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公司信息系统建设规范
建立电力信息化系统的统一目录服务规范
接 口 方 式 实 现 数 据 或 信 息 交 互 。 电
力 企 业 在 信 息 系 统 建 设 过 程 中 , 逐
企 业 各 个 环 节 不 同 子 系 统 纵 向 贯
通 、 横 向集 成 , 减 少 身 份 信 息 流 通 差
P o o o ,L r t c l DAP) , 目录 服 务 的 优 势 主 要 体 现 在 开 放 性 、 分 布 性 、 可 伸 缩 性 和 跨 平 台 性 方 面 ,数 据 以 目
向和纵 向2 个维度描述信息化 系统 之间资源的集成和 同步要求 。
关键词 :目录服务 ;L A D P;企业信息化 ;资源信息
0 引言
电 力 企 业 信 息 系 统 的 建 设 是 提 高 电 力 企 业 科 学 管 理 水 平 , 加 快 电
力 企 业 信 息 化 进 程 , 实 现 增 效 节
EL 基CTRl P0W ER l … … … … … … … 一 … … … . . 立 电力信 息化 系 统 的 统 一 目录服务规范
杨鸿 宾 ( 国网能源研究院 ,北京 1 0 5 ) 0 0 2
摘
要 :从实现 电力企业信 息系统能 力的角度 来描述 目录服 务的各种
细 化 管 理 。企 业 建 立 的 目录 系 统 , 也
有 着 广 泛 的 兼 容 性 ,无 论 是 企 业 现 有
因 此 查 询 速 度 大 大 快 于 经 过 优 化 的
2 1年第 8卷 第 6期 00
EL ECT C OW ER RI P I T
日
S ANGF OR
深信服科技 … … … … … … … … … … … ・ 0 i C ・ ; { RI POW ER i T
信息化系统规章制度
信息化系统规章制度一、总则为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管理, 提高信息化系统运行效率, 规范信息化系统使用, 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类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管理和使用。
三、信息化系统建设管理1. 所有信息化系统建设需经过公司相关部门审批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2. 信息化系统建设时需进行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施。
3. 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收,并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信息化系统建设完毕后需要进行全面的培训,确保所有相关人员能够熟练操作系统。
5. 信息化系统建设后需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更新,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信息化系统使用规定1. 所有员工在使用信息化系统时需遵守相关的规定,不得滥用系统,不得进行非法操作。
2. 员工不得泄露系统中的任何信息,包括公司机密信息和个人隐私信息。
3. 员工在使用信息化系统时需注意数据的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泄露。
4. 员工需定期更新自己的密码,并保证密码的安全性。
5. 员工需注意系统的权限设置,不得擅自修改权限。
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的便利性,提高工作效率,保护公司的信息安全。
五、信息化系统监督管理1. 公司设立信息化系统管理部门,负责信息化系统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2. 定期对信息化系统进行评估,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
3. 对违反规定的员工进行处理,并严格查处造成信息泄露的行为。
4. 定期组织系统演练,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5. 对信息化系统监督管理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并根据总结结果进行改进。
六、信息化系统规章制度的修改本规章制度的修改需经过公司相关部门讨论并获得高层领导的批准,方可执行。
七、附则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遇特殊情况需进行紧急修改,须经公司高层领导批准。
信息化系统规章制度经过仔细思考和整理,旨在帮助公司建设健全的信息化系统。
希望全体员工都能遵守规定,合理使用信息化系统,共同努力推动公司的发展。
机房建设标准要求【最新版】
机房建设标准要求一、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置选择1.电力供给稳定可靠,交通通信便捷,自然环境清洁;2.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3.远离水灾火灾隐患区域,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4.对于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内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在确定主机房的位置时,应对设备运输、管线敷设、雷电感应和结构荷载等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和经济比较;采用机房专用空调的主机房,必须具备安装室外机的建筑条件。
5.电子信息系统主机房建设面积(尚未确定设备规格的情况下)的计算公式:A=KN。
K--单台设备占用面积,可取 3.5-5.5(㎡/台);N--计算机主机房内所有设备的总台数。
6.电子信息系统辅助区面积宜为主机房1倍。
二、电子信息系统办公区面积计算1.短期或临时用户工作室的面积可按3.5~4m2/人计算;2.长期工作人员的办公面积可按5~7 m2/人计算。
三、环境要求1.温度、相对湿度及空气含尘浓度电信息系统机房A级标准2.噪声、电磁干扰、振动及静电(1)有人值守的主机房和辅助区,在电子信息设备停机时,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的噪声值应小于65dB(A)。
(2)当无线电干扰频率为0.15~1000MHz时,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的无线电干扰场强不应大于126dB。
(3)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
(4)在电子信息设备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动加速度不应大于500mm/s2。
(5)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70%。
四、建筑要求1.一般规定(1)建筑平面和空间布局应具有灵活性,并应满足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工艺要求。
(2)变形缝不应穿过主机房。
(3)主机房和辅助区不应布置在用水区域的垂直下方,不应与振动和电磁干扰源为邻。
围护结构的材料选型应满足保温、隔热、防火、防潮、少产尘等要求。
(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须设有技术夹层和技术夹道,建筑设计应满足各种设备和管线的安装和维护要求。
国家电网公司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
