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汽车跑起来》评课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科学探索小汽车跑起来
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科学探索小汽车跑起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索主题,涉及教材第三章节——《有趣物理现象》。
具体内容为“小汽车跑起来”,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幼儿解简单机械原理,探索物体运动与力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解小汽车基本结构,知道小汽车为什会跑。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物体运动与力关系。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动手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汽车模型、斜坡、积木、气球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小汽车、气球、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看小汽车在斜坡上跑动现象,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为什小汽车会跑起来?”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小汽车结构,让幼儿解小汽车为什会跑。
向幼儿解释物体运动与力关系,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使小汽车跑得更快。
3. 动手操作(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探索物体运动与力关系。
每组用气球、绳子和小汽车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小汽车运动情况。
4. 随堂练习(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汽车为什会跑?2. 板书内容:小汽车结构:轮子、车身、驱动装置物体运动与力关系:力能使物体运动、不同力大小和方向影响物体运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让小汽车跑得更快答案:通过增加驱动力(如吹气球、拉绳子等)使小汽车获得更大速度。
2.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物体运动现象,与家人分享你发现。
答案:幼儿观察到物体运动现象及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幼儿解小汽车为什会跑,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多观察物体运动现象,探索更多科学奥秘。
组织科学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科学素养。
小汽车跑起来》评课
小汽车跑起来》评课《小汽车跑起来》评课仔细的看本课的要求是让学生了解自定义动画对多媒体的作用,要求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单张幻灯片的内容,能给幻灯片对象添加自定义动画,能调整动画播放的顺序,并且还要求学生学会怎样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时,陈老师就有意地将这些目标化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任务中完成学习,在设计任务时,又力求体现愉快教学的原则。
一、在任务中学习“在任务中学习”是这堂课设计的核心。
从一开始的“比较自己作品与教师作品的异同”探索如何利用剪贴画来使自己的作品更加丰富,到“观察教师作品的播放,小结教师作品的特点”激起学生为自己的作品设置动画的强烈欲望,以及后来的“调整动画的次序”这些环节,始终将操作方法简化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始终坚持让学生在兴趣中自己找任务的理念,这种设计理论,对课堂的动态生成体现得很少,往往是以教师的预设为主,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为主,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那这种教学方法也是无从下手的。
上述任务的设立,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具体的实例中激发学习的兴趣,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求知和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
在进行“动画设计”这个环节,当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时,当学生发现自己的作品也能动起来时,那此起彼伏地响起在教室里的欢呼声,那满脸惊讶、欣喜、兴奋、激动的表情,令人印象深刻,我觉得,如果这些问题不是靠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去解决,学生会有这种愉悦的情感体验吗?学生会有积极主动的思考吗?他们的探索欲望会强烈吗?二、教师成为任务学习活动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在这节课任务设计时教师精心准备了每个环节,课堂上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和孩子交流,认真倾听孩子的发言,针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情况,冷静应变。
大班科学教案《小车跑起来》及教学反思(2)
大班科学教案《小车跑起来》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机械》,详细内容为“小车跑起来”。
通过本章学习,使幼儿了解简单的机械原理,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车的基本构造,知道小车跑动的原因。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沟通、表达和分享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小车跑动的原因,掌握基本的机械原理。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车模型、斜面、电池、轮子、螺丝刀等。
学具:每组一套小车组装材料、螺丝刀、斜面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小车的构造和原理,如轮子的滚动、电池提供动力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讲解如何组装小车,让幼儿了解小车的组装过程。
4. 动手操作(1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小车组装,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小车在不同斜面跑动的速度,引导幼儿思考原因。
六、板书设计1. 小车的构造:轮子、车身、电池、电机等。
2. 小车跑动原因:轮子的滚动、电池提供动力。
3. 观察结果:小车在斜面跑动速度与斜面倾斜程度有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一辆小车,并观察其跑动情况。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小车的基本构造和跑动原因。
在操作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能积极参与,但部分幼儿在组装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教师可引导幼儿探索其他简单机械的原理,如杠杆、滑轮等,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能力。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车跑起来》含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车跑起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章节为《小车跑起来》。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小车的基本结构,学习小车的运动原理,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车的基本结构,知道小车是如何跑起来的。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小车的基本结构,知道小车是如何跑起来的。
