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付晓玲教学程序

合集下载

2024年打花巴掌公开课教案

2024年打花巴掌公开课教案

2024年打花巴掌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课程标准》四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分数的简单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定义、性质,以及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具体章节为“打花巴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定义和性质,能够熟练运用分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思维。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分数的定义、性质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卡片。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场打花巴掌比赛,引导学生观察比赛中的分数运用。

2. 知识讲解(10分钟)(1)复习分数的定义和性质。

(2)讲解打花巴掌游戏中分数的运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讲解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互相学习。

7. 课堂反馈(5分钟)学生反馈听课情况,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定义和性质2.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3. 打花巴掌游戏中分数的运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分数加减法运算。

(2)应用题: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1)略。

(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数的定义和性质掌握较好,但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1)研究分数乘除法运算。

(2)探索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更多应用。

(3)开展分数相关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知识讲解3. 例题讲解4. 教学难点与重点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情景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中职德育一第一课第一节职业伴随人生

中职德育一第一课第一节职业伴随人生

教学步骤

一、职业与人生



时间分 配
(分钟)
情景引入
人活在世上,离不开衣、食、住、行。为了获得这些生活必需品,就必须辛勤 地劳 动。因此,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无不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职业。我们无论是上高 中、读大学,还是进职业技术学校接受职业培训,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就业。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 价值 观、愿望等的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 理想 的实现过程。 简单说,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终生的工作经历。一般可以认为,我们 的职业生 涯开始于任职前的职业学习和培训,终止于退休。我们选择什么职业作为 我们的工 作,这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我们未来的衣食住用行等各种需要,包括许多年轻人梦想的出国旅游、 买楼、 10 分钟 买车,几乎都要通过我们的工作来满足;同时,现代人大部分时间是在社会 组织中 度过的。在毕业后到退休前的几十年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我们的工作打 交道, 因此,我们从事的工作,我们自己是否喜欢,是否适合,是否觉得这份工作 很有意 义,对我们同样非常重要。一位总裁曾经说过:“在我看来,世界上最大的悲 剧莫过 于,有太多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自己真正想做什么。想想看,一个人在工作 中只能 赚到薪水,其他的一无所获,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所以,我们在选择职业 的时候,应该慎重的对待。中国的古话“男怕入错行,女 怕嫁错郎”,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职业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 补充:介绍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自我实现、尊重、社交(情感)、安全、生存,通过职业活动来实现。
第1页
攀 枝 花 技师 学 院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教学步骤

2024年第三课《打花巴掌》音乐公开课精彩教案

2024年第三课《打花巴掌》音乐公开课精彩教案

2024年第三课《打花巴掌》音乐公开课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音乐教材第三课《打花巴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打花巴掌》的学唱,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特点;学习简单的音乐节奏与节拍,掌握八分音符的运用;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打花巴掌》的旋律和歌词,能熟练演唱。

2. 学习并运用八分音符,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3.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八分音符的掌握和运用;歌曲中节奏的变化。

2. 教学重点:歌曲《打花巴掌》的学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卡片等。

2.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打花巴掌的民俗视频,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a.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打花巴掌》。

b. 分组进行节奏练习,掌握八分音符的运用。

c.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实践活动:a.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比赛,每组派代表进行评价。

4. 例题讲解: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并示范演奏。

5. 随堂练习:学生跟随教师弹奏钢琴,进行节奏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打花巴掌》2. 歌曲旋律简谱3. 节奏练习:八分音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八分音符,创作一段简单的节奏练习。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学生对歌曲《打花巴掌》的学唱和节奏掌握程度较好,但部分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仍存在沟通不足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八分音符的掌握和运用;歌曲中节奏的变化。

2. 教学过程:实践活动中的分组演唱比赛和教师评价。

化繁为简,突破重点,轻松阅读

化繁为简,突破重点,轻松阅读

化繁为简,突破重点,轻松阅读发布时间:2021-08-17T17:12:05.40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1期4月作者:付玲[导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做到了课前准备,使自己成竹在胸付玲(普格县附城小学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 615300)内容摘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做到了课前准备,使自己成竹在胸,课上把握住重点,理解内容,并且在教学中还对作者的表达方法进行研究,用以指导写作,那么,阅读课的重点任务“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目标定能实现。

