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县实验小学2014年秋季儿童蛔虫感染监测资料

合集下载

【VIP专享】14岁儿童蛔虫感染监测资料

【VIP专享】14岁儿童蛔虫感染监测资料

冷水滩区骄阳小学2013年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严重地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为巩固我校儿童蛔虫感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及技术规范》、《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和《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的进一步巩固我校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了解我校小学生蛔虫卵的感染率,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卫生校城创建工作提供相关评价依据。

二、组织领导我校儿童肠道蛔虫病的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开展,卫生局、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

卫生局、校教育局成立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及专家技术组,疾控中心成立负责儿童蛔虫病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业务技术指导,学校成立负责儿童蛔虫病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的组织和人员,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三、调查和防治范围、对象(一)调查范围、对象、检查方法1.调查范围:本校14岁以下小学生。

2.样本量:驱蛔前、后样本量。

3.调查对象:本校14岁以下小学生。

4.检查方法:采集调查对象的粪便标本,每份标本需要采集5-10g粪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方法见检验教材)检查,检测蛔虫感染情况。

采集标本由校疾控中心负责检测,检测结果经汇总后及时上报和通报校教育局。

(二)防治工作为进一步巩固我市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决定在城区的中、小学和托幼机构在持续加强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蛔虫感染自查,自购驱蛔药物进行治疗相结合的方式的强化防治工作,对象为4岁以上14岁以下儿童。

四、职责分工1.负责安排对抽样人群进行采样,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驱虫前后,学生蛔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2、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由班主任通知学生转告家长自愿自行购买驱蛔药物对学生进行治疗,并负责进行服药率统计。

蛔虫症诊断标准

蛔虫症诊断标准

如果儿童蛔虫病感染较轻,肠道内寄生虫较少,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故无法直接用症状来判断是否有蛔虫。

一般针对疾病的判断,除了症状外,还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一步确定。

1、症状:可观察儿童是否出现异食癖、精神不振、经常肚子疼、磨牙、饭量大易饿却面色消瘦等症状。

若无症状者,则可查看儿童既往病史中是否有排蛔虫或者呕吐蛔虫的情况;
2、影像学检查:可在医院做B超影像检查胆管内是否有蛔虫影,静脉胆道造影片有时会见到胆管内有条状充盈缺损影,有上述症状者大部分可判断为蛔虫病;
3、实验室检查:也可去医院做血常规检查,主要以病原体检测和血液检查为主。

查看嗜酸性粒细胞是否增高,增高则可能感染蛔虫病。

同时可进行粪便涂片检测,检查到蛔虫卵即可确诊感染蛔虫病。

14岁儿童蛔虫感染监测资料-(2016)

14岁儿童蛔虫感染监测资料-(2016)

14岁儿童蛔虫感染监测资料-(2016)2016年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严重地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为巩固我校儿童蛔虫感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及技术规范》、《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和《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的进一步巩固我校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了解我校小学生蛔虫卵的感染率,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卫生校城创建工作提供相关评价依据。

二、组织领导学校成立负责儿童蛔虫病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的组织和人员,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三、调查和防治范围、对象(一)调查范围、对象、检查方法1.调查范围: 14岁以下在校学生。

2.调查对象:驱虫前、后分别对学生进行调查,调查不少于300人。

其中每个年级的人数不能少于50人,做为调查对象。

3.检查方法:调查家长及学生,检测蛔虫感染情况。

(二)防治工作为进一步巩固我校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决定持续加强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蛔虫感染自查,自购驱蛔药物进行治疗相结合的方式的强化防治工作,对象为6岁以上14岁以下儿童。

四、实施内容(一)健康教育开学后,学校将寄生虫的防治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采取多种形式活动,提高学生对蛔虫危害和防治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驱虫前后,蛔虫感染情况调查在上级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开展驱虫前后蛔虫感染情况监测。

驱虫前感染情况调查有助于了解目前我校蛔虫感染率,指导防治工作。

驱虫后感染情况调查可反应防治工作成果,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价,并指导下一步的防治工作开展。

