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教学反思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光与色彩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教案苏教版
3、分组探究暗盒的秘密
(1)要求:四人一组,合作研究并分析、记录。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解决出现的各类困难。
4、总结分析活动
(1)在用检测器进行检测的时候出现了哪些情况?
板书列出各类情况(不亮、更亮、亮了)
(2)整理活动记录,画出暗盒里的电路图
教 学
方 法
实验探究、讨论法
教 具
暗盒、小电珠、导线、电池
实践
活动
检 查
板
书
设
计
3。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小电珠不亮——不通
小电珠亮了——通了
小电珠变暗了—-通了,但是增加了用电器
小电珠变亮了-—是增加了电池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老师手握两根电线,其中一根断了,怎样判断是哪一根?
2、学生讨论交流并验证猜测
二、学习新课
(一)判断暗盒里的电路的方法
1、提问:这些暗盒的秘密都在里面,外面只有一些接头,今天的任务就是要弄清楚暗盒里面到底有怎样的秘密。但在研究暗盒的过程中你们必须遵从下面两个条件:
(1)不允许打开暗盒.
(2)里面都是电路元件,就用断开的电路作为检测器.
2、谈话:你觉得应该怎样使用这个暗盒(演示)
(3)打开暗盒,与自己的电路图作对比,你能给自己评多少分?
(二)总结:
今天的活动非常有趣,同学们分析得很出色,灵活运用了以前学过的知识,今后,希望你们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和领域。
学生讨论交流
观察演示实验
分组探究暗盒
画出电路图
教学反思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电路暗箱》教学反思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电路暗箱》教学反思以下是我上完《电路暗箱》这节课后的教学反思:
一是要注重实验操作:本课的教学中,实验操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探究电路暗箱时,我让学生亲自动手连接电路,通过实验观察不同连接方式对灯泡亮灭的影响。
同时,我也提醒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不要随意拆卸电路元件。
二是要引导探究思维: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思考电路暗箱中的秘密,让他们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连接方式。
我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假设,并让他们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三是要培养科学态度:在探究过程中,我强调科学态度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科学实验需要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
我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让他们学会尊重科学事实。
四是要拓展知识应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让他们了解电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开关、插座等。
我鼓励学生思考如何优化电路设计,提高用电安全意识。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识到科学课教学需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教案
科目:苏教版五年级科学课题: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教师:杨春胜班级:五(7)班时间:40分钟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箱中的电路。
2、能够根据在检测器中观察到的现象对暗箱作假设性的解释。
3、能对检测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与反思。
4、能利用简单图形整理检测结果。
科学知识:1、知道不同的电路连接可以产生不同的现象。
2、知道解密暗箱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尊重证据、实事求是。
2、愿意去探究暗箱中的秘密。
3、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根据现象推测暗盒里的连接情况。
2、难点:有顺序地进行测试和记录,不遗漏。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连接好电路的暗盒、电池、小灯泡、导线(每组一套)四、教学过程1、导入(5min)师:老师手里握着两根导线,其中一根是断的,在老师不松开手的情况下怎么判断哪根是好的?哪根是断的?生:用导线连接的一节电池和小灯泡的简易装置检测。
师:画出装置图,请同学利用电路检测,交流感想。
(演示)生:小灯泡亮的电路是闭合的,不亮的电路是断开的。
师:松开手验证学生的猜想。
那么老师在检测装置中加入一个小灯泡,请观察小灯泡的变化。
(演示)生:小灯泡变暗了。
师:这是应为增加了用电器,如果加入一节电池,观察小灯泡的变化。
(演示)生:变亮或不亮。
师:电池同极相连小灯泡不亮,异极相连小灯泡会变亮。
刚才导线的检测太简单了,今天我们就来检测未知的电路——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板书课题)2、新授师:出示一个暗盒,这个暗盒的秘密都在里面,外面只有一些接线头,在不打开暗盒的情况下想知道暗盒里的电路怎么办?生:思考并回答。
(用刚才的简易装置检测)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
今天我们就是利用这个装置来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我们把这个装置叫做电路检测器,下面请同学们做笔记。
(2min)生:做笔记。
(电路检测器是有电池、导线、小灯泡组成的。
旁边附上装置图)(3min)师:这个暗盒里有些接线点之间是导线连接的,有些是断开的,有些连着电池,有些连着小灯泡。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公开课教案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原理。
2. 培养学生利用科学方法探究电路现象的兴趣和能力。
3.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路的概念及其组成2. 电路的简单分析方法3.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路的概念、组成和简单分析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路现象。
2. 使用实验器材,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暗盒里的电路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电路概念及组成:介绍电路的定义、电路图的表示方法,讲解电路的组成要素。
3. 分析电路方法:教授简单电路分析方法,如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判断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探测暗盒里的电路,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出解决方案。
5.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器材,实际探测暗盒里的电路,观察电路现象。
