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校学生余暇体育的现状和对策
学生余暇体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完 整 的 , 至 是 不 科 学 的 , 需 要 课 内 教 学 提 供 科 学 引学生 ,另一 方面则要加强学生对体 育与个人发展 、 甚 它 I
的理 论 、 知识 、 技能来指 导和纠正 , 使其得 以完整 、 l 科 与社 会 未 来 发 展 重 要 性 的教 育 。
・
1 9・ 1
学 的余暇体育活动 ;没有学 生的 自愿课外体育 活动 ,I 起到 积极 的调适作用 。 为缓解 、 除心理障碍 , 排 提供一 体育 教学也就类 似纸上谈 兵 ,失去 了体育教 学 的价 个 良好 的途径 和方法 ,还 可以为他们 宣泄过剩 的精 值 。我们知道 , 学生 自然形成 的体育意识和能力是不 力。 l 我们一方面要运用体育运动 自 的特点和魅力吸 身
实 践 体 育 课 学 习效 果 的 活 动条 件 。 生 在 课 内所 学 的 项 体育活动 中来 , 而增加 了相 互接触 的机会 , 学 ! 从 扩展
有关体育理论 、 知识 、 能 , 技 是通过余暇体育来加深 理 了交 往的时空 , 以舒展身体 , l 可 消除大脑疲 劳 , 得精 获 l 对 加深理 解和增进友 谊能 解、 体会掌握和运用 。 没有科 学的体育教学 , 便没有科 神愉悦与 自由 , 沟通情感 ,
《 学与 管理 》 教
21 00年 1 2月 2 O日
学生余暇体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燕 山大 学体 育 学 院 吕 卓
一
、
余 暇 体 育 的 内涵
l 。 学 反之 , 内教学 内容 、 课 教法安排得再合理 、 科学 、 可
I 如 消化 、 体会 , 所学 的体 余 暇 体育 是人 们 在 可 自 由支 配 时 间 内 , 自主 选 择 行 , 果没有学生课 外 的实践 、 自己爱好 的身 体练 习和运动项 目,为达到愉悦身心 、l 育知识 、 技能也就难 以在实践 中得到应用 、 掌握 , 也就 修 身养性 , 实现 自我和完善 自我而进行 的一种社会活 更谈不 上对学生 的素质提 高 、 ・ 锻炼效果和体育能力的 动。在活动的方法手段 上 , 选择身体练 习和运动项 目 l 培养 , 课堂教学也将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两 作为余 暇活动的主要手段 , 体现余暇体育 的基本活动 者是缺一不可的整体, I 缺少任何一方, 学校体育教育
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健身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在当今高中生群体中,由于学业繁重和社会竞争压力大,他们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被日益挤压,这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对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希望能够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高中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借鉴。
一、问题的现状1. 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短缺随着高中学业的增加和备考的压力,高中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明显减少。
许多高中生每天除了上课和完成作业外,几乎没有额外的时间用于体育锻炼。
这导致他们的身体活动量明显不足,长期下来可能产生一系列健康问题。
2. 缺乏多元化的体育活动选择在校园中,很多学生只能依靠学校开设的体育课来进行体育锻炼,缺乏多元化的体育锻炼选择。
虽然一些学校会开设一些校队或兴趣小组,但是对于习惯了个体运动或特定项目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选择仍然不够多样化。
3. 缺乏体育锻炼的自觉性由于学业压力和社会竞争的影响,很多高中生已经失去了对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在没有老师或家长的监督下,他们很少主动去进行体育锻炼,而更倾向于选择在家休息或者玩手机电脑。
二、原因分析1. 学业压力和备考的压力高中学业的繁重和备考的压力是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短缺的主要原因。
学校教学计划的紧张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学生们无法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2. 缺乏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学业是第一要务,体育锻炼只是次要的事情。
他们缺乏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 学校和家庭对体育活动的重视不够一些学校和家庭对于体育活动的重视不够,师生之间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这影响了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意愿。
三、解决方案1. 加强家庭和学校的宣传教育家庭和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可以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向学生和家长普及身体锻炼的好处,引导他们重视身体健康。
高校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建议
高校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建议【摘要】高校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存在着较低的参与率,主要原因包括学业压力大、缺乏体育兴趣、缺少相关活动机会等。
影响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涉及个人意识、社会环境和体育设施等多方面因素。
为提高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率,建议加强宣传与推广,丰富活动形式,改善体育设施,注重个性化需求。
加强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在于促进身心健康,增强学习效果及社交能力。
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益处包括提高自信心、锻炼身体、增加社交机会等。
在结论中,强调加强高校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有利于促进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校女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因素、建议、必要性、益处、重要性。
1. 引言1.1 当前高校女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情况目前,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高校女大学生开始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
当前的情况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女大学生在平时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参与度较低,主要集中在少数对体育活动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身上。
原因包括课业繁重、社交活动较多、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等。
一些学校对女生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关的鼓励和支持,也成为制约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之一。
需要探讨如何提高女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度,促进她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而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2. 正文2.1 高校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当前高校女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情况显示,大部分女大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参与程度有所不足。
在校园体育活动中,女生参与人数往往较男生少,尤其在一些体育赛事或健身课程中,女生的参与率更低。
这种现状可能与女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或认识有关,也可能受到学业压力、社交因素或个人身体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部分女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缺乏兴趣,可能是因为她们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认知不足,觉得自己并不需要过多的体育锻炼。