难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小车的运动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车模型、轮子、滑轮、支架等。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车模型,轮子、滑轮、支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小车,引导学生发现小车的轮子是可以转动的。
2. 讲解小车的基本结构,让学生了解小车是如何跑起来的。
3. 学生分组,每组合作组装一个小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让学生尝试用手指推动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发现小车的运动原理。
6. 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比赛,看哪个小组的小车跑得最快。
六、板书设计小车跑起来的原理:轮子转动 > 驱动小车 > 小车运动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画出自己组装的小车,并标注出小车的基本结构。
答案:略2.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小车运动原理的小短文。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还有其他什么方法可以让小车跑得更快?引导学生探索更多的科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1. 语言语调:在讲解小车运动原理时,教师应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配合肢体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提问环节,教师的语言应具有启发性,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3. 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知识点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车跑起来》含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车跑起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机械世界》中的第三节《小车跑起来》。
本节课将详细介绍小车的构造和运行原理,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车的构造,知道小车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2. 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小车的基本运行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小车的运行原理。
教学重点:掌握小车的构造,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模型、放大镜、螺丝刀、螺丝、轮子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小车模型、轮子、螺丝刀、螺丝。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辆小车,让幼儿观察小车的构造,提出问题:“小车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它是怎么跑起来的?”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PPT展示小车的构造图,讲解小车是由车身、轮子、引擎等部分组成。
(2)教师用实物演示,讲解小车运行原理。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每组用螺丝刀、螺丝和轮子组装一辆小车。
(2)组装完成后,让幼儿观察并思考:为什么小车能跑起来?4. 讲解与讨论(2)教师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讲解。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除了轮子,小车还有哪些部分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六、板书设计1. 小车的构造:车身、轮子、引擎2. 小车的运行原理:轮子的旋转产生动力,带动小车前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一辆小车,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答案:幼儿需画出小车的构造,包括车身、轮子、引擎等部分,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2. 作业题目:请你说说为什么小车能跑起来?答案:小车能跑起来是因为轮子与地面摩擦产生动力,带动小车前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本次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科学探索小汽车跑起来
幼儿园大班教案科学探索小汽车跑起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索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体运动》,详细内容为:小汽车跑起来。
通过让幼儿观察、操作、实验,了解小汽车运动的原理,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汽车运动的原理,知道物体运动需要力的作用。
2.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小汽车运动的原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汽车、斜坡、实验装置、图片等。
学具:每组一套小汽车、斜坡、实验装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辆小汽车,让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辆小汽车会跑吗?它是怎么跑起来的呢?”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图片和实验装置,讲解小汽车运动的原理,引导幼儿观察小汽车在斜坡上的运动。
3. 随堂练习:a. 教师分组指导幼儿进行小汽车实验,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小汽车在不同斜坡上的运动。
b. 教师提问:“你们观察到小汽车在哪些斜坡上跑得快?哪些斜坡上跑得慢?”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汽车跑起来2. 板书内容:a. 小汽车运动的原理b. 物体运动需要力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观察家里的小汽车,描述它的运动。
b. 绘画:画出小汽车在斜坡上的运动。
2. 答案:a. 描述小汽车的运动,如:“我家里的小汽车在平地上跑得慢,在斜坡上跑得快。
”b. 画出小汽车在斜坡上的运动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a.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其他物体的运动。
b. 家园共育:让家长协助幼儿观察家里的小汽车,分享观察结果。
c. 开展科学小制作活动,让幼儿动手制作简单的小汽车模型,加深对物体运动原理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2. 教学目标的设定。
小汽车跑跑跑小班听课自评
小汽车跑跑跑小班听课自评
《小汽车》是我们正在开展的主题活动《轱辘轱辘》中的一节美术活动,主要是用记号笔将点与点连接成小汽车,体验将点连接成小汽车的趣味性。