关键词:阅读教学突破重点轻松阅读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般来说,教师要凭借阅读教学教给学生有关的读写知识与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

既然阅读教学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教师们往往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就会从头至尾,巨细无遗,字词落实、句段落实,结果却适得其反,尤其显得力不从心,没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也没让学生培养出什么能力。

那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如何做,才能完成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任务,培养学生“读书”、“作文”的能力呢?我在以下几方面作了探讨:一、课前准备,成竹在胸只有做好课前的准备,才能做到成竹在胸,轻松完成后面的学习。

因此,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和学生都必须认真进行。

从教师方面说,备课时,必须对课标和教材作深入的钻研,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抓住文章的重点进行备课。

重点的取向依据有三:1、根据课标关于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的规定,确立“主攻方向”。

2、根据各个单元的训练重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结合本班学生的语文水平,确立本课完成教学重点的方法、深度以及训练广度。

一句话,就是要做到既有通盘的考虑,又有落实到每一节课的具体安排,这样,才能做到教学时成竹在胸,有条不紊。

从学生方面说,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就是做好课前的预习。

预习内容要依据:1、每个训练组的“导读”提示。

2、每篇课文之后的“思考练习”的提示。

3、由教师针对课文提出一些紧扣教学重点的问题进行预习。

2024年课例《打花巴掌》公开课精彩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课例《打花巴掌》公开课精彩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课例《打花巴掌》公开课精彩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打花巴掌》的歌词、节奏和打法。

2.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游戏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游戏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打花巴掌》的歌词、节奏和打法。

2.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打花巴掌》的节奏和打法,以及创新玩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做热身运动,活跃课堂气氛。

(2)教师介绍《打花巴掌》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歌词学习(1)教师播放《打花巴掌》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吟唱。

(2)教师逐句教唱歌词,注意纠正发音、节奏。

(3)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节奏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打花巴掌》的节奏,用拍手的方式表现。

(2)教师示范节奏,学生跟随模仿。

(3)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打法学习(1)教师示范《打花巴掌》的打法,讲解动作要领。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打法,注意动作的准确性。

(3)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游戏实践(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打花巴掌》游戏,提醒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游戏结束后,学生分享游戏心得。

6.创新玩法(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创新《打花巴掌》的玩法。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创新方案。

(3)教师挑选优秀方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收获。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四、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打花巴掌》的歌词、节奏和打法。

2.家长协助孩子录制《打花巴掌》表演视频,发送至班级群分享。

3.学生思考如何将《打花巴掌》与其他民间游戏结合,创新玩法。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歌词、节奏、打法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打花巴掌》的基本技能,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游戏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内容的兴趣

如何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内容的兴趣

如何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内容的兴趣发布时间:2021-10-26T08:03:34.41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6月第16期作者:梁之美[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素质教育也得到了大力落实,很多学科的课时都被压到了最低,但这些学科所承担的学习任务却并没有减少梁之美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同德镇中心学校 617007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素质教育也得到了大力落实,很多学科的课时都被压到了最低,但这些学科所承担的学习任务却并没有减少。

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小学语文学科,面对大量的课内外阅读内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是当前小学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在此过程中,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少教多学”课堂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对此本文将提出如何利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来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小学语文教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先教后学,当堂训练”最早是江苏泰兴洋思中学所提出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该教学理念的实际意义就是全程鼓励学生自学。

其中,先学指的就是学生带着教师所设定的教学任务,有目标地展开自学。

而后教就是对学生的自学成果进行检验与点拨。

当堂训练,就是在课堂教学之后立即完成作业。

虽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并没有高深的理论作为依靠,但正是小学生在这样全程自主学习过程中,才能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一、平淡过渡,做好语文课前预习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预习环节对于广大师生而言,并不是一个新颖的话题。

在预习提纲制定中可以涉及学习方法指导。

与此同时,预习提纲中每一小组的问题都是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思维台阶[1]。

在此期间,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之前批改预习提纲,可以及时获取学生认知前提的反馈信息,进而在备课过程中能够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避免出现无效的教学环节与教学行为,从根本上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城南区学习中心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手册

