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文言文精解题总汇

合集下载

2013年八年级文言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2013年八年级文言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2013年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一)一、[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

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尝著《五柳先生传》日:“环堵①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②也。

”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尝)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则大适③四融然④。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性不解音,而畜⑤素琴一张,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注]①环堵:四壁。

多用以形容居室简陋。

②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③适:满足。

④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⑤畜:同“蓄”。

⑥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微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渔人甚异之异: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3)颖脱不羁羁: (4)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辍:2.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1分)3.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与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

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

(13分)〔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012、2013年中考语文古文复习资料汇总

2012、2013年中考语文古文复习资料汇总

---------------------------------------------------------------最新资料推荐------------------------------------------------------ 2012、2013年中考语文古文复习资料汇总中考语文古文复习资料汇总之一由上海成才家教网支持提供古文复习资料集(一)一.天时不如地利 1 .常识:①.选自《孟子 o 公孙丑下》。

孟子,名轲,战国思想家。

《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弟子所着。

②.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孟子》中的文章有《王顾左右而言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中心: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作用,提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观点。

段意:①.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突出天时不如地利。

③.突出地利不如人和。

④.紧接前面的人和,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了得道的作用。

3.句译: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时机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形重要,有利于作战的地形(又)不如得人心,上下团结重要。

②.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敌人既然来)包围并攻打它,一定是得到了适宜作战的时令、1 / 7气候。

③.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不能用兵器和盔甲的锐利坚固来在天下建立威信。

④.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施行仁政,得到民心(的人),帮着他的人就多;没有施行仁政,没有得到民心(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二.橘逾淮为枳 1 .常识:选自《晏子春秋 o 内篇杂下》。

晏子,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

2.中心:本文记述晏子出使楚国,凭着机智善辩,挫败了楚王的诡计,维护了个人和祖国尊严的故事。

人物形象:晏子:爱国、机智善辩、善于辞令。

楚王:平庸愚昧。

段意:①-②.写晏子使楚前夕,楚王与其左右策划侮辱晏子的办法。

③-⑥.写晏子智搓楚王,使其自取其辱。

3.句译:①.吏二缚一人诣王。

---------------------------------------------------------------最新资料推荐------------------------------------------------------ 两个官吏捆绑着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

2013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试题汇编

2013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试题汇编

2013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试题汇编2013年中考试语文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 1.【2013年•湖北省孝感市】【试题】(二)陈涉世家(节选)司马迁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陈胜、吴广喜,念鬼念无与为乐者B.今亡亦死暮而果大亡其财 C.扶苏以数谏故域民不以封疆之界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0.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4分) ①等死,死国可乎?②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1.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选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主要叙述了发动起义的经过,着眼于反映陈胜在反抗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体现出他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杰出才能。

B.陈胜、吴广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作了“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舆论准备;为了得到人民的响应,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

2013年湖北省武汉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及答题技巧_文言文实词归类整理

2013年湖北省武汉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及答题技巧_文言文实词归类整理

2013年湖北省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文言文词句归类整理一、通假字1、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2、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3、圣人非所与熙也。

《晏子使楚》()4、沿河求之,不亦傎乎?《河中石兽》()5、出门看火伴《木兰诗》()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7、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8、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9、汤熨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10、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11、无他,但手熟尔。

(《买油翁》)()12、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黄生借书说》)()1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14、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15、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 )16、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17、便要还家。

(《桃花源记》)()18、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

(《少年中国说》)()19、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橘颂》)()20、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橘颂》)()()21、淑离不淫。

(《橘颂》)()22、略无阙处。

(《三峡》)()23、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24、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25、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2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27、今为所失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28、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13年湖北省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29、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0、困于心,衡于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1、公输盘不说。

(《公输》)()32、子黑子九距之。

(《公输》)()33、知而不争。

(《公输》)()34、公输盘之守圉有余。

(《公输》)()35、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36、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37、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专题2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专题2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专题山东泰安市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6-28题。

