加投入,积极寻找历史教学素材,进行多媒体教学,展示历史图片、实物、视频等资源,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引导学生独立学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阅读历史相关的书籍,开展历史实地考察,参与历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历史的感知能力和认识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体会历史的气息和魅力。
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
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初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和历史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
本文将针对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改进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一、现状分析1. 教学内容单一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主要还是以课本内容为主,而且着重于历史事件的梳理和记忆,忽视了历史的文化、文明及其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
导致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历史的理解和把握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欠缺。
2. 教学方法陈旧目前的历史教学方法依然以传统的“一言堂”为主,师生活动单一,学生被动听课和死记硬背为主。
教学缺乏趣味性和交互性,学生受到的启发和激发较少,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由于历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单一性,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缺乏主动学习历史的动力和欲望。
许多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态度是“枯燥无味”、“难以理解”,这也导致了学习效果的不佳。
二、对策探析1. 丰富教学内容应当在传授历史事件的注重历史文化、历史思想、历史人物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内涵和历史事件的渊源。
引入一些历史文化教育的内容,如历史名著、历史文化遗产等,丰富了解历史的途径。
2. 更新教学方法教师需要适时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结合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等,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历史问题。
3.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深度,增加教学内容的丰富度,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去了解历史,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4. 增加历史文化教育在历史课堂之外,学校也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历史文化活动和历史文化小组讨论会等形式,增加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热爱和学习的积极性。
5.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和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手段,如历史学科的课外阅读、历史研究小组的组建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
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1. 历史知识的单向灌输在现行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以知识传授为主,忽略了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思考。
历史知识的单向灌输,使学生更多地将历史视为一种被动的接受,而非主动的思考和探究。
2. 历史教学内容偏重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偏向于政治史,导致很多学生对于历史的理解局限在政治事件和人物上,而忽略了历史的多元性和综合性。
这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的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3. 教学手段单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学手段单一,主要以讲述和课本为主。
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不高,难以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的热情和好奇心。
以上种种问题导致了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难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历史学习需求,需要采取一定的对策进行改进。
二、对策探索1. 坚持问题导向的教学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坚持问题导向的教学,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除了政治史之外,我们可以在教学中丰富历史内容,拓展历史视野,引入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等多元的历史内容,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从多个角度理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3. 多样化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参与度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小组讨论、文献分析、历史实践等,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提升其历史学习的效果和兴趣。
三、展望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的探析,我们可以看到,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对策进行改进,使得初中历史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使得初中历史教学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服务。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1. 认知负荷过大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在内容方面存在认知负荷过大的问题。
学生需要记忆大量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年代,对于初中生而言,这种内容的记忆和理解需要较高的认知能力和长时间的学习。
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往往感到困难和压力。
2. 学生兴趣不高学生对历史教学的兴趣相对较低。
由于历史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和繁杂,对于初中生来说,缺乏直观性和吸引力,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可能对历史学科产生排斥情绪,从而影响了他们对历史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学内容不够贴近生活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相对而言比较专业,较少涉及与学生个人生活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这使得学生对历史教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产生怀疑。
由于历史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较少,导致学生对历史的学习产生了疏离感和冷漠态度。
二、改进策略1. 减少认知负荷,注重思维能力培养为了解决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认知负荷过大的问题,可以适度减少学生的历史知识负担,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绘制历史时间轴,进行历史事件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不是只追求历史知识的堆砌。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
2. 设置生活化的历史案例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教学的兴趣,可以设置一些生活化的历史案例,如家国情怀、英雄故事、历史名人和普通人的生活故事等。
通过这些具有情感共鸣和生活现实意义的历史案例,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增强他们的历史学习积极性。
3. 培养学生的历史社会背景认知为了使历史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社会背景出发,了解历史事件与当时社会背景的关系。
通过了解历史事件与社会背景的联系,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他们对历史的认知水平,使历史教学内容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之中。
4. 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了提高历史教学的教学效果,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历史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
