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生物卷试题及答案辽宁卷word版-庄河高中
2012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生物部分) (1)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理综生物部分参考答案与解题提示1.【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反射的相关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
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反射是人和动物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体内外的刺激所产生的规律反应;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完整的反射弧;一个反射弧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依靠神经递质的协助完成。
【易错点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且通过神经递质传递。
2.【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
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质中都含少量的DNA和RN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ATP、暗反应阶段消耗ATP,因此叶绿体在黑暗中不能合成ATP;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 TP主要由细胞呼吸产生,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这两个场所均可以产生ATP;酶具有专一性,不同的生命活动所进行的化学反应不同,所需的酶不同。
3.【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群落中种间关系的知识,属于考纲识记层次。
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田鼠和杂草是捕食关系;豌豆和杂草有共同的生活资源,是竞争关系;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是互利共生关系;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是寄生关系。
【易错点拨】竞争关系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4.【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群落垂直结构的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
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的生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明显分层现象,A,B项对;动物的垂直结构与植物提供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有关,C项对;乔木层的疏密程度影响下层的光照强度,从而影响草本植物的水平结构,D项错。
【知识拓展】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动物和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垂直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动物的分层现象与植物提供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有关。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新课标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新课标卷)【全国新课标】1. 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
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A. tRNA种类不同B. mRNA碱基序列不同C. 核糖体成分不同D. 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答案】B【解析】细胞内合成蛋白质过程中,tRNA种类和核糖体成分是相同的,A、C项错误;直接决定氨基酸顺序的是mRNA碱基序列,mRNA碱基序列不同,合成的氨基酸顺序也不同,B项正确;同一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是相同的,D项错误。
【试题评价】本题以细胞的分泌代谢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蛋白质的组成、结构、转录、翻译等过程,难度较小。
【全国新课标】2.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 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无限增殖B. 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 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 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答案】D【解析】癌细胞在适宜条件时可无限增殖,A项正确;癌细胞在形态结构上与正常细胞有明显的差异,B正确;致癌病毒可通过将其基因组部分或全部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癌变,C项正确;原癌基因的作用主要是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而抑癌基因才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D错误。
【试题评价】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难度较小。
【全国新课标】3. 哺乳动物因长期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 血浆渗透压降低B.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答案】B【解析】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增加,进而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试题评价】本题主要考查水盐平衡的调节的过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难度较小。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6分)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A.tRNA种类不同B.mRNA碱基序列不同C.核糖体成分不同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2.(6分)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在适宜条件时可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3.(6分)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4.(6分)当人看见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5.(6分)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6.(6分)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不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二、非选择题7.(11分)将玉米种植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再通过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2)萌发过程中在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mg.(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mg•粒•d﹣1.(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候,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原因是.8.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b是,c是,d是.(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的调控.(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的(填“轴突”、“树突”、“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填“轴突”、“树突”、“细胞体”).9.(10分)一对毛色正常的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性基因突变为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中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10.(8分)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填“不同”或“同一”)种群.(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两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一个项圈和一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够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和棍棒的距离(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三、选做题(15分)11.为了探究6﹣BA和IAA对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MS培养基中加入6﹣BA和IAA,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表),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以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结果如表.