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5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5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5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一、说教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及想象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数学学习的快乐,并养成热情好客尊敬长辈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是学生会用自己的的语言描述上下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是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是这样实施教学的。

二、说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步骤:(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为小动物找家,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确定了小鸟,小兔和松鼠的位置。

这一情境的创设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上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揭示主题,探索新知课件先出示两只小动物,引导学生说说这两只动物的位置关系,再引导学生用“谁在谁在上面,谁在谁的下面”说话。

由于上下关系具有相对性,当出现三只小动物时,学生可能就不会准确描述它们的位置了,为了解决这个教学难点,我让学生先讨论后汇报,接着我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当小松鼠跟小兔比时,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当小松鼠跟小鸟比时,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这样就帮助学生准确地构建起上和下位置相对性的概念,再引导学生说,如果三只小动物比时,小鸟在最上面,小兔在最下面,松鼠在小鸟和小兔的中间,为了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及时反馈,我把小鸟与小松鼠位置调换,再让学生说一说,之后引导学生小结:当我们在描述物体位置关系时,要清楚它是跟谁比,在说的时候应该具体说出它在谁的上面,或者它在谁的下面。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引入,先解决小鸟和小兔两只动物的位置关系,再解决小鸟、小兔子和小松鼠三只动物的位置关系,由浅入深,有效引导学生掌握新知。

(三)操作实践、巩固新知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就地取材,先根据我的提示,让学生动手摆好数学书、作业本、铅笔盒,并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然后再让学生互相摆一摆,说一说。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9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9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 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讲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挂图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来了,它对小猴子说:我买
9个。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
生4:我们是把8个小朋友分成5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两组,然后把这5个小朋友和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 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1、课件出示人民币面值图片,说出人民币币值。(学生举手抢答) 2、填空:(指定小组一个个回答) 1元=(10)角,10角=(1)元 2元=(20)角,20角=(2)元 7元=(70)角,40角=(4)元 5元=(50)角,80角=(8)元 9元=(90)角,60角=(6)元 (二)例5(以趣激学) 1、彤彤要买一袋牛奶,牛奶是1元两角,可是彤彤没有面值一元的人民币,只有一些面值1角的人民币,他该怎么给钱呢? 2、让学生思考后举手发言,说出方法。(板书:人民币简单的计算) 3、教师再次根据学生描述的方法进行课件直观演示。 1元2角=12角(板书),让同学齐读一遍,并让几个后进生复述。 4、彤彤转天又买了一杯酸奶,给售货员18角,你们知道酸奶是几元几角吗? 18角=1元8角(板书) 5、点名回答,说出原因,并让后进生复述。 6、练习(指定小组一个个回答) 1元3角=(13)角,15角=(1)元(5)角 4元6角=(46)角,24角=(2)元(4)角 6元1角=(61)角,53角=(5)元(3)角 5元7角=(57)角,89角=(8)元(9)角 9元5角=(95)角,67角=(6)元(7)角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7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7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7篇篇一: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具准备1、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课件及人民币有关挂图。

2.1角的硬币10个,用胶布粘连在一起;1分的硬币l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3.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

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1.10十一是( )十 1个十有( )个一2.一百有( )十十一百有( )个一3.2个十是() 5个十是( )二、新授1.揭示课题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板书:元、角、分)2.教学例1教师: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教学挂图,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 (2)它是什么模样的?3.教学例2(1)出示一枚一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

(2)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一个1角硬币可以换几个1分硬币?1角=10分(3)出示10个l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

又出示1元问:“谁知道l0角和l元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推出1元=10角。

(板书)(4)引导学生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三、巩固练习。

四、布置作业1.填空。

(1)1张5角饯可以换()张1角钱。

(2)1张1元钱可以换( )张5角钱。

(3)1张1元钱可以换( )张1角钱。

2.填空。

70分=( )角 3元=( )角8角=( )分 10角=( )元篇二: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在计数物品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3、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18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18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18篇)篇一: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学习目标:1、学生依据问题经过独立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学生在比较数的大小的探索活动中,利用数的认识说明比较的方法,发展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感受数的大小,进一步发展数感。

3、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的价值,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发展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课前准备:ppt课件、计数器。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谈话: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

