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乘法一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认识乘法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认识乘法9篇认识乘法 1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理把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2、使学生初步学会从简单的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难点: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第一课时、认识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内容。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准备:学具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这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认识乘法)读课题二、新授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2)提问: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2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板书:2+2+2=6(只)图中几处有小鸡?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3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样算?板书:3+3+3+3+=12(只)(3)老师指着算式提问: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的多少?(4)小结: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各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连加来算。
求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个3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4个3连加来算。
2、教学“试一试”(1)出示试一试图。
(2)例1,提问: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根?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算?求一共的根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3)例2,提问: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根?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算?求一共的根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4)学生填书,完成“试一试”,集中交流。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认识乘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认识乘法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基础。
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上,乘法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通过学习乘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运用乘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中对乘法的认识。
一、认识乘法的概念乘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符号,表示连续相加的简写形式。
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上,老师会向学生简单地介绍乘法的概念。
学生会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范,了解乘法的含义和用法。
比如,当老师告诉学生2个橙子乘以3,学生可以通过将橙子一一摆放,并进行数数来得出结果是6个橙子。
通过这样的实物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认识到乘法的作用是将一个数复制多次。
二、学习乘法的口诀和规律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上,老师还会向学生介绍一些乘法口诀和规律。
这些口诀和规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乘法。
比如,学生可以通过口诀“一二三,自然数,一一得一,两两得二”来记忆1乘以1等于1,2乘以1等于2的规律。
同时,老师还会给学生讲解乘法的交换律和分配律等基本规则,让学生明白乘法运算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进行计算。
三、通过乘法进行简单计算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上,学生还会通过乘法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老师会给学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例如有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3个苹果,学生需要通过乘法计算出总共有多少个苹果。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将乘法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更加灵活地运用乘法进行计算。
通过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到乘法的概念和作用。
乘法作为数学中的基本运算符号,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应该注重对乘法的教学和训练,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乘法的正确认识,并能够熟练地运用乘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总结起来,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认识乘法是一个基础的学习内容。
通过学习乘法的概念、口诀和规律以及进行简单计算,学生能够逐渐理解乘法的含义和用途,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认识乘法(1)教材分析:本节是乘法学习的起始,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应用的重要基础。
