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卷(第1-2单元) 新人教版【精】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3)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12.(3 分)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3.(3 分)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
A.水
B.氯化钠
C.金刚石
D.二氧化碳
.
25.(2 分)磷原子核内有 15 个质子、16 个中子,则磷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相对原
子质量为
.
26.(5 分)某课外活动小组欲探究氢气的有关性质,氢气在点燃之前应
,纯净的氢
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产生
色火焰,为了验证生成物,可采用的方法是
,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27.(4 分)电解水实验中,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能
第2页(共6页)
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 D.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 17.(3 分)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碳酸→水+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碳酸钙+水→碳酸氢钙 C.镁+氧气→氧化镁 D.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18.(3 分)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电解水实验”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推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声明:试题解析著 作权属菁优网 所有,未经书 面同意,不得 复制发布 日期:2019/4/9 1 5:47:06; 用户:qgjyus er102 62;邮箱:qg jyus er10262.2195 7750;学号: 21985268
第6页(共6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卷(第1-2单元)(含解析) 新人教版3
2015-2016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范里一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铁生锈C.瓷碗破碎D.河水流动2.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蜡炬成灰D.滴水成冰3.NO是大气污染物,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实验室收集NO只能用排水集气法.对NO的猜想或评价正确的是()A.易溶于水B.可能极易与氧气反应C.易与水反应D.有害无利4.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烧杯B.试管C.蒸发皿D.燃烧匙5.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把固体物质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8 g(1克以下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方法称量,这位同学所称固体的实际质量是()A.9.2 g B.9.8 g C.10.8 g D.10.2 g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牛奶B.酱油C.冰水混合物D.葡萄酒7.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冰红茶”、“雪碧饮料”、“生理盐水”和“矿泉水”均属于()A.化合物B.纯净物C.混合物D.无法判断8.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气时,常使用如图所示装置.以下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A.b导管连在供氧气的钢瓶上B.b导管连在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上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率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往试管中加入锌粒C.称量氢氧化钠D.收集氧气10.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食物腐烂B.动物呼吸C.酒精燃烧D.酿酒酿醋11.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有二氧化碳生成B.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无气味的气体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2.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氧气,生成液态的五氧化二磷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D.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13.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为解决登顶人员的呼吸问题,应携带的物质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14.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④忘了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⑦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A.全部B.除④外C.除⑥⑦外D.①②③⑤二、填空题:15.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铁丝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______;(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__;(3)放出大量热,产生火星四射的是______;(4)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5)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______;(6)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16.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指出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______,______②加热高锰酸钾______,______③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④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______,______.17.(1.5分)(2014秋•鸡冠区校级期中)用填空: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①酒精在空气中可以燃烧______;②酥脆的饼干露置于空气中变软______;③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放置,石灰水变浑浊且表面生成一层白膜______.18.(3.5分)(2015秋•卢氏县校级月考)小华为了探究空气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示):将导管上的弹簧夹夹紧,在燃烧匙中装满暗红色固体,把燃烧匙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固体后,迅速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燃烧匙中放的药品是______;(2)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3)水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4)红磷燃烧时的现象______:(5)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看到的现象是:______;(6)结论是:______;(7)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为什么?______.三、简答题:19.(13分)(2015秋•卢氏县校级月考)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2)实验室如果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用A和D连接制取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______,原因是:______.用A和C连接制取氧气时,氧气收集满以后,先______,后______,原因是______.(3)实验室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所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里所起的作用是______.(4)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收集干燥的氧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主要操作:a.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b.熄灭酒精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连接仪器e.装药品f.用排水法收集气体g.撤出导气管.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6)氨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其理由是______.收集氨气可选______,理由是______.四、综合应用题20.填写实验报告:实验现象结论把一只干燥的冷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观察到烧林内壁出现水雾说明酒精燃烧时生成了______用手触摸上一步骤中的烧杯底部,感觉______说明酒精燃烧时有热量放出用塑料软管向一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吹气,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______21.右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有共同点:集气瓶底部预先均装有少量水.它们的作用分别是:甲中:______,乙中:______.甲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乙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这两个反应既属于______反应,又属于______反应.22.金塔县第四中学化学实验室有四瓶无色气体,据实验管理员说,它们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和空气.请同学们用已学过的知识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写出鉴别的方法和过程.______.2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探究步骤现象分析或结论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2、检验气体的组成(1)取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空气:______呼出气体:______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比空气中______(2)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空气:______呼出气体:______呼出气体中O2含量比空气中______(3)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其中的一块呼气呼出的一块上可看到:______呼出气体中水分含量比空气中______[结论]人呼出的气体比吸入气体含量变多的气体是______,变少的是______.2015-2016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范里一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铁生锈C.瓷碗破碎D.河水流动【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瓷碗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河水流动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蜡炬成灰D.滴水成冰【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可以根据变化过程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木已成舟只是木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花香四溢说明物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蜡炬成灰,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D、滴水成冰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时主要是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3.NO是大气污染物,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实验室收集NO只能用排水集气法.对NO的猜想或评价正确的是()A.易溶于水B.可能极易与氧气反应C.易与水反应D.有害无利【考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分析】可以根据收集气体的方法来判断物质的性质.【解答】解: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这种气体不溶于水.不能用排气法收集说明这种气体可能极易与氧气反应.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收集气体的方法来判断物质性质的问题.4.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烧杯B.试管C.蒸发皿D.燃烧匙【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分析】实验室中加热的仪器分为两种,一是直接加热的仪器;二是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的仪器.【解答】解:常见仪器中直接加热的有试管、蒸发皿和燃烧匙等,需垫石棉网的有烧杯、烧瓶等,不能加热的是量筒各种试剂瓶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实验室加热仪器的操作,有直接加热的仪器;也有间接加热的仪器.应熟记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5.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把固体物质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8 g(1克以下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方法称量,这位同学所称固体的实际质量是()A.9.2 g B.9.8 g C.10.8 g D.10.2 g【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可知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放错了,还要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只不过砝码与物体位置交换了,列等式进行计算.【解答】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物码反放时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物体质量=10.0 g﹣0.8 g=9.2 g.故选A.【点评】在计算有关天平的题目时,要谨记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由此列等式计算,不管是左物右码还是左码右物,都可以算.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牛奶B.酱油C.冰水混合物D.葡萄酒【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析】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答】解:A、牛奶的主要成分由水、脂肪、磷脂、蛋白质、乳糖、无机盐等组成,属于混合物;故A选项错误;B、酱油是由水、大豆、面粉、谷安酸钠、苯钾酸钠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B 选项错误;C、冰水混合物的成分是H2O,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水分子,则为纯净物,故C选项正确;D、葡萄酒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7.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冰红茶”、“雪碧饮料”、“生理盐水”和“矿泉水”均属于()A.化合物B.纯净物C.混合物D.无法判断【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解答】解:“冰红茶”、“雪碧饮料”、“生理盐水”和“矿泉水”等物质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均属于混合物.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8.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气时,常使用如图所示装置.以下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A.b导管连在供氧气的钢瓶上B.b导管连在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上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率【考点】分离物质的仪器.【分析】氧气不易溶于水,若导管b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时,会使水从a管中排出;若钢瓶中的氧气从a进入该装置时,b导管口会有大量的气泡冒出,通过冒出气泡的多少,可以判断输出氧气的速度;同时气体和蒸馏水充分接触,还可以达到洗气的目的;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导管b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上,会使水从a管中排出,故选项说法错误.B、导管b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则气体从a端输入,氧气从b端输出,连接病人吸氧导气管,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是否冒出气泡,可以判断该装置是否有氧气输出,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冒出气泡的快慢,可以判断该装置输出氧气的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此装置作用主要是输送氧气,并对氧气润湿,解题时要注意进气的方向,与洗气是相同的(长管进气,短管排出).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往试管中加入锌粒C.称量氢氧化钠D.收集氧气【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称量器-托盘天平;固体药品的取用;氧气的收集方法.【分析】A、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图中操作错误会引起安全事故;B、根据药品的取用方法分析;C、使用托盘天平是,注意“左物右码”,氢氧化钠有腐蚀性;D、根据氧气的收集方法分析.【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故A错误;B、向试管中加入颗粒状或块状固体药品,应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立起来,故B错误;C、使用托盘天平是,注意“左物右码”,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该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D、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以及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等.10.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食物腐烂B.动物呼吸C.酒精燃烧D.酿酒酿醋【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分析】有些氧化反应比较剧烈,例如燃烧,有些氧化反应比较缓慢,缓慢氧化是指进行的比较缓慢的氧化反应.【解答】解:A、食物腐烂属于氧化反应,并且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B、动物呼吸是进行的比较缓慢的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C、酒精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D、酿酒酿醋是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根据氧化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分为剧烈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反应.11.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有二氧化碳生成B.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无气味的气体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有二氧化碳生成是结论不是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没有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2.