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人脸定位算法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人脸识别的需求越来越高。

例如,在社交媒体中上传照片,需要自动识别出照片中的人物;在公安系统中,需要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帮助警方抓捕犯罪嫌疑人;在公司打卡签到时,需要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来防止打卡作弊等。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人脸识别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成为当前最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

一、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历程人脸识别技术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人们使用人工方法进行人脸识别。

在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科学开始蓬勃发展,人们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人脸识别研究。

但随着计算机性能不断提高,人们发现传统方法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存在精度低、鲁棒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在此时应运而生。

深度学习通过构建多层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和建模,提高了人脸识别的准确率和性能。

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安全监控、智能交通、医疗诊断等领域。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的核心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主要包括人脸检测、人脸对齐和人脸识别三个模块。

其中,人脸检测是指在一张图片中准确地找出人脸区域;人脸对齐是指对检测出的人脸进行对齐和归一化,以消除不同角度、光照等因素的干扰;人脸识别是指通过学习得到的人脸特征向量进行匹配,来识别出图片中的人脸。

在这三个模块中,深度学习技术的核心算法主要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以及残差网络(ResNet)。

CNN 是一种特殊的神经网络,其能够通过卷积操作来提取图像特征。

在人脸检测中,CNN 能够快速有效地定位图片中的人脸区域。

在人脸对齐和人脸识别中,CNN 能够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提高模型的鲁棒性和准确率。

RNN 是一种带有时间循环的神经网络,其能够捕捉时间序列中的依赖关系。

在人脸识别中,RNN 能够对不同时间段的特征进行学习,提高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和鲁棒性。

人脸识别中的人脸比对算法

人脸识别中的人脸比对算法

人脸识别中的人脸比对算法人脸识别技术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的人脸比对算法是核心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普及,人脸比对算法逐渐成为人们研究和探索的焦点。

本文将对人脸比对算法进行探讨,介绍其原理、应用以及存在的挑战。

一、算法原理人脸比对算法的核心是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将两张图像中的人脸进行比对,并给出相似度评分。

具体而言,人脸比对算法包含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人脸检测: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从原始图像中准确地定位、提取人脸区域。

2. 特征提取:通过各种特征提取方法,将人脸图像转化为特征向量,常见的特征包括颜色直方图、梯度信息等。

3. 特征匹配:比对两个人脸的特征向量,计算它们之间的相似度或距离。

4. 阈值判定:根据预先设定的阈值,判断两张人脸图像是否属于同一个人。

二、算法应用人脸比对算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人脸识别门禁系统:通过将人脸特征与数据库中的特征进行比对,实现自动开门或拒绝非法进入。

2. 人脸支付:将用户的人脸信息与银行账户等信息进行关联,实现便捷的支付方式。

3. 公安安防:利用人脸比对算法,对监控录像中的人脸进行实时比对,实现多路、大规模人脸搜索。

4. 身份验证:在银行、航空等场景中,通过人脸比对算法,验证用户的身份信息,增强安全性。

三、挑战与问题虽然人脸比对算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1. 光照和角度的变化:不同光照条件和拍摄角度下,人脸图像的表现会有较大差异,导致比对算法准确率下降。

2. 遮挡和噪声:人脸图像中的遮挡物和噪声会干扰算法的识别过程,对算法的稳定性构成挑战。

3. 大规模人脸检索:当数据库中的人脸数量较大时,对算法的计算和搜索速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4. 隐私问题: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对于隐私保护的关注,如何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保护个人隐私仍待解决。

总结:人脸比对算法是人脸识别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脸追踪的应用原理

人脸追踪的应用原理

人脸追踪的应用原理1. 什么是人脸追踪人脸追踪是一种计算机视觉技术,用于在视频或图像序列中检测和跟踪人脸。

它通过分析图像中的特征点、形状、纹理等信息,识别人脸并跟踪它们的运动。

人脸追踪技术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人机交互、安防监控、虚拟现实等。

2. 人脸追踪的技术原理人脸追踪的技术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 人脸检测人脸追踪首先需要进行人脸检测,即在图像中确定人脸位置。

常用的人脸检测算法包括基于特征的方法、基于分类器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

其中,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如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进行人脸检测,能够取得较好的检测效果。

2.2 人脸特征点定位在人脸检测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定位人脸的关键特征点,如眼睛、鼻子、嘴巴等位置。

这些特征点的定位可以通过监督学习方法、回归方法或深度学习方法来实现。

通过人脸特征点的定位,可以更精确地描述人脸的形状和姿态。

2.3 人脸跟踪人脸跟踪是指在连续的图像帧中追踪人脸的运动。

人脸跟踪算法通常基于人脸的运动模型来预测下一帧中的人脸位置,并通过与当前帧中的实际位置进行比较来更新模型。

常见的人脸跟踪算法包括基于颜色和纹理的方法、基于特征点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

3. 人脸追踪的应用人脸追踪技术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人机交互人脸追踪可以用于人机交互,实现人脸识别、表情识别、眼球跟踪等功能。

例如,人脸追踪可以用于游戏中的头部追踪,实现头部动作的实时捕捉,并将其应用于虚拟现实游戏中。

3.2 安防监控在安防监控领域,人脸追踪可以用于识别和跟踪潜在嫌疑人。

通过与数据库中的人脸特征进行比对,可以实时发现目标人物的行踪,并提供给相关部门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3.3 虚拟现实人脸追踪在虚拟现实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追踪用户的面部表情和眼球运动,可以实时调整虚拟现实场景的渲染效果,提升用户的沉浸感。