对小学阶段数的运算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材设计了游乐场活动的情境图,让学生提问题并解答问题。
通过计算和观察,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许多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从而引出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
学习目标:知识技能: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会读、写乘法算式,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数学思考:结合具体情境和问题,经历由加法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运算能力。
问题解决:相同加数求和可以用乘法计算等方法,理解用不同方法解答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 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乘法的意义,会写乘法算式,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由加法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
教学具准备:课件一、情景激趣,引入课题1.课件演示:迪士尼游乐场情境图。
老师带着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们游玩,小朋友们有2人-组玩碰碰车的,共四组;有坐小火车的,4人一组,有五组;还有跳绳的,每3人一组,有2组。
2.师:请同学们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并能提出问题。
3.师:谁说一说了解到的信息和想提的问题?(1)一共有多少人玩碰碰车?(2)有多少人坐小火车?(3)一共有多少人跳绳?4.师:请同学们根据问题列出算式,然后观察列出的算式的加数有什么特点?(1)2+2+2+2=8(2)4+4+4+4+4= 20(3)3+3=6(每个算式中的加数相同。
)5.师: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计算,这种方法是乘法。
板书:认识乘法(一)设计意图:学生在观察情境图的过程中,从了解到的信息和解决提出的问题时发现算式中的加数相同,为学好乘法打下基础。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师:在2+2+2+2=8这个算式中加数是几? (是2)有几个? (有4个)。
乘法初步认识
乘法初步认识乘法是数学中重要的一种数学运算方式,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的过程,也叫做乘积运算。
掌握乘法运算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因此初步认识乘法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介绍乘法的初步认识。
一、乘法的定义乘法的定义指的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的积就叫做乘积。
例如,将2乘以3,可以写成2×3=6,这里的“×”表示乘号,也就是说2和3之间有一个乘号相连,得到的结果是6。
二、乘法的性质乘法有很多性质,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如下三个:·结合律:a×b×c=(a×b)×c=a×(b×c)。
这个性质表明,在乘法运算中,可以随意改变乘数的位置,得到的乘积不变。
·交换律:a×b=b×a。
这个性质表明,在乘法运算中,乘数可以交换位置,得到的乘积仍然不变。
·分配律:a×(b+c)=a×b+a×c。
这个性质表明,在乘法运算中,乘数和加数可以先相乘后相加或者先相加后相乘,得到的结果一样。
三、乘法的应用乘法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例如:·计算面积和体积:在学习几何学时,计算面积和体积都需要用到乘法。
例如,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底边乘以高,即S=a×b(其中S表示面积,a和b表示长方形的两个相邻边长)、立方体的体积就等于底面积乘以高,即V=S×h(其中V表示体积,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
·计算物品的总价:在购物时,我们需要计算多少个相同物品的总价,可以用乘法运算,把物品单价乘以数量即可得到答案。
·计算时间和速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用时间和速度进行计算。
例如,行驶一段路程的时间就等于路程除以速度,即t=sa(其中t表示时间,s表示路程,a表示速度)。
四、乘法的练习乘法需要练习才能掌握得更好。
在学习乘法时,可以先从小的数字开始练习,例如2、3、4、5等,然后逐步增加难度,练习更多位数的乘法运算。
一年级数学课认识简单的乘除法
一年级数学课认识简单的乘除法乘法和除法是数学中常用的基本运算符号,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运算方法。
在一年级的学生中,认识和掌握简单的乘除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会为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认识乘法乘法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数字相乘得出积的运算方法。
在乘法中,我们用乘号(×)表示两个数的相乘。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3 × 2 = 6。
这个例子就是将3和2相乘得到6这个积。
我们可以通过数轴的概念来帮助理解乘法。
将一个数字上的点向右移动几个单位,相当于将这个数字乘以几。
比如,将3向右移动2个单位,可以得到6这个积。
乘法还有一些特殊的性质需要了解,比如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 乘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表示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与顺序无关,即:a × b = b × a。
例如,2 × 3 = 3 × 2。
2. 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表示三个或多个数相乘的结果与计算顺序无关,即:(a× b) × c = a × (b × c)。
例如,(2 × 3) × 4 = 2 × (3 × 4)。
二、认识除法除法是一种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份的运算方法。
在除法中,我们用除号(÷)表示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商的结果。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6 ÷ 2 = 3。
这个例子就是将6除以2,得到商为3。
除法可以通过乘法的逆运算来理解。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2 × 3 = 6,那么也可以得出6 ÷ 2 = 3,因为6除以2得到的商就是3。