回答下列问题:(1)按照植物的需求量,培养基中无机盐的元素可分为和两类.上述培养基中,6﹣BA属于类生长调节剂.(2)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3)从实验结果可知,诱导丛芽总数最少的培养基是号培养基.(4)为了诱导该菊花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加入(填“6﹣BA”或“IAA”).12.(15分)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有和.(2)质粒运载体用EcoR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图所示.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除可用EcoRⅠ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3)按其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类,即DNA连接酶和DNA连接酶.(4)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产物是.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常采用技术.(5)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和也可作为运载体.(6)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6分)(2012•新课标)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A.tRNA种类不同B.mRNA碱基序列不同C.核糖体成分不同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分析】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重要的过程,其中翻译过程需要模板(mRNA)、原料(氨基酸)、酶、能量和tRNA(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到核糖体上进行翻译过程),场所是核糖体.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中碱基序列不同,直接原因是mRNA中碱基序列不同.【解答】解:A、细胞中的tRNA种类相同,都有61种,A错误;B、蛋白质是以mRNA为模板直接翻译形成的,所以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的原因是mRNA碱基序列不同,B正确;C、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核糖体的成分相同,都是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C 错误;D、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D错误.故选:B.2.(6分)(2012•新课标)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在适宜条件时可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分析】引起细胞癌变的外因是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癌细胞的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显著变化、细胞表面发生改变.【解答】解:A、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在适宜条件时可无限增殖,A正确;B、癌变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B正确;C、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其中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C正确;D、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D错误.故选:D.3.(6分)(2012•新课标)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分析】此题考查动物体内水平衡调节的知识.当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解答】解:A、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A错误;B、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B正确;C、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C错误;D、抗利尿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D错误.故选:B.4.(6分)(2012•新课标)当人看见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分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条件反射题,人看到酸梅时,酸梅的色泽、形态大小等特征,刺激人的视网膜,让人知道是酸梅,从而形成条件反射,并分泌大量唾液.【解答】解:A、感知酸梅,形成条件反射,其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A正确;B、唾液大量分泌是唾液腺的活动,所以唾液腺是效应器,B正确;C、酸梅的色泽是引起条件反射的条件之一,另外还有形态大小等特征,并且色泽直接刺激的是视网膜,而非直接刺激中枢神经,C错误;D、在这一过程需要多个神经元细胞的参与,兴奋在多个神经元之间传递,发生“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是必然的,D正确.故选:C.5.(6分)(2012•新课标)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分析】图中a组尖端和b组尖端都能产生生长素,a′组和b′组的区别是胚芽鞘的尖端下部放置的是c组正立的和d组倒置的,由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因此a′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单侧光能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即向光侧运向背光侧,所以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解答】解:A、c组和d组尖端都能合成生长素,本试验没有用到c组和d组尖端,故A错误;B、a′组和b′组尖端都能合成生长素,故B错误;C、实验过程未用到c组和d组尖端,故C错误;D、由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导致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故D正确.故选D.6.(6分)(2012•新课标)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不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分析】1、由图可知,未成熟个体从2月底到6月底逐渐增多,从6月底到12月逐渐减少0,而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因此该种群出生时间大概为2月底到6月,到12月都成熟.2、种群最基本特征是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天敌数量、季节更替以及食物质量和数量的变化等的影响.【解答】解:A、从题中柱形图的分析可知,未成熟个体从2月底到6月逐渐增多,从6月到12月逐渐减少至12月变为0,而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因此该种群出生时间大概为2月底到6月,到12月都成熟,10月份出生率可能为0,A错误;B、引入的天敌可能对不同年龄段的个体捕食具有选择性,从而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B正确;C、由题图可知,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C正确;D、大量诱杀某种动物的雄性个体,会导致性别比例的失调,进而通过出生率的明显降低,使种群的密度的减小,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7.(11分)(2012•新课标)将玉米种植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葡萄糖,再通过呼吸(或生物氧化)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2)萌发过程中在72﹣96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26.5mg.(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22【(118.1﹣91.1)﹣(177.7﹣172.7)】mg•粒•d﹣1.(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候,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下降,原因是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分析】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是由种皮、胚乳、胚三部分组成.胚将通过分裂分化形成根芽茎等器官,而胚乳在其过程中提供营养物质.并且此时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种子的有机物总量在减少,而种类会有所增加.【解答】解:(1)淀粉被水解产物葡萄糖,通过呼吸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被胚细胞吸收后,一部分转化为胚发育成幼苗的组成物质,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由此,通过对图中“萌发种子直接烘干称重”那条曲线上各时间段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依次计算出:0﹣24小时为15.4mg;24﹣48小时为0.6mg;48﹣72小时为1.1mg;在72﹣96小时为204.2﹣177.7=26.5mg,因此萌发过程中在72﹣96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3)结合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胚乳减少的干重量﹣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计算出:72﹣96小时转化为43.6﹣26.5=17.1mg,96﹣120小时为27﹣5=22mg,最大转化速率为22mg•粒•d﹣1.