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方案(优秀7篇)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方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如下是作者爱岗的小编帮家人们分享的教学设计方案【优秀7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认读9个生字,学会本课14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结合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介绍你家乡中造型美观的建筑物。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板书:26卢沟桥2、教师进行简介。
3、过渡:猜猜课文会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2)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2、检查自读情况:(1)师生共同检查认字、识字情况,出示本课生字,交流记住字形的好办法。
(2)指名读课文,留意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3)交流: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3、学习一自然段,了解卢沟桥历史的悠久。
三、读词写字1、读生字(词)卡片;2、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3、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好“宽”“检”“皇”“馆”等字。
四、课堂练习郊( )坦( )攻( )设( )检( )记( )效( )担( )功( )没( )俭( )纪( )五、作业:1、完成书写练习;2、填写“词语花篮,积累词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卢沟桥郊区反抗平坦纪念馆完好无损姿态各异2、指名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二、合作学习,读懂课文1、自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每年7月7日,人们为什么都要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2、小组交流讨论,形成较佳答案。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15篇)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15篇)优秀教学设计万能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3、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教学难点】体会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①直接板书课题,读题目、②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什么是绝招课文讲了谁的绝招谁的绝招最绝)二,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课件:我会读2、指名小组读3、全班齐读4、指名汇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小组汇报展示1、我最佩服的绝招……因为……我想读一读。
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相关段落,从以下几个问题指导汇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讨论,并且指导朗读:a、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
b、小柱子回家后看见奶奶包饺子,在和奶奶的谈话中受到启发。
c、他练习了什么绝招引导学生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你觉得小柱子的做法怎么样你应该学习他什么特点。
d、为什么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
e、这个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
2、如果我是他们中的一员,我会……3、阅读了这一篇故事,我的启发是……三,拓展练习,增加智慧1、续编故事:下次的比赛,会是什么情景呢展开想象,练习写一段话。
2、你周围谁的本领或技艺称得上是绝招,可以问问他是怎么练成的,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学一学。
优秀教学设计万能2教学目标:1、联系自身的成长经历和父母的呵护关爱,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2、抓住重点语句,感悟走好人生之路,远比学步艰难,需要付出勇气和毅力。
3、学习生字,掌握新词。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通过记叙作者看着自己的孩子学会走路时摇晃、踉跄和摔倒的情景,表达了一位父亲对孩子走好人生道路的嘱咐和期望。
2、了解作者:赵丽宏:赵丽宏,上海市崇明县人。
1951年生于上海市区。
1968年高中毕业后到故乡崇明岛插队落户,种过田,学过木匠、当过乡村邮递员。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6篇)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6篇)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一方面,通过教学设计,可以把已有的教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指导教学工作的进行。
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编的教学设计方案(优秀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小伙伴们。
教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茨威格作品特别是其女性小说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色2,让学生体会本文独特的叙述视角和心理刻画教学重难点:1,独特的观察视角及其作用2,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20世纪的欧洲文坛上,有三位作家被公认是出类拔萃的中短篇小说家,他们是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里哀和奥地利的茨威格。
而作品译文的语种之多,销售量之大,则以茨威格为最。
有人评价茨威格的文学成就:一个试图揭示人类心灵奥秘,深入挖掘并精确展示复杂人性的魔术大师。
(“灵魂的猎手”)一个把理智与激情、爱与憎、严格的逻辑性与神秘感应完美融入表达的语言大师。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1881年出生于维也纳,父亲是富有的犹太工厂主,母是银行家的女儿。
17岁已在文坛崭露头角。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
