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马毒素B_1酶标试纸条检测方法
食品中伏马毒素的测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伏马毒素的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玉米及其制品中伏马毒素B1㊁伏马毒素B2㊁伏马毒素B3(以下简写为F B1㊁F B2㊁F B3)的测定方法㊂本标准第一法为免疫亲和柱净化-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第二法为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第三法为免疫亲和柱净化-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玉米及其制品中伏马毒素的测定㊂第一法免疫亲和柱净化-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2原理样品用乙腈-水溶液提取,经稀释后过免疫亲和柱净化,去除脂肪㊁蛋白质㊁色素及碳水化合物等干扰物质㊂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后柱后邻苯二甲醛衍生,荧光检测,外标法定量㊂3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使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 B/T6682规定的一级水㊂3.1试剂3.1.1甲醇(C H3O H):色谱纯㊂3.1.2乙腈(C H3C N):色谱纯㊂3.1.3乙酸(C H3C O O H)㊂3.1.4氢氧化钠(N a O H)㊂3.1.5氯化钠(N a C l)㊂3.1.6磷酸氢二钠(N a2H P O4)㊂3.1.7磷酸二氢钾(K H2P O4)㊂3.1.8氯化钾(K C l)㊂3.1.9硼砂(N a2B4O7㊃10H2O)㊂3.1.102-巯基乙醇(C2H6O S)㊂3.1.11邻苯二甲醛(O P A,C8H6O2)㊂3.1.12吐温-20(C58H114O26)㊂3.2溶液配制3.2.1甲酸水溶液(0.1%):吸取1m L甲酸,加入到999m L水中,混合均匀㊂3.2.2乙腈-水溶液(50+50):分别量取500m L乙腈和500m L水,混合均匀㊂3.2.3乙腈-水溶液(20+80):分别量取200m L乙腈和800m L水,混合均匀㊂3.2.4甲醇-乙酸溶液(98+2):吸取2m L乙酸,加入到98m L甲醇中,混合均匀㊂3.2.5氢氧化钠溶液(1m o l/L):准确称取氢氧化钠4.0g,溶于100m L水,混合均匀㊂3.2.6磷酸盐缓冲液(P B S):称取8.0g氯化钠㊁1.2g磷酸氢二钠㊁0.2g磷酸二氢钾㊁0.2g氯化钾,用980m L水溶解,用盐酸调整p H至7.4,用水稀释至1000m L,混合均匀㊂3.2.7吐温-20/P B S溶液(0.1%):吸取1m L吐温-20,加入磷酸盐缓冲液(3.2.6)并稀释至1000m L,混合均匀㊂3.2.8硼砂溶液(0.05m o l/L,p H10.5):称取硼砂19.1g,溶于980m L水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 H至10.5,用水稀释至1000m L,混合均匀㊂3.2.9衍生溶液:称取2.0g邻苯二甲醛,溶于20m L甲醇中,用硼砂溶液(0.05m o l/L,p H10.5)(3.2.8)稀释至500m L,加入2-巯基乙醇500μL,混匀,装入棕色瓶中,现用现配㊂3.3标准品3.3.1伏马毒素B1(F B1,C34H59N O15),纯度ȡ95%,或有证标准溶液㊂3.3.2伏马毒素B2(F B2,C34H59N O14),纯度ȡ95%,或有证标准溶液㊂3.3.3伏马毒素B3(F B3,C34H59N O14),纯度ȡ95%,或有证标准溶液㊂3.4标准溶液配制3.4.1标准储备溶液(0.1m g/m L):分别准确称取F B1㊁F B2㊁F B3各0.01g(精确至0.0001g)至小烧杯中,用乙腈-水溶液(3.2.2)溶解,并转移至100m 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㊂此溶液密封后避光-20ħ保存㊂有效期6个月㊂3.4.2混合标准溶液:准确吸取F B1标准储备液1m L㊁F B2和F B3标准储备液0.5m L至同一10m L 容量瓶中,加乙腈-水溶液(3.2.2)稀释至刻度,得到F B1浓度为10μg/m L㊁F B2和F B3浓度为5μg/m L 的混合标准溶液㊂再稀释10倍,得到F B1浓度为1μg/m L㊁F B2和F B3浓度为0.5μg/m L的混合标准溶液㊂此溶液密封后避光4ħ保存,有效期6个月㊂3.4.3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准确吸取混合标准溶液,用乙腈-水溶液(3.2.3)稀释,配制成F B1浓度依次为20n g/m L㊁80n g/m L㊁160n g/m L㊁240n g/m L㊁320n g/m L㊁400n g/m L,F B2和F B3浓度依次为10n g/m L㊁40n g/m L㊁80n g/m L㊁120n g/m L㊁160n g/m L㊁200n g/m L的系列混合标准工作溶液㊂4仪器和设备4.1高效液相色谱仪,带荧光检测器㊂4.2柱后衍生系统㊂4.3天平:感量0.01g和0.0001g㊂4.4均质器㊂4.5振荡器㊂4.6氮吹仪㊂4.7离心机:转速ȡ4000r/m i n㊂4.8免疫亲和柱(柱容量ȡ5000n g,F B1柱回收率ȡ80%)(柱容量及柱回收率验证方法参见附录B)㊂注:对于每个批次的亲和柱在使用前需进行质量检验㊂4.9微孔滤膜:0.45μm,有机型㊂5分析步骤5.1样品制备将固体样品按四分法缩分至1k g,全部用谷物粉碎机磨碎并细至粒度小于1mm,混匀分成2份作为试样,分别装入洁净的容器内,密封,标识后置于4ħ下避光保存㊂玉米油样品直接取2份作为试样,分别装入洁净的容器内,密封,标识后置于4ħ下避光保存㊂在制样的操作过程中,应防止样品受到污染或发生残留物含量的变化㊂5.2试样提取准确称取固体样品5g(精确至0.01g)样品于50m L离心管中,加入20m L乙腈-水溶液(3.2.2),涡旋或振荡提取20m i n,取出后,在4000r/m i n下离心5m i n,将上清液转移至另一离心管中㊂玉米油样品操作同固体样品,提取液在下层㊂5.3试样净化取2m L提取液,加入47m L吐温-20/P B S溶液(3.2.7),混合均匀后过免疫亲和柱,流速控制在1m L/m i n~3m L/m i n,用10m LP B S缓冲液淋洗免疫亲和柱,分别用1m L甲醇-乙酸溶液(3.2.4)洗脱免疫亲和柱三次,收集洗脱液,55ħ下氮吹至干,加入1m L乙腈-水溶液(3.2.3)溶解残渣㊂涡旋30s,过0.45μm微孔滤膜后,收集于进样瓶中,待测㊂注:由于不同厂商提供的免疫亲和柱操作程序可能不同,实际操作时,请参照厂商提供的操作说明和程序使用㊂5.4仪器参考条件色谱柱:C18色谱柱:250mmˑ4.6mm,5μm,或相当者㊂检测波长:激发波长335n m;发射波长440n m㊂流动相:A:甲酸水溶液(3.2.1);B:甲醇㊂梯度洗脱,洗脱程序见表1㊂流动相流速:0.8m L/m i n㊂衍生液流速:0.4m L/m i n㊂柱温:40ħ㊂反应器温度:40ħ㊂进样量:50μL㊂表1流动相洗脱程序时间m i n 流动相A%流动相B%0.0045.055.02.0045.055.09.0030.070.014.0010.090.014.5010.090.015.0045.055.022.0045.055.05.5试样溶液的测定在5.4项色谱条件下,将50.0μL系列伏马毒素混合标准工作溶液(3.4.3)按浓度从低到高依次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待仪器条件稳定后,以目标物质的浓度为横坐标(x轴),目标物质的峰面积为纵坐标(y轴),对各个数据点进行最小二乘线性拟合,标准工作曲线按式(1)计算:y=a x+b (1)式中:y 目标物质的峰面积比;a 回归曲线的斜率;x 目标物质的浓度;b 回归曲线的截距㊂标准工作溶液和样液中待测物的响应值均应在仪器线性响应范围内,如果样品含量超过标准曲线范围,需稀释后再测定㊂5.6空白试验不称取试样,按5.2和5.3的步骤做空白实验㊂应确认不含有干扰待测组分的物质㊂6分析结果的表述待测样品中F B1㊁F B2㊁F B3的含量按式(2)计算:(2)X=c iˑVˑfm式中:X 待测样品中F B1㊁F B2㊁F B3的含量,单位为微克每千克(μg/k g);c i 待测物进样液中F B1㊁F B2㊁F B3的浓度,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 g/m L);V 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 L);f 试液稀释倍数;m 样品的称样量,单位为克(g)㊂注:计算结果需扣除空白值,测定结果用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㊂7精密度样品中伏马毒素含量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㊂8其他当称样量为5g时,F B1㊁F B2㊁F B3的检出限分别为17μg/k g㊁8μg/k g㊁8μg/k g;定量限分别为50μg/k g㊁25μg/k g㊁25μg/k g㊂第二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9原理样品加入同位素内标,乙腈-水溶液提取,经稀释后过免疫亲和柱或强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去除脂肪㊁蛋白质㊁色素及碳水化合物等干扰物质㊂净化液中的伏马毒素经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串联质谱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㊂10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使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 B/T6682规定的一级水㊂10.1试剂10.1.1甲醇(C H3O H):色谱纯㊂10.1.2乙腈(C H3C N):色谱纯㊂10.1.3乙酸(C H3C O O H)㊂10.1.4氯化钠(N a C l)㊂10.1.5磷酸氢二钠(N a2H P O4)㊂10.1.6磷酸二氢钾(K H2P O4)㊂10.1.7氯化钾(K C l)㊂10.1.8吐温-20(C58H114O26)㊂10.2溶液配制10.2.1甲酸水溶液(0.1%):吸取1m L甲酸,加入到999m L水中,混合均匀㊂10.2.2乙腈-甲醇溶液(50+50):分别量取500m L甲醇和500m L乙腈,混合均匀㊂10.2.3乙腈-水溶液(50+50):分别量取500m L乙腈和500m L水,混合均匀㊂10.2.4乙腈-水溶液(20+80):分别量取200m L乙腈和800m L水,混合均匀㊂10.2.5甲醇-水溶液(60+20):分别量取600m L甲醇和200m L水,混合均匀㊂10.2.6甲醇-乙酸溶液(99+1):吸取1m L乙酸,加入到99m L甲醇中,混合均匀㊂10.2.7甲醇-乙酸溶液(98+2):吸取2m L乙酸,加入到98m L甲醇中,混合均匀㊂10.2.8磷酸盐缓冲液(P B S):称取8.0g氯化钠㊁1.2g磷酸氢二钠㊁0.2g磷酸二氢钾㊁0.2g氯化钾,用980m L水溶解,用盐酸调整p H至7.4,用水稀释至1000m L,混合均匀㊂10.2.9吐温-20/P B S溶液(0.1%):吸取1m L吐温-20,加入磷酸盐缓冲液(10.2.8)并稀释至1000m L,混合均匀㊂10.3标准品10.3.1F B1㊁F B2㊁F B3标准品伏马毒素B1(F B1,C34H59N O15),纯度ȡ95%,或有证标准溶液㊂伏马毒素B2(F B2,C34H59N