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4100以内数的认识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1)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第4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第4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第4课时)数的大小比较廖春珍《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42页例5。

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符号表示10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100以内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学习过程体现儿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特点。

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数学知识要学生亲身体验,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因此,我设计的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的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比较、思维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掌握比较100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难点是灵活运用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本节教学,我觉得成功的是: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我将例题设计成童话故事,通过小蜜蜂采花蜜的故事引入,引出要求解决的问题,调动了学习的兴趣,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

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实际中感受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作用..通过设计两个实物图(鸡蛋)的多少,自己解决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培养学生对数的观察分辨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数学活动中,通过比较计数器上的两个数的大小调动学生的一切感官,让学生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达到有效的学习,体现儿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特点,便于学生归纳、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在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学的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新课的导入和展开都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究。

这样设计,一方面便于了解学生对于本节课的掌握情况,找准教学起点,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2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教案1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2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教案1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2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认识1-20的数字并能正确念读。

2.能够按照一定顺序排列1-20的数字。

3.能够掌握比较大小的简单方法。

•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完成1-20的数字排列练习。

2.能够通过图片或实物对数字的大小进行比较。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2.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识1-20的数字。

•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数字。

难点•学生能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包含数字1-20的图片和比较大小的练习题目。

2.数字卡片:包括1-20的数字,每个数字12个。

3.比较大小的实物或图片:如不同大小的水果、球等。

4.记录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表。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1.引导学生唱数歌,熟悉数字1-20的顺序。

2.让学生观察数子卡片,认识每个数字。

第二步:数的顺序练习(15分钟)1.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顺序排列,培养学生对数字顺序的认知。

2.让学生合作进行数字排列游戏,加深印象。

第三步:比较大小(20分钟)1.展示不同大小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大小关系。

2.让学生两两组队,比较手中数字卡片的大小,训练比较大小的能力。

第四步:活动展示与总结(10分钟)1.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排列成果和比较大小的过程。

2.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1-20的数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数字的顺序排列和简单的比较大小方法。

在以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努力,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和运用。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上未完成的数字排列练习。

2.完成一份关于数字比较大小的练习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合作完成任务。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精品教案

百数表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第4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填写百数表,使学生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观察,分析百数表,探究100以内数的规律,并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和难点:1、发现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的一般规律。

2、初步构建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由小精灵带来一张藏宝图引出“百数表”二、解构百数表,探索数的规律。

1、观察百数表,找规律。

出示41页百数表第一、二行所给的数,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呢?按照这个顺序,你能填出它们之间的数吗?依次出示两支特殊的数队伍(两个斜行),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剩下的数你能填出来吗?(学生按一定顺序把百数表填完整)。

2、涂色,找规律。

(1)完成41页例4(1)的涂色活动。

并交流涂色中发现的规律。

(2)你还发现哪些新的规律了吗?①自己观察,想一想。

②和同桌或前后桌小朋友说一说。

③全班交流。

3、课堂小结。

三、依据规律,拓展提升。

1、给数找家:(1)34和56 (2)78和452、完成41页“做一做”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习小提示: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明白什么道理?要知道时间就像日历一样,撕掉一张就不会再回来。

要明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

要学会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在知识的海洋里去收获无限风光吧!老师坚信你们一定会给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加油吧!孩子们。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4课时比较数的大小教案新人教版(含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4课时比较数的大小教案新人教版(含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课时比较数的大小教材第42页的内容。

1.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顺序。

2.能正确运用“>”“<”或“=”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与人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运用“<”“>”或“=”。

难点:探索并总结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内容。

(板书课题)教学例5。

1.出示小棒图。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 37。

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生:可以通过摆小棒比较两数的大小,42里面有4个十,37里面只有3个十,所以42>37。

生回答后教师做补充说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板书:42>37)2.出示计数器图。

师: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生:左边的计数器表示23,右边的计数器表示25。

师:23和2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小组交流后指名回答。

生:这两个数十位上的数字相同,那么可以比较个位上的数字,通过计数器拨珠,很明显发现23个位上是3,25个位上是5,3比5小,所以23<25。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知道了十位上数字不同和十位数字相同这两种情况下两位数的比较方法。

3.小结。

师:说一说,怎样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位数的大小时,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字,十位上哪个数的数字大,那个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字一样,就比较个位上的数字。

