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径与方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与措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与措施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新冠疫情蔓延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和人民为实现这一目标不断努力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一个举国体制的改革,也是一个全社会思维方式的转型。
接下来,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解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和措施,分别为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
一、经济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实现经济发展。
在这一方面,中国政府致力于“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这意味着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通过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必须加强创新,推动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在新兴领域实现“引领发展”,从而向着高质量发展迈进。
其次,中国需要协调发展。
由于国内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地区明显存在落后的现象。
在协调发展方面,中国政府通过各种方式推动东南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之间的互利合作,促进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
此外,中国政府通过绿色发展,努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不仅是为了人类的生存,也是为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同时,将绿色发展与协调发展有机结合,共同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社会方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社会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在社会管理方面,中国政府提倡“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思想,将社会治理纳入到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中。
通过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强社区治理,强化社会信用体系等措施,打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稳定。
其次,在教育方面,中国政府已将推进素质教育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素质教育不仅提升了人民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因此,在全民教育和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中国政府通过推进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努力提高国民素质水平。
此外,在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方面,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提高人民身体健康水平。
小康社会创建实施方案
小康社会创建实施方案实现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性目标的重要内容。
为了实现小康社会,我们需要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案。
以下是小康社会创建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一、经济建设方面。
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创新,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其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另外,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型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最后,要加强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扩大对外贸易。
二、社会建设方面。
在社会建设方面,我们需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首先,要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
其次,要加强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另外,要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水平,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最后,要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障体系,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们需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
首先,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其次,要加强生态保护,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好生物多样性。
另外,要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排放。
最后,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政治建设方面。
在政治建设方面,我们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首先,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其次,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另外,要加强党的群众工作,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最后,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决反对腐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修订稿)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形成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ABCD
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国 际竞争力。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加强城市群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简政放权,优化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
加强基层治理
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多元主体作用,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推进法治建设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保障公民合 法权益。
文化繁荣发展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
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03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
国家扶贫力度。
社会目标
1 2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 社会治理格局。
保障和改善民生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 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
3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维护社会 公平正义。
文化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强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 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
力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 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国际话语 权。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路径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现代化路径,经过艰辛努力,国家已经逐渐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探索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谈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路径。
一、创新驱动发展,推进数字经济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而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重要领域。
