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环境保护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环境保护(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

(完整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环境保护(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

选修6 环境保护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8月9日,英国石油公司表示,MC252油井现已不再向墨西哥湾泄漏石油,截至目前事故处理费用已达到61亿美元。

这场生态灾难已造成近30万只海鸟和无数鱼类死亡,有些珍稀动物甚至面临灭绝之虞.材料二世界石油污染水域图。

(1)墨西哥湾泄漏石油后,A、B两地首先受到污染的是________,对泄油区的社会经济会造成什么危害?(2)简述材料二图中所示石油污染严重的海域的分布规律及油污的来源.解析第(1)题,考虑洋流因素,A地首先受到污染,石油污染不仅降低海滨的生态环境,还会使海洋水产品品质下降,造成经济损失。

第(2)题,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为石油污染区域,污染源来自沿海工业生产、海运航线上的船舶和海上石油开采。

答案(1)A 降低海滨环境的使用价值,破坏海岸的设施;石油污染还会使海洋水产品品质下降,造成经济损失。

(2)分布规律:石油污染区域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油污的来源:沿海工业生产、海运航线上的船舶和海上石油开采。

2.读“吉林省某地1970~2000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出1980年以后该地湿地面积的变化,并分析自然原因。

(2)简述1990年后湿地变化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对策。

解析第(1)题,从降水量的多少分析湿地面积的变化。

第(2)题,湿地是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号称“地球之肾”,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答案(1)20世纪80年代湿地面积扩大,20世纪90年代湿地面积缩小。

20世纪80年代降水量增多;20世纪90年代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蒸发加强。

(2)不利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的大陆性增强;旱涝灾害增多;水质下降。

对策: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退耕;严禁围垦。

3.绿色消费正在全球兴起,成为时尚。

“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对环境都不造成污染。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图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图

2010年高考地理试卷分类汇编08地图(一)图表变化趋势及计算(10年海南卷地理)图5中4条曲线分别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湖泊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的年变化。

据此完成14~15题。

14.表示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年变化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③ 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解读:综合考查北半球中纬度某湖泊绿色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理条件(如气温)、光照条件可能天气因素等变化、中纬度温带气温四季变化、浮游水生植物生长的季节性以及提取曲线信息能力.找出自己最熟悉的曲线突破,如气温的季节变化(四季明显)为③.答案:B15.若营养物质供应充足,则该湖泊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大约会持续A.1个月B.3个月C.6个月 D.12个月解读:提取资料信息能力考查,由曲线可以看出春秋两个季节浮游植物生物量较高,大致半年即6个月.答案:C (10年北京卷文综第9题)图4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

读图,回答第8、9题。

8.乍得湖流域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以及读图判读分析问题的能力。

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图,非洲乍得湖地处内陆,非洲第四大湖,属于内陆淡水湖。

位于非洲中北部,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4国交界处,乍得盆地中央。

由大陆局部凹陷而成,为第四纪古乍得海的残余。

其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选项D正确。

其他选择枝据图4很容易判断是错误的。

9.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A.流域面积缩小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 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判读能力。

难度容易。

【解题思路】由题图,尤其是图4中的上图,很容易根据图中标注的不同时期的湖岸线的变化及湖泊所在流域情况,该湖泊所在流域几乎没有变化,而变化的只是湖泊实际蓄水水域范围,显然选项A错误。

