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背景和路径选择
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和特点分析
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和特点分析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萧山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总体经济实力强劲,区域发展能力迅速,民生改善不断提高。
基于这样一个现实,需要进一步科学认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法路径,建立科学的统筹城乡发展模式,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引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具体要求。
萧山结合实际,在2003年1月的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加快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实现由强县市型向都市型的转变的发展思路。
这个思路的提出,使萧山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渐渐凸显。
之后,在2003年7月区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做出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决议,使全区基本形成(空间、经济、人口、社会、生态)五个一体化格局,并相继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
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按照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要求,以空间重组为突破口,通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来实现城乡经济发展、空间融合和社会进步,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
萧山地处钱塘江南岸,为杭州南大门,东接历史文化名城绍兴。
全区总面积1420平方公里,2008年末总户籍人口120224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0929人。
辖有22个建制镇,4个街道。
城区4个街道总人口269964人,其中非农人口200953人。
主城区建成区面积,由1988年萧山撤县设市时的7平方公里扩展到2001年撤市设区前的26平方公里,至2008年达到54.43平方公里,成为杭州实力最强、地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区域网络化大城区的框架初步形成。
2008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86.50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比重达到4.1:64.1:31.8。
全年财政总收入126.8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3.18亿元。
2008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52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569元,恩格尔系数0.356。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路径选择
1促 进 城 乡 一 体 化 发 展 的有 利 因素 . 改 革 开放 以 来 , 国 农 村 经 过 家 庭 联 产 承 包 责 任 制 实 我
破, 促使生产力在城 市 和乡村 之 间合理 分布 , 动城 乡经 济 推
和 社 会 生 活 紧 密 结 合 与 协 调 发 展 , 城 乡 经 济 社 会 融 为 一 使 体 、可 见 , 推进 城 乡 一 体 化 发 展 是 新 农 村 建 设 的重 要 任 务 之
二 、 国城 乡一体 化 发展现 状 分析 我
目前 , 国 已进 入 到 城 乡 一 体 化 发 展 的 关 键 时 期 , 实 我 要 现 城 乡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一 体 化 , 要 从 我 国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实 际 需 情 况 做 起 , 要 看 到 城 乡 一 体 化 发 展 的 有 利 因 素 , 要 认 清 既 又
实 现 城 乡一 体 化 , 城 市 化 发 展 到 一・ 高 度 的 产 物 , 是 定 足
人 类社会的必然 历史 过程 。早 在 l 纪 中期 , 乡一 体化 9世 城
就 已成 为 两 方 国 家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的 主 流 。在 我 国 ,9 8年 改 17
革 歼 放后 , 着 城 乡 之 问 隔 离 发 展 , 种 经 济 社 会 矛 盾 断 随 各 i 现 , 乡… 体 化思 想 逐 渐 受 到 重 视 。20 t 城 I 0 8年 1 0月 , 的 十 党 L 一 巾 全 会通 过 的 《 I 中 央 关 于 推 进 农 村 改 革 发 展 若 丁 届 叶共
,
是促进 新农村建设 、 决“二 ” 题的重要途径 。 解 二农 问 在 我 囝新 农 村建 设 过 程 中 , 于 城 乡 … 体 化 的 研 究 与 实 关 ・
城乡一体化
(一)重点加强对农村的支持力度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大力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发展战略,制定适合中国农村的农业基础设施发展战略。其次,拓宽投资来源,增加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率。要拓宽各种渠道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要注意拓宽利用外资渠道,适当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例,这是克服农业基础设施短缺的根本出路。同时要注意提高投资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规范投资、融资行为,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提高项目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做到合理布局,合理规划。第三,探索和完善新的经营管理体制。调整的基本思路是:对经营性、竞争性基础设施要按一般生产企业运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非竞争性基础设施实行以价值管理为主,以实物管理为辅的体制;对少数特殊行业和部门要适当、适机引入竞争机制,以克服垄断经营带来的低效率问题。
(二)城乡一体化的特征
依据城乡一体化的含义,其表现出丰富的内容特征和目标特征。
①内容特征
城乡一体化内容包括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和城乡政策措施一体化。加快城乡规划和产业布局一体化建设就是要求根据城乡资源的分布状况,合理编制交通、企业和城郊村的空间和地理位置,“形成区域分工合理、发展特色鲜明、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得到充分利用的产业空间布局。”
城乡一体化取向下的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改革探讨
一、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
(一)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涵
在我国,城乡一体化是针对我国城乡之间的户籍、劳动用工、社会福利、住房政策、教育政策以及土地使用制度等不同政策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分割格局而提出来的,其原意旨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城乡之间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隔离,创建城乡之间政治、经济、社会运行的融合机制。我国城乡一体化概念主要是从制度、体制范畴的角度考虑,而不是从地理空间范畴上的城乡产业布局的一体化。
宁波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探索实践与对策思考
城 乡 一 体 化 的 工 作 成 效 及 主 要 做 近 几 年 ,我 市 以 六 大 统 筹 定 方 向 、 大 工 程 惠 农 民 、 大 举 措 强 农 六 六 村 ,统 筹 城 乡 推 进 新 农 村 建 设 整 体 上 已呈 现 出 战略 性 部 署 更 加 明确 、 制 度 性 推 动 得 到 强 化 、协 同 性 联 动 逐 步 增 强 、特 色 性 带 动 成 效 显 现 的 良好 态 势 。一 是 坚 持 把 发 展 高 效 生 态 农 业 ,促 进 农 业 农 村 经 济 平 稳 较 快 发 展 作 为 统 筹 城 乡 产 业 发 展 的 首 要任 务 , 村 经济 实 力不 断增 强 ; 农 二
法 发 展 、 进 推
进 力 度 ,把 握 统 筹 城 乡 发 展 的 重 点 环 节 ,农 民 市 民化 转 换 稳 步 推 进 。
20 0 8年 我 市 城 乡 统 筹 发 展 水 平 综 合 得 分 为 8 .2分 , 接 近 城 乡 全 面 融 49 已
一
思 考
治 的类 型 、 功 能 定 位 和 发 展 方 向 , 因地制 宜选 择具 体适 宜 的村庄 改造 模 式 。 对 城 中 村 、 中 村 和 重 点 工 园 程 需 要 整 体 搬 迁 的 村 ,实 行 “ 体 整 拆 迁 、 中 建 设 、统 一 安 置 ” 集 ,建 成
城 乡 发 展 之 路 ,已取 得 了 阶 段 性 成
是 发 挥 城 乡 规 划 的 导 向 作 用 ,明 确
统 筹 城 乡 发 展 的 实 现 路 径 ,城 乡 统 筹 规 划 体 系 初 步 确 立 ;三 是 立 足 农 村 大 环 境 整 体 改 观 ,强 化 统 筹 城 乡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11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11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1.08.17•【字号】浙人社发[2011]274号•【施行日期】2011.08.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11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浙人社发〔2011〕274号)各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劳动社会保障局(人事局、劳动保障局),各有关单位:2011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各单位积极响应,申报踊跃。
经专家评审,共有 277项被确定为立项课题,现将课题立项名单予以公布。
请各立项单位按照申报材料的承诺,切实保证课题组的研究时间,在经费和其他方面给予支持,并加强对课题研究进度和质量的督促检查。
各课题负责人要认真组织实施研究计划,按时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
一般立项课题完成后,请于2012年6月30日前将课题成果一式三份报送,以L2011开头的立项课题报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以R2011开头的报送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
当年没有完成课题和报送课题成果的,将取消下一年度的立项资格。
鼓励课题成果公开发表并实现成果效果转换,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课题完成情况及成果质量将作为下一年立项的重要依据。
