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调节术_第十八章 深藏过度的怪圈——越埋头越不被人知
情绪调节术_第十一章 自信过盛的怪圈——自满越多进步越少
空杯的容量永远最大心理学专家经常说,人应该保持“空杯心态”,但是什么是“空杯心态”呢?古时候有一个人,他的佛学造诣很深,听说附近的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就动身去拜访。
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他态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你算老几?”后来老禅师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
可在倒水时,杯子明明已经装满了水,可是老禅师依然倒着。
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大师说:“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嘛还倒呢?”禅师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经是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了,为何还要来请教于我?” “空杯心态”就是这么来的,象征意义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
如果一个人想学到更多学问,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骄傲自满是绝对不可以的。
“空杯心态”并不是一味否定过去,而是要怀着否定或者说放空过去的一种态度,让自己在新的环境、新的工作、新的事物中可以融入进去。
现在很多人身在职场,总是容易得意忘形,但是他们忘了自己应该是最不该忘形的员工们。
所谓空杯心态,最直接的含义就是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很难接纳新东西。
这就需要倒空自己心里的“杯子”,自己过去辉煌的事情都应该彻底清空。
只有将心倒空了,才会有外在的松手,才能拥有更大的成功。
这是每一个想要成为成功人士的人都应该具备的很重要的心态。
过去永远不能被当回事,从现在开始才是永恒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全面的超越!当“归零”成为一种常态、一种延续、一种不断时刻要做的事情时,也就完成了自己人生的全面超越。
李小龙是一代武学宗师、功夫巨星,他非常推崇这句话,他曾说过:“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空无以求全。
”有人说:“优秀是卓越的大敌。
”这是一句非常耐人寻味的话。
众所周知,从优秀往前面走一点,就到卓越了。
应该说优秀是卓越的基础才对,为什么他偏偏会提出这样的观点来呢?如果按这个说法,那么优秀不仅妨碍了卓越,而且还是大大妨碍了卓越啊!怎么会是这样呢?但是,如果到现实生活中去考察,尤其是对职场人士的成败得失进行研究,会发现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
情绪调节术_第三章 情绪失调的怪圈——越压抑越会爆发
情绪,一匹极难驯服的野马南迪·内森是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他做过一个有关情绪的研究。
这个研究表明:一般人的一生平均有十分之三的时间处于情绪不佳的状态,因此,与那些消极的情绪作斗争是人们常常需要做的事情。
人们的一些神经生理活动往往会体现出情绪变化。
比如:当一个人听到自己失去了一次本该到手的晋升机会时,他的大脑神经就会立刻刺激身体产生大量起兴奋作用的“正肾上腺素”,其结果是使他怒气冲冲、坐卧不安,很有可能马上就要去找人讨个说法或者评评理。
当然,这并不是要求人们去克制压抑自己的每一个情绪反应。
其实,情绪有两种:消极的和积极的。
情绪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无处不在,它是每个人对外面世界正常的心理反应,只要别让自己变成一个被情绪驱使的奴隶,就算有消极的情绪也没有关系,至少它不会左右自己的生活。
很多研究表明:消极情绪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科学家们发现,经常发怒和充满敌意的人很可能患有心脏病,哈佛大学曾调查了1600名心脏病患者,发现他们中经常焦虑、抑郁、脾气暴躁者比普通人高三倍。
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人,那么积极的情绪会对人有什么影响呢?众所周知,在《岳飞传》中兀术和牛皋的结局,牛皋骑在兀术身上,哈哈大笑,兀术一气之下就身赴黄泉,而牛皋呢,一看兀术死了,更为高兴,结果喜极而亡。
这个例子比较极端,人们身边还有很多事情,比如,一个在海外漂泊的游子,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见到了白发苍苍的父母双亲,不禁泪流满面;当运动健儿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国歌奏起时多少人同他们一样流下激动兴奋的泪水。
这些事情都使人喜极而泣。
当然破涕为笑的事情在人生中也会经常发生,但是无论是破涕为笑,还是喜极而泣,甚至乐极生悲,这都可以说是一种极端的心理表现。
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操作规律;情绪作为脑内一个监测系统,对其他心理具有组织的作用,这种作用包括对活动的瓦解和促进这两方面,一般来说,起协调、组织的作用往往是正性情绪;起破坏、瓦解或阻断的作用当然就是负性情绪。
情绪调节术_第五章 心浮气躁的怪圈——越求速越不达
心急难成事,欲速则不达“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壮的筋骨,但却能够吃到地面上的黄土,往下能够喝到地底的黄泉水,原因是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八只脚和两个大钳子,它不靠蛇鳝的洞穴,就没有寄居的地方,原因就在于它浮躁而不专心。
”荀子《劝学》中的一段话,说明了做事专心不浮躁就是成功的保证。
有些人工作、生活总是难令自己满意,就是因为他们对什么事都深入不下去,只知其一,不究其二,又总是轻浮、浮躁地去工作和生活。
若想在工作和学习上取得进步,无一不是专一而行、专心而攻。
博大固然不错,精深才能成事。
只有首先克服掉浮躁的毛病,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需要了解的事情,让自己在某个领域中有所发展。
现在有多次跳槽经历的人越来越多,内心不安又充满梦想的人越来越多,感觉自己能力很强却又不能得到更多认可的人越来越多,不停忙碌来回奔走却难有安适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现在感到自己生活不安稳、不舒心的人越来越多呢?总结之后发现,并不是人们不够努力,做事不专心,心急浮躁才是主要原因。
因为这个原因,人们总是会这山望向那山高,尤其是当前物欲进一步被强化、财富在很多人心中更重于其他甚至是亲情时,人们的心就会越来越浮躁。
于是,人们的共同愿望就变成了一切要“速成”,这也就是所谓捷径。
“尽快”、“就这两年……”、“要是……就好了”、“当初如何……就不是这样”这样的话成了人们的口头禅。
为了迎合社会的发展,“一日学会……”、“一年就……”、“两天……”就在学习技术中得到了推广,或者“一次付出、终生受益”的干扰也使很多人着实乱了很久。
而结果是,人们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有金钱,而那颗浮躁与不平的心依旧。
