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古村旧楼

合集下载

广州黄埔古村简介

广州黄埔古村简介

广州黄埔古村简介
广州黄埔古村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南岗山脚下,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黄埔古村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古村落的建筑风格典雅古朴,是广东省的传统建筑典范之一,也是广州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黄埔古村的建筑风格主要以清代建筑为主,分为南北两个村落,南村以官宦人家为主,北村以富商大贾为主。

古村落内的建筑物均为砖木结构,以黑色瓦片覆盖,墙壁为红砖或青砖砌成,门窗以木材为主。

在古村落内,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建筑,如宅院、祠堂、会馆等,它们都是黄埔古村内最具代表性的建筑。

黄埔古村内的建筑风格典雅古朴,融合了中式和西式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

在古村落内,可以欣赏到许多精美的雕刻和彩绘,如门楼上的砖雕、窗棂上的彩绘、屋檐下的雕刻等,它们都是古村落内的文化瑰宝。

除了建筑风格,黄埔古村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村落内有许多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如南岗山炮台、黄埔古墓、黄埔古桥等,它们都是黄埔古村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此外,黄埔古村还有着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如庆祝农历新年、祭祖、传统婚礼等,它们都是古村落内的文化传承。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黄埔古村逐渐成为广州市的旅游热点之一。

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游客来到古村落中,欣赏古建筑、体验传
统文化、品尝地道美食,感受古村落的独特魅力。

总之,广州黄埔古村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广州市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广东省的传统建筑典范之一。

如果你来到广州,一定要来黄埔古村看看,感受古村落的独特魅力。

描写塱头古村落的作文400字

描写塱头古村落的作文400字

描写塱头古村落的作文400字1.塱头古村,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下辖行政村,中国传统村落,紧依南粤珠江流域巴江河,村域面积为6.25平方千米。

塱头村立村于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为广府传统村落典型的梳式布局,村内保存了完整的水系,以村前半月塘为核心,集中体现了广府传统村落民居的风水布局理念与典型形态特征。

村内保留有完整的明清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群,类型丰富,工艺精湛,体现了历史的真实性和连续性,其规模为珠三角地区仅见。

塱头村,具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称,领略古村的沧桑变迁与耕读传家传统。

一进村,就能看到这个“升平人瑞”牌坊,据说这是乾隆皇帝御赐给黄门崔氏夫人的。

塱头村的半月塘是典型的传统村落民居的形态特征,以其为核心的村落水系保存完好,集中体现了粤中传统村落民居的风水布局理念。

内部居住街坊整体采用“梳式”布局方式,以一个个纵向的街坊构成。

以村落水系为组织构架,组成了朗头村富于生态特征的聚落空间。

塱头村现保存完整的明清年代青砖建筑有近200座,其中祠堂、书室、书院共有近30座,炮楼、门楼共3座。

村内还有20多条古巷,以及历史悠久的升平人瑞牌坊和青云桥。

它以古建筑品种多、保存建筑规模大以及文化内涵丰富而著称,是迄今为止,广东保存规模最大的古村落之一,2008年塱头古村成为广东省首批认定的27个古村落之一,2010年被评为广州十大特色街道(村落)塱头村古建筑群占地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均坐北朝南,布局规整,排列整齐,规模宏大,保存较好。

现村内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青砖建筑有388座,其中祠堂、书室、书院共有34座,炮楼、门楼共5座。

村面建筑以宗祠及书室为主,大多数建于清代,部分建于明代,一般为三间三进或三间两进格局,人字或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或龙船脊,石雕、砖雕、木雕及灰塑工艺较好,其中以友兰公祠和谷诒书室为最。

塱头古村是广东省内保存规模最大的传统广府古村落之一。

建筑颇为岭南特色。

很适合周末带老人、小孩一起玩转,古香古色,穿梭每一条不同特色的古巷子,回忆不同的人生流年,颇有一番收获。

岭南十大明清古村落简介

岭南十大明清古村落简介
走进古村,首先看见的是村前象征“文房四宝”的风水布局:半亩鱼塘寓意洗墨池,鱼塘边的三层文塔则代表着毛笔;塔前的晒坪取名墨砚墩,象征着砚台;而祠堂前麻石铺设的广场,则被喻为纸——据说当年的郑绍忠大字不识几个,功名全靠武力打拼出来,因此他希望以此来启迪后人,崇儒学文,读书做官。如今,文塔里还供奉着文昌君和魁星,村里的孩子读书或考试,总有家长来这里“开笔”的,以期为孩子的学业求个好意头。
********************
一、“桑梓之地”韶关南雄珠玑巷
********************
“黄花满地缀珠玑,广府人称是故居。”位于南雄城北9公里梅岭古驿道上的珠玑巷,无疑是岭南历史上最为久远的古村落——从唐开元四年(716年)宰相张九龄奉诏开凿梅关驿道(大庾岭新路)以来,珠玑巷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
珠玑巷原名敬宗巷,是当年梅关驿道穿过沙水村时的一条小巷。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巷内一张姓人家七世同堂,家庭和睦,朝庭闻其孝义而御赐珠玑绦环,加上为避敬宗庙讳,遂易名为珠玑巷。因往来商贾云集,客栈、酒楼遍布,加上朝庭又在街巷设置金沙巡检,因此小巷街市显得尤为兴旺。“长亭去路是珠玑,此日观风感黍离;编户村中人集处,摩肩道上马交驰。”以至于后来人们只知珠玑巷而不知沙水村了。
近年,随着珠三角寻根问祖热潮的兴起,珠玑巷新建了南门牌坊,牌坊前竖立着大型的“南迁”群雕,并修建了珠玑巷博物馆和祖居纪念碑。而沿着仿宋一条街,还兴建起不少各具特色的仿古宗祠,或雕龙画凤、或锅耳高耸、或金碧辉煌,成了珠玑巷一道独特的风景。
--------------------
【小贴士】:
古村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是富禧公祠堂,它坐落在最前排的中轴线上,单椽硬山顶,马头式山墙,仍多少带有江南徽派建筑的特征。祠堂建于清同治三年,而祠堂内后厅柱上悬挂的一幅木刻楹联,正是当年祠堂落成时所悬挂的,迄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保存至今,甚是难得。祠堂前的“桅杆坪”还立着几对旗杆石柱。

