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十二五规划(含图完全版)

合集下载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十二五”期间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十二五”期间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十二五”期间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9.29•【字号】市政办发〔2011〕182号•【施行日期】2011.09.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十二五”期间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的通知(市政办发〔2011〕182号2011年9月29日)《西安市“十二五”期间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西安市“十二五”期间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十一五”期间,我市大力实施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以下简称“振兴计划”),积极推动我市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城乡统筹建设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基层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匮乏的状况得到了改善。

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的通知》(陕政办发〔2011〕46号)精神,为进一步满足我市农村基层人才需求,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经市政府同意,“十二五”期间继续深入实施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

一、指导思想在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实施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十二五”期间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对基本公共服务事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扩大队伍规模,提高队伍素质,使振兴计划工作在推动我市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

二、实施范围我市振兴计划实施范围为雁塔区、未央区、灞桥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高陵县、蓝田县、户县、周至县、沣渭新区。

三、目标任务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用得上、留得住”的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力争“十二五”期间为农村基层选派2000名高校毕业生,培养4000名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培训60000名农村各类实用性人才。

西安会展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西安会展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经济圈,使西安会展业发展有了更大的依托平台。
(3)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带来的机遇
伴随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步伐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城市战略地位、城市影响力及城市管理水平不断
提升,为会展业发展构建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4)欧亚经济论坛定位提升带来的机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
的重要交通枢纽,西安已形成了以航空、铁路、公路、地铁为主的现代
化立体交通网络。拥有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等现代化电信通信网络。
酒店、餐饮、物流等设施齐备,特别是国际港务区的建立,使西安成为
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具备了举办大型国际会展活动的承载能力。
2、发展劣势
(1)管理体制亟待理顺
西安会展业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管理服务体系,但法规不健全,多
域经济合作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为欧亚经济论坛及会展业的发展
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4、面临挑战
伴随着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全国范围内的会展业竞争加剧,会
展业的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进一步显现,北京、上海、广州一线会展
城市持续领先,二线会展城市、省会城市及一些发达地区中小城市不
断加大会展业政策扶持和会展设施建设力度,形成争先恐后发展态势,
围包含展览业务的公司1360多家,其中,常年开展会展业务的展览
公司40多家。从事与会展业务相关的搭建、广告等公司数量众多,已
初步形成会展产业体系。
4、会展数量规模不断增长。2005年至2010年,先后举办规模以
上展会664个,新增就业岗位15.11万个,创造社会综合经济效益
375.18亿元。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会展内容逐渐专业化,层次不断
质量,突出品牌,规范发展的新时期。

西安临潼区十二五城乡建设规划建设项目统计表

西安临潼区十二五城乡建设规划建设项目统计表
西安市临潼区“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统计表
填报单位:(公章)渭河生态区管理委员会单位:万元
பைடு நூலகம்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及内容
建设性质
建设年限
总投资
资金来源
经济和祝社会效益
备注
1
生态景观大绿工程
生态区两纵六横共计50公里道路的景观绿化:行北路两侧;滨河南北路两侧;郑西线两侧35米;西康线北侧35米。
新建
2011—2012
16
生态农林园艺项目
项目位置:生态农林园艺项目位于滨河南路以南,郑西客运线以北,共6个片区分布于村庄之间,总面积约207.3公顷。
新建
2011—2013
30510.3
国投、自筹
渭河生态区的建设将使临潼区从南到北形成“山”“陵”“水”“田”的大景观格局,该项目区傍渭水而居,踞理想的生态环境,南(骊)山北(渭)水对峙呼应,彰显仁山智水
新建
2011—2015
160000
自筹
该项目的开发建设,可以保证生态人居区的总绿化率达到60%以上,形成生态区一道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美丽景观。
高端生态康体养生苑项目位于太阳岛旅游区,规划总面积76公顷。
57500
,该项目的开发与建设,不仅可以促进社会养老模式的转变;同时作为陕西,乃至西北唯一一家将康体、保健等多项功能于一身的养老苑,对于提升临潼的旅游品牌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位于渭河北岸北田接高陵处至新丰大桥,长8500米,宽40米,面积340000㎡。
新建
2011—2014
11000
国投、自筹
形成两纵六横的路网结构。
4
给排水工程
渭河南北各一组。
新建
2011—2013

