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的传说

合集下载

传说

传说

费县之龙的传说在闻名的东北黑龙江上,至今沿用着一条古训,每有客人过江,在临开船以前,船夫站在船头上,高声问道:"船上有山东人吗?"客人齐声回答"有!"这才开船,说有山东人时,江面上风平浪静,旅客平安过江,如果无人说"有",就会浊浪滔天,随时都有翻船的危险。

据说黑龙江里住着一条大黑龙,它的老家是山东费县。

很早以前,蒙山前有个村子叫朱家庄,村里有个老实巴脚的农民叫朱老大,种着河边几亩地,日子过得不愁吃、不愁穿,可就是妻子李氏四十开外了没见儿女的面,天天烧香拜佛,祈求生个一男半女。

这年春天,李氏在河边洗衣裳,回家后,觉着肚子有些异样,后来知道是怀孕了,夫妻俩非常高兴,掐着指头盼着孩子出生,一直等了一年多,仍不见动静。

第二年夏天,天气比往年热得厉害,旱得也狠,庄稼旱得耷拉了头。

这天是五月十三,骄阳似火,晒得地里冒烟。

到了晚上半夜时分,李氏梦见有一条金光闪闪的巨龙从天空中下来,直钻入她的怀中,吓得大叫一声醒来,此时,外面大雨倾盆,电闪雷鸣。

一会儿,一个男孩呱呱坠地。

这孩子黑乎乎,胖敦敦的,出生时又天降大雨,人们都说这孩子是龙王转世下凡,便起名叫"朱龙",又叫"黑龙"。

朱龙十二岁上,父亲朱大去世了,母子俩相依为命,好在朱龙人小力气大,人又勤快,把家中的几亩地种得整整齐齐,粮食打得不少。

他家的地从来不旱不涝,而且附近庄邻的地也是不旱不涝。

一见旱情,天就下起毛毛细雨,刚好够用,雨就停了。

人们感到奇怪,只说老天有眼,偏心这方百姓。

A有天晚上,有人在河里洗澡,看见朱龙家的地里趴着一条黑龙,伸出十只爪子在"哧哧"地抓草松土。

人们一传十,十传百,都说朱龙是黑龙变的。

又一年冬天,大雪盖地,人们没有柴火做饭取暖,朱龙就约了几个棒小伙子上蒙山山里砍柴。

因大雪封山,进不去人,朱龙就叫他们在外面等侯,自己进山砍柴,不长时间,他就挑着两座小山似的干柴出来,分给众人。

费县龙王庙的传说小练笔

费县龙王庙的传说小练笔

费县龙王庙的传说小练笔据说朱龙王出生于费县西蒋村的朱姓家庭。

他叫朱福。

在朱福小的时候,经常和村民一起去龙王堂山拾柴火。

其他人都很忙,但他睡在那里。

晚上,人们都拾了柴火回家了。

他才站起来,变成了一条龙。

他用几只爪子随意一挥,就抓起一大块柴火。

当其他人回家时,他也回家了。

其他人都很困惑,后来,有人偷偷留下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结果,发现朱福其实是一条龙。

后来,朱福娶了媳妇。

一天,他的小姨子听说他能变成一条龙,所以她要求他变出来看看。

朱福怕吓到她,所以先变成了小个。

他的小姨子嘲笑他:“你太小了,别害羞!”朱福然后变成了一条眼睛像铜铃一样大的龙,全身都是鳞片,嘴巴很大。

没想到,直接把自己的媳妇给吓死了。

他因媳妇的死后悔莫及,再也变不会人形了。

他成了朱龙王,朱龙王后悔了,跑下河去了托龙山。

他走的那条河叫朱龙河。

当他的小姨子看到他走了,想喊他回来,向他谎称他的媳妇还活着。

当她喊道时,朱龙王就转过身来。

喊一次,他回头一次,喊了72次,回头72次,朱龙河就有72个回头湾。

当小姨子看到无法带回朱龙王时,她对他说:“姐夫,你真的很难引啊。

”朱龙王说:“还南引呢,就是北引也回不去了。

”后来,他们说话的地方变成了现在的南尹和南尹。

朱龙王来到龙王堂时,遭遇了旱灾。

河里的水几乎干了。

他在水中奄奄一息。

他浑身是苍蝇。

人们拿着东西捉苍蝇,向他泼水,并开始在辉泉东部为他修建寺庙。

寺庙建设期间没有下雨。

寺庙建成后,下了一场大雨,龙消失了。

有一年西蒋大旱。

村民们去龙王殿求雨。

朱龙王可怜百姓,就偷偷晚上下雨。

没想到,老天爷知道了,所以惩罚了朱龙王,让他进了烂泥汪,足足呆了四十九天,尾巴都腐烂了。

后来,龙王去了东北。

当时,东北部有一条白龙河。

河里住着一条白龙。

他每年吃几个渔夫。

朱龙王来的时候,他想住在这里。

白龙不让他,所以他和他打了起来。

结果他没有尾巴,他无法打败白龙。

所以晚上,他把一个梦托付给住在河边的山东人,说他要在早上和白龙搏斗。

如果他在水中看到黑色的水花,给扔食物,如果看到白色的水花,就扔石头和灰烬。

史话费县之六

史话费县之六

史话费县之六
上冶小学潘学征
话说东夷
费县人的主要构成,应该是翟家村遗址原始人的后裔,他们是费县的土著。

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的移民仅是少数。

不论是翟家村遗址的原始人后代,还是大槐树的子孙,经过千百年的栖息、劳作,早已融合成一个群体。

要说寻根,我们还得从翟家村原始人说起。

翟家村遗址上的原始人类的后代们生活了2000年以后,中国的历史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的晚期,史书上称为“万国时代”。