岭南古风——寻找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

岭南古风——寻找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

岭南古风——寻找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系列活动方案一、活动主旨2007年6月,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全国率先发起了“广东省古村落抢救工程”。

五年来,组建了一支涵盖民俗学家、历史学家、建筑学家、美学家等在内的专家学者队伍,深入到乡村开展田野调查,普查梳理了近200个古村落,并制定了《广东省古村落认定标准》、《广东省古村落抢救保护实施方案》,保护那些“在广东省范围内,清代(包括清代)以前形成的,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民俗风情,具有较高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村落”。

然而,专家们的脚步再快,也总是难以赶上村落被破坏的脚步。

正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2011年9月在纪念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所说:“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可是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它、阅读它,就在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大潮中很快消失不见了。

”为使广东省古村落进入公众的视线,成为人们一种时尚的审美及休闲体验,将广东省古村落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传统情怀进一步得到释放,同时获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之下,南方日报社拟联合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发起举办评选“广东最美古村落”活动,通过这次评选活动,唤醒、提升村民和公众保护古村落的自觉性,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科学保护与发展古村落,让传统的优秀文化与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相融合,让优秀民间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代代流传。

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方日报社、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支持单位:各地市宣传部和文联专家评鉴团:由广东省内专家组成媒体评鉴团:由广东省内媒体记者组成艺术家、摄影家评鉴团:由广东文学艺术界专家组成媒体支持: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新华网、南方日报、南方农村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日报出版社、南方网、奥一网、南方报网、大粤网、凯迪网组委会下设秘书处,负责日常事务,办公地点设在南方日报社视觉新闻部。

从化古村落旅游景点

从化古村落旅游景点

从化古村落旅游景点
从化古村落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传统村落。

这里有古朴典雅的建筑,有流畅悠然的山水,有味道醇美的土特产,是一个具有浓郁客家文化特色的旅游胜地。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介绍从化古村落的旅游景点。

一、古建筑群
从化古村落拥有大量精美的客家建筑,建筑风格多为明清时期的广东客家民居,有木雕、石雕、砖雕、铜雕等精美装饰,建筑内部具有两进三落的结构,可以欣赏到古代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

二、碧水环绕
从化古村落周边有美丽的赤水河,其绵延不断的山水风光和悠然曲折的溪水,让人们在游览的过程中,体验到皆大欢喜的旅游气氛。

河边的垂钓活动、水上运动、泡温泉等流行项目,也让游客享受到多样化的水上娱乐。

三、美食特产
从化古村落地处山区,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所产土特产也是十分丰富。

比如:从化绿茶、炸酱面、芋头蛋、经虎溪翠竹采制而成的翠竹米线等都是深受游客欢迎的小吃。

四、传统文化
从化古村落还有传统的节日和活动,如开渔节、龙舟竞渡、民俗表演等等。

这些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继承,让游客在欣赏中国传统文化之余,也能体验到这些节日的欢乐气氛,增加了游客的参与性和体验感。

从化古村落是一个优美幽静的旅游胜地,可以让游客远离城市的喧闹和繁忙,来到这里放松身心,感受古代客家文化的魅力。

建议游客来到这里游览,最好选择春季和秋季,这样可以尽情享受从化古村落的美景和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广州古镇景点

广州古镇景点

广州古镇景点
广州拥有众多历史悠久的古镇和古村落,各具特色,充满岭南文化气息。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古镇景点:
1. 沙湾古镇:这是一座超过800年历史的岭南建筑群,三雕一塑镬耳屋是这里的特色。

古朴的青石板路、路边摊小食店、文峰塔下飘扬的许愿条,以及丰富的宗祠文化如留耕堂等都构成了沙湾古镇的魅力。

此外,还可以品尝到沙湾奶牛皇后的新鲜水牛奶制成的美食,如姜埋奶、双皮奶等。

2. 黄埔古港:黄埔古港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承载了广州千年商都的辉煌。

黄埔古港地区分为四个功能区,即纪念展示区、古港公园区、栈道餐饮区及村头广场区,是集展示、传播、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文化公园型景区”。

粤海第一关博物馆可免费进场,周一休馆,强烈建议提前一天预约导游讲解。

3 .其他古镇古村落:包括东涌水乡的水乡风情,溪头村的客家文化和美食,深井古村的建筑风格和民俗文化,小洲村的历史建筑和艺术气息,以及大岭古村的岭南特色和农家乐等。

这些古镇古村落不仅展示了广州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景观,也成为了人们了解广州、感受广州的窗口。