实施西安核心城市战略优势推进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实施西安核心城市战略优势推进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重, 高端谋划 , 精细准备 , 起步顺利 , 开 局 良好。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 1 . 加速推进西成经济一体化。 今年 2 月挂牌成立了沣渭新区, 初步明确 了 新 区发展定位和 目标 ,目前正在编制
的战略机遇。
点突破 、 分段实施” 的思路 , 形成建设 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实施
实 施 西 安 核 心 城 市 战 略 优 势
推 进 国 际 化 大 都 市 建 设
口 西安 市常务副市长 董 军
3编制相关配 市组团相结合的空间结构 , . 加快西咸一
套规划。全面启动 体化进程, 推进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西安国际化大都 “ 十二五” 规划编制 按照省上即将颁布的《
发展规划。同时 , 加大同咸阳的对接力 省政府要求 , 把握重点 , 抓住关键 , 力 度 , 同推进 了渭河横桥 、 共 渭河治理 、 求在衔接规划 、 建设载体 、 完善功能 、 沣河治理等一批重点项 目。 转变方式上下功夫 、 求实效。 2 调研制定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方案。 . 1 . 按照建设国际 化大都市的要求, 做 去年 1 月以来,开展了建市以来规模最 好 规划衔接 , 大城 市骨 架。主要 思路 1 拉
2工业基础雄厚。 . 宝鸡是西部工业
宾狍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4 . 科技优势突出。 宝鸡是国家首批
技术创新示范城市和第一批城市信息 术 中心 4个 , 省级重点实验室 2 , 个 省级 陕 西宝 鸡市 市 长 戴征社
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 1 个 , 0 省级企业技 术 中心 2 0个 , 宝鸡高新区科技创新能
的目标 , 赋予 了西安新的历史重任 , 为 产业体系的决定》 。以产业集群升级创 资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西安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西安的发展 , 新为 目标 , 加快产业基地( 园区) 建设 , 3 面启 动统筹 科技 资源 改革。 . 全 按 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面临前所未有 正在编制基地( 园区) 发展规划。 照“ 政府引导、 市场配置 、 先行先试 、 重

陕西省西安市未来拟建一都九城

陕西省西安市未来拟建一都九城

西安市对外开放“十二五”规划昨日召开专家评审会,这是西安被定位为“国际化大都市”以来的第一个对外开放规划,由省社科院和市商务局合力编制完成。

规划拟将“一都九城”定为西安对外开放的长期目标,并以开放型经济为依托,以国际交流为特色和突破口,形成“3+1”格局,共同推动对外开放目标的实现。

长期目标“一都九城”涵盖文化历史等城市功能相关专家指出,“十一五”是我市对内对外开放工作突飞猛进、取得跨越发展和巨大成就的五年,开放型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全市经济平均增长水平,经济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宏观政策环境显著改善,对外开放的管理和服务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平台更加宽阔。

按照初步编制好的规划,未来二三十年,西安市对外开放的长期目标拟定为“一都九城”,即在建设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一个总目标下,以“国际文化之城”、“国际历史之城”、“国际科技之城”、“国际教育之城”、“国际旅游之城”、“国际健康之城”、“国际航天航空之城”、“国际商贸之城”、“国际金融之城”等九大类城市功能建设为支撑目标,体现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区域性和专业性,指引西安市对外开放的长期工作。

通过五年的努力,西安将力争国际化氛围初步形成。

专家把脉让西安成为亚洲交通枢纽中心昨日召开的西安市对外开放“十二五”规划评审会,邀请了来自市发改委、市政府政策研究室、西安交通大学、省社科院等有关单位的多位专家,对初步拟定的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

专家冯涛认为,规划应多提炼经验,突出比较优势,推动西安成为亚洲交通枢纽中心,带动对外开放的繁荣发展。

评审会上,专家们各抒己见,发言内容亮点纷呈。

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杨三省表示,西安要建立国际化大都市,必须认识到“国际化”是重要的前提,没有国际化,大都市的内容就无法体现,“未来五年的对外开放”这一议题值得探索和深究。