对资助立项课题,省厅将组成联合课题组,对有关事项进行统一布置和安排。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按立项渠道反馈给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或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45号西湖物资大楼8楼,邮编:310007联系人:徐红梅、黄佳莺联系电话:*************85119302传真:*************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地址:杭州市莫干山路73号金汇大厦12楼,邮编:310005联系人:童素娟吴玮联系电话:0571-******** 88399038传真:*************附件:2011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二○一一年八月十七日附件2011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一、综合(一般项目)L2011A001 加强劳动保障领域的社会管理与民生改善问题研究,王丁路,金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L2011A002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刘骏,嘉兴学院二、就业与再就业(一般项目)L2011B001 杭州大学生创业园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研究,崔万珍,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02 大学生创业环境的优化研究,周烁,温州医学院L2011B003 大学毕业生现代农业就业创业问题研究,马小辉,浙江农林大学L2011B004 大学生就业预测分析的贝叶斯网决策评价体系研究,冯志林,浙江工业大学L2011B005 舟山国际海员回归创业研究,孙峰,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06 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周秋江,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07 城乡统筹发展中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政策研究,姜义平,湖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08 用工结构性短缺、经济转型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宋树理,浙江外国语学院L2011B009 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研究,吴玉霞,宁波工程学院L2011B010 "十二五"产业升级背景下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研究,吴凯,绍兴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11 平等就业权的保障与反就业歧视研究--以宁波市为例,魏丽,宁波大学L2011B012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现状调查及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王燕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13 高技能人才“全程式”职业指导模式的构建,胡怡芳,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14 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黄晓莉,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15 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研究,朱亚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16 农民工代际差异对浙江省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结构的影响研究,孙玺慧,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17 高知识群体失业预警与城镇失业率预测研究,付艳茹,浙江警官职业学院L2011B018 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研究--以浙江省为例,郑书莉,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L2011B019 大学教育模式对浙江省大学生择业观念的影响研究,于永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L2011B020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平等就业问题研究,高林洲,浙江科技学院L2011B021 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石声波,浙江树人大学L2011B022 浙江省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的优化研究,刘巧芝,嘉兴学院L2011B023 浙江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的研究,唐林俊,嘉兴学院L2011B024 高职院校毕业生立体化就业渠道的实践探索,贾丽君,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1B025 高职学生职业倾向和职业选择的一致性研究,张荣路,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26 浙江省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浙江外国语学院为例,朱宇娟,浙江外国语学院L2011B027 校企合作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的实证研究---以园艺专业为例,吕伟德,杭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28 浙江省大学生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支持研究,朱麟飞,浙江理工大学L2011B029 乡村旅游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就业贡献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姚海琴,浙江旅游职业学院L2011B030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黄胜,浙江工业大学L2011B031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设计和实施模式研究,陈洁,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32全程化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体系研究,阮美飞,宁波大学L2011B033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研究,邹非,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L2011B034杭州市大学生见习训练制度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调查研究,徐艳,浙江工业大学L2011B035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张龙,丽水学院L2011B036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视野下的诚信就业问题探析,张利军,温州人事局L2011F037 浙江省劳动力市场法制化与标准化研究, XXX,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L2011B038 优化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大力促进微小型创业,黄小昶,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局L2011B039 创建充分就业城区的路径和对策研究,马金德,杭州市余杭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三、社会保障(一般项目)L2011C001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探索--以浙江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为例,张建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L2011C002 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研究,覃闻铭,台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1C003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博弈分析,李龙,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L2011C004 浙江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模式、发展道路和政策选择研究,王明霞,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L2011C005 社会保障的经济促进功能研究,张树新,浙江工商大学L2011C006“民工荒”倒逼机制下浙江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研究,王辉,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L2011C007 应对外来务工人员分层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以温州为例,刘芸,温州大学L2011C008 城乡统筹视角下浙江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骆勤,浙江财政学院L2011C009 浙江省社会保障支出的地区差异与转移支付问题研究,张雪平,浙江财政学院L2011C010 建筑业务工人员社会保障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宁波市为例,宋晓刚,宁波大学L2011C011 浙江大中型企业完善企业年金的研究,宋洁,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1C012 中西养老保障制度比较及其启示,王健康,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1C013 浙江省社会保障基金运作问题研究,徐冯璐,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1C014 浙江省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改革研究,李兵,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1C015 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的运行与实践研究--以教师年金计划设计为例,朱佳,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1C016浙江省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费用构成与影响因素研究,饶君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1C017 浙江省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模式研究,肖金萍,浙江师范大学L2011C018 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管理信息系统(一卡通)建设研究,曹涌,杭州市劳动保障信息中心L2011C019 新《工伤保险条例》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沈瑜维,杭州市西湖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L2011C020 加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管理的研究,卢纯佶,东阳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四、职业能力建设(一般项目)L2011D001 技师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与培养模式研究--以汽车维修专业为例,王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02 现代汽车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张杰,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03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开发模式研究,殷锐,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04 高校后勤员工教育培训新体系的研究,陈先建,温州医学院L2011D005 城市化进程与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的研究,洪列平,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06 企业转型升级下技工培训创新研究,林海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07 浙江省退役兵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实践研究,姚光美,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08 大学生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谢志远,温州科技职业学院L2011D00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研究,陈国胜,温州科技职业学院L2011D010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构研究,陈宇鹏,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11 