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校本研训的几种途径和方法
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设计的途径和策略
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设计的途径和策略中小学校本研修是指学校根据实际需要,组织教师进行研究和学习,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那么,如何设计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以下是一些途径和策略。
一、调研需求针对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问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教师自愿报名等方式,了解教师的需求和意愿,确定学校本研修的方向和内容。
二、制定目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调研结果,制定明确的研修目标。
目标要具体、可衡量,以便进行后续的评估和总结。
三、选择研修内容根据学校的需求和研修目标,选择合适的研修内容。
可以考虑教学设计、评价和反思、新教育理念介绍、教学技巧培训等内容,也可以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设计相应的专题研修。
四、确定研修方式研修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比如集中研修、分散研修、远程研修等。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需求,选择适合的研修方式。
可以将研修时间安排在放假期间,也可以利用每周的例会时间进行研修。
五、确定研修时间和周期根据研修内容和方式,确定研修的时间和周期。
可以根据学校的课表情况,安排弹性的研修时间,也可以按学期或学年等周期进行研修。
六、确定研修师资选择优秀的教师或专家来进行研修,他们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熟悉研修内容,能够提供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可以邀请校内的骨干教师来进行研修,也可以邀请校外的专家来进行培训。
七、设计研修活动根据研修内容和方式,设计相应的研修活动。
可以包括讲座、研讨、观摩课等形式,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网络教研或线上研讨。
八、制定评估和总结方法研修之后,需要对研修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观摩评价、学生评价等方式,收集各方面的反馈,并加以分析和总结,为后续的研修提供参考和改进。
农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农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现代农民计划生育观念的转变和部分农村学生进城上学的影响,大部分农村学校适龄入学儿童数量逐年减少,相继出现农村村小办学规模越来越小。
出现了大部分学校都为单班化教学的现状。
由于一个年级只有一个教学班同一门学科只有一名任课教师,教师之间缺乏同伴互助,这就使得学校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缺少了针对性和可比性,导致活动的实效性不强。
针对这种现状,我校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在课堂教学研究方面做了以下有益的尝试,介绍给大家。
一、开展教师间的团队教学,所谓的团队教学就是指由2到3名教师共同来上一节课,可根据上课人数的不同,把一节课的内容分成两个或三个环节,第一个教师完成第一个环节后,接着由下一个教师完成下一个环节的内容,直到把一节课的上完为止。
开展这样的活动的好处在于能够发挥教师之间集体的力量,帮助某一个年级或某一名教师来分析教材,提高教师驾御教材、使用教材的能力。
因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教材不断取代了老教材,教师以前对教材的熟悉程度随着新教材的出现而变得越来越陌生,以前总结的教材使用经验也随着新教材的出现也越来越派不上用场。
尽快帮助他们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是当前教学紧迫而急需解决的问题。
而团队教学恰恰就能解决一个教师无法解决的教材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
在进行这项活动时要注意参与的教师都要参与备课,教学设计时要注意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学内容的过度衔接,保证一节课教学的完整性。
二、开展集体备课、上课活动,实现同伴互助,互帮互学集体备课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常见的一种方法,但是这种活动过多的体现在备课上,备完以后上课的效果如何,只有上课的教师才知道,这样就导致参与备课的教师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
达不到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为了避免集体备课的不足。
可以采用集体备课、上课相结合的办法,提高集体备课活动的实效性。
具体做法是由相邻年级同科目的2至3名教师共同对某一个年级某一个单元或一篇课文进行集体备课,然后由参与备课的教师在来上课,使备课的成果能在实践中接受检验。
农村学校推进校本研修的途径和方式
农村学校推进校本研修的途径和方式G627校本研修,是以校为本的研究修炼,就是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又注重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其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笔者认为推进校本研修工作应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在活动开展上想办法,用精细化的管理,打造校本研修特色。
一、立足校本,拓宽研修基本途径(一)强化校本培训1. 领导重视。
学校工作的核心是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校本研修则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推进器”。
只有领导高度重视,统筹谋划,带头落实,校本研修才能有效推进,不断深化,研修成果才有科学性、指导性、实效性。
2. 专题培训。
学校应在“以人为本、科研兴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理念的指导下,重点开展五类培训。
一是以教育法规为主的师德培训。
二是以组织教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为主的管理能力培训。
三是以新课程为主的现代教育理论培训。
四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
五是以教育教学课题创新研究为主的教育教学科研培训。
(二)夯实校本研究1. 观课议课。
要在中心教研组、学科教研组、年级组三个层面上,以“课前议课确定主题和重点一一课堂观察和初步分析――课后讨论与对话――反思与改进实践”为操作流程,深入开展听“三课”活动和赛教评优活动。
2. 课题引领。
要以校内教育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设计课题,以研究课(活动)作为展示平台,以课题研究成果体现课改实验成果。
广泛开展“小课题、短周期、重实用”的专题研究。
(三)研发校本课程我校校本?n 程开发与建设始终坚持“德育为首,全面发展,提高质量”和“传承优秀文化,培育合格公民”的办学理念,着力开发并实施“吟诵诗文、艺术活动、”两类校本课程。
通过实施校本课程,让师生积淀文化底蕴,内化传统美德,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内涵发展。
(四)细化校本管理1. 制度建设。
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设计的途径和策略
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设计的途径和策略中小学教师作为教育培训的对象,学习研修是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的设计则是为教师提供一个系统化的学习平台,帮助他们提高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设计的途径和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1.需求调查:作为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设计的第一步,需要对学校教师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调查。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教师对于研修项目的期待和建议,从而在设计过程中更好地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