西安交通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冯涛表示,规划点明了西安未来对外开放路途中的“短板”,使得我们能够客观地评价西安的现状与未来。

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实用文档
建设限制分区的重点区域
实用文档
绿地总体结构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5、 绿地系统规划目标
年份
市区建 成区绿 地率
绿化 覆盖率
人均 公共 绿地
主城 区绿地
绿化 覆盖率
人均公 共绿地 面积
2010
35%
45%
10 31.7% 40%
7
年份
市区建 成区绿 地率
绿化覆 盖率
人均公 共绿地
主城区 绿地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唐皇城复兴示意规划图
实用文档
唐长安城复原图
实用文档
保护和延续老城传统空间格局
实用文档
建立老城保护体系和保护名录
实用文档
建筑高度控制
实用文档
十二、旅游规划
实用文档
1、 旅游分区
实用文档
1、 旅游线路规划
实用文档
十三、对外交通规划
实用文档
1、 公路
实用文档
绿化覆 盖率
人均公 共绿地 面积
2020
45%
55%
12
38.5% 48%
9.5
实用文档
十六、基础设施规划
实用文档
1、城市供水
实用文档
1、雨水量预测
实用文档
2、城市用水量供需平衡
实用文档
2、城市排水
实用文档
污水量预测:
到2010年总排水量156万m3/d,排水率为88%,管 网普及率85%;到2020年,总排水量240万m3/d, 排水率为90%,管网普及率98%。
实用文档
3、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加快经济结构调 整,推进现代化进程,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出文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出文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委会关于印发《“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各部门、各直属企业:航空基地《“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已经管委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日附件1:“十二五”规划专题研究课题目录附件2:“十二五”专项规划目录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积极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航空产业基地作为我市经济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前期的发展和积累,在“十二五”期间将进入价值兑现期和跨越发展期。

科学编制《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于指导航空产业基地在“十二五”期间健康、快速发展,形成核心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为切实做好《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按照《西安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航空产业基地发展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一)《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为加强规划编制工作的协调领导,特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统筹研究规划编制工作遇到的重大问题。

组长:金乾生副组长:何亮、刘宗峰、李西宁、张炎、马胜利、阎增选成员:管委会各部门、各中心、各园区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落实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的安排和部署。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发展策划局,办公室主任由蔺建武兼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如下:1、落实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2、督促、协调各专项课题研究的推进;3、协调、督促“十二五”专项规划的编制;4、与市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接;5、将规划编制工作进度及存在问题及时向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反馈;6、联系内外部专家,组织专家咨询及课题论证。

(二)《规划》编制专家咨询组为确保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权威性,特成立规划编制专家咨询组。

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

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概要一、基本情况(一)城市概况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

东西最长约204千米,南北最宽约116千米,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

到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1.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

西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2.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

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40%,拥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

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要率先建成现代功能完善的西部经济强市,切实承担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职能。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21•【字号】陕政办发[2012]110号•【施行日期】2012.1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陕政办发〔2012〕110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陕西省“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11月21日陕西省“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为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改善水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结合我省《陕西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及我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现状,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环境保护厅重新编制了《陕西省“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提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能力和水平为总体目标,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的建设目标和任务。

规划范围为陕西省行政区内设市城市、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县城、重点流域范围内的建制镇、常住人口在3万以上的建制镇,包括省级重点示范镇31个。

规划现状年为2010年,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现状及问题(一)水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效。

“十一五”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紧紧围绕建设西部强省的奋斗目标,高度重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等环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将其作为提升基本环境公共服务、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大环保民生工程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工作任务,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污染减排工作成效显著。

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示稿)

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示稿)

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征求意见稿)前 言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向纵深发展,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统筹安排各区域、各业、各类用地,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发展方略,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结合西安市土地资源状况、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任务,编制《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本规划是西安市严格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总则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土地利用和管理工作,坚持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科学发展用地,合理安排各业各类用地。

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改善民生,着力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建设人民满意城市。

