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野外试验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

在大学生态学课程的安排下,我参加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野外综合实习。

实习地点为一个位于山区的自然保护区,这里的生态环境十分丰富,有着多种植被和动物种类。

通过这次实习,我旨在深入了解野外生态环境,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加深对生态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习内容。

1. 野外生物调查,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次野外生物调查活动。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学习了如何识别不同的鸟类、昆虫和植物,并了解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况。

这些调查让我对野外生物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野外生态监测,我还参与了一些野外生态监测的工作,包括水质监测、土壤监测和气候监测等。

通过这些监测活动,我学会了如何使用专业设备进行野外监测,并学习了如何分析监测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

3. 野外生态修复,在实习的最后阶段,我还参与了一些野外生态修复的工作。

我们对一些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了修复,包括植树、清理垃圾和恢复植被等工作。

这些工作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让我明白了生态修复的重要性。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野外综合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对野外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等概念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其次,我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学会了如何进行野外生物调查、生态监测和生态修复等工作。

最后,我也加深了对生态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使之更加深入人心。

四、实习体会。

这次野外综合实习,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让我明白了自己作为生态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怀着敬畏之心对待自然环境。

同时,实习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要为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自己的贡献的决心。

我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五、总结。

这次野外综合实习,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将把实习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牢记在心,不断努力,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自己的贡献。

生态学实习报告(精选10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精选10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生态学实习报告通过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态学实习报告(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态学实习报告1一、实习目的经过对霍山的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生态学基础理论知识,能够使课堂资料不再空洞,有助于我们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确定各种生态学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习的思想和决心。

经过对霍山的实习研究,对霍山周围环境的植被有了更深的观察,了解霍山的植被覆盖情景以及植被物种的来源等,对以后预防自然灾害有了必须的帮忙。

对我们今后的就业工作有很大的帮忙,提高了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实习要求1、实习中听从教师安排,认真听指导教师讲解。

2、认真细致观察霍山植被覆盖现象,作好记录。

3、学会分析植被分布的方法,培养生态分析能力。

4、用皮尺和米尺分别测量10﹡10,5﹡5,1﹡1的样方内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胸径等数据。

5、实习结束后,编写一份生态学实习报告。

三、实习任务1、在野外对各种植被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观察分析。

2、初步对几大类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兴唐寺、霍山等地的分布状况。

3、初步观察霍山的植被分布特征,学习分析植被特征的方法。

四、实习安排6月5日到6月10日实习地点:霍山1.动员准备阶段经过实习动员、实习情景介绍,使学生了解实习的目的、资料、安排及要求到达的目标。

从思想上和物质上做好准备,时间为一天。

准备工作包括:(1)每班按4-5人编一组,指定每组的实习组长;(2)检查野外用品,及其它劳保装备(手套、铁锹等);(3)了解野簿的记录格式。

2.教学阶段在教师的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野外基本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为期一周。

基本训练资料有:(1)植物的鉴别;(2)霍山地形植被特点;(3)植物标本野外采集;(4)室内标本制作;(4)标本的鉴定、描述和保存;(5)生物丰度和分异度的统计。

生态学实习报告(通用10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通用10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 (通用 10 篇)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生态学实习报告 (通用 10 篇) ,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20XX 年 5 月 22 日青岛小珠山通过这次小珠山的实习,观察北方落叶阔叶林,进而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规律,思考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青岛以小珠山为依托打造生态城市的相关问题。

我们于 5 月 22 日上午 8 点从学校出发驱车前往小珠山开展为期一天的实习。

小珠山位于灵山卫镇西北部,西越隐珠东北,北跨黄岛区辛安西南,属崂山山系,整个山脉呈东南、西北走向,长约 13 公里,宽约 8 公里,总面积约为 104 平方公里,境内有名称且海拔百米以上的山峰就有 40 余座,主峰大顶海拔724.90 米。

小珠山草木葱郁,树木品种繁多,稀有树种随处可见,白云寺遗址内的皂角树为明代所植,属北方罕见的树种,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1、小珠山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小珠山多生长温带阔叶落叶林,大部分为飞机播种造林而形成,属次生林。

