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6-2017学年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2016-2017学年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6-2017学年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59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A .《春秋》 B .《论语》 C .《孟子》 D .《易经》2、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

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A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大众传媒的变迁 C .思想领域的变化 D .民主政治的发展试卷第2页,共10页3、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 .重视道德的意义 B .肯定人的价值 C .强调知识的作用 D .推崇君主权威4、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 .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 .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 .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5、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

”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 .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 .工厂纪律严格 C .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 .贫富差距缩小6、中国近代《仁学》一书引用的法国大革命时期传诵的名言:“誓杀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

”可见 A .该书作者系“开眼看世界”之人 B .该书思想与维新思想相对立C .该书发出了当时中国社会变革的最强音D .该书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7、某古希腊先哲非常尊重他的老师,但对老师的观点又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提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名言,他最大的哲学贡献是 A .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B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 .创立了逻辑学D .哲学思想体现了人文精神8、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认为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新物种起源的首要因素是A.自然选择、变异B.人工选择、变异C.自然选择、遗传D.遗传、变异。

江西省奉新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奉新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9届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第Ⅰ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制度逐步建立2.《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该材料反映的治国主张是:()A.墨家思想B.法家思想C.儒家思想D.道家思想3.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4.“柔仁好儒”的太子认为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持刑太过,宜用儒生”,却遭到训斥,“汉家自有制度”,“奈何纯任德教”。

这主要反映了()A.汉家制度往往用儒学包装法治思想B.儒学教育更加官方化和制度化C.汉宣帝不再以儒学作为正统思想D.汉宣帝时儒生地位一落千丈5.柳宗元说:“浮图(佛教)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盛大)然,不与孔子异道。

”材料所述反映出当时()A.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显露 B.佛教已取得了政治统治地位C.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D.佛、儒思想皆成为正统思想6.李贽说:“嗟夫!斗筲小人,何足计事,徒失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决择,忍小耻而就大计。

《易》不云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明相照,同类相招,云从龙,凤从虎?归凤求凰,安可诬也!”从中可以看出,李贽()A.反对封建礼教B.反对盲从孔子C.反对君主专制D.反对儒学经典7.明代陈献章在学术上“舍彼之繁,求吾之约”,追求“自然,自得”,被誉为“真儒复出”。

其主要针对的是()A.道教思想 B.佛教思想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8.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

江西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西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西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最根本原因是A.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B.周王室衰微,新的统治尚未建立绝对的权威C.各诸侯为实现富国强兵,重用知识渊博的文士D.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使文化下移,逐渐形成“士”阶层2.一位外国友人问你“The Water can carry a boat ,yet,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是中国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你的正确回答是A.Li Er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3.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C.完善法律机制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4.我们说王阳明的心学已经走向极端,主要是指这种学说A.极力维护君主专制B.主张意识第一,物质第二C.主张人们忍耐、顺从D.完全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5.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名迫害致死的思想家著有A.《四书章句集注》B.《读通鉴论》C.《焚书》D.《天下郡国利病书》6.四大发明之所以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因为四大发明A.是西方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B.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作用巨大C.发明的过程比较艰难D.领先西方时间长,足以令中华民族骄傲7.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和压制资本主义的发展②闭关锁国隔绝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③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④明清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8.唐诗名句“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应出自A.李白B.杜甫C.岑参D.王维9.邓小平在一次文物展上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

江西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西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西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相比前代,周代的神职官吏在政权机构中大为削弱。

一切有关丧葬、祭祀、占卜以及文化教育等事,都属于掌礼机构管理,司巫在这一机构中地位是较低的。

史官的地位,则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可以说明A.巫术在周代宗法政治中有十分重要地位B.古代史官主张轻摇薄赋得到统治者认可C.儒学崇尚道德的主张成为社会风气主流D.周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政治进步2.1852年1月法国议会通过了新宪法,把全部行政权与立法权都授与任期10年的共和国总统路易·拿破仑·波拿巴。

在12月就是否同意建立帝国进行全民表决中,波拿巴根据740万票赞成64万票反对的投票结果宣布称帝。

称帝后法国的政体是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制C.共和制D.人民民主专政3.1917年,吴虞说:“商君、李斯破坏封建之际,吾国本有由宗法社会转成军国社会之机。