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1. 教学内容与资源的多元化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在教学内容和资源上已经呈现出一定的多元化特点。
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编写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具有时代感和现代性。
教学资源的利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包括多媒体教学、实地考察等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2.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在教学方法方面,初中历史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和尝试。
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逐渐向多元化、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例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3. 考核评价的改革随着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考核评价方式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以往的死记硬背和填鸭式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渐淘汰,更加注重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考试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如主观题、开放性题目等。
1. 教学内容缺乏深度尽管现在的历史教学内容较为多元,但在某种程度上,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加强。
有些教材内容过于零散,片面地介绍了一些历史事件,而没有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导致学生对历史的整体认识不够清晰。
2.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一些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够高,可能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不足有关。
当历史教学只是单纯的灌输知识,而缺乏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的结合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很难被激发起来。
3. 教师教学能力不足部分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较为薄弱,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教师缺乏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无法很好地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爱和兴趣,教学效果不佳。
三、对策探析1. 丰富教学内容,突出历史文化内涵为了提高历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教师们可以在教学内容中更多地涉及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注重历史文化内涵的传承,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历史的厚重和丰富。
2. 创新教学方法,增加趣味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的创新教学方法,如利用多媒体、实地考察、小组合作等方式,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初中历史教学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社会变革的发展,历史教学在学校教学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现状分析1.教材过于笼统目前的初中历史教材内容过于笼统,缺乏具体的案例和细节描写,往往只是简单的列举重大事件和人物,缺乏足够的深度和广度。
这种教学模式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只是机械性的记忆知识点,难以形成对历史的全面认识。
2.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形式较为传统,教师以讲解为主,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不足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侧重于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学生只是停留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层面,缺乏分析和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改进措施1.更新教材内容针对目前教材内容过于笼统的问题,需要进行教材内容的更新和完善。
在编写教材内容时,可以增加一些具体的历史案例和细节描写,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多样化教学方法针对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的问题,可以多样化教学方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历史地图、图片、影视资料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合作,共同解决历史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4.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研究在课堂教学之外,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研究和探究。
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历史课题的调研和研究,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和深度,锻炼他们的历史思维和研究能力。
5.重视历史文化教育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1. 引言1.1 现状分析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以下几个主要现状:1. 教学内容单一化:目前的历史教学内容大多围绕教科书内容展开,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
教师往往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缺乏启发学生思考和拓展知识的教学方式。
2. 缺乏互动性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偏向于单向传授,缺乏师生互动,学生参与度不高。
学生缺乏与历史内容的互动,容易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和学习效果的降低。
3. 历史教学资源不足:学校的历史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学设备陈旧,教师教学支持工具不足。
缺乏生动的故事、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料,影响了教学效果。
4.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当前社会信息多元化和碎片化,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很多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缺乏兴趣,难以主动投入到历史学习中。
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1.2 问题意识在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大多数学生认为历史课是枯燥乏味的,缺乏吸引力。
历史教学内容单一化严重,大多数学校侧重于传统教材和死记硬背,缺乏趣味性和启发性。
历史教学缺乏足够的互动性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思考和参与的机会。
由于历史教学资源不足,教师无法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导致教学效果受限。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对历史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影响了学习效果和成绩提升。
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了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亟待改进和完善,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和学生动力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调整。
只有充分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历史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这一部分需要继续扩充,重点展开讨论问题意识的深刻分析和思考,引出正文部分的讨论内容。
】2. 正文2.1 教学内容单一化教学内容单一化是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
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一、引言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历史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国初中历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本文将对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的再发展。