树木茂密,山地覆盖率可达 70%。

境内分布有樱桃树、撒刺槐、黑松等落叶乔木树种,形成典型的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

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ecosystem) 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种,其植物群落多为落叶阔叶林,是温带地区湿润性海洋气候条件下的植被,分布于北纬30°~50°的温带地区[1]。

由于冬季落叶,夏季绿叶,所以又称“夏绿林” ( summer green forest) 。

落叶阔叶林分布区一年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

年平均气温8~14℃ ,1 月平均温度在0℃以下,7 月平均温度24~28℃ ,年平均降水量 500~1000mm[2]。

落叶阔叶林的乔木树种都具有较宽的叶片,叶上通常无或少茸毛,厚薄适中。

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

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

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学理论成为了调整人与自然、资源以及环境关系的重要工具。

为了增强我们对生态学理论的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我们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周的生态学野外实习。

实习期间,我们赴我国某自然保护区,以生态系统为单位,对其生物组成、环境因素、生态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生态学的基本理论,还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了我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二、实习内容1. 生物组成调查我们通过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对保护区的植物和动物进行了组成调查。

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内植物种类丰富,有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多种类型,动物种类也较为丰富,有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等多种类型。

2. 环境因素调查我们对保护区的气候、土壤、水文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该保护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为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3. 生态过程研究我们通过观察和实验,对保护区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生态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果显示,该保护区生态过程稳定,各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网络。

4.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调查了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的类型和强度,分析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结果显示,保护区内人类活动较为有限,但对某些生物种类和生境造成了破坏,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和管理。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生态学的理论知识,还提高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生态学在解决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实习体会这次生态学野外实习让我们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到了生态环境的美丽和脆弱。

我们应该珍惜大自然的馈赠,积极投身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事业中,为构建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态学实习报告6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6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6篇生态学实习报告(一):一、实习目的:1.经过实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与与人合作的本事。

2.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生态系统,到达提高分析和综合的本事。

3.走出课堂,体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到达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激发学习热情。

二、实习意义:1.经过实习,能够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生态学理论知识,实践检验理论,以到达知识的升华。

2.培养实践和动手的本事,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到达教与学的统一。

3.经过实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会合作到达成功所带来的乐趣。

4.利用野外实习能够很好地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激发学生进取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三、实习资料以及体会:我们于20xx年6月16日开始了生态学综合实习。

虽然仅有短短的三天,可是在实习实习期间我感触很多,不仅仅收获了专业知识,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野外实习是个很好的机会来锻炼学生的动手本事和思维本事,此次实习实习的第一个项目是在青岛崂山北九水景区进行的,我们主要的任务是认识崂山地区的植物,并了解其经济药用价值;对崂山地区的植被进行调查。

虽然我们仅有一天的时间领略北九水的美丽风光,可是由于我以前去过北九水,所以这次实习也就没太注意已经看过的美丽风景。

一天的时间,我们置身于风景如画的北九水,亲身领略大自然的奇特风光,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也更加的激发了我对生态学学习热情。

爬山总是很累的,可是如果是团体爬山就会变得很有意思。

所有人聚在一齐,爬山的过程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让我们暂时忘记了疲惫。

最喜欢的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三五一群坐在石头上,吃着自我从学校带来的东西,看着崂山美丽的风光确实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崂山的路还算比较平坦,可是由于路途比较曲折蜿蜒,爬上山顶还会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可是,在教师的带领下,我们最终相伴爬到山顶。

野外实习报告

野外实习报告

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本次野外实习是我们生态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旨在让我们深入实地了解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了解野生生物和植物的种群结构、生态习性、适应能力等基本情况,以及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和技能,提高我们的综合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习地点本次野外实习地点位于福建省闽西北地区的一处山区,该地区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海拔300-1000米之间,气候湿润,蕴含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三、实习内容本次野外实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野生动物观察在野外实习中,我们主要对当地的野生动物进行了观察和调查。

我们使用伏笔法、路线走查法等野生动物调查的方法,结合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当地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初步了解。

我们通过观察和记录,发现了当地一些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如东北虎、金丝猴、山鹑等。

