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春晚史,见证了科技强国的崛起!

合集下载

春晚的发展历程变化

春晚的发展历程变化

春晚的发展历程变化春晚是中国传统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之一,也是世界上收视率最高的综艺节目之一。

它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许多变化。

春晚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电视行业的起步阶段,技术设备和制作水平都相对较低。

那时的春晚以文艺演出为主,歌舞、戏曲、杂技等传统文化节目成为了主要的表现形式。

虽然节目形式简单,但由于是全家人一起看的盛大晚会,也给人们带来了浓厚的节日气氛。

随着科技的发展,春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电视技术的革新,舞台灯光、音响效果等得到了大幅提升,节目内容也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

除了传统的文艺节目,春晚开始引入了小品、相声等喜剧元素,让观众更多笑点和欢乐。

同时,春晚还加入了一些创新的环节,如“歌颂祖国”、“互动游戏”等,增添了观赏的乐趣。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媒体的兴起,春晚再次迎来了变革。

特别是2004年开始,春晚开始与网络互动,观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投票选出他们最喜欢的节目和节目嘉宾,互动环节更加多样化。

同时,春晚还加强了与国际接轨的努力,邀请了一些国际知名艺术家和明星参加演出,增加了节目的国际化程度。

而近年来,春晚的改革更趋于多元化。

节目形式更加丰富,除了传统的文艺节目、喜剧节目外,还加入了舞台剧、流行音乐、跨界合作等新领域。

同时,春晚还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加入了一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节目,如京剧、古筝等,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春晚还改变了节目时长,在晚会期间增加了一些丰富多彩的互动环节,使观众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

在发展历程中,春晚的目标始终是为了给观众带来欢乐和快乐。

从简单的文艺演出到现在的多元化节目形式,春晚一直在为观众提供更好的娱乐体验。

它也是中国文艺发展的窗口和载体,通过春晚,可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示中国艺术家的才华。

总的来说,春晚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许多变化,从简单到复杂、从传统到现代、从线下到线上。

这些变化都是根据观众需求和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变化的结果。

春晚的变迁与发展

春晚的变迁与发展

春晚的变迁与发展春晚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盛宴,也是全球最大规模的综艺晚会之一。

自1983年首次举办以来,春晚不仅见证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变迁,也逐渐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现象。

一、开篇春晚的开篇通常会以热烈欢快的舞蹈和歌曲表演拉开序幕,旨在为观众营造喜庆欢乐的氛围。

这种开篇形式始终贯穿在春晚的历史中,彰显了节目的主题和宗旨。

二、流行元素的融入随着时代的发展,春晚逐渐注重引入流行元素和时尚潮流,以更好地迎合年轻观众的口味。

舞台设计、歌曲选择和艺人阵容都逐渐与时俱进,为观众带来视听上的新鲜感。

三、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尽管流行元素融入了春晚,但春晚仍然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歌曲、小品和相声等节目形式 often常常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这些节目既能让观众回味经典,又有助于传承中华文化。

四、相声和小品的演变相声和小品是春晚的两大特色节目形式。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相声和小品通过幽默诙谐的表演,以及针砭时弊的创作,给观众带来了很多欢乐。

近年来,相声和小品也开始探索现代化的表现方式,突破传统形式,致力于提升节目的品质和内涵。

五、科技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春晚开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为观众呈现更加精彩的视听效果。

灯光、舞美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让节目更加生动、震撼,同时也提高了艺术表现力和观赏性。

六、新媒体的崛起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春晚也意识到了新媒体的重要性。

每年的春晚都会通过各大视频平台进行在线直播,观众可以通过电视、手机和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收看节目。

这种多平台传播的模式,让春晚更加贴近观众,增加了互动和参与感。

七、品质的提升随着春晚的发展,对于节目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节目制作团队和演艺阵容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每年都会有众多知名艺人参与。

同时,节目内容也更加注重精细化、专业化,力求给观众带来更高水平的演出。

八、国际交流与合作春晚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开始在国际上产生了影响力。

越来越多的外国艺人受邀参加春晚,使得节目具有了更强的全球视野。

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与发展

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与发展

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与发展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国人迎接新春的传统活动,也是中国电视界一年一度的盛事。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举办至今,春节联欢晚会经历了许多变迁和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本文将从历史、规模、节目和影响等方面来探讨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与发展。

一、历史背景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

当时,由于中国经济形势不好,人们生活水平低下,春节期间的活动也相对单一。

为了丰富人们的节日生活,中国中央电视台于1966年首次举办了春节联欢晚会。

这场晚会由一些文艺界的知名人士和艺术家们共同策划和演出,广受欢迎。

二、规模扩大从1966年开始,春节联欢晚会逐渐发展壮大。

每年都会有更多的节目参与其中,并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

随着电视技术的进步,春节联欢晚会也变得更加精彩和多样化。

节目形式包括歌舞、相声、小品、魔术、杂技等,各种形式的艺术表演都有所涉及。

此外,中国电视台还邀请了国内外的明星和艺术团队参与演出,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享受。