(4)由于已告诉实验条件保持不变,长出的幼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随着胚乳中营养物质的不断消耗,将导致幼苗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而死亡.故答案为:(1)葡萄糖呼吸(或生物氧化)(2)72﹣96 26.5(3)22【(118.1﹣91.1)﹣(177.7﹣172.7)】(4)下降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8.(2012•新课标)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神经中枢,b是传入神经,c是传出神经,d是效应器.(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的大脑皮层调控.(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的轴突(填“轴突”、“树突”、“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细胞体(填“轴突”、“树突”、“细胞体”).【分析】第(1)小题考查反射弧的组成;第(2)小题只要明白屏住呼吸为主动意识控制的行为,必须要受到图(a)中大脑皮层的控制;第(3)小题考查了突触的基本结构.实际上,肺牵张反射的示意图(a)和突触结构图(b)中所蕴涵的信息是很丰富的.【解答】解:(1)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图中与肺牵张感受器相连的b为传入神经,则a为神经中枢、c为传出神经、d为效应器.(2)屏住呼吸是主动意识控制的行为,受到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控制.(3)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的轴突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分为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由图b可知,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细胞体.故答案为:(1)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2)大脑皮层(3)轴突细胞体9.(10分)(2012•新课标)一对毛色正常的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的结果.(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中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1:1,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毛色正常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分析】根据题干中“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分析,且产生了新性状(毛色异常),则只能是由aa突变为Aa才会出现性状的改变.根据题干中“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亲代基因型均为Aa,毛色异常雄鼠的基因型为aa,毛色正常同窝中的雌性鼠的基因型为AA或者Aa.由此作答.【解答】解:(1)根据题干中“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分析,且产生了新性状(毛色异常),则只能是由aa突变为Aa才会出现性状的改变.则两亲本和同窝中的雌性鼠的基因型均为aa,毛色异常雄鼠的基因型为Aa,所以杂交子代毛色异常:毛色正常为1:1.(2)根据题干中“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亲代基因型均为Aa,毛色异常雄鼠的基因型为aa,毛色正常同窝中的雌性鼠的基因型为AA或者Aa.若雄性鼠与同窝中基因型为Aa的雌性鼠交配,后代毛色异常:毛色正常的性状分离为1:1;若雄性鼠与同窝中基因型为AA的雌性鼠交配,后代都为Aa,即毛色全部表现正常.故答案为:(1)1:1 隐显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的结果(2)1:1 毛色正常10.(8分)(2012•新课标)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同一(填“不同”或“同一”)种群.(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群落(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两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一个项圈和一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够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和棍棒的距离相同(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雌鹿或雄鹿.【分析】本题是对种群与群落的概念考查和“鹿角效应”的模拟实验的考查.回忆种群与群落的概念完成(1)、(2),分析模拟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并根据实验结果预期结论完成(3)【解答】解(1)种群是生活中一定地域内的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综合,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同一种群.(2)生物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因此该草原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群落.(3)分析该模拟实验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三组实验的抛出物不同,因变量是每次抛出后够叼回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同一(填“不同”或“同一”)种群.(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群落(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两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一个项圈和一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够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和棍棒的距离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若丙组平均时间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和棍棒的距离是无关变量,应相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雌鹿或雄鹿.故答案应为:(1)同一(2)群落(3)小于相同雌鹿或雄鹿三、选做题(15分)11.(2012•新课标)为了探究6﹣BA和IAA对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MS培养基中加入6﹣BA和IAA,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表),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以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结果如表.。
2012年辽宁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2012年辽宁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科试卷(样卷)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的正确说法是A.形成两个肽键B.水中的氧来自氨基C.形成多肽D.水中的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2.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聚集于侧芽部位,据此,推测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应属于A.自由扩散B.被动运输C.主动运输D.渗透作用3. 将紫色水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A.细胞壁在加温中受到破坏B.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C.加温使生物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D.加温使水中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4.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比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从结构上看,二者都有双膜且内膜都向内折叠B.从功能上看,二者都与细胞的能量代谢有关C.从所含物资上看,二者都含有少量染色体D.从所含物质上看,二者都含有功能相同的酶5.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第一、二阶段不同于第三阶段的共同特点是A.都在线粒体中进行B.都需要O2参与C.都能产生[H]D.都能生成A TP6. 玉米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20条染色体,那么玉米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A.10条B.20条C.30条D.40条7. 1条染色单体含有1 个双链的DNA分子,那么,四分体时期中的1条染色体含有A.4个双链的DNA分子B.2个双链的DNA分子C.2个单链的DNA分子D.1个双链的DNA分子8. 一对夫妇,如生女孩,则女孩全为色盲基因携带者;如生男孩,则男孩全部正常。