我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我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改进策略摘要: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以外从事各种锻炼的总和。
它包括:学校在内的体育活动、课间操、校外体育活动等,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目前,由于中学生的升学压力大、作业量大、加之场地器材有限等原因,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现根据我校课外活动的实际状况和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情况,对如何提高和改进我校学生参与课外活动作如下初步探讨。
关键词:课外活动参与改进一、我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在我校体育科组人员的配合下,我对学校进行一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我对我校学生发出共520份调查问卷,其中男生260份,女生26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500份,有效回收率为96 %。
1、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表1 我校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一览表(n=500)1次2次3次及以上男生(人)50 140 100(%) 10 28 20女生(人)36 150 24(%) 7.2 30 4.8合计(%)17.2 58 24.8从调查结果显示(表1):每周参加2次或以上的男生女生共82.8%,虽然占有大多数,但根本没有达到全民健身计划提出的每周至少2次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
从学生的调查表来看,很多学生认为是班主任不重视,很少关心学生是否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更不用谈何学生一起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还有学生认为没有专业体育老师专门指导是一种重要的因素,老师不在场就容易形成组织形式混乱的现象;有些学生自身就没有体育意识等因素。
2、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表2 我校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一览表(n=500)小于30min 30-60min 大于60min人数(人)151 166 183比例(% )30.2 33.2 36.6由表2可知,大部分学生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小于30分钟,占人数的30.2%,可见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短,远远没有达到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所要求的每天锻炼一小时。
高校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建议
高校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建议随着大学教育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已经开始关注和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并希望通过课外体育活动来增强自己的体魄和身体素质。
所以在我看来,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需要更好的呈现和改进。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能够为更多的女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途径和方法。
一、参与率与现状尽管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意识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实际参与率上还是显得比较低。
这其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空余时间和课程负担过重。
作为大学生,学业负担是首要任务,因此很多女大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2、缺乏专业知识和指导。
参加体育活动需要一定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但是很多女大学生缺乏相关指导和知识,导致她们不敢参加这些活动。
3、运动设施不足。
一些高校的设施相对不足,这也阻止了女大学生的积极参与。
二、建议一:加强宣传工作首先,高校应针对女大学生专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宣传工作。
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学校广播电视台以及图书信息中心等资源广泛宣传活动信息,使更多女大学生了解到活动相关信息,进而积极参与。
此外,学校可利用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平台,开展体育运动、跑步、瑜伽、武术等活动,增强女大学生的体质和心肺功能。
学校也应该不断改进运动设施,适当增加室内、室外运动场,保障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运动需求。
三、建议二:提倡多元化的体育活动学校应该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样化、更具有吸引力的体育项目,让其选择更符合个人兴趣、爱好的体育活动。
如篮球、排球、足球、健身操等竞技型体育运动,以及瑜伽、舞蹈等时尚型体育项目。
这样,不同兴趣的女大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体育项目,提升体现个人风格和特点的健康状态。
四、建议三:加强社团建设创建一些学生社团或组织,以加强大学生的体育活动和健身运动。
学生社团不仅可以培养女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配合能力,还可以为其提供了契机,学习技术和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由于学业压力大、社交活动频繁以及各种娱乐方式的丰富多样,大部分大学生课余时间很少进行体育锻炼。
这种情况导致大学生体质下降、身体健康问题逐渐凸显,甚至一些慢性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
探讨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对策,对于改善大学生身体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导致的。
一方面,学生个体的主观原因是重要因素。
大学生在经历高中阶段紧张的学业竞争后,进入大学后往往希望通过休闲、社交、娱乐等方式来缓解压力,而忽视了体育锻炼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个别学生对体育锻炼没有足够的认识,对其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
学校和社会环境因素也是导致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不足的原因之一。
学校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提供充足的体育设施和相关课程,让学生有条件进行体育锻炼。
与此社会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和学业压力的增加也使得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其他方式进行课余活动,而忽略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针对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改善这一状况。
学校应该加大对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学校应该加大对体育设施的建设和改进,提供更多的场地和器材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通过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学校还可以开设多样化的体育课程,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和需求,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各种体育竞赛和活动,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力和热情。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通过加大对体育锻炼的宣传教育、提供良好的体育设施和课程、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和比赛,可以改善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家庭和社会也需要共同努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从而获得更好的身心健康。
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