三、节目内容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内容十分丰富多样。

其中,歌曲和舞蹈表演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节目组会请一些知名歌手和舞蹈家来表演,他们的精彩演出往往能够触动观众的心弦。

相声和小品是春晚的另一特色,它们以幽默搞笑的方式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此外,春节联欢晚会还会邀请一些顶尖的魔术师和杂技团队来表演,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四、影响力春节联欢晚会已经成为中国人过年期间的标志性活动之一,对于民众来说具有特殊的情感意义。

每年的春晚都会在电视上吸引着几亿观众的关注,成为了全国性的盛会。

同时,春节联欢晚会也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流行文化,都能在春晚上得到充分展示,给观众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总结起来,春节联欢晚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小规模晚会发展到如今的盛大活动。

通过丰富多样的节目内容和精彩的演出,春晚带给观众们欢乐、温暖和思考。

春晚大概的发展历程

春晚大概的发展历程

春晚大概的发展历程自1983年起,春晚成为中国家庭过年的一种习俗,已经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历程。

春晚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这几十年间,春晚经历了很多变革和创新,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

春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最初的几年,春晚节目规模较小,内容以歌舞、小品、杂技等传统形式为主。

1984年,春晚首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从此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娱乐活动。

到了1985年,春晚开始启用主持人,让节目更加丰富多样。

1990年代,春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此时,春晚开始引入了大量的娱乐秀,如魔术、魔幻等创新的节目形式,使得节目更加精彩纷呈。

同时,春晚的舞台设计也越来越讲究,特效和灯光效果的运用进一步提升了节目的观赏性。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春晚面临了新的挑战。

为了适应年轻观众的口味,春晚开始引入了一些时尚、潮流的元素,如流行歌曲、网络明星等。

此外,春晚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教育、扶贫、环保等社会问题提供关注和支持。

如今,春晚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品牌。

每年,无论是节目质量还是收视率,都备受关注。

春晚的娱乐效果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晚会,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标志。

同时,春晚也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然而,春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观众需求的多样化,春晚在内容和形式上需要不断创新和改变。

另一方面,春晚也受到商业化的压力,有时会因为赞助商和广告的要求而影响节目的质量。

春晚需要在保持传统与创新的平衡上找到一个最佳的发展方向。

总之,春晚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模式。

无论是观众参与度、节目质量还是文化价值,春晚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希望未来的春晚能够继续保持创新和进步,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欢乐。

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沿革

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沿革

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沿革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国传统春节期间举办的一项重要文艺活动,已经成为中国人民最为喜闻乐见的节目之一。

本文将回顾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沿革,并探讨其对中国文化与民众生活的影响。

一、起源与初期春节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春节庆祝活动的期待也越来越高。

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开始举办春节联欢晚会,为人们带来别开生面的文艺演出,让人们在热闹喜庆的氛围中迎接新年。

二、探索与创新上世纪80年代,春节联欢晚会开始逐渐成为大型综艺晚会。

舞蹈、音乐、相声、戏曲等各种形式的表演被融入其中,并通过创新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同时,春节联欢晚会也开始引入国外节目和流行元素,丰富了演出内容,吸引了更多观众的关注。

三、文化传承与创作春节联欢晚会在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当代艺术作品提供了舞台。

许多优秀的表演者和创作团队通过春节联欢晚会的平台,展现了新的创作成果,推动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例如,民族舞蹈《云南山歌》、京剧《红灯记选段》等节目都成为了春节联欢晚会的经典之作,深受观众喜爱。

四、民俗与时代关怀除了传统文化和艺术表演,春节联欢晚会也积极关注社会热点和民众关注的问题。

例如,关注农村发展、关心基层百姓的节目经常出现在晚会中,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反响。

春节联欢晚会通过娱乐形式,传递社会正能量,凝聚了全社会的力量。

五、国际交流与友谊春节联欢晚会不仅在中国内地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也成为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窗口。

春节联欢晚会通过与其他国家的艺术团队合作,促进了文化交流与友谊的建立,增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了解和合作。

六、现代化与传媒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传媒的发展,春节联欢晚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无线电、互联网、移动终端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春节联欢晚会的影响力更加广泛。

观众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收看晚会,使得节目的传播更加迅速和便捷。

曾经的春晚:流金岁月再回首

曾经的春晚:流金岁月再回首

【大历史】曾经的春晚:流金岁月再回首1983年,央视首次以直播形式播出春节联欢晚会。

从那时算起,如今的春晚已过了而立之年。

这三十年里,春晚的形式发生过哪些变化?又有哪些经典成为了几代人的永久回忆呢?<开山之作再难超越>央视曾经请观众票选最满意的一届春晚,结果大家选的是第一届。

最远的一届却成为最难忘的一届,可能是因为当年大家的负担很少,“就是要表达欢乐传递欢乐,让群众点他们爱听爱看的东西”,第一届春晚导演黄一鹤回忆道。

同样经典的还有第二届,那年黄一鹤导演从撒切尔夫人来华商讨香港问题一事联想到海外游子回家过年的主题,《我的中国心》因此登台,此外借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吃面条》开创的新品种“小品”从此也再未缺席春晚,单口相声《宇宙牌香烟》、结束曲《难忘今宵》更成为了全民的回忆。