6. 总结提升:通过实验结果,总结探测暗盒电路的方法和技巧,加深学生对电路知识的理解。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2. 重点关注学生在实验操作和问题解答中的表现,评估其对电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电路元件(如电阻、灯泡、电池等)、测电笔、Multimeter 等。
2. 教学课件:电路图、实验操作步骤、电路现象图片等。
3. 参考资料:电路相关书籍、网络资源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 课时:讲解电路概念及组成,分析电路方法。
2. 第3 课时:小组讨论,实验操作,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3. 第4 课时:总结提升,布置课后作业。
九、教学反思1. 课后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公开课教案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
引发学生对暗盒里电路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电路的定义和基本组成部分。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对电路有直观的认识。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暗盒里可能存在的电路。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进行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章:基础知识讲解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路的组成元件及其作用。
培养学生对电路图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元件,包括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
介绍电路图的表示方法和阅读方法。
2.3 教学方法使用PPT或黑板进行讲解,配合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理解。
分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对电路图的理解。
第三章:实践操作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检测暗盒里的电路。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电路检测工具检测暗盒里的电路。
引导学生观察电路检测结果,思考和解决问题。
3.3 教学方法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1 教学目标4.2 教学内容学生反思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3 教学方法第五章:作业布置5.1 教学目标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2 教学内容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
5.3 教学方法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提供必要的辅导资源,帮助学生完成作业。
第六章:评价与反馈6.1 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在实践操作和作业中的表现。
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以便进行教学改进。
6.2 教学内容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方面。
收集学生对电路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对教学方法的反馈。
6.3 教学方法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设计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收集学生的反馈。
电路教学反思精选15篇
电路教学反思精选15篇电路教学反思1《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中的第三课。
本节课紧紧围绕检测暗盒里的电路这一活动展开,首先从暗盒中是什么入手,在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后,与学生共同思考、探测暗盒中可能是一个电珠或一节电池或一段导线,怎么来进行检测呢?之后给出检测方法,要使用检测器从而推断是暗盒中的电学元件到底是什么?提出判断简单暗盒的方法后,再探测复杂一点的有ABCD四点暗盒,让学生学会分析、判断,从而学会相关的科学知识。
检测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给学生解暗盒的一种方法、一种思想,学会借助一些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做到了精炼,而且起到了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
还体现了指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让学生讨论方法,设计实验记录来达到有序、不遗漏的观察分析,体现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电路教学反思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是教科版四年科学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七课内容。
很多生活电器其实外表眼花缭乱,但是不管多么复杂的用电器,其原理都是由一些简单的电路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组合而成的。
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了连接简单电路并能够使用电路检测器检验电路中哪一部分出现了问题,这对于本课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将继续使用电路检测器来探究接线盒内部的电路连接情况,并探究不同的电路连接对于小灯泡亮度的影响。
教学本节课的内容,我从中收获了很多,总结如下:一、让学生动手操作胜于教师单纯讲解在第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弄明白接线盒内的电路是怎样连接的,必须让学生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这时候,学生自然会想到以前用过的电路检测器。
但是具体怎样检测,就要求实验小组的同学们事先做好分工合作,记录员、操作员、监督员、总结员各司其职,才能把实验完美完成。
学生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知识,记忆深刻,而且更能够应用于实践中去。
教师一味的枯燥讲解,学生不但不容易弄懂,而且还会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苏教小学科学五上《3.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word教案(2)
教学内容第3单元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文本解读本课紧紧围绕探测暗盒里的电路这个活动展开的。
从知识方面来看,本课是本单元第1、2课的拓展和延伸,继续探究有关电路的知识;从能力方面来看,本课仍然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与同学交流合作的能力。
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操作、记录解释、总结反思这些过程,教给学生解暗盒的一种方法、一种思想,当我们以后碰到这样的暗盒,有时无需打开它,只要借助外显的一些现象就可以做出合理的解释,让学生感受科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本课分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的。
