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镇影评
影评《芙蓉镇》
影评《芙蓉镇》
谢晋的本意也许让我们反思那个时代,打动我们的却是那对无辜的男女荒诞、固涩却又浪漫的爱情故事。
那个柔情似水的女人,那个苦难越多越能激起他的幽默的男人,他们向我们昭示的生命是如此顽强如此美丽。
那个变幻莫测的年代,谁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但是他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情感,选择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
姜文扮演的秦书田的那个著名的“扫大街”的动作,已经显露出姜文又爱动脑子的习惯和相当的功力。
那个动作一下子赋予了这个人物、这个段落、乃至这部影片一个不凡的格调,它不是苦中作乐的穷开心,而是生存的大智慧。
影片此前营造的压抑气愤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来,到此处似乎眼前一亮。
这种转折并不是情节性的转折,而是影片基调的转折。
它一下子将原来处在后景的人性,从处在前景中的时代环境里凸现出来。
这个动作的设计我想可能受好莱坞电影《雨中曲》的那个段落的启示,将喜剧片的段落移植到正剧、悲剧的情境中,产生的效果要比原来更有震撼力、意义更复杂。
其实正是这种人格的穿透,使得本片在20年后回过头再来看时,并不像大多数历史反思片失去观赏的价值。
仔细想起来,小镇风貌在中国电影里表现的还真不多,像这么有特色的小镇更是绝无仅有。
要么一下子就扎进村里了,要么起码也是个小县城,其实小镇这样的城乡结合常是最有故事最有气氛的。
这其中可能又一个原因,那就是文革中,大部分的小镇只是人民公社所在地,传统小镇的那种商贩集中功能被取代,那种天南地北四方商贾小贩云集的热闹而自然也就不见了。
所以在读明清话本小说时,对里面描写的商埠小镇总是想象不出是什么样子,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和亲近感。
对小镇的怀念,也是对本片总有种亲切感的原因之一。
电影《芙蓉镇》影评
电影《芙蓉镇》观感09历史温名荣090200024近日观看了导演谢晋在1986年拍摄的电影《芙蓉镇》,用三节课的时间看完,给我的第一感觉不是对事件发展过程或结局出乎意料的惊奇,也不是对事件本身对于大脑产生的影响有多么的震撼,而是真真正正的对事件发生发展早已有一点明悟的悲哀,更有个人对主流对大的局势难以抗拒的无力感。
试想,当一个人发觉自己和他所处的世界特别是精神世界格格不入甚至受到主流时局的孤立和压迫,个人犹如在浩浩荡荡的长河中如一粒黄沙载沉载浮时,谁还能够保持自己的本心,坚持自己的信念,做到内心和行动的统一而不随波琢流。
如果能做得到,那也算得上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了。
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平凡人只会觉得时势比人强,不管是“正”的“邪”的,都屈服于时势面前。
正是因为有着对时势的不同应对,才呈现出人间百态,君子也好,小人也罢,都在历史的舞台中演绎着他们各自的戏,待到一幕幕戏落幕时,自有后人去继续书写历史。
在芙蓉镇,这个中国不起眼的小地方,就通过荧幕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属于一个特殊时期的就耨一段历史戏。
在这个座落在湘、粤、桂三省交界处一处峡谷里的小镇在中国这个大舞台上如九牛一毛般的存在虽然毫不起眼,但中国的大舞台在四清运动到文革结束这段时间由千千万万个芙蓉镇般的小舞台存在着。
由在芙蓉镇这个舞台下演绎的人生百态、一叶春秋在谢晋的导演下折射出是整个中国大历史舞台下的情况,所谓“见微知著”、“管中窥豹'”即是如此。
可以说,影片通过对男女主人公及其配角在故事中将近二十年的生活轨迹特别是对他们一波三折的命运的刻画,把握住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的时间主线,窜连起代表不同身份的人物在三个阶段的不同行为举止极其后果,透过时间和空间的双重对比,展现出在世间的作为人复杂的一面,无论是丑的、恶的、美的;揭示运动对个体最基本的人性的压制和摧残,特别是借集体利益之名,行满足个人私利之实,更是暴露了所谓运动在底层社会的变质;这种从上到下的这种运动像是一场骗局将几乎所有人卷入结束时却又像噩梦醒来一样,回到刚开始时芙蓉镇的景象,像是什么也没改变,但留在人们心底的记忆不会改变。
芙蓉镇电影观后感
芙蓉镇电影观后感电影一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能给观众带来愉悦和启发。
最近,我观看了一部名为《芙蓉镇》的电影,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不仅通过精彩的剧情和出色的演员表现,展现了一个乡村小镇的生活,同时也传递了一种深刻的思考和思考的价值观。
电影《芙蓉镇》以一个乡村小镇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平凡但充满人情味的故事。
主人公是一个善良、勇敢而乐观向上的年轻人,他在芙蓉镇开了一家小饭馆,过着朴实而快乐的生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系列意外事件发生了,这个小镇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整个镇子陷入了一种混乱和矛盾的氛围中。
人们的信任被破坏,团结被打破,原本美好的生活变得一片凌乱。
但是,在主人公的努力下,他带领着镇上的人们重新找回了勇气,最终重建了芙蓉镇的和谐和平静。
在这部电影中,我被它呈现出来的精美画面所吸引。
镜头切换自然流畅,每一帧都被精心设计和拍摄。
景色优美,乡村的宁静和自然的美丽都在画面中得到了展现。
尤其是电影中的芙蓉湖,那碧绿的湖水和蔚蓝的天空构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
这些美丽的景观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种深邃的哲理和诗意。
