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合集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3)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3)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研究一、核心素养是指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能力,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和判断的核心能力。

数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科学,不仅仅是学习和掌握各种数学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的过程。

在小学阶段,通过教育教学的过程,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特别是数学高阶思维能力,是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未来社会活动的中坚力量的基础。

本文旨在通过核心素养的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核心素养与数学高阶思维能力核心素养是人们面对不同的问题所需具备的能力,其中也包括数学高阶思维能力。

数学高阶思维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能够灵活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数学问题的学习和解决中,综合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和方法,全面思考、分析、判断、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分为直觉性思维、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方面。

举例来说,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需要学习数的大小比较,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直觉性思维,通过比较、测量等方式,认识数的大小关系,进而观察数的大小规律。

对于外形相近但大小不等的物体,可以通过测量、比较,结合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形成相应的数学概念。

2.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指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时,能够熟练地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归纳、比较等操作,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到了分数的知识后,在解决分数加减乘除运算问题时,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对分数的概念进行深入理解,综合考虑分子和分母的关系以及运算顺序等因素,最终得到正确的答案。

三、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1. 动手实践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动手实践是培养学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论文

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论文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目标之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对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是: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形成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数的概念非常的模糊,抽象思维能力通常有点差,而数学教学的内容本身又具有抽象性,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增强抽象思维的意识,加强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点之一。

因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一、提高对思维能力的认识首先在教学中有许多的教师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认识不够,尽管教学大纲中有要求,但实际上我们大多数教师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去思考,去解决在教学中出现的关于思维能力方面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即使小学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判断,但他们不能自觉调节检查、验证自己的思维过程,不能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

我们在这里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解决,这对引导学生向深远的思维空间发展很有必要。

在如今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有意识地培养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力素质。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而且应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诸多方面的素质。

这是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实质目标。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应该做到:(1)从直观入手,运用多种感官逐步将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采取各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3)注意学生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2.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源泉。

在教学中只有教师精心地设置教学方案,把课上得有声有色,才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听课的积极性,触发刺激学生的兴奋点,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乐于思考。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但同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逻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本文就结合自己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谈在自己的教学中时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提高当前的数学“素质教育”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素质,这就要求对学生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使他们的数学思维具有活跃性、逻辑性、多向性、形象性。

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在此,笔者将简单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重视思维过程的组织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把学生组织到对所学内容的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对照、抽象和概括、判断和推理等思维的过程中来。

教学中要重视下思维过程的组织。

第一,提供感观材料,组织从感观到理性的抽象概括。

第二,指导积极发散拓展,推进旧知向新知转化的过程。

第三,强化练习指导,促进从一般到个别的运用。

第四,指导分类、整理,促进思维的系统化。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

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

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

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

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

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三、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训练逻辑思维具有多向性,指导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方法。

1.精心设计思维感观材料。

浅析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

众所周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基本任务之一,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十分注意加强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放眼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许多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不能举一反三,认识不到数学题类型间的相同与相异,这些课堂表现其实都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薄弱的具体体现,那么在我们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如下几点,望抛砖引玉,能够对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培养学生阅读数学的习惯在学生的意识中,总觉得读书是语文方面的事情,但笔者在自己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明显地感受到数学阅读在数学教学中同样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具体表现在要弄懂其中的专门术语与概念,区分清楚题干中给出的条件与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从一道具体的题目解释中走出来,分析总结一种类型题的整体特征,分析总结具备这种特征的类型题目该怎样去解决。

由于小学生的思考方式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所以,学生对数学文字语言的阅读不感兴趣。

为了培养学生阅读数学的兴趣,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阅读训练。

例如,教学新的数学概念时,先让学生自学例题,当学生能够自己解答简单的习题时,让其说出解题的思路和运用的理论依据,这样学生自然会从概念中找到解题依据,这时教师再从概念入手,引导学生抓住概念中的重要字眼阅读理解,用数学的语言解释问题,用数学的思考方式理解概念,时间长了,学生的数学阅读水平会大大提高。