这些小动物和小朋友一样,每天都会背上小书包,去学校学习新的知识!小猪和小兔是好朋友,有一天,体育课刚下课,小猪就迫不及待的拿出跳绳,想和小兔子进行一场跳绳比赛!ppt显示:小猪跳了3个,小兔跳了5个。

提问:谁赢了?指出:要知道谁赢了,只要比一比两个数的大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5提问:为什么3小于5?指出:3在5的前面,所以3小于5。

2、谈话:小猪输了比赛,决定回家练习之后再战,而小兔觉得自己赢了就不再需要练习。

于是,第二场比拼有了结果。

ppt显示:小猪跳了12个,小兔仍然跳了5个。

提问:谁赢了?你是怎样比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2>5师:①12在5的后面,所以12大于5。

②两位数比一位数大。

3、谈话:小兔看到比赛结果就愣住了,心里十分难过,难过的不仅仅是输了比赛,更多的是因为自己太骄傲了而没有努力。

于是,小兔跟小猪商定,三天后再来一次正式的较量!4、ppt显示第三次比赛结果:小猪跳了38个,小兔跳了46个。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1、两位数比大小,十位大就大。

(1)提问:38和46谁大呢?你是怎么比的,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学生交流,可能的想法,只要回答合理都给予表扬和肯定。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8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8篇)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预习要求:看课本第2、3页,与同学说一说自己看懂了什么。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其中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

教学过程:一、游戏中梳理回顾(1)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就来搭积木。

先请每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搭什么。

学生小组内商量后,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边搭边注意观察这些积木的形状,有哪些是自己认识的?(2)在学生活动后,指定几名学生拿出已经认识的积木,并介绍它们的形状,相机也让其他学生找一找相同形状的积木。

二、探索中合作感知(1)引导认识长方形。

①看一看、摸一摸。

讲述介绍:(教师依次指长方体的几个面)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是长方体的另一个面,这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体有6个面。

布置操作:请你任意选择一个面,正对着自己,仔细看一看它的形状,再用手摸一摸。

②画一画。

动一动脑筋,把自己选择的面的形状在纸上画下来。

想一想,该怎么画呢?让我们来动手试一试吧。

③比一比。

请小朋友把自己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教师借助实物投影仪进一步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大家画的长方体的一个面,有的是这样的,有的是这样的……④揭示名称。

想象:让我们闭上眼睛把刚才看见的图形再想一想。

指出:像这样的图形虽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横着,有的竖着,但我们都把它们叫作长方形。

⑤找一找。

你们手中的长方体还有哪些面的形状也是长方形的。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4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4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4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生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识别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育学生的想象力气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学问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课时目标:1、在分类、观看、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八生疏几何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名称。

2、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教学活动,积存观看、思考、沟通的学习活动阅历。

3、培育观看、表达、归纳力气,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在分类、观看、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八生疏几何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名称。

教学预备:学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的学具、橡皮泥一盒教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各一个,PPT课件师:认真观看,找一找两幅图有几处不同?一.动手动脑,感受知。

1、师: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生疏它们,〔出示立体图形图片〕。

你要是生疏它们就和它们打声招呼,说出它的名字。

〔生说说立体图形的名字,师贴在黑板上〕2.把这四种图形分成两类,你怎么分?学生分一分说一说。

3、课堂活动二:感受立体图形。

〔1〕看一看师:〔拿出长方体实物〕请大家也拿出自己的长方体,先数一数它有几个面。

〔引导学生有挨次的数〕学生自己数正方形的面〔2〕比一比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同桌说一说,再全班沟通。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全班沟通,评价。

〕2、呈现学生的比较方法。

3、课件呈现: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4、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比较圆柱体和圆〔3〕课堂活动三:摸一摸师:闭眼睛,摸一摸,四种立体图形,有什么感觉?再说说他们的名字三、课间活动四、课堂活动四:生疏和赏识生活的图形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实物,让孩子们与所学四种立体图形连线。

2.数一数3.认一认,数一数五、总结,评价这节课,你和哪些图形成了好朋友?评价你的表现〔你能到到几个水滴娃娃?〕六、课堂活动延长用你生疏的立体图形设计一幅画。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5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5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5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一、班级情况分析:本学期一年级学生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