人脸识别技术的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原理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来识别并验证人脸信息的技术。

它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来实现。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人脸识别技术的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采集人脸图像:这是人脸识别的第一步,它通过摄像头或者其他设备采集人脸图像,然后将图像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

2.人脸定位:在采集到的图像中需要检测和定位人脸的位置和大小,因为在实际采集中人脸的大小和位置都会发生变化,这个步骤是非常重要的。

3.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所有人脸识别算法的核心,它可以对图像中的人脸进行数学建模和描述,创造出一个可以准确区分人脸的数学特征。

这个过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灰度化、归一化、滤波、人脸图像标准化等。

4.人脸匹配:在完成特征提取之后,需要进行模式匹配搜索。

在此过程中,系统将摄取到的人脸图片与已存储的特征模板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可以实现对用户身份的识别。

5.判定与决策:通过人脸匹配完成用户识别以后,系统还需要根据识别结果判断用户是否存在于系统中,并作出相应决策。

通常我们认为人脸识别技术可以通过基于几何特征的方法、基于模型的方法和基于学习的方法进行。

第一种方法以脸部的尺寸、位置、角度等作为特征进行处理,但它对于环境光线的影响比较强,误识别率较高。

第二种方法将人脸图像分解为一组基本的人脸元素,并建立人脸的模型,对人脸进行识别。

这种方法在建立模型时对于人脸图像的要求比较高,且难度也比较大。

第三种方法则是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它通过对大量的训练数据进行学习来识别人脸。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自动提取特征,但是需要有大量的训练数据,同时也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与消耗。

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对人脸进行高精度的识别并验证;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比如身份认证、门禁系统等。

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在社会上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应用场景也将更为丰富。

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成熟,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更强大的应用场景。

基于图像识别的人脸识别技术研究

基于图像识别的人脸识别技术研究

基于图像识别的人脸识别技术研究人脸识别技术是近年来计算机科学领域中非常热门的话题,其可以应用于安保领域、人机交互领域、计算机视觉领域等多个领域。

而基于图像识别的人脸识别技术作为其中的一种,由于其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等特点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和研究。

一、人脸识别技术基础1.1 人脸图像采集为了让计算机对人脸进行识别,首先需要采集人脸图像。

常见的采集手段有摄像头、照相机等。

在采集人脸图像的同时,需要注意图像的质量,光照的均匀性、角度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性。

1.2 人脸检测人脸检测是人脸识别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简单来说,就是从一张图片中找出脸部区域。

这个问题在计算机视觉中被称为目标检测问题。

常见的人脸检测算法有Haar特征分类器、Viola-Jones算法等。

1.3 人脸关键点定位人脸关键点定位是指定位出人脸的各个特征点,比如眼睛、鼻子、嘴巴等等。

关键点的定位对于后续的特征提取非常重要。

常见的算法有基于模板匹配的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等。

1.4 人脸特征提取人脸特征提取是指从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中提取能够反映人脸特征的信息。

常见的算法有主成分分析法、线性判别分析法、局部二值模式算子法等。

1.5 人脸识别人脸识别是指根据图像识别技术提取到的人脸特征对人脸进行鉴别的过程。

常见的算法有基于最近邻算法的人脸识别、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人脸识别等。

二、基于图像识别的人脸识别技术研究进展2.1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也不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学习到更为抽象的特征,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人脸识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常见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算法有DeepFace、FaceNet、OpenFace等。

2.2 基于模型的人脸识别技术基于模型的人脸识别技术是指通过构建人脸识别模型,对已知的人脸样本进行训练,从而实现对新的未知人脸的识别。

常见的基于模型的人脸识别算法有局部Gabor二值模式算法、自适应特征融合方法等。

人脸识别中的人脸关键点检测算法优化

人脸识别中的人脸关键点检测算法优化

人脸识别中的人脸关键点检测算法优化一、引言人脸识别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实现原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人脸关键点的检测。

人脸关键点检测算法的优化是提高人脸识别准确性和效率的关键。

本文将就人脸关键点检测算法的优化进行探讨。

二、人脸关键点检测算法概述人脸关键点是人脸图像中的一些特定位置,例如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

人脸关键点检测算法旨在通过对人脸图像的分析,准确地定位这些关键点。

常见的人脸关键点检测算法包括传统的基于模型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

传统的基于模型的方法主要基于特征提取和模式匹配原理,通过人工设计特征或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对特征进行学习。

这些方法通常需要预定义的特征模型,并且对于不同的人脸图像,需要手动调整模型参数,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则利用深度神经网络的强大学习能力,自动学习人脸的特征表示,并通过回归或分类模型得到人脸关键点的坐标。

这些方法在人脸关键点检测任务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其复杂的网络结构和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使得其计算复杂度较高。

三、人脸关键点检测算法的优化方向为了提高人脸关键点检测算法的准确性和效率,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优化方法和技术。

以下将从多个方面对这些优化方向进行讨论。

1. 特征提取人脸关键点检测算法的准确度与特征提取的质量密切相关。

为了获得更好的特征表示,可以使用先进的特征提取算法,如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s, LBP)、方向梯度直方图(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s, HOG)等。