师:这些知识将同样用于以后学到更大数的比较。

接下来我们一起用这些知识来开启智慧之门,看谁最聪明,能顺利过关!1.完成教材第42页做一做第1题。

【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一、关注学生的原有基础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学20以内数的基础之上所学的,并且对于100以内的数,学生也已在生活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感性认知。

因此我非常关注学生的原有经验,在学生充分展示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引导,比如在课的开始让学生数一数百羊图,学生能正确数20以内的数,但对于100以内的数可能还有学生不会数,或会数错,我就让学生转化为10只10只的数,进而数到100只。

再用小棒代替小羊,形象的让学生理解了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因为学生已经有用小棒表示数的经验基础,有助于他们对新的计数单位——百的理解。

再继续用小棒认识拐弯数就更形象直观了。

二、注重培养学生数感和估数意识。

让学生建立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重要任务之一。

一年级学生已经会数20以内各数,并有了数是数出来的初步感受。

当物体的个数多于20时,有相应的数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个数吗?怎样来数这些物体的个数呢?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进行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小棒的过程中,感知比20大的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数出来的。

这看似简单的数数活动不仅让学生自主数出了100以内各数,明白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产生的,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了我们的祖先发展数概念的重要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力求让学生在猜数中建立数感,先估一估,初步培养估算意识,让小朋友感受百羊图,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对估算方法的体验,建立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整堂课虽然基本能达成教学目标,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对学生的回答有时没做出及时有效的评价。

当学生都猜测是百羊图都说是100只时,虽然有提问学生得知学生已经数过了,我没能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其实可以这样回应学生“哇,你预习的真详细,都数过一遍了”2、表扬性语言比较缺乏。

整堂课表扬性的语言用的偏少,如果能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纪律会更好。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比较大小》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比较大小》教案及反思

比较大小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100以内的数字大小关系,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2.能够准确地比较100以内的数字大小。

3.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100以内数字的大小关系。

2.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1.能够准确地比较100以内的数字大小。

2.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100以内数字的大小关系。

2.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自己排列大小,引导学生探究数字的大小关系。

二、讲解新知,学习方法1.教师让学生观察数字的位数和数字的大小,引导学生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

2.教师讲解比较大小的方法,包括用大小符号比较、用数轴比较等方法。

3.教师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拓展延伸,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字,让学生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排序。

2.教师出示一些数字比较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归纳总结,作业布置1.教师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归纳比较大小的方法。

2.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比较大小的练习题。

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数字的位数和数字的大小,引导学生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并讲解比较大小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技巧。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数字排序和练习题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但是,本节课的练习题数量较少,需要在后续课堂中加强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同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简单,需要在后续课堂中加入更多的拓展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2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教案5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2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教案5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案5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将1~100之间的数按大小顺序排列,能够正确比较任意两个数字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练习和游戏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数字的大小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字大小的能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1~100之间数字的大小关系,能够准确比较大小。

•难点:学会将不同大小的数字进行比较并排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回顾1~100之间的大数和小数,比如比一组数字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

•让学生思考:什么是“顺序”,我们怎样才能判断数字的顺序。

2. 学习新知识•讲解例如:“2、9、5、8”这几个数字怎么比较大小,引导学生猜谜题并讨论。

•教师演示将一些较大的数字和较小的数字进行比较,并通过比较符号(>、<、=)说明大小关系。

3. 巩固练习•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小组练习题,比较10组不同的数字大小关系。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帮助掌握数字大小比较的方法。

4. 游戏活动•设计小游戏:“比一比”,学生互相比较手中数字卡的大小,并写下比较关系。

•游戏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比较巩固数字大小的概念,增加趣味性和活跃性。

5. 总结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带领学生回顾如何判断数字的大小关系。

•鼓励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数字大小比较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着重培养学生对数字大小关系的观察能力和思维逻辑,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字的大小比较。

但在教学中可能出现学生在小数比较中的困难,需要及时引导和巩固。

通过课堂反思,不断完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学生掌握数字大小关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成绩。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2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教案10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2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教案10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案10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数字0-100的大小顺序。

–能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能够准确地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等大小比较词语。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

–激发学生对比较大小的兴趣与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的大小顺序的掌握。

–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等表示比较大小的概念。

–运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大小比较。

三、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

–课件或板书准备。

2.教具准备–数字卡片。

–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卡片。

3.教师准备–精心准备课堂教学内容。

–熟悉教材内容,熟练操作教具。

四、教学过程Step1:复习导入 - 教师可通过数字卡片和符号卡片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数字大小比较方法。

