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操作
简单的科学小实验

简单的科学小实验(1)神奇的牙签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操作: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
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
牙签会远离肥皂。
讲解: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
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创造: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2)有孔纸片托水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操作: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着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讲解: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
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
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手绢的秘密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流程:1、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
2、让水冲在手帕上。
3、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
4、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说明:1、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
2、杯子倒转过来时,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
延伸:如果盖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进出情形会怎样呢?1.做测量实验,体验生活学了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后,先估计一个鸡蛋的质量,然后用天平进行测量,看你估计的是否准确。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三年级实验实验一: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实验步骤:100ml量筒、一定量的水。
实验过程: 1、将量筒放平稳,倒入一定量的水。
(3分) 2、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视线与量筒内水的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6分) 3、整理器材。
(1分)实验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10分)实验器材:水槽、水、木块、金属块、塑料块。
实验步骤: 1、预测三种物品的沉浮情况。
(3分) 2、将三种物品分别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说出结论。
(6分)3、整理器材。
(1分)实验三:观察一杯水(10分)实验器材:烧杯、水、干净的一次性筷子。
实验步骤: 1、用眼睛看(无颜色、透明)。
(2分) 2、用鼻子闻(无气味,注意闻的方法)。
(2分) 3、用嘴巴尝(无味道)。
(2分) 4、总结水的性质(水是一种无颜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会流动的液体)。
(3分) 5、整理器材。
(1分)四年级实验实验一: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10分)实验材料:铁架台、滤纸、漏斗、玻璃棒、水和泥沙的混合物、烧杯。
实验步骤: 1、正确折叠滤纸。
(1分) 2、组装实验装置:①将折叠好的滤纸打开(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放入漏斗中,,用水洇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侧。
(注意,滤纸与漏斗内壁不能留有气泡,滤纸边缘不能高于漏斗边缘);②根据漏斗长度和烧杯位置调整铁架台铁环的高度,并将漏斗颈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放好。
(3分) 3、过滤混合物:将玻璃棒倾斜,轻轻抵在三层滤纸一边,将烧杯中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进行过滤。
(3分)4、现象:滤纸上留有沙子,下边烧杯的水变得清澈。
(1分) 5、实验结论: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1分) 6、整理器材。
(1分)实验二:如何加快溶解(能用不同的方法使溶解加快)实验材料:烧杯、搅拌棒、冷水、热水、食盐。
实验步骤: 1、将两个烧杯中放入等量的冷水,同时放入等量的食盐。
小学生科学实验操作评定标准

小学生科学实验操作评定标准1. 引言这份文档旨在为评定小学生科学实验操作的标准提供指导。
科学实验操作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因此,评定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的操作表现对他们的科学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评定标准评定小学生科学实验操作的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实验前准备学生在进行实验前应充分准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熟悉实验目的和步骤;- 准确理解实验所需材料和器材;- 制定实验计划并列出所需步骤;- 了解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2.2 实验操作技巧学生在实际进行实验时应展现出以下操作技巧:- 准确使用实验器材;- 操作灵活、流畅且准确无误;- 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不产生冗余步骤;- 具备基本的实验记录和观察能力。
2.3 安全意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始终具备安全意识,包括:-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 使用实验器材时注意安全操作;- 能够识别和应对实验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3. 评定方法评定小学生科学实验操作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实验观察: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实际操作表现;-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能力;- 实验口述:让学生口头描述实验过程,评估学生对实验步骤的理解和记忆。
4. 结论这份小学生科学实验操作评定标准旨在帮助评价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的表现。
通过明确的评定标准,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操作能力。
评定结果可用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研究,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注:以上评定标准仅供参考,具体评定标准应根据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要求进行制定和调整。
适合小学生做的科学实验