在教学平行线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判断两条线是不是平行的,当学生判断出不平行时,再让他说出为什么不平行,这样就自然将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引入了学生的思维中。

学生通过交流会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句: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直线。

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数学概念的严谨,也会逐渐养成认真细致读数学语言的良好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大全5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大全5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大全5篇)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创新思维是指人们通过对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运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类比、联想、分析、综合,探索新的现象和规律,以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概念、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成果的一种思维形式。

它与常规思维相比,具有多向性、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可以认为凡是能创造出新事物、想出新方法、发现新路子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呢?一、实践和探索求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实践操作是数学教学中构建新知识最常用的手段,也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探索的机会,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探索,让学生把操作和思维联系起来,在实践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直线、线段、射线和角”这节课时,讲授完新知,在巩固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用我们手上的一付三角板,你能拼出哪些新的角?有的学生得到了120°=30°+90°、150°=60°+90°、180°=90°+90°、135°=45°+90°、75°=30°+45°、105°=60°+45°、15°=45o—30o等。

有的学生得到了60°、30°、45°的另一种画法:60°=90°—30°、30°=90°—60°、45°=90°—45°等。

甚至于有的学生想到角的一条边可以看成一个180°的角来得到一组新的角:135°=180°—45°、150°=180°—30°、120°=180°—60°等。

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文论文

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文论文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艺术。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用素质教育的理念,创造性地组织活动,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创新的机会。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乐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抓住心理特征。

激发创新兴趣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增强学生思维的内驱力,解决学生创新思维的动机问题。

初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加以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景,培养思维的探索性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为讲而讲,学生容易乏味,激不起兴趣。

在此情景下进行教学收不到好的效果,如果先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之中,赋予生命力,使学生在情景激发的兴奋点上,寻求思路,大胆创新。

创设问题情景就其内容形式来说,有故事法、生活事例法、实验操作法、联系旧知法、伴随解决实际问题法等;就其意图来说,有调动学习积极性引起兴趣的趣味性问题、有以回顾所学知识强化练习的类比性问题、有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性问题等。

三、克服思维定势。

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在思维和解题中有“法”可循、有“路”可行。

但有些学生往往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受到某些方法的局限,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影响了思维的灵活性,因而在教学中应设法克服学生的某些思维定势,注重多角度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

四、寻找素材时机。

训练创新思维数学课本中大量存在着能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素材,应该把他们挖掘出来,不失时机地训练创新思维。

1 利用一题多解,训练发散思维。

教学中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妙法顿生,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探索新方法、新理论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从新知与旧知、纵向与横向等方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思维。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优秀获奖科研论文训练学生的数学基本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这些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包括加减乘除的演算能力,解决问题的空间想象思维能力,探索某一类知识规律的思维能力,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的思维能力,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观察图形的思维能力等,这些思维能力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贯通交织在一起,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很好的培养。

教学中综合运用这些数学思维能力,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计算能力,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开始,就对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科学有序的训练,在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中,让他们逐渐掌握数学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数学综合素质。

一、演算思维小学数学演算思维能力训练,教师首先要明了让学生掌握哪些演算能力,这些基本的演算能力是如何一步步实施的,不能说一年级就能马上把所有的演算方法都掌握了,小学六年时间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掌握基本的演算技巧。

小学数学演算思维的训练,一二年级主要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三四年级掌握整数的一些连算和混合运算,以及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并且运用这些数学公式使计算简便而快捷。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熟练掌握基本的运算技巧,所以利用所学演算知识解决应用题,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演算思维能力势在必行。

到了五六年级,小数、分数是学习的重点,演算思维能力继续是教学的重点,把以前所学的整数换成小数、分数,基本的演算思维照样在小数和分数中使用,运算法则一样,这样通过一个阶梯式的训练过程,让学生逐步地掌握了演算的思维能力,提高了数学综合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

二、空间思维小学数学空间思维能力的训练,主要是通过图形这个媒介来实现的,因此小学数学知识,有的时候图形思维和空间思维是一体的,那么小学数学从一年级就开始,图形与位置作为一个单元出现在课本。

