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的伦理学:论汉斯·约纳斯

合集下载

后现代的伦理学论汉斯约纳斯

后现代的伦理学论汉斯约纳斯

后现代的伦理学论汉斯约纳斯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哲学和文化运动,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

它反对现代主义的普遍真实性,主张相对主义、多元主义和现代性的解构。

它还声称大众文化、标志、模仿和模拟是一种现代社会的现实,并通过表现出对知识、权力和价值观的怀疑来解构大众文化的影响。

什么是伦理学?伦理学是研究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的哲学分支。

它探索关于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恶劣的、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等问题的观点和论据。

伦理学关注人类生活的基本问题,例如生命的意义、人的责任、道德选择、人类行为等。

汉斯·约纳斯辩证关系汉斯·约纳斯是20世纪伦理学和政治哲学领域的杰出学者。

约纳斯提出了人类在技术和环境变化的背景下的哲学和伦理问题,因此他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千禧年后的主题,如环境伦理学、生物技术和人类生存。

汉斯·约纳斯的伦理学是反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哲学和伦理学思想,他认为现代人对技术的依赖和信仰导致了一些严重的环境和道德问题。

他主张建立一种新的伦理学,用来反思技术进步和环境生态对人的影响。

此外,汉斯·约纳斯的伦理学思想也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论述。

汉斯·约纳斯的后现代伦理学思想汉斯·约纳斯的伦理学思想是一个典型的后现代哲学的体现,他反对现代主义的线性和紧密的理性体系,强调现代性的解构。

他认为现代人与环境的关系和交往方式是一种严重的“疏离”和“回避”现象,这种现象导致了人类社会的实际后果。

他认为我们需要更多的反思和关怀,来减缓人们对环境和自然的破坏,并建立一种新的社会与生态的伦理关系。

汉斯·约纳斯强调伦理学应该以“责任”为中心,因为当我们意识到我们的行为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的影响时,我们就会认识到我们的生命和生存是直接依赖于对环境的负责的。

他认为只有通过将我们自己的兴趣放在一个更广阔的生态环境之上,建立一种新的道德观来解决环境危机。

汉斯·约纳斯对后现代伦理学的贡献汉斯·约纳斯减缓了对环境和自然的破坏,他强调反思和关怀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与生态的伦理关系,建立了伦理学的责任观,对后现代伦理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代伦理学发展的三维向度

当代伦理学发展的三维向度

当代伦理学发展的三维向度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理论,它要反思、论证和回答的问题主要有三个:道德推理的有效性问题、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问题及道德的应用和实现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探求和回答既形成了伦理学内部的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等形态的区分,又指示了考察伦理学形态发展的三维向度。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当代伦理学的发展定位于三维向度:其一,厚薄之间,即权威伦理一境遇伦理一程序伦理;其二,群己之外,即义务伦理一权利伦理一责任伦理;其三,由近及远,即族群伦理一全球伦理一生态伦理。

一、厚薄之间:权威伦理一境遇伦理一程序伦理美国当代伦理学家迈克尔。

瓦尔茨在他的《厚和薄:内与外的道德论断》一书中将传统伦理学称为从“薄的伦理学”到“厚的伦理学”的过程,这就是伦理学研究从简明的公理性的道德原则出发,运用于具体性、特殊性的社会生活中的过程。

他认为,从相反的途径来探究或许能提供更真实的人类道德生活的图景。

“伦理学的开端是'厚实的’,这一开端有着一种文化上的整体性与深厚的内蕴,当它遇到具体的情境,需要为了特定的目的说出道德判断之际,它通过稀薄化的方式表明自身。

”丨1](P126)瓦尔茨意在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层出不穷的道德难题,道德推理方式发生了变化,伦理学的面貌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当然,瓦尔茨的表述是粗略的。

这种由于道德论证方式的转变所引起的伦理形态的变化过程,我们将其概括为从权威伦理到境遇伦理再到程序伦理的过程。

道德共同体是由共享一套文化传统和道德价值的人们组成的联合体。

在道德共同体内部,存在着为该社会的人们所共有的并影响人们行为方式的核心价值和价值秩序,存在着把社会成员凝聚和结合起来的道德纽带(富勒语)存在着维持这一道德纽带的意识形态和国家的强制力量,由此形成了共同体成员处理道德问题的特有的权威伦理的演绎范式。

一般而言,权威伦理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存在一个道德权威。

一般人并不具有识别善恶的能力,人性的善恶与否,行为的应当与否,都是由权威说了算。

技术文明时代的价值观探析——试论汉斯·约纳斯

技术文明时代的价值观探析——试论汉斯·约纳斯

从哲学伦理层面推出责任伦理 学 ,把责任推向伦
理 舞 台 的 中心 ,旨在 寻找一 种 抑制 技 术 的 过快 发 展及 滥 用 的控 制 力量 ,规避 技 术 风 险从 而 保 障人
风 险的窠 臼而去 科学 的预测 集体运 用技 术 的后
果 ,以便指导人类 的技术赌博行动 ,警告我们行 为 的限 度 在哪 里 。“ 大限度 ”寓 意科 学 推论 与生 最 动想象 的结合 ,最大限度的通 报我们集体行动的
要 的一 部 分 :约 纳斯 的责任 伦 理 学体 系可 分 为 三 个部 分 ,原理 知识 ( 任伦 理 学 的本 体 论 证 部 分 责
— —
朱永华 ( 4 1 8 一)女 , 南京 欠 学政 府 管 理 学 院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 化硕 士 研 究 生 。 9
科 技 就不 能 处 于道 德 中 立的 地 位 而游 离 于 伦 理监 督 之 外 ,必 须受 到 伦理 学 的评 估 与审 视 。约 纳斯
鉴于技术的两面性和其运用的强制运行状态 ( 资本运作逻辑的必然要求 ) 为了避免人类划人 ,
后果 也 就 是 发展 一 门科 学 的未 来 学 。科 学 的未 来
类 的存在。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 的伦理学仅调节 的是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 “ 责任是权力的 个功能 , 无权力者无责任 ” ,随着人的权利的 扩大必然相应着人 的责任视野 的拓展 。新 的责任