中国在“十三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要以创新驱动发展,重点推进数字经济。
我国拥有庞大的网络用户数量和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企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数字经济还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全面提高数字产业化水平。
二、推动智慧城市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人口密集、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势在必行。
智慧城市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的城市数字化平台,以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效率,创造更多的便利和利益。
我国在智慧城市建设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但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技术整合难度大、数据难以共享、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难保障等。
为此,我们需要制定完善的智慧城市规划,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保障数据安全,并推进各类市场主体的参与。
三、增强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当前,中国城市体系相对错综复杂,中心城市作用不够突出。
由于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集中,其在全局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水平成为城市体系中的关键。
而当前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需要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中心城市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市场机制的激发,以此来激发地区各市场的创新创业活力。
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态体系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环境污染形势也日益严峻。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态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创建小康实施方案
创建小康实施方案
在当前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小康社会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
为了更好地推进小康实施方案,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全面考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取得更大成就。
首先,我们需要在经济领域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小康社会建设的核心是经济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在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就业等方面下功夫。
我们可以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要加强就业政策,提高就业率,增加居民收入,让更多的人分享小康成果。
其次,我们需要在社会领域制定有力的方案。
构建和谐社会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需要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加大投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全民共享小康。
此外,要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另外,环境保护也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需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加大力度,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资
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优美的
生态环境。
最后,我们要在政治领域制定科学的方案。
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
党的建设,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总之,创建小康实施方案需要全面考虑各个领域的发展,统筹规划,科学制定政策,加大改革力度,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只有这样,才能让全体人民共享小康成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小康社会创建实施方案
小康社会创建实施方案实施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目标,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小康社会创建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我们要加强宏观调控,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小康社会的建设必须以人民的幸福为根本目标,要着力解决好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要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保障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要推动就业扶贫,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全民健康覆盖;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让更多低收入群体有安居之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每个人都能享有基本的养老、医疗、失业、住房等保障。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小康社会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建共享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
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小康社会建设需要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形成现代企业制度;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要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径与方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径与方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与方法——十八大精神解读一、备战中考,解读十八大的宗旨:1.与教材相关内容结合。
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有大量的政治学常识和原理,这些知识和原理是学生分析现实政治现象的手段和工具,也是中考出题的出发点和依托。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也说“材料在书外,道理在书中”都是这个道理。
十八大中涉及了大量的九年级政治常识的内容,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保、民生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是出题的方向和着眼点。
2.与生活事例、特别是广州人身边事例的结合。
仅仅知道十八大的理论,却不能把它们和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和政治事件联系起来,就无法活学活用,知识无法转化为能力,反而增大了学习的难度,更不利于应考更遑论能力的提高。
理论与生活的结合在广州市中考历年试题中有充分的体现。
代表性的题型如“保时捷少女”、广州七中拯救白血病同学的爱心接力等。
3.与广州中考结合。
广州市教研室政治科张云平科长谈2013年的中考方向,提出要淡化体制和制度一些离学生现实生活迁远的知识,重在考查学生身边生活现实可感的内容。
因此在解读十八大和准备中考的时候切忌太难、太深、太专,一面做了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同时要注意充分利用好广州市教研室出的时事小分册。
这就是具体而微的,充分简易和结合书本、现实生活的解读蓝本。
二、十八大报告中与思品相关的知识结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地位:兴国之要,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改革:完善市场机制、基本经济制度开放:更加积极主动、全面开放、“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方法途径调整经济结构城乡发展一体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加强监督权;措施 2.提高基层人大代表比例;3.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加强人大职权 1.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地位意义 2.加强根本政治制度3.公民行使政治权利途径1.含义依法治国 2.环节:立法、行政、司法、守法3.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制精神、树立法制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途径)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根本保障)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5.基本经济制度地位:民族的根、血脉、精神家园、国家软实力作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先进文化含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怎样建设公民道德素质建设提高(思想道德建设)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地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 内容:教育、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 途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地位:突出地位、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长远大计、 1. 坚持两个基本国策 2. 方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怎么做 3.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4.措施:优化土地开发格局、资源节约、加大保护力度、制度建设三、十八大的新提法、新观点、热点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奔小康实施方案