除了画面上的美,电影还通过精彩的演员表演让我为之动容。
主人公扮演者的精湛演技展现了一个普通人身上的坚强和勇气。
他面对困境和挑战时从不退缩,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付诸行动。
而其他角色的表演也同样出色,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鲜明个性,让角色之间产生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这些演员们的出色表演使整个故事更加真实和感人。
《芙蓉镇》所传递的是一种深刻的思考和思考的价值观。
电影通过展示小镇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探讨了人性中的善良、勇气和希望。
它教育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不要轻易放弃,而是要勇敢面对,并不断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同时,电影还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团结的重要性。
只有当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克服困难,创造美好的未来。
总的来说,电影《芙蓉镇》通过精美的画面、出色的演员表演和深刻的思考价值观,给观众带来了一次难忘的观影体验。
《芙蓉镇》影评
《芙蓉镇》王秋赦人物形象评价如果说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是一剂治疗国人思想疾病的良方,那么古华的《芙蓉镇》可以算得上是一副祛病固本的神帖了。
这部长篇小说以严谨的思维、朴实的语言、浓重的时代感和明确的目的性,博得了大家的关注,荣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用古华自己的话说,这部小说就是在“唱一曲严峻的乡村牧歌”。
小说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人物形象鲜明,故事中每一个人物都有着他可爱的一面,也有着他人性的弱点,作者在表现人物方面十分自然,但不乏深刻,把一个个形象符号,在一个相对稳定但又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土改、文革、反右等一系列社会事件,把这些形象符号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形成了一个思想的新的高度。
但《芙蓉镇》这部小说和《狂人日记》相比,又有风格,《芙蓉镇》没有过度的夸张和渲染,虽然也是在突出表现人物的典型性格,但要比《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更有人的共性,人物也显得丰满,适合新时代读者的追求和谐的心态。
譬如妩媚勤劳的胡玉音,老实巴交的黎桂桂,“运动油子”秦书田和“土改根子”王秋赦等等。
而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王秋赦了,读过《芙蓉镇》,王秋赦这个人物留给我的,有的是厌恶,有的是痛恨,但更多的却是同情以及同情后的反思。
一、万恶的王秋赦说到王秋赦,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他总是一副惟恐天下不乱的脸孔,害了这个害那个,他和当他和李国香的丑闻被秦书田发现之后,居然气急败坏的把秦书田和胡玉音叫到公社里严刑逼供,让他们承认非法同居的事实。
足见王秋赦之可憎。
文革时期王秋赦当然没有忘了自己是个“土改根子”的材地,连身为干部的李国香都批斗的体无完肤。
后来李国香官复原职,王秋赦自然是怕得要死,又是做检讨,又是写检查,还少不了遭人冷眼,被人报复。
那时他恶心的低声下气,我们又足见其可恶。
见到李国香态度的转变,他没有悔改之心,居然还心猿意马起来,更让我们感到他的可怜和可笑。
从故事中我们看到,王秋赦这个人物是以一个二流子的形象出现的,但就是这样的人,也当上了镇党支书,这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已经让一些本该入地狱的人上了天堂,秦书田因为他的报复,被判了十年刑。
简评《芙蓉镇》
题目
芙蓉镇上的风雨柔情
——简评电影《芙蓉镇》
摘要
本文通过对电影《芙蓉镇》的情节入手,讲述了胡玉音买米豆腐建新房;李国香突然遭批斗黎满庚为了自己出卖胡玉音;王秋赦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念讨好李国香;王秋赦贪婪地摸胡玉音像木偶的乳房;芙蓉镇上的百姓箪食壶浆迎接王秋赦;一个“右派分子”因为生病让自己的孙子代自己集合,接受点名与训导;桂桂被杀死;胡玉音与秦书田被打倒后一起扫大街过程中的相互照顾与呵护;胡玉音烧好米豆腐等秦书田回来等具体情节,分析其导演对电影情节的安排、对人物的形象的刻画,以及对当时环境气氛的渲染,从从影片主题的几个方面,(1、影片揭示了在那段历史中,革命运动的荒谬性;2、影片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贪婪与自私;3、影片揭示了当时社会人道的缺失;4、影片突出表现了冷酷中有温情的一面。)表达了对电影极具杀伤力的手法的赞叹以及作者在观看后心灵受到的震撼与对中人性的感悟。
芙蓉镇影评——精选推荐
历史舞台上的生旦净末丑《芙蓉镇》是一部内容与形式俱佳的经典之作,是与《活着》一样细腻又激烈地描写如何在变迁的环境中保持美丽与优雅的好电影。
纯粹的人性贯穿全片,放射着耀目的光芒,令人难忘。
谢晋在片中把乐观与绝望,欣喜与悲伤,平静与混乱,真实与虚假编成绝妙的织体,平衡,精致,干净,暗地里又涌着股浓烈的激情,气韵非凡,浑然天成。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正因为每一个细节都做足了戏份。
《芙蓉镇》拥有的就是这样一批优秀的配角,他们饱满、立体,在一个个小阶段就像主角一样光芒四射,构成了历史舞台上一幅生旦净末丑的浮世绘。
《芙蓉镇》中最出彩的就是秦书田这一角色。
仅有一腔智慧是不够的,须得像秦书田那样,大智若愚,讪笑之间便能偷换卑贱与高贵。