城南区学习中心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手册

城南区“学习中心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手册为适应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和新中考背景下的基础教育新形势,落实国家深化育人方式改革的新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我区决定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全区范围内推行“学习中心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孝南区“学习中心课堂”。

该模式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对课堂教学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其核心是“学为中心、以学定教”,通过“三学五步”的具体操作流程,形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向更高层次提升和跨越。

一、“学习中心课堂”教学模式理念: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新的课改,核心理念之一是促进课堂教学由“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

“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学会了”,课堂教学只有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思维时时在线,才能更加高效,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1.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教师的教,永远代替不了学生的学”。

教师在课堂上要从会教转变为会指导学生学,教为学服务。

3.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4.教学的效率在课堂,要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做到“堂堂清”。

5.学习活动设计遵循“因境设学、以疑定学”;教学活动设计遵循“为学而教、依学定教”。

6.以学生学习的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导向,并以学生能动、独立的学习活动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二、“学习中心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学习中心课堂1.坚持一个中心: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构建学习中心课堂。

2.明确两个认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只有改革才能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成为高效劳动。

3.抓住三个关键:加强“课堂教学设计”,将其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加强“学案编写的设计”,使学案成为学生活动的载体;加强“课堂管理”,让课堂充满活力而高效。

4.强调四个必须:必须有明晰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有学生自学和展示的过程;必须有探究和归纳的环节;必须进行实时的评价。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19 生物入侵者教案 新人教版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19 生物入侵者教案 新人教版

19生物入侵者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一,说明顺序和方法二,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为人类造成的损失两段顺序安排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资教学步骤一、情境导入1、学生齐读诗歌《不第后赋菊》,猜花名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师:“我花开后百花杀”一句,把菊花独立寒秋、傲然绽放的高洁展示得淋漓尽致。

“冲天的香阵”早已弥散在历史的天空,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花开后百花杀”的情形却再现于现代的都市。

请听今日新闻。

)2、新闻报道:《黄花开后百花杀》----加拿大一枝黄花惊现长沙二、整体感知:认真阅读课文,获取相关信息:1、通过刚才的阅读,你获得了哪些关于生物入侵者的知识?2、作者按什么思路来告诉我们这些知识的?开篇:假设情境,引出话题,作出解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逻辑顺序三、局部揣摩:本文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请用简要的语言分析其表达效果。

1、列数字:①“十一种鸟类有九种被赶尽杀绝”------数字的变化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危害之大。

②耗资数十亿美元------说明生物入侵者对人类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补充强调:数字的运用,使语言十分准确,符合说明文的科学性特点。

此外副词的恰当选用也增强了文章的准确性。

如“仅”“就”等词。

)2、举例子:①举蒲公英等为例------说明生物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进行的迁徙不会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太大破坏。

②斑贝、天牛、红蚂蚁等------说明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危害。

③蔬菜、水果、宠物等------说明生物入侵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3、打比方:①课题“生物入侵者”就是一个比喻,说明:a生物入侵是“移民”行为;b生物入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

②把斑贝比喻成“偷渡者”,说明它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给人类造成危害的。

(强调:生物入侵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陌生。

川教版(2020)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1.3视频的编辑与处理第一课时教案

川教版(2020)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1.3视频的编辑与处理第一课时教案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视频编辑与处理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视频编辑与处理的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视频编辑与处理的重点,强调视频编辑与处理的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5.视频字幕的添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视频字幕添加技能,如添加、编辑、对齐等。
6.视频的导出和分享:学生已经了解了视频的导出和分享的基本方法。
核心素养目标
1.信息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意识到视频编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处理能力。
2.实践操作能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视频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剪辑、特效添加、字幕添加等,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2.实践操作能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视频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剪辑、特效添加、字幕添加等,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3.创新思维:学生能够运用视频编辑软件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视频作品,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4.数字素养:学生能够理解视频编辑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提高数字素养,为今后学习更多信息技术知识打下基础。
5.合作与交流: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学生能够与他人共同探讨、交流视频编辑的经验和方法,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
-拖动时间线,定位到两个视频片段之间的过渡点。
-选择一个转场效果,将其拖放到时间线上。
-调整转场效果的持续时间和位置,确保效果自然流畅。
-预览和导出视频,查看添加转场效果的效果。
4.题目:请说明如何使用视频编辑软件调整视频速度。
答案:使用视频编辑软件调整视频速度的步骤如下:
-打开视频编辑软件,导入视频素材。