2010高考地理环境保护

2010高考地理环境保护

全球
大力开展植 树造林,减 少矿物燃料 的使用量
人类大量 使用制冷 臭氧 剂等,使 减少 空气中氟 氯烃化合 物增多
南极臭氧空 洞,北极臭 氧变薄,青 藏高原上空 臭氧层变薄 速度加快
地面紫外线辐射 增强,使人免疫 禁止或减少 力下降,易患皮 氟氯烃化合 肤癌;危及海洋 物的排放 生物,导致全球 变暖
污染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同时也是 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80°25′1″S, 77°06′58″E),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 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昆仑站的成功建立, 标志着我国已成功跻身于国际极地考察的“第一方 阵”。 材料二 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冰川消融, 后果堪忧”。 (1)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南极吸引科学家到来的 原因还有哪些? (2)简要说明冰川消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减慢 冰川消融的速度,全世界应采取哪些措施?
(1)分析内蒙古当地人在开采煤炭过程中,可能导 致的环境问题。 (2)在开发利用煤炭的过程中当地应采取什么环保 措施?简述电力输出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解析 第(1)题,强调“开采煤炭过程中”,因为 当地气候干旱,故可能导致荒漠化;过量长期开采, 也会导致地面沉降等。第(2)题,开发利用,既涉 及土地复垦、加强地表保护与地面沉降,又涉及利 用过程中的先进生产方式的使用。火力发电的原 料——煤炭燃烧时会污染大气。答题时应正确理解 “当地”一词。 答案 (1)破坏表土及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地 下采空区易塌陷;堆放矿石,占用大量土地;污染 环境。 (2)实行矿区土地复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建 立循环经济模式。影响:造成当地大气污染。
自然:暴雨、土质 降水量较大 水土 疏松 的山地丘陵 流失 人为:滥伐、滥垦、 区 植被破坏

2010地理(新课标全国卷)带答案高清版

2010地理(新课标全国卷)带答案高清版

20XX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全国卷)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

考试时长l5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20XX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

据此完成l~3题。

图1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详细步骤]本组题以区域图为背景,综合考查我国各地气候的差异与影响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着重考查区域定位能力和图文材料解析的能力。

准确的区域定位是解题的前提,正确地解读所获取的信息是解题酌关键,如材料中的“气温骤升〞“洪灾〞等,本组题的难度轻小且具有较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对我国北疆地区雪灾的显性介入。

第1题,由经纬网可知,北纬48和东经84~88。

之间的区域为阿尔泰山的南麓,属于额尔齐斯河流域,其西面有缺口向大西洋敞开,产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答案]1.C2.自20XX冬至20XX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详细步骤]第2题,读材料可知,该区域于20XX5月初气温骤升后出现严重的洪灾,说明5月之前降水量较多,气温较低。

阿尔泰山区的河流主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只有气温升高,积雪才能融化补给河流。

[答案]2.D3.20XX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与其运行状况是()A.气旋缓慢过境B.冷锋缓慢过境C.反气旋缓慢过境D.暖锋缓慢过境[答案]3.C[详细步骤]第3题,20XX5月初气温骤升说明出现了晴朗天气,而造成晴朗天气的天气系统是反气旋,只有C项符合,而A、B、D三项均可能造成阴雨天气。

图2曲线为某国20XX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到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

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

【整理】2010全国各地高考地理名校联考试题 专题题组分类汇编--环境保护

【整理】2010全国各地高考地理名校联考试题 专题题组分类汇编--环境保护

2010全国各地高考名校联考试题 专题题组分类汇编环境保护2010各地名校联考试题题组一(福建省龙岩市三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完成1—2题。

1.履行《京都议定书》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调整能源结构,受此冲击最大的产业是 ( )A .钢铁B .机电C .纺织D .电子2.由于《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减排目标,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了价值,并成为一种商品。

这种商品形成的市场称为( )A .煤市场B .碳市场C .石油市场D .天然气市场 答案 1.A 2.B 3、(天津市宝坻一中2010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北京时间12月7日17时40分,举世瞩目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开幕,下列漫画蕴含着不同的环境问题,其中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讨论的主要议题有关的是 ( )答案 C(安徽省2010届高三两地三校国庆联考试题)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内的地区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