第二节规划基本原则一、严格保护耕地;二、保障科学发展用地;三、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四、统筹各类规划用地;五、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第三节规划范围全市行政区划管辖范围,包括新城、碑林、莲湖、灞桥、未央、雁塔、阎良、临潼、长安等9区和蓝田、周至、户县、高陵等4县,土地总面积10108.02平方公里。

第四节规划期限规划基期年:2005年;规划期限:2006—2020年;近期规划年:2010年;远期目标年:2020年。

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第一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到2010年、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分别不低于302100公顷、287107公顷。

规划期内,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农业产出效益明显提升。

确保266000公顷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第二节建设用地控制目标到2010年、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分别控制在128133公顷、154180公顷。

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

2010年的43.0%。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提高,“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9.6万亿元,年均增长25.5%,增速比十五时期提高8.5个百分点; 2010年服务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54.7%, 比“十五”末期提高 1.1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从2005年31.3%到2010年的34.8%。
生产性 服务业
商务服务业 仓储物流业 信息传输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计算机服务业 技术服务业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活性 服务业
公共 服务业
基础教育 公共卫生 公共管理服 务 公益信息服 务 ···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居民服务业 文化体育业 娱乐业 ···
西安投控专题研究课题
资料来源:西安市十二五规划范本
西安投控专题研究课题
西安市五大主导产业
目 录
现代服务产业 装备制造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旅游产业
文化产业
西安投控专题研究课题
服务业定义及不同分类
服务业是指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即国际通行的产业划分标准的第三产业,其 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服务业按服务对象一般可分类为:
西安投控专题研究课题
十一五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实现了较快发展,规模总量不断扩大,就业贡献不断 提高。2010年我国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1万亿元,比2005年增加9.6万亿元,增长 1.28倍。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1.9%,高于国内生产总值0.7个百分点,比“十五” 期间加快1.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005年的40.5%提高到
西安投控专题研究课题

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

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
《建议》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既是对以往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发展理论认识的进一步深入,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关新闻:
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方针
一是,要坚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结构不合理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制约因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二是,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支撑。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主要支撑。三是,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息息相关。只有科学发展,才能解决改革过程中的一切问题,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和改善民生。四是,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大,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瓶颈。建设“两型”社会,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五是,要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形成通过改革促进开放,通过开放带动改革,通过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完全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为此,《建议》提出了“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这“五个坚持”,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定了明确的路径:在发展方向上,要做结构上的战略调整;在发展理念上,要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发展目标上,要关注民生、注重保障;在发展重心上,要把节能减排、环境协调作为突破口;在发展动力上,要坚持改革开放。这“五个坚持”,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我们要全面深刻理解,认真贯彻落实。

《陕西省综合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

《陕西省综合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

陕西省综合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交通运输是先导性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十二五”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西部强省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巩固良好的发展势头,努力实现交通运输迈上新台阶。

根据《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陕西省综合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

一、现实基础“十一五”时期,全省交通运输业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运输能力紧张状况总体缓解,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正在成为竞争的新优势,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

(一)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五年累计完成投资约2800亿元,是“十五”期间投资的3倍多。

建成铁路约1400公里,包西通道扩能、太中银等一批骨干项目相继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郑西客运专线正式运营。

新增公路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约2100公里,建成了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榆靖沙漠高速、西汉高速和机场专用高速公路等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重大工程。

新建、改建农村公路约11万公里,近乎100%乡镇、83%建制村通上了沥青路或水泥路,农村交通条件步入中等发达省份行列。

汉江安康至紫阳段形成省级文明航道。

榆林新机场投入运行。

西安地铁2号线进入了试车和调试阶段。

(二)交通骨架网络初步形成。

截止“十一五”末,全省建成干支铁路22条,营业里程4300公里,基本形成了“两纵五横四个枢纽”骨架网。

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4.7万公里,高速公路“米”字型主骨架全面建成,通车里程达到3403公里,覆盖了全省81个县(市、区),形成了省内当日往返、周边城市当日到达的“一日交通圈”。

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中心,形成了“一主四辅”航空运输格局,构建了连接国内外近80个城市的150余条空中航线网络。