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年在孤寂与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三,作家作品茨威格在诗歌、小说、戏剧、人物传记、文学评论等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是一个文学全才,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
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传记《巴尔扎克传》、《罗曼罗兰传》、《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13篇)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13篇)教学设计方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尊严、逃难、款待、朴实、狼吞虎咽、例外、骨瘦如柴、喉结、赞赏、思量、疲惫不堪、面呈菜色、僵硬、许配等词语。
2.能通过把哈默与其他难民进行比较,从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等描写中体会到人物自尊的品格。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不同人物的形象。
教育:通过对哈默、杰克逊这两个人物的认识,从中懂得人不仅要有自尊,还要懂得尊重别人。
发展:培养学生的阅读、想象、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懂得什么是尊严。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杰克逊对女儿说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解决办法:采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教学方法】诵读法谈话法【教学媒体】幻灯片【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课题入文,学习生字词,能读,会写,识记。
2.初读课文,能读通、读顺。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请你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年轻人、杰克逊)【设计意图】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高年级的重点能力训练目标,学习内容的解读应该有一个由整体到局部,由初知到深化的逻辑过程,所以在进行深入的探究之前,我让学生回顾全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也锻炼学生用凝练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欣赏人物--品味表现人物品质的语句。
(一)、找准切入点,表层解读年轻人。
1.师:这一节课吴老师和大家再次走进这个故事。
一个寒冷的冬天,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者(出示:逃难者)问:看到这三个字,在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呢?2.那文中又是怎样描写这些逃难者的呢?出示:默读课文,用线画出描写逃难者的句子。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5篇)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5篇)教学设计方案1教学目标1.深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乡的情感。
2.品味文中的细节和关键词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重点配乐朗读、默读课文,品味细节和关键词句。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搜集古今中外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的文学作品,准备与同学交流。
想一想自己过年的故事和体会,讲给同学听。
查阅有关琦君的生平,课外阅读她的作品《琦君说童年》。
教师准备思乡的音乐。
准备古今中外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的文学作品。
教学内容《春酒》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作者对童年、对故乡、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
课文中的细节写得很有情趣,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体会文中的'人情民风之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教学设计整体感知1.导入建议学生谈自己过年的故事、感受,或说一说当地有哪些民风民俗;或教师谈自己小时候在家乡过年的故事2.导语示例青岛的啤酒不仅是青岛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每年的青岛啤酒节都迎来许多国内外的客人,这在当地已经成为一种民风民俗。
每逢过节,人们也都要喝啤酒以示庆祝。
好多离乡在外的青岛人总是忘不了啤酒的滋味,你知道这是为什么?今天学习《春酒》一文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启迪。
3.教师投影学习目标和字词学生自查读一读,写一写,根据查找的资料交流琦君的事迹。
教师或学生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思考问题。
4.教师投影出示思考题a.本文记叙了作者童年的哪几件事?表达怎样的感情?b.课文题目是春酒,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5.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本文记叙了作者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吃春酒、吃会酒的几件事,表达作者对故乡民风、人情的赞美。
就像琦君曾说过的一样: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作者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渗透在本文的字里行间。
《教学设计》教案8篇
《教学设计》教案8篇《教学设计》教案篇1[教学内容]:学习游泳安全知识,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常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教学目标]:1、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防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溺水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游泳的安全意识,充分了解溺水时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