顾至于今日,欧洲脱离宗法社会已久,而吾国终颠顿于宗法社会之中而不能前进。

”这一观点认为宗法观念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古代变法的价值D.阻碍了民族思想文化创新4. 1949年1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在邀请宋庆龄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电报中说:“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这里的“遗志”实现主要指A.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B.代议制民主的真正实现C.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D.民主主义革命目标的基本完成5.“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

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源于自身),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

”上述材料体现了A.冲破了天主教神学的统治B.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C.理性阳光驱散了专制黑暗D.自然力量对人的束缚6.牛津大主教威尔伯福斯在一次辩论中认为:从达尔文先生的理论当中,我们只能得出两种结论:要么是人类缺少一个不朽的灵魂,或者相反,每个动物、每种植物都有一个不朽的灵魂,这种观点A.认为达尔文在科学成就上毫无建树B.实际上承认了宗教神权思想存在C.肯定了达尔文对人类进化的观点D.有意曲解达尔文的观点否定进化论7. 18至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圈地法案,共圈地269万公顷,并强调圈地必须在国会协助下执行,这表明A.英国用国会立法形式来推动圈地运动发展B.英国圈地运动造成了农业的萧条C.英国走上了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道路D.英国工业革命建立在对外扩张的基础之上8.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人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合众国并受其管辖者,均为合众国及所居住之州的公民,这一条款A.反映出美国户籍维护了美国人民B.有利于保护黑人的合法权利C.体现出美国对外扩张的野心D.维护了美国人民的生存权利9.巴黎公社客观上实践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这主要表现在A.工人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B.成立公社委员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C.政府成员均由市民选举产生D.以国民自卫军取代资产阶级的军队10.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巴黎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B.巴黎公社反映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呈下降趋势C.巴黎公社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一个特殊事件D.巴黎公社如果建立工农联盟就能够获得成功11.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内阁对天皇负责,对议会只负有“道德上”的责任。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100分,测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共30题,共60分,每题2分)1.刘泽华先生说:“就实而论,荀子思想中的法家气味是相当浓厚的。

可以说在中国的思想史上,他是最早把儒法结合起来的思想家之一。

”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A.兼爱非攻 B.人性本恶 C.天行有常 D.民水君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荀子的思想主张主要有“唯物思想”“性恶论”“治国以礼为主,礼法并施”,联系法家的思想主张,法家认为人性是恶的,君主要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统治,法术势要结合使用,法家强调变法革新,反对儒家的是古非今,主张历史是向前发展的,排除CD,B项正确;A项属于墨家思想,排除。

所以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荀子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源是A. 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和变化B. “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十分活跃C.私人办学兴起,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D.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源是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和变化,A项正确;“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十分活跃,私人办学兴起,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和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落都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源,排除BCD。

所以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背景3.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主要著作是《春秋繁露》等 可见他的思想基础是源自《春秋》,A项正确;《论语》、《孟子》与《易经》都不符合题意要求,排除BCD。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奉新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命题人:黄小琳2017.9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1. 传说和一些历史记载均认为黄帝是男性,但有学者依据《左传》里“帝,后也”,《吕氏春秋》里“后土”即皇帝的神灵,《汉书》将“后土”解释为老年妇女,《史记》也说黄帝主生育、有女主象等记载,推定黄帝是女性。

由此表明A. 黄帝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B. 历史资料的运用应注重考辨C. 历史传说无法反映史实,极不可靠D. 文献记载比传说更真实可靠【答案】B【解析】“传说和一些历史记载均认为黄帝是男性”“《史记》也说黄帝主生育、有女主象等记载,推定黄帝是女性”表明黄帝是男性还是女性需要考辨,历史资料的运用应注重考辨,故B正确;A材料无法得出;C表述不正确,也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材料不能得出“文献记载比传说更真实可靠”,D错误。

2. 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材料中的“此制度”是指A. 分封制B. 禅让制C. 宗法制D. 中央集权制【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西周形成了天下一统的观念,主要得益于分封制对国家的管理,故A 项正确。

夏商周时期已经是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排除B。

宗法制的原则主要适用于家族内部,与题干强调分封制的影响不符,排除C。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于秦朝,与题干无关,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3. 东汉光武帝设立“举谣言”制,将民谣纳入行政监督体系,以反映地方官吏为政善恶的歌谣来决定官吏的升黜,东汉出现了一系列因“谣言”而黜陟的官吏。

