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开题报告:新的会计准则盈余分解研究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问题研究
之 外 , 企 业 订 立 契 约 的外 部 人 也 往 往 需 要 借 助 盈 余 数 字 决 定 是 否 与
签订契约。 因此 , 会计盈余等信 息不 仅影响着对管理 当局 的经 营业 绩评价 , 也影响着企业契 约的订 立。
二 、 会计准 则限制 了上市公 司对会 计盈余 的调节 新
( ) 一 资产减值 不得转 回
旧会计 准则对资产减值转回没有特别 的限制 , 只是规 定如果有
迹象表 明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减值 的各种 因素发 生变化 , 得资产的 使 可收 回金额 大于其账面价值时 , 以前期 间已计提 的减值损 失应 当 则
转 回 。 此 , 些 上 市 公 司 往 往 在 某一 年 大额 计 提 资 产 减值 准 备 , 因 有 使
得 当年大幅 亏损 , 然后再在以后年度冲 回, 借此调节利润 。 新资产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值会计 准则规定 , 资产减 值损失一 经确认 , 以后会 计期 间不得 转 在
一
、
回。这种规定将使得 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空间越来越小 , 利用 这种计提手法调节利 润越 来越困难。 这条规定给某些上市公 司通过 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 润划上了句号。 ( ) 二 合并范围扩大 合并财务报 表的合并 范围扩 大。新合并财 务报表会计 准则规 定,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 围应 当以控 制为基础予以确定。所谓控 制, 是指一个企业 能够决定 另一个企业 的财务和 经营政策 , 并能据 以从 另~个企业的经营活动 中获取 利益 的权力。 当母公司能够控制 被投 资单位 , 就应 当将被投 资单位认定 为子公 司 , 纳入合 并财务报 表 的合并范 围。与《 合并会 计报表 暂行规定》 1 9 ( 9 5年 2月 9日颁 布 ) 比, 相 新会计准 则合并财务 报表对合 并范 围的确 定更 关注实质 性控 制 , 母公司对所 有能控制 的子公司均应 纳入合 并范 围, 无论 是 小规模 的子公 司还 是经营业务 性质特殊 的子公司 均应纳入 合并范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研究
的变化 , 是 新准 则假 定关 联交 易都 是非 公 平交 易 . 一 企 业 要 披 露关 联交 易是 公平 交 易 必 须提 供 确 凿 的f i e据 。 根 据 这 一 规 定 ,对 于 有 大 量 关 联 交 易 的 企 业 的 财 务 报
维普资讯
பைடு நூலகம்
0
关 联 交 易 利 润 转 移 为 投 资 者 所 诟 病 。 新 《 联 方 披 露 》准 则 相 对 旧 准 则 有 两 项 非 常 重 大 关
学 或 技 术 知 识 并 理 解 它 们 而 进 行 的 独 创 性 的 有 计 划 的
要 财 务 指 标 分 析 , 可 以看 到 开 发 支 出 在 上 市 公 司 资 产 构 成 中虽然 依 旧体现 为显 著不 重 要 。 已有所 上 升 . 但 其 中 表 现 突 出 的 企 业 也 得 到 了 市 场 的追 捧 。
通 常 企 业 计 算 所 得 税 时 仍 将 Y F发 支 出 作 为 费 , E B处 理 , 以 该 规 定 不 影 响 企 业 所 得 税 和 企 业 现 金 流 , 完 所 在
大 。不 过 国 内 科 技 企 业 多 数 处 于 快 速 发 展 阶 段 。 多 企 很
业 在 技 术 方 面 的 投 入 逐 渐 增 加 。 这 些 企 业 如 果 采 用 上
关 联 交 易 或 者 整 合 关 联 方 , 行 整 体 上 市 。J, 国 的 经 进 g美 验 来 看 , 显 然 美 国 公 司 采 用 了 整 体 上 市 的 策 略 。美 国 很 1 82 年 施 行 的 第 5 公 告 《 联 方 披 露 》 求 所 有 关 9 7 N- 关 要 联 交 易 定 frr 策 必 须 披 露 , 并 且 上 市 公 司 不 得 假 定 关 ii  ̄ - 联 交 易 是 公 平 交 易 。 此 之 后 , 国上 市 公 司基 本 上 都 在 美 是采 用整 体上 市 的策略 。
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关系
02 03
关注国际会计准则的动态
随着国际会计准则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未来研究可以关注 国际会计准则的动态,以及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 同情况,进一步探讨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加强会计监管和审计
为了确保新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和防止企业滥用会计处理 进行盈余管理,未来需要加强会计监管和审计工作,提高 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使得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从而 减少了企业通过调整账面价值来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强化了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
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提供更为详细和透明的会计信息,增加了企业盈余管理的难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 质量。
盈余管理在新会计准则下的变化
新会计准则对某些特定行业的企业,如房地产、金融等, 影响较大,这些企业可能需要调整业务模式和会计处理方
法来适应新的会计准则。
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01
深入研究新会计准则对不同行业的具体影响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新会计准则对不同行业的具体影 响,特别是对那些受到较大影响的行业,深入分析其盈余 管理的变化和应对策略。
04
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挑战 与对策
挑战: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限制
限制了企业随意调整会计政策和估计的空间
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估计,限制了企业随意调整会计处理的行为 ,从而减少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提高了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
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更加透明地披露会计信息,增加了信息披露的频率和内容,使得企 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难度加大。
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关系
汇报人: 2024-01-11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
二、 研究设计
论 文 以规范研 究方法 构建盈余管理 的理论框架 , 通过界定
目标 , 然后逐级递进 。 o e R nn和 Y a (0 8 在 《 af 2 0) 盈余管理: i 理论、 盈余管理的 内涵 , 从盈余管理产生 的动机出发着重从经济学的 实践 与研究 的新观 点》 一文 中, 他们认 为盈余管理 可能是有益 角度对 盈余管理进行研究; 以收集到的上市公司案例和信息披
理者 之间对盈余 管理的不 同理 解 , 指 出, 他 会计盈余 的某些特 常重要 。因此 , 论文在此基础上采用规范研 究和实证研究相结 定值可 能对企业具有非 常重要 的影响, 这些特定值被称为会计 合 的方法展 开分析。
盈余 的监界点 , 盈余临界点之间有着先后顺序 的: 免亏损—— 避
0 1 .