2.野生植物调查在野外实习中,我们还对当地的野生植物进行了调查和记录。

我们通过调查植物的株高、株径、笔直度、枝干数量和树叶的大小、形状,还有主要分布范围等信息,初步建立了当地野生植物的清单。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了当地一些稀有的植物资源,如铁皮石斛、金花茶等。

3.水环境质量分析我们还对当地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

我们通过采集水样进行化验,检测水体中的氨氮、硝酸盐等成分的含量。

通过我们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些水体中存在着较高的硝酸盐、氨氮含量,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实习效果通过本次野外实习,我们掌握了一定的生态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收获了对自然世界的认识,提高了我们的人文素养和专业能力。

我们发现,在考验我们体力和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我们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这对我们个人的成长和未来职业规划有着积极的影响。

五、经验总结通过本次野外实习,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道理。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实际操作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从而更好的应对各种复杂环境和问题。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

在大学生态学专业的学习中,野外综合实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实地的观察和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野外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

本次野外综合实习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调查、生态环境调查和环境保护宣传等内容。

在生物多样性调查中,我们深入森林、湿地和草原等不同生态系统,记录各类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了解它们的生态习性和分布情况。

在生态环境调查中,我们调查了水质、土壤和空气等环境因素,分析了它们的变化趋势和对生物的影响。

在环境保护宣传中,我们利用展板、宣传册和讲座等形式,向公众传达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倡导大家保护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

三、实习收获。

通过本次野外综合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野外工作的艰辛和复杂性,也更加了解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野外调查工具,如何分析生态数据,如何与团队成员有效地协作。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环境保护宣传的必要性,以及宣传工作的挑战和乐趣。

四、实习感想。

本次野外综合实习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我收获颇丰。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野外工作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为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环境保护,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五、实习总结。

通过本次野外综合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野外工作技能,也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我相信,这次实习经历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我更加坚定地走上环保事业的道路。

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和支持,让我度过了一次宝贵的实习经历。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

在大学生态学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我有幸参加了一次野外综合实习。

这次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在野外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和野生动植物观察,通过实地实习来提高我们对生态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习地点。

我们选择了一片位于山区的原始森林作为实习地点。

这片森林地处偏远,生态环境相对完整,是进行生态学实习的理想场所。

三、实习内容。

1.生态环境调查。

我们对实习地点的植被、土壤、水质等生态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记录。

通过采样和实地测量,我们了解了该地区的植被类型、植被覆盖率、土壤类型、土壤质地、水体的PH值等重要生态环境指标。

2.野生动植物观察。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对野外的动植物进行了观察和记录。

我们发现了一些珍稀的植物和动物,比如一种罕见的野生兰花和一只稀有的金丝猴。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对野生动植物的分布、数量和行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野外综合实习,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加深了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了解了野外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其次,我提高了野外实地调查和观察的能力,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的生态环境调查和野生动植物观察。

最后,我也意识到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我们才能继续从中获益。

五、实习总结。

这次野外综合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对生态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让我对生态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这次实习经历将对我的未来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希望将来还能有更多这样的实习机会,让我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

本次实习是我所在大学生态学专业的一项必修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地实习,掌握野外调查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实习地点选在了一片自然保护区,该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为我们的实习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研究条件。

二、实习内容。

1. 野外调查方法学学习。

在实习开始之前,我们首先接受了野外调查方法学的培训。

这包括了野外定向、地形导航、GPS使用、野外生物调查、样本采集等内容。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地操作,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野外调查技能和方法,为后续实习做好了准备。

2. 野外生物调查。

在实习期间,我们分成小组进行了野外生物调查。

我们使用了多种调查方法,包括样线法、样方法、诱捕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对野外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

我们还使用了一些专业设备,如红外相机、声纳等,进一步提高了调查的准确性和效率。

3. 野外环境监测。

除了生物调查,我们还进行了野外环境监测。

我们使用了一些专业仪器,如水质监测仪、土壤采样器等,对野外环境的水质、土壤质量等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通过这些监测结果,我们可以评估野外环境的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

4. 野外生存技能培训。

为了提高我们在野外的生存能力,我们还接受了一些野外生存技能的培训。

这包括了野外求生技巧、野外急救知识等。

通过这些培训,我们学会了如何在野外生存并应对突发情况,提高了我们的野外实践能力。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野外综合实习,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掌握了一些野外调查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