这反映出东汉时期A. 社会舆论决定官吏升黜B. 监察体系臻于完备C. 选官标准发生变化D. 儒家思想影响政府决策【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儒家主张“仁政”,以民为本,民间舆论是可以反映官员为政的善恶的,官员爱民,则人民会在歌谣中赞颂他,反之则会加以讽刺,所以“举谣言”制是根源于儒家思想的,D项正确。

江西省宜市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江西省宜市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题。

每题2分。

)1.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C.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D.三种主张都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2.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

这一现象表明A.独尊儒术已成定势 B.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C.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 D.文官阶层主导立法3.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是A.理是否存在的问题 B.穷理的方法问题C.理气的关系问题 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4.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对一学者做过如下评价“所以能在清代学术界占重要位置,第一,在他做学问的方法,给后人许多模范;第二,在他所做学问的种类,替后人开出路来。

”材料中梁启超褒奖的学者是A.李贽B.王夫之C.黄宗羲D.顾炎武5.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这种主张在当时的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C.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6.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

”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彰显了这一时代解放特征的是A.戏曲象征虚拟表意的传统开始形成 B.文人多画山水寄托分裂动荡之痛C.小说着眼民风世情反纲常伦理之道 D.书法尚韵,重表现自我追求风骨7.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8.伯利克里时期几乎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雅典人相信抽签是天意所归,赋予它以一定的神圣意义,因此也更显得公平。

江西省南昌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史上出现了鼎盛时期,各种治国思想进行了大讨论、大演练。

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变革C、士阶层的形成及其活跃D、诸侯争霸战争愈演愈烈。

2.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4.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

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

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

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

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A.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 B.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到法律C.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 D.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原则5.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黄宗羲则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以下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儒学思想家的观点前后矛盾 B.三种主张都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真实反映C.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剖度 D.三种主张都发展了儒家思想6.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十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

奉新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答案

奉新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答案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答案二、非选择题(14+14+12=40分)31.(14分)(1)是瓦特。

影响:①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工厂建设不再受地理位置的制约;②促使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③交通运输业发生彻底变化,人们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紧密;④推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回答任意2点即可)(6分) (2)是爱迪生。

意义:人类开始告别油灯照明的时代,明亮的灯光驱散了夜晚的黑暗。

(2分)(3)依靠电力。

原因:发电机的完善和改进;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电力具有方便、便宜、能量大的优势。

(3分)(4)分别出现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分)32.答案要点:(14分)(1)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

(3分)(2)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2分)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2分)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2分)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

(2分)(3)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

(3分)33. (1)表现:由积极采用新技术到抵制新技术的推广。

主要原因:“蒸汽时代”的辉煌成就助长了惰性,使英国人思想保守、目光短浅;占垄断地位的部门,为自身利益反对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后果: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相对落后。

(4分)(2)战略:重视科技的引进和创新,先引进和研究应用技术,再引进和研究基础科学。

影响:使美国经济实力增强,并逐渐成为世界经济中心;促进_了其科技中心地位的确立,科技中心地位的确立又巩固了其经济中心地位。

(4分)(3)态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优先发展科技。

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使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2分)(4)启示:一个圈家(或民族)的振兴繁荣,根本在于科技,科技立国是必经之路;科技没有国界,应重视吸收和转化人类优秀的科技成果。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场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1.十八世纪的西方有句谚语:“The laziest (最懒惰的)government is the best government”,下列先秦时期思想流派的观点与其不谋而合的是A、以德治国的文化人学派B、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C、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D、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2.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的学生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与曾子的思想主张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最为贴切A.董仲舒的“三纲五常”主张 B.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C.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 D.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3.“今使涂之人伏木为学,专心一致,思索孰察,加日悬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与天地矣。

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

”对荀子所说的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主张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和品德B.主张通过行法治,重刑罚,使人向善去恶C.主张反省内心,去掉人欲,恢复固有善性D.主张通过教育使人认识自己灵魂内已有的美德4.春秋战国时代,在人性善恶的问题上,某思想家认为:人性是“自为”、“好利恶害”、“民者固服于势,寡能怀于义。

”材料表明该思想家的主张是A、肯定人在道德本性上是平等的B、通过赏罚以达到治强的目的C、强调礼仪教化的重要性D、社会风气可以改变人的本性5.“这种宇宙理论极其详尽地描述了天上与人间的平行……一个好皇帝会带来和平和丰收,一个坏皇帝则带来动荡和饥荒。