基于校企合作体制创新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廖忠梅,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12 基于企业需求导向的高职院校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讨,陈婷,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13 企业员工职业能力提升机理研究,卢兰万,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14 基于杭州汽车产业园的汽车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陈立旦,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15 社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皇甫姣,宁波大红鹰学院L2011D016 失地农民可持续就业能力培育策略研究,杨扬,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17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吕杰林,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18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胜任特征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周佳男,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19 外贸职业能力开发与技能人才培养研究,王婧,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1D020 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唐小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1D021 需求分析视域下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研究,蒋景东,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1D022 以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应莉,金华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23 数字化环境中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电气行业为例,马羽安,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L2011D024 客车维修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金柏正,杭州长运运输集团有限公司L2011D025 浙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期高端翻译人员的现状及培养模式的研究,吕琳,浙江万里学院L2011D026 基于“和谐职业人”教育理念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研究,俞步松,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27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效果实证研究--以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例,阮晓明,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28 经济转型背景下浙江省中小企业理财人员职业能力开发研究,任俊俏,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29“点面”立体式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以嘉兴学院为例,郝文静,嘉兴学院L2011D030 浙江会展业人力资源培育和管理研究,张万里,浙江金融职业学院L2011D031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陶宇,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32 基于关系匹配的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选人标准的实证研究,陈芳,浙江工业大学L2011D033 基于企业用人标准匹配下的大学生就业力培育机制研究,王绍让,浙江工业大学L2011D034 经济转型期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与高职教育融合问题的研究--以温州为例,李小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35 基于需求分析的企业员工培训模式的研究,王海杰,嘉兴学院L2011D036服务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职业能力开发路径研究朱文峰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37 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策略研究,张梓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38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选择和工资报酬的实证研究,俞玲,浙江财经学院L2011D039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型技能人才开发匹配研究--以宁波为例,唐雪莲,宁波大红鹰学院L2011D040企业培训的管理评价及政策机制研究,周文婕,浙江万里学院L2011D041浙江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金迪,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L2011D042基于需求导向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傅剑,浙江工业大学L2011D043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储建军,浙江工业大学L2011D044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浙江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及对策研究,张东志,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L2011D045 浙江省技工学校校企合作问题研究,杨国强,杭州轻工技校L2011D046 推进企业高技能人才建设对策研究,张政,金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五、收入分配(一般项目)L2011E001 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王一中,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L2011E002 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研究,吴慧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L2011E003 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建设研究,罗美娟,宁波工程学院L2011E004 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周国胜,嘉兴学院L2011E005 当前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徐新清,浙江外国语学院L2011E006 浙江大学生毕业起薪与职业成长关系研究,张铁墨,宁波大红鹰学院L2011E007 收入差距与劳动力流动关系研究--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赵俊杰,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六、劳动关系(一般项目)L2011F001 民工荒背景下中小企业劳资双方责权关系新解构,贾昕昕,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L2011F002 劳动法律关系的界定标准,金荣标,丽水广播电视大学L2011F003 工资集体协商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研究,吴红列,浙江广播电视大学L2011F004 提高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路径研究,沈央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L2011F005 转型期浙江省劳资冲突的困境与应对,张永亮,浙江农林大学L2011F006 和谐劳动关系创建与农民工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以浙江省建筑业为例,何兴,浙江工业大学L2011F007 合理利用劳务派遣资源问题研究,金献珍,浙江工业大学L2011F008 转型升级背景下浙江中小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管理机制研究,李杰义,浙江师范大学L2011F009 劳动雇佣关系下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王宁,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L2011F010 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与“用工荒”问题的解决策略研究--以员工援助计划角度,陈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L2011F011 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设研究,吴红玲,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1F012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下顶岗实习学生权益维护问题研究,潘美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L2011F013 劳务派遣现状与激活劳动力市场效用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夏天,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L2011F014 新生代农民工话语权建构与融入城市研究,徐建丽,金华职业技术学院L2011F015 就业协议书的定性及制度完善,黄柯信,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L2011F016 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网络构建研究,叶家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L2011F017 劳务派遣用工法律问题研究--以温州为例,钱叶芳,温州大学L2011F018 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与公司价值研究--基于杭州上市公司的实证,任家华,浙江工商大学L2011F019 《劳动合同法》实施机制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研究,张妮,中国计量学院L2011F020 转型期高校教师岗位聘任中和谐劳动关系的建构,冯东红,中国计量学院L2011F021 劳动保障法制建设的杭州评估,王朝霞,浙江大学L2011F022 “五大劳动关系”研究,胡晓东,杭州市江干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L2011F023 构建适应义乌国际贸易改革试点的劳动关系研究,余青,义乌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L2011F024 司机劳动用工与劳动关系处理研究----以宁波市北仑区为例,徐东明,宁波市北仑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L2011F025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虞争鸣,金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七、公共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建设(一般项目)R2011A001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郑晓哲,杭州市劳动保障咨询服务中心R2011A002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研究,黄纯,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R2011A00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研究,张帆,浙江工业大学R2011A004 