而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

读图,回答4~5题: 4.湿润系数可能指 ( )A .降水量B .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C .蒸发量D .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5.题中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属于 ( )①土壤退化过程 ②土地退化过程 ③生态系统退化过程 ④荒漠化过程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 答案 4.B 5. D 图13 为“可怕的全球变暖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A B C D海洋6.图分析,全球变暖对大洋洲和喜马拉雅山的直接影响分别为()A.喜马拉雅山海拔变高 B.喜马拉雅山自然带海拔变高C.大洋洲火山岛将增加 D.大洋洲总陆地面积可能减小.7.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有()A.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 B.不合理的使用制冷设备C . 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D.有色金属冶炼业发展答案 6. BD 7. AC(福建省莆田市201O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查)近年来,青海湖流域由于降雨和径流量减少,草场退化,土地沙化,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

201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5年高考3年模拟分类汇编(课标版)环境保护

201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5年高考3年模拟分类汇编(课标版)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第一部分五年高考题荟萃2009高考题(09年XX地理第30题)图19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

图20是洞庭湖1825-2006 1.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是,主要原因是、。

(2)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

洞庭湖面积的这种变化,将严重削弱其、等生态价值和、等经济价值。

(3)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需注意哪些问题?答案 (1)变小围湖造田;泥沙淤积(2)调蓄洪水、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供水(蓄水)、水产业、航运(3)退田还湖;搞好水土保持;防治污染。

2.(09年XX文综第40题)图12为某流域示意图。

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

(2)针对甲地区近年来水资源供需紧X的形势,提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措施。

答案(1)甲地区以防治污染、保护湿地为主。

位于下游三角洲,人口、城镇与工业密集。

乙地区以保护森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为主。

位于上游山区,地形起伏大。

(2)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污水的处理与利用;依法保护水资源,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提高节水意识,全面推广节水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在上游修建水库,开渠引水;在三角洲地区全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防止水的倒灌。

(09年XX文综第 32题)图13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归纳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

(2)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

答案 (1)低纬度或热带国家;岛屿或临海国家。

(2)物种丰富,火山、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多,人类过度采伐、毁林破坏了其生存环境;人类过度捕杀。

3.(09年XX地理第26题)根据图XX息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灌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2)简述聚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高考地理十年真题(2010-2020)专题汇总解析—环境保护

高考地理十年真题(2010-2020)专题汇总解析—环境保护

高考地理十年真题(2010-2020)专题汇总解析—环境保护【2020年】1.(2020·新课标Ⅰ)高原鼠兔多穴居于植被低矮的高山草甸地区,因啃食植物曾被看作是引起高山草向退化的有害动物而被大量灭杀。

土壤全氮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通常土壤肥力越高,植被生长越好,生态系统抗退化能力越强。

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典型区域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有鼠兔活动)密度与土壤全氮含量的关系。

分析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并提出防控高原鼠兔的策略。

【答案】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维系土壤肥力,促进高山草甸生长,使之不易退化;密度过大时,大量啃食植被,土壤肥力下降,引起高山草甸退化;密度过小时,高原鼠兔对维持高山草甸的氮循环贡献小,土壤肥力较低,高山草甸易退化。

把高原鼠兔数量(密度)控制在合适范围之内,而不是全面灭杀。

【解析】先注意审题,该问题包括两个分析,先分析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再提出对策。

读图可知,青藏高原某典型区域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与土壤全氮含量的关系是:先随着高原鼠兔密度增加土壤全氮含量也增加,当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达到760后,高原鼠兔密度继续增加后,土壤全氮含量随着开始下降。

即密度过大时,土壤肥力下降,引起高山草甸退化;密度过小时,高原鼠兔对维持高山草甸的氮循环贡献小,土壤肥力较低,高山草甸易退化;而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维系土壤肥力,有利于促进高山草甸生长。

根据上面结论: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维系土壤肥力,促进高山草甸生长。

所以防控高原鼠兔的策略是把高原鼠兔数量(密度)控制在合适范围之内,而不是全面灭杀,高原鼠兔过多过少都不行。

在合适范围之内,使得土壤全氮含量处于较高的水平,刚好能够维系土壤肥力。

2.(2020·新课标Ⅱ)竹排江是南宁市主要的内河之一,由北向南贯穿市区,其上游河段叫那考河。

20世纪90年代开始,沿河养殖业兴起,大量污水和垃圾进入那考河,那考河一度变成“纳污河”。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10 年上海卷文综)13.参展上海世博会的我国各省市馆基本反映了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特色。