其次,我对野外生物和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我还学会了在野外生存和应对突发情况的技能,提高了我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野外综合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实地实习,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应用方法。

野外调查报告的内容和格式

野外调查报告的内容和格式

野外调查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一、背景介绍本次野外调查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进行调查研究。

该区域位于(具体位置),包含多种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是一个重要的自然生态环境。

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该区域的生物种类、数量、分布、自然环境状况和植被覆盖情况,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该区域的自然资源提供数据支持。

二、调查方法和过程1. 调查时间:本次野外调查共历时一个月,时间跨度包括(具体时间段)。

2. 调查人员:共有(人数)名专业人员参与本次野外调查,包括生物学家、地质学家、环境保护专家等,具备丰富的野外调查经验和专业知识。

3. 调查内容:(1)生物多样性调查:通过样方法、线路调查等方式,对该区域的动植物种类、数量、分布进行全面调查,并记录在调查表中。

(2)环境因素调查:对该区域的气候、土壤、水质等自然环境因素进行采样和分析,获取相关数据。

(3)植被覆盖调查:利用遥感技术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该区域的植被覆盖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测量。

4. 调查过程:调查人员按照事先制定的调查计划和路线,深入该区域进行实地调查和采样工作,保证调查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并严格按照法规保护野生动植物。

三、调查结果1. 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共发现(具体数量)种动物和(具体数量)种植物,其中包括(举例说明)等珍稀物种。

2. 环境因素调查结果:该区域的平均气温为(具体数值),土壤PH值为(具体数值),水质优良率为(具体百分比),符合优良的生态环境条件。

3. 植被覆盖调查结果:植被覆盖率为(具体百分比),主要植被类型包括(具体种类),植被结构合理,植被保护较好。

4. 调查发现问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具体问题),如(举例说明),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和管理。

四、调查结论综合分析调查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 该区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条件良好,是值得重视和保护的自然生态环境。

2. 在保护和管理方面,需要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改善和加强,加强保护措施,确保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有关生态学实习报告4篇

有关生态学实习报告4篇

有关生态学实习报告4篇生态学实习报告篇1二、实习地点:____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实习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__x地区生态环境及垂直土壤分布差异条件对天然植被的影响。

以及自然保护区的设置作用。

通过实地考察,熟练运用课本知识,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动手调查的能力,团队分工及其团队协作能力。

实习出行路线:南宁(都南高速公路至府城出口,经府城、雷江二级公路)——__x旅游区大门区——__x旅游区。

四、实习地概况4.1、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及历史沿革1965年7月经自治区林业厅批准,成立__x林场,归属自治区林业厅管辖,委托南宁地区林业局代管。

1975年自治区林业厅和南宁地区行署决定停止采伐天然林,林场工作重点转移到保护森林资源。

1981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__x林场改建为自然保护区,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__x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级),属事业单位,隶属关系不变。

20__年7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__年8月隶属南宁市林业局主管。

保护区人员编制218人。

4.2、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区类型以北回归线上保存较完整的常绿阔叶林为特色,以保护多样性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珍稀频危特有动植物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以自然保护、科研教学、宣传教育为主要管理任务,适度开展多种经营和森林生态旅游。

所辖部分区域是广西大学的实习科研基地,为此我们得以在此实习参观。

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网络中,具有典型地带性特征的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4.2.1、重要保护价值__x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或生物地理上具有突击的代表性,森林植被保存之好,植被类型如此之多,实在罕见。

其多样性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价值在国际国内是较为少有的。

__x保护区是1996年世界自然基金会认定的中国40处具全球意义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是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基地。

__x目前已知有植物209科764属20__种,野生脊椎动物有294种。

__x的动植物物种占广西已知种数的比例都在30%以上,形成了小面积高密度的生物多样性区域。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

在野外综合实习中,我所在的团队主要负责野外生态环境调查和保护工作。

实习期间,我们深入了解了野外生态系统的特点,学习了野外生物学、生态学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参与了一系列的野外调查和保护工作。

二、实习内容。

1. 野外调查,我们团队深入野外,对当地的植被、动物种群和生态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通过采集样本、记录数据和观察现象,我们了解了野外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 环境保护,我们参与了当地的环境保护工作,包括清理垃圾、种植树木、修复生态系统等活动。