O14),纯度ȡ95%,或有证标准溶液㊂伏马毒素B3(F B3,C34H59N O14),纯度ȡ95%,或有证标准溶液㊂10.3.213C34-伏马毒素B1㊁B2㊁B3同位素内标13C34-伏马毒素B1(13C34-F B1,C34H59N O15),纯度ȡ95%,或有证标准溶液㊂13C34-伏马毒素B2(13C34-F B2,C34H59N O14),纯度ȡ95%,或有证标准溶液㊂13C34-伏马毒素B3(13C34-F B3,C34H59N O14),纯度ȡ95%,或有证标准溶液㊂注:在检测中可以只使用13C34-F B1一种同位素内标,但需要对被测定试样基质进行加标实验,评估和确定13C34-F B1与其他被测伏马毒素的基质效应㊂或使用基质匹配校正曲线㊂10.4标准溶液配制10.4.1标准储备溶液(0.1m g/m L):分别准确称取F B1㊁F B2㊁F B3各0.01g(精确至0.0001g)至小烧杯中,用乙腈-水溶液(10.2.3)溶解,并转移至100m 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㊂此溶液密封后避光-20ħ保存㊂有效期6个月㊂10.4.2混合标准溶液:准确吸取F B1标准储备液1m L㊁F B2和F B3标准储备液0.5m L至同一10m L 容量瓶中,加乙腈-水溶液(10.2.3)稀释至刻度,得到F B1浓度为10μg/m L㊁F B2和F B3浓度分别为5μg/m L的混合标准溶液㊂再稀释10倍,得到F B1浓度为1μg/m L㊁F B2和F B3浓度分别为0.5μg/m L 的混合标准溶液㊂此溶液密封后避光4ħ保存㊂有效期6个月㊂10.4.3混合同位素标准溶液:准确吸取13C34-F B1(25μg/m L)㊁13C34-F B2(10μg/m L)㊁13C34-F B3 (10μg/m L)各1m L至同一10m L容量瓶中,加乙腈-水溶液(10.2.3)稀释至刻度,得到含13C34-F B1 2.5μg/m L㊁13C34-F B2和13C34-F B31μg/m L的混合同位素标准溶液㊂再稀释10倍,得到含13C34-F B1 250n g/m L㊁13C34-F B2和13C34-F B3100n g/m L的混合同位素标准工作溶液㊂有效期6个月㊂10.4.4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准确吸取混合标准溶液,用乙腈-水溶液(10.2.4)稀释,加入混合同位素标准工作溶液(10.4.3),配制成F B1浓度依次为20n g/m L㊁80n g/m L㊁160n g/m L㊁240n g/m L㊁320n g/m L㊁400n g/m L,F B2和F B3浓度依次为10n g/m L㊁40n g/m L㊁80n g/m L㊁120n g/m L㊁160n g/m L㊁200n g/m L 的系列混合标准工作溶液,每个标准工作溶液中含有13C34-F B125n g/m L㊁13C34-F B2和13C34-F B3 10n g/m L㊂11仪器和设备11.1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配有电喷雾离子源㊂11.2天平:感量0.01g和0.0001g㊂11.3均质器㊂11.4振荡器㊂11.5氮吹仪㊂11.6离心机:转速ȡ4000r/m i n㊂11.7强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硅胶基,6m L,500m g)㊂11.8免疫亲和柱(柱容量ȡ5000n g,F B1柱回收率ȡ80%)㊂(柱容量及柱回收率验证方法参见附录B)注:对于每个批次的亲和柱在使用前需进行质量检验㊂11.9微孔滤膜:0.22μm,有机型㊂12分析步骤12.1样品制备将固体样品按四分法缩分至1k g,全部用谷物粉碎机磨碎并细至粒度小于1mm,混匀分成2份作为试样,分别装入洁净的容器内,密封,标识后置于4ħ下避光保存㊂玉米油样品直接取2份作为试样,分别装入洁净的容器内,密封,标识后置于4ħ下避光保存㊂在制样的操作过程中,应防止样品受到污染或发生残留物含量的变化㊂12.2试样提取准确称取固体样品5g(精确至0.01g)样品于50m L离心管中,加入混合同位素标准工作溶液(10.4.3)400μL,加入20m L乙腈-水溶液(10.2.3),涡旋或振荡提取20m i n,取出后,在4000r/m i n下离心5m i n,将上清液转移至另一离心管中㊂玉米油样品操作同固体样品,提取液在下层㊂12.3试样净化12.3.1免疫亲和柱净化取2m L提取液,加入47m L吐温-20/P B S溶液(10.2.9),混合均匀后过免疫亲和柱,流速控制在1m L/m i n~3m L/m i n,用10m LP B S缓冲液(10.2.8)淋洗免疫亲和柱,分别用1m L甲醇-乙酸溶液(10.2.7)洗脱免疫亲和柱三次,收集洗脱液,55ħ下氮吹至干,加入1m L乙腈-水溶液(10.2.4)溶解残渣㊂涡旋30s,过0.22μm微孔滤膜后,收集于进样瓶中,待测㊂注:由于不同厂商提供的免疫亲和柱操作程序可能不同,实际操作时,请参照厂商提供的操作说明和程序使用㊂12.3.2强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取3m L提取液,加入8m L甲醇-水溶液(10.2.5),混合均匀后过强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使用前按要求活化),分别用8m L甲醇-水溶液(10.2.5)和3m L甲醇淋洗,用10m L甲醇-乙酸溶液(10.2.6)洗脱,55ħ下氮吹至干,加入1m L乙腈-水溶液(10.2.4)溶解残渣㊂涡旋30s,过0.22μm微孔滤膜后,收集于进样瓶中,待测㊂12.4仪器参考条件12.4.1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C18柱,100mmˑ2.1mm,1.7μm,或相当者㊂流动相:A:甲酸水溶液(0.1%);B:乙腈-甲醇溶液(50+50)㊂梯度洗脱,梯度见表2㊂流速:0.35m L/m i n㊂柱温:30ħ㊂进样量:10μL㊂表2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时间m i n 流动相A%流动相B%0.0070.030.02.3030.070.04.0030.070.04.2001004.8001005.0070.030.0 12.4.2质谱参数离子化模式: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E S I+)㊂质谱扫描方式:多反应监测(M R M)㊂监测离子对信息见表3,其他仪器参考条件见附录C㊂表3质谱参数毒素名称母离子定量子离子碰撞能量e V定性子离子碰撞能量e VF B17223522533435F B27063363535430F B3706336353543013C34-F B1756374353564013C34-F B2740358353763013C34-F B3740358353763012.5定性判定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对样品进行定性判定,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样品中应呈现定量离子对和定性离子对的色谱峰,被测物质的质量色谱峰保留时间与标准溶液中对应物质的质量色谱峰保留时间一致;样品色谱图中所选择的监测离子对的相对丰度比与相当浓度标准溶液的离子相对丰度比的偏差不超过表4规定范围,则可以判断样品中存在对应的目标物质㊂表4定性确证时相对离子丰度的最大允许偏差相对离子丰度(k)kȡ50%50%>kȡ20%20%>kȡ10%kɤ10%允许的最大偏差ʃ20%ʃ25%ʃ30%ʃ50%12.6定量测定在5.4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分析条件下,将10.0μL系列伏马毒素混合标准溶液(10.4.4)按浓度从低到高依次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待仪器条件稳定后,以目标物质和内标的浓度比为横坐标(x轴),目标物质和内标的峰面积比为纵坐标(y轴),对各个数值点进行最小二乘线性拟合,标准工作曲线按式(3)计算:y=a x+b (3)式中:y 目标物质/内标的峰面积比;a 回归曲线的斜率;x 目标物质/内标的浓度比;b 回归曲线的截距㊂标准工作溶液和样液中待测物的响应值均应在仪器线性响应范围内,如果含量超过标准曲线范围,则重新取样,增加相应内标添加量,使内标浓度与待测液浓度相匹配,然后稀释到适当浓度后分析㊂12.7空白试验不称取试样,按12.2和12.3的步骤做空白实验㊂应确认不含有干扰待测组分的物质㊂13分析结果的表述本方法采用内标法定量㊂含量按式(4)计算:X=cˑc iˑAˑA s iˑVc s iˑA iˑA sˑm (4)式中:X 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含量,单位为微克每千克(μg/k g);c 标准溶液中待测组分的浓度,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 g/m L);c i 测定液中待测组分的浓度,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 g/m L);A 测定液中待测组分的峰面积;A s i 标准溶液中内标物质的峰面积;V 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 L);c s i 标准溶液中内标物质的浓度,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 g/m L);A i 测定液中内标物质的峰面积;A s 标准溶液中待测组分的峰面积;m 样品称样量,单位为克(g)㊂注:计算结果需扣除空白值,测定结果用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㊂14精密度样品中伏马毒素含量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㊂15其他当称样量为5g时,F B1㊁F B2㊁F B3的检出限分别为7μg/k g㊁3μg/k g㊁3μg/k g;定量限分别为20μg/k g㊁10μg/k g㊁10μg/k g㊂第三法免疫亲和层析净化-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16原理样品用乙腈-水溶液提取,经稀释后过免疫亲和柱净化,去除脂肪㊁蛋白质㊁色素及碳水化合物等干扰物质㊂净化液中的伏马毒素经过O P A衍生后进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外标法定量㊂17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使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 B/T6682规定的一级水㊂17.1试剂17.1.1甲醇(C H3O H):色谱纯㊂17.1.2乙腈(C H3C N):色谱纯㊂17.1.3乙酸(C H3C O O H)㊂17.1.4氢氧化钠(N a O H)㊂17.1.5氯化钠(N a C l)㊂17.1.6磷酸氢二钠(N a2H P O4)㊂17.1.7磷酸二氢钾(K H2P O4)㊂17.1.8氯化钾(K C l)㊂17.1.9硼砂(N a2B4O7㊃10H2O)㊂17.1.102-巯基乙醇(C2H6O S)㊂17.1.11邻苯二甲醛(O P A,C8H6O2)㊂17.1.12吐温-20(C58H114O26)㊂17.2溶液配制17.2.1甲酸铵-甲酸水溶液(0.1m o l/L,p H:3.3):称取6.3g甲酸铵,溶于980m L水中,用甲酸调p H 至3.3,用水稀释至1000m L,混合均匀㊂17.2.2乙腈-水溶液(50+50):分别量取500m L乙腈和500m L水,混合均匀㊂17.2.3乙腈-水溶液(20+80):分别量取200m L乙腈和800m L水,混合均匀㊂17.2.4甲醇-乙酸溶液(98+2):吸取2m L乙酸,加入到98m L甲醇中,混合均匀㊂17.2.5氢氧化钠(1m