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t_h煤粉炉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研制_徐春晖

合集下载

燃煤电厂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NCS)方案设计崔军勇

燃煤电厂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NCS)方案设计崔军勇

燃煤电厂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NCS)方案设计崔军勇发布时间:2022-05-25T07:59:14.491Z 来源:《建筑模拟》2022年第2期作者:崔军勇[导读] 常规发电厂微机远动系统(RTU),自动发电控制系统(AGC),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 VC)各有一套独立的IO子系统,因为IO模块重复设置,增加了设备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也会出现数据采集不同源。

例如调度监视的数据来自RTU,电厂运行人员监视的数据是来自NCS,出现AGC A VC被调度考核情况。

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提高了电力网络安全运行的运行效率及自动化水平和系统可性,也能适应发电厂竞价上网、经济调度的发展要求。

广州普瑞电力控制系统设备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60摘要:论述了燃煤电厂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NCS)的主要设计理念、系统功能和组成结构,从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实用性角度对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和常规发电厂网络监控系统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常规发电厂微机远动系统(RTU),自动发电控制系统(AGC),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 VC)各有一套独立的IO子系统,因为IO模块重复设置,增加了设备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也会出现数据采集不同源。

例如调度监视的数据来自RTU,电厂运行人员监视的数据是来自NCS,出现AGC A VC被调度考核情况。

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提高了电力网络安全运行的运行效率及自动化水平和系统可性,也能适应发电厂竞价上网、经济调度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燃煤发电厂;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早期发电厂网络控制系统采用常规的控制方式。

发电厂微机远动系统(RTU),自动发电控制系统(AGC),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 VC)各有一套独立的IO子系统,IO模块重复设置,不但增加了设备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也出现数据不同源导致AGC A VC考核问题。

针对这种现状,广州普瑞电力控制系统设备有限公司提出设计方案,推进燃煤发电厂电力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NCS)的改进。

安徽某130Th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给料系统提升改造

安徽某130Th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给料系统提升改造

Mechanical & Chemical Engineering256《华东科技》安徽某130T/h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给料系统提升改造方旭东1.2,聂晓蜜1.2,宋菲菲1.2,于 翔2(1.杭州锦江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5000;2.浙江锦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5000)摘要:安徽某生物质电厂因炉前给料系统给料不均,造成锅炉经常正压烟气反窜、频繁堵料,通过对该电厂炉前给料系统的改造,解决了堵料,实现了机组稳定满负荷运行、环保排放稳定达标,可作为生物电厂炉前给料系统设计的参考。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生物质燃料;炉前给料系统;氮氧化物因地区差异大,生物质燃料种类多且杂,生物质锅炉燃料特性差别较大[1],如何做到均匀连续给料运行成为了生物质锅炉相关的一个行业难题。

安徽某生物质电厂设计一台130T/h 高温高压生物质能循环流化床锅炉,配设1×30MW 高温高压凝气式汽轮发电机组(9.81MPa、540℃),于2019年3月完成机组72+24小时试运转后正式投产,自投产以来因为给料系统存在问题导致焚烧发电系统运行不稳定,高频次堵料、烟气反窜回火;严重时甚至造成锅炉系统解列,生产运营存在较大挑战。

为解决此问题,决定对炉前给料系统进行完善改造。

1 生物质给料系统现状 目前生物质电厂给料系统主要有“活底料仓”、“炉前缓存仓+二级给料螺旋”、“裤叉分料器+一级给料螺旋”及“打包上料+炉前破碎”等几种[2]。

“活底料仓”主要包括投料料仓、进料槽、给料螺旋、给料阀门等组成,能减少输送过程中出现死区,出料相对平缓;但系统较复杂、对燃料的适应性较差,对燃料的种类有要求,易造成过载、跳机,下料口易堵;“裤叉分料器+一级给料螺旋”主要由裤杈分料器和给料螺旋组成,系统简单,给料分配不均匀,密封性和连续性相对较差,本文所述生物质发电厂改造前采用的是此型式的给料系统;“打包上料+炉前破碎”主要由料仓、破碎机、给料螺旋等组成,本套系统组成较全面,且经过破碎的燃料更均匀,也不容易堵塞,但运行较繁杂且投资成本相对高;“炉前缓存仓+二级给料螺旋”主要由炉前给料仓、给料螺旋等组成,但燃料对设备的磨损程度相对较大,据分析,此给料系统具有相对成熟、燃料适应性强,应用业绩多,建议优先采用[2];本文所述的安徽某生物质电厂改造方案就是在“炉前缓存仓+二级给料螺旋”形式的给料基础上设计的。

