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学基础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概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是为了培养具有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公共事业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
该专业课程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多个领域,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政策分析、组织管理、项目评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政治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基础等;2.核心课程:公共组织与管理、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估、项目管理与评估等;3.选修课程:城市规划与建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来讲解和分析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2.研究性教学法:通过研究性任务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3.实践教学法:通过实践课程、实习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公共事业管理的实际操作过程。
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具备政策分析、组织管理、项目评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2.了解国内外公共事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较强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毕业要求1.具备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2.掌握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具备政策分析、组织管理、项目评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3.了解国内外公共事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较强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4.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就业方向1.政府机构: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各级政府部门等;2.事业单位:如公共服务机构、文化体育机构等;3.企事业单位:如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4.科研机构:如高校、科研院所等。
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的未来发展趋势1.数字化转型将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趋势,学生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2.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目标,学生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问题;3.全球化将进一步推动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的国际化,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全球视野。
公共事业管理 之 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基础
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非排他性与非竞争 性。
(二)公共产品的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是公共产品在生产与消费过程中附加给外部环境 的额外的成本或效益,而生产者或消费者本人却未支付这 部分成本,或没有享受到这部分收益;
就结构实体来说,公共事业管理系统包括 管理主体系统和管理客体系统。
思考、交流:
看了相关理论之后你的思考?
个人理性的选择导致集体的非理性结局。
《麦吉的礼物》:
新婚不久的吉姆和德儿,很是穷困潦倒。除了德儿那一 头美丽的金色长发,吉姆那一只祖传的金怀表,便再也没 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他们引以为傲了。虽然生活很累很苦, 他们却彼此相爱至深。每个人关心对方都胜过关心自己。 为了促进对方的利益,他们愿意奉献和牺牲自己的一切;
只要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出现不一致时,就会存在某种外 部效应;
外部效应按照其对外部的影响分为两大类,即正外部效应 和负外部效应;
正外部效应也称为收益的外部化,如教育。 负外部效应是指某些产品的生产或消费会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以外
的社会成员遭受损失却无法得到补偿,也称为成本的外部化,比 如环境污染、拥挤的公路或桥梁。
结论:
要让社会避免陷入集体非理性的困境,有 必要建立一套协调个体选择的制度安排。
集体行动逻辑
1965年,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Olson)出版《集 体行动的逻辑》一书,运用经济学关于经济人及其行 为的假定,论证了个人理性不是集体理性实现的充分 条件这一著名论点;
他反驳了其他集团理论关于具有相同利益的个人组成 的集团总是会试图增进集团的共同利益的论点;
做法:要遵循八项原则:清晰界定边界、占用和供 应规则与当地条件保持一致、集体选择的安排、监督、 分级制裁、冲突解决机制、对组织权的最低限度的认 可、分权制企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一、管理类。
管理学原理是所有管理学的基础,因此,公管专业作为管理的一个分支,这方面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必备常识;另外,行政管理学也是公共管理的必修课程,因为专业本身就是行政工作挂钩的。
二、法律类。
作为管理者,多多少少都会和法律打交道,经济法学则是管理类专业的法学常识。
其中经济法原理、企业法、公司法、物权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证券交易法税法、金融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内容,则是一个合格的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者日常接触到的常用法律。
因此,管理学专业学习法律类常识就显得非常必要。
三、金融类。
金融类常识是政策制定正确与否的导向。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学习金融类知识的基础;金融学则是了解金融市场运行方式的简单途径。
四、项目规划类。
政策的制定、规划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
比如投资评估、定量分析和会计学原理,这些原理是制定项目、修改项目、核定项目和实施项目的基础能力。
而工作分析的方法则是项目制定与规划的核心。
五、国学。
既然是公共事业,那么了解整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则是行政工作人员应该考虑到的。
国学所包含的内容其实很广泛,能掌握国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何运用,则更容易顺应整个公众群体的需要。
六、政策原理类。
政策随时因人而异。
行政管理学是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必须了解的内容。
公共事业管理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的要素则是经济效益,因此,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必须被考虑到。
七、心理学类。
心理学目前已被各个领域运用。
作为用人单位,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了解人的常见心理特征,能够提升一个人的专业素养。
就公共事业而言,心理学应该是学生的选修课程,了解公众心理,才能更好的为公众服务,才能提高民众满意度。
八、专业知识类。
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知识包括:公共选择学,公共管理学,社区管理学,公共关系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公共政策等等。
除了以上内容需要学习,还有一些必备的技能和必须养成的习惯,具体分为:一、熟练操作基本的办公软件:现在是知识时代,更是信息时代,对于基本的电子信息储存、分类以及提取,必须依赖电脑软件完成。