奔小康实施方案
奔小康是中国的国家战略目标,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
实现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宏伟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阶段性目标。
为了实现奔小康这一宏伟目标,我们需要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在经济发展上下功夫。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贫攻坚力度,确保全国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其次,我们需要在社会建设上持续努力。
要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
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要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此外,我们还需要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下功夫。
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
强生态环境修复,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要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最后,我们需要在国际合作上加强交流与合作。
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要加强与各国的友好往来,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奔小康实施方案,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付出。
只有坚定信心,统筹兼顾,
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为实现奔小康而努力奋斗!。
请简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一、小康社会概述小康社会是指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富裕的社会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起步和奋斗历程2.1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开启1978年,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开设沿海经济特区等政策措施,中国的经济开始腾飞。
2.2 经济稳步发展和脱贫攻坚战中国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从传统农业国家转变为现代工业化大国。
特别是在脱贫攻坚战中,中国连续多年削减贫困人口数量,成功摆脱绝对贫困。
2.3 政治制度的稳定和社会安定中国实现了政治制度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法制建设和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路径探索3.1 经济发展与绿色发展并行中国在快速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绿色发展。
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等措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3.2 收入分配的合理调整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注重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缩小贫富差距。
增加农民工工资、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强社会保障等措施,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3.3 社会事业的发展和改革中国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社会保障事业和文化事业。
通过加大投入和改革创新,提高人民的教育水平、医疗保障水平,提供全民共享的优质公共文化服务。
3.4 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中国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
通过农业科技进步、农业技能培训等措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四、小康社会的现状和展望4.1 小康社会的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
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4.2 小康社会的展望中国将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世纪新阶段全党要努力实现的战略目标。
党的十七大着眼于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发生的重大变化,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在十六大确定的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我们党带领各族人民完成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实现的路径。
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要从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高度,明确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新要求和新部署,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党的十七大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郑重地鲜明地完整地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将其载入党章。
应该说,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早在建党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帜立起来了,大家才能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
"举什么旗,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对于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旗帜代表前进方向,旗帜代表共同意志。
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要有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实际上,从党的十二大开始正式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命题之后,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七大,20年间召开了五次党代会,每一次党代会报告的题目里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如十三大报告的题目是"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十四大报告的题目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五大报告的题目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六大报告的题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七大报告的题目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时期的中国梦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时期的中国梦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理念,它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密切相关。
时期的中国梦是对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美好追求,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是实现中国梦的具体目标。
本文将从时期的中国梦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以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径和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时期的中国梦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愿景。