国家电网公司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工作,切实提高防攻击、防篡改、防病毒、防瘫痪、防窃密能力,实现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的可控、能控、在控,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公司有关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网络与信息系统是指公司电力通信网及其承载的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力二次系统。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总(分)部及所属各级单位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条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目标是保障电力生产监控系统及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及通信、网络的安全,落实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全过程安全管理,实现信息安全可控、能控、在控.防范对电力二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恶意攻击及侵害,抵御内外部有组织的攻击,防止由于电力二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崩溃或瘫痪造成的电力系统事故。
第五条公司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工作坚持“三纳入一融合”原则,将等级保护纳入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工作中,将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纳入信息化日常工作中,将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纳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将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融入公司安全生产中。
在规划和建设网络与信息系统时,信息通信安全防护措施应按照“三同步"原则,与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运行.第六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坚持“双网双机、分区分域、安全接入、动态感知、全面防护、准入备案"的总体安全策略,执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其中“双网双机”指信息内外网间采用逻辑强隔离设备进行隔离,并分别采用独立的服务器及桌面主机;“分区分域”指依据等级保护定级情况及业务系统类型,进行安全域划分,以实现不同安全域的独立化、差异化防护;“安全接入”指通过采用终端加固、安全通道、认证等措施保障终端接入公司信息内外网安全;“动态感知”指对公司网络、信息系统、终端及设备等安全状态进行全面动态监测,实现事前预警、事中监测和事后审计;“全面防护”指对物理、网络边界、主机、应用和数据等进行深度防护,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覆盖防护各层次、各环节、各对象;“准入备案"指对所有接入公司网络的各类网络、应用、系统、终端、设备进行准入及备案管理.第七条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按照“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防护原则,并遵照原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及《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等相关文件执行。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息系统安全工作,提高公司信息系统整体安全防护水平,实现信息系统安全的可控、能控、在控,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公司有关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息系统指公司一体化企业级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以下简称“一体化平台”)和八大业务应用。
“一体化平台”包含信息网络、数据交换、数据中心、应用集成和企业门户;“业务应用”包含财务(资金)管理、营销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协同办公、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项目管理、综合管理业务应用。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遵照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5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及其配套文件《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执行。
第三条信息系统安全主要任务是确保信息系统持续、稳定、可靠运行和确保信息内容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防止因信息系统本身故障导致信息系统不能正常使用和系统崩溃,抵御黑客、病毒、恶意代码等对信息系统发起的各类攻击和破坏,防止信息内容及数据丢失和失密,防止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防止公司对外服务中断和由此造成的电力系统运行事故。
第四条公司信息系统安全坚持“分区、分级、分域”总体防护策略,执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管理信息网络分为信息内网和信息外网,实现“双机双网”,信息内网定位为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业务应用承载网络和内部办公网络,信息外网定位为对外业务网络和访问互联网用户终端网络。
信息内、外网之间实施强逻辑隔离的措施。
电力二次系统实行“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安全防护策略。
第五条在规划和建设信息系统时,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措施应按照“三同步”原则,与信息系统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运行。
第六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总部,各区域电网、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和公司直属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
电力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导则
电力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导则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也越来越重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这些系统的建设对于电力企业的运营、管理和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一套清晰的导则,可以对电力企业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下面详细介绍电力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导则的内容和要求。