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氧气,生成液态的五氧化二磷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D.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分析】本题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我们常用燃烧红磷或白磷的方法,因为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在选择可燃物时,必须考虑到:燃烧的条件;生成物的状态;不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解答】解:A、五氧化二磷是固体,不是液体,故选项错误;B、硫或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是气体,不可以代替红磷,故选项错误;C、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不变的,因此红磷越多,水位不会上升越高,故选项错误;D、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生成的是固体,因此内外产生气压差.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回忆实验中现象,由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理解该实验的探究目的.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要好好把握.13.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为解决登顶人员的呼吸问题,应携带的物质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考点】氧气的用途.【分析】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才能解决登山人员的呼吸困难,只有氧气才能供给呼吸.氮气、二氧化碳、水都不能共给人呼吸.【解答】解:氧气能供给人呼吸,可以解决登顶人员的呼吸困难,为解决登顶人员的呼吸困难,应携带的物质是氧气.A、氮气不能供给人呼吸,故错误;B、氧气可以供给人呼吸,故正确;C、二氧化碳不能供给人呼吸,故错误;D、水不能供给人呼吸,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属于基础题,只要了解基本的化学知识和生活常识,就可作对此题.14.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④忘了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⑦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A.全部B.除④外C.除⑥⑦外D.①②③⑤【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分析】根据造成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1.加热前没有给试管预热,受热不均匀;2.试管外壁有水,加热时没擦干;3.试管接触到灯芯;4.试管口部高于试管底部,导致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5.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酒精灯.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根据造成试管炸裂可能原分析,④忘了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不会造成试管炸裂;⑦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骤然升高温度,可能导致试管炸裂;由此可知: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④忘了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⑦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中除④外可能造成试管炸裂;故选B.【点评】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了解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的方法.二、填空题:15.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铁丝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②;(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③;(3)放出大量热,产生火星四射的是④;(4)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①⑤;(5)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②;(6)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⑤.【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分析】根据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铁丝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铁在氧气中剧烈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火星四射;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1)硫磺在空气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答案为:②.(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答案为:③.(3)放出大量热,产生耀眼白光的是铁;故答案为:④.(4)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木炭和蜡烛;故填:①⑤.(5)硫在氧气燃烧生成的气体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故答案为:②.(6)木炭、硫磺、红磷、铁和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属于化合反应.故填:⑤.【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化合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指出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2KClO32KCl+3O2↑,分解反应②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③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CO2,化合反应;④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2H2O22H2O+O2↑,分解反应.【考点】书写符号表达式;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符号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①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KClO32KCl+3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填:2KClO32KCl+3O2↑;分解反应;②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2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填: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③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C+O2CO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填:C+O2CO2;化合反应;④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H2O22H2O+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填:2H2O22H2O+O2↑;分解反应.【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符号表达式、判定反应类型的能力,掌握符号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7.(1.5分)(2014秋•鸡冠区校级期中)用填空: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①酒精在空气中可以燃烧O2;②酥脆的饼干露置于空气中变软H2O;③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放置,石灰水变浑浊且表面生成一层白膜CO2.【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与作用分析解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和其它气体和杂质.【解答】解:①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酒精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是因为空气中有氧气;②酥脆的饼干露置于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有水蒸气;③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放置,石灰水变浑浊且表面生成一层白膜是因为空气中有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的原因.故答案为:①O2;②H2O;③CO2【点评】记住空气的成分,并了解各成分的性质及作用是解答本题关健.18.(3.5分)(2015秋•卢氏县校级月考)小华为了探究空气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示):将导管上的弹簧夹夹紧,在燃烧匙中装满暗红色固体,把燃烧匙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固体后,迅速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与解析)(范围:第1~3单元)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建造航母需要大量的金属钛,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钛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B.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C.图中x的数值为10D.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2.物质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B.密度、硬度C.氧化性、可燃性D.熔点、沸点3.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下列活动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①工业废水、废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②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③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和塑料制品垃圾;④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防止形成酸雨。
A.③④⑤B.②④⑤C.①②⑤D.①③④4.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实心球体B.原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5.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〇”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6.近期我国科研人员用新方法制得了NaN 5·3H 2O 。
该化合物中含有N 5-等微粒。
已知N 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N 5-是一种单质B .1个-5N 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C .1个-5N 中共含有35个电子D .1个-5N 中共含有35个质子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⑤⑦③②①④⑥ B .①⑦③②⑤④⑥ C .⑦②③①④⑤⑥D .⑦③①②④⑥⑤8.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B .实验时红磷常常要过量C .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火后立刻打开弹簧夹9.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左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A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冒出B .锥形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 .长颈漏斗下端导管内有液柱上升D .注射器内有液体进入10.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很多。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1-2章)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范围:1-2章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的NO在人体内却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力的功能。
已知NO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大,易与O2反应生成NO2。
那么该气体用什么方法收集( )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气法③排水法A. ①B. ②C. ③D. ①②③均可2.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色金属光泽,有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
一位同学用磁铁来吸硬币,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实验B. 假设C. 观察D. 提出问题3.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火箭发射B. 节日焰火C. 风力发电D. 葡萄酿酒4.利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但又不引入新气体.下列物质符合该实验的是()A. 红磷B. 木炭C. 铁丝D. 蜡烛5.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 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B. 镁+氧气氧化镁C. 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D.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6.生活中变化无处不在。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汽油挥发B. 粮食酿酒C. 石蜡融化D. 木材成椅7.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以下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盐酸③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④收集气体⑤向反应容器中放入大理石.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 ③①⑤②④B. ③①②⑤④C. ①③②⑤④D. ①③⑤④②8.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液体X滴入到烧瓶中,若使小气球鼓起(液体X的体积忽略不计),则液体X和固体Y不可能是()选项液体X 固体YA 水氢氧化钠B 水硝酸铵C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D 稀盐酸碳酸钠A. AB. BC. CD. D9.下列各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冒大量白烟的是()A. 硫粉B. 铁丝C. 木炭D. 红磷10.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C.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烧杯内壁有水雾11.城市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属于化学过程的是()A. 取水B. 过滤C. 吸附D. 消毒12.图中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 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 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C. 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 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二、填空题(共8题;共37分)13.(2015•本溪)请根据有关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理由是________ ;(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 ;(3)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4)测定酸性溶液的酸碱度时,预先湿润pH试纸,导致测得的结果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4.根据资料报道,世界上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某实验小组对铁的锈蚀进行了如下探究.如图所示,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146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序号样品量筒起始读数/mL 量筒最终读数/mL 所需时间/min① 1g铁粉、0.2g碳和十滴水 100 72 约120② 1g铁粉、0.2g碳、十滴水和少量NaCl 100 72 约70③________ / / /(1)金属腐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金属元素化合价__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的过程.(2)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速率.(3)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4)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5)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6)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________ %(精确到0.1%).试分析该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________ (写出任意一条即可).15.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1)实验室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________ .(2)向澄清石灰水中通人二氧化碳气体,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 .16.实验室既可用KMnO4(或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使其分解制取氧气,也可用下图装置,通过分解过氧化氢(H2O2)来制取氧气。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14)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14)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2分)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约为21%C.空气中PM2.5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好D.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2.(2分)我国城市及周围地区的环境中,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气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D.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水蒸气3.(2分)下列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需要监测污染物是()A.氮气B.二氧化碳C.稀有气体D.可吸入颗粒物4.(2分)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5.(2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O2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待集气瓶充满氧气,先把集气瓶移出水面,再盖好玻璃片D.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6.(2分)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7.(2分)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白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8.(2分)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可直接采用的发生装置是()A.B.C.D.9.