关注物理教学方法 与时俱进

关注物理教学方法 与时俱进
关键词 : 讲述 ; 实验 ; 思维; 教 学 方 法
中图分类号 : G6 4 2 . 4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4 ) 4 8 — 0 2 0 1 — 0 2
师者传 道授业解 惑也 。 在教与学的转化 中总离不 开教 师采用 一定的方法。 各学 科针对 不 同的 内容不 同 的对 象又有 不同的特点。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 同的展 示特 点 。在物理教学 常用 的方法 中 , 通常也可分 为语
2 0 1 4年 1 1月 第 4 8 期
教 育 教 学 论 坛
E DU CA TI ON TE A CHI N G FO RU M
N ov . 2 O1 4
N O. 48
关注物理教学 方法 与时俱进
袁晓玲
( 攀枝花学 院
材料工程学 院 , 四川
攀枝花
6 1 7 0 0 0 )
物理现象 不 同 , 对象 可不 同 , 但 反映 的共 同点一定 是 物理量对时 间变化 的快慢问题 。如 功率 、 感应 电动势
的表达 。由两者 的比进而可推广到 物理量对长 度 、 对 温度 、 对质量 的变化 ( 如关系到材料性 能 的摩 尔热容 、 热胀 冷缩 中膨胀 系数的概念 、 质心 的概念等 ) , 层 层递 进, 从 物理现象 到物 理量 的定义 再到量 纲 , 再到描 述 对 象 的方法都有 可 比性 。如动量到 角动量 、 从 真实力 到惯性力 , 从 实位移 到虚 位移 、 从有 实际位 移 的功到
学 生学 习状况 对教学 时 间的调 整等都 能充 分地 由老 师根 据实际情况所掌握 。 如用联系的 、 比较的 、 或纵 向

探索作文教学新模式

探索作文教学新模式

探索作文教学新模式作者:傅晓莉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 2017年第7期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颐和佳苑小学傅晓莉学生怕作文,是不争的事实。

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很多学生平时与人交流时神采飞扬,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下面就谈一谈我在教学中逐渐摸索出作文教学新模式。

一、积极诱导,引发写作情趣作文训练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特色的语言,通过真实感人的材料反映我们的生活和情感,突出积极向上的主题,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1.打滴顾虑,激发情趣。

当学生从低年级刚刚接触写话练习时,先帮助学生打消思想顾虑,告诉他们学习写话就是要学会用笔来说话,平时怎样想就怎样说,怎样说就怎样写,怎么写的有趣就怎么写。

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知道写话并不难,于是不知不觉地产生写作的情趣。

2.提问引导,培养情趣。

在引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我选用提问法进行。

如在写看图写话时,提出问题把学生带入情境。

图上都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他是谁?在哪里干什么?这样长此训练,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情趣。

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了,也擅长发现平常生活的不平常之处了。

3.细心观察,提高情趣。

作文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认识客观世界,并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情感和思想的途径。

二、展现情境,丰富写作素材在作文辅导中,学生要走出校园这个圈子,拿起笔来写生活中那些平凡的人和事。

1.游艺活动,创设情境。

喜欢活动,这是学生的天性和共性,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加之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将“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文章自然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2.实践活动,感受情境。

实践活动是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形式,它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还让学生在实践过程的感知、体验中丰富了作文素材,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区劳动、新闻调查等。

3.表演活动,体验情境。

运用“角色表演法”让学生扮演写作题材中的人物,通过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栩栩如生地创演或重演事情的经过,让扮演者亲自体验事件中的人和事。

2024年打花巴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2024年打花巴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2024年打花巴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章《分数的初步认识》,具体内容包括分数的定义、分数的读写、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的比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比较。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数的比较。