0 0 .5
0
捧资产嫂益军
图 1 2 0  ̄2 1 年 A C公司净 资产收益率 0 6 0 0 B AB c股份有 限公司 ( 以下简称 AB c公 司) A c集 团有 由 B
弈关系 , 他认 为新会计准 则限制 了企 业利用资产减 值、 货的 存
94年。公司的主 营业 务为高新 实用 技术 计价方法和 企业合并调节盈余。但是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 、 限公司投 资创建 于 19 固
以寻求有利于 自己的财 务结果 。分析表 明很 大一部份盈余管理 等 。A C公司于 20 年上市 , B 03 其控股股东为 A C控股有 限公 B
B 08 则 的发生与 公允价值 计价有关 , 而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 人员 司 。经调查 A C公司在 20 年 以后才实行新会计准则的 ,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资、 委托贷款等的减值准备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仍然 可
以转 回。上 市公司可能会利用存货跌价准备 、 个别特殊 坏账准备 的计提和转 回来调节年度利润 , 以往相 比虽 与 然影 响力有所减小 , 但实施手段更 加隐蔽 。 4利用借款 费用资本化的新规定进行盈余管理 . 新准则下可 以资本化的资产不仅包括 固定资产 , 还
一
旧来调节利润。如今 , 新准则关于调整 固定资产 的折旧 年限等规定 ,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打开了方便之门。 上市公司只要有证据证 明其 固定 资产使用 寿命 预计数 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或者 与固定 资产有 关的经济利益 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时就可 以进行会计估计 变更 ,
对利润进行调整 , 而达到盈余管理的 目的。 从 3 . 利用资产减值准则进行盈余管理 首先 , 资产发生减值 的情况 千差 万别 , 准则 不可能 列 出判断资产减值 的所有迹象 , 以对于准则所列举出 所
企业合并 、 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引入了公允 价值计量属性 。 公允价值 的实质是基于主观判断的定性
的若干迹象来要求上市公 司根据 这些迹 象综合 考虑各 方面因素 , 做出职业判断 , 这就要 求会计人员应 具备很 高的职业判断能力 。从这些迹象的本身看 , 有的过于笼 统, 这为上市公 司利用 “ 职业判断” 进行盈余管理提供 了 机会 ; 其次 , 条件只是列举 出可能发生减值 的若干 确认 迹象 , 最终判断资产是否减值要根据其可收 回金额是否 低于账 面价值 , 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计提 减值准备 。 新准则规定可收 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 的公允
空 间; 第三 , 新准则规定 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 回的范 围 仅 限于 固定资产 、 无形 资产 和对子公 司 、 联营公司和合 营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 而对于存货 、 消耗性生物资产 、 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及归人金融资产 的应收账款 、 短期投
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空间变化的实证研究
年 了。新 准则 制定 时 , 制定 者们 设 法在 会计 选 择 和 盈余 管理两者 间找 到平 衡 点 , 望 在扩 大会 计 选择 希 范 围的同 时控 制 盈余 管 理 行 为 的发 生 。本 文 从 实 证角度 对盈 余 管 理 水 平 的参 考 量—— 总 体 应 计 利 润和可操 纵应计利 润进 行 了分析 , 希望 对 上述 问题
得 到 的。
2 研究假设及模型
2 1 假设 1 .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 , 盈余管理空 间降低, 实施
后 总应计 利润显 著低 于实施前 。 假设 1中总体应 计 利润 的计 量 , 要方 法 有资 主 产 负债 表法和 现金 流量 表法 两 种 , 文使 用 较 为 常 本 用 的 资产 负债 表 法 测 量 总 体 应 计 利 润 。虽 然 资产 负债表 法相对应 用更 多 , 也有 学 者 指 出在 某 些情 但 况下 , 资产 负债表 法计 算 总应 计 利 润不 如 现 金 流 用 量表法 好 。例 如 , 当有 些 样 本 公 司存 在 收购 兼 并 、 非持续 性项 目、 币 转 换 等 情 况 时 , 资 产 负 债表 外 用 计算 总应计利 润时 , 这些 特 别情 况 产 生 的应 计利 将 润也包 括在 其 中 , 而 被 计 算 为操 纵 性 应 计 利 润 , 进
会计 准则 与盈 余 管 理 行 为 之 间 存 在 着 十 分 紧
密的联 系。沈烈 和张 西 萍 ( 0 7 总结 了会 计 准则 20 )
式 分别 从分期 收款 销售 商 品 、 公允 价 值计 量 和债 务 重 组三方 面考 察 了新 准则 下 上 市 公 司损 益 变 动 情
和盈余管理间的关系: 会计准则天生不是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 开题报告
盈余管理开题报告盈余管理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通过合法的会计手段和方法,对盈余进行调整和管理的行为。
盈余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股东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盈余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盈余管理可能导致信息失真和市场不公平等。
因此,研究盈余管理对于理解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以及保护投资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讨盈余管理的原因、手段和影响,并分析其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影响。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盈余管理的原因:分析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目的,探讨盈余管理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
2. 盈余管理的手段:研究企业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常用的盈余管理手段,如收入确认、费用资本化等,探讨这些手段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3. 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盈余管理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影响,以及对投资者决策和市场效率的影响。
4. 盈余管理的监管和控制:探讨如何加强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管和控制,保护投资者的权益,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本研究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盈余管理进行深入研究。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企业财务报表、相关研究报告、学术期刊和互联网等。