哀溺文永①之氓②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

遂溺死。

吾哀之。

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注释]永:唐代地名,今永州。

②氓:民,百姓。

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

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

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

2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永之氓咸.善游咸:②中济,..船破,皆游济:③有顷,益怠.怠:④又摇其首。

遂.溺死遂:27.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①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②何不去之!③汝愚之甚,蔽之甚!28.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分)26.【答案】①咸:都。

②济:渡,渡河。

③怠:疲惫。

④遂:于是,就。

【评分】每题1分,共4分。

27.【答案】①其中一个人虽然竭尽全力也没游多远。

②为什么不丢掉它呢?③你太愚蠢了,太不懂道理了。

【评分】每句2分,共6分。

意思对即可。

28.【答案】不肯放弃腰中钱财而被溺死。

它告诉我们不要过分看重钱财,要重视生命或在金钱和生命面前要懂得取舍等。

【评分】每文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广东省附加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程氏爱鸟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

武阳君1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

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2可俯而窥也。

又有桐花凤四五百,翔集其间,此皆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

此无他,不忮3之诚,信于异类也。

有野老言:鸟雀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扰。

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

[精品]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之五

[精品]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之五

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之五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之五野马绝尘2013年山东省威海市二、文言文阅读(12分)(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8-11题。

(8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曹刿(3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齐师伐我伐竹取道,下见小潭B.又何间焉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先帝不以臣卑鄙D.忠之属也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肉食者谋之操蛇之神闻之B.乃入见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何以战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相与步于中庭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2分)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11.写出上文给你最深刻的一点启示,并简要阐述你的理解。

(2分)答:(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3题。

(4分)献之尝经吴郡,闻顾辟疆有名园。

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时辟疆方集宾友,而献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傍若无人。

辟疆勃然数之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失是二者,不足齿之伦耳。

便驱出门,献之傲如也,不以屑意.(选自《世说新语》)【注释】[献之]即王献之,官王中书令(相当于宰相)。

[顾辟疆]人名。

;[指麾]指点评论。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专题1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专题1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专题江西省(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

(10分)戴胄犯颜①执法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⑤。

”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②上:指唐太宗。

③擢:提升。

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⑥布:昭示。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忿()狱()11.翻译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12.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理,戴胄的意见与唐太宗的意见有何不同?戴胄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分)1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

(2分)9.A;10.愤恨、案件。

11.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12.唐太宗认为之前已经宣布过:弄虚作假不自首者死。

坚持要兑现守信用。

戴胄认为应该流放。

其理由是真正的守信用应该维护国法,而不是凭君王一时的喜怒来决断事情。

1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

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四川成都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2013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试题汇编

2013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试题汇编

2013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试题汇编2013年中考试语文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 1.【2013年•湖北省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江汉油田】(二)文言文阅读(12分)东方朔救乳母葛洪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①,乳母求救东方朔。

朔曰:“帝忍而愎②,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

汝临去,慎勿言,但屡顾帝,我当设奇以激之。

”乳母如其言。

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尚何还顾!”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③之,即敕免罪。

(选自《西京杂记》,略有改动)【注释】①申宪:依法惩处。

申,按照。

宪,法律。

②愎bì:固执任性。

③愍mǐn:哀怜。

13. 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但屡顾帝(回头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 B. 帝虽才雄心忍(容忍)然胡不已乎(停止) C. 至若春和景明(日光)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D. 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窥谷忘反(通“返”) 14. 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告之于帝 B. 旁人言之何陋之有 C. 我当设奇以激之无从致书以观 D. 乃凄然愍之乃不知有汉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分)(2)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2分) 16. 内容把握。