<走向成熟名家辈出>八十年代的最后几年,春晚的模式逐渐成熟,节目类型也固定了下来。

陈佩斯与朱时茂的《羊肉串》、马季等人的《五官争功》都是红极一时的佳作。

再如赵丽蓉那句“司马缸砸光”和费翔烧遍神州的“一把火”也长留在了人们的脑海里。

1990年,赵本山与黄小娟合作的小品《相亲》闪亮登场,此后赵本山迅速成为春晚最受期待的演员之一,且二十余年不倒。

90年代也是歌舞类节目的丰收期:《涛声依旧》、《大中国》、《常回家看看》等各类名曲数不胜数。

<千禧之后寻求转型>21世纪之后,社会的多元化令春晚加快了改变的脚步,2000年大量邀请港台明星、2001年放手设计奢华舞台、2009年勇敢尝试“混搭风”、2011年为“草根”让路等都是春晚为最大程度满足观众所做出的努力。

如果说以前的人们只是从春晚中看一看流行的时尚、听一听时代的声音,那么现在的春晚更多的则是在反映时代的面貌。

透过春晚,也许能够窥见许多社会现状。

(国际在线)。

热点练4 改革开放,强国之策 导学案-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热点练4 改革开放,强国之策 导学案-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热点4 改革开放,强国之策【热点聚焦】历史大潮,风云激荡。

如果说中国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气势恢宏的鸿篇巨制,那么对外开放就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这既是历史足音的回荡,又是新时代开放的宣言。

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显示出中国将站在新起点上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21世纪,中国提出两个经济发展的大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

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拓展发展空间、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举措。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边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合作、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知识整合】一、改革开放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3)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2.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原因(1)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压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内容(1)核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发展过程②意义:是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发展了生产力,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2)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实质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革重心转向城市)标志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基本任务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内容(1)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变与发展

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变与发展

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变与发展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国人民热切期待的一年一度的盛大节目,也是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文化活动之一。

它通过音乐、舞蹈、小品、杂技等多种形式,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联欢晚会不仅在内容上有了很大的变化,还在形式上进行了创新与发展。

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初。

那时,春节在中国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聚在一起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而在196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创办了第一个春节联欢晚会,拉开了这个活动的序幕。

起初,早期的春节联欢晚会以歌舞表演为主,内容较为单一。

音乐、舞蹈和杂技等节目成为了常规节目,各种民族歌舞也开始被纳入到演出当中,展示了中国的多元文化。

同时,演员们以快节奏、活力四溢的演出方式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形式开始融入到春节联欢晚会当中。

小品、相声、评书等喜剧形式也进入了舞台。

它们通过幽默有趣的表演,以及深入人心的社会讽刺,赢得了观众们的喜爱。

这些表演除了让人们开怀大笑,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随着科技的进步,春节联欢晚会也逐渐向电视屏幕渗透。

1994年,春晚首次通过卫星直播,覆盖全国各地。

这一举措使得更多观众能够在自己家中欣赏到春晚的精彩节目,而不必到场观看。

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也为春晚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方式。

观众们可以通过网络直播和回放观看春晚,并与其他人分享他们的观后感。

2005年,春晚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革,走上了“非遗”保护和传承之路。

在晚会中加入了一系列传统文化元素,如京剧、民乐等,更好地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一变革不仅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也增加了晚会的艺术品位,提升了晚会的影响力。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的需求变化,春晚也开始探索创新的形式。

例如,在2018年春晚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演员与CGI人物结合,呈现出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此外,春晚还开始注重节目与时事的结合,关注当今社会的热点事件。

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与意义

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与意义

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与意义中国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国人民在春节期间举行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

自1983年首次演出以来,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传统,每年都吸引着亿万观众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与意义。

一、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春节联欢晚会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中国电视事业刚刚起步,没有太多综艺节目可供选择。

为了丰富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庆祝春节,中央电视台决定举办一场特别的晚会。

从那时起,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了一个新的传统。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晚会形式不断演变,节目内容也在不断更新,但其核心目标始终如一,那就是让广大观众在节日期间共同欢庆、分享快乐。

二、春节联欢晚会的意义1. 传承中华文化春节联欢晚会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活动,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晚会中,观众可以欣赏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节目,如舞蹈、歌曲、相声、小品等。

这些节目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国情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春节联欢晚会,观众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全球华人的联结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华人移居到海外。

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纽带,能够通过电视和互联网传播给海外华人。

无论是身处中国还是其他国家,观众都可以通过观看晚会,感受到与家乡的情感纽带,共同庆祝春节,增强彼此的联系和团结。

3. 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通常会在这个时刻团聚、欢庆。

春节联欢晚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娱乐平台,让他们通过观看节目,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晚会中的热闹氛围和欢乐场景,让人们远离疲惫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快乐和幸福。

4. 展示国家的进步与发展春节联欢晚会是一个国家级的舞台,多元化的节目体现了中国的创新与进步。

晚会的制作水平和节目质量在不断提升,每年都有新的技术和新的创意应用。

通过晚会,观众可以看到不断发展的中国文化艺术,感受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春晚发展历程