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论文

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它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教师如何训练学生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开拓他们的创新精神,乃是当前素质教育中的数学思维教育的核心。

笔者就此进行探索,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提高教师对教育的认识,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前提1、明确教育的作用与目的任务教育有两大作用:一是教学生学会做人,二是除了教给学生最基础的知识之外,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也是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历来是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

2、明确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成就个性、成就未来。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我们进行数学教育活动,要做到让人长智、明理、心细、求实、创新,要与时俱进,要善于关注学生个体,让每位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获、获有所用、用有所成、成有所创、创有所值。

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一些实施策略1、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先决条件。

教师要对所教内容进行认真剖析、思考,才能“精讲”、“善导”,也才能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让学生“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真理的探索中。

如我在教学“分数化小数”一节时,是这样设计的:感受知识: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把三组最简分数化成小数。

体验知识:三组最简分数中每组分子都相同,为什么同一组分数中有的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却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呢?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或者无限小数与它们的分子有关吗?得出初步结论: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是由这个分数的分母来决定的。

引导探索:把上面的分数按其差异进行对比,分出两大类,并对其分母分解质因数。

学生思考: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能从它的分母中找到规律吗?有什么规律呢?学生争论后得出初步结论。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

因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任务。

本文中笔者通过分析数学思维能力,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培养思维能力的措施:要确保数学老师对思维能力要有充足的认识;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小就喜欢数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联系实际注重应用,使小学生思维灵活变通。

关键词:小学生思维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

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四项内容,一是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二是会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三是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四是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数学新课标中指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小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是思维活动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有目的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上去,并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达到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但是小学生年龄小, 数的概念非常的模糊,抽象思维能力通常有点差,而数学教学的内容本身又具有抽象性,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意识,加强抽象思维能力的运用,成为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点之一。

那么,作为数学老师,在数学日常教学中关于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要做出哪些努力呢?第一,要确保数学老师对思维能力要有充足的认识在教学中有许多的数学老师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认识不够,尽管教学大纲中有要求,但实际上我们大多数数学老师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去思考,去解决在教学中出现的关于思维能力方面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即使小学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判断,但他们不能自觉调节检查自己的思维过程,不能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广泛推广,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不能像以前那样只是为了一味地为追求成绩而“死教书、教死书了”。

相反,要在保证学习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并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使之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去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正确思维方式的开发和培养比较容易,不好的数学学习方式也很容易形成。

所以作为小学的数学教师就要更加注重课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看法。

一、规范数学学习的教育观在很多学生和家长,甚至教师的脑海里数学学习的目的就是学生能在每次考试中取的良好的成绩。

使得很多教师和家长就强制性地传授给孩子知识,并通过各种手段,例如题海战术、补习班等让孩子增加课外的知识。

学生也被这所谓的“好意”而东奔西跑地学习,整个神经都绷得紧紧的疲惫不堪。

而这样劳累的结果可能也会达到教师和家长的要求,但却使得现在的学生都没有自己学习和消化知识的能力了,而是教师把东西消化好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养成了“不假思索”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从而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完全不能脱离教师自己去解决数学问题。

仔细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是我们一味地追求成绩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的感受而导致的恶劣后果。

为了改善这种教学,我们首先就得规范教师、家长和学生对待数学学习的目的性。

万物只要存在就有其存在的道理。

数学学科学习的道理并不是肤浅地只追求试卷的高分,而是更加重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规范其教育性才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进行题海战术,死板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开发;也使得家长们不再单纯地以成绩来评判自己孩子的学习好坏了,这样对学生来说学习也变得更加灵活和有趣。

小学数学小论文范文

小学数学小论文范文

小学数学小论文范文
数学是一门极具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思维
方式。

在小学阶段,数学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篇小论文中,我将从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数的应用等方面。

在数的认识方面,学生需要学会认识0-100以内的数,学会数数、认识数字的大小
关系等。

在数的运算方面,学生需要学会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掌握简单的算术技巧。

在数的应用方面,学生需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时间等。

这些内容既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其次,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首先,学生需要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等。

