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试题库2111

合集下载

大学考试试卷《城市经济学》及答案3套

大学考试试卷《城市经济学》及答案3套

大学考试试卷《城市经济学》及答案3套2011年12月考试城市经济学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1. 以下哪一项不是微观城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A. 城市土地利用B. 城市化问题C. 城市交通D. 城市就业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环境污染的形式有()A. 大气污染B. 水体污染C. 酸雨D. 热岛效应3. 以下哪一项是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A. 城市化进程缓慢B. 发展中国家出现郊区化逆城市化C. 大城市发展滞后D. 城市带相继崛起4. 影响城市化的经济规律不包括()。

A. 规模经济效益B. 优位经济效益C. 外部经济效益D. 循环经济效益5. 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平衡发展战略的代表观点的是:()A. 增长极限论B. 发展轴理论C. 贫困恶性循论D. 梯度理论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征收的原则的是()。

A. 按不同城市征收B. 按不同地区征收C. 按不同性质征收D. 统一标准征收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的是()A. 环境收费B. 财政补贴C. 强制刺激D. 指令性管理8. 下列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有()A. 城市生态系统需要依靠外力才能维持,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B. 城市生态系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调节功能C. 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小D.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稳定的系统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西方城市环境保护的政策的是()A. 收费B. 分区制C. 综合治理D. 指令性管理10. 以下哪一项是微观城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A. 经济区 B. 城市化问题 C. 城镇体系 D. 城市就业11.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属于第三产业的()个层次A. 一B. 二C. 三D. 四12. 城市环境污染的形式不包括()A. 水体污染B. 热岛效应C. 酸雨D. 固体废弃物13. 以下不属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的有(?)A. 环境收费B. 押金制度C. 指令性管理D. 强制刺激14. 在我国近代城市发展史上下列哪个城市属于帝国主义控制的。

城市经济学测试题及答案

城市经济学测试题及答案

城市经济学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经济学中,城市规模的增长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人口增长B. 经济发展C. 土地利用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2.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会导致什么现象?A. 房价上涨B. 交通拥堵C. 环境污染D. 所有以上现象答案:D3. 城市经济中的“集聚效应”指的是什么?A. 企业聚集带来的成本降低B. 人口聚集带来的消费增加C. 信息聚集带来的创新促进D. 所有以上效应答案:D4. 城市中的“外部性”通常表现为?A. 正外部性B. 负外部性C. 正负外部性并存D. 以上都不是答案:C5. 城市经济中的“城市病”主要指哪些问题?A. 交通拥堵B. 环境污染C. 住房紧张D. 所有以上问题答案:D6. 城市经济中的“城市更新”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旧城改造B. 基础设施升级C. 产业升级D. 所有以上内容答案:D7. 城市经济学中,城市土地价格的决定因素有哪些?A. 地理位置B. 土地用途C. 土地供需关系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8. 城市经济学中,城市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交通效率B. 减少交通拥堵C. 降低环境污染D. 所有以上目标答案:D9. 城市经济学中,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B. 能源消耗增加C. 污染物排放增加D. 所有以上方面答案:D10. 城市经济学中,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主要依赖于哪些因素?A. 经济实力B. 科技创新C. 人才集聚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城市经济学中,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包括哪些?A. 技术创新B. 资本积累C. 人口流动D. 政策支持答案:ABCD2. 城市经济学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经济活动分布B. 交通网络C. 土地价格D. 城市规划答案:ABCD3. 城市经济学中,城市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经济增长B. 产业结构变化D. 区域发展不平衡答案:ABCD4. 城市经济学中,城市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教育水平提高B. 医疗条件改善C. 社会阶层分化D. 社会服务需求增加答案:ABCD5. 城市经济学中,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生态系统破坏B. 资源消耗增加C. 污染排放增加D. 气候变化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城市经济学中的城市规模经济效应。

第二章城市经济学题库1-1-8

第二章城市经济学题库1-1-8

第二章城市经济学题
库1-1-8
问题:
[单选]是指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的分界线。

其既是土地利用计划的核心及关键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规划的基础。

A.A.城市规划
B.B.城市发展边界
C.C.土地利用边界
D.D.以上均不是
问题:
[多选]按具有综合职能可将城市划分为()。

A.A.全国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B.B.大区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C.C.省区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D.D.地区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E.E.县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问题:
[多选]我国城市郊区化的主要表现有()。