【基础】绪论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1
【关键字】基础第一章绪论(本章节的内容是整个公共事业管理体系的基础和精髓)第一节物品和事务一、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并能够辨别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一)判定公共物品的两大特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指个人消费某一物品时并不排斥其他人消费该物品(非排他性,技术上无法将不为之付费的人排除在该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内)非竞争性指个人消费某一物品时并不影响其他人消费该物品的数量和质量(非竞争性,一个人使用某件物品并不妨碍其他人同时使用该物品)纯公共物品一般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有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有政府来提供。
例子:国防,马路,海上灯塔等,利益完全分割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分享(二)准公共物品是在公共物品的根底上新引入的研究本课程的概念,主要是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表现的不充分,或者只体现二者其中一个特性的某些特殊物品。
(例子)高等教育,收费的高速公路等,都不能完全的实现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首先二者都是要有一定的收费标准的,也就是说不付费无法享受到正常的服务,因此不能表现完全的非排他。
收费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是否排他的一个标准。
二、公共事务,私人事务和准公共事务事务是物品形成的描述,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界定。
因此可以把提供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活动称为公共事务,私人事务和准公共事务。
三、社会公共事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公共需求的增加,人们对于政府的分配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效率越来越不满,要求政府提高效率,导致政府职能的转变,从原有的单纯的政治管理和政治统治为主导的政治职能开始向经济职能,尤其是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的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的转移。
广义的社会公共事务分为政治事务,经济事务和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
政治事务是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公共事务,包括阶级、政党、政府、国防、外交、民族、宗教、利益集团等活动。
在现代社会,各阶级、社会阶层、利益集团等社会政治力量,成立各类政党,通过取得或建立国家政权,统治和管理各类活动。
《公共事业管理学基础》第2章: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2.1.4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 意义
(1)树立公共事业管理开放系统的观念,促 进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改进。 (2)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主动适应、利用和改 造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3)把握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特点,进行科 学的决策。
2.2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分析
2.2.1公共事业管理与自然环境 2.2.2公共事业管理与社会环境 2.2.3公共事业管理与国际环境 2.2.4公共事业管理与常态非常态环境
2.1.3公共事业管理与环境的关系
(1)公共事业管理环境是公共事业管理产生 和发展的基础。 (2)公共事业管理环境一定程度上决定、制 约公共事业管理 (3)公共事业管理适应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4)公共事业管理利用和改造公共事业管理 环境。 (5)公共事业管理要与公共事业管理环境保 持动态平衡。
第2章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2.1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地位 2.2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分析 2.3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2.1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地位
2.1.1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含义 2.1.2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特点 2.1.3公共事业管理与环境的关系 2.1.4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意义
2.1.1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含义
2.3.4中国公共事业管理常态非 常态环境
①自然灾害。 ②事故灾害。 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④社会安全事件。
【思考与练习】
1、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含义和特点。 2、如何理解公共事业管理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3、自然环境对公共事业管理产生什么样的影 响? 4、影响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环境主要有哪些? 5、国际环境对公共事业管理有什么样的影响? 6、如何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非常态环境?
《公共事业管理学基础》第8章:公共事业管理责任
目标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公共 服务、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如何实施公共事业管理责任?
责任主体
责任流程
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主体, 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纪检体 系和监督体系。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应遵循全过程 管理,包括规划、设计、建设、 运行和维护等环节。
责任追究
对于不履行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行为和责任事故,应及时追究相应的责任。
结论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是政府和其官员应承担的重要责任,涉及公共服务、公众利益和社会公正等多方面。应 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和管理机制,实现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科学、规范、高效的履行。
•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定义:政府及其官员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重要性:是政府职能的基石,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 •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实施方法:应遵循全过程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化体系和监督机制。 •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评估与监督: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估制度和高效、多元、多层次的监督机制。
公共事业管理学基础
公共事业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重要指标。本章将介绍公共事业 管理中的责任,重要性,原则,目标,实施方法以及评估和监督。
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责任?