秦书田,“铁帽右派”,人称“秦癫子”,芙蓉镇中一个最神秘也最有人性光彩的人物。
他混世、乐天,他任打任罚,玩世不恭。
无论是跪砖头、挨批斗、挂黑牌游乡,他总是一马当先,笑眯眯,像走亲戚、坐酒席一般;“查反标”核对笔迹,让他写字,他大笔一挥写满了两张纸;他即兴创编“黑鬼歌”、“黑鬼舞”,逗人捧腹;他握着扫把踩舞步,间或扫把一挥,作宝刀立地状,间或左右开弓,成宝剑出鞘模样—这是天底下最浪漫的华尔兹了。
每一次运动,“秦癫子”首当其冲被羞辱一次,最后他只有把羞辱当荣耀玩“黑色幽默”,成了个“老运动油子”。
而当年才22岁的姜文,几乎一出手就与众不同,那时的他,已具备一种老马一样沉默拗执的眼神,内敛中阴沉沉地透着股子劲儿,天生具有压场的功力,他无疑是中国电影史上独一无二的天才。
片中,姜文站在雨中,眼光迷离地看着挂上“破鞋”的李国香,眉宇间有着极真且迂的书卷气,当他一字一顿吐出:“你,也是人!”,我们终于能够肯定,是《芙蓉镇》而不是一年后的《红高粱》,成就了才华横溢的“影帝”姜文。
《芙蓉镇》还有其他一些角色也同样深入人心,例如黎满庚和谷燕山。
可以肯定,黎满庚还算是个好人,尽管为了“组织”他曾选择背叛。
芙蓉镇专业影评
芙蓉镇专业影评从多角度分析,帮助你更好的去理解这部经典著作这部片子就是要告诉我们,文革已经过去,但是我们不会忘记,永远也不要忘记,苦难深重的中国人,何时才再也不受那种罪?影片中呈现的是湘西美好的淳朴的小镇居民生活,是中国多少小镇的缩影啊!影片中的人物是多少中国人的写照啊!《芙蓉镇》是一部灰色的影片,同时,因了这灰色保持了难得的美丽与优雅,它也成为一部内容与形式俱佳的经典之作。
纯粹的人性贯穿全片,放射着耀目的光芒,抵抗着那个灰色的年代。
乐观与绝望,欣喜与悲伤,平静与混乱,真实与虚假,在片中一一对照又一一平衡。
《芙蓉镇》,故事从1963年开始,到1979年结束,是描写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部力作。
在1963年,凭着热情周到的服务,胡玉音与丈夫桂桂经营的米豆腐摊子前渐渐成为早市上最热闹的一道风景,加上夫妻俩省吃俭用,手中积攒了一笔数目可观的财富。
当他们盖好新房准备日子更上一层楼时,迎上“四清运动”,一直嫉妒胡玉音的原国营饮食店经理、今县商业局科长李国香与二流子王秋赦联手,趁机将她定性为“反革命五类分子”中的“富农婆”,将之派去与原县文化馆馆长、今被人称作“秦癫子”的“右派”秦书田一起清扫大街,桂桂身亡。
运动中黎满庚昧着良心将胡玉音背叛,谷燕山则一直以老革命军人的标准诚实做人。
《芙蓉镇》之所以使我们感到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容量,具有一般小说都难以抵敌的密度和厚度,其根本原因,是它创造了三四个血肉丰满,个性鲜明,具有丰富社会内涵的典型人物: 《芙蓉镇》中最出彩的就是秦书田这一角色。
仅有一腔智慧是不够的,须得像秦书田那样,大智若愚,讪笑之间便能偷换卑贱与高贵。
秦书田,人称“秦癫子”,一个最神秘也最有人性光彩的人物。
他任打任罚,玩世不恭。
无论是跪砖头、挨批斗、挂黑牌游乡,他总是一马当先,笑眯眯,像走亲戚、坐酒席一般;“他即兴创编“黑鬼歌”、“黑鬼舞”,逗人捧腹;每一次运动,“秦癫子”首当其冲被羞辱一次,只有他把羞辱当荣耀玩,成了个“老运动油子”。
浅析《芙蓉镇》
浅析《芙蓉镇》《芙蓉镇》是由谢晋导演的,这是一个发生在建国初期的故事,主要讲述了芙蓉镇上的美丽的女摊贩胡玉音和右派分子秦书田“秦癫子”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的荒唐运动中的悲惨遭遇,芙蓉镇里的人,所经历的事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这部影片对于中国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的的历史进行了严肃客观的回顾和深刻的批评。
影片中每个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唯一不变的都是那颗被社会一直摧残着的心,说的也不仅仅是那个时代,更是那个时代中的人性。
秦书田是一位有思想有内涵的人,他的思想凌驾于万物之上,虽然他是这个社会的最底层,但是他却有着那个时代人们没有的乐观精神,可以说是一种“悲剧式的乐观精神”,他和胡玉音已经是右派分子,每天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开始打扫街道,胡玉音是满声的抱怨,而秦书田却能在困境中找到乐趣,边扫地边跳起舞,还教会了胡玉音这种跳舞的方法,其实教会的不仅仅是舞蹈,更是一种心态。
在秦书田要被抓起来的时候,他告诉胡玉音一句话“要像牲口一样好好的活着”这是多么卑微的自我作践的一种方式,但是在那个年代里活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秦书田的乐观精神不是源于认知的肤浅,而是一种看透人性的一种豁达,他会大方的接受不雅的反派分子的称号,甚至为了和胡玉音在一起,说自己是畜生,他会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上演癫狂勇敢而不失浪漫的做法。
胡玉音是影片的主线索,主要讲述的是她在那个时代的人生经历,也是她的美丽大方和受欢迎才引起李国香的嫉妒,从而引发后来的故事情节。
可以说胡玉音是那个时代里具有反抗精神的代表,但是在那个压抑的充满冷暴力的社会里,她的反抗是无力的。
胡玉音就像是一朵美丽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对爱情充满着渴望,但是在那个时代里,美丽也是一场浩劫,引起了李国香的嫉妒,开始组织领导破坏了她的初恋,接着工作组又把她变成了寡妇,就像失去水的莲花,被人丢弃在石板街上,最后差点死去,还好有那个“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秦书田陪伴着她,让她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意义,但是在自己怀孕的时候,秦书田也被抓了起来,自己只好一人带着孩子生活,只为等待有一天能重见光明,她那反抗的精神也已经被磨光了,可见这个时代的摧残力度是有多大。
影评《芙蓉镇》