一个挂着“大酒店”牌子的地方竟然是门脸小得可怜的小吃部;几十个人的小作坊可以冠名“集团”公司;一个普普通通的产品起一个“洋名字”,就可以吹得天花烂醉;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工资待遇却少于5000元不干;那些“歌星”不过是唱了几首歌的小歌手;演过一部电视剧就可以称作“影星”;写过几篇文章就可以称作“著名作家”。
情绪调节术_第十章 心态失衡的怪圈——越悲观越阻碍重重
同样的人生可以有不同的活法有这样一个故事:刚刚下过雨,一只蜘蛛想要爬上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又由于墙壁潮湿,所以它爬得很困难。
而且当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但是它没有放弃,仍一次次地向上爬,结果都是一次次地掉下来。
有三个人同时看到了这个现象,第一个人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
”于是,他变消沉了。
第二个人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
于是,他变聪明了。
第三个人感动于蜘蛛屡战屡败的精神,他变坚强了。
这说明了不同的心态会造就不同的人生。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知足、感恩、乐观开朗就是这样的心态。
具备阳光心态可以使人深刻而不浮躁,谦和而不张扬,自信而又亲和。
人们所说的和谐,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人内心的和谐也是非常重要的。
人的内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高境界。
吴维库博士提出的塑造阳光心态的理论,正是引导人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营造知足、感恩、乐观开朗的心理,一个有喜悦、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人,就可以让自己有一个和谐、快乐的人生。
美国的军校常常用“态度决定一切”来教育学员。
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关键是态度问题,如果事情还没有开始做,就认为会失败,那是肯定不会成功的;或者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认真,那么事情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没错,一切归结为态度,一个人对事情付出了什么,他对事情采取怎样的态度,产生的结果就会怎样。
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可以受心态影响。
比如两个口渴的人面对半杯水,悲观的人会说:“真不幸,只有半杯水了。
”而乐观的人会说:“真好,还有半杯水呢!”水量的多少并不是引发快乐的原因,而是因为看待问题的态度。
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能否把这件工作、这件事情做得更完善、更完美。
同时,一个人能否走上更高的职位也常由心态决定。
本来一位公司经理应该收到一位企业老板的电子邮件,但是很久都没有收到。
情绪调节术_第十五章 知足过分的怪圈——越停滞越走下坡路
不懈地追求就会获得不竭的动力什么是追求?因为追逐的目标不同,也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有的人追求安逸舒服,有的人追求轰轰烈烈;有的人追求闻达诸侯,有的人追求淡薄于世。
追求,能让人走向成功,也能让人走向疯狂。
站在历史的长河边上,只有激励的不朽的追求才能让人触摸到。
从古至今,有很多有追求的人,汨罗河畔,浊浪滔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为了追求,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宫廷御苑,笙飞萧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为了追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玉环磨墨,力士脱靴,成为千古奇谈;精忠报国,驰骋疆场,“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为了追求,陆游“位卑不敢忘忧国,事定尤须待阖棺”;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了追求,林则徐贬谪路上大修水利,给人民造福,至于自己的生死,他早已置之度外了。
人们可以在追求中感受到力量和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更加奋进。
追求是一种情感,让人们对未来总是充满希望!“山重水复疑无路”因为追求,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生的意义在于探寻美好的事物,而追求就如同闪耀的星光,让漆黑的夜有了希望之火,人们的心灵得到照亮,会向美好的方向前进。
追求是一种情感,让人们对坚持总是有动力!生活的海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不断向前的途中,遇到挫折和困难都是难免的。
有的人不敢面对困难而选择了逃避;有的人却敢于直面挫折、坚持不懈。
其实还是有很多面对挫折仍然坚持不懈的人,比如批阅十载完成《红楼梦》的曹雪芹,尝遍百草写成《本草纲目》的李时珍,苦心孤诣最终发现“镭”的居里夫人,身患重病但仍坚持不懈探究宇宙成因的霍金……有人曾经说过:“困难与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人生坚持不懈的动力就是追求,人们只要有了终身追求的梦想,就不能做逃避现实的懦夫!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有追求的。
想要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就需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认清自我。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总是保持人生最真实的追求。
情绪调节操作规程
情绪调节操作规程情绪是人们内心产生的各种情感状态,它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
有时候,情绪的波动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困扰和问题。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进行情绪调节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份情绪调节操作规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1. 觉察自己的情绪情绪调节的第一步是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
我们要学会观察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此刻是处于愉快、沮丧、焦虑还是紧张等情绪状态,只有通过觉察,我们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2. 深呼吸深呼吸是一种简单但十分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