适合小学生做的科学实验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1筷子的神力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1.将米倒满塑料杯.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2 瓶子赛跑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操作: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讲解: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3思考:火柴在蜡烛的上空点燃,蜡烛为什么会燃烧呢材料:蜡烛、火柴操作:1、点燃一支蜡烛2、燃烧一会儿的蜡烛顶端烧成了杯状3、将点燃的蜡烛吹灭4、吹灭后的蜡烛冒出了青烟5、用火柴点燃刚刚熄灭的蜡烛冒出的青烟时,蜡烛会立刻复燃讲解:点着蜡烛后,可看到蜡烛顶端的蜡慢慢熔化,顶端明显地烧成了杯状,在“杯”中盛着熔成液状的烛油.然后,烛油沿着烛芯爬升上去,在烛芯上端达到燃点而烧起来,在燃烧产生的热量的作用下,烛油会汽化成“青烟”.显然,“青烟”就是蜡的气体状态. 创造:你知道水的气体状态是什么你能用什么办法制造水蒸气4、试验名称:摩擦起电准备器具:薄纸,铅笔步骤:1、把薄纸撕得尽量碎2、把铅笔在头发上来回摩擦n下3、把摩擦后的铅笔靠近碎纸堆现象:碎纸被铅笔吸起结论:一些容易起电的材料进行相互摩擦,两个摩擦表面就能够出现带电现象.5带电的报纸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步骤: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说明: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6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操作: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2、用筷子搅拌均匀.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讲解: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创造: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7带电的气球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操作: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1 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2 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8可爱的浮水印思考:宣纸上漂亮的图案不是画出来的,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材料:脸盆1个、宣纸1—2张、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约半盆操作:1、在脸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轻轻碰触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扩展成一个圆形.2、拿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二、三下.3、然后轻碰墨汁圆形图案的圆心处,看看有什么现象.4、把书法用纸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然后缓缓拿起,纸上印出什么图案呢讲解:1、棉花棒碰触时,墨汁会被扩展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图形.2、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所涂上的少量油,就会影响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3、水印会呈现不规则的同心圆图形.创造:试试其他的方法,改变水面上墨汁的图形.9漂浮的针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材料:一碗水、针、叉子、液体清洁剂操作: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2、用一个叉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2、慢慢地移出叉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3、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讲解:1、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连接.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被称做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2、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说明:针有危险,请家长帮助操作.10神奇的牙签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操作: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牙签会远离肥皂.讲解: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创造: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11有孔纸片托水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操作: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4、用手压着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讲解: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12手绢的秘密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流程:1、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2、让水冲在手帕上.3、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4、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说明:1、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2、杯子倒转过来时,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延伸:如果盖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进出情形会怎样呢13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盖垫板,杯口朝下时,垫板会掉下来吗材料:玻璃杯两个、水、塑料板一块操作:1. 将玻璃杯里装满水.2. 用垫板盖好杯口.3. 一只手扶杯子、另一只手按住垫板.4. 用手扶住,将杯口翻转过来,使杯口朝下.5. 扶着垫板的手轻轻放开,垫板不会掉下来.讲解:垫板覆盖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为杯外空气压力比较大,垫板就不会掉下来.创造: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满、或没有水塑料板会怎样,请你试一试15瓶子瘪了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瘪吗材料:水杯2个、温开水1杯、矿泉水瓶1个操作:1. 将温开水倒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觉到热.2. 把瓶子中的温开水再倒出来,并迅速盖紧瓶子盖.3. 观察瓶子慢慢的瘪了.讲解:1. 加热瓶子里的空气,使它压力降低.2. 由于瓶子外的空气比瓶子内的空气压力大,所以把瓶子压瘪了. 创造:如果瓶子里气体的压力比瓶子外空气的压力大,瓶子会变成生么样子16会跳远的乒乓球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脚杯中,你怎样吹气,球才会跳出杯子呢材料:高脚杯2个、乒乓球1个操作:1 把两个高脚杯并排放置2 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杯子中.3 从不同角度吹气,看看乒乓球有什么状况:对着球的侧面吹气;对着球的上方吹气讲解:1、向球的侧面吹气,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或跳出来2、向球的上方吹气,上方压力变小,乒乓球会浮起来,继续吹,就跳入第二个杯子去了创造:换个新方法也能让乒乓球跳到下一个杯子里。
(完整版)小学生科学实验大全

(完整版)小学生科学实验大全小学生科学实验大全
实验1:浮力实验
材料:
- 水
- 空心塑料球
- 玻璃杯
操作步骤:
1. 把玻璃杯装满水。
2. 把空心塑料球放入玻璃杯中。
3. 观察空心塑料球会不会浮在水面上。
结论:
空心塑料球会浮在水面上。
这是因为空心塑料球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实验2:色彩转移
材料:
- 两杯水
- 食用色素(红色和蓝色)
操作步骤:
1. 把一杯水加入红色食用色素,另一杯加入蓝色食用色素。
2. 把两杯水慢慢倒入第三个空杯中。
结论:
当红色和蓝色的水混合在一起时,会变成紫色。
这是因为色彩混合的原理。
实验3:磁力实验
材料:
- 磁铁
- 钉子
操作步骤:
1. 将磁铁靠近钉子。
2. 观察钉子是否受到磁力吸引。
结论:
磁铁会吸引钉子,这是因为磁力的作用。
......
(继续编写更多的实验内容)
总结:
以上是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简单科学实验,旨在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希望这些实验能为小学生们带来快乐与学习的机会。
小学四年级的科学实验

小学四年级的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观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几个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科学实验。
实验一:浮力实验实验目的:了解物体的浮力和沉力。
实验步骤:1. 准备一盆水,放入一些小玩具或金属块。
2. 观察小玩具或金属块在水中的状态。
它们会浮起来还是沉下去?3. 尝试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观察对浮力的影响。
4. 记录观察结果,并思考浮力和沉力的原理。
实验二:植物的生长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的生长条件。
实验材料:土壤、花盆、小植物种子。
实验步骤:1. 在花盆中放入适量的土壤,让其湿润。
2. 播种小植物种子,覆盖一层薄土。
3. 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每天浇水。
4. 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每天的观察结果。
5. 思考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如阳光、水分和养分。
实验三:水的沸腾实验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腾过程。
实验材料:烧杯、火源、水。
实验步骤:1. 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
2. 将烧杯放在火源上加热。
3. 观察水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水开始冒泡并沸腾的时候。
4. 记录水的沸腾温度和观察到的现象。
5. 思考水沸腾的原因和液体在受热时的特性。
通过以上三个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提升实验操作的能力和观察记录的能力。
这些实验既能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理解科学原理。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性和实验环境的整洁。
实验前,可以让学生自行提出假设并写下预测结果,通过实验后的对比分析,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科学实验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和实验探索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亲身感受科学的乐趣,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因此,小学四年级的科学实验应该得到重视,为学生打下科学学习的坚实基础。
总结:科学实验在小学四年级的科学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验操作规范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验操作规范一、引言小学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基石,而科学教育则是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和总结,深入了解科学知识和理论。
但是,不规范的实验操作不仅会影响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兴趣,还可能导致一些安全问题的出现。
因此,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验操作规范十分重要,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规范小学科学实验操作。
二、实验前的准备1.实验计划的制定在进行实验前,教师需要事先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确定实验的目的、所需材料、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在制定实验计划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能力和安全等方面。
实验计划的制定可以帮助教师充分预估实验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2.实验器材和试剂的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并检查是否齐全和完好。
在选择实验器材和试剂时,要优先考虑学生的安全和实验的可行性。
例如,对于易燃物品和易爆物品等高危物品,在教学中应避免使用或者降低风险。
三、实验中操作的规范1.个人保护在实验操作中,学生需要佩戴实验所需的个人保护装备,例如实验手套、实验眼镜等。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保护装备,并带领学生注意自身安全。
2.操作规程在实验操作中,学生需要严格按照实验计划和教师的要求操作,不能有超出规定的操作或者随意修改实验计划。
对于涉及到危险化学品和物品的实验,教师需要督促学生操作规范,严禁违规行为。
3.废弃物处置在实验完成后,学生需要按照实验规定的方法清理实验器材和正确处置废弃物。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化学废弃物和废品,保证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四、教学效果的评估1.实验结果的分析在实验完成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实验所达成的结论和结果,从而深入了解科学知识和理论。
同时,教师需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为学生构建正确的科学观念。
2.评价和总结在实验完成后,需要让学生自己评价、总结这次实验,从而提高学生对实验操作规范的认识和理解。
小学科学所有实验操作

小学科学所有实验操作科学实验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科学实验操作的例子:1.阳光的颜色材料:一块白纸、一支尖笔、一个玻璃棱镜(或玻璃杯)步骤:将玻璃棱镜(或玻璃杯)放在纸上,用尖笔将棱镜的形状描绘在纸上。
将棱镜放在纸上,将纸放在阳光照射的地方。
观察明亮的光谱在纸上的形状。
然后移动棱镜,观察光谱的变化。
2.浮力实验材料:一个塑料杯、一张纸步骤:把塑料杯装满水,然后把纸平铺在杯口上。
缓慢地把杯子倒过来,观察纸上的水是否漏出。
解释为什么纸上的水不会漏出来。
3.发声实验材料:一个空的纸张卷筒、橡皮筋步骤:将橡皮筋固定在纸张卷筒的两端,然后轻拉橡皮筋并放松,观察橡皮筋发出的声音。
调整橡皮筋的紧度,观察声音的变化。
4.水分的运输材料:两个玻璃杯、两根纸巾步骤:将两个玻璃杯放在桌子上,杯子之间有一定距离。
用纸巾将两个玻璃杯连接起来,确保纸巾中间凹陷。
用一个扫帚拨动纸巾的一端,观察水分是如何通过纸巾传播的。
5.弹簧的运动材料:一个弹簧、一个小球步骤:将弹簧竖直放置,然后用手指轻轻地将小球放在弹簧的顶端。
观察小球是如何在弹簧中反弹和运动的,观察小球下落的高度是否有关。
6.空气的压力材料:一个饮管、一个塑料袋、水步骤:将饮管放入塑料袋中,并将袋子封好。
在饮管上注入水,观察袋子的变化。
继续加水并观察袋子是否会破裂。
7.色素的扩散材料:一杯水、食用色素、一条毛细管步骤:将食用色素滴入水杯中,然后用毛细管轻轻地搅动。
观察色素是如何从一点扩散到整个杯中的。
以上是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科学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孩子们不仅可以培养对科学的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观察现象、进行实验和总结结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024年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总结