第一部分,教材先提出问题:怎样确定握在教师手里的电线是连的还是断开的?引发学生思考,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用连接起来的电池和电珠,组成一个电路检测器进行试探,为下一步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设计实验、自主探究,这是本课的重点部分,目的是让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学会根据测试结果绘制线路图,推测暗盒里的电路情况,并进行交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这里渗透了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很多科学之谜就是“打不开的黑盒子”。
第三部分总结反思。
打开暗盒让学生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主要让学生反思,我们的推测为什么会跟事实一样或不一样。
教学设想:1、探测暗盒里的电路的内容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科学探究的广泛性。
科学探究不只是操作、观察、种植和饲养以及设计,还包括对一些未知领域的探求,因为看不到、摸不到的世界有着更加精彩的诱惑力,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掌握探究的方法,从而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
通过这项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分享合作成功的愉快。
2、利用检测器去检验暗箱中的电路,对学生来说,看到现象较为容易,关键是根据现象画内部电路图,变直观为抽象的认识,这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挑战。
因此,单从教学内容看,活动就是检测,如果从学生的发展来看,活动中所暗含的科学探究含义的巨大。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教案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教案《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教案(通用2篇)《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箱中的电路;2、能够根据在检测器中观察到的现象对暗箱作假设性的解释;3、能对检测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与反思;4、能利用简单图形整理检测结果。
科学知识:1、知道不同的电路连接可以产生不同的现象;2、知道解密暗箱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尊重证据、实事求是;2、愿意去探究暗箱中的秘密;3、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二、教学重点:根据现象推测暗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
三、教学难点:有顺序地进行测试和记录,不遗漏。
四、教学准备:暗箱、电池、小灯泡、导线五、教学过程:(一)、观察了解检测器:展示断开的电路,怎样可以使灯泡亮起来?你有几种方法?我们今天用这个断开的电路作为一个检测器。
(二)、初步观察,认识暗箱展示暗箱,你看到了什么?里面是一些电路元件,你能说出哪些电路元件的名称?讲解:由于看不见里面的构造,我们把它称为“暗箱”。
(三)、初步分析检测器与暗箱的使用师:今天的任务就是要弄清楚暗箱里面到底有怎样的秘密。
但在研究暗箱的过程中你们必须遵从下面两个条件:(1)不允许打开暗箱。
(2)里面都是电路元件,就用断开的电路作为检测器。
师:你觉得应该怎样使用这个检测器?(演示)对演示的结果作初步的分析:这样检测的结果说明了什么,暗箱的两点之间会有什么电路元件?(四)、分组探究暗箱的秘密要求:四人一组,合作研究并分析、记录。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解决出现的各类困难。
(五)、总结分析活动在用检测器进行检测的时候出现了哪些情况?板书列出各类情况(不亮、更亮、亮了)展示各组的电路图,说明试验的情况。
师:打开暗箱,与自己的电路图作对比,你能给自己评多少分?(六)、总结:师:今天的活动非常有趣,同学们分析得很出色,灵活运用了以前学过的知识,下一节课我们将了解更多电的知识。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教案篇2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第三课的教学内容。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公开课教案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路的组成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电路现象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路的概念及组成2. 电路的闭合与断开3. 电流的产生与流动方向4.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5. 电路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特点,能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电路现象。
2. 教学难点:电流的产生与流动方向,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路现象。
2. 利用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3.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准备1. 教具:电路实验器材(包括灯泡、电池、导线、开关等),暗盒,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电路实验器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灯泡发光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电路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电路概念:介绍电路的定义、组成和特点,让学生理解电路的基本知识。
3. 探究电流产生与流动方向: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引导学生探讨电流的产生和流动方向。
4.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测暗盒里的电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查漏补缺。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实验操作:检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实验结果的正确性,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介绍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教学设计与反思(含五篇)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教学设计与反思(含五篇)第一篇: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教学设计与反思探测暗盒里的电路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不同的电路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2.学会一种解暗箱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里的电路。