(三)综合运输能力明显增强。

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吞吐量排名均进入全国前十位行列。

西安车站发送旅客突破2800万人,位居全国第五,陇海铁路货运量突破11000万吨。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十二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十二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十二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1.21•【字号】市政办发[2011]210号•【施行日期】2011.1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十二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市政办发〔2011〕21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西安市“十二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

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西安市“十二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全市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实施统筹城乡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大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发展。

一、“十一五”西安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一)西安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成就1. 综合生产水平大幅提高,都市农业发展成效显著。

2010年,全市粮、菜、果总产量分别达到221.65万吨、253.10万吨、84.78万吨,较2005年增长7.8%、29.3% 、65.3%;肉、蛋总产量分别为13.65万吨、12.38万吨,与2005年基本持平;奶类优势突出,总产量达到63.37万吨,较2005年增长50.09%。

全市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农业板块和产业带进展顺利,优势产业发展突出,农业生产规模化成效明显。

长安、蓝田、临潼、高陵等区县150万亩优质粮食产业带,发展到234万亩;阎良10万亩无公害瓜菜板块,发展到11.5万亩;周至20万亩猕猴桃板块,发展到27.3万亩;临潼、未央10万头奶牛板块,发展到10.2万头;秦岭北麓30万亩旅游农业板块,发展到31万亩。

最新《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02

最新《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02
西部沣滈新区主要包括高新 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区、六村堡 组团、汉长安城遗址、阿房宫遗 址、昆明池及其周边区域、长安 产业聚集区等。
依托周、秦、汉文化资源及 沣河、汉昆明池等生态资源,建 设成为集生态、文化旅游、高新 产业、商贸、居住为一体的城市 西部新区,以生态建设带动相关 文化旅游、高新技术、商贸、居 住等产业的发展,推进西咸一体 化进程,从而带动西部区域的经 济发展。
3、通过规划控制,提高城市土地利 用率。
西安市政府
二、总体发展思路
保护山塬河湖,凸现生态文明; 塑造城市特色,复兴长安盛世; 打造四大新区,壮大板块经济; 完善基础设施,统筹城乡发展。
西安市政府
三、区域发展重点
(一)东部浐灞新区
由浐灞生态区、纺织城地 区、国际港务区组成。
1、浐灞生态区:是西安以 综合现代商贸、会展、休闲度 假产业的为主生态型滨水新区。 集中建设区89平方公里。浐、 灞河综合环境治理已初具规模, 今后将将重点建设欧亚国际贸 易区、浐灞金融商务区、世界 园艺博览园、欧亚论坛及生态 环保节能社区、浐灞河生态湿 地、广运潭等项目,建设大型 居住社区和休闲度假区拉动整 个区域发展。
电子工业园
商务发展带
西安市政府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0
东部浐灞新区近期共需新 增建设用地7.8平方公里(其中 主城区范围内5.8平方公里), 中 期 新 增 建 设 用 地 17.4 平 方 公 里(其中主城区范围内14平方 公里),远期新增建设用地9.7 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范围内 7.7平方公里)。
西安国际港务区总体规划图
西安市政府
(二)西部沣滈新区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 2020年》02
一、发展战略