除法还有一些特殊的性质需要了解,比如除法的定义域和除法的整除与余数。
1. 除法的定义域在除法中,被除数必须可以整除除数,否则就不存在整除的结果。
例如,6 ÷ 2 = 3,因为6可以整除2;而7 ÷ 2 = 3余1,因为7不能整除2。
数学上册课件(苏教版):认识乘法
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乘法是加法的重复
例如,5×3可以看作是3个5相加,即5+5+5。
乘法与加法的转换
当两个因数相乘时,可以将其中一个因数拆分成若干个相同的因数,再与另一 个因数相加,例如,5×3可以看作是5+5+5或2×5+2×5+2×5。
03 乘法运算的规则
03 乘法运算的规则
乘法交换律
总结词
01
乘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 用于表示相同数的累加关系。
02
本主题将介绍乘法的定义、性质 和运算方法,以及其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
主题简介
01
乘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 用于表示相同数的累加关系。
02
本主题将介绍乘法的定义、性质 和运算方法,以及其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理解乘法的概念和意 义,掌握乘法的基本 运算方法。
例如,计算购物时需要购买的商品数量,计 算组合排列的可能性等。
本课重点回顾
乘法的定义
乘法是将相同的数相加的简便方法。
乘法口诀的记忆与应用
通过背诵“二三得六,二四得八”等口诀, 快速计算乘法。
乘法算式的读法
例如,2×3读作“二乘三”,表示两个三相 加。
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计算购物时需要购买的商品数量,计 算组合排列的可能性等。
下节课预告
学习内容
认识除法,掌握除法的定义、算式读法、口诀记忆以及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能够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除法解决问题。
下节课预告
学习内容
认识除法,掌握除法的定义、算式读法、口诀记忆以及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用于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乘积。
它是数学中最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一步。
通过初步认识乘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本文将从乘法的定义、运算规律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乘法的定义乘法是一种将两个数相乘得到乘积的运算。
在数学中,我们使用乘号“×”表示乘法。
比如,2 ×3 = 6,表示将2和3相乘得到6这个结果。
二、乘法的运算规律1. 交换律:乘法的交换律表示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与交换它们的顺序无关,即a × b = b × a。
例如,3 × 4 = 4 × 3 = 12。
2. 结合律:乘法的结合律表示多个数相乘,可以改变它们的位置,乘积不变,即(a × b) × c = a × (b × c)。
例如,(2 × 3) × 4 = 2 × (3 × 4) = 24。
3. 分配律:乘法对加法具有分配律,即a × (b + c) = a × b + a × c。
例如,2 × (3 + 4) = 2 × 3 + 2 × 4 = 14。
三、乘法的应用乘法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在计算、商业、工程、科学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乘法应用举例:1. 长方形面积计算: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宽度乘以高度,即面积 = 宽 ×高。
这个公式中就运用了乘法。
通过乘法,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形状的长方形的面积。
2. 商品价格计算:购物时,我们常常需要计算总价格。
如果我们购买多个相同的商品,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例如,苹果每个2元,我们购买了5个,那么总价为2元/个 × 5个 = 10元。
3. 时间计算:时间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到乘法。
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引言乘法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运算,常用于对物体的数量或大小进行计算。
它通常表示为“×”或“*”。
本课时将介绍乘法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性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
乘法的定义乘法是一种数学运算,表示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结果。
乘法符号“×”或“*”的左右两边的数称为乘数,相乘得到的结果称为积。
例如,3×4=12,其中3和4是乘数,12是积。
乘法的性质乘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不受乘数的顺序影响。
例如,2×3=6,3×2=6,它们的积都是6。
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以上数相乘的结果与它们运算的顺序无关。
例如,2×3×4=24,(2×3)×4=24,它们的积都是24。
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是指,一个数乘以两数之和的结果等于这个数分别乘以这两个数之和再相加的结果。
例如,2×(3+4)=2×3+2×4=14。
乘法的应用乘法在排列组合中的应用在排列组合的计算中,乘法常常被用来计算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
例如,从5个人中选取3个人组成团队的排列组合方式共有10种,可以用以下式子进行计算:5×4×3 ÷ 3×2×1=10其中第一个式子表示从5个人中选取3个人的不同排列方式,第二个式子表示将不同排列方式除以相同的重复计数。
乘法在面积和体积计算中的应用在面积和体积计算中,乘法常常被用来计算物体的面积和体积。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和宽的乘积进行计算:面积 = 长 × 宽。
一个立方体的体积也可以用边长的立方进行计算:体积 = 边长³。
结论乘法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运算,具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等性质。
在数学的许多领域及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从初步认识乘法开始,我们可以进一步学习乘法的进阶知识。
认识乘法的教案6篇