春晚发展历程

春晚发展历程春晚,全称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国每年春节期间举办的一场大型文艺晚会,也是最重要的电视文化节目之一。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开始,春晚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创新,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之一,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春晚的发展历程。

春晚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

当时中国正值文化大革命的时期,国家节日来临时,人民需要一个娱乐的文艺活动。

1967年,当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传统宣传工作小组主任廖承志提议,让电视台拍摄一台晚会,作为献给广大观众的一份礼物。

这是春晚的起源。

最初的春晚节目以人民公社文艺活动的形式在天安门广场进行直播,后来发展为在电视台自行制作和录制的晚会,并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播出。

这时的春晚,以歌舞、杂技及表演为主,缺乏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春晚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节目的内容逐渐丰富多样,包括小品、相声、极限运动等不同形式的表演。

原本在农村集市上流传的相声艺术也开始进入电视荧屏,极大地引发了观众的兴趣。

相声艺术家郭德纲、常宝华将相声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春晚的亮点。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春晚又迎来了一次新的改革。

在1992年,春晚首次引入了跨界表演,让一些名人和艺术家参与演出。

同时,节目中还增加了一些大型歌舞、杂技等节目,使得晚会更加富有视觉冲击力。

而每年邀请的重量级明星也成为春晚的一大特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的需求不断变化,春晚在21世纪进一步进行创新。

节目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包括了音乐、舞蹈、戏曲、科幻等不同的表演方式。

同时,春晚也更加注重传播正能量,突出表演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近年来,春晚还积极应用了高科技手段,包括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技术,使得节目的表演效果更加震撼。

同时,春晚还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进行互动,吸引了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参与。

春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中国电视文艺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史。

喜迎春晚中国春节晚会的历史与变迁

喜迎春晚中国春节晚会的历史与变迁

喜迎春晚中国春节晚会的历史与变迁在中国,春晚已经成为了中国人迎接新年的传统活动之一。

这个由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主办的盛大晚会每年都会在中国农历除夕之夜举办,为观众带来精彩纷呈的节目。

喜迎春晚中国春节晚会的历史与变迁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一、春晚的起源与发展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人们为了庆祝新中国的成立,开始在岁末年初举办各种晚会。

而春晚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1956年,中国广播电台(现为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节目制作中心)首次在中国农历除夕夜播放了一场半小时的联欢音乐舞蹈晚会,标志着春晚的开始。

起初,春晚规模较小,持续时间较短。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春晚逐渐发展壮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

在1983年,春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由CCTV接手主办,成为一年一度的大型晚会。

从那时起,春晚的观众人数以及影响力不断提升。

二、春晚的经典节目春晚以其独特而经典的节目形式深受观众喜爱。

其中,相声和小品是春晚的两大传统节目。

相声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形式,通过幽默诙谐的对话和段子引发观众的笑声。

而小品则通过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和夸张搞笑的表演方式,刻画社会现象,引发观众的共鸣。

此外,歌舞节目和杂技表演也是春晚的重要组成部分。

歌舞节目以其优美的旋律和精彩的编舞给观众带来了视听的双重享受。

而杂技表演则展示了中国传统杂技的独特魅力,如借助柔术和平衡技巧展示的身体灵活性、肢体协调性等。

三、春晚的变革与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化,春晚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变革。

例如,为了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春晚开始引入了当代流行音乐和舞蹈形式。

此外,科技元素的运用也为春晚增添了新的亮点,如使用VR技术呈现的虚拟现实场景、使用无人机编排的灯光秀等。

春晚还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例如,每年都会邀请一些知名的京剧、杂技、民乐等传统文艺表演团体加入演出阵容,为观众呈现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四、春晚的意义与影响春晚作为中国最大的节目之一,不仅代表着中国新年的开始,更是展示中国文化魅力的窗口。

在春晚看时代变化作文

在春晚看时代变化作文

在春晚看时代变化作文
写文档
邀请测试
在春晚看时代变化作文
创作
标题:春晚舞台上的时代变迁
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就像一面映照着中国社会风貌与时代变迁的独特镜子。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春晚诞生至今,它如同一部鲜活的历史长卷,生动地记录了中国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反映了时代的脉搏和社会的进步。

在早期的春晚中,节目内容多以歌颂祖国、弘扬民族精神为主,形式相对单一,但那却是那个时代人民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体现了改革开放初期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春晚的舞台也日益丰富多元,不仅有传统的歌舞、小品、相声,更有融入现代科技元素的创新表演,展现了我国科技力量的崛起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近年来,春晚更是与时俱进,深入挖掘社会热点,关注普通百姓生活,反映新时代的价值观。

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绿色环保等主题纷纷登上春晚舞台,充分展示了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取得的伟大成就。

每一届春晚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既承载了中国人民对过去的回忆,又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欢声笑语中,我们看到了科技进步带来的视听享受,感受到了社会风尚的演变,更体验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可以说,春晚,不仅是中国人辞旧迎新的重要仪式,更是展现时代变化、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春晚技术发展历程