片名:《芙蓉镇》出品单位: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年代:1986年编剧:阿城谢晋导演:谢晋主演:刘晓庆姜文郑在石徐松子祝士彬获奖情况: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美术奖,第十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男配角奖;广播电影电视部1986-1987年优秀影片奖;第二十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水晶球奖;第三十三届西班牙瓦亚多利德国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表彰奖和观众奖;法国第五届蒙彼利埃国际电影节金熊猫奖;捷克斯洛伐克第四十届劳动人民电影节荣誉奖剧情简介:影片描述了1959到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后,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音(刘晓庆饰)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1964年春她用积攒的钱盖了一座楼屋,落成时正值“四清”开始,就被“政治闯将”李国香和“运动根子”王秋赦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证查封,胡玉音被打成“新富农”,丈夫黎桂桂自杀,黎满庚撤职,谷燕山被停职反省。
接着“文革”开始,胡玉音更饱受屈辱,绝望中她得到外表自轻自践而内心纯洁正直的“右派”秦书田(姜文饰)的同情,两人结为“黑鬼夫妻”,秦书田因此被判劳改,胡玉音管制劳动。
冬天一个夜晚,胡玉音分娩难产,谷燕山截车送她到医院,剖腹产了个胖小子。
三中全会后,胡玉音摘掉了“富农”帽子,秦书田摘掉了“右派”和“坏分子”帽子回到了芙蓉镇,黎满庚恢复了职务,谷燕山当了镇长,生活又回到了正轨。
而李国香摇身一变,又控诉极左路线把她“打成”了破鞋,并与省里一位中年丧妻的负责干部结了婚。
王秋赦发了疯,每天在街上游荡,凄凉地喊着“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成为一个可悲可叹的时代的尾音。
节奏分析:节奏是电影的重要艺术元素之一。
它表现为连续而又有间歇的运动,也是音乐作为时间艺术的主要因素。
节奏通过情节的确发展,演员的心理、形体及言语动作影像造型色彩的组合与对比、镜头的角度与景别及长度与运动的变化、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转换与组接,语言、音乐、音响的时值和动作的力度等方面来体现。
芙蓉镇影评
芙蓉镇影评导演:谢晋主演:刘晓庆,姜文等剧中人物:芙蓉姐、桂桂、村支书、癫子、女领导、陈懒汉,粮站主任《芙蓉镇》是一部灰色的影片,我觉得。
同时,因了这灰色保持了难得的美丽与优雅,它也成为一部内容与形式俱佳的经典之作。
纯粹的人性贯穿全片,放射着耀目的光芒,抵抗着那个灰色的年代。
乐观与绝望,欣喜与悲伤,平静与混乱,真实与虚假,在片中一一对照又一一平衡。
•从表面上来看,影片的政治色彩的味道比较的浓重,可能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是不是一部政治片?我想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为电影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背景,这个人性扭曲的时代,为各种人物来表现自己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舞台,让各种角色的人物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尽情的表演,受到的影响可能是比较小的。
所以我倒是觉得,将表现人性的一些故事放在这个背景下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芙蓉镇》的成功与这个背景的选择是息息相关的,表现了各个阶层的人物的原生态。
下面试图从人性的角度来进行一些粗浅的解读那个特殊时代下有着爱情和仇恨,有着奉献和自私,有着辛酸和血泪,有着反抗和坚强,有着迷惘和无奈,这部影片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和历史镜头,向我们赤裸裸地揭示了那无辜和悲惨的时代,在我们看着不可思议的事情却真实地存在着,这深刻反映了那个特殊时代下的历史事实。
故事从1963年开始,到1976年结束。
这中间“四清”、“文化大革命”,几番运动几番秋。
“芙蓉姐子”胡玉音从个体致富典型,到失去一切的“富农婆”,再到“非法同居”的“黑夫妻”、监外执行的劳改犯,最后重新回到米豆腐摊前。
王秋赦从一个好吃懒做的“二流子”,到“运动根子”,再到党支书甚至镇长,最后一个跟头栽下来,成了真正的疯子。
就连芙蓉镇,街上一度贴满了同一规格、同一号字体的标语、对联,街容“革命化”,人际关系亦“革命化”,但最后还是回到13年前干干净净的模样坚强敏慧但红颜命薄的“芙蓉姐”胡玉音,相信劳动致富、木讷寡言的屠户黎桂桂,因为自身难保而背叛自己、背叛胡玉音的大队书记黎满庚,对现实无可奈何、只有“醉眼看世情”的北方大兵谷燕山,装疯卖傻却从未怀疑真理必胜的“秦癫子”秦书田,心狠手辣甚至有点心理变态的“运动闯将”李国香,好吃懒做、甘心当流氓无产者的“运动根子”王秋赦。
《芙蓉镇》影评
《芙蓉镇》影评《芙蓉镇》影评我们已经远离那个动乱的年代那么多年了,没有亲身经历过那场浩劫,可是,也一次次的从老人们的口中听到那个年代他们身上经历的种种磨难,这次,可以说是第一次从电影中感受了曾经想都不曾想过的痛苦与煎熬。
影片《芙蓉镇》从头到尾都显得沉闷,窒息。
灰暗的天,漆黑的夜几乎占据了整个电影的场景,我们感受得到人们的恐惧,慌乱和无处不在的无奈和隐忍。
影片中的女主角胡玉音是一个勤劳,朴实又美丽的农村的妇女形象,她和自己的丈夫桂桂凭借自己的双手辛苦赚钱盖房,夫妻二人过最简单的普通人生活,有个美满的家,却招来当时国营饭店女经理李国香的嫉妒,后来,她带领县委工作组进入芙蓉镇,运动随之展开,在那时的社会主义平均思想的口号之下,胡玉音被迫远走他乡,辛苦赚来的钱和房产不仅被当作资本主义财产充公,而且她一直视为亲人的干哥哥知识分子黎满庚被戴上资本主义的帽子被逼无奈交代了替胡玉音保管的1500块钱后得以继续苟且偷生的活着,看得出,他也是出于无奈而背弃了胡玉音,内心充满了歉疚和彷徨无措,但是一个大男人,一个知识分子,他无能为力。