有展示鼓楼、苗寨、银饰等民族元素的:有展示蒙古包、祥云、马鞍等文化元素的:有以冰雪为主线布局展馆的。

这些展馆所属省区依次是()。

A.贵州、内家古、黑龙江B.贵州、西藏、新疆C.山西、内家古、黑龙江D.山西、西藏、新疆答案:A(10 年上海卷地理)(六)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地域王化丰富多彰、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态、14.黄土地貌形态多姿。

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

黄土峁是指A .切割较深的黄土沟B .孤立的黄土丘C .长条形的黄土高地D .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答案:B15. 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③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④在低娃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C16. 下列文化景观中,属于黄土高原文化的是①秦腔② 窑洞③评剧④吊脚楼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答案:A(10 年海南卷地理)22.宁夏传统民居多坐北朝南,墙体较厚,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屋顶坡度较小。

分析宁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原因。

(10 分)【答案】22.答案要点:宁夏地处西北内陆,降水少,所以屋顶坡度较小;(3 分)冬季严寒且漫长,冬春干旱多风沙,盛行偏北风,故不设北窗、墙体较厚以防风、保暖;(4 分)南面窗户较大,以便采光和冬天接受更多的阳光,提高屋内温度。

(3 分)(10 年北京卷文综第5 题)图2 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读图,回5•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A. ①和④B. ②和③C. ③和⑤D. ④和⑤【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密度,以及我国区域独立人口分布特征,难度适 中。

【解题思路】所谓人口密度就是指单位面积平方千米或每公顷内的常住人口为计 算单位。

2010年高考试题汇总 地理.

2010年高考试题汇总 地理.

2010年高考试题汇总(二)安徽高考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

下图为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

完成1~2题。

1.“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A.水平错断 B.褶皱凹陷C.断裂陷落D.水平张裂2.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

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

完成3~4题。

3.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A.顺风顺水B.顺风逆水C.逆风顺水D.逆风逆水4.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题要是A.森林锐减B.土地沙漠化C.土地盐渍化D.物种灭绝石英是一种稳定物质,广泛存在于岩石、沙土中,深海沉积物中的石英短时期内不会自生自灭。

下图示意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石英含量分布。

完成5~6题。

5.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的石英主要源自A.北美西部荒漠地区B.日本东侧海底火山C.亚洲内陆荒漠地区D.北美西侧海底火山6.石英粉尘从源地到达北太平洋主要通过A.大气环流B.大洋环流C.水循环D.岩石圈物质循环7.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北京高考下图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

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9.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右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环境保护带详细解析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环境保护带详细解析

环境保护(10年上海卷地理)(九)工业化对代•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环境的变化影响人类的生活。

21. 我国云南某地的大理石雕像•天长口久变得“面目残破”。

这主要是因为A.酸雨淋蚀加剧 B •紫外线辐射强烈C.沙尘暴频繁肆虐D •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答案:A22. 最近墨西哥湾出现了严重的石油泄漏污染事件,利用RS和GPS技术可以监测①石油污染的海区范围②海底漏油点的石油日泄漏量③石油污染物扩散的速度④污染海区海洋生物种类的变化A.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 .③④答案:C(10年海南卷地理)26. (10分)环境保护高速公路属于全封闭的带状人工建筑物,当其通过自然保护区时,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很大。

试述高速公路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减少其不利影响的合理建议。

【答案】26.答案要点:不利影响: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食物源减少、迁徙通道受阻、活动区域缩小等;噪声干扰动物的生活。