春晚技术发展历程

春晚技术发展历程
春晚是中国传统文化活动之一,在技术方面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变革。

以下是春晚技术发展的历程:
1. 1953年首次举办的春晚采用了传统的舞台布景和灯光技术,但技术水平相对简单。

2. 1980年代,随着电视技术的进步,春晚开始引入了摄像机
和电视转播技术。

这使得观众能够通过电视观看春晚,并进一步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

3. 1990年代,春晚开始采用计算机图形技术来改进表演效果。

通过计算机合成和后期制作,春晚的舞台效果更加精美,呈现出更多的视觉效果。

4. 2000年代,高清技术的引入为春晚带来了更清晰、更逼真
的图像效果,观众能够更好地欣赏演员的表演。

5. 进入21世纪后,春晚开始尝试虚拟现实技术,通过AR
(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技术,观众可以与舞台的虚
拟元素进行互动,增强了观赏体验。

6. 2014年,春晚推出了全景拍摄技术,使观众可以通过互联
网实时观看春晚,并全方位地感受现场气氛。

7. 2016年,春晚首次引入无人机表演,并创下了多项世界纪录。

无人机的精确控制和编排使得春晚呈现出了壮观的舞台效
果。

8. 2018年,春晚开始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人脸识别和语
音识别技术,实现了观众互动和智能化观赏体验。

9. 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春晚将继续探索更多的创新技术,以提升节目的视听效果和观众体验。

可以看到,春晚的技术发展经历了从传统舞台布景到电视转播、计算机图形、高清技术、虚拟现实、全景拍摄、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多个阶段的变革和创新。

这些技术的应用为春晚增添了新的魅力,也反映了中国科技的发展进步。

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与发展

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与发展

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与发展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国传统的春节期间举办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已经成为全球华人关注的盛大节目。

本文将介绍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与发展。

一、起源与历史春节联欢晚会的起源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大陆。

当时,由于政治形势的原因,春节期间的传统庆祝活动大多被限制或禁止。

然而,人们对春节的热情和庆祝活动的渴望并没有减退。

1966年,中国中央电视台首次推出春节联欢晚会,以丰富人们的节日生活,弘扬传统文化。

当时的晚会以精心编排的歌舞表演、相声小品等形式,呈现了五彩缤纷的节目。

这次尝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逐渐形成了中国春节期间必看的重要文化活动。

二、发展与创新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联欢晚会不断发展与创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

从最初的单一节目形式,逐渐演变为综合性的文艺晚会,吸纳了更多类型的表演艺术。

音乐、舞蹈、戏曲、杂技、魔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相互交融,为观众呈现了一幅璀璨多彩的文化盛宴。

同时,春节联欢晚会也积极探索与时俱进的方式,引入了现代科技和互联网元素。

通过高清画面、虚拟实境、互动投票等技术,使观众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参与晚会,增加了互动与娱乐性。

三、文化传承与创新结合春节联欢晚会不仅是一档具有娱乐性质的晚会,更是在传承与创新之间寻求平衡。

一方面,晚会通过舞台上的演出和剧目选择,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戏曲、舞蹈、民歌等经典艺术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呈现和传承,为年轻一代传递了中华文化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春节联欢晚会也积极面向当代年轻人,引入新潮的音乐、时尚元素,尝试表达新时代的文化内涵。

这种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创新方式,能够更好地引发观众的共鸣,并使晚会保持时代的活力。

四、国际影响与传播随着中国经济与文化的崛起,春节联欢晚会的影响力也逐渐超越了国内。

越来越多的华人以及国际友人关注和喜爱这一文化盛会。

电视直播、网络传播等方式使得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一个全球华人共同关注的重要节目。

同时,春节联欢晚会也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沿革

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沿革

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沿革自从1953年第一个春节联欢晚会在中国电影制片厂(今中央电视台)演出以来,这个传统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标志之一,每年都吸引着全国亿万观众的收视。

早期春节联欢晚会在早期,春节联欢晚会被称为“新春晚会”,演员们通常是由各地艺术院团和专业歌舞团体担任。

这些晚会是在剧院或大型广播电台录制,通常是非常正式和庄重的,常以朗诵和讲解的方式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

“报春晚会”的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联欢晚会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晚会逐渐转向电视媒体。

从1983年开始,春节联欢晚会每年定格在除夕晚上在央视播出。

这项传统得到了广大观众热烈的欢迎和支持,成为了每一个春节不可或缺的文化场景。

除夕之夜的春晚到了1985年,春节联欢晚会正式更名为“春晚”,成为了中国电视界最具影响力的综艺晚会之一。

从那以后,春晚的舞台成为享誉全国的明星们竞相上阵展示才华的地方。

各种节目形式,如歌舞、小品、相声、魔术、杂技、情景剧等应有尽有,深受观众欢迎,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春晚的内涵拓展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电视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春晚的表现形式和节目内容也得到了大大改善。

节目单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邀请外国明星和华侨艺术家共同参演,增加了春晚的国际化程度。