那时的国家其实就是一个个部落。

各个部落国家之间展开了血腥的厮杀,最终形成了三个集团:黄帝部落、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

黄帝打败了炎帝,整合成为炎黄部落。

炎黄部落成了最大的方国,居于中原地区,自称中国。

他们对于居住于他四周的部落方国有些瞧不起,从对周围
部落的称谓上就能看得出来,东方的称为“夷”,西方的称为“戎”,南方的称为“蛮”,北方的称为“狄”。

从这个时期开始,山东人就被称为“夷”人。

自然,费县的先民也是“夷”人。

中国的汉字传说是黄帝的大臣仓颉创造的。

仓颉为什么用“夷”来称呼东方人呢?因为东方人发明了弓箭,是最善于使用弓箭的民族。

《说文解字》中说:夷,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

“大”就是一个正面站立、两腿分开的人。

“夷”是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在腰部佩带着一张弓,它的意思是善于使用弓箭的人。

这些人居住在东方,所以把他们叫做东夷。

最擅长拉弓射箭的人,古人共推射日的后羿,此人就是东夷人。

史话费县之十

史话费县之十

史话费县之十
上冶小学潘学征
东夷人的商朝
夏朝统治中国400多年,最后还是被东夷人灭掉。

灭掉夏朝的商人是东夷人中最杰出的一支,当时的首领是成汤。

成汤的始祖叫做契。

契的出生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盛夏时节,烈日炎炎,一条河溪中,三个东夷女子正在尽情地沐浴。

忽然间,一只燕子从她们的头顶飞过,一枚燕子蛋落了下来,掉进河水里。

三人中有个叫简狄的姑娘,从水中捞起这枚没有摔破的鸟蛋含在嘴里,一不小心把它咽了下去。

哪曾想,简狄因此有了身孕,生下了一个儿子。

这个孩子就是契。

契长大后,成为舜的司徒,掌管国家的教育。

后来契因为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舜就将商地赏赐给了他。

成汤是契的十四世孙。

成汤灭夏,建立了商朝,东夷人的势力达到了鼎盛时期。

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历史开了个大玩笑。

本应是东夷人伯夷的王位被华夏族的夏启夺了去,最后还是被东夷人商汤抢了回来。

哪曾想到,东夷人的商朝又被华夏族的周朝灭掉。

更绝的是,结束周朝,统一天下的秦始皇,
他的先祖是地地道道的东夷人。

费县故事|李白、杜甫游蒙山的传说(完整版)

费县故事|李白、杜甫游蒙山的传说(完整版)

费县故事|李白、杜甫游蒙山的传说(完整版)李白和杜甫,一位诗仙,一位诗圣,两位文学大家曾经同游蒙山,这事您知道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听这个有趣的传说。

费县蒙山脚下,有一个杏林掩映的小村,叫杏埠。

杏花开时,远远望去,宛若一片落霞。

传说唐朝天宝年间,身居京城庙堂的侍御范十,竟不恋花天酒地来此地隐居。

大诗人李白、杜甫曾结伴漫游蒙山,访问范十。

题诗作赋留下了不少佳话。

那是唐朝天宝四年(公元745年),李白四十五岁,杜甫三十四岁,杜甫来兖州看望当官的父亲,李白也回到兖州任城旧居。

盛暑过后,二人相约同游蒙山,顺便探访好友范十。

李白、杜甫先进了万寿宫,后在谒蒙祠逗留不久,便拾级而上。

登上龟蒙顶,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嘘嘘。

他们边说边游,过了迎仙桥,上行来到战国时军事家孙膑跟鬼谷子学艺的桃花峪,后进入回马岭险道。

再往前走,步过黑风口,攀过山风门,到达南天门。

二人开玩笑说:“我们二人进了这南天门就成仙了。

”过了南天门,涉过一道潺潺山溪,再爬一段陡坡,登上了蒙山高峰龟蒙顶。

此时,他们已是大汗淋漓,口干舌噪,便坐在石龟上歇息。

一阵山风刮来,李白毕竟上了点年纪,突感伤风。

二人起身正准备下山,忽听山下有人呼喊,正是他们要探访的范十。

李白、杜甫跟范十下山来到杏林深处范十的庭院,杜甫指划着这院子吟道:龙钟老槐花少开,半是庭院半萍苔,东树想换西池水,隔墙送过红枣来。

此时,范十从篮中挑出几样药草,又从屋里取出几样,见是野菊花、枸杞、荆芥、防风等,装在紫沙壶里,让童子熬制,然后在石桌上摆好茶具,约李白、杜甫落座。

半个时辰茶水煮好、斟上,一壶茶喝完,李白出了一身汗,顿觉浑身轻松起来,临走时又问范十要了几包拿着。

茶罢,接着上菜捧酒,三人推杯把盏地痛饮起来。

一诉别后衷肠。

三杯酒落肚,神采飞扬,无话不讲。

李白把峨嵋求仙访道,采药炼丹,天宝三年“赐金还山”,请北海高天师授道于齐州紫极宫,真正成为道土的事情,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还说他那年游泰山时,的确看到仙人向他招手,向他授以仙诀,给他白鹿鸾风,让他飞往太清。

