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产业转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文科复习课)教学设计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2.运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提炼产业转移的规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文科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原因及影响,掌握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历程、特点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学会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分析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时空变化,提高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3.能够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产业转移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练习过程: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对答案进行讲解,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解答。
(五)总结归纳
1.归纳要点: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产业转移在东亚地区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3.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过渡语:通过这些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探讨其发展历程、特点及影响。
(二)讲授新知
1.产业转移的概念:讲解产业转移的定义,以及它与产业升级、产业集聚等概念的区别。
2.产业转移的原因:从全球化、国际分工、成本因素等方面,详细讲解产业转移的驱动力量。
3.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历程与特点: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特点,如转移方向、产业类型等。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三5.2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针对高中地理必修三5.2产业转移这一章节,学情分析如下:学生在前期学习中,已掌握了地理基本概念、地理空间分布、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学科素养。然而,对于产业转移这一复杂的经济现象,学生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对产业转移的定义、类型及其影响理解不够深入;对产业转移的动因、过程及效应分析不够全面;对产业转移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关系认识不足。
5.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一篇短文:
a.产业转移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b.面对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c.你认为未来我国产业转移的趋势是什么?
要求:每个问题不少于200字,总字数不少于600字。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关注家乡的产业发展,为家乡的经济建设献计献策。
5.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使学生认识到产业转移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世界各地的产业转移现象,拓宽国际视野。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产业观念和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全球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强调产业转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醒学生关注产业转移的现实意义。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产业转移的相关新闻和案例,提高对产业转移的认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关于产业转移的知识,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分析一个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案例,阐述其转移的动因、过程及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求不少于800字,图文并茂,逻辑清晰。
5.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感受产业转移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5.2产业转移 课件 (共47张PPT)
60-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后期
龙永图说,历史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曾经出现产业 转移的现象,但大多属于“昙花一现”,很快就结束了。 而中国则不同。 龙永图指出:一方面,中国幅员广阔,全国形成了东 中西的劳动力价格梯次,从东往西劳动力价格逐渐降低, 即便东部劳动力价格提高了,中西部仍能够保持优势。另 一方面,中国未来城市化过程中将有1.2亿至1.5亿人口从 农村转移到城市,每年还有上百万的大学生毕业,这形成 一个巨大的劳动力供给市场,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提 供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进而使得中国 劳动力保持极大的吸引力。由于劳动力供给的优势,龙永 图预计,中国的全球产业转移吸引力将保持20年左右。
1.劳动力因素
劳动力因素为什么会促进国际产业转移?
在国际范围内流动性很小 不同地区劳动力数量、质量、 价格不同,使成本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较大 劳动力因素处在不断的变化中
降低 成本
产业在空间 上的转移
转 移 到
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 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
1.劳动力因素
东亚地区20世纪下半叶劳动密 集型产业的转移
1、图5.8所示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 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试解释其原因。
工业化之初,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 是劳动力价格较低。 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
3.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 象国或地区转变成转移国或地区?