2.能够根据检测到的现象作出假设性的解释。
3.能够利用简单图形记录下检测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证据,实事求是。
2.养成周密的思考的习惯,意识到讲究一定的顺序对探究有更多地帮助。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科学课程学习,对于科学的探究活动已经非常的熟悉,也有比较好的运用能力。
对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也有很深的体验和感悟,也能够比较自主地完成一个探究过程。
探究一个暗盒里面的电路需要掌握必要的简单电路知识,在这个基础上,根据现象,推测暗盒里的电路元件及连接方式,这是一个知识运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本课是学生利用一个检测器连接暗盒,根据检测器灯泡的亮灭情况来推测盒子里连的是什么元件,这是本课的重点。
对于需要连接哪些点,如何保证每个点都检测出来对于学生来说有点难度,所以需要小组的讨论与交流,并通过教师的引导来检测点,其中检测的顺序性很重要。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根据现象推测暗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
难点:有顺序地进行测试和记录并推测,不遗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 1.利用暗盒和圆筒引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上一周有没有发现纪老师在摆弄这些圆筒和黑盒子呢?提问:你发现什么了?生:你在里面放一些灯泡、导线、电池之类的东西。
师:哎,老师的小心思都被你偷偷发现了,师:是的,老师设置了一些电路暗盒要让你们来探究,你们喜欢吗?生:喜欢2.师:嗯,这节课我们就来《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板书加PPT 出示)3.提问如何探测暗盒里的电路呢?纪老师设置了两个闯关游戏,你们有信心吗?(二)探究暗盒里的电路A.师利用三个简单圆筒引导学生探究,师生归纳探究方法好,我们先来进入第一个初级挑战:师:(点击PPT)三个露出导线但不能打开的圆筒,导线里面连接的可能是电池、导线或者是小灯泡,你们如何分辨出来呢?教师引导:你们在检验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时用过的“检测器”能否来检测这个电路呢?生思考汇报小结出判断标准:如果连着导线,检测器的小灯泡就会亮。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教学反思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教学反思《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是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课是在前两课认识了基本电路,明确了电路的组成条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去探求神秘的暗盒。
本课紧紧围绕检测暗盒里的电路这一活动展开,从如何判断一根电线是否断了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研究的欲望。
在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后,与学生共同思考、探测如果握着的是一个电珠或一节电池,检测器的现象。
之后给出较为简单的两点暗盒,提出判断暗盒的方法,再探测复杂一点的四点暗盒之谜。
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一种解密暗盒的方法,知道不同的电路会产生不同的现象,等等一些相关的科学知识。
“有压力才有动力”这句话说得一点没错。
因为要上公开课了,感到自己的专业知识还不够,这一方面更是弱点,只能自己去摸索,去钻研,去尝试。
结果还是很有收获的。
教科书上要求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暗盒让学生来检测,但是我认为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暗盒更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但是五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毕竟有限。
所以教师就必须事先准备好连了导线的暗盒,让学生们自己把电路元件加进暗盒中。
而我们没有现成完整的试验暗盒,只有盒子、电线、摁扣等工具,只好老师自己亲自去组装。
一开始我认为这样的组装很简单,不就是把电线绕在摁扣上,就OK了吗。
哪里知道一试下来却是漏洞百出,没有导线连接的地方电珠应该不亮,但导线连接好的地方电珠也不亮,怎么搞的?检查下来的原因还是很多:电线接头处的绝缘皮没有剥干净;有的摁扣已经生锈;纸盒太厚,摁扣容易脱落……解暗盒这种科学探究方法学生在平常的科学学习中比较少接触,学生对此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但却不知从何下手,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先着重让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解暗盒的基本方法,并且让学生懂得双向有序地进行分析判断,再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体现了从扶到放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还体现了指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让学生讨论方法,设计实验记录来达到有序、不遗漏的观察分析,学会做到有理有据地进行科学的判断。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苏教版 (1)
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教材分析:检测电路的结果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给学生解暗盒的一种方法、一种思想,即当我们碰到如此的暗盒,我们有时无需打开它,只要借助外显的一些现象就可以做出合理的解释。
学情分析:学生有了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记录、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但有待加强。
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箱中的电路;2、能够根据在检测中观察到的现象对暗箱做假设性的解释;3、能对检测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与反思;4、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检测结果。
5、愿意去探究暗箱中的秘密;6、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教学重点:根据现象推测暗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
教学难点:有顺序地进行测试和记录,不遗漏。
教学准备:电池、小电珠、导线、电路暗盒、记录纸等。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创设研究情境上课时教师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已经能够设计和连接简单的电路,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电路,是我们看不到的电路,看看我们大家有没有信心和能力想办法去解决。
二、利用检测器检验暗箱的电路1.提问:看不到的电路我们怎样研究呢?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他们的一些意见和想法。