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当前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通过对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进行深入研究,结合相关调研数据和文献资料,提出一些改进策略,以促进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全面发展。
一、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分析1.中小学生体质下降: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小学生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长时间坐在课桌前学习,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出现近视、肥胖等问题。
2.体育课程单一:目前中小学生在学校的体育锻炼主要依靠体育课程,但是体育课程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高。
3.体育设施不足:部分中小学的体育场地设施落后,设备陈旧,无法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影响了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
4.家长对体育锻炼重视不够:一些家长过于重视学业成绩,忽视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导致中小学生缺乏锻炼的机会和动力。
二、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改进策略1.加强体育课程多样性:中小学体育课程应更加注重多样性,引入各种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体育项目,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2.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加强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全面发展。
3.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政府应加大对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体验。
4.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学校应积极与家长合作,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对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视度,共同推动学生身心发展。
5.注重体育锻炼与学业平衡:教育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学校和家长在中小学生的学业和体育锻炼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实现全面发展。
三、结语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但也有很多改进的空间和机会。
未来,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落实改进策略,促进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推动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初三体育教学现状分析与措施四篇
初三体育教学现状分析与措施四篇以下是我整理的初三体育教学现状分析与措施四篇,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初三体育教学现状分析与措施篇11.引言课外体育熬炼是指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自觉或自发地、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熬炼的一种行为方式。
新时期,学校同学不仅要在文化学问上,同时在身体素养方面也要有所提高。
而培育同学多方面的爱好,调动同学乐观参与课外体育熬炼则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和推广全民健身方案的思想。
从某种意义来说,课外体育熬炼比体育课进行熬炼更重要,由于体育课更多偏重于运动技能的教学,而课外体育熬炼则是自觉地爱好熬炼,它是一种欢乐体育运动,同学在熬炼中查找乐趣。
我认为,它不应只是充当体育课有益补充的角色,学校还应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熬炼并重。
乐观参与课外体育熬炼有利于增加同学的体质,并能有效补充同学在体育课堂上获得的学问、技术、技能,检验体育教学内容实施的效果,促进同学体育熬炼习惯的养成。
同学课外熬炼能提高同学的群体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充分发挥其共性和才能,为其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打下基础。
针对同学课外体育熬炼的现状,笔者通过对本校同学的问卷调查和现场对同学课外体育熬炼状况观看,精确地了解了同学课外体育熬炼的氛围,男女同学参与课外体育熬炼的比例、参与课外体育熬炼各项目的人数比例、熬炼的热门项目,以及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能否满意同学课外体育熬炼需要的状况等,盼望对学校在同学课外体育熬炼的管理,引导同学理性地科学地对待课外体育熬炼方面有所关心。
2.同学课外体育熬炼的现状通过对影响同学参与课外体育熬炼主要因素的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影响同学课外熬炼的因素主要集中在“运动场地器材不足”、“不会运动技能”、“学业紧,压力大”等方面。
学校应在扩充场地器材上加大投入,并做好各运动项目的场地器材协调。
如学校的篮球场地充分,但乒乓球、羽毛球等场地吃紧,不利于同学课外体育熬炼的多元化,同时也限制了部分同学熬炼的乐观性。
同学课外体育熬炼不乐观有客观因素,但影响同学参与课外体育熬炼的根本缘由是不正确的体育观。
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及分析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体育锻炼逐渐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课外体育锻炼更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现实中,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原因,并提出对策,以提高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效果。
一、现状调查1.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意愿普遍不高根据普遍的调查,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意愿并不高。
有人认为是学业压力大,时间不够,有人认为是对课外锻炼缺乏兴趣,或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还有些人觉得课外体育锻炼需要一定的成本,比如买一些体育用品等。
2.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方式单一调查显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方式相对单一,主要以跑步、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为主。
在这些运动项目之外,大学生们很少会思考其它的健身方法。
3. 部分学校课程设置较为单一在一些学校,课程设置较为单一,如不设羽毛球和游泳课程等。
这也导致了部分学生无法开展相应的体育锻炼项目。
二、分析1. 学业压力影响体育锻炼意愿在高校,学生的学业压力比较大,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考试和作业等。
而这些时间本来可以用来进行一些体育锻炼,但是这种时间冲突很可能导致大学生无法安排足够的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活动。
2. 体育运动项目推广不充分在部分高校,学校开展一些体育锻炼活动并不充分,比如设置的课程比较单一、内容不丰富等。
因此,这种单一的体育项目结构或许也影响了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意愿的提升。
3. 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要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愿,需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一系列实施措施。
其中,体育锻炼项目特点、内容和形式对于大学生的兴趣起着决定性作用。
当然,传统的体育锻炼项目可能会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冲突,因此要克服这些困难和问题,从而推动学生体育锻炼的普及和深入开展。
三、对策1. 加强宣传,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意愿学校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体育锻炼活动进行宣传,让学生了解其活动特点和重要性。
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现状