”下列思想家中,最早完整阐述该理论的是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董仲舒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诗句是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人人都晓神仙好,唯有金银忘不了C、霹雳一声暴动,分田分地真忙D、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7.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9届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场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1. 孟子认为:“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

这表明他主张A. 知识分子应重视农事B. 统治者应该有民本意识C. 统治者应维护分封制度D. 知识分子应参与政治【答案】D【解析】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表明孟子主张知识分子担任官职,参与政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故D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民本意识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分封制度维护材料没有体现,D错误。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说明知识分子应参与政治。

排除无关选项即可。

2. 有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称,“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

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

”其中“逆势而动”的学派最有可能是A. 墨家B. 纵横家C. 法家D. 农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反对兼并战争,符合“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故A正确。

纵横家,主张合纵连横,与材料信息无关,故B排除。

法家主张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故C排除。

农家,主要在农业领域,主张推行耕战政策,奖励发展农业生产,研究农业生产问题,与材料无关,故D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墨家3. 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而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人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并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两人不同的天人观A. 是不同时代背景的反映B. 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C. 孰优孰劣十分明显D. 是继承与背离传统文化的结果【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和老子都生活在春秋时期,故可排除A;材料只是讲到了孔子和老子不同的天人观,并没有对二人的天人观进行比较,所以C的说法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可以排除C;D的说法在材料中也无法体现,故可排除D;排除ACD后,可以选出本题的正确答案B。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0届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 据《吕氏春秋》记载,纣之父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有人指出“有妻之子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王)。

”这段记载反映出商代实行A. 王位世袭制B. 分封制C. 嫡长子继承制D. 禅让制【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微子启作为妾之子不能继承王位、纣是嫡长子因此被立为太子继承王位,说明商朝时期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故答案为B项。

王位世袭制指的是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与材料主旨不相符合,排除A项;分封制是分封诸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排除D项。

2. 《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 分封制B. 三公九卿制C. 郡县制D. 郡国并行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诸侯,诸伯,诸子”以及贵族朝会的信息可以推断出与西周分封制度有关,故A项正确;材料中虽有“三公”,但只有“九夷”而无“九卿”,不是三公九卿制,故B项错误;C项是秦朝推行全国的;D项是西汉初年的地方行政制度。

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度3. 从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地方行政是“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差”。

钱穆评价三代好坏的依据是A. 能否合理调动地方积极性B. 人才选拔权由谁掌握C. 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D. 宰相权力的大小【答案】A【解析】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宋代,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无权,难以调动地方积极性,导致积贫积弱局面的出现。

因此钱穆评价三代好坏的依据是能否合理调动地方积极性。

故答案为A 项。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奉新一中2020届高二下学期第2次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礼记》中说:“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

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

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孝悌)。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 孝悌以尊长为前提B. 孝是儒学核心内容C. 儒学强调三纲五常D. 儒学维护封建等级【答案】A【解析】材料“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孝悌)”的意思是人们要先懂得尊敬长辈,养济老人,然后才能做到在家孝敬父母,敬爱兄长,故A项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

2.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

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

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A. “三纲五常”的学说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C. “大一统”的主张D. “天人感应”的学说【答案】D【解析】【详解】皇帝认为自然灾害的发生是因为自己的统治或者行为触犯了上天,上天以自然灾害的形式降祸于自己和百姓,以此作为谴责和警告,这种思想是受“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

故答案为D项。

“三纲五常”是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排除A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实行思想上的统一,排除B项;“大一统”的主张是强调政治上的统一,排除C项。

【点睛】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是有意志的、能够监督皇帝作为的人格神,并能以祥瑞灾异进行奖惩,宣扬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的过度膨胀。

3.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 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B. 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 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D. 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答案】C【解析】【详解】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三人分属不同时期的人物,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的虚构,表明儒道佛三教文化的共依共存,体现了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故答案为C项。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奉新一中2018届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2017.5。

10.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小题.)1.王家范的《中国历史通论》说:“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制……”这里,谈到了西周政治的一大特点,即A.天子并不掌握实权 B.地方拥有自治权力C.贵族权力超越天子 D.中央实现绝对集权2.古代中国的牌坊多建于祠堂前或村口,起着教化族人、警示来者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古代中国A.重视文化修养 B.宣扬安土重迁C.宗族观念浓厚 D.崇尚高官厚禄3.先秦盛行“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反映了古代中国A. 社会分工明确B.封建等级森严C.中央集权确立 D。