2024年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总结
1. 发电实验:学生可以通过搭建简单的电池电路来观察电能转化过程。
他们可以使用铜钱和锌片作为阳极和阴极,将它们浸泡在柠檬汁中,观察到电场产生及灯泡发光。
2. 水循环实验:学生可以通过搭建一个封闭的模型来观察水的蒸发、凝结和降水过程。
他们可以使用一个小瓶子装满水,放在一个加热源上加热,观察到水蒸发为云的形成,然后在模型的另一侧将瓶子冷却,观察到云凝结为水滴降落。
3. 植物生长实验:学生可以通过种植植物并观察其生长过程来了解植物的需求和影响因素。
他们可以在不同条件下种植不同的植物,如光照、温度、水分等,然后每天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进行比较。
4. 食物变质实验:学生可以将不同的食物放置在不同的条件下观察其变质过程。
他们可以将食物放在冰箱、室温和高温环境中,然后每天观察食物的变化,包括颜色、味道和质地。
5. 磁铁实验:学生可以利用磁铁的性质来探索磁力的影响。
他们可以使用磁铁吸引铁钉、吸铁石等,然后尝试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铁物体,观察到磁力的变化。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科学知识和原理,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 1 页共 1 页。
小学科学实验基本操作

小学科学实验基本操作1、常用器材操作(1)点燃火柴的方法:平拿火柴,火柴盒“头”向上。
(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点燃时灯帽放右手边且竖放,火柴自下而上侧点,加热用外焰,熄灯盖二次灯帽等。
(3)滴管的使用方法:握法、吸液体、加液体等。
(4)铁架台、铁圈、十字夹、烧瓶夹、试管夹的调节和使用方法:双手拿,开口向上等。
(5)托盘太平的使用方法:放置、调零、称量、读数,注意左物右码、游码归零、调零、湿物用纸或容器等。
(6)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放置、调整对光时眼睛看目镜;调节焦距时先调低、然后边看边往上调;调整被观察物体位置时,展玻片用双手调节等。
(7)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持温度计的方法和位置,测量时玻璃泡的放置位置,读数时的观察角度;会正确读数;会根据测量对象正确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如测体温用体温计,测水温用100摄氏度温度计,测沙温用300摄氏度温度计等。
(8)测力计、弹簧秤的使用方法:会握、会调零、会读数;如测水的浮力时,挂钩不入水,物不碰壁等。
(9)量筒的使用方法:加液、观察读数等。
如倾斜2、斜口倒,对园口、观测时放平、看凹液面最低点、最后用滴管加入。
(10)指南针的使用方法:位置,平放;周围没有铁制品和磁铁等物;拿法;方向的辨别,南极S、北极N等。
2、基本实验操作(1)闻不明物体气味的方法:赶气味法。
(2)测浮力的方法:挂钩不入水,握测力计、调零、读数。
(3)纸桥承重对比实验:注意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桥墩之间的距离或纸桥的形状等。
(4)水和沙的加热实验:水加热实验,用烧杯和100摄氏度温度计,水不超过2/3;试管,水不超过1/3;温度计悬挂在铁架台复夹上;用酒精灯外焰燃烧;分工合作,一人看时间,一人看温度计,一人记录温度变化。
沙的加热实验:容器使用坩埚或金属容器,用300摄氏度温度计;沙的数量要控制好。
(5)溶解实验:烧杯搅拌法,搅拌棒不碰底和壁;试管振荡法,试管内水不超过1/3,斜入水,先放盐再放水,盐在纸上用天平称量,用三个手指拿试管上部,振荡的幅度为45度等。
小学科学必做分组实验操作

小学科学必做分组实验操作小学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的重要一环,科学实验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
下面是五个适合小学生参与的分组实验操作。
实验一:水的升华和凝固目的: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升华和凝固现象。
材料:冰块、塑料杯、玻璃杯、食盐。
步骤:1.将冰块放入塑料杯中,观察冰块在室温下逐渐变小消失的现象,记录观察结果。
2.在玻璃杯内加入适量的食盐,搅拌均匀后放入冰块,观察冰块的变化。
记录观察结果。
结果:冰块在室温下逐渐变小消失,这是水的升华现象。
加入食盐后,冰块的融化速度加快,这是因为食盐降低了冰块的融点。
实验二:重量与体积的关系目的: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重量与体积的关系。
材料:相同体积的塑料块、蜡烛、塑料杯、小石头、铁块。
步骤:1.测量塑料块、蜡烛、小石头、铁块的质量,记录测量结果。
2.测量塑料块、蜡烛、小石头、铁块的体积,记录测量结果。
3.比较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关系,观察是否存在规律。
结果:通过对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进行测量,可以观察到质量与体积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即质量与体积无直接的比例关系。
实验三:空气的压力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空气的压力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
材料:带有盖子的塑料瓶、吸管、水。
步骤:1.在塑料瓶的盖子上钻一个小孔。
2.将吸管插入小孔中,确保吸管的一段始终在塑料瓶内。
3.用手按住塑料瓶的两侧,使吸管上升,观察现象。
4.将塑料瓶放入水中,观察吸管的变化。
结果:用手按住塑料瓶的两侧,吸管上升;将塑料瓶放入水中,吸管下降。
这是因为压力的作用,压力大的一侧会使吸管产生压力,导致吸管上升。
实验四:光的传播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光的传播过程和规律。
材料:手电筒、白纸、半透明物体(如瓶盖或透明塑料片)。
步骤:1.打开手电筒,对准白纸,观察手电筒投射的光亮现象。
2.在手电筒和白纸之间放置半透明物体,观察光的投射是否受到干扰。
结果:手电筒的光可以沿直线传播,光的传播不受半透明物体的阻挡,只会在物体上投射出阴影。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大全

⼩学科学实验操作⼤全青岛版⼩学科学3—6年级实验操作三年级上册⼀、P18第6课哪杯⽔热【实验名称】温度计的使⽤【实验⽬的】了解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学会正确使⽤温度计【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实验步骤】1、(温度计主要有三部分构成:玻璃泡、玻璃管、刻度)使⽤时,⼿拿温度计的上部。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中,不要接触容器壁。
3、3—5分钟后,等温度计的液柱静⽌后,读出温度。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此时⽔的温度是摄⽒度。
【实验说明】规范读、写温度的单位。
即:摄⽒度℃⼆、P38第14课⽔往⾼处⾛【实验名称】探究⽔往⾼处⾛的秘密(或物体的⽑细现象)【实验⽬的】了解⽑细现象,能解决⽔往⾼处⾛的秘密【实验器材】⽑⼱(或布条)、红墨⽔、实⼼和空⼼的玻璃管(粗细不同)、纸⽚、⽔槽【实验步骤】1、在⽔槽中倒⼊⽔,滴⼊⼏滴红墨⽔(为了便于观察),使⽔变成红⾊。
2、将实验材料⼀端同时浸⼊⽔槽中,仔细观察现象,发现:⽔沿着布条(或⽑⼱)、空⼼玻璃棒、纸⽚等材料向上爬,⽽不会沿着实⼼管上升。
还发现粗细不同的空⼼管,细管的⽔升得⾼,粗管的⽔升得低。
【实验结论】⽔能沿着有空隙的材料上升,这种现象叫做⽑细现象。
空隙越⼤,升得越⾼;反之升得低。
【实验说明】了解⽣活中⽑细现象实例:(1)浸在脸盆⾥的⽑⼱滴⽔;(2)⽤粉笔吸滴在纸上的⽔;(3)⽤卫⽣纸吸洒在⾐服上的油;(4)酒精灯的酒精能源源不断地到达灯芯顶端……三、P34第12课改变浮和沉【实验名称】改变物体的浮和沉【实验⽬的】了解改变沉浮的基本⽅法【实验器材】盛有⽔的⽔槽、橡⽪泥、鸡蛋、铝⽚、两个⼩瓶(⼀个空的、⼀个盛有沙⼦)、盐、塑料泡沫【实验步骤】1、⾸先把橡⽪泥、鸡蛋、铝⽚、两个⼩瓶、塑料泡沫放⼊⽔中,看到橡⽪泥、鸡蛋、铝⽚、⼀个⼩瓶沉到⽔底,另⼀⼩瓶、塑料泡沫浮在⽔⾯。
2、把橡⽪泥团捏成⼩船状,放在⽔中,它浮在了⽔⾯;把沉⼊⽔底的⼩瓶内物体倒出,放⼊⽔中时,它浮在了⽔⾯上;在沉着鸡蛋的⽔中加⼊盐,鸡蛋慢慢浮上了⽔⾯。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大全

实验一:比较材料的软硬实验目的:1、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2、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实验材料:木片、纸片、金属和塑料片各两个操作步骤:1、用一根木条分别去刻画另一根木条、卡纸、铁片和塑料尺。
