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超对艾略特传统诗学观的借鉴与超越

合集下载

叶公超比较文学视野下的艾略特评介

叶公超比较文学视野下的艾略特评介
Absr c : n hi p r sa t r m t e su t n t a t I t s pa e , t ri fo ng h a s mp i o h te o o c ma o t rn i l- g n h o y a d t a c n mi n t he p i cpa -a e tt e r n
DU e g— u n Sh n -q a
政 府 官员 作 为 理 性 经济 人 , 行 为 取决 于成 本 其 与收益 的 比较 , 要想 遏制 不讲信 用行 为 的发生 , 就应
使不讲信用的成本增加。因此应完善司法制度 , 加 强对不讲信用的官员的惩罚力度, 加大背信成本 。
参 考 文献
O 9—1 . 8
t e t e r f a y h o o s mmerc i fr t n, t e p an h h y t no mai i o i x li s t e a mi i r t nS l c f c e i b s d o h r mie d n s a i ’ a k o r d t a e n t e p e s t o a d t ru h g me t e r n l s ft e me h n s o n , o g a h o a ay i o c a im f h y s h l s o g v r me t r d t n f al r v a s h o s f o en n c e i,a d i l n y eel t e g v r me t e p — s a e e s n o a k o r d t o en n’ d e S e td r a o s f r l c f c e i
fo t e u e o o t—b ne tt e r . r m h s fc s e f h o i y

叶公超的比较文学思想研究

叶公超的比较文学思想研究

文艺新论叶公超的比较文学思想研究凌淑珍1,2(1.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北京100084;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系,陕西咸阳712100)摘要:叶公超经历了从比附西学到中西比较的转变。

自任职清华以后,叶公超开启了他的比较文学实践。

他丰硕的比较文学成果受艾略特(T.S.Eliot)和瑞恰慈(I.R.Riehards)等欧美学者的影响,更是与清华大学人文学科的比较传统、博雅教育体制密不可分。

他大力推介20世纪30年代欧美盛行的现代主义文学,不仅借鉴艾略特等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来补充和丰富中国新诗,而且从中吸取平行比较的方法。

他自觉地运用这种比较观念和外国知识弘扬唐宋诗词等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学,彰显中国文字的优势,并对徐志摩和鲁迅等中国新文学作家进行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

他一再强调中国新文学除了要借鉴西方文学技巧之外,更多地还需要借鉴中国文学和文字;只有通过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学这个媒介,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交流才能深入持久。

比较文学是既保持民族文学特色又存在国际联络的文学批评。

关键词:叶公超;比较文学;中国新文学;博雅教育中图分类号:12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2338(2020)04-0075-08DOI:10.12192^j.issn.1674-2338.2020.04.008近年来,国内对叶公超的研究逐渐呈现递增态势,这些研究集中在他的教学思想、诗学和对现代主义文学的介绍等方面。

然而少有的几篇介绍叶公超比较文学思想的论文尚未秉承叶公超对文本的细读宗旨,缺乏从作品出发去深度探究叶公超的比较文学思想。

叶公超秉承以作品为中心的理念与他所接受的人文教育以及剑桥学术传统密不可分$1924-1926年叶公超求学于剑桥大学,并获得文艺心理学的硕士学位$在剑桥期间,他深受当时学术多产的李维斯、瑞恰慈、燕卜逊、艾略特的影响,反对印象式批评,排斥空洞的概念和理论,主张作品的细读和批评的准确性等。

受叶公超细读作品的启发,本文采用历史分期的思路,尝试细察叶公超的作品,分析他的比较学思想$一、比较文学意识的觉醒自成立起,清华大学外文系就一直具有浓厚的比较文学氛围$1925年9月,清华大学增办大学部。

新文学现代主义文论的一种经典——叶公超的“新批评”理论

新文学现代主义文论的一种经典——叶公超的“新批评”理论
己也进入 到 了另外 一个艺 术世界 , 并且 这个世 界里
合, 有被压 迫 的苦痛。除 此, 还存在着 另外 一个 “ 更真实、 更亲切的世界 ” 它包括一切艺术领域 的 ,
诗文 、 画、 乐 、 刻 等 实 绩 。这 是 “ 观 的 , 绘 音 雕 主 翻 造 的” 与现实世 界 “ 立 的 ” “ 在 ” 分 的 存 。它是 源 于 翻造者 “自己的理 智 与情 感 条 件 ” 的一 种 “ 灵 的 心 感应 ” “ ,艺术世 界可 以说完 全 是人 为 的 , 人 的意 是 愿、 欲望 , 以及 观 察所 创造 的 。……文 学 所 能存 在 的理 由就在它不 根据 于 现 实世 界 而根 据 于著 者 心
写 出 中 国现代 主义 文学理 论发 展史 上 的重要一 章 。
间” 。一般说来 , 人们通常可以意识到两个世界的
} 收稿 日期 : 0 9— 5— 0 20 0 2
作者简介 : 赵凌河 , , 女 辽宁沈阳人 , 宁大学文学院现 当代文学教研 室主任 , 辽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 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文
另一方面作家的创作过程也是一种心灵的感应的过程不论他们是多么坚决地表示要坚持一种客观的态度要摹仿现实当他们从事材料之选择情节之安排以及意义的隐示等具体的写作工作时都不免要受个人的经验与思想习惯或个人偏见等心灵的定律所支配这种经过他们自己的逻辑习惯来整理或筛滤的过程就是主体自我对现实世界的感应过程
20 0 9年 9月 第3 7卷 第 5期
这 个 提 法 的 通 常 理 解 )的一 部 分 , 不 是 它 的摹 也 本, 而应 成 为 一 个 自成 一 体 的世 界 , 立 、 整 、 独 完 自 给 自足 。 [ P4他 们把 现实 生活 与文学 艺术 划分 ”2(6) 3 为 现实 的科 学 的与 文学 的诗 的两 个 截 然 不 同的世 界 。前者 作 为 “ 称性 ” 语 言 的科 学 用 法 ”是 指 的“