(干扰动物的择偶、产仔、哺乳等行为)。

(6分)(只要答案合理可酌情评分,但得分不超过6分)建议:修建生态走廊或生物通道;采用隧道、架桥等通过方式。

(4分)(只要答案合理可酌情评分,但不得分不超过6分)(10年江苏卷地理第23-24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

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图12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

A .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B.旱涝灾害增多读图回答23〜24题。

23.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强。

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A .①B .②C .③D .④24 .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主要原因是C .某些物种灭绝D •土壤肥力下降答案:23. AC 24 . AB解析:第23题,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后,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了,即①增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则大气逆辐射也会增强,即③变大。

第24题: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在于改变了原有的干湿状况,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乃至于会影响一个地区的农业结构;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另一个方面在于加重自然灾害,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地理】2010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人文地理(带详细解析)

【地理】2010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人文地理(带详细解析)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2 人文地理(一)人口与环境(10年上海卷地理)(十五)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问题。

(9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

如今,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者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43.概述图l、图2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由图1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2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年上海卷地理)(四)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9、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 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答案:B 10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①气候适宜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④水力赍繇丰富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答案:D(10年海南卷地理)图2示意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一年龄构成。

读图2.完成4~5题。

4.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 5.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A.①③④②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答案】B (10年江苏卷地理第15-16题)图9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

读图回答l5~l6题。

15.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A.乙城市圈70年代 B.乙城市80年代 C.甲城市圈90年代 D.丙城市圈90年代16.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商 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答案:15A 16D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城市化与人口迁移之间的关系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1特点。

2010届高考地理联考试题最新分类汇编7

2010届高考地理联考试题最新分类汇编7

海洋地理2010年联考题题组一1.(福建省泉州市四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赤潮又称红潮,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地增殖造成的。

2008年我国海域共发生赤潮68次,累计面积约13.738平方千米,直接经济损失0.02亿元,如下图所示。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08年我国赤潮发生的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海域是,其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2)防治赤潮的措施有哪些?(至少答3点,6分)答案(1)东海(1分)东海的海岸线较长,沿岸的工业较发达,入海的废水污水较多,尤其是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水温适宜赤潮繁殖。

(3分)(2)加强监测预报;加强管理,切实控制沿海地区废水废物的入海量,特别要控制氮、磷和其他有机物的排放量,避免海区的富营养化;采取相应的生物、化学等措施进行治理。

(6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福建省漳州一中2010届高三文综部分练习)读中国近海2月和8月表层水温分布图(图9),回答下列问题图9(1)在中国的四大近海海域中,水温分布受大陆影响最大的是海域,主要原因是什么? (2)在中国的四大近海海域中,水温年较差最小的是海域。

(3)2月,黄海的等温线呈舌状自南向北凸出,原因可能是( )A.寒流流经 B.暖流流经 C.大陆的影响 D.径流的影响(4)8月长江口外有一高温水舌伸向东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5)2月的水温与8月的水温相比较,水温梯度最大的是月。

答案(1)渤海渤海为中国的内海之一,四周都被大陆所包围,海水较浅,所以,水温受大陆的影响最大 (2)南海 (3)B (4)径流 (5)23.(江苏省2010届高三百校大联考试卷)(10分)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是海洋水的两个基本特性。

读图21、22 ,回答下列问题。

(1)图21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 变化曲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北 附近的海域。

( 2 分)(2)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 。

2010和2011环境保护高考题汇编包括课标精

2010和2011环境保护高考题汇编包括课标精

高中地理新课标 1.环境与环境问题l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l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l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l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l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l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l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l举例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l以某种生态环境问题为例,描述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l举例说明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l读图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l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4.环境污染与防治l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l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l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

5.环境管理l说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l举例说出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l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l针对本地区某一突出的环境问题,开展调查,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l 组织一次环保实践活动,如参观自然保护区、生态农业园区、清洁生产工厂、污水处理厂等,写一篇观后感。

l配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节水周”“爱鸟周”等,编辑地理小报。

l结合当地实际,采用适当形式(如创作漫画、诗歌,或进行文艺表演等,适时开展环保主题宣传活动。

l调查学校的用水状况,设计一份学校节约用水的方案。

l 举办一次以“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44.(10分环境保护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