定义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是指政府及其官员在公共事 业管理中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原则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应遵循公正、专业、透明、 参与、安全、可持续的原则。
责任数据
应建立和完善公共事业管理责任 的统计和信息化体系,及时监测 和评估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
如何评估和监督公共事业管理责任?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学什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学什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学什么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强、应用性广泛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一定的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熟悉国内外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科学与技术、法律与政策、经济与财会、社会与环境等知识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其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如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教育、环境、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
一、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管理学、行政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学生将学习组织行为学、领导学、管理决策学等管理学基础知识,学习公共行政学、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等行政学基础知识,学习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管理学等经济学基础知识。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获得管理与组织、行政决策与执行、经济与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二、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专业基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主要包括公共资源管理、公共服务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将学习公共资源的配置与管理,包括财务资源、人力资源、物资资源、信息资源等的管理方法与技巧。
学生还将学习公共服务的规划、组织、实施与评估,包括公共服务市场与供给、公共服务的提供与管理、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包括政策分析、政策评估、政策执行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学生还需要学习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组织结构设计、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激励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三、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专业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政策分析与决策能力、组织管理与创新能力、项目管理与实施能力、评估与监管能力等。
学生在学习中将培养自己的政策分析与决策能力,能够将公共政策与实践相结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还需要培养组织管理与创新能力,能够有效地管理和优化公共部门的组织结构和流程,推进公共部门的改革与创新。
公共事业管理学基础
公共利益:包括社 会公平、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等
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等 公共事业管理客体:公共事业、公共服务、公共资源等 关系:主体对客体进行管理、监督、调控等 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主体根据客体的需求进行管理,客体对主体的管理进行反馈和评价
PART THREE
制定计划:制定具体的实施 计划和方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政策具有灵活性,法规具有稳定性
政策可以引导和规范公共事业的发 展,法规可以保障公共事业的正常 运行
PART FIVE
数字化管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高管理效率 智能化管理: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 绿色管理:注重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社会责任管理:关注社会问题,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社会价值
非政府组织:如公益组织、社区组织等,参与公共事业管理,提供社会服务
企业:参与公共事业管理,提供产品和服务 公民:作为公共事业管理的客体,享有权利和义务,参与公共事务
公共事业:包括教 育、医疗、文化、 体育等公共服务领 域
公共资源:包括土 地、水资源、能源 等自然资源和公共 设施
公共政策:包括法 律法规、政策文件、 规划方案等
资源分配不均:公共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分配不均 管理效率低下: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社会需求变化: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公共事业管理需要不断调整和适应 技术更新:新技术的出现对公共事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加强政府监管: 制定相关法律 法规,规范公 共事业管理行
为
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 满足公众需求
法规实施:由政府相关部门负 责实施,包括监督、检查、处 罚等
B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基础
美国公共服务治理机构
主要的特点是多元分散:
– 科技事业 – 高等教育事业 – 医疗卫生事业 – 社会保障事业
日本公共服务治理机构
主要的特点是集中于分散相结合:
– 科技管理体制 –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法国的公共服务治理机构
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管理体制:
– 教育管理体制比较中央集权 – 文化事业治理呈现出集权、分权和放权相
相比较而言,国内外对中国的人民 团体、村民自治组织、事业单位是 否属于第三部门则存在较大的争议。
人民团体
村民自治组织
事业单位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组织
一、政府与公共事业管理 二、非政府组织与公共事业管理 三、事业单位与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管理者所需关注的基本 问题是政府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 么。”(欧文·休斯)
公共部门:政府部门、政府部门的代理 机构、公法行政实体、政府企业