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

据幼儿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

有的活泼开朗,还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

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

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

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白话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数学一年级下教案篇一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案板书教学设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89页教学目标1.经历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退1作10”的原理。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2.在观察、操作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笔算减法的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退位减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进行笔算退位减法计算.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50根小棒、投影仪、投影片或多媒体计算机软件、口算卡片,学生准备50根小棒.教学过程:(一)铺垫1.指名回答13-9=17-8=32-5=15一7=14-6=40—3=2.改错并说明理由3.指名板演:(用竖式)42-21=?4.提问: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应注意什么?(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你喜欢集邮吗?邮票上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瞧,小星和小梅就是集邮迷,他们正在欣赏自己收集到的珍贵邮票呢。

(呈现例题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可以怎样解决?(1)小星和小梅一共有多少张邮票?这个问题我们已经会解决了,怎样列算式?50+26=76(张)(2)小星比小梅多多少张邮票?这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三)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1)提问小星比小梅多多少张邮票?你能列出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0—26=(2)谈话:50减26等于多少?我们可以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计数器来拨一拨。

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先想一想,然后动手试一试。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10篇】篇一: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几个一则是在个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能正确地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和顺序。

能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

教学教具:计数器、数位表、课件、学具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这是什么?你知道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吗?学生汇报:黄色纽扣有四十粒,蓝色纽扣有二十七粒,粉色纽扣有三十三粒。

教师:你知道这些数该怎样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块知识(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教学例3 用学具摆40根小棒。

教师:先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4捆小棒(即40根)应该摆放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呢?学生:试着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40,边拨边说:4个十在十位上,拨4颗珠子。

教师:你能对照着计数器写出这个数吗?说说你是怎么写的?学生汇报:十位上有4个珠子,对着十位写“4”,个位上没有珠子,就对着个位“0”。

教师:大家一起来读出这个数。

学生齐读。

(读作:四十)教师说明:读数时先读十位上的数,再读个位上的数。

教师:27和33又该怎样摆小棒?在计数器上如何拨珠?写法与读法该怎样做呢?在小组内试一试。

学生小组尝试探究,完成学习活动。

教师讲解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33中的两个“3”意思一样吗?学生交流汇报:不一样。

左边的“3”在十位上,表示的是3个十;右边的“3”在个位上,表示的是3个一。

教师小结: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相同。

教师:三种颜色的纽扣一共是多少粒呢?(100粒)100用小棒怎样摆?学生汇报:摆10捆小棒。

教师出示图片。

10个十在计数器上该怎样拨珠呢?学生个别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请学生对着数位表,同桌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二、三位分别是什么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写数和读数是从哪边(左边和右边)开始的?引导学生概括小精灵的话: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认识米》: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

能根据初步形成的1米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与思考。

2、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逐步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米尺、卷尺、剪刀、绸带、胶带、标签纸等。

学生按小组准备:米尺、卷尺、剪刀、绸带、标签纸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测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的身高是多少(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用了同一个字“米”。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米(板书课题)。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作单位。

二、初步认识1米1、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

谈话:老师的身高是1米72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估计)谈话:大家都想估计,那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请两个同学把这卷绸带慢慢地拉开,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拉开的绸带,如果你觉得拉开的绸带的长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

(学生活动)启发:(指拉开的绸带)这段绸带的长正好是1米吗怎样才能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可以用尺量一量)[说明:对于“米”,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从身高谈起,再让学生大胆地进行估计,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了知识的生长点,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2、认识1米。

出示米尺。

谈话: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米尺,看一看1米有多长。

提问:看一看、数一数米尺上的刻度,你能发现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3、用米尺量。

谈话:怎样用米尺量出刚才绸带的长度是不是1米呢谁来试一试指名量出一根1米的绸带,再让每个小组照样子量出1米长的绸带。

提问:张老师想知道到底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谁来帮老师量一量(学生测量后,在1米的位置贴上标签)谈话: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自己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呢同桌合作,互相量一量。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五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五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五篇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1一、认识图形(二)单元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

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单元难点: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第一课时:认识图形(1)教学内容:认识图形(1)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剪刀教学过程:一、复习。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四条边长度都相等)二、新课。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篇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篇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篇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1.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会判断轴对称图形,能找出对称轴。

2.通过自我理论、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操作才能、分析^p 推理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

3.通过观察、讨论、创作,使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用学生喜欢的事物、人物创设课堂情景,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积极探究新知。

在导入新课时,利用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漫画人物——三毛,创设情景:黑板上画一个缺眼睛,少耳朵的三毛,请学生画出来。