A.人口郊区化
B.城市中心郊区化
C.工业郊区化
D.服务业郊区化
E.商业中心郊区化
/ 香港女明星
问题:
[判断题]城市的法律含义,是指直辖市、建制市、建制镇、乡级政府。

A.正确
B.错误
城市的法律含义,是指直辖市、建制市和建制镇。

问题:
[判断题]城市的法律含义,是指直辖市、建制市、建制镇。

A.正确
B.错误
城市的法律含义,是指直辖市、建制市和建制镇。

问题:
[判断题]城市经济增长是指城市经济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规模、数量的扩张与质量的提高。

A.正确
B.错误
问题:
[判断题]城市经济增长是指城市经济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规模、数量的扩张与质量的提高。

A.正确
B.错误。

城市经济学考试题目

城市经济学考试题目

城市经济学考试题⽬1)我国古代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状况(⼏个主要阶段)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最原始的乡村城堡阶段(以城为主)1、时间:从原始社会到奴⾪社会(夏朝初期)的过渡时期,部落联盟阶段。

2、《轩辕本纪》:“黄帝筑城⾢,造五城。

”《吕⽒春秋·君守篇》:“夏鲧作城”,《淮南⼦》:“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

3、作⽤:主要表现为军事及其他防御功能。

4、特点:与⼀般的村落有某些区别,但其⽣产与⽣活状况⼜与乡村⽆明显的差异。

⼆、城、市分离(发展)阶段1、时间:始于夏,迄于西周前期。

2、城:对外具有防御性作⽤,对内具有政治中⼼职能。

市:固定的⽣产物的交换场所。

3、特点:“城”与“市”是两个不同的单概念,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地理实体,其性质、功能等相互有别。

三、城、市合⼀阶段1、时间:西周⾄春秋时期。

2、《周礼·地官》:“⼤市,⽇昃⽽市。

”《韩⾮⼦·爱⾂》:“⼤⾂之禄虽⼤,不得藉威城市;党⽻虽众,不得⾂⼠卒”。

3、作⽤: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化的相对中⼼。

4、特点:a.⾏政、⽣产、⽂化、居住、交通等系统开始在空间统⼀。

b.城市形成过程中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肆之⼈”c.政区的划分与管理等⽅⾯表现出新的特点。

d.构成了⼀种区别于乡村的独特的⽣活⽅式。

中国古代城市的性质1.城市是社会发展到⼀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从本质上看,城市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它是统治阶级⽤以压迫被统治阶级的⼀种⼯具。

” ----傅筑夫2.中国古代城市是“城”与“市”从各⾃独⽴、分离的个体发展成的复合体。

3.城市是⼀个⼈⼝集中、⾮农业各类产业发达、居民以⾮农业⼈⼝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与⽂化的中⼼。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城市还以四周环绕有城墙为其基本的标志。

4.城市代表⼀种不同于乡村⽣活⽅式的经济⽣活。

2)美国城市发展特点美国城市发展的原型性和典型性美国城市化的历史很少受外来的、不确定的因素的⼲扰。

城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城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城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城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A. 城市环境问题B. 城市交通问题C. 城市人口问题D. 城市经济活动及其空间分布答案:D2. 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向城市集中的主要原因是:A. 城市环境好B. 城市交通方便C. 城市就业机会多D. 城市文化氛围浓厚答案:C3. 城市土地价格通常与以下哪个因素呈正相关?A. 土地面积B. 土地位置C. 土地用途D. 土地所有权答案:B二、多选题1. 城市经济学中,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力包括:A. 工业化B. 农业机械化C. 信息技术的发展D. 政策导向答案:ABCD2. 城市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受以下哪些因素的影响?A. 交通条件B. 土地价格C. 人口密度D. 政府规划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城市规模的扩大必然导致城市问题的出现。

答案:错误2.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中心的地价通常会高于郊区。

答案:正确3. 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城市经济学中“城市病”的概念及其主要表现。

答案:城市病是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主要表现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社会安全问题等。

2. 论述城市规模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答案:城市规模经济是指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单位成本下降,产出增加的现象。

它对城市发展有积极影响,如促进产业集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就业机会等。

但同时也可能带来城市病、资源过度集中等问题。

五、论述题1. 论述城市化进程中,政府应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答案: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一是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引导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二是加强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和执行,限制污染排放;三是推广绿色技术和清洁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四是加强城市绿化,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五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鼓励绿色出行和生活方式。