学是一 门以科学为基础 ,集合伦理学 、经济学等 多门学科的学科 。这是约纳斯理论体系中非常重
第 1 第 3期 8卷 21 0 0年 0 6月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J u n l f l n ee l g o r a a b i r o Hu Co l e e

为责任奠基_评汉斯_约纳斯

为责任奠基_评汉斯_约纳斯

为责任奠基—评汉斯·约纳斯杨振华(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 210093)作者简介:杨振华(1976-),男,山东东明人,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南京林业大学思政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哲学、道德哲学。

摘 要:作为当代责任伦理学的重要奠基者,汉斯·约纳斯用生命书写哲学,在他颇有建树的几个学术领域中,贯穿着对现代性整体谋划的批判。

面对当代技术文明危机,汉斯·约纳斯揭示出其中蕴含的虚无主义,倡导责任伦理,为人类生存与尊严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行动准则。

关键词:现代性;技术文明;虚无主义;责任伦理 中图分类号:B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6-0031-04 德裔哲学家汉斯·约纳斯(Hans Jonas,1903-1993)是海德格尔的犹太弟子,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虽然在多个学术领域耕耘,但约纳斯的思想呈现出高度的整体性。

他用生命诠释责任,又通过批判现代性中蕴含的虚无主义倡导技术时代的责任原理,最终为责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用生命书写责任的哲学家约纳斯1903年出生于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一个犹太家庭。

在海德格尔和布尔特曼的指导下,他以论文《诺斯替的概念》(Der Begriff derGnosis)获博士学位,并因此项研究初步赢得了学术声誉。

与20世纪初很多高度同化于德国文化的犹太人(包括他的父母)不同,约纳斯对于犹太人身份有着高度的认同感,从高中开始就加入了“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他终生坚持犹太信仰并为之“战斗”。

1933年,约纳斯迫于“反犹”浪潮离开德国,发誓不征服纳粹绝不返回祖国。

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号召周围的犹太同胞加入反抗纳粹的战斗。

[1]他本人甚至拒绝了情报部门的文职工作,加入作战部队奔赴前线。

战后,他又投身于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的战争。

在漫长的十年之间,他基本上是作为军人为犹太人的生存与尊严而战。

为了孩子们能在一个安定的环境下成长,以及自己重新回到学术研究中来,约纳斯在1949年举家迁往北美(先在加拿大,1955年定居美国)。

后现代伦理学汉斯·约纳斯

后现代伦理学汉斯·约纳斯

后现代伦理学汉斯·约纳斯一、对传统伦理学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约纳斯对技术时代伦理的本体论解释并不是想在现代的各种伦理学之中加入一个所谓的“生态伦理学”或“ 环境伦理学”的分支,而是要从人的本体论的根基上改变整个伦理学。

约纳斯认为,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还是基督教的良心论;不论是康德的义务论,还是密尔的功利主义;不论是罗尔斯的正义论,还是各种道德相对主义,所有这些伦理学无一不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学。

约纳斯认为这些伦理在本质上都是一种“近距离的伦理”(N?chsten-Ethik)。

比如说圣经上说,像爱自己一样爱你的邻人,或者你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

或者像康德说,决不要把你的邻人当成手段,而总是要把他当成目的本身。

这些伦理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主体上或主体间自律或他律的伦理学,是对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提出的规范和约束。

无论道德的目标是在于自由,还是在于德性,也无论道德的标准是个人行为的内在准则,还是社会契约的正义和外在规范,这些伦理学的实质都是对人的善与权利的关注。

概而言之,“整个传统的伦理学就是一种人类中心论的伦理”[2](P24)。

人类中心论的伦理学不言而喻的核心就是人或人的社会,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就是研究人的学科。

但是,从古至今的各种伦理学在我们的时代已经显露出它们的贫乏和无能为力,因为它们在技术的无目的性的庞大力量面前束手无策,它们对自然和未来的生命置若罔闻。

它们的那些崇高的道德价值随着技术时代里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和上帝之死而彻底崩溃,与此同时它们却未能提出一种直面技术时代的道德责任原则。

各种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面对技术对地球的统治以及为争夺这种统治权的斗争无能为力,这种伦理学的失败促使约纳斯针对传统伦理学的困境提出了一种“远距离的伦理”(EthikderFerne)。

这种“ 远的伦理”首先面对的不再是人的精神性的道德困境,而是在技术统治的威胁下人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从“绝对命令”到“责任命令”

从“绝对命令”到“责任命令”

——汉斯·约纳斯对康德道德哲学的反思【专题名称】伦理学【专题号】B8【复印期号】2009年08期【原文出处】《自然辩证法研究》(京)2009年5期第60~65页【英文标题】From "Imperative Order" to "Order of Responsibility":OnHans Jonas's Reflections on Kant's Moral Philosophy in TechnologicalTimes【作者简介】沈国琴,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外国哲学博士生,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杭州 310058)【内容提要】康德以“善良意志”为前提,以“绝对命令”为核心建构了他的实践哲学。

由于康德在构建他的道德体系时,重视的是道德原则,忽略了一般的、操作层面上的道德规则的设计,从而导致了其“绝对命令”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并不能像在理论活动中那样强大有力。

而在当今科学技术全面统治的时代,康德的“绝对命令”被严重弱化,为此,德裔美籍哲学家汉斯·约纳斯从存在的根基着手对康德的“绝对命令”进行创新与扬弃,提出了适应新的技术时代要求的“责任命令”。

约纳斯的以“责任命令”为基础的责任伦理学把视野从人类的现在扩展到未来的地平线,扩展到自然界乃至整个地球生物圈,这样便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拓展了康德的“绝对命令”,进一步完善了康德的道德哲学体系。