无论是走在青石板路上享受慢节奏的生活,还是探访古老的宗祠和文化遗迹,都能让人领略到广州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多样性。

广东古村落的保护利用

广东古村落的保护利用

广东古村落的保护利用摘要:广东古村落是广东的文化名片,保护古村落要围绕三大价值,以广东名村落花都塱头村为例展开论述当前古村落保护难点,思考古村落保护原则与保护方法,建议提倡全民参与古村落保护行动。

关键词:古村落;保护;原则广东古村落大都建于明清时期,保存较完整,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岭南建筑风格。

古村落反映了中国人历史上重读书、求功名、讲风雅的传统,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应加以保护、开发和利用。

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就是广州古村落中具有特色的其中一个,它还是首批“广东古村落”之一。

广东省古村落是指在广东省的范围内,清代以前形成,现存历史文化实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丰富和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民俗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村落。

1.以花都塱头村为例分析1.1三大价值1.1.1历史文化价值塱头村位于花都炭步镇西南面二公里,总面积4.8平方公里。

村民多姓黄,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迁至此立村。

该村的南面原是大片湖泽,而村立于湖边的小岗上,故名塱头。

塱头村古建筑群是目前花都最大的古民居群,分塱东、塱中和塱西三社,其中塱东社和塱中社相连,与塱西社以一条名叫“深潭”的小河涌相隔。

塱东、塱中社左右阔约210米,塱西社左右阔约170米。

1.1.2.科学价值该村建筑坐北朝南,布局规整,古建筑保存较好,现保存完整的明清年代青砖建筑有近200座,其中祠堂、书室、书院共有近30座,炮楼、门楼共3座。

村内还有20多条古巷,以及历史悠久的升平人瑞牌坊和青云桥。

村前有水塘,水池边种大榕树。

该村落保存较完整,建筑与环境整体保留原有风貌,对研究古村落留下宝贵的实体资料。

塱头村东侧有一座花岗石双孔拱桥,横跨鲤鱼涌,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为黄皋被放归故里时为方便村人所建,距今400多年。

桥长20.85米,面宽4米,高4.7米。

桥西侧嵌一石匾,刻“青云”两字,字大盈尺,据传为黄皋手书。

广东白水寨古村落

广东白水寨古村落

广东白水寨古村落广东白水寨古村落位于中国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是一座保存完整的古代村落,被誉为中国南方的“水乡明珠”。

白水寨古村落建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其独特的民居建筑、精美的木雕艺术及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本文将为您介绍广东白水寨古村落的魅力所在。

一、古村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广东白水寨古村落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迄今已有600多年。

在白水寨古村落的蜿蜒巷道上,可以看到许多明代的古老民居。

这些房屋大多采用传统的砖木结构,保存完好,展示了明朝时期的建筑风格。

因此,白水寨古村落是广东省保存最完整、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之一。

另外,白水寨古村落还保留有丰富的民俗文化。

村落里有许多庙宇、祠堂和民间艺术表演场所,如白水寨民间木雕博物馆和文化广场等。

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当地人民的信仰和传统文化,使白水寨古村落成为了一个集历史、文化和艺术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二、古村落的建筑风格白水寨古村落的建筑风格独特,展示了中国南方传统民居的特点。

这里的房屋多为两层或三层建筑,采用砖木结构,外墙多为青砖黛瓦,内部则多使用木材建造。

房屋的屋顶一般为抬檐平顶或歇山顶形式,给人一种古朴而典雅的感觉。

在白水寨古村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地民间艺术形式木雕。

白水寨以制作精美的木雕而著名,从门楼、墩基到窗花、家具等,都有华丽的木雕装饰。

这些精美的木雕艺术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也成为了白水寨独特的艺术符号。

三、古村落的自然风光广东白水寨古村落地处山水之间,环境优美,自然风光与古村落的建筑相得益彰。

村庄周围群山环绕,翠竹和茶田点缀其中,给人一种宜人的景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白水寨附近的白水溪瀑布,这里瀑布水流湍急,水声激荡,是一处绝佳的观景点。

您可以在村落中漫步,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无论您是追求宁静的环境,还是喜欢拍摄照片,白水寨都能带给您别样的体验。

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白水寨古村落不仅是一个历史遗迹,还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地方。

花都区塱头古村的开发研究

花都区塱头古村的开发研究

花都区塱头古村的开发研究塱头古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是一座具有较为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村落。

该村落建筑风格独特、保存完好,是一处具有很高历史、文化、艺术和旅游价值的文化遗产,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广州市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作为广州市著名文化旅游景点之一,塱头古村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但是,由于塱头古村的开发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该村落的开发利用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塱头古村的文化价值塱头古村始建于南宋年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古村落建筑因受地域、自然条件、民族特征、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独特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包括三合院、夹层楼、龙门楼、舞榭、聚仙亭等,不仅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广府文化和中国南方乡村文化的传统,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塱头古村不仅文化价值高,旅游价值也不容小觑。

围绕着古村内广府民居、文化场所、工艺品以及美食等等,游客们可以深入了解广州这座城市的文化根源、风土人情,以及广府美食的制作方法和历史背景等,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和旅游吸引力。

近年来,一些旅游公司也在积极地开发和推广塱头古村,将其打造为广州市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三、塱头古村的发展问题尽管塱头古村的文化和旅游价值比较高,但是,该村落的开发利用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下:1、缺乏规划:塱头古村的旅游开发缺乏规划和整合,导致资源无法充分利用,且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缺乏宣传:塱头古村的知名度不高,游客难以了解该村落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因此游客量较少。