传统的眷恋与误读——叶公超文学观管窥

传统的眷恋与误读——叶公超文学观管窥

方 面 固然 因 为 叶 氏弃 文从 政 及 移居 台湾 使 得他 在 大 陆 渐 渐 为人 或 有 意 或
无 意地 “ 忘 ” 另 一方 面 也 因为 叶 氏从 事 文学 批 评 时 间较 短 且 成 文无 多 。 淡 . 而
且大 都是 “ 豆腐 块 ” 的短文 , 以难免 为人 小觑 。迄今 为止 , 了一些 关注 叶 式 所 有
新 月篇 ” 的前半 生从 文 生涯依 然 散 发 着无 可遏 抑 的诱 人 魅力 。本 文从 叶公 超
对 待传统 的眷 恋 与误读 这个 角度 切人 , 以求窥一 斑 而知全 貌 。
一、ຫໍສະໝຸດ “ 统” 传 的恒 久 眷 恋
叶公 超 9岁 时就 到英 国去 念 书 、 接受 英 美 的教 育 , 以说 一 口流 利 的 “ 可 王
21 0 0年 7月
第2 9卷
第 4期
重庆 文理 学 院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n l fC o g igUnv ri f rsa dS i csS ca ce csE io ) o r a h n qn iest o t n ce e(o il i e dt n o y A n S n i
惧 旧诗 的势力 . 诗人 们却 不 问新 旧 、 问是 文 还 但 不 是诗 , 依然 自信地 写着 。但 “ 所谓 的批评 家却 有 在

与 旧诗 的出发 点不 同在什 么地 方 。叶公 超对 格 律 的意 义进 行 了详 细的解 说 ,他 认 为格律 是任 何 诗 歌都 必备 的 , 以格 律 为桎 梏 , 旧诗坏 在有 格律 , “ 以 以新 诗新 在无 格律 ,这 都 是对 于格 律 的意 义根本
说 , 论是 为 人还 是为 文 , 无 叶公超 身 上都 烙 上 了传

后期新月诗派之“理性”

后期新月诗派之“理性”
deployment of images conform to purport cf“Objiective correlative’’of western modem poetic theory,New moon latter poets pay attention to penetrating analysis on life and the universe,they comes closer to universal western modem poetic creation and definite influence both the modem poems created in the 1930’S and after poems in its creation.
more emphasize diversity of the form and coordinate emotions,they employ
rationalism to limit emotions,on certain degrees their prose tendency corrects the corrupt practices of New moon fomer poetry,but this tendency is different from the complete prose tendency of modem poets.At the sanle time they
内蒙古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后期新月诗派之“理性” 姓名:倪素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指导教师:付中丁
20040805
Y 1013454;:
中文摘要
“新月诗派”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新月诗派以和谐理性为创作的 标准,后期新月诗派传承了前期新月诗派的“理性”主张,同时现代主 义色彩渐浓,但在“理性”思想制约下并未放弃创作中的古典主义,还 保持着新月特色,带着理性的现代主义诗歌创作更接近诗歌的内质,新 月后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创作上都表现出鲜明的现代主义倾向。在诗 形上新月后期诗人传承了“带着镣铐跳舞”的主张,但较之前期新月诗 派过分强调诗歌的外在形式,体格上的严整,后期新月诗人更注重诗形 的多样化以及诗形与诗情的协调性,以理节情,散文化倾向一定程度上 纠正了前期新月诗歌的流弊,但又不同于现代派的完全散文化。同时又 注重音乐性,克服了早期新月诗人因音数的规定导致规律极严造成的诗 体僵化。后期新月诗人对诗结构、文字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诗歌与文 字有密切的关系,文字不仅表达情感,而且也有一种民族的文化传统, 诗歌与文字的音密不可分,这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理论有共同之处。思想 上“理性”制约下有“主智诗”、“城市诗”等的创作。新月诗派“主智 诗”的创作是对中国现代派诗的独到贡献,这种诗以不使人动情思为特 点,极力避免感情的发泄而追求智慧的凝聚。后期新月诗人由智性的寻 求转向对都市的思索,他们对中国都市诗潮的开拓不可忽略,城市的诸 种问题被展示出来,又由此推及对整个人类和世界的深刻思索。后期新 月现代诗中逐渐少了夸饰的情致,更趋向于现代派诗歌的平淡、实际。 与此相关联,后期新月诗人开始注重诗的“非个人化”倾向,非个人化 避免直抒胸臆,以叙述代替抒情。意象运用上,后期新月诗派深得“客 观对应物”的西方现代诗论主旨,着重对人生、宇宙的深刻冷静思索, 更接近世界性的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创作,对三十年代的现代诗派及以后 的诗歌创作都有一定的影响。