小汽车是我们小朋友熟悉的,孩子们不仅认识,在玩的过程中已经观察到了小汽车的基本的外形结构特征。
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孩子巩固对小汽车的认识,从而培养孩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用记号笔绘画是我们小朋友第一次尝试。
活动开展前,在巧手坊游戏中,已经向幼儿讲解了正确的握笔姿势,幼儿还进行了连接直虚线、弯曲虚线的练习,为这个活动的开展做好了前期的经验准备。
所以,在活动中我没有重点强调握笔的姿势。
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还有部分幼儿握笔的姿势不对。
由于小班幼儿有意注意水平低下,观察的目的性较差,缺乏顺序性和细致性,不会有意识地识记某些事物,只有那些形象鲜明、具体生动、能引起强烈情绪的事物才易记住。
因此,在活动中应该再与幼儿一起巩固握笔的正确姿势,这样就不会出现错误的握笔姿势。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在贴绒板上操作示范,挡住了部分幼儿的视线,幼儿看得不是很清楚。
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在投影仪上示范,通过电视机屏幕展示出来,这样幼儿就能够一目了然的看到教师的整个操作示范过程。
活动中如果教师用拟人化的语言来引导幼儿学习点与点连接,我觉得这样更能帮助幼儿轻松、快乐的掌握点与点的
连接的绘画技能,幼儿也更乐于接受。
同时也将原本就有点枯燥的点与点的连接的操作过程生动、活跃起来,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也会更高。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车跑起来》含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车跑起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第三节《小车跑起来》。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简单机械原理,探究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小车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状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理解简单机械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简单机械原理的运用。
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小车运动状态,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车模型、斜面、摩擦力演示器、磁铁、滑轮等。
学具:每组一套小车、斜面、磁铁、滑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辆小车,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车为什么会跑吗?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究这个问题。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演示摩擦力实验,让幼儿观察并思考:摩擦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2)讲解简单机械原理,如斜面、滑轮等,让幼儿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随堂练习(1)分组操作: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小车在不同斜面、不同摩擦力下的运动状态。
(2)讨论与分享:每组派代表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小车运动与力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车跑起来》2. 内容: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简单机械原理:斜面、滑轮、磁铁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小朋友们观察家里的玩具小车,尝试用今天学的知识解释它是如何运动的。
(2)设计一个简单的小车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2. 答案:(1)玩具小车的运动与摩擦力、重力、斜面等因素有关。
(2)实验设计及结果记录见幼儿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观察小车运动状态,培养了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科学小实验,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2024年大班科学精彩教案《小车跑起来》及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科学精彩教案《小车跑起来》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有趣的力”,详细内容为“小车跑起来”。
通过该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小车运动的原理,理解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车运动的原理,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小车运动的原理,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发现小车运动与力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模型、斜面、滑轮、绳子、磁铁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小车模型、斜面、滑轮、绳子、磁铁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辆小车,让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辆小车是怎么运动的?它为什么会动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幼儿了解小车运动的原理,如斜面可以加速小车运动,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教具,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小车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状态。
4. 讨论与分享(5分钟)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小车运动的原理斜面:加速小车运动滑轮:改变用力方向磁铁:吸引或排斥小车2. 力的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画一幅关于小车运动的画,并简单描述小车运动的原理。
2. 答案示例:画面中有小车、斜面、滑轮等元素,描述小车在斜面上下滑时速度变快,通过滑轮改变用力方向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到小车运动的原理,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幼儿表达不够清晰,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小车比赛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小车跑起来》及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小车跑起来》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身边的科学》第五章“有趣的机械”,详细内容为“小车跑起来”。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简单机械原理,探索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小车运动的原理,了解轮子、轴和力的作用。