(2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硫B.木炭C.铁丝D.红磷10.(2分)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锰是反应物B.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相同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11.(2分)“东方之星”沉船事故救援时,潜水员钢瓶中携带的气体是()A.水蒸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氧气12.(2分)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A.H2B.O2C.N2D.CO213.(2分)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加碘食盐B.冰水混合物C.纯净的空气D.呼出的气体14.(2分)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B.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15.(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天然气用作燃料C.液氮用作冷冻剂D.银用于制作导线16.(2分)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轮胎爆炸B.纸张剪成三角形C.蜡烛燃烧D.海水晒盐17.(2分)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18.(2分)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就是用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性质改变C.没有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过氧化氢也能分解放出氧气D.二氧化锰是催化剂19.(2分)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的火焰在呼出的气体中会熄灭,由此说明()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C.呼出的气体中没有氧气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20.(2分)有关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B.氧气能供给呼吸C.氧气能支持燃烧D.氧气具有氧化性二、填空与简答题(60分)21.(10分)在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字母):A、洁净的空气B、二氧化硫C、红磷D、自来水E、冰水混合物F、氧气G、硫.(1)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3)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4)属于混合物的是;(5)属于纯净物的是.22.(8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生成色固体物质(填物质名称).做这个实验时,应预先在盛氧气的集气瓶里装入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其目的是,实验时,应把铁丝盘成螺旋状,其目的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23.(14分)将某暗紫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 和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通常用作分解过氧化氢的催化剂.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能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请推测,并回答:(1)写出名称A、B、C、、F.(2)加热紫黑色固体A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属于反应;(3)写出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该反应属于反应.24.(6分)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①碳+氧气二氧化碳②镁+氧气氧化镁③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①;②.(2)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25.(5分)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请根据如图回答以下问题:(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2)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填字母).(3)某同学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4)若操作正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已经集满的方法是.26.(9分)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选择发生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填写在如下表中(填字母).选用药品发生装置收集装置(2)如果用二氧化锰与浓硫酸(液体)加热制备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3)选用F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填序号).①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②开始反应后,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③收集气体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再盖上玻璃片(4)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7.(8分)现有四瓶无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空气,一瓶是氧气,一瓶是氮气,另一瓶是二氧化碳,请你用实验方法加以鉴别,并完成如下表实验报告.新人教版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14)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A;2.B;3.D;4.A;5.D;6.A;7.A;8.B;9.C;10.A;11.D;12.B;13.B;14.D;15.B;16.C;17.D;18.C;19.B;20.A;二、填空与简答题(60分)21.F;B;C;AD;BCEFG;22.黑;四氧化三铁;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铁+氧气四氧化三铁;23.高锰酸钾;氧气;二氧化锰;二氧化碳;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木炭+氧气二氧化碳;化合;24.反应条件都是点燃;都是氧化反应;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中生成物是两种,另外两个生成物都是一种;25.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D;装置漏气等;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26.B;D(或F);A;C;①②③;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7.分别把燃烧的木条,放在以上四瓶气体中,观察现象;若火焰无明显变化,则这瓶气体是空气,若木条燃更旺则此瓶气体是氧气,若木条立即熄灭,则是氮气或者二氧化碳两瓶气体;分别向剩余的两瓶气体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气体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气体为氮气;。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卷(第1-2单元)(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兴隆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一、选择题(共3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08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B.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C.化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发光 B.生成白色固体 C.镁条变短 D.放热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 g/L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C.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4.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个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A.牛奶变酸 B.蔬菜腐烂 C.石油气液化D.菜刀生锈5.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10g食盐,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该()A.调节平衡螺丝向右转B.减少药品C.增加砝码 D.减少砝码6.一元的硬币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有同学认为其中含有铁.在讨论时,小刚同学提出“咱们拿磁铁来吸一下试试”.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来说,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假设 B.实验 C.设计方案 D.做结论7.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你认识了石蜡的一些性质.下列有关对石蜡的性质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B.石蜡的硬度较大C.石蜡不溶于水 D.石蜡能燃烧8.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D.石蜡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石蜡受热融化是化学变化B.石蜡燃烧是物理变化C.石蜡的熔点低、难溶于水是物理性质D.金刚石的硬度大是化学性质10.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2s后取出,能观察到()A.均匀地被烧黑 B.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C.与内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D.与焰心接触部分被烧黑11.下列药品中,可以用镊子取用的是()A.铁粉 B.石灰石C.水D.二氧化碳气体12.如果试管内壁上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可选用的刷洗仪器是()A.试管刷B.毛刷 C.报纸 D.擦镜纸13.加热10mL液体除了用试管、试管夹外,还应该选用()A.烧杯 B.酒精灯C.石棉网D.铁架台14.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B.托盘天平可以称量物质质量C.量筒可以用作稀释浓硫酸的容器D.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给容积为30 mL,内盛15 mL液体的试管加热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量不超过1~2 mLC.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应取不超过试管容积的D.试管、坩埚、蒸发皿等仪器都能直接加热16.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B.移走蒸发皿C.加入块状固体D.倾倒液体17.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汤姆逊C.普利斯特里D.舍勒18.稀有气体过去曾被人们称作“惰性气体”.是因为()A.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含量少B.稀有气体用途广泛C.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D.稀有气体非常宝贵19.下列有关氮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常温不与氧气反应 B.无色无味C.氮气可溶于水 D.氮气不活泼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本来是纯净物,但被污染后变成了混合物B.矿泉水不是一种纯净物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肯定是纯净物D.澄清的石灰水是一种纯净物21.下列情况一般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煤燃烧产生的烟B.汽车排气产生的烟雾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D.燃放鞭炮产生的烟雾22.下列物质中不能在氧气中燃烧的是()A.氮气 B.木炭 C.红磷 D.铁23.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供给呼吸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C.具有可燃性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2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A.木炭 B.铁丝 C.红磷 D.硫粉25.下列对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D.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和黑烟26.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呼吸B.米酒的酿造C.铁在氧气中燃烧D.饭菜变馊27.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具有可燃性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28.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 B.蔗糖的溶解C.酒和醋的酿造 D.食物的腐烂29.下列反应既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是()A.水氢气+氧气B.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C.乙炔+氧气水+二氧化碳D.磷+氧气五氧化二磷30.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B.物质跟氧化合的反应才是氧化反应C.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某反应是氧化反应,则一定不是化合反应32.下列氧气用途中,利用氧气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性质的是()①气焊②动植物的呼吸③医疗④潜水⑤宇航.A.①⑤ B.①②③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3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一定用不到的仪器是()A.酒精灯B.集气瓶C.导管 D.药匙34.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通常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这是因为()A.氧气不易溶于水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C.氧气能支持燃烧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35.实验室制取氧气与工业制取氧气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原料不同 B.制取产物完全不同C.都是化学反应 D.都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36.验满氧气时的操作方法是()A.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B.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C.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D.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37.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氧化镁B.氧气 C.红磷 D.液态空气二、非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0分)38.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2)石灰水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39.判定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用“A”表示),哪些是化学变化(用“B”表示).(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2)蔗糖溶解;(3)瓷碗破碎;(4)钢铁生锈;(5)菠萝榨汁;(6)冰雪消融;(7)面包变质;(8)电灯发光.40.(1)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我们要对一支蜡烛在、和三个阶段进行观察,并记录现象.(2)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温度最低,应用部分加热.41.下列各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所属类别不同,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出这种物质的名称.(1)食醋、加碘盐、酱油、蔗糖(2)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3)食盐水、红磷.铁丝、镁条(1);(2);(3).42.在Ⅰ栏中各项实验后面的括号中填Ⅱ栏中对应的实验现象的序号.(Ⅰ)(Ⅱ)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a.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②硫在氧气中燃烧 b.发出白光③磷在氧气中燃烧 c.发出淡蓝色火焰④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发出蓝紫色火焰⑤硫在空气中燃烧 e.出现浓厚的白烟.43.将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图方式放置(固定装置略去),并将燃着的木条伸到瓶底,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瓶中燃烧比在乙瓶中剧烈.由此可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①;②.44.在下列变化中: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B.水→氢气+氧气;C.磷+氧气→五氧化二磷;D.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氧化反应的是;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45.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a,b.(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填装置下方的字母序号),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3)若用C装置制取氧气,则试管中应盛放的药品是.(4)图中D、E是收集到的两瓶氧气,若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应选用的一瓶是(填装置下方的字母序号).实验中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46.将一种无味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 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瓶底有少量液体D的集气瓶中,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①写出它们的名称A: B: C: D: E:F:②黑色粉末B在A的反应中起作用,是这个反应的剂.47.实验室收集氧气时,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原因是通常情况下:;也可采用排水集气法,原因是通常情况下:.有一集气瓶,要想测量该集气瓶最多能收集气体的体积,请你写出简便的测量方法(可以选择必要的器材):.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兴隆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08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B.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C.化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化学的研究领域;绿色化学.【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根据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的意义;B、根据绿色化学的核心,从源头消除污染的说明;C、化学能生成新物质;D、化学的发展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解答】解:A、原子分子论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本质的基础,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近代化学基础,故说法错误;B、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说法正确;C、化学能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也能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故说法错误;D、化学的发展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故原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了解化学发展的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理解绿色化学的核心,防止环境污染人人有责.