叶公超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叶公超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2 0世 纪 3 O年 代 是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批 评 趋
向成熟 的时期 , 许多 重要 的批评 家 如瞿 秋 白 、 冯雪峰 、 茅盾 、 胡风、 朱 光潜 、 梁实 秋等 人 大都 活跃于 当 时 的文 坛 , 产 生 了一 批 重 要 的文 学 批 评著 作 。在 这些 批 评 家 中 , 叶公 超 也 是 一 个值得提及 的名字 。虽 然他 作 为学 者 生涯 的 时间不长 , 也没 有发 表 系统 的理 论 著述 , 但 仍 然对 中 国现 代 文 学 的 批 评 做 过 有 价 值 的贡 献 。与 同时 代 的批 评 家 比较 起来 , 叶公 超 的 文学批评更 多带有 西 方 现代 批评 的特 征 和现 代性 的视 野 , 他 独 具 慧 眼 地 向 中 国批 评 界 介 绍、 引人 了艾 略特 、 瑞恰兹、 伍 尔 芙 等具 有 浓 郁现代 主 义 色 彩 的作 家 及 其 文 学 理论 ; 另 一 方 面叶 公 超 也 时 刻 关 注 中 国现 代 文 学 的状 况, 对 中国新 诗 的形式 、 格 律等 问题 提 出 了 自 己的见解 。此 外 , 叶 公 超 在 对 许 多 现 代 作 家 的评价上也有值 得 重视 的地方 。作 为一 个 自 由主义批 评 家 , 即使 在 对 待 如 鲁 迅 这 样 的 左
在无 形 中 凸显 了 他 作 为 一 个 批 评 家 的 历 史 价值 。
正如西方 学者 吉 登斯 所 指 出 的那样 , “ 现
代 性 的 出现 并 非 像 许 多 社 会 理 论 所 解 释 的 那
样, 是历史 随着某 一既定 的发展线 索 内部 自身 演进 的结 果 , 相反 , 非延 续性 或 者说 断 裂性 是 现代性 的基 本特 征 。现 代性 带来 的生 活形 态

论艾略特的传统观与非个性化批评理论

论艾略特的传统观与非个性化批评理论
翰 ・ 尔 顿 的评 论 文 章 , 正 反 两 个 方 面 理 解 和 诠 释 弥 从 艾略 特 的文学批 评理 论 。 传 统 观 和 非 个 性 化 理 论 艾 略 特 的 文 学 批 评 理 论 在 反 X"1 - ' 9世 纪 浪 漫 主 j


1 7世 纪 , 约 翰 ? 恩 为 代 表 的 后 来 被 塞 缪 尔 ・ 以 邓 约 翰 逊 称 之 为 “ 学 诗 派 ” 一 批 诗 人 在 诗 歌 创 作 中 玄 朴 实 、 白 的语 言 对 用 直 情 感 进 行 剖 析 , 求 人 类 的 意 识 深 处 。 特 点 是 大 量 探 其 使 用 了 奇 思 妙 想 ( o c i) 为 他 的 诗 歌 增 添 了 雄 辩 c n et , 的说 服力 。 是 “ 学 诗派 ” 1 但 玄 在 8世 纪 到 l 9世 纪 早
蔡 徽 , 曦 陈
( 徽警官职业 学院, 徽 合肥 安 安 20 0 ; 肥 工 业 大 学 , 徽 合 肥 301合 安 20 0 ) 3 0 9
【 摘 要 】 略 特 是 2 艾 0世 纪 活 跃 在 世 界 文 坛 上 的 伟 大 作 家 、 人 和 重 要 的 文 学 批 评 家 。 所 倡 导 的 传 统 观 和 诗 他 非 个 性 化 的批 评 理 论 开 创 了文 学批 评 的 一 个 崭 新 时代 。 本 文 从 艾 略 特 对 1 7世 纪 两 位 著 名 诗 人 约翰 ・ 思 和 邓
约 翰 - 尔 顿 所 持 的 截 然 不 同 的 观 点 着手 , .  ̄ 弥 从 L L两 个 方 面 诠 释 他 的 批 评 理 论 , 在 对 待 传 统 与 创 新 的 问 题 V - 即
上提 倡 的是 一种有 古有 今 、 统 与创新 共存 的文 学观 。 传

政坛里的狷介书生——从叶公超的一首中文古体诗谈起

政坛里的狷介书生——从叶公超的一首中文古体诗谈起

“ 国父纪念馆”永
凌 智 噤 叁 人 兰 薏
久 保存 。当时有新 闻记 者在场 , 了报道 , 做 国人这 才知道公超先生做 了这 首古体诗 。
炙 砰 搬 玉西佟 墩 乱 幢 毒 山鸳
赋诗唱和的翰墨情谊 停 耋 知 豫 娘 斜 ● 未 受 琏 以倦 冉 醇
譬 帽 白 兰 鞍 欧卸 嗫夕 专 雄 中 后 冬 人对公 超诗前题识 中提 及的一些人与 之 , 开始有
曰 AD L E
政 坛 里 的 狷 介 书 生
— —
● ●● ● ●
本 期 主 笔 头 条
从 叶公 超 的一 首 中文 古 体 诗 谈 起
/【 台湾 】黄天 才
四 十 九 岁 时 的 叶 公 超
叶公超 的一首 中文古体 诗 学贯 中西的叶公 超先生 , 曾担任过 “ 外交部长 ”及 “ 驻美 大使”(9 9年 5月, 中华 民 14 任 国外交部部 长 , 国民党政府 退踞 台湾后 , 兼任 台湾 当局 “ 外交部 长 ” 1 5 年 , , 98 调任 “ 驻美全 权 大使”——编 者注 ) 又曾先 后在北大 、 , 清华 与台湾师 大、 大等著名学 府教授过 英国文 学 台
年 之 后 , 除 “ 美 大使 ”职 位 , 郊 游 野 柳 归途 , 卸 驻 台 才 写 下 这 首 “ ” 李 、 诗 原 韵 的 古体 诗 。 此 中 的 次 郭
叶 公超 写 古体 诗的 新 闻在报 章上 热 闹了一 阵
转转折折 , 自难 免让 人好 奇。 从 “ 美大使 ”任上奉 召返 台 , 除职务 ; 驻 卸 第二年 从公超先生 诗前 题识看来 , 郭则生显然是公超 写作 此诗的关键 人物 , 要不是 郭寄诗逗 引 , 公超 就 不一定 会有此 诗兴 。因此 , 我相 信 , 们如果对 郭 我 则生其人 其事能有一定程度 的了解 , 对公 超先生写 作此诗的背景 , 就不难知其大概了 。 以下 , 谨提供一些我所知道的郭则生其 人其事 : 郭则生算不 上是一位十分 显赫的人物 , 却和台 湾 有着一 份微妙的历史 渊源 , 在百年 来诡 谲多变的 中 日外交 关系上 , 他可能是最能体会从 ( ( 马关条约