其中,企业财务报表是研究盈余管理的重要数据来源,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和财务状况。
四、研究预期结果和创新点预计本研究将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1. 盈余管理的原因:通过对企业盈余管理动机和目的的研究,可以揭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内在动因,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2. 盈余管理的手段:通过对盈余管理常用手段的研究,可以了解企业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操作方法,为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提供参考。
3. 盈余管理的影响:通过对盈余管理对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和投资者决策的影响的研究,可以评估盈余管理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影响程度,为市场监管提供依据。
新会计准则下的盈余管理:一个新的视角
新会计准则下的盈余管理 : 一个新的视角
王 萍 吴 夫 娟
(、 1 山东兖 矿物 流有 限公 司财务处 山东 邹城 2 3 0 ; 、 7 5 0 2 山东高速青岛发展有限公 司财务处 山东 青 岛 2 6 1 ) 6 50 摘要: 随着我 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 , 盈余管理 已成为会计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本文从会 计准则与盈余 管理的博弈关系引入 , 出新会计准则缩小了企业盈余 管理 空间的同时, 指 也为盈余管理提供 了新的空间。 解决
盈余管理 问题不但 需要对有关具体会计准则进行修订和完善 , 还需完善会计准则的操作指南与解释机制 、 强 要
化新准则的执行监 管力度等 配套措施 的实施。
关键词 : 盈余 管理 新会计准则 博 弈关系
一
、
引 言
美 国会计学家凯瑟琳 ・ 雪珀 ( a e n cipr15 ) K t r e hp e,9 9 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 为达到某些 私人 利益有 目的地干预对外财 hi S 务报告而进行 的“ 披露管理 ”斯考特 (cU 2 0 ) 。 so ,00 认为盈余管理是在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允许 的范围 内, 通过对会计政策 的选择使经 营者 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 的行 为。 可见盈余管理首先要遵循一般公认会计 原则的大范围 , 之后再对会计政策选择。
因此 , 会计准则与盈余 管理之间是一种长期博弈 的关系 。 沈烈 、 张西萍在《 新会计准则与盈余 管理 》 一文中对此有着形象的描述 : 会计 准则 主观上制约着盈余管理 , 但盈余管理客观上成为 了反会计准则牵制的对手 , 两者在博弈中不 断演进和发展。 可见 , 会计准则与盈 余管理之 间存在 明显 的博弈关 系 : 一方 面会计 准则提供防范盈余管理行为机制的 同时 , 计准则中的漏洞为盈余 管理 提供机会 。 会 另
新准则实施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研究
新准则实施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研究摘要:为检验我国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的变化问题,笔者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一方面降低了上市公司管理者运用会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另一方面又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允价值计量模式。
关键词:会计变更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盈余管理理论界对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的变化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一部分研究结论认为新准则提高了对财务报表附注等方面的要求,企业管理者运用会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减少,另有部分研究则认为新准则环境下,利用会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依然存在,同时新的盈余管理方式——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越来越“受宠”,更有甚者认为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企业盈余管理方式依然没变。
为解争议,本文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研究设计(一)研究假设的提出新准则的实施规范了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了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减少了管理者运用旧准则的漏洞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据此,本文提出第一个研究假设:1、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有所减小新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认定方法的主观性,使其可能成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新手段。
特别是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各界人士更是认为公允价值是公司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罪魁祸首。
因此,本文提出第二个研究假设:2、新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计量与公司盈余管理正相关虽说新准则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管理者运用会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但是它并不能完全消除管理者以此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因此,笔者提出如下假设:3、新准则实施后会计变更仍然与公司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新准则的实施一方面减少了管理者运用会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另一方面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又为管理者带来了新的盈余管理方法。
在这种新旧方法更替的背景下,企业管理者更愿意用新方法进行盈余管理。