o l/L)溶液:准确称取氢氧化钠4.0g,溶于100m L水,混合均匀㊂17.2.6磷酸盐缓冲液(P B S):称取8.0g氯化钠㊁1.2g磷酸氢二钠㊁0.2g磷酸二氢钾㊁0.2g氯化钾,用980m L水溶解,然后用盐酸调整p H至7.4,最后用水稀释至1000m L,混合均匀㊂17.2.7吐温-20/P B S溶液(0.1%):吸取1m L吐温-20,加入磷酸盐缓冲液(17.2.6)并稀释至1000m L,混合均匀㊂17.2.8硼砂溶液(0.1m o l/L):称取硼砂3.8g,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 L,混合均匀㊂17.2.9衍生溶液:准确称取40m g邻苯二甲醛,溶于1m L甲醇中,用硼砂溶液(0.1m o l/L)(17.2.8) 5m L稀释,加入2-巯基乙醇50μL,混合均匀,装入棕色瓶中,现用现配㊂17.3标准品F B1㊁F B2㊁F B3标准品:伏马毒素B1(F B1,C34H59N O15),纯度ȡ95%,或有证标准溶液㊂伏马毒素B2(F B2,C34H59N O14),纯度ȡ95%,或有证标准溶液㊂伏马毒素B3(F B3,C34H59N O14),纯度ȡ95%,或有证标准溶液㊂17.4标准溶液配制17.4.1标准储备溶液(0.1m g/m L):分别准确称取F B1㊁F B2㊁F B3各0.01g(精确至0.0001g)至小烧杯中,用乙腈-水溶液(17.2.2)溶解,并转移至100m 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㊂此溶液密封后避光-20ħ保存㊂有效期6个月㊂17.4.2混合标准溶液:准确吸取F B1标准储备液1m L㊁F B2和F B3标准储备液各0.5m L至同一10m L 容量瓶中,加乙腈-水溶液(17.2.2)稀释至刻度,得到F B1浓度为10μg/m L㊁F B2和F B3浓度分别为5μg/m L的混合标准溶液㊂再稀释10倍,得到F B1浓度为1μg/m L㊁F B2和F B3浓度为0.5μg/m L的混合标准溶液㊂此溶液密封后避光4ħ保存,有效期6个月㊂17.4.3混合标准工作液:准确吸取混合标准溶液,用乙腈-水溶液(17.2.3)稀释,配制成F B1浓度依次为20n g/m L㊁80n g/m L㊁160n g/m L㊁240n g/m L㊁320n g/m L㊁400n g/m L,F B2和F B3浓度依次为10n g/m L㊁40n g/m L㊁80n g/m L㊁120n g/m L㊁160n g/m L㊁200n g/m L的系列混合标准工作溶液㊂18仪器和设备18.1高效液相色谱仪,带荧光检测器㊂18.2天平:感量0.01g和0.0001g㊂18.3均质器㊂18.4振荡器㊂18.5氮吹仪㊂18.6离心机:转速ȡ4000r/m i n㊂18.7免疫亲和柱(柱容量ȡ5000n g,F B1柱回收率ȡ80%)(柱容量及柱回收率验证方法参见附录A.2)㊂注:对于每个批次的亲和柱在使用前需进行质量验证㊂18.8微孔滤膜:0.45μm,有机型㊂18.9秒表㊂19分析步骤19.1样品制备将固体样品按四分法缩分至1k g,全部用谷物粉碎机磨碎并细至粒度小于1mm,混匀分成2份作为试样,分别装入洁净的容器内,密封,标识后置于4ħ下避光保存㊂玉米油样品直接取2份作为试样,分别装入洁净的容器内,密封,标识后置于4ħ下避光保存㊂在制样的操作过程中,应防止样品受到污染或发生残留物含量的变化㊂19.2试样提取准确称取固体样品5g(精确至0.01g)样品于50m L离心管中,加入20m L乙腈-水(17.2.2),涡旋或震荡提取20m i n,取出后,在4000r/m i n下离心5m i n,将上清液转移至另一离心管中㊂玉米油样品操作同固体样品,提取液在下层㊂19.3试样净化取2m L提取液,加入47m L吐温-20/P B S溶液(17.2.7),混合均匀后过免疫亲和柱,流速控制在1m L/m i n~3m L/m i n,用10m LP B S缓冲液淋洗免疫亲和柱,分别用1m L甲醇-乙酸溶液(17.2.4)洗脱免疫亲和柱三次,收集洗脱液,55ħ下氮吹至干,加入500μL乙腈-水溶液(17.2.2)溶解残渣㊂涡旋30s,过0.45μm微孔滤膜后,收集于进样瓶中,待测㊂注:由于不同厂商提供的免疫亲和柱操作程序可能不同,实际操作时,请参照厂商提供的操作说明和程序使用㊂19.4衍生取100μL标准溶液或样品溶液于进样瓶中,加入100μL衍生溶液(17.2.9),涡旋混合30s,在2m i n内进样分析㊂19.5仪器参考条件色谱柱:C18柱,150mmˑ4.6mm,5μm或相当者㊂检测波长:激发波长335n m;发射波长440n m㊂流动相:A:甲酸铵-甲酸水溶液(17.2.1);B:甲醇㊂梯度洗脱,洗脱程序见表5㊂流速:1.0m L/m i n㊂柱温:40ħ㊂进样量:50μL㊂表5流动相洗脱程序时间m i n 流动相A%流动相B%0.0030.070.05.0028.072.06.0025.075.011.0022.078.011.1030.070.016.0030.070.019.6试样溶液的测定在12.4色谱条件下,将50.0μL伏马毒素系列混合标准工作溶液(17.4.3)按浓度从低到高依次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待仪器条件稳定后,以目标物质的浓度为横坐标(x轴),目标物质的峰面积为纵坐标(y轴),对各个数据点进行最小二乘线性拟合,标准工作曲线:y=a x+b (5)式中:y 目标物质的峰面积比;a 回归曲线的斜率;x 目标物质的浓度;b 回归曲线的截距㊂标准工作溶液和样液中待测物的响应值均应在仪器线性响应范围内,如果样品含量超过标准曲线范围,需稀释后再测定㊂19.7空白试验不称取试样,按19.2和19.3的步骤做空白实验㊂应确认不含有干扰待测组分的物质㊂20分析结果的表述X=c iˑVˑfm(6)式中:X 待测样品中F B1㊁F B2㊁F B3的含量,单位为微克每千克(μg/k g);。
《伏马毒素B1残留量测定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河南地
《伏马毒素B1残留量的测定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1 工作简况1.1 任务来源根据河南省技术监督局豫质监标发〔2017〕263号”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2017年度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及附件《2017年第三批河南省地方标准计划项目汇总表》立项编号:20173210449,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负责制定《伏马毒素B1残留量快速测定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质标所负责组织调研、试验并起草制定了标准,并由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农业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等四家单位参加标准的实验室比对试验工作,验证了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1.2标准编制背景及目的意义(1)伏马毒素是一类天然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玉米及于玉米为主要原料的制品和饲料中,对人的健康构成潜在危害。
伏马毒素是一类主要由串珠镰刀菌产生的真菌毒素。
目前至少已鉴定出15种伏马毒素类似物,其中伏马毒素B1的毒性最强。
研究证实, 伏马毒素可引起马脑白质软化症和猪肺水肿综合症。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肿瘤研究中心(IARC)于1993年评价了伏马毒素的毒性,并将其归类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JECFA的评价结果指出其具有肾脏毒性。
由于分布广泛且毒性较大, 伏马毒素已成为继黄曲霉毒素之后国际上普遍关注的又一个真菌毒素。
伏马毒素除主要存在于玉米及其制品中外,在大米、小麦、大麦、高粱、豌豆、芦笋、啤酒、牛奶和饲料等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中也有一定浓度的存在。
调查表明:世界各国的玉米及其制品,无论是人食用的食品还是动物用的饲料,普遍都受到伏马毒素B1的污染,其中玉米的污染率达60%以上。
目前我国还未普遍地对玉米及其制品中伏马毒素的污染进行调查,从几例初步的调查结果看:我国玉米中伏马毒素的检出率平均也在60%以上,其中肝癌高发区的玉米伏马毒素的最高值及平均值均显著高于肝癌低发区。
伏马毒素的危害及检测方法
伏马毒素的危害及检测方法伏马毒素的危害及检测方法伏马菌素的信息:伏马菌素 (Fumonisin FB) 是一种霉菌毒素,是由串珠镰刀菌 (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产生的水溶性代谢产物,是一类由不同的多氢醇和丙三羧酸组成的结构类似的双酯化合物。
此后又从伏马毒素中分离出伏马毒素B1(FB1)和伏马毒素B2(FB2)。
到目前为止,发现的伏马毒素有FA1、FA2、FB1、FB2、FB3、FB4、FC1、FC2、FC3、FC4和FP1共11种,分为4类即FA、FB、FC和FP,但主要分布以FB1、FB2和FB形式存在,其中FB1占总量的70%,毒性强,主要污染玉米及其制品。
伏马毒素的危害:1、伏马毒素在粮食作物中的危害伏马毒素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主要由串珠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 )和Fusarium nygamai等镰刀菌属产生。
目前至少有18种伏马毒素已被分离鉴定,根据它们的化学结构分为A族、B族、C族和P族。
伏马毒素B族,主要是FB1和FB2在自然界的存在最为广泛,主要污染玉米及其制品。
玉米中伏马毒素污染程度与种植地理位置、农业规范以及玉米品种有关。
在气候温暖的玉米产区,常常发现高水平污染的伏马毒素。
伏马毒素的污染水平也受收获前和收获期间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干旱和降雨等影响。
收获后玉米的不当储藏也会导致伏马毒素污染水平增加。
2、伏马毒素对人和畜噙的危害FB1可引起马脑白质软化症、猪肺水肿综合征和大鼠肝癌等动物疾病,对动物养殖业影响较大。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FB1列为对人类可能的致癌物质,动物实验表明:肝和肾是FB1的主要作用靶向对象,两次评价结果给出伏马毒素B1、B2、B3单独或联合的暂定每日最大耐受摄入量(PMTDI)为2ug/kg bw/day;人类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世界各个地区玉米感染串珠镰刀菌(伏马毒素的主要产生菌)和食道癌发病的发生之间具有关联,然而,目前尚没有建立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其毒理机制也不清楚。
一种快速检测伏马毒素B1的方法及试剂盒[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快速检测伏马毒素B1的方法及试剂盒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张进,吴念绮,周朱晨,张根义,胡彬,李俊丽
申请号:CN201610983910.5
申请日:20161109
公开号:CN106645698A
公开日:
20170510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伏马毒素B1的方法及试剂盒,通过向伏马毒素B1酶标板反应孔中的伏马毒素B1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溶液分别先后加入伏马毒素B1酶标工作溶液和抗体工作溶液,在37℃孵育反应,去除反应后的伏马毒素B1工作溶液和抗体工作溶液混合液,再向伏马毒素B1酶标板反应孔中加入底物液和显色液进行显色反应,最后向显色后的溶液中加入终止液,此时,将显色终止后的伏马毒素B1酶标板放入酶标仪中读取各孔的吸光度数值,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得出浓度值。
该方法简化实验步骤,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速度,同时保证检测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满足企业批量检测效率的要求。
申请人:百奥森(江苏)食品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214070 江苏省无锡市滴翠路100号创意园三期A幢303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伏马毒素B1的毒性和检测方法
动物医学进展,2019,40(6):112G115P r o g r e s s i nV e t e r i n a r y Me d i c i n e 伏马毒素B 1的毒性和检测方法㊀收稿日期:2018G05G28㊀作者简介:黎晓雯(1995-),女,广东惠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毒病与小动物疾病研究.∗通讯作者黎晓雯,罗俊崇,张梦丹,王㊀凯∗,曹嫦妤∗(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231)㊀㊀摘㊀要:伏马毒素是镰刀属真菌产生的毒素,可污染世界各地的农作物.目前已发现的伏马毒素有28种,分为F A ㊁F B ㊁F C ㊁F P 四大类.而B 1型伏马毒素是所有类型中污染最广泛㊁毒性最强的一种.F B 1通过抑制神经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发挥其毒性作用,并可经食物链传播,严重危害畜禽和人类的健康.论文主要对F B 1的毒性作用及检测方法进行简要综述,为进一步研究F B 1提供新视角.㊀㊀关键词:伏马毒素;理化代谢;毒性作用;检测方法中图分类号:S 85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G5038(2019)06G0112G04㊀㊀伏马毒素(f u m o n i s i n s )是由串珠镰刀菌(F u Gs a r i u m m o n i l i f o r m e )㊁轮状镰刀菌(F u s a r i u m v e r Gt i c i l l i o i d e s )等在合适的环境下生成的次级代谢产物.因镰刀属真菌是污染玉米㊁高粱㊁小麦等农作物的优势菌种,故伏马毒素可通过食物链传播影响人和动物的健康.1998年,G e l d e r b l o m 首次从串珠镰刀菌培养液里分离获得伏马毒素,时至今日,已鉴定出28种不同的异构体.伏马毒素均为结构类似的双酯化合物,直链骨架含有19或20个碳原子,各种羧㊁羟基㊁酯键分布在骨架两侧.不同类型的伏马毒素因碳骨架上取代基的不同分为F A ㊁F B ㊁F C ㊁F P 四大类,每一类又含有各种不同的分型,其中,B 1型伏马毒素污染最广泛,约占粮食污染中伏马毒素60%以上,毒性作用也最强[1].1㊀代谢途径伏马毒素B 1(f u m o n i s i n sB 1,F B 1)为白色吸湿性粉末,易溶于乙腈㊁甲醇㊁水等极性溶剂,无紫外吸收和荧光特性,热稳定性极高,普通热加工对其无影响,故F B 1在农产品中均可保持稳定的结构和性质.动物对F B 1的生物利用率很低,代谢排出速度较快.给猪静脉注射F B 1,血清中F B 1的T 1/2α㊁T 1/2β为6m i n 和36m i n ,口服F B 1时,在尿液㊁粪便中回收到大量的F B 1,仅3.1%经肠肝循环后又随粪便排出,说明粪便排泄是F B 1最主要的代谢途径[2].F B 1在其他组织器官中无法被降解,仅有胃肠道可水解少量F B 1,将猪盲肠内容物与F B 1共同培养,F B 1可被肠道菌群降解为无毒水解F B 1(h y d r o l y s e dF B 1,H F B 1)[3].给肉鸡饲喂10m g/k g FB 1饲料,在砂囊㊁小肠和粪便中发现大量F B 1和极少量H F B 1[4].相对于F B 1,H F B 1对机体几乎无害,故水解饲料中F B 1或许是一个较好的减轻F B 1毒性的方法.2㊀毒性作用2.1㊀作用机理鞘氨醇(s p h i n g o s i n e ,S o )㊁二氢鞘氨醇(s ph i n Gg a n i n e ,S a )在神经酰胺合成酶(c e r a m i d es yn t h a s e ,C e r S )的催化下合成神经酰胺(C e r ),神经酰胺是复合鞘脂代谢的中间产物,复合鞘脂是真核生物细胞膜或细胞器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细胞生长分化㊁信号转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F B 1与S o ㊁S a 结构类似,可竞争性结合C e r S ,抑制其催化S o ㊁S a 的活性,使S a ㊁S o 大量蓄积,复合鞘脂合成减少,因S o 是由C e r 分解产生,故相比S a ,S o 蓄积较少.临床上常将血液㊁尿液或组织器官中S a /S a 比值升高作为F B 1中毒的生物标记[5].2.2㊀神经毒性若饲料中含F B 1,马会患上脑白质软化症(E Gq u i n e l e u k o e n c e p h a l o m a l a c i a ,E L E M ),脑白质稀薄坏死,并出现头颈伸直㊁共济失调等突然的神经症状.小鼠注射8m g /k g F B 1,30m i n 后注射30m g/k g 戊四氮,发现F B 1可增加大脑皮层N a +㊁K +A T P 酶活性及线粒体膜电位,缩短戊四氮促发肌阵挛的时间并增加痉挛次数[6].给成年鲤鱼饲喂10m g /k g 和100m g /k g FB 1饲料42d ,脑组织毛细血管受损,出现空泡㊁坏死的神经细胞,且浓度越高损伤越严重[7].给大鼠灌胃F B1(6.2m g/k g)14d,发现胫骨和坐骨神经传导速度下降㊁屈肌反射和伸肌反射的H波(感觉和运动纤维往返传导的速度)减少,可能是F B1干扰细胞膜鞘脂的形成导致膜信号传导发生改变所致.以上研究表明,F B1可跨过血脑屏障引起大脑过度兴奋,破坏神经细胞和神经反射信号传导,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均损害作用[8].2.3㊀免疫毒性据文献报道,F B1可阻滞G0/G1细胞周期,使细胞增殖减少,用150㊁500μg/m LF B1处理人淋巴细胞,细胞活性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单细胞电泳发现D N A损伤严重[9].F B1影响仔猪肠道连接蛋白eGc a d h e r i n㊁o c c l u d i n表达,使肠细胞水肿坏死,还可降低肉鸡肠道黏膜蛋白M u c2㊁锌转运体Z n TG1表达,使肠黏液层屏障作用和抗氧化能力下降[10].发现F B1可抑制脂多糖(L P S)诱导小鼠树突细胞刺激T 细胞的能力,导致淋巴细胞刺激因子C D80和C D86㊁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 CⅡ)表达均显著下降,阻碍抗原呈递过程[11].因此,F B1的免疫毒性包括抑制免疫细胞增殖㊁影响免疫蛋白和细胞因子表达㊁降低屏障功能㊁干扰免疫应答等.2.4㊀生殖毒性给雄兔饲喂F B1(0.13㊁5㊁7.5㊁10m g/k g)饲料28周,发现睾丸和附睾中日产精量㊁精子储备量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同时,F B1也可降低公猪附睾重量和精子储备量[12].颗粒细胞对卵泡的形成和卵母细胞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F B1可干扰颗粒细胞生长和雌激素的分泌,用不同浓度F B1处理牛颗粒细胞,孕酮和细胞增殖无差异,雌二醇轻微上升,而对于猪来说,颗粒细胞增殖减少,孕酮增加且C Y P11A1(刺激类固醇合成的基因)表达下降,说明F B1对颗粒细胞和雌激素的影响存在物种差异性[13].F B1处理小鼠早期胚胎96h,最终发育成晚期囊胚的胚胎比例下降,胚胎死亡率显著增加[14].表明F B1可干扰精子㊁卵泡㊁生殖激素的形成㊁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从而降低家畜的生产性能.2.5㊀器官毒性以前研究认为F B1毒性具有物种特异性,引起猪肺水肿㊁马脑白质软化和啮齿类动物肝肾损伤.给小鼠注射F B1(2.5m g/k g)4d,血清A L T㊁A S T㊁A L P呈时间依赖性下降,1d~3d内肝细胞病变(空泡㊁毛细血管沉积㊁中央和门静脉紊乱㊁肝窦扩张)增多,造成肝细胞损伤,而第4天时病变减少,R O S㊁内质网跨膜蛋白I R E1Gα㊁P E R K㊁A T F6和自噬标记物A T G5㊁A T G7㊁L C3Ⅰ/Ⅱ表达增加,说明机体内质网㊁氧化应激介导的细胞自噬被激活从而降低肝细胞损伤[15].给大鼠灌胃F B1(100μg/k g)12周,肾脂质过氧化物㊁D N A片段化增加,G S H㊁G p x㊁S O D 和C A T表达下降[16].肉鸡饲喂200m g/k g F B1饲料,肝肾出现实质性损害,细胞凋亡坏死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17].当饲料中F B1ȡ16m g/k g时,猪可患上致命性肺水肿,并伴有心收缩力和心输出量降低,F B1除了引起马脑白质软化外,也可降低其心率和心收缩力,此外,暴露于F B1的小鼠也出现肺水肿和心功能障碍[18],故有学者认为F B1引起的肺水肿为心源性肺水肿.说明F B1严重影响肝㊁肾㊁肺和心血管系统,且毒性作用更倾向于具有明显的组织器官特异性,而非物种特异性.2.6㊀致癌性F344大鼠饲喂250m g/k g F B1饲料21d,肝癌前谷胱甘肽S转移酶阳性病灶(G S TGP+)轻微增加,与黄曲霉毒素B1(A F B1)可协同诱导肝癌的产生[19],或许F B1和A F B1共同暴露是建立肝癌模型的可靠方法.据报道,长期暴露于高浓度F B1下,小鼠和大鼠可患上肝癌和肾癌.给雄性P53杂合㊁纯合小鼠饲喂150m g/k g F B1饲料26周,均发现患有肝细胞腺瘤和胆管瘤,证明F B1的致癌性为非遗传毒性[20].基于F B1对啮齿动物的致癌性,国际癌症研究署将F B1归为2B类致癌物,但其对人类的致癌作用尚不清楚,仅发现某些食管癌高发区食品中F B1含量远高于低发区,且多以玉米为主食.因此,F B1的致癌性属于慢性积累的过程,且对于其他动物是否具有致癌作用还需进一步的探究.3㊀检测方法3.1㊀薄层色谱薄层色谱(T L C)是我国最早用来检测真菌毒素的标准方法.展开剂带动样品在薄层板上移动,根据样品中各组分移动距离的不同进行分离.若样品有颜色,可直接观察,否则需喷显色剂或在紫外灯下观察,与标准品比较可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半定量.薄层色谱检测F B1时,展开剂一般为不同比例的可溶解F B1的极性溶液混合物,如氯仿㊁甲醇㊁乙腈等,也可用荧光素或香草醛为显色剂.用反相薄层色谱检测玉米粉中F B1,展开剂为甲醇ʒ4%氯化钾(70ʒ30),荧光素显色,估算F B1浓度为0.5m g/ k g.T L C操作简便,大多数技术人员均能轻松掌握,但不可精确定量和大批量检测,因而已逐渐被其他检测方法替代.311黎晓雯等:伏马毒素B1的毒性和检测方法3.2㊀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H P L C)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离检测技术.