2、再分别用卡纸、铁片和塑料尺重复这个实验。
3、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在表格里。
注意事项:⑴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分别去刻划另三种材料的平面处。
⑵用力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
⑶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不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
⑷要求每个人都操作一次,并且注意不要划伤手指。
实验二:比较材料柔韧性实验目的:1.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2.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同物理特性。
实验材料:1.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2.一套宽度、厚度不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品。
3.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
实验步骤及方法:1、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
测量材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眼睛要平视。
2、分别测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注意事项:1、实验的公平性2、一定要把尺子压住。
实验三:造一张纸实验目的:了解纸的制作工艺,理解纸吸水的道理。
实验材料:水、水杯、纸巾、棉布、毛巾操作步骤:1、把一小块废纸撕碎,放在杯子里,用水浸泡直到能够捣碎。
2、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浆状。
3、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
(在棉布下面和毛巾上面添加报纸吸水效果更好)4、观察我们造的一张纸。
注意事项:1、纸浆一定要稀稠均匀;2、注意桌面的卫生。
实验四: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目的:1、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小学科学常用实验操作规程

小学科学常用实验操作规程一、空气占据空间实验课题:空气占据空间实验器材:平口杯、水槽、餐巾纸、水、抹布。
操作步骤:1、将水槽装上水。
(放在左手边)2、将餐巾纸塞进平口杯内,紧贴在平口杯底部。
3、将平口杯口朝下,竖直扣入水槽中。
4、把平口杯竖直地从水槽中提出来。
(用抹布将杯口擦干)实验现象:平口杯内的纸没有湿。
实验结论:空气能占据空间。
注意事项:1、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2、将烧杯从水槽中提出来时,烧杯不能倾斜。
3、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二、检验人体呼出的气体实验课题:人体呼出来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玻璃片、火柴、导气管、抹布。
操作步骤:1、将集气瓶集满水,用玻璃片盖好,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
2、用导气管向集气瓶里吹气,利用排水法将集气瓶里的水全部排出。
正立于桌面。
(用抹布擦干)3、用火柴检测。
实验现象:火柴慢慢的熄灭,说明里面的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实验结论:人体呼出来的是二氧化碳气。
注意事项:1、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2、将集气瓶从水槽中提出来时,玻璃片要盖好。
3、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三、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课题: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实验器材:平口玻璃杯、水、硬纸板、抹布。
操作步骤:1、将平口玻璃杯装满水。
(不要有气泡)2、用硬纸板将平口玻璃杯口盖上。
3、用手按着硬纸板,把玻璃杯口翻转向下,再把按着纸板的手松开。
实验现象:纸垫没有掉下来,因为纸板下的空气向上压住了纸板,所以不会掉下来。
实验结论:大气是有压力的,并且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注意事项:1、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2、玻璃杯翻转向下时,要将纸板和玻璃杯扣紧,不要出现空隙。
3、展示时动作要轻,防止纸板落下。
4、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四、证明大气中有水实验课题:空气中有水吗实验器材::烧杯、冰块、镊子、抹布。
操作步骤:1、将冰块用镊子轻放入烧杯。
2、将烧杯静置在实验桌上3-5分钟,直到烧杯外壁有水珠出现。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南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指南科学实验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科学原理,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本文将为小学生提供一份科学实验操作指南,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实验。
一、实验前准备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实验器材、了解实验步骤和规则以及确保实验环境安全。
1. 准备实验器材: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所需的器材和材料。
常见的实验器材包括试管、滴管、量筒、显微镜等。
确保实验器材干净整齐,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2. 了解实验步骤和规则: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或老师提供的实验步骤,并理解其中的每个步骤。
特别注意实验中的安全规则,如佩戴安全眼镜、避免直接接触化学物质等。
3. 确保实验环境安全:选择一个安全、宽敞、通风的实验环境。
在操作实验时,尽量远离易燃物品和电源,保持桌面整洁,以防止意外发生。
二、实验操作步骤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完成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实验了。
按照指导书或老师提供的实验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
2. 注意实验时间和条件:有些实验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观察到结果,而有些实验需要特定的温度、光照等条件。
在实验过程中,要按照要求控制好实验时间和条件。
3. 仔细记录实验数据:在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可以通过文字、图片或图表的形式记录,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总结。
4. 注意实验操作的顺序:有些实验需要按照特定的操作顺序进行,如倒入液体、混合固体等。
在操作中要特别注意顺序,避免实验结果和目的产生偏差。
5. 小心操作实验器材:实验器材往往比较脆弱,需要小心使用。
在使用滴管和量筒时,要避免碰撞和摔落。
在使用火源时,要格外小心,避免火灾和烧伤。
三、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实验完成后,我们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提高实验的价值和学习成果。
1. 对比实验数据和预期结果:将实验数据与预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的差异和共性。
可以根据差异和共性得出结论,并思考可能的原因。
小学生科学实验操作指南

小学生科学实验操作指南科学实验是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验,小学生能够亲自参与,探索自然现象,进而理解科学原理。
然而,科学实验需要一定的操作技巧和安全意识。
本文将为小学生提供科学实验操作指南,帮助他们安全、准确地进行实验。