2.专家咨询:在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设计过程中,可以邀请教育专家、学科专家等进行咨询,以确保项目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专家可以对项目的内容、形式、方法等进行指导和建议,从而提高研修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3.参考案例:在设计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时,可以参考其他学校或地区的成功案例,了解他们的经验和做法,从而借鉴相关经验,提高研修项目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4.学校资源:学校本身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育实践等资源,为研修项目的设计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1.因材施教:根据学校教师的不同需求和特点,设计多样化、个性化的研修项目。
针对教学新手、学科教师、教育管理人员等不同群体,可以设计针对性的研修内容和形式。
2.注重实效:研修项目的设计应该注重实效性,即要确保项目的学习内容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有实际指导意义,能够提高其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可以设立实践教学、课堂观摩等环节,以促进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反思。
3.多元化形式:在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的设计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研修活动,比如讲座、研讨会、实验教学、实践操作等,以满足不同教师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提高研修项目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4.持续跟进:研修项目的设计并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还需要进行持续的跟进和评估。
在研修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及时收集教师的反馈意见,了解项目的实际效果,并对研修项目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其长期有效性和持续性。
乡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方式探索
乡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方式探索乡村学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础,虽然条件相对简陋,但在这些学校中同样有着一批批优秀的教师和学生。
为了提高乡村学校的教学水平,校本教研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途径。
本文将探讨乡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方式。
一、建立校本教研团队乡村学校通常教师数量有限,因此建立一个团结、积极向上的教研团队尤为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召开教研活动、成立教研组织等方式,激发教师对校本教研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组成研究小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并及时分享成果和经验,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从而激发起教师们的教学热情和创新意识。
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乡村学校通常条件有限,但也有一些资源可以被合理利用。
学校可以利用农村丰富的乡土资源,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可以组织教师和学生走出校园,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校可以挖掘本地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等特色,结合教学实际,以此为基础进行教研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教研成果。
三、注重教师专业发展乡村学校的教师大多数是本地人,学历和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学校需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可以组织教师赴其他地区学习考察,或者请专业人士到校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学校也可以鼓励教师参与各类教育教学比赛、论文发表等活动,通过这些途径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四、倡导学生参与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学校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开展课题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校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教研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提升实践能力。
五、强化成果转化校本教研活动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学校需要强化成果转化。
学校可以通过整理校本教研成果,编辑成教学专业书籍、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用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学校也可以将教研成果向乡镇教育行政部门推广,为当地乡村教育提供经验和借鉴,促进乡村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学校本研训制度
学校本研训制度引言:学校本研训制度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师员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建立一套规范的本研训制度,采用培训、研究、评估、激励等手段,进行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培训和研究工作。
学校本研训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不仅能有效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也是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下面是学校本研训制度的内容,总结了相关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和激励措施,希望能对学校的本研训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培训方式1. 集中培训: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行业大咖进行专题讲座和培训,内容包括教学方法、学科知识和教育研究等。
2. 线上培训:学校建立线上学习平台,教师和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参加在线培训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
3. 导师培训:学校邀请有丰富教学和研究经验的老师作为导师,指导新老师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定期组织导师培训活动,提高导师的指导能力。