(三)驱虫对适合服药物者在自愿、自费的原则下进行服药驱虫,由班主任向学生和家长宣传相关知识,鼓励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自查,对感染者进行治疗。

县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方案

县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方案

县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方案一、背景蛔虫是一种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寄生虫,主要通过食入被感染的食物或水源而传播。

蛔虫感染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特别是岁以下儿童,其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易受到感染。

蛔虫感染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如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

为了保护儿童健康,需要对岁以下儿童的蛔虫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干预。

二、监测目标1.目标人群:县岁以下儿童。

2.目标指标:蛔虫感染的发病率。

三、监测方法1.监测样本选择(1)样本范围:全县岁以下儿童。

(2)样本数量:根据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出该年度县岁以下儿童的总人口数,并根据统计学原理,确定适当的样本数量。

样本数量要能够代表全县岁以下儿童的总体情况。

2.监测方案(2)实验室检测:抽取一部分调查对象的粪便样本,进行蛔虫卵的检测。

可采用常规的寄生虫卵检测方法,如鏡檢法、福尔马林浓度法等。

3.监测时间和频率监测可定期进行,如每年进行一次。

具体监测时间可与县卫生部门协商确定,一般应选择与传播高峰期、检出率较高的时段进行。

四、数据分析与利用1.数据收集:从问卷和实验室检测中收集数据。

2.数据分析:根据收集的数据,计算儿童蛔虫感染的发病率,并进行统计分析。

还可以分析蛔虫感染与个人基本信息、家庭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联。

3.数据利用: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儿童家长提供相关预防和控制建议。

如果发现蛔虫感染的明显疫情,则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感染者进行治疗,同时加强对儿童的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

五、监测评估与质控1.监测评估:对监测工作进行评估,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估监测方案的效果和可行性,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2.质量控制:严格控制实验室的操作流程和技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设立监测工作的质量控制体系,制定相关质量标准和操作规范。

六、预防与控制措施1.儿童个人卫生教育:加强儿童个人卫生教育,特别是手卫生和食品卫生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

学校蛔虫监测防治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12)

学校蛔虫监测防治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12)

学校蛔虫监测防治方案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严重地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为巩固我校儿童蛔虫感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及技术规范》和《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治领导小组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相关信息互通机制,指定明确的信息沟通人员。

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组长:张志兰
副组长:张巧玲
二、实施内容
(一)健康教育
开学后,学校将寄生虫的防治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

采取多种形式活动,提高学生对蛔虫危害和防治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宣传教育
预防蛔虫病必须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宣传教育,特别在夏季,是蛔虫感染的高峰季节,更应该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或剪指甲、不吸吮手指,生吃蔬菜瓜果必须洗净,不喝生水,不随地大便等。

另外,要妥善处理和使用粪便,改善环境卫生,以消灭或减少外界环境中的蛔虫卵。

定期普查普治,注意防止重新感染,及时治疗蛔虫病,不但能防止并发病,而且能消灭传染来源,目前常用
的驱虫药物有:速效肠虫净、阿苯哒唑、史克肠虫清以及苦楝根皮等。

三、预防与治疗
蛔虫症好治不好防。

好治是说优质的驱虫药疗效好,副作用少。

不好防是说蛔虫卵经过许多途径都能进入人的肠道,所以预防初次感染、重复感染都很重要。

因此要做大量的工作,才能杜绝蛔虫病。

实验四 寄生蠕虫及粪便内蠕虫卵检查

实验四 寄生蠕虫及粪便内蠕虫卵检查

实验5 蛔虫及其他原腔动物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蛔虫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认识原腔动物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认识人体常见的寄生线虫。

二、实验材料1.猪蛔虫浸制标本及横切面装片。

2.人体常见寄生线虫浸制标本和虫卵装片。

3.其他原腔动物常见种类标本。

三、实验器具与药品显微镜、放大镜、蜡盘、尖头镊、解剖剪、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单面刀片、大头针等。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一)蛔虫(Ascaris)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将猪蛔虫浸制标本置于盛水的蜡盘中,观察其外形。