这对夫妻的基因型为A.X B X B、X b YB.X B X b、X B YC.X b X b、X B YD.X B X b、X b Y9. 1 个DNA分子经过4次复制,形成16个DNA分子,其中含有最初DNA分子长链的DNA 分子有A.2个B.8个C.16个D.32个10.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条件下突变率较高B.突变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的C.人工诱发的基因突变都是对人类有利的D.基因突变在自然界广泛存在11. 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12.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word解析版
[例1]下图是某同学提取玉米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的示意图,据图所示的不完整实验图解分析并回答问题。
⑴①处理的方法是加入。
⑵配置叶绿体悬浮液时加入0.5mol/L蔗糖溶液的目的是。
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玉米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的结构,发现其主要特点是没有基粒;但科学家们发现玉米植物合成淀粉的部位是维管束鞘细胞,据此某同学提出疑问,难道玉米维管束鞘细胞没有基粒的叶绿体也能够进行光反应,生成NADPH、ATP?请你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玉米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能不能进行光反应?材料如下:制备好的叶绿体悬浮液、0.5mol/L蔗糖溶液、碘液一瓶、试管两支、吸管一支,NADPH溶液、ATP溶液、高浓度CO2、适宜浓度的酒精等。
实验原理:如果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反应,则可以生成相应的NADPH、ATP,继而促进暗反应的进行,生成淀粉;用碘液可以鉴定淀粉。
实验步骤:①;……实验结果预测与结论:①;……[答案]⑴纤维素酶和果胶酶;⑵形成等渗溶液,防止叶绿体渗透作用吸水胀裂;⑶实验步骤:①分别取等量的叶绿体悬浮液分别两支试管中,并编号甲、乙;②然后向甲试管中分别加入ATP、NADPH,乙试管中加入等量0.5mol/L蔗糖溶液,后同时放置在含有高浓度CO2的环境中;并将两只试管放在适宜条件下光照一段时间;③一段时间后,对甲乙两支试管同时进行酒精水浴脱色,后用吸管吸取碘液,向标号为甲、乙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两滴并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预测与结论:①甲试管中变蓝,乙试管中不变蓝,说明玉米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反应;②甲、乙试管中同时变蓝,说明玉米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反应。
[例2]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华裔化学家钱永健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所做出的贡献。
GFP首次在水母中被发现,它是由水母中的GFP基因表达一种能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绿色荧光的蛋白质,即绿色荧光蛋白。
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答案
(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综生物部分1. 人体肝细胞内CO 2分压和K +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 2分压和Na +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该细胞的是A. CO 2B. O 2C. K +D. Na +2. 下列关于高等哺乳动物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绝大多数精卵细胞的识别具有物种特异性 B .卵裂球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不断增大 C .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 D .原肠胚发育分化形成内外两个胚层3.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乙烯浓度越高脱落率越高B .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C .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D .生产上可喷施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4.下列关于神经肌肉(肌肉指骨骼肌)接点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B .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C .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D .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5.右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B .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 值上下波动C .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D .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的数量变化是 一种正反馈调节6.天然的玫瑰没有蓝色花,这是由于缺少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B ,而开蓝色花的矮牵牛中存在序列已知的基因B 。
现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蓝玫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提取矮牵牛蓝色花的mRNA ,经逆转录获得互补的DNA ,再扩增基因B B .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从开蓝色花矮牵牛的基因文库中获取基因BC .利用DNA 聚合酶将基因B 与质粒连接后导入玫瑰细胞D .将基因B 直接导入大肠杆菌,然后感染并转入玫瑰细胞30.(14分)某植物在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条件下,气孔开度(即气孔开放程度)与光合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
2012年辽宁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大连市
2012年辽宁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大连市)一、选择题1.下列可在人体首次感染细菌外毒素后的免疫“效应”阶段发生的是()A. 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B. 抗体与外毒素特异性结合C. 造血干细胞发育成T细胞D. 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2.用3H标记的谷氨酸注入胰腺的腺泡细胞后,合成了物质X并分泌到细胞外。
合成的物质X 及运输途径如下图:其中的①②及物质X分别表示()A. 内质网、高尔基体、胰岛素B. 内质网、线粒体、胰岛素C. 高尔基体、中心体、胰蛋白酶D. 高尔基体、线粒体、呼吸氧化酶3.已知甲和乙是同一生物体内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染色体数目的观察得知,甲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乙细胞的二倍。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 甲细胞是正常的体细胞,乙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B. 甲细胞是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乙细胞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C. 甲细胞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的细胞,乙细胞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为二的细胞D. 甲细胞是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为二的细胞,乙细胞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的细胞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发酵工程中得到的单细胞蛋白是从微生物中提取出来的蛋白质B. 单克隆抗体是由效应T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C. 在扦插枝条基部的切口处涂上适宜浓度的圆褐固氮菌的浸出液,枝条容易生根D. 紫茉莉花斑枝条上的雌蕊接受绿色枝条上的花粉,所得种子(F1)发育成的植株全部是花斑植株5.如图中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e点之后B. 若此图表示细菌的生长曲线,则选育菌种扩大培养常在 b~d时期进行C. 若此图表示菜青虫的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点开始D. 若此图表示酵母菌的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d点时,种群增长率最大二、非选择题6.(16分)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分别种植大麦与狗尾草,它们都生长良好;把二者的种子混匀后播种,则大麦正常生长,狗尾草生长不良。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新课标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新课标卷)【全国新课标】1. 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
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A. tRNA种类不同B. mRNA碱基序列不同C. 核糖体成分不同D. 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答案】B【解析】细胞内合成蛋白质过程中,tRNA种类和核糖体成分是相同的,A、C项错误;直接决定氨基酸顺序的是mRNA碱基序列,mRNA碱基序列不同,合成的氨基酸顺序也不同,B项正确;同一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是相同的,D项错误。