山东费县朝阳洞的传说故事与来历

山东费县朝阳洞的传说故事与来历

山东费县朝阳洞的传说故事与来历费县大田庄乡驻地西北6公里处,顺黄崖水库逆流而上,有一处山洞,长26米,宽7米,高5米,名曰“朝阳洞”。

洞内有一眼山泉,泉水清冽甘甜,四季不绝。

据当地人传说,这里曾经是“鬼谷子”王禅修炼的地方。

传说,蒙山顶峰东首,在山高峰险、陡壁悬崖、怪石林立的半山腰间,向阳处有一座“朝阳洞”,里面住着一位禅师,他就是“鬼谷子”王禅。

他天天在洞内修炼,研习天文地理、阴阳八卦、奇门遁甲以及部兵摆阵的“兵部战策”。

其人仙风道骨,云里来雾里去,甚是古怪,精通武艺和纵横捭阖法术。

一日清晨,王禅正在洞内打坐,猛然间觉得一阵阵的奇香浓郁扑鼻。

睁眼看见洞门外面,霞光万道,紫气千条。

王禅好奇,站起身来走出洞外,寻见霞光紫气自蒙山上空而来。

仔细观看天空云端渺茫处,一群仙女分成两排,各自手持五色彩带,袅娜多姿,翩翩起舞,自空中飘飘而下。

金童玉女手持屏扇佛尘,拥簇在王母娘娘身边,飘然降落在蒙山顶峰。

王禅看到此情景,便知道是天宫里的王母娘娘驾临蒙山。

他急忙跑上前去,跪拜在王母娘娘驾前,口称王母娘娘千岁、千千岁!王母娘娘说道:“哀家久居天庭深宫,实感烦燥闷倦。

今日特邀请百花仙子陪哀家前来蒙山逍遥游览一番。

蒙山上百花盛开,山好水秀,使我满身轻松,倍感清爽。

哀家知道你自来蒙山静修,尽行善事,多为百姓造福。

哀家感念你慈心向善,特意赐赏你珍玉百块,用它方可镇山消灾。

”说完,由玉女将珍玉送到王禅面前。

王禅赶忙接过珍玉,一并放在兜内。

千恩万谢送走了王母娘娘,王禅回到洞中住处,将珍玉放在洞内珍藏,复坐回禅位,将满腹的兴奋压下,默默感悟禅道,静修朝阳洞中。

珍玉在洞内日日生辉,而又生云吐雾。

云雾弥漫升腾向洞外涌出,沿着山腰纵横扩散,袅袅地漫延升腾,云雾如幕,渐渐地笼罩住蒙山诸峰。

云雾缭绕、虚无缥渺,时而彩霞展现,更显蒙山群峰丽姿。

十日后,珍玉因洞内潮湿生露,露珠点点,由小变大,滴滴流落,汇聚成溪,涓涓地流出洞外。

清澈的珍玉泉水,浇灌着山间的花草、树木。

孔子与费县的深厚渊源

孔子与费县的深厚渊源

孔子与费县的深厚渊源孔子与费县的深厚渊源(上)孔子(前551-前479)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生活在春秋末期的鲁国。

当时的费县,是鲁国上卿季友的私邑。

孔子与费县,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

费县是孔子的祖居地孔子的始祖微子启,被周成王封为宋国国君,都城旧都(今河南商丘)。

其十一世孙防叔,被太宰华督父的后人所逼迫,从宋国逃到鲁国,担任防邑大夫。

事见《世本》:“为华氏所逼而奔鲁,为防大夫,故曰防叔。

”防邑是孔氏家族从宋国来到鲁国后的第一个定居之处。

春秋时期,鲁国有两个防邑,曰东防、西防。

防叔所治之防,是东防。

清代郑环《孔子世家考》,既引《世本》防叔“为防大夫”之说,复曰:“防,邑名。

鲁有东、西防,此当为东防,在今兖州府费县东北。

”(郑环《孔子世家考》卷一)国学大师钱穆也认为:“鲁有东防西防,防叔所治为东防,在今费县东北。

”(钱穆《孔子传》第一章)今人何新《孔子新传》也说:“孔父嘉曾孙曰孔防叔,鲁授其邑于防,为防大夫,故氏号曰‘防叔’。

鲁有东防西防,防叔所治为东防,在今山东费县东北。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世代定居防邑。

这个防邑,就是今天的费县方城镇。

方城是个古镇,原名“防城”。

孔子的父亲葬于费县防叔所担任的防邑大夫,是管理防邑的行政长官。

这种职位不能继承,因此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在成年之后,凭借一身膂力,投奔到鲁国贵族孟献子的门下,担任郰邑(位于曲阜东南约四十里)大夫。

叔梁纥六十多岁的时候,娶了少女颜征在,生下了孔子。

叔梁纥去世时,孔子只有三岁。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

”《史记正义·括地志》云:“防山,在兖州曲阜县东二十五里。

”曲阜城东二十五里,327国道南侧,有一座小山丘,叫防山。

在防山的北麓,建有一座“梁公林”,即孔子父亲叔梁纥的墓地。

不过,从文字记载来看,“梁公林”始见于金代。

也就是说,金代之前此处并没有叔梁纥的墓地。

那么,叔梁纥最初葬于何处呢?《史记·孔子世家》“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之后还有一句:“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

费县先秦史概要

费县先秦史概要

费县先秦史概要费县先秦史概要夸耀费县的历史有多么悠久,费县人最喜欢引用的一句话是:“费县上古时系少皞属地,春秋时称费邑,战国时称费国,西汉初年置县,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

”如果想再了解得具体一点,却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

本文力图梳理史籍记载,对秦朝之前的费县历史脉络及重大事件作简要介绍。

费地先民据考古发现,费县上冶镇的北村、翟家村一带,有大汶口文化遗址,距今约6400年。

费县新桥镇的西西蒋村(今属临沂市兰山区)一带,有龙山文化遗址,距今约4000-4600年。

这是费县这块土地上最早有人类先祖活动的证明。

少皞辖费费县系“少皞属地”的说法,颇近猜测,其实并没有什么准确可靠的依据。

少皞,也作少昊,名挚,号称金天氏,是上古时期东夷族的首领。

据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称,少皞“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