2.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5.8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 素
1
2
3
劳动力
内部交易 成本
市场
资料一:
广东丰泰是美国耐克公司在中国的一 家代加工厂,多年来,大多数耐克运动鞋都 是由耐克公司下单,丰泰代加工的。但近年 以来,耐克却把许多本该给丰泰的订单下到 了越南,并计划把越南建成耐克公司最大的 海外生产基地。
高中地理专题:产业转移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高中地理专题——产业转移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和原因;2. 掌握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和途径;3. 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产业转移的概念、原因、方式和影响。
教学难点: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相关产业转移案例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引发学生对产业转移的思考。
2. 讲解:介绍产业转移的概念、原因、方式和途径。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产业转移案例,如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转移的过程及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5.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产业转移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
二、产业转移的概念与原因1. 产业转移的概念: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生产活动从一地转移到另一地的现象。
2. 产业转移的原因:(1)寻求更低的生产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2)拓展市场: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向需求更大的地区转移;(3)优化资源配置:企业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选择转移。
三、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与途径1. 主要方式:(1)国内转移:企业在国家内部不同地区间的转移;(2)国际转移:企业跨国界转移,常见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
2. 主要途径:(1)投资建厂:企业在转移地投资建设新的生产基地;(2)并购重组:企业通过收购或合并转移地的企业,实现产业转移;(3)授权经营:企业将品牌、技术等授权给转移地的企业,进行生产销售。
四、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移可以带动转移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提高税收等;2. 改变区域产业结构:产业转移可能导致转移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3. 引发区域竞争:各地为吸引产业转移,可能出现优惠政策竞争,影响区域经济秩序;4. 环境压力:产业转移可能给转移地带来环境污染和资源压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5.2产业转移 (共71张PPT)
2002年10月,韩国现代汽 车进驻北京成立合资公司
1987年9月,日本松下电器首 先在北京成立了合资公司
知识储备与技能要求
• 产业转移概念:企业将产业链的部分或全部环节 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它地区或国家的现象。
• 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降低成本、开拓市场 • 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对外投资、对外设立工厂、 设立营销网点、设立研发机构或区域总部
经济特区在国外亦叫出口加工区,是在一个国家或地 区内,划出一个面积不大、交通方便的地区,在那里 提供免税等优惠待遇和便利的条件,吸引国外投资, 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利用当地的劳动力和原料, 或进口原料比较集中地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中国出口加工区分布图
芜湖出口加工区是国务院于2002年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出口加工 区,总体规划2.95平方公里。 基础设施完善:有三条高速公路、五条铁路在芜湖市交汇,并 拥有长江深水良港,交通十分便捷;道路、供水、排水、供电、供 气、供热、宽带网络四通八达,基础设施达到"七通一平"。 优质的管理、服务:芜湖出口加工区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实 行二区合一的管理体制,为进区投资者提供高效的管理和优质服务。 出口加工区实行全新通关模式,取消登记手册,不实行银行保证金 台帐制度。设在芜湖开发区内的芜湖海关是出口加工区的主管海关, 安徽芜湖出口加工区 就近监管,十分方便。 人力资源优势:全市已拥有8所大专院校和20多所中等专业学 校,人力资源充沛,可为区内企业提供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专门 人才,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企业用人成本相对较低。 政策优惠:出口加工区内加工产品不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进 口免税、出口免税, 出口加工区内企业生产所用水、电、气可享 受退税。
2
、
内部交易成本
与有工业联系的其它企业打交道 与地方服务业(政府)打交道 组织生产、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 企业家总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区位投资建厂
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三第五章要点解析:产业转移
(1)原因:①选择区位(资源原料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国家政策);②降低生产成本;③扩大销售市场。
发达国家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工业区环境压力日益沉重,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2)产业转移的方向: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东南亚、拉丁美洲、我国沿海(进一步内地)(3)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①对于转移国来说,可以实现产业升级,但也可能会导致失业人口的增加;②对于接受国来说,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4)促使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设分厂的原因是: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低廉的地价。
如跨国公司在中国建芯片生产厂、汽车厂,是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不是因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
【同步练习题】3.日本20世纪60~90年代,主要投资地区及其原因是()A.在东亚、东南亚投资,因该地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B.在东亚、东南亚投资,因该地气候适宜,河流众多C.在美国投资,因日本有计划地将工业布局格局从“临海型”转向“临空型”D.在美国投资,因美国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可减少原料、燃料的进口量解析:日本在20世纪60~90年代,主要投资东亚、东南亚,是受当地廉价劳动力和市场的吸引。
答案:A4.亚洲劳动密集型产品销往日本和美国,主要原因是()A.产销两地相隔较近,可利用便利的海洋运输B.日本和美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较高C.亚洲人口多,有广阔的市场D.日本和美国交通发达,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输入解析: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劳动力廉价地区才有成本优势,而日本、美国劳动力工资水平很高。
答案:B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
回答5~6题。
5.这种产业迁移()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解析:劳动密集型企业属于第二产业和廉价劳动力指向型产业,故A、B均错。
高中地理必修三产业转移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1)对转移国: 增加失业人口 2)对转移对象国:缓解就业压力
深入认识两个区域的地理影响
主要分 对经济的影响 布
对自然环境 对社会的影响 的影响
珠三角 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发达 与升级;产生新的主 国家) 导产业,利于向技术
• 对产业转移的基本认识
• 区域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规律 (补充知识)
一、对产业转移的基本认识
• 了解产业的知识 • 产业转移的分类
产业转移的分类
• 国际产业转移。(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国家) • 区域产业转移。(国内地区间的产业转移)
二、区域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 规律(补充知识)
2、同类产品的生产环节的附加值不同,形成 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
某一产品诞生以后的发展过程大致 经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征?