当我们感到紧张、焦虑或愤怒时,可以尝试放慢呼吸节奏,深吸一口气,然后缓慢地吐出。
这样做可以缓解我们的紧张情绪,使我们更加平静。
3. 找到情绪的源头情绪的波动通常有一定的触发因素。
当我们感到情绪不稳定时,不妨尝试找到它的源头。
我们可以反思一下自己近期发生的事情,或者是与他人的交流,找出可能引发情绪波动的原因。
只有了解了情绪的来源,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4. 运动运动是一种很好的情绪调节方式。
当我们感到郁闷、烦躁时,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如慢跑、瑜伽、打篮球等。
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释放内心的压力,让我们感到更加舒爽和平静。
5. 与他人交流当我们闷闷不乐或者遇到困惑时,找朋友或亲人倾诉一下是非常好的情绪调节方式。
与他人交流可以让我们得到支持和安慰,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同时,他人的观点和建议也可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
6. 放松技巧学会放松自己是一种有益于情绪调节的技巧。
我们可以尝试一些放松的活动,比如听音乐、看电影、做瑜伽或进行冥想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我们将注意力从问题和困扰中转移出来,让我们更加轻松愉快。
7. 寻求专业帮助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无法独自调节情绪,这时候就需要寻求专业帮助。
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可以为我们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情绪问题,促进心理健康。
情绪调节术_第六章 不假思索的怪圈——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唯有智慧之花才能结出成功之果每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年轻人尤其是现代大学生,总是很羡慕那些在事业上或者学习上比自己有进步有发展的同伴,可是他们又总是把宝贵的夜晚和周末假期浪费在整天喋喋不休抱怨发泄上,或者讨论一些空洞、肤浅、没有意义的话题,这些话题仅仅是愚蠢无聊的闲扯,而一个人的雄心壮志就是这样被渐渐挫伤的,他的理想、追求、各个方面的标准都会渐渐降低,就这样,人们的思考方式就渐渐地变成了只求浅薄的表面,有没有意义都无所谓的方式。
“我怎么知道?”“你在胡说八道!”“我讨厌死那个家伙了,他简直把我烦死了。
”类似这种粗俗话语,人们可以在列车里、在大街上以及在公共场所,随时随地、漫不经心地听到,而且声音很大。
一个人,就算没有多么高的天赋,没有受过多高深的教育,没有穿上多漂亮的衣服,没有拥有规模多大的财产,只要他具有优良的品质、一颗善良又愿意思考的心,那他必定对世界是有益的,他的人生就像干涸沙漠中一片茂盛的绿洲,既精彩又美丽。
一个年轻人,他的工作是在一家石油公司检查石油罐盖是否已经焊接好。
这是全公司最简单枯燥的工作,凡是有出息的人都不愿干这份工作。
这位年轻人也觉得,天天看铁盖太没有意思了,他想要调换工作,就去找他的主管。
主管连想都没想直接就回绝了他,说:“不行,你既没有学历,又没有技术,别的工作你干不好。
”年轻人只好回到焊接机旁,继续检查那些油罐盖上的焊接圈。
既然自己不能去干那些好工作,只好认真做好这份枯燥无味的工作。
从此之后,年轻人把心静了下来,每一个焊接的过程他都会仔细检查。
他发现,焊接好一个石油罐盖,共用了39滴焊接剂。
为什么一定要用39滴焊接剂呢?少用一滴行不行?在这位年轻人以前,已经有许多人干过这份工作,可从来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
这个年轻人不但想了,而且测算,结果发现,焊接好一个石油罐盖,只需38滴焊接剂就足够了。
在最没有机会施展才华的工作上,年轻人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尽管他非常兴奋,但是没有浪费一秒钟,努力节省一滴焊接剂的研究立刻就进行了。
情绪调节术_第二十二章 执着过度的怪圈——越认死理越走死路
不坚持你可能没收获,但不转弯你一定会自伤人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目标,要做到克服所有困难,达成自己的目标,有的时候需要执着,可是有的时候太执着了,也会达不成目标,所以人们应该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转弯。
《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进中举》讲述了范进在五十四岁的时候乡试中举,当他拿到喜报的时候,突然发了疯的故事。
小说在开头描写的是范进的主考官周进,他已经六十几岁,但是却经过几十年的落第。
他满腔哀怨,见到贡院,痛哭不已,一头撞在号板上,众人急忙抢救,才算活过一条命来。
后来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再次应试,竟然高中,做了钦点广东学道,一举成名。
范进因为他被引出。
“周学道坐在堂上,见那些童生纷纷进来:……落后点进一个童生来,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
广东虽是地气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接了卷子,下去归号。
”这段就是对主人公范进的描写。
作者运用了讽刺的写法,让读者可以通过周进的眼睛看到范进那悲苦可怜的形象。
小说在范进交卷时写道:“(周进)坐在上面,只见那穿麻布的童生上来交卷,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
周学道看看自己身上,绯袍金带,何等辉煌。
”这样描写是对衣着形貌简单地勾画,但是两个人物截然不同的命运却非常清晰地揭示了出来。
这是两个有同样经历的人物,同样的辛酸,但是有不一样的结果:一个因功成名就而飞黄腾达,显赫一时;一个却因科场失意而穷困潦倒,卑躬屈膝。
接下来描写,范进回到家中,准备乡试,可是他家非常穷困,住的房子也是茅草棚。
乡试回来,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出榜那天,家里连米都没有了,母亲饿得两眼都看不见了。
范进慌忙抱起母亲那只生蛋的老母鸡到集市上去卖,准备买几升米来煮粥吃。
他对现在的命运并不满足,却又无法摆脱这种命运,他既不会躬耕劳作,又不会买卖经营。
因此,不得不把改变现状的唯一希望寄托在应举上。
但是,每次都是带着自己的希望和幻想去考试,回来的时候有的只有失望。
情绪调节术_第十四章 欲望过多的怪圈——越想得到越得不到
不遏制贪婪之心,就会走向人生的坟墓想要无穷无尽地拥有就是贪婪,那是一种自我毁灭,贪婪的最终结果就是一无所获。
贪婪是人的本性,没几个人是不贪婪的,不过有些人就会很过分地贪婪。
比如房里有蜜漏出来,就会引来很多苍蝇去饱餐。
蜂蜜太甜美了,他们舍不得走。
然而,就在这时蜜粘住了他们的脚,再也飞不起来了。
他们后悔不已,嗡嗡乱叫:“我们真不幸,因贪图一时的享受而丧了命。
”基本上每个人都会贪婪,自己面前有一笔钱,谁会不心动呢?或许可以不拿这笔钱,但不能保证心里没有一丝想拿这笔钱的冲动。
大部分人心里肯定是想过的,只有少数人才能有这份毅力不去拿这笔钱。
很多人都有过贪婪的念头:无意间捡到一元钱,还想再捡第二次;妈妈给了足够的零用钱,却还想要更多。
吃了一块蛋糕,还想要更大块更美味的等等,最后等到的结果往往与希望不符。
皮克是一个叫花子,虽然如此,但却是地球上最快乐的叫花子。
皮克经常对羡慕他的人说:“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呢?我每天都能讨到填饱肚子的食物,甚至有时还能讨到一截香肠;每天还有这座破庙可以挡风雨;我不为其他的人做工,我是自己的上帝。
