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西医诊断学》总结笔记(4)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西医诊断学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西医诊断学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西医诊断学第一单元症状学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见于布鲁菌病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第三单元检体诊断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得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得体征:支气管语音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得绝对浊音界就是:右心室9、第二心音产生得机理主要就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得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得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得机理:血流加速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15、洋地黄中毒得心律失常就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16、洋地黄量不足得心律失常就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心脏: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

――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1、二尖瓣狭窄: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2、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得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西医诊断学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西医诊断学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西医诊断学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西医诊断学第一单元症状学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见于布鲁菌病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第三单元检体诊断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心脏: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西医诊断学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西医诊断学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西医诊断学第一单元症状学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见于布鲁菌病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第三单元检体诊断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就是:右心室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就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就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就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心脏: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

――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1、二尖瓣狭窄: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2、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西医诊断学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西医诊断学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西医诊断学第一单元症状学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见于布鲁菌病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第三单元检体诊断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心脏: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

――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1、二尖瓣狭窄: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2、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西医诊断学》总结笔记汇总word资料10页

《西医诊断学》总结笔记汇总word资料10页

《西医诊断学》大纲梳理第一单元症状学细目一:发热一、病因:(一)感染性发热、(二)非感染性发热(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2、抗原—抗体反应、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4、皮肤散热减少、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6、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二、临床表现(一)发热的临床分度:(1)低热:37.5-38℃;(2)中等度热:38.1-39 ℃;(3)高热:39.1-41 ℃,(4)超高热:41℃以上(二)热型(掌握)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 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 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发热极期。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 小时内体温差达2℃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等。

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或以上,数日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如此反复多次,见于布鲁菌病。

6、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三)伴随症状:1、伴寒战:常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败血症、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疟疾等。

2、伴意识障碍: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的疾患。

3、伴咳嗽、咳痰:多考虑肺、支气管症状。

4、伴腹泻:考虑肠道感染,如肠炎、痢疾等。

5、伴尿频、尿急、尿痛:常考虑尿路感染。

6、伴皮疹、7、伴口唇单纯疱疹:常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等。

8、伴眼结膜充血:多见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

细目二:胸痛胸痛的部位: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疼痛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常牵涉至左肩背、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及小指。

食管。

膈和纵隔肿瘤的疼痛位于胸骨后,常伴进食或吞咽时加重,自发性气胸、急性胸膜炎和肺梗死的胸痛位于患侧的腋前线及腋中线附近。

西医诊断学重点笔记

西医诊断学重点笔记

西医诊断学重点笔记西医诊断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患者的体格检查、病史采集、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一系列手段,确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下面是一些西医诊断学的重要知识点和笔记。

1.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医生通过观察、触诊、叩诊和听诊等手段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的过程。

体格检查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而作出正确的诊断。

常用的体格检查方法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心血管系统检查、呼吸系统检查和腹部检查等。

2. 病史采集:病史采集是指医生通过询问患者及家属或者病历记录等途径,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症状表现、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等信息。

病史采集是诊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定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处理方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通过对患者血液、尿液、体液和组织样本等进行化学、生化、细胞学等检验分析的手段,以获得患者疾病的相关指标和生理状态的变化。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有: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免疫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4.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通过应用X射线、超声波、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技术,获得患者体内器官和组织的断面图像,以了解疾病的解剖结构、形态及其异常表现。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检查、超声检查、CT扫描和MRI检查等。

5. 诊断思维模式:诊断思维模式是指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通过整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信息,进行疾病的推理和判断的思维方式。

常见的诊断思维模式有: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和概率诊断等。

6. 诊断工具和技术:现代医学发展使得诊断学拥有了更加精确和高效的工具和技术。

例如,PCR技术可用于病原体的检测和基因突变的分析;纳米技术可用于细胞和组织的显微观察;人工智能技术可用于图像分析和数据处理,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7. 诊断误区和挑战: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常常会面临一些诊断误区和挑战。

西医诊断学重点笔记整理知识

西医诊断学重点笔记整理知识

西医诊断学重点笔记第一单元症状学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见于布鲁菌病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第三单元检体诊断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心脏: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

――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1、二尖瓣狭窄: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2、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2016年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各科重点总结--西医诊断学(必背)

2016年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各科重点总结--西医诊断学(必背)

第一部西医诊断学第一单元症状学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见于布鲁菌病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第三单元检体诊断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心脏: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

――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1、二尖瓣狭窄: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2、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西医诊断学》总结笔记(四)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西医诊断学》总结笔记(四)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西医诊断学》总结笔记(四)2、伤寒与副伤寒检查早期诊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四)自身抗体检测类风湿固子(RF)检查――可作为病变活动及药物治疗后疗效的评价(五)肿瘤标志物检测1、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1)原发性肝癌――AFP是诊断肝癌最特异的标志物(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若见AFP增高,提示坏死的肝细胞再生。