表1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

B 图例耕地水库河流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自然地理(上)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自然地理(上)

2010年高考地理试卷分类汇编01自然地理(上)高清地图重绘(一)宇宙中的地球(10年上海卷文综)19.右图是一张天文爱好者经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星星的轨迹”照片。

这些有规律的弧线的形成,说明了( )。

A.太阳在运动 B.月球在公转 C.地球在公转D.地球在自转(10年上海卷地理)(十八)读日、月、地运行关系示意圈,回答问题。

(10分)图中实线表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圆形虚线表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地球以每天约的速度在轨道上自西向东运行。

当地球从A运行至B时,月球正好自至绕地球公转了一周。

52.根据天文观察,月球每24小时在其公转轨道上运行约。

这样,月球完成绕地球一周的周期大约是天。

同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向东移动了度。

53.月球运行过程中朝向地球的月面几乎是不变的,这是因为。

54.地球运行到图中B位置时。

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

如果在清晨观察天空。

从时间先后比较,该月相的出现比太阳升起的时刻要。

55.当地球先后运行到A与C两个位置时,地球上人们看到的月相都是,这段时间间隔被称为月。

56.月球从位置运行到位置约需2天多,据图说明原因。

答案:52.约27.3天(1分);约约27.3天(1分)53.月球公转与自转的周期一致(1分)54.蛾眉月(1分);早(1分)55.新月(1分);朔望(1分)56.月球公转一周在M位置时,地球也在公转轨道上移动了27°多。

月球在公转轨道上需再转动27°多才能到达M位置,重现在M处人们看到的月相(2分,只有答出地球公转了27°多,或月球还需再转动27°多,均可得分)(二)地球概论(10年上海卷文综)18.2010年6月11日第l9届世界杯足球赛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拉开帷幕。

若开幕式定于当地时间(东二区)20:00进行,此时上海地区可能是( )A.旭日初升B.烈日当空C.夕阳西下D.繁星闪烁(10年上海卷地理)(十六)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

2010高考地理试题解析

2010高考地理试题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山东卷解析第一卷(必做,共100分)1~2题:农业区位图1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水源C.地形D.土壤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

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A.稻田B.鱼塘C.果园D.菜地花圃答案:1.C 2.A解析:试题以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为基本信息,考查影响该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城市郊区农业布局结构的调整、农业区位因素;考查学生的读图判断能力;考查学生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有效信息和思维路径:第1题:回答该题需要调用下列知识:(1)地形的判断:平坦地带、缓坡、陡坡。

(2)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鱼塘、稻田、菜地花圊、村庄、果园、林地等。

(3)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条件是:气候、水源、地形、土壤。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随着地势的增高,图中沿海洼地是鱼塘;再往上沿海平原是稻田;再往上为缓坡阶地,在坡陡处是菜地和花圃,平坦地带为村庄;再往上为陡坡,依次是果园和林地。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故正确答案为C。

第2题:回答该题需要调用下列知识:(1)影响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条件;(2)城市郊区农业结构一般会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发生变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土地价格和市场需要。

图中城市郊区农业结构,稻占用土地面积大,经济效益不高,而鱼、水果、蔬菜及花卉等产品经济效益高,市场需要大;为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稻田。

故正确答案为A。

3~4题:大气受热过程图2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

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

读图回答3~4题。

3.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4.当地该日A.日落时间为17时B.与海口相比白昼较长C.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D.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答案:3.A 4.B解析:该题以气温随时间和高度的变化图为载体,综合考查考生“大气的受热过程”、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知识,考生需从材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结合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逻辑推理、最后做出正确判断,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判断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推荐学习]2010年高考地理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分类汇编

[推荐学习]2010年高考地理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分类汇编

13-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3-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01-区域的含义13-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0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2010年高考地理四川卷)图l 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