结合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 分析发达国家总是把处于哪个 阶段的产品生产转移到发展 中国家?
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自然环境)
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向 转出区 处于开发期、增长期的
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分 工与合作。
因环境污染 减少,环境 质量提高; 对自然资源 的消耗减少
劳动力从第二产 业转移到第三产 业,原有的主导 产业因转移会减 少就业机会;国 民经济收入提高 (增幅高于产业 移入地区)
清远市 承接资源、劳动力密集 (发展 型的产业,加快产业结
劳动力转移与产业转移的关系
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 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收入继续提 高后,劳动力便会向第三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时是逐级、分阶段进行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5.2 产业转移(共36张PPT)
3.市场因素
国内市场饱和或 不满足发展需要
产品销售受限制
开辟国 际市场
避开多方 面限制
产业转移方 向随之变化
产业转移
市场不 断变化
21
我国汽车销售量呈明显 上升趋势。说明我国拥 有庞大汽车消费市场
德美日普及率高,发展中国 家低,中国尤其低。说明我 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
1. 为什么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转移的直接结果
对发达国家
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生产要 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中来。
发展中国家
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缩短产业 升级的时间,加快工业化。
28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图5.13 产业典型 产品周期示意
图5.14 产品生产环节价值链
加工环节利润最低
开 增成 衰 发 长熟 退 期 期期 期
6.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基本国策,对日本传统工业企业在 国内生产有什么影响?
“技术立国”的政策促使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明显对传统产业 在国内生产不利,国内生产大量转向海外,这样会使国内出 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并导致大量工人失业。
27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使某产业从创新地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 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17
投资环境也很重要
“谁侵犯投资者,谁就是人民的罪人。”
18
生产附加值 有限,利润 为外商获取
1.优越的区位条件可以方便 交通,良好的工业基础便于 工业联系,它们都可降低内 部交易成本。
2.还可以从多方面改善投资 环境。优质的服务、完善基 础设施和更多的优惠条件等。
19
结论:内部交易成本低的国家 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 目的地。发展中国家为吸引发 达国家的投资,需要改善投资 环境,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介绍东亚地区的产业转移现象,让学生掌握以下目标:1.了解产业转移的定义和背景;2.理解为什么东亚地区成为了产业转移的热点;3.学会应对产业转移带来的挑战,利用产业转移机遇促进经济发展。
二、教学内容2.1 产业转移的定义和背景1.产业转移的定义:指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竞争等因素导致产业在某一区域完全或部分退出,转移到另一区域的过程。
2.产业转移的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制造业向低成本、高效率、高品质的地区逐渐转移,这些地区大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2.2 为什么东亚成为产业转移的热点1.东亚地区人口集中、市场大、劳动力成本较低;2.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外资、高技术、先进设备以及制造业转移,建立了积累的工业体系;3.东亚其他国家(韩国、台湾、新加坡)也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等手段吸引了产业转移。
2.3 应对产业转移带来的挑战,促进经济发展1.机遇:争取吸引外资,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自身制造业水平;2.挑战: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市场不稳定、劳动力脱贫等问题;3.解决方案:加强环境保护、压缩产能、推进产业升级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由教师进行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背景进行介绍;2.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对产业转移的过程和规律有更深刻的理解;3.讨论交流: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以解决东亚地区产业转移可能面临的问题。
四、教材选编本课程主要选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中的以下章节:1.第二章经济新常态的下的资源与环境问题2.第四章全球化与地球3.第五章产业变迁与新兴产业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程,学生对东亚地区的产业转移现象和其中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入的学习和认识。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交流等方式,学生对产业转移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也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高中地理必修三产业转移
1.自1955~1969年,日本用了15年的时间建 立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为主的工业 结构。重化工工业对原料、燃料的消耗量大。20世 纪70年代,国际能源市场出现了两次“石油危机” ,导致石油价格上涨。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日本产 品的竞争力有什么影响?