西方国家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政府治理机构
西方各国公共服务的政府治理机构并没 有统一的模式。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 业、科技事业和社会保障事业是政府的 重点治理领域,在这几个领域中,政府 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公共供给策略,设立 了不同的代理机构。每个代理机构都是 一个提供公共服务的中心,都有自己特 定的工作范围。
第一种是给出法律上的定义。 第二种是依据组织的资金来源加以 定义。(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的标准。) 第三种是依据组织的“结构与运作” 定义。(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 非营利组织比较研究中心。)
非营利组织具有五个特征:
沃尔弗认为,非营利组织具有五个特征: 一是有服务大众的宗旨; 二是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结构; 三是有一个不致令任何个人利己营私的管理
4.需要注意的是:公共产品的属性 不是一成不变的。
《公共事业管理学基础》第8章:公共事业管理责任
8.1.1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涵义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处 理公共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活动中,为了满足社 会组织和社会成员的需要,提高管理效率和管 理效能而必须履行的义务,并对违反义务的行 为承担相应的工作后果和法律后果。
8.1.2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类型
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公共事业管理责 任的类型。可以从广义、中义与狭义、内部与 外部、组织责任与人员责任、应为责任与不应 为责任、法律性责任与非法律性责任为视角进 行分类。
一是责任主体。 二是客观行为。 三是主观过错。 四是因果关联。 五是责任形式的多样性。 六是责任客体的差异性。 七是责任主体承担责任轻重不一。
8.2.2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追 究与免除
(1)公共事业管理责任追究 一是公共事业管理责任追究的目的。 二是公共事业管理责任追究的原则。 三是公共事业管理责任追究的依据。 四是公共事业管理责任追究的范围。 五是公共事业管理责任过程。 六公共事业管理责任划分。 七是公共事业管理责任追究的机构。
(2)公共事业管理人员责任承担方式 第一种:批评教育、通报批评。 第二种:行政处分。 第三种:赔偿损失。 第四种:辞职。 第五种:罢免。
8.3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控制
8.3.1 8.3.2 8.3.3 8.3.4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控制价值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内部控制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外部控制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整合控制
第十二章各行业公关一政府职能转变二树立政府形象三民主政治一主体的权威性效益的社会性三政府公共关系的功能一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二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作风和加强政府的廉政建设三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四有助于维护稳定的政治局面五有助于发展国际友好关系四政府公共关系的工作内容一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赢得公众对政府的支二协调内部外部关系创造良好的行政环境三影响社会舆论加强信息沟通完善舆论的监督机制一增强行政人员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意识一塑造亲民为民的政府领导人形象二行政人员形象意识的塑造三塑造人民政府形象一树立信息意识二树立朋友意识三树立尊重公众的知情权的意识一窗口行业公共关系的涵义窗口行业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在窗口行业中的综合运用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介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介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核心是公共管理,它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公共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公共部门的管理与创新,旨在解决公共事务的落地问题,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市民的多元化需求。
公共管理涵盖了政府机构管理、公共政策制定、决策分析、组织管理、项目管理、公共经济学、政府研究方法等内容。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公共管理基础课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
公共管理基础课程包括公共政策与管理、政府学、组织理论与行为、决策科学、管理信息系统、公共经济学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包括公共事业管理、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社会保障与福利、城市规划与管理、区域经济学、公共关系与沟通、行政法与法规政策分析等。
选修课程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需求选择,包括政策评估与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科技管理与创新、公共事务营销与公共关系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培养主要包括政策分析与制定能力、组织管理与决策能力、项目管理与绩效评估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
首先是政策分析与制定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分析政策环境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公共政策。
其次是组织管理与决策能力,培养学生在公共组织中担任领导和管理职位时能够科学合理地规划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制定决策策略,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
再次是项目管理与绩效评估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在公共事业项目的规划、实施和评估过程中,有效地组织资源,提高项目绩效。
另外,沟通与协作能力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要求之一,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与各种利益相关方合作,解决复杂问题。
最后是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能够为公共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关于公共部门管理与创新的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具备公共事业管理能力和素质的高级管理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学基础
机关法人的功能
一是以市场主体的身份直接提供公共物品,为 社会提供服务;
