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学生的技能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
1、资料分析法
———通过分析有关学生的书面材料来了解学生 的方法 学生档案资料、 学生个人资料 应注意:(1)以全面的观点对待和分析资料; (2)以发展的观点对待和分析资料; (3)以兼容的观点对待和分析资料;
2、师生谈话法
———教师有目的、有准备地和学生谈话交流,以了解情况的 一种方法。 个别谈话、 集体谈话、 指向性谈话、 自由性谈话、
(三)了解班级学生个体情况
1、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的品德情况 3、学生健康状况 4、学生的周边环境 5、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四)了解学生的基本特点
1、一般特点
2、年级特点
3、时代特征 例如就中学生而言,通过了解,他们处于生长发育的第 二个高峰期,身体急剧变化,心理逐步成熟,有如下特点: 一般特点 (1)活动能量增大,但认识发展水平不高;
班主任一般教育技能的训练
了解学生的技能
组长:字桃元 组员:马林菊 范文超 陈红艳 杨春秀 熊 玉 纪艳莲 刘丽萍 李天兰 卢晓清
一、了解学生的意义
学生是班主任的工作对象,了解学生,是做
好学生教育工作的前提,只有了解学生,才 能使班主任工作有的放矢,具有科学性、针 对性、实效性。因而,了解学生对班主任来 说,具有重要意义。
某班有一姓赵的同学不知何故连续3天不交数
学作业,科任老师已提醒多次,但还是没见 效,最终科任老师直接向班主任反映了这件 事。之后,班主任把小赵叫到办公室问他:" 你为什么不交作业?"他低头不语,班主任给 他讲了许多学习的意义,做作业的重要性, 但他还是一言不发。作为班主任,面对赵同 学的这种行为,你该如何解决?
国家大事、社会活动、对人对事等的态度与表现
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自觉性、学习效果等 身体发育、健康水平、个人卫生、体育锻炼等状况Leabharlann (二)了解班级整体情况
1、学生的自然情况(姓名 性别 民族)
2、班级学生的思想状况(思想先进者所占比例)
3、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态度 学习目的 学 习风气 学习方法) 4、班级学生的身体状况(身高 健康) 5、班级学生的家庭状况(家庭组成 父母职业)
(2)自主要求增长,自我意识增强,但仍有较强的依赖性;
(3)物质需求不断增长,但经济上未独立;
(4)性成熟、性意识萌发,但道德法制观念淡薄; (5)向往未来,但不能正视现实。 年级特点 初中生:半幼稚、半成熟、变化大、起伏大。 高中生:身心发展进一步成熟,与成人水平接近,个性特征 初步形成。
案例分析:
调查性谈话、 协调性谈话
应注意:(1)谈话的准备要充分; (2)教师的态度要端正; (3)谈话的方式要得当。
3、观察分析法
——在自然状态下,观察感知学生的有关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的方 法。
—— 活动观察法 (在教学活动中观察 在班级活动中观察)
其他方法 1直接观察、 3参与性观察 2间接观察、 4 非参与性观察
5、测量检测法
———根据某种规则对学生的学业、智能、品行、心理倾向 等方面予以数值化表示和科学分析的一种方法。 书面测验 心理测试 智能测验 能力倾向测试
应注意:(1)要选择好测量工具;
(2)要做好测量结果的分析; (3)要正确对待测量结果。
四、分析研究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1、要客观 要尽量避免情感因素的干扰,不先入为主,不主观臆测 , 不轻率地做出结论。
具体的说,了解学生是:
———有效进行班级管理的基础。
———树立科学合理的班级教育目标的前提。
———有效开展班级活动的需要。
———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了解学生的内容
(一)了解学生的个人状况 1、学生的一般情况 成长经历、生活习惯、消费情况等
2、学生的个性特点
兴趣爱好、特长、性格气质类型等 3、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的状况
2、要全面 坚持辩证的观点, 全方位 、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研究。 3、要具体 思想品德 行为方式 生活习惯
4、要动态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既要看学生的过去,又要看学 生的现在,还要看学生的发展变化趋势,切忌静止僵化或用 固定眼光看人。
5、要深入 分析研究无止境,不能搞“一下子”、“一阵子”,要深 入持久进行下去。
应注意 :(1)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观察,使掌握的材 料真实可信; (2)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问题,并对所得材料进行 及时、全面的分析
4、调查访问法
———为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或弄清有关学生教育的 某个问题而进行考察了解的方法。 询问调查 书面调查 综合调查 专题调查 直接调查 间接调查 应注意:(1)调查访问前要做好准备; (2)要尽可能广泛地接触调查访问对象 (3)要发扬民主作风; (4)要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