点拨 :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依赖于 国际石油而建立起来的日本重化工业 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相应提高 ,从而削弱了日本重化工产品在国际 市场上的竞争力。
90年代后期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1)内部交易成本
企业生产需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 企业打交道,还需要与地方服务行业( 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 工培训等,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企业 的这些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
有工业联系的 其他企业
职工培训
企业内部交 易成本
地方服务行业 (包括政府)
思考:
2.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对吸 引国际产业转移有何作用?
点拨 : 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有利于推动汽
车销售,使我国的汽车市场具有广阔的潜 力,对跨国汽车公司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活动
日本近一段时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原因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了传统产业 向国外转移的热潮,并持续至今。在日本国 内,由于传统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使国内 出现了 “产业空心化”的现象。
生产组织
A
20世纪80年代企业为办一个 批文往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 ,跑几十个部门,盖几十个 甚至上百个章。
(2)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企业家总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区
位投资建厂。
发达国家社会内部 交易成本很高
推动企业家向 国外转移业
发展中国家通过改 善投资环境以减少 企业生产的内部交 易成本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件
邮电、土管、治污公司)
生产组织、职工培训
投入一定资金
②总原则:
企业家总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区位投资建厂。
③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高,内部交易成本很高
——推动企业向国外转移产业
④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
易成本
——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
吸引产业转移的典型地区——东亚的出口加工区
思考:发展中国家吸引国际产业转移除了发挥劳
3.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
A. 波音飞机制造 C. 大众汽车制造
B. 可口可乐饮料 D. 耐克鞋生产
D
4.要摆脱“哭泣曲线”的影响,中国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今后
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加强设计、研发、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B
②改善基础设施,依靠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
③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 ④重视品牌培育,拓展市场
)
A.利用大量劳动力
B.近原材料产地
C.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D.广阔的消费市场
4、其他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如(1)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金融危机)、 (2)国家政策的调整(设立经济特区、西部大开发 政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等) (3)地价上涨(珠三角)。 (4)环境污染(美国部分产业向西、南部转移)。
结构调整 景观变化
环境污染 就业机会增多 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就业压力
改革开放前后珠三角地理景观变化
读图15,说明目前 我国多数出口服装企业所 从事的经济活动,在整个 服装产业价值链中所处的 地位及今后的发展策略。
①中国主要从事裁剪缝纫等劳动密集型的来料加工环节。 生产的附加值低,大部分利润为发达国家服装公司和跨 国连锁商所获取。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以富士康内迁郑州为例教学设计
(1)对转出地: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产业升级。
(2)对转入地: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税收。
(3)对产业工人: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条件。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
a.产业转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
b.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应对策略;
c.产业转移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影响及对策。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提交前,小组内进行互评、互改,提高作业水平;
3.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给予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
3.学会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产业转移的规律和趋势,培养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类似产业转移案例,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案例分析法:通过富士康内迁郑州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
2.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影响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以富士康内迁郑州为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原因及特点,掌握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了解富士康内迁郑州的背景、过程及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五章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12.25)
3、日本国内市场饱和对日本企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这种市场形势对日本企业来说,要生存和发展 必须开拓国际市场,把失去优势的传统产业转移 到劳动力成本低,市场广阔的发展中国家,同 时优化自身产业结构,促使企业产品升级和提 高产品质量,以增强竞争力. 4、日本劳动力特点对国内企业生产有何影响? 劳动力价格高和短缺的局面,一方面使国内企 业生产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劳动力数量又满足 不了企业进一步扩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促使劳 动密集型企业向国外转移。
5、日本企业高度密集于太平洋地带的影响?