第一步:实验前准备在进行实验前,小学生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
首先,确保所有实验用品都处于正常状态,没有损坏或缺失。
然后,将所需材料按照实验指导书或老师的要求准备好,放置在实验桌上。
如果实验需要使用火源或危险化学品,应该在老师或家长的监督下进行。
第二步:读懂实验步骤在进行实验之前,小学生需要细心阅读并理解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步骤。
如果有任何不明确的地方,应该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
同时,小学生应该了解实验的目的和预期结果,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
第三步:注意实验安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小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应该牢记以下几点:1. 戴好实验室服装(实验服或固定袖口的长袖衣物)和实验手套,避免实验液体溅到身上或手中。
2. 避免直接闻实验化学品的气味,并远离鼻子、眼睛等易受伤的部位。
3. 小学生需要清楚实验室急救箱的位置,并知道如何使用其中的应急物品。
4. 禁止尝试未经允许的实验或调换实验室器材的位置,以免发生意外。
5.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用具和清洗双手。
第四步:按照实验步骤操作小学生在进行实验时要按照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操作。
如果实验涉及多个试验管或容器,应该标记清楚以免混淆。
对于涉及量取、混合或倒液体的操作,小学生应该注重准确度和小心谨慎。
同时,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小学生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实验现象上,仔细观察并记录下来。
第五步: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是巩固小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
在实验过程中,小学生可以使用实验记录本或笔记本来记录实验现象和步骤。
在记录中,应该详细描述实验现象和所用材料的数量。
同时,小学生应该尝试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技巧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技巧小学科学实验是培养孩子们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实验过程中,掌握一些操作技巧不仅能够让实验更加顺利、安全,还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小学科学实验操作的实用技巧。
一、实验前的准备1、熟悉实验内容在进行实验之前,孩子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实验教材或者老师提供的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的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教,确保对实验内容有清晰的认识。
2、准备实验器材根据实验的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器材。
在准备器材时,要仔细检查器材是否完好无损,数量是否足够。
同时,要将器材摆放整齐,方便实验时取用。
3、制定实验计划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实验,可以先制定一个简单的实验计划,包括实验的步骤、预期的结果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这样可以让实验过程更加有条理,提高实验的效率。
二、实验中的操作技巧1、正确使用实验器材不同的实验器材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例如,使用显微镜时,要先调节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使用天平称量物体时,要先将天平调平,左物右码放置物品等。
孩子们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熟练掌握各种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因操作不当而损坏器材或者影响实验结果。
2、控制实验变量在很多科学实验中,需要控制变量来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比如,在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时,要分别控制温度、水分、光照等因素,只改变其中一个变量,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
这样才能清楚地知道哪个因素对种子发芽起到了关键作用。
3、准确测量和记录数据在实验过程中,经常需要测量各种数据,如长度、重量、温度等。
孩子们要学会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并准确读取和记录数据。
同时,要注意数据的单位和精度,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记录数据时,要及时、清晰,最好采用表格或者图表的形式,便于后续的分析和总结。
4、注意实验安全安全是实验的首要原则。
在进行实验时,要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如不随意触摸化学药品、不玩火、不打闹等。
小学生科学实验安全操作规范

小学生科学实验安全操作规范科学实验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科学实验的安全问题也是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的。
为了保证小学生在进行科学实验时的安全,下面我将介绍小学生科学实验的安全操作规范。
一、实验前的准备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要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仔细阅读实验操作手册,了解实验的目的、方法和所需材料。
其次,要注意实验室的安全环境和设施是否完善,检查实验仪器器材是否齐全,并保持实验区域的整洁和干净。
最后,要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段的实验项目,避免选用有高风险的实验。
二、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小学生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常见的个人防护装备有实验室专用眼镜、实验室专用手套、实验室专用实验服等。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可以有效防止实验材料对眼睛、手部等部位的伤害。
三、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小学生要正确使用实验器材。
首先,要按照实验操作手册的要求使用器材,并根据实验的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换。
其次,要掌握各种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使用不当导致事故的发生。
最后,在使用实验器材时,要保持安静,不要互相打闹或干扰他人。
四、妥善保存实验药品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小学生要妥善保存实验药品。
首先,要将实验药品放在指定的位置,避免乱放和混放。
其次,要保持实验药品的干燥和密闭,避免受潮和掉落。
最后,在使用实验药品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区域,避免产生污染和危险。
五、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小学生要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
首先,要将固体实验废弃物和液体实验废弃物分别收集和处理,避免混淆和交叉感染。
其次,要按照实验废弃物的性质和处理要求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最后,要将实验废弃物送往指定的处理场所,遵守相关的环保规定。
六、小心火源和电源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小学生要小心火源和电源,避免因火灾和触电造成危险。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总结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总结科学实验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