Proceeding from "kind will", Kant built up his practicalphilosophy by focusing on the "imperative order". When Kant wasestablishing his moral system, he paid a lot of attention to themoral principles, neglecting common designs of moral regulationson the operation level. Therefore, his "imperative order" inactivities of practicing moral principles can't be as powerful asit is in theosophical activities. In such a time ruled by scienceand technology in every side as this, Kant's "imperative order" isseriously weakened. As a result, the German-American philosopherHans Jonas innovated in, criticized and made use of Kant's theoryon its foundation of existence and put forward the "order ofresponsibility" which agreed with the new technological time.Based on the "order of responsibility", the ethics ofresponsibility by Hans Jonas extended itself from the present ofhumans to the horizon of the future, to nature or even the wholebiological circle on earth, thus extending Kant's "imperativeorder"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time and space, furtherexpanding Kant's philosophical system of ethics.【关键词】汉斯·约纳斯/康德/绝对命令/责任命令/责任伦理学HansJonas/Kant/imperative order/order of responsibility/ethics of responsibility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934(2009)05-0060-06 1 康德的“绝对命令”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对人类思想所发生的影响,和它的篇幅是远不成比例的。

后现代的伦理学论汉斯约纳斯

后现代的伦理学论汉斯约纳斯

后现代的伦理学论汉斯约纳斯
伦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人类道德价值、行为准则及其实践应用。

在后现代哲学的发展历程中,伦理学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思考方法和范式,其中汉斯约纳斯的伦理学思想备受瞩目。

本文将从后现代伦理学的角度,解析汉斯约纳斯的伦理学理论。

汉斯约纳斯是德国哲学家、政治理论家、美学家,其学术思想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的批判哲学和后期的后现代伦理学。

后者的学术思想是其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汉斯约纳斯主张:如果哲学家想要找到道德领域内的合法行动和判断,那么的确需要一根象征性的指针,但这根指针不可能源自形而上学的理性同一性,只能依赖于经验感性的人的本体性。

汉斯约纳斯认为,传统的伦理学思想在理论上过于强调理性,而忽视了主体的情感和经验,使得道德观念与人实践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他质疑传统的伦理学理论过于抽象化和表面化,而忽略了真实的人的生活环境和生命体验。

后现代伦理学的核心观点是人的本体性和经验感性,即认为人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应该建立在人的本体意识和生命体验基础上。

汉斯约纳斯的后现代伦理学理论的重要特点是:一是强调了道德经验的个体性和主体性,在他看来,道德经验不是一种能够从外部获得的约束力,而是来自于每个人自身内在的情感和经验;二是他对人的本体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人的本体性决定了人的道德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三是他强调了对他人的关注和道德
责任,认为人应该以他人为本,以人的自由和尊严为出发点,对他人负起道德责任。

总之,汉斯约纳斯的后现代伦理学思想在哲学界和社会学界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他强调了人的本体意识和生命体验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自我识别和伦理判断的方法,为道德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途径。

为责任奠基—评汉斯·约纳斯

为责任奠基—评汉斯·约纳斯

德 裔 哲 学 家 汉 斯 ・约 纳 斯 ( n o a , Ha sJ n s
基本 上是 作 为军 人 为犹 太 人 的生存 与 尊严 而 战 。 为 了孩子 们 能在 一个 安 定 的环 境 下成 长 , 以及 自
己重新 回到学 术研 究 中来 , 纳斯 在 14 约 9 9年 举 家 迁 往 北 美 ( 在 加 拿 大 ,9 5年 定 居 美 国 ) 先 15 。
列 与 阿 拉 伯 世 界 的 战 争 。在 漫 长 的 十 年 之 间 , 他
作 者 简 介 :杨 振 华 ( 9 6 ) 男 , 1 7 , 山东 东 明人 , 京 大 学 哲 学 系 博 士 生 , 南 南京 林 业 大 学 思 政 部 讲 师 , 要研 究 方 向 为 西 方 主 哲学、 德哲学。 道
主义 因素更 为 强烈 。西方 哲学 1古 希腊 时期就 形 9
南 曾是 传统 哲学 的基本 任务 , 现 代 西 方 哲学 实 但
现 认识 论和 语 言学 转 向之后 便 遗 忘 了 这一 主题 ,
2 O世 纪 哲 学 界 这 两 位 公 认 的 天 才 也 不 能 为 人 们
中 。 由 于 该 中 心 的 巨 大 影 响 ,驻 守 华 盛 顿 的 某 些 “
个 犹 太 家 庭 。在 海 德 格 尔 和 布 尔 特 曼 的 指 导
下 , 以 论 文 《 斯 替 的 概 念 》 D rB gi e 他 诺 ( e e r fd r f Gn ss获 博 士 学 位 , 因 此 项 研 究 初 步 赢 得 了 学 o i) 并
1 0 —1 9 ) 海 德 格 尔 的犹 太 弟 子 , 0世 纪 最 93 9 3是 2
重要 的哲学 家之 一 。虽 然 在 多个 学 术 领 域耕 耘 ,

后现代的伦理学:论汉斯·约纳斯

后现代的伦理学:论汉斯·约纳斯

后现代的伦理学:论汉斯·约纳斯一、对传统伦理学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约纳斯对技术时代伦理的本体论解释并不是想在现代的各种伦理学之中加入一个所谓的“生态伦理学”或“环境伦理学”的分支,而是要从人的本体论的根基上改变整个伦理学。

约纳斯认为,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德*论,还是基督教的良心论;不论是康德的义务论,还是密尔的功利主义;不论是罗尔斯的正义论,还是各种道德相对主义,所有这些伦理学无一不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学。

约纳斯认为这些伦理在本质上都是一种“近距离的伦理”(N?chsten-Ethik)。

比如说圣经上说,像爱自己一样爱你的邻人,或者你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

或者像康德说,决不要把你的邻人当成手段,而总是要把他当成目的本身。

这些伦理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主体上或主体间自律或他律的伦理学,是对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提出的规范和约束。

无论道德的目标是在于自由,还是在于德*,也无论道德的标准是个人行为的内在准则,还是社会契约的正义和外在规范,这些伦理学的实质都是对人的善与权利的关注。

概而言之,“整个传统的伦理学就是一种人类中心论的伦理”(P24)。

人类中心论的伦理学不言而喻的核心就是人或人的社会,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就是研究人的学科。