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发光 B.生成白色固体 C.镁条变短 D.放热【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镁条变短、发光、放热等现象可以帮助理解变化过程,但是不能作为判断是否是化学变化的依据;生成白色固体即有新物质生成能够说明镁燃烧一定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 g/L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C.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解答】解: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 g/L,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D.【点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指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等.4.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个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A.牛奶变酸 B.蔬菜腐烂 C.石油气液化D.菜刀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牛奶变酸有酸性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蔬菜腐烂变质不能再吃,说明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石油气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与其它三个变化有本质区别;D、菜刀生锈有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5.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10g食盐,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该()A.调节平衡螺丝向右转B.减少药品C.增加砝码 D.减少砝码【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指针偏左,说明物体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10g药品,步骤应该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10g砝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在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若已知药品质量,则应该先加砝码后加药品;若要称取一定量的药品质量,则先加药品后加砝码,且砝码添加顺序是由大到小,在称量前应先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在整个称量过程中不能再次调节平衡螺母.6.一元的硬币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有同学认为其中含有铁.在讨论时,小刚同学提出“咱们拿磁铁来吸一下试试”.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来说,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假设 B.实验 C.设计方案 D.做结论【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根据题意,“拿磁铁来吸一下”是一个具体的操作实验过程,在假设、实验、设计方案、做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实验的环节.A、“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不是假设,故选项错误.B、“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故选项正确.C、“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不是设计方案,故选项错误.D、“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不是做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你认识了石蜡的一些性质.下列有关对石蜡的性质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B.石蜡的硬度较大C.石蜡不溶于水 D.石蜡能燃烧【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蜡烛的实验过程分析石蜡的性质,因此通过回顾实验操作及现象即可解答.【解答】解:A、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故说法正确;B、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石蜡的硬度小,故说法错误;C、石蜡浮在水面上,而没有溶于水,说明石蜡不溶于水,故说法正确;D、蜡烛燃烧可得出石蜡有可燃性,故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测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石蜡的性质的了解,如果学生了解石蜡的成分,并能正确分析实验现象,就能正确解答.8.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D.石蜡【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分析判断.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解答】解:A、氧气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正确;B、二氧化碳不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C、水蒸气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D、石蜡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比较简单,熟记常见气体的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石蜡受热融化是化学变化B.石蜡燃烧是物理变化C.石蜡的熔点低、难溶于水是物理性质D.金刚石的硬度大是化学性质【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味道、溶解性等;性质是特性,变化是过程,描述性质一般用“能、易、难、会、可以”等.【解答】解:A、石蜡受热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石蜡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石蜡的熔点低、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金刚石的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充分理解两种变化和两种性质的概念与区别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0.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2s后取出,能观察到()A.均匀地被烧黑 B.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C.与内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D.与焰心接触部分被烧黑【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燃烧中最先碳化的部分是燃烧最充分的部分,对此题来说就是与氧接触面最大的地方.【解答】解:在蜡烛的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因为外焰与氧的接触面积最大,燃烧最充分温度最高,所以火柴与外焰接触部分最先碳化而变黑.故选:B.【点评】本题从蜡烛的燃烧来考查其化学性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11.下列药品中,可以用镊子取用的是()A.铁粉 B.石灰石C.水D.二氧化碳气体【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取用较大颗粒的固体用镊子,取用粉末状药品用药匙进行分析.【解答】解:A、铁粉是粉末状,取用时要用药匙,故A错误;B、石灰石是块状药品,取用时要用镊子,故B正确;C、水是液体,取用时直接倒或用滴管,故C错误;D、二氧化碳气体是气体,取用时用集气瓶,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12.如果试管内壁上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可选用的刷洗仪器是()A.试管刷B.毛刷 C.报纸 D.擦镜纸【考点】玻璃仪器的洗涤.【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是实验室洗涤试管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玻璃仪器一般用水清洗,若有不易洗掉的物质可用试管刷刷洗.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实验室洗涤试管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3.加热10mL液体除了用试管、试管夹外,还应该选用()A.烧杯 B.酒精灯C.石棉网D.铁架台【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加热液体时所用到的仪器进行分析.【解答】解:加热10mL液体除了用试管、试管夹外,还应该选用加热仪器﹣﹣酒精灯;故选B.【点评】实验室中一些仪器可以直接加热,有些需垫石棉网,试管可直接加热.14.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B.托盘天平可以称量物质质量C.量筒可以用作稀释浓硫酸的容器D.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试管的用途考虑;B、根据天平的作用做题;C、根据量筒的用途来考虑;D、根据玻璃棒的用途来回答.【解答】解:A、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由于试管所盛液体量较少,所以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故A正确;B、托盘天平就是用来称量物质质量的,故B正确;C、量筒只用来量取液体,不能用来作稀释浓硫酸的容器,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故A错误;D、玻璃棒的作用有溶解或蒸发时搅拌,过滤和转移液体时引流,故D正确.故选C.【点评】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和用途,不要在做实验时进行错误操作.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给容积为30 mL,内盛15 mL液体的试管加热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量不超过1~2 mLC.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应取不超过试管容积的D.试管、坩埚、蒸发皿等仪器都能直接加热【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用于加热的仪器;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C、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取用1~2mL;D、试管、坩埚、蒸发皿等仪器都能直接进行加热;【解答】解: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容积为30 mL的试管,加热时内盛液体不能超过10 mL,故操作错误;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而不是不超过1~2 mL,故操作错误;C、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取用1~2mL;故操作错误;D、试管、坩埚、蒸发皿等都是能直接进行加热的仪器;故操作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X.16.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B.移走蒸发皿C.加入块状固体D.倾倒液体【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从实验中有的气体是有刺激性或有毒的,所以闻气体的气味的方法去分析;。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第1-3单元)(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州利川市谋道初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3单元)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爆竹爆炸 B.木炭燃烧C.钢水浇铸D.葡萄酿酒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B.液体的量取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4.如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B.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D.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的一些性质5.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分裂变成了原子B.经过食堂附近,闻到饭菜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更旺,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熄灭,说明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6.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 )A.质子数和中子数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C.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D.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7.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水分子B.氧元素和氢元素C.氧原子和氢原子D.氢分子和氧分子8.第29届奥运会于去年8月在成功举办.本届奥运会倡导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A.垃圾采用露天焚烧处理 B.禁止使用合成材料C.日常用品使用绿颜色的 D.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9.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A. B.C. D.10.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B.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C.氧化汞汞+氧气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1.现有①空气②四氧化三铁③铁粉④二氧化碳⑤液态氧⑥水,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1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基本反应类型:(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2)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3)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__________.13.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已知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Y=__________,X=__________.14.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铁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15.浓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往如图试管口的棉花滴10滴浓氨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三、简答题(14分)16.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面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1 H 2He3 Li4 Be 5B 6 C 7 N 8O 9 F 10Ne 11 Na 12 Mg 13Al 14 Si 15 P 16S 17 Cl 18Ar(1)从表中可查出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17.在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1)表示中性原子的有__________;(2)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有__________;(3)表示阴离子的有__________;表示阳离子的有__________.18.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X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__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19.用分子原子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2)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3)试回答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20.分析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回答问题.(1)同一周期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2)同一主族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10分)21.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作用.(3)如果用装置E收集气体结束后应先__________,再__________.(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指出装置中的一点不足__________,这样会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州利川市谋道初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3单元)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爆竹爆炸B.木炭燃烧C.钢水浇铸D.葡萄酿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爆竹爆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木炭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钢水浇铸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葡萄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本题考查空气的体积分数,只要熟记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即可轻松解答.【解答】解:根据空气的组成及含量可知空气成分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杂质体积分数21% 78% 0.94% 0.03% 0.03%特点相对固定可变成分故选C.【点评】本题很简单,需要学生能够记住即可,同时还要了解空气成分的多样性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B.液体的量取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实验室中取用药品及实验注意事项来完成解答即可,其中倾倒液体时通常将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用量筒读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点燃酒精灯通常用火柴引燃;滴加液体时要将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不能伸到试管中.【解答】解:A、倾倒液体时通常将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故A操作正确;B、用量筒读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操作正确;C、点燃酒精灯通常用火柴引燃,故C操作正确;D、滴加液体时要将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不能伸到试管中,故D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X.4.如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B.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D.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的一些性质【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分析】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气密性要好;红磷要足量;要冷却到室温再读数.本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黄光,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氮气难溶于水等.