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方言中心的形成

合集下载

上海方言的发展变化论文

上海方言的发展变化论文

上海方言的发展变化论文上海方言的发展变化论文论文关键词:上海方言普通话变异语言接触语言地位语言认同论文摘要:语言是发展变化的,既有历时变化,又有共时差异;语言不是自给自足的,在语言接触中会相互影响。

上海方言来源广泛,变化迅速,领先创新,并有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

本文试从社会语言学角度,依据上海方言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分析上海方言的发展变化,从而得出如下结论:上海方言在变化,但不会消失,我们应努力营造多语并存,和谐发展的语言环境。

引言2005年以来,针对社会上种种关于“上海话要消失”, “孩子说不来上海话”的担忧,上海舆论界掀起了一股“保卫上海话”的浪潮——人大委员提交议案建议保护上海的方言文化,规范沪语,推行沪语;市教委预启动“上海方言保护性调查研究课题”,通过建立上海话语音档案,以保存“原汁原味”的上海话。

社会各界专家学者也纷纷就此现象各抒己见。

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发表文章“救救上海话”;上海大学语言研究中心主任钱乃荣认为:“上海闲话能变化,但不能消失,它们富于个性,是上海这座城市文化,历史,发展的见证。

”①同时,另一个声音也在响起: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游汝杰教授认为:“不必担心上海话消失,因为上海话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上海人的上海话能力并没有明显的减弱……只是其特色因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了。

”③;市教委语言文字管理处处长孙晓先认为:“推广普通话,上海话并不会因此受到挤压,不需要特别保护。

”④种种观点充斥着舆论界。

上海方言需不需要受到保护?推广普通话和保护上海方言,舆论界究竟何去何从?本文依据上海方言的历史形成过程分析上海方言本身的特点,并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及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关系来探究该问题的答案。

一、上海方言的特点钱乃荣在《上海语言发展史》一书中详尽地研究了近代以来上海方言的语音、词汇及语法演变。

纵观上海方言自开埠至今近160年的发展变化,我们发现上海方言有来源广泛,变化迅速,领先创新并日趋向普通话靠拢的特点。

抓住历史机遇,多元融合发展上海方言文化

抓住历史机遇,多元融合发展上海方言文化

| 文化建设抓住历史机遇,多元融合发展上海方言文化□卞莉莉/文上海方言沪语,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厚植独特的文化基因,是江南方言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沪语使用场景的逐步减少,上海方言文化也在逐渐流失,令人扼腕!可喜的是,近几年来上海相关的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以及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从多方面发力,开展沪语文化传承、研究与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闵行区作为马桥文化的起源地,是海派文化的宝藏之源,对沪语的传承和发展具备天然的区域优势,更为重要的是,闵行区提出要“打造人文之城”。

对“人文之城”这张名片的打造正是大力传承和发展上海方言文化的重要机遇。

基于此,本文对在历史机遇下,如何多元融合发展上海方言文化展开一些探索。

1 沪语——上海独一无二的“声”份证纪录片《中国话》中说“普通话让我们走得更远,方言让我们不管走多远,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在中国,有着数不清的方言。

一方水土,一声乡音,早已融入血脉,最是抚慰人心。

上海方言沪语,有入声、有浊音,语音变调比较明显,带有尖团音,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江南方言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从沪语的语言属性而言,沪语首先是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从沪语的文化属性来看,沪语与上海方言文化紧密联系,上海方言文化是在沪语的日常使用过程中产生、发展并推广开来的,离开沪语,上海方言文化就是“空中楼阁”。

因此,沪语是文化创设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显著作用。

大力推广沪语是发展上海特色文化的重要前提。

2 沪语之困——运用场景少、“单打独斗”多2.1 使用场景逐步减少导致方言文化渐弱语言最重要的应用就是日常的交流沟通。

由于普通话的普及以及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外来人口大量流入,成为人口净迁入地等一系列原因,沪语的使用场景逐年减少,而且越低的年龄层,使用沪语的场景越少,对沪语的掌握程度也越低。

论上海方言的发展变化

论上海方言的发展变化

论上海方言的发展变化上海方言是指在中国上海地区使用的方言,也是江苏、浙江和上海地区的方言之一。

上海方言几经变迁,经历了数个时期的铸造和发展,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非常有代表性的方言之一。

本文将聚焦上海方言的发展变化历史,并探讨其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上海方言的发展历史早期追溯上海方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

那时候的上海是松江府的辖区之一,位于南部的两浙归德路和江西归化路之间,是一个繁华的海港城市。

到了元、明、清三代,上海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著名的商港,并吸引了大量外来移民。

这些移民类别多样,语言差异明显,因此上海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早期语言环境。

当时上海方言主要以苏浙沪片语系为基础,同时也吸收了中原挑山工、门阶客等的方言习惯。

到了明末清初,上海的工商业繁荣,更加推动了上海方言的发展。

1920年代至1940年代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上海成为了中国的文化、经济和政治中心。

那个时候的上海是一个多元、繁荣、现代化、国际化和极具活力的城市。

现代舞蹈、流行音乐、影视、报纸等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式,使得上海方言继续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社会文化生活语言。

1950年代至现在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变化,上海方言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上海的大量人口集中落户和来自国外的影响,导致了上海方言的发展与变革。

1960年代,中国的大规模改革开放使得影视、音乐、报纸等文化媒介在中国流行。

上海方言也在这些媒介的帮助下得以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在20世纪80年代,上海方言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别是在商业和体育等领域。

上海方言的社会文化生活应用上海方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纯正、中肯、幽默、实用的特点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下面我们将介绍上海方言在生活中的应用。

经营生活上海方言在经营生活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谈判、拍卖、购买商品、翻译、洽谈、交友等场景中,上海方言不仅可以让人感受到大家庭般的温馨,还能让人了解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上海方言的传承 关键要让新生代们讲上海话

上海方言的传承  关键要让新生代们讲上海话

上海方言的传承,关键要让新生代们讲上海话作者:沈嘉豪原文载:上海观察上海方言最初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以其海派特色成为近代中国三大方言之一?如今孩子们多半不会说上海话,上海话的未来何去何从?大夏读书会“上海学”系列邀请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钱乃荣,详解上海方言的古今未来。