3.教师提供暗箱让学生研究,引导学生可以借助一种装置来检测,通过在暗箱外部观察到的现象判断暗箱内电路的连接。
4.教师讲解:这种用导线连接的一节电池和一个小灯泡的装置就是检测器。
5.让学生通过研讨,确定检测器的组成。
6.学生设计验证的方案,教师指导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事项。
关键是在检测中的验证记录,最终学生要根据验证记录来判断暗箱的电路。
7.学生用检测器检验暗箱电路活动。
三、活动记录的整理与交流汇报1.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和记录进行整理,画出暗箱中的电路图示。
2.小组间进行交流,引导说出本组验证的想法和依据。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他们是怎样检验的、在检验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和困难、是怎样解决的、是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暗箱内的电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等。
四、打开暗箱验证自己的判断1.学生打开暗箱验证自己的判断。
探测暗盒里电路教学反思
探测暗盒里电路教学反思引言近年来,暗盒电路教学在电子工程教育中越来越受重视。
暗盒电路教学是一种通过探测和分析暗盒中的电路实现概念理解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对暗盒里电路教学进行反思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优化该教学方法。
首先,将介绍暗盒电路教学的特点和优势,然后对该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和挑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暗盒电路教学的特点和优势暗盒电路教学是一种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方法,通过探测和分析暗盒中的电路,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应用电路中的各种原理和概念。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暗盒电路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和优势:1.亲身实践:暗盒电路教学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提供了一个实际操作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2.激发探究兴趣:通过暗盒中电路的探测和分析,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和提出问题,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和动力。
3.培养团队合作:暗盒电路教学经常需要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生需要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提高实践应用能力:通过暗盒电路教学,学生能够联系到实际应用中的电路设计和调试,提高了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
暗盒电路教学的局限性和挑战尽管暗盒电路教学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1.时间和资源限制:暗盒电路教学通常需要较多的时间和资源投入,包括准备暗盒和相应的电路组件。
这对于一些学校和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
2.学生背景差异:学生在电子工程方面的背景和知识水平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一些学生无法跟上课程的进度。
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个性化指导和差异化教学。
3.评估难度:暗盒电路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但这也给教师的评估工作带来了困难。
如何准确评估学生的能力和掌握程度是一个挑战。
改进措施和建议为了优化暗盒电路教学,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1.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引导他们在暗盒电路教学中积极思考和探索。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苏教版2001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暗盒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掌握暗盒电路的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
3. 提高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导学内容
1. 暗盒电路的观点和作用;
2. 暗盒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暗盒电路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4. 暗盒电路的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
三、导学步骤
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个暗盒电路的实物模型,引发学生对暗盒电路的好奇和兴趣;
2. 理论进修:讲解暗盒电路的观点、组成和工作原理,让学生对暗盒电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实验操作:提供一份暗盒电路的实验操作指导书,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探究暗盒电路的工作过程;
4. 故障排除:通过模拟暗盒电路的常见故障情况,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 实践应用: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暗盒电路,并进行实际搭建和调试,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导学评判
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操作规范、仪器应用和实验数据记录;
3. 解决问题:评估学生在故障排除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看是否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五、导学总结
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学生将对暗盒电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掌握暗盒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提高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息提升自己的能力,成为具有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
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学生交送清楚暗盒里面到底有怎样的秘密。在研究暗盒的过程中不允许打开暗盒。你认为想知道暗盒里面的电路,可以怎样做呢?
2、你觉得应该怎样使用这个“检测器”?
3、对演示的结果作初步的分析:这样检测的结果说明了什么,暗盒的两点之间会有什么电路元件?