通过实际行动,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做出了一些贡献。

3. 学习交流,在实习期间,我们还参与了一些生态学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其他团队成员和专业人士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交流,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野外综合实习,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对野外生态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我学会了野外调查和环境保护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我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实习感想。

这次野外综合实习让我受益良多,不仅增长了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将所学所得付诸实践,为保护野外生态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

生态实习报告(优秀5篇)

生态实习报告(优秀5篇)

生态实习报告(优秀5篇)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牛牛范文整理的5篇生态实习报告,如果能帮助到您,牛牛范文将不胜荣幸。

生态学实习报告篇一一、实习概况我们于早晨8:00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

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一定的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二、实习内容及分析1、关于一条有争议的路走进北大东门,可以看到的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路。

作为北大少有的几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条争议颇多的路,路边整齐的人工保养得很好的草坪宣告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全新的北大。

这条路周围集聚着北京大学比较现代化的建筑群——理科一号楼、二号楼、逸夫一楼、逸夫二楼、逸夫苑、理科教学楼等等。

而在这条路的尽头又是富有传统韵味的仿古式楼群。

很多人认为,路面的宽阔与笔直与周围建筑的仿古式屋顶不大协调。

除了整齐的人工草坪,路的两面是栽种得整齐得近乎过分的小树,而路的尽头则是生长多年的高大而遮荫的大树,不协调的感受更加强烈。

这大概就涉及到了所谓的“视觉适应性”。

在很多时候,我们很少考虑特定的环境,只是单纯地去套用一种种看上去很好很先进的模式,而忽略了特定环境对建筑等人为设施的特殊要求。

也许这也是规划中的一个问题。

就如同北大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新式建筑与老式建筑的交相辉映,也许不能算是完美的选择。

2、校园里的世外桃源——燕南园燕南园是北京大学燕园众多园林中较小的一个,园中只错落着十几幢精致雅洁的二层小楼和平房小院,这里是北大教授一个住宅区。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

在大学生态学专业的学习中,野外综合实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这次野外综合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学生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实地观察和实践,加强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实习地点。

本次实习地点选择在当地的自然保护区,这里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是一个理想的生态系统观察地点。

三、实习内容。

1. 植物调查。

我们在实习期间对当地的植被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观察,记录了各种植物的种类、分布和生长状况。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对当地的植被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动物观察。

在实习期间,我们还对当地的动物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包括鸟类、昆虫、哺乳动物等。

我们了解到了这些动物的习性和生活习惯,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 生态系统调查。

通过对当地生态系统的调查,我们了解到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这对我们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四、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野外综合实习,我们不仅加深了对生态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调查和数据记录,也学会了如何在野外环境中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五、实习感想。

这次野外综合实习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然界的奥秘,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自然资源,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实习建议。

希望学校能够加强野外综合实习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学生在野外实习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够加强对野外实习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调查能力。

总之,这次野外综合实习让我们受益匪浅,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生态学的魅力,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

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类似的实习活动,继续学习和成长。

生态野外实习报告

生态野外实习报告

生态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

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对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我们对生态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我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我国某高校组织了为期一周的生态野外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让我们深入了解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掌握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地点与对象本次实习选择在我国南方一个典型的山地生态系统进行。

实习地点的地势高俊,植被垂直分布明显,动植物种类繁多。

实习对象包括山地草甸带、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疏林带和灌草丛和农垦带等。

2. 实习内容(1)常见物种识别: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沿途认识植物,学习植物的辨认技巧及资源利用价值。

通过实习,我们掌握了大量植物种类的特征,提高了我们对植物资源的了解。

(2)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植物群落的野外调查和分析方法的学习和实操练习。

调查内容包括生态因子(如经纬度、海拔、坡度、坡向等)和植被(如高度、胸径、冠幅、盖度等)的测定。

(3)实习考核:最后一日进行生态学野外实习考核,检验我们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1. 知识与技能的提升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植物辨认技巧、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等实践技能,对生态学理论知识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使我们学会了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 环保意识的培养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入自然,贴近生态环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脆弱。