“电改袋”技术在130t/h煤粉炉烟气除尘系统改造中的应用

“电改袋”技术在130t/h煤粉炉烟气除尘系统改造中的应用

刘 氏姣 ’ 张 继 梅 周 欣 , ,
(. 1 平煤 集团 天成环保 工程 公司 , 河南 平顶 山
2 中国矿业 大学 环境与 测绘学 院 , 苏 徐州 . 江
4 70 ; 6 0 0
2 10 ) 2 0 8
摘 要 : 绍 了“电 改 袋 ” 尘 系统 的 工 艺特 征 , 析 了 1 0th煤 粉 炉 烟 气 除 尘 器 系 统改 造 为 长 袋 低 压 脉 冲 袋 式 除 尘 介 除 分 3 /
器 的技 术 方 案 。 改造 后 , 尘 器 已 经稳 定 运 行 1 多 , 项技 术指 标 均 达 到 设 计 要 求 , 境 效 益 与 经 济 效 益 显 著 。 除 年 各 环
关 键 词 : 尘 系统 ; 袋 低 压 脉 冲 除 尘 器 ;Biblioteka 除 尘 器 ; 改 袋 除 长 电 电
Ab ta : s r ct The pr oces ar t s i e or s ch er t ac i cs ofr f m bi ierfom ectos a i e pi t (ESP ) s g fl r t el r t tc pr ci t or a du t— r emov s alsy 。
21 0 0年 4月
电 力 科
技 与 环 保
第2 6卷 第 2期
“ 改 袋 " 术 在 10 / 电 技 3 h煤 粉 炉 烟 气 除 尘 系 统 t
改 造 中 的应 用
Ap l a in o eo m ig b g h u e p e i iao r m P o n o ai n o 0t h p le ie o l p i t frf r n a o s r cp t trfo ES n i n v t f1 / u v rz d c a c o o 3 i e o l u t— r mo a y tm fr d b i rd s - e v ls se e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在130t/h煤粉锅炉改造中的应用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在130t/h煤粉锅炉改造中的应用
12 7
17 3
环流化床技术
改造。要求改
冷壁下部 向前弯曲构成布风板 ,风 帽焊在膜片上与两侧墙水冷 壁一起构成水冷风室 。两侧水冷壁全部更换为 t6mm 4 m、 / O x m 节  ̄ 距 6 mm钢管 , 4 管子之间加焊 圆钢 , 保证 了炉膛 的密封 。为保证 足够 的蒸发受热面 , 在炉膛 内布置有两组水冷壁 隔墙 , 这是原煤 粉 炉所不 具有 的。改造后 炉膛受 热面 积 5 6 2 8m ,比改造前 的

大 的颗粒 ,分离下来的物料沿后水冷壁处 l 6只直径 1O m管 m l 口靠重力作用下 降到炉膛下 部, 进行 内循环过程。 二级分 离器采用下排气旋风分离原理 , 属中温分离。数量2 台, 布置 于转 向室处 , 分离烟气 中残留的颗粒 。二级分离器分离
下 的物料经灰斗 、 回料管 、 L型 回料 阀返 回炉膛 内 , 成外 4只 形
造之后锅炉出
力不变 ,并具 矸石 、劣质无
锅炉热效率, %
8l 9 2
8 8 1 0
13 . 2
备燃烧掺有煤 循环倍率
临界流化速度/ms (/ )
烟煤等低热值 分离器总分 离效率, % 燃料 的能力 。
9. 85 7
59 5 2. m 增加 了 1%。炉膛改 造后 容积 67 m,比改造前 的 5 0 4. 4
号锅炉进行循
名 称
本次改造是 在原煤粉炉 基础上改 为循环流化 床锅炉 。改
造技 术借鉴 了美 国巴威公 司最新 的第三代循 环流化床 锅炉的 设计 思想 , 总体上保 留了原 锅炉 的布置方 式 , 自然循环 ,r 即 叮 形 布置 , 吊后支 , 包位置不变 , 前 汽 钢架基 本不变 , 改造工作量 较 少 。结合原炉膛高度和分离器 的布置方式 , 采用 了较低的循环