这是一个广泛的梦想,涵盖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以及民族的伟大复兴。
时期的中国梦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现,意味着要建设一个繁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具体目标和重要里程碑。
小康社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
经济上,要实现全面小康,需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同时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政治上,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法治国家建设,保障人民的权益和社会稳定。
文化上,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素质和文化软实力。
社会上,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生态上,要推进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美丽中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改革创新。
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推动改革创新,就是要不断完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各个方面的制度和机制,提升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需要推进协调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协调发展就是要增强经济、社会、环境等各项发展之间的协调性,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互促进。
增进人民福祉就是要关注人民的需求和利益,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需要坚持共享发展,提高人民的获得感。
共享发展就是要实现发展成果的广泛惠及,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就是要关注民生问题,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和幸福感。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径和措施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实践意义及现实路径
作者简介:王显星ꎬ硕士ꎬ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ꎮ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ꎮ基金项目: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十九大后深化南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证研究 (项目批准号:18XKS024)阶段性研究成果ꎮ文章编号:2096-3874(2019)12-0001-0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㊁实践意义及现实路径王显星(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ꎬ新疆喀什844000)摘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 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的重要标志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丰富的内涵: 全面 是重点惠及全体人民与覆盖各领域的全面ꎬ 建成 是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ꎬ 小康社会 是关乎微观的生活水平ꎮ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ꎬ更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ꎮ通过提高精准扶贫的能力和水平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引领社会发展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现实路径ꎮ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ꎻ社会发展ꎻ实践意义ꎻ现实路径中图分类号:D616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ꎬ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做出的承诺即将兑现ꎮ如今中国的国力蒸蒸日上ꎬ国际地位空前提升ꎬ民生水平日益改善ꎮ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指引ꎬ为了对人民生活诉求有着精准地把握ꎬ对社会发展局势有着充分科学地判断ꎬ对国家阶段目标有着明确地认识ꎬ必须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加以深刻的理解ꎬ以便有效地处理社会出现的疑难杂症ꎮ本文采用 个人-社会-国家 之间的现实逻辑来论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意义ꎬ并以精准扶贫的原则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ꎬ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来打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途径ꎬ这对破解民生难题及转变发展思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ꎮ一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主要以围绕人的发展ꎬ社会的发展等方向开展ꎬ在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期盼的基础之上ꎬ进一步增强了党和人民对小康社会的道路自信ꎬ为诠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提供了参考依据ꎮ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是 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涉及到各个领域ꎬ 全面 一词在地域覆盖㊁惠民政策㊁社会成员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ꎮ首先ꎬ在社会的地域覆盖上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 全面 是具有发展的宽泛形式ꎬ脱离了全面形式的发展而追求 城乡之间 工农业之间 经济与生态之间 等一方增长ꎬ人所处的生存环境将以不均衡㊁不协调㊁不和谐的形式体现ꎮ其次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要兼顾民生问题ꎬ如果牺牲民生所需㊁民生所往㊁民生所系去换取高速发展ꎬ那发展的代价是得不偿失的ꎮ再次ꎬ 小康 的分布不是少数人的小康ꎬ而是遍及所有人的小康ꎮ并且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社会所有人的全面发展进行的ꎬ它包含了人在经济㊁民主㊁科教㊁文化㊁生活等各领域的全面发展ꎮ习近平总书记曾谈到: 要在科学评估进展状况的基础上ꎬ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突出短板和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进行认真梳理ꎮ [1]因此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能存在短板问题ꎮ目前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日益显现ꎬ成为了制约低端领域发展的藩篱ꎮ因此ꎬ各领域之间差距的特殊性只能通过协调发展战略逐渐1 第19卷㊀第12期2019年12月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JOURNALOFHEILONGJIANGUNIVERSITYOFTECHNOLOGY㊀Vol.19㊀No.12㊀Dec.2019弥补ꎬ要重点协调城乡一体化关系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ꎬ调整发展速度并提升发展质量的策略来激发经济持久活力ꎬ让社会生产力得到充分有效的释放ꎮ此外ꎬ为缩短贫富差距要致力于破除机制㊁体制的瓶颈以满足人民的发展诉求ꎬ大力改善生态环境ꎬ健全民主法制体系ꎬ使群众生活获得更稳固的保障ꎮ在构建小康社会中要做到出实招见实效ꎬ落实精细化发展ꎬ开展全局性创新ꎬ使社会取得的成效充分发挥到教育㊁医疗㊁就业领域中去ꎬ全体社会成员要拿出实际行动完成共同富裕的目标ꎮ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 建成建成 表示预期目的的实现ꎬ使目标任务成为事实ꎮ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ꎬ凸显了党对社会发展蓝图的战略构建ꎬ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力量ꎬ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ꎮ在社会发展的道路中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仅是实现最高理想过程中的阶段性小目标ꎬ马克思曾在«共产党宣言»中表明ꎬ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ꎬ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ꎬ在那里ꎬ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ꎮ[2]所以ꎬ实现最终理想需要着重把理想具体化㊁现实化㊁大众化地规划为细小区间段ꎮ在进行 伟大梦想 的奋斗中ꎬ社会每一次的进步都会向着伟大梦想一点点靠近ꎬ党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ꎬ勇于承担对人民负责的使命ꎮ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到 最后一公里 阶段中ꎬ我国深入治理贫困地区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ꎬ有效防止了反贫现象的发生ꎬ如期完成了中西部大规模脱贫ꎮ总之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有力地保障了社会事业渐进性的发展ꎬ而且也避免了超越实际生产力的发展水平ꎬ这样才能顺利保证从 