穷桑、曲阜,都是指后来鲁国建都之地,即今天的曲阜,所以曲阜一带有“少皞之墟”的称号。

春秋时期的郯国(今山东郯城附近),是少皞氏的后裔,《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了郯国国君到鲁国朝见时,追述其先祖少皞氏“以鸟名官”的事迹。

费县地处曲阜、郯城之间,揆之应为少皞所辖区域。

虽然没有什么出土文物或文献记载作为依据,想必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伯益居费少皞的玄孙名叫伯益,《尚书》称“益”,《史记》称“大费”、“柏翳”,是舜帝的辅臣。

伯益得名“大费”,据说是因为他居于费地的缘故。

他最突出的贡献,就是辅佐大禹平治水土。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的祖先,是颛顼帝的后代孙女,名叫女修。

女修织布的时候,有一只燕子掉落一颗蛋,女修把它吞食了,生下儿子,名叫大业。

大业娶了少典部族的女儿,名叫女华。

女华生下大费,大费辅助夏禹治理水土。

治水成功后,舜帝为表彰禹的功劳,赐给他一块黑色的玉圭。

禹接受了赏赐,说:“治水不是我一个人能完成的,也是因为有大费做助手。

”舜帝说:“啊!大费,你帮助禹治水成功!我赐你一副黑色的旌旗飘带。

圣人化行之邦,贤人钟毓之地”——费县

圣人化行之邦,贤人钟毓之地”——费县

圣人化行之邦,贤人钟毓之地”——费县费县有个非常美好的称誉,叫作“圣人化行之邦,贤人钟毓之地”。

在费县各地,这两句话被广为引用,可谓家喻户晓,尽人皆知。

这两句话的出处,是清代光绪二十二年费县知县陈棨伦为《费县志》所作的序言,原话是:“费于《禹贡》为徐州之疆域,于鲁侯为公族之分封。

圣人化行之邦,贤人钟毓之地,学道名区,由来尚矣。

”那时的费县包括今天的费县、平邑两县,共3423平方公里,是今天费县面积的两倍多。

这两句话的涵义,简单地说就是:圣人教化的地方,孕育贤人的地方。

什么是“圣人”,什么是“贤人”?一般来说,“圣人”是指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人,“贤人”是指贤明有才德的人。

《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第四十》记载了孔子关于“圣人”“贤人”的解释:哀公曰:“善!敢问:何如可谓贤人矣?”孔子对曰:“所谓贤人者,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行中矩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害于其身;躬为匹夫而愿富贵,为诸侯而无财。

如此,则可谓贤人矣。

”哀公曰:“善!敢问:何如可谓圣人矣?”孔子对曰:“所谓圣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者也。

大道者,所以变化而凝成万物者也。

情性也者,所以理然不然取舍者也。

故其事大,配乎天地,参乎日月,杂于云蜺,总要万物,穆穆纯纯,其莫之能循;若天之司,莫之能职;百姓淡然,不知其善。

若此,则可谓圣人矣。

”下面对“圣人化行之邦,贤人钟毓之地”这两句话,逐字逐词详加解释。

“圣人”指的是孔子。

在儒学的王道信仰之中,生命的境界被分为圣人、贤人、君子、士人、庸人。

最高境界的“圣人”,是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当之无愧的圣人。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圣人”一词经常用来专指孔子。

“化行”的意思是教化施行。

孔子所教化施行的,当然是他所极力宣扬的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等儒家思想。

孔子与费县有很深的渊源。

孔子的祖居地是费县东北部的防邑(即方城,今属兰山区);季桓子在费邑打井挖出怪物,孔子辨识为“羵羊”;孔子到费县的武城,听到“弦歌之声”;费宰公山不狃邀请孔子到费县做官,孔子很乐意;孔子担任鲁国大司寇,推行“堕三都”政策,拆毁了费邑的城墙;公山不狃率领费邑士兵攻打曲阜,被孔子指挥军队击退。

史话费县之九

史话费县之九

史话费县之九
上冶小学潘学征
徐国故地
伯夷的逝世,引发了东夷人对华夏集团的愤怒和反抗。

夏启内心里也觉得亏欠了伯夷,为了安抚东夷人,夏启九年,封伯夷的次子若木于徐,建立徐国。

徐国历经夏、商、周三代,是最古老的诸侯国之一。

现在的徐州就是由徐国得名而来的。

当初的徐国不是建立在现在的徐州,而是在我们费县一带,徐国国都有可能就在费县境内。

1966年在费县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徐子鼎”就是有力的证明。

1966年9月,人们在南张庄乡台子沟村修建水库取土时发现了一个青铜鼎。

这个鼎呈圆形,两个直立的耳,三个蹄形的足,平沿,腹部有变形的蝉纹,在下腹部的外侧刻有“余子氽之鼎百岁用之”九个铭文。

因古人将“徐”写为“余”,所以考古界将这个鼎命名为“徐子鼎”。

徐子鼎高21.5厘米,口径24.3厘米,重3200克,铸工精良,品相完美,被
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是费县的国宝,为费县悠久的文明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史学家认定徐子鼎是徐国国王赴蒙山祭祀天地祖先时的礼器。

在秦代以前祭祀天地的大山是蒙山,从秦始皇才开始改为祭祀泰山。

费县这些地方名字的传说由来……

费县这些地方名字的传说由来……

费县这些地方名字的传说由来……●费县地名的雅化●“雅化”的意思,就是变低俗为高雅、变粗俗为文雅、变庸俗为风雅,就是增加文化气质、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

