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学(修改稿)

合集下载

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

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

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专指本科及以上层次的学习方向,其内容涵盖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事务、公共组织及其管理、公共经济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的课程体系通常包括政府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经济学、公共组织管理学、社会保障管理学、环境保护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方向,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公共管理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政府管理、社会组织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在理论上旨在培养学生对公共管理领域的整体把握和系统思维,在实践中旨在培养学生的管理决策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强调扎实的理论学习和丰富的实践锻炼,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强调学生对公共事务管理实践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的教学目标主要有:1. 培养学生的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使学生在公共机构、政府、社会组织等公共管理领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 培养学生的政策分析和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管理决策和领导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公共管理领域具备独立的管理决策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具备公共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并能够充分发挥在公共事务领域的专业优势和影响力。

在职业发展方面,毕业于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的学生可在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科研机构、咨询公司等多个领域就业。

他们可从事公共管理、政策研究、社会服务、社区发展、环境保护、公共安全、行政管理、财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方向的工作,具有较为广泛和灵活的就业选择。

在研究领域方面,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政府管理、公共政策、公共经济、公共组织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环境保护管理、社会管理等多个领域。

在这些研究领域中,学科的研究目标主要有:解决公共管理中的现实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支撑,推进公共管理领域的发展和创新,促进社会公共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公共事业管理学时学分:48学时/ 3学分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归属部门:经济管理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公共事业管理属于现代管理学的范畴,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分支学科、应用性学科。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本课程且是其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课程,其内容和任务主要是从理论上阐述公共事业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范畴、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和方法等,同时,根据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念,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各个门类进行概述。

通过教学,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公共事业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把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和原则,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过程及发展趋势,能较好地较熟练地认识和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方法和技术,并对公共事业管理各个部门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当前我国进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建立发展中国特色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加强专业思想的教育,同时,促进学生理论素质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设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

本课程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传统的事业管理体制,形成新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需要而开设的专业课程,,也是帮助学生在理论上认识公共事业管理及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提高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能力的专业课程。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导 论(教学时数6)教学目的:通过对当前我国事业的转型和事业单位改革需要的分析,通过对公共事务、公共产品尤其是准公共产品理论的分析,让学生树立起新型的事业及公共事业的理念,并通过对公共权力、公共组织等分析,形成公共事业管理的概念。

进一步,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相关管理的联系与区别,并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学科意义。

教学重点:公共事业基本概念、公共事业管理基本概念、公共产品理论、准公共产品理论教学难点: 公共事业的经济属性、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第一节 公共事业的内涵和特征一、我国传统的“事业”及其转型二、社会公共事务三、公共产品理论四、公共事业的基本内涵和特征第二节 公共事业管理界定一、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公共组织概述二、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权力三、公共事业管理的含义第三节 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相关管理关系一、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二、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三、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第四节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研究对象二、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三、当前学习和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意义本章基本概念:事业、公共事业、社会公共事务、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公共组织、非政府组织、准政府组织、公共权力、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本章思考题:1、社会公共事务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是什么?如何进行类别划分?2、公共产品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其基本特征是什么?如何进行分类?3、准公共产品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其可以如何划分?4、我国公共事业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为什么?5、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是什么?6、为什么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必须是社会公共组织?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居于什么地位?7、公共权力如何划分?公共权力的基本特征是什么?8、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有什么联系与区别?9、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0、公共事业管理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各种方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1、当前学习和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有什么意义?第二章 公共事业管理的环境(教学时数3)教学目的: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各个方面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基本内涵,以及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

《公共事业管理学》教学大纲(改)

《公共事业管理学》教学大纲(改)

《公共事业管理学》教学大纲(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四年制本科适用,参考学时48学时)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主要任务课程的性质《公共事业管理》是研究公共事业管理各环节(主体、客体、目的、职能和方法)及各领域(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公共住房管理、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管理)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同学们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深刻认识和浓厚兴趣,并为其他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并结合时代发展以及公共事业管理实践发展探讨了公共事业管理变革的方向。

主要任务1.了解并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能运用所了解所掌握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公共事业管理问题。

3.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及重点(一)绪论教学内容1.公共需要与公共事业:特征、含义。

2.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内容、特征。

3.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和手段。

4.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意义。

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公共需要、公共产品的特征,公共事业管理及主体的含义、特征、手段。