1.外形观察形态结构蛔虫体长圆形,体表光滑,外包厚角质膜,左右背腹具四条纵走的体线,口端有三个唇片,一片背唇,两片腹唇。

泄殖孔位距腹唇2 mm左右,肛门在体后端腹面。

雌雄个体区别蛔虫雌、雄异体,雌性较粗大,雄性较细小;雌性体后端尖直,雄性体后端向腹面弯成钩形;雌性生殖孔在体腹前1/3处,雄性生殖孔与肛门合并,开口称泄殖孔,自孔中伸出两根交合刺,是雄虫交配时用以固着的器官。

2.内部结构解剖及观察首先判断虫体的背腹面,雌虫腹面有阴门和肛门,雄虫末端弯曲面为腹面。

将蛔虫背面朝上置蜡盘上,用解剖针从背面中线处轻轻划破其体壁,从前端至后端,把它向两侧展开,再用大头针以45 斜插固定在蜡盘上(注意划针时不能太深,以免划破内部器官)。

解剖完毕,可加一些水在蜡盘里,使虫体浸润在水中,然后按下列顺序观察。

(1)体线蛔虫背面和腹面的正中各有一条背线和腹线,在身体的两侧分别可见到侧线,是体壁表皮层加厚的部分,将体壁的肌肉层分隔成4列。

(2)原体腔打开蛔虫体壁,在体壁与肠壁之间为宽广的原体腔(图5-1)。

原体腔不与外界相通,其内充满着体液和白色迂回细管状的生殖系统,可输送养料。

(3)消化系统紧接着口的是肌肉质的咽头,然后是一条薄扁略呈绿色的肠和直肠,最后通肛门。

注意线虫动物已具有完全的消化管。

图5-1 蛔虫内部解剖A .雌虫;B .雄虫;C .虫卵。

(自江静波等)(4)生殖系统雌虫在体中部靠后端有左右成对的细线状卵巢,各连着较粗的输卵管,再通最粗大的子宫,一对子宫会合成短的管状阴道,开口在距身体前端腹面约1/3处。

《蛔虫感染状况调查》

《蛔虫感染状况调查》

《蛔虫感染状况调查》蛔虫等肠道蠕虫感染是中小学生常见疾病,是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解掌握镇巴县学生蛔虫感染状况,于xx-10/11结合中小学生健康检查进行了蛔虫感染状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该县二年级在校学生。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监测对象。

城区抽查城关小学、泾洋小学二年级各2个班学生。

农村按东中西三个片区各随机抽取4所小学二年级的全体学生。

1.2方法1.2.1监测方法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监测对象进行粪检。

1.2.2调查项目评价方法调查了解学生家庭经济、家庭厕所卫生、生活饮用水情况和本人卫生习惯。

将家庭经济状况分为上、中、下3个档次,农村人均纯收入在xx元以上为上等,1200~xx元为中等,低于1200元为下等;居民人均收入高于5000元为上等,3000~5000元为中等,低于3000元为下等。

家庭厕所卫生状况分好、中、差3个档次,水冲式厕所为卫生好,厕所基本干净为卫生一般,人畜并用或不卫生为卫生差。

家庭生活饮用水情况为好、中、差3个档次,使用自来水为好,使用井水、泉水、河水且方便者(挑一担水在10min 以内)为中,使用河水、泉水、井水不方便者或浆池水者为差。

本人卫生习惯分好和差两个档次,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勤换衣物,不吃未洗净的瓜果和蔬菜,不喝生水,平时讲卫生为好,反之为差。

2结果2.1随机抽取了城关小学、兴隆小学、巴庙小学等14所二年级在校学生714人,采集合格粪便标本436份,阳性标本112份(包括鞭虫3人),阳性率为25.69%。

其中男生阳性65人,阳性率25.79%,女生阳性47人,阳性率25.54%,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4p>0.05);但农村学生感染率明显高于城区学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4p内容仅供参考。

某学校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报告(模板)

某学校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报告(模板)