其次,学生需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如通过做题、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再次,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如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等。

最后,学生需要注重数学学习的方法,如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学知识、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等。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学习内容丰富多样,学习方法多种多样。

学生在学习数学
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注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小学生们都能够热爱数学,勇于挑战数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学生有较强的数学思考能力是学生灵活解决拓展提高题的基础和保证。

要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学生必须要有正确对待思考的态度,老师要注重学生思考的过程,培养学生浓厚的思考兴趣。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能力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字:态度过程兴趣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是他们获取新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发展智力的核心。

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向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解决问题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思考态度如今的社会需要的是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高度责任意识的一代新人,这一点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也明确指出。

我作为一线教师,更是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在课堂教学时,大胆实践,合理使用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

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能够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对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静止”的内容变为“活动”的图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

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的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更易于对知识的创新. 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新教材,充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要尊重并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疑问,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肯定他们的探索、求知欲望,启发、引导他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认识事物,寻求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帮助他们逐步从具体的知识中超脱出来,把学习的根本落脚点转移到数学学科的总体结构体系上来,养成他们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是指理性认识,即思想;或指理性认识的过程,即思考。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常指逻辑思维。

它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

思维的工具是语言。

人借助于语言把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和综合,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揭露不能直接感知到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里。

思维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动过程。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

”《教学课程标准》也把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放在首位。

那么,我们如何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长期培养与训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地提高呢?这是我们教师应该积极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一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重视兴趣培养,促进思维发展“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务,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因为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是思维的动力。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可见兴趣对智力的开发是重中之重的。

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对什么事情都感到新鲜。

教师要抓住这一点,吃透教材,活用教材,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

特别是数学教师,首先课堂的引入要尽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思维。

对学生来说,故事、游戏、现实生活场景都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

通过有趣的喜闻乐见的场景引入课题,可以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仿佛自己进入了故事情景中,不由自主地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如我在教学小学一年级数学上期的“7的加、减法”这节课时,就是这样设计的:教师:“你们在家里受父母的偏爱吗?“学生:“我妈妈特别喜欢我”、“我爸爸特别喜欢我”、“我奶奶特别喜欢我”……教师:“今天我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受人偏爱的7’”。

四年级数学的小论文(通用7篇)

四年级数学的小论文(通用7篇)

四年级数学的小论文四年级数学的小论文(通用7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数学的小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数学的小论文篇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思维,钱学森教授曾指出:“教育工作的最终机智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一个广泛而值得探讨的课题。

数学教学与思维密切相关,数学能力具有和一般能力不同的特性,因此,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努力中,不仅要考虑到能力的一般要求,而且还要深入研究数学科学、数学活动和数学思维的特点,寻求数学活动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直观思维是指为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敏锐的观察力、迅速的判断力对问题做出合理的假设、常试和判断。

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有意无意地运用直觉思维解决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

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和现象,通过比较、概括,反映出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直观性的特征,就能获得正确表象。

数是抽象的数学知识,形是具体实物、图形、模型、学具。

数和形是紧密联系着的,学生只有先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观察、操作,进行比较、分析,在感性材料基础上,才能获得数的知识。

例如10以内数的认识,学生先要数小木棒:1根小木棒、2根小木棒、3根小木棒......10根小木棒,然后数课文实物图:1只熊猫、2只小鹿、3只蝴蝶......10只小气球,通过数具体事物,在获得感性材料基础上,才能建立1、2、3 (10)的概念。

在这样数形结合的教学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直观思维的能力。

如角的认识,既要观察有锐角、直角的物体,也要观察有钝角的物体;要出示大小不同的角的图形,也要出示位置不同的各种角的图形;既要出示静态中的角,也要演示动态中的角。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

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

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人类的活动离不开思维。

钱学森教授曾指出:“教育工作的最终机智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

”思维活动的研究,是教学研究的基础。

数学教学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数学教学就是指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实质上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家思维活动的成果,并发展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向数学家的思维结构转化的过程。

对数学思维的研究,是数学教学研究的核心,数学思维的发展规律对数学教学的实践活动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直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就笔者的自身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指学生在对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