在中国文化史上,诗词、绘画、音乐、书法等,都经历过嫉俗趋雅的“雅化”过程。

地名的雅化也不例外,福建的“下门”改为“厦门”,台湾的“鸡笼”改为“基隆”,就是地名雅化的结果。

费县地名的雅化,主要有两条途径:01一是新地名取雅名。

费县这些年新修了不少道路,新建了不少城市公园,新办了不少学校,新开发了不少居民小区。

在给这些新出现的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取名的时候,就尽量取一些比较高雅的名字。

比如,古代烽火台旁边的道路取名“烟墩路”,县政府前面的道路取名“政通路”,县政府宿舍旁边的道路取名“人和路”,王雅量御葬林附近的道路取名“御史街”,人民医院附近的公园以其谐音取名“怡园”,崇尚鲁公精神而取名“颜真卿公园”,园内一座仿古楼阁取名“博雅楼”,祊河东岸的沿河公园取名“文昌湖公园”,秉承古代“崇文书院”办学精神而取名“崇文学校”,根据老城门“映文门”而取名“映文社区”,借用先贤颜真卿的爵号而取名“鲁公小学”,凭借硕果仅存的古银杏树而取名“银杏花园”,依托古代先农坛遗址而取名“先农坛小区”,依据旧志记载的红云山、红云洞而取名“红云小镇”,等等。

这些古朴雅致的地名,既有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更是对本地历史文脉的延续。

怡园不只是县城,费县很多乡镇的新地名也取了十分文雅的名字。

南张庄乡更名为“东蒙镇”,上冶镇的街头广场取名“紫荆广场”,依托“玉泉观”新建的公园取名“玉泉公园”,探沂镇的一条道路取名“许由路”,朱田镇的文化广场取名“王雅量广场”,薛庄镇初级中学取名“抗大中学”,等等,都非常注重本地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很接地气。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02二是把俗名改为雅名。

具体方法有三:其一,谐音改名。

比如,把“七妇庄”(相传有七个妇女被和尚霸占)改为“七福庄”,把“牛栏”改为“牛岚”,把“棚鸡栏”改为“彭家岚子”,把“鹿猪压”(相传,一头野猪追赶一只野鹿时,压死了此地的一个闺女,因此得名)改为“绿竹芽”,把“孩儿庄”(明代御史王雅量后人聚居地)改为“韩庄”,把“糟鲢鱼”改为“枣莲峪”,把“拧子沟”(“拧子”有脾气拧的含义)改为“宁子沟”,把“嚼猪湾”改为“觉知湾”(在费县方言里,“骂人”称作“嚼人”,相传此地一户人家的猪被人偷去,老太太很心疼,天天骂街,因此得名“嚼猪湾”),把“嚼山头”(也是因“嚼人”而得名)改为“掘山头”。

山东临沂费县----源于2600年前的鄪邑,王莽改顺从县

山东临沂费县----源于2600年前的鄪邑,王莽改顺从县

山东临沂费县----源于2600年前的鄪邑,王莽改顺从县费县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总面积1660平方公里,总人口85万。

费县是世界长寿之乡、中国奇石之都、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山东省最佳投资城市、山东省最佳生态旅游城市、省级文明城市。

一、历史沿革1、春秋为鲁季氏邑鄪邑。

《左传》僖公元年(前659年):“公赐季友汶阳之田及鄪。

”即此。

西汉置费县,治今县西北,属东海郡。

王莽新朝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费县改名顺从县。

东汉立国之后,费县恢复原名,属泰山郡。

西晋属琅邪国。

2、隋末废费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重置,移治今县城。

贞观间废颛臾县入之,属沂州。

宋、金、元因之。

明属兖州府沂州。

清属沂州府。

3、1914年属济宁道,1925年属琅邪道,1928年直属省。

1940年抗日民主政权以滋临公路为界析置费南、费北二县,费南属鲁南行政区,费北属鲁中行政区。

1942年析置费东县,属鲁中行政区。

1943年于今境西南部置温河县,属鲁南行政区。

1945年以费南县全部并费北等县一部置平邑县。

1946年温河县改置费县,费北、费东二县合并置蒙山县。

1948年费县、蒙山县分属鲁中南行政区第三和第五专区。

4、1950年分属临沂专区和沂水专区。

1952年蒙山县撤销,东部五个区复归费县。

1967年属临沂地区,1994年属临沂市。

二、地名来历费县之名源于鄪(bi)邑。

鲁僖公元年(公元前659年),鄪邑成为鲁国上卿季友的私邑(见《左传·僖公元年》),又叫采邑。

随着鲁国公室的逐渐衰微,鲁元公二年(公元前427年)以后,季友后裔季孙氏据鄪邑自立为国。

位于费县的上冶镇的鄪国故城,在费县城西北10公里处的上冶镇南,浚河西岸,有一座古城遗址,便是鄪国故城遗址所在。

鄪国也称季王城,是季友的封地,季王城城自西周起后是姬姓封国、季氏封邑、费县县治、到费治南迁,长达千年。

由鄪城改为毕城的几个村庄西毕城村口石碑“费”应为“鄪”的简化字,而“鄪”这个字,念“bi”,四声,“鄪”字的读音3000多年来一直未变,现在遗址一带仍有三个村以“鄪城”命名。

伯益封费的传说

伯益封费的传说

伯益封费的传说伯益封费的传说《费县历史沿革》的第一句是这样介绍的:“上古,费为东夷部落首领少皞近畿之地。

”很多人不明白,少皞是何许人也?少皞亦作少昊,名挚。

“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我国东方人数众多的部落群东夷族的首领,生于穷桑(今山东曲阜北),能继伏羲氏太昊之德,故称少昊或小昊。