胡玉音回到家后才发现自己的丈夫被活活逼死,自己更被扣上了资本主义富婆的罪名,此时她已经变得家破人亡,整个影片看到这,让人不免唏嘘不已,为她苦难的生活。
而后来李国香升职又被打到冠以“破鞋”的称呼,没过多长时间又复职的变化,那个无赖懒汉王秋赦的官运让人们不得不被那个黑暗年代的反复无常的荒唐政策而痛心,到处人心惶惶,而胡玉音与“右派分子”秦叔田在共同的艰苦劳动中慢慢相爱似乎是整个片中唯一让人觉得美好的事,他们作为“五类分子”申请结婚,可是在那混乱的年代他们爱情的结合还是被贴上了“两个狗男女,一对黑夫妻”的标签,成为了反革命典型,秦叔田被判10年,胡玉音被判3年,因有身孕监外执行。
他们却表现出了无比的坚强,不肯低头,作为一个女人,生命中承受了太多痛苦,如果不是那句“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我想,她一定会像老辈人口中的那些善良的人一样,在不堪侮辱和身体上的折磨,精神崩溃的状态下选择死亡,在那个时候,活着比死更需要勇气!简短的一句话,似乎概括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也是对那个时期人民出境的一种反映,然而,那些年的困苦,岂能用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1979年的春天,一切黑暗都结束了,终于迎来了光明,所有的冤案审判和错误划分都诚信澄清了,人们又回到了那种平静安详的日子里,秦叔田回来了,李国香一个人又高升了,芙蓉镇上又重新拥有了芙蓉姐的米豆腐店,王秋赦疯了,每天拿着一个破锣衣衫褴褛的大声叫嚷“运动了,运动了!”那场折磨人的运动过去了,王秋赦的吊脚楼倒塌了,一个时代的悲剧结束了,可是,谁又能把那些失去的生命和岁月找回来呢?这部影片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像是针一般扎进每个人的内心,这是一部苦累史,更是一部辛酸史,它让我们觉得荒唐可笑又可悲的同时实实在在的表现了真实的存在的悲惨时期。
芙蓉镇电影的观后感
芙蓉镇电影的观后感《芙蓉镇》是一部由导演王全安执导,以冯小刚监制的电影,该片于2019年上映。
该片以一个小镇的故事为背景,讲述了小镇上普通人的生活和他们所面临的困境。
观看完《芙蓉镇》后,我深深地被电影所传达的深刻情感和对人性的思考所触动。
电影以芙蓉镇这个小镇为舞台,展现了小镇上居民生活的点滴。
电影主要以几个家庭为线索,展示了他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这些普通人物的生活琐事的揭示,电影通过普通人的故事来探讨人性、道德以及社会问题。
首先,电影以细腻的镜头展现了小镇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人们的生活常常与贫困、疾病、爱情、亲情等问题纠缠不清。
电影通过生动的描绘,使观众更好地了解人们的内心世界,并感同身受。
例如,电影中展示了一个孤寡老人的生活,他无法赡养自己的儿子,但儿子却一直依赖他。
这个故事让人们深入思考亲情的价值和一个人应该如何养老。
其次,电影揭示了社会问题和人性的阴暗面。
小镇上的人们常常因为贫困、权力斗争、道德困境等问题而陷入困境。
一个人的选择和行为往往会牵动到整个社会。
电影中有一位新闻记者,为了做出一个报道,不惜伪造事实,最终导致一个家庭的破裂和个人的悲剧。
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媒体责任的重要性以及一个人应该如何处理自己的道德困境。
最后,电影给观众留下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人们常常在追求物质欲望的同时忽略了内心的需求。
电影中的很多角色都陷入了这种困境中。
例如,一个小职员为了追求权力和成功而抛弃了自己的亲情和良心,最终导致自己的道德沦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应该更加注重内心的需求,并且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忘记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
《芙蓉镇》是一部充满情感与思考的电影。
从电影中细腻的画面、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复杂的情节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通过观影,我们发现人性中的光明与阴暗,道德与诱惑的冲突以及善良与自私的较量。
这部电影引发了我对人性的思考:当我们面对各种困境时,是否能够保持自己的原则和良知?面对金钱、权力和欲望的诱惑,我们是否仍然能坚守自己的价值观?电影中的角色通过不同的选择和行为,让我们反思自己应该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境。
[芙蓉镇电影影评]芙蓉镇影评
[芙蓉镇电影影评]芙蓉镇影评篇一:[芙蓉镇影评]芙蓉镇观后感汇集电影《芙蓉镇》观后感400字《芙蓉镇》,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电影。
影片中的谷燕山,应该就是导演谢晋的化身吧——中国电影人的良心所在。
当谷燕山冒着政治风险去为秦书田和胡玉音这“两个狗男女,一对黑夫妻”证婚时,当胡玉音感动的泪流满面和秦书田一起向谷燕山下跪时,我的眼泪霎时也顺脸颊奔流。
十年文革,不知造成多少冤魂哭泣,但因为有正直的谷燕山们的存在,让人间多了温暖和希望,虽然谷燕山也是个小人物,但底层的光芒却穿透人心深处,照亮历史阴霾的天空。
秦书田十年牢狱被平反回家在轮渡上巧遇李国香(革委会主任)时,秦书田对她说,成个家安安静静地过过老百姓的日子吧,他们的日子也容易也不容易。
这句话让我心里不是滋味,中国老百姓应该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最听话的老百姓吧,他们忍辱负重、所求不多,只要能过上安静的日子。