高压系统将流动相泵入固定相(色谱柱),在柱内分离样品,再进入检测器,实现对样品定性定量分析.F B1是一种水溶性的物质,适用于反相液相色谱测定,因其无紫外吸收基团及荧光特性,故检测前需对F B1进行荧光衍生,一般常用的色谱柱和衍生剂为C18和邻苯二甲醛(O P A),而采用F MOGC l(9G芴甲氧羰酰氯)进行荧光衍生,激发㊁发射波长为263n m和313n m,以甲醇ʒ乙腈ʒ去离子水(1ʒ1ʒ2)萃取F B1,固定相C18柱温为35ħ,80%流动相A(p H4.7柠檬酸盐缓冲液/乙腈,70ʒ30)和20%流动相B(p H4.7柠檬酸盐缓冲液/乙腈,30ʒ70)以1m L/m i n进样,流动相B在进样后的第一个20m i n内从20%增至95%,保持5m i n,后回到在20%保持4m i n,最终在0.04μg/m L~2.5μg/ m L取得良好线性关系,R2ȡ0.999.H P L C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同时检测多种真菌毒素,但操作时间长不可快速检测大批量样品,适用于实验室检测[21].3.3㊀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 P L CGM S)将H P L C 和质谱联用,高度结合H P L C分离能力和质谱鉴定能力,可对复杂有机混合物进行有效分析.在H P L C将混合物分离成单一组分后,依次进入质谱仪由电喷雾按顺序逐个分析,根据质荷比(m/z,离子的质量与他们所带的电荷的比值)不同形成质谱图,实现定性㊁定量分析.F B1经萃取和H P L C后,进入质谱仪,采用正电子喷雾模式(E S I+),5500V离子化电压㊁50p s i雾化器压力㊁55p s i辅助气压力㊁500ħ离子源温度为质谱条件,测定玉米粉F B1含量,最终在0.05n g/m L~50n g/m L之间取得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H P L CGM S/M S与H P L C一样精确度和灵敏度较好,但仪器成本较高,不适合大规模生产应用[22].3.4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 L I S A)属于免疫学检测法,包被抗原或抗体后,加入底物㊁样品和酶标抗原或抗体,用酶标仪检测吸光度,进行定量检测.根据反应方式不同可分为间接㊁夹心㊁竞争3种类型.以硝酸纤维素膜为基板,包被F B1单抗,制备生物素标记的偶联F B1抗原及链霉亲和素标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建立竞争型生物素G链霉亲和素系统,检测区间为0.56n g/m L~92.57n g/m L,R2=0.981[23].利用F B1GO V A㊁F B1单抗和山羊抗小鼠I g G建立竞争性间接E L I S A,也得到较好的检测结果.近十几年来E L I S A发展迅猛,市面上E L I S A 试剂盒,操作简便省时,适用大规模检测样品,但重复性较低,容易产生假阳性.在免疫学检测F B1的方法中,胶体金检测法比E L I S A用时更短,可现场大量检测,但目前还未开发出标准化产品,还需进一步研究.3.5㊀核酸适配体核酸适配体是一种单链寡核苷酸,可与样品特异性结合.将核酸适配体识别样品后空间结构的改变,转变为定量的荧光或电化学信号,实现高效的特异性检测.F B1的核酸适配体可用配体指数富集系统筛选得到.利用荧光染料P i c oG r e e n仅识别双链核酸的特性,建立核酸适配体检测F B1的方法:一定浓度的适配体与F B1结合,剩余适配体与体系中互补链杂交成双链D N A,再检测P i c oG r e e n识别双链D N A产生的荧光信号,最终线性关系为0.1μg/L~1μg/L,最低检测限为0.1μg/L[24].将金纳米粒子(A u N P s)固定于多孔聚二甲基硅氧烷(P D M S),用P D M S覆盖碳电极(S P C E)构建一次性微电池,A u N P s可固定F B1适配体,当F B1与适配体结合,构象改变阻碍电信号传递,最终在10p g/ m L~50n g/m 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最低检测限为3.4p g/m L,进一步升级检测灵敏度.核酸适配体建立的F B1检测避免了其他毒素干扰,特异性极高,根据转变信号不同,灵敏度也不同,目前看来电信号比荧光信号更加灵敏,但成本较高,也无标准化商品,适用于实验室检测[25].4㊀小结综上所述,F B1对人和动物的健康存在巨大的威胁,深入了解F B1的作用机理和毒性情况有助于防治F B1给人和动物所带的疾病.农作物中F B1的及时检测,可防止F B1在食物链中传播从而降低危害.然而,F B1的检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才能在最大的程度上降解或清除F B1,而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参考文献:[1]㊀R a m e s hC G.R e p r o d u c t i v e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 t o x i c o l o g y[M].N e w Y o r k:A c a d e m i cP r e s s,2017:925G943.[2]㊀S c h e r t zH,K l u e s s J,F r a h mJ,e t a l.O r a l a n d i n t r a v e n o u s f u m oGn i s i ne x p o s u r e i n p i g s a s i n g l eGd o s e t r e a t m e n t e x p e r i m e n t e v a lGu a t i n g t o x i c o k i n e t i c s a n d d e t o x i f i c a t i o n[D B/O L].h t t p s://w w w.n c b i.n l m.n i h.g o v/p m c/a r t i c l e s/P M C5923316/,2018G04G05.[3]㊀D a n g H A,Z s o l n a iA,K o v a c sM,e t a l.I nv i t r o i n t e r a c t i o nb eGt w e e n f u m o n i s i nB1a n dt h e i n t e s t i n a lm i c r o f l o r ao f p i g s[J].411动物医学进展㊀2019年㊀第40卷㊀第6期(总第312期)P o l i s h JM i c r o b i o l ,2017,66(2):245G250.[4]㊀G r e n i e rB ,S c h w a r t z GZ i mm e r m a n nH E ,G r u b e r GD o r n i n ge r C ,e t a l .E n z y m a t i ch y d r o l ys i so ff u m o n i s i n si nt h e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t r a c t o fb r o i l e rc h i c k e n s [J ].P o u l t r y S c i ,2017,96(12):4342G4351.[5]㊀Y a m a z o eY ,K o y a m aN ,K u m a ga i S ,e t a l .P o s s ib l e r o l e o f p h o s Gp h a t i d y lc h o l i n ea n ds p h i n g o m y e l i no nf u m o n i s i n B 1Gm ed i a te d t o x i c i t y [J ].F o o dS af e t y,2017,5(3):75G97.[6]㊀P o e r s c hAB ,T r o m b e t t a F ,S o u t oNS ,e t a l .F u m o n i s i nB 1f a c i l Gi t a t e s s e i z u r e s i n d u c e db yp e n t y l e n e t e t r a z o l i n m i c e [J ].N e u r o Gt o x i c o lT e r a t o l ,2015,51:61G67.[7]㊀K o v a c i S ,P e p e l j n ja kS ,P e t r i n e cZ ,e t a l .F u m o n i s i nB 1n e u r o Gt o x i c i t y i n y o u n g c a r p (C y p r i n u s c a r p i o c L .)[J ].A r c hI n d u s Gt r i a lH y gi e n eT o x i c o l ,2009,60(4):419G426.[8]㊀B a n c z e r o w s k i GP e l y h e I ,D ét ár iL ,V i l ági I ,e t a l .N e r v ec o n d u c Gt i o nv e l o c i t y a n d s p i n a l r e f l e x e sm a y c h a n g e i n r a t s a f t e r f u m o Gn i s i nB 1e x p o s u r e [J ].A c t aB i o l o g i c a H u n ga r i c a ,2002,53(4):413G422.[9]㊀S i n a i W M.C y t o t o x i c i t y a n d g e n o t o x i c i t y of f u m o n i s i nB 1o n c u l t u r e d h u m a n l y m p h o c y t e s [D B /O L ].h t t ps ://w w w.r e Gs e a r c h g a t e .n e t /pu b l i c a t i o n /324006481,2018G01G13.[10]㊀A n t o n i s s e nG ,V a n IF ,P a s m a n sF ,e t a l .M y c o t o x i n s d e o x yn i Gv a l e n o l a n d f u m o n i s i n s a l t e r t h e e x t r i n s i c c o m po n e n t o f i n t e s Gt i n a l b a r r i e r i nb r o i l e r c h i c k e n s [J ].J A g r F o o dC h e m ,2015,63(50):10846G10855.[11]㊀L iY ,F a nY ,X i aB ,e t a l .T h e i mm u n o s u p pr e s s i v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Gt i c so f F B 1b y i n h i b i t i o n o fm a t u r a t i o n a n d f u n c t i o n o f B M D C s [J ].I n t I mm u n o ph a r m a c o l ,2017,47:206G211.