城市经济学试题库2111

城市经济学试题库2111

城市经济学试题库2111城市经济学知识点一、填空、选择题1、划分城市的标准主要有:人口规模的标准、人口密度的标准、行政区划的标准、职业和产业构成的标准。

2、我国大陆地区的城市按照行政级别划分可以分成: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和建制镇五个层次。

3、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在《美国城市的职能分类》将城市分为7类:工业城市、混合城市、批发商业城市、运输业城市、矿业城市、大学城市、游览疗养城市。

4、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其1973年发表的《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三阶段论”,即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5、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于1980年出版了《第三次浪潮》提出: 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1650年为人类的第一次浪潮-农业阶段;公元1650年至1955年为第二次浪潮-工业阶段;1955年开始的为第三次浪潮-未定名阶段。

6、1933年初,美国城市率先提出兴建“信息高速公路”。

7、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受着:农业的先导传动、工业化的中坚推动和第三产业的后续拉动。

8、工业化的特殊经济本性包括:“最低临界值”、“初始利益棘轮效应”和“循环累积因果关系”三项原则。

9、影响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增长、经济类型、产业结构和科技进步。

10、1979年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将城市化发展过程所经历的轨迹概括为一条被拉平的S曲线。

11、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为初期阶段;30-70%为中期阶段;70%以上为后期阶段。

12、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即城市化水平在10%以前为史前阶段;10-20%为起步阶段;20-50%为加速阶段;50-60%为基本实现阶段;60-80%为高度发达阶段;80%以后为自我完善阶段。

13、城市化主要有集中型、扩散型和就地型城市化三种基本形式。

14、分散型城市化在空间形态上可以分为:外延型(连续型)和飞地型(跳跃型)两种形式。

15、就地型城市化从诱因上可以分为:资源开发主导型城市化、对外交通主导型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型城市化、开发区型城市化。

城市经济学考试试题完整版

城市经济学考试试题完整版

城市经济学考试试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城市经济学——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2×2’=24’)1.以下不属于我国城市行政层级的是()。

A.副省级城市B.计划单列市C.县级市D.建制镇2.提出中心地等级分步理论的是( )。

A克里斯塔勒 B.奥尔巴克C.贝里 D.辛格3.城市集聚经济是城市形成的直接推动力,它是由( )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合经济。

A.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B.内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范围经济C.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D.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范围经济4.整个城市的投标租金曲线表明:城市土地在不同用途使用者中间分配时,遵循“最高租金原则”,即由愿意支付最高租金者使用。

一般来说,()对位置敏感性最强,其投标租金曲线最为陡峭。

A.商业B.居住C.制造业D.农业5.下列不属于市场导向型企业的是()。

A.餐馆B.矿泉水企业C.咖啡店D.面包房6.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使用古典经济学理论,简明、清晰地勾勒了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经过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演进过程,因而成为工业化理论的经典模型。

如右图,关于对不发达经济中的劳动力状况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L3表示过剩劳动力-L3表示剩余劳动力C.曲线OF中D点右侧表示边际产值小于最低生存费用。

D.曲线OF中D点与F点之间边际产值大于最低生存费用。

7.拉尼斯和约翰费改进的两部门理论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城市化明显表现为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如右图。

关于这一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劳动力由O增至Q1,农业劳动力由L3减少至L2时,农村中边际产值为零的劳动力全部出来,内部开始出现一部分剩余农产品,形成对流出劳动力的粮食供给。

-L1之间农业劳动力仍然外流,L2为粮食短缺点。

-O之间农业边际产出开始小于制度工资,这时农业人均收入不再取决于边际产值,而是取决于制度工资。

城市经济学测试题及答案

城市经济学测试题及答案

城市经济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城市规模的扩张B. 城市人口的增长C. 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D. 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关系答案:C2. 城市化进程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力?A. 工业化B. 农业现代化C. 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D. 环境保护政策答案:D二、填空题1. 城市经济学中的“集聚效应”指的是由于_________和_________的集中,使得生产效率提高的现象。

答案:人口;产业2. 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经济性;合理性;可持续性三、简答题1. 简述城市经济学中的“外部性”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非市场交易的影响。

正外部性是指行为给第三方带来好处,而负外部性则是指行为给第三方带来损害。

例如,一个工厂的污染排放可能给周边居民带来健康问题,这是负外部性;而一个大学的存在可能提高周边地区的文化水平和生活质量,这是正外部性。

2. 阐述城市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概念,并解释它们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答案:城市规模经济是指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出的成本降低,效率提高的现象。