【试题评价】本题以细胞的分泌代谢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蛋白质的组成、结构、转录、翻译等过程,难度较小。
【全国新课标】2.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 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无限增殖B. 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 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 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答案】D【解析】癌细胞在适宜条件时可无限增殖,A项正确;癌细胞在形态结构上与正常细胞有明显的差异,B正确;致癌病毒可通过将其基因组部分或全部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癌变,C项正确;原癌基因的作用主要是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而抑癌基因才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D错误。
【试题评价】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难度较小。
【全国新课标】3. 哺乳动物因长期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 血浆渗透压降低B.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答案】B【解析】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增加,进而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试题评价】本题主要考查水盐平衡的调节的过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难度较小。
2012高考全国卷新课标生物word版及详细答案
2012高考全国卷新课标生物word版及详细答案XXXX全国统一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论文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卷,第1至8页,第二卷,第9至16页,共300分考生须知:1。
在回答问题之前,考生必须在答题纸上填写他们的准考证号码和姓名。
考生应仔细检查答题纸上粘贴的条形码“准考证号、姓名和考试科目”是否与考生本人的准考证号和姓名一致。
2。
第一卷为每一项选择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案纸上相应项目的答案标签涂黑。
如果您需要更改,请使用橡皮擦清洁,然后选择其他答案标签。
第二卷用黑色墨水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后,考官将收回试卷和答题纸。
第一卷1,选择题:1。
同一物种的两种细胞各自产生一种分泌蛋白。
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的含量是相同的,但是排列的顺序不同。
原因是不同的核糖核酸种类和核糖体成分参与了这两种蛋白质的合成。
()B。
mRNA碱基序列是不同的D。
由相同密码子确定的氨基酸是不同的()2。
下面关于细胞癌变的描述是错误的。
答:当条件不合适时,癌细胞可以无限增殖。
癌变前和癌变后,细胞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异。
病毒致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诱导癌变。
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异常细胞增殖3。
当哺乳动物由于长期缺乏饮用水而脱水时,将会出现的生理现象有:a .血浆渗透压降低;b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 .对下丘脑渗透受体的刺激减少;d .肾小管和收集管对水的再吸收减少;4。
当人们看到小红莓时,唾液分泌会大大增加。
对这种现象的分析,错误是()a .这种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 .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 .酸梅色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 .在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转换5。
具有一致生长状态的燕麦胚芽鞘分为四组:a、b、c和d。
a组和b 组胚芽鞘顶端下方的一段被切掉,c组和d组胚芽鞘相应位置的另一段等长被切掉,a组和b组的胚芽鞘分别连接到a组和b组胚芽鞘被切掉的位置,如图所示,得到a组和b组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的胚芽鞘向光弯曲方向生长,b组的胚芽鞘不向弯曲方向生长。
2012年高考生物试卷_含答案
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 题,每题2 分,共计40 分。
每题只有一个踿踿踿踿选项最符合题意。
1 .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 , 正确的是A. 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B. 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C. 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D. 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2.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 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D. 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3.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踿踿的是A. 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B. 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C. 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D. 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4.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B. 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C. 由r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D. 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5.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C. 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 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6. 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叙述,合理的是A. 该计划的实施将有助于人类对自身疾病的诊治和预防B. 该计划是人类从细胞水平研究自身遗传物质的系统工程C. 该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一个染色体组中全部DNA 序列D. 该计划的实施不可能产生种族歧视、侵犯个人隐私等负面影响7.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B. 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C. 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D. 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8. 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
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精析word版)(学生版)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理综生物部分2.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在适宜条件时可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4. 当人看见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
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额生长素不能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额生长素不6.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给提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嵌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再通过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事件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mg。
(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mg.粒.d-1。
(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候,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原因是。
31. 一对毛色正常的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
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