[12]㊀E w u o l aE O ,E g b u n i k eG N.G o n a d a l a n d e x t r a Gg o n a d a l s pe r m r e s e r v e s a n d s p e r m p r o d u c t i o nof p u b e r t a l r a b b i t s f e dd i e t a r y f u m o n i s i nB 1[J ].A n i m a lR e pr o dS c i ,2010,119(3):282G286[13]㊀A l b o n i c o M ,S c h u t zLF ,C a l o n iF ,e t a l .T o x i c o l o gi c a l e f f e c t s o f f u m o n i s i nB 1a l o n ea n d i nc o m b i n a t i o nw i t ho t h e r f u s a r i o Gt o x i n s o nb o v i n e g r a n u l o s a c e l l s [J ].T o x i c o nO f f i c i a l J I n t S o c i T o x i n o l ,2016,118:47G53.[14]㊀S o m o s k IB ,K o v cM ,C s e hS .E f f e c t s o fT G2a n d f u m o n i s i nB 1c o m b i n ed t re a t m e n to ni nv i t r o m o u s ee m b r y od e v e l o pm e n t a n db l a s t o c y s t q u a l i t y [J ].T o x i c o l I n d u s t r i a lH e a l t h ,2018,34(5):353G360.[15]㊀S i n g h M P ,K a n g SC .E n d o pl a s m i c r e t i c u l u ms t r e s s Gm e d i a t e d a u t o p h a g y a c t i v a t i o n a t t e n u a t e s f u m o n i s i nB 1i n d u c e dh e pa t o Gt o x i c i t y i nv i t r o a n d i nv i v o [J ].F o o dC h e m T o x i c o l ,2017,110:371G382.[16]㊀H a s s a nA M ,A b d e l GA z i e mSH ,E l GN e k e e t y A A ,e t a l .P a n a x g i n s e n g e x t r a c tm o d u l a t e so x i d a t i v es t r e s s ,D N Af r a gm e n t a Gt i o na n du p Gr e g u l a t e g e n ee x p r e s s i o ni nr a t ss u bc h r o n i c a l l yt r e a t e dw i t ha f l a t o x i nB 1a n d f u m o n i s i nB 1[J ].C y t o t e c h n o l o Gg y,2015,67(5):861G871.[17]㊀D e e pt h i B V ,S o m a s h e k a r a i a hR ,R a oK P ,e t a l .L a c t o b a c i l l u s p l a n t a r u m MY S 6a m e l i o r a t e s f u m o n i s i nB 1Gi n d u c e dH e p a t o r e Gn a l d a m a g ei nb r o i l e r s [J ].F r o n t M i c r o b i o l ,2017,22,(8):2317.[18]㊀L o i s e a uN ,P o l i z z iA ,D u p u y A ,e t a l .N e w i n s i gh t s i n t o t h e o r Gg a n Gs p e c i f i c a d v e r s ee f f e c t so f f u m o n i s i n B 1:c o m pa r i s o nb e Gt w e e n l u n g a n dl i v e r .[J ].A rc h T o x i c o l ,2015,89(9):1619G1629.[19]㊀Q i a nG ,T a n g L ,L i nS ,e t a l .S e q u e n t i a l d i e t a r y e x po s u r e t o a f Gl a t o x i nB 1a n d f u m o n i s i nB 1i nF 344r a t s i n c r e a s e s l i v e r p r e Gn e o p l a s t i c c h a n g e s i n d i c a t i v eo fas y n e r g i s t i c i n t e r a c t i o n [J ].F o o dC h e m T o x i c o l ,2016,95:188G195.[20]㊀G e n e v i e v eB o n d y,R e k h aM e h t a ,D o nC a l d w e l l ,e t a l .E f f e c t s o f l o n g t e r me x p o s u r e t o t h em y c o t o x i n f u m o n i s i nB 1i n p 53h e t Ge r o z y g o u sa n d p 53h o m o z y g o u st r a n s g e n i c m i c e [J ].F o o d C h e m T o x i c o l ,2012,50(10):3604G3613.[21]㊀S m i t hLL ,F r a n c i sK A ,J o h n s o n JT ,e t a l .Q u a n t i t a t i o no f f u Gm o n i s i nB 1,a n dB2,i n f e e d u s i n g F MOC p r e Gc o l u m n d e r i v a t Gi z a t i o nw i t hH P L Ca n d f l u o r e s c e n c e d e t e c t i o n [J ].F o o dC h e m ,2017,234:174G179.[22]㊀马俊美,刘㊀东,张雷雷,等.在线固相萃取G液相色谱G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玉米粉和面粉中伏马毒素[J ].食品科学,2017,38(20):300G305.[23]㊀章㊀先.农产品中四种常见真菌毒素免疫检测技术研究[D ].浙江杭州:浙江大学,2016.[24]㊀桂海娈.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赭曲霉素A 和伏马毒素B 1检测方法研究[D ].浙江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5.[25]㊀R e nC ,L iH ,L uX ,e t a l .Ad i s p o s a b l ea p t a s e n s i n g de v i c ef o r l a b e l Gf r e ed e t e c t i o n o ff u m o n i s i n B 1b y i n t eg r a t i n g P D M S f i l m Gb a s e dm i c r o Gc e l l a n ds c r e e n Gp r i n t e dc a r b o ne l e c t r o d e [J ].S e n s o r sA c t u a t o r sBCh e m ,2017,251:192G199.T o x i c i t y an dD e t e c t i o n M e t h o d s o f F u m o n i s i nB 1L IX i a o Gw e n ,L U OJ u n Gc h o n g ,Z H A N G M e n g Gd a n ,WA N G K a i ,C A O C h a n g Gyu (F o s h a nU n i v e r s i t y ,F o s h a n ,G u a n g d o n g ,52823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F u m o n i s i n s a r em y c o t o x i n sm a i n l y p r o d u c e db y F u s a r i u m s p p .,a n dm a y p o l l u t e c r o ps a r o u n d t h e w o r l dw i d e l y .28k i n d s o f f u m a r i n s h a v eb e e n f o u n dn o wa n da r ed i v i d e d i n t o f o u r c a t e go r i e s :F A ,F B ,F C ,F P .F u m o n i s i nB 1i s o n e o f t h em o s tw i d e l y p o l l u t e d a n dm o s t t o x i c i n a l l t y p e s ,i t e x e r t s t o x i c e f f e c t b yi n Gh i b i t i n g t h e a c t i v i t y o f c e r a m i d es y n t h a s ea n ds p r e a d s t h r o u g ht h e f o o dc h a i n ,w h i c hs e r i o u s l y e n d a n ge r s h u m a na n d a n i m a l h e a l t h .T oof f e r an e w p e r s p e c t i v e f o r n e x t s t u d i e s o f F B 1,t h i s p a p e r p r i n c i p a l l y na r r a t e t h e p h y s i c o c h e m i c a lm e t ab o l i s m ,t o x ic o l o g i c a l e f f e c t a n dde t e c t i o nm e t h o d s of F B 1.K e y wo r d s :f u m o n i s i n s ;p h y s i c o c h e m i c a lm e t a b o l i s m ;t o x i c o l o g i c a l e f f e c t ;d e t e c t i o nm e t h o d 511黎晓雯等:伏马毒素B 1的毒性和检测方法。
伏马毒素B1酶标试纸条检测方法