推进人才工作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斯嘉平,临安市人事局R2011A005 浙江高层次人才专项保障房制度安排研究,马先标,南开大学R2011A006 基于电子政务视角的地区级人才网站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研究,康粟丰,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1A007 高校创建人才工程的机制体制研究,冯剑,浙江工业大学R2011A008 基于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SNS系统平台研发,尹志,宁波工程学院R2011A009 长三角城市群人才集聚、扩散机制及一体化政策研究,张海霞,浙江工商大学R2011A010 宁波创新型人才发展与交流平台的研究,李丽,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R2011A011 宁波人才创新载体研究,杨厦,宁波大学R2011A012 浙江省失地农民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基于社会生态视角,吴丽,中国计量学院R2011A013 高校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机制研究,徐文英,浙江工业大学R2011A014 国外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彭兵,丽水学院R2011A015境外人员社区融入的社会机制和政策创新研究-以浙江义乌市为例,程路,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2011A016 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资本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以浙江省为例,胡洪斌,浙江旅游职业学院R2011A017 基于杭州经验的浙江省领导干部甄选培养机制研究,张建伟,浙江理工大学R2011A018 政府公共部门组织沉默行为的研究,张锦平,衢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1A019 创新社会管理视域下“老娘舅式”社会调解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胡行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2011A020 谣言的社会心理分析及政府应对策略,叶星,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R2011A021 浙江农村空巢老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研究,王占坤,温州医学院R2011A022 地方慈善事业发展与政府角色探讨,缪立懿,温州医学院八、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一般项目)R2011B001 国际化平台“英-中-澳”高端文创人才开发中心的研究与实践,丁继军,浙江理工大学R2011B002海外人才引进、开发与交流研究--以湖州南太湖精英计划为例,沈国琪,湖州师范学院R2011B003高职院校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及评价体系研究--以在杭高职院校为例,王斌,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2011B004浙江省高端人才柔性引进政策研究,孙春媛,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R2011B005信息化管理在人才引进中的应用研究,陈国海,浙江工业大学R2011B006浙江省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配性研究,王佳,浙江万里学院R2011B007产业结构调整下的人才结构研究,刘锋,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R2011B008有效人力资源结构与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适配度研究,孙惠敏,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1B009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模式和对策研究,方阳春,浙江工业大学R2011B010基于WSR系统方法论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以宁波市中小企业为例,佟雪铭,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1B011依托技术联盟构建人才平台的机制与政策研究,周欢怀,温州大学R2011B012浙江省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实证研究,王璟,中国计量学院R2011B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与使用问题研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董玉鹏,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R2011B014浙江涉外法律人才开发政策研究,孔德民,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R2011B015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复合型涉外人才的培养,周明宝,浙江外国语学院R2011B016基于浙江外贸转型的国际化应用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贺华丽,浙江外国语学院R2011B017欠发达地区商务英语人才职业适应性研究-以衢州为例,何雪莲,衢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1B018长三角会展人才需求特征分析及开发研究,张素,浙江旅游职业学院R2011B019浙江省先进制造业研发人才开发对策研究,郑剑,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R2011B020杭州市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郑健波,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1B021高校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机制研究,罗润峰,绍兴文理学院R2011B022地方高校高级人才评价研究,夏志芳,浙江海洋学院R2011B023边缘地区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研究,许妍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1B024温州市中小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流失情况调研,刘贤奎,温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2011B025浙江民企“走出去”跨国经营人才开发研究,郝新蓉,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1B026基于浙江民营企业管理人才需求特点的人力资源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王丽辉,浙江工业大学R2011B027义乌市场经营户国际化经营素质提升策略研究--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XXX晶,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2011B028温州中小企业商贸人才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李永宇,温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1B029浙江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公共政策研究--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与启示,吴后宽,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2011B030校企联合培养BPO技能人才的优势及对策研究,沈音乐,杭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1B031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背景下高端人才培养引进研究--以宁波为例,李书彦,宁波大红鹰学院R2011B032产业转型过程中海洋经济价值链前端人才体系及技术创新联盟构建模式研究,曾琻宁,浙江工业大学R2011B033杭州市建设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蒋淑丽,浙江财经学院R2011B034转型升级背景下浙江饭店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研究,陆宇荣,湖州职业技术学院R2011B035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激励问题研究,王珊,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1B036利用地方高校资源开展社会工作人才培训的实证研究--以绍兴市为例,XXX祥,绍兴广播电视大学R2011B037城市社区管理人员胜任力状况与对策研究,许琦,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R2011B038高校管理队伍培训机制研究,戈芝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R2011B039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浙江省经济转型背景下人才需求的视角,沈洁颖,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九、人事工作与人事制度改革(一般项目)R2011C001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及其发展研究,吴斌,浙江工业大学R2011C002 我国高职院校薪酬管理的研究,王慧娟,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2011C003在浙江省高校设岗聘任后绩效工资改革的研究,任梅,浙江工业大学R2011C004 基于分层分类的高职教师激励问题研究,杨俊杰,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R2011C005 浙江省普通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深化改革研究,王瑜,中国计量学院R2011C006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视角下的高校职员制度研究,赵怡,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R2011C007基于胜任特征的高校教师绩效考评体系研究,郝海涛,中国计量学院R2011C008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革问题研究,毛建青,浙江工业大学。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人民防空规划建设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人民防空规划建设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8.15•【字号】甬政办发〔2018〕101号•【施行日期】2018.09.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人民防空规划建设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甬政办发〔2018〕101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城市发展相关管理体制强化市级统筹的若干意见(试行)》(甬政发〔2018〕28号)要求,为推进宁波“名城名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促进城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防护工程体系建设科学发展、融合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推进人民防空规划建设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关于推进人民防空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推进人民防空(以下简称人防)规划融入城市规划等工作要求,改进人防发展方式,加大市级统筹调控,解决防护工程布局不合理、规划全域管控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促进人防规划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相融合、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共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和综合防护能力,为“名城名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按照“六争攻坚、三年攀高”决策部署和城乡争优“一统三强五提升”要求,完善“多规合一”背景下人防规划编审及实施保障机制,强化规划引领,实施刚性控制;加大市级统筹,完善人防工程防护体系,助力城市有机更新和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以“最多跑一次”为目标的人防行政审批改革,提升服务质量,形成“市级决策,区县(市)实施”的联动机制和“部门联合、随机抽查、一次到位”的监管机制,实现人防规划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的有机融合。