【解答】解:A、红磷要足量,故选项正确;B、本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选项正确;C、冒出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应使装置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并观察水面变化情况,故选项错误;D、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氮气难溶于水等.故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回忆实验中现象,由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理解该实验的探究目的.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要好好把握.5.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分裂变成了原子B.经过食堂附近,闻到饭菜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更旺,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熄灭,说明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解答】解: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是由于温度升高,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故A不正确;B、经过食堂附近能闻到饭菜香味是因为分子运动到了我的鼻子中,故B正确;C、由于构成酒精和水分子之间存在间隔,所以混合后的体积将小于总体积,故C正确;D、由于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而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即构成他们的分子种类不同,其化学性质也不相同,所以D也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微粒的基本特征解释日常生活现象.6.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 )A.质子数和中子数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C.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D.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的概念,并根据概念进行分析解题,学以致用.7.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水分子B.氧元素和氢元素C.氧原子和氢原子D.氢分子和氧分子【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解答】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而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水分子.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分子定义的理解应用.进一步要求学生准确记忆理解概念、理论、定律等.8.第29届奥运会于去年8月在成功举办.本届奥运会倡导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A.垃圾采用露天焚烧处理 B.禁止使用合成材料C.日常用品使用绿颜色的 D.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考点】绿色化学.【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垃圾采用露天焚烧的产物来回答;B、根据现在使用的材料回答;C、根据绿色食品的定义来回答;D、根据太阳能特点来考虑本题.【解答】解:A、垃圾采用露天焚烧可能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故A错误;B、现在人们使用的物质大多数是合成材料,禁止使用合成材料是绝对不可能的,故B错误;C、绿色食品是指无毒、无公害的食品,并不是绿颜色的,日常用品使用绿颜色的与倡导的理念没有任何关系,故C错误;D、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没有任何污染,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是符合该理念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知道垃圾焚烧的坏处,了解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各种物质的材料,熟悉新能源有哪些.9.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A. B.C. 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我们可以利用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大小关系来确定,所给微粒是原子还是阳离子或阴离子.【解答】解: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的,因电子数大于质子数,所以微粒带负电.其中B质子数小于电子数是阳离子.CD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表示原子.A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表示阴离子.故选:A.【点评】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个,所以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易得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10.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B.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C.氧化汞汞+氧气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本题考查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化合是多变一,分解是一变多.【解答】解:A、该反应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B、该反应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C、该反应是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C错误.D、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较简单,注意从物质的类别和多少来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重点是掌握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变化特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1.现有①空气②四氧化三铁③铁粉④二氧化碳⑤液态氧⑥水,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④.【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解: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铁粉、二氧化碳、液态氧、水等物质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纯净物;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①;④.【点评】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就可以判断该物质属于混合物,还是属于纯净物.1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基本反应类型:(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2)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3)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分解反应.【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1)铁丝在氧气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填: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2)由题意反应物为高锰酸钾,反应后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条件为加热,故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故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水+氧气;分解反应.【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文字表达式、判定反应类型的能力,掌握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3.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已知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Y=6,X=16.【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易得2个电子,说明其最外层电子数为8,据此解答.【解答】解: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说明其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其原子中的电子总数为16,故核内的质子数为16,故填:6,16.【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4.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的.【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答案为:分子、原子和离子;水分子;铁原子;钠离子、氯离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浓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往如图试管口的棉花滴10滴浓氨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从试管口向试管底部逐渐变红,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不断运动的性质.【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析】首先认真分析题意,明确图片所给图片的实验目的,然后根据实验目的获得正确的结论.【解答】解:由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从浓氨水里挥发出来的氨分子运动到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上,故由近及远变色.故答案为:①滤纸条从试管口向试管底部逐渐变红,②不断运动.【点评】本题以图片命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三、简答题(14分)16.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面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1 H 2He3 Li4 Be 5B 6 11 Na 12 Mg 13Al 14(1)从表中可查出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Na(填元素符号).【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2)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可知,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钠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a.故答案为:(1)16.00;(2)N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7.在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1)表示中性原子的有AC;(2)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有ABD;(3)表示阴离子的有B;表示阳离子的有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则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A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2)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则属于相对稳定结构,A核外只有1个电子层,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属于相对稳定结构;BD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3)B、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D、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答案为:(1)AC;(2)ABD;(3)B;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8.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X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63,中子数为89,核外电子数为63.【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由题意,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其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63;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由题意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则中子数=152﹣63=89.故答案为:63;89;6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9.用分子原子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2)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3)试回答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2)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氧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答案为:(1)分子在不断运动(2)分子间有间隔(3)分子被破坏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0.分析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回答问题.(1)同一周期的共同点是同一周期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2)同一主族的共同点是同一主族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同一主族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同一周期的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2)由同一主族的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同一主族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答案为;(1)同一周期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2)同一主族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10分)21.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化学题卷(1)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化学题卷(Unit 1~2)班级姓名制卷人:洪印彬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水果腐烂B.铁丝生锈C. 弹簧伸缩D.石蜡燃烧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到液体B.读取体积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能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5、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木炭燃烧会放热B.澄清石灰水会变质是因为空气中有二氧化碳C.分离空气制得氧气和氮气等纯净物,属于分解反应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属于化合反应。
6. 在做物质燃烧实验时,常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
下列有关集气瓶中水的作用错误的是()A.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水用来吸热冷却,节省实验时间B.做硫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用来溶解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C.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用来冷却高温溅落物,防止炸裂瓶底D、A、C中的水均可用细砂代替7.为了保证某些玻璃仪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进行磨砂处理。
下列仪器没有经过磨砂处理的是()A、细口瓶B、烧杯C、集气瓶D、广口瓶8. 下列有关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一会,再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B.固定试管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C.收集氧气时,先将导管伸入装满水的集气瓶口,再加热D.停止实验时,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移走酒精灯9.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会剧烈燃烧B.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助燃剂C.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做燃料D. 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能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10.下列图象错误的是()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内剩余固体与反应时间的关系C.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试管内二氧化锰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D.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试管内剩余液体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9)
A.试管甲中的气体可以燃烧 B.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是 1:8 D.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 1:2 14.(2 分)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最相似的两种元素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③和④
15.(2 分)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晶格钟”,
D.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4.(2 分)水是生命之源,以下生活中的“水”能看成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食盐水
C.自来水
D.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5.(2 分)2007 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应对水短缺”.下列应对水短缺的措施:
①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②加强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
③加快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的建设;
D.无法确定
17.(2 分)沾有油渍的衣物放入洗衣机中,加入水和洗涤剂,搅拌搓洗,最终除去油污的
理由是( )
A.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溶于水
B.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聚集,上浮分层
C.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分散,稳定地乳化在水中
D.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密度增大,下沉分层
18.(2 分)下列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第3页(共6页)
D.锥形瓶
19.(2 分)一木块漂于水中,如图所示,若向水中加入食盐,则木块将( )
A.上浮
B.下沉
C.不变
D.无法确定
20.(2 分)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 1.993×10﹣26Kg,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2g
B.