基于CAT技术的130t/h煤粉锅炉炉膛温度场在线仿真显示

基于CAT技术的130t/h煤粉锅炉炉膛温度场在线仿真显示

1 概 况
巴陵石油化 工有 限责任 公 司热 电事业 部有 4台 10 / 3 h和 1台 2 0 / t 2 h锅炉 ,主要 是 为公 司提供 蒸 t
汽和 电力 。近年 来 ,锅 炉燃 用的煤 种热 值远低 于设
算 方法来模 拟 电站 锅炉炉 内的气 固两相 流动 已成为
研究 炉 内流动 、传 热和燃 烧 的重要 手段 ,该模 拟技
On l esmua in ds ly o 3 th c a olrf r a etmp r t r —i i lt ip a f1 0 / o l i u n c e e a u e n o b e
fe d b s d o i l a e n CAT e hn l g tc oo y
术 能对 锅炉 和燃烧 器 进 行特 性 分 析 和变 工 况分 析 , 以预示炉 内的气动 特性和 燃料 的燃 烧效率 ,指 导优 化运行 , 而发展 了计算 机辅 助数 值试 验 ( AT) 从 C 方 法 。通 过试 验研究 和计算 机数 值模 拟试 验分 析 ,有 效地模 拟锅 炉实际运 行状 况 ,对指 导生 产和理 论研 究都有 重要 的意义 。
Ab t a t Ac o d n o t e e itn o l r p o l ms,r l v n n e e ft e b i rwe e o - i e c le t d o h a e src : c r ig t h xsig b i r be e e e a t id x s o h o l r n ln o l c e n t e b s e o mp o i g me s r me t i s r f i r v n a u e n n t ume t f wi d c a s s e n o n — o l y t m. Nu rc l a c l to o t r s s d t a c l t me ia c lu a i n s fwa e wa u e o c l u a e f r a e t mp r t r f l it i t n a d t e d t r e o d r e i . Fu n c e p r t r s o e ltme u n c e e a u e i d d s rbu i n h a a we e s c n a y r bu l e o t r a e t m e a u e wa n r a — i

基于WinCC的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监控系统的设计

基于WinCC的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监控系统的设计

基于WinCC的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监控系统的设计
徐春辉
【期刊名称】《电子质量》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以PC作为上位机,西门子公司的S7-300PLC作为下位机,并以PCT-Ⅱ型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为物理模拟对象,构建过程控制实验系统.以WinCC作为上位机的组态软件,在上位机PC和下位机PLC之间通过现场总线PR0FIBUS_DP进行通信,通过VB开发了显示整个过程控制实验系统运行过程的ActiveX控件,从而建立了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的监控系统.
【总页数】2页(P28-29)
【作者】徐春辉
【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73
【相关文献】
1.基于EFAT/P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的智能PID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 [J], 阿卜杜穆太力普·阿卜杜拉;帕孜来·马合木提
2.基于过程控制的综合实验装置设计 [J], 谭亚丽;樊文侠;宋科
3.基于WinCC的过程控制实验平台设计研究 [J], 王跃飞;夏义江;李红星
4.基于C/S构架的分布式计算机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的设计 [J], 梁秀满;刘振东
5.基于STEP7和WinCC的过程控制仿真实验设计 [J], 盖文东;曲承志;刘杰;张宁;张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SN 1000-0054CN 11-2223/N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T singh ua Un iv (Sci &Tech ),1999年第39卷第3期1999,V o l.39,N o.37/3423~26130t /h 煤粉炉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研制*徐春晖, 徐向东, 吕泽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北京100084 收稿日期:1998-06-01 第一作者:男,1970年生,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攀登计划B(85-35)文 摘 针对目前国内大部分工业锅炉效率偏低以及自动化水平低的情况,研究了一套适合于中小煤粉炉使用的先进的计算机监测和自动控制系统。