一、系统目标与功能1.1确定系统目标:明确电力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包括提高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
1.2确定系统功能:根据电力企业的业务特点和需求,明确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范围,包括电力生产与供应管理、设备运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1.3设计可扩展性:考虑到电力企业的规模和发展,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随着业务的扩展而升级和扩展功能。
二、系统架构与技术2.1架构设计:基于企业的业务需求和系统目标,确定电力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包括硬件设备、网络布局、软件平台等。
2.2技术选择:根据系统架构设计,选择适合的技术和软件平台,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2.3与其他系统的集成:考虑到企业内部可能存在其他系统的情况,确保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与其他系统进行无缝集成和数据交互。
三、需求分析与设计3.1需求分析:明确电力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需求,包括各个部门的需求,同时也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了解其需求和建议。
3.2系统设计:基于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设计,包括数据库设计、业务流程设计、界面设计等,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各个部门的需求。
四、系统开发与测试4.1系统开发:根据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进行系统开发,包括编码、测试、调试等环节,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符合需求。
4.2系统测试:进行系统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系统上线与运维5.1系统上线:在系统开发和测试完毕后,进行系统的上线和部署,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5.2系统运维:对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控和维护,包括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性能。
31_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管理办法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国家电网公司二零零九年四月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下简称采集系统)建设管理,确保建设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提高系统建设整体水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结合电力建设项目管理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国网公司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以下简称网省公司)采集系统的规划、立项、设计、施工及验收的全过程管理。
第二章建设目标第三条采集系统建设是公司开展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对国网公司电力用户的“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费”,为实现公司用电管理环节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全覆盖”指采集系统覆盖范围为公司经营区域内包括大型专变用户、中小型专变用户、三相一般工商业用户、单相一般工商业用户、居民用户的全部电力用户计量点和公用配变考核计量点。
“全采集”指采集系统实现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业务所需的电力用户和公用配变考核计量点用电信息的采集。
“全预付费”指采集系统的功能设计、设备选型满足预付费业务要求,为全面实施预付费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手段。
第三章建设原则第四条采集系统建设应符合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和公司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为营销计量、抄表、收费标准化管理和公司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第五条应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的原则,以国网公司相关规范为依据,建设功能、标准统一的采集系统。
第六条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继承与发展相结合,有效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应注重实用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确保技术方案先进、可行;应把握重点、协调发展,先试点后推广,稳步推进系统建设工作。
第四章组织与职责第七条国网公司成立采集系统建设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决策、指导、协调采集系统建设的重大事项。
网省公司、地市公司成立相应领导机构,负责推进本单位采集系统的建设工作。
Q/GDW 380.5-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管理规范:通信信道运行管理规范》及编制说明
无线公网运营商提供的GRPS/CDMA汇聚链路,必须施放专用光纤,采用VPN加密设计,设置专用APN登录端口,并要求运营商必须关闭除本系统专用的数据传输业务外的所有功能(如语音、internet等)。运行商因调整网络架构需要进行网络切割影响通信的,应提前2天通知并需征得采集系统运行部门的同意。运行商应保证通信信道的可靠运行.发生通信故障中断通信时,处理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全年累计故障次数不得超过5次。
(6)故障处理完毕后,应对通信信道的传输质量进行测试,恢复故障前的运行水平,确保故障完全消除。
(7)发生主干通道故障,影响范围较大的严重通信中断,通信部门应及时作出响应,进行不间断的抢修,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8)发生影响范围较小的一般通信故障,应在8小时内解决,恢复通道正常运行。
4。2光纤通道故障处理
各级采集系统运行管理部门发现通信信道故障时,应及时通知通信部门,由通信部门负责通知信道维护单位进行故障处理,故障修复后,信道维护单位应及时告知采集系统运行部门;当通信部门发现通信信道故障时,一方面进行故障处理,另一方面同时通知采集系统运行部门.
4.3230MHz通信故障处理
当采集系统运行部门发现230MHz通信信道故障时,应根据故障影响范围,通知相关信道维护部门进行处理.