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现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课外体育活动已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体质的提高,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竞技意识和心理素质等方面。
本文将围绕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现状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今后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一、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呈现出了日益活跃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据统计,在全国中小学生中,课外体育活动参与比例已经达到了60%以上,并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增加。
此外,对于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素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1.促进身体健康课外体育活动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同时,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对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都有着一定的意义。
2.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需要和队友一起完成一些任务,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学生可以学习如何与队友相互协作,分工合作,学会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3.提高竞技意识课外体育活动锻炼的不仅是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培养了学生的竞技意识。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会合理竞争、尊重对手,培养优秀的赛场道德,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品质的追求和对自己的要求。
4.增强心理素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还可以让学生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很多时候胜利并不只是看个人的实力,更多的是看心态。
通过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学生可以学会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三、课外体育活动的问题尽管课外体育活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比如,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要求和能力水平不同,很多课外体育活动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另外,一些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着安全问题,比如某些高难度的运动项目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伤害等等。
浅谈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浅谈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而体育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提升。
本文将对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一、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教学现状1. 缺乏系统性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课外体育教学是以运动会、体育课和体育俱乐部等形式存在的,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学生只是在大型体育活动期间接触到体育运动,而并没有规律的进行体育锻炼和训练,导致了学生身体素质的不足。
2. 缺乏专业性高职院校的教职工大多来自文科或理工科,体育专业教师相对较少。
这导致了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教学缺乏专业的指导和管理,不能够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
3. 学生参与度不高由于课外体育教学缺少系统性和专业性,加之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和动力。
二、改革措施1. 增加课外体育教学的时间和内容学校可以通过调整课程安排,增加课外体育教学的时间和内容。
可以将体育锻炼纳入到课程安排中,每周组织一到两次的体育锻炼活动,并由专业的体育教师进行指导。
可以适当放宽课外体育教学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2. 建设完善的体育设施学校需要重视体育设施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可以在校园中建设多功能体育场馆、运动场地和健身设施,满足学生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和训练的需求。
3.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相对稀缺的问题,学校需要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数量和专业水平。
可以招聘专业的体育教师,或者进行体育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4. 注重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学校需要注重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制定详细的体育教学大纲和计划,规范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现实中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发展态势并不乐观,他们普遍面临着时间不足、缺乏运动意识和机会等问题。
本文将对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来改善这一状况。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时间不足:大学生在课业、社团活动和实习等多方面的压力下,很难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他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和准备考试,往往无法抽出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
缺乏运动意识:部分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更倾向于将时间花在学习上,而忽视了身体的健康和运动的乐趣。
这种缺乏运动意识的现象在大学校园中普遍存在。
缺乏运动机会:大学生在校园内的运动设施和器材资源有限,很难找到合适的场地和条件进行体育锻炼。
校园内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项目和组织,学生很难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进行参与。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对策来改善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加强宣传教育: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运动知识讲座、发布体育锻炼的好处和重要性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意识。
宣传教育可以使大学生重新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他们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合理安排时间:学校和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学生的课程和作业,减少学生的课外负担,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学生也应自觉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合理分配学习和锻炼的时间,以保证身心健康。
改善运动设施和资源:学校应加强投资,改善校园内的运动设施和器材资源,提供更多场地和条件供学生进行锻炼。
学校可以引入专业运动教练,给予学生更专业的指导和培训。