读图回答l ~2题。

1.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2.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2010年高考地理山东卷)26.(25分)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

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8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水 电天然气原 油 原 煤各种能源所占百分比(%) 100 806040 20 0①②③④图1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表1为沪宁杭工业区B 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

读图、表回答问题。

°N图8(1)说明A 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8分) (2)2010年春季B 地冷锋频繁过境,气温较常年偏低。

试绘出冷锋剖面示意图(要求绘出锋面和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

)(2分)(3)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2内容(6分)表2(4)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3分)(5)B 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额。

据图8表1,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26.(25分)(1)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受暖流的影响 夏季气温较低( 分);日照较少( 分)。

(2)(3)①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 分);②海洋运输( 分);③劳动力素质较高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

2010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十一:环境保护

2010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十一:环境保护

【社会热点】☆命题专家对热点预测:垃圾资源化“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垃圾的综合利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据专家预测:未来30年内,全球将出现“十大新兴技术”。

其中,“垃圾回收利用技术”被排在第二位。

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是循环经济的一条重要原则。

据统计我国城市每年“生产”的生活垃圾约有1.5亿吨,目前大多数城市处理垃圾的方法是将垃圾运到城外堆放、填埋或焚烧。

随着垃圾的不断增加,约有1/4的城市已难以找到堆放垃圾的场所,约有2/3的城市已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

有人说:“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在上海用垃圾作燃料,把垃圾变为有机肥甚至建材,已成为现实。

下图是新型垃圾处理流程示意图。

(1)城市垃圾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2)目前对城市垃圾的传统处理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3)分析新型垃圾处理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性。

☆实战演练,金榜题名!1.五花大米草原产于英国沿海,淤积能力强。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东南沿海地区后,有大米草生长的沿海滩涂每年以100米以上的速度向海洋拓展。

新淤积出来的土地含盐量太高,既不利于开垦为耕地.也不适合淡水养殖。

大米草所到之处,滩涂上的生物几乎全部灭绝,还使海洋生物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下降,影响沿海养殖区的生存与发展,港口也因此废弃。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英国沿海和我国东南沿海的自然环境特点,说明我国东南沿海的哪些自然条件使大米草生长繁盛。

(2)适宜大米草分布的海岸地区一般具有哪些特征?大米草的生长使该海域的外力作用发生什么变化?(3)据资料说明大米草的生长使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资源发生哪些变化?(4)大米草的引进,导致我国东南沿海产生的环境问题是2.2007年5月30日晚开始,由于受太湖蓝藻暴发影响,无锡城区大批市民家中的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和面包,整个无锡笼罩在水污染危机的巨大阴影之中。

此次无锡水危机事件的爆发,虽然有太湖蓝藻集中作怪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太湖周围长期的污染物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11环境保护
(10年上海卷地理)
(九)工业化对代.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环境的变化影响人类的生活。

21.我国云南某地的大理石雕像.天长口久变得“面目残破”。

这主要是因为
A.酸雨淋蚀加剧B.紫外线辐射强烈
C.沙尘暴频繁肆虐D.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解析:考查地质作用外力作用风化和风蚀现象.答案:A
22.最近墨西哥湾出现了严重的石油泄漏污染事件,利用RS和GPS技术可以监测
①石油污染的海区范围②海底漏油点的石油日泄漏量
③石油污染物扩散的速度④污染海区海洋生物种类的变化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解析:考查3S技术运用.RS和GPS动态监测.答案:C
(10年海南卷地理)
26.(10分)环境保护
高速公路属于全封闭的带状人工建筑物,当其通过自然保护区时,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很大。

试述高速公路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减少其不利影响的合理建议。

解析:考查高速公路对自然保护区影响评价,抓住"不利".对减少不利回答合理即可.
答案要点:
不利影响: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食物源减少、迁徙通道受阻、活动区域缩小等;噪声干扰动物的生活。