该系统可实现多冗余、多策略控制,提高了监控系统的可靠性。

针对锅炉和供汽管网组成的系统大滞后、强惯性和严重非线性的特点,在锅炉负荷控制回路中,采用Fuzzy -P I 双模控制器。

即在控制系统中,常规控制与智能控制并存。

该系统除了可进行实时监测及燃烧控制外,还采用了最佳风煤比自学习系统和风煤比在线自寻优策略,维持锅炉的最佳工况工作。

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青岛碱厂自备电站130t /h 煤粉炉。

关键词 煤粉炉;模糊控制;计算机监控系统;风煤比分类号 T K 223.7 目前,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工业锅炉,这些锅炉在使用中普遍存在着效率偏低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 煤种多变,使得运行工况经常偏离最佳工况; 自动调节水平低,基本上是手动,不能随着外界负荷的变化及时地调整锅炉的出力,影响锅炉的效率。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研究了一套适合于中小煤粉炉使用的先进的计算机监测和自动控制系统。

该系统除了可对锅炉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及燃烧控制外,还采用了最佳风煤比自学习系统和风煤比在线自寻优策略,维持锅炉在最佳工况工作。

实现了多冗余、多策略控制,提高了监控系统的可靠性。

整体控制系统采用常规控制与智能控制并存方案。

在锅炉负荷主控制回路中,采用Fuzzy -PI 双模控制器。

运行表明,本系统在保证满足外界负荷的同时,可节煤近4%。

1 130t /h 煤粉炉简介型号为B&Bw -130/3.82-M ,自然循环固态排渣煤粉炉,设计效率为91.7%,运行比较稳定。

原有一台给水调整器(KMM 表),一台蒸汽温度调整器(DDZ-Ⅲ型调节器),两台热工保护装置(灭火保护及送引风给粉磨煤联锁装置)。

给水调整器采用三冲量控制算法,蒸汽温度调整器采用串级PID 控制算法,控制效果尚可。

所以我们利用原有模拟调节仪表与新加的燃烧控制来构成计算机监控系统。

2 监控系统主要设备配置及功能2.1 中央控制机Intel586工业控制机一台(主频166MHz,内存32M B,硬盘1.2GB,9cm (3.5″)软驱,53cm (21″)彩色CRT ),附属设备还有一台触摸屏(美国M icr oTo uch 公司产品),一台EPSON1600打印机。

作为整个系统的中心,具有以下功能:1)实现整个系统的高级控制策略,包括用模糊控制的方法调节锅炉出口汽压,以及送风量、炉膛负压和一次风压的常规控制;实现最佳风煤比自学习系统和风煤比在线自寻优策略;2)采集各测点数据信号,向周边设备输出控制信号;3)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包括各种漂亮实用的画面(系统图、流程图、报警画面、实时及历史趋势图、棒图、报表等等);4)定时自动打印,并接受运行人员的指令;5)可与上级微机通过M odem 进行通讯。

2.2 周边设备主要包括有10台IPM PLC(可编程控制器)、数采板三块(PCL-813B,32路全隔离A /D 板)、PCL-725继电器板一块、PCL-72712路D/A 板两块、PCL-747通讯板一块、传感器组、变送器组等,主要实现功能如下。

1)PLC 实现部分数据采集和常规控制策略。

采集的信号包括主汽压力、炉膛负压、烟气含氧量、一次风压、给粉机转速等需控制的量;控制功能有:8台给粉机转速控制、总送风门控制、4个二次风门的控制、两个引风导叶的控制。

这些控制功能只有在中央控制机故障时才投入。

2)3块数采板完成全部的数据采集任务;两块D/A 板完成控制量输出任务;继电器板完成开关量的采集任务;3)传感器组感测温度、压力、压差、流量、烟气含氧量,并通过变送器组转化为4~20m A 的标准电流信号,传送至数采板与PLC 。