4. 学术交流: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和教育教学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发表学术论文和参加学术竞赛,拓宽视野,提高学术水平。
二、培训内容1. 教学方法:培训教师各类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项目教学等,让教师掌握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科知识:针对不同学科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开设专业知识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更新科研人员的学科知识。
3. 教育研究:学校注重培养教育研究人员,开展教育研究课程和项目,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4. 教育技术:学校重视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开设教育技术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能力。
三、激励措施1. 绩效考核:学校建立科研工作量和教学成绩双向考核机制,通过绩效考核激励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培训和研究工作。
2. 奖励机制:学校设立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奖励基金,定期评选表彰先进个人和团队,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勇于创新和探索。
3. 职称晋升:学校根据教师的培训和研究情况,合理确定职称晋升标准和程序,通过职称晋升激励教师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
乡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方式探索
乡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方式探索乡村学校是我国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地理条件和人才资源的限制,乡村学校通常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教学条件艰苦的困境。
为了改善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校本教研成为提高乡村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乡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方式,希望能够为乡村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一、引导教师重视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基础,依托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师队伍,通过教研活动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乡村学校中,由于教师本身素质参差不齐,教育资源有限,很多教师缺乏校本教研的意识和动力。
首先需要引导教师重视校本教研,认识到校本教研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为了有效地引导教师重视校本教研,学校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明确校本教研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
学校领导也应该充分重视校本教研工作,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并将校本教研工作纳入到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中。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引导教师重视校本教研,提高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二、搭建校本教研平台搭建校本教研平台是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重要条件。
在乡村学校中,由于人力、物力等方面的限制,很多学校缺乏完善的校本教研平台,这就给校本教研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校本教研平台。
学校可以建立校本教研小组或者教研团队,由学校领导亲自带队,明确教研的方向和目标,负责组织和指导校本教研活动。
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建立起校本教研的数据库和资源库,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研资料。
学校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起校本教研的网络平台,方便教师进行教研交流和资源共享。
通过搭建校本教研平台,可以提供给教师更加便捷的教研资源和交流平台,从而有效地促进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
三、挖掘教师专业特长,引领教研工作在乡村学校中,由于教师队伍普遍偏少,很多教师具有多学科教学的特点,教学内容涉及面广,这就需要充分挖掘教师的专业特长,引领教研工作。
乡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方式探索
乡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方式探索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校本教研已经成为乡村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探索乡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方式,本文将从培养领导者、建立教研平台、构建多元教研团队以及推进教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领导者乡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首先需要一支具备领导能力的教师队伍。
乡村学校应该培养一批教研骨干,他们将成为带领全校教师开展教研工作的核心力量。
培养领导者需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他们在制定学校教研发展规划、组织教研活动等方面起到决策作用;二是教研骨干,他们在具体的教研活动中负责带领和指导其他教师进行教研工作。
乡村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教研骨干的选拔评比活动、开展教研骨干的培训等方式,来培养和选拔出一批优秀的教研领导者。
二、建立教研平台建立教研平台是乡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基础和保障。
教研平台应该包括教研室、教研网站、教研论坛等多种形式。
教研室是乡村学校开展教研的物质基础,是教师进行教研活动的场所。
教研网站是乡村学校开展教研的信息基础,教师可以通过教研网站获取教研资料、发布教研成果、进行在线交流等。
教研论坛是乡村学校开展教研的交流基础,教师可以通过论坛进行教研成果的展示与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乡村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教研平台,为教师提供便利的教研环境和条件。
三、构建多元教研团队开展校本教研需要构建多元的教研团队,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多样化需求。
多元教研团队应该包括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教学特长的教师,以及学校领导、学科教研组长、教研骨干等人员。
通过构建多元教研团队,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丰富教研内容和形式,提高教研的广度和深度。
在构建多元教研团队的过程中,乡村学校可以采取开展跨学科教研、组织师资交流、建立教研小组等方式,引导教师参与到多元教研团队中来。
四、推进教研成果转化校本教研的最终目的是推进教研成果的转化,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提高。
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设计的途径和策略