二是以市场主体身份参与市场交易,通过提供 补贴、公私合作等方式推动公共产品质量和效 率的提升,以降低市场的不公平竞争状况;
三是通过制定相关的公共事业法律法规,对涉 及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领域进行特殊规范。
社会组织主体
社会组织主体的含义 社会组织主体的特征 事业单位法人的地位与功能 社会团体法人的地位与功能
二是协助政府对本行业、本领域进行一定的指 导和管理。
三是向政府反映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是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五是根据社会团体的活动能力和职责范围,接
受政府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委托,处理有关公共 事务,对政府的政策和活动施加影响。 六是监督公共政策与行政行为。
3.3 公用企业组织主体
公用企业组织主体的含义 公用企业组织主体的特征 公用企业组织主体的地位与功能
公用企业组织主体的含义
公用企业或公用事业(public utilities) 是指为社会提供包括邮政、电信、供电、 供水、交通、天然气、污水处理、环境 卫生、园林绿化等基础性公共服务,并 接受政府管制的投资者或经营者。
公用企业组织主体的特征
一是受控的营利性。 二是基础性。 三是低廉的收费。 四是垄断性。管理主体,它 的承担者是公用企业组织,通过营利性的方式, 服务于公用事业、卫生事业、体育事业、社会 福利事业、教育事业、文化艺术事业、广播电 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技术服务事业等领域, 维护社会的基本生活和生产秩序,促进经济发 展。
社会组织主体的特征
一是合法性。 二是正规性。 三是准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与民事主
体的法律地位并存。 四是非营利性与盈利性并存。
事业单位法人的地位与功能
《公共事业管理学基础》第4章:公共事业管理职能
4.1.2 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的地位
一是贯穿在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的各个环 节。 二是明确公共事业管理的活动方向。 三是衡量公共事业管理活动好坏的重要 指标之一。
研究公共事业管理职能,既有较高的理论意义, 又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1)公共事业管理职能是公共事业管理学中 的重要概念,也是公共事业管理学中不可或缺 的内容之一。 (2)公共事业管理职能转变是公共事业管理 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
公共事业管理学基础
徐家良/主编
【内容提要】
公共事业管理职能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一 定历史时期内满足发展的需要而处理公共事务 和社会事务所应具有的职责。公共事业管理职 能在整个公共事业管理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 的角色,它的职能反映出社会性、服务性和公 共性的特点。本章分别对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的 含义、特点、地位和作用、确立的依据和要求、 职能的内容、职能转变的趋势等进行探讨,明 确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4.2公共事业管理职能
4.3.1 4.3.2 4.3.3 4.3.4
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确立依据 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确立要求 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职能 公共事业管理的特殊职能
4.3.1 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确立依据
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确立的主要依据是生 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 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生产与人 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 矛盾。
4.1.3 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的特点
(1)公共事务的职能特点 1.管制性。 2.相同性。 3.层次性。 4.差异性。 5.公共事业管理职能受环境的影响而变化。 (2)社会事务的职能特点 平等性;可选择性;服务性。
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基础课件
非营利组织具有五个特征:
沃尔弗认为,非营利组织具有五个特征: • 一是有服务大众的宗旨; • 二是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结构; • 三是有一个不致令任何个人利己营私的管理制
度; • 四是本身具有合法免税地位; • 五是具有可提供捐赠人减免税的合法地位。
凡符合这五个特征的组织一般被认为是第三 部门组织。
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产品理论与公共事业管理 二、市场失灵理论与公共事业管理 三、公共管理部门与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基础
公共产品理论与公共事业管理
• 一、公共产品的定义
1.“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这样一些产品,不论每个
人是否愿意购买它们,它们带来的好处不可分开地散布
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基础
2.准公共产品的供给:
准公共产品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供给方式的多样性
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基础源自市场失灵理论与公共事业管理
• 市场失灵与公共产品供给的缺失
1.市场缺陷:
(1)垄断 (2)外部性 (3)信息不对称 (4)收入分配不公 (5)无法自动实现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基础
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基础
西方发达国家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 1. 政府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呈现出强化趋势 2. 分散化和多元化的治理体系 3. 法制化和规范化的治理程序
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基础
三、事业单位与公共事业管理
• (一)、事业单位是什么? • (二)、事业单位具有哪些特征? • (三)、事业单位改革的必要性 • (四)、事业单位过去的改革过程 • (五)、探索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战略
• 五是广大农村的农民专业协会、农村合作社组 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事业管理学基础第一章导论掌握1,公共事业管理的含义公共事业管理是指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和公用企业组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采取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方式,对公共事务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与服务,实现社会公益和互益,提高社会福利和公共生活质量,从而确保政治发展、经济繁荣和社会有序所采取的活动过程。