政权借助族权4. 西汉武帝元丰五年(公元前106年)下诏分天下郡县为13州,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每年巡查其辖下郡县,奉“六条问事”.“六条问事”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郡守、国(地方王国)相。

这说明刺史制度重在A.完善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B.加强对地方的治理C.消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察举选才之弊端 D.解决诸侯王国问题5。

隋制规定,自亲王至都督皆给永业田,多者百倾,少者三十倾;京官从一品至九品都给职分田,多者五倾,少者一倾;农民一夫一妇受露田一百二十亩;地主官僚的奴脾受田,按其地位高低限制在六十人到三百人之间,奴婢受田数量和普通农民一样。

这种均田制度A.促进了隋朝经济的繁荣 B.加强了中央集权C.对地主官僚有利 D.抑制了土地兼并6.先秦至隋唐时期,祭祖礼仪长期是贵族的特权,庶民祭祖行为被排斥在国家礼制范畴之外,只能以民间习俗的方式延续着.这种两分的局面在宋代出现了转机,祭祀礼仪变成不同阶层共享的文化权利。

宋代祭祀礼仪的上述变化主要归因于A.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B.理学正统地位确立C.小农经济相对发达 D.科举制度不断成熟7.唐朝设御史台“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纠正百官之罪恶”。

【试题】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试题】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关键字】试题奉新一中2019届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夏商的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既掌管天文术数,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又保管典籍、记录时事;周代史巫开始分离,史官被定位在“掌官书以赞治”的官僚位置上。

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A.反映出周代王权与神权开始分离B.影响了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知C.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D.取决于中央官僚机构职能的调整2.海昏侯墓的发掘是2015年中国史学考古上的重大事件。

海昏侯墓墓主刘贺,曾当过27天西汉皇帝,后被辅政大臣、博陆侯霍光率领群臣以“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为理由奏请太后废黜。

这一历史事件说明()A.西汉的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B.西汉诸侯势力严重影响中央集权C.官僚集团对皇权存在一定程度的制约D.霍光“废帝”的举措符合董仲舒的“天人感应”3.魏晋时期规定:“州、郡皆置中正,已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与察举制相比,这一制度( )A.提升社会文化水平B.促进社会阶层流动C.注重鉴别官员道德水准D.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4.《试论法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及启示》一文中分析道:“(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

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

”这一分析主要()A.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的发展B.说明法国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坚实基础C.指出法国大革命有其长期性和残酷性D.强调坚持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5.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领事裁判权()A.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C.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D.开启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6.下图漫画所蕴含的法理起源于古代罗马法。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奉新一中2017届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奉新一中2017届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奉新一中2017届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国语·晋语九》载:“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与叔鱼以求直(按:使自己在争讼中获胜),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

”材料表明了()A.贵族之间争田的现象逐渐多起来 B.战国时期的政治日趋腐败C.奴隶制土地国有制渐遭破坏 D.统治阶级制定严酷的法律来保护其阶级利益2.下列有关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最早培植水稻和粟 B.隋唐时期出现的曲辕犁一直为后世沿用 C.商周时期普遍使用青铜农具 D.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江浙地区3.“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

”(《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小农经济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4.“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溉”这一调笑中最有可能的生产工具是( )A、耧车B、翻车C、筒车D、水排5.《汉书·贡禹传》载:“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盛衣物或饭食等的方形竹器),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

”材料反映汉代()A.官营纺织业技术水平高超 B.政府鼓励民营手工业发展C.官营纺织业规模大耗资多 D.手工业产品大量投放市场6. 清代《景德镇陶录》载:“坯房发给人工(工钱),其为地下印利、做坯等工,则皆四月内给值,十月杙满(补足),年终再给少许;其为画作上工,则按五月端节、七月半、十月半及年竣分给。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①陶瓷业的分工较细②陶瓷业存在雇佣关系③工人领取计件工资④工钱发放因工种而异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④7.《唐律疏义》曰:“依令,斛斗秤度等,所司每年量校,印署充用。