都于曲阜。

(《左传·昭公十七年》)。

畿,古称王都所在处的千里地面。

后指京城管辖的地区。

少昊时代在考古学上,相当于大汶口文化或龙山文化时期,今汶泗流域是少昊部族的主要活动地。

确切地说,费县上古时期是少昊部族后人伯益的封地,也是临沂市历史上最早有人类文明曙光的地方之一。

少昊像协禹治水受封于费伯益是虞夏时期的一位著名氏族部落联盟领袖,在历史上曾立下了不朽功勋,与尧、舜、禹、皋陶一样是彪炳千秋的古代英雄。

伯益,《尚书》称益,《史记》称大费、柏翳,又称伯翳,《世本》、《汉书》称化益、伯益。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

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

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

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

已成,帝锡玄圭。

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

’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

尔后嗣将大出。

’乃妻之姚姓之玉女。

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

”伯益像根据《史记》的记载,我们了解到伯益的出身:五帝之一的颛顼帝有个孙女名叫女修。

一天女修正在家纺织,一只鸟飞进室内,掉下一个鸟蛋。

女修吃了鸟蛋,后来就怀孕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叫大业。

即历史上著名的传说人物皋陶,大业娶黄帝父亲所属的少典氏族之女女华为妻,生了六个儿子(有的说是三个),长子大费,就是伯益。

“大费”,(费,音毕,现山东费县)是伯益因居费地而得氏名。

《史记》所记古史人物往往用氏名为人名,如“咨尔费”,省称“费”,就是作人名。

在现费城故城上冶镇北村、翟家村、双丘村等,包括费县很多乡镇都发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特别是方城镇防故城遗址,在鲁南地区是继滕州西康留、尤楼史前城址后的又一重要发现,说明费县是上古时期东夷部落重要的活动地区。

史话费县十一 文档

史话费县十一 文档

史话费县之十一
上冶小学潘学征
周公封鲁
商朝600年的江山传到纣王手上的时候,已经衰败的不成样子了。

幸灾乐祸的周武王姬发举起了伐纣的大旗,于公元前1066年灭掉了商朝。

在灭商的进程中功劳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周武王的军师姜尚姜太公,一个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

战后论功行赏,姜尚被封在了齐国(都临淄),周公姬旦被封在了鲁国(都曲阜),并把居住于鲁国周围的殷商时期的六个部族的遗民交给鲁国管理。

徐氏就是“殷民六族”中的一个,当时称之为徐夷,他们就是伯夷的儿子若木建立的徐国后裔。

从此,徐国成了鲁国的附属国。

周武王的命运不济,在灭商的第二年就病死了。

周武王的儿子姬诵即了天子位,是为周成王。

周成王是个四岁的娃娃,无法处理军国大事,便留下叔叔周公姬旦摄政,处理朝廷事务。

周公就派他的大儿子伯禽代替他去治理鲁国。

于是,伯禽就成了鲁国的第一代国君。

费县“三王”

费县“三王”

费县“三王”费县“三王”清末民初,费县有“三王”,分别是:东墠王氏家族、北马庄王氏家族和县城南当铺王氏家族。

他们都是有钱有势的官僚地主,倚仗权势,把持费县政事60余年,百姓习惯称其为“三王”。

东墠王氏家族,自汉魏以来就是琅邪望族,居住临沂南坦。

王埙,顺治乙未(1655年)进士,官中书舍人。

王佩璠,康熙丙寅(1686年)拔贡,曾任教习、知县。

王者聘,雍正年间拔贡,曾任四川温江县知县。

从王者聘开始,奉母命分家,迁至王氏别墅——费县东墠村(今属临沂市兰山区)定居,家道兴旺,后世出了多位进士。

王嘉麟,字孚吉,号金泽,道光乙未(1835年)进士,官至江西瑞州知府。

王殿麟,字伯鸾,号骧南,道光乙巳(1845年)进士,授广西武缘县知县。

王兴麟,字叔同,号定圃,曾任湖北松滋县知县。

王介福,字备卿,道光乙未(1835年)进士,官贵州余庆县知县。

王肇震,字东麓,以军功授铜山县知县,擢升邳州知州。

王薪传,字一卿,同治丁卯(1867年)举人,曾任河南襄城县知县。

王肇修,光绪癸未(1883年)进士,官刑部主事。

王肇敏,光绪庚寅(1890年)进士,官户部主事。

王景禧,字燕泉,光绪庚寅(1890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民国初年担任北洋军阀靳云鹏的秘书,在费县城内建有翰林院。

马庄王氏家族:始祖王凤梧,字秋亭,号东厢,自乾隆初年居住马山社北马庄村,世代以耕读为业,成为费县的望族。

王凤文,字朴之,号丹峰,曾任贵州天柱县、顺天顺义县知县。

王凤冈,字桐山,道光丙戌(1826年)武进士。

王庆远,道光壬辰(1832年)举人,曾任诸城县教谕。

民国初年,其后人王遐龄担任城区社长。

再后来,王玉寿担任国民党区长。

费县城南当铺王氏家族:王氏四兄弟,系山西人,清末在费县城弦歌街路西(今影剧院北侧)开设当铺(人称“南当铺”),以典当方式经营业务,利息为2.5分至3分,残酷剥削劳动人民。

日伪统治时期,他们依仗敌伪势力,出租土地,放高利贷,残酷掠夺人民的财产,激起了城乡群众的极大义愤。

山东蓬莱费县村名之谜

山东蓬莱费县村名之谜

山东蓬莱费县村名之谜山东蓬莱费县村名之谜2018年11月15日阅读《烟台晚报》“烟台街”专栏沙江山先生撰写的《我的父亲》文章,开篇提到“我的父亲沙善家生于1932年,老家是离蓬莱县城50余里的费县中村”。