伏马毒素B1酶标试纸条检测方法权英;詹月华;张根华;秦红;丁建英;王硕【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1(032)006【摘要】以膜为载体,开发一种直接竞争酶标试纸条——dipstick,用于快速检测谷物类样品中的伏马毒素B1(FB1)并对试纸条的检测参数进行优化.该浸蘸式酶标试纸条对FB1的最低检测限为10 μg/L.其检测过程简单,所需时间短,大约20min即可完成.结果通过目视直接辨别,可以在1 000 μg/kg毒素水平上给出“是”或“否”的回答.HPLC验证结果表明dipstick方法可以用于谷物中FB1的快速定性和半定量检测.【总页数】4页(P97-100)【作者】权英;詹月华;张根华;秦红;丁建英;王硕【作者单位】苏州市食品品质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江苏常熟215500;苏州市食品品质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江苏常熟215500;苏州市食品品质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江苏常熟215500;苏州市食品品质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江苏常熟215500;苏州市食品品质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江苏常熟215500;农业部“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222【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金标试纸条的尿素酶快速定量检测仪研制 [J], 郑宇;王侃;张晶晶;沈广霞;崔大祥2.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与酶标试剂盒检测乙肝表面抗体的比较 [J], 翟庆桂;周沼;夏海燕3.伏马毒素B1适配体的筛选及其快速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J], 周妍;刁晨曦;张圆圆;陆涛峰;赵丽丽;陈洪岩4.伏马毒素B1的毒性和检测方法 [J], 黎晓雯;罗俊崇;张梦丹;王凯;曹嫦妤5.登革病毒逆转录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测流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J], Zhang Yang;Sun Tao;Xu Conglin;Zhou Chong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伏马菌素B1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伏马菌素B1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陈飞;邵景东【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07(000)006【摘要】以人工合成的抗原OVA-FB1作为包被抗原,FB1(伏马菌素B1)为竞争抗原,两者与一定量的抗FB1单抗反应,建立检测FB1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对玉米样品进行初步检测应用.结果表明,间接竞争ELISA方法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196 ng/ml,包被时间为4℃过夜,单抗最佳工作浓度为1:4 000,酶标二抗最佳工作浓度为1:2 500,最佳的抗原抗体竞争反应时间和温度为4℃过夜作用.可测最适范围为10~1 000 ng/ml,回归方程为y=1.113-0.313x,相关系数R2为-0.990,灵敏度为90.88 ng/nl,最低检测限为7.83 ng/m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24%和2.45%,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4.32%.【总页数】5页(P278-281,350)【作者】陈飞;邵景东【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苏州,215000;江苏省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苏州,2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4【相关文献】1.伏马菌素B1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J], 许杨;邹龙;刘师文;刘京;陈波2.伏马菌素B1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研究 [J], 许金俊;陈飞;秦爱建;陶建平;彭金彪;邵红霞;金文杰;戴先礼3.伏马菌素B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学检测方法初步应用 [J], 姚静静;胡骁飞;韩俊岭;李青梅;王方雨;邓瑞广;张改平4.拉沙里菌素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J], 杨小康;张绘艳;顾建红;袁燕;卞建春;刘宗平;刘学忠5.伏马菌素B_1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 [J], 宫慧芝;计融;杨军;江涛;李凤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方法】粮油检测粮食中伏马毒素B1B2的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编制说明
【关键字】方法《粮油检测粮食中伏马毒素B1、B2的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行业标准制定编制说明伏马毒素(Fumonisins)是一组由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多育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轮状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等产生的真菌毒素。
迄今为止,已经鉴定到28种伏马毒素类似物,它们被分为4组,即A,B,C和P组。
B组伏马毒素是野生型菌株中产生量最丰富的,其中FB1占了总量中的70%左右,同时FB1也是所有伏马毒素中毒性最强的。
可导致马产生白脑软化症(ELEM)、神经性中毒,猪肺水肿,人类食管癌和肝癌等,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1993年将其归为2B类致癌物。
主要污染玉米及玉米制品,在大米、高粱、面条、啤酒中也有存在。
目前报道用于伏马毒素检测的方法有酶联免疫法、免疫胶体金试纸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薄层色谱法等。
薄层色谱法由于操作复杂,目前应用较少;胶体金和酶联免疫方法用于快速筛查;普通液相色谱方法目前应用较多,但分析速度较慢,耗费溶剂较多,成本增加;液质联用仪检测需要高端的质谱仪。
当前急需建立一种更加灵敏、高效、低溶剂量的伏马毒素微量快速定量方法。
为了满足当前我国粮食绿色检测、监测定量分析的需要,通过查阅文献,根据范德米特(van Deemeter)方程理论,结合免疫亲和净化手段,基于快速高效色谱分离技术,建立了一种进样量小、分离度高、快速准确、环保的伏马毒素定量分析方法。
本标准项目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粮食样品检测、监测效率,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保障从业人员健康安全。
本标准对后续标准制定,以及粮食污染黄曲霉毒素的相关科研、标准制定起到较好的指导、参照、促进作用。
1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及起草单位根据2012年粮油行业标准制定计划的要求,由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负责《粮油检测粮食中伏马毒素B1、B2的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起草工作,该方法也是国家863项目“粮食产后生物性危害物快速检验监测技术”(项目编号2012AA101609)的研究内容之一。
啤酒中伏马菌素B_1的ELISA检测
啤酒中伏马菌素B_1的ELISA检测
邢淑婕;刘开华
【期刊名称】《中国酿造》
【年(卷),期】2008(0)9X
【摘要】碳化二亚胺法将伏马菌素B1(fumonisinB1,FB1)与载体蛋白进行偶联制备免疫抗原FB1-BSA及包被抗原FB1-OVA。
紫外扫描初步显示载体蛋白与伏马菌素偶联成功。
皮下注射免疫BALB/c小鼠,获抗FB1多克隆抗体,间接非竞争ELISA分析所得抗血清效价,最高为1∶10000以上,间接竞争ELISA显示所制备的抗血清能有效识别伏马菌素B1,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玉米赤霉烯酮(ZEN)、T-2毒素无交叉反应。
利用自制抗体建立啤酒中FB1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对啤酒5个加标浓度的回收率在71.88%~106.93%。
【总页数】4页(P83-86)
【关键词】啤酒;伏马菌素B1;多克隆抗体;ELISA
【作者】邢淑婕;刘开华
【作者单位】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2.5
【相关文献】
1.啤酒中伏马菌素的测定 [J], 朱益波;李胤
2.谷物中伏马菌素B1残留的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研究 [J], 介明沙;张卫民;于
斐;玉崧成;吴拥军;张洪权
3.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啤酒中伏马菌素的研究 [J], 赵霞
4.LC/MS/MS法分析啤酒及其原料中氟马菌素B_1及B_2 [J], 孙克江;张洁;李明元
5.伏马菌素B_1单抗ELISA检测试剂盒研制 [J], 宫慧芝;计融;杨军;江涛;李凤琴;韩春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伏马菌素B_1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
伏马菌素B_1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
郭云昌;刘秀梅;刘江
【期刊名称】《卫生研究》
【年(卷),期】1999(28)4
【摘要】本研究建立了用于检测粮食、饲料中伏马菌素B1(FB1)的快速、灵敏、简便的免疫检测方法—建立在单克隆抗体基础上的直接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DC—ELISA法);其最低检出浓度为10ng/ml,线性范围在10ng~5μg/ml。
对新疆、安徽、黑龙江、哈尔滨四省市玉米样品中的FB1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56份样品中有34份检出FB1,阳性率为21.79%,含量在0.18~31.32μg/g范围内,平均含量为12.04μg/g。
【总页数】3页(P238-240)
【关键词】伏马菌素B1;单克隆抗体;免疫检测
【作者】郭云昌;刘秀梅;刘江
【作者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55.31;TS207.4
【相关文献】
1.食品伏马菌素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J], 赵秀玲
2.伏马菌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J], 杨静;哈益明;王锋
3.伏马菌素B1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J], 许杨;邹龙;刘师文;刘京;陈波
4.伏马菌素B_1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 [J], 宫慧芝;计融;杨军;江涛;李凤琴