上海方言初形成:新兴的城市形成新的方言上海在古代本是松江下游入海处的一小段支流,称为“上海浦”。

有书记载的以“上海”相称的聚落,最早是1077年在华亭县(即松江县)东北部的一个名叫“上海务”的管理酒类买卖和征酒税的地方。

宋元之交时,上海逐渐成为华亭县东北部的大镇。

1291年元朝设立“上海县”时,上海已成了一个蕃商云集的滨海大港、人口数十万的大城镇。

至此,一种有别于原先松江方言的新方言——上海方言慢慢随着上海这座新兴城镇的繁荣而诞生了。

对于上海方言的使用区,钱乃荣经过对方言特征的分析认为,古时“上海县”形成的上海方言区,大致为今天上海市版图的东部黄浦江两岸,其中对于老上海方言最有权威和代表性的区域,是现今黄浦区人民路和中华路环线之内的区域,即古时县治所在地。

上海话走向辉煌:开埠后海派文化塑造海派方言在古代上海方言初形成时,府城松江的方言一直是上海人心目中的权威方言。

而上海方言真正自成一派,走向繁荣,乃至后来成为全国三大方言之一,要从上海开埠,形成海派文化说起。

在开埠前,上海县已有12万人,在中国城市中排名12。

在1843年11月对外开埠后,租界、原县城、南市、闸北等地,很快形成了繁华城区,上海也逐渐成为了国内和国际性的移民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经济飞速发展。

渐渐地,一种以繁荣的商业为基础,伴随着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不同于农业文化、官场文化的新型文化——海派文化诞生了。

对于海派文化的特点,钱乃荣总结,“海派文化海纳百川,善于融合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以及各种新思潮,与本土文化能很好地结合,并且善于创新。

这一新兴文化开始积极地影响着上海方言。

学说上海话(文字篇)(未完,不断整理中)

学说上海话(文字篇)(未完,不断整理中)

学说上海话(文字篇)(未完,不断整理中)写在前面的话:因为每天要早七晚六的要上班,晚上的时间实在有限,所以整理的不及时,敬请各位朋友见谅,谢谢!文中有重复的地方,不是我没整理,而是我这个上海人整理不了,回到家乡的次数有限,望大家就权当对照吧。

上海人的来源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

我们所说的上海人,通常意义上是指出生在上海的人,他们的父辈或祖父辈,以前从外地迁来上海居住。

这也就是我们大家经常在讨论的那一部分上海人。

这是狭义上的上海人。

广义上的上海人,是指居住在上海的人。

这除了刚刚提到的老移民以外,还包括本地人和新移民。

有一小部分上海人,被称为本地人,他们的祖籍就是上海人,是真正土生土长的上海人。

这部分本地人,一般居住在上海的郊县,很多都是务农。

20世纪初在上海作为一个都市而发展的早期阶段,他们并没有起到很巨大的作用。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很多本地人在各行各业都做的很出色,是上海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另外有很大一部分上海人,可以称为新移民。

就是出生在外地,由于种种原因迁到上海定居的人。

这一部分人的成分比较复杂。

有学历不高出卖体力劳动赚钱的,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有海外移民,也有知青子女等等。

先来说说这个狭义上的上海人——上海老移民。

这部分人当初的构成结构其实也和现在的新移民一样。

在上个世纪初,各色人等聚集到上海,鱼龙混杂,文化知识的差异和贫福差异都很大。

苏北,就是江苏过了长江以北地区过来的人,当年大部分是逃荒的难民,相对文化素质比较差,有很多就一条船撑来上海,集结在苏州河沿岸,生活质量比较差,也没什么文化。

渐渐这些难民从船上移到陆地生活,分布在黄浦江苏州河沿岸的一些棚户区。

棚户区比较集中的地方,比较有名的就有以前的南市区等地方。

比棚户区好一点的住宅,有一种大家都知道的石库门建筑。

它有点类似四合院,使用功能的设计是为一户人家居住考虑的。

但是由于住房的紧张,往往是大房东把房子租给二房东,二房东再转手把房子租给三房东,结果是一幢房子里住满了很多家互相不认识的家庭,由于住宅使用功能上的欠缺,造成邻居间的关系特别微妙。

上海方言音系简化的特点和原因

上海方言音系简化的特点和原因

上海方言音系简化的特点和原因钱乃荣一音系简化的特点上海方言音系在20世纪30年代摆脱了发展滞后的松江方言系统的主要特征,成为和苏州方言、嘉兴方言面貌相似的音系;到了七八十年代,又发展成为吴语中音变遥遥领先、声韵调最为简单的音系。

上海话音系160年来不断简化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韵母大量合并,同音字增多,同时双音节的词语不断增加。

如:“面”和“米”原来在上海话由不同音变同音,为了避免混淆,上海人把“面”改说成“切面”,现有改为“面条”,于是“去买米”和“去买面条”就又能分清。

又如在老上海话中说“袜”、“绳”、“瓶”、“筷”、“鸭”、“蓝”、“布”、“窗”、“伞”、“腰”、“嘴”、“袋”时,都是单音节词,现今变为“袜子”、“绳子”、“瓶子”、“筷子”、“鸭子”、“篮子/篮头”、“布头”、“窗门”、“洋伞”、“腰眼”、“嘴巴”、“袋袋”,常用双音节词。

那些含字少的声韵母渐渐都归并了,如到70年代以后,只有一个字的韵母“iu(靴)”并入“y(需)”,“i ~(旺)”并入“iÃ(样)”,“uã(横)”并入“uÃ(王)”或“ (恒)”,只有二三个字的“i E(廿)”韵母并入“E(难)”,其声母由“ ”转为“n”,到了90年代,有的失落“ŋ”声母的上海人则把“眼镜”的“眼”和“颜色”的“颜”读成“ i E(廿)”。

2.走吴语音系共同的发展和简化的道路。

吴语其他地方比较通用的音素在上海话的语音变异中取胜,如古老的缩气音为通用的不送气清塞音取代,“dz”母在一些发达地方最早向“z”母合并,在无锡、苏州等地早已完成,但是在上海西边南边如吴江、杭州、绍兴、宁波等多数地方至今还有“dz”母,上海在19世纪末就合并完成。