C.12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四组溶液,只用紫色石蕊溶液就能鉴别的一组是()A.NaOH KOH HCl B.NaCl NaOH HClC.H2SO4HCl NaOH D.NaCl Na2CO3Na2SO42、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石灰石3、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B.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4、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 .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D .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5、某纯净物3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纯净物中含有C 、H 元素,不含O 元素B .该反应中2O 和2CO 的质量比为14:11C .该反应中2O 和2H O 的分子数之比为7:6D .该纯净物中C 、H 原子的个数比为1:46、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A .氨水B .汽水C .冰水D .糖水7、下列清洁用品中碱性最强的是( )A .厕所清洁剂pH=1B .牙膏pH=8C .肥皂pH=10D .炉具清洁剂pH=138、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 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B .t 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C .t 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D .t 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9、在光照条件下,AgNO3可分解为Ag 、O2和某种氮的氧化物X .取一定质量的AgNO3固体充分光照,测得反应后生成Ag 、O2、X 的质量分别为21.6g 、mg 、9.2g 。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第1-2单元)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第1-2单元)一、单选题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A.颜色发生变化B.放热C.有气体放出D.有新物质生成2.烧杯加热时用石棉网的目的是()A.加快反应B.在铁圈上易托平仪器C.减慢反应D.使烧杯受热均匀3.下列物质中,未计入北京市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氮气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5.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的灭火方法是()A.用水浇灭B.用湿抹布盖灭C.用书本扑打灭火D.用嘴吹灭6.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A B.B C.C D.D7.物理课里已经学习了托盘天平的使用法,化学里也少不了它。
某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高锰酸钾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
这时他应该()A.移动游码B.向右盘中加砝码C.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D.减少药品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将药品装入试管, 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 熄灭酒精灯; f 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acdfe B.abcdef C.bacdef D.abcdfe9.一氧化氮(NO)是大气污染物,但少量NO在人体内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
实验室收集NO只能用排水法。
对NO的猜想或评价正确的是:()A.易溶于水B.可能极易与氧气反应C.易与水反应D.有害无利10.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A.不放出氧气B.放出氧气速率慢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D.放出氧气总量更多1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1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加热高锰酸钾后的残余固体B.液氧C.食盐水D.清新的空气13.观察下图中的有关操作和现象,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B.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空气;C.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氧气;D.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氮气;二、填空题14.空气的组成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____,二氧化碳占______,______占0.94%。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2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第二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厨房里的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燃烧 B.刀生锈 C.菜腐烂 D.水蒸发2. 以下实验操作中错误的选项是〔〕A.蒸发结晶 B.检查气密性 C.滴管用后不洗涤 D.塞紧橡皮塞直接插回原瓶3.以下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 )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B.工业上可以利用别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响,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4.以下对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空气是一种珍贵的资源B.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C.空气主要是由几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D.洁净的空气是纯洁物5.以下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B.铁丝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硫在空气中燃烧时,会发出蓝紫色火焰6.以下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洁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B.清新的空气液态氧气C.氮气二氧化碳D.澄清的石灰水清澈的泉水7. 以下列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选项是〔〕8. —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
这时他应该( )A.减少药品 B.向右盘中加砝码C.移动游码 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9.区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三种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D.分别观察颜色10. 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体,这种变化〔〕A.一定是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一定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二、填空题〔此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1.写出以下反响的文字表达式,并用相应的序号填空:〔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4〕以上各反响中属于化合反响的是〔填序号〕。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10)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10)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B.铁锅生锈C.滴水成冰D.食物腐败2.(2分)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的药品是()A.空气B.二氧化锰C.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D.过氧化氢或二氧化锰3.(2分)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4.(2分)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水﹣﹣氧气+氢气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C.铝+氧气﹣﹣氧化铝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5.(2分)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6.(2分)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7.(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B.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D.实验时,若液体药品的用量没有说明时,应取1mL﹣2mL8.(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氧气验满C.液体加热D.量9.5mL液体9.(2分)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A.①③④⑤B.②④⑥C.①③④D.②④⑥⑦10.(2分)某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卷(第1-2单元)(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6-2017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沙县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变化,前者一定包含后者的是()A.物理变化,化学变化B.氧化反应,化合反应C.化学反应,化合反应D.氧化反应,化学反应2.下列物质分别放入一密闭的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由于瓶内压强的明显减小,使瓶塞难以启开的是()A.木炭 B.红磷 C.蜡烛 D.硫3.某同学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滴;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⑤收集完毕,先撤去酒精灯.A.①③ B.①③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①反应物是固体;②反应需要加热;③制得的气体不易溶于水;④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⑤制得气体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C.①② D.①②③5.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是一门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某地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绿色销毁”,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A.泼上汽油焚烧 B.倾倒入江中C.深埋入土中D.碾压粉碎后回收利用6.“神舟6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则NiFe2O4在该过程中是()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消毒剂7.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8.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A.A B.B C.C D.D9.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A.等于9mL B.大于9mL C.小于9mL D.无法确定10.某学生使用托盘天平的称量食盐时,错误地把食盐放在右托盘,砝码放在左托盘,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6.5g(1g以下只能使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该是()A.16.5g B.16.0g C.15.5g D.15.0g二、解答题11.有①镊子、②烧杯、③试管、④胶头滴管、⑤药匙、⑥燃烧匙、⑦坩埚钳、⑧10mL量筒、⑨100mL量筒等仪器,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仪器(填相应的序号).(1)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_____;(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3)取用粉末状固体的仪器为______;(4)取8mL液体药品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12.在如图转化关系中,生成物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H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反应②中,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改变.(1)图中A是______,B是______,H是______;(2)写出①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①______;③______.13.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Ⅰ)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1)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______.(Ⅱ)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表.(2)由如表得出结论:______(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3)结合定量研究结论,如图所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14.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明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总是远小于21%,他认为误差主要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在量筒内加入100毫升的水.③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毫升.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⑤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5毫升.(1)小明按如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______(3)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小明发现,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仍有较大差距,查阅资料发现,引起本实验的误差除装置外,还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15.进行氧气制取与性质检验的实验.(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选填序号).(2)实验中,用装有一定量水的集气瓶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的最低值是多少呢?进一步展开探究.第一组实验:5只容积均为100毫升的集气瓶,分别装入一定体积的水,再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伸入5只集气瓶中,记录实验现象.以相同方法完成第二组实验,两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①第一组实验D瓶,集气结束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②经计算,第二组实验C瓶的氧气体积分数为48.65%,由此得出“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的最低值只能是48.65%”的结论,对此结论和过程进行评价:______.16.资料显示,将新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H2O2溶液,加热到80℃时,才有较多氧气产生,而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加入催化剂,常温下就会立即产生氧气,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短.(1)小晨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并未复燃,为此,他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那么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______.(2)小柯利用催化剂使H2O2溶液分解制取氧气,图丙是他设计的气体发生装置,请你指出一处错误______.(3)采用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图丁虚线表示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曲线,请你在该图中用实线画出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______(假定两种方法H2O2均完全分解:曲线画在答题纸上)17.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1)根据如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如表.(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______(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______.(3)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______、______.2016-2017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沙县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变化,前者一定包含后者的是()A.物理变化,化学变化B.氧化反应,化合反应C.化学反应,化合反应D.氧化反应,化学反应【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A、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联系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学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氧化反应和化学反应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两个平行的概念,两者属于并列关系,故选项错误.B、物质和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但是有的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如甲烷的燃烧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前者不一定包含后者,故选项错误.C、化学反应又叫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前者一定包含后者,故选项正确.D、物质和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而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就是化学反应,前者属于后者中的一种反应类型,前者不能包含后者,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明确常见化学概念的特征,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下列物质分别放入一密闭的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由于瓶内压强的明显减小,使瓶塞难以启开的是()A.