2. 能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观察小车运动,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激发探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小车运动的原理,掌握力的作用。
重点:动手实践,观察小车运动,培养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车模型、轮子、轴、积木等。
学具:每组一套小车模型、轮子、轴、积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辆小车,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小车是怎么跑起来的吗?”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看法。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小车运动的原理,介绍轮子、轴和力的作用。
通过图示,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小车运动原理。
3. 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发放一套教具。
教师示范如何组装小车,然后让幼儿动手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小车运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小车能跑起来?”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物体是利用这种原理运动的?”六、板书设计1. 小车运动原理轮子:转动轴:固定轮子,传递力力:推动小车运动2. 小车组装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利用轮子运动的?它们是如何运动的?2. 答案:例如:自行车、汽车、滑板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
2. 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课后拓展延伸,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观察力。
4. 今后教学中,可增加更多有趣的科学实验,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
小汽车跑起来中班科学教案
小汽车跑起来中班科学教案【主题】小汽车跑起来中班科学教案【引言】科学教育对于中班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小汽车跑起来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帮助幼儿探索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
本文将为中班幼儿设计一节小汽车跑起来的科学课程和实践活动,以帮助幼儿认识运动方式、理解力的作用以及通过实验探索加速和减速的方式。
【一、课程目标】1.了解小汽车的运动方式;2.理解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通过实验探索加速和减速的方式。
【二、教学准备】1.小汽车模型或玩具车辆;2.不同表面的道路模拟器(如木板、羊毛毡等);3.不同材质的坡道;4.时钟或秒表;5.绳子;6.废纸、日历纸和其他平面材料;7.纸杯、纸板、瓶盖等;8.宝宝粉或玉米粉。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让幼儿们端坐在教室里,向他们展示一辆小汽车模型或玩具车辆,并询问他们曾经见到过小汽车吗?小汽车是如何运动的?以及他们曾经坐过小汽车吗?引发幼儿们对小汽车运动方式的思考与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观察与实验a. 了解不同表面对小汽车行驶的影响准备不同表面的道路模拟器,如木板和羊毛毡,并请幼儿去探索小汽车在不同表面上行驶的差异。
给幼儿一些时间,让他们观察和尝试,然后让他们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小汽车在不同表面上行驶的速度不同。
b. 探索力对小汽车运动的影响装备几个不同材质的坡道,并分别将小汽车放在坡道上,探索不同材质的坡道对小汽车运动的影响。
幼儿可以用时钟或秒表记录不同条件下小汽车滑下坡道的时间,并观察速度的变化。
引导幼儿思考力是如何影响小汽车运动速度的。
3. 实验与探索a. 探索加速的方式让幼儿使用绳子,将小汽车与纸杯、纸板或瓶盖等物品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牵引装置。
让幼儿在水平面上用手拉动绳子,观察小汽车的行驶情况。
然后,让幼儿思考如何使小汽车加速?引导幼儿思考和实践不同方式的加速实验。
b. 探索减速的方式制作一张纸滑坡,使小汽车在坡道上滑行。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车跑起来》含反思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车跑起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科学探索》第五章“有趣的力”,详细内容为第2节“小车跑起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简单机械原理,感受力的作用,探究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车运动的基本原理,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小车运动的基本原理,感受力的作用。
难点:让幼儿理解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并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车模型、滑板、斜面、小球、磁铁、积木等。
学具:每组一套小车模型、滑板、斜面、小球、磁铁、积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小车,讨论小车的特点。
(2)提问:小车为什么会跑起来?引导幼儿思考力的作用。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小车在不同斜面、滑板上的运动情况,引导幼儿观察、记录。
(2)讲解小车运动的基本原理,让幼儿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操作,尝试用不同的力推动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4. 小结与互动(5分钟)(2)引导幼儿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释?六、板书设计1. 小车运动的基本原理2. 力的作用3. 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玩具车,尝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释其运动原理。
答案:略2.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来解释?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小车运动的基本原理,感受到了力的作用,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到户外进行实践活动,观察不同物体运动的现象,进一步探究力的作用。
(2)开展家庭科学小实验,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探索更多科学奥秘。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小汽车动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小汽车动起来》含反思教案:小汽车动起来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小汽车是如何运动的。
2.培养幼儿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1.小汽车模型或图片。
2.简单的实验道具(如推车、坡道等)。