(4分)(1)选文篇幅短小,但情节完整。

请细读选文,摘录文中词语填空。

(2分)开端:乳母发展:乳母高潮:东方设奇结局:武帝赦免(2)东方朔言“我当设奇以激之”,你认为他的计谋“奇”在何处?(2分)【答案】(二)(12分) 13.B (2分) 14. C(2分) 15.(4分)(1)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2分)(2)武帝已经成年了,怎么还会想到你哺乳时的恩情呢?(2分) 16.(4分)(1)犯事告急(2分)(2)示例:①“奇”在劝谏的方式与众不同。

不失直接规劝武帝,而是以训斥乳母的方式委婉劝谏。

2013年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10篇)

2013年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10篇)

2013年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10篇)2013年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10篇)一、《三峡》(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1、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实词:自:从。

空谷传响:回声襄:漫上。

漱,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御:驾。

献:山峰。

良:实在、真。

肃:寂静。

属:连续。

引:延长。

绝:消失。

素;白色旦;早晨。

漱,这里是冲荡的意思。

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朝:早晨。

清荣峻茂曦月:阳光,月亮。

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阳光……3、特殊用法:奔:飞奔的马。

湍:急流的水。

三声:几声。

三,这里不是确数4、区别:属:属引凄异(连续)绝:久绝(消失)。

自三峡……(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绝献(山峰):极自非……(如果)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阻绝:断5、通假字:阙;同"缺",中断。

6、重点句翻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的倒影。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7、理解性背诵: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引用渔歌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7、结构。

结构:文章先总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分写)(第二段)8、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2013年中考文言文简答题

2013年中考文言文简答题

文言文练习题(2013年4月——6月)1 公输(一)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二)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木便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1)我为(2)云梯,必取宋。

”(三)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1、解释字词。

侮愿子.说义固.再.拜智仁忠争强知类见舍.文.轩敝.舆锦绣褐.粱肉疾方所谓..以为(1)为(2)牒:九:距:圉: 诎: 所以:寇:绝: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⑵吾义固不杀人。

宋何罪之有?⑶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⑷知而不争,不可谓忠⑸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⑹此为何若人? ⑺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2013年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出师表》

2013年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出师表》

2013年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出师表》(湖北黄冈)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5~29题[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

[注释]①仪轨:礼仪制度。

②约:省减,简约。

③权制:合乎适宜的制度。

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

⑤物:指人,百姓。

⑥亚匹:同一流人物。

亚:同类。

25.下面选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先帝称之.曰能诸葛亮之.为相国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终于.邦域之内C.悉以.咨之徒以.有先生也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2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⑴以昭.陛下平明之理()⑵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⑶抚.百姓()⑷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27.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28.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全国各地201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古诗词鉴赏

全国各地201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1.【2013年·某某省内江市】一、阅读理解(48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5—16题(6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某某边。

15请找出本诗前两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

(2分)16请你谈谈本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颈联:尾联:答案:无2.【2013年·某某省某某市】二、阅读理解(共60分)(一)阅读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诗,完成第7题。

(6分)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喜风。

7.(1)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2分)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宋祁《木兰花》中有“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句子,请你说出这两首诗词中的“闹”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2分)(3)请说出作者写作本诗的意图。

(2分)答案:7.(1)B (2)(3)3.【2013年·某某省某某市】10.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作答。

(6分)湖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2)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

(4分)答案:无4.【2013年·某某省某某市】9.对X禹锡《酬乐天某某初逢席上见赠》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怀旧空吟闻笛赋”中的“闻笛赋”,指晋代向秀的《思旧赋》。

这篇赋是向秀为悼念被司马昭杀害的朋友嵇康等而写的。

诗人用这个典故也有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之意,以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比喻诗人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眼看着别人纷纷志得意满。

这两句诗也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23篇)答案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23篇)答案

2013年中考试语文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1.【2013年·湖北省孝感市】(二)陈涉世家(节选)【答案】9.A10.①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②即使仅能免于斩刑,然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会死去六七个(或:但是戍守边塞的人有十分之六七会死)。