规模不经济则是指城市规模过大时,由于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生产和生活成本上升。

城市规模经济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而规模不经济则可能导致城市生活质量下降和资源浪费。

四、论述题1. 论述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答案: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和产业的集中往往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

解决策略包括: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推广绿色建筑和公共交通,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加强城市绿化等。

2. 分析城市经济中的“城市病”现象,并提出改善措施。

答案:“城市病”是指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犯罪率上升等。

城市经济学考试试题

城市经济学考试试题

城市经济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 城市经济的运行规律B 城市的发展战略C 城市的产业结构D 城市的空间布局2、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农业发展B 工业发展C 第三产业发展D 社会分工3、以下哪项不是城市的基本经济活动()A 制造业B 服务业C 教育D 零售业4、城市规模经济的主要来源是()A 专业化分工B 公共设施共享C 劳动力市场共享D 以上都是5、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因素不包括()A 地理位置B 土地用途C 土地所有者D 政策法规6、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是()A 车辆过多B 道路狭窄C 交通管理不善D 城市规划不合理7、以下哪种城市产业布局模式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A 同心圆模式B 扇形模式C 多核心模式D 卫星城模式8、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是()A 国内生产总值B 人均收入C 就业人数D 以上都是9、城市政府在城市经济中的主要职能不包括()A 提供公共服务B 制定经济政策C 直接参与企业经营D 进行市场监管10、以下哪种城市发展战略更注重可持续性()A 外延式扩张B 内涵式发展C 新区建设D 旧城改造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城市集聚经济的形成机制。

答:城市集聚经济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机制。

首先,专业化分工使得企业能够专注于自身擅长的领域,提高生产效率。

在城市中,大量企业聚集,彼此之间可以形成紧密的产业链条,分工更为精细。

其次,公共设施的共享降低了企业和居民的成本。

城市能够集中建设和提供一些大型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能源供应等,众多企业和居民共同使用,分摊了成本。

再者,劳动力市场共享使得企业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劳动力,劳动者也有更多的就业选择,促进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最后,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也十分显著。

企业和人员在城市中的密集交流,使得新的知识、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快速传播和扩散,激发创新。

2、分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

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单元测试

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单元测试

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单元测试第一部分:选择题1. 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发展、城市经济活动和城市政策的学科。

以下哪个不属于城市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A. 城市发展模式B. 城市人口增长预测C. 城市交通拥堵研究D. 城市水资源管理2. 城市规模扩大对经济发展会产生哪种影响?A. 增加资源稀缺性B. 提高劳动生产率C. 减少社会不平等D. 加大环境保护压力3. 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导致城市化的原因之一?A. 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B. 城市就业机会增加C. 农业生产技术进步D. 农业人口过剩4. 以下哪个城市并非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A. 伦敦B. 纽约C. 上海D. 巴黎5. 地方政府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以下哪个不是地方政府的责任?A. 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B. 资金投资和项目招商C. 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障D. 城市环境和生态保护第二部分:简答题1. 解释城市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发展、城市经济活动和城市政策的学科。

它关注城市规模、城市化进程、城市产业结构、城市就业、城市交通、城市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并探讨城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2. 请解释城市规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市规模的扩大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城市规模的扩大可以增加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

其次,规模扩大会刺激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经济活动,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

最后,城市规模的扩大还会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区域经济联动效应。

3. 请阐述城市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城市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城市化的原因包括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就业机会增加、农业生产技术进步以及农业人口过剩等。

城市化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城市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

4. 请列举三个国际知名的金融中心,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1) 伦敦:拥有全球最大的外汇市场和金融市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以金融服务业为主导,汇聚了各国金融机构和金融从业人员。

城市经济学试题1

城市经济学试题1

城市经济学课程号:6150405 课序号:0 开课系:一、选择题(根据每小题提干和所给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1.城市的本质是:()A.人类的一种居住空间 B. 政府等国家机构所在地C. 社会生产力的一种形式D. 非农产业的生产集聚地2.城市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是()A.社会分工 B. 城乡的分离与对立 C. 城市第三产业 D. 城市基础产业3.引起城市规模经济特性的城市特点是::A.人口密集性 B. 城市基础设施的不可分性 C. 集聚经济性 D. 三者都不对4.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问题是:()A.城市交通模式 B.城市土地利用模式 C. 城市基础设施模式 D.城市住宅模式5.如果地租为10,利息率为5%,土地上的资本价格为88,那么土地价格为:()A.90 B.138 C. 288 D.108 6.西方房租政策的基本内涵是:()A.最低房租限制 B.最高房租限制 C.房租浮动限制 D.三者都不对7.反映城市规模与城市密度之间关系的规律称为:()A.位序-规模分布理论 B.集聚-扩散效应理论C. 中心-外围分布理论D.共享-外部效应理论8.城市公共事业的发展,其实质是对()提出的某种要求。