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设计的途径和策略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而学校本研修项目的设计,成为了中小学校本研修的重要途径和策略之一。
本文将从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设计的途径和策略角度进行探讨。
1. 教师需求调查:学校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教师们的研修需求。
了解教师们的研修需求,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研修项目,满足教师们的专业发展需求。
2. 专家咨询:学校可以邀请教育专家或学科专家来进行研修需求的分析和研修项目的设计。
专家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学科知识,可以为学校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3. 学校领导和教研组合作:学校领导可以与教研组合作,共同设计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
教研组了解教师们的专业发展需求,可以为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
4. 教师自主选择: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自主选择原则,让教师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修项目。
教师自主的选择可以提高研修项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可以增加教师们的研修积极性。
1. 多样化的研修项目:学校可以设计多样化的研修项目,满足不同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
包括教学能力提升、课程设计与评价、学科知识更新、学科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
多样化的研修项目可以提高研修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2. 教研活动结合:将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与教研活动相结合,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如举办学科教研论坛、教学观摩活动、教学设计展示等。
教研活动结合可以促进教师们的专业交流和合作。
3. 网络研修和自主学习: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通过网络研修和自主学习,可以方便教师们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便捷性和有效性。
4. 长期研修和跟踪服务: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的设计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可以通过长期的研修和跟踪服务,帮助教师们进行专业发展和成长。
不断跟踪服务可以促使研修项目的实效性和持续性。
5. 研修成果展示和分享:学校可以组织中小学校本研修成果的展示活动,让教师们展示自己的研修成果和专业成就。
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设计的途径和策略
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设计的途径和策略一、途径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的途径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1. 学校内部资源整合学校作为教师的工作单位,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专业人才。
可以通过整合学校内部的资源,组织开展校本研修项目。
利用学校的教研组织、学科组织、教研活动等资源,组织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和研修。
2. 教育主管部门支持在一些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也会提供一定的支持和资源,帮助学校组织开展校本研修项目。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确保校本研修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3. 外部专家支持邀请外部专家或相关机构合作,支持学校的校本研修项目。
外部专家可以为学校提供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和经验,丰富学校的研修内容。
也可以帮助学校进行研修成果的评估和反馈,提高研修项目的质量。
4. 教师自主申报教师作为校本研修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可以通过自主申报的方式提出研修项目的设想和构想。
学校可以针对教师的申报进行评审和筛选,选择符合学校实际需求和教师个人专业发展需求的研修项目。
二、策略除了选择合适的途径外,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的设计还需要制定一些有效的策略,以确保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策略:1. 确定研修项目的主题和目标在设计校本研修项目时,首先需要明确研修项目的主题和设定目标。
研修项目的主题应当符合学校的教育发展需求和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同时也需要考虑与课程改革、教学改进等相关议题的结合。
项目的目标应当具体明确,包括所期望达到的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效果的改进等。
2. 制定具体的研修方案明确了研修项目的主题和目标后,需要制定具体的研修方案。
包括研修的时间安排、教师参与的方式、研修内容的选择等。
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况和个人需求,确保研修内容的适切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3. 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设计校本研修项目时,应当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愿,激发其参与研修的热情。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征求教师的意见建议、制订个性化的研修计划、提供相应的奖励和待遇等,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修项目。
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设计的途径和策略
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设计的途径和策略中小学校本研修是指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和情况,由学校自主组织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它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文主要介绍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设计的途径和策略。
一、途径1.学科教育部门支持学科教育部门可对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提供支持和指导,包括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咨询服务、组织开展研修活动等。
2.专家辅导校本研修可以邀请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研修辅导,提供学科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支持和帮助,使教师在研修中获得更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3.学校同行交流学校可以建立同行交流机制,进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和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使教师能够从同行的经验中受益,获得更多的教学灵感和启示。