看后感觉这县中县地名挺有趣,查阅得知来历如下:费县村位于山东蓬莱城东南六十多里处,俗称“三叶肺(费)”,古名废现。

建国后,已划分为三个行政村,分别以坐落方位称为:费县东村、费县中村、费县西村。

民间习惯以姓氏称费东为宋家、费中为沙家、费西为王家,三村合一,共有700多户、1800多人,属蓬莱潮水镇辖。

据民国版《蓬莱县志》载:废现这个名字,直到清朝道光年间(1821-1850),按地方行政区划,才将其所在乡改称惟贤社,村名改为费县村。

费县的村名,缘何冠以“县”字、又为什么“废”了?这着实是个千古之谜。

蓬莱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曾作过一些探究。

清朝光绪版《登州府志》记载:“牟平城在城(蓬莱城)东南六十里,北齐天宝七年移于牟平县治于黄县东的马岭山南,今其地名废(费)县。

”民国版《蓬莱县志》说得更为明确:“汉武帝封齐孝王子渫为牟平候,其都城就设在金果山前的费县村。

为魏以前的牟平故城。

”村周围的历史遗迹,也从不同的角度印证了这个古“县”的历史。

这些历史记载,虽然不足以解开费县名称演变的谜团,但多少可以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一点线索。

村的南北,各有一处汉代墓冢,直到1958年才被夷为平地。

村西的古庙普照寺,是一座占地40多亩的雄伟古刹,1947年“土改”时,被村民拆毁。

遗存的砖瓦,经专家初步鉴定,至少属宋、元时期。

村西岭岗上的马夫茔,传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马夫故后,敕葬于此。

山下的落驾河,也传为唐太宗征东路过此河落驾而得名。

村东有一片汉墓群。

1995年版《蓬莱县志》记载:“费县村东250米处有一处汉墓群。

分布于南北长250米,东西宽200米的山丘地。

六十年代初整地时,发现了这几座古墓群,均为砖砌竖墓穴。

出土的泥质陶罐全部被破坏。

「费县故事」费县城内的南当铺、北当铺

「费县故事」费县城内的南当铺、北当铺

「费县故事」费县城内的南当铺、北当铺当铺也称“典当”、“当店”、“押店”,是以收取动产作为抵押进行放贷的高利贷机构。

清代雍正六年 (1728年) 规定,当铺营业,须向政府领取准许营业的执照,即“当帖”,并按年交税;停业时,交回当帖,即不再交税。

典当经营者称作“典商”或“当商”,多由私人独资或合伙经营。

当户大多是贫苦百姓,当品(抵押物)有金银首饰、古玩字画、衣服被褥等,当价一般不超过原价的一半。

赎当时须付利息;期满不赎,当品由当铺变卖。

在官银钱号和银行设立以前,清政府国库及地方各库款项,多存放在典当生息,当铺因此有“公典”、“官典”之称。

费县古代的商贸业,以典当业最为兴盛。

清代《山东沂州府费县乡土志·卷下·本境商务》记载:“费邑商务,惟当店最盛。

店分二处,一设县城,一设平邑集。

以三分行息。

当极盛时,每岁所出母钱多至四十余万,获利可知。

”解放前,费县城内有两个当铺,都在南北大街“弦歌街”路东边。

一个在南部的东周街路口南侧(今县公安局南侧),一个在北部的弘仁巷南侧(今县政府南侧),俗称“南当铺”、“北当铺”,简称“南当”、“北当”。

据清代手抄本《春和典当》记载,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山西太原府太谷县人曹春和,奉谕接办山东费县城内南门里郭公义当典生理,更名“春和典”。

道光三十年正月二十二日领到官府颁发的当帖执照,正式营业。

常年三分取息,隆冬减息一分(十一月、十二月以二分取息)。

最初每年纳税五两白银,后来逐渐增至五十两。

同治六年(1867年),因减息折本,当铺一度歇业。

光绪十五年(1889年),费县庠生朱紫绶等以年荒息重、违例困民等情,呈明藩宪,公恳详定当例。

山东布政使福润批示隆冬减息分半,自十月初一日至次年正月底止,商民两益。

费县绅民将批示勒碑县城西门里,永为不利之典。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六月,当铺经理曹春和已经七十六岁,年力就衰,遂将当铺转让给族弟曹锦春管理。

1986年《费县商业志》(油印本)第二章第五节《典当业》记载:“1937年前,县城内有两处典当,称南当、北当,都是山西人开办,此行业资本少,以典当方式经营业务。

费县历史地图

费县历史地图

费县历史地图费县,史称古,因春秋时为鲁国大夫季友的私邑——邑,公元前201年建县,故得名费县。

(一)建县之前上古,费为东夷部落首领少皞近畿之地。

据《尚书,禹贡》记载,唐、虞、夏、商时代,费地均属徐州之域。

《周礼,职方》:“并徐入青”,故西周初年费属青州。

公元前1056年,徐州之戎和淮浦之夷联合起来进犯鲁国,鲁侯伯禽率领诸侯讨伐,在费地告诫军士。

史官记录伯禽的誓辞,名为《费誓》(见《尚书》),这是最早记载费地的文字。

清代叶圭绶认为西周初年费自为国,为鲁国的附属国(见《续山东考古录》)。

大致在周宣王时代,周王室封鲁懿公之孙为费伯,费地自此成为伯国(见《齐乘》及《书传旁通》)。

《左传,隐公元年》:“费伯帅师城郎”,说明到鲁隐公(公元前722—前712年在位)时费仍为伯国。

至鲁桓公时,费国沦为鲁国的一个邑。

鲁僖公元年(公元前659年),鄪邑成为鲁国上卿季友的私邑(见《左传,僖公元年》),又叫采邑。

随着鲁国公室的逐渐衰微,鲁元公二年(公元前427年)以后,季友后裔季孙氏据鄪邑自立为国。

《孟子,万章》有“费惠公”;《吕氏春秋》以“费”“滕”并列;刘向《说苑》有“费君”,均可为佐证。

齐威王(公元前356—前320年在位)时,费国曾一度被齐国吞并,齐威王改武城(今梁邱镇西部及平邑县魏庄乡一带)为南城,并使檀子守南城以拒楚军(见光绪二十五年《费县志》转引《史记,田敬仲世家》)。