现代派知性诗学

现代派知性诗学

现代派知性诗学一知性理论的引入与传播作者1992年已经指出过30年代现代派对知性理论的引入问题①,并且论述了现代派的这一美学特征。

这一问题近年也成为学界关注的要点之一②。

30年代最早介绍这一理论的是高明译日人阿部知二《英美新兴诗派》③,文章对当时流行的英美现代派的主知特征作了如下描述:“近代派的态度,结果变成了非常主知的。

他们以为睿知(Intelligence)正是诗人最应当信任的东西。

”“这种主知的方法论”“是依据着顾立治(通译柯尔律治,SamualTaylorColeridge,1772—1834)、爱仑?坡(EdgarAllanPoe,1806—1849)的系统”,“其特征就在其理论的,主知的,分析的态度,其诗之纯粹性,形式研究的深刻,和超自然的这一点。

还有,近代派是作为在这系统之下的法国的诗人把坡尔?伐莱利(通译保罗?瓦莱里,PaulValery)仰作了他们的先辈。

”这一介绍当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但与此同时,北京地区的现代派学者却在向这个方向转向。

随后,知性理论在学院派中成为热潮。

这一方面因为30年代初期瑞恰慈来华讲学,一方面也因为清华导师叶公超的提倡,曹葆华、卞之琳都进入了对知性理论的介绍之中。

依作者清理,30年代对知性理论的介绍有如下文献。

论文部分:卞之琳译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④,《北平晨报?诗与批评》上发有一系列译文。

曹葆华化名鲍和译瑞恰慈《诗中的四种意义》⑤,曹葆华译瑞恰慈《诗的经验》⑥,曹葆华译瑞恰慈《论诗的价值》⑦,曹葆华化名霁秋译艾略特《诗与宣传》⑧,曹葆华译瑞恰慈《关于诗中文字的运用》⑨,曹葆华译瑞恰慈《现代诗歌的背景》⑩,曹葆华化名志疑译艾略特《论诗》11,邵洵美《现代美国诗坛概况》12,冯至《里尔克》13,闻家驷译艾略特《玄理诗与哲理诗》14,周煦良译艾略特《诗与宣传》15,周煦良译艾略特《勃莱克论》16,余生《英国诗:1932—1937—英国通讯》17。

专着部分:曹葆华译诸现代主义诗论合集《现代诗论》18,曹葆华译瑞恰慈《科学与诗》19。

T.S.艾略特《荒原》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T.S.艾略特《荒原》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T.S.艾略特《荒原》国内研究现状综述作者:刘琳慧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6年第09期摘要:英国诗人T.S.艾略特的长诗《荒原》是西方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品,被誉为“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开拓了英语诗歌发展的新方向。

自《荒原》被介绍到中国以来,中国学者对它的研究热情一直未减。

许多评论家都认为艾略特意欲透过诗中支离破碎的、毫不相关的意象表达战后西方人感情上和精神上的枯竭和西方文明的荒废。

笔者试图综合评述国内关于《荒原》的研究现状,为学者进一步研究该诗提供借鉴。

关键词:T.S.艾略特《荒原》研究综述一、引言T.S.艾略特(1888~1965)是现代主义诗歌的领军人物,开创现代英美诗歌一代诗风,是优秀的现代派诗人、文学评论家和戏剧家。

1922年,艾略特出版了西方现代主义经典诗歌《荒原》(The Waste Land),该诗引起西方文学界强烈的震动,艾略特也因此成为“世界诗歌漫长历史中一个新阶段的带领人”[1]。

1948年,艾略特因《四个四重奏》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标志着世界文学对现代主义的接受和认可,也肯定了艾略特在整个20世纪英美现代派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他也是英国的“荣誉勋章”、德国的“歌德·汗萨奖章”和意大利的“但丁金奖”获得者。

创作于1919至1921年间的《荒原》是英美现代诗歌史上的里程碑,是欧美象征主义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托马斯·艾略特的成名作和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作品。

大部分学者认为“《荒原》是西方人感情上和精神上的枯竭,……诗歌的主题是荒原的拯救……”[2]《荒原》主要由《死者葬仪》《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五个章节组成。

全诗共434行,其中用典故近100处,它们分别引自35位知名或不知名作家的作品,上下跨度几千年,从远古洪荒直到现当代,地域从西欧延展到印度。

诗中的语言涉及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希腊语、拉丁语和梵文,共7种。

[3]《荒原》中采用的文体形式是对话体,其对话由近100个不同的语境片断构成。

浅析北京现代文学活动的媒介:《学文》杂志

浅析北京现代文学活动的媒介:《学文》杂志

《长江丛刊》2018.0449浅析北京现代文学活动的媒介:《学文》杂志■黄 伶1 蔚蔓蔓2/1.国家图书馆;2.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摘 要:《学文》①杂志1934年5月创刊,同年8月终刊,共出版4期,是京派文学活动的重要阵地,呈现出强烈的现代意识和现代性视野。

它大力引进西方作品尤其是现代派的文学作品与理论,还发表了一批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技巧的文学作品,展现独特的现代意识。

关键词:《学文》杂志 京派 现代意识京派成员编辑出版的《学文》,只存在了短短几个月,却汇集了京派成员的心血与努力。

京派成员借助《学文》引进了大量的西方作品尤其是现代派的文学作品与理论,还发表了一批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技巧的文学作品。