建设 到 建成 的必然过渡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引下ꎬ要不断满足人民大众的多样化需求作为基本任务ꎬ维护百姓的公平正义ꎬ如期实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ꎮ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 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 是一个物质生活上舒适安逸和精神生活上丰富多彩的概念ꎬ是走向共同富裕㊁公平正义的社会ꎮ其中 小康 一词通常指广大群众所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安定的生活状况ꎬ以前通常以经济指标来衡量小康水平ꎮ在跨世纪初期ꎬ我国顺利实现了:邓小平所提出的现代化战略三步走的前两步ꎬ同时国有企业的刚刚改革ꎬ社会保障的初步落实ꎬ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刚达到小康水平ꎬ但仅是低水平㊁不全面㊁不平衡的小康ꎮ在新时代的背景下ꎬ 小康社会 的内容更为丰富ꎬ涵盖了经济㊁政治㊁文化㊁社会㊁生态文明五大领域ꎬ中国共产党曾提出到 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㊁民主更加健全㊁科教更加进步㊁文化更加繁荣㊁社会更加和谐㊁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ꎮ[3]如今对即将完成 小康社会 的任务ꎬ中国经历了从 总体小康 到 小康社会 的转变ꎬ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化ꎮ总体小康体现的是宏观生活水平ꎬ小康社会体现的是微观生活水平ꎬ小康社会要求人们的广泛生活诉求得到满足ꎬ而不是特指贫富差距化的小康社会ꎮ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ꎬ人民生活总体水平逐渐提高ꎬ温饱问题提前解决ꎬ物质生活需求逐渐得到落实ꎬ因此 小康社会 变成人民群众的普遍追求ꎮ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ꎻ造福全体人民的小康ꎻ遵循人民群众意愿的小康ꎬ同时也是幸福感与满意度不断增强的小康ꎮ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ꎬ揭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联系ꎮ随着党和人民对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ꎬ其涉及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充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不仅与中国现阶段的国情相关联ꎬ更赋予了具有中国模式的使命ꎮ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得出的重要现实判断ꎬ不仅深度切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真理ꎬ更昭示了社会主义强大制度的正义合理性ꎬ为复兴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ꎮ1.从个人发展角度看ꎬ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人民是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与否的决定力量ꎬ社会的每一次进步ꎬ都是以人作为基础促进生产力发展的ꎬ社会发展的最终成果也是为人本身而服务的ꎮ历史实践充分证明ꎬ民顺则国泰民安ꎬ民不顺则国破家亡ꎬ过去㊁现在㊁将来是相通2第12期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19年的ꎬ国家的改革只有顺应民意和深刻牢记民本邦固的历史经验ꎬ历史的教训才不会重演ꎮ在追求社会发展的过程中ꎬ从社会关系中考察社会发展中的人ꎬ是以实践主体人的方式进行的ꎬ同时从人本身角度出发进行社会建设再到发展成果由人民检验这一内在逻辑ꎬ充分证明广大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ꎮ为促进人更好的全面发展ꎬ要坚持把群众事业深度融合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活动中去ꎬ厘清发展为了谁的利益㊁为谁而服务㊁为谁而奋斗的问题ꎬ依靠人民完成复兴大业ꎬ充分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光芒ꎮ臆想一直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忽略民生问题ꎬ造成人民利益的损失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不值得的ꎮ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要始终体现人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ꎬ人们只有在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ꎬ人才能实现 创新型发展 ꎬ小康社会才能变得更加丰富ꎮ此外ꎬ社会发展的价值不只是寻求人与社会的和谐ꎬ更是获取人的自身价值ꎬ即人的知识完善㊁提高技能㊁提升文化水平的过程ꎮ在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ꎬ既增强了国家的文化实力㊁文化事业ꎬ又有利于为社会塑造优秀人才ꎮ人民是国家的主人ꎬ没有人民的富裕ꎬ就不可能有国家的强大ꎬ没有国家的强大ꎬ就更不能有人民的幸福ꎮ因此ꎬ发展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ꎬ要始终抱有体察民情㊁惠民之心的态度增强群众的幸福感ꎬ是真正体现社会发展的价值所在ꎮ2.从社会实践角度看ꎬ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制度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ꎮ社会发展的一次次进步ꎬ都伴随着更完善的制度来推动社会历史的向前发展ꎬ并且制度对建设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ꎮ新中国成立70年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ꎬ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ꎬ人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ꎬ实践结果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优越性ꎮ政治上更稳定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凸显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公正民主的优势ꎻ经济上更繁荣ꎬ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足以说明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制度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优势ꎻ民生上更实惠ꎬ城乡差距的缩小ꎬ温饱难题的解决ꎬ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等实效突出了 以人为本 的制度优势ꎻ文化上更兴盛ꎬ通过 科教兴国 等战略实现了文盲率的大幅下降并提升了文化事业的软实力ꎮ长期以来ꎬ为消除 西化思想 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攻击ꎬ广大民众需要从 四个自信 抓起ꎬ加强 五个认同 以此来促进民族的团结和增强中国的凝聚力ꎮ在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显现中ꎬ党和政府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实际国情ꎬ并明确规划清晰的发展战略ꎬ振奋了新时期人民对社会探索与实践创新的信心ꎮ实践证明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ꎬ更体现了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经济发展能力ꎮ中国问题只能用社会主义制度来解决ꎬ社会主义制度更加符合中国的全面发展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有力的契机ꎮ3.从国家阶段角度看ꎬ实现了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环节中国梦 是实现国家富强㊁民族振兴㊁人民幸福的梦ꎬ中国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人民ꎬ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ꎬ中国梦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人民对共同富裕的理想追求ꎮ在筑牢中国梦的现实基础上ꎬ必须铺好小康社会这条必经之路ꎬ也应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近期目标与中国梦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ꎬ广泛客观地审视现阶段国情为实现中国梦创造一切有利条件ꎮ因此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环节ꎮ在新时代条件下ꎬ我国改变了以往的发展方式ꎬ着重转变工作中的重点ꎬ全力以赴补齐发展领域的各项短板ꎬ国家面貌展现出了新的态势ꎮ如今的中国已不再是任人宰割的 旧中国 时期ꎬ全国各族人民看到了国家复兴的希望ꎬ深藏于中国人民心中的复兴梦想再次燃起ꎮ中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ꎬ洞察时代发展的机遇ꎬ深度挖掘社会发展中的潜在价值ꎬ紧扣社会发展的原则方向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㊁共同期盼㊁共同理想努力奋斗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深刻的价值取向ꎬ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稳固的物质基础ꎮ在打造中国梦的过程中ꎬ每个阶段都会存在不同的矛盾ꎬ要勇于面对和解决社会的重大矛盾ꎬ切实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ꎮ同时在深入推进党的3第12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㊁实践意义及现实路径2019年伟大梦想进程中ꎬ必须扫除侵蚀党健康肌体的毒瘤ꎬ确保党的生命力经久不衰ꎬ只要牢牢坚定党的领导才不会使中国梦的战略指引迷失航向ꎮ中国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ꎬ要时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ꎬ中国梦才能实现ꎮ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路径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ꎬ必须采取精准扶贫的举措ꎬ落实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战略ꎬ构建出和谐社会的体系ꎬ为了向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顺利过渡提供了有效的现实路径ꎮ1.