可是文革事件将中国大地变成了人间地狱,他们这做人的最低愿望也得不到满足。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说,这世界就是一座地狱,而丹麦就是最差的一间。
这句话放在天玄地黄的文革中国似乎也尤为恰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简单地两分成敌我对立的阶级,只见阶级不见人,人性遭到无情的践踏。
正常致富,却被当成搞剥削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打为黑五类,甚至连结婚的权利都被剥夺。
这是发生在解放后十多年的中国,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处——这场运动便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文字狱吧。
必须正视历史,否则就像影片结尾敲着破锣的王秋赦疯疯癫癫地所喊的,“运动咯!”想起巴金晚年在自己的《随想录》中的一句话,要建一座文革历史博物馆,可先生这一愿望至今未有答案。
只有正视历史,人间悲剧才不会重演。
电影《芙蓉镇》观后感一种心态成就一种活法,一种活法缔造一种命运。
那个清秀的小镇上发生了太多只属于那个小镇的故事,也发生了太多影射了千千万万人事属于所有人的故事。
那是一个光怪陆离的年代,有像胡玉音一样自食其力、怀揣梦想向着美好未来奋进的阳光者,有像黎桂桂一样善良软弱却又有着“只要有你在身边,我就什么都不怕了”的勇气的泊雨者,有像李国香一样公报私仇、昏庸盲从的雾霾者,有像谷燕山一样孑然独立的正直的炸雷者,有像王秋赦一样好吃懒做、损人利己的酸雨者,有像黎满庚一样自私虚伪而又自剖自悔的冻雪者,还有像秦书田一样乐观积极、坚强隐忍的白露者。
《芙蓉镇》影评:人心不死人性不灭
《芙蓉镇》影评:人心不死人性不灭《芙蓉镇》影评:人心不死人性不灭每个时代都有伟人,谢晋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电影伟人。
仅凭一部《芙蓉镇》,谢晋就足以跻身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的导演之列。
即便是拍摄当年的电影技术远远没跟上世界的平均水平,但谢晋凭借灌注其中的人文关怀与对人性深度的挖掘,让电影超越了时代的约束以及电影技术的限制。
文革是中国好几代人一辈子的痛,也是属于国家与那个时代的创伤。
谢晋虽然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同唱赞歌,但让人欣喜的是之后他与政治拉开了距离,从此不再是政治的一个传声筒。
八十年代中期,文革的阵痛还未完全消逝,国家上下正是往前看的形势,拍摄文革的题材,可以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
仅仅是涉及到这样的题材已经很了不起了,但谢晋取得的成就远远超出了浅层的意义。
谢晋对文革时期小人物的心理表现得恰到好处,所以影片中的人物刻画得非常成功,这也许还得归功于改变自古华原著的原因。
在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时长中,除男女主角胡玉音、秦书田外,其他的角色如反派李国香、王秋赦,好人谷燕山、黎满庚等也非常的出色。
胡玉音是米铺老板的女儿,因为阶级因素,青梅竹马的恋人放弃她而选择了大好的前途,但她并没有怨天尤人,反而在成家之后与黎满庚兄妹相称。
灵活的经商头脑让她通过摆豆腐摊,成为镇上数一数二的富户。
这靠自己双手挣来的钱财,本来合情合理,在文革时期却被冠上了资本主义的骂名。
胡玉音的受难之路再次开始。
谷燕山呢,是个老革命,战争年代冲锋陷阵,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莫大的牺牲。
在文革时期却因为始终坚持原则坚守自己心中的良心,在运动中被打倒,整日赋闲,看着人心的陷落和世道的不公却无能为力,只能买醉麻醉自己,但仍相信一切还没完,这个时代终会过去。
没有他无数次伸出的援手,芙蓉镇的世界必定寒冷无比。
而王秋赦,是每个镇上都会有的那么一两个好吃懒做的人之一。
放在当下,这样的人是遭到社会的鄙视的。
其实在那个时代他同样不受欢迎,在真正的人民群众中间。
成就与不足——试评《芙蓉镇》的人性表现
成就与不足——试评《芙蓉镇》的人性表现
《芙蓉镇》是一部充满人性的影片,它描绘了一个普通的小镇,以及这个小镇里的人们的生活。
影片中,人们的人性表现出了很多优点,也有一些不足。
首先,影片中人们的友情和互助是最显著的优点。
影片中,人们之间的友谊深厚,他们相互帮助,关心彼此,当有人遇到困难时,他们会立即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此外,影片中人们的热情也是一个优点。
影片中,人们总是乐于助人,他们乐于帮助他人,乐于分享,乐于欢迎新来者,乐于接受外来者。
然而,影片中也有一些不足。
首先,影片中人们的自私是一个不足。
影片中,人们只关心自己,不关心他人,他们只想获得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他人的利益。
此外,影片中人们的固执也是一个不足。
影片中,人们不愿接受新事物,不愿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坚持自己的想法,不愿接受外来者的想法。
总之,《芙蓉镇》的人性表现既有优点,也有不足。
人们的友情和互助是最显著的优点,而自私和固执是最显著的不足。
《芙蓉镇》影视评析
《芙蓉镇》影视评析——09241207数码(1)班华溢沁《芙蓉镇》,一部1986年的电影,今天上课能有幸看到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感到被深深地打动了,是看之前未曾想到的,必须佩服谢晋导演的功力,感觉这部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丰碑,百年之内都无法逾越了。
在数个小时的电影里,我感觉到了压抑,愤恨,怜悯,欢笑,感动等无数情绪的交织会和盘旋和缠绕,一部电影能给我带来如此的感动着实难能可贵。
如果说《蓝风筝》与《活着》悲烈。
而史诗则将所有情感都无限包含在他波澜壮阔有细致入微的叙述中,像《芙蓉镇》的淡定。