(每题2分,每小句1分,注意其中关键词的翻译)11.B12.可以从如下方面回答:有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有非凡的宣传鼓动才能;做事考虑周密,有计划等。

(答出一方面的才能得1分,共3分)2.【2013年·山东泰安】【答案】五、[8分]22.D 23.A 24.D 25.B3.【2013年·湖北十堰】【答案】(一)(12分)19.(3分)(1)同“遍”,遍及(2)击鼓(3)第二次(每小题1分)20.(3分)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即使)不能一一弄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抓住“狱”“虽”“以”等关键词语,翻译正确即可。

)21.(3分)A22.(3分)①政治公平,取信于民②精于谋略,知己知彼③善于观察,把握时机④洞察时政,进谏献言(答出以上四点中的三点即可,每点1分;采用其他言之成理的说法作答亦可。

要结合文章内容作答,不得使用文中原句。

)4.【2013年·黑龙江哈尔滨】【答案】8.(2分)(1)薄:迫近(2)求:探求9.(4分)(1)(2分)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在水中)畅游。

[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

](2)(2分)(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7.[(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5.【2013年·四川省资阳市】【答案】5.C(3分)6.D(3分)6.【2013年·浙江省舟山市】【答案】15.(1)水的南岸(2)削减(3)交换16.D17.(他们)凿石头,挖土块,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18.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

[精品]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之九

[精品]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之九

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之九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之九野马绝尘2013年湖北省2013年湖北省武汉市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曹玮久在秦中,累章求代。

真宗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李及,上从之。

众疑及虽谨厚有行检,非守边才。

韩亿以告旦,旦不答。

及至秦州,将吏亦心轻之。

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

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

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复观书如故,将吏皆惊服。

不日声誉达于京师。

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且称旦知人之明,旦笑曰:戍卒为盗,主将斩之,此常事,何足为异!旦之用及,非为此也。

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

玮处边事已尽宜矣。

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玮之成绩。

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

亿益叹服公之识度。

【注释】累章求代:(曹玮)屡次上表章请求朝廷派人来接替他的职务。

詟(zh):恐惧。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从之从:听从B.将吏亦心轻之轻:轻松C.何足为异足:值得D.亿益叹服公之识度益:更加9.下列语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旦之用及,非为此也A.吾欲之南海B.属予作文以记之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公与之乘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及谨慎忠厚,行为正直,但众人仍对他守边的才能持怀疑态度。

B.李及在略加审问了解清楚案情后,就马上下令斩杀了犯事的戍卒。

C.李及的声誉传到京师后,王旦却认为李及的做法只是在履行主将的职责。

D.李及之所以被王旦推荐,是因为王旦认为李及很聪明,会不断开创新的政绩。

四、(14分)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

8.B9.C 10.D11.适逢一位驻边的士兵白天在市场上抢夺妇人的银钗,官吏捉住他,把这件事报告给李及。

2013年重庆市中考语文10篇重点文言文专题训练题及答案

2013年重庆市中考语文10篇重点文言文专题训练题及答案

2013年重庆市中考语文10篇重点文言文专题训练题及答案【2013重庆中考10篇重点文言文专题训练】1、小石潭记(节选)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佁然不动佁然:(2)伐竹取道伐竹: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为什么觉得“其境过清”?(4分)4.“以其境过清”中的“其境”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参考答案:附加练习1、文中写鱼儿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什么?(划在原文上)2、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请把下列对偶句补充完整。

醉翁亭下欧阳修吟诗饮酒;3、小石潭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以其境过清,作者记之而去。

这种以实景抒凄情的写法和陶渊明借桃花源抒自己政治理想的写法谁更能打动你?说说你的看法。

4、作者的心情由“心乐之”到“悄怆幽邃”这一忧一乐表现了作者怎么样的心情?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和其源。