2.熟悉公共需要与私人个别需要的区别及公共事务与公共事业关系。

3.了解公共产品理论及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意义。

重点公共需要、公共产品的特征,公共事业管理及主体的含义、特征、手段。

(二)西方国家的公共事业管理教学内容1.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的沿革。

2.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与特征。

3.当代西方的公共事业管理改革。

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西方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沿革,基本特征。

2.了解当代西方的公共事业管理改革。

重点西方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沿革,基本特征。

(三)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教学内容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共事业管理。

2.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3.深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公共管理学修改含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学修改含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学修改含案例分析最新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一、填空1、公共管理活动公共行政学2、公共组织社会公共事务公共利益公共权力3、罗伯特达尔赫伯特西蒙新公共行政学4、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5、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6、公共权力公共社会7、政治实体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8、调节性自我调节性9、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和组织准备10、事实价值二、选择题1C 2D 3C 4A 5B 6B 7A 8D9B 10D三、简答题1、什么是公共管理的内涵?P2所谓公共管理,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2)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3)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4)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利的运作过程2、政府职能演变经过那几个阶段?P34(1)限制政府干预(2)主张政府干预(3)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3、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几点表现?P45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的“经济人”的假设。

即认为人是自利的、理性的,而且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公务员也不例外。

由此看来,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的一切行为都可看成是经济行为,而使“政府政治过程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假设”受到质疑而不得不被放弃。

(1)公共政策失效(2)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3)内部性与政府扩张(4)“寻租”及腐败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

P49(1)非政府性(2)公益性(3)正规性(4)专门性(5)志愿性5、公共政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P71(1)公共性(2)利益选择性(3)目标指向性(4)权威约束性(5)功能多极性(6)动态稳定性6、简述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和基本原则。

P84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是指参与政策方案设计与研究的所有机构和人员。

(1)执政党(2)立法机关(3)行政机关(4)利益集团(5)大众传媒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事业单位成公共事业管理学复习提要

事业单位成公共事业管理学复习提要

二、事业单位成《公共事业管理学》复习提要(将提要与教材相结合进行复习为宜)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一、公共物品是指无论个人是否想要购买,其利益不可分割地被扩散给社会全体成员的物品。

二、公共事务是生产公共物品的活动,是指涉及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其产品具有完全的“非排他性”。

三、准公共事务是生产准公共物品的活动,是指涉及部分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其产品具有部分的“非排他性”。

和公共事务及企业事务相比,准公共事务的特点是中介性。

四、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公共事业组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采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社会准公共事务进行协调,实现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社会利益目标的活动过程。

公共事业管理这一定义包含五层含义:1、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公共事业组织,以区别于行政管理的主体——政府组织或企业管理的主体——企业组织。

2、公共事业管理的客体是准公共事务,其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

3、公共事业管理内容集中概括为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社会利益,这就决定了公共事业管理永久存在,而且随着社会发展经常进行调整。

4、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是通过对准公共事务一系列活动的调节控制,使准公共事务表现出有序、有效、可控制的特点。

5、公共事业管理负有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其工作绩效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或效率作标准。

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命线在于其经济效益。

六、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别:1、管理主体不同。

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机关,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公共事业组织。

2、管理方式不同。

行政管理实行等级制,上下级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实行命令服从方式。

公共事业管理与客体之间没有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3、管理的直接性和间接性不同。

行政管理主要是一种间接性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主要是一种直接管理。

4、管理的独立性和非独立性不同。

公共事业组织具有独立性,而作为行政管理主体的政府部门不具有独立性。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0405037课程学分:3课程总学时:48适用专业:15行政管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公共事业管理》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是一门系统阐述公共事业管理活动及规律的课程,涵盖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定义及范围的明确来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领域,主要阐述通过对公共事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来保证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合理选择,通过对公共事业组织中的领导、沟通、激励、控制等活动来保证公共事业管理目标的实现。

进一步分析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责任和监督机制,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法律制度,从而把握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和公共事业品德。

选择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的发展和创新的模式。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本课程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定义及范围的明确来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领域,主要阐述通过对公共事业组织的培养和发展来保证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合理选择,通过公共事业组织中的领导、沟通、激励、控制等活动来保证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的正确方向等内容。