3、交通不便:塱头古村距离广州市区较远,交通也不便利,这使得游客来往较为困难。

4、设施落后:塱头古村的部分房屋和设施较为老旧,许多房屋也没有进行维修和改善,因此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下面为塱头古村的开发提出以下建议:1、规划联接:在塱头古村周边规划打造旅游配套设施,联接景点,构建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促进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开发。

从化古田村落旅游景点介绍

从化古田村落旅游景点介绍

从化古田村落旅游景点介绍从化古田村落是广东从化区内著名的旅游胜地,它的古朴、原始的村落风貌,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游玩、探访。

以下是从化古田村落旅游景点的介绍:一、古建筑群从化古田村落保存着丰富的古建筑群,主要风格有唐代、明代和清代的建筑,以木柱木梁、青瓦杏花顶为主要特点。

古建筑群主要包括:唐云居、赵氏园、南翔园和瞳孟庙等。

这些古建筑群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极佳的观赏和拍照的场所。

二、古道探幽古田村落四面环山,依山傍水,村落之间相隔不远,沿着古道行走,可以探幽访古,体验古时候的农村风情。

从化古田村落的古道绵延数公里,分布有十里画廊、白石滩、大水坑、小水坑等景点。

徜徉在古道中,可以尽情欣赏茂盛的森林、清悠的溪流、古朴的建筑,彻底放松身心。

三、古老的文化习俗从化古田村落的文化底蕴深厚,保存了丰富的文化习俗。

春节期间,村里会有狮子舞、龙舞、花灯等表演,民间还有祭灶、挂面、祭树等仪式。

在这里感受到的是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淳朴的农民文化。

四、美食小吃从化古田村落有各种美食小吃,凉茶、雪花粥、茶卤鸡、酥肉卷、肉燕、花糯米团等等,不仅口感独特,而且价格也实惠。

这里的美食小吃,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让人感受到乡土文化的底蕴。

五、农家乐从化古田村落之旅,也可以选择住进当地的农家乐。

在这里,可以体验到当地的民俗风情,品尝到地道的农家菜,感受到农家生活的简单和虔诚。

农家乐还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活动,如采茶、摘果、烧烤等等,让游客进一步了解当地的特色文化和生活习俗。

综上所述,从化古田村落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旅游胜地,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淳朴的农民文化。

游客在这里可以品尝美食,欣赏美景,了解到当地独有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

从化古田村落是值得一游的好地方。

从化古村落概要

从化古村落概要

从化古村落(概要)从化古村落有:凤院村、松柏堂村、木棉村、钱岗古村、大墩村、钟楼村、大江埔古村落、殷家庄古村落、宣星古村落、溪头古村等。

凤院村凤院村位于从化江埔街的凤院村,是欧阳氏在南宋期间从江西庐陵南迁到从化的定居地。

过村首门楼,极目远处,双凤山下是一望无垠的葱笼田野。

门楼“凤院”额匾下对联为“凤立丹山舒锦绣,院开大地见文章”。

村尾与村首的大榕树遥相呼应,村前月牙形池塘碧水微澜,相传因能倒映出双凤山而得“凤”之名。

明隆庆三年(1569年)冬十一月,县令唐世谆撰写四言诗《祭双凤山文》,并刻有碑石在村前。

凤院村落整体建筑风格气宇轩昂,规模宏大,使用大量花岗岩石材,灰塑构件,木雕细腻而变化万千,其中祠堂的封檐板上刻的古代戏剧场景最为别致,而且人物故事数量甚多。

松柏堂村松柏堂村位于从化街口街城内团星村城区中心位置。

松柏堂村是黄姓族人在从化最早的聚居村落。

始建于宋淳熙年间,所存建筑多为清代重建;在村南有老松、柏树,村东有两座祠堂,故名松柏。

村前有一个大池塘,塘边村口古榕参天。

各列民居与古巷井然有序,所有房屋与村首的祠堂座座朝南,为砖、木、石结构,硬山顶式建筑,总面积5.2万平方米。

每条巷中间都有排水明渠,是排放生活污水和天然雨水的渠道。

民居三间两廊,首尾连接,皆以横冷巷相间,较为独特,其用途是防火、方便往来。

开启每条横冷巷左、右两侧所有大门,从东到西,从西到东,直视无碍,民居天井中皆挖有井。

走在松柏堂古村中,这里曾经的辉煌十分耐人寻味,但经过岁月的洗刷,这里的建筑有些角落已瓦解成了断瓦残垣,多了几分唏嘘的气息,让人不禁感到惋惜。

木棉村木棉村位于神岗圩西面约1公里的神棋公路旁。

宋朝谢氏建村,因村的四周栽木棉树而得名。

木棉村所存多为明、清时期建筑。

村庄面向东、南、西三面,进村路上有一门楼叫“东阁”,村庄建筑整齐排列在一片开阔平坦的土地中,错落有致分布有建于明清的各种不同特色的庙宇、祠堂、书室、民居等;村子东面前排为五岳殿、羽善西公祠、永宽书室、宝珊书舍、和耀陈公祠、文植公书舍、清逸斋公祠、著存堂等,书室和民居被九条古巷间开,每条巷的门上皆有巷名。

广州最美古村落旅游攻略简介

广州最美古村落旅游攻略简介

广州最美古村落旅游攻略简介广州最美古村落旅游攻略简介1、黄埔古村与长洲隔江相望的黄埔古港在广州市非常知名,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北宋时已聚居成村。