4)配电器组负责将部分原有测点信号引入中央控制机。

2.3 监控系统结构示意图监控系统结构示意图见图1。

图1监控系统结构示意图锅炉本体继电器板传感器组变送器柜配电器组A/D 板给粉调速电机送风总阀两个引风阀门四个二次风阀ZC -1A 操作器电气转换器电气转换器电气转换器气动执行器气动执行器气动执行器DK -1B 控制器送风量控制PLC(一台)负压控制PLC(一台)一次风压控制PLC(4台)给煤量控制PLC(4台)PCL -747多通道串口D/A 板工控机CRT打印机3 系统控制策略本系统冗余部分由中央控制机、多个PLC 、原操作系统组成。

由低到高,可分为4种控制策略。

锅炉原有操作系统:此时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不投入,数据采集、监测系统可选择投入。

所有操作均在原操作台上完成。

控制系统下位机手动运行方式:此时各给粉机转速、引风导叶、送风总门、二次风门均可在控制室的CRT 上进行手动无级调节,PLC 处于开环运行方式。

控制系统下位机投入自动方式:此时所有PLC 投入闭环运行,通过采用常规控制或易于实现的智能控制方法实现对给粉机转速、引风导叶、送风总门、二次风门的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全面投入的运行方式:中央控制机投入闭环运行方式,高级控制策略投入使用,整个控制系统协调运行,保持系统运行在最佳工况。

该多冗余、多策略控制系统既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又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在中央控制机故障停机时,可以恢复原有操作系统,切入PLC 手动或自动运行方式。

在PLC 故障停机时,可以把中央控制机输出的控制信号直接切换到伺服机构上,由中央控制机同时实现模糊控制与常规控制。

现场运行表明,本系统具有优良的控制品质,完全可以满足对锅炉稳定、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

4 控制系统实现方法采用常规控制与智能控制并存设计方案。

具体可分为4个控制回路:锅炉负荷控制,一次风压控制,送风控制和引风控制。

整体的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

24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9(3)(注释:虚线表示实测信号)图2 控制系统结构图4.1 最佳风煤比自学习系统和风煤比在线自寻优策略 最佳风煤比自学习系统是指在运行过程中,根据运行人员的操作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学习各种常见工况下锅炉效率最高对应的风煤比。

这样在动态过程中,利用以前学习得到的较好的风煤比来确定送风量。

另外,这个学习过程是不断地在线进行的。

在稳定运行时,再利用自寻优策略进行微调。

风煤比在线自寻优策略,是通过对送风摄动信号的响应来判别当前的风煤比是否合适,搜索最佳风煤比。

具体说来,就是在稳定运行时,施加送风摄动信号,若炉膛烟温升高,说明新的风煤比比原来的好;否则再施加反向的摄动信号;若两个方向都没有取得更好的指标,则说明当前的风煤比是最佳的。

该策略对负荷及煤种等条件的变化具有自适应性。

4.2 负荷控制器在锅炉负荷主控制回路中,采用Fuzzy-PI双模控制器,主要考虑:1)模糊控制具有模糊逻辑的“概念”抽象能力和强大的非线性处理能力,且对过程参数的变化不敏感,不需对控制对象的物理过程深入了解就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控制效果。

由模糊控制特有的优点自然联想到利用人的经验,用模糊控制的方法对主回路进行控制,对锅炉负荷进行粗调。

2)基本模糊控制器固有的缺点是,在系统接近稳态点时,由于输入量在模糊集合上的投影就已经为零,控制器不再发生作用。

系统在此区域的动态特性完全依赖于系统自身的动态特性,使得调节品质变坏,集中表现为在稳态点附近发生小幅度振荡。

而此时系统已接近稳态,动态特性也接近线性,已适于常规控制器进行调节。

又因负荷控制是一个慢过程,因此在稳定点附近选用PI调节器进行微调。

3)模糊控制在中央控制机中实现,PI控制在PLC中实现,这种双模控制器可以保证在中央控制机不投入控制的情况下,也能对锅炉进行基本控制,便于实现冗余功能。

本控制器输入信号为锅炉出口汽压与给定值偏差及其变化率,包含基本模糊控制器模块和PI调节器模块,由一个选通开关控制。

结构示意图见图3。

····d tdeeeeu图3Fuzzy PI双模控制器示意图PI实测汽压+-给定汽压煤量控制器选通器UKFuzzy判决Fuzzy推理算法Fuzzy化CEEK图中EK,CEK,UK分别是误差e,误差变化率e和控制量u的量化因子。