2、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a、管理性质的公共性与准公共性b、管理事务的垄断性与分享性c、管理任务的生存性与福利性d、管理资源的消耗性与非营利性f、管理目的的互益性与公益性3、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定义:公共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4、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特征a,独立性与交叉性相结合。
b、理论性与实证性相结合。
c、社会性与专门性相结合。
5、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研究意义研究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理论意义:对公共事业管理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其理论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a、构建一个富有逻辑性的体系。
b、提出中国特有的公共事业管理学理论。
c、针对现实需要,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改革方案。
研究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现实意义: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具有六个方面的现实意义:a、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b、促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
c、加强社会团体管理体制改革。
d、加快公用企业组织的民营化进程。
e、通过研究,发现和构建一个新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
f、促进公共事业的有序发展与社会整体进步。
熟悉1、公共事业管理的分类与目的分类a、以社会功能为视角进行分类:实体类、公务类、公益类和中介类四种。
b、按照国民经济行业进行分类c、根据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进行分类d、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研究生专业和授予的学位进行分类e、从宏观上对公共事务进行分类: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社会公共事务。
f、根据公共管理的组织目标进行分类:纯公益性公共事业、准公益性公共事业、半公益性公共事业。
目的通过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公用企业组织的共同努力,从而达到公共事业管理的以下目的:a、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b、保障社会组织和公共的基本需求。
c、提升社会的内在凝聚力和文化素质。
d、减轻政府管理的财政压力。
2、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导论、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公共事业管理职能、公共事业管理过程、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公共事业管理法制、公共事业管理责任。
公共事业管理学的任务:a、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然要有责任去梳理公共事业管理的知识体系,揭示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理与一般法则,探讨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
b、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特征,已经决定了它必然寻找实现公共事业管理最佳职能定位、最佳管理目标、最佳管理绩效的有效途径,使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管理过程中能够满足社会组织、政府、市场各方面需要,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责任化和有效性,为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的条件和保障。
3、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利益分析法了解1、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研究课题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环境掌握1、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含义公共事业管理环境,是指围绕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及其活动方式、活动过程的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
2、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广泛性与多样性、复杂性与综合性、差异性与特殊性、稳定性和变动性、3、公共事业管理与环境的关系公共事业管理环境与公共事业管理组织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具体而言:a、公共事业管理环境是公共事业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b、公共事业管理环境一定程度上决定、制约着公共事业管理c、公共事业管理适应公共事业管理环境d、公共事业管理利用和改造公共事业管理环境e、公共事业管理要与公共事业管理环境保持动态平衡4、公共事业管理常态与非常态环境公共事业管理的非常态环境是指公共事业管理过场中的突发公共事件及公共危机。
非常态环境下的公共危机,按危机发生的动因性质可分为自然危机和人为危机;按危机的性质可分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民族宗教危机、生态危机;我国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根据突发公共时间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把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四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非常态环境下的公共危机具有同的特征:一是突发性和紧迫性,二是高度的不确定性,三是危险性和破坏性,四是资源的不充分性,五是非程序性的决策方式,六是处理的综合性。
公共事业管理的非常态环境对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妨碍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的正常开展,并影响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的有效产出;②改变公共事业管理的管理内容和正常运行方式;③公共危机所产生的经验教训往往成为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熟悉1、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意义①树立公共事业管理开放系统的观念,促进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改进;②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主动适应、利用和改造公共事业管理环境;③把握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决策。
2、公共事业管理与自然环境,包括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公共事业管理与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和人口等公共事业管理与国际环境,包括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文化以及国际关系等因素。