但是,从古至今的各种伦理学在我们的时代已经显露出它们的贫乏和无能为力,因为它们在技术的无目的*的庞大力量面前束手无策,它们对自然和未来的生命置若罔闻。

它们的那些崇高的道德价值随着技术时代里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和上帝之死而彻底崩溃,与此同时它们却未能提出一种直面技术时代的道德责任原则。

各种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面对技术对地球的统治以及为争夺这种统治权的斗争无能为力,这种伦理学的失败促使约纳斯针对传统伦理学的困境提出了一种“远距离的伦理”(EthikderFerne)。

这种“远的伦理”首先面对的不再是人的精神*的道德困境,而是在技术统治的威胁下人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这种责任无疑是一种道德伦理,但是它的本质是首先对自然的关注的义务(FürsorgenpflichtfürdieNatur),而不是首先对人的关切(SorgefürdieMensche n)。

汉斯约纳斯的责任伦理学研究

汉斯约纳斯的责任伦理学研究

汉斯约纳斯的责任伦理学研究汉斯约纳斯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他的责任伦理学思想影响深远。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汉斯约纳斯的责任伦理学研究,分析其思想背景、主要观点以及现实意义。

汉斯约纳斯的伦理学思想源于德国哲学传统,特别是康德伦理学。

康德伦理学主张道德法则必须基于理性,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责任感。

汉斯约纳斯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责任伦理学的思想。

汉斯约纳斯的责任伦理学主要强调的是责任和行动。

他认为,作为有理性的存在,人类必须为自己的行动负责。

人们应该根据道德原则来采取行动,以维护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

汉斯约纳斯提出了“责任原则”,即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应该把行动的后果考虑在内,同时重视行动的正确性和公正性。

他认为,只有遵循这个原则,人们才能真正做到道德行动,促进社会的公正和发展。

汉斯约纳斯的责任伦理学对现实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化日益加快的今天,各种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比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这些问题超越了单个国家和地区的范围,需要全球共同努力解决。

汉斯约纳斯的责任伦理学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他强调人类作为全球公民的身份,应该全球性问题,遵循道德原则,采取负责任的行动。

这种思想可以激发人们的道德责任感,推动全球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汉斯约纳斯的责任伦理学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它提醒我们作为全球公民应该具备的道德责任感,以及遵循道德原则对人类未来的长远影响。

在全球性挑战日益严峻的今天,汉斯约纳斯的责任伦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新视角。

未来,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汉斯约纳斯的责任伦理学,以便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推动全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技术时代。

在这个时代,技术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然而,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汉斯·约纳斯在《技术时代的责任伦理学》一书中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克服虚无主义____约纳斯的哲学生物学、伦理学与创造神学述介

克服虚无主义____约纳斯的哲学生物学、伦理学与创造神学述介

克服虚无主义____约纳斯的哲学生物学、伦理学与创造神学述介【摘要】本文将介绍约纳斯对虚无主义的哲学观点和解决方案。

在我们将介绍虚无主义的概念以及约纳斯的哲学生物学、伦理学与创造神学。

在我们将深入探讨约纳斯对虚无主义的批判,他的生物学观点、伦理学观点和创造神学观点。

我们将探讨如何克服虚无主义,并总结约纳斯对克服虚无主义的贡献,展望克服虚无主义的未来发展。

通过本文,读者将能更全面地了解约纳斯的思想,并在思考虚无主义时获得新的启示。

【关键词】克服虚无主义, 约纳斯, 哲学生物学, 伦理学, 创造神学, 批判, 生物学观点, 伦理学观点, 创造神学观点, 思想贡献, 未来发展1. 引言1.1 介绍虚无主义的概念虚无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它认为世界是没有真实意义或价值的。

虚无主义者相信人类生活本身就是没有目的或意义的,而且人类的活动和努力最终都是徒劳无功的。

虚无主义在现代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影响深远而广泛。

虚无主义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尼采,他认为上帝已经死去,宇宙中不存在永恒的真理和价值。

虚无主义者通常对传统的宗教信仰和道德价值观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这些都只是虚构的幻想。

虚无主义提出了许多深刻的问题,挑战了人类对生活和存在的理解。

在这种背景下,约纳斯的哲学体系提供了一种富有启发性的思考方式。

他致力于探讨人类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现代世界中找到自身的位置。

约纳斯的哲学生物学、伦理学和创造神学为我们理解人类存在和行为提供了新的思路,并试图克服虚无主义对人类生活的消极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约纳斯的哲学体系,以及他如何批判虚无主义并提出解决方案。

1.2 介绍约纳斯的哲学生物学、伦理学与创造神学汉斯·约纳斯(Hans Jonas,1903-1993)是20世纪重要的德国哲学家,他的思想涉及到生物学、伦理学和创造神学等多个领域,对克服虚无主义提出了独特而深刻的见解。

在约纳斯看来,生命是存在的最基本形式,生物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起点。

克服虚无主义――约纳斯的哲学生物学、伦理学与创造神学述介

克服虚无主义――约纳斯的哲学生物学、伦理学与创造神学述介

克服虚无主义――约纳斯的哲学生物学、伦理学与创造神学述介【摘要】本文将介绍德国哲学家汉斯·约纳斯对克服虚无主义的哲学生物学、伦理学以及创造神学的探讨。

在将探讨约纳斯的重要性以及虚无主义对人类思想的挑战。

接着,在正文部分将讨论克服虚无主义的哲学基础,约纳斯的哲学生物学,伦理学以及创造神学的观点。

在将总结约纳斯的思想对当代哲学的启示。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更深入地了解约纳斯对虚无主义的批判以及他的哲学观点对于克服虚无主义的重要性。

【关键词】关键词:约纳斯、虚无主义、哲学生物学、伦理学、创造神学、启示、当代哲学。

1. 引言1.1 约纳斯的重要性Hans Jonas(1903-1993),德国生物学家、哲学家,被誉为20世纪伦理学界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