在《学文》中几乎难觅京派“自然淳朴”、“田园牧歌”的一面,感受到的却是其强烈的现代意识和现代性视野。

可以说,《学文》中的京派极具先锋性。

一、《学文》杂志的策划编排京派文人对《学文》的策划编排极其用心,对刊物的办刊宗旨、栏目设置、刊物内容等方面的把握精准到位。

策划编辑的活动过程体现出京派富有现代意识与现代性视野的一面。

《学文》第1期至第3期的编辑人是京派的重要成员叶公超,第4期由闻一多、余上沅等共同编辑。

主要在《学文》中活动的京派成员有:叶公超、林徽音②、卞之琳、曹葆华、陈梦家、废名、沈从文等。

他们中一部分人有留学欧美的经历,比如叶公超,早年曾跟随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学习,后来在剑桥大学结识诗人艾略特;一部分人则是西文系毕业,具有深厚的西方文化背景与素养,如卞之琳、曹葆华等。

这部分京派文人由于自身的教育背景自然使《学文》难免没有西方现代的眼光与视野。

叶公超在提到《学文》的创办时说:“自文学革命以来,当一切左倾势力的洪流汹涌之际,它(指《学文月刊》——引者注)是唯一坚守自由纯正原则的一支砥柱。

这也就是我在《新月》停刊不久之后,创办《学文》的原动力”。

③“坚守自由纯正”为京派文人创办《学文》的宗旨,是《学文》的主旋律,旨在探索文学的内部问题,关注文学本身的艺术审美价值。

艾略特与宋诗的诗学关联

艾略特与宋诗的诗学关联
周逢 琴 : 略特 与宋诗 的诗 学关 联 2 9 艾 7
艾略特与宋 诗的诗 学关联
周 逢 琴
内容提 要 :. . T S 艾略特 是 西 方 2 0世 纪现 代派 诗人 的杰 出代 表 , 与 中 国宋 诗之 间存在 着 一 种 跨越 时 空 他
的诗学关联。艾略特 的古典作风、 非个人化” “ 理论 以及他的传统观 , 与宋诗有着诸 多相似之处。
Ab t a t T. sr c : S.El ti n o ttn ng po to d r it i he 2 h c nt r i sa u sa di e fmo e n s n t 0t e u y,wh smu h c re p n e e o o ha c o r s o d n e wi o g po ty Hi l s ia tl t S n er. h s ca sc lsye,I e s n lThe r n r d t n latt d a e pon so e e l n e t mp r o a o a d ta ii a tiu e h v i t fr s mb a c o y o
学关 联 。本 文将 对 此 作 比较 系 统 的观 照 , 借 鉴 在
前人 议论 的基 础 上更 有发 挥 。
自觉 , 一方面 , 他们讲求读书养气 , 探经术 、 以“ 养
作 为 人文 主义 者 的艾 略特 竭力 抨 击充斥 现 代 社 会 的世 俗 主 义和 人 的 异 化 , 关 心 着 社 会 、 他 文 化 、 理 和宗教 , 伦 希望通 过 宗教 信仰 拯 救现 代人 精 神贫 困 。他 的 诗 介 入 现 实 人 文 色 彩 十 分 突 出 。 《 原》 荒 引起 了现代 人 普 遍 的共 鸣 , 在 于它 很 好 ’ 就

读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有感

读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有感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读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有感徐冰心 南通理工学院摘 要:艾略特的《荒原》一般被认为是现代派诗歌的开山之作,一般认为,现代派是否定传统、扭曲古典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很容易预设艾略特是反传统以及宣扬个人才能的,但是艾略特的文论《传统与个人才能》和他的诗一样都,让人别开生面。

关键词:艾略特;文论[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1-143-011、传统与历史意识文论的第一部分,艾略特强调诗人要把握住“传统的潮流”,认为作家应当“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在时间中的地位,自己和当代的关系。

”[1]充分强调了传统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诗人的作品“不仅最好的部分,就是最个人的部分也是他前辈诗人最有力地表明他们的不朽的地方”[2]。

简单地来说,本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基于共同的经历和历史事件,形成了一条看不见的传统的暗河,这条传统之河从来就不曾也不会断流。

诗人吟唱的诗歌也属于这条民族传统的一部分。

即使是完全成熟时期的诗人,即使是他们诗作里面最个人的部分,也属于时间的长河中,和无数前辈共享一个传统。

单纯的继承传统在艾略特看来是行不通的。

还用水作比:如果说传统之河是在地下潜流的水脉,那诗人的诗作就是露在地表、和水脉息息相关的湖。

固守传统而不知变迁的诗人是写成震撼当代心灵的诗作的,这些作品就像水脉变迁后逐渐干涸的湖泊。

因此可以大胆推测艾略特没有说明的观点:对于只能存活在固定时间里的诗人来说,最好的应该是既根植在传统中又能把握当代脉搏的作品。

在阐释自己的观点时,艾略特用了“历史意识”这样一个词。

他没有对此做出明确的解释,只是说“历史意识不但使人写作时有他自己那一代的背景,而且还要感到从荷马以来欧洲整个的文学及其本国整个的文学有一个同时的存在,组成一个同时的局面。

”[3]我个人解读来,这里艾略特的历史意识也许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有异曲同工之妙。

荣格界定集体无意识为:“在或多或少属于表层的无意识无疑含有个人特性,我把它称之为‘个人无意识’,但这种个人无意识有赖于更深的一层,它并非来源于个人经验,并非从后天中获得,而是先天地存在的。