认识乘法的教案6篇熟悉乘法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详细情境中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把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通过动手操作,帮忙学生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3.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育有条理地思索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力量,并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属于初级阶段,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思维以详细形象思维为主,学生有意留意力占主要地位,因此,要给学生供应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熟悉,才能逐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展现了一个喧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通过这一学生熟识而又特殊宠爱的场景,示意诞生活中有很多一组一组消失的数量,并且每一组的数量是一样的,这样设计使数学贴近了学生熟识的现实生活,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教师还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和动手操作的环节,理解和把握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乘法的意义。
突破方法:结合详细的事例,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
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突破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眼观看、动脑探究等学习活动中领悟。
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法、引导探究式法。
学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预备:主题图、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一、新知铺垫(1)初步熟悉几个几相加①(出示主题图1)一天,白兔和鸡一起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一边玩着,一边查找食物。
请认真看图,白兔是几只几只在一起的?鸡呢?(重点引导学生观看: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鸡是3只3只在一起的。
)②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自由答复。
③谁能用算式表示白兔一共有几只?2+2+2=6(只)这里有几个2相加,得多少?(板书:3个2相加得6)④谁能用算式表示鸡一共有多少只?3+3+3+3=12(只),这里又有几个3相加,得多少?(板书:4个3相加得12)⑤请小朋友认真观看这两个算式的加数,它们有什么特点?(同组小朋友先思索,再相互争论)加数都一样。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 认识乘法(一)教案与反思
1 认识乘法(一)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樱落学校曾泽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江南学校李友峰项目内容1.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 = (个)×= (个)×= (个)2.观察教材第16页情境图(1)回答问题。
①跳绳的一组有3人,一共有2组,有多少人跳绳?列式为3+3=6(人)。
②一辆碰碰车有2人,一共有4辆,有多少人坐碰碰车?列式为2+2+2+2=8(人)。
③小火车一节车厢有4人,一共坐了5节,有多少人坐小火车?列式为4+4+4+4+4=20(人)。
(2)用乘法表示连加的算式。
求几个几相加可以用( )法计算。
例如,4+4+4+4+4=205个4相加4×5=20或5×4=20 “×”表示( )4×5=20读作:4乘5等于20。
5×4=20读作:5乘4等于20。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 )法计算。
“×”叫乘号。
4.我还有( )不明白。
5.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
4+4+4= ×6+6+6+6= ×2+2+2+2+2= × 3+3+3+3= ×4+4+4+4+4+4= ×5+5= ×6.各用了多少根小棒?(1) (2)温馨提示学具准备:20根小棒。
知识准备:加法的相关知识。
参考答案:1.5+5+5=15(个) 5×3=15(个) 3×5=15(个)2.(1)略(2)乘乘号3.乘4.略5.4×3或3×4 6×4或4×6 2×5或5×2 3×4或4×3 4×6或6×4 5×2或2×56.(1)5×3=15(根) (2)3×2=6(根)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乘加乘减)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乘加乘减)一、认识乘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乘法。
乘法是一种快速计算的方式,可以方便我们计算大量的数值。
在乘法中,我们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乘积。
例如,2乘以3等于6。
二、表内乘法表内乘法是指在一个乘法表内进行相乘操作。
一般来说,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会通过练习乘法表来熟练掌握乘法运算。
在乘法表中,每个数字与其他数字相乘,得到的结果填入相应的位置。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乘法表示例:× 1 2 3 4 51 1234 52 2 4 6 8 103 3 6 9 12 154 4 8 12 16 205 5 10 15 20 25在这个乘法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数字与其他数字相乘的结果。
三、乘法运算的话题1. 乘法的性质乘法有一些特殊的性质,例如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
这些性质是对乘法运算规律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乘法运算。
2. 乘法的实际应用乘法不仅在数学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还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的应用。
比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制作食谱时调整食材的比例等。
四、乘法综合练习为了更好地掌握乘法运算,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综合练习。