3.彩色纸、剪刀、胶棒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教师用一个小汽车模型或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2.教师问:“小汽车是怎么动起来的呢?你们有没有想过?”实践探究: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辆小汽车模型和一些简单的实验道具。
2.教师让幼儿团队合作,用不同的实验道具和方法让小汽车动起来。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结果。
4.教师在幼儿完成实验后,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想法。
总结归纳: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和总结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发现。
2.教师帮助幼儿归纳出小汽车运动的原理,如力、重力、摩擦力等。
3.教师提问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如:“为什么小汽车在坡上能够自己向下滚动?”、“我们能否通过改变坡的高低来改变小汽车的速度?”等。
展示成果:1.教师让每个小组将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整理成一份简单的小报告。
2.教师组织每个小组进行展示,并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学习。
3.教师根据幼儿的展示,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法。
课后反思: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实验过程和讨论的内容,来评估教学效果和幼儿的学习情况。
同时,教师也可以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的方面。
此教案旨在通过亲身实践和探索让幼儿了解小汽车的运动原理,并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小汽车动起来》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小汽车动起来》教案:小汽车动起来教学目标:1.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小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 培养学生探索和合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
4. 培养学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2节课(45分钟/节)一、导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辆玩具小汽车,并问学生玩具小汽车是如何动起来的?学生回答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小汽车动起来”。
二、实验过程(30分钟)1. 分组讨论(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让学生一起研究小汽车。
要求学生在组内讨论,思考小汽车是如何动起来的?他们可以通过观察、摸索和猜测等方式进行探索。
2. 制作小汽车(10分钟)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些材料,例如:纸板、轮子、吸管、橡皮筋、饮料瓶盖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讨论的结果制作一辆小汽车。
教师可以在制作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3. 观察和讨论(10分钟)学生制作完成后,让他们观察自己制作的小汽车,并回答以下问题:小汽车是如何动起来的?哪些部件起到了关键作用?是否有其他方式可以让小汽车动起来?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讨论的方式来回答这些问题。
4. 实验记录(5分钟)让学生将观察和讨论的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包括小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等内容。
三、总结归纳(10分钟)通过学生的观察和讨论,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小汽车的工作原理。
可以向学生提示一些关键点,例如:小汽车需要能源,需要有轮子等。
四、拓展延伸(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一步探索小汽车的运动原理。
可以提供一些问题,例如:如何让小汽车行驶更远?如何增大小汽车的速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验和探索,并记录实验结果。
五、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家庭用的小汽车,研究其工作原理,并写一份观察报告。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小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并在实际操作中培养了探索和合作的能力。
大班科学活动小车跑起来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小车跑起来教案1.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小车结构和原理;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4.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5.感受科学实验的乐趣。
2. 教学准备2.1 物品准备•纸板(可替代极光板),木棒,小轮子,钉子及工具(锤子、钳子、切割工具等),胶水,有型号的干电池,电池组合座,红、黑两色电线,开关。
具体细节以实际需要买齐2.2 教师准备1.准备讲解小车的构造和原理,并为学生演示小车如何运作;2.准备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适当引导,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3.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及时指导和纠正。
3. 教学步骤3.1 引入1.老师可以以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入这个活动,例如:“大家有没有玩过遥控小车?知道如何制作它吗?今天我们就来亲手制作一辆属于我们自己的小车吧!”2.引导学生讨论小车的构造和原理,通过互动的方式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3.2 实践操作1.制作小车架子:可以让学生们先将纸板按照一定的比例切开,使其具有8寸左右长和4至5寸的宽度,在纸板两侧约1.5寸的边缘处准备钉子孔,然后用钉子把木棒固定在两张纸板之间,最后再装上轮胎即可;2.安装电路部分:准备好有型号的干电池和电池组合座,并用电线分别把它们与马达、开关等连接起来,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做出示范并帮助学生确保所有元件都正确地接在了一起;3.联通电路:将电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电池的电极和电路板的各个元件上,接线即可完成。
3.3 实验验收1.确认所有元件均已连接好;2.插上电池,开动电源开关,小车开始前行。
如果未能前行,另请教老师。
3.4 反思教学实践中,我们切实地体验到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紧密的联系,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反思出了以下几点:1.在引入部分,教师不要过度引领,而要多鼓励学生探讨;2.在实践操作中,我们要注重讲解和操作,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操作问题,避免教学陷入僵局;3.在学习实验验收中,我们需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并发挥小车的作用,如何增强其功效。
大班科学活动小车跑起来教案【含教学反思】
2.答案示例应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模仿。
3.以下为作业题目与答案示例:
作业题目:设计一款具有环保功能的小车,并说明其运动原理。
答案示例:
-小车名称:太阳能环保小车
-运动原理: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驱动电动机使轮子旋转,实现小车前进。同时,小车采用环保材料制造,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学生分小组进行制作,每个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小车制作任务。
3.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
4.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小车。
5.制作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三、作业设计解析:作业题目与答案的示例
作业设计是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作业题目与答案示例的详细说明:
三、课堂提问
1.提问时应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针对不同难度的知识点,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使提问具有梯度性。
四、情景导入
1.利用实物小车和图片,创设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小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教案反思
1.教学内容方面:本次课程内容较为丰富,但在讲解小车运动原理时,可能存在部分学生理解不透彻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这一知识点的讲解和巩固。
2.答案示例:
-小车名称:太阳能小车
-运动原理:太阳能电池板提供动力,驱动轮子旋转,使小车前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本次课程中,学生对小车的结构和运动原理有了基本的了解,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但在讲解小车运动原理时,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强化。
《小汽车跑起来》 教学设计
《小汽车跑起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小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掌握小汽车跑起来所需的动力来源和能量转换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小汽车的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能量的转换和利用。
2、教学难点理解小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和燃烧过程。
分析影响小汽车行驶性能的因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括小汽车的构造、工作原理的图片和视频。
2、实验器材:玩具小汽车、电池、电动机、齿轮组、细绳、砝码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小汽车在公路上飞驰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小汽车为什么能跑起来?”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小汽车的构造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汽车的外部和内部构造,包括车身、底盘、发动机、变速器、车轮等部件,并简单介绍它们的作用。
让学生观察玩具小汽车,指出各个部件的位置和名称。
2、动力系统讲解小汽车的动力来源,通常是内燃机或电动机。
以内燃机为例,介绍其工作原理,包括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以及燃料的燃烧过程和能量的释放。
对于电动机,解释其通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工作方式。
3、传动系统介绍传动系统的作用,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
讲解常见的传动方式,如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和无级变速器等,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
让学生观察玩具小汽车的传动装置,了解齿轮的传动和变速作用。
4、行驶原理分析小汽车行驶时的受力情况,包括牵引力、摩擦力、阻力等。
解释牵引力是如何使小汽车向前运动的,以及摩擦力和阻力对行驶的影响。
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不同条件下小汽车的行驶速度和稳定性。
(三)实验探究1、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电动机转速与电压的关系每个小组提供一台电动机、电池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等器材。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车跑起来》及教学反思(推荐5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车跑起来》及教学反思(推荐5篇)第一篇: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车跑起来》及教学反思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车跑起来》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大胆动手制作会跑的小车,积极参与想办法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参与小车制作,体验制作完成小车后的成就感,制作车轮会转的小车,探索车轮与车轴连接的方法,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车跑起来》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积极参与小车制作,体验制作完成小车后的成就感。
2.大胆动手制作会跑的小车,积极参与想办法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制作车轮会转的小车,探索车轮与车轴连接的方法。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小朋友有玩过玩具汽车的经验。
物质准备:一辆会跑的玩具小汽车,在不同位置钻孔的牙膏盒和没有钻孔的纸盒,钻好孔的瓶盖,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各种圆形积塑玩具,泡沫板,吸管,一次性筷子,橡皮泥,剪刀,双面胶,透明胶,音乐《雪之梦》。
活动过程1.观察小车,了解小车的基本结构。
(1)指导语:看这辆小汽车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2)小结:小车由车身和车轮构成。
(该部分略作详细观察车轮与车轴之间的关系,车轮与车身的高度)2.幼儿思考怎样做一辆会跑的小车。
出示准备的材料,让幼儿说一说,各种材料适合做什么,打算怎么做。
指导语: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想请你们亲手做一辆会跑的小车,请你们在做之前先看一看桌子上的材料,和你的身边的朋友他说一说,你打算用哪些材料来做什么?怎么做?3.幼儿动手制作会跑的小车。
(第一次操作)教师按半成品车、部分零件已组装配套、单一的材料分为几组摆放,幼儿自愿选择小组,尝试制作会跑的小车。
4.幼儿检查自己制作的小车。
(1)幼儿介绍自己做的小车。
指导语:你们的小汽车都做好了吗?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中班科学教案小汽车跑起来
中班科学教案小汽车跑起来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汽车是一种交通工具,可以帮助人们出行。
2.掌握小汽车如何运动的原理。
3.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小汽车是一种交通工具,以及它的运动原理。