A.城市性质 B.城市功能 C.城市规模 D.城市环境9.反映外部效果的城市污染费用指:()A.治理费用 B. 防护费用 C. 设备费用 D. 损害费用10.反映城市特点的需求指向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主要是:()A.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B. 投入产出模型C. 城市基础部门模型D. 哈罗德·多马模型二、案例与观点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有人说,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应当主要走小城镇的道路,因为建设大城市要花很多投资,你认为如何,谈谈你对城市化道路的看法。

2. 有人说城市住宅既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

请根据我国当前城市房地产的现状,谈谈你的看法,为什么?3.有人说GDP指标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产出潜力的核心指标,你认为如何?请简要说明你的看法。

城市经济学考试题

城市经济学考试题

城市经济学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经济学中的“城市”概念主要指的是:A. 城市行政区划B. 城市化地区C. 城市中心区D. 城市经济圈2. 城市规模经济的体现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基础设施共享B. 劳动力市场规模C. 土地资源的有限性D. 企业集聚效应3. 城市化进程中,以下哪项不是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力:A. 工业化B. 人口增长C. 农村劳动力转移D. 城市环境恶化4.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 城市人口密度过高B. 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C. 城市道路规划不合理D. 城市绿化面积过大5. 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最大化B. 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最大化C. 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最大化D. 土地利用的公平性原则6. 城市经济中的“外部性”概念指的是:A. 经济活动中产生的非市场交易成本B. 经济活动中产生的非市场交易收益C. 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市场交易成本D. 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市场交易收益7. 城市经济中的“集聚效应”主要体现在:A. 企业间的竞争B. 企业间的合作C. 企业间的独立运营D. 企业间的市场垄断8. 城市经济中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A. 规模经济强调单一产品的生产规模,范围经济强调多种产品的生产规模B. 规模经济强调多种产品的生产规模,范围经济强调单一产品的生产规模C. 规模经济强调单一产品的生产成本,范围经济强调多种产品的生产成本D. 规模经济强调多种产品的生产成本,范围经济强调单一产品的生产成本9. 城市经济中的“城市病”主要表现不包括:A. 环境污染B. 交通拥堵C. 社会治安问题D. 城市绿化面积增加10. 城市经济中的“城市化”与“城镇化”的主要区别在于:A. 城市化强调的是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化强调的是城市质量的提升B. 城市化强调的是城市质量的提升,城镇化强调的是城市数量的增加C. 城市化与城镇化没有本质区别D. 城市化强调的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城镇化强调的是城市面积的扩大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城市经济学》练习试题参考答案解析

《城市经济学》练习试题参考答案解析

《城市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 城区(urban area)具有相对高人口密度的区域,本定义反映美国状况,世界的定义:人口密度高+产业以非农业为主。

2. 大城市地区拥有大量人口的核心城区和附近在经济意义上与这个核心结为一体的邻近社区,包含乡村地区。

二、单项选择题1.B2.D3.D三、多项选择题1.ABC2.BD四、填空题1. 城市化地区包括中心城市和城市边缘。

2. 城市边缘是中心城市外围的城市化地区。

3. 传统城市问题包括住房不足、环境污染、犯罪、人口和交通拥挤、教育和犯罪五、判断说明题1. 错。

包含乡村地区。

2. 错。

政府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同于市场方法3. 对。

城区产业以非农业为主,可以有农业。

六、简答题1. ⑴大部分区位选择的问题涉及城市;⑵城市经济也与城市中区位选择有关;⑶由区位选择引起的最重要的问题发生在城市2. ⑴市场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⑵城市内土地出租和土地利用;⑶贫困和住房的空间因素;⑷地方政府的支出与税收。

七、论述题⑴大部分城市问题是相关的:许多问题有相同的根源,一些问题能够造成其它问题的恶化;⑵政府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同于市场方法;⑶大多数城市问题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土地的利用方式。