u是煤量。

而煤量控制器是一简单的比例控制器。

4.3 一次风压控制器由于锅炉炉膛燃烧区各处的燃烧情况各不相同,总风煤比最佳并不能保证炉膛燃烧区各处的布风合理。

如何在采用最佳风煤比的同时,合理分配各段风量(一、二次风的比例,一、二次风在各个角的分配),对实现锅炉高效燃烧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次风25徐春晖,等: 130t/h煤粉炉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研制压控制器有两个任务,即保证一次风箱风压在一定范围内(该范围与锅炉负荷成线性关系),并保证燃烧区4个角二次风量均匀。

4.4 送风控制器要维持锅炉的经济燃烧,提高锅炉的效率,必须使空气和燃料维持适当的比例,即采用最佳风煤比。

在送风量的控制中,最佳风煤比 根据锅炉热负荷的变化情况利用最佳风煤比自学习系统和风煤比在线自寻优策略给出,送风控制器采用简单的PI调节器控制送风阀的开度。

4.5 负压控制器由于引风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的时间常数较小,采用PI调节器控制炉膛负压就可以很好地把炉膛负压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5 软件编写为了使用户在不需要编写代码程序的基础上就可以生成所需要的应用软件,我们提供了一个功能很强的组态软件。

组态软件和运行软件两部分之间用组态数据文件传递组态信息。

组态功能主要包括:实时数据库生成(记录编辑、记录打印、记录转换、记录连接),历史数据库生成(历史记录的编辑、历史库与实时点连接功能),图形生成(流程画面底图编辑、动态显示点的编辑、动态点与实时点或历史点的连接、趋势曲线配置、棒图配置),报表生成(底表的编辑、数据库点记录值生成、连接),连续调节功能(回路生成、回路与点记录连接)。

6 结束语经现场调试,本系统在锅炉负荷、一次风压、送风和引风4个控制回路及原有的给水、汽温控制回路协同作用下,明显改善了锅炉的燃烧条件,汽压的波动大为减小可节煤近4%。

提高了锅炉的整体运行效率。

本系统经过运行考验,性能稳定可靠,大大减少了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

参 考 文 献1邵裕森.过程控制系统及仪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2李友善,李军.模糊控制理论及其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23李士勇.模糊控制和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4冯俊凯,沈幼庭.锅炉原理与计算.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5张亮明,夏桂娟.工业锅炉热工检测与过程控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Development of a computer supervisory system for130t/h pulverizedcoal fired boilerXU Chunhui,XU Xiangdong,L U ZehuaDepart ment of T her mal Eng ineering,T sing hua U niver sity,Beijing100084,ChinaAbstract Due t o the ver y low efficiency and low-level auto mation of most of the curr ent domestic industr y boiler s, t his paper pr esent ed an advanced co mputer super viso r y sy st em suitable fo r medium and small sized pulver ized coal fired boiler.T he system r ealized mult i-r edundant and m ulti-strat egy contr ol,w hich incr eased the deg ree of r eliability.A fuzzy-P I contr oller is designed in load contr ol circle accor ding to the la rg e delayed,intensive iner tial and ser io us no nlinear char acter istic of the sy stem invo lv ing the bo iler and st eam supply netwo rk.T hat is,co nv entio nal co nt ro l and intelligent contr ol are concurr ent in t he system. T he system can r ealize r eal time superv ise and co mbustion co nt ro l.A t the sam e time,it adopted t he o ptimal air/fuel r atio self-lear ning system and online self-o ptimizing str ateg y in o rder t o mainta in t he o ptimal st atus o f the bo iler.T he sy st em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the130t/h pulv erized coal fired bo iler of the Self-supply Po w er Plant of Q ing dao A lkali Co rpor atio n.Key words pulv erized coal fir ed bo iler;fuzzy co ntro l;computer superv isor y sy st em;air/fuel r atio26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