我为什么不快乐呢?”所以人们总是觉得皮克像个快乐的天使。
可是突然有一天,皮克脸上的快乐消失了。
那是因为,在一天上午,皮克在回破庙的路上捡到一袋子金币,精确地说是99块金币。
其实皮克拾到金币的时候,是很快乐的。
“我可以不做叫花子了,我有了99块金币!够我吃一辈子啊!99块,哈!我得再数一数。
”皮克怕那只是梦,所以连觉都不敢睡了,他愿意相信那是真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黎明了。
第二天,皮克一直没有走出住的地方,因为那99块金币需要藏好,这是很需要时间的。
“这钱不能花,我得攒着。
我要是拥有100块金币就好了。
”从来没有什么理想的皮克现在开始有了理想,他还需要一块金币,这个理想对叫花子来说真是非常远大。
转天,皮克才出去讨饭,具体地说是讨钱,一分一分的,而且他很早就“收工”了,他必须守着他的金币。
他天天反复数他的金币:“还差91分。
情绪调节术_第十九章 无视细节的怪圈——不积跬步难至千里
细节,能成就英雄,也能毁掉英雄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临近黄河岸边的村庄,为了防止水患,农民们筑起了长堤。
一天,有个老农偶尔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
老农心想:这些蚂蚁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当他回村报告的时候,路上他的儿子出现了。
老农的儿子听后不以为然地说:“那么坚固的长堤,还害怕几只小小蚂蚁吗?”随即拉着老农一起下田了。
这天晚上下起了瓢泼大雨,黄河水暴涨。
咆哮的河水从蚂蚁窝始而渗透,继而喷射,最后把大堤冲垮了,淹没了沿岸的大片村庄和田野。
这就有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成语。
这不只是一句防微杜渐的警世成语,现实生活之中同样存在这样的事例。
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在广东清远已经有13条堤围和9座坝垮塌,查实其中有9条堤围和5座大坝是土白蚁为害的结果;1986年7月广东梅州市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大水灾,梅江决堤62条,其中土白蚁造成的缺口有55个;1981年9月广东阳江市境内的漠阳堤段出现18个缺口,其中查实有6个是土白蚁为害所致。
人们难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小小白蚁会有这么大的危害?研究过相关资料才知道,能够造成堤坝垮塌的原来不是普通的蚂蚁,而是白蚁。
白蚁与蚂蚁在昆虫分类上相差甚远:前者归属等翅目,后者属于膜翅目;形态上也有明显的差异:蚂蚁成虫的前翅明显大于后翅,而白蚁却有前后一样长的翅膀,所以属等翅目。
在群栖性昆虫中就包括白蚁,它们在地面下修建自己巨大的巢穴,几百万个白蚁个体才能等同一个成年蚁巢的大小。
巢群内又有严密的“社会分工”:蚁王、蚁后为一群之首,专司繁殖后代;兵蚁的任务是监督工蚁劳动和负责安全保卫工作;工蚁是群体劳工,所以数量最多,筑巢、觅食等基本劳动都是它们从事的。
蚁王、蚁后居住的地方称为主巢,腔积有1立方米到几立方米。
主巢通过蚁道与副巢相连,主蚁道内径6厘米至12厘米;白蚁道可以说是四通八达的,还有在整个堤坝内外坡都贯通的。
白蚁的行踪很隐秘,而且危害也隐蔽,即使堤坝已经有十分严重的危害,但从外表看依然完好无损。
情绪调节术_第二十一章 爱慕虚荣的怪圈——越好面子越挑担子
面子只有在虚荣世界才有价值有些人过分顾及自己的面子,生怕被人看不起。
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
当然,每个人都会顾及面子,准确来说那就是一种虚荣。
人们爱面子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表现出来。
现在世界各地都兴起“孔子学院”热,中文也变得更加流行。
但是对于中文,也有不少外国朋友这样认为:“如果你是为了去中国做生意或其他,可以不学中文,因为外国人到中国去跟他们谈生意,用中文他们会觉得很没面子。
”语言关是出国之前必须通过的,否则在国外生活就会感到很不方便。
可是外国人到中国来,基本上就没这个问题了,可能人家还没有提问,就已经有人上前“Can I help you”跟外国人聊上了,因为很多人认为那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现在很多进口产品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难道真的是进口产品好吗?其实不是,大多数人只是认为购买欧美、日韩进口产品是一种时尚。
这是多么可悲的想法啊。
这些人大多都是过于爱面子而崇洋媚外的,对于他们来说,自己的国家太落后了,对自己国家一点信心或信任都没有,要用别人的东西来装饰自己的门面。
这是一种从骨子里面透出来的卑微和不自信,这样怎么可能会成功呢?现在到处都存在浪费现象。
在高档酒楼,点上一桌好酒好菜,结账时可能会发现,那些饭菜可能只用了一点点,甚至动都没动的……打包?别开玩笑了,还打包呢?那多没面子啊!试问在结账的时候有没有偶尔想到西部还有那么多的穷孩子呀,也许会有人说,自己并不是慈善家……没错,自己的浪费是没人能管得了的,因为自以为是个有钱人……真是悲哀啊!“二桃杀三士”是《东周列国志》中的一个故事,齐国的丞相晏子犒赏三位勇士却只有两个桃子,齐将壮士田开疆自认功大,“反不能食桃,受辱于两国君臣之间,为万代耻笑,何面目立于朝廷之上耶?言讫挥剑自刎而死”。
这个情况被其余两位看见,他们也先后自杀了。
这就是“面子”引发的悲剧。
在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有很多是是非非、拉拉扯扯,甚至“你争我夺”的事,往往就是因为许多或“脸上过不去”、“下不来”,或“充有脸”、“讨脸”造成的。
情绪调节术_第四章 压力超重的怪圈——越忍受精神越低迷
压力,一把人生的双刃剑曾经有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温水里面放一只青蛙,它没跑。
然后慢慢给水加热,等到水烫得青蛙受不住了,青蛙想跑已经跳不起来了。
而把青蛙直接放到热水中,青蛙立刻就跳出去了。
实验证明:温水中的青蛙身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它就逐渐失去了生存能力,相反的,在热水中的青蛙从开始就感受到压力,为了生存,它会很努力,这样就给自己创造了机会。
人们常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说明安逸的环境会让人感受不到压力,松懈了思想,也消沉了意志。
相反,常怀忧患意识、压力意识,就会奋发图强,自己的梦想就会更早实现。
压力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体所需承受的任何负荷或消耗。
在面对各种转变或遭遇时,人的身体会自行进行调节,可以是逃避,也可以是挑战,逼迫人们进步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进步了,如果不进步,就会被社会淘汰,所以人们要做的就是挑战它。
影片《首席执行官》中,戴维·莫生斯是海尔在美国南卡州厂的负责人,海尔的CEO凌敏给他下达了任务:一年内把海尔的系列产品打入美国五大超级市场,完不成就会失业。
凌敏的话让他悟出了“我至今没有成功,是因为没有压力”。
所以他接受了这个任务,努力工作,并且成功了。
戴维·莫生斯没有放弃,他选择了努力面对自己的压力,所以海尔也没有放弃他,戴维就是化压力为动力,不仅出色完成了任务,而且让他找到了“成功”的感觉和喜悦。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是被压力成就的。
如果不能正确面对压力,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就不能推动自己的人生。