上海话尖团音合并早于原苏州府大片地区,发生在40-60年代,而苏州话尖团音在80年代才开始合并,世纪末正处于高峰时间。

上海地区(原松江府地域)入声韵是吴语中保留古音最丰富的。

上海话的“各大门派”

上海话的“各大门派”

上海话的“各⼤门派”2014-01-02 腾讯⼤申⽹ 上海⽅⾔ 上海⽅⾔指上海市区的⽅⾔,是吴语的⼀种,⼜称沪语,是主要分布于上海市区的⽅⾔,属于吴语太湖⽚苏沪嘉⼩⽚。

⽐照有⼈称⼴东话为粤语,台湾闽南话为台语,也有⼈称上海话为沪语,这种称法⽐较少见。

历史 上海话属于太湖⽚。

是现代吴语地区的最有影响⼒的⽅⾔。

这不仅是因上海的城市地位,更是由上海话的历史形成和特点决定的。

上海旧属松江府,曾⾪属嘉兴辖下,语⾔以嘉兴话为主。

松江府成⽴后,松江地区⽅⾔在嘉兴话的基础上独⽴发展,形成吴语中发展相对滞后的松江话。

根据《松江府志》记载:明代是“府城视上海为轻,视嘉兴为重”。

⽽到清朝则是“府城视上海为轻,视苏州为重”。

苏州话因其权威性和丰富的⽂学形式(吴语⼩说、传奇、弹词和民歌等)对上海话也有过重要影响。

上海开埠后移民⼤量涌⼊,各路移民的语⾔对上海话造成了⼀番影响,尤以宁波话为重。

因为宁波⼈数量⼤、且有社会地位,现在上海话的第⼀⼈称复数“阿拉”即来⾃宁波话。

这样,形成以上海本地话(松江话)为主,多种吴语⽅⾔(苏州话、宁波话为主)的共存、混杂和融合的新上海话。

新上海话继承了⽼上海话的基本特⾊,融合了北部吴语的主流特征,⼀跃成为太湖⽚吴语区发展最快的⽅⾔,也替代传统的苏州话成为最有影响⼒的吴语⽅⾔,并与苏州话⼀起成为当代吴语的代表⽅⾔。

是造成上海话语⾳简化并成为各地吴语“最⼤公约数”和代表⾳之⼀。

上海话的语⾳、词汇和语法结构都⼗分易于其他吴语使⽤者理解。

所以上海话有成为吴语起码是北吴语地区的通⽤语的基础和趋势,曾经在80年代前成为长三⾓地区通⽤语。

⽬前由于推⼴普通话,上海话在吴语区的影响⼒有所降低,主要原因是强制推⼴普通话,使得普通话取代了⽅⾔的作为主要的沟通⼯具。

语⾳描述及内部分歧 上海话内部有分歧,主要以年龄区别⽼派、中派和新派。

⽼派:声母27个,韵母51个,声调6个(阴平、阴上、阴去、阳去、阴⼊、阳⼊) 中派:声母28个,韵母43个,声调5个(阴平、阴去、阳去、阴⼊、阳⼊) 新派:声母28个,韵母32个,声调5个(阴平、阴去、阳去、阴⼊、阳⼊) 声调特征 “声调向重⾳化倾向进化。

简单上海话日常用语

简单上海话日常用语

简单上海话日常用语指南上海,这座充满现代感的国际大都市,不仅是中国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的中心,更是文化交融的地方。

在这座城市中,上海话作为一种独特的方言,承载着浓厚的地方文化和历史底蕴。

对于初到上海的人来说,学会一些简单的上海话日常用语,不仅能够更好地融入这座城市,还能在交流中增添一份亲切和乐趣。

一、问候与告别上海人的日常生活中,问候和告别是社交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晨见面,一句“侬早!”(你早)或“早啊!”(早上好)就能开启一天的好心情。

晚上分别时,则常用“再会!”(再见)或“明朝会!”(明天见)来表达期待再次相见的愿望。

二、表达感谢与回应在受到帮助或馈赠时,上海人会用“谢谢侬!”(谢谢你)或“多谢!”(谢谢)来表达感激之情。

对方则通常会回应“勿用谢!”(不用谢)或“没啥!”(没什么),表示帮助是理所应当的。

三、询问与回答在日常交流中,询问和回答是获取信息的常见方式。

例如,询问对方姓名时可以说“侬叫啥名字?”(你叫什么名字?),而回答时则会说“我叫某某某。

”在询问时间或地点时,可以用“现在几点钟啦?”(现在几点了?)或“这个地方在哪儿?”(这个地方在哪里?)。

四、餐饮文化中的上海话上海作为中国的美食之都,餐饮文化中的上海话也颇具特色。

在餐厅用餐时,点菜时可以说“我要点个炒虾仁。

”或者“这个菜咋个烧法?”(这个菜怎么做的?)。

在品尝美食后,一句“这个菜老好吃额!”(这个菜很好吃)或“味道灵光额!”(味道不错)足以表达对美食的赞赏。

五、购物与交通在购物时,上海人常用“这个多少钱?”来询问商品价格,而“便宜点好伐?”(能便宜点吗?)则是讲价的常用语。

在交通方面,乘坐公交车或地铁时,常说“我要买票。

”或“请问这辆车到不到某某地方?”(请问这辆车到不到某个地方?)。

六、日常生活用语在日常生活中,上海话还有许多实用的表达。

比如,“帮帮忙!”(帮帮忙)是请求帮助时的常用语,“不好意思了!”(对不起/抱歉)则是表达歉意的方式。

从上海话看方言的传承与推广

从上海话看方言的传承与推广

从上海话看方言的传承与推广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从上海话看方言的传承与推广人员分工:问卷设计:吴雪鹭分发问卷、数据统计:杨天颖、凌舒扬调查报告:吴雪鹭PPT制作:杨天颖DV拍摄:凌舒扬、杨天颖(同学调研)、吴雪鹭(公交车暗访)课题报告:2009年2月4日,《新民晚报》社区版刊登了一篇读者的来信,其中写道:“新上海人,浦东密集度最高,办公大楼里最多。

到浦东,尤其是陆家嘴,都说普通话,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有点像美国土著红种人。

”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对作者及编辑等进行了一番“人肉搜索”,网络社区中的讨论比比皆是。