(5)技术资料管理制度、技术培训制度、设备台帐清册管理制度等;
(6)通信信道大面积故障应急预案。
7评价与考核
通信信道的可靠稳定运行是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各级通信部门应加强对通信信道的运行质量管理,采集系统运行部门应定期对信道质量进行评价.运行质量指标主要包括通信信道的评价指标、通信信道的技术指标和综合考核指标。
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队伍管控系统用户需求说明书
系统上线 3
进行系统上线部署,配合用户进行培训和试运行。
后期维护
4
建立健全的系统维护机制,持续优化系统功能和
性能。
系统实施将分为前期准备、系统开发、系统上线和后期维护4个阶段有序推进。在各阶段中,我们将采取详 细的规划、敏捷开发、试运行验证等措施,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持续优化。
系统培训需求
1 目标用户培训
监控要求 保持在70%以下 保持在80%以下 关键业务低于2ms响应时间 每月低于2小时 告警并协调应急处置 低于3秒 持续保持在90%以上
系统应急预案
事故预防机制
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控和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并排 查系统故障隐患,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 性。
恢复重建计划
准备详细的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计划,确保系 统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降低损失。
系统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排查
系统实施过程中将开展系统性的 风险评估,包括技术、管理、安 全、法务等多个维度,提前制定 应对措施。
风险监控预警
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控机制,实时 关注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并 触发及时的预警和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措施
制定系统故障和安全事故的应急 预案,明确各项应急响应流程,确 保能快速恢复系统正常运转。
审计跟踪
系统将记录用户的关 键操作并生成审计日 志,以便及时发现和 溯源安全事件。
系统运维需求
1 运维监控
建立全面的系统监控机制,实时监测系统运 行状态、性能指标和异常情况,并及时发出 预警。
3 数据备份
实施完善的数据备份策略,包括定期全量备 份和增量备份,确保数据可靠性和可恢复性 。
2 故障处理
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队伍管控系统已充分满足用户的业务需 求。我们建议持续跟踪行业技术动态,定期对系统进行优化升级,确保系统能 够适应变化的业务需求。同时,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监控指标体系,提高系 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Q/GDW 374.1-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专变采集终端技术规范》及编写说明
按照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要求,保证智能电网建设规范有序推进,实现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 系统建设“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费”的总体目标,规范统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主站、采集终端、 通信单元的功能配置、型式结构、性能指标、通信协议、安全认证、检验方法、建设及运行管理等。在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组织 对国内外采集系统建设应用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并充分结合通信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制造工艺等技 术的发展,全面梳理国内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相关技术标准,制定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 列标准。 本部分是《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之一,本部分规定了国家电网公司专变采集终端 的型式要求,包括终端分类、外形结构、显示、通信接口、材料及工艺要求、标志标识等。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市电力公司、重庆市电力公司、福建省电力公 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章欣、周宗发、刘宣、王晋、杜新纲、葛得辉、黄建军、李建新
6
编制说明 ······················································································································· 19 NhomakorabeaI
Q / GDW 374.1—2009
前
言
ICS 29.02029.240 76-2008
Q/GDW
Q / GDW 374.1 — 2009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 第一部分:专变采集终端技术规范
power user electric energy data acquire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1: data acquire terminal of special transformer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word文档良心出品)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息系统安全工作,提高公司信息系统整体安全防护水平,实现信息系统安全的可控、能控、在控,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公司有关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息系统指公司一体化企业级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以下简称“一体化平台”)和八大业务应用。
“一体化平台”包含信息网络、数据交换、数据中心、应用集成和企业门户;“业务应用”包含财务(资金)管理、营销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协同办公、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项目管理、综合管理业务应用。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遵照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5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及其配套文件《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执行。