人的承受能力不一样,承受能力强的人压力大点就能进步,承受能力弱的压力大了就不行,要考虑到弹性与脆性是并行的,适当的压力能使人进步,如果面临不能接受的压力人就会萎靡不振,走进失败的深渊。
人的动力可以被适当的压力激发出来,每个人都渴望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渴望自己的能力得到验证。
他们努力着、拼搏着,但是压力过度势必物极必反。
现在的社会那么严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淡漠,社会就这样被一点点腐蚀着。
情绪调节术_第二十章 好高骛远的怪圈——越看前面越易摔倒
再完美的计划也需要行动去实施有了计划就要去实施,如果不去实施,计划就只是计划,它不会自己去实施,所以千万不要像下面故事里的人物一样,只会纸上谈兵而已。
公元前262年,秦国大将白起被昭襄王派去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
截断了上党郡(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
上党的韩军将领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因为他不愿意投降秦国。
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
但是仅仅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龁围住上党。
赵孝成王一听到这个消息,赶快让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
他们才到长平,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
王龁还想向长平进攻,廉颇连忙守住阵地,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打算跟远来的秦军对峙,作长期抵抗。
虽然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但是廉颇怎么也不跟他们交战。
王龁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
我军大老远到这儿,长期下去,就怕粮草接济不上,怎么办好呢?”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
范雎认为,要打败赵国,必须让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秦昭襄王不知道该怎么办,范雎请命,让他来想办法,秦昭襄王应允。
没过几天,赵孝成王就听到左右的纷纷议论,说:“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秦国就害怕了,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
赵括从小就酷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也头头是道,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自以为是天下无敌。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
赵括认为,要是秦国派白起来,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然而蔺相如告诉赵王,赵括只知道读父亲的兵书,不懂得临阵应变,不能做大将。
可是赵王听不进去蔺相如的劝告。
赵括的母亲请求赵王不要派他儿子去打仗。
赵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
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
情绪调节术_第二十三章 依赖他人的怪圈——越拄拐棍越难走路
天助自助者,做自己人生的救世主一个人要想成功,不能靠老天靠别人,要自己付出努力,只有自己付出了才会得到“天时”,也就是天助自己达到最终的成功。
没有必要对失去感到难过,更不要消沉,因为在自己身边有自助。
自助,站着便是一座山,倒下便是路基。
打开希望的天窗,大胆望一望,外面的世界很明亮,失去的一切虽不再辉煌,只要我们插上自助的翅膀,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贝多芬虽然失去了听力,被放逐在死寂的深谷,然而自助使他又竖起另一只耳朵去谛听生命的敲门声,得到音乐的辉煌;夏禹三过家门而无法回家,却自助治水,得到了世人的称赞……一个人是不可能脚踩两只船的,在必要的时候必须要失去一只,倘若不自助去站稳第二只船,就只能成为海中鲨鱼的一顿午餐了。
徜徉于漫天飞雪之中,欣赏着“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景,让人们真正感到“失去”并不是一个血盆大口把一个人的一生都吞并掉的怪物,从某种程度上说失去仅仅是“得到”路上的一个绊脚石而已。
只有自己爬起来,走到路的尽头才会领悟一个不变的真理:“失去+自助=得到”。
女神萨蒂要求丈夫大神湿婆跟她一起去周游世界,看看他们的孩子们过得怎样。
湿婆招来坐骑神牛南迪,驮着他俩在空中巡游。
在旅途中,萨蒂听见有人吟诵她最喜欢的一句箴言,于是她从空中往地面上看去,原来是一个穷人坐在地上反复吟诵,旁边坐着他饥饿的妻子和儿子。
孩子求母亲给点食物。
“孩子,除了爱,我一无所有啊。
”母亲说完,潸然泪下。
这一幕令萨蒂非常难以忍受,她对湿婆说:“他们都是你的信徒,我的夫君,难道你不能做点什么来帮助他们吗?”“但是这一家人总是吵架,”湿婆说,“他们还没有做好接受帮助的准备。
”“但是你无所不能!”萨蒂说,“只要你想做,就能救他们。
”“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得与失都只有他们自己能够决定。
”“但是如果你有能力去帮助他们,就应该尽力而为。
”湿婆耸耸肩说道:“那我试试吧。
”于是,湿婆离开南迪的背,现身在那个穷人的身旁。
“我是湿婆,很高兴你吟唱我妻子最喜欢的箴言。
情绪调节术_第二十五章 磨掉个性的怪圈——越被同化越难创新
别样的人生才是多彩的人生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会运用他的智慧活出他人生的精彩,有的人就只能颓废地度过一生。
人生就好像是一趟旅行,从起点到终点人们经历的是同一处风景,但是每个人欣赏的角度却有所差异,人与人之间对于人生的不同看法及选择注定了结果会有各自不一样的人生。
不过不管人们怎样去选择,只要努力去拼搏,自己的人生就是精彩的。
在一个贫困的小村子里,有一个小孩叫小荣。
那时候普遍的观念是,像他这样的孩子想要出人头地,唯一的捷径就是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成为城里人。
小荣对这点也非常清楚,所以他学习非常勤奋,无论是小学还是高中,他一直保持优异的成绩,所有的人对他都非常有信心。
但是在他第一次参加高考时却出人意料地考砸了。
接下去的三年,他年年复习,年年考,却始终跨不进大学的校门。
在参加完第四次高考,看到自己第四次榜上无名时,他绝望了。
为了减轻贫穷家庭的压力,也为了养活自己,他卷上铺盖跳上长途汽车,跑到宁波镇海当起了泥水匠。
他过了半年在工地埋头苦干的生活之后,才慢慢忘掉4次高考失利带来的痛苦,人也变得开朗起来了。
次年,小荣回到了家乡,在一家器材厂当起了推销员,因为他的努力,使得他在很短的时间里成了厂里众多业务员中业绩最好的一个。
长期走南闯北做推销的生活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他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出路并不仅仅只有读书,自己创业也可以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那几年,小荣靠做推销积累了100多万元资金,就算放到10多年后的今天来看,拥有这笔钱的人也绝对可以列入富裕阶层,但是长期为人打工并不是他的理想,自己当老板才是他心里真正的想法。