木炭 B.红磷 C.蜡烛 D.硫【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分析】物质在瓶内燃烧后,瓶内压强降低,说明该物质燃烧消耗了氧气,同时没有生成新的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解答】解:符合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燃烧不生成气体的物质是红磷,红磷燃烧的产物是五氧化二磷固体,蜡烛、木炭和硫磺燃烧后会生成气体,不能使瓶内压强变小.故选:B.【点评】理解瓶内气压减小的原因,根据物质燃烧后生成物的状态进行判断,生成物中不能有气体产生.3.某同学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滴;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⑤收集完毕,先撤去酒精灯.A.①③ B.①③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析】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就是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一般有:①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②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③加热时没有预热④加热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⑤先撤了酒精灯,后移出导管等.【解答】解: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一般有:①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②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③加热时没有预热,导致不良后果的产生;④加热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致使药品中含的水分在管口形成水滴倒流致使热的试管破裂;⑤先撤了酒精灯,后移出导管致使试管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冷水倒吸与热的试管内等.故选:D.【点评】此类试题属于实验评价题,解决的办法是根据题目给出的后果或者是实验中不同的数据,找出可能的原因或做出相应的评价,是近几年中考实验题中经常出现的题目.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①反应物是固体;②反应需要加热;③制得的气体不易溶于水;④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⑤制得气体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C.①② D.①②③【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分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收集装置主要由气体的密度和溶水性决定.【解答】解:此发生装置属于固﹣固加热型,选择此装置应满足的条件是,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反应条件是加热;此收集装置属于排水集气法,选用此装置应满足的条件是,气体不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故选:D.【点评】气体的收集装置主要由气体的密度和溶水性决定,另外还要考虑气体是否与水反应、是否与空气反应、是否会污染空气等等.5.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是一门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某地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绿色销毁”,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A.泼上汽油焚烧 B.倾倒入江中C.深埋入土中D.碾压粉碎后回收利用【考点】绿色化学.【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绿色化学的理解以及对废物的合理回收利用知识,绿色化学就是环境友好型化学,它包括绿色生产、绿色销毁等内容,要求学生在具体情境下用科学的观念进行合理选择.【解答】解:A、泼上汽油焚烧,该做法虽然能使这些光盘尽快的被销毁,但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害的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极大的污染,这种做法不科学,故A错;B、倾倒入漓江,光盘通常是用塑料等材料制成,如果直接倾倒入漓江,就会造成白色污染,对水体、生态、自然环境都会产生危害,该做法也不可取,故B错;C、深埋入土中,光盘通常是用塑料等材料制成,自然降解很慢,会污染土壤,隔断地下水,这些危害也很大,因此C也错;D、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虽然盗版光盘侵犯了别人的权利,但它也是用一定的材料制成的,前三种方法都是浪费,还污染环境,不可取,但是如果经过碾压粉碎后,先破坏其内容,再回收再利用,既能消除其侵权行为,又能保护环境,一举两得,是好方法,故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当学生面对这种新情境,新问题时,如果没有一种科学的观念,就会做出错误的抉择,因此我们要树立环保意识,本题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是一道好题.6.“神舟6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则NiFe2O4在该过程中是()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消毒剂【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析】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特性来分析本题.【解答】解:由题意可知NiFe2O4促进了反应的发生,但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符合催化剂的定义,属于催化剂.故选:C.【点评】通过做本题可知催化剂的定义,掌握要点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7.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燃烧爆竹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8.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A.A B.B C.C D.D【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解答】解:A、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属于结论;B、火焰为什么向上?属于解释原因;C、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属于实验现象分析;D、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属于设计的实验方案.故选D.【点评】解决此题要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等.9.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A.等于9mL B.大于9mL C.小于9mL D.无法确定【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该学生倾倒液体前俯视液面,其读数会比实际偏高,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19毫升;他倾倒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实际体积应大于10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9毫升.所以:A、等于9mL错误;B、大于9mL错误;C、小于9mL正确.D、无法确定错误.故选C.【点评】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度数大,实值则偏小,仰视度数小,实值已超出.10.某学生使用托盘天平的称量食盐时,错误地把食盐放在右托盘,砝码放在左托盘,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6.5g(1g以下只能使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该是()A.16.5g B.16.0g C.15.5g D.15.0g【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可知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放错了,还要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只不过砝码与物体位置交换了,列等式进行计算【解答】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物体质量=16.0 g﹣0.5 g=15.5 g.故选:C.【点评】在计算有关天平的题目时,要谨记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由此列等式计算,不管是左物右码还是左码右物,都可以算.二、解答题11.有①镊子、②烧杯、③试管、④胶头滴管、⑤药匙、⑥燃烧匙、⑦坩埚钳、⑧10mL量筒、⑨100mL量筒等仪器,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仪器(填相应的序号).(1)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④;(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③;(3)取用粉末状固体的仪器为⑤;(4)取8mL液体药品需用到的仪器是④⑧.【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作用和用途来回答本题,要熟记它们的名称.【解答】解:(1)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胶头滴管,故答案为④;(2)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其中的玻璃仪器是试管,故答案为③.(3)取用粉末状药品选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要用镊子,故答案为⑤.(4)量筒量取液体时,尽量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所以量取8mL的水应选10mL量筒,且用到胶头滴管,故答案为:④⑧.【点评】本题考查实验仪器的作用,是较为简单的题型,只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稍加留心即可做好.12.在如图转化关系中,生成物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H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反应②中,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改变.(1)图中A是高锰酸钾(KMnO4),B是二氧化锰(MnO2);,H是二氧化碳(CO2);(2)写出①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①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③碳+氧气二氧化碳.【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文字表达式.【分析】解题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并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本题的突破口为“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H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D为氧气,H 为二氧化碳;“在反应②中,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则B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可知,“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为氧气,H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二氧化碳”,“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所以B是催化剂,氧气和G点燃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G是一氧化碳或碳,A加热会生成氧气和一种催化剂,所以A 就是高锰酸钾,B就是二氧化锰,C就是锰酸钾,二氧化锰和E常温会生成氧气和F,所以E 是过氧化氢,F是水.(1)由以上推断知:A是高锰酸钾(KMnO4),B是二氧化锰(MnO2),H是二氧化碳(CO2);(2)由图示的分析可知:反应①高锰酸钾受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③为可燃物的燃烧.故答案为:(1)高锰酸钾(KMnO4);二氧化锰(MnO2);二氧化碳(CO2)(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碳+氧气二氧化碳.【点评】解决此类图框推断题的关键是找到解题突破口,然后“顺藤摸瓜”进行顺推、逆推或顺、逆推相结合,从而得出结论;最后代入原题检验即可.13.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Ⅰ)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1)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外焰与空气(氧气)接触更充分.(Ⅱ)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表.(2)由如表得出结论:内焰(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3)结合定量研究结论,如图所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 c (填字母)【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燃烧时燃烧的越剧烈则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分析酒精灯火焰的温度;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方法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外焰部分的酒精与氧气接触的充分,故反应放出的热量多,故外焰的温度最高,故填:外焰与空气(氧气)接触更充分;(2)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内焰的温度最高,故填:内焰;(3)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与桌面倾斜约45度角,且用外焰加热,bd是直立,错误;a没有用外焰加热,故填:c;故答案为:(1)外焰与空气(氧气)接触更充分;(2)内焰;(3)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的探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酒精灯各层火焰的温度并能结合表格提供的数据进行.14.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明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总是远小于21%,他认为误差主要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在量筒内加入100毫升的水.③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毫升.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⑤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5毫升.(1)小明按如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广口瓶外壁,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好(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改进后的装置无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而造成实验误差(3)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4% .小明发现,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仍有较大差距,查阅资料发现,引起本实验的误差除装置外,还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分析】(1)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一般是通过压强差来产生明显的现象来判断.压强差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利用温度的变化引起气体体积变化,二是利用外力产生压强差.(2)对比改进行前后的两种探究装置,可发现改进后不需要点燃红磷后再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可很好地避免因装置漏气而对结果带来的偏差;(3)根据量筒内减少的体积为氧气的体积解答.【解答】解:(1)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时,可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广口瓶外壁,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好.(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改进后的装置无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而造成实验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海南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一、选择题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对玻璃片呼气B.蜡烛燃烧C.湿衣晾干D.灯泡通电发光2.下列做法对保护建湖县城环境无益的是()A.城内的化工厂迁移到城外的工业园区内B.大力提倡家长使用私家车接送学生,赢得更多的学习时间C.研究开发“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完全转化为产物D.生活区内的垃圾分类存放、回收、处理3.生活中有关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A.河水 B.自来水C.蒸馏水D.饮用纯净水4.下列实验操作没有错误的是()A.液体取用B.读取液体体积C.给液体加热D.液体滴加5.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碳+氧气二氧化碳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C.氧化汞氧气+汞D.铝+氧气氧化铝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比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为三层7.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8.下列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集气瓶底部应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A.木炭 B.硫粉 C.铁丝 D.红磷9.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有关空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氧气B.空气的成分一般来说是固定不变的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不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D.从我们生活的县城来看,城区内空气的主污染物是建筑粉尘和汽车尾10.实验室制氧气的主要实验操作有6步①熄灭酒精灯;②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③将药品混合物加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固定在铁架上;④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⑤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⑥实验结束,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⑤④③②①⑥ B.