一份没有多少发行量的社区版报纸却引发如此热议,这个关于方言的话题不由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随着上海越来越向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发展,外来人口也就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用的语言现在大都是普通话,甚至是英语,上海方言的地位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究竟是城市的发展带动方言的传播,还是抑制方言的发展,我们以上海话为例,通过查找资料,分法调查问卷,分析数据,并在周围人中做访谈等形式,对“方言的传承与推广”做一些探讨。

一、一座城市的记忆——方言的变迁(一)上海话的历史据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民钢一份上海话课题报告,古上海人说的话源于一种接近于现代侗台语的古越族语,而我们现在所称的上海方言,是上海本地人改用汉语后,与原来的语言互相融汇后形成的。

古上海人使用汉语的情况最晚出现在西汉早期,也就是说,最少两千年前,作为吴方言中的上海话已经形成。

上海话形成至今,大约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

但是有关上海话的历史资料,早期的几乎没有,迄今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上海话文字,是清代嘉庆初年上海才子张南庄用上海话书面语写的白话章回小说《何典》,这本书距今只有200年的历史。

因此对于200年以前的上海话,我们只能从现今上海话中去分析寻找它遗留下来的残迹。

不过自从1843年上海开埠以后,留下来的有关上海话的资料却是很丰富的,为我国所有方言之最。

松江方言

松江方言

松江方言和俗语松江话,又称松江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的松江方言大区。

根据声调(调类、调值)的差异,今上海市地区又分成六大方言区:市区方言区(即新上海话区,现今通用的上海话)、老上海方言区、崇明方言区、嘉定方言区、练塘方言区、松江方言区。

松江秦时建镇、唐时置县、元时升府、明清时为全国纺织业中心,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东吴名将陆逊以功封华亭侯,华亭始见于史志。

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至清末,华亭县、华亭府、松江府、娄县均设治于此。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华亭府,翌年改为松江府。

上海旧属松江府,曾隶属嘉兴辖下,语言以嘉兴话为主。

松江府成立后,松江地区方言在嘉兴话的基础上独立发展,形成吴语中发展相对滞后的松江话。

所以松江话之余上海话有相同也有不同。

首先,松江话和上海话在金钱的的表达上是一样的,大家都知道上海以前很长一段时间是英国租界,那时候钞票刚开始代替银元,一张印有大亨头像的的钞票就等同于一百只洋的百元大钞。

现在我们那儿还会说“五只洋”(五块钱),“十只洋”(十块钱),“一百只洋”(一百块钱)。

“洋”就相当于钱的意思。

还有松江的俗话里有“大亨”一词语,实际上是大人物的意思,因为只有大人物的头像才会被印到钞票上。

还有就是数字的说法,松江话和上海话是一模一样的。

就拿1到10这是个数字来说,他们的语调都是第二声阳平。

其次,再来谈谈松江话特有的,松江话和上海话一样最大的特点是语音语调中带有拖腔,语气明显。

例如“神似好嘞”(语调向下)表示这个人很有空,将时间浪费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面,多是带有贬义和嘲讽的意思。

“XAXA”型的表示的强调和语气情感的加深,比如“郁透郁透”讲的是一个人很烦躁很郁闷;“神兹务兹”一般是大人形容小孩子的,经常忘记东西,掉东西,做事掉链子,不能很好的独立完成事情,带有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基本上每个松江小孩在小时候都被父母或长辈念叨过。

“B起B来”的形式在松江话中也很常见,比如“笨起笨来”顾名思义恶人很笨,“趣起趣来”不是形容一个人很有趣,而是形容一个人非常的漂亮,一般是长辈夸奖女孩的,男孩子不用“趣”(qu第一声)。

上海方言的绝版──小开

上海方言的绝版──小开

上海方言的绝版──小开上海方言的绝版──小开说真的,再也没有比方言更能原汁原味折射出社会即时的韵味。

方言是社会时尚的温度计,就像敏感的水银柱,一起一落之际,别有一番沧桑蕴藏其中,这也是无奈的!今天沪语,与上几辈已很不同,少了几分含蓄,多了几分市井。

比如“很好”,我们上几辈的“蛮趣”,或“交关赞”,也有一声豪气的“好极”,到我们这一代,却爆出一个屡屡令他们入耳如刺的“老”字:“老好”“老灵”;现在:“瞎嗲”,“勿要太嗲”,还有更惊人:“好到煞根”。

以前一样讲上海话,选择不同词语可辨出不同教养和层次,现今上海话比较划一,只有粗口和不粗口之分。

许多老上海话,十分幽默形象,婉转又击中要害;如“三等白相人,独吃自家人”,“罗马蜡烛,不点不亮”“耳朵留在陆稿荐”……虽然相骂,却不见恶言相出。

老上海即使称一位不在场的,也冠以称谓“革履”:××公司那位张革覆,我的同事王革履……大约出自“西装革履”一词吧,常见用于旧上海白领之间,虽已带有几分揶揄不恭,也好过“××公司那个姓张的赤佬,阿拉办公室的那个姓王的秃头……”老上海嫌某人太纠缠,最重一句是“忒个人交关牵丝攀藤”,细细回味,还很有点田园之味;后来变成“老搞七捻三”,再是“拎不清”,现在是“浆糊瞎捣”……难怪连一位香港作家陶杰都不禁感慨:……上海话的异化,令人别有游园惊梦一样的沧桑……光阴匆匆,原汁原味的上海闲话,有的已成“绝唱”,因为历史是不会回头的。

"小开"一语,是沪语最大的创举,这句上海“ 闲话”已成绝版了!"小开"比“公子”多了点俗气,也多了几分诙谐;很有种不以为然的海派作风,什么稀奇?不过老子多几个铜钿,再神气,也得个"小"字。

"小开"很百搭,不管酱园店小开还是百乐门小开,搭上去都很顺耳,换个词,酱园店公子,南货店少爷,百乐门少东家……都没有"小开"传神,口语化。

中国方言的形成与分类及其保护

中国方言的形成与分类及其保护

中国方言的形成与分类及其保护摘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悠久的文化,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具有特别的意义,汉语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由于历史和地理条件的影响,根据语言特点可分为七大方言。