”此句写出了潭水的源头之神秘莫测,结合作者当时被贬的处境来说说作者这样写有着怎么样的寄寓?6、找出文中描写游鱼的传神之笔,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蕴含了作者怎么样的心理?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小石潭的秀丽景色却使作者产生如此旷世凄情,是什么造成的?假如现在让你去观赏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你会作何感想?8.第二段写潭水的什么特点?用什么写法?2、阅读《醉翁亭记》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⑴云归而岩穴暝归:⑵伛偻提携提携:⑶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去: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⑴野芳发而幽香⑵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3.从①②段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欧阳修的境界不仅在于,而且在于。

(2分)3、陋室铭(12分)1.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同“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2分)A.何陋之有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醉翁之意不在酒2.翻译下面句子(3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013年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出师表》

2013年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出师表》

2013年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出师表》(湖北黄冈)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5~29题[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

[注释]①仪轨:礼仪制度。

②约:省减,简约。

③权制:合乎适宜的制度。

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

⑤物:指人,百姓。

⑥亚匹:同一流人物。

亚:同类。

25.下面选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先帝称之.曰能诸葛亮之.为相国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终于.邦域之内C.悉以.咨之徒以.有先生也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2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⑴以昭.陛下平明之理()⑵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⑶抚.百姓()⑷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27.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28.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七年级上册1、《童趣》(07年福州市中考设题)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

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课文写作特色:1、以生动的笔调,充分展开联想与想像。

2、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2、《〈论语〉十则》(重在背诵默写,按要求填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有过不同看法。

请你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观点。

课文写作特色:语言简练,用意深远。

3、《世说新语》两则文章善于抓住人物特征。

作者常用简单几个字,精确地描绘出主角的语言、动作,主角的性格便清楚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如“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典故。

善用对比突出人物性格。

《咏雪》1、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

2、兄妹两人的“解”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

《陈太丘与友期》1、友人的“无信”“无礼”表现在哪些地方?友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友人已认错了,元方仍“入门不顾”,这是否也是“无礼”?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中七年级下册4、《伤仲永》表现手法: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的天资与后天成才的关系。

文章先叙事,详写方仲永幼年才能出众,而略写此后的情况,先扬后抑,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然后就事说理,提出作者的见解。

学习时,要注意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平庸无奇的原因,想想自己受到什么启发。

本文与《孙权劝学》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可以作比较。

问题探究:1、方仲永才能变化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分为三个阶段:童年——才能初露;少年——才能衰退:青年——才能平庸。

2、方仲永的才能由神童沦为平庸的原因是什么?①从方仲永个人来看:其父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从道理上看: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

(“受于人者不至”。

)3、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习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文中什么地方集中体现了这个道理?一个人即使再有天赋,如果不加强后天学习,也会变得平庸无奇;天赋较差的,如果不学习,结果更是不堪设想。

作者说明了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强调了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文章第三段议论集中体现了这个道理(作者观点)。

4、有人说:学习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一个人天赋的高低,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不同意。

一个人学习的好坏与他的天赋有关,更与一个人所受的后天教育及自身学习有关。

只凭借天赋,不加强后天学习,将会成为平庸之人。

5、文中的“受之天”和“受之人”分别指什么?“受之天”意思是“先天得到的”,指天赋;“受之人”指“后天的教育”。

6、如何理解“得为众人而已耶”?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不如。

7、学了这篇文章后,某班级举行了一个辩论会,请你结合本文给甲乙双方确定各自对立的观点,并作为反方反驳正方的观点,要做到有理有据。

【正方观点】天赋决定成才。

【反方观点】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必然条件。

【反驳】我方认为: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必然条件。

天赋对成才固然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它只为成才提供一个基础,对成才并不能起到决定作用。

人的知识、能力并不是先天父母所赐给的高智商中所包含的内容。

科学研究表明,先天没有缺陷的人,在出生后其智商并没有多大差别,而形成后天差异的根本原因却是后天教育的环境、内容、程度以及个人的努力程度决定的。

研究证明,爱因斯坦等大科学家的脑细胞比常人多千百倍,这是后天用脑的结果。

——“天才在于勤奋”,“教育创造英才。

”5、《木兰诗》(重在背诵默写,按要求填空)写作特点:《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