此外,春晚的内涵也逐渐得到了拓展,如加强文化底蕴、加强民俗文化展示、反映社会热点等,已经成为一个展示全面文化形象和展望新年未来的节日文化品牌。

总结现在,春晚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传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仅是一次晚会,更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彰显,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份珍贵文化回忆。

无论是春晚的形式还是节目内容,它都会感染着亿万观众,传递爱与温暖,展示出中国的文化魅力。

春晚历史回望从1983年到现在

春晚历史回望从1983年到现在

春晚历史回望从1983年到现在1983年,中国中央电视台首次举办了春节联欢晚会,这是中国电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从那时起,春晚成为了每年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之一,也成为了中国人民共同的文化记忆。

本文将回顾春晚的历史,从1983年到现在,探讨其变迁和影响。

1983年的春晚是一个简单而朴素的节目,由一些歌舞表演和小品组成。

当时的电视技术还不够发达,舞台布景和服装也相对简单。

然而,这个节目却引起了广大观众的热烈反响,成为了一次文化盛宴。

从那时起,春晚开始了它的传统,每年都会在春节期间播出,为观众带来欢乐和温暖。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晚逐渐发展壮大。

节目的规模越来越大,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舞台布景和服装设计变得更加精美,节目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除了歌舞表演和小品,春晚还增加了相声、魔术、杂技等节目,为观众呈现了更加丰富的文化艺术形式。

在1990年代,春晚开始引入了一些国际元素。

一些外国艺术家和团体被邀请参加节目,为观众展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风貌。

这种国际交流不仅丰富了春晚的内容,也增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2000年代,春晚进一步提升了制作水平和观赏性。

舞台效果和灯光设计更加精细,节目编排更加紧凑。

同时,春晚开始注重创新,引入了一些新的节目形式和艺术表达方式。

例如,2004年的春晚首次引入了电子舞蹈,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春晚也开始与新媒体结合。

观众可以通过网络和移动设备观看春晚的直播,与其他观众进行互动。

同时,春晚也在社交媒体上设立了官方账号,与观众进行互动和传播节目信息。

这种新媒体的应用使春晚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观众群体也更加广泛。

除了技术和媒体的变化,春晚在内容上也有所调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化,春晚开始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

一些具有时代特色和社会关注的节目被引入,如关于环境保护、扶贫助困、科技创新等主题的节目。

这些节目不仅展示了中国的进步和成就,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春晚 主题思想

春晚 主题思想

春晚主题思想除夕大年夜,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品尝着节日美食,观看着央视一年一度的盛大春节联欢晚会。

自1983年2月12日开始,春晚已经陪伴着我们度过了38年的欢乐时光,从屏幕上,我们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更见证了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一跃成为屹立于东方的世界强国行列。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是张国立在今年春晚上说的一句话,当然这句话源自我们党的核心领导人对中国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

不过,在昨晚的春晚上,张国立再次说起这一句令人振奋的话时,我感觉自己热血沸腾充满昂扬斗志,并激动地热泪盈眶。

如今,伟大的祖国终于强大起来了,这位世界东方的巨人终于站起来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将会在全世界闪耀着无比辉煌的光芒。

看完2021年的春晚,在兴奋和激动的同时,我深深地陷入了沉思,因为祖国正大踏步地前行,任重而道远,但来自外界的阻力还不少,我们要正视祖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压力,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公民,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奔向幸福和光明大道的中国共产党。

无论多么普通的人,只要心里装着自己的祖国,那他就是一个有良知有责任的人。

2021年春晚,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是突出了以“文化”为核心的主题思想和内容,不仅充分展现了独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还体现了世界各国灿烂的文化艺术,更展示了中国民族大团结的文化内涵。

从春晚的开篇,我谈谈自己对今年春晚的内心感受和思想认识。

一、各国文化同属世界首先我要讲一个小小的插叙,记得刘德华有一次到日本演出,现场有个日本人让他用日语演唱一首歌,而刘德华断然拒绝地说:艺术是无国界的,但艺人却是有国籍的。

这说明了刘德华心中有祖国,时刻想着祖国的荣与辱,所以他赢得了我国大多数人尊敬和喜爱。

不像有的人一样,为了利益不惜牺牲祖国的荣誉,忘记了祖国曾经饱受外来侵略的耻辱历史,甘愿充当别人的走狗和奴隶。

揭秘春晚“未来城市”黑科技

揭秘春晚“未来城市”黑科技

揭秘春晚“未来城市”黑科技2023年的春晚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给观众们带来了惊喜。

在以往的春晚上,我们看到了歌舞杂耍、小品相声等传统表演形式,但今年的春晚却给观众们呈现了一场全新的“未来城市”黑科技盛宴。

这些黑科技产品和技术让人大开眼界,震撼人心,让人们对未来的城市生活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据悉,这次的“未来城市”黑科技表演得到了多家科技公司的大力支持,他们通过研发和创新,打造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黑科技产品和技术,为观众们呈现了一场足以颠覆传统认知的科技盛宴。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揭秘这些“未来城市”黑科技,看看它们背后的科技含量和创新理念。