[教学难点]:积极避险、自救方法[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启发思维、共同探究、讲授与讨论结合、重在理解。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现在正是天气逐渐转热季节,暑期即将来临,中小学生溺水伤亡的事故也明显多起来。
据教育部等单位对北京、上海等1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每年有1.6万名中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于溺水、交通或食物中毒等事故,其中溺水和交通仍居意外死亡的前两位。
二、了解令人心痛的溺水事件学生讨论师: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防溺水教育。
三、板书课题:自己溺水怎么办1、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2、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3、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
呼气要浅,吸气要深。
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
967,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教学设计范例【15篇】
教学设计范例【15篇】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儿。
2.体会前呼后应的写作方法,并在迷人的张家界一课运用这种写作手法。
3.品读描写颐和园漂亮风光的句子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的方法。
学习过程一、导入读81页单元导读,思索:本单元围绕什么主题来写?我国的世界遗产师:今日我们来学习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园林建筑《颐和园》。
板书课题介绍:颐和园是我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今日的颐和园已成中外游客竞相巡游的一个漂亮的大公园。
二、朗读感知学习前呼后应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索:颐和园给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这两句话中都有一个词语是?——漂亮。
翔这样文章前后两段都直接写到颐和园的美,这种写法就叫前呼后应,也叫首尾照应,前后照顾。
前后照应,可以使文章更完整构造更严密,我们在写游记时就可以用上前呼后应的写作方法。
三、深入感知品读文章1.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颐和园》紧紧围绕漂亮来写,为了突出表现颐和园的漂亮,巡游了颐和园内的哪些景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二至五自然段,找出巡游的景点。
2.在巡游这些景点时是根据肯定的巡游路线巡游的,而且特别留意用词和词语的连接,请同学们速读文章,找出描写巡游挨次的句子。
学生汇报总结方法:像这样根据巡游挨次边走边看,并且依次写出所看到的景物的表达方式就叫移步换景(移动脚步,变换景物)。
假如我们要写一篇游记,比方描写我们的学校,就可以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3.现在请同学们从文章中选择一处自己喜爱的景点,找出你认为写得很美的句子多读几遍,最好能说说一说美在哪里。
汇报小结:刚刚大家都很留意抓住景物的特点来读,来感受颐和园漂亮的风光。
四、拓展阅读师:我们领会了颐和园的美,下面我们走进另一处自然景观张家界。
在颐和圆一课中我们学习了首尾照应的写作方法,开头点出漂亮,结尾照应漂亮。
现在我们来看《迷人的张家界》一文用到首尾照应吗?1.找出相关的句子。
教学教案设计(优秀6篇)
教学教案设计(优秀6篇)教学教案设计篇一教学内容:教材104~105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本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能够列出简单实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
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过程:一、活动引入新课击鼓传花游戏,鼓声停时一位同学上台抽签,签中内容有礼物、唱歌、猜谜。
猜猜他抽中了什么签?(引出用可能、不可能等词来表达,揭示课题:可能性)二、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一)教学例题1请同学们看前面,这里有个盆:1号盆、2号盆。
(实物:例题上的装有不同颜色小球的盆)咱们来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颜色的球。
展示两盆中球的颜色、数量。
1、从1号盆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是红球吗?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各小组都已讨论好了,谁想代表小组发言?(依次指名学生说)(依次板书:一定可能不可能)师:小朋友讨论得都非常好。
下面,我们实际来摸一摸,验证一下。
1号盆,谁来?(学生摸出3个后提问,如继续摸下去,结果怎么样?)2、从2号盆里任意摸一个呢?请小组讨论请学生摸一摸(摸出3个后提问,如继续措下去,能摸到红球吗?那可能摸出什么球?为什么?)(老师可根据盆里剩下的球随机提问,如:接下去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接下去一定能摸到什么球?)3、活动小结(二)教学例题21、生活中有许多的可能性例如:(请学生举例几个)2、自已阅读书本例题2谁理解题目意思了,给大家解释一下。
独立完成3、汇报、讲评4、练习108页练习二十四第一题。
三、全课总结,课外延伸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可能性的知识,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是一定会发生的,哪些事是不可能发生的,而哪些事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呢?你能举出一些例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吗?请同学们先下位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教学设计教案(优秀8篇)
教学设计教案(优秀8篇)教师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的远大理想与抱负。
2、能正确背诵默写课文。
3、能说说与的异同。
教学设计:1、反复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2、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比较与的异同。
3、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重点:1、读,读正确,读出感情。
2、说,说说词中表达的感情,3、背,能流畅背诵,正确默写。
学习过程:一熟读感悟1、教师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2、听朗读带,给生字词注音。
3、齐读,读准字词。
4、点名读,读出感情。
5、师生点评,指导朗读。
6、再指名朗读,指导朗读。
7、男女生分别读。
体会感情。
二体悟交流1、让学生自读,整理自己的感悟。
2、请同学谈自己的阅读感悟。