在学习小学数学过程中,经常会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的很明白,但在自己做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下手。

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学生觉得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至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

也就是说,这时候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

这种障碍,有的是来自教学的疏忽,更多的是来自学生自身存在的非科学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

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有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1、兴趣激励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新课标的总目标中提出了“数学地思考”,数学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数学教学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各种思维能力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交替使用。

本人从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相互融合,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相互渗透,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相互结合这三个角度以例谈的方式论述了教师应把握好在教学中怎样使多种思维方式有机渗透,让学生的各种思维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学生真正能够数学地思考。

【关键词】思维能力思维方式数学思考一、研究的背景原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与其说是数学知识的教学,倒不如说是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数学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

学生的未来会遇到不同的挑战——一些人需要学习或研究更高的数学,对他们而言是否能够数学地思考非常重要,一些人(他们是受教育中的绝大多数)就业后根本不需要解决单纯的数学问题(除了参加数学考试)对他们而言数学是一种需要,但更需要数学地思考,即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时能够用数学地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对此,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等各种思维方式的培养,还要注重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交替使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能让学生数学地思考。

二、例谈思维方式的相互渗透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小学数学教学,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思维能力。

但怎样使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两者协调发展相互融合才是最重要的。

这样数学教学才能真正体现“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的内涵。

下面我从这三个方面(集中与发散思维、形象与抽象思维、分析与直觉思维)例谈思维方式的相互渗透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相互融合任何问题都是辨证的,在数学教学中只有使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才能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有效培养[论文]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有效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摘要:数学课堂充满着创造性思维。

数学课上我们更新教学观念,耐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适时进行巧妙的情景设计,巧妙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就能使学生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热烈的气氛,人性灵动。

关键词:思维能力;有效;培养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281-01人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又是智力的核心,所以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注重学生思维活动的研究是数学研究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质上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数学思维活动并且学习数学思维的成果,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

本文就结合教学时间对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一、让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地“激发”有了兴趣和爱好便有了求知的冲动,如果仅仅想强制性的学习,而学生没有丝毫兴趣,将会很大程度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能激起探知欲望的环境。

教学实践让我们知道,老师在数学课堂上巧妙的设置探究活动或者进行巧妙的情景设置,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能克服学生学习中的障碍,而且能充分的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对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一节进行学习时,我准备了一个猜图形的游戏,教师先说出这个图形的特征,学生猜是什么图形。

然后出示一个圆形的呼啦圈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想一想圆跟刚才的图形有什么区别?这个设置相迅速地把学生带入到“几何图形”学习的情境中。

然后鼓励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圆形纸片,将圆纸片对折打开,再对折再打开,反复多次,引导学生观察在圆纸片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很感兴趣,也很容易就发现了圆纸片上有折痕。

细心的学生发现这些辙痕都相交于一点。

这时候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看一看交点和折痕分别叫什么?学生轻松的完成了圆心和直径的学习。

在学习同一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时,我设计了另一个动手的小活动,学习小组的同学运用直尺量一下本组事前做好的圆形的直径和半径的长度。

怎样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论文

怎样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论文

怎样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增强了,智力水平也就提高了。

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各国的小学数学都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因此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

1、通过教学实践,训练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保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质量,就要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

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维。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就要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才可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为此,让学生操作教具前要让学生明确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及操作具体要求,这样才能使学生有目的、有步骤、有条理地进行思维和操作,使思维和操作与语言表达紧密结合起来,从儿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学生列举了生活中见过的圆,当提到圆月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

在谈论这样的情景,使学生的情绪得到新知识中始终处在兴奋中,这样有利于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发。

2、通过说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是分不开的。

西藏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多数的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浓,表现在听不懂汉语,对应用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差。

这就需要教师不仅仔细读题正确引导学生的理解题意、理顺解题思路,使思维、演示与训练结合起来,降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难度。

而且在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说理,如说定义、定律、公式、过程、方法思路等。

在说理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摘要: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基础课程,教师应该不断地分析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探寻开展思维训练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使学生养成积极钻研的学习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质。