“解铃还仗系铃人”——读叶公超先生的《爱略特的诗》

“解铃还仗系铃人”——读叶公超先生的《爱略特的诗》

“解铃还仗系铃人”——读叶公超先生的《爱略特的诗》黄宗英内容摘要:叶公超先生是我国最早系统评述T.S.艾略特的学者。

叶公超先生认为,艾略特写诗主张维持中国用典的风格,将历代流传下来的观念联合起来,汇成文化源流。

诗人写诗不仅表现个人才气,而且展示和代表整个文化。

在《爱略特的诗》一文中,叶公超先生反驳了艾略特在创作《荒原》前后的诗歌作品中蕴含着不同态度的观点,讨论了把艾略特诗歌创作与宗教信仰混为一谈的错误观点,并且指出了艾略特通过隐喻手法营造一种“古今错综的意识”。

笔者对叶公超先生的观点进行了综述和进一步的评论。

关键词:T.S.艾略特;叶公超;态度;宗教信仰;用典基金项目: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比较视野下的赵萝蕤汉译〈荒原〉研究》(15BWW013)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宗英,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英美诗歌教学与研究。

Title: “Let the Doer to Undo What He Has Done”: A Reading of Ye Gongchao’s Interpretation of “T. S. Eliot’s Poetry”Abstract: Ye Gongchao has been considered the earliest Chinese scholar who published commentary on T. S. Eliot’s poetry in China. He thought that T. S. Eliot liked to follow the style of Chinese allusions in poetic composition, bringing together all traditional concepts into a flow of cultural source. A poet not only shows his own talent in his poetry but also exibits and represents a whole culture. In his essay “T. S. Eliot’s Poetry”, Ye Gongchao refutes the idea that Eliot holds a different view of life in his poetry before and after his composition of The Waste Land, rebuts the idea of lumping together Eliot’s poetic creation and his religious belief, and points out that one of the charms of Eliot’s poetry is his use of metaphors to create a “consciousness of mixing the pastness with the presentness” in his poetry. Ye Gongchao’s ideas about T.S. Eliot’s poetry and poetic writing have been summarized and further explored here in this essay.Key words: T.S. Eliot; Ye Gongcao; attitude; religious belief; allusionAuthor: Huang Zongying is professor of English at College of Applied Arts and Science,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His research field is British and American poetry. E-mail: ***********.cn众所周知,叶公超先生为赵萝蕤先生1937年初版汉译艾略特《荒原》一书写了一11黄宗英:“解铃还仗系铃人”——读叶公超先生的《爱略特的诗》篇“十分精彩的‘序’”(赵萝蕤239)。

作为行动的诗学:“模仿论”重释

作为行动的诗学:“模仿论”重释

作为行动的诗学:“模仿论”重释目录一、内容综述 (2)1. 内容概要 (2)2. 研究背景与目的 (3)3. 文献综述 (4)二、诗学的起源与发展 (5)1. 古希腊诗学 (7)2. 文艺复兴至启蒙时代 (8)3. 现代诗学 (10)三、模仿论在古典诗学中的地位与功能 (11)1. 模仿论与诗的起源 (12)2. 模仿作为一种艺术手段 (13)3.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张力 (14)四、诗学与行动的关系 (16)1. 诗学与行为艺术的对比 (17)2. 诗在社会与政治活动中的作用 (19)3. 行动与语言 (20)五、“模仿论”的现代化重释 (21)1. 模仿与创新 (23)2. 诗学与技术 (24)3. 模仿的艺术 (25)六、案例分析 (26)1. 现代诗歌中的模仿与创新 (27)2. 影视作品与文学模仿的艺术 (28)3. 跨文化模仿 (29)七、结论 (30)1. 总结与反思 (31)2. 诗学的未来方向 (32)一、内容综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模仿论”在行动中的诗学价值,通过对经典文献的梳理与分析,重新解读这一理论在当代文艺创作与批评中的应用与意义。

文章开篇回顾了“模仿论”的历史渊源,指出其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经由后世文学家、艺术家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在内容综述部分,本文详细梳理了“模仿论”的主要观点,包括模仿自然、模仿古人、模仿异国文化等不同层面的论述。

结合具体作品实例,分析了“模仿论”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本文还探讨了“模仿论”与现代文艺创作理念的关联,如何将其应用于当代文艺作品的创作与批评中,以及这种传统理论在现代社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通过综合研究,本文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更为全面、深入的“模仿论”助力其在现代文艺创作与批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内容概要这篇文档旨在探讨和重释传统的“模仿论”,将其转化为一种对诗歌创作和阅读过程中行动和互动的诗学理解。

痖弦与现代诗歌的“音乐性”问题

痖弦与现代诗歌的“音乐性”问题

中外诗纟歌研究Chinese And Foreign Poetics有着重要的影响。

叶公超虽然属于新月派,但是其诗学观念与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诗人存在一定差异。

相比之下,叶公超与1930年代的“现代派”诗人更为接近,而且对他们影响较大,尤其是对于艾略特的译介和阐释。

作为第一个把艾略特介绍到中国来的人,叶公超不仅仅做了介绍工作,他的两篇重要论文《爱略特的诗》和《再论爱略特的诗》可以说是中国新诗史上对于艾略特的阐释和传播的最重要最权威的文献。

对于艾略特的诗学理论,叶公超首先谈到的是:“他主张用典,用事,以古代的事和眼前的事错杂着,对较着,主张以一种代表的简单的动作或情节来暗示情感的意态的潜力,就是他所谓的客观的关连物,再以字句的音乐来响应这意志的潜力。

”用典是艾略特诗歌中最重要的特点,也是构成阅读难度的最重要的原因。

叶公超认为,艾略特的历史意义在于使传统文化能在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和感觉里活着,所以他主张我们引用旧句,利用古人现成的工具来补充我们个人才能的不足。

同时他还指出艾略特诗歌中的其他特点,例如艾略特诗歌中悲剧比重很大,多用实际动作表现意态,抽象的东西很少,诗歌中穿插会话,象征手法的运用,以及对诗歌的自由体式做出独特阐释。