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前后,费国又被楚国吞并(见《楚文化的东渐》)。

石井镇城后村春秋翼城遗址曾出土楚国金币“郢爰”,探沂镇许由城村春秋许由城遗址曾出土楚国金币“陈爰”可资证明。

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国为秦国所灭。

两年后,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分天下为三十六部,费地属薛郡。

(二)建县之后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正月,韩信被封为楚王,费地属楚国。

本年,刘邦统一天下,分封诸侯,设立郡县,费地自此建县。

同年十二年,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刘邦改封其弟刘交为楚王,领有薛、东淮、彭城三郡,费县属东海郡。

费县历史:3500年历史长河,费县究竟发生过什么大事?

费县历史:3500年历史长河,费县究竟发生过什么大事?

费县历史:3500年历史长河,费县究竟发生过什么大事?费县历史大事年表公元前15世纪,商王祖乙迁都于庇(即今费县),定都费地约70年。

公元前1035年(周成王八年),鲁国国君伯禽率军东征,在费地举行誓师大会,作《费誓》。

公元前8世纪(周宣王后期),周王室封鲁懿公之孙为费伯,费地成为伯国。

公元前715年(鲁隐公八年),郑国派使者到鲁国归还祊田。

公元前714年(鲁隐公九年),鲁隐公与齐僖公在防邑会见。

公元前711年(鲁桓公元年),鲁国同意用许田与郑国交换祊田。

公元前660年(鲁湣公二年),庆父在费县“密”地自杀。

公元前659年(鲁僖公元年),鲁僖公把费伯国的土地赐给季友,设立鄪邑。

公元前622年(鲁文公五年),叔梁纥出生于防邑。

公元前566年(鲁襄公七年),南遗担任费邑宰,季武子修筑鄪城。

公元前542年(鲁襄公三十二年),仲由(子路)出生于卞邑。

公元前530年(鲁昭公十二年),南蒯担任费邑宰。

公元前529年(鲁昭公十三年),费邑宰南蒯叛乱,被季平子平息。

公元前515年(鲁昭公二十七年),原宪出生于仲村。

公元前512年(鲁昭公三十年),澹台灭明出生于南武城。

公元前505年(鲁定公五年),公山不狃担任费邑宰。

季桓子在鄪城凿井得羵羊。

曾参出生于南武城。

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十二年),孔子堕三都,拆毁鄪城。

费邑宰公山不狃叛乱。

公元前487年(鲁哀公八年),吴国讨伐鲁国,途经由吾村。

公元前385年(鲁穆公二十三年),齐国一度攻破鲁国国都曲阜,季友后裔季孙氏趁乱在鄪邑建立费国,开国之君为费惠公。

公元前249年(鲁顷公二十五年),鲁国被楚国灭亡,费国也同时被楚国灭亡。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汉王朝分封诸侯,设立郡县,正式建置费县,治所在鄪城。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韩信部将陈贺被封为费侯。

公元前116年(西汉元鼎元年),城阳顷王刘延之子刘方被封为费侯。

公元9年(始建国元年),王莽新朝改费县为顺从县。

东汉初年恢复费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费县的传说
蓬莱有一处地名叫费县:即费东、费中、费西三个自然村的总称。

据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位大官奉当朝皇帝旨意,要在当时的蓬莱境内建一处郡府。

这位大官领旨后,便与侍从一行,乘轿周游采查,想把郡府建在一块宝地上。

一天,当他经过费县一地时,顿时被此处群山叠翠,溪水潺潺,鸟语花香,芙蓉朝辉的秀丽景色陶醉了,便命侍从落轿,饱览风光。

正当这位官人欣赏兴浓之际,忽然从天外飘飘荡荡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凤凰鸟。

此时,这位官人的脑子里闪出“古人云,凤凰不落无宝之地”,这地方……想着想着,他被“唧唧”的惨叫声惊醒,抬头望去,只见这只美丽的凤凰鸟,正与一只野山兔格斗,山兔终于死在凤爪之下。

这时,得胜的凤凰鸟,以它独具娇艳的羽毛,长尾慢摇,亮翅啼鸣,正当这位官人看得出“神”之时,这只凤凰鸟宛如仙女下凡,舞入了百花丛中。

“好,好,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天意呀!天意!郡府有落了。

”这位官人情不自禁地说。

这位官人如获至宝,立即回朝,把此事一一禀告皇帝。

皇帝闻后喜笑颜开,不住夸说是块宝地。

正说间,又一位官人采查郡府而归,禀报登州是块宝地。

北靠大海,四通八达,此地可建郡府。

二位官人各说各选的地方好,真是各据其理,争论不休。

皇帝无奈想出一条称土的计策,命使者各去两地挖出一尺见方泥土一块,以重量为准,各自过秤。

过秤后,凤凰落地之处土重三斤二两,登州土重三斤十两,恰恰比宝地多八两。

为此,皇帝下旨立即在登州建郡府,一个月竣工。

当时有人在登州土内装进一个秤砣弄虚作假,以轻取重,此事皇帝得知后,州府已建成。

皇帝也没办法,只好把这位作假官人砍了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