3、教师可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谈,比如写作思路,修辞方法,写景顺序,写景的角度。
4、让学生有充分的发言机会。
广泛交流。
三背诵默写1、展开竞赛,积极背诵。
2、仔细分析字形,找出易写错的字。
3、当堂默写。
4、视频展示几位同学的默写,集体订正。
四布置作业1、继续巩固背诵默写2、完成同步练习。
第二课时学习重点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过程:一复习检查1、齐背2、点名背诵3、说说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熟读1、齐读2、点名读3、请学生指出不懂的地方,集体交流讨论。
三比较异同1、教师指导比较的角度。
如表达的思想感情,运用的修辞方法,表达方式,写景的角度与方法等。
2、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3、把讨论的结果写在语文本上。
四交流体会1、指名回答,谈谈自己的想法。
2、师生讨论学生的发言。
教师要作好点拔总结工作。
3、让学生再次修改补充自己的想法。
五布置作业背诵《教学设计》教案篇二一。
学习目标:1. 了解近年“仿写句子”题的命题思路、题型特点。
2. 掌握仿句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写出“形似意通”的句子来。
3. 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流畅性,提高学生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并自觉灵活地迁移到作文实践中。
二。
对象分析:1. 学习内容分析“仿写句子”是近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
教学教学设计(精选5篇)
教学教学设计(精选5篇)教学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名⽼师,很有必要精⼼设计⼀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是⼩编精⼼整理的教学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教学教学设计1 单元⽬标: 1、使学⽣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计算。
2、使学⽣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
3、使学⽣理解分数乘法应⽤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个数的⼏分之⼏是多少的应⽤题。
4、使学⽣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法。
单元重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单元难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题。
2、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1、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 教学⽬标: 1、在学⽣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能够应⽤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计算。
2、通过观察⽐较,指导学⽣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的抽象概括能⼒。
3、引导学⽣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学习兴趣。
通过演⽰,使学⽣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复习 1.出⽰复习题。
(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什么? 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 (2)计算: ++=++= 2.引出课题。
++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新授 1、利⽤++教学分数乘法。
(1)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都是) (2)表⽰⼏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什么⽅法来计算?怎么列式?(乘法,3) (3)++=9,那么++=3,所以3=____________=9。
教学设计教案(优秀15篇)
教学设计教案(优秀15篇)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揣摩炮手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炮手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的利益,“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能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并以此来理解句子意思。
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炮手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直击“语用”。
谈话导入,为“手”组词,调集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并在其上进行有效建构。
为“炮手”的“手”选择正确解释,训练中夯实语言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大声朗读课文,回顾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2.试着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课文主要内容镂空,为学生搭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阶梯。
)三、合作探究,品读课文:1、(课件出示探究点)炮手愿不愿意炸毁自己的家呢?反复读一读课文,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温馨提示:默读课文,勾画出描写炮手心理变化的有关词句)(1)自学(4分钟)(2)小组交流2、展示汇报、品读课文预设一:“是,将军。
”一个脸色苍白的士兵应道。
他的脸色为什么会变得苍白?让我们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1—4自然段。
追问:将军在瞭望什么?士兵心中在想什么?他是多么担心将军下令炸毁他家的房子啊预设二:士兵的脸色煞白A.士兵的脸色煞白,他看到了什么?B.能通过你的朗读读出他的心情吗?(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过渡:你还从哪儿看出士兵不愿意炸毁自己的家?预设三:(课件出示)炮手的脸色更加惨白了A.裹着大衣的军官们在凛冽的寒风中打颤,炮手却如此痛苦,前额上滚下了大粒的汗珠,将军的脸色为什么会惨白?此时他将是怎样的心情(这种运用对比手法,更好地突出人物形象)。