第一部分城市与城市化第二章为什么城市会存在一、名词解释1.把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利益2.一国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低于他国,那么这个国家在该种产品上拥有绝对优势3.指随生产能力的扩大,使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4.企业生产成本随着行业总产量的提高而降低二、单项选择题1、A2、B3、D4、A5、A6、C7、A三、多项选择题1. ABC2. ABCD四、简答题1.农业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可以供应城市居民;比较优势足以弥补交通成本,使贸易可以产生;运输规模经济使市场更有效率.2.A专业化技能提高:熟能生巧时间缩短:无须转换时间B要素的最小效率规模3.A.本地化经济(当地化经济)——本土化、国产化B.城市化经济五、论述题1、中间投入品生产的规模经济,特别是基础性的:商业服务(银行、保险、房地产、印刷、运输……)公共服务(公路、学校、消防……)2、劳动力市场共享:整个城市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各个行业关联度小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稳定。

城市经济学期末考试

城市经济学期末考试

《城市经济学》期末考试一、题型1、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把答案填在下面的答题框内)2、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少选或多选不得分;把答案填在下面的答题框内)3、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4、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5、材料分析题(共30分)二、考试注意点1、判断题和不定项选择题都有相应的答题框,请务必把答案填在答题框内。

2、选择题是不定项,不是单项或多项,请注意。

3、简答题的答案如果是有几小点的,一般只需要回答书本里每段落的第一句总结性观点,但对于某些表述过分简单的观点,或是根据对题目的理解需要适当展开的,需要增加适当的阐述。

4、材料分析题会有2或3个问题。

有些问题是理论性题目,只需要根据教材内容作答。

有些问题是结合材料分析的题目,则需要理论知识与材料内容相结合,单有理论回答或单有材料分析,都视为作答不全面。

三、考试内容指引数×100% 、环比增长、平均增长反映社会及自然事物在较长时期内各期(年)平均增长程度的相对数、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产业分类、三次产业、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

、城市土地、城市安全、城市分类1政治地位 2经济实力 3城市规模 4区域辐射力、城市化模式按其所处的经济体制,可分为【市场型城市化】和【计划型城市化】按城市化发展水平,可分为【发达型城市化】和【发展型城市化】、城市人口分类指城市的市区和郊区(不包括市辖县)的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总数,包城市人口括有常住户口和未落常住户口的人,以及被注销户口的在押犯、劳改、劳教人员。

总人口中不包括现役军人、人民武装警察(城市人口以公安部门统计数为准)。

、充分就业是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商流、四流合一、城市规模市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50万~100万的为中等城市,100万~300万的为大城市,300万~1000万的为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的为巨大型城市、“位序-规模”分布、首位分布、城市形态演变方式、城市财政基本内容、帕累托最优的意义、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义、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城市国际化战略基本内涵、城市土地地租的两种基本形式、城市土地地租的影响因素、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结构模式、完善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对策、根据市场体系划分住宅市场、住宅市场商品房空置原因、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劳动力空间迁移可能发生的充分条件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各要素的含义、城市突发事件的经济影响。

2011年城市经济学复习题(整理完整)

2011年城市经济学复习题(整理完整)

2011年城市经济学复习题1.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为何?(顺便把14题一起列出来吧)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其空间性和集聚性,或者说是空间集聚性。

城市因空间集聚而产生,因空间集聚而发展、壮大;城市的物质、经济结构既是空间集聚的结果,也是城市集聚的基础。

空间集聚既是城市吸引力产生的原因,也是各类城市问题产生的根源。

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指的是什么?(参考15题)3.什么是公共产品的特点。

(可以从已有的资料中去筛选答案吧)【公共产品( Public Goods)】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按其所具备的特征完全与否,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为纯公共物品,只具备其中一个基本特征的为准公共物品。

纯公共物品在一个人使用时,并不会使他人能够消费的数量减少。

准公共物品是只具有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大多数物品为准公共物品。

准公共物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与规模经济有联系的物品,即自然垄断公共物品,如铁路等;二是优效物品,指那些不论人们的收入水平如何都应该消费或者得到的公共物品,它有拥挤性。