4.网络资源利用通过网络平台开展校本研修,可以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资源,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和互动,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二、策略1.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校本研修应针对学校的实际需求和教育教学情况,制定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研修项目。
学校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和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的需求和意见,确定研修项目内容和方向。
2.设定明确目标在制定研修项目时,应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研究目标。
学校可以根据国家政策、考试大纲和学科标准等设定目标,指导教师进行学习和研究。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可以使研修项目更加针对性和有效性。
3.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校本研修可以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如理论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观摩、实践操作等,使教师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4.激励教师参与学校可以在校本研修中设立奖励机制,通过对参与研修教师的认可和激励,促进教师参与研修,提高研修项目的参与度和效果。
5.定期评估和改进校本研修过程中,应设定评估标准,定期对研修项目进行评估和改进。
学校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教学效果评估等方式,了解教师的学习和研究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对研修项目进行改进和完善。
乡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方式探索
乡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方式探索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不断推进,乡村学校教育也逐步深化,但乡村学校面临的情况与城市学校不同,资源少、基础差、教学条件不够均影响了乡村学校教育质量。
因此,乡村学校应该开展校本教研,提高和改进教育教学质量,以满足乡村学生的需求。
一、校本教研模式的搭建首先,乡村学校要进行校本教研模式的搭建,建立校本教研组织,推动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在组织方面,乡村学校可以根据学科设置教研组织或跨年级的教研组织,形成具备自治性的教研组长、组员等学术或教育理论研究机构,拥有自主建设、计划、开创题目等权能的科研组织。
二、优化教师培训机制其次,乡村学校要重视教师的培训,优化教师培训机制。
教师培训可以分为集中式培训和田园教研。
集中式培训注重技能式培训,并邀请校外专家进行授课、辅导和帮助,并且可以进行网络课程等多种方式来拓展学习和交流的途径,提高教师们的专业水平。
田园教研则是以学校本身为依托,在校内组织教研工作,让教师们亲身参与、亲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开展优质课程教学活动乡村学校应该注重优质课程的建设和开展课程教学活动,通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挖掘教师的潜力,提高其教育教学技能,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其中优质课程建设和开展课程教学活动是重要的一环,可以加强教师群体的教学能力,促进教育教学的改进,使得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素质得到真正提升。
四、开展多样化课堂教学另外,乡村学校要开展多样化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授课方式要求更加灵活和差异化。
乡村学校资源的缺失使得学校很难达到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和设施。
因此,除了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外,我们还要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活动。
可以加强例如自我探究、集体讨论、科学实验、实践操作及体验式的教学方式等,让学生更快乐,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总之,乡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乡村学校要组建教研机构和教研队伍,建立起具有自治、研究、实施、总结、反思、推广的机制,全面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技能、教学思路和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英才培养水平和素质。
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设计的途径和策略
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设计的途径和策略中小学校本研修是指学校根据自身需要和特点,组织教师开展的教育教学研修活动。
通过研修,教师可以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途径和策略两个方面探讨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的设计。
一、途径中小学校本研修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学校自主研修:学校可以通过内部资源,组织教师进行自主研修。
这种途径的优势在于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和实际紧密结合,能够更好地解决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展教师研修,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2.教育局或教育学院开展研修:教育局或教育学院可以根据学校的需求,组织相关的研修活动。
这种途径的优势在于可以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组织更全面、系统的研修内容,提供更多的研修资源。
教育局可以派出专门的教研员,通过指导、讲座、座谈等方式,帮助学校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3.外部专家指导研修:学校可以邀请外部专家进行指导研修。
这种途径的优势在于可以引入外部的视角和经验,拓宽教师的思维方式,提供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学校可以邀请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等专家,指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1.定期开展研修:学校应该制定研修计划,明确研修的内容、对象和时间。
研修可以分为集中研修和分散研修两种方式。
集中研修可以通过培训班、讲座、座谈等形式进行,分散研修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观摩课等形式进行。
研修的时间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可以是每学期一次,也可以是每年一次。
2.多元化的研修形式:学校可以尝试多种研修形式,包括理论学习、实践探究、案例分析等。
理论学习可以通过讲座、讲解教材来进行,实践探究可以通过课堂观摩、反思实践来进行,案例分析可以通过学校的典型案例来进行。
多元化的研修形式可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提高研修的效果。
3.注重实践与反思: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将研修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实践是检验研修成果的最好方式,通过实践可以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设计的途径和策略
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设计的途径和策略1. 了解学校需求:了解学校的特点、发展方向和教师的研修需求,可以通过与学校领导、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来获取信息。