一、VR/AR技术在今年的春晚舞台上,VR/AR技术成为了焦点。

通过VR/AR技术,观众们可以在舞台上看到虚拟的城市景观,仿佛置身于未来的城市之中。

科技公司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结合,打造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未来城市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未来科技城市之中。

而在家庭观众方面,科技公司也推出了一款叫做“未来城市AR眼镜”的产品。

通过这款眼镜,家庭观众可以在家中就能够感受到未来城市的景象,简直让人惊叹不已。

这种VR/AR技术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也展示了科技在文化娱乐领域的应用潜力。

二、智能交通系统在“未来城市”黑科技的演出中,观众们看到了一个智能化的交通系统。

科技公司研发出了一种全新的交通工具,它既可以在地面上行驶,又可以在天空中飞行,仿佛是一种未来的交通工具。

这种交通工具采用了航空动力和智能操控系统,能够实现快速、平稳、安全地穿梭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为未来的城市交通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科技公司还展示了一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和管理城市交通,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

这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智能信号灯控制、智能车辆管理、智能交通引导等功能,为未来的城市交通带来了更便捷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在科技公司的演出中,观众们还看到了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春晚中的科技创新运用

春晚中的科技创新运用

春晚中的科技创新运用嘿,说起春晚,那可是咱们中国人一年一度的盛宴啊!从小时候起,每到除夕晚上,全家人就会围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春晚。

这些年,春晚不仅节目越来越精彩,而且科技创新的运用也是越来越让人眼前一亮。

记得小时候看春晚,那时候电视还是个大块头,信号还时不时“雪花飘飘”。

但即便如此,每当赵本山的小品一出来,全家人还是笑得前仰后合。

那时候的春晚,科技创新似乎离我们很远,最多就是电视画面从黑白变成了彩色。

但现在可不一样喽!科技就像一股春风,悄悄地吹进了春晚的每一个角落。

就说那舞台吧,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盛宴!记得有一年,舞台上竟然出现了个巨大的“立体球”,随着节目的推进,这个球还能变换颜色和形状,甚至里面还能“钻”出演员来!我跟你说,那时候我跟家里人看得是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后来才知道,那都是用高科技的LED 屏幕和机械装置做出来的,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再说说互动环节吧,以前的春晚,观众大多只能坐在电视机前看,偶尔打个电话参与一下互动。

但现在呢?手机摇一摇,就能参与抢红包、抽奖,甚至还能跟台上的演员进行互动!我记得有一年,我跟着手机上的提示,一起跟台上的歌手合唱了一首歌,那感觉真是太棒了!就像自己也成了春晚的一部分,真是让人兴奋不已。

而且啊,现在的春晚还特别注重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的运用。

有一年春晚,我看到舞台上竟然出现了个“虚拟歌手”,她不仅唱得好听,而且形象还特别逼真,跟真的歌手没什么区别!我跟你说,那时候我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呢!后来才知道,那都是用了VR和AR技术,把虚拟形象和真实场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这种技术,不仅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春晚,也让演员们有了更多的表演空间。

当然啦,除了这些,春晚在科技创新方面还有很多让人惊喜的地方。

比如说,现在的春晚节目,很多都融入了人工智能的元素。

有的小品里,机器人竟然成了主角,跟演员们一起演得有声有色;有的舞蹈里,还用了动作捕捉技术,把演员们的动作完美地呈现在了大屏幕上。

春晚技术发展历程

春晚技术发展历程

春晚技术发展历程春晚是每年农历除夕晚上的重要活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随着科技的发展,春晚的舞台效果和表演形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下面是春晚技术发展历程的简要介绍。

20世纪50年代,春晚还是一个纯粹的舞台表演,没有涉及大规模的灯光、音响和舞美效果。

当时的演员主要通过歌舞表演和小品来庆祝新年,没有太多的特效和视听效果。

这个时期的春晚以原生态的形式展现,虽然简陋,但也有着浓郁的传统氛围。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春晚开始引入了一些电子设备和现代化的技术。

灯光效果逐渐得到了改善,舞台的亮度和色彩渲染效果更加丰富多样。

音响设备也得到了升级,音效更加清晰真实。

这个时期的春晚开始有了一些简单的特效表演,如用投影仪投影一些影像,或使用烟雾机营造一些特殊气氛。

进入21世纪,春晚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舞台上开始出现了高清LED大屏幕,可以实时播放画面和文字信息,使整个演出更加生动。

灯光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舞台上的灯光效果更加丰富多样,可以通过云台控制来实现各种灯光变化。

音响设备也得到了升级,声音的质量更加清晰,立体声效果更加逼真。

此外,特效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投影技术、翻滚舞台、无人机编队等,为观众带来了极具冲击力的视听体验。

到了近几年,春晚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虚拟现实技术开始应用于春晚,观众可以通过VR眼镜来体验舞台上的表演,身临其境地感受节目的魅力。

智能化设备的运用也为春晚增添了一抹科技的色彩,如通过智能手机上的APP参与互动,投票选出观众心目中最喜爱的节目等。

总的来说,春晚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简单到复杂,从传统到现代化。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春晚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