他的作品涉及哲学、生物学、伦理学和宗教等多个领域,被视为当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

约纳斯的重要性体现在他对虚无主义的批判和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的探讨上。

他认为虚无主义的出现是现代思想的病症,导致了人类对生命的根本价值和目的的丧失。

约纳斯试图通过他的哲学体系,重新确立人类对自然、生命和伦理的尊重,强调人类作为生命的存在者应当承担起对生命的保护和对未来世代的责任。

他的思想在当代哲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于重新激发人类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伦理的追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约纳斯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他对传统伦理观念的批判和重建,更在于他的思想为当代人类面对生态危机、技术发展、生命伦理等重大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指导。

通过对约纳斯的研究和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和挑战,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指明道路。

1.2 虚无主义的挑战虚无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生命没有意义或价值,世界是毫无目的或目标的。

在当代社会,虚无主义的挑战变得越来越严峻。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放弃,很多人开始感到迷茫和无助,对生活感到失去方向和目标。

虚无主义带来的空虚和绝望让人们难以找到生活的意义和动力。

负责任研究创新的生成逻辑及其实践

负责任研究创新的生成逻辑及其实践

负责任研究创新的生成逻辑及其实践张春美摘要:负责任研究创新战略是21世纪技术伦理治理的重要战略。

这一战略的诞生和发展,与现代技术高速发展及其创新实践的复杂多变紧密相关,与现代技术伦理的文化反思紧密相连。

在这一历史嬗变进程中,负责任研究创新战略形成了责任共享、风险共担、公平互利、共治共享等话语要素,建构起负责任研究创新战略的话语成果。

以此为基础,负责任研究创新战略着眼于现代技术与市场经济、商业资本、社会权力相交织的现实存在,聚焦于资本逻辑与技术逻辑缠绕下的技术决策难题,以建构主义和技术民主价值观为叙述框架,建立起现代技术伦理治理的新模式,实现了技术伦理研究的实践转向。

关键词:负责任研究创新;责任伦理;技术伦理治理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634(2021)03-0035-(09)DOI:10.13852/KI.JSHNU.2021.03.003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创新进入高度密集活跃期,创新模式发生重大变化。

现代技术与商业资本、社会权力相交织,利益冲突日趋激烈,技术伦理敏感性日趋明显,技术伦理难题不断以新形式呈现,并成为一种新全球问题。

在此背景下,人类技术化生存无法回避伦理问题,伦理反思已经成为现代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

“技术行为是否应当”的传统技术伦理问题域不断拓展,“技术伦理治理何以展开”这一新命题正在凸显。

在多样化的创新活动中,如何运用责任伦理,建构起能有效解决技术伦理冲突并提高创新效率的制度,成为负责任研究创新(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缩写RRI)战略的内生驱动力。

基于技术与伦理的交互关系,负责任研究创新战略以建构主义和技术民主价值观为叙述框架,借助知识社会的体制设计,超越相对主义和情感主义的技术决策观,建立起现代技术伦理治理新模式,实现了技术伦理研究的实践转向。

一、负责任研究创新的问题关注从技术与社会关系来看,负责任研究创新战略的诞生和发展,与现代技术高速发展、创新实践复杂多变紧密相关。

一种技术时代的责任伦理何以可能——试论汉斯·约纳斯的责任原理及其实践

一种技术时代的责任伦理何以可能——试论汉斯·约纳斯的责任原理及其实践

一种技术时代的责任伦理何以可能——试论汉斯约纳斯的责
任原理及其实践
李喜英;张荣
【期刊名称】《科学·经济·社会》
【年(卷),期】2008(026)001
【摘要】约纳斯认为,传统伦理学在本质上是人类中心论的,这种伦理学对技术时代的文明产生了负面影响.他基于对科学技术的哲学批判和伦理评估,尝试建立一种新型的伦理学,即责任伦理.他从责任的起源、实现及其基础等方面对责任伦理进行了理论探讨,不仅试图回答技术时代的责任伦理何以可能的问题,而且力图将责任原理[命令]运用到技术、医学与伦理学领域,表明这种责任伦理之于技术时代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效应.约纳斯对责任原理的论证诉诸道德直觉和神学奠基,在责任的实现途径上他既诉诸于集体权力又强调个体责任;而这种不同于以往伦理学的理论尝试根植于他对人类中心论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自然和价值别具匠心的理解.
【总页数】5页(P83-86,113)
【作者】李喜英;张荣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2
【相关文献】
1.论技术时代人对自然和未来的责任——约纳斯责任伦理之内在进路探析 [J], 宫炜炜
2.技术、虚无与责任:汉斯·约纳斯的伦理思想研究 [J], 谢仁生
3.从“现代技术”批判到“未来责任”伦理——汉斯·约纳斯责任伦理学的理论建构 [J],
4.汉斯·约纳斯责任伦理的忧惧启迪法探析 [J], 唐晓春
5.技术伦理如何避开人类中心主义和生物中心主义——约纳斯《责任的命令:寻求技术时代的伦理》解读 [J], 张新樟;汪建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斯·约纳斯的责任伦理学研究

汉斯·约纳斯的责任伦理学研究

中文摘要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的无限发展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这使得许多思想家反思科学技术,艰苦地求索人类文明的新路径,德裔美籍哲学家汉斯·约纳斯就是这样的探索者。

约纳斯给人类所指的出路是责任伦理学,责任伦理学把人类存在作为首要要求,这是由变化了的人类活动的性质所决定的。

人类活动使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而技术进步又使人类具有了毁灭自身与整个地球的能力,因此,要为伦理学加上过去从未想到的新的责任维度,就是要为人类和自然的未来负责。

为了回答虚无主义者“为什么要对与我无关的遥远后代负责”的质问,约纳斯从目的论和价值论两个方面为责任伦理学建立基础。

他认为世界包括人为事物、主体性存在者和非人为非主体性存在者,这三者都具有目的。

人为事物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人的目的,主体性存在者的目的则是属于生命体本身的,非人为而又非生命的事物的整体可称为前意识的自然界,它也是有目的的,它通过主体性的存在者表现出来。