重点:分数的定义、读写方法以及基本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挂图、卡片。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挂图展示一个披萨,将其分为八份,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取走其中的四份。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个操作,引出分数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分数的定义:讲解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举例说明。

(2)分数的读写:讲解分数的读写方法,举例演示。

(3)分数的基本性质:讲解分数的分子、分母以及分数线的含义,举例说明。

(4)分数的比较:讲解分数的比较方法,举例演示。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第46页的练习题,巩固分数的读写和比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2. 板书内容:(1)分数的定义(2)分数的读写方法(3)分数的基本性质(4)分数的比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frac{2}{3}$:二分之三,表示将一个整体分为三份,取其中的两份。

$\frac{5}{4}$:五分之四,表示将一个整体分为四份,取其中的五份。

$\frac{7}{10}$:七分之十,表示将一个整体分为十份,取其中的七份。

(2)$\frac{3}{4}$<$\frac{5}{6}$<$\frac{7}{8}$(3)$\frac{3}{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如何表示一个整体被分成不同数量的部分?2. 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3. 如何将分数转化为小数和百分数?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2. 分数的比较方法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一、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1. 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选择学生熟悉的情景,如分水果、分食物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滇人版信息技术四年级第4册 第15课 规划“实验指南”演示文稿 教案

滇人版信息技术四年级第4册 第15课 规划“实验指南”演示文稿 教案

第15课规划“实验指南”演示文稿教学目标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实验相关素材,分析、处理素材,规划“实验指南”演示文稿。

教学重难点通过讨论交流确定“实验指南”演示文稿主题,然后由各种途径收集有关的实验信息,并整理实验的相关资料,规划“实验指南”演示文稿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准备介绍哪个科学小实验呢?从哪里可以获得有关的实验信息呢?同学们一起讨论交流一下,确定“实验指南”演示文稿的主题,然后根据需求收集、整理素材,规划“实验指南”演示文稿内容。

二、新课教授(一)确定演示文稿主题你做过哪些科学小实验?你对哪个实验最感兴趣?你在哪些地方见过介绍科学小实验的内容?通过集体讨论确定要制作的“实验指南”演示文稿的主题。

(二)收集、整理素材1、收集素材根据所选实验内容,需收集哪些素材来制作“实验指南”演示文稿?这些素材可以从哪些途径获取?2、整理素材对收集的素材进行分析、整理,将整理好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分类存放到相应文件夹中,如图4-2所示。

(学生动手操作)(三)规划“实验指南”演示文稿内容以制作“分离盐和水实验指南”演示文稿为例。

1、内容规划(1)封面:实验指南标题,作者姓名。

(2)实验器材:三脚架、滤纸、烧杯、漏斗、蒸发皿、量杯、玻璃棒、石棉网、酒精灯、坩埚钳、粗盐、火柴。

(3)实验过程:溶解一蒸发一结晶。

(4)实验结果:蒸发皿中出现晶体颗粒。

(5)实验结果分析: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6)封底:注明实验资料来源,向在制作过程中提供过帮助的人致谢。

2、结构规划演示文稿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进行分享,整体设计幻灯片时,需要考虑演示文稿的应用场合,合理安排和设计各种对象的呈现方式,恰当选择背景、字体样式、动画效果等。

(四)素材加工为了突出主题,还需将收集到的与实验主题相关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进行加工完善。

三、技能练习:四、课堂小结教学反思:。

付小红四年级教案

付小红四年级教案
凤祥小学“先学后导”模式教学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编案人
付小红
复备人
课题
声音的传播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新授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作出假设。
能够设计活动验证假设。
知识与技能
知道声音是通过空气、水及周围的一些固体传播的。
理解假设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B.古时候的骑兵睡觉时,都要侧卧在地上,这是为什么?
C.医生用听诊器能听到病人的心脏跳动,这是根据什么原理?
D.为什么宇航员在月球上,面对面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话?
E.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
F.海洋捕鱼时,在鱼网中播放鱼儿喜欢的声音,能把鱼儿诱入鱼网,这是根据什么原理。
教学反思
凤祥小学“先学后导”模式教学导学案
科目
科学
编案人
付小红
复备人
课题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重点
难点
知识要点
(知识技能方面的)
教学
准备
教师
资料
学生