古港的旧码头,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黄埔村保留着大量岭南建筑风格特色的历史建筑,砖雕、木雕、灰塑、镬耳屋、青石板路随处可见。

除了古建筑,从元宵节的花灯到中秋节的拜月,黄埔古港的民俗文化也相当接地气。

艇仔粥,姜撞奶、虾饺、烧卖、黄埔炒蛋,美食也极具诱惑。

交通路线:旅游观光1、137、262、564、762路公交至黄埔村站;旅游3线、229路公交至琶洲石基村(黄埔古港)总站。

2、大稳村番禺大稳村一处位于广州番禺区东涌镇宁静的村庄,不但有风光旖旎的田园美景,还有浓浓的水乡风情。

可以来这里尝尝清新可口的农家菜,糯米猪肠属童年回忆,钳鱼煲新鲜好味。

也可以登上游船,伴着两岸绿意游览东涌水上绿道,十分惬意!这里的绿色环境就是好,值得来一趟。

独特的水乡格调成就了这座悠闲舒适之村,到此需要做的是放下一颗浮躁的心,漫步领略其中的风情,感受这乡村秀美。

广州番禺东涌镇大云村大稳村交通路线:广州市区→南沙港快线→东涌出口3、聚龙村聚龙村,默默的隐藏在繁华的城市之中。

这里,蓝天白云,绿树环绕,繁花锦簇,小桥流水,清幽恬静。

这里有,青砖冷瓦,飞檐走壁,古香古色,不失昨日的光华。

交通路线:64、181、217路公交车大冲口站下,地铁芳村站B2出口4、小洲村一个古老的村落。

正所谓是大隐隐于市,小洲村多么神秘和古朴!建筑墙上都是这种贝壳,很有风味,只是看的密集恐惧症都犯了...村里融入了浓浓的文艺气息,我还以为自己来到了鼓浪屿呢!交通路线:45 、252、86、565、310、35路车都可以到5、沙湾古镇选上一个好天气,带上相机就径直到了。

夕阳盖着古色古香的建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

墙上还有这样的3D趣味涂鸦供游客拍照哦~交通路线:市桥地铁站B或D出口,转乘67路车6、塱头村古树环村,塘水相拥,古屋保存完整,是广州市区内,养在深闺的美丽古村。

广东最美十大古村落(DOC)

广东最美十大古村落(DOC)

三水大旗头村“锅耳屋”里的旧时光三水大旗头村大旗头村位于三水乐平镇,前身是北洋水师广东提督郑绍忠的家宅,当年慈禧太后大笔一挥,把用来救国的金钱用在了他的身上。

所以有人说,大旗头村是"老佛爷"的恩赐。

整个大旗头村坐西向东,呈棋盘式布局;房屋密集整齐,街道纵横交错,四条直巷贯穿全村。

据说每一条巷的巷口都曾装有铁闸,遇有盗匪时同时落下,整个村庄便成了一座堡垒。

而巷间四通八达,很多楼宇都有天桥相通,外来者误闯进来,会以为踏入了迷宫。

精彩看点村内最值得玩味的,当数独具岭南特色的"锅耳屋"。

建于屋顶两旁的"锅耳",曾是旧时官帽上对耳的象征,又被称作"鳌鱼墙",有"独占鳌头"之意。

除了象征意义,当火灾发生时,"锅耳"能阻止火势向邻近房屋蔓延。

一对对的"锅耳"交织起伏,远观令人惊叹。

在村内街道的两旁,每隔数米便有一个凿空成铜钱形状的小孔,这是当地建筑的又一特色--小孔下面是可排水的暗渠,能抵抗洪涝灾害的入侵,足见当时人们的生活智慧。

食在古村嘉鱼是三水特产,曾是贡品,其嘴如老鼠、鳞在皮内,腹部特别多膏。

而在大旗头村的大榕树下,常有当地居民出售自制的菜干等物品。

交通指南从狮山坐“三水-禅城”慢车到三水汽车站,后转乘613号车(在站内购票上车),在大旗头村下汕头前美村走进古老迷宫汕头地区流传着"富不过慈黉爷"、"慈黉爷起厝"这两句民谚,这位"慈黉爷"指的就是清末富商陈慈黉,他起的"厝"就是如今有着"潮汕小故宫"及"岭南第一侨宅"之称的陈慈黉故居。

这座巨型豪宅群,始建于1876年,历时三十多年、毕三代人精力建成。

占地25400多平方米,分设"善居室"、"朗中第"、"寿康里"及"三庐"四大宅院,厅房共506间之多。

原来从化竟藏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古朴美景!很多人都不知道~

原来从化竟藏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古朴美景!很多人都不知道~

原来从化竟藏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古朴美景!很多人都不知道~展开全文人生除了诗和远方,还有身边的人间烟火。

一派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谁不想拥有?生活在繁华与烦躁的闹市当中,何不在周末前往那闲逸的古村落走走?在从化,就有这么几个古村落!其美景却吸引了无数人~特意探秘了散落在广州郊区的古村落、古建筑,更是追着烟火味道,寻觅了周围的好吃、好玩之地。

看从化的古民居,犹如翻开一部岭南的历史。

让人感动的,是在距离大都市这么近的地方,历史的陈迹被如此小心翼翼地呵护着。

如今从化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已不足14个,有些村里的村民已所剩无几。

现代生活的诱惑,外面世界的精彩,使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外谋生,这使他们祖祖辈辈居住的古村落,也渐渐黯然失色。