其有私家自作,致有不平而在市执用者,笞五十。

”据此可知当时()A.限制经营场所 B.奉行“重农抑商”C.商业空前繁荣 D.重视监管商业8.山西在明朝中叶出现“商贾之家亦雕龙绣拱,玉勒金鞍,埒王公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第Ⅰ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A. 社会长期动荡不安B.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 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 封建制度逐步建立【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题干反映的是百家争鸣的现象,百家争鸣产生的社会背景在于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士这一阶级在社会中异常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诉求,故A项正确。

百家争鸣日趋合流是战国之后的现象,并非出现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排除B。

是分封制与井田制瓦解促进了政治经济重大变革,并非奴隶制全面崩溃,排除C。

封建制度的发展并非是题干思想主张的共同社会背景,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2.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该材料反映的治国主张是:A. 墨家思想B. 法家思想C. 儒家思想D. 道家思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中可以反映出秦朝是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思想的,故B项正确;A项代表小生产者利益,不符合;C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3. 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 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 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 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答案】D【解析】题目中未涉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礼入法,以礼入俗”,故排除A、C两项;B项中“人性本恶”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天生民性,有善质”不符,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天生民性,有善质”、“立王......此天意也”分别体现了“人性本善”和“君权神授”的理念,故本题应选D项。

4. “柔仁好儒”的太子认为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持刑太过,宜用儒生”,却遭到训斥,“汉家自有制度”,“奈何纯任德教”。

这主要反映了A. 汉家制度往往用儒学包装法治思想B. 儒学教育更加官方化和制度化C. 汉宣帝不再以儒学作为正统思想D. 汉宣帝时儒生地位一落千丈【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儒学,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题干的讨论的话题是治国理念。

太子认为“持刑太过”,反对严刑酷罚,提出“宜用儒生”,实行仁政。

汉宣帝认为“汉家自有制度”,“奈何纯任德教”。

主张外儒内法,因此选择A。

材料和教育、儒生的地位无关,排除BD。

C 史实错误,排除。

故选A5. 柳宗元说:“浮图(佛教)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盛大)然,不与孔子异道。

”材料所述反映出当时A. 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显露B. 佛教已取得了政治统治地位C. 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D. 佛、儒思想皆成为正统思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在柳宗元看来,佛教的思想常常与《易》、《论语》的思想相契合,乐于奉佛,精神上则可以自由无束,故而佛教与孔子的学说的旨归并不是相矛盾的,两者能够融合在一起,正因为儒释有其融合的地方,故C项正确,A项错误;BD项错误,儒学仍占据统治地位。

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三教合一6. 李贽说:“嗟夫!斗筲小人,何足计事,徒失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决择,忍小耻而就大计。

《易》不云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明相照,同类相招,云从龙,凤从虎?归凤求凰,安可诬也!”从中可以看出,李贽A. 反对封建礼教B. 反对盲从孔子C. 反对君主专制D. 反对儒学经典【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徒失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决择,忍小耻而就大计”、“云从龙,风从虎?归凤求凰,安可诬也”,可以看出李贽支持自由恋爱,反对封建礼教,故选A。

B虽属于他的主张,但与题意无关。

C、D不符合他的主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的思想7. 明代陈献章在学术上“舍彼之繁,求吾之约”,追求“自然,自得”,被誉为“真儒复出”。

其主要针对的是A. 道教思想B. 佛教思想C. 程朱理学D. 陆王心学【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自然,自得”可知,这些强调的是内心的感受,也就是心学,而心学针对的是程朱理学,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故选C。

8.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

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

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A.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强调人欲的合理性B. 提出“工商皆本”C. 主张“经世致用”D. 批判君主专制【答案】B【解析】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批判传统思想的思想家,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

他们提出“工商皆本”,符合商品经济发展趋势,故B正确;A是李贽思想;C属于学术方面;D属于政治方面。

9.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篇》中写道:“民间吉凶,一依朱子《家礼》行事。

庶民未必通谙其丧服之制度……衣冠之式、宫室之制,在市肆工艺者,学官定而付之;离城聚落,蒙师(私塾教师)相礼以革习俗。

”这表明他寄望学校能够A. 评议国政是非B. 宣扬理学道统C. 培养科技人才D. 引导地方风俗【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题目中未涉及对国政的评议和科技人才的培养,故排除A、C两项;B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依朱子《家礼》行事。