对于阅读晦涩难懂的经典之作《荒原》叶公超也给予阅读思路。

可以说,叶公超是艾略特及其诗学思想在中国诗坛传播的最重要的使者。

此外,叶公超对新诗的重要理论贡献在于对格律的问题持续关注和积极讨论。

他在《论新诗》一文中提出了“说话的节奏”的问题。

他对于闻一多等人实行的试验并不认同,反而认为新诗格律无需严格和古典主义的整齐,而是应该“创造自己的形式”。

在“创造自己的形式”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区分“说话的节奏”和“歌调的节奏”。

新诗是为说的、读的,旧诗是为吟的、哼的。

只有明白这个本质差别,才能弄清楚新诗语言形式的问题。

由此对当时的新诗创作发表评论,并深刻影响卞之琳、何其芳两位诗人此后的创作。

重识叶公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重识叶公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重识叶公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者:文学武来源:《社会科学》2015年第04期摘要:叶公超是一度活跃在中国现代文坛的人物。

他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尤其是诗歌理论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丰富了新诗的理论形态;他孜孜不倦地翻译和介绍西方的文学著作和批评理论,为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转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执着自己的文学理想,创办文学刊物,扶植和培养了大批青年作家和学者。

然而这样的一个人物却由于各种原因被现代文学史长期忽视。

因此重识叶公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我们反思和重绘文学史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叶公超;诗歌理论;T-S.艾略特;文学期刊中图分类号:1206.6;1206.7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5)04-0174-07“水木清华地,文章新月篇。

”这句悼念叶公超的挽诗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其短暂而富有建树的文学生涯。

作为曾经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等校执教的学者,叶公超一度活跃在中国现代文坛,为世人所瞩目。

他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尤其是诗歌理论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丰富了新诗的理论形态;他孜孜不倦地翻译和介绍西方的文学著作和批评理论,为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转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执着自己的文学理想,创办文学刊物,扶植和培养了大批青年作家和学者……这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成就都足以让人称羡。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叶公超文学的命运却是十分寂寞的,大陆公开出版的各种文学史中都很少提及到他的文学贡献。

因此,重识叶公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我们反思和重绘文学史的应有之义。

叶公超早年在美国和欧洲留学多年,醉心于西方的现代文学,对西方各种文学理论和思潮都有较为广泛的涉猎,这种宏阔的知识视野也促使他能认真思考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论问题。

这其中他思考最多、贡献也最为突出的是他在中国新诗理论上的若干见解。

“五四”文学革命以后,中国新诗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之作,但与小说、散文等比较起来,其发展道路更为曲折,成就也离人们的期待有相当的距离。

卞之琳早期诗歌中抒情主体的泛化

卞之琳早期诗歌中抒情主体的泛化

卞之琳早期诗歌中抒情主体的泛化蔡玉辉【摘要】卞之琳早期诗歌中的抒情主体呈泛化特征.抒情主体的泛化是西方现代派诗歌及其理论东渐的结果,是中国新诗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主体的泛化浸润着诗人含蓄内敛的性情旨趣,寄寓着主体多元的诗学指归,包孕着兼收“古”“欧”诗歌精华、承继更新诗学传统的艺术追求,承载着新诗创作平民化、大众化和多重文化身份构建的价值诉求,蕴涵着“一”“多”共存互生的哲学观念和模糊朦胧的美学理念,其内涵丰富而深邃,对中国新诗贡献巨大.【期刊名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40)005【总页数】7页(P591-597)【关键词】卞之琳;早期诗歌;抒情主体;泛化【作者】蔡玉辉【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一般来说,诗不论长短,长如史诗或短如俳句,也不论体裁,叙事诗或抒情诗,其中总有一个或隐或显的‘我’。

这个‘我’寄托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浸润着诗人的情感与旨趣,承载着诗人的观念与风格,是诗人诗心、诗性、诗趣的具体体现”。

[1]96-101“我”作为抒情主体,既是作者抒情的角度,审美观照的门户,也是读者解读的焦点,解开诗心的锁钥,读者借此与作者一起携手进入艺术美的殿堂。

但是,被认为体现卞之琳创作最高成就的早期诗歌中的“我”却颇为复杂,“极大多数诗里的‘我’也可以和‘你’或‘他’(‘她’)互换”[2]3。

把捉“我”对读者来说有一种猜“谜”的感觉,这使得颇具“解心”的批评家刘西渭(李健吾)遭遇尴尬,像朱自清、闻一多这样介乎作家、学者之间的“通人”也不能完全把握其主旨,即使到现在也有评论家认为“至今仍然是一个困难课题”[3]55。

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我”的换位乃至泛化模糊了读者的视野,造成大量的歧义甚至误读。