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江苏江都市七里小学 韩瑞平 禹良松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检测暗盒里的电路这一个活动展开,让学生体验动手操作的过程、记录的过程、解释的过程、反思的过程。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解暗盒的方法、思想,即:当我们遇到如此的暗盒,我们有时无需打开它,只要借助外显的一些现象就可以作出合理的解释。本课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提出问题,揭示方法,引发学生的思考;二是让学生用简单的电路检测暗盒里的电路情况;三是引导学生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通过学会判断未知电路的方法,检测暗盒里的电路,记录检测结果并画出电路图等活动,让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培养自己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中的电路;
2、能够根据在检测器中观察到的现象对暗盒作假设性的解释;
3、能对检测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与反思;
4、能利用简单图形整理检测结果。
教学重点:
根据现象推测暗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
教学难点:
有顺序地进行测试和记录,不遗漏。
教学准备:
暗盒、电池、小灯泡、导线(每组一套)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揭示方法。
1、引导猜想,判断电路的连接与断开。
师提问:你们看,老师的两只手里分别握着一根电线,但是其中有一根是断开的,如果我不松开手,你们知道哪一根是连着的,哪一根是断开的吗?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3.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教案 (3)
3.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里的电路。
2、能够根据检测到的现象作出假设性的解释。
3、能够利用简单图形记录下检测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1、尊重证据,实事求是。
2、养成周密的思考的习惯,意识到讲究一定的顺序对探究有更多地帮助。
科学知识:1、知道不同的电路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2、学会一种解暗箱的方法。
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简单电路,能够区分导体与绝缘体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
本课的预期学习结果是:让学生能够学会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里的电路;能够利用简单表格记录检测结果,并根据检测到的现象做出假设性的解释;知道不同的电路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学会解密暗盒的思维方法。
让学生学会尊重证据,实事求是,意识到讲究一定的顺序对探究有更多地帮助,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渗透"解暗盒"的科学思想。
重点难点重点:根据现象推测暗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
难点:周密思考,科学地有序地进行测试,能够根据检测到的现象作出假设性的解释。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1、教师一只手里握着导线(导线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两根不相边的),在拳头两旁露出导线的两个端头。
让学生猜猜,手里的导线是连着的还是断开的。
学生猜测手里的导线是连着的还是断开的。
2、给你一个电珠和一节电池,还有一些导线,你能不能利用它连成一个电路,来进行检测?3、介绍:这个电路,我们不妨叫它为电路检测器。
学生组装电路检测器。
活动2【讲授】初步探究,解释现象1、下面我们来探测暗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
(板书课题: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2、你能在空暗盒的AB两点连一个物体(电池、电珠或导线)组装一个暗盒吗?同组的同学商量,确定AB两点连一个什么物体,再组装成暗盒。
3、各组交换暗盒(不打开盒子盖),用检测器检测。
小组交换暗盒并检测。
4、讨论: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电珠不亮,一定是没连物体吗?电珠亮了电珠变暗了电珠变亮了讨论交流。
5、小结:检测时不能只看电珠的亮灭来推测。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2)教案与反思
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李坑学校李忠华【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箱中的电路;能利用简单表格记录检测结果,并根据检测到的现象做出假设性的解释。
2.知道不同的电路连接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学会一种解密暗盒的方法。
3.尊重证据,实事求是,意识到讲究一定的顺序对探究有更多地帮助。
【教学重点】根据现象推测暗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
【教学难点】有顺序地进行测试和记录,不遗漏。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简单电路、暗盒、记录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激发思维,引入概念1.谈话: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帮老师一个忙,愿意吗?老师手里握着两根电线,其中一根断了,你能帮老师想出什么好办法找到断的那一根?有什么办法,会通过什么仪器来检测呢?2.学生:思考发言。
3.引导:用你们设计的检测器来检测一下。
4.小结:同学们真是会动脑筋,老师还有更麻烦的电路盒等着同学们给我帮忙。
二、直观操作,形成概念1.谈话:下面我们来进行一场组装检测器的比赛,看看哪组最先装好。
2.学生组装检测器。
3.谈话:通过比赛老师看出同学们都非常棒。
现在每一小组都拿到一个暗盒,在暗盒的AB两个触点间有的连着导线,有的连着灯泡,也有的连接电池。
那么你们手上的暗盒究竟是哪一种呢?老师也不知道,同学们能在不打开暗盒的情况下帮助我搞清楚吗?4.提问:说说你们准备怎样帮助我?5.学生发言。
(根据检测端与AB两触点连接时小灯泡产生的现象来判断暗盒里的电路是什么样的)6.学生动手实验。
7.提问:你们认为各自小组的暗盒里连接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认为?8.学生汇报。
9.教师小结。
(1)小灯泡亮——有导线连通。
(2)小灯泡不亮——不通,——电池的正负极接反了。
(3)小灯泡亮增亮了——增加了电池。
(4)小灯泡变暗了——增加了小灯泡。
(5)引导学生注意:我们在检测时遇到灯不亮的情况,要格外小心。
苏教版科学五上《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教案表格式
五 年级
科目: 科学 主备人:刘爱奇 参与者:
我的学 习目标 学习 重难点
1、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里的电路。 2、能够利用简单表格记录下检测结果, 并依照检测到的现象作出推 理。 3、意识到合理安排检测顺序的优点。 1、依照现象估量暗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形。 2、有顺序地进行测试和记录,不遗漏。
我的空间
习
四、自我检测 流
1、我们能够用( 手里的电线是连接的,依旧断开的。
)方法判定
2、假如电路暗盒外露出的两根电线和电池及灯
程 泡正确连结后,灯泡还不亮,说明(
),
假如灯泡亮了,则说明(
)。
五、自我反思
2
翟店联校(教)学案
课前预习:了解本课所学知识,预备学习材料。
若干根导线、小灯泡、电池、胶带
教师预备:暗盒、小灯泡、导线、电池
一线,在拳头两旁露出导线的两个
端头。
让学生猜猜,手里的导线是连着的依旧断开的。
我的空间
二、探究和调查
习
1、教师出示预备好的暗盒
要求:不能打开暗盒,如何明白里面的电路情形?应该注意什
么呢?