起初,小荣看好了一个市场,可是没有想到,一家大企业也早就看好了这个市场,而且投入生产时间也比小荣早半年。
而小荣的工厂由于规模太小,力量薄弱,在残酷的价格战中很快显出了劣势,没过多久,他前几年辛苦赚来的100多万元血本无归。
继高考4次失败后,时隔7年,他再次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情绪调节术_第九章 情感失真的怪圈——越欺骗包袱越沉重
人生,因诚实而安稳,因撒谎而忐忑做人的原则和基础就是诚实守信,一旦诚实守信消失了,社会就不会有发展,人类也不会有进步。
所以是诚实使得社会能持续,使得人类能繁衍。
因此一个人保持自己的诚实是丝毫没有错误的,也不要听信他人而动摇自己诚实的心。
但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就应该融入其中,那么一个人做到诚实守信、善于交往就是非常需要的。
做人的原则和底线是每个人都必须有的,基础就是诚实。
当然有的时候稍微变通一下也可以,但千万别超过了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否则,不但自己心里会感到内疚,身体也会受到伤害。
不管怎样,生活中有许多值得人们去做去想的事情,但是只要能做到问心无愧,那么就可以为自己、为他人带来快乐。
有一些人因为没有做到诚实,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伤害,《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
有个渔夫听到了呼救声,急忙赶了过来。
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
”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账了。
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
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
富翁轻蔑地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 渔夫只得怏怏而去。
谁料到没过多久商人的船在原地又翻了。
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就这样,商人被淹死了。
这个商人前后两次翻船都遇到了同一个渔夫是偶然的,但是商人最后没有得到好结局却是必然的。
因为一个人没有做到诚实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
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
这就说明了,那些不讲诚实守信的人,一旦遭到困难,只能坐以待毙。
对于一个人来说,诚实与不诚实的结局会有天壤之别。
那些不诚实的人最后只能失败或者一无所有,相反的,诚实的人最后得到的会是人生的奖赏。
有一天,一个樵夫砍柴时经过河边,可是一不小心把自己赖以生存的工具斧头掉进了河里。
他坐在河边伤心地哭起来。
这时,河神出现了,樵夫向他诉说了自己的不幸。
情绪调节术_第十三章 孤高自傲的怪圈——越远人群越不识己
别人的眼睛是自己最好的镜子在面对别人的评价时,有的人灰心丧气,有的人则不屑一顾,这两者都会成为前进的绊脚石。
别人指出你的弱点总有他的理由,不屑一顾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因为别人的眼睛是自己最好的镜子。
虽然我们不能用别人的价值观来衡量自己,但是可以通过他人的眼睛认识自己。
人们不必灰心丧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
所以,应该认真思考为什么别人会有这样的评价,这些评价是否真正揭示了你的缺点,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自己在这些评价中总结出来的,而且,这些工作应该在平静、客观的心态下进行,当成一次自我清洗的过程,而不是自我反击战。
事实上,当自己可以认识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原由时,当自己失败的弱点可以被自己看清楚时,自然就不会再有无谓的沮丧和自卑了。
每天提醒自己具有优点的同时,也应该告诫自己有哪些缺点,如此才能预先避开一个个让自己失足的陷阱。
最好针对自己的弱点总结出警言,将它们写在纸条上随身携带或者贴在自己日常起居处。
这是一个好方法,因为能随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说实话,能够坦然面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其实并不容易。
也许听到赞扬会眉飞色舞、心花怒放,这很正常,也许听到批评、指责和负面评价,就会火冒三丈、斯文扫地、耿耿于怀、精神不振,这也属于人之常情。
所以,学会坦然地面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也是一种修养、胸襟、功夫。
坦然面对别人的评价,不是说就不思进取,不知悔改,没有荣辱观念,而是说,不要刻意在意别人的评价,因为别人的评价,可能是出于恭维,可能是出于礼貌,可能是出于泄私愤,可能是出于恶意中伤,可能是指桑骂槐、杀鸡儆猴,也可能是抬高自己或曲意逢迎。
可能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可能是一时的言不由衷,所以,无论评价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不应该太在意。
最好的方法是,静下心来的时候,反思自己,看看人家评价的方面,自己做得到底好不好,如果好,继续努力,如果做得不好,努力寻求做好,并且不要因为别人轻看自己就全盘否定自己,更不能迷失自己,应该继续发扬长处。
情绪调节术_第一章 目标错位的怪圈——越努力离成功越远
人因有目标而变得无比坚韧人们总把人生目标作为自己要达到的境界或标准。
拥有人生目标,就有了生生不息的动力,就有了明确奔跑的方向,就有了披荆斩棘的勇气,就有了抵制诱惑的毅力,就有了很多美好的记忆留在自己的人生画卷上。
众多成功人士都为自己设立了人生目标。
历归真是五代画虎名家,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他从来没见过真正的老虎,所以他画的老虎总是很像病猫。
于是他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决心去亲眼见见各种动物。
他首先要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的帮助下,他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他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
从此以后,他大半生的时间都是在游历名山大川中度过,见识到许多飞禽猛兽,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岳飞是众所周知的民族英雄,他生逢乱世,自幼家贫。
在这种环境下,他为自己定下了一个远大的目标:将来有一天一定要为国家效力。
在乡邻的资助下,岳飞拜陕西名师周侗习武学艺,不论寒暑,苦练不辍,在周侗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枪。
同时他也达成了自己的心愿,投军成为抗金救国的英雄。
这些人都有自己明确的人生目标,加上他们坚强的意志,所以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卑怯,不沉沦,突破障碍,他们的生命之花常开,放出璀璨夺目的光彩。