在实地观察中,我们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3. 优秀品质的锻炼实习过程中,我们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如长途跋涉、恶劣天气等。

在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中,我们锻炼了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

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

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与内容。

1.1实习目的1.1.1 通过到湿地公园参观采样, 进一步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及其重要性1.1.2 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1.1.3 通过实地考察, 熟练运用课本知识, 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 培养实践技巧和创新能力1.1.4 提高对当地生态系统的认知度, 并了解对滇池生态的恢复作用1.1.5 通过此次实习, 提高实地考察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1.2主要内容1.2.1开展对昆明五甲塘湿地生态公园的植物生态特征, 如群落类型、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等的调查1.2.2湿地公园规划总占地1392亩, 将有效调节当地径流、净化水质和空气, 进一步了解湿地生态系统对滇池水体的净化作用, 及对当地生态的重要作用在老师的带领下对五甲塘湿地生态公园进行考察, 回归大自然, 感受大自然,进一步提高大家保护环境的意识二、实习地自然地理及生态系统概况2.1地理位置五甲塘湿地公园位于官渡镇六甲乡和小板桥境内, 南至宝象河, 北到五甲河,西接滇池2.2自然地理状况2.3五甲塘湿地公园是处于亚热带, 是人工改变的一个为了恢复滇池的人工湿地,主要由水面、滩涂、沼泽组成, 占地约1300亩2.4生态系统状况五甲塘湿地公园拥有茂盛的水生陆生植被, 岸边长有柳树、乐昌含笑、银杏、杜英、水杉、天竺桂、喜树、栾树、滇朴、红枫等, 成片的美人蕉、蔷薇、翠竹、薰衣草。

水面上芦苇丛生, 睡莲、菖蒲、浮萍、茭草连成一片。

植物种类多种多样, 体现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三、工作方法3.1野外器材照相机、采样瓶3.2实习路线3.3首先参观五甲塘湿地公园展览厅, 随后沿着公园浮桥栈道进行考察, 最后沿着岸边返回展览厅3.4采样方法或观察内容用采样瓶分别采集上游和下游的水样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分析比较, 观察上游和下游的水质情况, 以及在五甲塘湿地公园所有的植被种类和其生长状况,并用数码相机拍照, 留作材料。

生态学野外实训报告总结

生态学野外实训报告总结

一、前言随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学校组织了生态学野外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活动于2023年6月1日至6月5日在我国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为期5天。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总结。

二、实训目的1. 使学生掌握生态学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了解生态学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三、实训内容1. 实地考察: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植被类型、动物种类等。

2. 生态调查:通过样方法、样线法等调查方法,对保护区内的植被、动物、土壤等生态要素进行实地调查。

3. 生态数据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运用生态学理论进行解释。

4. 生态保护宣传:在保护区周边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四、实训过程1. 实地考察: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了解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 生态调查:我们采用样方法和样线法对保护区的植被、动物、土壤等生态要素进行了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植物分类学、动物学、土壤学等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3. 生态数据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运用生态学理论进行解释。

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掌握了生态学分析的基本方法。

4. 生态保护宣传:在保护区周边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活动,我们向当地居民和游客发放宣传资料,讲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实训收获1. 提高了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生态学实习报告五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五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五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态学实习报告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态学实习报告篇1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

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

从外在的视觉影像来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结构、天际轮廓、各色建筑、街市设施、区域地标、开放的空间、植栽园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构成,然而这些都是城市人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其间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则、社会心理、人文情感及历史沧桑。

20世纪著名的城市学和建筑学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

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四)》。

”生态学实习报告篇2实习概况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干扰对环境与资源造成极大的压力,人类迫切需要掌握生态学理论来调整人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生态学正是随着全球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及寻求调节人类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途径而产生的。

通过一学期的《环境生态学》学习,我们已初步掌握了环境生态学的一些理论知识,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发展趋势和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为加我们的实践认识,老师精心组织安排了这次教学实习,我们也最终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此次教学实习的安排与目的。

20xx-11-3,晴。

我们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早上八点乘坐学校班车,从学校出发经过两个小时到达目的地——青岛xx国家森林公园,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此次教学实习的安排与目的,于下午四点多返回学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不同生态系统中生态因子的测定及其比较(一)、实验内容:
气温、光照强度、土壤温度、水分、容重和pH测定的仪器与使用方法; 气温、光照强度、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