丰富运动项目和组织:学校可以开设多样化的体育锻炼项目,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学校可以建立各类体育社团和运动俱乐部,提供丰富的体育锻炼组织和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学校可以与体育协会、健身俱乐部等社会机构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机会和资源。
浅谈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浅谈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1. 引言1.1 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在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教学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还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课外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抗病能力,有助于预防和减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
课外体育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高职院校的课外体育教学也是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舒缓紧张情绪,促进学生身心的平衡发展。
通过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和毅力,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竞争力。
高职院校应该重视课外体育教学,充分发挥其在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字数:214】1.2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教学缺乏有效的教学计划,导致教学内容和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无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这种情况使得学生对课外体育教学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师资力量不足也是当前课外体育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
缺乏专业化和高水平的体育教师团队,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无法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由于师资力量不足,体育教学中缺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引导和激励,使得学生参与度不高。
设施设备不完善也是制约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部分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陈旧,器材设备更新不及时,缺乏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设备和场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
当前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缺乏有效的教学计划、师资力量不足、设施设备不完善和学生参与度低等方面,亟需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来提升课外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 正文2.1 缺乏有效的课外体育教学计划缺乏有效的课外体育教学计划是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教学中一个严重的问题。
“课余体育”的现状及分析
“课余体育”的现状及分析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对体育工作重视程度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如何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学校课余体育是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体育教育活动。
包括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活动、课余训练、课余竞赛以及校外体育等多种形式。
课余体育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
一、课余体育的现状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分析表明:我国大部分学校的课余体育有了一定范围的普及,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是根据调查得知:70%—80%的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只举行1—2次大型运动会,除法定的几次运动会有统一的安排,90%的学生大部分课余时间都随意性比较大。
体育教师大多数不参加课余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只是有时对规则方面进行指导,而课余体育的辅导也是不定期的。
二、体育课程的安排我国的体育课程的安排一般是每周3节课,教学论所说,学校的安排课程是根据学校常规安排课时计划,在保证学生正常学习的情况下让学生有一定的课余活动时间。
除去在每周安排一定的体育课外还要安排一定的课余体育活动。
三、课余体育的大课间安排1.大课间安排情况现在学校基本上都安排学生的大课间活动,一方面是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是学生繁忙的学习压力,能够给予一定的缓解。
95%的老师都要求学生参加学校的大课间活动。
2.大课间的组织85%的学校教育行政部门,都是按年级的分段办法来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
大部分学校先是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然后再由同学自己组织开展,大课间的主要活动项目是跳绳、羽毛球、乒乓球。
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的学校在利用大课间活动中,组织小型的群体比赛。
3.课余体育训练情况课余体育训练的研究表明:课余体育训练,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加强课余训练的管理,对保证训练效果、培养体育人才、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一、引言二、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1.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普遍不足虽然大学生生活充实,但是由于学业压力大、社交活动多,导致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时间相对匮乏。
一些大学生甚至处于“宅”的状态,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缺乏体育锻炼的机会和动力。
2. 课余体育锻炼内容单一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以“学校课程体育”和课外活动为主,大多数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内容以跑步、篮球等传统项目为主,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这样既无法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健康需求,也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
3. 缺乏科学的运动指导由于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知识的了解不足,加之缺乏科学的运动指导,使得大学生在进行课余体育锻炼时容易受伤,增加了体育锻炼的风险。
1. 加强体育锻炼宣传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当共同加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大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习惯。
2. 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学校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资源,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如健身舞蹈、瑜伽、攀岩等,既满足大学生的多元化健身需求,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加他们的参与度。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运动指导机构,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的体育锻炼指导,帮助大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健身计划,增强体育锻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受伤的风险。