在进行科学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操作规范、安全性和实验结果的记录与总结。
下面是对小学科学实验操作的总结,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1. 实验前准备:在进行实验前,需要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所需材料。
同时,要确保实验器材干净整齐,实验台面整洁,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
2. 实验操作规范:(1)佩戴实验室用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眼镜和手套等。
(2)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步骤进行实验,不要擅自改变实验步骤和顺序。
(3)注意用量,遵循实验指导书上的材料用量要求。
(4)轻拿轻放,小心翼翼地操作实验器材,不要使其碰撞或摔落。
(5)如果出现紧急情况或实验意外,要按照实验室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3. 实验安全性:(1)实验室中禁止食品和饮料,以免将实验物质误食或污染。
(2)实验室中禁止奔跑和喧哗,以免发生意外。
(3)实验中使用的有害物质要妥善处理,避免误伤自己和他人。
(4)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器材归位,清理工作台面,保持实验室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4. 实验结果记录与总结:(1)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
(2)实验结果可以通过制作实验报告或绘制实验图表的方式进行呈现。
(3)在总结中要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分析实验原理和结果的关系。
(4)总结中应该包括实验中的收获和不足,以及对实验的改进和进一步探究的建议。
5. 实验的延伸与拓展:实验不仅是为了获得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并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和调查来解决问题,拓展实验的领域和深度。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需要遵守操作规范,确保实验安全性,注意实验结果的记录与总结。
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断开电流,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2.电磁铁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注意事项:
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和实验桌。
2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有关(六上3.3)
实验课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有关
实验仪器:大铁钉、有绝缘外皮的导线、大头针、电池、电池盒。
实验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注意事项:
1.做实验时,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2.用音叉去接近水面时,注意不要把水溅出来。
3、实验完毕,要将音叉上的水擦干,以免音叉生锈。
7、串联电路(四下1.7)
实验课题:串联电路
实验器材:电池2节、电池盒2个、灯泡2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根。
操作步骤:
1.检查:看电池、电池盒、灯泡、开关、导线是否都有。
实验结论:
并联是电路的一种连接方式。
注意事项:
1.要注意检查电器元件是否完好。
2.要注意电池正负极的连接。
3.实验完毕,要将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以免损坏仪器。
9、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四下1.5)
实验课题:检测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器材:纸条、塑料片、铜片、竹片、木片、橡皮、钥匙、小灯泡、导线、电池、电池盒。
实验课题:研究杠杆的秘密
实验仪器:盒底、立杆、杠杆尺、螺丝、钩码
实验步骤:
1.组装好杠杆。
2.做省力杠杆的实验。(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
阻力点的距离时,杠杆是否省力?)
3.做费力杠杆的实验。(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
阻力点的距离时,杠杆是否费力?)
4.做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的实验。(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
2.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10、测量力的大小(五上4.4)
实验课题: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木块。
操作步骤:
1.检查测力计指针是否指在“0”处。
2.将木块挂在测力计的挂钩上。
3.观察:用测力计提起木块时,用了多少牛顿的力?
实验结论:
提起木块时,用的力是牛顿。
注意事项:
1.要注意正确使用测力计。
实验步骤:
1.组装好动滑轮。
2.用测力计直接提升重物用的力是()N。
3.用测力计通过动滑轮提升重物用的力是()N。
4.观察用力方向和省力的情况。
实验结论:
动滑轮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注意事项:
1.检查测力计是否完好。
2.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和实验桌。
19、滑轮组(六上1.6)
实验课题:滑轮组
8、并联电路(四下1.7)
实验课题:并联电路
实验器材:电池2节、电池盒2个、灯泡2个、开关2个、导线若干根。
操作步骤:
1.检查:看电池、电池盒、灯泡、开关、导线是否都有。
2.摆放:将电池装入电池盒里,在实验桌上摆好电池、灯泡、开关。
3.连线:用导线把电池、灯泡、开关连接起来。
4.闭合: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和灭情况。
3.异极作用:把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塑料小车里,把另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另一辆塑料小车里,用磁铁的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北极(或磁铁的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南极),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磁铁能吸铁;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注意事项:
1.磁铁容易摔坏,要注意拿好拿稳磁铁。
2.做实验时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器材:条形磁铁2块、铁片、铜片、木片、塑料片、塑料小车2个。
操作步骤:
1.吸铁实验:把铁片、铜片、木片、塑料片放在桌面上,用磁铁的一端去吸,观察实验现象。
2.同极作用:把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塑料小车里,把另一块条形磁铁放入另一辆塑料小车里,用磁铁的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南极(或磁铁的北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北极),观察实验现象。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
1、空气占据空间(三上4.6-4.7)
实验课题: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器材:烧杯、水槽、餐巾纸、水。
操作步骤:
1.将水槽装上水。
2.将餐巾纸塞进烧杯内,紧贴在烧杯底部。
3.将烧杯口朝下,竖直扣入水槽中,观察实验现象。
4.把烧杯竖直地从水槽中提出来,观察烧杯内的纸湿了吗?