从化最美古村落钱岗古村、钟楼古村、阿婆六村溪头村、凤凰古围、宣星村木棉村、大江埔村、殷家庄千年从化,古村落承载了多少代人的记忆,风云变幻中,几多闲愁,几多洒脱……。

从化古村落,经历了百年风雨,依旧默默注视着时光的流转,世事的变迁,追寻的脚步不停止,我们寻觅的脚步继续前行……「殷家庄民风淳朴生活祥和」殷家庄古村落位于从化市城郊街东风村,此处民风淳朴,生活祥和,是广州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也是从化市著名的古村落之一。

明初殷氏建村,古村分为西庄和南庄,三同拥水,背后依林,东面是流溪河,北面是风水林,建筑面积近2万多平方米。

据记载,明初时期殷氏从东莞迁来从化建村,并以族姓殷冠村名。

via.柳絮如雪via.柳絮如雪整个殷家庄古村落的形状布局如同蝴蝶,村落竹林掩映,溪水环绕,古朴典雅,呈现典型的岭南古村落的整体格局。

via.蓝莲花的呼吸殷家庄古村落原分为西兴里、南兴里、南建里、全兴里、东庄里、祠堂里六部分,后西兴里及南兴里改称为西庄和南庄,全兴里改称为土贝,东庄里改称为头围,祠堂里改称为文献里并且被张姓迁入居住,并新辟了新西庄,故今日殷氏仍有六个居住地。

西庄的布局及规格相当考究,村首是五进祠堂光岩公祠,祠堂右侧是9路形式统一的民居,每列4户,共36户。

花都区塱头古村落建筑文化研究

花都区塱头古村落建筑文化研究

花都区塱头古村落建筑文化研究摘要:花都区塱头古村落是现存古建筑遗产、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明清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岭南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

本文通过对花都区塱头古村落建筑文化的考察研究以及对建筑文化的本体分析,来探索岭南建筑文化的特色与塱头古村落建筑文化的发展模式,深入挖掘塱头古村落建筑的文化内涵及潜在开发价值,对提升花都区地域文化品牌和岭南地方文化特色具有重要价值,为广东岭南建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塱头村;古村落;建筑文化一、花都区塱头古村落概述塱头古村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据传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立村,为广府传统村落典型的梳式布局,村内保留完整的水系,以村前半月塘为核心,集中体现了广府传统村落民居的风水布局理念与典型特征。

二、花都区塱头古村落建筑现存状况花都区塱头古村落整体格局保存较好,由于远离城区,地处农田保护区,新旧村分别建设,古村落的建筑保存状况较好。

分塱东、塱中、塱西三社,古建筑群气势恢宏,周边农田广袤,水脉交织,整体环境和谐。

花都区塱头古村落主要为明清两代建筑特征,保存完整的青砖建筑380余座,其中祠堂、书院(室)30余座,牌坊1座,桥梁1座,炮楼、门楼6座、民宅300余座,巷里20多条,以村面30余座祠堂建筑一字排开颇为壮观,为花都西隅最为突出的古建筑群。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4处:友兰公祠、乡贤栎坡公祠、留耕公祠、云伍公书室。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4处:青云桥、谷诒书室、黄谷诒墓、黄菽圃夫妇墓。

花都区塱头古村落建筑遗址图表塱头古村落于2000年被公布为广州内部控制历史文化保护区。

2008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广东省古村落,2012年被公布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2012年被公布广东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公布为广东最美古村落(30强)。

2013年被公布为国家“3A”级景区,2014年被公布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史上最牛”的走遍广州、发现广州——二十四、旧当铺与老碉楼

“史上最牛”的走遍广州、发现广州——二十四、旧当铺与老碉楼

“史上最牛”的走遍广州、发现广州——二十四、旧当铺与老碉楼二十四、旧当铺与老碉楼当铺,最早产生在中国的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寺院的一大贡献,时称“寺库”。

收取动产作为抵押,向对方放债的机构。

旧称质库、解库、典铺,亦称质押,又有以小本钱临时经营的称小押。

当铺多由私人独资或合伙经营。

当户大多是贫苦百姓。

当价一般不超过原价的一半。

赎当时须付利息。

期满不赎,由当铺变卖。

新中国成立后取消。

改革开放后,有些地方恢复当铺,其性质和办法同旧时不同。

当铺有一整套有别于其他行当的传统。

古板的从业者,高大的柜台,门外墙上写着巨大的“当”字,总给人一种神秘的隔世之感。

碉楼,是一种特殊的民居建筑特色,因形状似碉堡而得名。

在中国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其形成与发展是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它综合地反应了地域居民的传统文化特色。