2. 制定研修目标:根据学校的需求确定本次研修的目标和重点。
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等。
3. 设计研修内容:根据研修目标,设计合理的研修内容。
可以选择与目标相关的研修课程、研修项目或者研修活动。
组织教师参与专题讲座、教学观摩、教学比赛、研究小组等。
4. 确定研修方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需求,确定研修的方式。
可以选择集中式研修、分散式研修、线上研修等方式。
对于不同的研修内容和目标,可以采用不同的研修方式。
5. 选择研修资源:选择合适的研修资源,包括研修讲师、教材、技术设备等。
可以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学科专家、教育研究员等担任研修讲师,也可以利用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工具来支持研修活动。
6. 安排研修时间和地点: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时间安排,确定研修的时间和地点。
可以选择在非上课时间或者假期进行研修,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研修。
7. 组织研修活动:根据研修设计和安排,组织相关的研修活动。
组织教师参与研修课程、项目或者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8. 进行研修评估:对研修项目进行评估和反馈。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教学观摩等方式,收集教师的反馈和意见,评估研修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9. 持续跟进和支持:研修项目的实施并不是一次性的活动,需要持续的跟进和支持。
学校可以建立研修档案,及时记录和总结教师的研修情况和成果,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奖励。
10. 持续改进和提升: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和教师的需求,持续改进和提升研修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以达到更好的研修效果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中小学校本研修项目的设计需要根据学校的需求和教师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目标、内容和方式,选择合适的资源和支持,并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跟进,以不断改进和提升研修效果。
乡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方式探索
乡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方式探索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对于乡村学校而言,开展校本教研更显得尤为必要,能够有效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校发展。
本文将探讨乡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形式和途径。
一、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乡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首先需要与当下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教研内容和方法。
乡村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当地的教学实践进行研讨,形成适合本地教育教学的原创理论,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反思,不断完善研究内容和方法。
二、协作创新乡村学校的教师数量相对较少,教研资源也比城市学校更为匮乏,因此开展校本教研需要借鉴协作创新的思想。
教师可以进行跨学科、跨地区、跨级别的合作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研究同一问题,探索更多的创新点。
可以通过学校教研组、学科组、年级组等形式组织,更好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形成集体聪明。
三、学生参与校本教研不应该仅限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研究,学生也应该成为教研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
学生可以通过表述对某些教学活动的感受,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参与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从而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文化调研、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知识的生动和教学的乐趣,激发其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四、重视成果应用校本教研的最终目的是要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让教师能够更好地应用研究成果,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乡村学校在开展校本教研的同时,也必须注重成果应用。
教师可以将研究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反思和评估,形成优秀的教学案例,为其他教师借鉴和学习。
总之,乡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乡村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全面发展的基础。
乡村学校可以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协作创新、学生参与、重视成果应用等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不断推进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校本研训的形式和手段
校本研训的形式和手段校本教师研训是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统称。
它是以学校为研训基地,在上级教研部门和培训机构的指导下,由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充分利用校内外研训资源,直接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师资队伍建设要求的、基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需要或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探讨、研究的活动,常用而有效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个体性研训( 1)自主学习反思:自修反思式是立足岗位,在教师自我进修、自我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获取信息,提高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高自我觉察水平,促进教师能力发展的一种培训模式。
自我反思式是目前校本培训中最基本的培训方式之一,一般由“自修教材——自我评估——教师互评——专家审评——成果鉴定”等五个环节组成。
(2)师徒帮带:明确“师”的资格,本校的骨干教师与一般老师结对子,开展“一帮一”活动。
这样有组织、较规范的导师引领制培训,可以充分发挥高校以及优秀教师的资源优势,对一般的教师进行教学理论,技能以及教科研的传、帮、带,可以很快使年轻老师成长起来。
师徒帮带主要有以下形式:以老带新——利于推广有效经验;以强带弱——利于发扬敬业精神,以新促老——利于树立创新理念。
同时要求教师们敞开教室的大门,随时欢迎别人听“推门课”,进行相互听课、相互评论,把教学过程中生成的问题作为研究内容,问题入组,有计划开展研究。
通过师徒结对,结对帮扶,教学反思交流,经验交流,教育教学案例剖析,教案展评,论文评选,说课、听课、评课等对教学过程进行解剖诊断,寻求教学策略,归纳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解决实际问题,达成教研目标。