B.(语言训练)当将军用望远镜仔细地瞭望着河对岸的小村时,炮手担心的脸色,因为那是;当将军让炮手看那座红瓦白墙的房子时,她害怕的脸色,因为那是;当将军下令炸毁自己家的房子时,他痛苦的脸色,因为那是。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8篇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8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会认读7个生字。
2、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教育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教育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理念】以学生主体,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音乐走进语文课堂,丰富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愉快识字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准备】CAI课件、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步认读生字,理解课文内容,领悟遇事要动脑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以歌曲内容导入新课。
(板书:风)2、引导感受风的特点,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 1、在活跃气氛中进入课堂学习。
2、感受风的特点,畅所欲言,产生兴趣,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引导进行“认朋友名”活动,集体认读带拼音的生字、词语。
2、去拼音认读生字词语,以交朋友的形式读词语。
3、引导“魔方生字对对碰”活动,巩固认读“宋、涛、陈、丹、赵、艺”六个生字。
4、引导应用词语,同时介绍识字方法,并组词语巩固对生字的掌握。
1、个别学生领读名字,初识生字。
2、进行“交朋友”巩固认读词语。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__x,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3、在“魔方生字对对碰”游戏中巩固生字。
(运用自己制作的生字魔方共同玩“你说我指”的游戏。
)4、练习应用词语,介绍识字方法。
三、读文感悟,领悟交流 1、组织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朗读理解第一自然段,通过朗读感受“画”的美丽。
3、朗读课文,自主学习:学习要求:认真读课文,你喜欢谁的画?你从哪里感觉到风了?找出相关的段落重点学习。
(教师巡回参与,相机点播)4、交流汇报,突破重难点:引导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抓住重点词语,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教学设计教案6篇
教学设计教案6篇教学设计教案篇1设计思路:在“春天来了”的主题活动中,近来,我们正在进行“花儿开放了”子主题活动。
孩子们察看过各种各样的花,画过花,捡过花瓣,唱过花的歌……生活中还有许很多多的地方都会有花的影子,人们为什么要种花?花到底有什么用呢?我独自思索着,有想法了就与个别老师交流,与个别孩子交谈,在交谈中使我对花的作用更加的了解,使我发觉了孩子对花的爱好以及对花的了解,于是,有了这次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充分感知花在生活中的运用,丰富孩子的生活阅历,激发孩子爱花之情,从而使他们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活动目标:1、了解、感知花与人们生活的紧密关系,丰富孩子的生活阅历。
2、与同伴品尝、共享花茶,激发孩子爱花之情。
活动准备:幼儿带的花茶若干、肥皂四块、餐巾纸两盒、牙膏两盒、茉莉喷雾剂一瓶、糖桂花一瓶、洗发精一瓶、“足浴”图片四张、香袋三个、三个玻璃茶杯、一次性杯子、热水若干活动过程:一、交流、共享春天到了,五彩缤纷的花儿开放了,看到漂亮的花儿,老师心情特殊好!1、你们喜爱花吗?为什么?(依据孩子的回答,适时回应,并在交流中老师进行阅历的提升,让幼儿感知花的装饰美,花能美化环境,花的赏识作用)2、花有什么用呢?(这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中的引导问题,倘若前期孩子已围绕花的作用回答可直接导入下一环节)二、感知、交流人们很聪慧,从花里提取了很多有用的东西,然后,用这些提取物,制成了我们平常生活中用的东西,今日,老师带来了许很多多的东西,请你们认真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想一想,哪些东西里有花的提取物?为什么要这样做呢?1、自由探究(引导幼儿认真察看,进行个别的交流,让幼儿利用本身的感官去发觉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以适当的问题引发幼儿思索,并让幼儿亲身的体验一下,如:当幼儿询问喷雾剂时,就喷出来,让幼儿闻茉莉花的味道,让他们了解喷雾剂的香味是从茉莉花中提取的,同时,让幼儿思索,为什么人们要用喷雾剂?你觉得什么时候要用喷雾剂?小孩能不能随便的用?予以一种安全意识的教育,让幼儿说说牙膏中的花,为什么牙膏中要用金银花而不用玫瑰花?了解金银花的保健作用等等。
教案模板教案教学设计(优秀7篇)
教案模板教案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本文是爱岗的小编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教案教学设计【优秀7篇】,仅供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教案模板篇一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脱、袄、寻、羞、姑、遮、掩、探、嫩、符、解、触、杜、鹃”十四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冲、寻、姑、娘、吐、柳、荡、桃、杏”九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3.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4.感受春光的美好,愿意去观察、发现,愿意投身大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师:又是一年春来到,小朋友们心欢笑。
春天在哪里?它来到了小朋友的眼睛里。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找春天。
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随文识字自由朗读课文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语境识字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描述你看到的内容吗?生:我看到图片上的孩子,我找到的句子是: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师:你说话真有条理。
词语从句子中走出来,你还会读吗?指生读。
齐读。
生:我看到图中小姑娘在弯腰寻找什么,我找到的句子是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
师:你吐字真清晰。
句子中的词语你会读吗?指生读。
男生读。
女生读。
白板出示:脱掉棉袄寻找白板出示:害羞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生:我看到了石头边上有小草和野花,我找到的句子是: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师:一起读词语。