因此,整个大自然就是一个有目的的存在。

目的总是指向主体所欲望的事物,这内在地表明这种被欲望的事物对主体是善的、有价值的,那么当主体把自身作为目的时,意味着他本身就是他所欲求的,这样,主体、目的与价值就三者合一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有目的的就是有价值的。

人和整个大自然都具有自身目的,因而也就具有价值,而且这种价值是客观的内在价值,这种价值天然地向自然的最高结晶和守护者——人——发出“应该”的呼唤,呼唤我们为它的主体承担责任。

为实现这种新的责任原理,约纳斯提出了“忧患启迪法”,就是要优先预测未来让人恐惧的可能性,从而启发人的忧患意识,由此激发自己修正自己的行为,把灾害降到最低程度。

约纳斯反对一切形式的狂热的目标行为,反对为了实现所谓的乌托邦而将人类置于危难之中,从而指出节制、审慎的行动应成为责任伦理学的核心。

本文力图全面深入地介绍约纳斯的责任伦理学,共分七章。

引言部分阐述责任伦理学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

科技伦理学心得

科技伦理学心得

科技伦理学心得科技伦理学是人类社会对自身科学技术实践活动及其蕴含的道德伦理问题的哲学反思,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基于公共理性论证的科技价值选择(科技之善或科技“向善”之可能)原则与科技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

确切地说,科技伦理学包括科学伦理学与特殊专业化的技术伦理学两个方面,但由于现代技术与科学越来越难以明确分而观之论之(如计算机科学技术、纳米技术、生命〔物〕医学等),因而科技伦理学已然成为学界较为公认的学科概念。

事实上,科技伦理伴随人类科技文明始终,古已有之,如斯尤盛。

正是由于现代科技的崛起与日益强大的功能展示,使得科技伦理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迅速崛起,并毫无疑问地成为现代应用伦理学的主体与前沿,不仅在实质内容和技术方法上,而且在几乎所有方面或层面,影响甚至决定着现代应用伦理学研究的具体开展,因之也是现代应用伦理学研究中最为紧迫的主题。

当然,科技伦理研究本身首先且最为根本的反思焦点在于,现代科技能否且如何“技顺乎道”“技进乎道”,进而“技达乎道”。

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或“第一驱动力”,那么,科技伦理就是这个第一驱动力不可缺少的导航器,是人类科技实践能够始终沿着正确价值导向行稳致远的润滑剂和意义源。

科技伦理的“风险”与“难题”。

科技伦理之所以凸显为当代最紧迫最重要的应用伦理学课题,首先在于现代科技活动本身所引发或可能引发的道德伦理问题不仅直接关乎一般应用伦理学问题,而且关乎人类自身文明的价值导向和某些难以确定的社会风险,其复杂性和风险度都远超以往任何时候的科技伦理。

德裔美籍伦理学者汉斯·约纳斯在1982年发表的《为什么技术是伦理学的课题:五个理由》一文,被学界公认为现代技术伦理的先声。

在该文中,约纳斯提出现代科技之所以需要纳入伦理学研究的五个理由,即:技术之实际后果的矛盾性;技术应用的强制运行;技术实践在全球范围展开的时空影响;现代技术对人类中心论的突破;技术所产生的形而上学问题的“堆积”。

负责任创新案例

负责任创新案例

负责任创新案例一、从创新到负责任创新人猿揖别时,我们的祖先只是打造了一把石刀,而这把石刀中却蕴藏着主体、客体,物质、能量、数据,科学、技术、工程,创新、文化、自然等等,几乎全部人类社会未来的信息。

这些信息,随着历史发展,一点一点地清晰、分离、成熟、壮大。

其中,狭义的创新概念直到20世纪初的1911年才第一次由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而人类广义创新的历史却像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久远。

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在其1911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著作中提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这种新组合包括5种情况:⑴采用一种新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征;⑵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⑶开辟一个新市场;⑷取得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⑸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

马奎斯(D.G.Marquis)和迈尔斯(S.myers)作为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技术变革和技术创新研究的主导者,在其1969年的《成功的工业创新:特定企业创新背后的因素研究》(Successful Industrial Innovation: A Study of Factors Underlying Innovation in Selected Firms)报告中,将创新界定为技术的集合。

美国国家基金会在《1976年:科学指示器》中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是将新的或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引入市场。

1992年丹麦人伦德华尔(Bengt-Ake Lundvall)其主编的《国家创新系统:建构创新和交互学习的理论》(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中研究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构成与运作,将创新上升到系统和国家的层面。

课题论文:克服虚无主义____约纳斯的哲学生物学、伦理学与创造神学述介

课题论文:克服虚无主义____约纳斯的哲学生物学、伦理学与创造神学述介

思想哲学论文克服虚无主义____约纳斯的哲学生物学、伦理学与创造神学述介一、汉斯·约纳斯(Hans Jonas, 1903-1993)是国际学术界研究诺斯替主义的著名学者,对古代诺斯替主义的哲学式研究的开创者。

他的《诺斯替宗教》一书动笔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才于五十年代完稿,岂今仍然是诺斯替主义研究领域的经典。

1)在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约纳斯同时是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和新约学者布尔特曼(Rudolf Bultmann)的学生,他作为布尔特曼的学生在研究古代诺斯替主义方面,以及作为海德格尔的学生在研究存在主义哲学方面都居于特殊的地位。

在他的学术生涯中,约纳斯将这两方面对照起来进行研究,认为这两者之间的联系环节是二元论。

他说:“诺斯替主义是有史以来最激进的二元论。

它是自我与世界之间的分裂、人异化于自然、对于自然的形而上学的贬低、普遍的精神的孤独感、和对世俗准则的虚无化”,“是人类处境的经久不衰的范式。

”同样,“存在主义的本质也是某种二元论,是人与世界之间的疏离”。

因此,诺斯替主义具有“类比的现代性”,只不过,“诺斯替主义者是被扔进了敌对的、反神明的、从而是反人类的世界之中,而现代人则是被扔到了一个冷漠无声的境地”,存在主义是更绝望的虚无主义,“是没有形而上学的二元论”。