第三条信息系统安全主要任务是确保信息系统持续、稳定、可靠运行和确保信息内容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防止因信息系统本身故障导致信息系统不能正常使用和系统崩溃,抵御黑客、病毒、恶意代码等对信息系统发起的各类攻击和破坏,防止信息内容及数据丢失和失密,防止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防止公司对外服务中断和由此造成的电力系统运行事故。
第四条公司信息系统安全坚持“分区、分级、分域”总体防护策略,执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管理信息网络分为信息内网和信息外网,实现“双机双网”,信息内网定位为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业务应用承载网络和内部办公网络,信息外网定位为对外业务网络和访问互联网用户终端网络。
信息内、外网之间实施强逻辑隔离的措施。
电力二次系统实行“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安全防护策略。
第五条在规划和建设信息系统时,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措施应按照“三同步”原则,与信息系统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运行。
第六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总部,各区域电网、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和公司直属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职责第七条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一个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应用于一体的系统,广泛运用于各个行业的用电管理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力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对于提高用电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档旨在提供针对该系统的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为相关部门的决策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建设目标1.实现全面、准确、及时地采集、传输、处理、存储用电信息,提高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2.提高电力用户管理的智能化、规模化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加满意、方便的服务;3.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三、建设内容1. 数据采集采用现场数据采集设备,实现电量、电费、负荷曲线、电流电压等数据的采集。
同时,在用户配电箱或电缆管线上设置通讯设备,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设备可与各种通讯接口实现数据传输。
2.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方式选择由以太网、RS-485、GPRS、CDMA等网络方式,采取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使用SSL加密技术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
3.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中心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和算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和计算,并生成详细的报表,以便于监测和分析用电情况。
采用数据库系统实现对数据分析与检索。
4. 数据存储由于数据量较大,需要设计、规划相应的数据存储设施。
建议采用分层存储策略:一是采用缓存技术,二是采用闪存技术,三是采用硬盘技术,以满足数据存储的需求。
5. 数据应用数据采集中心将自动化处理的结果以图表、曲线、条形图等形式呈现。
另外,采集中心对数据进行分类归档和备份,以供后续的数据分析及使用。
四、建设流程1.方案设计在完成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接入层和计算逻辑层设计等。
2.施工根据方案设计,现场开展安装、布线等施工活动,如安装数据采集设备、通讯设备、数据处理设备等。
电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行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
电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行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一、引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力行业的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电力生产、传输、分配和用户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
电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威胁和挑战,如网络攻击、病毒感染、数据泄露等,这些威胁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供电造成了潜在风险。
建立和完善电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体系,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
1. 法律法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电力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
2. 国家标准要求《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GB/T 22239-2008)等国家标准要求,电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应根据其重要程度和风险等级划分为相应的安全保护等级,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3. 业务发展要求随着电力行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的业务系统不断扩展和更新,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4. 基础设施运行要求电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行和供电可靠性,要求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保障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
1. 综合性原则安全管理体系应考虑到电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特点和需求,建立综合性的管理体系,包括信息技术、物理设施、人员管理等多方面内容。