生:我看到了树木发芽,我找到的句子是: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指生读。
教学设计教案(优秀7篇)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
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这次白话文为您整理了教学设计教案(优秀7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
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㈠猜谜揭题,引入新课1、猜谜语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
(打一家用电器)板书:电视2、谈话揭题。
大家每天看电视吗?有一家人也和大家一样,每天看电视。
可他们家看电视很奇妙,你想知道吗?那就赶快读一读《看电视》这一课吧!把板书写完整。
㈡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让学生在学习前先认一下。
2、自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把字连成词。
)把有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3、同桌相互检查生字,并交流认字方法。
4、教师检查。
⑴出示加音节的'生字,本课易错的字音有:(全、精等)⑵出示词语(开火车朗读)。
学生如有不懂的词语提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放到句子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如:精彩、没完没了⑶出示单个字让学生认记。
⒌学写生字关、完、写(读字音,分析字形,在田字格中自己练写)⒍读课文,争当朗读小老师。
㈢练习巩固。
⒈读词语练说话。
全家人奇妙却精彩球赛关掉没完没了换频道球员们写字音乐舞蹈第二课时㈠情境导入1、读这首节奏鲜明的诗歌。
2、读后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写全字。
㈡读文帮老师开火车1、爸爸爱看却换成了奶奶爱看却换成了我们一起为妈妈换成了2、学写爸爸的爸㈢重点质疑,讨论解答。
1、引导生质疑为什么爸爸爱看足球却为妈妈换成戏曲?为什么奶奶又把她爱看的戏曲换成足球?我们为什么又提议为妈妈换成音乐舞蹈?2、讨论解答。
(师小结:我们家看电视真奇妙!)学写家3、谈感受,悟文情。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6篇)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6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
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牛牛范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6篇教学设计方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牛牛范文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教学设计方案篇一知识教学点1、认知目标:自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记叙“我”细心照料一只小喜鹊,小喜鹊和“我”结下深厚感情的故事。
课文描写的内容富有情趣,反映了儿童的真实的生活情景。
重点、难点是:从“我”对喜鹊“小花”的照顾爱护、“小花”对我的感情中,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对动物的关心、爱护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要原因。
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查找收集有关的资料帮助学习。
本篇略读课文讲的又是儿童真实的生活情景,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去解决问题。
教师充分利用电脑网络资源优势,让学生在网上查阅相关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把语文阅读教学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是本节阅读课文的特点,教师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分析课。
本课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感情,从而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
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课文来理解课文内容,在解决重难点上,主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课件上完成练习,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明白人类对动物的关心、爱护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要原因。
其次,让学生结合实际,自由发言,以身边的事为例,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最后,学生在“扩展知识”板块上网中查阅相关资料,并回归课堂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实践中探求知识,在实践中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设计教案【5篇】
教学设计教案【5篇】篇一:小学语文教案目标:通过阅读理解文章,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主题:我的家乡教学内容:一、导入:通过问答和图片呈现的方式,调动学生对家乡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过程:1.课文阅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确保理解。
2.课文分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及融入作者的感情。
3.写作练习:学生以"我的家乡"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作文,展示对家乡的理解和感悟。
4.作文交流:学生相互分享作文,互相欣赏,提供改进建议,加深交流互动。
三、课堂小结:复习所学内容,激励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课后拓展:布置相关作业,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和写作,如编写家乡介绍的PPT。
篇二:初中数学教案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题:平面几何中的相似三角形教学内容:一、导入: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思考。