2)从存在主义的观点出发解释古代诺斯替主义,又从古代诺斯替主义出发来分析诊断现代思想中的存在主义,这只是构成了约纳斯学术思想发展中的第一个阶段。

约纳斯对诺斯替主义与现代虚无主义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分析与诊治,他的学术使命是要克服古今哲学史上的这种虚无主义,尤其为现代思想中的虚无主义提供解药,建立克服二元论的哲学与神学。

从这种学术使命出发,他进入了哲学生物学的研究,先是建立了以《生命现象:走向一种哲学生物学》3)一书为代表作的关于有机体的生命哲学,然后是建立了以《责任的命令:寻求技术时代的伦理》4)一书为代表作的关注人类未来的伦理学,为环境伦理建立了形而上学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现代的伦理学:论汉斯·约纳斯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尽管从莱奥波尔德发表《沙乡年鉴》、卡逊女士发表《寂静的春天》以及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以来生态危机问题就成为最为紧迫的时代困境,尽管有各种各样的生态运动、绿色和平运动、环境保护运动以及联合国环境计划署积极的工作,尽管我们耳熟能详“综合评估”、“新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圈”以及“环境伦理”等概念和口号,但是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温室效应、物种灭绝、环境污染、人口增长以及贫困国家的资源密集型发展等情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反而日益加重了。

看来,所谓的生态危机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个我们这个时代文明的局部的问题,而是这个现代技术文明本身内在的问题。

因此,只有从哲学上反思这个技术文明赖以存在的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提出一种直面生态危机的态度,一种新的行动准则。

海德格尔的学生、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约纳斯在1979年出版了《责任原理:技术文明的伦理研究》一书。

此书出版后很快就成为了当代的经典之作,于1984年被翻译成英文,于1987年获得德国图书业和平大奖。

约纳斯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一种与传统和现代的各种伦理学截然不同的技术时代的责任伦理学。

约纳斯的技术时代的责任伦理学并不是像传统的和现代的各种伦理学那样去研究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而是力图“给科技时代的伦理一个本体论的解释”。

这一本体论的解释基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目的论的思想,从自然的本体论来论证技术时代的伦理学,使约纳斯在20世纪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1]一、对传统伦理学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约纳斯对技术时代伦理的本体论解释并不是想在现代的各种伦理学之中加入一个所谓的“生态伦理学”或“环境伦理学”的分支,而是要从人的本体论的根基上改变整个伦理学。

约纳斯认为,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还是基督教的良心论;不论是康德的义务论,还是密尔的功利主义;不论是罗尔斯的正义论,还是各种道德相对主义,所有这些伦理学无一不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学。

约纳斯认为这些伦理在本质上都是一种“近距离的伦理”。

比如说圣经上说,像爱自己一样爱你的邻人,或者你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

或者像康德说,决不要把你的邻人当成手段,而总是要把他当成目的本身。

这些伦理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主体上或主体间自律或他律的伦理学,是对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提出的规范和约束。

无论道德的目标是在于自由,还是在于德性,也无论道德的标准是个人行为的内在准则,还是社会契约的正义和外在规范,这些伦理学的实质都是对人的善与权利的关注。

概而言之,“整个传统的伦理学就是一种人类中心论的伦理”[2]。

人类中心论的伦理学不言而喻的核心就是人或人的社会,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就是研究人的学科。

但是,从古至今的各种伦理学在我们的时代已经显露出它们的贫乏和无能为力,因为它们在技术的无目的性的庞大力量面前束手无策,它们对自然和未来的生命置若罔闻。

它们的那些崇高的道德价值随着技术时代里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和上帝之死而彻底崩溃,与此同时它们却未能提出一种直面技术时代的道德责任原则。

各种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面对技术对地球的统治以及为争夺这种统治权的斗争无能为力,这种伦理学的失败促使约纳斯针对传统伦理学的困境提出了一种“远距离的伦理”。

这种“远的伦理”首先面对的不再是人的精神性的道德困境,而是在技术统治的威胁下人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这种责任无疑是一种道德伦理,但是它的本质是首先对自然的关注的义务,而不是首先对人的关切。

“远的伦理”并不只是提供了一个新的范畴,而是意味着敞开了一个新的维度,一个新的价值尺度,所有的古代的和现代的伦理学都将在这一尺度中重新得到检验和批判,所有的传统的伦理学都将在这一维度中被重写。

以前的伦理学与其说是没有思考到“远”的维度,毋宁说是在根本上存在着人类中心论的限度。

当然,这一“远”的维度不同于“远”的乌托邦。

在《责任原理》的最后一章“从乌托邦批判到责任原理”中,约纳斯以人的自然的“已经存在”拒斥了布洛赫空洞的“尚未存在”的“希望原理”和“乌托邦精神”。

在他看来,布洛赫的“希望原理”仍然只是是一种人类学性质的本体论。

[2]约纳斯所说的“远”是从现在的人对“已经存在”的自然和“未来”的生命的责任出发的,因此它是一种直面已经存在的人的生存境况的本体论。

约纳斯将责任原理的绝对命令表述如下:“你的行为必须是行为后果要考虑到承担起地球上真正的人的生命持续的义务。

”其否定形式的表达是:“你的行为必须是行为后果不能破坏地球上人的生命的未来的可能性。

”[2]约纳斯的责任伦理是一种考虑到人类行为的后果,甚至很大一部分是不可预测的后果的伦理,他不像基督教的和康德的伦理学那样诉诸人的行为的良好动机、善良意愿和自由意志等等。

在他看来,在伦理学中诉诸人的动机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它将人类从自然以及未来的生命的整体中完全剥离出来,将人类个体的自由和尊严视为最高的价值。