引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的深刻认识和浓厚兴趣,并为其他行政管理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对行政管理专业的深刻认识和浓厚兴趣,并为其他行政管理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使学生在先修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认识公共事业建立、运行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能力目标:初步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培养分析研究解决公共事业建设和改革的基本能力。

(≡)素质目标: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导论教学目标:借助经济学关于公共物品的理论,掌握公共事业的基本特性,掌握我国公共组织的四种基本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本书所研究的公共事业管理的双重内容。

2024年辅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2024年辅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2024年辅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一、引言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涵盖公共管理、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学科。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也日益重要。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我计划在2024年辅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以下是我对这门专业的教学计划。

二、专业课程设置1. 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该课程将针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等方面进行讲解。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运作机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该课程将介绍公共组织的结构和职能,以及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

重点教授招聘、培训和激励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在公共部门中管理人力资源的能力。

3. 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该课程将介绍公共财政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及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财政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基本技能。

4. 公共服务管理该课程将介绍公共服务的运作方式和管理方法,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公共服务领域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项目和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公共决策分析该课程将介绍决策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决策分析的技巧,培养学生在公共决策方面的能力。

6. 公共管理伦理与职业道德该课程将介绍公共管理的伦理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遵循职业道德,保持公正和廉洁的行为。

三、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计划设置以下实践教学环节:1. 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在政府部门或相关的公共机构进行实习,亲身体验公共事业管理工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开展实践项目,通过调研、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和挑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采用讲授、互动问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03331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03331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第一节公共事业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学第二章公共事业组织第一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第二节公共事业组织的概念和特性第三节公共事业组织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之一第四节政府与公共事业管理第三章公共事业管理职能与过程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过程第四章公共事业项目管理第一节公共事业项目管理概述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过程第三节公共事业项目管理范畴第五章公共事业财务管理第一节公共事业财务管理概述第二节公共事业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与原则第三节公共事业组织财务管理的法规体系第四节公共事业组织财务管理的内容第六章公共事业资产管理第一节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第二节我国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管理现状第三节公共事业组织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第七章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第二节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第三节公共事业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第四节公共事业人力资源培养与培训第五节志愿者招募与管理第八章公共事业组织战略管理第一节公共事业组织战略管理概述第二节公共事业组织战略管理的过程第三节我国公共事业组织战略管理第九章公共事业绩效与评价第一节公共事业绩效与绩效管理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的绩效评估第十章公共事业部门管理第一节科技事业管理第二节教育事业管理第三节文化事业管理第四节卫生事业管理第五节体育事业管理关的以科、教、文、卫、体等为基础内容的行为或部门,及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促进社会整体利益和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即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节控制的过“公共事务”这一概念18世纪就在西现的是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受益对象是全体社会公众,虽然社会公众的具体范围不一定相同,但既为公共事务,也就意味着一个社会中的全体公众都可以享受这种利益。

公共性是公共事务最突出和基本的特征。

第二,劳务性。

即以政府为核心的社会公共组织通过所承担的公共事务而向公民提供的主要是服务,即劳务,或者称为劳务产品。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展开讨论。

在首先介绍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目前的现状,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的。

在重点论述了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重新设计了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创新了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了教学评价体系,并重点强调了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在总结了《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展望了未来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并进行了结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影响,为未来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理论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案例分析、教学成果、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它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因此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教学改革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改革还可以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素质提升。

通过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课程教学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现状当前,《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教学内容陈旧,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许多课程内容停留在理论阶段,与实际工作脱节;二是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和互动性。

大多数老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缺乏实践性和参与性;三是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难以客观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学生普遍对课程评价存在疑虑,评价方式单一且不具备科学性;四是实践教学环节不足,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学(第三版) 娄成武 司晓悦 郑文范 艺术表演改革

公共事业管理学(第三版)  娄成武 司晓悦 郑文范 艺术表演改革

艺术表演改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现有艺术表演团体和演出场所等事业单位,均应逐步推向市场和社会实现企业化与社会化。

在这种新型的艺术事业管理体制下,政府文化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国家艺术发展目标和政策,开展艺术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监督管理艺术市场,通过设立各类艺术基金来择优资助和扶持艺术事业,而不再直接参与各类艺术事业组织的经营管理。

对于各类艺术创作、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等文化事业单位,都应使其依法面向市场自主开展文化生产经营活动,并不再干预其经营。