通过不断地练习,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五、小结第四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围绕表内乘法展开,通过对乘法的认识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在学习乘法的过程中,要多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的内容介绍,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表内乘法(一)认识乘法1_冀教版
认识乘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会读写乘法算式,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和问题,经历由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算式书写的简便。
教学过程:【导入】乘法的认识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游乐园里去看一看,好不好啊?(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游乐园里,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请同学们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回答有多少人在跳绳?师:请你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3+3=6(人)】;生:有多少人在玩碰碰车?【2+2+2+2=8(人)】;生:有多少人在做小火车?【4+4+4+4+4=20(人)】;跳绳的和玩碰碰车的一共有多少人?【6+8=14(人)】;跳绳的和坐小火车的一共有多少人?【6+20=26(人)】;学生还会提出其他加法计算的问题来,教师要给予表扬。
{把加数相同的算式写在一起,加数不同的写在一起}师:请大家看这几道算式,每道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特点?生:加数都是相同的。
教师小结:同学们很善于发现。
像这样在连加算式里,加数相同,我们就把这样的加数叫做相同加数。
教师板书【相同加数】算式中的相同加数都是几?生:相同加数2 相同加数3 相同加数4师:在生活中,有许多这样加数相同的数学问题,出示课件2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饭,请问小明该拿多少根筷子?做一件上衣需要5个扣子,做4件上衣需要几个扣子?一支铅笔4角钱,红红想买八支铅笔,至少需要带多少钱?请同学们根据问题说出加法算式。
生:2+2+2=6(根),5+5+5+5=20(个)4+4+4+4+4+4+4+4=32(角)预设:这道加法算式这么长呀?你有更好的办法吗?(学生可能会回答用乘法),你能到前面来列算式吗?4×8=32(角)你列的算式真简单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乘法)板书课题【乘法的认识】学生跟着齐读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运算方式,常用于计算两个或多个数的乘积。
在学习乘法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乘法的概念、性质以及如何进行乘法运算。
一、乘法的概念乘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 得到一个新的数,称为乘积。
乘法的基本符号是×,表示两个数的乘积。
例如,3 × 4 = 12,其中3和4是被乘数,12是乘积。
乘积的顺序不影响结果,即4 × 3 = 12。
二、乘法的性质乘法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1.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的乘积与其顺序无关,即a × b = b × a。
例如,2 ×3 = 3 × 2。
2. 乘法结合律:多个数连续相乘,结果与它们先后顺序无关,即(a× b) × c = a × (b × c)。
例如,(2 × 3) × 4 = 2 × (3 × 4)。
3.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与一组数的和相乘,等于这个数与每个加数分别相乘的和,即a × (b + c) = a × b + a × c。
例如,2 × (3 + 4) = 2 × 3 +2 × 4。
三、乘法的运算方法进行乘法运算时,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计算。
1. 乘法口诀表:通过记忆乘法口诀表,可以快速计算两个数的乘积。
例如,通过口诀表可以知道,7乘以8等于56。
2. 竖式乘法:逐位相乘,然后将得到的部分积相加,最后得到最终的乘积。
例如,计算23乘以17的结果可以使用竖式乘法。
2 3× 1 7---------3 92 3+ 3 4---------3 9 1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先将3乘以7得到21,然后在十位上补0,再将2乘以7得到14,在百位上补0,最后将1乘以7得到7,并将它们相加得到最终结果391。
四、乘法的应用乘法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例子:1. 长方形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将长和宽相乘来计算得到。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课时 认识乘法
三 表内乘法(一)
第1课时 认识乘法
优 翼
情境导入
观察上图,你发现了什么?
探究新知
兔有几个2只? 鸡有几个3只?
兔有多少只, 怎样计算?鸡 有多少只呢?
3 + 3 + 3 + 3 = 12( 只)
3个2相加得 6,兔有6只。
4个3相加得12, 鸡有12只。
试一试
摆一摆, 填一填。
( 5)个 (2 )相加1得0( )。
探究新知
?台 你能数一数、 填一填吗?
4
2
2 2 2 28
探究新知
4个2相加, 还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成: 4 × 2= 8 或 2 × 4 = 8
乘
乘 乘积2×4读作:2乘4。
试一试
?只
5
4
加法算式:4 + 4 + 4 + 4+4 = 20
想想做做
3.先读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多少。 4 × 4 = 16 5 × 6 = 30 乘数是5和6,积是30 6 × 5 = 30 乘数是6和5,积是30
想想做做
4. 2乘6写作:2×6,6乘2写作6×2。
课堂小结
乘法的意义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乘法算式:5 4 20 4 5 20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想想做做
36 6 + 6 + 6 =18
6 3 18 3 6 18
想想做做
5 + 5 + 5 +5 =20
5 4 20 4 5 20
想想做做
3+3+3+3=12 3 4 12 4 3 12
最新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表内乘法(一) 认识乘法 认识乘法和乘法算式》优质课教案_1