2.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1.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小汽车的形象。
2.小汽车模型或图片。
3.教具:玩具小汽车、手动风扇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小汽车的形象,让他们说出小汽车的特点和用途。
引发他们对交通工具的兴趣和认知。
2.分享一段有关小汽车的故事或经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
Step 2 讲解小汽车运动的原理1.展示一张小汽车的照片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小汽车的形象。
2.让学生思考:小汽车是怎么运动的呢?3.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回答:小汽车通过发动机驱动轮胎转动,从而推动小汽车前进。
4.讲解小汽车运动的原理:发动机会燃烧汽油,产生动力,转动轮胎,使小汽车前进。
同时,手动风扇能够模拟风的作用,在空气的推动下,运动更顺畅。
Step 3 进行实验观察1.准备玩具小汽车和手动风扇。
2.引导学生围成一个圆圈,把小汽车放在圆圈中央。
3.老师操作手动风扇,让风吹向小汽车,观察小汽车的运动变化。
4.带领学生发现:手动风扇的风向小汽车转动的方向是一致的,风力越大,小汽车转动的速度越快。
Step 4 探究小汽车运动的特点1.让学生试着用手推动小汽车,观察小汽车的运动特点。
2.带领学生讨论:为什么轮子转动一次,小汽车才能前进一小段距离?3.引导学生:我们发现,小汽车的运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靠自身的动力前进,一种是受外力推动前进。
Step 5 小结1.结合实验观察和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小汽车的运动原理和特点。
2.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科学精神。
3.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检查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延伸1.请家长带孩子参观汽车展览或汽车工厂,让他们亲身感受汽车的魅力和技术。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小汽车动起来》含反思 - 幼儿园科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小汽车动起来》含反思 - 幼儿园科学教案小班科学领域教案《小汽车动起来》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友好的与他人合作,大胆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探究和发觉是小汽车移动的方法,并了解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通过动手尝试、体验胜利的喜悦,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小汽车动起来》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探究和发觉是小汽车移动的方法,并了解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
2、能友好的与他人合作,大胆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
3、通过动手尝试、体验胜利的喜悦。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通过观看、沟通与争论等活动,感知四周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所有都在变。
【活动预备】1、磁铁、尺子、书、木块、金属丝、金属玩具的小汽车。
2、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1、设置问题情景:今日又一个问题想请小伴侣帮忙来解决,出示一辆金属玩具汽车,要求他们不直接接触小汽车,怎样才能使汽车开动?2、请幼儿动脑筋,同时鼓舞幼儿用各种帮助材料使小汽车在桌子上开动起来,请幼儿猜想一下,并把自己的设计画出或列出能使小汽车移动的方法和效果。
3、当幼儿尝试后,请幼儿说出是用什么材料使汽车开动起来的?说出其方法,假如有不同的方法,也鼓舞幼儿大胆讲出。
4、请幼儿与同伴相互协商合作想方法,如何使小汽车开的快?同时也可采纳一种材料多种用法(如用木块推汽车、用木块搭成斜坡等)5、下面咱们来一个汽车竞赛嬉戏好不好?要求不准用手碰汽车,比一比哪个小司机把汽车开的最快、最远。
6、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利用哪些帮助材料使小汽车动起来,并且知道利用哪些帮助材料使小汽车开的快。
重点:能发觉小汽车移动的方法难点:能采纳一种材料多种用法【活动终止】为提升活动效果及美感,可是现在墙面上张贴有关的情景花活在一个角落不止一个情景,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究的爱好,提升其质量效果。
教学反思: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老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觉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汽车跑起来》评课
仔细的看本课的要求是让学生了解自定义动画对多媒体的作用,要求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单张幻灯片的内容,能给幻灯片对象添加自定义动画,能调整动画播放的顺序,并且还要求学生学会怎样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时,陈老师就有意地将这些目标化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任务中完成学习,在设计任务时,又力求体现愉快教学的原则。
一、在任务中学习
“在任务中学习”是这堂课设计的核心。
从一开始的“比较自己作品与教师作品的异同”探索如何利用剪贴画来使自己的作品更加丰富,到“观察教师作品的播放,小结教师作品的特点”激起学生为自己的作品设置动画的强烈欲望,以及后来的“调整动画的次序”这些环节,始终将操作方法简化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始终坚持让学生在兴趣中自己找任务的理念,这种设计理论,对课堂的动态生成体现得很少,往往是以教师的预设为主,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为主,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那这种教学方法也是无从下手的。
上述任务的设立,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具体的实例中激发学习的兴趣,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求知和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
在进行“动画设计”这个环节,当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时,当学生发现自己的作品也能动起来时,那此起彼伏地响起在教室里的欢呼声,那满脸惊讶、欣喜、兴奋、激动的表情,令人印象深刻,我觉得,如果这些问题不是靠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去解决,学生会有这种愉悦的情感体验吗?学生会有积极主动的思考吗?他们的探索欲望会强烈吗?
二、教师成为任务学习活动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
在这节课任务设计时教师精心准备了每个环节,课堂上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和孩子交流,认真倾听孩子的发言,针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情况,冷静应变。
学生在“自主反馈”这一环节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在组织学生交流和引导分析得出结论这方面教师的能力还显得不足,引领学生展开讨论的面不够宽,深度还不够深,学生思维卷入不够。
在这一点上尚需磨练!
《小汽车跑起来》评课兴国小学:王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