2. 风险管理原则应根据实际风险情况,采取有效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措施,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政策和控制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定期进行安全审查和评估,及时更新管理政策和制度,保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应根据实际需求和资源投入,寻求安全管理成本和效益的平衡,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1. 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和责任制度,明确安全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2. 安全管理政策和目标制定制定并发布电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政策和目标,明确安全管理的方针和原则,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2023年电力系统安全信息平台管理办法
2023年电力系统安全信息平台管理办法概述本文档旨在规范2023年电力系统安全信息平台的管理办法,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信息的及时、准确、可靠的获取、传输和存储,保护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
规定1. 信息平台的建设和运行- 建设符合国家安全要求的电力系统安全信息平台,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
- 制定详细的信息平台建设和运维计划,包括硬件设备的配置、软件系统的选择和建设周期等方面。
2. 信息平台的功能要求- 实现电力系统状态信息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包括电力负荷、电压、电流等指标的采集和传输。
- 提供电力系统故障诊断和预警功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 支持电力系统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和优化方案,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3. 信息平台的安全要求- 保障电力系统安全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未经授权访问和恶意攻击。
- 建立健全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措施,确保信息不丢失和能够及时恢复。
- 制定规范的系统运维和安全管理措施,包括权限管理、日志监控和事件响应等方面。
4. 信息平台的监督管理- 设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负责电力系统安全信息平台的监督管理工作。
- 定期进行信息平台的检查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改和改进。
-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合作,共同推进电力系统安全信息平台的建设和管理。
总结本文档规定了2023年电力系统安全信息平台的管理办法,包括信息平台建设和运行、功能要求、安全要求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管理办法,能够有效地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信息机房建设标准
信息机房建设标准信息机房是现代企业和机构重要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其建设标准直接关系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效和运行效率。
为了确保信息机房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建设标准,以保障信息机房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
首先,信息机房的选址应当考虑到机房周围的环境,尽量远离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如洪水、地震等。
同时,应当考虑到机房周围的交通便利程度,以便于设备的运输和维护。
选址时还需要考虑到供电、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的情况,以保证机房的正常运行。
其次,信息机房的建筑结构应当符合相关的建筑标准,确保机房的承重能力和抗震能力。
同时,机房的空间布局应当科学合理,设备摆放应当符合规范,以便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机房内部的通风、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也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另外,信息机房的电力系统是机房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电力系统应当具备双路供电、不间断电源、稳压、稳频等功能,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因电力故障导致的设备损坏和数据丢失。
此外,信息机房的网络系统也是建设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部分。
网络系统应当具备高速、稳定、安全的特点,以满足企业对网络的高要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网络系统的扩展性和可管理性,以适应企业业务的发展和管理需求。
最后,信息机房的安全防护系统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安全防护系统应当包括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灭火系统等,以保障机房设备和数据的安全。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机房的防雷、防静电等措施,以保证机房设备的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信息机房的建设标准涉及到选址、建筑结构、电力系统、网络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确保机房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建设,才能够保证信息机房的正常运行,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XX省电力公司信息机房设计与建设规范标准
XX省电力公司信息机房设计及建设规二○○九年七月目录1 总则 (1)2 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 (2)4 机房分级与性能要求 (3)5 机房位置与组成 (4)6 环境要求 (6)7 建筑与装修 (6)8 空气调节 (9)9 电气 (13)10 电磁屏蔽 (18)11 机房布线 (18)12 机房监控与安全防 (19)13 给水排水 (20)14 消防 (21)15 机房施工验收 (22)16说明 (23)17 附录A:XX省电力公司信息机房设计及建设规表 (24)18 附录B:.............................................. X X省电力公司信息机房监控系统设计规33前言为加强XX省电力公司信息机房建设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化,保证信息机房系统及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相关标准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XX省电力公司信息机房设计及建设规。