二、现状分析1.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当前,许多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不高,对历史知识缺乏浓厚的兴趣。
这主要原因在于历史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学生认为历史就是一些古老的记载,与自己的生活无关,因此缺乏学习的动力。
2. 历史教学内容枯燥目前,初中历史教材内容较多,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到枯燥乏味。
这些历史知识多为历史事件的叙述和人物的介绍,而缺乏与当下社会的联系和生活的关联性,导致学生难以产生共鸣,产生了学习疲劳。
3. 教学手段单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课堂讲解、笔记复制等教学手段,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
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输入,很难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中去,导致了知识的被动接受和记忆。
4. 缺乏发展学生思维的教学方式目前的历史教学方式主要以传统的教育形式为主,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缺乏对历史事件的思辨和分析,往往仅仅是死记硬背历史知识,而无法形成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三、对策提出1.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兴趣不高的问题,可以尝试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可以通过历史故事、历史影视剧、历史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了解历史,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2. 以生活为载体,增强历史教学的亲和力历史教学内容应以生活为载体,增强历史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增强历史教学的亲和力。
通过讲解历史事件与当今社会的联系、历史事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方式,激发学生热爱历史的情感,使历史知识有血有肉。
3. 提倡互动教学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提倡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浅析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析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 引言1.1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呈现出一些问题和挑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逐渐显得单一和落后。
教材内容过于陈旧,缺乏新颖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教学过程中缺乏多角度的分析和讨论,使得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无法得到充分锻炼。
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主导教学的情况比较严重。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着教学方法单一、内容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教材陈旧和缺乏互动性等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改进历史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参与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1.2 问题意识的重要性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在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辨能力,让他们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死记硬背,而是能够主动思考、质疑和探索。
问题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让他们不轻信一面之词,而是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独立思考,形成独立的见解和观点。
问题意识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让他们在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启发、互相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团队意识。
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让他们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2. 正文2.1 传统教学模式单一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是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探究的环节。
教师通常是通过讲解和讲义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只需听讲和记笔记,缺乏主动思考和实践的机会。
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受限,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所带来的问题,我们应该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中学历史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中学历史教育的现状与思考导言:历史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们回顾过去,认知现在,并为未来提供启示。
中学历史教育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历史观念和历史价值观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中学历史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科知识过于注重记忆,教学内容的片面性等,需要加以改进与思考。
一、中学历史教育的现状1.学科知识的过于注重记忆目前的中学历史教育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记忆与复述,而忽略了历史的思辨与分析能力的培养。
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地点,一旦考试结束就将此段历史知识抛在脑后,没有形成对历史的深度思考。
2.教学内容的片面性在当前中学历史教育中,教学内容往往只涉及大众熟悉的历史事件和名人,而对于一些较为冷门或者偏僻的历史知识知之甚少。
很多学生只知道一些历史常识,却对于历史发展的全貌缺乏了解。
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的全面了解和正确理解,也限制了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3.以记忆为主的评估方式当前的中学历史教育评估方式主要以考试为主,而这些考试往往更注重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考察,对于学生对历史事件背后原因的分析和思考能力的考查则相对较少。
这种评估方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历史的深度理解。
二、优化中学历史教育的思考1.培养提问和思考的能力为了优化中学历史教育,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提问和思考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问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和意义等方面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同时,学校可以开设一些探究性学习的课程,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针对历史中的争议性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以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2.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中学历史教育的内容应注重多元化,既包括熟知的历史事件和名人,也应包括一些较为冷门或偏僻的历史知识。
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历史的全面认识与理解。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历史考察活动,带领学生亲身感受历史遗址和文物,加深他们对历史的体验与感受。
3.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在考核中学历史教育时,评估方式应更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的考察。
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历史教育在初中教育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本文将就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现状分析1. 教材内容过于繁杂目前初中历史教学的教材内容过于繁杂,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范围,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
2. 缺乏生动的教学手段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多以课堂讲述和课本阅读为主,缺乏生动的教学手段。
学生们往往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不大,难以主动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来。