通过下面“二人转就是我的生命”、“满足群众需求多出文化产品”等案例可以进一步明确这一点。

1、二人转就是我的生命沈阳市作家协会主席、著名女作家马秋芬近日与著名笑星赵本山,就二人转民间艺术的多方面问题,进行了一次内容丰富的长谈。

马秋芬:我在报纸上看到你不久前成立了民间艺术团。

赵本山:是。

成立民间艺术团,就是要走市场的。

我能有今天,是因为我最了解观众。

下边坐的是大众,我就知道该怎样对待大众;下边坐的是专家,我就知道该怎样对待专家。

这正是对观众了解的结果。

与艺术团签约的演员,都要了解观众,才能适应市场。

马秋芬:自从《刘老根》在央视播出,二人转在沈阳就火起来了。

可是有人说,民间一些小剧场里的二人转,有不少说“脏口”的现象,你怎样看这个问题?赵本山:随着搞活经济和开放市场,社会上好的东西出来了,不那么好的东西也出来了。

有些场所,比二人转“脏口”更差的不良“服务”不是也出来了吗?二人转,它也是随社会走的,那些风气也渗透进来。

二人转的形式本来就是表达老百姓身边的事,有时候渗透进一些不良风气,不可避免,“脏口”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迎合这一部分观众的。

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我才坚持倡导绿色二人转。

马秋芬:我通过写这部书,才有机会稍微系统一点地了解二人转,这才感受到二人转那种独特的魅力,它的艺术感染力太强了。

但有一些人从印象出发,一直只强调它的低俗。

赵本山:所谓雅和俗,其实是平等的。

公共事业管理学

公共事业管理学

公共事业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是一个涉及到公共事业领域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为政府公共事业部门、非营利组织和公共服务企业等。

公共事业的管理与运营对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基本概念、重要性、目标和核心内容等方面进行阐述。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学科,涉及到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提供、公共部门市场化改革、政府治理和公共责任等方面。

这些领域中的研究,旨在提高公共事业的效率与效果,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

公共事业管理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公共事业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它涉及到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环保等众多领域,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合理的规划与有效的管理,公共事业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目标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问题和挑战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其目标是提高公共事业的效率与效果,降低社会资源的浪费,提升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

其次,公共事业管理学还旨在提供科学决策的理论与方法,使公共事业管理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引领社会变革。

此外,公共事业管理学也着眼于提升公共事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公共事业的市场化改革与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公共事业的规划与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价与监督、政府治理与公共治理、公共责任与社会承诺等。

公共事业的规划与管理需要考虑到公众利益和市场规律的统一,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管理,提升公共事业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公共部门绩效评价与监督是保障公共事业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和有效的监督机制,促进公共事业单位的规范化运作。

政府治理与公共治理是公共事业管理学的重要课题,它旨在提供科学的、有效的政府治理模式,保障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治理能力和效果。

公共事业管理学

公共事业管理学

公共事业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公共事业如何规划、组织、领导、控制和评价的学科。

公共事业是指政府或公共机构提供的服务,例如公共交通、卫生保健、教育、环保等。

公共事业管理旨在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质量和可达性,满足市民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政府开始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例如自来水、排水系统和公共卫生设施。

随着公共服务的不断扩展和专业化,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在全球范围内,公共事业管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和职业领域。

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职责包括规划、组织、领导、控制和评价公共服务。

首先,规划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人员制定目标、编制预算、制定计划和工作流程。

其次,组织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人员管理、分配和监督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确保提供高效、高质和可达的公共服务。

第三,领导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人员激励下属、协调各方利益、促进信息共享和协作,以确保公共服务的有效率和可持续性。

第四,控制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人员监测和调整公共服务的执行进程,以确保实现预期的成果。

最后,评价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人员对公共服务的质量、效率和公平性进行评估,以便制定改进措施和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益和影响力。

公共事业管理涉及到各种复杂的问题,例如资源分配、人员管理、政策制定、市场竞争等。

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公共事业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例如公共政策、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沟通技巧等。

此外,公共事业管理人员还需要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挑战。

在国际上,公共事业管理已成为一门重要的研究领域和职业领域。

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相关的研究机构和职业组织,例如美国公共行政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国际公共管理协会(Interna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Association for Human Resources)等。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分析课程现状、提出改革措施并评价实践成果,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推动社会进步。