孩子们都踊跃地上黑板添眼睛,画耳朵,可其他同学总觉的不满意,其中一位同学获得大多数人的赞同,于是邀请她介绍经历。

生:耳朵和眼睛都要一样大小,都要互相对称。

学生从画三毛头像中意识到“对称”二字,为学习新课作铺垫。

二:联络生活,引导探究。

电脑演示:飞机、机器猫、蝴蝶、京剧脸谱、建筑物等轴对称图形。

学生哗然,非常欣赏,气氛非常活泼,纷纷谈各自感受。

生A:这些图片我都很喜欢,但我比拟喜欢机器猫、蝴蝶的图片,太漂亮了。

生B:我喜欢蝴蝶,颜色鲜艳,而且左右对称,看了很舒适。

生C:有一局部的图片,如蝴蝶、京剧脸谱都是左右对称的。

生D:很多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很美。

师:确实是的,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很漂亮,你想自己制作一张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吗?试一试。

同桌两人合作画画,有的学生直接在纸上画;有的学生先画一半,再画另一半;有的学生把纸对折再画;有的学生用剪刀剪……方法各异。

制作完毕,把局部学生的作品展示,并介绍制作的方法和过程。

并让学生谈谈这些作品共同的特点。

生E:两边都对称。

生F:这些作品都可以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

师:那老师也来试一试,把纸对折,用手随意撕了一个图形,问学生这个作品是否有那样的特点。

生齐答:有。

师:具有这种特点的图形,我们叫它轴对称图形,你知道中间这条直线是什么吗?生: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合集11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合集11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合集11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1.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1)9+( )=15 (2)9+( )=18①15-9=( ) 18-9=( )(3)9+( )=14 (4)9+( )=17②14-9=( ) 17-9=( )二、课堂练习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布置作业。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能在图中按要求描绘出所走的路径。

2.能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正确找到最近的路线。

3.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4.在多次的分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意识和小组相互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能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正确找到最近的路线。

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意识。

教学难点:能尽可能地多找出不同的行走路线。

能培养学生的小组协作精神。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15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15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15篇】我们的课本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形,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进行的一系列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的内容,欢迎浏览,内容仅供参考!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生活实际情形,体验“改商”的进程。

2、能正确运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运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视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控“改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形:某学校要秋游啦,同学们纷纭在做准备,四(1)班有41个学生,老师想让同学们戴上红色的帽子,这样好辨认自己班上的学生。

超市里有8元、9元、10元的。

红色帽子,而班费只有400元,请你帮老师算算,可以买那种帽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购买方案)二、建立模型。

1、同学们都准备好了,来到了大操场,电脑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根据情形图,提出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

(1)说一说了解了哪些已知条件。

(2)学生独立试做,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讨论估计试商。

272÷34=先估估大致需要几辆车(3)全班交换,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明确把除数“34”看作“30”来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3、启示学生想一想,怎样试商?会发觉什么技能。

(学生自由发言,或者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什么时候商会小?)4、由学生发觉提出并解答:积大了说明什么?为何会大呢?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肯定商?5、连续完成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解题的进程中由学生发觉提出并解答:积小了说明什么?为何会小呢?6、引导学生先用估算的方法,然后再进行运算。

三、知识运用及拓展。

1、知道改商。

2、完成“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商的大小情形。

第2题:认真视察,小组内说一说,解决五年级学生如果都坐大客车,需要几辆?3、完成“练一练”,可以适当扩充。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15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15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15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内容:8和9的组成P55 P60 3、4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8、9的组成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才能重点难点:掌握8和9的组成教学准备:星星,课件一、引入课件出示:蔚蓝的天空上星星在闪,月亮奶奶想把星星摆成两份,假如是你会怎样分呢?学生看课件,背景乐《小星星》二、新授1、请你拿出学具,在小组里摆一摆,你能分几种?学生分组动手操作汇报,说一说你分了几种?你是怎样分的?观察,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每一种分法吗?看到8可以分成7和1,你能想到什么?假如是9颗星星,又可以怎样分呢?学生动手操作后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师出示课件演示9的分成,学生填书上的空。

2、读一读学生互相读8、9的分组成3、做游戏4、猜数5、拍巴掌6、小猴跳三、练习1、P55做一做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完成2、P60 3 4 5 63、小黑板出示4、成找朋友的游戏四、课堂总结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什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2 教学目的1、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组成数序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2、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