3. 学习动机不足部分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动机,认为历史无关紧要,难以提高学习积极性。
这些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表现出较低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
二、改进措施1. 精简教材内容针对历史教学中教材内容过于繁杂的问题,可以适当精简教材的内容。
从教材中挑选出与学生日常生活、社会热点等能够联系起来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教学,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2.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故事讲述、历史实物展示、历史探究活动等,使历史教学更生动有趣。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3. 培养历史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可以通过组织历史知识竞赛、举办历史展览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让他们从中获得成就感和乐趣。
4.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立小组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达到更好的历史学习效果。
5. 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在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让学生打破传统的历史认识,以更开放的视野去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
6. 培养历史素养除了传授历史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历史与当代社会的关系,使他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历史责任感。
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一、现状分析1.教材单一和过时目前,一些初中历史教材内容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过于偏重于历史事件和时间的记忆,缺乏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部分历史教材内容也较为过时,不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水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动力。
2.教学方法单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多采用讲述、板书和传统教学手段,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
学生在较长时间内被动接受知识,难以主动学习和思考,影响了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思维能力,也无法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浓厚兴趣。
3.课程内容与生活脱节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现实社会,缺乏与学生生活的内在联系和现实意义,可能使学生对历史内容的学习产生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局面。
相应的,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会受到影响,影响历史学科教学效果。
二、改进措施为了解决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改进措施。
1.更新教材内容应该注重更新历史教材的内容,让教材更贴近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水平。
教材内容要注重多元化,引入历史文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丰富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教材学习历史知识的了解历史的渊远流长,了解不同历史文明的交融和发展,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浓厚兴趣。
也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文化素养。
2.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可以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课外阅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培养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历史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得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结语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改进和提高。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初中历史教学是历史学科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能力的关键阶段。
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如课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
本文将对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旨在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一、现状分析1. 课堂教学内容单一目前初中历史教学普遍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重点,课堂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对历史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介绍。
这导致学生对历史的整体认识欠缺,只能片面了解历史的某一方面,难以形成完整的历史观念。
2. 教学方式单一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以传统的讲述式教学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积极的参与和思考。
这种教学方式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减退,无法激发他们的热情,更难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当前,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不足,很多学生对历史缺乏兴趣,只是为了完成学业而学习历史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这也使得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缺乏深入思考和理解,难以形成对历史的深刻认识。
二、改进策略1.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了改善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单一的现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更多的历史文化和历史地理知识,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文化因素和地理环境,从而形成对历史的全面认识。
还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的轶事等,让学生通过趣味性的内容来理解历史,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多样化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初中历史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教师可以尝试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课外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中感受历史,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提高学生学习动力为了解决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举办历史知识竞赛、组织历史文化活动等,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感受历史的魅力。
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摘要】初中历史教学在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历史意识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诸多挑战。
目前的现状分析显示,历史教学存在课程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
需要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更新教学内容、拓展教学形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等,以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也是关键,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互动环节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未来,历史教学将朝着更加多元化、趣味化的方向发展。