这些算法可以从人脸图像中提取出更具代表性的特征,有助于提高关键点检测的准确性。

2. 模型优化对于基于模型的人脸关键点检测算法,模型的优化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可以通过对模型进行精细的调整和优化,提高模型的性能。

此外,还可以使用更为先进的模型,如级联形状回归器(Cascade Shape Regression, CSR)、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等,来取代传统的模型,提高关键点检测的精确度。

面部捕捉原理

面部捕捉原理

面部捕捉原理引言:面部捕捉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对人脸进行识别和追踪的过程。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安全监控等。

本文将介绍面部捕捉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面部捕捉原理面部捕捉的原理是通过摄像头或传感器获取人脸图像,并利用计算机视觉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对人脸的识别和追踪。

1. 人脸检测:首先,通过人脸检测算法在摄像头捕捉到的图像中定位和提取出人脸区域。

常用的人脸检测算法有Viola-Jones算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CNN)算法。

2. 特征点定位:在获取到人脸区域后,需要对人脸进行特征点定位,即确定人脸的眼睛、鼻子、嘴巴等关键部位的位置。

通常使用的方法是通过特征点检测算法,如Active Shape Model(ASM)、Active Appearance Model(AAM)等。

3. 特征描述:在确定了人脸的特征点位置后,需要对人脸进行特征描述,以便后续的识别和追踪。

常见的特征描述方法有局部二值模式(LBP)、主成分分析(PCA)等。

4. 人脸识别:基于特征描述的人脸识别算法可以比对已知的人脸特征库,判断输入的人脸与特征库中的哪个人脸最相似,从而实现人脸识别的功能。

常用的人脸识别算法有基于PCA的特征脸法、基于LBP的局部二值模式法等。

5. 人脸追踪:一旦识别出人脸并提取到人脸特征,就可以通过追踪算法对人脸进行实时追踪。

追踪算法的核心是根据当前帧和上一帧的人脸特征,通过匹配算法确定人脸的位置和姿态的变化。

二、面部捕捉的应用面部捕捉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人机交互:面部捕捉可以用于实现人机交互,通过识别和追踪用户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实现手势控制、表情识别、眼球追踪等功能。

这在游戏、虚拟现实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安全监控:面部捕捉可以用于安全监控系统,通过识别和追踪人脸,实现对人员身份的验证和监控。

这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公共安全监控等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原理

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原理

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基于人脸特征进行身份验证或识别的技术,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人脸检测:首先,系统需要从图像或视频流中检测出人脸的位置。

这通常涉及使用
对象检测算法(如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算法)来定位图像中的人脸区域。

2.人脸对齐:检测到人脸后,需要将人脸进行对齐,即调整人脸的姿势和大小,使得
人脸在接下来的特征提取步骤中更容易比较和匹配。

3.特征提取:接下来,系统会从对齐后的人脸图像中提取特征。

传统方法包括使用主
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等技术,而现代方法则通常使用深度学
习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来学习人脸特征表示。

4.特征匹配:提取到的人脸特征会与数据库中存储的已知人脸特征进行匹配。

通过计
算特征之间的相似度或距离,可以确定待识别人脸与已知人脸的匹配程度。

5.身份验证或识别:最后,系统会根据特征匹配的结果来进行身份验证或识别。

身份
验证通常是指确认某人是否为已知身份,而识别则是指在多个候选人员中确定该人
的身份。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通过人脸检测、对齐、特征提取、特征匹配和身份验证/识别等步骤,实现了对人脸图像的自动分析和识别,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手机解锁、门禁系统等领域。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姿态估计算法研究与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姿态估计算法研究与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姿态估计算法研究与应用深度学习算法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其中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姿态估计算法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

人脸姿态估计是指通过对人脸图像进行分析,对人脸在三维空间中的姿态进行估计和推断。

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人脸识别、表情分析、虚拟现实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脸姿态估计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主要由以下几个子任务组成:人脸关键点定位、人脸姿态角度估计和人脸旋转矩阵计算。

首先,人脸关键点定位是人脸姿态估计的基础。

它的目标是准确地定位人脸图像中的关键点,如眼睛、鼻子、嘴巴等。

在传统方法中,人脸关键点定位通常通过手工设计的特征和分类器来实现。

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则能够自动地学习特征和模式,从而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常用的深度学习模型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和人工神经网络(ANN)。

这些模型经过训练后,能够通过输入一张人脸图像,输出对应的关键点坐标。

其次,人脸姿态角度估计是根据人脸关键点的位置来计算人脸在三维空间中的姿态角度。

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数学模型和几何关系,从关键点计算出人脸的旋转向量和平移向量。

然后,通过旋转矩阵的计算,得到人脸在三维空间中的旋转姿态角度。

对于个别难以检测的关键点,一些研究还使用了人脸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的组合,以提高姿态角度估计的准确性。

最后,人脸旋转矩阵计算是通过人脸姿态角度的估计结果,将其转换为旋转矩阵表示。

旋转矩阵是描述物体在三维空间中旋转变换的一种数学模型。

它能够捕捉到姿态变化的细微差异,对于后续的人脸分析任务具有重要的作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姿态估计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例如,它可以用于人脸识别系统中的活体检测,通过分析人脸姿态角度的变化来判断是否为真实人脸。