本规共分15章、1说明和2个附录,主要容有:总则、术语、机房分级与性能要求、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环境要求、建筑与结构、空气调节、电气、电磁屏蔽、机房布线、机房监控与安全防、给水排水、消防,及附录A、B。
本规由XX省电力公司科技信息部提出并组织制定。
本规主要起草单位:XX省电力公司科技信息部、供电公司。
本规由XX省电力公司科技信息部负责解释。
XX省电力公司信息机房设计及建设规1 总则1.1 为实现XX省电力公司信息机房建设的标准化、规化和实用化,确保信息机房建设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有关规定和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
1.2 本规从环境场地及装修、供配电源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安全监控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等方面,规定了A、B、C三级信息机房应满足的基本技术参数和要求。
1.3 承接A、B二级信息机房设计和建设的单位,应持有国家相关部门签发的智能建筑专业的资质等级证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电力公司信息系统建设规范(草案)2002年10月目录总则 (1)主题内容 (1)适用范围 (1)引用标准及规范 (1)定义 (2)建设目标 (2)指导思想 (2)总体目标 (2)建设原则 (3)建设步骤 (4)系统模型 (5)业务关系 (5)系统结构 (6)基础层 (8)总体要求 (8)网络平台建设要求 (8)数据资源平台建设要求 (9)应用支撑平台建设要求 (9)应用层 (10)财务管理 (10)审计管理 (11)物资管理 (12)人力资源管理 (14)项目管理 (15)设备管理 (17)运行管理 (19)客户关系管理 (20)规划与计划管理 (22)燃料管理 (23)系统技术要求 (25)网络 (25)主机设备 (25)数据 (25)应用系统 (25)系统安全 (26)总体要求 (26)技术措施 (26)管理措施 (27)系统实现 (27)组织机构 (27)建设过程 (28)设计开发原则 (28)文档要求 (29)系统运行及维护 (29)培训 (29)西藏电力公司信息系统建设规范(草案)1.总则1.1主题内容本规范提出了西藏电力公司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和原则,规定了西藏电力公司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技术要求及安全要求,明确了系统建设的步骤,并对系统的实现过程提出了若干原则要求。
1.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西藏电力公司及所属各地区子公司、各发电厂、变电站信息系统的完善、升级或新建。
1.3引用标准及规范CB/T 16680—1996 软件文档管理指南CB/T 9385—1988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C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CB/T 9386—198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GB/T 14079—1993 软件维护指南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CB/T 14394—1993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CB/T 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1994年47号令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国务院1996年195号令发布)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公安部2000年5l号令发布)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国保发[1999])10号)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国家经贸委2002年30号令)《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十五”计划》《国家电力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实用化导则(试行)》《国家电力公司信息网WWW网站建设规范(试行)》《信息系统数据备份与管理暂行规定》1.4定义西藏电力公司信息系统西藏电力公司信息系统是指完成西藏电力公司范围内生产、经营、管理相关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分析统计的信息系统。
它是西藏电力公司主要的业务处理平台和数据中心。
2.建设目标2.1指导思想以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的路线、方针为指导,服务于国家电力公司“两型、两化、国际一流”的战略目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应用现代管理理念,结合电力行业特点,统一规划资金流、物流和主要工作流,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注重信息和应用的集成,建立西藏电力公司信息系统,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
2.2总体目标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在统一规划资金流、物流和上要工作流的基础上,建成满足电力企业需求的系统架构和主要应用模块设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西藏电力公司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级的应用集成,达到主要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规范化,实现管理的现代化,强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的控制和优化,并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2.3建设原则2.3.1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开发西藏电力公司信息系统的建设,要在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严格遵照国家电力公司统一的信息标准规范,采用有利于公司系统信息和应用集成的平台及技术建设系统,并接受国家电力公司的业务指导。
2.3.2总体设计、分步实施、配套推进西藏电力公司信息系统的建设是项投资大、涉及范围广、建设工期长的系统工程,应加强统一规划和总体设计,制订全面合理的系统建设方案和工作计划,合理地划分阶段和安排工期,保证资金人力的投入,按阶段分步实施,各配套环节同步推进。