据此,本文提出了第四个研究假设:新准则实施后管理者更愿意利用公允价值手段进行盈余管理(二)实证模型的设计在本研究中,笔者选择了观察样本企业净利润指标在2007年前后的变化情况(即净利润标准差)来判断新准则在防控盈余管理方面的实施效果,具体计算模型如下:△ni=■(1)为衡量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笔者选择了学术界众多公认的修正jones模型[5],具体模型表述如下:tat/at=al(1/at)+a2△revt/at+a3(ppet/at)+ εt (2)ndat=al(1/at—1)+a2(△revt-△rect) +a3(ppet)(3)dat=tat-ndat (4)其中:tat为第t年总的应计利润,at为第t年平均总资产,△revt为第t年的主营业务收入相对于第t-1年的变化程度,ppet 为第t年的固定资产平均水平,ndat为第t年的非操控应计利润项目,△rect为第t年的应收账款净额相对于第t-1年的变化水平,dat 为第t年企业的可操控应计利润,即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
新旧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对比实证研究
新旧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对比的实证研究摘要:盈余管理一直是会计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但新旧会计准则前后盈余管理对比的实证研究目前还很少。
本文从新旧会计准则改变的前后对比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变化,借用修正的琼斯模型,通过文献综述和数据回归分析发现:新会计政策下,企业的正向盈余管理水平要高于旧会计政策下企业的正向盈余管理水平,但新旧会计政策下企业的负向盈余管理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新旧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正向盈余管理水平上。
关键词:会计准则;金融危机;正向盈余管理;负向盈余管理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2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一大批市场前景良好、成长性强、发展速度快的企业也逐步走入中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数量急剧升高,这些成长性良好的公司为了进行ipo或者维护自己在股票市场的一席之地是否会进行更多的盈余管理?2006年,我国会计制度变更引起了股票市场的轩然大波。
国家为了规范我国市场环境,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而更改了原有的会计准则。
已有研究表明,减值前亏损的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亏损,减值前盈利的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盈余下降(赵春光,2006)。
他们认为06年2月15日颁布的《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已确认的资产减值不得转回理应在相当程度上从会计的确认,计量,披露和职业判断中缩小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空间,限制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可能。
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现行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盈余空间的同时也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所需要从业人员职业判断的另一些方面给上市公司留下了盈余管理的余地,甚至扩大了上市公司管理当局的操作空间(宋昌英,2010)。
那么,新会计准则到底对公司盈余管理有怎样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的验证。
所以,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为以下两方面:1.2006年会计准则的变更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2.将盈余管理区分为正向盈余管理和负向盈余管理。
试论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盈余管理
公 允价值 的应用受到限制 。 将公允价值计量方 式应用到会计处 中国会计准 则还 是国际会 计准 则, 发布会计准 则的 目的是为 了 理环节 中是新会计准则的一个重要改革 , 而且将 之引入到较大 限制 企 业 进 行 盈 余 管 理 , 从而达 到净化会计 行业环境 , 提 高 企 的会计处理范围中 。与此 同时 , 新会计准则还将传统的历史成 业会计信 息的质 量。即使新会计准则对相关内容规定再详细 、 本 计量方法予 以剔除 , 将新的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应用到传统 的 具体 , 在实际 的操作过程 中依然存在相关 的漏洞 、 盲 区, 这需要 资产减值 、 债务重 组 以及投 资性房地 产会计处理 领域 中, 将 公 企 业盈 余 管 理 人 员在 实 际 的 操 作 过 程 中 逐 步 发 现 。 同时 , 企 业 允价值 变动情况纳入到企业 的当期损益 当中, 从而实现会计信 要 重视 新会 计 准 则对 企 业 财 务 经 营 造 成 的 影 响 , 结 合 新 会 计 准 息质量 的保 证和 提高。 ( 2 )调整了存 货计价方法 。 新会计准则将 则对盈余管理操作的 内容、途径 以及方法等方面 的对应影 响,
漏, 并 针 对 这 些 存 在 的漏 洞 采 取 敌 营 的 盈 余 管理 方 式 , 保 证 盈
二、 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造成的影响
要 认 识 到 不 管 是 ( 一) 新会计 准则限制 了企业盈余管理的可操作 空间。 ( 1 ) 余 管 理 方 式 与新 会 计 准 则 能够 相 适 应 。 同 时 ,
企业 市场 价 值 的最 大 化 。
通常而言 , 盈余管理包括 的特征有 : ① 盈余管理 的具体实 盈 余 管 理 的 目的 。 同 时 , 还 为 无 形 资 产 的具 体 摊 销 方 式 和 实 际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研究
新 会 计 准 则 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市 公 司 的 盈 余 管 理 研 究
何 昌云
( 州大 学 。江 苏 扬 扬州 2 50 ) 2 09
【 摘 要 】盈余管理指在公认会计准 则规定的范围内,企业管理层有 目的的采用各种会计方法达到期望报告盈余的行为 。盈余管理是 目 前国内外财务会计研究 领域的热门课题。本文具体分析了新会计准则的各项新规定对上市公 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 出规范盈余管理的建议。 【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