(干扰动物的择偶、产仔、哺乳等行为)。

(6分)(只要答案合理可酌情评分,但得分不超过6分)
建议:修建生态走廊或生物通道;采用隧道、架桥等通过方式。

(4分)(只要答案合理可酌情评分,但不得分不超过6分)
(10年江苏卷地理第23-24题)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

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图l2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回答23—24题。

23.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

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B.②C.③D.④
24.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B.旱涝灾害增多C.某些物种灭绝D.土壤肥力下降23.AC 24.AB解析:第23题,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后,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了,即①增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则大气逆辐射也会增强,即③变大。

第24题: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在于改变了原有的干湿状况,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乃至于会影响一个地区的农业结构;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另一个方面在于加重自然灾害,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10年安徽卷文综第28题)
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

图8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

完成27-28题。

28.图示区域
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题要是
A.森林锐减
B. 土地沙漠化
C.土地盐渍化
D.物种灭绝
【解析】:此题考查区域生态问题.由于此区域地处南回归线附近,气候干旱,铁矿石开采会破坏植被,导致土地沙漠化.
【答案】B.
(10年广东卷文综第9题)
9. 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
A. 导致气候变暖
B. 引发草场退化
C. 引起地表水体酸化
D. 增加土壤肥力
【答案】B
解析:本题要重视沙尘暴的“降尘”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降尘”会导致土地沙化。

故选B (10年福建卷文综第40题)
C.[选修6——环境保护]
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贯穿城区的河流).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图16示意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

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1989--2006年苏州和谁质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水质污染曲线在下降,说明了水质有所转好.从图中可看出这得益于工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城市绿地的增加,使得污染源减少,水质得到了改善.
【答案】总体趋势:水质有好转.原因:工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并主要转好为居民用地和城市绿地,污染源减少;城市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水质
(2)简述改善城市内核水质的主要措施。

【解析】此问考查河流综合整治的措施.结合信息,可以从河流的污染源头进行治理.清理污染物,禁止新的污染等对症措施.
【答案】打捞漂浮垃圾;清除河床淤泥,引水冲淤;沿岸绿化;禁止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等.
(10年新课标卷文综第43题)
43.(10分)环境保护
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区之一。

1998-2006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1次分析甘肃民勤沙尘暴多发的地理因素
参考答案:民勤周围沙漠广布(沙漠丰富制备少),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地表干燥,易起沙;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恰位于寒潮南下的路径上),多大风天气。

受地形影响(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增强。

(10年北京卷文综第39题)
39.
图13是21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示意图。

据图回答第(2)题。

(2)在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四国中任选一个国家,指出该国相对于中国的碳排放特点。

(4分)
答案:(2)美国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均较多;或俄罗斯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法国碳排放总量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印度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接近。

(四选其一)
(3)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8分)
答案:(3)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底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导致气温上升(或温室效应增强,或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10年江苏卷地理第32)
32.(10分)【地理—环境保护】
图15为某流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
支流的主要污水来源,并分析这些污水排入河流所产生的危害。

(6分)
(2)分析B流域中农业土地利用整体布局所产生的生态效益。

(4分)
【答案】
(1)工业废水(分);生活污水水质下降(分);破坏河流生态系统
(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水污染:调节小气候
(10年江苏卷地理第30题D)
D.【环境保护】图21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图22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问题。

(10
分)
(1)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和▲。

(3分)
(2)影响图示省区二氧化琉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

(2分)
(3)我国北方二氧化琉排放量高于南方,而南方的酸雨却比北方严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2分)
(4)酸雨的危害有▲。

(3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酸雨的污染来源、危害以及南北方的差异,南方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虽然不及北方,但南方多降水。

从图示能源消费情况,结合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现状,不难看出中国硫化物的主要来源是煤炭。

答案:(1)化石燃料无机硫硫化物
(2)煤炭消费量
(3)降水
(4)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土壤酸化,影响森林和农作物的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