庶民未必通谙”不符,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衣冠之式、宫室之制......学官定而付之”可知黄宗羲希望学校引导地方风俗,故本题应选D项。

10. 顾炎武弟子潘耒为《日知录》作序:“凡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艺文之属,一一疏通其源流,考正其谬误。

至于叹礼教之衰迟,伤风俗之颓败,则古称先,规切时弊,尤为深切著明……异日有整顿民物之责者,读是书而憬然觉悟,采用其说,见诸施行,于世道人心实非小补。

”由此可知,顾炎武著《日知录》旨在A. 精详考据B. 博辨文辞C. 借古讽今D. 明道救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日知录》通过考证、明辨各种学问的源流,使“有整顿民物之责者”即有改革观念的执政者,读到这本书有所觉悟启发,能够采用他的学说,对现实世界有所帮助,这是顾炎武明道救世的主张,D项正确;至于考据、博辨和借古讽今是顾炎武《日知录》采用的手法或者方式,本意是主张经世致用,明道救世,排除ABC。

所以选D点睛:本题内容多、杂,容易引起学生过度紧张,从而错选。

一般遇到此类选择题,学生应该做的是,无论材料内容多或者少,杂或者简单,都应该对材料信息进行筛选,提取主干,归纳材料中心意思,然后联系选项逐一排除即可。

根据材料中关键词“有整顿民物之责者”,即可知是明道救世的主张。

11. 王夫之认为“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随处见人欲,即随处见天理”,“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不同”。

这一主张A. 将满足欲望作为顺应“天理”的唯一教条B. 反对“天理”是世界本原思想主张C. 反对“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D. 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王夫之认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把人欲与天理相结合,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D项正确;A项“唯一”说法错误,排除;B、C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排除。

所以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王夫之的思想12. “随着战争的结束和雅典唯一可以运用自己的威信来调节贵族和民众之间的伯里克利的去世,国内的矛盾逐渐开始变得无法控制,苏格拉底和普罗塔哥拉的冲突,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爆发的”这样的社会境况指的是A. 雅典民主政治达到空前繁荣B. 人民的道德价值观重新建立C. 片面追求功利导致道德沦丧D. 人在社会中地位日益突出【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伯里克利改革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空前繁荣的时期,但随着他的去世,雅典社会出现混乱,世风日下、道德沦丧,智者学派片面追求功利,遭到苏格拉底的反对。

C 项符合题意,故选C。

13. 柏拉图在最后一部著作《法篇》中明确提出:“要同时设立两位王而不是一位,从而使他们的权力有更加合乎比例的限度。

甚至在那以后……注意到你们的统治者仍旧会有狂热之举,就设法限制王族的专横,让二十八位长老在处理国务时发出与国王同等的声音……引入一个礼仪官的职位,由抽签决定,作为一种约束。

”这一主张A. 奠定了雅典民主制的基本框架B. 蕴含着分权制衡的思想萌芽C. 指出了轮番而治的潜在弊端D. 成为罗马设立元老院的理论基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要同时设立两位王而不是一位,从而使他们的权力有更加合乎比例的限度。

甚至在那以后……注意到你们的统治者仍旧会有狂热之举,就设法限制王族的专横,让二十八位长老在处理国务时发出与国王同等的声音……引入一个礼仪官的职位,由抽签决定,作为一种约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柏拉图思想蕴含着分权制衡的思想萌芽,因此选B。

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柏拉图思想14. 亚里士多德说:对实际上平等的人们实行平等的待遇,的确是合乎正义的,既然合乎正义,也能有利于邦国。

所以,限制官员的任期为六个月,使平等的人们能够轮番担任官职,可说是一个公道而有益的措施。

材料中亚里士多德认为A. 限制官员任期能有效遏制腐败B. 短任期制避免了官僚势力的膨胀C. 短任期制有助于民主的广泛性D. 短任期制使居民均有机会参与城邦管理【答案】C【解析】A、B两项表述材料信息都不能反映,排除;亚里士多德认为将官员的任期缩短更能体现“实行平等的待遇”、“也能有利于邦国”,C项符合题意,正确;D项表述“均有机会”太绝对,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主张。

解答此题的关键信息是“对实际上平等的人们实行平等的待遇”“使平等的人们能够轮番担任官职,可说是一个公道而有益的措施”。

15.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之为“发现的时代”,是一个“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