5.伏马菌素B_1检测的免疫芯片技术研究 [J], 左小霞;高志贤;曹巧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伏马菌素B_1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伏马菌素B_1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樊海新;李寒松;李复辉;马良友;朱平;吴金节;王希春【期刊名称】《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38)3【摘要】[目的]建立用于快速检测伏马菌素B1(FB1)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
[方法]首先制备了FB1单克隆抗体和FB1-OVA偶联抗原,然后将FB1单克隆抗体与胶体金制成金标抗体包被在金标垫上,将FB1-OVA抗原和羊抗鼠Ig G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NC膜)表面分别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
采用间接竞争法检测待检样品中的FB1与NC膜上的FB1-OVA抗原竞争结合金标抗体中的FB1单克隆抗体情况,并以检测线和质控线显示检测结果。
[结果]本试验优化了金标抗体、检测抗原及羊抗鼠Ig G的包被量,检测FB1的灵敏度可达到2 ng·m L-1,最佳判定质量浓度为40 ng·m L-1。
[结论]本试验制备的检测试纸条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稳定性,操作简单,检测时间仅需10 min,且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一致,可作为检测玉米中伏马菌素B1残留的有效手段。
【总页数】8页(P483-490)【关键词】伏马菌素B1;单克隆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作者】樊海新;李寒松;李复辉;马良友;朱平;吴金节;王希春【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6.9【相关文献】1.伏马菌素B1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制 [J], 任文洁;黄志兵;许杨;李燕萍;涂追;苏保伟;季艳伟2.马铃薯S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J], 张微; 李志新; 付春江; 刘卫平3.马铃薯S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研制成功 [J], 郑庆伟4.牛β-乳球蛋白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及检测应用 [J], 薛海燕;吴剑;张颖;宋宏新;贺宝元5.非洲猪瘟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J], 邬旭龙;刘波;王印;张鹏飞;江地科;肖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伏马菌素B_1人工抗原的鉴定及抗体的制备
伏马菌素B_1人工抗原的鉴定及抗体的制备王莹;郑浩;何成华;张爱华;张海彬【期刊名称】《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34)5【摘要】采用戊二醛(GA)一步法将半抗原伏马菌素B1(FB1)分别与鸡卵清蛋白(OVA)、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2种具有免疫原性的FB1人工抗原FB1-OVA和FB1-BSA。
分别采用凝胶电泳法、紫外光谱法(UV)、红外光谱法(IR)、基质辅助激光分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4种方法鉴定人工抗原偶联效果并测定偶联比。
将FB1-BSA作为免疫抗原免疫BALB/c小鼠,FB1-OVA作为固相包被抗原,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i-ELISA)测定小鼠抗血清滴度。
结果表明:4种方法均鉴定FB1人工抗原合成成功。
凝胶电泳法测定FB1-OVA和FB1-BSA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50 000和75 000。
MALDI-TOF-MS测定FB1-OVA 和FB1-BSA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8 009.212和74 355.301,并精确计算FB1-OVA和FB1-BSA偶联比分别为5∶1和10∶1。
FB1-BSA免疫后小鼠的抗血清效价为1∶1.25×105,并具有较高灵敏度。
【总页数】6页(P93-98)【关键词】伏马菌素B1;人工抗原;偶联比;抗体【作者】王莹;郑浩;何成华;张爱华;张海彬【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43【相关文献】1.伏马菌素B1人工抗原的制备及其鉴定 [J], 李复辉;樊海新;李寒松;马良友;孙垚;吴金节;王希春2.伏马菌素B_1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鼠源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 [J], 王耀;胡骁飞;裴亚峰;张小辉;龚芳;侯玉泽;张改平;邓瑞广3.伏马菌素B_1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与鉴定 [J], 王莹;顾舒舒;何成华;王玉伟;任喆;施志玉;赵士侠;张海彬4.抗伏马菌素B_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J], 郭云昌;刘秀梅;刘江5.抗伏马菌素B_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试剂盒的研制 [J], 江涛;宫慧之;李凤琴;计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_ ● U l● I● r● I● ● I● ● ● t l ● ● I◆ ● ・ ! ” ¨◆ ● ● _◆ ◆ ● ● ●
表 2 老酵头馒头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及相对百比
T be T e a i ya dc ne t f a o oai es a dbe dfr ne t o iotus re a l 2 h re n o tn v rv ltei t t me ra me tdwi l a a tr v t of l l nh e e haj o t
T c n lg , h n s u 2 5 0 , i gu, h n ; . e a o ao y f o dNu r in a dS f t, nsr f d c t n e h oo y C a g h 1 5 0 Ja s C i a 2 K y L b rtr o t t n aey Mi i yo u ai , n oF io t E o 基金项 目: 江苏省六 大人才高峰 ( 第六批 ) 资助项 目( Z 0 0 0 )苏州市农业科技公 关项 目( N 0 3 ) S 2 10 3 ; S G 86 ; 苏州市社会发展项 目(Z 0 2 ) S D 9 7 作 者简介 : (9 6 )女 ( )副教授 , 权英 17 一 , 汉 , 博士 , 研究方向 :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关键词 : 伏马毒素 B; .试纸 条; 酶联 免疫吸附试验(LS )谷 物 E IA ;
De eo me to psik I v l p n fa Di tc mmu a s y f r Ra d tc i m o ii B1 n Fo d S mpls no s a o pi De e tng Fu n sn o a i e
Fo hmir, 9 8 6 () 8- 8 odce s y 19 , 32: 1 2 6 t 2
也很丰 富,这也致使其香气 含量高于发酵时 间短的干
酵母馒 头。 因此 , 用老酵头 发酵馒头 , 风味 丰富 、 利 其 浓厚 , 这是利用干酵母发酵馒头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
参考文献 :
检测分析
霞品蠡究与开发 i f
md R sa c n e eo me t ee r h A d D v l p n
21 0 1年 6月
第3 2卷第 6期
97 = =一
伏马毒素 B 酶标试纸条检测方法 1
权英 詹月华 张根华 , , , ,秦红 丁建英 -王硕 , ,
Q A i Z A u— u H N e- u Q NH n I GJ n y g WA GSu 。 U NYn , H NY e ha Z A GG n h a’ I og D N a -i g , , , i n, N n h (. uhuK y aoa r o o uly n fy Sho oBo g d odE g er gC agh stto 1S zo e brt y f od at adS e , colf i oy n o ni ei , hnsuI t e f L o F Q i at l a F n n ni u
【] 毛羽扬 , 1 朱在勤, 有华 , 老酵 面团对碱 工艺最佳 p 纪 等. H值 的研
究f. j食品科学, 0 , () 8 9 1 2 1 23: — 0 0 2 8
『 苏东 民. 6 】 中国馒 头分类及 主食馒头 品质评价研 究f1 D. : 周 北京 中
农业 大学 。0 5:2 1 2 0 1— 8
 ̄' c mp u d n o r o g o ma o o n s i s u d u h:Ef cs f s r s e p s r a d f t o te s x o u e n e
lcoaiiyatit at nl. odmimbooy2 0 ,419 at cl—es e ci s JF o e i g. 0 72 : - b l sn r o J l 3
(. 1苏州市食 品品质 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 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 品工程学 院 , 江苏 常熟 2 5 0 ; . 15 0 2 农业部“ 品营 食 养 与安 全” 重点 实验室 , 天津 3 0 2 ) 0 2 2
摘 要: 以膜为载体 , 开发 一种 直接 竞争酶标试纸 条——d sc , i t k 用于快速检 测谷物 类样品 中的伏 马毒 素 B (B ) pi IF 并
【】 龙奇志, 7 黄永辉 , 钟海雁 , . 油挥发物 质的固相微萃取条件 的 等茶
优化 『. J 中国粮油学报, 0 , () 0 7 J 2 9 41: — 4 0 2 7
[】 M u r n,P V roci a imaa e a.G n rt no 8 E G ez i ench,M Ndg i n , t 1 eeai f o j o
发酵 馒头 , 酵时间较长 , 酵次数较 多 , 而不仅 面 发 发 因 团成熟得好 , 而且芳香物质及 其前躯代谢产 物的积累
vl i f i o oe tb ha sae oi2 h smi oxrci [. oa l r t mpn ns y edp e sl p ae c e t t nJ te u c d r a o ]
对试纸条的检测参数进行优化 。 该浸蘸式酶标试纸条对 F B 的最低检测 限为 1 g 其检 测过程 简单, 0 ,。 I 所需时间短 , 大约 2 i 0mn即可 完成。结果通过 目视直接辨别 , 可以在 1 0 g k 毒 素水 平上给 出“ 或“ 的 回答。H L 0 /g 0 是” 否” P C验证 结果表 明 dpt k方法可以用于谷物 中 F isc i B 的快速定性和半定量检 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