虽然我国方言很多,但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普通话的推广,渐渐淡化了方言,所以作为一种文化,还是应该好好保护报存下来。

关键词:汉语方言形成分布保护引言中国地理面积很大,民族众多,当地所说的语言也差别很大,很多人就好奇中国的方言是怎样起源的,又是如何发展的,方言大体上有多少种,是怎样分类的,下面将向大家阐述中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现状。

一、汉语方言的形成与分类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移民、语言的发展和变异以及民族之间的融合等等的一系列的因素的影响之下,形成了各种方言。

所谓的方言就是指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同语有所差异的一种语言。

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

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他们分布的区域很广。

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

但由于这些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

十里不同言,请问为什么中国方言如此多,是如何产生的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移民,一个是文白异读。

移民是从中华民族历史政区的形成与发展的角度来考察汉语的方言地理分布是怎么形成的。

文白异读则是从语言使用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它每个层次之间的演变,语言演变的不一致性造成方言分歧。

从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混战,到秦汉的政权统一;又是三国并立,晋代又统一;南北朝结束在隋唐;五代十国又手束在宋太祖手上。

这一路打打停停,促进了各少数民与汉民族的文化融合,同时也创造出了辉煌的方言文化。

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目前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

上海导游考试题目及答案

上海导游考试题目及答案

上海导游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上海市的简称是:A. 京B. 沪C. 粤D. 苏答案:B2. 下列哪个不是上海的著名景点?A. 外滩B. 东方明珠C. 故宫D. 南京路步行街答案:C3. 上海的市花是什么?A. 牡丹B. 荷花C. 白玉兰D. 菊花答案:C二、填空题1. 上海是中国的直辖市之一,位于中国_________部沿海地区。

答案:东2. 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_________,它也是中国最高的电视塔之一。

答案:东方明珠塔3. 上海话是上海地区的方言,属于汉语的_________方言。

答案:吴语三、判断题1.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拥有众多的金融机构。

()答案:正确2. 上海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错误(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3.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述上海的地理位置和主要特点。

答案:上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的直辖市之一。

它地处长江入海口,是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上海以其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现代化的都市风貌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闻名。

2. 上海有哪些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答案:上海的著名历史文化景点包括豫园、城隍庙、静安寺、上海博物馆等,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上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游客了解上海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五、论述题1. 论述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特色和优势。

答案: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具有以下特色和优势:首先,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拥有发达的金融业和贸易业;其次,上海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包括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国际机场,以及发达的地铁、公交和铁路系统;再次,上海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城市,汇聚了世界各地的人才和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氛围;最后,上海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注重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优质的生活环境。

沪语书籍

沪语书籍

《上海方言》——钱乃荣一、内容简介在上海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过两种上海话。

从形成于南宋的“老上海话”里,我们可以领略到江南水土所孕育起来的上海市俗民风;而从“新上海话”里,我们可以感知上海开埠以来上海人在中外交融中形成的襟怀和睿智,以及海派文化的密码和基因。

了解上海方言,可以深度了解上海,了解上海人民,了解上海文化,了解上海生活。

上海话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方言,它在这一个半世纪中,从一种在吴语中比较保守滞后的县城及其周围的小方言,发展成为变化速度最快的中国第一大城市方言,成为全国三大方言(北京话、上海话、广州话)之一,成为全国第二大方言区吴语的代表方言。

本书主要介绍了上海话的起源、变迁与发展。

内容包括上海话的溯源、上海城市方言中心的形成、上海话的新旧共生和交替、上海话与上海民俗等。

二、作者简介钱乃荣1945年生,中国现代语言学家。

出版的著作有《上海方言俚语》、《当代吴语的研究》、《汉语语言学》、《上海话语法》、《现代汉语概论》、《北部吴语研究》、《上海语言发展史》、《上海话900句》等19本,发表的论文有《进行体、持续体和存续体的比较》、《苏州方言中动词“勒浪”的语法化》、《上海方言中的虚拟句》、《吴语中时体结合的复合时态》、《质疑“现代汉语规范化”》、《宋庆龄讲话的语音分析和诞生地南市说》、《论纳兰性德词的人情美》、《论20世纪初20年的中国短篇小说》等100多篇。

三、精彩书摘根据王安忆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长篇连续电视剧《长恨歌》是用普通话为主要叙述语言的,但是全剧中穿插着许多上海话的词语。

电视剧《长恨歌》是一部具有浓郁的海派特色的经典作品,不但情节的安排自然而富有海派韵味,剧中环境和种种道具使人对接上了上海人跨几个时代的生活情景,就是剧中插入的上海话,也是精雕细刻的,处处表现了上海人的生活情趣和海派风味。

编剧蒋丽萍是从上海话出发的,是用上海话的长处去丰富普通话的表达,这是对上海话中优秀的味道重的词语内容的发掘,而其中有不少是普通话中没有对应的词语,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是把普通话转成上海话讲。

各地方言分布图及概述

各地方言分布图及概述

各地方言分布图及概述江苏方言分布地图安徽方言分布图南通地区方言江苏方言就本省而论,分为三个方言区,即江淮方言区、吴方言区、北方方言区。

江淮方言区又分扬淮片、南京片、通泰片;吴方言语区又分苏州片,常州片;北方方言又分徐州片、赣榆片。

把本省方言分为四区,与本书对照,第一区江淮方言区,第二区吴方言区,第三区通泰片,第四区北方方言区,依《中国语言地图集》把第三区并入第一区,作为一个方言片,是符合方言性质的。

本省方言的分布,三大区在地域上是集中的,但都不是完整的,而是大方言区的一部分,分属官话大区和吴方言区,而且都偏在一方,因此方言间的边界交错,有很长的边界线。

边界线上的方言交互影响,语言现象多种多样,这就增加了本省方言的复杂性。

溧水、金坛两县原本都在吴方言区,但是半个世纪以来,江淮方言逐步渗入,现今县城已普遍说江淮方言,公共交际已不再说吴方言,老年人之间和农村还有吴方言的存在,但已日见衰微了。

不管在城镇还是在农村都有双语现象,其间有各种过渡词语和说法,是十分丰富多彩的。

类此情况,一县之内在语音上有等级差别,泗洪具的入声字,自南向北逐步减少,最南部入声基本齐全,最北部入声已不存在,中部则相当混乱,老年人和青年人大不相同;通州市的浊辅音,自西向东逐步增多,“通东活”是江淮方言和吴方言的过渡区。