③⑤④②①⑥ C.⑤③④②⑥① D.③⑤②④⑥①11.以下是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2008年8月8日,建湖城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82~93,根据以上信息,判断建湖市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A.Ⅰ级优 B.Ⅱ级良C.Ⅲ级轻度污染D.Ⅴ级重度污染12.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13.从安全、节能、环保和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A.双氧水水+氧气B.氯酸钾氯化钾+氧气C.水氧气+氢气D.氧化汞汞+氧气14.可以一次性鉴别出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A.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B.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C.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D.分别加入适量蒸馏水15.某班同学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除16小题外,每条横线2分,计40分)16.现有如下仪器,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A B C D(2)用上述仪器的编号填写①滴加少量液体药品的是②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的是③用来溶解物质的容器是④夹持试管用.17.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3)小明选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你认为他应选作为发生装置.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4)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①反应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②小明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水槽中的水呈现紫红色,你认为他操作中的失误是.18.通过实验现象和题给信息,按要求填空.为测定空气的成分按如图进行实验:(1)燃烧匙中的红磷量应,引燃后燃烧匙应;(2)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会进入达到集气瓶体积的.(3)此实验说明集气瓶中有,大约占体积,剩余气体主要是气.(4)能否用硫代替做此实验(能或不能),理由是:.(5)已知:镁+氧气氧化镁(固体),镁+氮气氮化镁(固体)根据上述反应,能否用镁代替磷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填“能”或“不能”)你的理由是:.2016-2017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海南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对玻璃片呼气B.蜡烛燃烧C.湿衣晾干D.灯泡通电发光【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对玻璃片呼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湿衣晾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灯泡通电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做法对保护建湖县城环境无益的是()A.城内的化工厂迁移到城外的工业园区内B.大力提倡家长使用私家车接送学生,赢得更多的学习时间C.研究开发“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完全转化为产物D.生活区内的垃圾分类存放、回收、处理【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绿色化学.【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根据生活知识积累进行分析,只要对环境友好,节能、减排的做法都对古城环境有益.【解答】解:A、城内的化工厂迁移到城外的工业园区内,同样会造成污染,不利用环境保护,错误.B、使用私家车接送学生,会加大汽车尾气的排放,加重环境污染,错误.C、提倡绿色化学工艺,实现零排放,既可以节约能源又可以杜绝污染,正确.D、推广垃圾分类存放、回收、处理,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能源,正确.故选:AB.【点评】本题联系生活考查了环境污染与防治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知识,同学们需要在平常生活中提高“节能、环保”的意识,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3.生活中有关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A.河水 B.自来水C.蒸馏水D.饮用纯净水【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河水中含有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物质,属于混合物.B、自来水中含有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物质,属于混合物.C、蒸馏水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D、饮用纯净水中含有水、可溶性矿物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4.下列实验操作没有错误的是()A.液体取用B.读取液体体积C.给液体加热D.液体滴加【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B、量取液体时,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C、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试管的倾斜度等;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解答】解:A、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故A错误;B、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正确,故B正确;C、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防止沸腾溅出,图中试管内的液体太多,故C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图中操作错误,故D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量筒和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掌握取用液体和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5.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碳+氧气二氧化碳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C.氧化汞氧气+汞D.铝+氧气氧化铝【考点】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符合题意.C、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反应的我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化反应、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比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为三层【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为三层;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7.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气体不溶于水,且不能与水发生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氧气发生反应的无毒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密度小于空气,且不与氧气发生反应的无毒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解答】解:由资料提示,该无毒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②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极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也可用③排水法收集故选C.【点评】熟悉收集气体的方法和适用范围.并且知道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是最理想的收集方法.8.下列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集气瓶底部应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A.木炭 B.硫粉 C.铁丝 D.红磷【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试验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下了使集气瓶底炸裂,因此试验之前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进行化学实验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认真去做,否则会产生不良后果.9.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有关空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氧气B.空气的成分一般来说是固定不变的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不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D.从我们生活的县城来看,城区内空气的主污染物是建筑粉尘和汽车尾【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分析判断.【解答】解:A、空气中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氧气,正确;B、空气的成分一般来说是固定不变的,正确;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定条件下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错误;D、从我们生活的县城来看,城区内空气的主污染物是建筑粉尘和汽车尾气,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即可解答.10.实验室制氧气的主要实验操作有6步①熄灭酒精灯;②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③将药品混合物加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固定在铁架上;④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⑤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⑥实验结束,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⑤④③②①⑥ B.③⑤④②①⑥ C.⑤③④②⑥① D.③⑤②④⑥①【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巩固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及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判断.【解答】解: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从水槽中取出导管;熄灭酒精灯.则正确顺序为:⑤③④②⑥①故选:C.【点评】注意制取氧气的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移)、熄”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步骤不能颠倒.11.以下是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2008年8月8日,建湖城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82~93,根据以上信息,判断建湖市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A.Ⅰ级优 B.Ⅱ级良C.Ⅲ级轻度污染D.Ⅴ级重度污染【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题意,并结合建湖城区的空气污染指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建湖城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82~93,介于51~100之间,根据图表中信息,建湖城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Ⅱ级和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2.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考点】分离物质的仪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氧气不易溶于水,经过水时氧气几乎不会减小并且还可以润湿,对病人有好处;在给病人输氧时,氧气应从a导管进入,b导管导出.这样可以通过水下气泡的多少快慢判断气体的流速.如果导管接反了,会将装置内的水排出.【解答】解:A、若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时,装置内的氧气越来越多,装置内压强大于外面的大气压,水就会沿着a导管被排出,故A说法错误;B、在给病人输氧时,氧气应从a导管进入,b导管导出.这样可以通过水下气泡的多少快慢判断气体的流速.故B说法正确;C、氧气从a导管进入,b导管导出,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经过水里面时会呈气泡冒出,现象明显,很容易判断是否有氧气输出,故C说法正确;D、氧气经过水里多时,产生的气泡就多;氧气的流速快时,产生气泡就快,因此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的装置作用主要是输送氧气,并对氧气润湿,与化学知识没有多大关系,但要注意的是进气的方向,与洗气是相同的,长管进气,短管排出.13.从安全、节能、环保和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A.双氧水水+氧气B.氯酸钾氯化钾+氧气C.水氧气+氢气D.氧化汞汞+氧气【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的是很多的,一是看反应条件,如通电、加热操作比较麻烦.也不节能;二是看反应物用量要经济.【解答】解:A、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常温即可进行,节能,简便,生成水,无污染,故选项正确;B、氯酸钾加热分解,需要加热,消耗能源,不简便,不安全,故选项错误;C、通电使水分解,要消耗电能,不节能,且生成两种气体使收集的气体不纯,故选项错误;D、氧化汞加热分解,需要加热,消耗能源,不简便,不安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是属于实验方案的选取,关键是要从操作是否简单、安全,生成物是否会有污染、反应物是否经济等多角度去综合考虑.14.可以一次性鉴别出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A.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B.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C.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D.分别加入适量蒸馏水【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一次性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解答】解:A、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只有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难以鉴别气体是空气和氧气.方案不可行;B、滴入石蕊后,只有二氧化碳能够鉴别出,其余的无法区别.方案不可行;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木条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现象明显,方案可行;D、分别加入蒸馏水,三种气体均不能产生明显现象,无法完成鉴别.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氧气、空气、二氧化碳这三种气体的性质的了解,解题时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联系实际,逐一分析推断.15.某班同学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压轴实验题;实验方案评价题.【分析】根据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1、造成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的因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1)、装置是否漏气;(2)、红磷的用量是否充足;(3)、瓶内的氧气是否耗尽;(4)、装置是否冷却到室温.2、造成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五分之一的因素可以从以下两各方面考虑:(1)、止水夹有没有夹紧;(2)、燃烧匙伸入是否过慢.【解答】解:①实验中所取红磷的量不足时,会导致装置内氧气不能全部消耗,因此使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小于五分之一,正确.②实验装置若漏气,会使空气进入集气瓶内,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正确;③实验前若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会导致实验中装置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而逸出,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大于五分之一,正确;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因此测定氧气体积分数增大,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注意事项等,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排除选择法,即分析每一选项导致的后果,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二、非选择题(除16小题外,每条横线2分,计40分)16.现有如下仪器,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A 量筒 B 燃烧匙 C 烧杯 D 试管夹(2)用上述仪器的编号填写①滴加少量液体药品的是 E ②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的是 A③用来溶解物质的容器是 C ④夹持试管用 D .【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仪器A是量筒;仪器B是燃烧匙;仪器C是试烧杯;仪器D是试管夹.(2)①滴加少量液体药品的是胶头滴管;②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的是量筒;③用来溶解物质的容器是烧杯;④夹持试管用试管夹.故答案为:(1)量筒;燃烧匙;烧杯;试管夹;(2)①E;②A;③C;④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铁架台;(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3)小明选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你认为他应选 A 作为发生装置.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收集装置是 E .(4)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①反应原理: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用文字表达式表示)②小明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水槽中的水呈现紫红色,你认为他操作中的失误是没有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文字表达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2)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