当消费者数目从零增加到一个较大的正数时,就显得十分拥挤。

公共物品是可以转化的。

例如通过形成寡头,打破自然垄断,运用先进技术变非排他性为排他性,可使纯公共物品成为准公共物品。

因此,纯公共物品所有者会通过加密、设置行业进入壁垒等方式,限制这种转化。

知识产品拥有纯公共物品的特性,可以供多人重复占有使用,但这需要依赖市场公平的假设前提。

实际中,基于知识产品的保护,它通常表现为准公共物品特性。

【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一是非竞争性。

一部分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

例如国防保护了所有公民,其费用以及每一公民从中获得的好处不会因为多生一个小孩或出国一个人而发生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经济学知识点一、填空、选择题1、划分城市的标准主要有:人口规模的标准、人口密度的标准、行政区划的标准、职业和产业构成的标准。

2、我国大陆地区的城市按照行政级别划分可以分成: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和建制镇五个层次。

3、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在《美国城市的职能分类》将城市分为7类:工业城市、混合城市、批发商业城市、运输业城市、矿业城市、大学城市、游览疗养城市。

4、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其1973年发表的《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三阶段论”,即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5、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于1980年出版了《第三次浪潮》提出: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1650年为人类的第一次浪潮-农业阶段;公元1650年至1955年为第二次浪潮-工业阶段;1955年开始的为第三次浪潮-未定名阶段。

6、1933年初,美国城市率先提出兴建“信息高速公路”。

7、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受着:农业的先导传动、工业化的中坚推动和第三产业的后续拉动。

8、工业化的特殊经济本性包括:“最低临界值”、“初始利益棘轮效应”和“循环累积因果关系”三项原则。

9、影响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增长、经济类型、产业结构和科技进步。

10、1979年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将城市化发展过程所经历的轨迹概括为一条被拉平的S曲线。

11、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为初期阶段;30-70%为中期阶段;70%以上为后期阶段。

12、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即城市化水平在10%以前为史前阶段;10-20%为起步阶段;20-50%为加速阶段;50-60%为基本实现阶段;60-80%为高度发达阶段;80%以后为自我完善阶段。

13、城市化主要有集中型、扩散型和就地型城市化三种基本形式。

14、分散型城市化在空间形态上可以分为:外延型(连续型)和飞地型(跳跃型)两种形式。

15、就地型城市化从诱因上可以分为:资源开发主导型城市化、对外交通主导型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型城市化、开发区型城市化。

16、我国城市化水平预测的方法主要有: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联合国法。

17、地域分工论又称“绝对成本法”、:“绝对优势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

18、“比较成本”最先是由英国的托仑斯于1815年在《谷物对外贸易论》一文中提出。

完整建立“比较成本论”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

19、我国在1958年开始建立和规划经济区,把全国划分为: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七大经济协作区。

20、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批准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我国号称“两江一海”的地区指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

21、城镇体系一般具有整体性、层次性、重叠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22、城镇体系总体上可分为金字塔形、多核形、网络形和带状形四种模式。

23、一般将中心城市划分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性城市、具有跨省影响力的地区性城市、省级中心城市和省内中心城市四类。

24、城市生产力结构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经济组织结构四类。

25、自2003年以来,我国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将经济成分划分为:公有经济、非公有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

26、我国城市目前的投资来源主要有:国家投资、自筹投资、银行贷款、境外借贷、外商直接投资5种形式。

27、按传统的经济理论,将国民经济划分为: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业五大产业部门。

28、“三次产业”最早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费希尔教授在1935年出版的《进步与安全的冲突》中提出。

29、市场结构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30、商品流通的基本组织形式包括:自营商业组织、委托代理组织、交易服务组织三类。

31、当前在技术市场上经营的技术商品流通形式主要有: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入股经营。

32、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兹·马克卢普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

33、1996年经合组织首次在国际组织文件中使用了“知识经济”这一概念。

34、新加坡首先提出“智能城市”的概念。

1998年美国正式提出了“数字化舒适社区建设”,即数字城市的倡议。

35、我国城镇就业形势的严峻性突出地体现在:城镇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农民工进城打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所形成的“三碰头”局面。

36、我国根据人人口居留时间的长短,将流动人口分为:常住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和过往人口三大类。

37、经济型流动人口的流向呈现:向心流、梯度流、反差流和跨洋流四种情况。

38、城市人口增长主要有:自然增长、机械增长和流动增长三种途径。

39、土地开发利用的方式主要包括:初次开发、二次开发、变更开发。

40、土地的他项权利主要包括:抵押权、入股权、地役权和相邻权。

41、完全市场模式(发达国家多数采取这种模式):如美国、日本、英国42、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43、新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马歇尔、庇古44、最高年限依照《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居住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45、根据现有开展土地等级评定城市的资料可以看出:特大城市通常为7~11级,大城市为6~9级,中等城市为4~7级,小城市为3~5级。