- 引导学生领会“大于”、“小于”、“等于”表示的概念。

Step2:新知讲解 - 介绍本节课将学习的内容: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 以具体的例子和实物为例,讲解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Step3:示范操作 - 让学生进行互动比较大小练习。

- 使用实物或图片展示,让学生模拟比较大小的情境及过程。

Step4:巩固提升 - 分组或个人练习,练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Step5:课堂小结 -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简要概括,强调重点。

- 确保学生对数字的大小顺序和比较方法有清晰的认识。

五、课堂作业•布置相应的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完成后交作业。

六、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好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做出调整。

七、课后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比较各种事物的大小关系。

•提倡家长与孩子在家中进行大小比较游戏,增加孩子的实际操作机会。

以上是本课《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04100以内数的认识-01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教学反思 (4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04100以内数的认识-01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教学反思 (4篇)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数的顺序比较大小》一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师生接力写数、学生猜数、填写百数表,进而再猜数、按要求涂色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数的顺序,为后续的学习比较数的大小作以铺垫。

如果本节课的前部分知识学习透彻,比较数的大小则水到渠成。

1、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在教学新课时,我从学生喜爱的故事入手,将例题设计成两只母鸡的对话,引出要求解决的问题,调动了学习的兴趣,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

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实际中感受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2、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意思想方法的渗透比较大小首先从比较两只母鸡的生蛋数开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使抽出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

从新课的教学过程和做一做中都反映出转化思想的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的熏陶。

3、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成熟、不完整,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从我上的课看,效果不理想,竟然没有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回想自己的课,主要是因为如下原因:一、课前与学生的互动不到位,师生都没有一下进入学习状态,致使老师的问题学生听不太清,回答的时候就浪费了时间。

二、老师引导不到位:在学生第一次猜数时,设计的是问“猜一猜,这个数是多少?”随后的3个数都是这样猜,然后再猜具体数。

通过猜“几十多”,引导学生认识“第几行第几个数是多少”,为学生写百数表及其后续的猜数作准备。

但我问成了“猜一猜,这个数是多少?”给学生的猜数游戏增加了难度,虽然我也更正了问法,但很多学生都猜“是多少”,在说原因的时候用去了不少时间。

这一环节比预想的用时多了很多。

三、涂色部分学生没有做过类似的练习,能按要求找到所涂色的数,但涂色时方法不正确,浪费了时间。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04100以内数的认识-01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教学反思08(4篇)教学资料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04100以内数的认识-01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教学反思08(4篇)教学资料

一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数的顺序比较大小人教新课标学生在前面课时里已经知道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数的组成。

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知道可以通过符号表示数的大小,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准确的比较数的大小。

学习过程体现儿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特点。

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数学知识要学生亲身体验,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基于以上考虑我设计的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的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以及正确的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比较、思维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掌握比较100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难点是灵活运用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首先,铺垫复习,情境切入新课。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数的顺序和组成等相关知识得到强化,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在进一步感受数学符号>、<、=后揭示本节教学内容,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其次,在数学活动中,力求通过教学拨计数器的活动调动起学生的一切感官,让学生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达到有效的学习。

激活学生的思维。

再次,多种学习方式,重视能力培养在练习中分层次逐步加强,通过游戏面向全班,让每一个个人都动手动脑,学生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设法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同时,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本节课的不足有以下几点:1、在这次教学中时间的分配没能按预计的合理分配,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浪费了一些时间。

2、学生倾听的习惯还不够,一些学生只顾自己的想法,不听他人发言造成归纳知识点的效果差,今后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3、课堂总结理论化,不符合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

如:在总结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我只说:“先看数位,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相同的数要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课后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课后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顺序比拟大小)课后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顺序比拟大小)课后教学反思加茂小学陈小花数的顺序比拟大小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的内容。

本课让学生填百数图,并按要求涂色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

掌握数的顺序,为后续的学习比拟数的大小作铺垫。

如果本节课的前局部知识学习透彻,比拟数的大小则水到渠成。

我觉得前半局部教学环节比拟紧凑,对学生预测考虑较全面,在进行小组合作自学学习时占用的时间较多,因为这是一堂高效课堂根本范示,时间只能操纵在20分钟左右。

以致于后半局部时间比拟仓促。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在设计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简单的数数做开头,激发他们的兴趣后揭示课题。