二、教学过程:1.简单介绍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思考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
2.解决实际问题: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解决相似三角形相关问题,促进学生实际应用数学知识。
3.课堂展示: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鼓励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
4.巩固练习:布置课后作业,加深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课堂小结:复习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课后拓展:推荐相关拓展阅读和练习题,提高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篇三:高中英语教案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主题:文化差异与沟通教学内容:一、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国家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思考。
二、教学过程:1.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一篇关于文化差异的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确保理解。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中所提及的文化差异,并总结其中的沟通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学设计方案6篇
教学设计方案6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一、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3、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恩科西为什么被人们称作“艾滋病小斗士”?2、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1、同学们,通过上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爱滋病小斗士——(恩科西)2、对于爱滋病,我们也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它是一中死亡率极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病。
所以说,爱滋病患者是痛苦的,是不幸的!而小恩科西就是其中的一个。
二、进行新课(一)感悟“不幸”1、恩科西遭遇了怎样的不幸呢?打开课本找一找,找出有关的语句,体会一下恩科西悲惨的命运。
2、生自读课文3、讨论交流:①“一出生就携带艾滋病病毒,不久母亲又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
”(感受恩科西的无辜和失去母亲的悲痛)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
(从这些数据中感受爱滋病的可怕,体会恩科西的不幸)◎“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
”(当学生找到此句时,教师出示这句,并发问:再读读这句话,要特别注意哪些词呢?并说说从中你悟出了什么?“竟然”:一方面说明恩科西生命力顽强、毅志坚定。
另一方面说明他能活这么长时间出乎大家的意料。
“挺”是什么意思?用“坚持”,“撑着”这些词换它好吗?为什么?从这个词你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②他还遇到了哪些不幸?“9岁那年,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遭到了全校大多数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反对,还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备注:如果学生找不到这句话,教师则提示说:“其实,艾滋病给他带来的痛苦又何止这些?还有没有其它方面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A.理解上下文说说“轩然大波”在这儿指什么?B.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全校的大多数老师是什么反应?(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当恩科西好不容易走进课堂,准备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大多数的学生是什么反应?(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当恩科西第二天准备继续上学的时候,得知恩科西是一名艾滋病患者,他们又是什么态度?(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C.他们怕什么?(大家被怕被传染上艾滋病)——他们愿意接受恩科西吗?(不愿意)D.是呀!身患艾滋病的恩科西被他们拒之门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感知课文
15分钟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听完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1、写句按照以往阅读的习惯边听边作标记.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用不同符号画出对人物的语言,神态描
2、听完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这个环节,我通过示范朗读,让学生注意朗读时的语气、语调和语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及主要事件,着重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并指导学习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
在上述目标和内容的指导下,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教学策略的实施:
1.为让学生很好地将课文与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我特别设计并十分注重了这次的课前准备。基于此文讲述的是作者成长过程中和学生同龄时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大多也都经历过类似的事情,于是,我让学生在日记中谈谈自己上初中后在家中的变化,并且让他们写了一篇周记《我和我的父母》,说说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和父母之间的一件事情。这次的课前准备,学生很感兴趣,也做得很认真,很多同学通过这次的日记和周记向我说了许多的心里话。通过这次的课前准备,我更加了解了学生,和他们的距离也拉得更近了,这让我对课文有了更深的感悟,对我的教学帮助很大。学生通过这次的课前准备,对此文也更加感兴趣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更进一步了.