此外,省内许多地方有外来移民,他们聚居成片,说着原籍的方言,形成大小不等的方言岛,这种方言岛和周边方言同样是处于边界线上,所不同的是方言岛人数少,在被包围之中,岛内的人不得不实行双语制,岛内外的话都会说。

全省有方言岛数十处,主要分布在黄海沿岸响水、滨海、大丰地区和苏南丘岭地带宜兴、溧阳、丹阳、句容地区。

目前关于江苏方言边界上和方言岛的方言调查研究,已经取得相当的成绩,但是还不够全面和深入。

25个在本地区是中心城市,语言影响较大的重点方言是:苏州、吴江、常熟、无锡、常州、海门、丹阳、高淳、南通、如皋、泰州、盐城、阜宁、镇江、扬州、宝应、盱眙、淮阴、泗洪、连云港、东海、南京、赣榆、邳州、徐州。

上海方言词语使用手册读书札记

上海方言词语使用手册读书札记

《上海方言词语使用手册》读书札记目录一、手册简介及背景介绍 (1)1.1 关于《上海方言词语使用手册》 (2)1.1.1 手册内容与特点 (3)1.1.2 方言词语的重要性 (4)1.1.3 作者背景及编纂目的 (5)1.2 上海方言概况及背景 (6)1.2.1 上海方言的历史演变 (7)1.2.2 上海方言的特点及分类 (8)二、词语分类与解释 (10)2.1 日常生活用语 (11)2.1.1 问候与称呼 (12)2.1.2 餐饮与烹饪 (13)2.1.3 居住与出行 (14)2.1.4 其他日常用语 (16)2.2 方言特色词汇 (16)2.2.1 上海历史特色词汇 (18)2.2.2 上海文化特色词汇 (19)2.2.3 上海民俗特色词汇 (20)一、手册简介及背景介绍《上海方言词语使用手册》是一部详细记录上海方言词汇的手册,旨在保护和传承上海丰富的方言文化。

本手册不仅对于语言学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也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掌握上海方言的实用工具。

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方言文化。

既受到江浙地区传统语言的影响,又受到现代都市生活的冲击和外来移民的交融,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和文化特征。

随着时代的变迁,普通话的普及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上海方言正面临着传承和保护的压力。

《上海方言词语使用手册》的出版显得尤为重要和及时。

该手册收录了大量的上海方言词汇,包括日常用语、俚语、俗语等,内容全面且丰富多样。

手册还对每个词汇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举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该手册还通过对上海方言的发音进行标注,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学习上海方言的实用途径。

这种细致入微的记录方式使得该手册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使用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方言词语使用手册》在编纂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历史背景,确保了所收录词汇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该手册的编纂者均为资深语言学专家,他们在语言学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确保了手册的质量和权威性。

上海方言与地域文化

上海方言与地域文化

上海方言与地域文化方言是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基础,比如中国数百种地方戏曲和说唱艺术形式都是以当地方言为依托的。

方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情结,具有相当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要认识现今上海方言和其地域文化的关系,得先从了解上海话的历史形成开始。

上海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可能只有数百年,但追溯上海的历史,则会惊奇地发现它的历史并不短。

据考证,在距今5000年前的菘泽文化时期,上海地区已成为长江三角洲平原,上海的先民就已在此留下了足迹。

春秋时期的上海,属吴国,战国时期的上海先属越国,后属楚国。

上海的别称“沪”,源于“沪渎”,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个地名,这一带被称为“沪渎”。

“上海”这一名称的真正由来始于宋代,当时的上海,已开始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在今外滩至十六铺的黄浦江中,它的西岸有个上海镇,这些便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几个世纪以来,上海都只是个小渔村,直到13世纪才发展为城镇。

元代的上海镇已有很大的发展,并设立了市舶司。

此后,上海镇又升格为上海县。

明代的上海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棉纺业中心,商业经济日趋发达。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了海关。

清乾隆、嘉庆年间,上海逐渐成为中国的贸易大港和漕粮运输中心,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1843年,在鸦片战争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强迫开辟为通商口岸。

1845年,英国首先在上海设立了租界。

之后,美国在上海设立租界。

1849年,法国也在上海设立租界。

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后,上海实际上被划分为华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三部分,自1843年以后100多年里,上海成了外国殖民主义者在中国倾销商品,搜刮原料、钱财的主要口岸,上海因此也有了“冒险家的乐园”之称。