要重视并改进初中历史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未来发展趋势、总结反思1. 引言1.1 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初中历史教学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过去的文明和历史事件,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历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历史教学,学生还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国家精神,增强对民族、文化、历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还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历史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自我提高。
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加强初中历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初中历史教学的挑战由于初中历史知识体系繁杂,教师往往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大量内容的传授,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的抽象性和抽象性,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初中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普遍不高,很多学生认为历史学科枯燥乏味、令人难以理解。
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过去的文明和事件,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和批判能力。
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过于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以及教学方法缺乏新颖性等。
我们有必要对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改进措施,以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现状分析1. 教学内容单一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大多只注重教授基本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缺少对事件和人物之间的联系和背后的深层次含义的讲解。
学生只是被要求记住一些表面的事实,而缺少对历史背后原因和影响的了解。
这将导致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不足。
2. 学习动力不足由于历史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他们往往将历史课视为一堂绕不开的功课,而不是一门有趣的学科。
这使得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3. 教学方法单一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大多以讲授和记忆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多样性。
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授课和知识点,而不能积极参与其中。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二、改进措施1. 丰富教学内容为了让历史教学更有启发性和趣味性,我们应该丰富历史教学内容,注重历史事件和人物之间的联系和背后的深层次含义。
可以通过教学资料、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历史事件和人物,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
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辩论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2. 激发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通过故事讲解、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历史更生动和有趣。
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历史题材的电影或纪录片,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从而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历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竞争和展示中激发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3. 多样化教学方法为了让历史教学更具有互动性和多样性,我们应该多样化教学方法。
除了传统的讲授和记忆之外,可以引入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更活跃地参与历史课堂。
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也面临着一些现状需要改进。
本文将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探讨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教材内容方面。
目前初中历史教材的内容相对较为繁杂,包括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等。
但由于课程时间有限,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事实层面上,缺乏对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的深入思考。
我们需要对历史教材进行精简,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理解历史。
教学方法方面。
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主要以讲述和课文解读为主,缺乏足够的互动和探究,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的厌倦感。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情景再现、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
评价体系方面。
目前初中历史教学的评价主要以笔试为主,重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忽略了对学生历史思维和历史能力的培养。
我们需要改变评价方式,引入更多的项目作业、实践活动和口头表达等评价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历史,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历史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增加教师对历史的研究和学习的机会,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历史。
积极探索数字化教学手段。
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将历史教学与互联网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组织学生参观实地考察,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研究历史的内容和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改进初中历史教学的关键是要调整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改进评价体系。
只有在多方面的努力下,我们才能使初中历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
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近年来,初中历史教学在我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困惑。
本文将就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改进提供一些建议。
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是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育资源过度集中。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注重知识的传递,重点关注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时间、地点、事件等单一维度的内容。
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只注重记忆和死记硬背,缺乏深入思考和创造性思考能力。
教育资源也较为集中,仅关注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忽视了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改变教学方式,从知识传递转向思维培养。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事实的分析和解读中。
可以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深入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和启示,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扩大教育资源,注重多元化的历史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不局限于教科书上的内容,要积极利用多种资源,如历史文献、地方档案、博物馆等,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地域和社会群体的多样性。
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历史研究和调查,培养他们的历史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还应加强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历史感。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和兴趣,让他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可以通过历史诗词歌赋、历史小说影视等多媒体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还应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