此外,它还可以被应用于虚拟现实技术中,实现更加真实和沉浸式的交互体验。

例如,在游戏中,通过分析玩家的人脸姿态,可以实时调整游戏角色的动作和表情,使玩家更加身临其境。

人脸表情识别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人脸表情识别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人脸表情识别算法的研究与应用人脸表情识别算法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人脸表情识别算法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成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热门技术之一。

1. 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设备和智能应用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

人脸识别、虚拟现实和智能交互等技术不断涌现。

而人脸表情识别技术则成为了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脸表情识别算法可以通过识别人脸表情来还原人类的情感反应,可以应用于情绪计量分析、心理诊断和交互式游戏等领域。

2. 研究意义人脸表情识别技术不仅可以扩展人们对视觉上的认知,更有助于科技的普及和智能化的发展,可以为人类创造出更多丰富的应用体验。

例如,人脸表情识别技术能够实现与智能设备的人机交互,也可以为医学领域提供实时的心理评估,帮助临床医生更快、更准确地定位患者的情绪状态。

在商业领域,人脸表情识别技术还可以分析消费者的情绪状态,为品牌营销和市场推广等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

3. 研究现状当前,针对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上:一是快速人脸检测和定位技术,二是人脸表情分类算法。

人脸表情分类算法最初采用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进行研究,主要使用分类器和特征选择器来训练分类模型。

然而,随着深度学习模型的引入,诸如卷积神经网络(CNN)等,人脸表情识别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此基础上,又有了一些新的变种,如局部细节分析(LBP)和频域分析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人脸表情识别算法更加智能化和快速化的发展。

4. 应用场景人脸表情识别技术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医学、心理学、娱乐、教育、电子商务等。

在医学方面,该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识别患者的情绪状态,辅助医学诊断。

在心理学方面,人脸表情识别技术可以通过分析语音、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等,为心理学家提供更为准确的认知心理学数据。

在娱乐领域,这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例如王者荣耀游戏等,可以通过识别玩家面部表情,提高游戏的互动性和娱乐性。

基于机器学习的人脸关键点定位与识别技术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的人脸关键点定位与识别技术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的人脸关键点定位与识别技术研究人脸关键点定位与识别技术是近年来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取得重要突破的研究方向。

基于机器学习的人脸关键点定位与识别技术在人机交互、人脸识别、表情分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基于机器学习的人脸关键点定位与识别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首先,介绍人脸关键点定位的基本概念。

人脸关键点定位是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人脸图片中的主要特征点,常用的关键点包括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

人脸关键点定位技术是人脸识别的基础,准确的关键点定位可以为后续的人脸识别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

基于机器学习的人脸关键点定位技术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关键点定位算法和机器学习模型。

关键点定位算法是指通过数学方法和图像处理技术获取人脸关键点的过程。

常用的关键点定位算法包括传统的基于特征点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

传统的方法通常依赖于特征点的几何形状和纹理特征,但其在复杂场景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有限。

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利用了深度学习网络对特征的强大学习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关键点定位的准确性。

在机器学习模型方面,通常使用监督学习的方法对关键点定位进行训练。

监督学习是一种通过训练数据和标签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模型训练的方法。

对于人脸关键点定位任务来说,训练数据通常是有标注的人脸图像,标签则是对应的关键点坐标。

常用的机器学习模型包括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等。

在这些模型中,CNN由于其对图像特征的强大学习能力和高效的并行计算能力而成为人脸关键点定位的主流模型。

基于机器学习的人脸关键点定位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关键点定位算法对于面部表情、光照变化、遮挡等因素的影响较为敏感,需要进一步提高算法的鲁棒性。

其次,训练集中图片的质量和数量对关键点定位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立高质量的训练集是非常重要的。

人脸识别技术理解人脸检测、识别与表情分析的方法

人脸识别技术理解人脸检测、识别与表情分析的方法

人脸识别技术理解人脸检测、识别与表情分析的方法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人脸识别技术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一种生物识别技术,通过分析和识别人脸特征来确认一个人的身份。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监控、身份识别、手机解锁、支付验证等。

在实现人脸识别技术的过程中,人脸检测、识别与表情分析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人脸检测方法人脸检测是指通过计算机算法,在图像或视频中自动检测出人脸的过程。

具体而言,人脸检测技术通常基于两种方法:特征点检测和分类器检测。

特征点检测方法常用的算法有主动形状模型(Active Shape Model,ASM)、主动外观模型(Active Appearance Model,AAM)以及基于特征点的级联回归算法(Cascade regression based on feature)。

ASM算法通过统计模型来建立一个人脸形状变化的模型,进而定位人脸。

而AAM算法则是将表情和三维形状的模型与人脸图像进行匹配,并计算置信度。

级联回归算法是通过多层级分类器来定位人脸,每一层都对最后定位结果进行细化。

分类器检测方法则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将人脸和非人脸进行区分。

常用的分类器包括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等。

这些算法通过学习大量的人脸和非人脸图像,提取特定的特征,然后训练分类器来实现人脸检测。

二、人脸识别方法人脸识别是在人脸检测的基础上,通过比对人脸特征来判定一个人的身份。

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基于图像的人脸识别和基于视频的人脸识别。

在基于图像的人脸识别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特征向量表示人脸,然后通过比对特征向量的相似度来判定两幅图像上的人脸是不是同一个人。