以企转变老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更新教学;且使新教师端正教学态度,积极投身教学实验,缩短成长周期。
(3)网上学习:设立网站,构架学习平台,如电子图书馆;搭建交流平台,如校园网。
以校园网为平台,既可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还可以利用网络课程,便于教师进行系统学习;更可以进行网络交流和教研。
农村中学校本培训的几种有效途径
农村中学校本培训的几种有效途径“校本培训”这一名称是个“舶来品”,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和英国,是针对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师培训方式提出来的。
对于校本培训的定义,从其出发点、培训主体、目标、地点出发可界定为:源于学校的发展需要而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旨在满足学校与教师发展需要、主要是在校内进行的学习与培训活动。
针对现状,我们学校积极探索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的路子。
在近两年的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一、名师“请进来”一般意义上的“请进来”,是指学校邀请市内甚至全国名师名家到校亲自指导,提升广大青年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能力。
能做到这样固然是好,但农村学校由于地处偏远、资金缺乏等客观原因,要做到这一步实在比较困难。
而名师也可以这样“请进来”――观看名师的课堂实录,倒是既可以让全体教师亲身感受名师的风采,又能解决农村学校资金短缺的问题。
而且以现在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也是行得通的。
买回一些名师的实录和讲座学习,通过看他们的课堂实录,让众教师与名师走近。
是一个价廉物美且很有成效的好法子。
二、骨干引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一个高水平的教师群体,就必须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
我们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教研,让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先进模范充分发挥作用,帮助教师更加深入系统地研究问题。
为了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我校提出上好“四课”的做法,即高级教师上好示范课,优秀教师上好优质课,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课题研究上好研讨课。
每次活动,参加上课的教师都将骨干教师引领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充分展示。
每一次公开课,从思路、理解到课件制作,从教学方法到材料选择,老教师毫无保留地指导、示范,这种实地培训、现场培训使年轻教师受益匪浅,他们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协作精神的培训,保证他们健康成长。
而每一次活动。
每位参评教师都要在课前写出说课稿和教案,课后写出“教后反思”、“教学案例”,在这个过程中,骨干教师又要指点青年教师如何写作案例、论文、反思,在有力推动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他们教科研水平的快速提高。
农村小学青年教师校本培训的途径和方法
农村小学青年教师校本培训的途径和方法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校本培训是提高他们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针对农村小学青年教师校本培训的途径和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校本培训途径1. 学校内部资源:通过学校内部资源,包括学校内部优秀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经验分享、师德师风的培训、教学设计研讨会等形式,促进教师的共同进步和互相学习。
2.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相关教育培训,包括针对农村小学教育特点的培训,聘请专家学者开展教育学习讲座等形式,将研究成果以培训形式传递给农村小学教师。
3. 教育学院和师范院校提供的培训课程:农村小学青年教师可以利用教育学院和师范院校提供的校本培训课程,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
4. 在线学习平台:可以利用网络教育平台,选择相关培训课程进行学习。
通过线上学习,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灵活安排学习时间。
1. 教学观摩:可组织教师走进其他学校和优秀教师的课堂,进行观摩和交流,通过看到别人的优秀教学实践,来借鉴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2. 教研活动:可以组织教研组织活动,进行课题研究、教学设计等,通过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3. 师德师风培训:组织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操守和教育教学水平。
4. 专家讲座和学科研讨会:聘请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和学科研讨会,传授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5. 个案辅导和教师反思:通过个案辅导和教师反思,帮助教师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和短板,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6. 学科竞赛和活动: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和活动,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校本培训应注重结合农村实际,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包括学校内部资源、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培训、教育学院和师范院校提供的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等,通过教学观摩、教研活动、师德师风培训、专家讲座和学科研讨会、个案辅导和教师反思、学科竞赛和活动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中小学校本研训的几种途径和方法
作者:高焕若
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7年第01期
【摘要】校本研训就是利用学校教师成长的职场,把校本研究和校本培训,结合起来,构建以校为本,以研导训,以训促研,提高学校整体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模式。
主要通过常规培训、跟踪培训、结对培训、专题培训、课题培训五种途径和方式,有效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与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
它在建设一支既有团队意识,又有教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的过程中的作用极为重要。
【关键词】校本研训;五种;途径和方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重点课题“以校本教研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研究”(课题立项编号:GS[2016]GHBZ07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3-0023-02
校本研训就是利用学校教师工作、成长的职场,把校本研究和校本培训结合起来,构建以校为本、以研导训、以训促研的机制,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学校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模式。
校本研训是研训一体,在研训中工作,在工作中研训,这也是建设学习型学校,培养学习型、研究型、反思型教师的必由之路。
现将甘肃省庄浪县第三中学校本研训的几种途径和方法归纳如下:
一、常规培训,关注整体