陕西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

陕西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

陕西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〇一一年九月目录一“十一五”城镇化发展回顾 (1)(一)主要成就 (1)1. 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化的经济效应进一步显现 (1)2. 非农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城镇化的产业和就业推动效应明显 (2)3. 城镇化规模进一步扩大,城镇建设水平大幅提升 (2)4. 县域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城乡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 (3)5. 城镇化的政策引导不断加强,城乡规划编制工作成绩斐然 (3)(二)存在问题 (4)1. 城镇化水平仍显落后,城镇规模总体偏小 (4)2. 城镇化的产业支撑有待进一步加强,小城镇特色产业基础薄弱 (4)3. 城镇特色不鲜明,城镇设施水平偏低 (5)4. 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镇化发展不均衡 (5)5. 城镇管理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6)6. 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制约凸显,城镇生态安全问题突出 (6)二“十二五”城镇化发展机遇与挑战 (6)(一)发展机遇 (6)1. 我省已进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关键时期 (6)2. 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形成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外在推力 (7)3. 新时期农民进城发展的强烈需求构成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 (7)4.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8)5. 区域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明晰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导向和机遇 (8)(二)面临挑战 (9)1. 新时期的社会矛盾使城镇化发展面临考验 (9)2. 大规模劳动力转移给城镇化带来了巨大挑战 (9)3. 村庄人口的持续减少提出了重构城乡居民点体系的要求 (10)4. 两型社会和安全城镇的建设给城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10)三“十二五”城镇化发展思路和目标 (10)(一)指导思想 (10)(二)发展战略 (11)1. 新型城镇化战略 (11)2. 统筹城乡战略 (11)3. 低碳、环保、安全战略 (11)4. 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战略 (11)(三)发展目标 (11)1. 城镇化发展进入快车道 (12)2. 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12)3. 县城和重点镇建设达到新水准 (13)4. 城镇体系呈现新格局 (14)四“十二五”城镇化发展重点 (14)(一)打造核心,全力建设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 (14)1. 构筑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骨架 (15)2. 加快推进西咸新区建设 (15)3. 加强和完善综合交通体系 (16)4. 强化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 (16)(二)强化多级,切实推进大中城市建设 (17)1. 宝鸡——重点推进宝鸡—蔡家坡一体化发展 (17)2. 渭南——着力打造“一区两组团”城市空间格局 (17)3. 榆林——大力推进榆横一体化发展 (17)4. 汉中——切实改善外围组团发展环境 (18)5. 延安——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18)6. 铜川——着力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 (18)7. 安康——全面建设月河川道城镇带 (19)8. 商洛——大力推进商丹一体化 (19)9. 杨凌——积极推动撤区设市 (19)(三)做强县城,强力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 (20)1. 增强功能,提升县城对人口和产业的载荷能力 (20)2. 扩大规模,推进一批县城设市设区 (20)(四)做大集镇,推进重点示范镇标准化建设 (21)1. “以城带镇”,促进大中城市周边卫星城镇建设 (21)2. 做大集镇,建设标准化重点示范镇 (21)(五)统筹城乡,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2)1. 开展城乡统筹试点示范建设 (22)2. 促进有条件农村人口转移转化 (22)3. 推进城乡居民点体系重构 (23)4. 加强城镇社区和社区化新村建设 (23)(六)完善功能,着力增强城镇承载力 (24)1. 加强城镇设施承载能力 (24)2. 增强城镇住房保障能力 (25)(七)质量并重,积极提升城镇化品质 (26)1. 优化城镇生态环境 (26)2. 彰显城镇文化特色 (26)3. 强化城镇安全建设 (27)五“十二五”城镇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27)(一)强化城镇规划引导作用 (27)(二)改善城镇化政策制度环境 (27)(三)完善城镇组织管理体系 (28)(四)构建城镇建设资金保障机制 (28)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西安规划

大西安规划
17

增强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坚持副中心城市和组团式的发 展理念,通过政府推动等,增强副中心城市对全市经济发展 的支撑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布 局合理、经济发达、特色明显、功能配套全、集聚集约水平 高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 户县将积极承接高新区产业转移,成为我市重要的装备 制造业基地和软件服务外包基地。同时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 保护,加快建设以自然生态和宗教文化为主的旅游带,加强 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共同打造具有特色的生态文化 旅游圈等。


四大亮点:
——生态田园新城 新区在以组团布局发展模式保持新区良好生态格局 的同时,规划了223平方公里的农田和果园用地和237平方公里的 水域、生态防护绿地,新区将建设成"城在绿中,林田遍布"的城园交融、 和谐共生的现代田园城市。

40
——快捷交通联接 规划通过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城市轨道、 大运量公交多种现代交通方式的支撑,建设新区综合性交通枢纽,实 现公交方式零换乘,倡导低碳出行,实现新区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之 间、新区内组团间的便捷连接。 ——优美小镇点缀 规划在新区倡导建立全新的可持续的城市生活模式, 城市发展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取得平衡。延续原有的乡村生活模式,强 调生态环境保护。以文化旅游、农园风情、关中民俗和滨水休闲为特 色建设生态田园小镇,以集约建设用地的立体城市模式建设重点示范 镇。 ——现代农业衬托 规划在新区通过发展以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外向 型农业为特色的都市农业、现代农业,力争将新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 和城市建设高度融合的新区,成为未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菜篮子基 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38
实施要点:

统筹整合省市条块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重点阐明“十二五”时期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战略导向和发展重点,是政府履行职责和制定实施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年度计划及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十二五”时期是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全面启动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化市情认识,抓住和用好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西安城市价值得到有效兑现,城市实力、活力和魅力迅速提升,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是城市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是城乡居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改革开放推进最快的时期,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迅速提升,进入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新阶段。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十一五”以来,西安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生产总值连续跨越2000亿、3000亿两大台阶,在全国城市中的位次明显前移。

经济规模快速壮大。

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241.49亿元,年均增长14.5%,是2005年的2.47倍。

人均GDP达到5790美元,是2005 年的2.67倍。

完成财政总收入510.78亿元,年均增长27.3%,是2005年的3.1倍。

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1.8亿元,年均增长33.3%,是2005年的3.31倍;支出达到371.65亿元,增长34.2%。

投资消费需求旺盛。

“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1万亿元,为“十五”期间投资总量的4倍;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11亿元,年均增长18.9%,是2005年的2.4倍。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到“十一五”末,五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1620.7亿元,占全市GDP的50%;实现工业增加值1006亿元,是2005年的2.4倍;三次产业结构由5:42.5:52.5调整为4.3:43.5:52.2。

开发新区作用凸显。

开发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的比重持续上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到全市的35%和75.6%,成为全市推进产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载体。

城乡面貌极大改善。

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确立了把西安建设成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的新定位,城市特色逐步彰显。

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9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由2005年的63.3%提高到2010年的70%。

综合交通网络更加完善。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800万人次,进入世界百强机场行列;铁路路网更加完善,成为全国铁路六大客运枢纽之一;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速公路全部建成,成为全国高速公路重要的节点城市;城市主要路网基本形成,地铁一、二号线全面开工建设,二环路实现立交化,三环路主线贯通,断头路基本打通,人均道路面积14.8平方米。

农村公路建设改造8400公里,基本实现平原区行政村“村村通油(水泥)路”。

市政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186.35万吨,城市未来发展用水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燃气普及率达到95%,污水处理率由40%提高到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3%,供电能力日最大负荷达到369.6万千瓦,比2005年增加128.4万千瓦。

城市管理提升年活动全面实施,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成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全面启动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工程和增绿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45%,绿地率达到31.97%;大力实施“碧水工程”,开展渭河西安城市段、浐灞河全流域、沣河流域等水系生态综合治理,一大批城市生态公园相继建成,增加各类水面2万多亩。

圆满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两项约束性减排指标,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别削减14.1%和22.1%。

大气环境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4天,比2005年增加了14天,创历史最好水平。

城市改造成效显著。

大力推进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工程,完成120个城中村整村拆除工作,和30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安臵房开工面积约4000万平方米,已回迁居民14.52万人。

区域改造进程加快,启动实施未央新城、大明宫、纺织城、大兴新区、朱宏路、解放路、东大街、小寨商圈、土门地区等一批区域改造工程。

全面完成陇海线城市段环境整治,彻底改变了铁路沿线多年来脏乱差面貌。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大力实施“民生八大工程”,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市民幸福感明显增强。

全市民生方面总投入达到185.1亿元,增长27.2%。

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十大中国最关爱民生城市等荣誉称号。

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2244元和7750元,年均增长17.3%和23.5%,分别是“十五”末的2.3倍和2.24倍。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56.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新建人力资源市场14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0.82万人。

累计发放全民创业小额担保贷款7.97亿元,被国家确定为首批“创业型试点城市”。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87.03万人、130.11万人、364.4万人、109.45万人和87.72万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387.39万人。

经济适用房累计完成投资144亿元,累计竣工815万平方米,解决了9万户单位职工和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廉租房建设进程加快,累计保障家庭20017户。

32万城乡低保群众实现了应保尽保,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教育优先地位进一步巩固。

累计投入244.2亿元,完成全市山区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建成99所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完成137所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80所薄弱学校治理和201.8万平方米校舍安全工程任务,在全省率先实施“蛋奶工程”,惠及农村学生25.1万人。