实验结论:
空气占据空间。
2.用测力计直接提升重物用的力是()N。
3.用测力计通过定滑轮拉重物用的力是()N。
4.观察用力方向和省力的情况。
实验结论:
定滑轮的作用是: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注意事项:
1.检查测力计是否完好。
2.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和实验桌。
18、动滑轮(六上1.5)
实验课题:动滑轮
实验仪器:盒底、立杆、杠杆尺、固定块、螺丝、动滑轮、测力计、重物(钩码)。
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
注意事项:
1.要注意正确使用测力计。
2.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12、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五下1.1)
实验课题: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器材:小石头、橡皮、泡沫块、回形针、蜡烛、水槽、水。
操作步骤:
1.把实验材料分别放入水中。
2.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实验结论:
物体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
实验器材:气球、烧瓶、烧杯(2个)、冷水、热水。
操作步骤:
1.组装实验装置:(将气球套在烧瓶口上。)
2.将实验装置放入热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3.将实验装置放入冷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事项:
1.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2.使用热水时,小心烫伤自己和他人。
3.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用导线在大铁钉上沿一个方向缠绕30圈。
2.在导线两端连接一节电池,看电磁铁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3.在导线两端连接两节电池,看电磁铁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实验结论: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有关:电池数量多,
磁力大;电池数量少,磁力小。
注意事项:
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和实验桌。
23、研究杠杆的秘密(六上1.2)
2.摆放:将电池装入电池盒里,在实验桌上摆好电池盒(装好了电池)、灯泡、开关。
3.连线:用导线把电池、灯泡、开关连接起来。
4.闭合: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和灭情况。
实验结论:
串联是电路的一种连接方式。
注意事项:
1.要注意检查电器元件是否完好。
2.要注意电池正负ຫໍສະໝຸດ 的连接。3.实验完毕,要将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以免损坏仪器。
2.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和实验桌。
20、斜面的作用(六上1.7)
实验课题:斜面的作用
实验仪器:盒底、立杆、铁杆、盒盖、重物(滚轮)、测力计。
实验步骤:
1.组装好实验装置。
2.用测力计直接提升重物用的力是()N。
3.沿坡度大的斜面拉重物用的力是()N。
4.沿坡度小的斜面拉重物用的力是()N。
实验结论:
4.测热水温度: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热水的烧杯里,观察、读数。
实验结论:
实验测得冷水的温度是(),热水的温度是()。
注意事项: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放入水中时,下端不能碰到烧杯的底与壁。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3、磁铁的性质(三下4.2-4.4)
实验课题:磁铁的性质
实验仪器:盒底、立杆、杠杆尺、固定块、螺丝、定滑轮、动滑轮、测力计、重物(钩码)。
实验步骤:
1.组装好滑轮组。
2.用测力计直接提升重物用的力是()N。
3.用测力计通过滑轮组提升重物用的力是()N。
4.观察用力方向和省力的情况。
实验结论:
滑轮组的作用是: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注意事项:
1.检查测力计是否完好。
15、金属的热胀冷缩(五下热单元第5课)
实验课题:金属的热胀冷缩
实验器材:铜球、铁环、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
操作步骤:
1.在常温下,看铜球能否自由穿过铁环?
2.点燃酒精灯加热铜球。
3.加热后,看铜球能否穿过铁环?
4.冷却后,看铜球能否穿过铁环?
实验结论:
金属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事项:
1.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正确操作。
热总是从物体较热的一端向物体较冷的一端传递。
注意事项:
1.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正确操作。
2.禁止用手触摸加热后的铜棒,以免烫伤自己。
3.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17、定滑轮(六上1.5)
实验课题:定滑轮
实验仪器:盒底、立杆、杠杆尺、固定块、螺丝、滑轮、测力计、重物(钩码)。
实验步骤:
1.组装好定滑轮。
注意事项:
1.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2.将烧杯从水槽中提出来时,烧杯不能倾斜。
3.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2、测量水的温度(三下3.2)
实验课题: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冷水、热水。
操作步骤:
1.将一个烧杯盛冷水,一个烧杯盛热水。
2.检查温度计是否完好。
3.测冷水温度: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冷水的烧杯里,观察、读数。
实验结论:
用指南针能确定东、西、南、北方向。
注意事项:
1.指南针要轻拿轻放。
2.指南针盒要放平。
3.整理仪器和实验桌。
5、高锰酸钾的溶解(四上1.2)
实验课题:高锰酸钾的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高锰酸钾、水
操作步骤:
1.将烧杯装上水。
2.将高锰酸钾药品放入烧杯里。
3.用玻璃棒搅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