常见的特征向量提取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等。

人脸识别的工作原理

人脸识别的工作原理

人脸识别的工作原理
人脸识别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模式识别算法来识别和认证人脸。

它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预处理:首先,摄像头或图像采集设备会捕捉到人脸图像,并进行预处理。

这可能包括去除图像中的噪声、提高图像质量等操作。

2. 人脸检测:接下来,系统会利用特定的算法在图像中定位和检测人脸的位置。

这可能涉及到检测面部特征、边缘、色彩或纹理等信息。

3. 特征提取:一旦检测到人脸,系统会对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

这包括计算和提取人脸的特征点或特征向量,例如人脸的轮廓、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

4. 特征匹配:在提取出的特征点或特征向量上,系统会将其与已知的人脸模板进行比对。

这些模板通常存储在数据库中,是通过预先录入的人脸图像所建立的。

匹配可以使用各种算法,如基于统计的、基于机器学习的、神经网络等。

5. 决策:最后,系统会基于比对结果进行决策,判断是否识别成功。

如果匹配结果达到一定的阈值或相似度,那么系统将确认该人脸是已知人脸,否则认为是未知人脸。

需要注意的是,人脸识别系统在现实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光线、角度、表情、遮挡等因素对识别准确性的影响,并且要在大规
模人脸数据库中快速进行人脸比对。

因此,对于这些挑战,人脸识别系统通常使用更复杂的算法和技术来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人脸识别算法的实现步骤

人脸识别算法的实现步骤

人脸识别算法的实现步骤人脸识别技术是一项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技术,能够对人脸图像进行检测、识别、跟踪等操作。

随着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自动门禁、身份验证、安全监控等。

本文将介绍人脸识别算法的实现步骤及其相关原理。

1. 人脸检测人脸识别的第一步是在图像中准确定位人脸的位置。

常用的人脸检测算法有Viola-Jones算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CNN)算法。

Viola-Jones算法使用了Haar-like特征,并结合AdaBoost算法进行快速、准确的人脸检测。

而基于CNN的算法通过学习大量的训练数据,可以自动提取图像中的特征,并识别出人脸。

2. 关键点标定在人脸检测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确定人脸的关键点位置,如眼睛、鼻子、嘴巴等。

通过关键点标定,可以提取出人脸的形状信息,用于后续的人脸识别。

常见的关键点标定算法有Active Shape Model(ASM)和Active Appearance Model(AAM)。

这些算法通过学习人脸的形状变化模型,可以准确地标定人脸的关键点位置。

3. 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人脸识别的核心步骤,它能够从人脸图像中提取出具有区分度的特征向量。

目前常用的特征提取算法有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和局部二值模式(LBP)。

PCA通过将人脸图像进行降维,并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向量,来描述人脸信息。

LDA算法则通过最大化类间散度和最小化类内散度的方式,选取对分类最具有判别力的特征向量。

而LBP算法则通过对图像像素进行局部比较,获得具有纹理特征的二值模式。

4. 特征匹配与分类在特征提取之后,需要将提取得到的特征向量进行匹配与分类,以确定图像中人脸的身份。

常用的特征匹配算法有欧氏距离、余弦相似度和支持向量机(SVM)。

欧氏距离计算特征向量之间的差异程度,余弦相似度则衡量两个特征向量之间的夹角相似程度。

SVM是一种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通过建立分类模型,对人脸特征进行分类。

人脸检测的原理

人脸检测的原理

人脸检测的原理人脸检测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技术的应用,被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安防监控、人脸识别等领域。

它的原理是通过对图像或视频中的人脸区域进行定位和判别,实现对人脸的自动检测。

本文将介绍人脸检测的一般原理及其常用的算法。

一、色彩空间转换在进行人脸检测之前,通常需要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将其转换到适合的色彩空间。

色彩空间转换的目的是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减少光照和背景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检测人脸区域。

常用的色彩空间转换方法包括灰度化、彩色归一化等。

二、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人脸检测的关键步骤,其目的是从图像中提取出能够代表人脸属性的特征。

根据特征的不同,人脸检测算法可以分为基于颜色信息和基于纹理信息的方法。

1. 基于颜色信息的方法基于颜色信息的人脸检测方法通常利用人脸区域与背景的颜色差异来进行判别。

其中,肤色模型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将人脸区域的颜色分布与背景颜色分布进行对比,通过设置合适的阈值来判断是否存在人脸。

2. 基于纹理信息的方法基于纹理信息的人脸检测方法主要利用人脸区域的纹理特征与背景的纹理特征进行区分。

其中,Haar-like特征是一种常用的纹理特征描述方法。

它通过计算图像中矩形区域的灰度差异来表示该区域的特征。

三、分类器训练与检测分类器训练是人脸检测的重要环节。

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准备足够数量的正、负样本图像。

正样本图像包含人脸区域,负样本图像则不含人脸区域。

根据特征提取得到的特征向量,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训练分类器模型,如支持向量机(SVM)、AdaBoost等。

经过训练后,分类器可以对新的图像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存在人脸。

四、后处理在进行人脸检测的过程中,通常会进行一些后处理操作,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后处理操作包括非极大值抑制(NMS)和姿态校正。

1. 非极大值抑制非极大值抑制是一种常用的目标检测算法,用于去除冗余的检测框。

在人脸检测中,非极大值抑制的目的是消除重叠的人脸框,保留最佳的检测结果。

人脸检测算法准确率评估说明

人脸检测算法准确率评估说明

人脸检测算法准确率评估说明人脸检测算法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其目标是从图像或视频中准确地检测和定位人脸。