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达到98%以上,初中升学率达到90.1%。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批医疗卫生项目启动实施,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1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建成8个区县文化馆、6个区县图书馆和79个街道、乡镇标准文化服务站,完成1696个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基本形成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一大批惠民工程相继实施。

半价公交、免费公厕、放心馒头、蔬菜早市、便民市场、新殡仪馆等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迈出新的步伐。

完成265户国企改制,安臵职工17.9万人,国企改革完成面累计达到98.5%。

组建了市工业资产经营公司、市投资控股公司、市建工集团和市水务集团,对国有资产的控制力进一步增强。

文化体制改革加速推进,西安秦腔剧院、歌舞剧院等事业单位完成改制,成立了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区县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完成新一轮市、区县政府机构和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市政府机构精简至41个,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教育、卫生等公益服务事业机构得到加强。

高陵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进展顺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户籍一元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

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效。

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7.67亿美元,年均增速长20.65%,是“十五”期间的3.89倍;累计实际利用内资3150亿元,年均增长19.24%;累计自营进出口总额224.29亿美元,年均增长30%,是“十五”期间的5倍。

世界500强企业在西安设立123家企业或办事机构,与18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直接贸易往来。

西安出口加工区进出口贸易额居西部15个出口加工区第2位,西安保税物流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营。

接待海内外游客5285万人次,是2005 年的2.35倍。

实现旅游总收入405.18亿元。

韩国总领事馆、泰国驻西安领事办公室相继设立,国际友好城市达到20个。

欧亚经济论坛机制形成和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成功申办,使西安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荣获“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称号。

专栏1 “十一五”时期西安经济社会发展五大经验◆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提升发展境界。

从基本市情出发,把握西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建设人民满意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明确了产业发展、区域布局、富民强市等一系列体现西安特色的发展理念。

◆坚持以保障改善民生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市民共享发展成果,创造政通人和的和谐新局面。

始终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市民作为工作准则,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解决民生问题上,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全面发展社会事业,高度关注困难群体,努力维护社会公平,认真解决好就业、出行、住房、环境、安全等与人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

◆以新区带动战略为突破口,促进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充分发挥板块经济的驱动作用。

把经济发展、城市功能完善和城市框架扩大有机结合起来,相继建设了“五区一港两基地”八个开发新区,促使西安的城市规模得到迅速扩张,奠定了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的基本架构,创造了以开发区为先导带动区域整体发展的西安发展模式。

◆以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为抓手,通过项目抓投资,拉动经济快速发展。

以政府信用为依托,充分发挥我市各级投融资平台作用,为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筹集了大量建设资金。

采取绿卡制度、联席会议制度等有效措施,加快在建项目进度,有效地改善和提升了城市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水平。

◆以资源价值的充分兑现为重点,深入挖掘西安比较优势,将存量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注重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加速兑现城市价值,将区位、人文、科教等优势资源激活放大,转化为吸引外资、强化区域合作、发展特色经济的增量优势。

第二章 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市发展。

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专栏2 “十一五”规划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序号 指标名称 2005年实际十一五 目标 2010年 完成 十一五 年均增速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313.932580 3241.49 14.5 2 人均生产总值(美元) 21653600 5790 3 三次产业比例 5:42.5:52.5 3:45:52 4.3:43.5:52.2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670.561340 1611 19 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835.11910 3250.56 31 6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39.0197 103.82 21 其中:出口(亿美元) 26.3474 53.17 7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73.05141 241.8 27 8 研发经费占GDP 比重(%) —2.5 4.5 9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 7.913 11.3 10 非公有制经济占GDP 比重(%) 43.350 49 11 城市常住人口(万人) 808.1882 850 12 城市化率(%) 63.368.8 70 13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万人) 3040 56 14 城镇登记失业率(%) 4.34.5 4.5 1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962815000 22244 18.2 16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34605500 7750 17.5 17 万元GDP 综合能耗(吨标煤) 1.030.79 0.79 18 化学需氧量减排率(%) —14.1 14.1 19 二氧化硫减排率(%) —22.2 22.2 20 森林覆盖率(%) 4245 45 21 城市绿地率(%) — 30 31.97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