4. 搭建体育交流平台学校可以建立健康促进社团或组织,在校园内开展体育交流和比赛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增强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唤起大家对体育锻炼的热情。
四、结语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身心健康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长远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促进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本文的探析,我们可以看到,要想促进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发展,需要从宣传教育、体育活动多样性、运动指导和体育交流平台等方面综合发力,从而让大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浅谈关于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关于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
目前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健康问题增多。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现状,找出问题所在,提出对策,从而促进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发展。
一、现状分析1. 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学生日常活动中运动量减少,久坐不动的情况增多,导致学生的体能水平下降。
体能测试数据显示,学生的肺活量、柔韧性、力量等指标普遍低于标准要求,甚至出现了肥胖、近视等健康问题。
2. 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学校将体育课程安排在周末或晚上,造成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不足,甚至有时体育课被其他学科抢占,导致体育课程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由于学校考试压力大,学生学习负担沉重,体育课程往往成为“备胎”,受到冷遇。
3. 健康教育缺乏尽管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但是很多学校的健康教育内容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落实。
学生对于健康饮食、心理健康、运动习惯等知识的了解不够,导致健康问题频发。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学校是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是保障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措施。
学校应当配备健身器材、运动场地、场馆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锻炼条件。
学校还应当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2. 调整体育课程安排学校应当充分重视体育课程,将体育课程纳入正常的课程安排中,不得将体育课程安排在周末或晚上。
学校应当加强对体育课程的管理和指导,确保体育课程能够得到有效开展。
学校还可以注重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丰富体育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3. 加强健康教育学校应当注重健康教育的开展,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计划中。
通过课堂教学、校园宣传、家长参与等形式,加强学生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和生活方式。
4. 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提高教师的体育教育素质和健康意识至关重要。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越来越充裕,但很多大学生却没有有效地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这种情况在我国的大学生群体中尤为突出。
本文将探析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发展现状存在以下问题:1. 缺乏意识:很多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学习成绩是唯一的成功标准,忽视了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2. 时间安排不合理:大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很多人觉得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更愿意选择休息或者娱乐活动,忽视了身体锻炼的重要性。
3. 缺乏锻炼的机会:大学校园的体育资源并不充足,尤其是一些小型本科院校,室内外运动场地设施不够完善,大学生的锻炼选择面相对较窄。
4. 锻炼方式单一:很多大学生只注重一种单一的锻炼方式,如长跑、举重等,没有充分的了解和接触其他形式的体育锻炼。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促进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发展:1. 加强宣传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校园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好处,让大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并且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2. 合理安排时间:学校可以将体育锻炼纳入课程的计划中,为大学生提供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并且鼓励他们将课余时间用于体育锻炼,培养定期锻炼的习惯。
3. 提供锻炼场地:学校可以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和建设,提供更多的锻炼场地,增加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选择空间,如新建运动场馆、健身房等。
4. 多样化锻炼方式:学校可以丰富体育锻炼的形式,提供多样化的锻炼方式,如球类运动、健身操、游泳等,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和偏好,让大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促进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发展,并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体育比赛和活动,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最终,通过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发展,将有助于培养健康、积极、阳光向上的大学生群体。
浅析学校体育课余训
教学篇•教学反思由于教师和家长对体育课余训练的忽视,导致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只能一味追求文化课学习成绩,即使是体育锻炼,也是以排名和分数为目的,失去了原本体育训练的目标,也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体育课余训练的发展。
因此,如何提高学校体育课余训练方法,是当今教育界关注的重点之一,也是体育教师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体育课余训练存在的问题1.训练目标出现偏差体育课余训练应当以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主,但是如今的体育课余锻炼教师和学生大多关注的是体育分数,而忽略了体育课余训练的目标。
尤其是在高中阶段,教师过多关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而轻视体育课余训练。
体育课余训练应详细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身体素质训练,但是体育教师在训练的过程中,仅仅关注学生的体育排名和学习成绩而缺乏系统性的学习方法。
2.家长不支持学生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在学校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而不希望去参加无关文化课学习的其他活动课程,自然是不会支持学生去进行体育课余训练的,认为这样严重影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而学生为了不受父母的责备,自然是全身心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中。
即使有些学生体质弱,家长将孩子送入体育院校,仅仅是希望学生能够提高身体素质,而不打算让学生继续朝着体育方向发展。
家长的不支持,是影响体育课余训练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