新课程改革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它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是新课改理念的体现。

本人在多年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浅谈一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求知欲望,培养思维的主动性
学生的思维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始终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如教学“圆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师首先要学生拿出一张圆形纸片,将圆纸片对折打开,再对折再打开,如此多次,让学生观察在圆纸片上看到了什么?学生精力陡然集中,都想看看圆纸片上留下了什么。

一生发现:圆纸片上有折痕。

另一生又发现:圆纸片上有无数条折痕。

老师要求学生继续仔细观察。

其他学生纷纷发言:圆面上所有折痕相交于一点,折痕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

这时,教师让学生打开
课本,看一看交点叫什么?折痕叫什么?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并熟记。

在学习同一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时,教师则让学生拿出尺子量一量自己手中的圆纸片和同学手中的圆纸片的直径和半径,启发学生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得出结论。

要画圆了,教师还是不讲画法,让学生先去画,满足他们操作圆规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己发现画圆的方法和步骤。

整节课,学生人人有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说理、动脑思维的机会,自己观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得出结论,教学效果好。

二、转换角度思考,培养思维的求异性
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培养他们敢于求“异”,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进而养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如教学“乘法意义”的运用第一课时,出示了一道加法题:9+9+9+5+9=?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

一个学生提出了9×4+5的方法,另一个学生则提出了“新方案”,建议用9×5-4方法解。

这个学生的思维有创见,这个方案是他自己发现的。

在他的思维活动中,他“看见了”一个实际并不存在的9,他假设在5的位置上是一个9,那么就可以把题目先假设为9×5。

接着他的思维又参与了论证:9-4才是原题中的实际存在的5。

这种在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闪现,教师应加倍珍惜和爱护。

在教学中,我还经常发现一部分学生只习惯于正向(顺向)思维,而不习惯于反
向(逆向)思维。

在应用题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时,一方面可以从问题入手,推导出解题的思路。

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条件入手,一步一步归纳出解题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十分注意在题目的设置上进行正逆向的变式训练。

如:进行语言叙述的变式训练,即让学生改变叙述形式依据一句话变成几句话。

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就重视正逆向思维的对比训练,对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开拓解题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客观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人们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和解决问题。

数学思维灵活性的突出表现是善于发现新的因素,在思维受阻时能及时改变原定策略,及时修正思考路线,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善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思考。

学生解题的思路广、方法多、解法好,就是思维灵活的表现。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联想,提倡一题多解。

同时,设计开放性练习,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提高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学习“比和比例”的知识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甲、乙两车合运77吨货物,甲车比乙车多运了1/3,甲、乙两车各运多少吨货物?我要求学生先分析这是一道什么类型的应用题,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解答。

当大部分学生都把它归入分数应用题来解答后,我提醒学生能否从其他思路去思考。

学生经过分析,概括出这是一道“把一个总量分成两个部分量”的题目,可以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来解
答。

接着要求学生说出按比例分配题目的特点,即“已知总量和两个部分量的比,求两个部分量”,让学生根据“甲车比乙车多运了1/3”得出“甲车与乙车所运货物的比是(1+3)∶3”,从而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来解答。

四、渗透转化思想,培养思维的联想性
联想思维是一种表现想象力的思维,是发散思维的显著标志。

联想思维的过程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通过广阔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广度,而通过联想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的深度。

如在学习完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之后,出示“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66.16平方厘米,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17.6厘米。

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求长方体的体积需要用“底面积×高”,问题是先要求出长方体的高。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联想圆柱体的表面积与长方体的表面积相同之处,从而得出“长方体的高=(用长方体的表面积-2个底面积)÷底面周长”顺利完成本题解答。

让学生进行多种解题思路的讨论时,有的解法需要学生用数学转化思想,才能使解题思路简捷,既达到一题多解的效果,又训练了思路转化的思想。

“转化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应用题解题中,用转化方法,迁移深化,有利于学生联想思维的培养。

总之,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基础课程,教师应该不断地分析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探寻开展思维训练的方法与途径,培
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使学生养成积极钻研的学习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