在介绍了改革背景、重要性和研究目的。

在详细分析了课程现状、改革措施和实践成果,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推动社会发展。

在总结了教学改革所带来的影响,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展望了教学改革的未来。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实践成果,以期培养更多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综合能力培养、社会发展、影响、发展方向、总结展望1. 引言1.1 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对该课程进行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需要引入更多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

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学校也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对《公共事业管理》课程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

通过改革,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

1.2 改革的重要性改革的重要性在于,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变革需要适应时代潮流和社会需求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需要通过改革来更新教育理念和实践。

教学改革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教学改革也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培养更多有担当、有能力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为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教学改革在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中至关重要,是推动领域发展和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

公共事业管理学

公共事业管理学

公共事业管理学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组织、指导、协调服务及资源利用的理论课程,它将
非营利性、非商业性的组织中发生的工作活动和管理活动置于相对独立的分析体系的中心。

它旨在探索服务对象的需求,设计、开发和实施公共事务管理系统,以满足这种需求。

公共事业管理学主要研究公共经济学、行政学、政策分析、社会学、公共卫生和组织
管理理论。

它专门研究有形的或无形的服务如何创造、如何社会有用的技术开发的结果,
以及如何影响社会。

它还重点探讨了国家政策和实践,以及公共服务的机制。

公共事业管理学分为两大主要研究部分:资源管理和行政管理。

资源管理部分专注于
分析、管理、合作和开发社会经济资源,行政管理部分致力于分析、协调、控制和管理公
共服务组织。

此外,公共事业管理学也致力于提出更高效有效的服务配置解决方案,通过比较分析
和全面的调查来改善服务的效率和容量。

此外,它还探讨改进组织管理方法和发展战略,
例如选拔人员、设计服务流程、采购制造等,来提供公共服务更好的效能。

因此,公共事业管理学是一门广泛包括且涉及公共服务理论、实践以及服务和资源管
理的专业,旨在改善公共服务管理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确保公共政策的执行和执行。

它努力实现政策目标,增强公共受益者的生活体验,提高服务的可衡量性和可操作性。

《公共事业管理学》第一章 公共事业管理概述(定稿)

《公共事业管理学》第一章 公共事业管理概述(定稿)

第一章 公共事业管理概述
1 3
2 一、公共事业
二、公共事业组织
三、公共事业管理
3
何谓“公共事业”?


思考: (1)公共事业是否为企业之外的所有事业? (2)政府组织是否属于公共事业组织?政府 的活动是否叫做公共事业活动? 需要明确: 公共事业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在理论 上也是个特指的概念,政府的活动不属于公共 事业活动的范围,但对公共事业有一定的指导 权限。


根据1998年10月25日通过的《民办非企 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 “本《条例》所称民办非企业单位,是 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 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 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 织。”
事业单位与民办非企业单位定义之区别
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 事业单位 关兴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 兴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 卫生等活动的社会组织。



产品(或服务):准公共性; 服务对象:社会公众,公众性; 服务目标:公众利益,公益性。

(2)非营利性。

事业单位:“为了社会公益”、“社会服务” 。 社会团体:“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 。
二、公共事业组织


(一)什么是公共事业组织 公共事业组织是指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 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准公共物 品的社会公共组织。 公共事业与非营利组织是什么关系呢?
三、公共事业管理

3.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区别 最根本的不同:管理主体不同。 这个不同决定了其他方面的所有不同。
三、公共事业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政务专业(专科)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公共事业管理》是电子政务专业考生专业基础课之一。

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现象,定义及范围的明确来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领域,主要阐述对公共事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来保证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合理选择,通过公共事业组织中的领导、沟通、激励、控制等活动来保证公共事业管理目标的实现,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的评价和监督活动来保证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的正确方向。

考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系统了解上述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理,从而引导考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对公共事业管理的深刻认识和浓厚兴趣,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主体,领导沟通、激励、控制,公共责任,监督机制,法律制度,伦理和公共事业品德等基本知识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发展与创新、管理方法与技术、社区建设重要理论;
2、理解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所服务的对象,并能比较清楚的区别各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管理主体与服务对象的具体关系;掌握公共事业管理领域所涉及的概念、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等,并能结合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研究、分析。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学习本课程之前最好先修《行政管理学》,这样应能更好地掌握本课程中的有关的知识。