3.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在体育课余训练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者的作用。
因为校级领导对体育课余训练的不重视,很多学生都没有专业的体育训练教师,体育教师大多是兼职教师,他们都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因此在进行体育训练时难免有些力不从心。
有些学校的体育课余训练大多是在比赛前期进行集中训练,其余时间则不重视体育课余训练。
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是阻碍学生体育技能提高的一大绊脚石。
二、提高课余体育训练的对策1.加大资金投入体育资金是体育训练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为课余训练的保障,就没有办法顺利开展体育活动,学生体能素质无法在多种多样的训练中得到有效提升。
高年级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现状与改进对策
高年级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现状与改进对策
:
高年级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现状与改进对策
近年来,在高年级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上,出现了一些不足。
学生们多数
参与缺乏有效性,整体活动水平也出现了下滑。
因此,有必要对高年级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现状与改进对策进行认真调研,以提高我国高年级大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水平,并保证整体活动进行的有效性。
具体来看,由于学生们缺乏积极态度,他们在大学期间虽然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但是活动参与缺乏有效性,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不参加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枯燥乏味,活动娱乐性和引人入胜的程度都不高,往往达不到让学生们感受到收获的丰厚的效果。
另外,除了缺乏积极态度,以及活动枯燥乏味之外,还有一些原因造成了学生
们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缺乏热情,比如说学生们对体育活动的理解不深刻,他们实际参与的太少了,有时他们会出现自我怀疑和放弃而缺乏持久性,这些都是影响学生们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针对高年级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现状,就需要制定一些改进对策。
首先,
学校可以举行一些更有趣、更富于娱乐性的活动,增加学生们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热情。
其次,比赛费用低廉,许多学生有报名参加体育活动而无担心支付费用的负担。
同时,学校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培训团队,经常组织辅助课外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使他们对体育活动有更好的理解。
总的来看,改进和提升高年级大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现状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
是每一位学生的责任。
学生们应该总是积极地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注重有效性和质量,培养体育热情,积极推动体育活动发展,最终实现学生丰富的课外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校学生余暇体育的现状和对策摘要:余暇体育作为一种体育手段,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制,增进健康,强健体魄,而且作为一种促进个人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本文对我校学生余暇体育现状、影响因素和对策进行研究分析,为使我校学生顺利开展余暇体育,实现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余暇体育、体育教学、学生余暇体育是指学生在上课和有组织的课外活动的时间外,所从事的体育活动,是指人们利用余暇时间,为达到健身、娱乐、消遣、刺激、宣泄等目的进行的多种活动方式。
余暇体育内容十分丰富,空间范围广阔,具有丰富性、情感性、自由性和个人性的特点,余暇体育并非一种新的体育形式,它是从参与体育活动主体的活动时间上进行界定的。
随着体育功能的不断扩展,学生余暇体育也开始向着多价值、多方向发展,余暇体育作为一种体育手段,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教育活动和自发的学习活动。
余暇体育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余暇体育使学生的闲暇时间有更科学、更合理、更积极的安排,用一种高尚健康文明习惯来充实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形成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克服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2、余暇体育强调运动中体验运动乐趣和成功满足感,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情商。
3、余暇体育有利于学生在从事体育活动的同时,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与交往,培养学生开放性人格,发展和提高学生社交能力。
4、余暇体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的养成和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和独立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余暇体育开展的情况,现从我校抽查六个班级,共287人,其中男生139人,女生148人,初一年级三个班,共142人,初二年级三个班共145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和状况见下表。
1、学生对健康概念的理解基本正确,初二学生好于初一,但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存在片面性,体育意识差于健康意识,体育锻炼在余暇生活中占得位置较低。
只有近43%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必不可少,认为可有可无的占多数,体育意识淡薄。
2、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目的和动机:强身健体放松身心、培养个性广交朋友是多数学生目的的选择占79.4%,中学生已经有了参加社会渴望独立意识,迫切血药通过健身结交朋友,交流情感,增进友谊。
经验表明,学校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达到健康,娱乐消遣,宣泄情感目的,培养他们的个性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3、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调查显示,男生选择的锻炼项目主要为球类,女生选择的锻炼项目是小球类。
这说明男生喜欢对抗性强,运动量大且具有身体接触的集体项目。
女生主要喜欢有一定活动量,对抗性弱无身体接触的项目,男生的体育兴趣明显高于女生,这充分反映了男女生在体育项目需求上的差异。
4、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次数与持续时间:体育人口指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与运动训练和竞赛,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
量化后,每周身体活动3次以上(含3次),每次时间30分钟以上,运动强度中等以上的人,算体育人口。
而我校学生每周活动次数2—3次以上占74%,时间在30分钟以上占69%。
大多数学生没有固定的余暇体育活动时间,不定时进行时最大的特点,这种现象表明可供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可以进行余暇体育活动的时间更少,如不算体育课和有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外,多数学生不能算体育人口,然而学生仍能尽一切的努力不定时的参与各项余暇体育活动。
5、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场所: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场所主要以本校场地为主占68.7%,住家附近场地,即村或社区的健身场所较少。
在学校,学僧多场地小是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大多数学校难以提供猪狗的场地为学生服务。
在访谈中了解学生偶尔会到收费的健身场所进行活动,但学生没有经济能力承受。
6、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与同学、朋友一起占90.9%,其原因在于参加体育锻炼时与同学朋友聚会,玩耍的一种方式,通过一起锻炼,可以交流感情。