它的原则是,个人按照正义行事,行动的后果交付给上帝或普遍的道德原则。

责任伦则理要求人类充分考虑到技术的权力所带来的大量的不可预知的全球性的破坏性的后果。

责任伦理也不同于效果取向的功利主义伦理学。

因为功利主义伦理学虽然是以理性化的、实用的效果甚至是长远的效果为目标,但是就真正的价值尺度和本体论的基础而言,它却是盲目的和虚无的,它的效果是以利益甚至是长远的利益而非以自然的目的作为评价道德行为的标准。

在一个技术文明时代,在福利社会和消费的时代中,功利主义使得人们无法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利益和需要的逻辑去思考我们人类和地球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韦伯在人的行动的价值领域区分了责任伦理和信念伦理。

在韦伯看来,尽管康德的伦理学是一种理性自律的、形式反思的、可普遍立法的伦理,但仍是一种信念伦理。

韦伯的责任伦理认为,在人类的政治行为中,必须从政治义务和行动的后果出发,而不是从善良意愿、良好的动机、伟大的信念等等出发。

[3]如果从约纳斯的责任伦理来看韦伯的责任伦理,那么韦伯的责任伦理仍然是一种康德式的伦理,一种人类中心的伦理。

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等人对启蒙辩证法和技术理性的批判同样陷入一种对技术文明的悲观主义之中,而缺乏一种规范技术力量的责任伦理。

责任伦理的关键是我们要对什么负责,即衡量我们行动的后果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对于约纳斯来说,责任伦理要求行动的后果要对自然的未来和人类的未来负责。

二、责任关系的原型和责任原理的宏观伦理学约纳斯的责任伦理的绝对命令是要求人对自然承担责任和义务,因为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对时间上未来的人类和空间上遥远的区域的影响远比我们所能想像的深刻得多。

技术力量的未来的危险已经超出了人们的计算和想像。

因此,人对自然和未来的人的责任和义务构成了责任原理的核心。

人的责任并不仅仅是为已经做的事情负责,而且还要为未来做的事情负责,承担自己的义务。

约纳斯为责任伦理学原则提出了一个生动的原型关系。

约纳斯说:“所有责任的原型就是对孩子的关系。

”[2]这种“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一种“不可逆的关系”,[2]因为“孩子要求人的庇护是种不可逆的关系。

”[2]一个小孩有什么用呢?他不过是个小生命而已。

然而,“责任的原初的对象就是孩子。

”[2]父母对他的孩子具有不可推卸的义务。

在不可逆的关系之中,要求庇护的是弱者,而承担庇护责任的是有行动能力的强者。

相对于人而言,自然和未来的生命就是弱者,尤其在技术统治的强大力量面前,作为弱者的自然和未来的生命更需要我们当代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在技术文明中,人的力量随着技术的疯狂突进而空前地增长,但是人的欲望和需求的增长并没有同时伴随着人对弱小者的责任的增长。

因技术而强大的人类的责任意识仍然需要启蒙。

人的尊严不是体现在他的强大之上,而是体现在他的责任伦理之中,因为“只有人具有责任意识”[2]。

人对自然和未来的生命的伦理责任就在于:“任何行动必须从人类的长远存在着想,或者任何行动的后果不能对未来的生命造成破坏。

”这是对整个人类提出的伦理原理,而不是针对某个个体。

现代自由主义的个体伦理学只注重个体的自由、权利与尊严,而无力承当集体行动的责任。

只有古典哲学和宗教的伦理才针对共同体或集体提出伦理原理和道德律令。

自从宗教作为伦理被驱逐出现代世界以来,一种面向未来、面向集体行动和公共领域的“大伦理”再也没有出现过。

现代哲学制造了宏观伦理学和微观伦理学以及元伦理学和对象伦理学之间不可弥合的分裂。

结果是现代社会缺乏一种能思考人类行为的巨大后果的元伦理学,而那些诉诸个体权利或自由的伦理学却无力拓展人的道德责任能力。

约纳斯的对自然和未来的责任伦理再次将道德责任承载者确立在整个人类身上,而不仅仅是理性自律或意志自由的个体上。

因为责任原理所基于的“人的自然”是处于自然和历史中的整体的存在,而不是基于人的反思理性、自我意识或良心。

约纳斯认为,伦理学首先应该追问的是:为什么人根本存在于世界之中?为什么要有保证未来生存的无条件的绝对命令?这一问题不可能在任何一种传统伦理学中得到回答。

这是一个最为本体论的问题,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最低限度的根本问题。

将人置于伦理的核心的传统的意识哲学或现代的生存哲学,都追求一种高级目标的伦理,却在根本上忽视了其最低限度的本体论基础。

这一本体论的基础就是被整个现代哲学所遗忘了的自然本体论。

三约纳斯的责任伦理是从自然的本体论来界定道德伦理的绝对命令的,这意味着善的概念既要在自然中得以思考,同时也要在未来的时间维度中进行思考。

善的概念既不是基于人的权利或社会的契约,也不是按照价值的原则人为地建构起来的,它是植根于自然之中的,因为自然本身就有价值和目的,而且它是人类行为的价值和目的的基础和源泉。

自从康德以来,对事实和价值的区分已经成为了现代思想尤其是现代伦理学的自明的前提。

然而这一前提却是以自然本身没有目的和价值为前提的。

正是现代技术文明的兴起才造成了一种二元论的普遍的意见,这种现代性的分裂左右着现代哲学的基本范式。

约纳斯在《责任原理》一书中对事实与价值,或“是”与“应该”的现代性分裂的批判不遗余力。

他将这些区分和对立视为“现代性的教条”:“我们时代的一个根本的教条就是从‘是’不能推导出‘应该’”[2]。

他认为这是整个现代哲学内在的价值主体性,或者说主体性强大的意志的恶果。

[4]正是这种事实与价值的分裂造成了两个不同的学科门类,即本体论和伦理学。

现代所有的伦理学都建立在人权、自由、正义和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原则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传统的对自然的沉思的本体论之上。

人们认为伦理学与本体论无关。

与此同时,传统的本体论或自然哲学已经被现代的自然科学体系所取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