笔者认为,早期卞诗中抒情主体的泛化不单单是一种创作方法的运用,也与诗人的主导性格密切相关,是中、西诗歌传统优化的结果,标志着新诗创作的成熟,具有多重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 统 的束 缚 ,另辟 蹊径 。事实 上 ,人们不 可 能完全 脱 离传 统 。正如 布鲁 姆 所 说 , “ 里有 前 驱 的诗 , 哪 就让 我 的诗在 那里 吧— — 这是 每一 位强 者诗人 的理
性 准 则 。 J 切所 谓 破 除传 统 的独创 ,都 是 后来 ”l 一
人 们站在 新 的高度 、用新 的 眼光对 旧传统 作 出 的新
叶 公 超 先生 是 真 正把 艾 略 特 介 绍 到 中 国来 的 第 一人 ,他 之所 以如此 熟悉 并推 崇 TS艾 略特 ,与 .. 他 本 人 的教 育 背 景 有 关 。 叶公 超 生 于江 西 九江 一
声誉的是他 的评论文章 《 传统与个人才能 》 。客观
地 说 ,尽管 艾略特 后来 在批评 界 、诗歌 界 、戏剧 界
【 稿 日期10 9 1 — 1 收 2 0 - 2 2 【 基金项 目】0 9重庆市人 文社会科学重点研 究基地 重点项 目 “ 20 中国现代诗人 与翻译” 。
[ 简介】 睿 ( 9 7 ) ,四川广安人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硕士研 究生,主要从事 比较文学与世界 文学研究。 作者 蒋 18 - ,女
美 国大 诗 人 弗 罗 斯 特 就 在该 校 教 书 ,并 直 接 给 他
授 课 。从 美 国毕 业 后 ,叶公 超 到 了英 国剑 桥 的玛 地 兰 学 院 攻 读 文 艺 心 理学 ,获 得 学 位 后 回北 京 大
学 任 教 ,时 年 2 3岁 ,成 为 国 内最 年 轻 的 教 授 之
蒋 睿
( 西南大学 中国新诗研究所 ,重庆 40 1 0 7 5)
【 要] 叶公超 中西学养深厚 ,而且深受英 美现代派的影响 ,他的许多观念来 自于艾略特 。 摘 尤其 是他 回 归传 统 的意识 ,和 艾略特 如 出一辙 。但他 能 够创造 性地把 这 些观 念 运 用于 中国文 学的
和文化 出版 界均取 得 了不俗 的成果 ,但 人们 真正 接 受并 记住 了 “ .. 略特 ”这 个 名 字却 是从 他 的文 Ts 艾 学 批评 家身份 开始 的 。正如诺 贝尔 文学 奖在 给艾 略 特 的授 奖辞 中所陈 述 的 ,他 的作品 中 “ 有一 种很 特 别 的声 音 ,这 声 音 使 我 们 这 个 时 代 不得 不 加 以 重
视 ,这是 一种 钻石 般 的锋 利切 人我 们这代 人 的意识 的能力 ”『从 此 ,艾 略特 以一位 诗 人批评 家 的身份 I 登 上 了 2 纪 的文 学 舞 台 ,用 他 的诗论 和诗 歌改 0世
书香 门第 之 家 , 中学 毕业 后 到美 国 的 贝兹 大 学 念 了一 年 书 ,后 考 取 阿 默斯 特 大学 再 读 三 年 , 当时
第2 6卷
第 2期

睿 : 叶公 超 对 艾 略 特 传 统 诗 学 观 的借 鉴 与超 越口
15 0
他 的鉴赏 就是 鉴赏 对他 和 已往诗 人 以及 艺 术家 的关
系 。你不 能把 他单 独 的评价 ;你 得把 他放 在前人 之
缩 ,要格 外 的锋利 。艾 略特 融合 了伊 利莎 白时代 的 无韵 体 和法 国拉福 格而 创造 出他 自己的 自由诗 。在
长江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u a f n teNoma ie / o r l gz r l n o Ya Unv  ̄i y
第 2 6卷 第 2期
Vo .6 12 No2 .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 0年 3月
Ma. r 2 0 O1
口 作 家 作 品 研 究
叶公超对艾 略特传统诗学 观 的借鉴与超越
地要 与传 统划 清界 线 ,逃 离前人 的创 作轨 道 ,挣脱
重视 。同时 ,叶公超还是我 国第一位研究并全面 阐述 艾 略 特 的 学 者 。他 在上 世 纪 三 十 年 代 撰 写 的 《 略特的诗 》和 《 爱 再论爱略特 的诗 》是我国早期 研 究艾 略 特 的重要 文献 ,分 别发 表 在 《 华 学 报 》 清 第 9卷 2 期 (94年 4月 ) 《 平 晨 报 ・ 艺 》 13 和 北 文 第 l 期 ( 9 7年 4月 ) ,其 中第 二 篇是 为他 的 3 13 上 学生赵萝蕤翻译的 《 荒原 》所写的序 。鉴于此 ,本 文认 为艾 略特 的诗学 观念 对叶公 超产 生 了深刻 的影 响 ,但这种 影 响仅仅 体现 在对 待传统 的态 度上 ,而 他们 在继 承或归 附传统 的具体 内容上 却迥然 有别 。
实际 ,重视 格律 诗 对 中国新诗 的建设 性作 用 ,为 中国新诗 形式 建立提 出 了许 多具有指 导性 的建议
和具 体的 创造原 则 与方 法。
【 键词 】 艾略 特 ;叶公 超 ;传统诗 学观 ;中 国新诗 语境 关
[ 中图分 类号] 0 .5 I 72 2 [ 献标识 码] 文 A 【 编号]6 4 3 5 ( 0 0) 2 0 0 — 文章 1 7 - 6 2 2 1 0 — 14 0 4
阐释和新 选择 ,而新 创作 出来 的作 品也必 定受 到原
有传 统 的影 响以及 暗 中制 约 ,诗 人 的独特 风格 也是
对前人 的继承和发展 。在 《 传统与个人才能 》中, 艾 略特谈 到 : “ 诗人 ,任 何艺术 的 艺术家 谁也 不能
在 艾 略 特 的文 学 成 长 历 程 中 ,最 早 为 其 带 来 单独 的具 有他完 全 的意义 。他 的重要 性 以及我 们对


这 种 教 育 背 景 ,使 他对 英 美 诗 歌 前 沿 发 展 比
较 熟 悉 , 当时 如 日中 天 的艾 略特 自然 引 起 了他 的
变 了整 整一代 人 的文学价 值取 向 ,艾略 特 的传 统诗 学 观对现 代批 评 的影响 和贡献 是 巨大的 。 在现 代人 眼 中 , “ 统 ”一词 近乎 等 同于无独 传 创性 或毫 无生 气 。为 了证 明 自我才 能 ,现代 人急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