年龄,兴趣,运动水平相当的中学生一起锻炼其趣味性更浓,以个人形式参加体育锻炼较枯燥,难以坚持,体育活动交友的功能也得不到体现。
7、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受升学压力大、学业重的影响,从内容安排、时间到组织管理未形成一条主线,缺乏重视。
尽管有74.3%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但有63.8%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比较少,学校体育开展的氛围不弄,其中班主任对班级体育工作必不可少。
8、有31.3%的学生其活动场所常在校外,有54.4%的学生通过电视书刊获取体育常识。
可见学生余暇体育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家长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态度不容忽视。
9、有40.8%的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只有64.6%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对体育活动有帮助。
虽然原因有多方面的,但主要有教材教学问题、教师问题、教学条件及学生个人的一些问题。
10、体育教师对学生余暇体育重视程度不够。
如对学生产生体育兴趣的影响仅21.5%,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需要指导时只有37.5%。
三、我校余暇体育主要影响因素(一)体育的兴趣爱好: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来自于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是在长期的体育实践中形成的,其产生原因除取决于对体育运动的正确认识、明确的锻炼目的、周围环境的运动氛围等主客观因素外,最关键的是个体在主动地过程中情感体验,即个体能否充分体验运动乐趣、能否有愉悦的情绪体验和满足感、能否产生重复再运动的欲望等能力。
兴趣是人本身一种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力求探究和参与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
这种认识倾向是与运动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
体育兴趣有利于提高人的体育认识和参加体育活动的效果,能使人在体育活动中对感兴趣的项目表现出无限的热情和积极主动的态度,能发展人的创造性思维。
(二)体育意识和价值观“意识决定行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理解、对体育运动的价值取向,是影响学生从事余暇体育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前提。
对体育与健康两者相关程度的认知,取决于人们的体育意识是否全面,体育意识是把健康需求转化为体育行为的桥梁。
(三)体育锻炼的态度习惯所谓习惯是由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成为需要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体育习惯是特定的情境刺激(场地、时间、器械、指导者等)和个体参与体育活动之间经常联系和重复而形成的稳固联系。
因此,体育习惯是体育锻炼的需要与行为的直接联系,是不需要外在监督和个人意志努力即可实现的活动倾向。
习惯是一种后天形成的经常性的行为,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学生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坚持参加余暇体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运动技能和运动知识锻炼需要有正确的运动知识和方法,锻炼方法对于学生而言,是锻炼的“工具”,是学生进行余暇体育的前提,正确的方法来自于学生对一定运动技能和运动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常识、科学锻炼的知识以及合理的营养知识,是学生形成余暇体育习惯的先决条件。
根据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教研室的调查:83%中学生强烈要求体育教师加强体育运动技术的传授,要求体育教师在运动技术传授时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80%的学生认为不能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是:缺少运动项目的运动技术与锻炼方法和没有感受到运动的乐趣。
(五)学校运动的氛围学校体育运动氛围是学生参加余暇体育运动的重要因素。
学校体育运动氛围的直接影响包括:校方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与管理方式、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中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以及班主任对体育态度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等。
(六)社会因素余暇体育所具有的社会性决定了余暇体育比任何学校体育活动都更多地依赖社会,受社会因素的影响最大,社会因素对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影响为五个方面:一是家长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态度对学生的影响;二是社会宣传媒体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学生参与余暇体育的行为,其作用不可低估;三是受同学、同伴的影响,同学、同伴的体育运动兴趣爱好直接影响着器体育锻炼习惯和态度;四是网络将学生参与室外体育活动转化为室内游戏的方便性;五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除了行业以外,着重的往往是哪所学校毕业,具有什么样的学历,至于个体的体质状况及运动兴趣、特长、能力等则往往不被重视,着重“唯学历”“唯名校”的人才观必然导致学生不愿参加余暇体育。
(七)体育运动场地的设施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余暇体育有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它包括学校的体育运动场地器材设施和学生家居附近的体育运动器材设施两个方面,学校和社区的体育运动场地设施的类型、状况和规模,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参加余暇体育运动项目、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等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学校虽有漂亮正规的场地,学生喜欢的项目设备却较少,可以利用的设施较少,阻碍着学生余暇体育的开展。
周边社区的体育设施大多以健身路径为主,服务于中老年、幼儿,对中学生较喜欢的球类等项目的设施较少。
(八)教育行政部门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青少年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中国的二十一世纪注定是一个腾飞的世纪,新世纪的激烈竞争无疑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体育将成为提高国民素质的必要手段,由此可见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专家不但明确了学生余暇体育在其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从各个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一直在对学生余暇体育施加着良好的影响,规范着中学生的余暇体育的行为。
(九)余暇时间当代法国未来学家贝尔特朗·德·茹维涅里指出:“在未来社会里,人们感兴趣的不再是金钱,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余暇时间。
”可见余暇时间对学生余暇体育有着关键影响,学校每周五天的学习制度,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但繁重的学业负担及家长的期望,甚至在双休日要进行各种补习和课外学习,使得很少有时间参与体育活动,也表明了学生的自我选择的锻炼时间仍受校园学习,生活制度的内在约束。
本应是学生最轻松自由的寒、暑假,可这一时间范围内进行余暇体育活动的孩子却很少,主要原因:1、学校存在补课现象,2、“特长”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大部分的家长在假期中为孩子选择特长班进行学习。
3、过度的呵护,担心孩子的冷热而禁止他们的活动。
4、网络游戏的吸引。
种种原因导致了大多数学生在假期并不轻松,甚至有的家长把假期作为孩子超越别人的最佳时期,在假期里他们的负担更重,所以在这个时间段里进行余暇体育活动时间少得可怜。
(十)体育课堂教学课堂体育教学的效果、方式、方法是奠定学生从事余暇体育的基础。
课堂体育教学对大部分学生有着良好的影响和帮助,有一定的教学效果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和参与的动力,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认识体育的功能起到了关键作用,使得学生对体育功能有较为全面的认知,能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能够正确处理好学习、体育锻炼、休息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