促使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 北部地价相对低廉和环境较好的地区扩展以 及向海外转移。
6、“技术立国”的政策对日本传统企业在 国内生产有何影响? “技术立国”的政策明显对传统产业在国内 生产不利,失去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和政策 的优惠,企业生产要么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 换(需要大量的投资),要么转向海外。
(1)为什么日本、韩国在重点发展重化工业之前,要先发展劳动密 集型工业? 重化工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工人,另一方面 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有利于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 且廉价的优势,积累资金和造就产业工人。所以,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 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往往从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开始。 (2)目前,有人提出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以及浙江省 要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对此,提出你的看法。 珠江三角洲和浙江省经济实力强,能源和原材料缺乏,有发展资金 密集型的重化工业的经济基础,而东北地区则有发展资源型重化工业的 工业基础。但是,重化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严格的环境评价,避免产生严 重的环境污染。
其中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 的区域之一。
美国微软公司投资中国北京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产业转移
高二地理必修三学问点:产业转移地理是中学文科中是理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中学有一部分学问由于比较抽象,许多同学难以理解。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地理必修三产业转移学问点一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同学们的复习。
高二地理必修三产业转移学问点一、产业转移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分类:(1)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
(2)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其中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许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淌性很小。
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使得产品生产的成本差异较大。
具有足够、高素养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在当今世界的产业转移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尤其在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初期。
因此,劳动密集型工业在全世界的产业转移比较典型。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1)概念:企业生产须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须要与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肯定的资金。
企业的这些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
(2)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及措施①总原则:企业家总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区位投资建厂。
②发达国家社会内部交易成本很高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以削减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3)吸引产业转移的典型地区东亚的出口加工区3、市场因素企业发展的初期一般都在当地生产,当企业达到肯定规模和实力,当地市场满意不了企业再发展的需求,于是就以投资、建厂等形式向具有市场优势的地区或国家进行产业转移。
例如,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浩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市场是在不断改变的,企业的产业转移方向也会随之而改变。
高中地理每日一题我国的产业转移(含解析)必修3
我国的产业转移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
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团“扎堆”投资有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一座“南通纺织城”。
据此回答1—3题。
1.太康吸引南通纺织产业迁入的主要区位优势是A.交通便捷,进入市场快B.中原地带,市场广阔C.劳动力丰富且质优价廉D.基础设施完善2.与企业个体分散转移相比,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环境改变较小B.地租更加便宜C.接近原料产地D.协作条件较好3.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对南通市的影响主要是A.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B.短期内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C.造成产业结构失调,不利于经济发展D.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社会失稳【答案】1.C 2.D 3.B3.纺织和服装等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短期内可能导致部分劳动力失业,B对。
不能提高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所以不能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A错;转移后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利于经济发展,C错;企业转移,并不是人口也一起转移,D错。
故选B。
我国的产业转移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1.我国近十年来的产业转移方向原因影响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沿海地价、劳动力、环保等成本上升,企业需要寻求廉价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开拓市场①促进内地欠发达地区发展;②不可避免地对内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①大陆经济发展,尤其是投资环境改善;②大陆有廉价的劳动力;③大陆有众多的发展机会;④大陆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加速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广东边远地区内部的产业集聚效应①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面临产业升级;②广东边远地区劳动力价格、房租、地价相对低廉,工业原料、资源丰富;③广东边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流通条件和投资环境都有明显改善,许多地区已经具备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和拓展本地资源型产业的能力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域间的流动;加速了广东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差距;但也可能对广东边远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广东省实施的“双转移”是广东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两大战略的统称,具体是指珠三角“双转移”战略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第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2.我国东部、中西部之间的产业转移类型东部地区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原因东部有些产业已进入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新兴产业的替代性不断加剧中西部有一些产业具有发展的优势,特别是在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初级加工业方面的优势十分显着有利影响东部可有效地解决劳动力短缺、生态环境恶化、能源资源缺乏等问题,以便集中力量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中西部充分发挥其劳动力、资源优势,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腾飞不利影响东部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增加中西部可能导致环境污染扩散、生态破坏加重中国纺织业集聚于东部沿海,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就开始推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但表现出了很强的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特征。
【高二学习指导】高二地理学科必修三第五章知识点:产业转移
【高二学习指导】高二地理学科必修三第五章知识点:产业转移1.产业转移的定义是什么?如何分类?答: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
产业转移可分为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
2.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规律是什么?答: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呈现出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
3.为什么东南亚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答:因为工业化初期缺乏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但劳动力价格较低。
4.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答: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其他如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低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5.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有什么影响?答: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
6.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调整有什么影响?答:对发达国家而言,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7.在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中,各环节有什么差异?答:从效益高低方面而言,研发、设计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的附加值最高,效益高;生产加工环节附加值低,效益低。
从全球分布而言,研发、设计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生产加工环节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8.产业转移是如何改变区域地理环境的?答: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学科必修三第五章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