精准扶贫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 消除贫困㊁改善民生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ꎬ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ꎬ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ꎮ [4]新时期如何增加贫困人口的脱贫机会ꎬ如何减轻贫困人口的过重负担ꎬ这成了考验脱贫工作的重要难题ꎮ党中央牢牢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目标的重点ꎬ以前所未有的动力推动扶贫建设ꎬ创造了我国扶贫史上的最佳成绩ꎮ但在目前新疆地区仍然是块难啃的骨头ꎬ社会闲散人员㊁孤寡老人㊁长期患者是扶贫工作中的棘手问题ꎬ个别地方还存有扶贫意识不强ꎬ工作落实不利等问题ꎮ近几年ꎬ国家不以扶贫任务难为理由降低标准ꎬ反而加大扶贫资金的投资力度ꎬ强化精准扶贫的定力ꎬ扩大扶贫政策的宣传ꎮ党和政府逐级立下 军令状 ꎬ以解决制约贫困为主ꎬ以补齐短板为辅ꎬ纠正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ꎬ重点优化了贫困地区的资源ꎬ高度关注特殊贫困群体并下决心打赢这场扶贫硬仗ꎮ首先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在农村ꎬ要积极主动建立驻村帮扶ꎬ强化广大干部的责任意识ꎬ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活质量ꎬ做到 真脱贫 脱真贫 的目标ꎮ 要坚持精准扶贫㊁精准脱贫ꎬ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ꎮ [4]根据实情提高脱贫措施的针对性ꎬ充分对接扶贫机制ꎬ实施因教脱贫和因技脱贫ꎬ这样就能让贫困家庭的子女接受公平的教育ꎬ让贫困群众掌握摆脱困境的技术ꎮ其次ꎬ在扶贫工作中要与扶智相结合ꎬ困难群众没有脱贫的信心与志向ꎬ帮扶再多ꎬ也不能解决返贫问题ꎮ最后ꎬ还要强化落实具体脱贫工作的责任ꎬ推行脱贫成果的考核评估ꎬ控制扶贫资金的监管ꎬ加强督查巡视ꎬ以防止腐败现象发生ꎬ最终才能建成全面的小康社会ꎮ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当前ꎬ中国主要面临着自主创新能力弱ꎬ制造业大而不强ꎬ核心技术㊁高端设备对外依存ꎬ存在生态客观短板等态势ꎮ为改变这种被动发展的局面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ꎮ创新上ꎬ一是加强自主研发能力ꎬ扩展技术创新的范围ꎬ合理地用好创新技术ꎮ二是激发产业技术的创新ꎬ完善体制的更新ꎬ让创新成为社会建设的强劲动力ꎮ制造上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ꎬ大力推动中端产业升级为中高端产业ꎬ提升生产效率来把我国建成为科研强国ꎮ随着人工智能的逐渐成熟ꎬ将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应用到三大产业用以破除制约发展的机制ꎬ同时增强文化事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ꎬ促进文化和科技相融合ꎮ环境上ꎬ面对发展导致生态环境的日益退化及其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ꎮ对此要坚持推进绿色发展战略ꎬ树立生态底线思维ꎬ强化垃圾分类处理管控能力ꎬ加强工业污染的惩治制度与政策导向ꎬ开展资源的节约再利用行动ꎮ在新时代的征程上ꎬ针对以往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欠缺ꎬ我国在巩固发展的基础之上着重转变了工作的重点ꎬ强化了社会治理的法制手段ꎬ为小康社会的如期实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ꎮ3.构建和谐社会是提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条件和谐社会是人与人ꎬ人与社会㊁自然和谐统一的生存状态ꎬ在其中最主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ꎮ 小康社会 与 和谐社会 相辅相成ꎬ相互作用ꎬ和谐社会给小康社会的建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ꎬ小康社会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ꎮ前者强调 全面建成 的成果ꎬ后者侧重于通过综合社会实践取得的关系和结构ꎮ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ꎬ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 [5]ꎮ因为制定小康社会的目标使百姓生活得到了保障ꎬ人民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ꎬ广大群众的生活诉求得到了满足ꎮ一方面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要遵循主体人的发展ꎬ同时要彻底消除贪污腐败㊁黑4第12期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19年恶势力及其背后的保护伞ꎬ重新建立人们之间的和谐关系ꎮ另一方面ꎬ改善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ꎬ需要从社会的政治方面㊁民生方面㊁生态方面等角度来进行完善ꎬ才能达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ꎮ此外ꎬ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善而进行的ꎬ其中人们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也决定以后社会发展的状况ꎮ在目前的社会形势下ꎬ小康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应保持同步ꎬ这对我国化解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提供了科学的指南ꎮ最后ꎬ积极挖掘和谐社会的内在价值ꎬ对于社会的协调发展㊁共享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ꎮ如今社会主义的制度越来越得到世界认可ꎬ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互联结㊁相互促进㊁互为影响ꎬ为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有效途径ꎮ参考文献[1]习近平.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勇于破题善于解题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N].人民日报ꎬ2019-04-23(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ꎬ2012:422.[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ꎬ2017-10-28.[4]习近平.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N].人民日报ꎬ2015-11-29(1).[5]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解读[J].学习导报ꎬ2006(11):21-50.ConnotationꎬPracticalSignificanceandRealisticPathofBuildingaWell-offSocietyinanAll-roundWayWangXianxing(SchoolofMarxismꎬKashgarUniversityꎬKashgarꎬXinjiangUygurAutonomousRegion844000ꎬChina)Abstract:Buildingawell-offsocietyinanall-roundwayisanimportantsymbolforrealizingthe"firsthundred-yearstrugglegoal".Thecomprehensiveconstructionofawell-offsocietyhasrichconnotations:"comprehensive"referrstobenefitallpeopleandcoveringallareasꎬand"building"istoreviveChina'sstagedgoalofdreamsꎬ"awell-offsociety"isrelatedtothemicrolevelofliving.Thecurrentcomprehensiveconstruc ̄tionofawell-offsocietynotonlyreflectsthepeople-centeredservicetenetꎬbutalsohighlightsthesuperiorityofthesocialistsystem.Byimprovingtheabilityandlevelofprecisionpovertyalleviationꎬandtransformingtheconceptofeconomicdevelopmentmodetoleadsocialdevelopmentꎬitprovidesarealisticpathforbuildingawell-offsocietyinanall-roundway.Keywords:buildingawell-offsocietyinanall-roundwayꎻsocialdevelopmentꎻpracticalsignificanceꎻrealisticpathClassNo.:D616㊀㊀㊀㊀㊀㊀㊀DocumentMark:A(责任编辑:蔡雪岚)5 第12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㊁实践意义及现实路径2019年。
近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径探讨
近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径探讨
近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宏伟目标,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个领域全面发展的发展战略。
那么,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我们应该走怎样的路径呢?