会计 学界对盈余 管理 的概念存在 着诸多不 同意见 。美 国会 计学家 接 计 入 当 期 损 益 , 只 需 进 行 价 值 重 估 便 可 确 认 收 益 了 , 这 在 一 定 斯 考特 ( i i a . . c t ,1 9 ) 其 《 务会计 理论 》 ( i a c a 程 度 上 给 上 市 公 司 的 盈 余 管 理 辟 出 新 径 。 w 1im KS o t 9 7在 财 F nn i l A c u t n T e r ) 书 中 做 出解 释 : 盈 余 管 理 是 指 “ G A 允 许 的 co n ig ho y一 在 AP ( )无 形资 产 资本 化新 规 定给 盈余 管理 另开 一 片蓝 天 三 范 围 内,通过对 会计政 策的选择 使经营者 自身利 益或企业 市场价 值达 原 准 则将无 形 资产 研发 支 出全部 费用 化 ,而新 《 形 资产 》则 无 到 最 大 化 的 行 为 , 盈 余 管 理 是 会 计 政 策 的 选 择 具有 经 济 后 果 的 一 种 具 将 企 业 的研 发 划 分 成 两 个 阶 段 ,其 中 研 究 阶 段 支 出应 当 于 发 生 时 计 人 体表 现 ”。国 内学者陆 建桥 (0 2 认为 其是企业 管理人 员在会计 准则 当 期 损 益 , 数 据 进 入 利 润 表 : 开 发 阶 段 支 出符 合 一 定 条 件 时 计 入 无 形 20 ) 允许 的范 围之 内,为 了实现 自身 效用 的最 大化或 企业价值 的最大 化作 资产成本 ,数据进 入资产 负债表 。虽然新准 则对公司 的研究阶段和 发 出 的会计 选择 。当然 也有 些 专家 学者 对 “ 会计 准 则允 许 的范 围之 阶段 的定 义进行 了区分 ,但 在实 际操作 中明确 区分仍有 一定 的难度 。 在 内 ”的前 提不 以为然 ,但 是在我 国学术 界还是 比较 偏 向于认为盈 余管 公司管理 层完全可 以利用好 这个模 糊区间 隙,采取一 些方法 比如 提供 理 以遵循 会计准 则为前提 , 以私 人利益最 大化或组 织 目标 实现程度 最 虚 假证 明资料将其 调整为 自己满意 的结果 :当企业需提 高业绩时 ,提 大 化为主要 动机 。 高资本化 支 出,当需 降低业 绩时 ,就增加 费用 化支 出。另外 ,新准 则 财 政 部于 2 0 年2 1 日全 面推 出 了由一 项 基本 准 则和 3 项 具 对 无形资产 的摊销 方法和摊 销年 限都给予 了更 多的宽 限,因此 ,上 市 06 月 5 8 体 准 则 组 成 的新 的 企业 会计 准 则 体 系 ,这 对 上 市 公 司 的盈 余 管 理 公司有可 能通过 调节这两 者来进行 盈余管理 。同时新准 则明确规 定 了 产 生 了 重 大 影 响 不确 定使 用寿命 无 形资 产不 再采 用摊 销的 办法 ,而是 采用 减 值测 试 新 准 则 下 可 能 存 在 的 盈 余 管 理 空 间 的办 法 ,这 也可 能 改变 公 司的 资产 和损 益状 况 。 ( )公 允价 值 的 引入极 有 可 能成 为利 润调 节 的工 具 一 ( )利 用 资产评 估 的主 观判 断进 行 盈余 管理 四 我 国 旧准 则对 计量 属性 强 调历 史成 本为 基础 ,修 订 后 的新准 则 在 证券 市场 中 ,类似 非 货 币性 资产交 换 、资产 重组 、 以实物 资 则全面 引入了公 允价值计量 属性 并不 同程 度的应 用在存货 、长期 股权 产参与配 股和增 发等都涉及 一个对 相关资产作 价的 问题 ,新会计准 则 投 资 、投 资性房地 产 、固定资产 、生物 资产、无形 资产非 货 币资产 交 公允价值 的 引入 ,使得盈余 管理有进 一步 的发 展空 间。虽说资产评 估 换 、 资 产 减 值 、 股 份 支 付 、 债 务 重 组 、 收 入 、建 造 合 同 、 政 府 补 助 、 的业务是 由资产 评估机构 来完成 ,专业性强 ,但是资产 评估过程 中还 企业 合并 、金融 工具 的确 认和计量 、金融 资产转移 、套期 保值 1 个具 是会 受到 一些 如 管理 者 的动机 、 利益集 团的既 得利 益等 人为 的 因素 7 体 准 则 中 。会 计报 表 存在 的 目的是为 了反 映 真实 、准 确 的财 务状 况 的不 利影 响 。事 实上 ,在 公 司与 主管 部 门、证 券承 销商 、会 计师 事 和经 营成 果,用 公允价值计 量是最 准确 的,但是使 用公允 价值 的前提 务 所 、资产 评估机 构、律师 事务所 等利益集 团不断博弈 ,资产评估 结 是 要 有 活 跃 的 市 场 , 公 允 价 值 能 够 取 得 并 且 能 够 可 靠 地 计 量 。然 而 , 果 已经不 是纯粹 的公正 的评 估结果 ,而是 具有 明显利益 倾向 的数据 集 公 允 价 值 的 实 质 是 基 于 主 观 判 断 的 定 性 因 素 大 于 具 有 量 化 标 准 的 定 量 合 。 同时 资产评估 方法有 收益现值法 、重置成 本法 、市场法等 ,每 种 因素 ,公 允价值本 身是 否公允其 实很难证 明 ;我 国的市场 体系还 不够 方法都有 适用条件 和不可避 免 的缺 陷,方法 不同得 出的评估结果 也可 完善 , “ 悉市场情 况 的买卖双方 在公平 交易 的条 件下和 自愿 的情况 能 大 相 径 庭 。不 规 范 的 环 境 决 定 了评 估 方 法 选 取 上 的 随 意 性 ,这 时 评 熟 下 ”的条件 难 以形 成 ;我 国关联 方交易 的情况普遍 存在 ;在市场 执法 估 方 就 可 以 按 照 企 业 要 求 的 评 估 价 值 灵 活 选 取 评 估 方 法 , 且 可 以找 出 和管 理不严 环境 下资产评估 作假现 象严重 ;企业 的会 计人 员往往会 运 无 数 个 理 由 来 解 释 自 己所 选 用 方 法 的 合 理 性 。 用会 计职业 判断 ,在 没有条 件的情 况下创 造出符合 运用公 允价值模 式 ( )债 务重 组 为企 业盈 余管 理 提供 的新 空 间 五 的 条件 ,这 些都为 公允价值 的主观操 纵性 提供 了机 会 ,公司管理层 很 新 《 务 重组 》准 则 规 定 : 债务 人 以现 金清 偿债 务 的 ,债 务 债 可 能 把 公 允 价 值 变 成 为 利 润 调 节 的工 具 。 人 应 当将 债 务 重 组 的账 面 价 值 与 实 际支 付 现 金 之 间 的差 额 ,确 认 ( )投 资性 房地 产 准则 为上 市 公 司盈 余管 理辟 出新径 二 为债 务 重 组 利 得 , 计入 当期 损 益 。从某 种 程 度 上 讲 ,修 订 后 的新 新 《 资 性房 地 产 》准 则 规 定 ,在 有 确 凿 证 据 表 明 投 资 性房 准 则 决 定 将 债 权 人 让 步 而 导 致 债 务 人 被 豁 免 或 少 偿 还 的 负 债 计 入 投 地 产 的 公 允 价 值 能够 持 续 可 靠 取 得 的 情况 下 ,可 以对 投 资 性 房地 营 业 外 收 入 , 而 不 再 计 入 资 本 公 积 , 客 观 上 为 上 市 公 司 增 加 了 调 产 采 用 公 允 价值 模 式 进 行 后 续 计 量 。采 用 公允 价 值 模 式 计量 的 , 节 利 润 的 手 段 。 因 为 这 对 上 市 公 司 , 特 别 是 一 些 无 力 清 偿 债 务 的 不 对 投 资 性 房 地产 计 提 折 旧或 进 行摊 销 ,应 当 以资 产 负 债表 日投 公 司来 说 ,一 旦 获 得债 务 全 部 或 部 分豁 免 ,其 收 益将 直 接 反 映在 资 性 房 地 产 的 公允 价 值 为 基 础 调 整其 账 面 价 值 ,公 允 价 值 与 原账 当期 利润 表 中 ,可能 极大 地 提升 其每 股 收益 水平 。 面 价 值 之 间 的 差额 计 入 当期 损 益 。在 现在 物 价 房 价 上 涨 飞 快 的 时 可 见, 正是 新 的债 务重 组 准则 挽救 了该 上 市公 司 的命运 。 代 背 景 下 ,这 两者 的人 调 账 差 额 一般 会 计 入 “ 业 外 收 入 ” ,这 营 ( )借 款费 用 资本化 的新规 定有 利 于上 市公 司盈 余管 理 六 就 改 变 利 润表 的数 据 ,成 功 的 实 现盈 余 管理 的 目的 。在 我 国 目前 新 准 则 规 定 : “ 合 资 本 化 条 件 的 资 产 , 是 指 需 要 经 过 相 符 的 市 场 环 境 里 , 上 市公 司 投 资 性 房地 产物 业 往 往 都 以历 史 成 本计 当长 时 间 的 购 建 或 者生 产 活 动 才 能达 到预 定 可使 用或 者 可 销售 状 价 ,上 市 公 司有 可 能 出于 操 纵 利 润 等 目的而 将 成 本 计 量 模 式 随 意 态 的 固定 资 产 、 投 资性 房 地 产 和 存 货等 资 产 ” , 这从 范 围 上拓 展 变 更 为 公 允 价 值计 量 模 式 :另 一 方面 是投 资性 房 地 产 的 定 义 为为 了 盈 余 管 理 的 手 段 。 同 时 , 如 果 相 关 资 产 的 构 建 或 生 产 占 用 了 除 赚 取 租 金 或实 现 资本 增 值 ,或 两 者兼 有 而 持 有 的房 地 产 ,少 数 公 专 门借 款 的一 般借 款 , 累计 支 出 加�
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盈余管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盈余管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盈余管理作为财务会计的重要内容,为管理层在决策中提供了利用财务信息的途径。