(二)、目的要求:
熟悉生态学生态因子测定的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 熟悉若干生态因子的时空变化特点和规律;比较分析以上生态因子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异同及其原因。

(三)、主要仪器设备:
温度计、照度计、土壤温度计、pH计、环刀、铝盒、土壤钻、小铲、烘箱、50ml 小烧杯、玻璃棒、土壤筛(孔径1mm)、分析天平、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等。

(四)、实验方法及原理:
根据照度计、土壤温度计、pH计等仪器使用方法和观察记录方法后,在校园中选取一块森林生态系统,开展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pH等的时空测定。

温度计:温度包括气温和土壤温度。

主要介绍土壤
温度计。

土壤温度计的原理与构造与一般的水银空气温度计相似,所不同的是土壤温度计一端弯曲,以便读数。

土壤温度计有不同长短的一组温度计组成,以测定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

测定时,在土壤表面挖不同深度的小坑,把不同深度的温度计埋至不同的深度(注意温度计的底部与地表平行),把土填回,用手压实,一小时后便可读数,本次实验所用温度计为实验室一般温度计。

pH计:pH计有多种类型,可根据精度的需要选用不同的pH计。

本实验使用PHB-3便携式pH计。

该仪器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测量精度为±0.02pH。

测量时,先用标准溶液对仪器进行校正。

校正后,用纯净水冲洗测定电极并用干净纱布拭干,便可对被测溶液进行测定。


土壤水分测定: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解土壤的实际含水状况,分析生态系统的水分动态及贮水能力。

二是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为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

前一种田间土壤的实际含水量测定,目前测定的方法很多,所用仪器也不同。

风干土中水分含量受大气中相对湿度的影响。

它不是土壤的一种固定成分,在计算土壤各种成分时不包括水分。

因此,一般不用风干土作为计算的基础,而用烘干土作为计算的基础。

分析时一般都用风干土,计算时就必须根据水分含量换算成烘干土。

测定时把土样放在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则失去的质量为水分质量,即可计算土壤水分百分数。

在此温度下土壤吸着水被蒸发,而结构水不致破坏,土壤有机质也不致分解。

(五)、具体步骤
(1)土壤温度:既观测其时间上的波动( 10:30、11:30、12:30、14:30的波动),又比较不同土壤深度(表面、10、15、20cm)、以及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差
12.5
11.4 11 林隙 9
)和林内不同30-45cm)土壤水分:比较不同土壤深度(0-15、15-30、(2 位置之间的差异。

的异同,分析原因。

:比较林内不同位置0-15cm层土壤pH)土壤(3pH、结果记录(混交林)(六)铝盒湿湿重干重土壤层干重含盒平(林内含盒含水量含水重重/g 重位置次板)/g /g /g /g
9.62 0-15cm
42.98%
32 63.1
31.1 22.38
59.71
46.林冠15-30cm 76.8 30.43 30.3 16.07 60.73 52.81% 5 中部43.28.24 30-45cm 59.64 74.9
31.4 15.26 54.04% 5
31.22.87
53.77 0-15cm
62.8
9.03 39.48%
30.9 9
林冠40.15-30cm 70.8
26.56 30.7 13.54 50.98% 57.26 边缘1
55.40.84 15.06 71.04 30-45cm 86.1 36.88% 30.2 9
39.28.1
117.6
11.10 106.5 78.4 39.50%
0-15cm 2
44.林隙31.88 12.52 112
99.48 39.27% 15-30cm
67.6 4
28.1
10.90 112.6
39
38.79%
84.5
30-45cm 123.5
(七)分析
1.根据上表可以分析得出,在香樟树阔叶混交林中,在同一地区不同深度的土壤层的土壤含量相对变化不是太大,在不同地区相同土壤层次中土壤含量也变化明显。