2、组织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讨
论估量暗盒隐秘。
流
小灯泡 接点
程
亮
灭
3、画出暗盒里的电路图。
4、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暗盒让临组来检测。
1
翟店联校(教)学案
三、回忆和说明 1、集体交流暗盒内的隐秘以及判定的方法。
2、打开暗盒验证结果
3、提问:今天的实验我们经历了哪些步骤呢? 学 有什么收成?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教案与反思
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东进学校陈思思整理: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恒大小学武瑾【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的电路连接可以产生不同的现象,建构起完整的简单电路的概念;学习一种暗盒解密的方法。
2.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中的电路,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能够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预测与反思。
3.体味尊重证据,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愿意去探究暗盒中的秘密,并延伸到生活中,感受科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中的电路,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教学难点】根据现象进行判断。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暗盒、电池、灯泡、导线、记录表。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老师遇到一个难题,请大家帮帮忙。
管子这头一根导线,那头两根导线,哪一根和它是连接在一起的?想想用什么方法帮帮老师?简单电路由什么组成?(板书:导线图、电池图、小灯泡图)。
它们形成的是通路(板书通路),小灯泡就会亮(亮),如果是断路(板书断路),小灯泡就不亮。
(不亮)2.老师已经组装了一个简单电路,它可以用来检测,我们把它叫做电路检测器。
3.怎样用它来检测?把导线分别接在监测器的两端,看什么?4.谁愿意用这个检测器来检测?你找到了吗?5.哦,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样。
你真厉害,帮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老师谢谢你。
6.像这样看不清它的内部情况,我们可以称它为暗盒。
(板书:暗盒)7.刚才这个暗盒里只连接导线,检测器上小灯泡的亮度和原来一样亮。
(板书一样亮)。
8.如果暗盒里换成了小灯泡(板书:小灯泡),会怎么样?老师来检测,咦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板书:变暗)和你们想的一样。
9.如果换成了电池(板书:电池),会怎么样?能说说你的想法吗?(如果说不亮,请说说你的理由)。
咦怎么不亮?仔细看,老师把它们交换一下位置,看到了什么?(板书更亮)原来交换检测会有不同的现象,看来我们检测电路时要注意交换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教学反思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教学反思我执教了《探测暗盒里的电路》一课,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中的第三课。
是对前两课知识的巩固与延伸,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对学生能力的提高。
本课紧紧围绕检测暗盒里的电路这一活动展开,从如何判断一根电线是否断了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研究的欲望。
在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后,与学生共同学生思考、探测较为简单的两点暗盒,提出判断暗盒的方法,再分组探测复杂一点的四点暗盒之谜。
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一种解密暗盒的方法,知道不同的电路会产生不同的现象,等等一些相关的科学知识。
这次的研究课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科学教学中,在学生动手之前,必须要先动脑,动手之后再动脑,把动脑和动手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真正的训练。
正如本课的教学中检测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记录的过程、解释的过程、反思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解暗盒的一种方法、一种思想,即:当我们碰到如此的暗盒,我们有时无需打开它只要借助外显的一些现象就可以做出合理的解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磨刀不误砍柴工。
”在科学教学的实践中,关注动手前的动脑,让学生“想好了再做”,是让学生形成科学态度和探究能力的关键。