反之,提示肝细胞大量坏死。

(3)妊娠:异常升高可能为胎儿神经管畸形2、癌胚抗原(CEA)(1)消化器官癌症的诊断(2)鉴别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转移性升高八、尿液检查(一)颜色和透明度1、血尿――泌尿系炎症、结核、结石、肿瘤及出血性疾病2、血红蛋白尿(酱油色)――蚕豆病、阵皮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及恶性疟疾3、深黄色(胆红素尿)――肝细胞性黄疸及阻塞性黄疸4、乳糜尿(乳白色)――丝虫病5、脓尿和菌尿――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6、盐类结晶尿(二)比重――取决于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蛋白尿,失水减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肾小管间质病固定(等张尿)-肾实质严重损害(三)蛋白尿肾脏疾病,继发性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狼疮肾);肾外疾病(发热、高血压、妊娠、中毒、心功能不全)(四)管型1、透明管型――肾实质病2、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肾小球疾病白细胞管型――肾实质有活动性感染(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肾小管有病变。

3、颗粒管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肾盂肾炎,肾小管损伤4、脂肪管型――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中毒性肾病5、蜡样管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慢性肾衰,肾淀粉样变九、粪便水样或粥样稀便――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米泔样便――霍乱鲜血便――肠道下段出血(痔疮,肛裂)柏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灰白色便――阻塞性黄疸细条状便――直肠癌绿色粪便――消化不良十、痰液红色或红棕色――肺结核,支氯管扩张,肺癌粉红色泡沫痰――急性肺水肿铁锈色痰――肺炎链球菌肺炎,肺梗死棕褐色痰――肺阿米巴脓肿黄色脓性痰――呼吸系统有化脓性感染黑色痰――矽肺。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西医诊断学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西医诊断学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西医诊断学第一单元病症学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见于布鲁菌病6、不规那么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第三单元检体诊断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16、洋地黄量缺乏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心脏: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

――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1、二尖瓣狭窄: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2、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西医诊断学考试笔记总结

西医诊断学考试笔记总结

Babinski征:取位与检查跖反射一样,用竹签沿患者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至小趾近足跟部并转向内侧,阳性反应为拇指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Brudzinski征: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托起患者枕部,另一手按于其胸前。

当头部前屈时,双髋与膝关节同时屈曲则为阳性。

Gordon征:检查时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腓肠肌,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GS杂音:肺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杂音柔和,较局限,呈舒张期递减型,吹风样,于吸气末增强,常合并P2亢进,称GS杂音。

常见于二尖瓣狭窄伴明显肺动脉高压。

Hoffmann征:检查者左手持患者腕部,然后以右手中指与食指夹住患者中指并稍向上提,使腕部出于轻度过伸位。

以拇指迅速弹刮患者的中指指甲,引起其余四指掌屈反应则为阳性。

Kemig征:患者仰卧,一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成直角,检查者将患者小腿抬高伸膝,正常人膝关节可伸达135°以上。

如伸膝受阻且伴疼痛与屈肌痉挛,则为阳性。

Oppenheim征:检查者弯曲食指及中指,沿患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鼻窦:四对,分别为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

都有窦口与鼻腔相同。

扁桃体增大分度:不超过咽腭弓者为Ⅰ度,超过咽腭弓者为Ⅱ度,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者为Ⅲ度。

触诊方法:(1)浅部触诊法: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

(2)深部触诊法①深部滑行触诊法: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

②双手触诊法:用于肝脾肾和腹腔肿物的检查。

③深压触诊法:用于探测腹腔深在病变的部位或确定腹腔压痛点。

④冲击触诊法:用于大量腹水时肝脾及腹腔包块难以触及者。

第一二心音分裂见于:额外的心音,舒张早中晚,喀喇音。

对光反射:是检查瞳孔功能活动的测验。

直接对光反射,通常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

正常人,当眼受到光线刺激后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瞳孔迅速复原。

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

西医诊断学重点笔记(注释)

西医诊断学重点笔记(注释)

西医诊断学重点笔记第一单元症状学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X 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2、弛X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见于布鲁菌病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第三单元检体诊断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4、可引起颈静脉怒X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X期杂音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14、左心功能不全:舒X期奔马律多见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心脏: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

――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1、二尖瓣狭窄: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X期震颤;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心尖部S1亢进,舒X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2、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X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西医诊断学重点笔记

西医诊断学重点笔记

西医诊断学重点笔记一、引言西医诊断学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疾病的诊断方法、技巧和流程。

本文旨在总结西医诊断学的重点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二、西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西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史采集:医生需要与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病情发生的时间、症状的表现、可能的诱因等。

2.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观察、听诊、触诊等方法来获取关于患者身体状况的信息,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

3. 实验室检查: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获取血液、尿液等生理学指标的信息,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尿常规等。