三、主要任务(一)加快人防规划融入城市规划1.明确融入重点。
人防规划纳入“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体系,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吸收整合人防相关专题研究成果,提出城市总体防护目标,明确区域、地块人防设施控制指标和具体设置要求。
城乡统筹的路径选择:实现农村人口迁移与土地流转
Ke od r a —u a o r ia in,l n r n fr yw r s u b n r r l c dn t o a d t se ,mir t n,p t h i e a g ai o ah c o c
城 乡 统筹 发展 不 仅 强 调 城 乡发 展 的互 动 性 、 互 补性 , 而且 更 注重 建设 城 乡一 体化 的基 础设 施 、 公共 服务 与社 会保 障 制 度 。换 言 之 , 统筹 城 乡发 展 就是 推进农 村 土地 流转 与农 民转 化 为 城 市 居 民 , 是 建 就
HE —h ng, HUANG n Lis e Ca
( hn x c t eL a es i A a e yP d n , h n h i 2 1 0 ,C i : h n h i C i E eui e d r p c d m u o g S a g a , 0 2 a v h 4 hn S a g a a U i ri f ia c n c n m c , h n h i 2 0 3 , h a nv s y o F n n ea dE o o is S a g a , 0 4 4 C i ) e t n
[ 贫困与发展]
协 办 : 州 财 经 学 院 欠 发 达 地 区 经 济 发 展 研 究 中 心 贵
贵 州财 经学 院学 报
2 1 年第2 总第 1 1 0 1 期《 5 期)
■
栏 目主 持 : 胜 荣 张
文 章 编 号 :0 3—6 3 2 1 】2—0 8 10 6 6(0 1 0 0 7—0 中 图 分 类 号 :2 1 文 献 标 识 码 : 7; F9 ; A
农村 劳动 力与人 口流动 、 移到 城市 , 转 能够享受 城 市的公共 服 务 。一般 而言 , 一个 特定 区域 内 , 在 公 共 品供给 的状况 , 定 着 从事 投 资 或 经济 活 动 的成 决 本 、 险 与收益状 况 , 会影 响到 居 民的生活 质量 和 风 也
宁波项目建议书编制方案
宁波项目建议书编制方案一、前言宁波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达,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宁波市政府需要制定一份全面、科学的项目建议书编制方案,以便更好地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民生福祉。
本文将提出一份完整的宁波项目建议书编制方案,以期能够为宁波市政府提供参考。
二、项目背景宁波市位于浙江省东部,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宁波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也具备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发达的产业体系。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宁波市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城市规划不合理等。
因此,编制一份科学合理的项目建议书显得尤为重要。
三、项目建议书编制方案1. 调研分析首先,需要对宁波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
这包括对宁波市的产业结构、城市规划、交通状况、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找准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2. 制定目标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宁波市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规划方向。
这需要充分考虑宁波市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明确发展的重点领域和目标,为未来的项目建议书编制奠定基础。
3. 拟定项目根据制定的发展目标,结合宁波市的实际情况,拟定一系列符合宁波市发展需求的具体项目。
这些项目可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方面,旨在推动宁波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4. 编制建议书在拟定项目的基础上,编制一份完整的项目建议书。
这需要包括项目的背景、目标、内容、实施方案、投资估算、风险评估等内容,全面客观地展现出每个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5. 宣传推广最后,需要对编制的项目建议书进行宣传推广,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这可以通过举办专题研讨会、发布宣传资料、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等方式来实现,以便更好地推动项目的实施和落地。
四、结语宁波市政府需要制定一份全面科学的项目建议书编制方案,以推动宁波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思考
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思考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视角进行深入思考。
城乡关系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全局和社会稳定。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为我们理解城乡关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框架和指导原则。
本文首先概述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核心观点,即城乡关系的对立统一性和城乡融合的必要性。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包括经济融合、社会融合、文化融合和生态融合等方面。
接着,结合我国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挑战和困境,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空心化、城乡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提出了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包括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推进城乡人才流动和创新创业、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等。
本文旨在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推动城乡关系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概述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是理解城乡融合发展科学内涵和实现路径的重要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关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它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演进。
在资本主义社会,城乡对立和城乡差距的扩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
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也预见到,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城乡关系将趋向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城乡关系的本质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决定的。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阶段,城乡之间呈现出对立和分割的状态。
但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城乡之间的对立将逐步消除,最终实现城乡融合。
这一过程中,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城乡关系变革的重要力量。
马克思主义还强调了城乡关系变革的历史性和阶段性。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乡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和对立。
论“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的政策路径和政策手段 以宁波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例
01 引言
目录
02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的政策路径
03
宁波市行政审批制度 改革
04 政策手段
05 结论
06 参考内容
宁波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政策路径研究
引言
宁波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近年来中国政府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 措之一。该改革旨在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进一步促进宁波市的经济社 会发展。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政策路径以及相应的政策手 段成为了关键。本次演示将以宁波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例,对这两种政策路径 和政策手段进行深入探讨。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相关政策文件、 法律法规及学术论文等资料,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行深入探讨。
结果与讨论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的总体趋 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总体趋势是简政放权、放管结 合、优化服务。具体而言,就是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 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政府服务质量;推进政务公开,增加政务透明度。
互联网时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 关键点
互联网时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关键点包括:
1、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简化审批流程,实现线上线下一 体化服务。
2、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新型监管机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 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和精确度。
3、促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打通数据壁垒,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质量。 4、推进政务公开,增加政务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政策路径