从最开始的简陋舞台到现在的高科技灯光、音响和舞美效果,春晚已经演变成了一场视听盛宴。

技术的发展让春晚的观众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精彩的表演,还能感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震撼和畅快。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春晚将会在将来展现更加丰富多样的舞台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年春晚史,见证了科技强国的崛起!
作者:暂无
来源:《新教育·校园版》 2018年第6期
这个从1983年播出至今的电视节目,已经走过了35个年头。

春晚也在这35年里变成了每家每户的必修节目。

还记得大家打电话点歌参与春晚互动,到拿着手机发送短信彩信,到微博上的吐槽评说,看春晚抢红包吗?
1985年春晚第二个节目,有湖北省歌舞团出演《编钟乐曲》,给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展示了2400年前的古乐。

1983年1月,历经五年研究,我国考古学工作者成功复制了战国早起宫廷乐器——曾侯乙墓大型编钟。

曾侯乙编钟距今已有两千四百多年,全重两千五百多千克,由大小六十五个青铜钟组成。

曾侯乙编钟音域跨越五个半八度,只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中心音域十二个半音齐全。

世界音乐界一片哗然,这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1993年,春晚的现场首次利用LED大屏作为舞台布置,这是春晚中真正首次使用现代高新科技。

LED技术是21世纪广告业发展的趋势,在当时属国际领先的高科技产品。

首次利用在春晚的LED大屏已完全具备的全色系播放,无颜色限制。

要知道蓝光LED技术是1993年才研究出来,而LED的商业使用和走进千家万户也正是从1993年开始的。

这不仅仅是春晚与科技的联姻,更是我们国家在此领域科技结果的展示。

1996年蔡明主演的小品《机器人趣话》让不少人捧腹大笑,即便把当年的视频放到现在,也是令人百看不厌,回味良久。

这“机器人”站上春晚舞台的背后,是我国的在“机器人”领域高速发展的结果。

在90年代初期我国正式开展了“863”计划。

从1990年我国自主研发的国内最先进工业机器人“PJ-1”成功下线,当时被评价为“仅有西方国家80年代中期的水平”。

但是在1995年,我国“新松公司”自主研发生产机器人在一次“机器人工作站”的商业竞标中成功击败了世界著名机器人生产厂商“ABB公司”,短短五年间,我们的机器人技术就在世界上崭露头角,可与欧美企业一较高下!
2002年的春晚,我们在电视上发现,通过电话互动点歌的人少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春晚点歌互动已经完全支持短信互动,手机和移动生活走进了我国的千家万户。

自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引入GSM网络以来,在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建设了遍及全国的2G信号支持网络,而1G网络(蜂窝模拟移动技术,大哥大专用,没法发短信)在2001年已经在我国彻底被淘汰。

当年说到“大哥大”就是贵,拥有一部“大哥大”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身份的象征。

1987年11月,广东省开通全国第一个移动通信网,首批700名用户拿着大哥大,打起电话来真是壕爆了!国外的一位玩家翻出了1994年的百思买的海报,上面记录了当时最火爆的电子产品,其中就有大哥大。

2005年的春节晚会,在大家不注意的地方,“机器人”和“智能舞台”已经悄悄的融入了
进去。

那一年春晚做出了在当时有史以来最完美的舞台效果,无论从灯光,背景屏幕,舞台的
动态等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小巅峰。

“舞台”不在作为单个个体出现,而是融入了LED光效作
为舞美元素,“机械手臂”使舞台自动产生变化,灯光自动配合舞台的整体渲染,这一切无不
让人耳目一新,为之震撼。

这背后是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超过20年的不停探索,到今天我国已经成功超越美国成为世界“AI”技术专利最多的国家。

2009年的春晚,不仅大碗云集,且神州5/6/7号全体航天英雄集体亮相,我国在短短4年
内就成功进行了三次成功的载人航天。

从载人航天计划从1992年正式启动,我们的国家仅用了13年的时间就做到了载人航天,
在15年时间做到了多次载人航天,而且我们做到了零失误,零事故!所有的技术研发,都是完全自主。

春晚上的航天英雄的背后,更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一代航天人的奋斗!
2014、2015年的春晚,最大的亮点似乎不再舞台之内,而是在舞台之外。

从2014年央视
提出开门办春晚,很重视社交网络,因此“双屏互动”成为那次春晚社交网络传播的突出特点。

社交网络同步互动量增大,据统计,春晚在60小时内,国内外社交网站总关注数(含话题转发、评论、赞、回复等)高达21.7亿人次,总讨论字数1.14亿字,相关话题总讨论量263.42万条。

2015年羊年春晚,大家想必摇红包都摇到手软了。

春晚的互动开始通过“微信”摇一摇的手段
进行。

在这些看似神奇的数据和互动的背后,是我国高速发达的移动互联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互
联网产品的开发,中国从此真正进入了移动社交网络时代!
2017年许多精彩表演的背后,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学家们在“AI”领域不懈的研究与
贡献,也让我们看清了我们国家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和“机器人”制造领域的强大实力!
选自《科普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