4. 影像学检查:通过X光、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患者体内结构的异常情况,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帮助。

5. 病理学检查: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观察病理变化,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价值。

三、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1. 心脏病的诊断要点: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的诊断要点包括症状的特点、心电图的变化、心肌酶的升高等。

2.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要点: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要点包括咳嗽、咳痰的性质、胸部X光的表现等。

3.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要点:胃溃疡、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要点包括腹痛的性质、胃镜的结果等。

4. 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要点:尿路感染、肾结石等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要点包括尿频、尿痛的存在与否、B超的结果等。

5.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要点:脑梗死、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要点包括症状的特点、神经影像学的结果等。

四、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1. 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 病史对比:通过比较不同疾病的病史特点来进行鉴别诊断。

3. 体征对比:通过观察不同疾病的体征表现来进行鉴别诊断。

4. 实验室检查对比:通过对不同疾病进行实验室检查来进行鉴别诊断。

5. 影像学检查对比:通过对不同疾病进行影像学检查来进行鉴别诊断。

五、诊断学的发展趋势1. 人工智能在诊断学中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其在诊断学中的应用正逐渐得到推广。

西医诊断学重点笔记

西医诊断学重点笔记

西医诊断学重点笔记第一单元症状学热型八、、4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 以上,24 小时波动范围V 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 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见于布鲁菌病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第三单元检体诊断1 、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7、胸骨左缘第1、2 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心脏:周围血管征一一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

——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1、二尖瓣狭窄: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心尖部S1 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2、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心尖部S1 减弱,心尖部有3/6 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西医诊断学》总结笔记汇总

《西医诊断学》总结笔记汇总
1、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
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
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
2、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
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二、临床表现
(一)发热的临床分度:(1)低热:37.5-38℃;(2)中等度热:38.1-39℃;(3)高热:39.1-41℃,(4)超高热:41℃以上
(二)热型(掌握)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发热极期。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2℃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
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
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
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
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心脏:
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
(三)伴随症状:1、伴寒战:常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败血症、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疟疾等。2、伴意识障碍: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的疾患。3、伴咳嗽、咳痰:多考虑肺、支气管症状。4、伴腹泻:考虑肠道感染,如肠炎、痢疾等。5、伴尿频、尿急、尿痛:常考虑尿路感染。6、伴皮疹、7、伴口唇单纯疱疹:常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等。8、伴眼结膜充血:多见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测验知识点总结——西医诊断学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测验知识点总结——西医诊断学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测验知识点总结——西医诊断学————————————————————————————————作者:————————————————————————————————日期: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西医诊断学第一单元症状学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见于布鲁菌病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第三单元检体诊断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心脏: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诊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四)自身抗体检测类风湿固子(RF)检查
――可作为病变活动及药物治疗后疗效的评价
(五)肿瘤标志物检测
1、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
(1)原发性肝癌――AFP是诊断肝癌最特异的标志物
(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若见AFP增高,提示坏死的肝细胞再生。

反之,提示肝细胞大量坏死。

(3)妊娠:异常升高可能为胎儿神经管畸形
2、癌胚抗原(CEA)
(1)消化器官癌症的诊断
(2)鉴别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转移性升高
八、尿液检查
(一)颜色和透明度
1、血尿――泌尿系炎症、结核、结石、肿瘤及出血性疾病
2、血红蛋白尿(酱油色)――蚕豆病、阵皮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及恶性疟疾
3、深黄色(胆红素尿)――肝细胞性黄疸及阻塞性黄疸
4、乳糜尿(乳白色)――丝虫病
5、脓尿和菌尿――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
6、盐类结晶尿
(二)比重――取决于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
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蛋白尿,失水
减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肾小管间质病
固定(等张尿)-肾实质严重损害
(三)蛋白尿
肾脏疾病,继发性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狼疮肾);肾外疾病(发热、高血压、妊娠、中毒、心功能不全)
(四)管型
1、透明管型――肾实质病
2、细胞管型
红细胞管型――肾小球疾病
白细胞管型――肾实质有活动性感染(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
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肾小管有病变。

3、颗粒管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肾盂肾炎,肾小管损伤
4、脂肪管型――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中毒性肾病
5、蜡样管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慢性肾衰,肾淀粉样变
九、粪便
水样或粥样稀便――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
米泔样便――霍乱
鲜血便――肠道下段出血(痔疮,肛裂)
柏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
灰白色便――阻塞性黄疸
细条状便――直肠癌
绿色粪便――消化不良
十、痰液
红色或红棕色――肺结核,支氯管扩张,肺癌粉红色泡沫痰――急性肺水肿
铁锈色痰――肺炎链球菌肺炎,肺梗死
棕褐色痰――肺阿米巴脓肿
黄色脓性痰――呼吸系统有化脓性感染
黑色痰――矽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