首先,经济建设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
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需要实施全面深化改革,不断释放市场活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全社会的创新发展。
此外,绿色发展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临着严峻挑战。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需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社会建设方面,我们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民生水平。
同时,我们要加强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的改革与发展,为全体人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政治建设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在政治建设方面,我们要不断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确保党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
总的来说,近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在经济、环境、社会、政治等各个方面全面推进,形成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实现各领域的协调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愿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懈奋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乡村发展路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乡村发展路径一、乡村发展的重要性乡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
乡村发展不仅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系着国家的繁荣稳定。
因此,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乡村发展路径非常重要。
二、农业现代化是乡村发展的基础农业是乡村经济的命脉,农业现代化是乡村发展的基础。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应注重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广高效农业技术和先进农机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村环境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
三、推进农民转移就业农民转移就业是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发展乡村产业、创办农民合作社、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等方式,吸引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应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乡村发展的重要支撑。
要加强对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道路、供水、电力、通讯等方面。
通过完善乡村交通网络,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的便利性;加大对农村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解决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困难。
五、改善农村教育和医疗条件改善农村教育和医疗条件是提高农村居民素质和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
要增加对农村学校和医疗机构的投入,提升农村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供给能力,解决农村居民就学和就医难的问题。
六、保障农民权益和社会公平保障农民权益和实现社会公平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前提。
要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同时,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农民的基本生活权益不受侵害。
七、弘扬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是一个地区和民族的精神基因,也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元素。
要弘扬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开发乡村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八、加强乡村治理和社会管理加强乡村治理和社会管理是保障乡村发展的重要保障。
2024年实现全面小康
加强金融支持:提供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人才保障措施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教育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
优化人才政策: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吸引人才
加强人才交流:促进人才流动,提高人才利用率
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添加标题
全面小康的目标:到2024年,我国将实现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添加标题
全面小康的内涵:全面小康不仅关注经济发展,还注重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发展,强调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
添加标题
全面小康的实现途径: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等措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教育水平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提高
医疗保障加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住房条件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农村居民住房条件也得到改善
社会文明进步成果
文化事业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文化生活水平
教育水平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高等教育普及率
添加标题
全面小康的目标和标准
全面小康的定义:指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社会全面进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协调发展。
添加标题
全面小康的目标:到2024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添加标题
全面小康的标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具体指标包括人均GDP、教育水平、医疗保障、住房条件、生态环境等。
怎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五篇)
怎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五篇)第一篇:怎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四项基本原则,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④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动摇。
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⑥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发展环保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
⑦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坚持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缩小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大家作主的权利。
③发展基层民主,实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村民自治制度,完善制约和监督机构,实行听证制度。
④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政府做到执法行政,坚持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
华,弃其糟粕。
③努力学习和借鉴外国优秀文明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弘扬和培育民主精神,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让人民享受文化发展成果,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程度。
保护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⑤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④完善社会管理,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⑤加大扶贫开放,是经济繁荣成果惠及全民。
怎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四项基本原则,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④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动摇。
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正在朝着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全面小康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裕,更是人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共同富裕作为一个基本国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
本文将从我国共同富裕的意义、实施路径及其重要举措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共同富裕的意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目标。
它意味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目标,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共同富裕的实现将为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广泛的社会支持。
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施路径实现共同富裕需要通过构建全面小康社会来推动,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三个方面。
1. 经济建设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手段,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质量。
同时,要注重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实现资产收入与劳动收入的协调增长。
2. 社会建设在社会建设方面,我们要注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全面发展。
通过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不仅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同时,要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
此外,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人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社会保障保障水平,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障的红利。
3.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同时,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三、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共同富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如:1. 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路线。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路径选择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路径选择在当今社会,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全国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共同的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各级政府和农民群众之间紧密合作,共同努力。
那么,如何选择路径,才能更好地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呢?接下来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首先,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需要加大投入。
农村是我国大多数人口的聚集地,而且基础设施相对较落后。
要想实现全面小康,就必须大力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建设更完善的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其次,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需要注重产业发展。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持,只有通过发展产业,才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农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的多元化。
再次,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需要重视教育和医疗卫生。
教育和医疗卫生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需求,对于农村建设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和医疗机构的硬件设施,招揽更多的优秀教师和医生,让农民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然后,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需要关注农民的生活居住环境。
农民的生活环境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住房改善的投入,推动农村居民建设更加美观、舒适的居住环境,让农民也能享受到城市化的舒适生活。
接着,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需要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推动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和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激发农村发展的活力。
随后,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需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让农民增收致富,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政府应该通过扶持农业发展、引导农民就业创业等途径,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水平。
此外,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需要强化基层治理。
基层治理是推动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强化基层治理,才能有效解决农村面临的各种问题。