预习提示:
预习检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分配
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修改或补充
板书设计
训练

达标训练:
拓展训练:
教学反思
凤祥小学“先学后导”模式教学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攀枝花付晓玲教学程序

攀枝花付晓玲教学程序

课题:在实验中寻找规律(教学设计)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附属外国语学校付晓玲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借助实验,进一步体会随机事件在每次实验中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

2、获得“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大,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会逐渐趋于稳定”的认识。

3、体会随机事件中所隐含的确定性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动手实验和课堂交流,进一步提高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技能。

2、经历对不确定事件的确定性内涵的认识过程,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习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3、通过观察频率折线统计图探索规律,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与态度目标1、经历动手实验和课堂交流的过程,提高数学交流的水平,发展合作探索的精神。

2、经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有用,并在解决过程中体会成功的乐趣。

3、学生真实记录实验数据,养成崇尚科学的良好品质。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安排了抛掷一枚硬币和摸球两个实验,希望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观察数据,发现不确定事件的发生并非完全没有规律可循,体会随着重复实验次数的增大,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将呈现逐渐稳定的趋势,可以由此来预测机会大小,了解用稳定后的频率值估计事件发生的机会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通过大量实验,体会随着重复实验次数的增大,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将呈现逐渐稳定的趋势,可以由此来预测机会的大小。

教学难点:认识实验结果的随机性和规律性。

应注意实验过程中,数据收集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三、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积极好动,爱表现自己;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统计数据的基本方法和频率的基本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感受过数学知识的运用;虽然在其他学科中接触过实验,以前也利用过实验收集数据,但还没有在实验中寻找过规律,所以本节内容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符合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符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准备1、教法分析本节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实验寻找出规律,所以选择“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以活动为核心,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与自主探索为主,在参与活动中学习知识。

四川省攀枝花市19中胡玲小英作业

四川省攀枝花市19中胡玲小英作业

初中英语第六期主题研修活动研修问题:教学活动时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应遵循实践性原则、真实性原则、选择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主题性原则,以期使课堂变得更加真实与自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一、实践性原则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大量运用英语,才能真正掌握所学语言。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所学知识,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以任务为载体,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查找资料、学会合作、学会分享不同的观点、学会思考、学会展示自我,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真实性原则课堂的真实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课堂上语言输入时所用材料的真实性。

二体现在课堂上师生之间通过语言、通过对话实现思想交流的真实性。

这取决于教师课前能否真正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讨论的问题,及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真实的回答,敏捷地捕捉教学中各种信息,并转化成课程资源的智慧。

是一种互动地、不断生成的真实课堂,是一种思维在跳动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三、选择性原则人们通常在比较中西方教育时说中国的孩子基础知识牢固,但缺乏创造力,孩子的创造力取决于孩子开放的思维与主见。

要想使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与主见,孩子需要有选择的机会,当孩子面临选择时才会思考,做出自己的决断,真正成长为有思想、有主见的人。

孩子们面临的选择多,思考多,于是便成长为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思想的大写的人。

而不只是会记忆的工具。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地选择的机会—选择阅读内容、选择活动内容与方式、选择小组呈现方式等等。

四、开放性原则人性化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课堂,由唯一性向选择性、多样性开放的课堂,这样的课堂能给孩子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

不同的思维碰撞,让人感受地语言的美,思维的美。

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充满灵性。

五、主题性原则教师每节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围绕中心话题,设计相应任务,补充相关文化知识进行。

让学习在数学学习中动起来

让学习在数学学习中动起来

让学习在数学学习中动起来
傅玲玲
【期刊名称】《读写算(教研版)》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在新课改实践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传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方式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造成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缺失,强调动手实践,即是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自主探究从而解决问题。

【总页数】1页(P221-221)
【作者】傅玲玲
【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区复兴镇中心校重庆 404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
【相关文献】
1.让数学学习变得生动起来
2.课内外“动起来”,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3.让小学数学学习的思维灵动起来
4.让孩子的数学学习“动起来”
5.体验让数学学习生动起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府学苑中学七年级2020学年第一学期体育排球课教案第六周