可是,还是有许多人未能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他们将自己淹没于社会滚滚洪流中,其人生印迹只是一些胡乱涂抹的痕迹。
有的位居高官,最终却锒铛入狱;有的忙碌一生,到头来却毫无建树,两眼昏花之时,发出“生欲何为”的凄叹。
这些人没有人生目标,一生都在胡乱混日子。
越英是余秋雨先生在《借我一生》中的人物。
他是个没娘的孩子,自从父亲被匪首陈金木枪杀后,他就成了孤儿。
两个年长的本家凑钱让他外出谋生,其实,就是送他到吴石岭南麓,去拜一位山林武师学艺去了,目的是将来为父报仇。
可是几年后,乡间土匪被解放军围剿了,陈金木也死了。
消息传出的第二天,越英就回来了。
他听村里孩子在唱现编的顺口溜:“驳壳对驳壳,打死陈金木”,竟然没有一点高兴的意思,人们非常奇怪。
情绪调节术_第二章 规划无序的怪圈——越忙越乱越乱越忙
规划不能使人生变长,但能让它足够宽人生就像下棋,因为两者确实是有相似之处。
下棋讲究谋略,人生也有它的游戏规则;下棋的过程千回百转,人生也充满了无数的转折;棋路的风格恰如人生的风格,有人保守,有人急进,有人冷静;棋的结局亦如人生的结局,有赢家,有输家;有得意人,也有失意者……可是有的人忽略了他们之间最大的相似之处:每走一步棋就是做出一个选择,人生同样如此。
人们常说:“一步错,步步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人生也会这样,在关键时刻做出错误的选择,那么造成的遗憾可能一生也难以弥补。
因此一定要好好规划你的人生。
没有一个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往往是人们难以成功或者发展的主要原因。
几年前,美国作家盖尔·希伊出版了一部畅销书,名叫《开拓者们》,他在撰写这部书的时候,通过一份内容十分广泛的“人生历程调查问卷”,间接地访问了6万多个各行各业的人士,他发现那些最成功和对自己生活最满意的人至少有两个共同的特点:第一,他们喜欢有更多的亲密朋友;第二,他们都致力于实现一个其实际能力所难于达到的目标。
希伊的研究表明,这些开拓者们因为有一个让自己努力奋斗的人生规划,所以他们更能享受自己的生活,感觉生活更有意义。
“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这句西方的谚语正是最好的体现。
人生规划可以看成是一张人生的时间表,可以是一生的时间表,完成终身的目标,也可以是短期的时间表,完成一个小目标。
人生规划是为了让人能够集中注意力,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范围里充分地利用脑力和体力。
事实上,注意力越集中,脑力和体力的使用就越有效。
选择个人兴趣爱好及个人才智能力优势与社会、家庭所提供的发展机会相配合的区域,是人生定位的上选,成功的概率很高。
相反,一个人一直处于劣势和排斥的环境,是不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人士的。
有一个人生规划可以让人的精力分配得更合理。
往往一个人的命运都是由他的人生规划决定的,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规划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昂首竞争舞台,才能遇到识人伯乐有一个从小就喜欢竞争、善于竞争的人,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他都表现得很积极,要把最好的成绩表现出来。
等他大学毕业从学校走入社会的时候,在工作岗位上,他依然与同事进行着良性的竞争。
终于,他的才华受到上级领导的注意及肯定,他被调了职,到了一个更高的职位,可以尽情地发挥他的能力为公司尽职尽责。
这个例子告诉人们:成功的必经之路就是竞争,识人的伯乐都是在竞争之后出现的。
社会是不会停滞不前的,而且有更快的生活节奏,就会有更激烈的竞争。
有些人在竞争中变得冷漠无情,其实拥有人情的竞争才是最好的竞争,是最成功的竞争。
在竞争中要懂得为别人鼓掌,在自己失败时仍然不忘为自己的对手鼓掌喝彩。
这会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人生策略的大智慧也会在这里体现。
只有竞争才会推进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才能就是在竞争中彰显的,社会的进步也是在竞争中推动的。
有人将竞争看成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必须拼得你死我活甚至成为敌人,于是人们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会做出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殊不知这绝不是长久之计。
只有拥有人情的竞争才是最成功的竞争,应该做到在竞争场上是对手,私底下是朋友。
竞争与人情孰轻孰重?如果说人情是厚重的土壤,那么竞争就是甘甜的泉水,美丽的花朵就是在二者有机结合的情况下出现的,才能结出最丰硕的果实。
所以参与竞争,请以人情为伴!在现代社会中,“竞争”这个词语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很多曾经真诚的眼睛已经被蒙蔽了,很多曾经美好的情感已经受到了冲击,很多曾经溢满关爱的心灵已经变成了荒芜的沙漠。
竞争,本该是推动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车轮,却被一些盲目无知的思想误解成了尔虞我诈、损人利己。
正是因为这一道道人们自筑的藩篱,将无数渴望真诚与关爱的灵魂,囚禁在了一个个荒凉的孤岛,也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感慨。
就这样,很多人变得像刺猬或者乌龟,不是随时准备竖起刺去扎所谓的“对手”,就是随时准备将头缩入壳中以保卫自己。
其实竞争是没有错的,只是有一些糊涂的人,作茧自缚,可是最后却把罪过全都推给了“竞争”。
人性本来是美好、善良的,所以虚无的争名夺利注定不会蒙蔽他们太久。
清醒者一开始便看穿了“竞争”的本质,人们总是经历过痛苦的过程才能真正体会到,他们给竞争下的定义是多么荒诞不经、幼稚可笑!所以人们的眼睛就变得雪亮,人性的美好也渐渐苏醒了。
因为有了人与人思维火花的碰撞,有了能力与品质的协同较量,才有了竞争。
实力与人格,仿佛是竞争的左脚和右脚,任何一只停滞不前——哪怕是节奏稍慢,都只能使自己在滚滚巨浪的冲击中原地兜圈。
当所有的竞争者都将实力与人格的步调统一起来的时候,人们就会惊喜地发现,竞争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只是压力,更多的就是那些难能可贵的人情。
现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人发出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感叹。
更有许多人站在自己的人生天平上,犹疑不决竞争与人情的砝码该怎么放置。
不少人也许都认为竞争凭的是实力,讲不讲人情无所谓。
但事实却证明,人情的温暖不但不会羁绊前进的脚步,还会让更好的征途出现在人们眼前。
叶莹是一个很有音乐天赋的女孩,可是就在她准备美国某著名音乐学院的入学考试时,正赶上加州发生大停电事件。
很多人惊恐万分地涌到大街上,以为又是一个“9.11”事件。
叶莹不顾明天就是参加复试的重要日子,毅然加入志愿者的队伍,到救助所帮助那些受伤者,抚慰那些惊恐的人。
她本可以在家精心准备,却最终昏倒在医院。
复试当天,她遗憾地弹错了一个音节。
每个人都以为她这样会同名牌学院失之交臂,可是几天后却有录取通知书寄过来了。
通知书上说:“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你在救助所工作的情景,深受感动。