而这时的上海也是中国一块发光的繁华之地。

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宣告成立。

上海方言日常用语

上海方言日常用语

上海方言日常用语上海方言,作为吴语的一种重要分支,拥有着独特的韵味和丰富的表达方式。

在上海的街头巷尾,人们常常用这些方言交流,传递着情感,分享着生活的点滴。

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上海方言日常用语。

“侬好”,这大概是最常见、最基础的打招呼用语了,意思就是“你好”。

当你遇到熟人或者新朋友,一句“侬好”就能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

“再会”,则是说“再见”的意思。

无论是在分别的时候,还是约好了下次再见,都可以用这两个字。

“谢谢侬”,用于表达感谢,相当于“谢谢你”。

这是一句非常有礼貌的话,上海人在得到别人的帮助或者收到礼物时,常常会这样说。

“勿客气”,是对“谢谢侬”的回应,表示“不客气”。

这体现了上海人的热情和友善。

“侬晓得伐”,意思是“你知道吗”,在交流中用于询问对方是否了解某个事情或者信息。

“吾勿晓得”,就是“我不知道”。

当被问到不了解的问题时,就可以这样回答。

“侬哪能啦”,可以理解为“你怎么了”,是关心对方状况的一种表达。

“么撒事体”,表示“没什么事情”,通常用于回应别人对自己状况的询问。

“今朝”,指的是“今天”,比如“今朝天气老好额”,就是说今天天气很好。

“明朝”,自然就是“明天”的意思啦。

“昨日”,即“昨天”。

“伊拉”,意思是“他们”。

比如“伊拉老开心额”,就是说他们很开心。

“阿拉”,则是“我们”。

“阿拉一道去白相”,就是我们一起去玩。

“白相”这个词,含义很丰富,可以是玩耍、娱乐、消遣。

“吃生活”可不是指吃饭,而是要挨打、挨揍的意思。

“笃定”,表示放心、有把握。

比如“侬放心,这件事体笃定搞定”。

“海威”,形容人很有气派、很风光。

“坍台”,表示丢脸、出丑。

“扎台型”,则是指争面子、出风头。

“拎勿清”,意思是头脑不清楚、搞不明白状况。

“老卵”,有时用来形容人很厉害、很强,但在某些场合使用可能不太文明,要注意语境。

“结棍”,也是表示厉害、强的意思。

“噱头”,有花招、花样的含义。

“刮三”,形容比较尴尬、难为情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8年6月第5卷第3期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 ur nal of Shanghai U niver sity(Social Science)Jun.,1998V ol.5 N o.3上海城市方言中心的形成钱 乃 荣 摘 要 上海方言区以阳平22声调为标志,与西部松江方言区和北部嘉定方言区相区别,包括北至淞南、西至纪王、南至梅陇、东至浦东的广大地区。

本文的分区与陈忠敏先生1992年分区不同。

自1843年开埠以后,上海城区方言高速发展,实际形成了一个城市方言中心岛,由于上海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加强而成为吴语的代表方言,并向北部吴语区大城镇不断扩散影响。

但四周非城区的上海方言区内的老年人还保留着大致与150年前相近的旧上海话。

本文用5个语音特征将城区上海方言的发展分为四期,并指出从旧上海话向新上海话转变的最活跃期是本世纪前30年,这正是上海都市社会形成和经济发展最活跃变化最快的时期。

本文的分期与汤志祥先生1995年的分期不同。

关键词 上海 城市方言 中心 形成一、上海地区的语言分布和内部差异自然地理的分布和历史上的行政建置是影响江南地区人口流动和方言分布的两个主要因素。

上海地区处于长江三角洲的前缘,全境的地貌没有崇山峻岭,形成地域阻隔的因素只有水泊河流。

崇明、长兴、横沙三岛是由长江分隔于大陆的沙洲,古松江(在今吴淞江以北)原是上海地区水势浩大的主干水系,把上海陆地分隔为淞北、淞南两大片。

历代行政区治也因循地理环境建置,崇明岛在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起属江北海门县管辖,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州,隶属江北扬州路,至明洪武八年(1376年)才改属江南苏州府。

长兴、横沙两岛都在晚清才始围垦。

松江北岸地区原属苏州昆山县,到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析昆山县东境置嘉定县,属两浙西路平江府,至明朝一直属苏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嘉定县东境置宝山县,两县都属江苏省苏州府太仓州管辖。

古松江南岸地域唐天宝十年(751年)起析嘉兴昆山海盐县地置华亭县,北宋时属两浙路秀州,南宋时属两浙西路嘉兴府管辖,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建置华亭府,后改为松江府,直至清季。

由于松江淤塞,宋时疏导后南移为吴淞江,黄浦江转为主干,南宋时形成了上海浦新港和上海镇治,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在黄浦江两岸置上海县,属松江府管辖。

浦东地域元、明以来属上海县,直至清雍正三年(1725年)析上海县地置南汇县,嘉庆十年(1805年)析上海县地置川沙厅。

此外,今青浦县练塘地区古代沿泖湖水系与松江府相隔,自唐天宝年间置华亭县时想,练塘地区就属苏州府长洲县,宋代分隶于长洲、吴江两县,清雍正2年(1724年)划至吴江县、元和县、青浦县合辖,1910年才归青浦县管辖。

府治和州治的中心镇,一般是该区域政治、经济、文化联络中心,各地语言都以中心为重,长期以来向中心靠拢,有些居民还是从中心地区逐渐迁移出去的。

上海地区的方言分布与行政建置划分几乎是一致的。

依据现今共时的方言特征进行分区,上海地区的方言归属于吴语区太湖片的苏(苏州)沪(上海)嘉(嘉兴)小片。

上海地区的方言处于以苏州和嘉兴两大历史上发达地区的两大方言中心之交,古松江北部地域带有更多的苏州方言特征,南部地域带有更多的嘉兴方言特征。

方言分区必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特征来进行划分,这些特征必须是使用频率高的,本地人语感明显的。

语言中语音的概括力最强,声调的辨义作用是汉语的本质特征之一,声调在语汇中的频率比其他各种特征都高,本地人最明显感受到土语的所谓软硬轻重其实主要也是声调的差异。

以单音节的声调来划分上海地区方言,可分为崇明方言区、嘉定方言区、松江方言区、上海方言区、练塘方言区5区,正好与自然地理和行政建置大致相同。

声调的高低升降通常使用五度制数码表示,1度最低,5度最高,如普通话“妈、天”调类为阴平,调值为高平“55”、“麻、田”调类为阳平,调值为高升“35”。

“阴平”等8个调类是从唐宋时的中古音系继承而来的。

本文对方言区的划分结论与陈忠敏不同,下面是5区方言的声调比较表:阴调类阳调类阴上方言区调类数阴平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全清次清崇明区85243544513312132太仓大区嘉定区752435445312132上海区8524435522213132松江大区松江区852443553122132吴江大区练塘区952445233553122132 崇明方言区在清代虽与嘉定方言区同属于太仓州,但由于五代以后长期属于江北管辖,因此其方言特征接近海门等地,它与嘉定区的差异主要是阳平声调和阳上声调的不同,而这两个声调(13和31)正好与海门方言相同。

嘉定方言区的南界是古松江,包括现今嘉定区和宝山区的大部分地区。

虽然今嘉定城内和一些地区阴上声调已并入阴去,但还有不少地方如罗店等地的老年人有阴上声调,它与古松江以南的上海方言区、松江方言区的主要区别是阴上声调和阴去声调调值相反。