准确率评估是评价人脸检测算法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将对人脸检测算法的准确率评估进行详细说明。

一、准确率评估方法在评估人脸检测算法的准确率时,通常会使用以下两个常用的指标进行评估。

1. 真阳性率(True Positive Rate, TPR)也被称为召回率(Recall)。

它是指在所有的真实人脸中,检测算法能够正确找到并检测到的人脸占比。

其计算公式为:TPR = TP / (TP + FN),其中TP表示真阳性,即检测到的人脸是人脸,FN表示假阴性,即未检测到的人脸是人脸。

2. 误检率(False Positive Rate, FPR)。

它是指在非人脸区域中,算法错误地将其判定为人脸的比例。

其计算公式为:FPR = FP / (FP + TN),其中FP表示假阳性,即检测到的非人脸是人脸,TN表示真阴性,即未检测到的非人脸是人脸。

二、准确率评估流程为了评估人脸检测算法的准确率,通常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集准备: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人脸数据集作为评估的基准。

该数据集应包含不同的人脸图像,涵盖各种姿态、光照条件和表情等变化。

2. 标注数据:手动对数据集中的人脸进行标注,标注出人脸的位置。

这一步是评估准确率的基础,需要精确地标注人脸的位置。

3. 执行算法:使用待评估的人脸检测算法对数据集进行检测。

4. 评估算法:根据标注的数据和算法检测结果,计算TPR和FPR等指标,评估算法的准确率。

可以使用混淆矩阵(Confusion Matrix)来计算这些指标。

5. 结果分析:根据评估结果,分析算法的性能优势和不足之处,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三、准确率评估的挑战人脸检测算法的准确率评估面临着一些挑战。

1. 数据集选取:数据集的选择对评估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数据集不具有代表性,评估结果可能无法很好地反映真实应用场景中的性能。

人脸检测中的金字塔算法使用方法

人脸检测中的金字塔算法使用方法

人脸检测中的金字塔算法使用方法人脸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应用广泛,包括人脸识别、表情分析、人脸姿态估计等。

而在人脸检测算法中,金字塔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可以有效地对不同尺寸的人脸进行检测和定位。

本文将介绍金字塔算法在人脸检测中的使用方法。

金字塔算法是一种多尺度图像处理的方法,在人脸检测中被广泛应用。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将原始图像缩放为不同尺度的图像来实现对不同大小人脸的检测。

具体来说,金字塔算法包括两个关键步骤:图像的缩放和滑动窗口方法。

首先,图像的缩放是金字塔算法中的重要步骤,它可以将原始图像按照不同的尺寸进行缩放。

通常,金字塔算法采用高斯金字塔方法对图像进行缩放。

高斯金字塔是通过将原始图像与一系列不同尺度的高斯核函数卷积得到的。

这个过程可以使得图像在不同尺度上变得模糊,同时保留图像的整体结构特征。

通过高斯金字塔的处理,原始图像就可以生成一系列不同尺度的图像,从而实现了对不同大小人脸的检测。

其次,滑动窗口方法是金字塔算法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进行人脸检测时,金字塔算法对每个尺度的图像都会使用一个滑动窗口进行扫描,以寻找可能的人脸区域。

滑动窗口是一个固定大小的矩形框,它以固定的步长在图像上进行移动,并对每个位置的图像区域进行检测。

在每个位置,通过将滑动窗口区域的特征与人脸分类器进行比较,可以确定该区域是否为人脸区域。

通过对所有位置进行检测,就可以得到包含人脸的矩形框,并准确地标记出人脸的位置。

总结起来,金字塔算法在人脸检测中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构建高斯金字塔:通过对原始图像进行不同尺度的缩放,生成一系列不同尺度的图像。

2. 对每个尺度的图像应用滑动窗口:使用一个固定大小的滑动窗口,在图像上进行扫描,并对每个位置的图像区域进行检测。

3. 利用分类器进行人脸判别:将滑动窗口区域的特征与事先训练好的人脸分类器进行比较,以确定该区域是否为人脸。

4. 标记人脸位置:将包含人脸的矩形框准确定位,并标记出人脸的位置。

人脸识别算法中的关键步骤剖析

人脸识别算法中的关键步骤剖析

人脸识别算法中的关键步骤剖析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人脸识别技术无疑是备受瞩目的一项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摄像头采集的人脸图像,从中提取出人脸特征,进行比对和识别的技术。

其中,人脸识别算法是实现人脸识别技术的核心。

下文将对人脸识别算法中的关键步骤进行剖析。

一、人脸检测在进行人脸识别之前,需要首先对图像进行人脸检测。

人脸检测是指从一张图像中自动检测和定位人脸区域的过程,它是人脸识别算法的第一步。

人脸检测算法可以分为传统的基于特征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两种。

前者是利用各种特征算子来描述人脸,如Haar,LBP等。

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则是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如卷积神经网络(CNN)等。

二、关键点检测关键点检测是指在人脸检测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测人脸的五官位置。