这部片子是很典型的现实主义,它不激进,不愤怒,也不“先进”,虽然涉及到的题材很敏感,但其实着力于表现小人物的爱恨悲欢,对时代和事件的批判,力度很轻。
电影以朴实逼真的生活事件、对接严谨的影响结构将政治运动的诡诈,世事人心的叵测,表现得惊心动魄。
而所有这些成就的取得,其关键在于谢晋对于政治、历史,乃至我们这个民族的无畏的反思和直面。
谢晋以亲历者的反思姿态直面历史,即使出品的时间更早,其思想上的韧度却更加尖锐和犀利。
芙蓉镇上的风云变幻,是被严丝合缝地记录而非现在的镜头前。
文化大革命是个特别的时期,对于我们这种八零后是完全没有任何经历的,看谢晋的《芙蓉镇》,我深刻以为在任何情况下,人都不应该放弃某些价值,良知和良趣,也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站在“人”的角度上叙事是这部片子的另一大亮点,秦书田固然憨厚,但也不乏小聪明;李国香作为政坛的壁垒,也会说出“脖子都没有洗”;黎满庚的老婆固然看胡玉音万般不顺眼,也会同情他的不幸遭遇,所有的任务都显得丰满,可信。
灰色的年代中,环境固然是苦难的,但人的生活并不应该由此可变得逆来顺受,即使不进行激烈的抗争,也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更加有趣,这完全是生活态度的问题。
生命并非虚无,它是这般真实,这般经历磨难的历练。
前辈们所遭受的历史洪波,应为我们后人筑起一道防洪堤,我们没有理由让洪水再度施虐,侵犯我们的家园,摧毁我们日渐脆弱的心灵。
《芙蓉镇》观后感
电影名:《芙蓉镇》观后感说起来,这部《芙蓉镇》啊,看完真是让人五味杂陈。
它就像一坛陈年老酒,入口辛辣,回味悠长。
谢晋导演的功力真是没话说,把那个年代的社会百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刘晓庆和姜文,两位主演更是演技炸裂,把胡玉音和秦书田的命运演绎得让人揪心。
电影讲的是文革时期芙蓉镇上的故事。
胡玉音,一个勤劳善良的豆腐西施,原本生活平静幸福。
可是,运动一来,她被打成“新富农”,生活一下子跌入谷底。
她被迫扫街,受尽屈辱,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
秦书田,一个被打成“右派”的知识分子,被罚去扫大街,和胡玉音同病相怜。
两人在逆境中互相扶持,渐渐产生了爱情。
胡玉音就像一朵坚韧的芙蓉花,即使在风雨中依然努力绽放。
她身上那种不服输的精神,真是让人敬佩。
秦书田呢,就像一棵挺拔的青松,即使被风雪压弯了腰,也依然屹立不倒。
他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默默地帮助着胡玉音和其他受苦的人们。
电影的主题很深刻,它反映了那个特殊年代的社会现实,也探讨了人性的善恶。
好人受苦,坏人得势,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不禁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公平?什么是真正的正义?这部电影也不是没有缺点。
有些情节略显拖沓,节奏有点慢。
但瑕不掩瑜,电影的画面、音效、剪辑都非常出色,尤其是刘晓庆和姜文的表演,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
影片中“运动”一来,芙蓉镇就变了天,就像平静的湖面突然被扔进了一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最终打破了原有的宁静。
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人看得心惊肉跳。
我印象最深的是胡玉音和秦书田在扫街时相互鼓励的场景。
他们虽然身处困境,但眼神中依然充满了希望。
这就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光明,让人感到温暖和力量。
说真的,这部电影让我感触很深。
它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让我更加敬佩那些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善良和希望的人们。
如果你想了解那段特殊的历史,或者你想感受人性的光辉,我强烈推荐你去看这部电影。
它绝对值得你花时间去细细品味。
就像一杯苦咖啡,初尝苦涩,但回味无穷。
《芙蓉镇》观后感
电影名:《芙蓉镇》观后感说起来,看完《芙蓉镇》这部电影,心里像是压了块石头,沉甸甸的。
它不像其他一些老电影,看完哈哈一乐就过去了,这部片子后劲儿大,让你忍不住琢磨,忍不住回味。
谢晋导演真不愧是大师,把那个年代的苦难和人性的挣扎刻画得淋漓尽致。
刘晓庆和姜文,那演技,啧啧,简直绝了!这部电影讲的是特殊时期芙蓉镇上几个小人物的命运。
有勤劳善良的胡玉音,有被打成“右派”的秦书田,还有那个可恨又可怜的李国香。
剧情我就不细说了,怕剧透了影响大家观影体验。
就是围绕着这几个人,展现了他们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和坚守。
胡玉音,那真是芙蓉镇上的一朵芙蓉花,漂亮能干,又带着一股韧劲儿。
她从被批斗到重新站起来,那过程,看得我心疼。
秦书田,一个被打成“右派”的知识分子,却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善良和正直。
他跟胡玉音的爱情,在那个灰暗的年代,显得格外珍贵,也格外让人唏嘘。
还有李国香,这个角色很复杂,她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
她对胡玉音的嫉妒和陷害,让人咬牙切齿,但看到她最后的结局,又不禁让人感到一丝悲凉。
这部电影的主题,我觉得可以用“人性”两个字来概括。
它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也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坚韧。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性的善与恶被无限放大,让人看到了人性的脆弱,也看到了人性的伟大。
画面方面,黑白的色调更增添了电影的厚重感,也更能体现那个年代的压抑氛围。
音效也很棒,尤其是那首主题曲,听得我心里酸酸的。