另一方面学好本课程也将对加深过去已学课程的理解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考生明确公共事务、准公共事务、企业事务、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从而掌握学科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公共事业管理学,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主体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公共事业组织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公共事业组织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公共事业组织的概念和特征,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公共事业组织的作用—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第三章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领导、沟通、激励、控制与效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部分学习是要求具体掌握公共事业管理领导权力、领导素质、行为、体制;沟通的含义、作用与方法;激励的性质、原则方式;控制的功能类型方法;和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特点、评估措施等,重点是各种行为的性质与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领导,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2、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沟通,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3、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激励,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4、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控制,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5、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效率,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第四章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责任与监督机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这部分是本课程内容的重点也是难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是要弄清楚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责任,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既要了解国外公共事业在这些问题上的现状又要准确把握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现实。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公共事业组织的公共责任和监督机制,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发达国家的公共事业组织的公共责任和监督机制,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3、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第五章公共事业管理的法律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这部分是本课程内容的重点也是难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分重点是要弄清楚社团、事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的法律制度;既要了解国外公共事业在这些问题上的现状又要准确把握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现实。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国外公共事业组织法律制度比较研究,要求达到领会的层次
2、我国公共事业组织法律制度概述,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3、事业单位法律制度,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4、社团的法律制度,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5、民办非企业单位法律制度,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6、基金会的法律制度,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第六章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和公共事业品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这部分是本课程内容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习本部分重点是要弄清楚公共事业伦理建设和品德特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公共事业伦理,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建设,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3、公共事业品德,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第七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力资源开发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公共事业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各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

了解和把握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现实。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对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3、加强对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管理的建议,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4、各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第八章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主要内容包括现代事业制度设计,部门公共事业管理改革,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与创新和目标管理,人力资源测评技术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是掌握公共事业的社会化与企业型市场和目标管理以及目标制定的程序,实施的整个内容都带有探讨性、研究性、可操作性,要求深、求广、求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现代事业制度设计—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公共事业管理模式选择,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2、实现我国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目标的基本途径与对策,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3、部门公共事业管理改革,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第九章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与创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公共事业管理发展及公共事业管理创新的概念和内容,把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与创新的背景和原则、公共事业社会化与事业型市场的发展的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公共事业管理发展与创新的背景,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2、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与创新,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3、公共事业的社会化与事业型市场的发展,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第十章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方法与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目标、目标管理、人力资源测评、社会调查等概念,掌握目标管理的主要过程;掌握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常用方法与技术。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目标管理,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人力资源测评技术,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3、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要求达到领会和应用层次
第十一章社区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针对我国实际,掌握社区管理意义、特征、体制、组织形式、管理素质、管理模式。

可接触社会活动实际研讨社区发展新路子,从创新角度去设计具有不同特色的社区管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社区管理的意义、内容和特征,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社区管理体制与社区管理组织,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3、社区管理人员及其素质,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4、社区管理模式,要求达到领会层次
5、社区管理的发展与创新,要求达到领会和应用层次
三、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1、使用教材”:《公共事业管理学》,娄成武、郑文范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列入本考纲考核知识点的,作为考核范围。

3、关于考试大纲中能力层次的说明:
识记:要求应考者能知道本课程中有关的名词、概念、原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要求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论述。

简单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本课程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中的少量知识
点,分析、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综合应用:要求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运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4、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本大纲所列的考试知识点均属于考核的内容。

考试命题覆盖到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本课程采用书面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本课程考核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分值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本课程试题的难易程度适中。

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值比例大致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

应当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不是同一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的试题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切勿将二者混淆。

本课程考试题型举例: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附录题型举例
一、填空题
市场体制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不仅使得许多社会经济发展活动难以通过市场体制进行,而且在不少情况下还导致破坏性的社会后果,被称为___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
行政管理的主体是()。

A、公共事业组织
B、政府机关
C、公共管理
D、企业
三、多选题
在现代社会中,政府如要有效地履行其职责和执行其职能,必须要满足的基本条件有()。

A、公正廉洁
B、政府必须有能力
C、负责任
D、有创造力
E、有效率
四、名词解释
事业单位:
五、简答题
简述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别。

六、论述题
试分析我国公共事业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