2012年全国各地生物高考试题及答案汇总三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11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由一点的刺激引起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发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2.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 TP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 TP均来自线粒体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3.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4.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5、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种类细菌的生长均需要相同碳源B 常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C 细菌大量培养过程中,芽孢形成于细菌生长的调整期D 培养基中含有高浓度NaCl 有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选31.(11分)(注意:在试卷题上作答无效.........)金鱼藻是一种高等沉水植物,有关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净光合速率是指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差,以每克鲜重每小时释放O2的微摩尔数表示)。
2009-2012高考真题辽宁卷解析-生物
2009年高考辽宁理综-生物部分解析1.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B. 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正常生理过程C.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细胞分化过程D.细胞编程性死亡与基因表达无关2. 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B.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温度/℃3.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累K+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4. 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B.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C.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D.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5.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6. 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性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A.1/4 B.1/6 C.1/8 D.1/16 29.(7分)请回答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问题:(1)甲、乙、丙三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据图回答:①强光下上述三种植物固定CO2能力最强的植物是___。
2012高考生物卷试题和答案辽宁卷word版-庄河高中
2012年高考生物 (全国卷) 试卷及答案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等,但排列顺序不同。
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A.tRNA种类不同B.mRNA碱基序列不同C.核糖体成分不同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3.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
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
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
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29.(11分)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
2012高考生物全国卷 word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由一点的刺激引起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发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2.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 TP均来自线粒体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3.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4.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5.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不同种类细菌的生长均需要相同碳源B 常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C 细菌大量培养过程中,芽孢形成于细菌生长的调整期D 培养基中含有高浓度NaCl 有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选二、填空题31.(11分)(注意:在试卷题上作答无效.........)金鱼藻是一种高等沉水植物,有关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净光合速率是指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差,以每克鲜重每小时释放O2的微摩尔数表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⑴该研究探讨了____________________对金鱼藻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其中,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该研究中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的光照度为__________lx。
在黑暗中,金鱼藻的呼吸速率是每克鲜重每小时消耗氧气__________μmol。
⑶该研究中净光合速率随PH变化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2.(11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回答下列问题:⑴大多数病毒进入人体内经过__________细胞的摄取和处理,使____________暴漏于抗原的表面,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分泌______________.⑵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不易患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一种病毒含有_________(填“1种”或“2种”)核酸。
2012高考生物试卷(大纲版)(含解析版)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大纲版)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2.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3.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4.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5.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种类细菌的生长均需要相同的碳源B.常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C.细菌大量培养过程中,芽孢形成于细菌生长的调整期D.培养基中含有高浓度NaCl有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选二、解答题(共4小题)6.(11分)金鱼藻是一种高等沉水植物,有关研究结果如图所示(图中净光合速率是指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差,以每克鲜重每小时释放O2的微摩尔数表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研究探讨了对金鱼藻的影响,其中,因变量是.(2)该研究中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的光照度为lx.在黑暗中,金鱼藻的呼吸速率是每克鲜重每小时消耗氧气μmol.(3)该研究中净光合速率随pH变化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7.(11分)回答下列问题:(1)大多数病毒进入人体内经过细胞的摄取和处理,使暴漏于抗原的表面,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分泌.(2)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不易患病,其主要原因是.(3)一种病毒含有(填“1种”或“2种”)核酸.(4)灭活的仙台病毒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可用于诱导.第1页(共7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高考生物(全国卷) 试卷及答案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等,但排列顺序不同。
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A.tRNA种类不同B.mRNA碱基序列不同C.核糖体成分不同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3.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
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