认识乘法(一)教材分析:认识乘法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知识内容是乘法知识体系的起点,也是整数四则运算系列中的一个重点概念。
学生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可以帮助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为解决相关乘法的实际问题提供依据,也是以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的含义。
会用加法、连加求物体的总数。
而乘法的知识是认知上的一大飞跃。
乘法意义属于运算概念,低年级学生形成概念一般都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通过加工成表象或抽象出概念,并需要在实践中运用概念以进一步理解概念。
这部分内容要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和切实掌握。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会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和问题,经历由加法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
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
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乘法的意义,会写乘法算式,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教学设计从四导入手,导入新课、导学新知、导练、导总结。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着带路人向导作用,学生困惑时给予启发,阻塞时给予点拨,上台阶时给予铺垫。
攀登时,给予鼓劲。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地发现新知,探究新知。
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孕伏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儿童乐园吗?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一起去儿童乐园里看一看。
可是我们只有算出上面的口算题才可以进去。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试试吧!课件出示题目,找同学计算:2+8+3= 5+5+5=9+1+6= 4+4+4+4=3+7+8= 2+2+2+2=师:咦?大门还没打开呢!原来是算式里面还藏着秘密呢!同学们观察左右两边的算式,你们发现左右两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找同学回答师小结:右边每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乘法的基本概念认识乘法和乘法表
乘法的基本概念认识乘法和乘法表乘法的基本概念认识乘法和乘法表乘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中。
它是指两个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其中一个数称为被乘数,另一个数称为乘数,相乘得到的结果称为积。
通过乘法,我们可以实现数字的增加、计算物体的总数、计算面积和体积等等。
乘法的表达形式可以用符号“×”来表示,也可以通过横线将被乘数和乘数连接来表示。
例如,我们可以将2和3相乘表示为2 × 3,或者写为2 × 3 = 6。
在乘法表达式中,2和3为因数,6为积。
乘法的基本概念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乘法的交换律乘法具有交换律,即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不受乘数位置的影响。
例如,对于任意实数a和b,a × b = b × a。
这意味着无论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如何交换,结果都是相等的。
二、乘法的结合律乘法具有结合律,即多个数相乘的结果不受计算顺序的影响。
例如,对于任意实数a、b和c,(a × b) × c = a × (b × c)。
通过结合律,我们可以将多个数相乘的表达式按照不同顺序进行计算,得到相同的结果。
三、乘法的分配律乘法具有分配律,即一个数与多个数的和相乘等于将该数分别与这些数相乘再相加的结果。
例如,对于任意实数a、b和c,a × (b + c) = (a × b) + (a × c)。
通过分配律,我们可以简化乘法运算,提高计算的效率。
四、乘法表的应用乘法表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结果。
乘法表从1到10列出了每个数字与其他数字相乘的结果,共有100个乘法运算。
通过乘法表,我们可以方便地查找乘法计算的结果,并且可以帮助我们记忆乘法的规律。
乘法的基本概念和乘法表对我们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认识,我们能够灵活应用乘法进行数学运算。
乘法的基本概念认识乘法的含义和运算规则
乘法的基本概念认识乘法的含义和运算规则乘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符号,用来表示相乘的操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乘法运算,比如购买多个相同的物品、计算面积和体积等等。
因此,对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的认识非常重要。
1. 乘法的含义乘法的含义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乘积。
其中,被乘数是要进行乘法运算的数,乘数是用来进行乘法运算的数,乘积是乘法运算得到的结果。
例如,2 × 3 = 6,其中2和3就是乘数,6就是乘积。
2. 乘法的运算规则乘法具有以下运算规则:2.1 交换律乘法的交换律表明,两个数进行乘法运算的结果与乘法因子的顺序无关。
即 a × b = b × a。
例如,2 × 3 = 3 × 2。
2.2 结合律乘法的结合律表明,当三个或多个数进行乘法运算时,可以任意改变乘法因子的结合顺序,不会影响最终的乘积。
即 (a × b) × c = a × (b ×c)。
例如,(2 × 3) × 4 = 2 × (3 × 4)。
2.3 分配律乘法的分配律是乘法运算中一个重要的规则,它将加法和乘法进行了结合。
分配律用于将一个数与括号中多个数的乘积进行分配,然后再进行加法运算。
即 a × (b + c) = a × b + a × c。
例如,2 × (3 + 4) = 2 ×3 + 2 × 4。
3. 乘法的应用乘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以几个例子来说明乘法的应用:3.1 表示重复乘法可以用来表示一件事情的重复次数。
比如,如果一本书的售价为10元,而你想购买3本相同的书,那么总共需要支付的金额为 10 ×3 = 30 元。
3.2 计算面积和体积乘法在几何学中非常重要,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面积和体积。
乘法的认识让孩子认识和理解乘法的概念