它有集中完整的故事情节,在叙事上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是其主要特点。

诗歌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还乡、家人团聚的内容写得详细。

对出征前的准备及十年的征战内容则写得简略。

这样处理详略,不只是为了求得行文的变化,使结构疏密有致,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

试想,如果将十年的征战生活详细来写,就会冲淡了诗的主题,也与木兰的形象不相吻合。

所以木兰的形象塑造得如此成功,是与详略安排分不开的。

6、《口技》写作特色:1、形象描绘,生动逼真。

2、善于剪裁,层次清楚。

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紧密结合。

一、整体把握:1、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人的高超技艺,让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义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2、结构安排①交代表演者和表演时间、地点、设施、道具(简单),以及开场前的气氛。

②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反应。

A、一家四口深夜被犬吠声惊醒。

B、一家人由醒复睡,以及宾客变化。

C、火灾突至,以及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动作。

③表演结束,再次突出道具简单。

二、问题探究:1、“善”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概括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统领全篇。

2、首尾为什么交代“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相互照应,突出道具简单,侧面烘托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3、“抚尺一下”,形成了怎样的气氛?——“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即肃静而紧张的气氛。

4、“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有什么作用?表现宾客对口技表演者的向往,表明他令人叹服的艺术魅力,衬托口技表演的高超;为即将开始的演出创造静谧的氛围,是下文表演的烘托和伏笔。

5、口技表演为什么以“犬吠”声开场?表明故事发生在人们入睡后,交代一家人惊醒的缘由,展开对各种声音的描摹。

6、“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写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写的是听众的神态、心理。

“伸颈、侧目”表表明听得入神,惟恐有遗漏;“微笑”表明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表明被折服,又不便拍案叫绝。

烘托了口技表演者的技艺高超。

7、三个“大呼”,五个“百千”表现了:火势迅速蔓延;声音大起杂乱;人们紧张慌乱。

8、总写失火时声音复杂、逼真的句子是什么?“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9、作者议论的句子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作用:盛赞口技表演者的技艺高超。

10、“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说明了什么?听众以假当真,想急于逃出火海。

反衬了口技表演者的技艺高超。

11、表现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的语句是:“稍稍正坐。

”12、摘录文中语句回答。

A、表现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过程:a.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到大,由分而合:遥闻……毕备。

b 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夫鼻句声……咳嗽。

B、表现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况:a.响声大作,由少而多:忽一人……犬吠。

b.百千齐作,应有尽有:中间力拉……无所不有。

7、《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

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

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

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或“夸父追日”“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有时也用“夸父逐日”来比喻不自量力,但这是从消极方面理解这个神话,不合乎《夸父逐日》作为神话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问题探究:1、怎样看待夸父“与日逐走”?①从积极角度看:表现了夸父宏大的志向、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提倡从积极角度看待)②从消极角度看:表现了夸父不自量力。

2、如何理解“弃其杖,化为邓林”?丰富了神话内涵,丰富了夸父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神话具有浪漫主义魅力。

3、怎样认识夸父形象及神话主题?夸父有明确追求,他勇敢、执着、至死不渝、甘为人类造福。

这一形象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4、《山海经》中保存了一些人们熟知的神话,你还能写出一个吗?《精卫填海》。

初中八年级上册8、《桃花源记》一、问题探究(一)用原文语句回答: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7、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时乱。

8、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如此。

(二)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

4、“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初极狭,才通人。

5、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7、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①自然环境:美丽富饶;②社会环境:安定平和;③生活状况:安居乐业;④精神状态:自由快乐。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9、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一一写出。

10、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先人已饱受战乱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会中再过痛苦的生活。

11、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对渔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12、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的虚幻世界,并不存在。

也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13、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