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对于管理层选择盈余管理手段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选择会计政策时,管理层不仅需要考虑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公允性,还需要考虑其影响股东预期和市场反应等因素。
本研究旨在探讨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从而提高投资者对公司财务报表的识别能力,增强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二、研究方向及内容
本研究针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盈余管理问题,提出以下研究方向:
1. 影响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内外部因素分析
通过对公司内外部因素的分析,包括公司治理结构、法律环境等方面,分析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
2. 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关系的探究
分析会计政策选择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探究其关系。
3. 如何提高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透明度与规范性
从制度设计、监管角度出发,提出解决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量化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统计工具对会计政策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通过实证研究对研究问题进行验证。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性
本研究对于提高投资者对公司财务报表的识别能力,增强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本研究还可以为企业管理层和监管机构提供决策参考。
同时,本研究的创新性在于通过综合分析公司内外部因素,探究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
班, 一个班的人数大约在七八 十人左右 , 位置 习的次数应该适 当多一些 ,这样学员可 以作 正尽到一个会计人员应尽的责任 。 同时, 对于
比较拥挤 ,课堂秩 序不够安静 ,互相影 响较 大, 坐在 前面得同学还好 一些 , 能够听得 清 , 看得见 , 后面的同学就差 一些 了。一个学 习班 的人数 应该控 制在 四五十人 左右 ,如果人数 些选择 , 比如可 以避开工作最忙 的时 间, 或 相关 的组织部 门来说 , 也是一个考验。只要我 者将工作临时先交给别的同事等 ,同时人少 们 每个人真正地把继续教育 当作一件大事来 了组织部门也好安排学习 、 生活。 抓, 就一定能够起 到其应有 的作用 , 提高铁路 ( ) 三 继续教育的师资队伍有待于进一步 会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较多可以安排在 阶梯教室 , 并安 装扩音设备 。 加强。 目前的情况来看 , 就 我认为授课教师 的 另外 ,学习 的时间应该尽量安排在气 温 比较 理论水平是有的 , 似乎 缺乏信心 , 但 也就是 自
容, 有些学员根本就不清楚 , 直接讲新 的内容
当然 就不容 易听 明白, 习效果就 大打折 扣 , 学
两年 累计培训 时间初 、中级不得少 于 6 4学 时, 高级 培训时 间不得少 于 8 O小时 , 照每 按
在学员 的管理力度上 ,撇开一些客观性 的原 因不说 , 如有事请假等 , 我们似乎也不应该太
个全新的认识 。 关键词 : 会计 准则 盈余管理 关联方
盈余管理主要具备这样一些涵义 :第一 , 余管理 的 目的是盈余管理 主体 自身利 益的最 盈余管理是企业出于 良好的管理 目的、合规 盈余管理的方法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 嗣内 大化 。其 中又包括管理人员 自身利益 的最大 地选择会计政 策或控 制应计 项 目,使报告盈 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 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 的最 大化 余达 到期望水平。
浅析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理 。但新 准 则 中 ,对 存 货 、应收 账 款和 金 融 工具 中的 减 值准 备 可 以计 提 并转 回 。我 们 知道 ,存 货 、应 收账 款 和 金融 工具 是 上 的使 用 确 实 对 利 润 有 重 大 影 响 , 该 谨慎 市公 司重 要 的流 动 资产 ,上 市公 司 可以 利 应 规 范 使用 , 因为 引 入公 允价 值 计 量 属性 , 给 用 存货 跌 价 准备 、坏账 准 备 的计 提和 转 回 了公 司更 大 的 自主 权 , 司可 以根 据 对 经 进 行盈 余 管理 。因 此 ,存 货跌 价 准备 和 坏 公 工具 、投资 性 房地 产 、债务 重组 、非 货 币 济 预 期的 改 变 来调 整 会计 政 策 。而 我 国 目 账 准备 的 计 提和 转 回将 成 为 更 多上 市公 司 性交 易 和非 共 同控 制 下 的企 业 合并 等 方面 前 还 没 有 比 较 准 确 的 计 量 标 准 , 有 像 国 进 行 盈 余管 理 的 重 点 手 段 。 没 运 用 。而 在 具 体 有 关 准 《 运 用 中 , 有 外 一 样 完 善 的 评 估 机 构 , 且 公允 价 值 应 2. 的 也 而 4利用 无形 资产 开发 费用 资本 化进行 盈 明确 规 定 _它们 运 用 条 件 。 r 该是 多少 , 同 的评 估 方式 和 评 估机 构 , 不 得 余 管 理 1 3债 务重组 的变化 . 出 的评 估 结构 也 不尽 相 同 ; 且现 阶 段 , 而 会 新 准 则将 企 业内部 研 究 开 发项 目的 支 新 准 则规 定 , 认 债务 重组 的利 得 须 计人 员的 整体 知 识素 质还 远远 跟 不 上经 济 出分 为 研 究阶 段 支 出与 开发 阶 段支 出两 个 确 满 足 以 下 条 件 : 是 只 有在 “ 务 人 发 生 发展的 需要 , 统计 , 至 2 0 一 债 据 截 0 4年底 , 全国共 阶 段 。企 业 内部 研 究开 发项 目研 究阶 段 的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研究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研究作者:任冠军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第05期摘要:盈余管理一直是困扰企业信息质量的一个主要问题。
文章阐述了盈余管理的内涵,从新准则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途径,最后对如何规范盈余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盈余管理一、盈余管理的概念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学术界有着不同意见:美国会计学家Katherine Schipper指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获取某些私人利益,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的“披露管理”。
Scott提出,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准则许可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公司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