某学校儿童蛔虫感染情况
调查报告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为掌握我校儿童蛔虫感染现状,为今后制订蛔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年×××月我校对在校学生进行了蛔虫感染情况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调查对象为本校1-6年级学生(若为中学,调查对象仅限初一学生),每年级调查?人(最好是50-100人)(如中学调查200-300 人),共计调查?人。

2、方法:用一次性采便盒采集调查对象粪便标本5-10g,送市疾控中心化验。

3、统计分析:根据市疾控中心反馈监测结果,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二、结果
本次共调查儿童人,蛔虫卵检出人,蛔虫感染率%。

其中,男性蛔虫感染率%(/),女性蛔虫感染率%(/)。

一年学生蛔虫感染率%(/),二年学生蛔虫感染率%(/),三年学生蛔虫感染率%(/),四年学生蛔虫感染率%(/),五年学生蛔虫感染率%(/),六年学生蛔虫感染率%(/)。

见表1。

3、建议
本次调查显示,我校儿童蛔虫感染率为%,低于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了≤3%)。

今后,我
们要继续对学生加强蛔虫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蔬菜要洗烫、不做玩土及弹球等容易污染手的游戏等,防止病从口入,继续保持低水平的蛔虫感染率。

表1:
某校儿童蛔虫感染情况统计表
年月日。

蛔虫感染实验报告结果(3篇)

蛔虫感染实验报告结果(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由蛔虫寄生在人体肠道内引起。

蛔虫感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儿童和孕妇。

为了了解蛔虫感染的病理过程及防治措施,本实验选取了蛔虫感染模型,通过观察蛔虫在人体肠道内的生长、繁殖情况,以及宿主对蛔虫感染的免疫反应,为蛔虫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昆明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

2. 实验试剂:蛔虫卵、生理盐水、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

3. 实验仪器:显微镜、离心机、培养箱、手术器械等。

三、实验方法1. 蛔虫卵的制备:收集新鲜蛔虫卵,置于生理盐水中,用离心法去除卵壳,获得纯净的蛔虫卵。

2. 蛔虫感染: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小鼠通过口服途径感染蛔虫卵,对照组小鼠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

3. 实验观察:定期观察小鼠的体重、精神状态、粪便情况等,并记录数据。

4. 肠道寄生虫检查:在实验结束时,解剖小鼠,收集肠道内容物,进行寄生虫检查。

5. 免疫组化检测:取小鼠肠道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宿主对蛔虫感染的免疫反应。

四、实验结果1. 体重变化:实验组小鼠在感染蛔虫后,体重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蛔虫感染对小鼠的生长发育产生了影响。

2. 精神状态:实验组小鼠感染蛔虫后,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与对照组相比,症状明显。

3. 粪便情况:实验组小鼠感染蛔虫后,粪便中蛔虫卵数量较多,且粪便性状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4. 肠道寄生虫检查:实验组小鼠肠道内存在大量蛔虫,对照组小鼠肠道内未发现蛔虫。

5. 免疫组化检测:实验组小鼠肠道组织中,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宿主对蛔虫感染的免疫反应较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五、实验结论1. 蛔虫感染会对小鼠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

2. 蛔虫感染会导致小鼠粪便性状改变,粪便中蛔虫卵数量较多。

3. 宿主对蛔虫感染的免疫反应较弱,可能导致蛔虫在人体肠道内大量繁殖。

蛔虫实验室检测课件

蛔虫实验室检测课件
详细描述
肠黏膜活检是一种通过取肠道黏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很高的准确度,但由于是有 创性检查,一般仅用于特殊情况,如疑似肠道寄生虫感染且其他检测方法无法确诊的情况。
04
实验室检测结果解读
阳性结果解读
01 02
阳性结果解读
当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蛔虫感染阳性时,表明受检者体内存在蛔虫感染。 阳性结果可能表现为粪便中检测到蛔虫卵或血液中检测到特异性抗体。 此时,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蛔虫实验室检测课件