常规性教师培训是依据自己学校的特点,总结传承校本的优势经验,结合常规的教学管理,以及不同阶段教师的教学需求,“实实在在”地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这方面的培训主要关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培训方式:每双周四下午课外活动为全体教师的集中业务学习时间,每单周二下午第一、二节课分别是语文和数学教研大组的学习时间,单周五上午第一、二节课是艺体、计算机、外语组大的业务学习时间。
教研组是教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学校特别重视教研组的建设。
教导处主任为教研组大组学习活动第一责任人,以确保教研活动的教研性和实效性。
分管领导负责指导教研组长依据教导处制订的工作意见和教师的需求拟订内容具体、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教研组工作计划。
教研组的组织纪律性都非常强,学习严格点名,学习过程有资料,活动过程有记载。
每学年终将对教研组的工作进行考核,评出先进教研组。
我们除了对教师进行共同的培训外,还根据各教研组特点,挖掘教研组的研训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的研训。
如化学教研组,根据教研组学科教学的特点,把化学的教学知识点整理出来,由高级教师分别担任不同知识点的讲师,培训青年教师对
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又根据不同教师的特点,确认不同的实验项目和教学方法的小课题研究。
青年教师普遍反映,这样的培训方式不仅有助于他们对教材教法的把握,更有助于形成他们的教学个性和教学特色。
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导处每个学期都组织实施“一师一优课”活动。
“一师一优课”活动中有教学名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上的“示范课”,有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的“青年教师教研课”、有我们各学科组组织的“观摩课”。
每一种课型结束后,由教导处或教研组开展专题教学研讨活动,“一师一优课”的分层实施让教师在实践与研讨中提高,也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学得自主,学得轻松。
对教师的听课学习也分层次进行具体要求,各级分管行政人员听课不少40节,教研组长听课不少于30节,新调入教师听课不少于30节,其他教师不少于20节,其中确保跨学科听课节数不少于4节。
认真做好听课笔记,教研组长点名并做好记录。
每个学期结束时,由教导处和教科室共同结合教学常规对每一位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学校依据考核的等级给予奖励。
二、跟踪培训,关注发展
跟踪式培训中跟踪的对象是具有“发展前景”的青年教师。
对这部分年轻教师我们“锁定目标,强化训练”。
例如,青年教师张永锐刚进学校的时候年龄最小,工作主动,基本功扎实,但第一次听他的课时,明显地感觉到缺少必要的锻炼。
针对他的情况,我们开出了一份“跟踪”方案:每周交一份精品教案,每月互听一节课,每学期上一节汇报课,外加教导处的“推门听课”。
一个学期下来,张老师身上产生了可喜的变化。
经过几年的成长与历练,他已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在全省语文课堂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同样的策略在不同的教师身上运用的时候,我们在操作方法上相应做了调整。
例如有一位数学老师,已有十几年的教龄。
首先我们从生活上进行关心,从心理上接近,真诚地与他交朋友,寻找“燃点”。
从参加课题实验开始,敦促他学习;从“一师一优课”开始压担子,从他制定教学方案开始,我们的分管领导就开始了主动出击——“跟踪”培训,用自己的敬业精神去感染他;提供参与的机会;催他参加各种活动,给他展示的平台。
比如让他参加市教科所的“优质课”评比活动,我们主动与他交流,与他一起商讨教学设计,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听他的课,最终他在评比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教师中进行有目标的“跟踪式”培训,推动了教师个人的成长,激活了整个教师群体,使教师得到可持续发展。
三、结对培训,关注互助
青年教师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今后的发展。
学校一贯重视新教师的成长,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主要通过“新老”结对的形式来进行,并具体落实新进教师上岗要求,建立业务档案。
要求师傅从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三个方面进行结对式培训,学年结束对新进青年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
老教师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老教师是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的一支生力军;青年教师有着新的教育教学观,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也会促进老教师对自
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
因此,学校采用老、中、青教师结对的形式,来促进各个层次的教师共同提高。
学校在结对培训实践中,形成了“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带教等多种形式,有力地保证了结对培训的效果。
四、专题培训,关注需求
专题式教师培训可以理解为根据不同阶段教师的需求,以专题的形式进行的教师培训。
我们的做法是:明确主题,骨干先行,广泛互动,专家点评。
以庄浪三中新课程培训为例:学校在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教师培训基础上,以抓好初一年级新课程实验教师培训为切入点,以全员培训为目标,将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贯穿于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全过程。
为了迅速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善教育教学行为,首先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新课改理念渗透”行动。
在每周的教师业务学习上,精选新课程改革的文章,向大家诵读;编印《走进新课程》,为教师提供比较前沿的理论支撑;组织教师看光盘,听专家讲座,观课例,拓展多种渠道,让教师们接收最前沿的教改信息;引导教师确立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质量观,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以“新课程人人过关”活动,要求逐人听课,量化打分,督促教师走更新观念,走进新课程;要求教师教学观念要新,教改意识要强,要能熟练运用“互助共赢,捆绑评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五、课题培训,关注拓展
课题式教师培训旨在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科研课题的研究,突破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关键性问题,使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在紧密结合的基础上都有所突破,促进教师在教学领域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有所成长,能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
研究课题产生于教学实践,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活动方式以课题研究小组为主。
近年学校有一项课题被确定为教育部课题,有21项课题研究通过省级鉴定,近10项课题正在开展研究,有4项教研成果获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课题研究已走在全市前列,课题式教师培训效果显著。
校本研训作为一种以学校培训为主阵地、能有效地整合各种的培训资源,有助于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与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它在建设教师队伍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编辑:赵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