自上而下的政策路径是指政策制定由中央或高层级政府启动,向下传达至地 方或基层政府。这种路径的优点在于能够确保政策的统一性和执行力,有利于集 中资源推动改革。然而,这种路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可能忽略地方实际情况 和需求,缺乏灵活性。
城镇化背景下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比较--以宁波市为例
PS中国人事科学L CHINESE PERSONNEL SCIENCE社会保障«城镇化背景下常住人□与户籍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比较——以宁波市为例王山慧廖绍云□王明荣[摘要]在大力推行城镇化的背景下,全国有1亿多常住城市生活的农村户籍人口。
户籍的区别,造成了享受社会福利、公共服务的差异。
以宁波为例,常住人口虽然与户籍人口一样,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险,但在具体实施办法、基金筹措来源、享受标准条件等方面,两者都不尽相同。
在城市公共服务方面,常住人口更是处于保障的弱势地位。
从近年来宁波人口流动的情况来看,户籍人口缓步增长,流动人口数量基本持平,但流动性增大,其主要原因是城市公共服务的吸引力还不够。
推动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享受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成为各地保持城市发展活力的必然选择,应建构以市民为核心的服务体系,渐进有序地推进社会保障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提升城市吸引力。
[关键词]常住人口户籍人口社会保障[中图分类号]D57[文献标识码]A在新型城镇化日益发展的当下,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趋势越发明显,但是,历史造成的社会保障二元化格局已经跟不上人口流动的步伐,因此,改革社保制度、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显得尤为迫切。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未落户常住人口,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目标。
必须摸清当前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社会保障差异的详情,找准问题的症结,为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
当前,研究不同群体人口社会保障差异,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促进要素资源有序流动格局的必然要求。
公共服务[文章编号]2096-5761(2021)02-0080-13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确保劳动力资源的顺畅流动,促进资源的更优配置。
二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趋势显现,发展大城市是向绝大多数人口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最集约、最优的解决方案。
2024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24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24年,宁波市将继续全力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我们的发展计划:一、经济发展1.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和发展。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宁波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
2.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全市数字化转型。
我们将进一步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3.继续深化对外开放,积极吸引外资和国际化企业。
我们将提供更加便利的政策和环境,打造更加开放、亲商、便利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提高宁波的国际竞争力。
4.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们将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和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二、城市建设1.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我们将加大对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城市的服务水平和品质。
2.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我们将加大植树造林工作力度,建设更多的城市公园和绿地,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给市民。
3.推动城市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提高城市功能和品质。
我们将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居民参与城市更新工作,改善城市面貌和居住环境。
4.加强城市安全管理和社会治理,构建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我们将提升城市安全防控能力,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三、人民生活改善1.加强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我们将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学校教育设施,加强教师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学生教育水平。
2.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我们将完善医疗卫生体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3.加大就业扶持力度,促进就业创业。
我们将加大对就业创业的政策支持,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培训机会,帮助更多的人民脱贫致富。
4.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产品质量。
我们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和推广优秀文化产品,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城乡一体化实践——以宁波市鄞州区城乡一体化实践为例
【 键词】 乡; 体化 ; 学发展 关 城 一 科 [ 者简 介】冯玲 , 州师 范 学院政 治 系讲 师 , 作 郑 硕士 , 南 郑 州 4 0 4 河 50 4
【 中图分 类号】 213 F 9.
【 标识 码 】 A 文献
【 编号】10 —43(020 文章 04 442 1)7—05 0 11— 4
21 0 2年第 7期 ( 总第 2 8期 ) 5
学 术 论 坛 A AE C O U C D MI F R M
NO. 2 2 7, 01
( u ua vl N .5 ) C m l ie O 2 8 t y
科 学发 展 观 视 阈 下 的城 乡一体 化 实践
— —
以 宁 波 市 鄞 州 区 城 乡 一 体 化 实 践 为 例
是 路 和桥 的问题 ,以 民本 论 解 决 一 体化 的宗 旨问
一
、
刖
置
题 。2 1 0 0年 1 1月 , 笔者 对 宁波 市 的鄞 州 区进行 调 研 , 访 农 民 以及 社 区 服务 机 构 和农 村 基层 干部 , 走
统 筹城 乡 经 济社 会 发 展 ,推 进城 乡 一 体 化建
设, 这是 党 中央 根据 当前 我 国经 济 发 展 形势 , 学 科
考 察 新 型农 村社 区和 产业 园 区 。鄞 州统 筹 城 乡发
展 的探索 和 成 功 经验 ,给浙 江省 乃 至全 国探索 统 筹 城 乡发 展道 路 以有益 的启 示 。
把握 当今社会 发 展 的一 般 规 律 ,在 深刻 总结 建 国 以来 特 别是 改革 开 放后 我 们 党 处 理 城 乡关 系 问题
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乡之间的差距日益加大,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矛盾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规划方案。
本文将探讨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一、背景分析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指城市和农村之间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一种模式。
传统的城市化模式往往是以城市为中心,忽视了农村的发展需求,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
城乡一体化发展旨在通过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强农村经济的活力。
二、规划方案的设计原则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综合性原则:规划方案应综合考虑城乡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确保各项指标的平衡发展。
2. 差异性原则:由于城乡发展的差异性,规划方案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设计,充分考虑城乡差距的特点和问题。
3. 可行性原则:规划方案应具备可行性,考虑到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确保规划方案的有效实施。
三、规划方案的主要内容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 城乡发展定位:明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和定位,确定城乡发展的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为后续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指导。
2. 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优化城乡产业结构,促进城乡产业的互动和融合,提高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3. 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和生产条件。
4. 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规划城乡土地利用,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防止农地过度流失和城市用地过度扩张。
5. 农村改革与发展:推进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取向与路径选择
城乡的统一化 ; 反过来 , 体制政策以及社会公共资 源城乡的统一化 , 对经济 的 “ 城乡一体化” 发展产 生重大 的影 响作用 。 二 、 城 乡一体 化 ”形成 的社会 背 景 与政 策 演 “
变取 向
乡一体化, 实质是要使要素的配置从单纯有利 于
促 进城 市发 展转 向有 利 于促 进城 乡 均衡 发展 。二 是 体 制政 策 城 乡 的 统一 化 。城 乡实 行 两 种 体 制 、
来 特 别 是 改 革 开 放 以来 , 国 经 济 与 社 会 发 展 经 我
农 业 现代 化 道路 , 立 以工促 农 、 建 以城带 乡 长 效机 制 , 成 城 乡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一 体 化 新 格 局 。 42 形 ”『 1) ( P 在 描绘 全 面小 康社 会 新要求 时 , 出 了 “ 盖 全社 提 覆 会 的公 共 文 化 服 务 体 系 基 本 建 立 ” “ 盖城 乡居 、覆 民 的社 会 保 障体 系 基 本 建 立 ” “ 人 享 有 基 本 生 、人 活 保 障” “ 人享 有基 本 医疗卫 生服 务 ”4 等充 、人 【 】 满 公平 正义 色彩 的新 目标 。
中 国共 产 党 第 十 七 次 全 国代 表 大 会 提 出 了 “ 乡 一 体化 ” 展 的 新思 路 , 我 国经 济 社会 又 城 发 为 好又快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新 的方 向。那么 , 究竟 什么是 “ 乡一 体化 ” 城 发展 ,城 乡一 体化 ” “ 发展 新 思路 是 怎样形 成 的 , 现 “ 乡 一体 化 ” 实 城 发展 的基 本 路径 是什 么?本文 拟对此 做肤 浅 的探讨 。
“ 城乡 一体化 ”发展 的 内涵 体 系包括 三个方 面 的 内容 , 以概 括为 可 “ 三化 ” 一 是 生产 要 素城 乡 : 之 间 的配 置 科 学 化 。包 括 工农 产 品交 换 、 蓄 利 储 用 、 地征 收 、 土 劳动 力转 移 等 。在 这个 层 次推 进城
宁波市城乡规划实施规定(2017年)-宁波市人民政府令第240号