2.3.3管理创新、优化和规范业务流程西藏电力公司信息系统的建设不应局限于原有的企业业务流程,要汲取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理念,总结和借鉴其管理模式,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优化和规范业务流程,改进和完善管理手段,实现人财物的合理流动。
业务流程的规范和优化必须提前统一进行,以作为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
2.3.4实现企业级的应用集成西藏电力公司信息系统要依托高速、可靠的通信网络和信息网络,实现企业范围内的应用集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实现西藏电力公司范围内信息系统的集中。
如网络条件等尚不允许,要制定和遵从统一的信息交换规范,并创造条件逐步过渡到集中方式。
2.3.5开放性、可持续发展西藏电力公司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原有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随着业务需求的变化、应用的深入及技术的进步,系统的建设又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其结构、软硬件平台及应用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可伸缩性,并具有较强的定制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能够满足系统应用范围、深度和规模发展的要求。
2.3.6可靠性、安全性西藏电力公司信息系统是企业的主要数据中心和业务处理平台,在系统的设计、选型和配置上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保证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2.3.7实用性、先进性系统建设应体现实用性和先进性的要求,实用化应贯穿于系统建设的全过程,尤其要力口强系统上线后的管理和系统应用的考核。
在保证实用的前提下,系统应采用主流的技术和设备,具有较高的先进性。
2.4建设步骤2.4.1第一阶段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制定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着眼于企业的核心目标和关键业务,遵照上一级单位的要求,分析和整理企业现有的资金流、物流、工作流等业务流程以及本单位已经建立的各应用系统,根据现代企业的要求统一简化、优化或重新设计,以规范化的形式提出业务的规划方案和数据、系统的集成方案。
成立专门的项目工作机构,配置全职项目工作人员;制定系统的建设方案和工作计划,科学划分阶段和界定工期;选定合作单位,做好资金和后勤上的保证;加强系统硬件基础平台的建设,构建项目开发实施环境;重视宣传培训,提高全员参与意识。
2.4.2第二阶段在此基础上,根据条件的成熟程度,分阶段上线各模块。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采用项目管理办法,加强质量和安全控制。
建议可按如下步骤:1)先上线运行1—3个模块作为试点,例如财务管理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客户关系管理模块等,积累经验,培训队伍,为进一步实施系统和扩展应用打下基础。
2)深化已上线模块的应用,实现主要业务模块均上线,实现各模块的应用集成,达到资金流、物流和主要工作流的同步流转,提供一定的分析、预测功能和决策支持。
例如上线项目管理模块、物资管理模块等。
实现上线各模块与其它关键系统的集成,实现与国家电力公司信息系统的集成。
3)全部模块均上线并进一步深化应用,实现企业级的应用集成,实现与国家电力公司信息系统的集成,提供完善的分析、预测功能和决策支持。
2.4.3第三阶段健全配套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加强系统运行管理和应用考核,做好系统使用后的绩效评估,完善系统功能,持续改进业务流程。
3.系统模型3.1业务关系西藏电力公司信息系统作为企业主要的业务处理平台和数据中心,主要处理西藏电力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业务范围系统间业算析序专计分程务关系如图1:3.2系统结构西藏电力公司信息系统可以分为基础层、应用层和企业门户口三个层次,息安全策略和体系贯穿系统各个层次。
基础层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服务器以及架构在其上的通信机制、工作流引擎、数据转换及路由、规则引擎等服务及工具。
基础层为信息系统提供了开发、运行和集成环境。
系统提供的通信机制要支持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
应用层包括企业管理的主要应用模块,不同模块之间借助于系统提供的通信机制实现数据共享或功能调用等。
利用系统提供的二次开发手段所开发的新系统也可直接与其它模块通信。
对于企业原有信息系统及第三方信息系统,需要开发相应的适配器来实现信息或应用集成。
企业门户是企业信息系统的统一入口,员工、客户及供应商通过门户访问各业务模块。
对于企业其它信息资源则要开发相应的门户组件实现内容访问。
企业门户能根据规则定义和安全策略实现个性化和内容管理。
4.基础层4.1总体要求基础层包括网络平台、数据资源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
基础层的建设应满足国家电力公司信息规划和本企业信息规划的统一要求,严格遵照各级标准规范,采用有利于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内信息和应用集成的平台及技术,并适应系统发展需要。
4.2网络平台建设要求网络平台由网络硬件设施、网络管理系统、以及必要的信息基础服务构成,为企业信息系统提供良好的通信保障。
1)网络平台的建设应该满足企业信息系统的带宽需求、服务质量需求和安全需求;2)网络应该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满足网络规模、容量以及业务规模五年发展的需要;3)网络的组网技术体制应符合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水平与趋势,避免随着技术的发展与业务需求水平的提高而推倒重新建设,保证投资的有效性;4)网络应该采用分层的网状结构,使业务流量合理分布在整个网络中,避免出现单点瓶颈而制约网络整体性能;5)网络应该具有基本的QOS保障能力,根据业务需求合理分配网络资源,满足不同类型的信息业务对于网络性能与服务水平的要求;6)网络应该具备合理的冗余结构,包括通道的冗余、节点的冗网络路由的冗余,满足业务的可靠性要求;7)网络应该具备基本的网络安全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防范内外安全隐患,满足业务的安全需求;并且统一internet 出口;8)网络应该具备完整的网管系统,提高网络运行水平。
网管系统应该具备基本的对于网络设备、网络性能、网络业务、网络故障和计量计费的管理功能。
4.3数据资源平台建设要求数据资源平台包括数据库、信息编码、信息资源等,为企业信息系统提供完整的数据获取、存储、组织、访问手段。
1)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符合企业数据规划和上级单位的相关规划的统一要求;2)在具备条件的前提下,数据库应尽量集中设置和集中管理;3)应明确定义基础数据的来源和形式,确保数据来源的唯一,并通过良好的数据库设计,保障企业基础数据间正确的关联性、一致性与完整性;4)对外数据交换应统一管理,制订有关交换标准,为上级单位信息系统和外围系统提供标准的开放的的数据交换格式与接口,交换格式与接口标准·应归档,5)具备必要的数据备份、异地容灾、用户权限管理、访问控制等机制;6)系统升级和更新时,应该保证原有数据资源平滑进入新的系统,避免数据的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