松江方言区的地域很大,包括现今的松江县、青浦县、金山县、奉贤县、闵行区的大部分地区,这与松江府的长期建置有关。

松江镇上的老年人在笔者1979年和1985年去调查时仍保持8个声调,阳上的许多字都没并入阳去,而嘉定方言区阳上、阳去已合并为一调。

旧松江府地域内,由于从南宋时起已形成了上海浦新港,人口聚居,在浦东分治之前,黄浦江两岸的上海县内已经形成了一个上海方言区。

这个上海方言区现今包括的地域有:嘉定区沿吴淞江北岸的封浜乡,普陀区的长征乡、桃浦乡、真如镇;闵行区的纪王乡、诸翟乡、梅陇镇;徐汇区的龙华乡;长宁区的北新径镇;宝山区蕴藻浜以南的淞南乡、大场镇乡、庙行乡及葑塘乡东部;虹口区的江湾镇乡、杨浦区的五角场镇乡;上海市城区;浦东新区;奉贤县的四团乡、平安乡和南汇县。

英国传教士艾约瑟(J.Edkins)在1853年时记下了该区的8个声调,也说到阳平声调与西部不同。

现在上海城区内声调已合并为5个,但据陈忠敏80年代后期调查,其外围浦西地区老年人还保留阳平的“22”低平调,而不是松江的“31”低降调, 这是与松江方言区主要差异。

在浦东原川沙县,虽许多地方阳平已并入阳上调读“213”,但1985年石汝杰调查在川沙城厢镇外的施湾、六团乡都能记到阳平为“22”、阳上为“213”的8个声调, 1980年笔者和1987年陈忠敏都记到南汇现在多音节连读调还独立着的以“22”为基础的“23+33”的连续调。

由此可证,以“22”阳平调为标志,现今上海的主城区及其周边和浦东至少在140年前是一个独立的方言区。

练塘方言区的阳平调虽与松江方言区一致而与江苏吴江方言的“13”调相异,但就其阴上声调在不送气声母(如“波、多”两字的声母)前读“44”,在送气声母(如“坡、拖”两字的声母)前读“523”而言,与吴江方言的主要特征相同,其“523”调值与不远的吴江的芦墟镇相似。

这块小区包括青浦县西南的练塘镇乡、小蒸乡、蒸淀乡、西岭乡、莲盛乡、金泽乡和商榻乡,应归太湖片吴江大区的。

除练塘区外,上海地区的方言以古松江为界,可分为南北两大区:太仓州属大区和松江府属大区,其区别标志是南区阴上调“44”、阴去调“35”,北区相反阴上调“435”、阴去调“44”。

北区带有更多的旧苏州府方言的特点,如:有前响复元音韵母,没有缩气音声母,是非问句用“阿V”,南区带有更多的旧嘉兴府方言的特点,如:北区的前响复元音韵母读单元音(如宝山“斗”的韵母[ I]上海读[ ],有缩气音声母(如宝山“斗”的声母[t]上海老派读[ d]),是非问句用“V口伐”(如宝山的“侬阿晓得?”在上海说“侬晓得口伐?”)。

二、上海城市方言特征在快速流动中建序座落在上海方言区内的原上海县城,原来只是一个方圆9里的三级小县城,自1843年开埠以来,县城和县城西部、北部的广大租界地区迅速成为繁华的大都市。

从1843年到1949年大约100多年的时期内,上海城区的人口迅速增长,1852年有544,413人,1900年为1,289, 353人,1935年为3,701,982人,1949年为5,455,007人。

人口增长主要原因是外籍人口的移入,当时上海人口籍贯遍及中国各省市,主要来自江苏和浙江地区。

1935年江、浙籍(包括上海本籍)人数在公共租界内占总人数的87.43%,在“华界”内占总人数的83.46%。

在公共租界内,上海籍人口1885年占总人数的15%,1900年为19%,1935年为21%。

1946年,在上海市管辖区内,本地籍人口占20.7%,其中农村地区如高桥、龙华等地占近90%,而县城所在的邑庙区为8.4%,蓬莱区为11.9%,商业最集中的黄浦区为5.9%,老闸区为11.1%。

1950年,本地籍人口占15.1%,邑庙区为6.3%,蓬莱区为10%,黄浦区、老闸区各为4.8%。

占压倒多数的移民进入上海,上海方言一时变得无序起来。

其中词汇使用方面的兼用、借用和杂交最为常见,许多江、浙一带的常用词最易闯入上海话一起使用,其次是官话的词话进入上海话。

就以常用副词为例,一义有多种说法。

如“原来”一词的同义词有“原来、原生、本生、本来、原本、本底、本底子、原本塌里”,“一共”有“一共、一总、总共、共总、统共、拢共、拢总、一共拢总、一齐拢总、一齐拉起、一起勒化、一塌括子、亨八冷打、国落三姆”,“一定”有“一定、肯定、准定、一准、板、板定、定规、定计”,“大约”有“大概、作兴、大约、大约摸、大约摸作、大约光景、约摸光景”,“忽然”有“忽然、突然、突然之间、忽然间、忽声能、着末生头、着末头里、着生头里、辣末生头”。

又如方位词“外面”有“外面、外势、外首、外头、外面头、外底头”,“后面”有“后首、后头、后面、后面头、后底头、后底、后头起、背后头、屁股头”。

“慢慢地”有“慢慢叫、慢慢能、慢慢介、慢慢能介、慢慢能个”,“一点儿”有“一眼眼、一点点、一滴滴、一、一屑屑”,“一个人”有“一个人、一家头、一干子、一个头”。

上海话常用词中同义词特别多,是其他吴语中所少见的,如“浴、浴”,“碌起来、爬起来”,“话话看、讲讲话、说说看”,“衰、吃力”,“坍铳、勿好意思、难为情、现世、惭愧”,“时辰钟、自鸣钟”,“爹爹、阿伯、爸爸”。

有些外来的词语与本地话杂交,常常形成中间态新词语,如“一似一式、一模一样”→“一式一样,“一日、一天”→“一日天”,“归去[t y55t ‘i31]→转去→回转去→回去”。

上海话还善于从移民的方言中借来词语,如“浴、灶下间、黄落、肉痛、舒齐、标致、茄门、料煞、啥叫啥、先勿先、煞死、勿局、势必至于、沉倒头、捷转头、千跟头、吃家生、疑惑疑注、阿要现世”借自苏州话,“高头、窗门、薄刀、碗盏、老头浜(伯儿)、男小畏(娃儿)”借自宁波话,“脆麻花、小巴戏、乖乖弄底冬”借自苏北话,“木老老”借自杭州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