宁波市城乡规划实施规定(2017年)正文:----------------------------------------------------------------------------------------------------------------------------------------------------宁波市城乡规划实施规定(2015年1月26日宁波市人民政府第5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5年2月6日宁波市人民政府令第218号公布根据2016年1月11日宁波市人民政府令第226号《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7年12月21日宁波市人民政府令第240号《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城乡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宁波市城乡规划条例》和其他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城乡规划的实施和规划区内各类建设活动的城乡规划实施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实施城乡规划,应当以法律、法规、规章和经批准的城乡规划为依据,并符合有关城乡规划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四条市和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乡规划实施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城乡规划督察工作机制,将城乡规划督察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市人民政府委托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督察区县(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城乡规划工作,并由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所属城乡规划督察机构具体负责实施城乡规划督察工作。
第五条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城乡规划实施管理。
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乡规划实施管理。
市和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管理区域内城乡规划实施管理。
发展改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建设、住房、城市管理、水利、交通、人防和其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依法协同做好规划实施管理。
城乡融合和城乡一体化
从城乡融合的视野把握和推进城乡一体化〔摘要〕从城乡融合的视野把握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关乎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及其实践成效。
在城乡融合视野下推进城乡一体化,要明确实现城乡融合是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的第一要务,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关键,城乡统筹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基本方法,制度创新是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城乡融合自从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1 〕(p18),特别是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1 〕(p671-672)并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系统部署以来,各地高度重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进入“十二五”时期,许多地方还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确定为要着力实施的重大战略。
但随着实践的推进,理论指导滞后于实践发展的情况显现出来。
尤为突出的是,目前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还有很大差异。
笔者认为,正确定位城乡一体化发展方向,科学确定其路径选择,力求在实践中取得更大成效,需要从城乡融合的角度把握和推进城乡一体化。
一、城乡融合是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在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上,以前更多地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使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认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要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近年来则针对这种认识的局限性和在实践中出现的按照城市模式搞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许多学者和地方领导更多地强调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提出城乡一体化不是把农村变成城市,而是使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应根据农村和城市不同的特点,使农村和城市保持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前一种理解固然有偏差,但近年来广为盛行的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这种表述令人不得要领,因为用“不是什么”是不能揭示“是什么”的。
现在许多人使用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的表述,似乎有新意和创新性,但到底什么是城乡一体化,还是让人难得其解。
2024年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未来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方向
05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建立多层次养老 保险体系,提高 养老保障水平
完善医疗保险制 度,提高医疗保 障水平
建立失业保险制 度,保障失业人 员基本生活
完善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保障困 难群众基本生活
提高社会保障服务水平
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服务对接。
完善社会保障信息 系统安全体系,保 障个人信息和数据 安全。
加强社会保障信息 化人才培养和引进, 提高信息化建设和 应用水平。
推进社会保障国际化进程
背景:全球化趋势下,各国社会保障体系相互影响、相互借鉴
目的: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措施:加强国际社会保障政策协调,推动社会保障信息共享,促进社会保 障资源优化配置 意义: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能力,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与 发展
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将更加数字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的便捷性。
多元化:未来社会保障体系将更加多元化,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养老、医疗、 失业等方面。
可持续性: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未来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 的负面影响。
全球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未来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更加注重全球化发展,加强国际合作 与交流。
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阶段
初步建立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以劳动保险为核心,初步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
改革探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为主要改 革内容,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以建立统一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 险制度为标志,社会保障体系加速发展。
宁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背景及意义
宁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背景及意义2023年,宁波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经深入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一改革是宁波市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背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传统上,土地一直被认为是农民的根本生产资料。
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土地的所有权发生了变化,逐渐出现了农村土地被征收、流转、抵押等多种方式,使得农民在土地使用、收益分配等问题上面临困难。
宁波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开展的。
二、改革内容1.建立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
通过国有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分割,明确农民家庭拥有自己的耕地,并实施土地承包到户,实现农村土地所有者和建设者的分离。
2.实行农村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将农村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与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有机结合,使农村土地市场规范化、有序化。
3.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鼓励土地资源的有序流转,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多样化、规模化和土地集约利用。
4.完善农民土地财产权保障机制。
建立不动产登记制度,切实加强土地产权保护,使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得到有效保障。
三、改革意义1.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可以使农村土地充分利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2.改善农民生产条件。
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可以为农民提供更为广阔的生产、经营和发展空间,增加农民收入。
3.实现农村土地产权保障。
通过建立不动产登记制度,可以使土地财产权得到保障,防范土地纠纷。
4.实现城乡一体化。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落地,可以促进城乡土地资源的有机结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2023年的宁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经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全面推进了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了农民创收增收,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推动了城乡一体化深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 型社保 制 度相 继推 出 , 型社 会救 助 体 系不 断 新 完 善 ,显 著 改善 的 民生状 况使 社 会更 加 和谐 , 百
姓 享受 到更 多发展 成果 。
工伤保 险参保 人数 2 49 人 , 1.万 净增 56万人 。生 .