在中国不同的地方,人们出于战争,防守等不同的目的,其建筑风格,艺术追求是不同的。

其中,最具特色的碉楼有西藏高碉和开平碉楼。

518. 宁远楼宁远楼,位于增城瓜岭村内。

由于该村侨眷较多,华侨为了村人的治安起见,积极筹款于1930年在村前河涌中间建起了一座全县最高、最坚固、最奇特的近代碉堡楼,定名为宁远楼。

楼内有一碑记,镌刻主办人黄田惠、黄焕森(生于清末),碑的上方还镶嵌有黄田惠的肖像。

碑内铭文叙述村史渊源,筹建宁远楼前后经过以及入楼规则等内容。

宁远楼,是目前广州地区唯一有吊桥的碉堡楼。

日军与1941年进攻瓜岭村,于是,全村200多名男女老少躲于村中2座碉楼中进行抗击日军。

由于碉堡非常结实并且枪、炮眼多,日军虽武器装备优良,但对坚固无比、建筑奇特、机关重重的碉堡也久攻不下,只得撤退。

碉楼在1954年时,曾有解放军某部一个排的兵力住宿于碉堡中,整整在碉楼里面住了一年多,当时得知是解放军是防空所用。

碉楼的机枪口也架有解放军战士的高射机枪。

探访侧记:探寻的难度系数是★★★。

在凤凰城酒店开会回家的路上顺便去看了看。

广州传统建筑

广州传统建筑

广州传统建筑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重要城市之一,历史悠久,拥有丰富而多样的传统建筑。

这些传统建筑代表了广州的历史和文化,也是当地人民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广州传统建筑的特点、历史背景以及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一、建筑特点广州传统建筑的特点在于精致的雕刻和华丽的装饰,同时融合了汉族、西亚、印度和欧洲等多种建筑风格。

它们多以木材、砖石和瓦片为主要材料,建筑结构坚固稳定。

这些建筑常常有庭院、走廊和室内庭院,以及独特的天井设计,形成了内外的纵深感。

另一重要特点是传统建筑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它们常常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和通风,以适应广州湿热的气候。

同时,建筑师会根据建筑所在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采用对流通风和天然遮阳的设计,使建筑物在夏季凉爽,冬季暖和。

二、历史背景广州的传统建筑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秦朝。

在中国历史的不同阶段,广州作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吸引了许多商人和文化交流者。

这些人们为广州的建筑风格和技术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影响。

随着汉、唐、宋、明、清等朝代的兴起和衰落,广州的建筑风格也在不断演变。

例如唐代的建筑多以寺庙和宫殿为主,宋代则注重府邸和商业建筑,明代则开始出现了大量的民居和府邸。

在清朝时期,广州的建筑风格受到了外国的影响,特别是西方的建筑风格。

许多西方官员和商人在广州定居,带来了新的建筑概念和技术。

这些外来影响与当地的传统建筑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广州传统建筑风格。

三、对当地文化的影响广州传统建筑对当地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建筑的艺术和装饰展示了当地人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价值观。

它们常常以花鸟、山水和传统故事为主题进行雕刻和绘画,传递出对自然、生活和人文的敬畏之情。

其次,建筑的设计与当地的生活方式相契合。

庭院和天井的存在,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和社交的场所。

建筑内部合理的布局也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和传统的家庭价值观。

此外,广州的传统建筑还对当地的庙宇和宗教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广州小洲村历史建筑群调研报告

广州小洲村历史建筑群调研报告

⼴州⼩洲村历史建筑群调研报告⼴州⼩洲村历史建筑群调研报告调研⼈员--调研时间2009年10⽉8⽇⼩洲村概况⼩洲村位于⼴州市海珠区的东南部,是⼴州“万亩果园”保护区内的村庄,⾯积4.5平⽅公⾥。

始建于元末明初,是⽬前为⽌⼴州城区内发现的最具岭南⽔乡特⾊的古村寨。

它有独具岭南⽔乡特⾊的古村风貌、极具代表性的宗祠建筑蚝壳屋等民居和龙⾈⽂化、北帝庙⽂化。

【figure0.⼩洲村规划底图1】⼩洲村村落格局演变⼤致经历了起源-发展-成熟-拓展四个主要阶段,最终成为现在我们看到的格局。

⼩洲村因⽔⽽⽣,由⽔⽽名。

故村民的⽣活⽅式与其息息相关。

村民的房屋⼤多依⽔⽽建;最初交通⽅式也以⽔为路,以⾈为车。

村中道路⼤都与⽔垂直,沿涌有⼤街贯通。

过珠江⽔道,村民可以乘船到⼴州、番禺等地,甚⾄出海。

⼩洲村传统的⽣存⽅式是农耕,种植⼀些粮⾷作物和果树等。

其中种植果树的传统⼀直延续⾄今。

⼩洲村河⽹纵横,绿树成荫。

村民农闲时刻最喜欢的就是在河边树下聊天嬉戏,现在仍然保留这⼀传统.【figure1.⼩洲村环⽔⽽建,绿树成荫,村民多在树下乘凉休憩】⼩洲村建筑历史分析⼀,⼩洲村村落历史演变⼩洲村村落格局演变⼤致经历了起源-发展-成熟-拓展四个主要阶段。

第⼀阶段:开村到明初-以华台⼭为中⼼的村落起源期⼩洲村东约有⼀座低丘,名为华台⼭,⾼ 16.31 ⽶,⼭上原有⼀座⼩亭,在⽂⾰中被毁。

据村民介绍⼩洲村最早的房屋就建于⼭的周边,这⼀说法可以在有关的历史记载中得到验证。

华台⼭当时为⽔中⼩岛,⼩洲村的先⼈只能选择地势较⾼处定居,这是符合村落选址⼀般原则的。

后来由于不断的冲积和淤积,河道变窄,村域⾯积不断扩⼤,逐渐形成今天的格局。

【figure2.⼩洲村前期格局发展图1】第⼆阶段:明初到清初-村落缓慢发展期现存历史建筑中的天后宫、北帝庙、西溪简公祠、简⽒⼤宗祠等⼤都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形成的,这些建筑集中分布在拱北⼤街沿线,因此拱北⼤街应是当时最重要的街道,说明明末清初的⼩洲村发展已经相对⽐较成熟。