3、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初步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20以内数的组成及加减法。

灵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审清题意。

教学难点关键教学资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时间安排老师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加减法的意义二、进步计算才能的训练。

三、小结1、出示图。

师: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用加法呢?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把两局部合起来,用加法计算:6+4=10。

师:这帽图还可以怎样列式?生:4+6=10。

师:在日常生活中,6+4=10这个算式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例子,说说加法算式的其他内涵。

2、出示图。

〔1〕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10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10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10篇】二年级数学教案篇一教学重点:选择信息、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教具准备:小黑板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口算卡,指名口算。

2、师谈话,聪聪所在的班级有36人,他们要参加学校组织的体操表演赛,请帮助他设计一下列队方案。

二、自主探究学生自己设计列队方案,并用算式表示。

三、小组交流1、小组交流时教师要深入小组,引导学生交流怎样想的。

2、小组推选组员小黑板板演。

(只板演算式。

)四、全班交流研讨1、小组讲解员结合算式讲解、设计列队方案。

2、其它小组补充。

3、质疑:还有其它方案吗?(除了板演的)五、自主探究28页提问题1、自己选择信息提问题并解答,把算式写出即可。

2、小组交流后板演。

3、小组讲解员结合算式讲解选择的信息和提的问题以及自己是怎么想的。

六、专项训练练一练第四题聪聪的问题。

七、课堂小结谈谈你学到的知识。

八、综合训练1、练一练第1题。

2、练一练第2题、4题的第二问。

3、练一练第3题,每小组为1组,进行接力赛。

二年级数学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教具准备:多媒体,挂图学具准备:正方形纸教学过程:活动一:1、上学期我们一起认识了四个描述方向的词语,哪位同学能来说一说是哪四个词语?生:东、南、西、北。

2、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来辨认方向呢?生1:可以看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是东方。

生2:可以看北斗星所在的方向就是北方。

生3:可以利用指南针,指针指向的方向就是南方。

3、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那你们知道怎样在图纸上标识方向吗?生:可以在旁边画一个箭头,如果指向上而且写上北字,就表示的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现在我面朝北方,我的后面是什么方向?(南方)我的左边是什么方向?(西方)右边是什么方向?(东方)谁能来象我这样说一说你们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生描述) 5、那么你知道位于你的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有谁吗?请你们同桌两人相互说一说。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4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4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4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知道“一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两两配对(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对“比较”的结果能够说理,并能够说出多、少、一样多,多了几个,少了几个。

[能力目标]:1、通过不同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对应与比较的方法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用两两配对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难点: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对应方法。

教学过程:一、看图编故事,提出并解决问题。

1、今天喜洋洋和他的朋友们来陪我们一起学习,大家高兴吗小羊们得到一个消息,小朋友们去游乐场了,我们也去看看,他们正在玩什么呢(出示主题图:玩碰碰车)2、你能看图说一说吗(看图描述)3、仔细观察,车够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一辆车乘一人,有一个小朋友没有乘到车)(师贴碰碰车和小朋友,一辆对一人)(连线对应)4、现在请大家把车和人比一比,(出示课题《比一比》)然后说说你比的结果是怎么样的(1) 根据结果进行语言训练:( )比( )少,少( 辆 )。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并将相应图片贴入)(2)我们可以这样说比的结果,还可以怎么说呢( )比( )多,多( 人)。

(师板,贴入图片)5、用一辆车对一个小朋友的方法进行比一比,而且还会口述比的结果。

可是,有个小朋友不高兴了,为什么呢(没车乘)那怎么办他想和大家一起玩,能帮他想个解决的办法吗(再来一辆)(师贴) 现在请小朋友再来把车和人比一比,结果怎样(师板)车和人一样多。