我们认为,只有心灵美好善良的人,才能弹奏出最美的音乐……” 人不应该被竞争蒙蔽了自己的心灵,在别人陷于困境时,应该伸出热情的手,这样,在扶助别人的同时也纯洁了自己的灵魂,就算自己遇到困难,也会得到其他人的帮助。
有的人可能会认为竞争是残酷的,但实际上是激烈而非残酷的。
当今世界竞争日益激烈,不仅需要完善的竞争机制、法律条款来规范竞争行为,更需要心灵的砝码来维持竞争的公平有序。
人情就是心灵的砝码。
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是我们越思考越觉得它们深邃的:一个是我们头顶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标准。
”世界上要是没有人情、没有关爱,人类的竞争就会野蛮残酷。
如果没有人性、拒绝关爱,人类就将陷入恶性竞争的泥潭而难以自拔。
因此,在竞争的过程中,人情这一砝码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否则,人生就会失去平衡,那和失去和谐的音乐是一样的,美的价值就完全没有了。
其实很多事情在自己人生的天平上是等值的,比如给迷途的人指路和赢得比赛的冠军,给受伤的人真诚的抚慰和考试得了最高分,给困境中的人诚挚的帮助和达到了自己的某一目标……人与人之间必须拥有一份温情,才会让自己的人生天平平衡,才能让人们获得真正的胜利和美丽的人生!不去毛遂自荐,就别抱怨无用武之地平原君要去楚国,他打算和20名文武全才的人一起去。
他手下有3000个门客,可是真要找文武双全的人才,却并不容易。
挑选了很久,只有19个人合适。
平原君向所有人询问意见,这时候站起来一个坐在末位的门客,他说道:“我能不能来凑个数呢?”平原君有点诧异,说:“你叫什么名字?到我门下来有多少日子了?”那个门客说:“我叫毛遂,到这儿已经三年了。
”平原君皱皱眉头,摇着头说:“有才能的人活在世上,就像一把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尖儿很快就冒出来了。
可是你来到这儿三年,我没有听说您有什么才能啊。
”“这是因为我到今天才叫您看到这把锥子。
要是您早点把它放在袋里,它早就戳出来了,难道光露出个尖儿就算了吗?”毛遂不紧不慢地说。
19个门客都认为毛遂说的是大话,纷纷用轻蔑的眼光看着他。
平原君带毛遂一起去了楚国,毛遂在楚王面前陈述利害,说服楚王派兵救赵,签订“合纵之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这就是“毛遂自荐”的典故。
只有对自己能力有充分把握才会自荐,那是对自己有自信的最好表现。
这种很有魄力的行为,应该积极提倡。
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会坐等“明主上门求贤”的。
正是“弱者等待机会,强者创造机会”。
于是就有了毛遂自荐,敢于表现自己,自身的价值才能更好地体现。
春秋时代的曹刿,战国时代的范睢不都是通过自荐而达到辅佐君王、成就霸业的目标的吗?所以说,想要脱颖而出首相就要锋芒毕露。
“韬光养晦,含而不露”强调了为人处世时应保持谦虚的作风,而不是反对自我推荐、表现自己的。
谁能说毛遂“自赞于平原君”的行为是轻狂的呢?难道为了避免出风头,埋没在三千食客中,让赵国被秦国铁骑踏平就是所谓的“谦谦君子”之风?那就太荒唐了!现在是个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人才的竞争才是一切的根本。
而自荐是一种积极主动把自己的才华用于社会实践的表现,也可以促进人类发展进步,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该受到人们提倡和鼓励的,这样才能创造出更适合人才培育的环境,让人们有更多的才能。
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做到毛遂自荐。
将自己的能力“示众”,是金子总会闪光近几年来,有一个名字在主流文坛上大热,那就是曹乃谦。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瑞典著名汉学家马悦然对他也很赞赏。
马悦然每碰到一个人就问:“您知道曹乃谦么?读过他的小说么?读过他的《温家窑风景》么?”每个被问到的人都是傻傻地摇头。
他说,曹乃谦是一个非常有天才的作家,小说写得真是好,他绝对是中国目前最棒的小说家,是一个真正的乡巴佬;是活着的沈从文、汪曾祺,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就是他、莫言还有李锐。
不仅如此,马悦然还为了找到曹乃谦特意去了山西大同,还走访了小说中提到的地方和人物原形。
听他唱山西民歌“要饭调”,陪着他伤心落泪。
并且将曹乃谦的长篇小说《温家窑风景》、中篇小说集《部落一年》翻译成瑞典文,亲自作序,在西方国家出版。
没过多久,英文、德文、法文、日文版也出版了,一时间,曹乃谦这个名字也在国际文坛大热。
一石激起千层浪。
就这样,很多原本就对诺贝尔奖望眼欲穿的作家更着急了,纷纷打听曹乃谦是什么人?有什么作品?写得怎么样?一些媒体也寻踪而至,不惜版面、时段纷纷采访报道。
很多著名作家在读了曹乃谦的作品之后也有很多感慨,刘心武说:“曹乃谦是一位类似于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家。
”王安忆认为他的作品“精致却天衣无缝,平白如话又讳莫如深,乡情郁郁古风淳淳,将短篇小说做到了极致”。
李锐说:“乃谦的小说和他喜欢的民歌有着十分相像的风格:简洁、质朴,用自己的口语直抒胸臆。
”这样的评论还有很多。
很多报纸杂志也有长篇的报道,在网络上搜寻,甚至发现有关曹乃谦的信息竟然有上万条之多。
虽然说什么的都有,可就是没有原作。
有人甚至感慨在这个IT时代,也是很容易出名的。
曹乃谦接受采访时说:“我的小说只关心村里老百姓的食欲和性欲。
对政治,我不感兴趣,谁能看懂,谁就是我的知音。
”曹乃谦的小说人物都融入了他的感情,个个人物鲜活,故事读着让人想哭。
除了独特,还因为确实是好看。
曹乃谦的描述,无不生动传神,无不真切动人,用笔简约而情景毕现。
他的小说让人感觉到观察的准确、理解的准确、用笔的准确,可见他对生活观察得多么细致。
如果从风格类别上看曹乃谦的小说,很多外国作家都认为可以从中看出安德森、海明威、吉卜林的影子;还有很多作家认为可以从“山药蛋派”的白描手法上找到源头。
世界文学界最终认同了曹乃谦作品的文学价值,也许这是一种幸运。
想到全国甚至全世界每年出版上千部长篇,数千部中篇,不计其数的短篇小说和散文、诗歌,这里还会不会有张乃谦、李乃谦被埋没呢?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不知是相马的伯乐太少,还是人们把价值标准和评价体系弄出了问题。
人们可以质疑诺贝尔文学奖的权威性和倾向性,可以质疑马悦然的专业水准和欣赏趣味,但从他所推崇的沈从文、高行健、北岛、莫言、李锐和曹乃谦这些人来看,往往都具有某种游离于体制外的独立人格,不喜欢随大流,不喜欢扎堆,单从作品的质量和品格、思想高度和艺术水准来看,要把自己的能力展现出来,让别人看到,才能算是真的有能力。
将你的才能示众,你才能得到认可。
时间是有限的,但是潜能是无限的。
只要每个人愿意努力,都会成为一个发光体。
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职,就会离成功很近了。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展现自己的能力,只要自己愿意。
这说明每个人都有此能力,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才是成功的关键。
要人们看到你这颗金子发出的光,你就要把你的才能展现出来。
对自己的能力深信不疑,把自己的强大潜能发挥出来,做好一切,即使失败了,也无怨无悔,因为自己尽力了。
每一个想要成功的人都应该努力展现自己的能力,用自己无限的潜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这样就可以一步一步地靠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