广州古村落游攻略

广州古村落游攻略

广州古村落游攻略引言广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村落。

这些古村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深受游客的喜爱。

本文将为您介绍广州的几个知名古村落,以及如何游览这些古村落,希望对您的广州之行有所帮助。

古村落介绍1. 陈家祠•位置: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简介:陈家祠是广州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建筑群之一,建于清朝时期,占地面积达15000多平方米。

它不仅是广州重要的历史建筑,也是中国南方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

•游览推荐:游客可以在陈家祠欣赏到精美的木雕、砖雕和彩绘,感受古代广府人的生活方式。

此外,陈家祠还有一个陈列馆,展示了广东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2. 西关古街•位置:广州市荔湾区花地湾大街•简介:西关古街是广州最古老的商业区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岭南文化氛围。

这里有许多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和古老的店铺,供游客体验古代广州的生活方式。

•游览推荐:在西关古街漫步,您可以欣赏到精巧的木雕门窗、石雕和铜雕等艺术品。

此外,这里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店,您可以购买到独特的纪念品。

3. 沙面古镇•位置:广州市荔湾区海龙路•简介:沙面古镇位于广州市中心,在历史上是广州最重要的商业港口之一。

古镇上至今保留着许多西式建筑和建于清朝的古老建筑,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情。

•游览推荐:游客可以在沙面古镇漫步,欣赏西式建筑的风格,感受浓郁的海洋气息。

此外,这里还有许多海鲜餐馆和小吃摊,供您品尝地道的广州美食。

游览攻略1. 交通•广州有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您可以选择地铁、公交或出租车前往古村落。

•陈家祠:乘坐地铁2号线至公园前站,再步行前往。

•西关古街:乘坐地铁1号线至长寿路站,再步行前往。

•沙面古镇:乘坐地铁6号线至黄沙站,再步行前往。

2. 游览时间•建议安排半天至一天的时间游览每个古村落,以充分欣赏其建筑和文化特色。

•陈家祠:建议早上或下午游览,避免人流高峰时段。

•西关古街:建议下午游览,因为夜晚时分有更多的灯饰和夜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前文化遗产日搜刮佐些许感兴趣既资料,或者来日一探
荔湾
黄冠章别墅
又名对山园,位于福州路6-22号,为上世纪20年代末第一集团军军需处处长黄冠章建造的园林式别墅。

================================
黄埔
1。

横沙乡人民公社食堂
位于大沙街横沙社区横沙大街,坐东向西,面阔三间12。

5米,进深七间22。

5米。

2。

文冲古村落
位于文冲街文冲社区东坊大街与西坊大街一带。

原背靠山岗树林(20世纪70年代初兴建广州石化厂劈为石化路)分列两侧祠堂为分支祠,深二进,人字封火山墙,始建时为灰塑龙船脊,后维修改为平脊,以突出始祖祠,改建为三层楼房。

3。

巴斯楼
位于长洲街黄埔造船厂内,据楼内碑文记载,原楼建于1861年,1923年重建。

该楼现保存完好,原为在中国的巴斯教徒的活动场地。

=====================================
萝岗水西古村
距萝岗街约3公里,自明朝始逐步形成村落,至今600余年。

仍保持完好的青石板路面,青砖、石脚、麻石巷是水西古村的特色。

=====================================
增城
1。

新高埔村古村落
位于派潭镇新高埔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复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

座西向东,依山面水,占地20000多平方米,有民居、祠堂、碉楼、书室等建筑,整体风貌保存较完整。

2。

路边村
位于新塘镇(原宁西镇)南香山山东麓,村民多姓李,属广府语系,其祖存业公于元朝从新塘久裕村迁至此立村,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布局较规整,村内建筑保存较好,排列整齐。

村屋横5排,纵36列,构成35条纵巷。

村屋与纵巷相间呈耙齿形,俗称“耙齿巷”,每条巷前巷口设巷门,后巷口封堵,便于防卫,这种封闭式的布局,加上碉楼高耸,体现了该村有高度的防卫意识,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村治安问题的严峻。

现村内仍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村屋180多座,其中祠堂六座,书房三座,香火厅、碉楼、庙宇各一座,其余为民宅,大多有人居住。

3。

八角风车子母炮楼
位于派潭镇新高埔村甘田社,是两座防御性建筑。

始建于明崇祯戊寅年(1638年)。

坐西朝东,共有两座,一大一小,平排而建,砖木结构,楼高均为四层,高约16米。

两楼间相隔约3。

25米。

楼的四角处分别建有长3。

67米、宽1。

1米的外凸部分,使楼的平面变成带八角,形似风车状,村民习惯称小楼为子楼,大楼为母楼,故名。

楼内楼外均有水井,可储备粮草,固守待援。

两楼可互相依托、互相监视、前后呼应。

日军侵华期间,曾攻陷过村庄,但无法攻陷炮楼。

4。

西境门楼
位于小楼镇西镜村。

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45年)。

坐东朝西,面阔三间9。

5米,进深两间5米。

门楼高大坚固,可作防御使用。

日军侵华期间,曾三次朝门楼顶投掷燃烧弹,因门楼较高均未投至楼顶而未被燃烧。

现存建筑保存基本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