章永愧、刘峰则认为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为特定目的而对盈余进行操纵的行为,并指明盈余管理并非限制在公认会计原则或会计方法内。
本文倾向于将盈余管理定义为:企业管理当局利用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以及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在公认会计原则的框架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依照一定的职业判断对有关盈余信息进行管理,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市场价值最大化。
二、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途径(一)利用资产减值的规定新准则扩大了资产减值范围,其中,除按第8号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外,其他资产减值准备均可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这为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
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还涉及到公允价值、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指标的确定,这些都增加了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无形中也方便了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
(二)利用无形资产的相关规定新准则把研发支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的支出于费用发生当期计入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可予资本化。
企业可以通过对研究和开发时点的划分来扩大或缩小资本化与费用化的金额。
同时摊销方法不再局限于直线法,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
这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利用无形资产摊销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三)利用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新准则规定,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和预计净残值应至少每年复核一次,当使用寿命及预计净残值和估计数有差异时,应予以调整。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的盈余管理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的盈余管理在新会计准则出台之前,企业盈余管理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盈余管理可以被定义为企业为了达到预期盈余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
它包括不当地对财务报表进行操纵,从而使得盈余水平看起来更加稳定或者呈现出预期的趋势。
在新的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和规范,企业需要更加合规地进行盈余管理,以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的盈余管理需要遵循更加严格的准则和规范。
企业需要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或者中国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进行编制和披露。
IFRS要求企业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对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项目都有明确的要求和规范,企业需要严格遵守,不得擅自改变会计政策或者进行不当的会计估计。
企业还需要严格执行内部控制,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这些都对企业的盈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企业不当地干预盈余,就可能被发现并受到相应的处罚。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的盈余管理也需要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合规性。
企业需要对盈余进行更加科学的管理,不得将风险一味地转嫁给盈余管理,而是需要通过合理的风险管理手段来应对风险。
企业还需要重视盈余管理过程中的合规性,不得违反相关法规和准则,否则就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
企业在进行盈余管理时需要注重风险管理和合规性,不能只顾一时的盈余稳健而忽视了风险和合规的重要性。
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的盈余管理需要更加注重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真实性。
企业需要通过财务报表披露盈余管理的相关信息,包括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内部控制,向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全面披露盈余管理的情况。
这样可以增加企业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有利于投资者对企业盈余管理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进行评估。
企业还需要加强内部披露,确保内部管理层和监管机构对盈余管理的了解和监督,形成对盈余管理的有效监管机制。
这些都将有利于企业盈余管理的合规性和真实性。
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的盈余管理需要更加注重财务报表的质量和信息的价值。
浅析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
( 浙江 电大 富阳学 院 , 浙江 富阳 3 1 0 14 ) 0 摘要 : 盈余 管理对 资本 市场和投 资者利 益 日益彰显 的损 害 , 而会计 准是影 响企业 盈余 管理行 为的重要 因素 。 文章 分析 了会 计 准则 与盈余 管理 的关 系以及 新会 计准 则的主要 变化 , 讨 了新会 计准 则对企业 盈余 管理 的制约 与限制作 用 , 探 并 指 出 了新会 计准 则下 需要 警惕 的几种 盈余 管理 新手 段 , 对新会 计 准则 下规 范企 业盈管 理提 出 了些建议 。 关 键词 : 新会 计 准则 ; 企业盈 余管理 ; 润 利 中图分 类号 :25 F7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9 27 (09 0—04 0 10 — 34 20 )8 08 -2
会计准则的缺陷是不正当盈余管理产生的前提条件 , 我
三、 新会计 准则 下企业 的盈余 管理
( ) 一 新会计 准则 在一定 程度 上制 约了企 业盈余管 理
国会计准则 的颁布源于不正当的盈余管理, 以规范上市公司
盈余 管理 。 会计准则不仅是会计核算的技术规范,也是注册会计师 审计 执业 的重要依 据 。此外 ,会 计准则 还是证监 部 门对会计
2 0 年第 期) 0 ( 9 19 期 总第 1 8
会计准则下盈余操纵行为研究