仅仅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的专业能力也需要得到提升。
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历史知识,加强对历史学科的研究和探索,提高自己的历史教育水平。
教师还应开展教学研究和交流,增加教学经验和教学策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育资源集中等问题。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我们应改变教学方式,注重思维培养;扩大教育资源,注重多元化的历史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初中历史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历史,还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生对历史的深入理解和兴趣培养。
有必要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现状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一、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现状1. 内容单一、教材陈旧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主要以教材为依据,然而教材内容相对单一,多以政治事件与战争为主,缺乏全面系统地介绍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历史知识。
现有教材编写时间较早,无法及时反映历史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教材内容与时代发展脱节,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学方法单一、呆板目前的历史课堂以传统的讲授为主,缺乏互动的教学方式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缺乏动力和乐趣。
很多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忽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导致历史教学呆板乏味。
3.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普遍不高。
很多学生认为历史学科无趣味性,只是单纯的填鸭式学习,因此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二、改进策略为了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和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改进策略:1. 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历史知识范围在历史教学中,应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历史知识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政治事件和战争。
教师可以结合文化、经济、社会等多个维度,引导学生了解历史的全貌,提高他们对历史的全面理解能力。
教材应及时更新,反映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使教材内容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
2. 多样化教学方法,增加趣味性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多样化教学手段,引入互动式教学、小组讨论、游戏化教学活动等,增加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和活跃度。
通过多媒体教学、实地考察等方式,丰富历史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3.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历史学科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精神。
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历史课程也在不断趋于完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将围绕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一、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学内容过分注重时间线性,忽视学科内部的脉络联系。
历史学科是一门非常丰富和复杂的学科,它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各种不同时间段之间的联系,而不仅是简单地背诵时间线。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全部资源都用于让学生记忆历史事件、政治人物和时间点,过分着重事件的经过而忽视事件之间的联系。
2.教学注重考试应试而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很多初中历史课程中,教学大部分是考试取向的,老师把大量时间用于教给学生如何答题技巧和应对考试,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传授。
这样会造成学生仅仅是为了追求分数而去学习历史,而不是真正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3.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启发式很多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采取单一的逻辑述说式授课,讲解“罗列式”严格的时间线,对于学生来讲可能会缺乏趣味性和启发式。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能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并挖掘课程的内在价值。
1.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历史教学应该更加多样化,注重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
尝试通过案例研究、辩论和广泛研究不同历史事件的多维度信息来教授历史知识,这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鼓励学生思考历史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远离纯记忆的时间线,鼓励学生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他们与当下的关系。
在学生看完历史事件之后,感受事件的影响,并就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讨论。
3.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教师在授课中应该把注意力从教师的经验或时间线上转移到更启发式和有趣的方法上,如使用艺术或创造性元素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历史知识,鼓励学生参加小组合作、选修课程和研究项目,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4.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历史教学应该不仅着重学生印象力的培养,更需要对学生进行理论性知识的传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与思考每次与从事初中历史教育的老师谈起初中的教学情况,都觉得遗憾大于成就,历史教育的痛苦大于快乐,始终处于苦恼之中。
思来想去,决定冷静思考一下我们的初中历史教育问题何在,出路何在,以供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成都市中考政策最初实行3+x,即:中考必考语文、数学、英语,选考物理、化学、历史、政治。
选考可一科,也可多科。
前几年物理、化学未曾作为中考科目,学生就不学物理、化学,结果那几届的初中毕业生读高中以后,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与能力很差,学生高中学习很困难,影响高考成绩。
所以,最近几年,物理、化学也变成了中考必考科目,学校重视,老师重视,学生、家长也格外重视。
历史、政治就定为毕业考试科目,不作为中考科目,成绩不记入中考升学成绩。
历史、政治成绩只与能否拿毕业证挂钩,不及格者不能拿毕业证。
前几年历史、政治毕业考试与中考一起进行,今年2005年,又有重大调整,把历史、政治毕业考试时间放在2005年5月16日举行,实行开卷考试。
在这种中考政策之下,初中历史教育情况如何?笔者调查如下:纵观初中三年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认真程度,可以这样说:初一年级时,态度端正,兴趣较浓;初二年级时,学生还在学;初三年级时,很大一部分同学基本不学习了。
初一年级时,学生刚入校,面对新的历史学科,兴趣较浓。
学生没有太大的升学压力,有很多的时间看历史,思考一些历史问题,上课认真听讲,与老师热烈地讨论历史问题。
还能够看很多历史故事书,人物传记。
老师布置的历史演讲比赛,历史小论文比赛,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踊跃投入。
但是,如果学生的历史半期、期末考试成绩,不记入年级排名的话,学生几乎不学历史。
到初二年级了,学生重大转折时候,学习压力加大,在开始谈升学,又增加物理学科,学生对历史的重视程度减弱。
部分学生,特别是成绩暂时落后,学习后进的学生,开始在历史课上做其它作业,想把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中考科目成绩补上来。
今年4月初,中考政策发布出来,初二学生听说初三年级的历史、政治又开卷考试,而且学校自行组织考试和阅卷,学习历史的军心更加动摇。
一些一直以来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同学则开始在课堂上肆无忌惮地捣乱起来。
成绩中等或者中等偏上的同学还是在认真地学习。
这时历史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率只有百分之六十左右,历史老师想达到初一时的学习效果,已很不可能了。