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
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29.(11分)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
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再通过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mg。
(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mg ·粒-1· d-1(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原因是。
30.(10分)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
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
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b是,c是,d是。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的调控。
(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的(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31.(10分)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
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
后代可成活。
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
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性基因突变为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32.(8分)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
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
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
回答下列问题:(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
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
若丙组平均时间(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
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填“相同”或“不同”)。
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有和。
(2)质粒运载体用E coR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除可用E coRⅠ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
(3)按其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使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类,即DNA连接酶和DNA连接酶。
(4)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产物是。
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常采用技术。
(5)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和也可作运载体。
(6)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参考答案:1.B 2.D 3.B 4.C 5.D 6.D 29.(11分)(1)葡萄糖 呼吸(或生物氧化) (2)72~96 26.5 (3)22(4)下降 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0.(10分)(1)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大脑皮层 (3)轴突 细胞体 31.(10分)(1)1:1 隐 显只有两个隐性纯合子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的结果 (2)1:1 毛色正常 32.(8分)(1)同一 (2)群落(3)小于 相同 雌鹿或雄鹿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1)黏性末端 平末端(2)切割产生的DNA 片段末端与E coR Ⅰ切割产生的相同 (3)大肠杆菌 T 4(4)mRNA (或RNA ) cDNA (或DNA ) PCR (5)噬菌体 动植物病毒(6)未处理的大肠杆菌吸收质粒(外源DNA )的能力极弱1 【解析B 】本题以细胞的成分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蛋白质的组成、结构、转录、翻译等过程,但比较基础,考生容易得分。
在两种蛋白质合成过程中,tRNA 种类、核糖体成分、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均相同。
2 【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癌变的知识。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而抑癌基因才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3 【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水盐平衡的有关知识。
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增加,进而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4 【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反射、条件反射及兴奋产生、传导等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这是条件反射,反射路径是酸梅的形态、颜色等条件刺激物→眼睛上的感光细胞→传入神经→脑干→传出神经→唾液腺。
这一过程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肯定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
由于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学习才会的反射,是后天学习、积累“经验”的反射活动。
因此,条件反射也是需要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完成。
5 【解析D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及运输情况,虽然比较基础,但还是综合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
虽处理,但没有颠倒,结果是a ′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 ′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不是d 组尖端不能产生生长素,而是不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
6 【解析D 】由图可知,未成熟个体从2月底到6月逐渐增多,从6月到12月逐渐减少,12月变为0,而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因此该种群出生时间大概为2月底到6月,到12月都成熟,10月份出生率可能为0。
大量诱杀雄性个体导致性别比例失调,有可能影响到种群的密度29【解析】本题以种子萌发为载体,考察了植物细胞呼吸速率的测定,多糖的水解,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考查了学生识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在萌发过程中胚发育成幼苗,子叶从胚乳中吸收营养物质,一部分转化为幼苗的组成物质,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胚乳减少的干重量-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1)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葡萄糖通过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的供能(2)0—24小时为15.4mg ,24-48小时为0.6mg ,48-72小时0.7为1.1mg ,在72-96小时种子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最多,为204.2—177.7=26.5 mg •粒-1•d-1。
(3)子叶从胚乳中吸收营养物质,一部分转化为幼苗的组成物质,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胚乳减少的干重量-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72-96小时转化为43.6—26.5=17.1mg ,96—120小时为27—5=22mg ,最大转化速率为22mg 。
(4) 保持实验条件不变(玉米种子至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随种子有机物的消耗,种子呼吸速率逐渐减慢,干重变化趋势越来越小,当长出幼叶后仍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随着有机物的消耗种子死亡。
【答案】(1)葡萄糖,呼吸 (2)72-96 26.5 (3)22 (4)下降 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30【解析】本题通过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考查学生对神经调节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识图应用能力,难度较低,属于送分题。
(1)从图(a )中已有感受器且b 有神经节,所以b 为传入神经,a 是神经中枢,c 、d 分别是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2)从图(a )中可以看到呼吸肌还受大脑皮层的控制,脑干是抑制吸气,引起呼气的,若屏住呼吸,既不吸气也不呼气,为主动意识控制行为,故中枢为图(a )中的大脑皮层必须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