会计准则下盈余操纵行为研究在现代经济中,会计准则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和盈余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可能会通过操纵财务报告中的盈余数据来达到其自身利益的目的。
这种行为被称为盈余操纵,它可能会对企业以及整个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会计准则下的盈余操纵行为对于理解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以及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盈余操纵。
盈余操纵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通过调整会计准则允许的方法,改变盈余数据的真实性。
这通常是为了满足某些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例如提高企业价值、获得更优惠的融资条件或者激励员工等。
在研究盈余操纵行为时,学者们注意到了一些常见的盈余操纵手段。
其中之一是收入的操纵。
企业可以通过延迟或提前确认收入,以影响财务报表中的盈余数据。
例如,企业可能会故意延迟产品的交付时间,使得收入确认被推迟到下一个财务年度。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调整销售价格、订立虚假销售合同或者转移业务来操纵收入。
另一个常见的盈余操纵手段是费用的操纵。
企业可以通过延迟费用的确认或者夸大费用的数额来操纵财务报表中的盈余数据。
举例来说,企业可以将一部分本应计入当前财务期间的费用延迟至下一个财务期间中。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调整折旧及摊销的政策、改变估计方法或者进行资产减值测试来操纵费用。
这些盈余操纵行为对企业以及投资者都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首先,操纵盈余可能会导致财务报表的不准确性,进而误导投资者的决策。
如果企业操纵财务报表来提高股价,投资者可能会在错误的基础上做出投资决策,从而遭受损失。
其次,盈余操纵行为也可能会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
通过操纵财务报表,企业可能会获得不应得的竞争优势,损害其他企业的利益。
为了防止企业进行盈余操纵行为,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会计准则和规定。
这些准则和规定旨在促进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准确性,防止企业对财务报表进行虚报或失实。
然而,实际上,防止盈余操纵并非易事。
一方面,企业可能会利用某些会计准则的漏洞来进行盈余操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基本格式
论文开题报告:新的会计准则盈余分解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对于资本市场的投机者而言,对于盈余的分解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判断企业的价值,从而更好地作出投资的决策。
从盈余中可以得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如何,那么也就间接地体现了企业的发展得如何,以及也是判断企业管理人是否有很好的完成企业的计划目标的标准之一。
故而,对于盈余的分解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2006年会计准则的变更,利润表的变化对于盈余分解对于盈余预测能力提高与否,学术界与实务界并未给出一致的意见。
本文在从新的会计准则和旧的会计准则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求证在新的会计准则,人们可以通过盈余分解提高对于企业盈余预测能力的有效性。
二、文献回顾
sloan(1996) 的研究发现盈余中的应计部分比现金流量部分具有更低的持续性正式。
或现金流量表表项目与盈余持续性关系方面。
程小可(2004)认为盈余的首要质量特征是盈余的预测价值,但是盈余的结构性、持续性和及时性都会影响到盈余预测价值的实现。
郑丽华、宁翠英(2006)将由非流动性经营资产、非流动性经营负债、非货币性融资资产及非货币性融资负债所产生的应计项目纳入研究范围,评价了各应计成分的可靠性,采用实证方法研究了各应计成分的持续性,发现可靠性越差的应计成分,其持续性越低。
徐浩峰、王正位(2006)对中国上市公司盈余和应计的持续性进行研究,发现存在sloan所研究的现象,即上市公司盈余的应计盈余持续性低于现金盈余持续性。
汤光华和唐伟(2007)在旧会计准则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1998~2004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过盈余分解在提高盈余预测水平上的作用。
研究发现,从把净利润分解成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等八个盈余项目的过程中,盈余分解能够持续提高盈余预测水平,盈余分解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明显优于幼稚模型和基本模型,营业收益的持续性高于非营业收益,投资收益亦有一定的持续性。
周晓苏和张继袖等人(2007)运用我国1994~2004 年的上司公司财务数据,对4 个行业大类和4 个制造业使用自回归模型检验,结论是我国上市公司长期绩效不乐观,存在盈余管理及其反转现象。
张国清和赵景文(2008)实证分析了资产负债表的可靠性与盈余持续性的关系,他们建立的模型表明可靠性更差的应计项目导致的盈余的持续性更低,继而对资产负债表的应计项目进行分类,并对其可靠性进行评价。
数据表明更不可靠的应计项目导致盈余的持续性更低。
高文亮(2008)从盈余计量质量与公司未来收益持续性出发,以1999~2002 年间我国非ipo 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依据不同口径估算的自由现金流量指标与公司未来收益持续性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以现金流量表数据估算的长期平均自由现金流量高的公司,也具有较强的未来持续盈利能力, 因而以现金流量表数据估算的自由现金流量指标更具信息含量。
杨天宇和杨诶(2009)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和二阶自回归模型检验了1996 年~2007 年中国综合类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的情况,发现在较长时间内综合类上市公司比非综合类上司公司具有更高的盈利水平,短期内综合类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低于非综合类上市公司。
由以上得知,无论国内外,上市公司都存在盈余持续性和盈余不同组成部分的不同持续性,而且行业间也可能存在着差异。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有效地预测盈余不同组成部分的不同持续性就相当重要。
尤其是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2006)的实施,利润表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新准则的实施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和盈利模式已渐渐发生了重大改变,同时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表明我国的会计计量思维伴随着市场的改变而改变,研究在新会计准则下盈余分解在提高盈余预测能力方面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