(同样多)6、我们会用一个对一个的办法来比,而且还会根据比的结果说三句话(学生口头重温)。

二、手指操小羊们告诉我们小胖要过生日了,我们赶快活动下手指,也去帮忙。

(音乐,学生做手指操)三、巩固操作,加深理解1、小巧分蛋糕是谁和谁比呀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动手(描述比的方法,并说一说比的结果)2、小丁丁分吸管学生说是谁和谁比,在脑子里想结果,和同桌说一说比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了解和掌握个位、十位的数位的概念。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4、能够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前面10以内的数是以“个”为计数单位,以“十”为计算单位,在11~20以内数的认识里初步认识过,但由于数目较小,有一定的局限性,认识计算单位“十”主要在这一单元完成。这部分内容涉及了数概念的基本内容,如数位,比较数的基本方法等,所以它是认识多位数的基础。
教学方法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学准备
教具
数字卡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
学具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1、复习:
1.出示口算卡片:
13-4= 15-6= 17-9= 14-7= 11-5=
复习旧知,为新授做铺垫
新授。
(20分钟
1、教学例7。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已有的数字用彩色笔写)指定学生填写。师生共同订正。
(2)让学生回答例7提出的两个问题。
A、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知识与
能力
使学生在掌握十几减8减9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7减6减5的方法。
学生
预习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含预期目标)
复习。
(5)分钟
1、读出下列各数。
35、76、89、90、96、100
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九、九十三、八十、三十、一百
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2)一个数,百位上是1,十位、个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2)出示计数器图。
让学生观察后问: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39○45,又问:“39和4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里填上“<”大家齐读式子两遍。
另一幅图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3、做课本第39页“做一做”。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螽铁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
“生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NO.12用数学
科目
数学
教学对象
一年级
授课教师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4.另外几幅图学法一样,适当进行环保教育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生和同桌说说图意,然后动笔填写空格。
四、练习:
学生自编应用题,其他同学列式在课堂练习本上
如:我们班组成学习小组,有两个组,一共有16个人,第一组有9个人,那么第二组有几个人?
五、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作业
板书设计
用数学练习
11-9= 14-6= 16-7= 12-3= 18-9=
2.看图填算式:
(学生动手摆算式)有15个
12-4=8 12-8=4 15-7=8
二、导入:出示P20森林动物图
这幅美丽的图上画的是哪里?
三、新授:
1.引导学生看图,准确叙述图意,并能提出问题。2.谁能完整的把意思说一遍?
3.列式计算。算式里的15、9和6分别指什么?
B、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第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教师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学生可对照数目表,做完后集体订正。
教师引导,学习新知
练习
(10)分钟
1、把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先从小到大排,再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35 60 71 90 19 100
教师说明:要把几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先要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数,把最小的数排在最左边,最大的数排在最右边,再把其他各数按顺序排。反过来,如果要把这几个数从大到小排,就先找出最大的排在最左边,最小的排在最右边,再把其他各数按顺序排。
教师先指定一个学生按从小到大排,排完后,齐读各数。然后打乱次序,再指定一个学生把这些卡片按数的大小,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2、比大小,在○填上“>”、“<”或()填适当的数。
47○37 88○90()<95()>66
35○36 61○59()<75()>()
3、游戏题:找朋友(投影片出示)。
我们班组成学习小组,有两个组,一共有16个人,第一组有9个人,那么第二组有几个人?
教学
本节课巩固了新知,为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题目提高了效率!
“生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NO.14整理复习
科目
数学
教学对象
一年级
授课教师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课题
NO.13用数学练习课
教学内容
书P20看图列算式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意,能提出问题。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在于们生活中。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热爱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
看懂图意,提出问题。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但由于数的范围扩大,100以内数的认识与20以内的数又有所不同。首先数数的难度增加了。学生虽然大部分都有口头数数的经验。但这种数数大多属于唱数的水平,学生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也不太容易,往往漏数或跳数。因此这里要指导学生手口一致地准确数数,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同时了解计算单位“十”。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螽铁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




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教学难点
看懂图意,提出问题。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预习要求
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学法指导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1.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发现什么规律?
2.四人小组里互相说说自己找的规律。
3.用你们自己的算术卡片自己排出一个有规律的表。
4.展示学生排出是算术表。
观察减法表,发现规律。
课堂练习
自主练习
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设计
整理与复习
18-9= 15-8= 15-7= 15-6=




把本单元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加深学生印象,提高解题速度!
2、教学例8。
(1)出示鸡蛋图。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个鸡蛋?右边有多少个鸡蛋?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8 26
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鸡蛋,哪边的多?(左边多)28和26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28和26相比较,28大,26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在28和26的中间板书“>”学生读式子两遍)
2.限时口算
3.看图列式说算法。
复习口算
整理发现规律
(10)分钟
1. 18-9= 15-8= 15-7= 1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