乘法的认识让孩子认识和理解乘法的概念乘法作为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孩子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了解乘法的概念,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本文将从认识乘法的必要性、乘法的含义和运算规律以及如何培养孩子对乘法的认识等方面展开论述,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乘法。
一、认识乘法的必要性乘法作为数学的一种基本运算,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需要使用乘法的情况,比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分配零食时公平分割等等。
对孩子来说,掌握乘法是实现这些计算的基础。
另外,乘法还是解决实际问题、推理和抽象思维的关键。
通过学习乘法,孩子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认识乘法对于孩子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乘法的含义和运算规律1. 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积的运算。
具体来说,将一个被乘数和一个乘数相乘,得到的积就是它们的乘积。
例如,3乘以4等于12。
其中,3是被乘数,4是乘数,12是积。
2. 乘法的运算规律乘法具有以下几个运算规律:(1)交换律:乘法中的交换律指的是,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与顺序无关。
例如,3乘以4等于12,4乘以3也等于12。
(2)结合律:乘法中的结合律指的是,多个数相乘的结果与加括号的方式无关。
例如,(2乘以3)乘以4等于2乘以(3乘以4)等于24。
(3)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是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当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时,可以先将该数与这两个数分别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
例如,2乘以(3加4)等于2乘以3加2乘以4,即2乘以7等于6加8,结果都是14。
三、培养孩子对乘法的认识1. 利用实际问题引导思考在孩子学习乘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际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理解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律。
例如,让孩子分割水果,让他们自己计算每个人分到多少水果,从而帮助他们认识到乘法就是一种分组的运算。
2. 使用教具和游戏增加趣味性通过使用乘法乘积表、乘法卡片等教具,让孩子通过操作实际物件来进行乘法的运算,可以加深他们对乘法的理解。
认识乘法+乘法口诀(一)
认识乘法+乘法口诀(一)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难点:按照详细情景列出容易乘法算式。
关键:结合详细情境体味乘法的意义。
【例1】下图中有多少个桃心?让我们一起数一数!【例1拓展】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⑴2+2+2+2+2+2=⑵3+3+3+3+3+3+3+3=⑶1+1+1+1+1+1+1+1+1+1=⑷10+10+10+10=【例2】⑴3×4 ⑵5×2 ⑶4×5第 1 页/共 5 页【例3】看下面的数学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买4个洋娃娃需要多少钱?⑵买5本练习本需要多少钱?⑶9只铅笔需要多少钱?⑷买一架玩具飞机的钱可以买多少只铅笔?【例4】计算并解出所用口诀。
⑴2×4=口诀:⑵1×1=口诀:⑶6×5=口诀:解题技巧:熟记乘法口诀的技巧在于控制乘法口诀的罗列逻辑和特点。
乘法口诀有固定的组织结构,每一句口诀都由两部分组成。
前一部分是相乘的数(小数在前,大数在后),后一部分是相乘的积。
【例5】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⑴加法算式都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 )⑵3+2可以写成3×2。
( )⑶7×8读作8乘7。
( )⑷10+10+10+10=10×4 ( )⑸5+5+5+5+4=5×4 ( )⑹6×2=2+2+2+2+2+2 ( )⑺5×3可以表示5个3相加,也可以表示3个5相加。
( )⑻两个乘数都是4,列成算式是2×4。
( )易错点1:几个数连加时,有不同的加数,也改写成乘法算式。
警示:求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和,才干使用乘法计算。
易错点2:3个4和4个3的意思相同。
警示:第 3 页/共 5 页这两个式子都可以用相同的乘法算式。
但是3个4指的是4+4+4,加数是4;4个3指的是3+3+3+3,加数是3。
易错点3:乘法口诀记错。
如:5×9=35,8×7=52警示:乘法口诀是口算表内乘除法的根据,必须熟练控制、反复练习,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计划
课题课时计划第节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问题,经历由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过程。
2、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会读、写乘法算式,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学习重难点1、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具
课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课前训练
诵读:
口算:
二、情境导入(出示课题课件1)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师:那你们都喜欢什么游戏啊?
那老师这有一幅图,你们看看他们都在玩什么游戏吧。
三、自主探究
出示课件1:
自学提示:
1、根据图片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几个问题并解答
3、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四、展示交流
课件3、4、5
五:巩固与拓展
出示课件6 、7
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读一读
3+3=6 2+2+2+2=8
诵读(加减混合运算规律)
限时完成口算卡,上交组长。
(预设)生:喜欢
生:喜欢跳绳、皮筋、踢足球、打篮球......
1.完成自学卡。
2.小组交流。
生1::3×2=6或2×3=6
生2:2×4=8 或4×2=8
创新研究:课件8、9
六、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找一人黑板板书,解答。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
1、书面作业
2、预习作业练习册
预习48页内容。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