CONTENCT

• 蛔虫概述 • 蛔虫病的临床症状与诊断 • 实验室检测方法 • 实验室检测结果解读 • 预防与控制
01
蛔虫概述
蛔虫的形态特征
02
01
03
蛔虫呈圆柱形,两端尖细,体表光滑。 头部较尾部略宽,口缘有三片唇。 雄虫长15-35cm,雌虫长20-45cm。
蛔虫的生活史
蛔虫病的误诊与漏诊
误诊
由于蛔虫病的症状较为常见,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 病混淆,可能导致误诊。
漏诊
部分患者可能因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而未被诊断,导 致漏诊。
预防与控制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注意饮食卫生,定期开展驱蛔 治疗,有助于预防蛔虫病的发生和传播。
03
实验室检测方法
粪便直接涂片法
总结词
简便易行,适用于大量样本筛查,但检出率较低。
复查建议
对于一些疑似感染蛔虫但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复查,以便及早发 现潜在的蛔虫感染。复查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或更换检测机构,以提高检出率。
预防措施
虽然检测结果为阴性,但预防蛔虫感染仍然非常重要。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 饮食卫生,避免饮用生水和使用未经充分消毒的食具等。

蛔虫生物实验报告

蛔虫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蛔虫生物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4月15日姓名:张三专业:生物科学学号:12345678室温:25℃成绩:(由老师填写)一、实验目的1. 观察蛔虫的形态特征。

2. 了解蛔虫的生命周期和生殖方式。

3.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是人体常见的寄生虫之一,主要通过食入感染期虫卵感染人体。

本次实验通过观察蛔虫的形态特征,了解其生命周期和生殖方式,为防治蛔虫病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蛔虫样本、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生理盐水、镊子、滴管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解剖镜、酒精灯、加热器、培养皿等。

四、实验流程1. 准备工作:将新鲜蛔虫样本放入培养皿中,用生理盐水清洗,去除杂质。

2. 观察蛔虫形态特征:使用解剖镜观察蛔虫的体形、颜色、口器、肛门等部位。

3. 制作蛔虫样本:将清洗干净的蛔虫样本放入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盖上盖玻片。

4. 显微镜观察: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蛔虫的细胞结构、生殖器官等部位。

5. 记录实验结果:详细记录观察到的蛔虫形态特征、生命周期和生殖方式。

五、实验结果1. 蛔虫形态特征:蛔虫呈长圆柱形,体长可达30-50厘米,体色为淡黄色或灰白色。

口器为口唇,肛门位于虫体末端。

2. 蛔虫生命周期:蛔虫的生命周期分为虫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虫卵在人体肠道内孵化出幼虫,幼虫随粪便排出体外,进入土壤中发育成成虫。

3. 蛔虫生殖方式:蛔虫为雌雄异体,生殖器官发达。

雌虫每天可产卵约24万个,虫卵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感染人体。

六、实验分析1. 观察到的蛔虫形态特征与资料描述相符,说明实验操作规范,显微镜使用正确。

2. 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蛔虫细胞结构清晰,生殖器官发育良好,说明蛔虫样本新鲜,实验条件适宜。

3.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蛔虫在不同倍数显微镜下的形态变化,加深对蛔虫形态特征的理解。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蛔虫的形态特征、生命周期和生殖方式,了解了蛔虫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蛔虫实验室检测(1)

蛔虫实验室检测(1)
两条明显的侧线。 2)、颜色:活虫粉红色或微黄色,死后灰白色。 3)、口唇结构:
口孔位于虫体顶端,周围有3个唇瓣,呈“品”字形排列,背唇瓣1 个,大,亚腹唇瓣2个,略小。唇瓣内缘有细齿,外缘有乳。 4)、雌雄区别:
雌虫大小为20~35×0.3~0.6cm,尾端钝圆。消化道末道开口于 肛门。阴门位于虫体腹面前、中1/3交界处,生殖器官为双管型。雄 虫大小为15~31×0.2~0.4cm,尾端向腹面卷曲,消化道末端与射精 管开口于泄殖腔。有交合刺一对。生殖器官为单管型。 5)、蛔虫横切面:蛔虫食管壁比较厚。
8
三、生活史
1、寄生部位:小肠
2、卵发育:受精卵 3w
适宜条件
3、感染期:感染期虫卵
感染期虫卵
4、感染方式:多样性
经食物吃入
经饮水喝入
经苍蝇携带污染—食入
2021/8/14
9
(一)发育过程流程图:

随粪便排出体外进入 泥土或水中


在适宜的条件下经3周 左右时间发育
感染期虫卵
经口侵入人体
在小肠内受消 化液的作用
(3)、收集检查用的标本时,粪便要新鲜,原则上是当天的标本 当天处理,要防止日晒与冰冻。天气热来不及检查的粪便标本可暂时 存放在10℃左右冰箱中。
(4)、粪便标本的固定可用10%的福尔马林,用竹签从标本的中 部和边缘各取一部分粪便,按1份粪便,3份10%福尔马林的比例混合 并将粪便打碎,确保与福尔马林混合均匀。
2021/8/14
11
2、成虫致病: 蛔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主要由成虫引起,可有以下表现:
(1)、损伤肠粘膜 蛔虫唇齿的机械作用和代谢产物可损伤肠粘 膜。患者出现间歇性脐周疼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称肠蛔虫病。

14岁儿童蛔虫感染监测资料-(2016)

14岁儿童蛔虫感染监测资料-(2016)

14岁儿童蛔虫感染监测资料-(2016)D(二)驱虫前后,蛔虫感染情况调查在上级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开展驱虫前后蛔虫感染情况监测。

驱虫前感染情况调查有助于了解目前我校蛔虫感染率,指导防治工作。

驱虫后感染情况调查可反应防治工作成果,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价,并指导下一步的防治工作开展。

(三)驱虫对适合服药物者在自愿、自费的原则下进行服药驱虫,由班主任向学生和家长宣传相关知识,鼓励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自查,对感染者进行治疗。

1.药物选择和治疗原则按照安全、广谱、高效、服用方便的原则。

建议采用阿苯达唑片或甲苯达唑片开展驱虫。

驱虫药品由家长自愿自费到正规药店为孩子购买,并按说明书要求服药。

3.服药前的准备在服药前,对每个学生发放《告家长书》,使家长和学生对蛔虫的危害及防治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并能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驱虫工作,自行为学生购买驱虫药物。

五、实施计划(一)3月20日-4月10日,采取健康教育及发放《告家长书》,通知学生回家转告家长给孩子服用药物驱虫,或带孩子自查,对感染者进行治疗。

(二)4月20日-4月30日,驱蛔后蛔虫感染率监测统计工作。

六、资料的统计、汇总学校分管负责人要积极配合疾控中心工作和资料收集工作,认真填写表中要求相关内容,并妥善保存,做到项目齐全、数据准确,不能弄虚作假。

第四小学校2016年3月15日单位负责人:崔瑛填报日期:2016.4.30 第四小学2016年度蛔虫感染率调查监测工作小结依据《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要求,我校对14岁以下学生进行了蛔虫感染率调查。

为了能按计划高质量的完成本次调查工作,学校制定了《2016年第四小学学生蛔虫感染防治工作措施和计划》,明确了任务及职责,保障了工作顺利开展。

学校教导处负责此次监测任务的调查检验,资料统计,总结上报。

对于此次监测任务,学校高度重视,学校领导还对调查检验工作进行不定期督导检查,保证了调查检测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病原蛔虫实验报告

病原蛔虫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病原蛔虫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蛔虫的基本形态和生活习性。

2. 掌握蛔虫卵的显微镜观察方法。

3. 熟悉蛔虫的病原学诊断方法。

三、实验时间2023年3月25日四、实验地点实验室五、实验材料1. 蛔虫卵标本2. 显微镜3.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4. 乳酸酚透明液5. 滴管6. 纱布7. 记录本六、实验方法1. 观察蛔虫卵的基本形态2. 显微镜观察蛔虫卵3. 分析蛔虫卵的病原学特征七、实验步骤将蛔虫卵标本放置在显微镜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观察蛔虫卵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基本形态。