在识别人脸的时候,关键点检测十分重要,因为它可以提取更多的面部特征信息,从而提高识别的准确率。

关键点检测同样可以分为基于特征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

前者通常使用SIFT,SURF,HOG等算法进行实现,后者则使用深度网络进行实现。

三、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指从图像中提取出与识别任务有关的特征。

在人脸识别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因为它决定了算法的准确度和速度。

在传统的基于特征的方法中,常见的特征包括LBP,HOG,SIFT,SURF等。

而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中,通常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提取。

四、特征匹配特征匹配是指将提取出的特征与数据库中的特征进行比对,以便找到最相似的人脸。

它是人脸识别算法的核心步骤。

在传统的基于特征的方法中,通常使用KNN算法进行特征匹配。

而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中,特征匹配通常采用softmax分类器或triplet loss函数等方法进行实现。

总结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不仅在安全领域,还在智能家居、金融支付、人脸识别考勤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人脸识别算法中,人脸检测、关键点检测、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是关键的步骤。

人脸比对的原理

人脸比对的原理

人脸比对的原理
人脸比对是通过计算机算法对两张人脸图像进行对比,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似度。

人脸比对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人脸检测:首先需要通过人脸检测算法,从图像中定位到人脸的位置,并将人脸图像与其他非人脸区域进行区分。

2. 特征提取:接下来,从人脸图像中提取出一组特征向量,这些特征向量可以描述人脸的形状、纹理、关键点等信息。

常用的特征提取算法包括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s, LBP)、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人工神经网络等。

3. 特征匹配:将待比对的人脸图像与参考图像中的特征向量进行匹配,计算它们之间的相似度。

常用的匹配算法有欧几里得距离、余弦相似度等。

4. 阈值判定:根据预先设定的阈值,判断待比对人脸与参考人脸之间的相似度是否达到一定要求。

如果相似度高于阈值,则认为两张人脸匹配成功;反之,则认为匹配失败。

人脸比对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人脸识别、人脸签到、人脸支付等。

通过人脸比对技术,可以实现对个体身份的自动识别,提高安全性和便利性。

软件开发中的人脸识别与定位技术

软件开发中的人脸识别与定位技术

软件开发中的人脸识别与定位技术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脸识别与定位技术也逐渐成为了软件开发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对人脸进行识别和分析,从而实现自动化的身份认证、安全监控、智能家居等应用,而人脸定位技术则是指在一张图片中准确地定位出人脸的位置和面部特征点的位置,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在软件开发中,人脸识别与定位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更加安全、智能的系统,提高用户体验和效率。

下面我们将从原理、算法和应用三个方面来探讨人脸识别与定位技术的相关内容。

1. 原理人脸识别与定位技术的原理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对于一张输入的图片,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灰度化、归一化等操作,以便于后续的处理。

然后,使用特征提取算法对人脸进行特征学习和模板匹配,从而得到一系列的特征向量,用来表示人脸的信息。

接下来,可以采用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等算法对这些特征向量进行训练和分类,从而实现对人脸的识别和分类。

最后,通过对人脸的定位,可以得到人脸的位置和面部特征点的位置,以实现进一步处理。

2. 算法人脸识别与定位技术涉及到的算法较多,其中比较常用的包括以下几种:(1) Haar特征基分类器:这是一种基于Haar小波的特征提取算法,通过计算不同矩形区域内的像素值差异来提取人脸的特征,从而实现人脸的定位和分类。

(2) LBP算法:LBP算法是一种非常简单而有效的特征提取算法,可以通过比较一个像素点周围八个像素值的大小关系,计算出该像素点的LBP值,并将各个像素点的LBP值连接成一个二进制数,作为该人脸的特征向量,用来进行训练和分类。

(3) PCA算法:PCA算法是一种非常常用且有效的特征降维算法,可以将高维度的数据转换为低维度的数据,从而减少特征向量的维度,提高计算速度和分类准确率。

3. 应用人脸识别与定位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包括以下几种:(1) 身份认证: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中,人脸识别技术可以用来实现身份认证和安全授权,例如在线支付、登录系统等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人脸定位算法研究
作者:胡旭鸣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第08期
摘要:该文首先研究了计算机人脸定位的一些通用算法,在此基础上,以Visual C++.net
为开发平台,实现了一种相对简单有效的人脸定位算法。

对于定位算法的实现,该文首先采用了RGB和YCbCr的转换进行肤色分割,然后通过标记连通区域得到人脸位置并粗定位,最后采用眼睛定位方法除去头发、脖子等一些干扰得到准确的人脸。

在算法测试过程中发现,肤色分割对人脸定位中姿态、表情、个体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关键词:人脸定位;肤色分割;图像处理
中图分类号:TP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8-1865-02
Face Location Algorithm for Computer
HU Xu-ming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Xi'an 710055,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number of normal algorithms are discussed, which employed to human faces location. From these, Visual C++.net is used as development platform to achieve a relatively simple and effective algorithm for face location. To realize the location algorithm, the conversion from RGB to YCbCr is used to the skin color segmentation, and then regional connectivity is marked to get the location of face and coarse positioning, finally, eye location method is used to remove some interfere get accurate face, such as hair, neck, and so on. Through this process, the color segmentation of human face location in the gesture, facial expression, changes in the individual has good robustness.
Key words: Face localization; Color segmentation; Image Processing
1 研究背景
人脸识别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分析人脸图像用来辨认身份的一门技术,它涉及到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等诸多学科的知识。