剪辑也很流畅,故事节奏把握得很好,不会让人觉得拖沓。
这部电影的节奏相对比较慢,可能现在的年轻人会觉得有点沉闷。
而且,有些情节比较沉重,可能会让人感到压抑。
我觉得《芙蓉镇》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是一面人性的镜子。
它让我们反思过去,也让我们思考未来。
如果你想了解那个年代,想感受人性的力量,那么我强烈推荐你去看这部电影。
看完之后,你一定会和我一样,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就像是被什么东西触动了一样。
芙蓉镇的观后感
芙蓉镇的观后感看完《芙蓉镇》这部电影,脑海中一直浮现出一个问题: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人们到底会有多少不能自主?影片结束时的歌曲《芙蓉镇》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种无奈和悲凉。
为什么说它是一部很好的影片呢?因为在它里面,所有情节都让人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故事是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由周里京扮演的青年黎满庚被派往一个叫做芙蓉镇的小镇,担任副镇长。
初来乍到,工作繁忙的他却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当地的“土皇帝”赵先生对黎满庚一家冷嘲热讽,甚至用残忍的手段杀害了满庚妻子菊花,黎满庚则认为此事与赵先生的儿子胡玉音有关。
然而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件凶杀案竟是他本人的父亲一手策划。
母亲的丧礼上,这起不幸又揭开了新的层层迷雾。
菊花遇害之后,黎满庚只得独自抚养幼子秦书田。
与此同时,他也逐渐融入到当地的风俗习惯中,开始习惯这里的生活。
与菊花感情深厚的胡玉音则和她一起扛起重担,决心找出真相。
随着调查的深入,尘封已久的秘密开始慢慢浮出水面。
但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受到了伤害,就连周里京扮演的满庚也难逃其咎。
《芙蓉镇》给我最大的启示,莫过于两个字——信任。
当你与别人建立了互相信任的基础时,你便拥有了坚实的支柱。
如果没有信任,那么友谊的天空将是乌云密布,生活也将变得异常艰辛,一切美好都会毁灭。
有了信任,你便拥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当胡玉音执意要把陈桂林送到外地去教书,让他们母子团聚时,满庚尽管百般阻拦,却终究抵不住妻子对陈桂林的思念。
或许是黎满庚太信任胡玉音了,才导致这一系列悲剧的发生。
从前,我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是信任。
当我看完《芙蓉镇》后,我才明白了什么叫做信任。
原来,信任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可以让一个对一个陌生人都充满敌意的小镇,变成一个温馨、平等的大家庭。
影片中,赵先生的儿子胡玉音企图对抗黎满庚,并想通过打击报复来为父亲洗脱罪名,然而,胡玉音还是没能逃脱命运的制裁。
而他这些不合理的举动都是为了获得镇民的信任。
诚然,在影片中,许多乡亲对满庚一家人怀有深深的误解,但是,只要他们信任满庚,那么,就像镇民们说的那样:“他就是一个好官,好人!”是啊,“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050420080066 姓名:潘菁菁座位号:01 上课时间:周一晚上
《芙蓉镇》影片观后感
看完《芙蓉镇》让我深刻的感觉到生活不容易,更何况生活在那种以“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
“你死我活”“难道这个世道不你踩着我,我踩着你就活不下去吗?”为信仰的“人吃人”社会又谈何容易呢?
影片中是主人公:胡玉音、秦书田、谷燕山、王秋赦、李国香和黎满庚,他们是当时全国各类人物的代表,他们的角色几乎就是当时全中国的人民都在扮演的角色,他们各类人物的命运走向也是全国各类人的走向。
影片通过这些生活在“文革”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人物向我们诉说着当时的社会环境,虽然这一事件已距离我们有27年了,然而当我在观看影片时我还是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当时人们的恐惧、不安以及为了能好好活下来所付出的努力。
然而那个时代好像不愿意让人们看到美好的一面,当胡玉音用自己的积蓄钱造了新房子后,还没来得及享受拥有个新家的幸福感时,厄运却接踵而至,她被划为新富农婆,她的丈夫丈夫自杀了,她的干哥哥黎满庚被撤职了,一直在帮助她谷燕山被停职反省不准“下楼”....
文革开始了,胡玉音的遭遇也不曾有改观,她被罚和被划为“右派”秦书田一起打扫大街,当他们日久生情结为夫妻后,他们两却因为是“黑夫妻”而被迫分隔两地,秦书田被判劳改十年,而胡玉音则被管制劳动,当她挺着一个大肚子打扫大街时,周围的民众虽很恐惧但还是会默默的帮他一把,让我们在感慨那么冷漠的年代时还能感到一点点是暖意,胡玉音难产时谷燕山不惧时局将他送到医院进行剖腹产,后来胡玉音让他的孩子随谷燕山姓,让我们看到了特殊年代下人们之间的互相关怀帮助。
《芙蓉镇》是谢晋导演的一部力作,他通过秦书田这一角色在那个浑浊的年代里保持着自己纯真的本性,嘲笑社会嘲笑自己,并站在人性的高度上向社会控诉,向时代控诉,通过这部影片让我们这批生活的人们明白我们现在是和平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向我们诉说着一个道理:阶级斗争、运动是不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的,只有当这个社会和谐了,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人们才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