2.自学互动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自学互助,共分为6个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当我把任务抛出来让组长自由安排组员完成任务,我依据学习目标设置一次或几次习题或问题,让学生依据习题或问题自学、互学,此时我进行巡视,通过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为适时点拨作打算。

3、测评训练此环节我依据高效课堂的最后一环节进行当当堂练习,公布答案。

首先我让学生先完成,再公布答案,让学生对检测结果得出对错。

这样可以检测每一位学生是否当堂达标。

但也存在以下问题:1、自学互动环节在把控时间上没有把握好,造成后面时间不够。

2、言语表达不够精练,这也是造成时间浪费的一个原因。

今后我会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在平常上课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发言不要重复,要注重言语的严谨性,对课堂的突发事件处理好,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同数量间的顺序关系,如大于、小于、等于等。

2. 学会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情境。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比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各种数量的图片和例题。

2. 准备数字卡片,用于学生练习比较大小。

3. 准备一些简单的实物(如苹果、香蕉等),用于实际比较大小的练习。

4. 准备一些数学游戏或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场景需要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索新知(20分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索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可以让学生尝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记录下自己的思考过程。

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归纳,归纳出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基本方法。

3. 深化理解(10分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可以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4.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学生是否掌握了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是否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观察,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数字顺序,能正确使用大于、小于、等于、大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等符号进行比较。

一年级数学下册4100以内数的认识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2教学反思新人教版202222051212

一年级数学下册4100以内数的认识4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2教学反思新人教版202222051212

数的顺序比拟大小〔2〕
1.开展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时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了“促进学生全面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精神,也实践了“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数学理念。

其中,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也表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教学中,学生有各自比拟的方法,还能说出设计的构思、意图和用哪些比拟策略说出来的,这样不仅能展示学生的丰富经验,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为我们老师正确评价学生的成果提供了依据。

但是,本节课的比拟活动多,延误了一些时间,今后,要教育学生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同时做好一切课前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比较数的大小_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比较数的大小_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比较数的大小_人教新课标这一课是在孩子认识100以内的数和数的顺序基础上安排的,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比较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虽已上好,但留给我学习、思考的地方有很多很多。

一、课中鼓励,保护学习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给孩子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学习。

一年级孩子好动、好玩,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课堂难以调控。

针对这一情况,如果你一味地批评,效果适得其反。

不妨你改变一下方式,从激励的原则出发,这会大大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在课上,我善于把握时机,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贴切的运用各种激励方法。

课堂上,当有的同学回答正确时,我经常会说:“你和老师想的一样,真不错!”“你刚才回答得很响亮,表达得也很清楚,真是好样的!”“哎哟!你真了不起,我们还没学呢,你就已经知道了,那么大家来猜猜,他是怎么想出来的?”这样的一个“猜”字,既可以把那个学生先稳住了,又能一下子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各自的思维方式展露出来。

这样做不但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有时还能够激发他从脑中迸发出另一种独到的极富有创造性的回答。

二、启发运用多种策略的同时适时优化算法在比较小松鼠和小白兔谁捡的多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比较充足的时间,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让学生分组讨论,到底谁捡的多,为什么?有的说46里面有4个十,而38里面只有3个十,所以46比38大;有的说46十位上是4,38十位上3,4比3大,所以46大;还有的说在百数表中,46在38的后面,所以46大,总之学生能运用不同的策略比较数大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精神。

启发运用多种策略的同时适时优化算法,在教学时逐步渗透和引导学生用比较简便的方法。

三、多样化的练习,学生乐此不疲。

练习题形式多样,难易程度不同,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顺序》的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顺序》的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顺序》的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完成“百数表”,然后从“百数表”里寻找规律,通过整理,观察,对比之后,复习数数,写数,有使学生能更清楚地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在表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排列规律,这一整理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了从认数中获得知识,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100以内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了更清楚的理解。

课前我让学生预习38页,进行读、思、划,对课本进行补白,完成例题及“做一做”的练习。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教学中,让学生给十位、个位是3的数涂上不同的颜色,不仅使学生清楚地知道100以内各数的排列顺序,而且深化了对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的理解,还激发了学生探索规律的好奇心。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接下来再完整地分析数目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小到大……让他们去看、去想、去讨论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来发现这些已知数的规律和排列顺序,调动起全体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