2. 显微镜观察蛔虫卵将蛔虫卵标本置于显微镜下,调节光圈和焦距,观察蛔虫卵的内部结构,包括卵壳、卵黄、卵白等。

3. 分析蛔虫卵的病原学特征根据观察到的蛔虫卵形态,分析其病原学特征,包括卵壳厚度、卵黄大小、卵白比例等。

八、实验结果1. 蛔虫卵的基本形态观察到蛔虫卵呈椭圆形,大小约为0.06-0.07毫米,卵壳较厚,卵黄较大,卵白较少。

2. 显微镜观察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蛔虫卵的卵壳、卵黄、卵白等结构,卵黄位于卵的中心,卵白包围着卵黄。

3. 病原学特征分析根据观察结果,蛔虫卵的病原学特征如下:(1)卵壳较厚,有利于保护卵内胚胎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2)卵黄较大,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3)卵白较少,可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九、实验讨论1. 蛔虫卵的基本形态和生活习性蛔虫卵呈椭圆形,卵壳较厚,有利于保护卵内胚胎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蛔虫卵在适宜的条件下,会发育成感染性虫卵,进而感染宿主。

显微镜观察蛔虫卵是一种常用的病原学诊断方法,通过观察蛔虫卵的形态和结构,可以判断病原体种类。

3. 蛔虫卵的病原学特征蛔虫卵的病原学特征主要包括卵壳厚度、卵黄大小、卵白比例等。

这些特征有助于区分不同种类的蛔虫卵。

十、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蛔虫的基本形态和生活习性,掌握了蛔虫卵的显微镜观察方法,熟悉了蛔虫的病原学诊断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蛔虫卵呈椭圆形,卵壳较厚,卵黄较大,卵白较少,具有典型的病原学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阡县实验小学2014年秋季学生蛔虫感染率
监控方案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严重地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为巩固我校儿童蛔虫感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按照《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及技术规范》、《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和《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的
进一步巩固我校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了解我校小学生蛔虫卵的感染率,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卫生校城创建工作提供相关评价依据。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负责儿童蛔虫病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的组织和人员,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组长:付杰
副组长:汪艳
成员:各班班主任
三、调查和防治范围、对象
(一)调查范围、对象、检查方法
1.调查范围: 14岁以下在校学生。

2.调查对象:驱虫前、后分别对学生进行调查,调查不少于120人。

其中每个年级的人数不能少于20人,做为调查对象。

3.检查方法:调查家长及学生,检测蛔虫感染情况。

(二)防治工作
为进一步巩固我校儿童蛔虫感染率调查和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决定持续加强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蛔虫感染自查,自购驱蛔药物进行治疗相结合的方式的强化防治工作,对象为6.5岁以上14岁以下儿童。

四、实施内容
(一)健康教育
开学后,学校将寄生虫的防治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采取多种形式活动,提高学生对蛔虫危害和防治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驱虫前后,蛔虫感染情况调查
在上级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开展驱虫前后蛔虫感染情况监测。

驱虫前感染情况调查有助于了解目前我校蛔虫感染率,指导防治工作。

驱虫后感染情况调查可反应防治工作成果,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价,并指导下一步的防治工作开展。

(三)驱虫
对适合服药物者在自愿、自费的原则下进行服药驱虫,由班主任向学生和家长宣传相关知识,鼓励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自查,对感染者进行治疗。

1.药物选择和治疗原则
按照安全、高效、服用方便的原则。

建议采用阿苯达唑片或甲苯达唑片开展驱虫。

驱虫药品由家长自愿自费到正规药店为孩子购买,并按说明书要求服药。

3.服药前的准备
在服药前,对每个学生发放《告家长书》,使家长和学生对蛔虫的危害及防治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并能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驱虫工作,自行为学生购买驱虫药物。

五、时间安排
(一)9月15日-10月1日,采取健康教育及发放《告家长书》,通知学生回家转告家长给孩子服用药物驱虫,或带孩子自查,对感染者进行治疗。

(二)10月20日-10月30日,驱蛔后蛔虫感染率监测统计工作。

六、资料的统计、汇总
学校分管负责人余小桃要积极配合疾控中心工作和资料收集工作,认真填写表中要求相关内容,并妥善保存,做到项目齐全、数据准确,不能弄虚作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