老师想按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组织教学,只能是一相情愿,学生不来气,学生不积极参加。
老师精心准备,却痴心遇冷风。
初三了,老师、家长、学生一门心思地谈论怎样应对升学,怎样考上重点高中。
所以在这时候,学生对世界历史上下册的学习效率很低下。
甚至低下到课堂学习效率为零。
学生把历史课当作休闲课,调节课,睡觉课。
把这四十五分钟作为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中考科目准备好精力的养精蓄锐课。
老师提醒他认真点,还是学一点,学生却说:“老师你不打扰,让我休息一下。
历史又不中考,学不学,没关系。
”到中考考试政策正式下来,明确中考不考历史,只记作毕业成绩时,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更加心不在焉,更加放心了,反正学校都要放我们毕业。
此时,学校连历史正课也不开了,时间让给中考科目来上。
初中三年这样的历史教育现状,我们的历史教育任务完成了吗?看看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就知道了。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课程目标”作了三方面的要求,即①知识与能力②过程与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下面对历史课程的总目标再作具体的分析:第一,知识与能力:知识共分为五类: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观察历史概念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力共分为七种: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表达能力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历史想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独立思考并得出结论得能力评价能力第二,过程与方法:强调学生感知历史,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理解历史。
强调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学会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用历史的眼光分析现实问题,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民族主义感情,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必然趋势,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
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把历史教育现状与课改目标对比一下,我们现在的历史教育任务并没有完成。
这是明显的答案,肯定没有完成。
沉痛之余,笔者有一些思考,思考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历史教育现状之间的距离背后隐藏的问题。
第一,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吗?初中后两年的学习,笔者觉得学生只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政治等科目无人愿学。
可以说,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重点学习工具性的学科,即语文、数学、英语。
同时,侧重学习科学性的学科,即物理、化学。
而对于人文科学则不重视。
如果说在高中阶段存在分科,其实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分科了。
或者可以这样说,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只学工具性学科和科学性学科,重点在于要求学生打下基础和“求真”,而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精神仿佛放在一边不管。
学生具有“求真”的科学头脑,但无“求善”的人文涵养。
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此不予重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怎么能够实现。
想想看,一个人光有科学的头脑,没有远大的理想、雄厚的人文科学知识、健全的人格,也许这颗科学的头脑会像马加爵,会像本·拉登,会像希特勒一样给社会带来痛苦、不和谐,甚至造成整个人类、整个世界的悲哀。
笔者在德育教育工作实践中,深切体会到,学生在初中阶段人格还没有定型,学生的性格、情操、意志、价值观还在变化之中,学生通过对历史等人文科目的学习,正好可以培养学生的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
如果抓住这段教育时机,学生就能“求真”“求善”,全面、和谐的发展,否则就成为不幸福,不快乐的人。
所以,学生的成长要求他们各科都要学,“求真”、“求善”、“求美”,全面、和谐发展,学生才能茁壮成长。
第二,学生减负了,就走在素质教育这条道路上来了吗?以前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考试能力强,但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足,所以教育部大力提倡搞素质教育。
让学生最终达到: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成才。
以前各科都学,各科都考试,学生负担过重,学生学习压力很大。
所以,为了给学生减负,让生物、地理会考,历史、政治毕业考试。
成绩及格就可以了。
学生的升学考试科目减少了,随之而来学生的学习压力就小了吗?其实不然,学生只学习中考五科照样负担沉重,星期六也照样补课。
所以,我觉得不是减掉历史、政治就能减轻学生负担,就能让学生有空余时间进行素质教育,学习音乐、美术,提高艺术修养,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所以并不是中考只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就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让学校、家长、老师、学生都走在素质教育这条道路上来。
第三、学生、家长、学校、老师的心态是什么?本来教育部门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定把生物、地理作为会考,在初二进行。
历史、政治作为毕业考试,要求学生过关就行了。
对初中九门科目有梯度的要求,全面而又重点突出。
这种考试制度的规划应该是非常合理的。
然而历史等科目在初二后,形同虚设,学生根本不重视。
为什么学生不按教育部门的教育思路来学习呢?我想原因在于学生、家长、学校、老师的心态。
首先,看看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什么?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目的是中考能考上重点高中,所以与中考有关的科目,学习态度就端正,与中考无关的态度就不端正。
真正能按教育部门的教育目标要求来学习的只是少数有远大学习志向的学生。
很多学生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式的个人功名,利禄的目的学习,或者只是出于应付中考的动机的学习。
初三时,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争取历史开卷考试能考及格,可学生毫不在意,不屑一顾地说:“没关系,中考不考它们。
”学生在现在的升学压力之下,有这种心理是很正常的。
他们不得不只顾眼前,急功近利,不从长远打算。
当务之急的权益之计还是能考入重点高中,什么素质教育啦!什么创新能力培养啦!什么人文意识都要暂时放在一边。
学生无法,老师无赖,这几年那么高呼要人文要素质要创新,可就是跟不上教育的时代呼声。
所以,笔者觉得教育改革必须考虑学生、家长的心理,必须适合中国的教育国情,否则教育部门的一些举措,意图是好的,可是就不能达到教育目标的要求,流于形式。
在中考的升学压力之下,学校、老师也不得不迎合学生、家长的心理,在教育教学方面强调中考升学,把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
学校也没办法,学生升不起学,学校的中考成绩不好,学校的生存发展就存在问题。
这时一些教师的先进理念,只能装在脑子里,不能付诸实施。
如果有创新的老师重视学生的成长过程,学校领导马上叫停,学校说:“关键在于中考结果,关键在于中考分数”。
曾看见这样一则报道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每年举行一次校例会,每年的重要议题之一就是讨论是增设商学院呢?还是增设艺术学院?设商学院能为学校带来经济利益,能提高学校教师的待遇。
但每年的例会都否定设商学院,设艺术学院。
学校领导认为为学生开设艺术课,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素质。
学校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条件下,放弃经济利益的追求,重在学生的素质培养,实在是难能可贵。
中国的学校何时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总结:中考政策应谨慎制定。
初中中考升学政策是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的指挥棒,教育部门应谨慎制定。
只要教育部门重视什么,强调什么,学校、老师、学生也跟着之。
例如,近几年教育部门说中考要考体育,成绩100分折合成30分计入中考升学成绩,全市上下,所有初中毕业生在最后一学年就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练习立定跳远,练习韧带、肺活量。
学生一下课都到操场自觉的运动。
推而广之,如果教育部门说要把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成绩计入中考升学成绩,那时我想全体学生都自觉的加强艺术修养,都可能主动地走在素质教育这条道路上来。
所以,在制定初中中考政策时,充分分析学生、家长、学校、老师的心理,在此基础上应照顾多个方面,既要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要让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又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尽量做到不流于形式,学生真正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在陶冶情操。
我建议,地理、生物、美术、音乐这些学科,应纳入教育部门的中考评价之列,把学生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历史、政治实行开卷考试,减少死记硬背,重在学生的知识运用与能力培养。
这样才能契合中国教育国情,达到学生各科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