了解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国际环境、非常态环境案例:应对非常态环境对公共事业管理造成的危害?引导改变人原有的价值体系,集体向“钱”看;建立严格的法律制度;建立应急机制;借助社会团体力量。
第三章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掌握1、政府组织主体的含义:掌握者国家公共权力,运用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手段,对公共事务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或服务,达到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目标的管理主体。
2、政府组织主体的特征:公共性、强制性、权威性、政治性、非营利性、公开性、系统性、公共事务的独占性与社会事物的分享性。
3、社会组织主体的含义:是以增进团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为组织目标,不具有行政能力,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体现出非强制性的组织。
4、社会组织主体的特征公共事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身份是社会组织主体最典型的特征。
a.社会组织主体的基本特征:合法性;正规性;准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与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并存;非营利性与营利性并存b.社会组织主体在转型期的中国的特征:政府主导色彩浓厚,具有官民二重性;合法性程度低、不规范;其结构和功能没有完全定型;重登记轻监督5、公用企业组织主体的含义:是指为社会提供包括邮政、电信、供电、供水、交通、天然气、污水处理、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基础性公共服务,并接受政府管制的投资者或经营者。
6、公用企业组织主体的特征:受控的营利性、基础性、低廉的收费、垄断性、管制性、公益性。
熟悉1、机关法人的地位机关法人是根据法律规定或行政命令而成立的,依法享有国家赋予的行政权力,以国家预算作为独立的活动经费,具有法人地位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
机关法人的基本特征:①主要从事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处理公共事务和社会事务。
②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与之相适应,履行一定的民事义务,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
③有独立的经费。
通过公共权力向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征税的方式来维持。
④依照法律或行政命令成立,不需要进行核准登记程序,即可取的机关法人资格。
建立机关法人制度的意义:①建立平等的法律地位;②降低交易风险;③确保个公共权力行使机关的相对独立性;④是机关法人成为一个独立核算组织;⑤满足党政分工的需要;⑹约束规范机关法人的民事行为。
2、机关法人的功能机关法人的功能是政府组织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的核心,是政府组织管理和参与公共事业的基本方向和主要内容,由政府与市场的基本关系决定。
作为机关法人的政府组织就必须作为一种市场力量进入市场,引发竞争、参与竞争、引导竞争方向,确保公共事业的高效率运行。
其功能体现在:一是以市场主体的身份直接提供公共物品,为社会提供服务。
二是以市场主体身份参与市场交易,通过提供补贴、公私合作等方式推动公共产品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以降低市场的不公平竞争状况。
三是通过制定相关的公共事业法律法规,对涉及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领域进行特殊规范。
四是以民事行为主体身份参与和管理社会事务,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3、公用企业组织主体的地位与功能公用企业组织的公共事业管理功能体现在:①执行国家法律;②提供基础服务;③进行市场化运营;④改善服务;⑤增加就业;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了解事业单位法人的含义和特征案例:社会组织存在的必要性: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导致社会需求多样性使社会组织得以发展;可减轻政府压力。
如何发挥社会组织的功能:培育公民精神;规范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政府要提供支持;自身加强建设。
第四章公共事业管理职能掌握1、公共事业管理职能含义公共事业管理职能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满足发展的需要而处理公共事务和社会事务所应尽的职责。
这一概念有这样几方面的内容:a、公共事业管理主体b、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c、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d、公共事业管理的依据e、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责分类: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种2、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的特点公共事业管理事务分为公共事务与社会事务两个方面,因此,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的特点也分为公共事务与社会事务两个方面。
公共事务的职能特点:管制性、相同性、层次性、差异性社会事务的职能特点:平等性、可选择性、服务性。
3、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性质:公共性、社会性、服务性、4、公共事业管理职能转变的环境理论环境: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实际环境:全球化、市场化、多中心化、网络化新公共管理理论:兴盛于英美,以现代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新公共服务的原则:①服务而不是掌舵;②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市政府的主要目的和任务,但不是由政府自己参与生产或垄断公共服务的提供③位公民而不是顾客提供公共服务④并非简单的责任与义务,公务员不仅要关注市场,而且要关注宪法与法律条文,社会价值,政治规范,专业标准和公民利益,⑤重视公民而闭紧紧把公民看成生产力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对我国公共管理职能改革启示:一是人本主义的服务理念;二是公共产品服务以公民为主导的思想三是公共产品服务提供的私营性、竞争性、绩效性;四是第三部门的广泛参与;五是注重法治建设熟悉1、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的确立依据: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确立的主要依据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生产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2、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的确立要求:历史性、现实性、预测性。
3、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的一般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控制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