其中在林冠中部含水量最高,其次是林隙含水量;林冠边缘不同层次含土壤中的根系主要是由乔在这是因为其灌木层和草本层不发达,水量变化最大。

.木层的主根系组成,而乔木的主根系是随土壤深度的变化而变化,明显在深的土壤中含量较高,所以其层次性根系数量变化很大,导致土壤含量变化也很大。

2.本次实验所得土壤的PH为6.63,其他组在该林内的不同位置测得的PH均在这个值附近,此可说明该混交林的土壤酸碱性分布均匀,差异性不大。

实验二、群落调查与分析
(一)、实验内容:
群落调查取样方法、种群分布、群落种类组成分析、物种多样性与均匀度分析。

(二)、目的要求:
掌握种群和群落调查的基本方法、了解群落结构分析方法、掌握群落物种多样性计算的基本方法,了解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三)、主要仪器设备:
罗盘仪、GPS、皮尺、测绳、胸径围尺、记录夹等。

(四)、实验地点
学校陆地生态系统(三食堂附近南侧香樟树混交林)
(五)实验方法及原理:
1、样地法
样地法通常是在群落内圈出一定面积,称样方,对样方内的生物进行调查的方法。

样方的大小和数目根据群落的不同而2,较高的草本群落也有lm不同。

草本群落的样方大小通常为2或更大的样方。

灌木的样方大小通常为3m~3m、4m用4m×4m。

2。

乔木的样方大小通常为100m样方的数目据群落的类型、物种的丰富程度以及人力和时间等确定。

但全部样方的总面积,应略大于群落的最小面积。

本次实验采取的样方为10x10m
2、数据整理是将野外调查的原始资料条理化,并演算出一些反映群落特征的数量指标。

其中反映种群在群落中优势度大小的指标有:
相对多度:指种群在群落中的丰富程度。

计算式为:
相对多度=(某种植物的个体数/同一生活型植物的个体总数)×100%
频度与相对频度:频度是指一个种在所作的全部样方中出现的频率。

相对频度指某种在全部样方中的频度与所有种频度和之比。

计算式为:
频度=该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样方总数
相对频度=(该种的频度/所有种的频度总和)×100%
(六)、具体步骤
(1)样地选取
随机设置、规则设置、主观设置
(2)样地大小
22或更大的样方。

m,较高的草本群落也有用草本群落的样方大小通常为1m4
2 、m乔木的样方大小通常为100 、5m×5m。

灌木的样方大小通常为3m×3m、4m
×4m
2。

样方的数目据群落的类型、物种的丰富程度以及人力和时间等确定。

400 m
但全部样方的总面积,应略大于群落的最小面积。

(3)调查记录
调查记录的内容、项目随研究目的不同而不同。

但原则是不宜罗列得太繁太细致,
以免影响调查进度。

细致的数据整理分配工作应在室内进行。

研究群落的组成和
结构,可使用群落调查表格,群落调查表格根据研究目的和对象而制订。

(七)结果数据
表植物群落调查表
调查者: HJQ 调查日期: 2014.11.18
样地编号: 5号样地面积: 10mx10m
群落类型:亚热性阔叶混交林群落名称:香樟树群落
地理位置:经度:东经106.6748 纬度:北纬26.4677 地形:土台海拔:约1100m 坡度: 0~22°
土壤、岩石:土壤呈钻红和浅黑色岩石多为细沙砾
微地形、地被物:凹凸面地形,矮小草本、苔藓地衣、蕨类
动物活动情况:无
人为干扰情况:轻度干扰
60比40所
20%
乔木灌木藤本植物类别
0%
二、据以上指标对阔叶香樟树群落分析:
1.在乔木层,其物种多样性相对较少。

其中,香樟树占绝对优势,为建群种。

在阔叶混交林中主要为香樟树、沙桐和雪松,各物种之间在高度上互相竞争,争夺太阳光照面积。

2.在灌木层中,阔叶混交林中物种数目仅有两种,灌木一为优势中,灌木层树冠层很密,使得进入灌木层的阳光很有限,于是林下植物发育较弱,地被层主要是蕨类、苔藓和少量阔叶草本植物。

在本次实验中从以上表可知,对比乔木、灌木、藤本,三个层次,其乔木所占的比例为最高。

特点分析,该群落生态系统前期人为干扰大,其地理位置夹两条马路中间,人为干扰相对较大。

据考察该样地得知,不是天然的,多为人工建造,故在生物多样性上相对较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