[1]与指纹、虹膜、基因和掌纹等其他人体生物特征识别系
统相比,人脸图像获取突破了接触式方式,在一般可视情况下,人脸图像都能够正常被捕捉,这一因素决定了人脸识别比指纹、虹膜识别有更广的应用范围,诸如远程安全、检疫、图像传送等。

因特网的蓬勃发展对于网络安全和鉴别也导致了人脸识别越来越具有实用价值。

人脸识别技术的一个重要前置环节就是人脸定位算法。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热潮,人脸定位算法也成为模式识别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吸引了大量的学者来研究,每年都有许
多相应的研究论文发表,提出的多种人脸定位算法。

虽然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是,人脸图像受成像角度、光照条件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即使相同的人脸图像成像后也可能有比较大的差别,而且不同人脸在一定角度下,有时也有较大相似度,这导致了人脸定位复杂性比较高、识别难度比较大。

2 人脸定位算法概述
2.1 基于Hausdorff距离的定位
Hausdorff距离[4-6]定义拓扑结构上两个论域的相似度,它是由非线性关系来定义,这使它具有非线性特性和有向性。

Huasdorff距离是一种二值图像建的相似性度量,常被用于图像匹配和目标识别。

[9]
利用Hausdorff距离的人脸识别定位算法在正面人脸图像无旋转时有较好的成功率,动态识别人脸将利用Hausdorff距离对人脸进行定位,这一方法充分体现了信号与噪声之间的空间距离。

[3] 传统Hausdorff距离算法具有对外野点敏感等缺陷, 已有的文献中提出了一些改进的Hausdorff的距离算法。

[9]
2.2 基于肤色分割的定位
为了把人脸区域从非人脸区域分割出来,需要使用适合不同肤色和不同光照条件的可靠的肤色模型。

本文选用YCrCb格式空间作为肤色分布统计的映射空间。

它具有HIS格式中将亮度分量分离的优点,而且可以从RGB格式线形变换得到,计算量小。

由于一般图像获取设备采用的都是RGB格式,因此需要进行颜色格式转换,转换公式[7-8]如下:
Y=0.299R+0.587G+0.114B (1)
Cb=-0.1687R-0.3313G+0.500B+128 (2)
Cr=0.500R-0.4187G-0.0813B+128(3)
实验发现Cr∈[133,173],Cb∈[77,127]适合所有输入图像的肤色色度。

在我们的实验中使用这个门限进行肤色分割。

若在点(x,y)处的Cr和Cb属于该范围,则该点对应的输出像素被分类为肤色像素,其值置为1;否则被分类为非肤色像素,其值置为0。

对输入的运动目标彩色子图像进行肤色分割处理,生成肤色二值图。

3 肤色分割的定位算法实现
实验采用肤色分割算法结合眼睛定位对人脸进行定位。

实验对多幅人脸图像进行了人脸定位,发现效果不错,但也有定位不好的情况,因为背景中可能存在跟人脸颜色和形状都比较相
似的物体,这样干扰就很大。

依前节描述肤色分割算法进行编程,然后选择一些图像进行测试,效果如图1所示。

图1中,第1,3列为原图,第2,4列为对应的肤色分割图。

观察分割效果图,再考虑用矩形线框去框出人脸,程序实现了一个固定大小的线框,在肤色分割图中漫游,找到框内肤色点(白色点)为最多的中心点。

就认为已经框到人脸了。

结果如图2所示。

观察图2可以发现,在全部8幅图像中,对6幅图像定位准确的同时,还有两幅图像定位失败。

分析失败原因,回到肤色分割图发现,一些偏红和褐的颜色都被认为是皮肤颜色。

一般情况下这是不对的。

因此,需要修改了肤色分割的域值。

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当
Cr∈[135,167],Cb∈[100,125]时效果比较好。

效果图如图3,图4给出了其他一些定位结果图。

4 总结
本论文针对人图像中人脸定位算法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结果表明,文献中的算法都是在满足相应条件的场合下才有高的识别率,要研究出适合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系统是非常困难的。

经过实验发现,基于肤色分割的定位算法,不受光照、表情、姿态等影响,是种不错的人脸定位方法。

但也有其缺点,容易受背景中和皮肤颜色和形状相似的色块的干扰。

如果考虑加上眼睛定位或嘴巴定位等一些辅助方法,有可能大幅度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宋加涛.基于二值边缘图像的眼睛定位和人脸识别[D].杭州:浙江大学,2004.
[2] 陈伏兵.人脸识别中鉴别特征抽取若干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5.
[3] 刘翼光.动态人脸识别系统[D].北京: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0.
[4] Chandler R E. Hausdarff Compactifications[D].Marcel Dekker,1976.
[5] Rucklidge W.Efficient Visual Recognition Using the Hausdorff Distance[M].New
York:Springer,1996.
[6] 罗倩倩,韩斌,左欣.视频图像中的快速人脸定位方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7(6):276-277.
[7] 郭群,王志良等.视频图像中的人脸识别[J].微计算机信息,2005(3):183-184,15.
[8] Abdel-Mottaleb M, Elgammal A.Face Detection in Complex Environments from Color Images[C]//IEEE Int'1 Conf. Image Processing,1999:622-626.
[9] 刘晓旻,章毓晋,谭华春.基于Hausdorff距离的相似性和对称性度量及在人脸定位中的应用[J].信号处理,2008,24(1):118-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