全面小康的实施步骤
全面小康的实施步骤1. 概述全面小康,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发展目标,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全面小康,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实施步骤,本文将对全面小康实施的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2. 环境改善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首先需要改善社会和自然环境,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
•推行节能减排政策,促进绿色发展。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破坏。
3.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基础,需要通过提高经济水平和人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加强财政支持,增加民生投入。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
4. 教育提升教育是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源公平性。
•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加强职业教育,提供多样化就业选择。
5. 医疗卫生改善健康是人民的基本需求,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必要条件。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加大疾病防控力度,提高人民健康素质。
6. 社会保障加强实现全面小康需要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加强社会保障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建立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基本保障。
•完善养老金制度,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权益。
•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提供全民医疗保障。
7.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
•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发展。
•培育创新人才,推动创新创业发展。
8. 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传播,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文化保障。
•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文化产品供给。
•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 政府治理创新政府治理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支撑,需要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和提高治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与方法——十八大精神解读一、备战中考,解读十八大的宗旨:1.与教材相关内容结合。
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有大量的政治学常识和原理,这些知识和原理是学生分析现实政治现象的手段和工具,也是中考出题的出发点和依托。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也说“材料在书外,道理在书中”都是这个道理。
十八大中涉及了大量的九年级政治常识的内容,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保、民生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是出题的方向和着眼点。
2.与生活事例、特别是广州人身边事例的结合。
仅仅知道十八大的理论,却不能把它们和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和政治事件联系起来,就无法活学活用,知识无法转化为能力,反而增大了学习的难度,更不利于应考更遑论能力的提高。
理论与生活的结合在广州市中考历年试题中有充分的体现。
代表性的题型如“保时捷少女”、广州七中拯救白血病同学的爱心接力等。
3.与广州中考结合。
广州市教研室政治科张云平科长谈2013年的中考方向,提出要淡化体制和制度一些离学生现实生活迁远的知识,重在考查学生身边生活现实可感的内容。
因此在解读十八大和准备中考的时候切忌太难、太深、太专,一面做了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同时要注意充分利用好广州市教研室出的时事小分册。
这就是具体而微的,充分简易和结合书本、现实生活的解读蓝本。
二、十八大报告中与思品相关的知识结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地位:兴国之要,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改革:完善市场机制、基本经济制度开放:更加积极主动、全面开放、“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调整经济结构城乡发展一体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加强监督权;措施 2.提高基层人大代表比例;3.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加强人大职权 1.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地位意义2.加强根本政治制度3.公民行使政治权利途径精简机构、大部制废除劳动教养制度,保障人权1.含义依法治国 2.环节:立法、行政、司法、守法3.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制精神、树立法制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途径)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根本保障)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5.基本经济制度地位:民族的根、血脉、精神家园、国家软实力作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先进文化含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怎样建设公民道德素质建设提高(思想道德建设)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地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 内容:教育、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 途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地位:突出地位、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长远大计、1. 坚持两个基本国策2. 方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怎么做3.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4.措施:优化土地开发格局、资源节约、加大保护力度、制度建设三、十八大的新提法、新观点、热点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七大表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八大表述“确保到二零二零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体现了我过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单独提出,以及新提法“美丽中国”都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3. 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实就是党的基本路线。
在基本路线的基础上理论补充,加上“五位一体”具体化提法和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五位一体;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中国的国际地位:我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与十七大相比提出“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率”指标,“区域协调发展”等要求,更具体。
(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新提法“依法治国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目标“文化强国建设”。
(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这一点变化最大,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后面,说明国家以人为本,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差距,各方面更具体、更全面。
(5)“两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由笼统的生态文明提法到具体的两型社会以及具体的要求,体现对生态问题的重视。
8.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重点是对内改革。
除经济体制改革外,还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生态文明制度等。
改革更深入、力度更大。
9.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途径之一: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同时也与课本、生活实际做法紧密相连。
10.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措施之一: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
网络安全监管既是今年立法的重点也是学生面临的重要社会生活问题之一,属热点。
11.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12.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1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词形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爱。
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概括,是社会公众广泛认同的价值观,为多元文化带式凝聚思想共识指明了方向。
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具体、更全面。
15.“再分配”的完善。
在基本分配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目的实现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
16.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着力改变国富民弱,是实现共同富裕,藏富于民的举措。
17.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是落实可持续发展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部署。
18.“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实现“和平统一”和推进两岸交流的具体措施。
19.当今世界局势新判断:“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增加了新的文化、社会方面的判断,更全面更符合世界现状。
20.“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安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
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中考模拟例题一、单选1.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我们要走的道路是()A.新民主主义道路B.资本主义道路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和平发展道路2.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依据是()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B.中国的国情C.“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D.邓小平理论3.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要把发展转变到协调、创新、绿色、共享的轨道上来B.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C.要更加注重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D.要更加注重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4.“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这些重要举措()①体现了走共同富裕道路②有利于促进我国早日实现总体小康③有利于促进我国城乡协调发展④有利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5.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制化。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 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
这样做()①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②可以消除城乡差别③有利于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A.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7.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是因为()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②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④加强文化建设是我国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8.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重点。
民生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A.改善民生是我党执政立国之本B.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C.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D.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9.下列不属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的是()A.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B.保障人民安居乐业C.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D.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香港、澳门回归以来,走上了同祖国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
下列选项体现这一成功的是()①2004年到2011年7年间,香港GDP平均增速到5%,是同期其他发达经济体平均值的近2倍②在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香港有不俗表现③香港对内地的投资,占境外投资的% ④香港是内地企业最大的境外融资中心A.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11.下列有关十八大报告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二、多项选择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要解决这个矛盾,我们需要()A.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C.坚持“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13.“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因此我们应该()A.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B.国与国之间团结合作,共谋发展C.与世界各国人民一起共建和谐世界D.弱肉强食,只注重发展自己14.推进公民道德工程建设,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