育保险参 保人 176万 人 。新 型农 村 合作 医疗制 7.
险 ” 制上 的全 覆 盖 , 六 区就业 和社 保 政 策 实 体 市
问题 。伴随着 宁波迅 速发展 的工业 化和城市化 进
现“ 同城 待 遇 ” 2 0 。 0 8年 , 波 市 制 定 了《 波 宁 宁
市 外来 务工 人 员社 会保 险 暂行 办 法》 ,宁波 市外 来 务工 人员 也 享受 了 工伤 、 大病 医疗 、 养老 、 失业
的基 础 上 , 出建 立一 个 框 架 、 提 两种 制度 、 步 实施 的 城 乡一 体化 社 会 保 障 体 系建设 方案 , 宁 波 市在 社 会 保 分 使 障 制度 完善 和 推进 城 乡社 会 保 障 一体 化 方 面走 在 全 国前 列 。
关键 词 : 波 市 ; 宁 社会 保 障体 系; 设路 径 建
宁 波 市城 乡一体 化社 会 保 障 体 系建设 的背 景和 路 径 选 择
王 明 霞
( 宁波 城 市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教 学督 导 办 , 江 宁波 3 5 0 ) 浙 110
摘
要 : 分析 宁 波 市社 会保 障体 系建 设 的 现 状 和研 究 建设 城 乡一 体 社 会 保 障 体 系 的政 治、 济和 社 会 背 景 在 经
中 图分 类 号 : 2 . 39 8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号 : 2 1 ) 2 0 2 0 (0 IO— 3— 4
建 立健 全 与 经 济发 展 水 平 相 适 应 的 社 会 保
和生 育五 大保 险 , 把全 市 25万名 外来 务 工人员 8
纳入 社会 保 险体系 。 宁波市 先后 实施 了被 征地农
列。
12 多举措推 进 。 会保 障居 全省前 列。宁 . 社 波市 多举措全 力推进 社会保 障工作 。 0 9年企业 20 基本 养 老保险参 保人 数 343万人 ,比上年 净增 4. 4 . 人 , 人 均 养 老 金 18 67万 月 4 6元 , 长 2 %, 增 O 养 老金水 平居全 省前列 。城镇职 工 医疗 保险参保 人 数 21 5. 人 , 8万 净增 2 . 万 人 。失 业 保险参 保 人 73 数 8. O 5万人 。 失业 保 险金 标 准上 调 至 5 5元, 。 2 月
障体 系 , 经 济 社 会 协调 发 展 的必 然 要 求 , 社 是 是
会 稳 定 和 国家 长 治 久安 的重 要 保 证 。 作 为 沿 海 发达 地 区和 改 革 开 放前 沿 的宁 波 市 ,国 民 经 济 快速 发展 , 已具 备 很好 的发 展 社 会 保 障 事业 的 社 会 条 件 和 物 质 基 础 ,理 应 在 社会 保 障制 度 完
第 6卷 第 2 型 旦 竺 期
J 0UR NAL NG I Y L EG OF NI BO C T CO L E OF VOC I AT ONA E L T CHNOL Y OG
宁波 城 市职 业 技术 学 院学 报
VD . . 16 No2 M a .011 y2
3 3
后 等 问题 也 日益 突 出 , 对 上 述 问 题 , 波 市 积 针 宁 极 采取 有 效措 施 , 2 0 从 0 3年 1月 1日起 , 正式 就
1 宁 波 市社 会 保 障体 系现 状
宁波 市 社 会 保 障 体 系建 设相 对 全 国和 省 内 其他 一 些地 区具有 建立 早 、 内容 全 、 盖范 围广 、 覆 运作 好 的一 面【 1 ] 。近几年 宁波市 委 、 政府推 出 的 市
“ 民生 工 程 ” 点 纷 呈 , 乡低 保 实 现应 保 尽 保 , 亮 城
度进一步巩固, 参保 人 数 达 3 1万人 , 6 参保 率 达 9 %。年末 新 型 农 村养 老 保 险参 保 人 数 l. 8 37万 人 , 中待遇 享受 1. 其 34万人 。
13 多路径 同步 。 决被 征地农 民社会 保障 . 解
11 多方 略 同 步 ,社 会保 障 实现 城 乡 全 覆 。 盖。 宁波 市在社 会 保 障的各 层 面上 想方设 法 同步 推 进 ,0 6年 就 实 现 了城 镇 企 业 职 工 “ 大 保 20 五
事社 会 经 济 管 理研 究 。 基金 项 目 : 文 为 市 科 技局 2 0 本 09年 软 科 学课 题 《 宁波 市 城 乡 一体 化 社 会 保 障体 系 研究 》 课 题 号 2 0 A10 5 部分 成 果 。 ( 09 0 1)
王 明霞 : 波 市 城 乡 一体 化社 会保 障 体 系 建 设 的 背 景 和路 径 选 择 宁
民养 合 作 医疗 、 区城镇 居 民基 本 医疗 保 险 、 型农 市 新 村养 老保 险等制 度 , 宁波进 入 了 “ 民社保 ” 使 全 时
代。
善 和 推 进 城 乡 社 会保 障一 体 化 方 面走 在 全 国前
程 ,农 村集 体土地 被 征用 速 度和 广 度大 大加 快 ,
越来 越 多 的农 民成 为或 者 即将 成 为失 地农 民 。 被 征 地农 民 的群 体扩 大 , 岗就 业 难 、 转 社会 保 障 滞
收稿 日期 :01 - 5 1 2 10— 1 作者 简 介 : 明 霞 ( 9 62 ) 女 , 波城 市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授 , 学 督 导办 公 室 主 任 , 王 1 6 .一 , 宁 教 教 中小 企 业 管 理 研 究 所 所 长 , 要 从 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