府学苑中学七年级2020学年第一学期体育排球课教案第六周
二、观看未学习的技术动作视频
三、复习比赛规则及场地规格、观看比赛视频
15


15’
20’
一、分组:
学生在各自位置坐好。
教法与学法:
1教师播放视频并提出要求。
2学生有问题可举手发言。
3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可站立于一旁模仿正确动作,或者纠正自身错误动作。
要求:不打扰其余同学,认真观看,积极发言。
二、分组
府学苑中学教案 第六周理论课
授课周次6周1次 授课年级七年级授课对象1班日期2020.4.19人数36
教学
内容
理论课学习
教学
目标
1.通过已学技术动作视频及错误动作视频的观看,使学生思考自身动作的问题。
2.主要通过比赛视频及未学内容视频的观看,使学生体会比赛氛围和产生动作表象。
3.培养学生虚心好学、刻苦认真的品质,通过提问让学生学会观察和分享。
③教师播放中国女排、男排比赛视频并提出要求。
④学生有问题可举手发言。
要求:不打扰其余同学,认真观看,积极发言。
结束部分
5分钟
一、教师小结
二、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三、整理器材
一、组织:同上
二、教法与学法:
1.学生说本课的收获和体会;
2.教师小结
三、要求:勤思考,积极发言。
安全措施
在教室上课,无球以及身体接触。较安全,注意动作模仿时学生的动作幅度,尽量安排空地。
教学部分
教学时间
教 学 内 容
练习量
组织教法与要求








5
分钟
一、课堂常规
1.师生问好,教师点名
2.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在实验中寻找规律(教学设计)
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附属外国语学校
付晓玲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借助实验,进一步体会随机事件在每次实验中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

2、获得“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大,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会逐渐趋于稳定”的认识。

3、体会随机事件中所隐含的确定性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和课堂交流,进一步提高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技能。

2、经历对不确定事件的确定性内涵的认识过程,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习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3、通过观察频率折线统计图探索规律,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与态度目标
1、经历动手实验和课堂交流的过程,提高数学交流的水平,发展合作探索的精神。

2、经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有用,并在解决过程中体会成功的乐趣。

3、学生真实记录实验数据,养成崇尚科学的良好品质。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抛掷一枚硬币和摸球两个实验,希望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观察数据,发现不确定事件的发生并非完全没有规律可循,体会随着重复实验次数的增大,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将呈现逐渐稳定的趋势,可以由此来预测机会大小,了解用稳定后的频率值估计事件发生的机会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通过大量实验,体会随着重复实验次数的增大,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将呈现逐渐稳定的趋势,可以由此来预测机会的大小。

教学难点:认识实验结果的随机性和规律性。

应注意实验过程中,数据收集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三、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积极好动,爱表现自己;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统计数据的基本方法和频率的基本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感受过数学知识的运用;虽然在其他学科中接触过实验,以前也利用过实验收集数据,但还没有在实验中寻找过规律,所以本节内容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符合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符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准备
1、教法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实验寻找出规律,所以选择“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以活动为核心,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与自主探索为主,在参与活动中学习知识。

因为本课利用电子表格统计数据,所以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

2、学法分析
因为本节内容需要做大量重复的实验以探索频率的变化规律,因此学生应进行自主探索,特别是合作探索,充分利用集体学习的优势,一方面比较不同小组实验结果的异同,另一方面汇总各自的实验数据,观察大数次实验结果的趋势,以加深对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和规律性的认识。

3、教学准备
(1)制作教具:一个装有8个红色乒乓球和2个白色乒乓球的方盒。

(2)制作学具:若干个装有8个红色玻璃球和两个白色玻璃球的方盒。

(根据学生人数而定)(3)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制作统计表。

五、教学活动程序
附例表:
六、关于教学设计的思考
1、本节课重在在通过实验,发现随机事件中隐含的规律“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大,频率逐渐趋于
稳定”,整个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同时培养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同时对这样的实验课,应该考虑噪音控制:
⑴摇动方盒产生的噪音,通过改进实验器材实现;
⑵实验中,学生比较兴奋,应平时加强礼仪教育,课堂上及时调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