46、住宅作为城市中最大量的一种人工创造物,表现出独有的:耐久性、不动性和环境的共有性自然特性。

47、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住宅表现出:昂贵性、异质性、区位性、外部性、绩优性、房产与地产的合一性投资收益性和资金杠杆性。

48、住宅供给的方式主要有:住宅生产、住宅改进和住宅维护三种。

49、城市住房制度改革主要从:住宅投资多元化、住宅经营商品化、住宅服务社会化50、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可以大致分成三个时期:酝酿准备阶段、渐进探索阶段和全面深化阶段。

51、从系统论的观点,可以把城市基础设施分为: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城市能源系统、城市交通系统、城市通信系统、城市环境系统和城市防灾系统6个子系统。

52、我国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将城市基础设施分为三大类:即统计部门把基础设施划分为电力建设、运输邮电与市政公用设施三个部门。

53、“健康城市”的概念是世界卫生组织于1994年界定的。

54、经济自由区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科学园区、保税区、自由边境区和旅游开发区。

55、世界上第一个以出口加工区为主要经济活动的现代“特区”是1959年建立在爱尔兰的香农国际航空港自由贸易区,是第一个工业型的现代经济自由区。

1966年,我国台湾地区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正式以出口加工区命名的高雄出口加工区。

56、经济自由区的设置条件有:区位选择、优惠政策、运行环境和法律保障。

57、1978年广东蛇口率先在我国创办了出口加工区。

从1980年以后,先后兴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和海南省经济特区省。

58、根据开发区的功能定位,我国把开发区分为: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国家旅游度假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台商投资区、工业园区等。

5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政府承担着建设者、管理者和经营者三种使命。

60、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61、城市经营渗透、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即以经营的观念规划城市,以经营的手段建设城市,以经营的方式管理城市。

62、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英格尔斯访问北京大学,提出现代化的11项评价指标和标准。

63、中国的现代化运动经历了:清朝末年、民主革命和新中国三个阶段、三次探索和发展的过程。

二、名词解释1、城市文明普及率加速定律41: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城市文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在社会范围内的普及加快,城市文明普及程度高于城市化程度。

2、扩散型城市化45:城市人口、生产要素、经济活动和基本功能不断向外传导和辐射,将其周围的肥城市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并影响和带动一定范围内的次级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的过程。

3、就地型城市化46:原来的农村地区,在并无城市直接影响的情况下,由于某种突变因素的作用,使得原先的农村地域加速进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

4、集聚经济46:由于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集中所产生的高效益。

5、规模经济47:适度的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

6、逆城市化59: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部分地由城市中心向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迁移和扩散,使得郊区发展蔓延,并导致城市中心区和中心城市持续“衰退”。

7、超前城市化60:城市化速度大大超过了工业化速度,造成城市化水平差距甚大。

8、城市首位度61:一国或地区最大城市的人口数与第二大城市的人口数之比值。

9、城市规模72:在一定的城市地域空间内,所聚集的物质与经济要素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性、层次性。

10、城镇体系90:一定区域内的各种类型、不同等级、空间相互作用关系密切的城镇群体组织。

11、知识经济119: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创新和应用基础上的经济;以教育为源泉的新型经济。

12、高科技120:以科技最新成就为基础、知识高度密集、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作用的新兴技术。

13、智能城市122:就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将整个城市涉及的各方面的信息,包括地理环境、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及人文资源等,用数字的形式进行采集与获取,通过计算机统一存储和再现;高度综合地将城市信息化,整合和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促进城市规划模拟仿真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生产办公自动化、商务电子化、政府决策智能化、交通管理自动化、社区管理信息现代化以及城市治安管制预警化等14、市场比较法:是指与估价时点近期有过交易的类似房地产进行比较,对这些类似房地产的已知价格作适当的修正,以此估算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的方法。

15、“生地”:指未形成建设用地条件的土地。

16、“熟地”:指已具备一定的供水、排水、供电、通讯、通气、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和完成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动拆迁的形成建设用地条件的土地。

17、土地使用权出租171:是指土地使用者作为出租人,将土地使用权随同土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租赁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

18、绝对地租:土地所有者凭借对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占有农产品价值中超过社会平均生产价格的那部分超额利润,由于它不论土地本身条件优劣如何,只要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了,即向土地所有者租用了土地,就必须支付这部分差额,故称绝对地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