知识点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与时机
使用目的
资源与媒体来源
读标题
模型和课件
课件展示图片
模型更加真实
激发学生兴趣
拍摄的实物照片
读课文认识生僻字
课件
课件展示
使学生认识更多字词
汉语词典
整体感知课文
图片及课件
课件展示及情景对色朗读,让学生融入课文,演一演文中的故事,更进一步地贴近人物,理解内容。现代的语文教学提倡自主学习,而且语言的学习实际上是个将外部的语言文字不断内化的过程,而实现这种内化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朗读。因此,朗读应该说是现代语文课堂的主旋律。所以,在这次的教学中,我把朗读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子上,强调“以读为本,以读带讲,以讲助读。”课前,先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认为最适合的角色,然后每六人为一组,进行各组间的朗读比赛,让学生自读、自评、自讲,并评选出最佳的一组。通过这种比赛的形式,学生读得异常的认真,也很快、很准地总结出了各个人物的语气和性格,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3.情节结构的学习,让学生将自己的写法和作者的写法进行比较,从中学习此文情节结构的巧妙。在整体感知课文时,我安排了一个让学生评述此文的环节
但此文的教学也存在很多的缺陷,有些地方感到有些遗憾,最大的不足就在课文的理解环节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到位,他们仍旧没能把握课文的必要环节和正确的方式,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另外,有些学生的朗读能力很不行,无法融入文字,没能读出感情,对文字的表现能力也有待提高。
教学设计表
学校:濮阳市濮阳县五星乡第一中学
学科:中学语文授课年级:七年级教师姓名:石艳婷
章节名称
羚羊木雕
计划学时
1课时
课堂改革
设计理念
学生由小学升是有待形成时期。本篇文章价值观念倾向明显,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
学生在阅读中还是为读而读,缺乏阅读的技巧,对阅读中的感受还是被动的接受。为此在教学中,应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感悟。
课件展示
教师件展示
教师补充
拓展延伸
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的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时间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策略、方法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听歌曲《朋友》
2分钟
逐步引导
猜猜为什么要听这首歌曲
通过听歌曲级,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品读理解
分角色朗读: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万芳妈、
15分钟
面对同一只羚羊木雕,我和父母的做法为什么截然不
①把握好人物的神态语气及对此事的态度。
②处理好语速、语气、语调的轻重、缓急。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巩固练习
拓展新知
10分钟
1、与父母一起欣赏文章并讨论。
2、想象“我”要回羚羊木雕回到家后的情景,模仿课文续写。
学习者分析
一般特征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正是由少年儿童向青少年过渡时期,她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正是有待形成时期。本篇文章价值观念倾向明显,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
初始能力
学生在阅读中还是为读而读,缺乏阅读的技巧,对阅读中的感受还是被动的接受。为此在教学中,应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感悟。
学习内容分析
《羚羊木雕》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学期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羚羊木雕》这篇课文说的是,“我”把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后逼“我”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木雕还给“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两种内心世界。一面,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年世界,少年朋友的交往,他们如此充满友情,如此珍惜友情。另一面,在成人的世界里,许多人却重财轻义,他们也疼爱子女,但并不尊重子女的友谊,也不懂得孩子最渴望最珍惜的友情。本文所写的家庭故事贴近学生生活,结构精致,布局巧妙,情节发展曲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过程与法法
学习并运用朗读的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中所赞美的小朋友之间真诚无私的友情,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角色朗读,理解矛盾冲突。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明辨是非
解决措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计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
在课堂中主要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借助摄影机、白板、课件等技术手段,形成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局面,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环境
摄像机多媒体课件白板
资源与媒体应用分析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在教学中努力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生活,获得真实的体验,形成真实的情感,让课堂与生活不再分离,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课堂中。
在学习之前,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ppt出示幻灯片
知识与技能
学生畅所欲言
第1题让学生体会真挚友情的魅力,加深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赞美的真诚无私的友谊,第2题将辩论进一步引向深入,多角度地开拓学生的思维。
教学评价
学习目标
练习与检测
1、能正确运用新课标要求教学
2、学生表现良好积极发言
学生掌握很好,练习得当,续写的也非常好。说明同学上课认真听讲
教学反思
羚羊木雕》这篇课文说的是“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自己最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现后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向万芳要回木雕,“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此文讲述的是一件有关子女和父母之间的事情,很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和现在社会中孩子如何与父母沟通的热点话题紧密联系,学生对它很是感兴趣。另外,这篇课文结构精致,布局巧妙,情节发展曲折,矛盾环环相扣,而且人物的神态、动作,尤其是语言十分地贴近人物身份、个性。文章内容含概量十分大,在教学中必须有所取舍。因此,根据本教材的特点和本年级的教学目标,我选择了从人物入手的方式,将朗读、情节分析和主题的感悟作为此文主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式上,将更大的自由给学生,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生活和成长经验,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去体验人物的思想情感,从而欣赏文中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识,学会如何与他人、家人沟通。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1.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2.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并以分角色朗读,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为教学重点,以感知课文,联系生活,说说自己的看法观点为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