并利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如在数目表中找数。

提问:与90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多少?从7数到12数了多少个数等题。

给学生开阔学习思路,教给学习方法。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比较大小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比较大小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6课时比较大小【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白居易《远师》◆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2.能正确运用“>”“<”或“=”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正确运用“>”“<”或“=”。

难点:探索并总结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新知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老师要与大家一起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内容。

(板书课题:比较大小)二、探究新知1.利用小棒比较42与37的大小。

(1)猜数游戏。

①小朋友们,请你们猜猜老师手中小棒的根数。

②验证:学生猜对后,再让一名学生把10根扎成1捆摆在讲台上。

学生说数,教师写42.③只看一眼小棒根数(事先放在投影仪上,用纸盖好)。

学生猜对(37)后,把3捆又7根小棒移到讲台上,教师写数37.(2)比较42与37的大小。

左边42根小棒,右边37根小棒,谁来说说这两个数谁大谁小,用什么符号衔接?(用“>”连接)你是怎样想的?①根据数的顺序来比。

42在37的后面,所以42>37.②根据数的组成来比较大小。

42是由4个十2个一组成的,37由3个十7个一组成,所以42>37.③42比40多两根,37比40少3根,所以42>37。

(3)利用刚才的方法,比较大小。

(手势表示)2.利用计数器比较大小。

(1)教师在计数器上拨23,请学生读书,教师板书。

请一位学生上台拨数,要求拨的数比老师拨的要大。

(学生在个位上多拨几颗珠子)教师提问:你为什么这样拨?(个位上的数比老师个位上拨的数大,这个数就大)(2)请全班同学拨数,要求拨的数比老师拨的要大,并请每位学生把老师拨的数与他们自己拨的数写在练习纸上,再用“>”“>”比较大小。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引导学生提问:你是怎样比较大小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当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而个位上的数不一时,怎么办?(十位上的数一样,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教师小结:两个两位数的大小比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顺序》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顺序》教学反思

《100以内数的顺序》教学反思《100以内数的顺序》这一课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从不同角度(横着、竖着、斜着)观察,丰富对100以内数的特点的认识。

使学生在填写百数表、探究百数表中数的规律以及根据规律猜数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发展数感,锻炼思维能力。

同时体验数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经过几次试教,由于学生填写百数表的时间达到10分钟,最后我还是决定让学生课前填好百数表,课上学生有次序地读完百数表后,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百数表,探索表中数的排列规律,分三个层次组织活动,分别横着观察、竖着观察、斜着观察。

由于担心一年级孩子缺乏有序的观察能力,在横着观察时,先指导学生分别观察第一行、再观察第二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从研究某一行的规律拓展到百数表中横着看的共同规律,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归纳出横行的排列规律,一开始我还纠结要不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最后一个数这么特别,思考再三还是决定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让孩子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接下来竖着观察,学生还是比较容易发现规律的,至于斜着观察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挺有难度的,这只能作为补充拓展,留给学生课后研究。

最后有个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用田字框和十字框框一框再猜一猜,由于前面找规律花的时间较多,后面应用规律就比较仓促。

其实整节课上下来看上去比较顺利,学生能够体会百数表的排列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也仅仅是少数,大多数学生能意会,还有少数学生没有被规律所吸引而没有参与进来,这是我要反思的,没有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以及如何调动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

另外,课上教师语言还可以更精炼一些,少重复学生的回答。

学生发现规律之后还可以让学生再读一读数,更加深刻地体会规律。

还有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我最好要引导出错学生寻找正确答案,而不是另外喊人回答,这些细节以后教学中都要注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下册: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1)
1.在这节课我主要通过安排三处寻找规律来完成教学:
第一处:找未完全填满的百数图的规律。

第二处:在填百数图的过程中,也渗透了找规律。

第三处:就是小组合作找规律。

设置了三处找规律,第一次是为了填百数图;第二次作为一个方法的指导;第三次探究百数图有趣的排列规律。

总之三次都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数的先后顺序,培养学生的观察、独立思考、有序思考的能力。

了解了这些我们的教学就不再表现于形式,而是有了一定的深度。

把握好三次探究的尺度,分散了教学难点,使学生产生自信和学习热情,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参与度。

2.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去观察,让他们去看、去想、去讨论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来发现这些已知数的规律和排列顺序,调动起全体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

在学生填好数目表后,再完整地分析数目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小到大……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进行思考,使学生感到在这张小小的表格中,包括了很多数学知识。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